陶瓷材料工艺学(武汉理工) 习题集

合集下载

武汉理工材料考研习题集锦

武汉理工材料考研习题集锦

试题一一. 图1是Na2O的理想晶胞结构示意图,试回答:1.晶胞分子数是多少;2.结构中何种离子做何种密堆积;何种离子填充何种空隙,所占比例是多少;3.结构中各离子的配位数为多少,写出其配位多面体;4.计算说明O2-的电价是否饱和;5.画出Na2O结构在(001)面上的投影图。

二. 图2是高岭石(Al2O3·2SiO2·2H2O)结构示意图,试回答:1.请以结构式写法写出高岭石的化学式;2.高岭石属于哪种硅酸盐结构类型;3.分析层的构成和层的堆积方向;4.分析结构中的作用力;5.根据其结构特点推测高岭石具有什么性质。

三. 简答题:1.晶体中的结构缺陷按几何尺寸可分为哪几类?2.什么是负扩散?3.烧结初期的特征是什么?4.硅酸盐晶体的分类原则是什么?5.烧结推动力是什么?它可凭哪些方式推动物质的迁移?6.相变的含义是什么?从热力学角度来划分,相变可以分为哪几类?四. 出下列缺陷反应式:1.NaCl形成肖特基缺陷;2.AgI形成弗仑克尔缺陷(Ag+进入间隙);3.TiO2掺入到Nb2O3中,请写出二个合理的方程,并判断可能成立的方程是哪一种?再写出每个方程的固溶体的化学式。

4.NaCl溶入CaCl2中形成空位型固溶体五. 表面力的存在使固体表面处于高能量状态,然而,能量愈高系统愈不稳定,那么固体是通过何种方式降低其过剩的表面能以达到热力学稳定状态的。

六.粒径为1μ的球状Al2O3由过量的MgO微粒包围,观察尖晶石的形成,在恒定温度下,第一个小时有20%的Al2O3起了反应,计算完全反应的时间:⑴用杨德方程计算;⑵用金斯特林格方程计算。

七.请分析熔体结构中负离子团的堆积方式、聚合度及对称性等与玻璃形成之关系。

八.试从结构和能量的观点解释为什么D晶界>D晶内?九.试分析二次再结晶过程对材料性能有何影响?工艺上如何防止或延缓二次再结晶的发生?十.图3是A-B-C三元系统相图,根据相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点P,R,S的成分;2.设有2kgP,问需要多少何种成分的合金Z才可混熔成6kg成分为R的合金。

武汉理工2022年11月《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新)》在线考试网考复习资料

武汉理工2022年11月《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新)》在线考试网考复习资料

一、计算( 每题参考分值5分 )1、 2. 某水泥厂生料和煤灰的化学成分(干燥基,wt%)如下表,已知每97kg2、已知陶瓷生料釉的实验式,用理论组成的原料钾长石(K2O·Al2O3·6SiO2)、钠长石(Na2O·Al2O3·6SiO2)、钙长石(CaO·Al2O3·2SiO2)、高岭土、白云石及石英配料,试用矿物组成满足法列表计算生料釉的配料组成,计算精度0.01。

陶瓷生料釉实验式如下:钠长石(摩尔质量524.5)、钾长石(摩尔质量556.7)、钙长石(摩尔质量278.2)、白云石(摩尔质量184.4)、高岭土(摩尔质量258.1)、石英(摩尔质量60.1)。

正确答案:解:(1)列表计算各原料引入量3、玻璃的设计成分见表1表1 玻璃的设计成分(质量%)纯碱挥散率 3.10%;玻璃获得率 83.5%;萤石含率 0.85%;芒硝含率 15%;煤粉含率 4.7%;计算基础 200kg玻璃液;计算精度 0.01。

表2各种原料的化学成分(%)4、已知瓷坯及所用原料的化学组成如下表所示,试列表计算瓷坯的配方。

瓷坯及所用原料的化学组成表(%)19.00 39.000.19 0.47 0.30 0.780.50 0.1316.0012.60正确答案: 6、.某建筑工程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需要设计混凝土屋面板用的配合比,设计强度等级C30,其施工要求坍落度为30mm,保证率为95%。

工程采用32.5Mpa 普通硅酸盐水泥(实测强度为40.2Mpa),密度 3.10;采用中砂,表观密度 2.60,堆积1.45g/cm3;采用碎石,最大粒径为20mm, 表观密度为2.70,堆积密度1.52g/cm3;请用绝对体积法设计该混凝土的实验室配合比。

(已知:σ0=5Mpa,A=0.46,B=0.07,保证率为95%,t=-1.645, 混凝土含气量百分数α取1;混凝土的每立米用水量采用确定10/3(T+K ),其中K 为53,砂率取34%) 正确答案:答: (1)混凝土试配强度:R h=R d-tσ0=30-(-1.645×5)=38.2Mpa;(1分)(2)水灰比:,则:W/C=0.47(2分)(3)用水量:W0=(3+53)×10/3=186kg(1分)(4)混凝土单位水泥用量:C0=186÷0.47=396kg(1分)(5)根据绝对体积法原理,可得方程式:代入数据可得:S0=617kg (2分)G0=1186kg (2分)即混凝土每立方米的各种材料用量为:C0=396kg, W0=186kg, S0=617kg , G0=1186kg;混凝土配合比为:C:S:G:=1:1.56:2.99,7、试计算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SiO2全部形成C2S时,相应的石灰饱和系数KH。

陶瓷材料工艺学(武汉理工) 第八章 性质

陶瓷材料工艺学(武汉理工) 第八章 性质

光谱漫反射比均为0的绝对黑表面白度为0,测出试样的X、Y、Z三
刺激值,用规定的公式计算出白度值。 我国对高级细瓷的白度要求不低于70%。
3. 影响瓷器白度的因素:
原料的组成:坯釉中铁钛等杂质的含量
加工工艺:一是除铁、二是加工时二次污染 烧成制度:烧成温度高、烧成时的气氛性质
4. 提高瓷器白度的措施:
陶瓷坯体的显微结构:晶相、晶界、玻璃相、气相构成。 晶界的特征
玻璃相的含量、分布、应 力分布。
8.1.1 显微结构的组成——晶相
• 陶瓷材料是多晶相的复合体,主晶相直接影响产品的 性能。 长石质瓷的晶相:莫来石,石英。总量占45~60%。
• •

滑石质瓷的晶相:原顽火辉石,斜顽火辉石,方石英。 骨灰瓷的晶相: β-C3P(Ca3PO4)2 ,钙长石。
8.1.2 陶瓷坯体显微结构的形成过程
• 500~700℃ • • 分解失去结构水, 出现吸热效应:
Al2O3•2SiO2•2H2O→ Al2O3•2SiO2+2H2O
偏高岭石
• Si-O四面体仍然存在,Al-O八面体中的Al-OH键断裂,
•Al3+与O2-重新排列为Al-O键,Al的配位数由6→4。
方石英
1300~1400℃
3Al2O3 • 2SiO2+SiO2
8.1.2 陶瓷坯体显微结构的形成过程
1000℃以后的相界反应比较复杂。 长石-粘土、长石-石英接触点处出现低共熔点状熔体. 1150℃,点状熔体发展成为熔体网络
1200℃左右,长石熔体中碱离子扩散到粘土分解区,促使粘土形 成一次鳞片状莫来石。
提高陶瓷的弹性模量
增大断裂表面能
1.晶相显微结构对强度的影响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和答案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和答案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和答案(总51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第一章绪论1、仔细观察一下白炽灯泡,会发现有多少种不同的材料每种材料需要何种热学、电学性质2、为什么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3、为什么陶瓷、聚合物通常是绝缘体4、铝原子的质量是多少若铝的密度为cm3,计算1mm3中有多少原子?5、为了防止碰撞造成纽折,汽车的挡板可有装甲制造,但实际应用中为何不如此设计说出至少三种理由。

6、描述不同材料常用的加工方法。

7、叙述金属材料的类型及其分类依据。

8、试将下列材料按金属、陶瓷、聚合物或复合材料进行分类:黄铜钢筋混凝土橡胶氯化钠铅-锡焊料沥青环氧树脂镁合金碳化硅混凝土石墨玻璃钢9、 Al2O3陶瓷既牢固又坚硬且耐磨,为什么不用Al2O3制造铁锤第二章晶体结构1、解释下列概念晶系、晶胞、晶胞参数、空间点阵、米勒指数(晶面指数)、离子晶体的晶格能、原子半径与离子半径、配位数、离子极化、同质多晶与类质同晶、正尖晶石与反正尖晶石、反萤石结构、铁电效应、压电效应.2、(1)一晶面在x、y、z轴上的截距分别为2a、3b、6c,求出该晶面的米勒指数;(2)一晶面在x、y、z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3、b/2、c,求出该晶面的米勒指数。

3、在立方晶系的晶胞中画出下列米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001)与[210],(111)与[112],(110)与[111],(322)与[236],(257)与[111],(123)与[121],(102),(112),(213), [110],[111],[120],[321]4、写出面心立方格子的单位平行六面体上所有结点的坐标。

5、已知Mg2+半径为,O2-半径为,计算MgO晶体结构的堆积系数与密度。

6、计算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六方晶胞中的原子数、配位数、堆积系数。

7、从理论计算公式计算NaC1与MgO的晶格能。

MgO的熔点为2800℃,NaC1为80l℃, 请说明这种差别的原因。

武汉理工材料科学考研真题02-15word版整理版

武汉理工材料科学考研真题02-15word版整理版

武汉理⼯材料科学考研真题02-15word版整理版武汉理⼯⼤学2002年研究⽣⼊学考试试题课程名称材料科学基础第⼀部分必做题⼀、下图是⽴⽅晶胞⽰意图,其中I位于HA的中点,J、K、L分别是BCFE、CDGF、EFGH三个⾯的中⼼:(12分)1.请你在图上标出或分别写出BCFE CDGF EFGH BCI BDGE ACG 六个晶⾯的晶⾯指数(密勒指数)。

2.写出AB AC AE AF AG AJ AK AL ⼋个晶向的晶向指数。

3.写出{111}晶⾯族的所有等价晶⾯。

⼆、Na2O晶体结构属于萤⽯型结构。

(15分)1.试画出Na2O的晶胞结构图。

2.根据晶胞结构指出3离⼦的配位数。

3.该结构存在解理现象吗?请说明理由。

4. Na2O晶体在扩散温度范围进⾏扩散处理时,结构中易出现何种机制的扩散?为什么?5.在Na2OcaOSiO2系统玻璃中,Na2O对该体系玻璃的电导率和化学稳定性有什么影响?怎样抑制其不利影响?三、(16分)1.写出如下杂质进⼊基质晶体后可能出项的典型的缺陷反应⽅程式(即对应典型的置换型固溶体和间隙型固溶体的形成过程的⽅程式)。

(1)MgO加⼊Al2O3中;(2)TiO2加⼊Al2O3中;2.据此总结书写组成缺陷反应⽅程式的规律性。

3.烧结Al2O3陶瓷时经常加⼊MgO或TiO2以降低烧结温度,根据缺陷化学原理说明加⼊哪⼀种外加剂更能促进烧结。

四、下图是ABC三元系统相图,其中有⼆个⼆元化合物D F及⼀个三元化合物G。

根据此相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1.划分副三⾓形,⽤剪头表⽰界线上温度下降的⽅向(包括各⼆元系统)。

2.写出M点配料的熔体平衡冷却析晶时固、液相组成的变化过程。

3.计算熔体M结晶结束时,各相的百分含量(以线段⽐表⽰)。

若液相组成刚到达该结晶结束点时,各相的百分含量⼜为若⼲(同样以线段表⽰)?4.加热组成为P Q 的物料,在什么温度下开始出现液相,到什么温度时完全熔融?五、叙述相变的总体分类⽅法:从热⼒学分来,可以细分为哪⼏类?并举例说明。

武汉理工大材料科学基础

武汉理工大材料科学基础

武汉理工大材料科学基础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基础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课程材料科学基础(共3页,共十题,答题时不必抄题,标明题目序号,相图不必重画,直接做在试卷上)一、填空题(1.5×20=30分)1. 结晶学晶胞是()。

2. 扩散的基本推动力是(),一般情况下以()形式表现出来,扩散常伴随着物质的()。

3. 晶面族是指()的一组晶面,同一晶面族中,不同晶面的()。

4. 向MgO、沸石、TiO2、萤石中,加入同样的外来杂质原子,可以预料形成间隙型固溶体的固溶度大小的顺序将是()。

5. 根据烧结时有无液相出现,烧结可分为(),在烧结的中后期,与烧结同时进行的过程是()。

6. 依据硅酸盐晶体化学式中()不同,硅酸盐晶体结构类型主要有()。

7. 液体表面能和表面张力数值相等、量纲相同,而固体则不同,这种说法是()的,因为()。

8. 二级相变是指(),发生二级相变时,体系的()发生突变。

9. 驰豫表面是指(),NaCl单晶的表面属于是()。

10. 固态反应包括(),化学动力学范围是指()。

11.从熔体结构角度,估计a长石、b辉石(MgO?SiO2)、c镁橄榄石三种矿物的高温熔体表面张力大小顺序()。

二、CaTiO3结构中,已知钛离子、钙离子和氧离子半径分别为0.068nm,0.099nm, 0.132nm。

(15分)1. 晶胞中心的钛离子是否会在八面体空隙中“晃动”;2. 计算TiCaO3的晶格常数;3. 钛酸钙晶体是否存在自发极化现象,为什么?三、在还原气氛中烧结含有TiO2的陶瓷时,会得到灰黑色的TiO2-x:(15分)1.写出产生TiO2-x的反应式;2.随还原气氛分压的变化,该陶瓷材料的电导率和密度如何变化?3.从化学的观点解释该陶瓷材料为什么是一种n型半导体。

四、选择题:下列2题任选1题(12分)1. 简述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以及高分析材料腐蚀的特点。

2. 试述材料疲劳失效的含义及特点。

材料科学基础(武汉理工陆佩文)课后习题答案大全

材料科学基础(武汉理工陆佩文)课后习题答案大全

1-10临界半径比的定义是:紧密堆积的阴离子恰好互相接触,并与中心的阳离子也恰好接触的条件下,阳离子半径与阴离子半径之比。

即每种配位体的阳、阴离子半径比的下限。

计算下列配位的临界半径比:(a)立方体配位;(b)八面体配位;(c)四面体配位;(d)三角形配位。

解:(1)立方体配位在立方体的对角线上正、负离子相互接触,在立方体的棱上两个负离子相互接触。

因此:(2)八面体配位在八面体中,中心对称的一对阴离子中心连线上正、负离子相互接触,棱上两个负离子相互接触。

因此:(3)四面体配位在四面体中中心正离子与四个负离子直接接触,四个负离子之间相互接触(中心角)。

因此:底面上对角中心线长为:(4)三角体配位在三角体中,在同一个平面上中心正离子与三个负离子直接接触,三个负离子之间相互接触。

因此:2-10ZnO是六方晶系,a=0.3242nm,c=0.5195nm,每个晶胞中含2个ZnO分子,测得晶体密度分别为5.74,5.606g/cm3,求这两种情况下各产生什么型式的固溶体?解:六方晶系的晶胞体积V===4.73cm3在两种密度下晶胞的重量分别为W1=d1v=5.74×4.73×10-23=2.72×10-22(g)W2=d2v=5.606×4.73×10-23=2.65×10-22(g)理论上单位晶胞重W==2.69(g)∴密度是d1时为间隙型固溶体,是d2时为置换型固溶体。

2-11非化学计量化合物Fe x O中,Fe3+/Fe2+=0.1,求Fe x O中的空位浓度及x值。

解:非化学计量化合物Fe x O,可认为是α(mol)的Fe2O3溶入FeO中,缺陷反应式为:Fe2O32Fe+V+3O Oα2αα此非化学计量化合物的组成为:Fe Fe O已知:Fe3+/Fe2+=0.1则:∴α=0.044∴x=2α+(1-3α)=1-α=0.956又:∵[V3+]=α=0.044正常格点数N=1+x=1+0.956=1.956∴空位浓度为3-5玻璃的组成是13wt%Na2O、13wt%CaO、74wt%SiO2,计算桥氧分数?解:Na2O CaO SiO2wt%131374mol0.210.23 1.23mol%12.613.873.6R=(12.6+13.8+73.6×2)/73.6=2.39∵Z=4∴X=2R﹣Z=2.39×2﹣4=0.72Y=Z﹣X=4﹣0.72=3.28氧桥%=3.28/(3.28×0.5+0.72)=69.5%3-9在SiO2中应加入多少Na2O,使玻璃的O/Si=2.5,此时析晶能力是增强还是削弱?解:设加入x mol的Na2O,而SiO2的量为y mol。

陶瓷工艺学整理及习题集(DOC)

陶瓷工艺学整理及习题集(DOC)

陶瓷工艺学试题库一.名词术语解释1.陶瓷制品——以粘土类及其它天然矿物岩石为原料,经加工烧制成的上釉或不上釉硅酸盐制品(如日用陶瓷、建筑卫生陶瓷、普通电瓷等)。

2.胎——经高温烧成后构成陶瓷制品的非釉、非化妆土部分。

3.釉——融着在陶瓷制品表面的类玻璃薄层。

4.陶瓷显微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陶瓷组成相的种类、形状、大小、数量、分布、取向;各种杂种(包括添加物)与显微缺陷的存在形式、分布;晶界特征。

5.胎釉适应性——釉层与胎具有相匹配的膨胀系数,不致于使釉出现龟裂或剥落的性能。

6.实验式——表示物质成分中各种组分数量比的化学式。

陶瓷物料通常以各种氧化物的摩尔数表示。

7.坯式——表示陶瓷坯料或胎体组成的氧化物按规定顺序排列的实验式。

8.釉式——表示陶瓷釉料或釉组成的氧化物按规定顺序排列的实验式。

9.粘土矿物——颗粒大小在2µm以下,具有层状结构的含水铝硅酸盐晶体矿物。

10.粘土—一种天然细颗粒矿物集合体,主体为粘土矿物,并含有部分非粘土矿物和有机物。

与水混合具有可塑性。

11.一次粘土——母岩经风化、蚀变作用后形成的残留在原生地,与母岩未经分离的粘土。

12.二次粘土——一次粘土从原生地经风化、水力搬运到远地沉积下来的粘土。

13.高岭石——一种二层型结构的含水铝硅酸矿物(Al2O3·2S¡O2·2H2O),因首次在我国江西景德镇附近的高岭村发现而命名。

14.瓷石——一种可供制瓷的石质原料,主要矿物为绢云母和石英,或含有少量长石、高岭石和碳酸盐矿物。

15.釉石——制釉用瓷石,其矿物组成与瓷石相似,但具有较低的熔融温度,熔融物具有较好的透明度。

16.石英——天然产出的结晶态二氧化硅。

17.长石——一系列不含水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铝硅酸盐矿物的总称。

18.ɑ—半水石膏——石膏在水蒸气存在的条件下加压蒸煮而得到的晶体呈针状、结晶尺寸较大的半水石膏(ɑ—CaSO4·1/2H2O)。

陶瓷工艺基础知识考核试卷

陶瓷工艺基础知识考核试卷
A.陶器B.瓷器C.精陶D.金属陶瓷
10.陶瓷釉料中的熔剂有哪些作用?()
A.降低烧成温度B.改善釉料流动性C.影响釉色D.提高机械强度
11.陶瓷烧成设备包括以下哪些?()
A.窑炉B.窑车C.窑具D.燃烧器
12.陶瓷色剂的作用包括哪些?()
A.调整烧成温度B.改善吸水率C.给陶瓷上色D.影响釉料熔点
A.硅酸盐B.碳酸盐C.氧化物D.硫酸盐
7.陶瓷的装饰方法包括哪些?()
A.印花B.画花C.剔花D.雕刻
8.陶瓷在烧成过程中,以下哪些温度区间可能出现不同的物理化学变化?()
A. 500-900℃ B. 900-1200℃ C. 1200-1400℃ D. 1400-1600℃
9.陶瓷的分类包括哪些?()
A.陶瓷釉料中的色剂过多
B.陶瓷烧成过程中釉料与胎体结合不牢固
C.陶瓷烧成温度过高
D.陶瓷烧成温度过低
18.下列哪种不属于陶瓷的用途?()
A.建筑装饰B.家用器皿C.电子元件D.服装面料
19.陶瓷的“胎釉结合”是指什么?()
A.陶瓷胎体与釉料的物理结合
B.陶瓷胎体与釉料的化学结合
C.陶瓷胎体与釉料的吸附作用
()
4.陶瓷的胎体是指陶瓷的____部分。
()
5.陶瓷烧成过程中,通常在____℃左右的温度下发生烧结。
()
6.陶瓷釉料中的色剂主要起到____的作用。
()
7.陶瓷的开片现象通常是由于____和釉料收缩率不一致造成的。
()
8.陶瓷的烧成工艺包括一次烧成、二次烧成等,其中一次烧成是指____的烧成过程。
C.陶瓷体吸收水分的能力
D.陶瓷体孔隙率的大小
5.下列哪种材料不属于传统陶瓷原料?()

陶瓷工艺学考试试题

陶瓷工艺学考试试题

陶瓷工艺学考试试题陶瓷工艺学试题一.名词术语解释1.触变性:黏土泥浆或可塑泥团受到振动或搅拌时,黏度会降低而流动性增加,静置后逐渐恢复原状,泥料放置一段时间后,维持原有水分下也会出现变稠和固化现象,这种性质统称为触变性。

2.晶界:结晶方向不同的、直接接触的同成分晶粒间的交界处称为晶界。

3.白度:白度指陶瓷坯体表面对白光的漫反射能力,是陶瓷对白光的反射强度与理想的白色标准物体所反射白光强度之比的百分数。

4.等静压成型:等静压成型是装在封闭模具中的粉体在各个方向同时均匀受压成型的方法。

5.快速烧成:烧成时间大幅缩短而产品性能与通常烧成的性能相近得烧成方法称为快速烧成。

6.陶瓷的显微结构:显微结构是指在光学或电子显微镜下分辨出的试样中所含相的种类及各相的数量、颗粒大小、形状、分布取向和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7.微波干燥:微波干燥是以微波辐射使生坯内极性强的分子,主要是水分子的运动随交变电场的变化而加剧,发生摩擦而转化为热能使生坯干燥的方法。

8.烧成温度:烧成温度是指陶瓷坯体烧成时获得最优性能时的相应温度(即烧成时的止火温度)。

9.一次粘土——母岩经风化、蚀变作用后形成的残留在原生地,与母岩未经分离的粘土。

10.二次粘土——一次粘土从原生地经风化、水力搬运到远地沉积下来的粘土。

11.陶瓷工艺——生产陶瓷制品的方法和过程。

12.粉碎——使固体物料在外力作用下,由大块分裂成小块直至细粉的操作。

13.练泥——用真空练泥机或其他方法对可塑成型的坯料进行捏练,使坯料中气体逸散、水分均匀、提高可塑性的工艺过程。

14.陈腐——将坯料在适宜温度和高湿度环境中存放一段时间,以改善其成型性能的工艺过程。

15.筛余量——指物料过筛后,筛上残留物的重量占干试样总重量的百分数。

16.成型——将坯料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规格的坯体的操作。

17.可塑成型——在外力作用下,使可塑坯料发生塑性变形而制成坯体的方法。

18.注浆成型——将泥浆注入多孔模型内,当注件达到所要求的厚度时,排除多余的泥浆而形成空心注件的注浆法。

武汉理工材科试题4

武汉理工材科试题4

一、填空题(2×10=20分)1、依据()之间关系的不同,可以把所有晶体的空间点阵划归为七类,即()晶系、单斜晶系、()晶系、三方晶系、正方晶系、六方晶系和()晶系。

2、扩散的基本推动力是(),一般情况下以()等形式(列出一种即可)表现出来,扩散常伴随着物质的()。

3、晶面族是指()的一组晶面,同一晶面族中,不同晶面的指数的()相同,只是()不同。

4、向MgO、沸石、TiO2、萤石中,加入同样的外来杂质原子,可以预料形成间隙型固溶体的固溶度大小的顺序将是()。

5、烧结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烧结的中后期,与烧结同时进行的过程是()。

6、液体表面能和表面张力数值相等、量纲相同,而固体则不同,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因为()。

7、驰豫表面是指(),NaCl单晶的表面是()。

8、一般的固态反应包括()两个过程,化学动力学范围是指()。

9、从熔体结构角度,估计长石、辉石(MgO?SiO2)、镁橄榄石三种矿物的高温熔体表面张力大小顺序()。

10、刃性位错的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呈()关系,而螺位错两者呈()关系。

二、Zn2+在ZnS中扩散时,563℃时的扩散系数为3×10-14cm2/sec,450℃时的扩散系数为1.0×10-14cm2/sec,(10分)求:(1) 扩散的活化能和D;(2) 750℃时的扩散系数。

三、根据Mg2[SiO4]在(110)面的投影图回答(10分):(1) 结构中有几种配位多面体,各配位多面体间的连接方式怎样?(2) O2-的电价是否饱和? (3) 晶胞的分子数是多少?(4) Si4+和Mg2+所占的四面体空隙和八面体空隙的分数是多少?黑球:Si小白球:大白球:图 2四、铜在过冷的液体中均匀形核,设晶胚为球状,半径为r。

已知△Gv=—3.6×106J/cm3;液固界面的界面能为σ=0.15J/cm2;铜为面心立方结构,其点阵常数a=0.361nm,1nm=10-7cm。

陶瓷工艺学试题库

陶瓷工艺学试题库

陶瓷工艺学试题库一.名词术语解释1.陶瓷制品——以粘土类及其它天然矿物岩石为原料,经加工烧制成的上釉或不上釉硅酸盐制品(如日用陶瓷、建筑卫生陶瓷、普通电瓷等)。

2.胎——经高温烧成后构成陶瓷制品的非釉、非化妆土部分。

3.釉——融着在陶瓷制品表面的类玻璃薄层。

4.胎釉适应性——釉层与胎具有相匹配的膨胀系数,不致于使釉出现龟裂或剥落的性能。

5.陶瓷颜料——以色基和熔剂配合制成的有色无机陶瓷装饰材料。

6.陶瓷工艺——生产陶瓷制品的方法和过程。

7.釉料——经加工精制后,施在坯体表面而形成釉面用的物料。

8.熔块——水溶性原料、毒性原料与其他配料熔制而成的物料。

9.熔块釉——以熔块为主加适量生料制成的釉料。

10.生料釉——以生料为主不含熔块的釉料。

11.无光釉——釉面反光能力较弱,表面无玻璃光泽而呈现柔和丝状或绒状光泽的艺术釉。

12.碎纹釉——釉层呈现清晰裂纹而使制品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的釉。

13.结晶釉——釉层内含有明显可见晶体的艺术釉。

14.化妆土——敷施在陶瓷坯体表面的有色土料。

烧成后不玻化,一般起遮盖或装饰作用。

15.石膏模——用石膏为原料加工制成,供成形坯体使用的工作模具。

16.烧成——将坯体焙烧成陶瓷制品的工艺过程。

17.素烧——坯体施釉前进行的焙烧工艺过程。

18.釉烧——素烧坯施釉后的焙烧工艺过程。

19.陶瓷装饰——用工艺技术和装饰材料美化陶瓷制品。

20.釉上彩——用釉上颜料或由它所制成的贴花纸及其他装饰材料,在制品釉面上进行彩饰,经900℃以下温度烤烧而成的装饰方法。

21.釉中彩——用能耐一定高温的颜料或由它所制成的贴花纸,在釉坯或制品釉面上进行彩饰,以釉烧时同一温度或接近温度下烧成,颜料沉入并熔合在釉中的装饰方法。

22.釉下彩——用釉下颜料或由它所制成的贴花纸,在精坯、素烧坯、釉坯的表面上进行彩饰,再覆盖一层釉,经高温烧制而成的装饰方法。

23.瓷器——陶瓷制品中,胎体玻化或部分玻化、吸水率不大于3%、有一定透光性、断面细腻呈贝壳状或石状、敲击声清脆的一类制品。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工艺与设备答案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工艺与设备答案

填空题(30分)简答题(40分)论述题(20分)推导计算题(10分)1.三大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2.什么是玻璃转变现象当物质由固体加热或由液体冷却时,在相当于晶态物质熔点绝对温度的2/3-1/2温度附近出现热膨胀,比热等性能的突变。

3.如何理解玻璃的四个通性各向同性:玻璃态物质的质点排列是无规则的,是统计均匀的,其理化性质在任何方向都是相同的无固定熔点:玻璃态物质由固体转变为液体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的,并且没有新的晶体生成亚稳性:玻璃是由熔体几句冷却而得到的,因为温度下降黏度增加。

质点来不及做有规则排列形成晶体,没有放出结晶潜热性质变化的连续性:玻璃的性质随成分发生连续和逐渐变化。

性质变化的可逆性:从熔体状态冷却过程中,可以多次进行,其物理化学性质产生逐渐和连续的变化,而且是可逆的,没有生成新相。

4.玻璃的结构特点近程有序,远程无序5.玻璃的结构理论及其学术内容晶子学说:a.玻璃是由极微细的有序区域——“晶子”组成。

b.晶子分散在无序区域当中,由晶子——到无序区域的过渡是逐步的,没有严格的界限。

c.晶子不同于一般微晶,它是尺寸小的晶格极度变形的有序排列的区域。

d.晶子中心部份,有序程度最高。

e.晶子大小 7~20A 2~4个[S i O4] [S i O4]玻璃结构单元f.晶子占玻璃 10~20%无规则网络学说a.玻璃中的键状态或结构单元和晶体相似。

如石英玻璃,[S i O4]四面体构成三维网络,但缺乏周期性和相对称性。

b.氧化物成玻有四个条件△一个氧原子不能够和两个以上的阳离子结合,O的配位数不能大于2。

△中心阳离子周围的氧离子数不能过多,一般是3~4。

△网络中氧配位多面体之间,只以顶角相连,不能共棱,更不能共面。

△网络当中每个氧配位多面体至少有三个顶角共用。

6.什么是铝(硼)反常现象铝酸盐玻璃(硼酸盐玻璃)与相同条件下的硅酸盐玻璃相比,其性质随三氧化二铝或三氧化二硼加入量的变化规律相反铝反常:A l2O3在硅酸盐玻璃中也有4和6两种配位状态。

陶瓷材料考试题及答案

陶瓷材料考试题及答案

陶瓷材料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陶瓷材料的主要原料是()。

A. 金属B. 非金属C. 有机材料D. 复合材料答案:B2. 陶瓷材料的烧结温度通常()。

A. 低于500℃B. 500-1000℃C. 1000-1500℃D. 高于1500℃答案:D3. 下列哪种材料不属于传统陶瓷()。

A. 陶器B. 瓷器C. 结构陶瓷D. 玻璃答案:C4. 陶瓷材料的硬度通常()。

A. 较低B. 一般C. 较高D. 非常高答案:C5. 陶瓷材料的热导率通常()。

A. 非常高B. 较高C. 一般D. 较低答案:D6. 陶瓷材料的电导率通常()。

A. 非常高B. 较高C. 一般D. 较低答案:D7. 陶瓷材料的热膨胀系数通常()。

A. 非常高B. 较高C. 一般D. 较低答案:D8. 陶瓷材料的断裂韧性通常()。

A. 非常高B. 较高C. 一般D. 较低答案:D9. 陶瓷材料的耐腐蚀性通常()。

A. 非常差B. 较差C. 一般D. 非常好答案:D10. 陶瓷材料的抗磨损性通常()。

A. 非常差B. 较差C. 一般D. 非常好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陶瓷材料的主要优点包括()。

A. 高硬度B. 低热膨胀系数C. 良好的耐腐蚀性D. 低电导率答案:ABCD12. 陶瓷材料的主要缺点包括()。

A. 低断裂韧性B. 低抗磨损性C. 脆性大D. 热导率低答案:ACD13. 陶瓷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

A. 结构材料B. 电子材料C. 光学材料D. 生物材料答案:ABCD14. 陶瓷材料的主要制造工艺包括()。

A. 干压成型B. 注浆成型C. 热压烧结D. 冷等静压答案:ABCD15. 陶瓷材料的主要性能测试方法包括()。

A. 硬度测试B. 热膨胀系数测试C. 断裂韧性测试D. 电导率测试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陶瓷材料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

陶瓷材料工艺学(武汉理工) 习题集

陶瓷材料工艺学(武汉理工) 习题集










,高温下
。低温釉常用的

,它们在坯料配
和氧化
阶段。临界点是指
、 、 和


1∶ 左右;光泽瓷釉一般控制在 1∶ 左右。
16.陶瓷烧成过程中 制度是实现气氛制度的保证,通常窑内正压有利于
气氛的形成,负压有利于 气氛的形成。
17.试举两例用于低温快烧原料: 和 。
11.影响陶瓷制品白度的主要因素是坯釉料化学组成中的
氧化物。
12.施釉方法常用的有
13.坯体干燥过程分为

14.瓷器釉用原料常用的有

四个阶段,其中收缩最大的是
。低温釉常用的主熔剂有 和 。
15.在普通陶瓷坯釉配方中 Al2O3 和 SiO2 的摩尔比,瓷坯一般控制在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配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3中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 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瓷工艺学作业集锦一、填空题1.粘土按成因可分为和,前者杂质含量,耐火度;后者杂质含量,可塑性。

2.钠长石与钾长石相比,钠长石的熔融温度范围,高温粘度,高温下对石英和粘土的溶解速度。

3.原料预烧的作用和。

的含量,可以使釉的成熟温度、高温粘度、热4.釉料中提高SiO2膨胀系数、抗张强度;如果提高NaO的含量可以使釉的成熟温2度、高温粘度、热膨胀系数、抗张强度。

5. 控制坯釉应力主要是控制坯和釉间的的差值。

6.瓷器釉用原料常用的有、、、和。

低温釉常用的主熔剂有和。

7.坯和釉的热膨胀系数是影响坯釉适应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二者相差太大,釉面产生和缺陷,通常希望二者的大小关系是。

8.注浆成型适应于成型类制品,注浆成型分为空心注浆和。

其中空心注浆要求泥浆有良好的、和一定的,泥浆含水率%~%,的稀释剂有和等。

9.普通陶瓷坯釉料化学组成常见的八种氧化物是、、、、、、和,灼减量是指。

10. 生产长石质瓷的三大原料是指、和,它们在坯料配方中所占质量分数对应大约为、和。

11.影响陶瓷制品白度的主要因素是坯釉料化学组成中的和氧化等氧化物。

12.施釉方法常用的有、、和。

13.坯体干燥过程分为、、和四个阶段,其中收缩最大的是阶段。

临界点是指14.瓷器釉用原料常用的有、、、和。

低温釉常用的主熔剂有和。

15.在普通陶瓷坯釉配方中Al2O3和SiO2的摩尔比,瓷坯一般控制在1∶左右;光泽瓷釉一般控制在1∶左右。

16.陶瓷烧成过程中制度是实现气氛制度的保证,通常窑内正压有利于气氛的形成,负压有利于气氛的形成。

17.试举两例用于低温快烧原料:和。

18.普通陶瓷生产主要原料,高岭石、钾长石和石英的理论化学式分别是、和。

19. 长石质瓷的岩相组成有、、、和少量的。

20.生产绢云母质瓷的主要原料是和,其中含量越高,烧成越高,烧成范围越,制品的强度越。

21.可塑成型泥料含水率范围,注浆成型泥浆含水率范围为,干压和半干压成型粉体的含水率范围分别为和。

22.注浆泥常用的稀释剂有、和等。

23.烧成过程中窑内保持正压有利于气氛的实现,负压有利于气氛的实现。

24.绢云母质瓷的岩相组成通常为含量%、含量%、含量%和少量的。

25.长石是陶瓷生产常用的性原料,钾长石的理论化学式为。

天然长石矿物通常为和的互熔物。

坯料中引入长石的目的是。

与长石有类似作用的矿物原料还有、和等。

26.粘土原料的主要化学组成、和,粘土矿物通常包括土、、和等。

27.三种最主要的粘土类型包括、和。

28.常用的强化注浆方式分别为和。

29.坯体在干燥过程的收缩阶段产生裂纹的趋势称为坯体的。

30. 选择烧成方式时,必须要考虑产品的和,此外,还要考虑窑炉的制造技术水平以及综合的经济效益等。

31. 主要的成型方式包括成型,成型和成型三种。

32. 坯体干燥过程中的水份扩散可分为和两种。

33. 按照烧成次数,烧成可分为烧成和烧成。

34. 覆盖在陶瓷坯体表面上的玻璃状薄层称为。

35. 粘土和适量水混炼成泥团,在外力作用下塑造成各种形状而不开裂,外力去除后仍保持该形状不变的性能称为。

36. 含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铝硅酸盐矿物一般称为,其主要作用为助熔(长石、粘土和铝矾土选一)。

二、名词解释1、传统陶瓷2、可塑性3、泥浆稀释4、烧结温度范围5、生料釉6、熔块釉7、坯釉适应性8、釉料的熔融温度范围9、长石质瓷 10、烧成制度 11、氧化焰 12、还原焰 13、中性气氛 14、可塑性15、耐火度 16、触变性 17、稀释剂 18、实心注浆 19、空心注浆 20、酸度系数 21、釉式 22、坯式 23、热压注成形 24、中火保温 25、高火保温 26、等静压成形 27、原生粘土 28、次生粘土 29、一次粘土 30、二次粘土 31、喷雾干燥 32、可塑性指数 33、可塑性指标 34、酸度系数35、微波干燥 36、白度 37、热湿传导 38、吸湿膨胀三、简答题1、简述传统陶瓷和现代陶瓷的概念。

2、陶瓷分类常用的依据及分类情况。

3、陶瓷发展史上的四个时期,三大飞跃。

4、粘土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

5、分析粘土的组成和性能,通常从哪三方面来分析,为什么?6、影响可塑性和触变性的原因。

7、结合性与可塑性的关系。

8、钾长石和钠长石的熔融特性?它们存在差异的原因。

9、长石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

10、石英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11、石英的理论晶型转化情况?一级转变的特点?二级转变的特点?12、可塑性坯料生产过程中,干法生产和湿法生产的优缺点比较。

13、举可塑性坯料制备一工艺流程的实例,并对其进行论证。

14、在普通陶瓷生产过程中石英实际转变情况?15、分别说明可塑成型、注浆成型和干压成型对泥料成形水分的要求。

16、常见的可塑成型方法和注浆成型方法分别适用于哪些产品。

17、滚压成型?滚压成型常见的缺陷?18、泥浆流动性与哪些因素有关19、泥浆的浇注性能包括哪些内容?20、干压粉料的工艺性能要求?21、简述热空气干燥和微波干燥的机理,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22、影响干燥速度的因素? 23、远红外干燥的特点。

24、简述一次烧成特点。

25、简述瓷坯在氧化焰烧成过程中各阶段(四个)发生的主要物理、化学变化? 26、石英的晶型转变在实际生产中有利与有害之处?如何应用与避免? 27、简述二次烧成特点。

28、简述低温快烧含义。

29、低温快烧的措施。

30、瓷坯中玻璃相的存在形式及形成过程。

31、影响瓷器透光度的主要因素。

32、瓷坯中莫来石的种类及由来 33、坯釉之间如何形成良好的中间层? 34、如何提高陶瓷产品的白度。

四、计算题1、已知釉式和熔块实验式,试用原料熔块、高岭土、石英、方解石(摩尔质量分别为250、558、60、100)这四种原料进行配料,计算配方。

釉式:2、已知釉式: 0.486 K 2O0.449 MgO ·0.667 Al 2O 3·6.692 SiO 2 0.065 ZnO试用钾长石、高岭土、石英、氧化锌、滑石这五种原料计算釉料的实际配方。

(上述原料的理论mol 质量依次分别为556.8、258.2、60.1、81.4、379.3) 3、某厂瓷坯及所用原料的化学组成如表所示,试计算坯料配方。

瓷坯与原料的化学组成/质量%4、已知原料的化学组成(见表)和坯式,拟用这些原料配成符合坯式的瓷坯,计算该瓷坯的配方。

原料的化学组成/质量%坯料实验式:5、以高岭土、粘土、长石和石英为原料(化学组成见表),配成粘土矿物63.08%,长石矿物28.62%,石英矿物8.30%的坯料,计算该瓷坯的配方。

0.063 K 2O 0.020 Na 2O 0.017 CaO 0.036 MgO0.990 Al 2O 3 0.010 Fe 2O 33.630 SiO 2 0.010 TiO 26、已知釉式试用原料钾长石、高岭土、石英、方解石和菱镁矿这五种原料进行配料,计算配方。

钾长石的实验式为:高岭土实验式为:Al 2O 3〃2.19 SiO 2〃1.8H 2O 其余矿物按理论组成计算。

7、采用常用原料、按理论组成计算釉料配方。

釉式:8、已知釉式试用原料碎玻璃、高岭土、石英、方解石和碳酸钡五种原料进行配料,计算配方。

0.98Al 2O 3〃6.42 SiO 20.60Al 2O 3〃4.5 SiO 2碎玻璃的实验式为:其余矿物按理论组成计算。

9、试以纯钾长石、高岭土、石英、铅丹、方解石和碳酸镁为原料计算下列釉配方:10、试用原料碎玻璃、高岭土、石英、方解石和碳酸钡五种原料进行配料,其中高岭土的质量分数为5%~10%,计算配方。

已知釉式: 碎玻璃的实验式为:其余矿物按理论组成计算。

五、论述题1、如何提高传统陶瓷制品的强度?2、长石质瓷、滑石质瓷、骨灰瓷都具有半透明性,高白度的特点,试从组成、结构和工艺性能对比其半透明性,高白度的不同的原因。

2.50 SiO 22.50 SiO 20.25Al 2O 3〃2.5 SiO 23、从坯釉料化学组成的特征出发,论述我国南方和北方陶瓷生产工艺的特点以及产品特色。

4、制定瓷器烧成制度的依据。

5、陶瓷的强度与其显微结构的关系?如何控制生产工艺过程保证制品有较高的强度?6、试比较在传统陶瓷烧成过程中气氛对烧成质量的影响?7、试述陶瓷材料的相组成特点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8、试述粘土、长石和石英三大原料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

9、一次烧成工艺是我国陶瓷烧成常用的工艺,试述在烧成过程中坯釉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

六、论文1.陶瓷作为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之一,与其他材料相比,你认为是否会被其他材料所取代,说明理由。

2.预测陶瓷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就生产技术、设备、产品品种等某一方面进行阐述),在未来的材料领域陶瓷会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3.陶瓷行业有句俗语“原料是基础,烧成是关键”谈谈你对其中某一句话的理解。

4.综述陶瓷成型方法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预测今后成型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