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读后感1500字
菜根谭读后感(精选17篇)
菜根谭读后感菜根谭读后感(精选17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菜根谭读后感(精选1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菜根谭读后感1人情反覆,世路崎岖。
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
大意:人情冷暖是变化无常的,人生道路是崎岖不平的。
因此,当你遇到走不通的路时,必须明白退一步的作人方法;当你事业一帆风顺时,一定要有把好处让三分给他人的胸襟和美德。
人在世间行走,难免会遇坎难,当坎难过不去的时候,常会用“退一步海阔天空”来慰人慰已,但常人往往是想到而难以做到。
只有意志坚定、独有风骨的人,才会面对现实,不畏缩,不退后,最终突破难关。
古之蔺相如虽位在廉颇之上,不与之相争。
当廉颇扬言说:碰见蔺相如,一定要侮辱他时,蔺相如不愿与他争位次高下,出门时远远看见廉颇,就调转车子避开他。
当蔺相如的门客不理解要离开时,蔺相如挽留他们说: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侵犯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存在。
现在如果两虎相争,势必两败俱伤。
我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也正是因为蔺相如以国为重,以退为进,以让为先,才演绎出将相和这千古流传之美名,也才有负荆请罪之典故。
极具盛名的李嘉城可以说是当今时代“退一步、让三分”的典范,据说李嘉城每次去谈生意时,都非常注重每一个细节的磋商,可以说是分毫计较,然而在生意谈成时,他却让利给对方,大大出乎对方的意料。
由于他把好处与合作方分享,找他合作的人越来越多,他的事业越做越大,越做越成功,成为首富。
李嘉诚固然是名人,离我们很远,在我们身边其实也不乏这样的人。
我以前曾与一位长者共事,他非常的稳重厚道,工作能力也非常强,考虑问题也很周密,工作上遇有急难之事,他都会伸出援助之手。
有一次,我们接受重大活动保障任务时,时间紧任务重出了问题政治影响大,但是在人力、物资等多方面都出现很大的空缺。
《菜根谭》读后感范文5篇
《菜根谭》读后感范文5篇《菜根谭》是本哲学著作,也是到目前为止,中国最后一部严格好处上的本土哲学著作。
下面是学习啦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菜根谭读后感菜根书名的形而上在‘càigēn’两音,春秋笔法直至明万历还能被保留,如果本书确实为明朝万历人洪应明所著作,看来明朝还是有才俊的。
自明朝万历,即公元1620年后至当代,在中国本土产生的哲学著作中,再也没有发现有价值的哲学著作。
当代人究‘菜根’之意说,“菜根坚硬多筋,只有经过反复咀嚼,才能体会其“真味”。
而且‘菜根’一词本身,就有贫困生活之意。
本书强调:耐得贫苦生活,才能创造人生百般事业。
”其言谬矣。
如果耐得住清贫,如果这样,我看就用‘草根’作书名更适宜。
明朝万历人洪应明作《菜根谈》,受了宋朝汪信民莫大的教益。
宋朝人的文治武功虽然不怎样的,但宋朝人能够说是最有灵性的中国人了。
春秋笔法的娴熟运用,几乎呈现出蔓延之势,造就了中华礼貌璀璨的明珠——宋词;另有朱熹的理学,被明清两朝当做镇国之宝。
可惜朱熹的水平,差就差在把春秋笔法做实了,做的无法变化了,我认为用‘一放就乱,一收就死’来评价朱程理学颇为恰当。
我看朱元璋的小聪明很多,一个出生叫化子的人,在制定开科取士的八股文法时,谈得头头是道;可惜的是,朱元璋追求的,却是错误的东西,因为朱元璋想用严刑峻法灭了人的‘愿望、怨气’,大兴文字狱。
春秋笔法渡过了元朝异族统治的寒冬,本能够引来春天,最后还是葬送在朱元璋的文字狱手中。
宋朝汪信民,名革,字信名,只活了四十岁。
宋朝周彦约说:“汪先生,名革,字信民,临川人(先生本越国公之后,自歙迁临川),性孝友,家贫而好学。
三举于乡,绍圣四年试礼部第一甲科。
常以为科举坏平生志气。
分教长沙,帅张公芸叟待以异礼,从而受学。
丁外艰,同寮醵金为赙,辞不受。
令家人毋持官下一物,行见其妻所置锡水壶,愀然日:以是污我。
投之江中。
……蔡氏当国,欲得知名士附己,以周王宫教召不就,曰:吾异时不欲附名奸臣传。
菜根谭读后感1500字(范文3篇)
菜根谭读后感1500字(范文3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菜根谭读后感1500字(范文3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菜根谭读后感1500字(范文3篇)》。
第一篇:《菜根谭》读后感在今年全省调查队系统学习“六大理念”活动中,李晓超总队长在总队党课中向全省调查队系统推荐了一本明朝洪应明的《菜根谭》,随州队积极响应总队号召为每位干部购买了一本《菜根谭》,积极组织全队干部学习。
作为一个调查队的青年干部几个月来一直认真阅读这部先贤着作,通过学习联系青年干部自身的成长,我感触颇多。
今天以此作为我的发言与各位青年同事共勉。
《菜根谭》又名《处世修养篇》,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所着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的语录集,是融儒,道,释意蕴于一体的智慧结晶和万古不变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
对于人的正义修身,养性育德有着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古哲先贤云:“凡种菜者,必要厚培其根,器味乃厚。
人就咬得菜根,则百事可成。
” 读懂一部《菜根谈》,体味人生的百种滋味,就能做到“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
花浓郁艳处,着得眼高。
路危径险处,回得头早”。
初读此书感觉书与其名,菜根者,为平淡普通之物,无鲜花之妍丽,无大树之挺拔,味道清淡而其貌不扬。
正如书中语言之平实至极。
但菜根之汁液精华又远胜于繁花巨树,在细细品读之余能够感悟到其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深刻含义,它告诉我们如何巧妙地处理低调做人与高调做事的辩证关系,如何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面对生活,面对社会,面对理想与现实的交错。
同时其中很多思想也与我们正在践行的六大理念重要思想有很多切合之处。
书中观心自省篇中写道看得圆满、放得宽平。
原文为“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宽平,天下自无险侧之人情。
”也就是说有怎样的心灵,就对世界投以怎样的目光,予以怎样的解读。
当你以狭隘之心看这个世界,看身边的人和事,你就会觉得事事缺憾,人人险恶;当你以宽容之心看这一切你便会觉得心胸宽平,诸事皆明。
菜根谭读后感高中生范文优秀8篇
菜根谭读后感高中生范文优秀8篇《菜根谭》读后有感篇一在图书馆寻书的时候,我一开始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就感到很好奇,菜根谭,很有韵味。
然后就翻看了几页,果真挑起了我的兴趣。
原来,《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
具有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
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
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里面的每一句话都很有哲理,例如:静中观心,真妄毕见。
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觉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
意思是说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自己独自静静坐着观察自己的内心,才会发现自己的妄心全消而真心流露,当此真心流露之际,觉得精神十分舒畅,应用自在之机油然而生;若这种真心能常有该多好,可希望之心偏偏难以全消,于是心灵会感觉惭愧不安,到最后才幡然悔悟而有改过向善的意念出现。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就很需要独自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也能称之为孤独,这个时候就是自身审阅的好时机,能让自己想懂一些东西,由此身心愉悦。
而过一段时间也可能又郁闷起来,这个时候又在怀疑自己,也再次需要观心去努力改善自己。
每一句哲理都应该好好斟酌,它们能教会我们很多很多道理,以免自己经常沉溺于怀疑郁闷之中,非常推荐这本书。
《菜根谭》读后有感篇二近日,我读了《菜根谭》:遇事让一步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的文章。
使我感触很深,很受启发,给了我一次学习的机会。
菜根潭三个字深刻说明了“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思想理念,是一种以人生经验的沉淀和累积,对当今社会为人处世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在我们平常的工作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处难免有摩擦、有碰撞,但是遇事能忍一忍就过去了,往往是冲动过后,便是后悔。
《菜根谭》读后感
《菜根谭》读后感《菜根谭》优秀读后感(精选10篇)《菜根谭》读后感1长久以来好书总经得起反复推敲咀嚼,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在一位好朋友的热切推荐下,我阅读了一本好书――明代洪应明的《菜根谭》。
这是一本历史都无法轻易忘却的奇书,就连毛泽东同志都很喜欢这本书,并且对此书有很高的评价:“嚼得菜根香,百事可做。
”可见这本书给人的教益,非同一般。
这本书上至治国平天下,下至修身齐家,人世间的大道无所不包。
政治家可以从中找到经邦治国的谋略,比如“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厉害之情;任事者自居事中,当忘厉害之虑。
”商人可以找到以仁取胜的机智;僧侣则会发现它的博大宽宏,而我喜欢《菜根谭》,更多的是喜欢作者的思辩和处世哲学。
书中充满富有变通的处世哲学,比如“子生而母危,镪积而盗窥,何喜非忧也?贫可以节用,病可以保身,何忧非喜也?”有了这样的辩证,生命就有了柔度和韧性。
能用透视的眼光去看人生历史,人活着才不至于轻得像一颗纤尘,随世风飞扬,而是自始至终能保持头脑的冷静。
对待世态炎凉,作者告诉我们:“我贵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带也;我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
然则原非奉我,我胡为喜?原非侮我,我胡为怒?”它让我们用与世俗给予的外物决然分开的态度去看待荣辱,这不失为一种大智慧。
如果为官作宰的人能看透这层意思,就不会被那些别有用心的吹捧者所迷惑,保持宠辱不惊的心态。
对于天上掉馅饼的事,洪应明则说:“非分之福,无故之获,非造物之钓饵,即人世之机阱。
此处著眼不高,鲜不堕彼术中矣。
”假如大家都能领悟这个道理,就不会一时糊涂,做一些作茧自缚的事来。
相反,可以提高警惕,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
书中无处不在的博大、淡泊、宽容、善良,以及由此透出的谋略和智慧,所有这一切,都让人觉得自己岂止是在读书,而是在与一位智者在交谈,心中的疑虑会由此消失,留下的则是那份沉甸甸的还带着暖意的警策。
这就是《菜根谭》,一本经得起反复研读的好书,在它淡雅的眉目下藏着一双透视人世的慧眼。
小说《菜根谭》读后感(精选10篇)
小说《菜根谭》读后感(精选10篇)小说《菜根谭》读后感(篇1)读了一些内容后,我仍然经常读过去的东西。
我非常喜欢一些句子,所以我读了几遍,也钦佩了几遍。
当我昨天读这句话的时候,我不应该以轻易许下承诺为乐,也不应该因为喝醉而生气,也不应该急于让许多事情发生,也不应该因疲劳而死。
前三句让我想起几天前在中央电视台看的一个普法节目。
一名男司机娶了公司的女经理,婚后,这个恶棍被提升为副总裁。
蜜月期间,这对男女回到了他们的家乡。
这个人的哥哥想去他的总部当司机。
那个人喝醉了,回答道。
那个女人被那个男人打了一巴掌,因为她没有空工作。
从那以后,发生了一些冲突。
最后,这名妇女起诉了这名男子,两人因家庭暴力而离婚。
因此,看到前三句话,我就联想到了这场悲剧。
起初,两人并不一定从坠入爱河开始,但从那以后,因为一个男人被提升为一个女老板的丈夫,他被提升是因为裙带关系,这本身就很危险。
此外,传统的中国男人不太愿意从内心接受高于自己的女性能力,这为这场婚姻悲剧奠定了基础。
不清楚你是否能马上找到北方。
在蜜月期间,男人认为现在女人和公司属于他们自己的包,可以随意操纵。
然而,这个女人是一个有手腕的女人。
一个听话的女人不可能是公司的老板。
一个主观的女人不会让这个没有好位置的男人做任何他想做的事。
关键是他们都认为婚前爱情高于一切,但婚后他们都认为对方可以无条件地为自己着想,但事实是他们高估了爱情,也高估了对方。
人的本质通过利用幸福和无视承诺而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
当人们开心的时候,一切都很容易讨论。
人们总是抓住合适的机会讨论条件。
当人们快乐的时候,紧张的神经会在他们快乐的时候放松,掌握的程度会放松得多。
当规则被搁置时,事情往往会很容易处理。
因为酗酒和愤怒,人们喝酒后很容易利用酒精做平时不杀人的事情。
事实上,酒精遮住了他们的脸,情绪不受控制,或者酒精削弱了他们控制情绪的能力。
虚荣、嫉妒、傲慢和极端是这些不好的天性中的一些。
然而,当他们不受约束地被释放时,他们就是一股恐怖的力量。
2023年《菜根谭》读后感(精选15篇)
2023年《菜根谭》读后感(精选15篇)《菜根谭》读后感1书中自有黄金屋,前些日子,项目上买来一批书籍,利用周末闲暇时间,来到阅读室,随手拈来一本小册子,读完之后心静如水。
此小册子即为《菜根谭》,作者是洪应明。
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其名作就是《菜根谭》。
此书内容分为“修身”、“应酬”、“评议”和“闲适”四个部分,综合了儒、释、道三者思想,以说教口吻教人出世入世的道理,意境阔大。
阅读过后颇有感想,在此和大家进行分享与交流。
其一是关于“无为”。
这本书是老庄思想影响下的产物,洪应明取其神进行说明,将其体系化,让自己的观点不仅有据可依,又显得极为正统。
他说“躯壳的我要看得破,则万物皆空其常虚,则义理来据”,又说“而一念及病时,便兴似寒灰;名利饴甘,而一想到死地,便味如咀蜡”,如则这般,清心寡欲得让人险些丧失味觉。
他不像老子直接说“为无为,则无不治”,也不像庄子愤愤劝道“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更不像列子那样挑明了说“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而是把话说得极为淡然,却又很有说服力,让自己成为《菜根谭》里处事规则的生动标榜。
图片其二是关于“无欲”。
洪应明借鉴了释氏的玄妙,却发展了他的空灵,传播了佛家的禅宗。
例如“彩笔描空,不色,而空亦不受染;利刀割水,刀不损锷,而水亦不留痕”、“心与竹俱空,问是非何处著脚?”、“胸中涤去数斗尘,语言方觉有味”等,都是这种特点的体现。
其三是关于“清闲”,这也是其书最绝妙的一部分。
例如“阶下几点飞翠落红,收拾来无非诗料;窗前一浮清映白,悟入处尽是禅机”,又如“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支卷云舒”。
短短数十字,“清闲”之意跃然于纸上,随之而来的还有那超然脱俗的丝丝禅意。
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是其语言,洪应明用了细碎精致的笔法去表现一种雄健放浪的情怀,可是当其落在条条细则上面时,却又如同滂沱大浪里面的小水滴,温柔可爱,比如“鸢飞鱼跃”、“波恬浪静”、“沤生大海”、“影灭长空”、“碗茗炉烟”等词,极富意境的同时,又温柔细腻。
【最新2018】《菜根谭》读后感1500字3篇-范文模板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菜根谭》读后感1500字3篇你们看了《菜根谭》这本书之后有没有学到一些人生、处事的一些道理呢?下面小编给你们带来3篇《菜根谭》读后感 1500字,供大家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菜根谭》读后感1500字【1】《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
之所以以“菜根为名”,原因众说纷纭,其中大部分人认为这则源于宋代学者的一句古语——“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
它讲述了作者对人生的的领悟,是一种以人生经验的沉淀和累积,有超脱、有感慨、有体会,作者借此书表现了甘于清贫的淡然态度和平凡超脱的生活理想,值得后人景仰和学习。
《菜根谭》的智慧始于它的名。
古人云:“谭者,谈也,性定根香。
” 而菜根二字意谓“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
其蕴含之意大致有三:其一就是努力培养处世之根。
蔬菜是人们生存不可或缺的东西,是营养丰富的佐餐佳品。
菜或甘甜美味,或清香爽口,或又辛又辣,皆是由根而生。
所有种菜人都知道,种菜之时重点必放菜根之上。
人生在世,处世为人,也应厚培其根,这根就是对人生真谛的探求和理解。
其二不可轻视菜根。
同菜叶、菜茎相比,菜根多被人们所遗弃,有很多人认为,处世的道理就如同菜根,根本不值得重视。
作者洪应明却认为处世之道不能等闲视之。
其三菜根自有菜根的妙处。
根与菜比,难以相提并论,但窘困之人常把菜根当作蔬菜食用。
只要不奢望太高,贪欲太多,莱根吃起来也是很香,并别有风味。
或许洪应明就是嚼着菜根谈“菜根”,他希望人们品读《菜根谭》时,就像咀嚼菜根,并能从中品味出一些为人处世的滋味来。
正所谓花香可以用鼻来品味,果香可以用舌来品味,而根香却需要用一颗智慧的心灵来品味。
初读此书,脑中不禁想起了高中语文课中的《论语》,虽不可与之相媲美,但《菜根谭》同样以篇篇简短的语言,为我们呈现了应该怎样修身养性,如何为人处世,语淡味长,叹乃奇书经典之作!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就像与一位智者、一位挚友交谈,在他那双洞悉人世的慧眼的凝望中,在他那沉甸甸又带着暖意的警策下,你必然心有所悟且有所得。
菜根谭读后感【优秀7篇】
菜根谭读后感【优秀7篇】菜根谭读后感篇一《菜根谭》的作者是明朝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
《菜根谭》是一本格言体写成的集子,关于书名的由来,有着不同的说法,但我认同是作者品味艰苦人生后的一种领悟,包含了很多的人生哲理,这本书包含儒家、道教、佛教三家的思想,但主要还是儒家思想,特别是儒家的中庸思想。
中庸并非不为,它主要是要求我们要有理解包容的精神。
《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等学问的语录体文集,将儒释道三家精髓于一炉,道出中国式的处世建业之方和修身养性之学,既富于生活气息,又充满诗情画意。
无论你身陷人际困局还是职场是非中,它都会帮你解脱。
不但如此,它还能让你开阔思想、修养身心、让你成为一个懂事理、明大义的人,这是本难得的、助人一生的好书。
初看此书,觉得不过如此,都是些常见常听的劝告,但细看之后,会发现这些道理在平时常被我们忽略,就如菜根一样,一旦细细品味却是有其独特之处。
它是一本历世阅人的书,充满了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让我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收益。
当你遭遇苦恼,心情郁闷,事业不如意时,不妨静下心来读一读《菜根谭》。
它会让你有豁达开朗的感觉,一切都如风散去。
当你任性放纵自身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读一读《菜根谭》。
它会让你对自身的行为有个清醒的认识,促使你有所约束免误码入,以免误入歧途。
读一本好书,给我们的影响不只是一时的,而是一生的,能让我们在闲暇时对人生、事业、家庭有更深的省悟,因而生活的更加轻松快乐,人生就是这样,简单而快乐着。
"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静;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
"书中无处不在的博大、宽容、淡泊、向善与智慧,让你觉得仿佛在与一位智者交谈,疑虑消弭。
见其文字就如同与他本人对话,书中的一句话就能改变你命运中的很多东西。
通过对《菜根谭》的学习,我找到了一种人生的宁静。
现在的社会人很浮躁,对物质的追求永无止境。
对名利的追求及在官场中的执着,使人总生活在一种不安定的心境中,不但有损身体还会使思想有恙。
菜根谭学习心得体会(通用5篇)
菜根谭学习心得体会(通用5篇)菜根谭学习篇1初识《菜根谭》,是在手机上看到一部《一味一人生》的电子书。
这本书就是对《菜根谭》的解读,当时读的时候就感触颇深,其中有关修身、处世、待人等方方面面的阐述,给了我很大的启迪。
放寒假之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学校的图书室里发现了这本《菜根谭大全集》,我如获至宝。
假期里,每个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柔和的台灯下,轻轻捧起这份沉淀的古老智慧,静静地读着《菜根谭》,让自己的心灵接受着洗涤,让浮躁的心安静下来。
《菜根谭》融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关于修身、人生、处世等多个方面的人生智慧,告知后世读者享受平凡、活出真我,自会觅得人生真味。
《菜根谭》的第一章就是“立德修身——高出立,平处坐,低处行”,将“德”放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
开篇便提到“洁身自好,栖守道德——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
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一个能坚守道德准则的人,也许会寂寞一时;一个依附权贵的人,却会永远孤独。
心胸豁达宽广的人,考虑到死后的千古名誉,宁可坚守道德准则而忍受一时的寂寞,也不会因依附权贵而遭受万世的凄凉。
这是何等的洁身自好啊!反观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多少人因为难以抵御物欲的诱惑,从而是自己踏上人生的不归路,留下终生遗憾。
一只只被揪出的“大老虎”还是“小苍蝇”,不正是验证了这句话吗?“洁身自好,栖守道德”,你才会活的坦坦荡荡!而在“天机最神,智巧无益”一则中,则警示人们如何追逐自己的成功与梦想。
“贞士无心徼福,天即就无心处牖其衷;险人着意避祸,天即就着意中夺其魄。
可见天之机权最神,人之智巧何益?”一个坚守志节的人虽然并不用心去求取福分,可是上天却在他无意之间引导他完成自己的心愿;阴险的人虽然刻意去躲避灾祸的惩罚,可是上天却在他着意逃避之处夺走他的魂灵使其丧失元气。
由此可见,上天运用魔力的手段非常神奇莫测,凡人的智慧再高明又有什么用呢?当一个人把自己的修养、道德以及能力修炼到家的时候,即使我们不急切地追求福分,幸福和幸运也会主动来敲门;当一个人不想着成功,只是朝着那个方向努力时,就会收获意外的惊喜,正如老子所言“后其身而身先”。
《菜根谭》读后感(通用5篇)
《菜根谭》读后感(通用5篇)《菜根谭》读后感(通用5篇)《菜根谭》读后感1封建社会中人读此书,能够远避祸端,明哲保身,既享入世百味,又得出世闲逸。
今日,时代的发展很迅速,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是非观、名利观都有了一些改变,读此书仍受一些启迪,如怎样与人相处,怎样开导自我,怎样看待人生百态和自然万物。
天人一体,天人相应这点古今是相同的,我们既要读书,领会书中要旨,又不能拘泥于书,被书遮掩了耳目,要学用惟时,就像书中所说的:做人无点真恳念头,便成个花子,事事皆虚;涉世无段圆滑机趣,乃是个木人,处处有碍。
人心虚,义理来居;人心实,物欲莫入。
鸿蒙未辟便分了阴阳,人心事理莫不如此。
做人经世有个一分为二的态度,有个瞻前顾后的眼光,有个大肚能容的雅量,有个得失互转的思想,心乐,便是个福地天堂。
《菜根谭》读后感2书名《菜根谭》取自宋儒汪革语:“人就咬的菜根,则百事可成。
”意思是说,一个人如能坚强的适应清贫的生活,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有所成就。
《菜根谭》这本书分为前集和后集,其中我最喜欢的的一则是: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功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这则告诉了我,如果自己对别人有所恩惠,切不可念念在心,计较回报,长此以往只会加重自己的名利之心。
相反,对别人的恩情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对于自己犯的错,要时时刻刻以此为鉴,改过自新。
别人犯错时,如果你不断指责并不能让他改正已犯的错误,相反只能使他对你产生怨恨,而当你为他辩护,他则会反过来检讨自己,积极的修正错误。
阅读《菜根谭》,能让你从容的面对纷繁变化的世界,时刻拥有一份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对人生有新的`体味,对心智也有一个新的提升。
《菜根谭》读后感3记得妈妈给我买得那一天晚上,由于缺乏亲身体会,我还以为《菜根谭》就像人们所说的天书一样难以理解。
但在我认真阅读以后才知道,这真的是一本教育意义深刻的书。
上面把故事讲得栩栩如生,仿佛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你身边,它把我引入了一个新天地。
菜根谭》》读后感(优秀12篇)
菜根谭》》读后感(优秀12篇)菜根谭》》读后感(优秀12篇)菜根谭》》读后感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菜根谭》》读后感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菜根谭》》读后感(优秀12篇)】,供你选择借鉴。
菜根谭》》读后感篇1《菜根谭》是明朝的洪应明所著的书,在日本企业界已被追捧为“奇书”,从此便能知其修身养性的力量之深。
都说: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古人亦云:性定菜根香。
都可见,人只有经历了平淡艰苦的生活,才能使经验有所增长,人格有所升华。
这便是《菜根谭》这本书的宗旨,静心读它,才能品得仁智百味,让失意者变得彻悟,让成功者懂得长胜不衰的方法,让居官者明晓如何仁政廉洁,让平凡人也自能从中领悟生活的道理。
而这本书中的感恩的言论,也自是讲得十分有理。
有这样一句话: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意思是说,我对别人有功劳不必挂念,但如果自己有过于人,却不能不计较;别人对我有恩情我不能忘却,要想着去回报,但有仇怨却必须忘掉。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句话说得多么迂腐,还不如“德怨两忘,恩仇具泯”呢。
但是,“德怨两忘,恩仇具泯”只是针对自己给予别人的恩怨来说,我们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所以,对于别人的恩情我们要时刻铭记。
别人的仇怨,我们只是把它写在沙地上,让它可以随风流逝,不再计较;但别人若有恩于我,却必定要深刻在心上。
其实,看到这句话时会有触动,是因为我觉得它非常像是爸爸妈妈对待我的行事准则:爸爸每天奔波忙碌,却从不会在我面前提及劳苦;妈妈日复一日忙家务,即使汗如雨下也不会叫一声累。
而我如果在母亲节或父亲节那一天,给他们小小的表示,他们却比以往都要显得开心。
那么,这句话为什么不可以成为我的行为准则呢?为什么只是沉浸于爸爸妈妈所构造的幸福与恩惠中,而不去报答呢?《菜根谭》中还有一句话:受人之恩,虽深不报,怨则浅亦报之此刻之极,薄之尤也,宜切戒之。
先暂且不说别人给予的恩情,光说我们受到了爸爸妈妈莫大的恩德不知回报,不就是刻薄、冷血到了极点么?这样的情况当然要避免。
《菜根谭》读后感(12篇)
《菜根谭》读后感(12篇)《菜根谭》读后感1寒假里,给孩子买了一本《菜根谭》让她在寒假里读,八岁的女儿根本无法理解每一段语录背后的含义,向我求救,让我给她读和讲,于是借此时机我第一次翻开了这本《菜根谭》。
在生活节奏高频率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奔波劳碌的同时,根本无暇停下来省视内心。
就像我,每日忙于工作,忙于生活,常常会遇到各种失败、挫折,遇到各种困惑和心结,每每在我心中留下阴影和伤痕。
在教女儿学习阅读的同时,《菜根谭》中的每一段语录都让我感受颇深,每日读上几段,每日都有一些新的思索,新的感悟。
在阅读中,我打快乐门,让这些警世、醒世的语录包围浸润着我的内心,转变着我的心态,转变着我的生活,转变着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人生就是这样,要能够在一般的生活中找寻到欢乐的因子,要能够在荣誉面前保持警醒,在挫折面前学会坚持。
《菜根谭》教会了我怎样面对生活,面对工作,面对人生。
一本《菜根谭》,一部警世书,盼望你也能偷得一点闲暇,找到它,翻开它,品读它,让心随着文字翱翔,让人生随着阅读走入另一番境界。
《菜根谭》读后感2“抱朴守拙,涉世之道”。
对刚刚跨进社会的人来说,存在一个怎样适应社会的问题,由于处世的阅历还很短浅,还没被浮世的恶习所感染,即使已经感染也不会太深,这种人自然还能保存纯洁天真的本性。
而经受了人间种种浪涛,历尽了人间困难险阻的人,阅历积累比拟多,相应的城府也就比拟深。
社会是一所高校校,人生是一个大舞台,涉世深的人由胜利和失败中积累阅历,关心人们应酬着社会消失的种种问题。
阅历有好有坏,吸取教训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效应。
有的人会从消极的、不好的方面去积累阅历,人的品行便渐渐发了质的改变,这种人往往心存险诈,任何坏事都敢做。
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君子遇事不要只求练达,应特殊注意抱朴守拙的忠厚作风。
太讲究练达和圆通,就会失去人的本性,变成一个让人厌恶的人。
如此反而不如保持一切都不加修饰的纯朴面目。
练达、曲谨与朴鲁、疏狂都是相对的,在一味追求金钱权力并为此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状况下,多些真情,多些真诚,多些朴实,多些潇洒是很珍贵的。
《菜根谭》读后感5篇
《菜根谭》读后感5篇篇一:《菜根谭》读后感“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静;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
”你听过吗?这是在《菜根谭》中的一则,说了在一个静的地方,很安静,这不是真正的静,要在一个喧闹的地方静下来,才是真正的静。
有一次,我和妈妈来到一个农村,那里很穷苦,他们在那里干活,种田,满头大汗。
我在城市里整天很开心,可是我在农村里看到那些小孩子,和种田的大人们也很开心。
为什么呢?我知道了一个道理,在快乐的环境中很快乐,这不是真的快乐,在很穷苦的生活环境中仍然保持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我终于知道了,我在学校里努力学习,刻苦读书中取得的快乐才是真的快乐。
我一定会做到这些的。
《菜根谭》这本书是对我有好处,我会把这本书保存得很好,认真学习。
篇二:《菜根谭》读后感《菜根谭》是一部教人为人处世的哲理短文,共分十章,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比陈述或论证利与害、得与失,充满哲理思辨意味。
短文多用对偶,两句一组,对仗工整,含义深刻,细读之,觉得特中肯綮。
作者定是一个饱经沧桑、老于世途的高人,既有出世的逍遥达观,又有入世的淡泊宁静,言辞恳切,不冰不火,恰到分寸又能一语破的。
封建社会中人读此书,可以远避祸端,明哲保身,既享入世百味,又得出世闲逸。
今天,时代的发展很迅速,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是非观、名利观都有了一些改变,读此书仍受一些启迪,如怎样与人相处,怎样开导自己,怎样看待人生百态和自然万物。
天人一体,天人相应这点古今是相同的,我们既要读书,领会书中要旨,又不能拘泥于书,被书遮掩了耳目,要学用惟时,就像书中所说的:做人无点真恳念头,便成个花子,事事皆虚;涉世无段圆滑机趣,乃是个木人,处处有碍。
人心虚,义理来居;人心实,物欲莫入。
鸿蒙未辟便分了阴阳,人心事理莫不如此。
做人经世有个一分为二的态度,有个瞻前顾后的眼光,有个大肚能容的雅量,有个得失互转的思想,心乐,便是个福地天堂。
篇三:《菜根谭》读后感翻阅《菜根谭》,我立即被作者豁达的胸怀,深邃的思想内涵所震撼,特别对其中“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菜根谭》优秀读后感(通用43篇)
《菜根谭》优秀读后感《菜根谭》优秀读后感(通用43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菜根谭》优秀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菜根谭》优秀读后感篇1我第一次看《菜根谭》是在十年前,那时太年轻,好读书而不求甚解,很多东西都是囫囵吞枣。
而今已是而立之年,有了一些人生经验,便更能理解书中的至理名言了。
《菜根谭》是明代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的语录集。
书里阐述了为人处世、淡泊从容、修身养性、怡情适性、功业成败、返璞归真几方面资料。
融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从而构成了一套独特的为人处世方式。
表现了古人对人生、人际、人性的见解。
读《菜根谭》须静静地读,细细的品,用心感想,方能领略到它的哲学和智慧。
毛主席也曾说:“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
”读懂一部《菜根谭》体味人生的百种滋味,方能做到“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
花浓柳艳处,着得眼高。
路危径险处,回得头早”。
商界人士喜欢读《菜根谭》,因为他们认为《菜根谭》是一部奇书,是企业界经营管理的“指南”,企业家修身养性的“教材”;僧侣们喜欢读《菜根谭》,是因为其博大、宽容、善良。
我也喜欢读《菜根谭》,因为我觉得它充满了哲理的味道,充满了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充满了诗情画意。
我读《菜根谭》的最大感想是它能使人的心境更加平静。
当你愉悦时,它是一首清脆婉转的歌,让你心悦飞翔;当你忧郁时,它是一首悠远而又有力的笛声,让你重整旗鼓,走出阴霾。
《菜根谭》是一坛久经酝酿的老酒,值得我们去品味、享受。
它更像是一壶老茶,值得用心去泡,用心去喝,用心去细细体会。
“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光风,草木欣欣。
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大意是在狂风暴雨的天气中,连飞禽都感到哀伤忧虑;在晴空万里的日子里,连草木也呈现出欣欣向荣。
由此可见,天地之间不能够一天没有和祥之气,而人间也不能够一天没有欢欣之气。
《菜根谭》读后感(通用5篇)
《菜根谭》读后感(通用5篇)《菜根谭》读后感(通用5篇)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
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菜根谭》读后感(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菜根谭》读后感1读菜根谭,就像走过了一遭人生似的,读完顿时觉得世事皆洞明,人生的困顿都变成了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前些年,曾经读过一遍《菜根谭》,那时年幼很多道理还不明朗,甚至觉得不对,时隔几年再读,突然能够懂得了,也理解的更加深刻了,也明白了这本书真的是智慧的结晶啊。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所作,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
成书于明代万历年间,四百多年来,广为流传,历久不衰,人们对其评价颇高。
古人云:“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
”又谓:“咬得菜根香,寻出孔颜乐。
”又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洪应明一时有感而发,变以此立意,定“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为主旨,化大俗为大雅,化腐朽为神奇,清雅超逸,在洞察世情之余,点化人世间的万事,写下了几百年传世不衰的菜根箴言。
这本书融儒、释、道三家思想于一炉,菜根谭的这种智慧,使其有别于那些消极避世、空疏玄谈的劝解箴言书;又因不同时代、不同国别、不同阶层的人都能从中嚼出一番滋味来,所以本书能够流传于海内外,经久不衰。
本书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含义深远,耐人寻味,既保留了原著的精华,又彰显了菜根谭的现代价值和文化魅力。
它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奋发向上的经典读物。
无论是在阅读中还是合上书本后,我们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放松下来,开阔心胸,放慢脚步,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享受生活。
我想只要大家随意翻阅本书,就会被其中精彩绝伦的美妙语言所吸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爱上这本书,而且这本书只读一遍是不够的,就像那句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本书是值得我们一读再读,值得我们反复咀嚼,值得我们赠送亲朋好友的真正的好书。
《菜根谭》读后感2谭以菜根名,固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
洪应明的《菜根谭》读后感5篇
洪应明的《菜根谭》读后感5篇菜根谭经典读后感篇一应该著名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智慧、学算使人精密。
”读了融会历史与道德、诗歌与哲理、时代精神与民族特色于一炉的书籍——《菜根谭》,犹如滴水穿石,绳锯木断,持久而有力,浸润着我的心灵。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历史的长河不断地冲刷、洗礼中留下一颗颗瑰丽无比的明珠。
《菜根谭》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菜根谭》是一本怎样的书呢?古人云:“嚼得菜根,百事可做。
”能吃苦清贫的人,可成为大事。
《菜根谭》是一位高人,把自己的人生哲理和经历,盘托出的给大家学习和参考的结晶。
个人觉得《菜根谭》是一本任何人都需要消化和细读,是一本奇书。
喜欢读《菜根谭》,他认为:“嚼得菜根,百事可做。
”商业大亨,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其他人都喜欢研读《菜根谭》,因为这本书是一本修身养性,充满了哲理味道,管理方法的书。
我读《菜根谭》,我觉得是一本为人处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好书:简单的故事,朴素的语言,研读起来津津有味。
作为职业经理人,读了这本书,我从中得到了许多的启发。
我们要有“不昧已心,不尽人情,不歇物力”的待人待物原则,更要有“滴水穿石,绳锯木断”的坚韧精神。
还要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怨天、不尤人”的心态。
山珍海味,也不过是一日三餐;流行时髦物外,也是昙花一现;那些经久不变的,长久的就是简单的,平淡的“粗茶淡饭”生活。
不管是富贵也好,学富五车也罢,我们是要踏实,低调,“谁家烟灶无烟火”?当我们遇到苦难,或者开心时,要坚信“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的谏言。
一个人,不可能一天,一个星期都是一种状态的。
人在做学问和做人,要善于听取不同人的意见,并改变自己,要保持“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状态,才能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言行。
“心者后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叶荣茂者”告戒我们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让自己的子女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他的子孙自然也学得心地善良。
菜根谭读后感(通用14篇)
菜根谭读后感(通用14篇)菜根谭读后感(通用14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菜根谭读后感(通用1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菜根谭读后感1“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
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这句话告诉我们:文章写到了纯熟完美的最高境界时,其中的遣词造句并没有什么深奥玄妙之处,只不过是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恰如其分地用文字表达出来罢了。
当一个人的品德修养达到了真善美高度统一的崇高境界时,他的言谈举止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不过是将自己纯真朴实的自然精神本质平白表露而已。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将做文章提高到了至高境界,“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为天下读书人废寝忘食地读书和殚精竭虑地求功名找到了理论依据,由此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在“头悬梁、锥刺股”读书成名的同时,注重将文品与人品紧密地结合起来,视作文与做人为生命,孜孜不倦读书的同时,自觉地完善自我,以期成为表里如一的高尚的人。
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的灵魂所思与肉体所为往往并不统一,甚至会发生对抗,直接导致“作文”与“做人”的激烈冲突,真的是很残酷。
然而,这也正是生活的本真。
因为在中国人的眼里,“文如其人”,人生一世在社会中运行的过程被称为“做人”,只有成功地做好了“人”,才可能拥有一双“作文”的妙手,所谓“修德须忘功名,读书定要深心”。
做学问的人务必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
就像你在修炼道德时却又忘不掉求取功利名誉,那么你必然不会有什么真正的造诣。
如果你在阅读古书时却只把兴趣放在吟诗作赋、附庸风雅上,那么你也肯定不能有什么深入的心得体会。
人生如同一座大舞台,每一个人都是演员,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自然也就有正面人物和反面角色之分,同时也会存在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之别。
菜根谭读后感5篇
菜根谭读后感5篇菜根谭读后感1《菜根谭》一书,朋友对此书极为推崇,将其誉为修身之书.智慧之书,我也曾想在闲暇之余仔细阅读一番,无奈世俗繁忙,一向抽不出时光阅读品鉴.近日,女儿的学校给孩子们发了这本书,并让每个学生都要熟记里面的资料.八岁的女儿根本无法理解每一段语录背后的含义,向我求救,让我给她读和讲,于是借此机会我第一次翻开了这本《菜根谭》.《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之所以以〝菜根为名〞,原因众说纷纭,其中大部分人认为这则源于宋代学者的一句古语——〝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作者借此书表现了甘于清贫的淡然态度和平凡超脱的生活理想,值得后人景仰和学习.在生活节奏高频率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奔波忙碌的同时,根本无暇停下来省视内心.就像我,每日忙于工作,忙于生活,经常会遇到各种失败.挫折,遇到各种困惑和心结,每每在我心中留下阴影和伤痕.在教女儿学习阅读的同时,《菜根谭》中的每一段语录都让我感触颇深,仿佛醍醐灌顶般豁然开朗,每日读上几段,每日都有一些新的思考,新的感悟.在阅读中,我打开心门,让这些警世.醒世的语录包围浸润着我的内心,改变着我的心态,改变着我的生活,改变着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贫得者虽富亦贫,知足者虽贫亦富.贫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受侯,权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于膏粱,布袍暖于狐貉,编民不让王公〞这段语录对当今社会追逐富贵,互相攀比的思想有着十分强的教育好处.过去,我也一向迷失在物质的欲望中,不断渴望得到更好的物质条件,结果自我的心永不满足,在与他人的攀比之中,总是奢望一些潜力外的东西,日子过得浮躁而虚华.此刻,我明白了,物质的追逐是没有止境的,虽然我没有奢华的物质条件,然而我有幸福美满的家庭,我有稳定可靠的工作,我的生活虽然平凡,然而我的精神就应是快乐的,是富足的.知足常乐,这是人追求快乐的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处世的哲学.〝得意须早回头,拂心莫便放手,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首;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人生总是不断上演着失意和得意.这段语录告诉我们,得意不要忘形,失意不要心冷.对于刚从销售转到综合办的我来说,此语可作为职场格言.应对新的环境.新的工作挑战,只有加倍努力,将工作做得更好;工作遇到挫折,我不再灰心丧气,而是继续努力,坚持到底,直至成功.人生就是这样,要能够在普通的生活中找寻到快乐的因子,要能够在荣誉面前持续警醒,在挫折面前学会坚持.《菜根谭》教会了我怎样应对生活,应对工作,应对人生.一本《菜根谭》,一部警世书,期望你也能偷得一点闲暇,找到它,翻开它,品读它,让心随着文字飞翔,让人生随着阅读走入另一番境界.菜根谭读后感2《菜根谭》是明代洪应明的著作,作者是一个涉猎过道教.儒教.佛教,尤其是对佛教特别通达的人,他引用各教的教义词句,书写出一部彻研三教真理的结晶.《菜根谭》共分前.后两集,其根本思想是中国的思想.儒教的现实主义.老庄的玄旨,以及佛教的道法,集结儒.释.道各派的精华.作者把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释家的出世,通俗易懂的阐述出来,使人读的咀嚼玩味,体会到困苦艰辛的经验.清冷淡泊的趣味,对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等,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读《菜根谭》,感受书中的博大.淡泊.宽容与善良,习得无处不在的谋略和智慧,得到善意的忠告和警策.如:修身;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揭示了没有人都随随便便成功,成功的背后,是长期不懈的默默的艰辛付出.如:应酬;操存要有真宰,无真宰则遇事便倒,何以植顶天立地之砥柱!应用要有圆机,无圆机则触物有碍,何以成旋乾转坤之经纶!方圆结合,坚守底线而又积极应对.如:评议:物莫大于天地日月,事莫大于揖逊征诛;子美云:〝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萍〞,康节云:〝唐虞揖逊三杯酒,汤武征诛一局棋〞.事来如沤生大海,事去如影灭长空,自经纶万变而不动一尘矣.对待工作.生活中的问题,用广阔的视角去看待,用包容的胸襟去拥抱,将会看到别致的风景.如:闲适:昼闲人寂,听数声鸟语悠扬,不觉耳根尽彻;夜静天高,看一片云光舒卷,顿令眼界俱空.狐眠败砌,兔走荒台,尽是当年歌舞之地;露冷黄花,烟迷衰草,悉属旧时争战之场.盛衰何常,强弱安在.世事变化无常,对得失不必过于喜悲,用平和的心态迎接.化解生活和工作的各种困境.〝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坐观天外云卷云舒〞,〝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真味是淡,至人如常〞,简单的诗句,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彰显了生活的本原和方向.它们牵引着我们追求灵魂的充实与圣洁,追求情怀的虔诚与温馨,追求心境的坦然与淡泊,追求奉献的自甘与坚守.选上一段空闲的时光,泡上一杯淡淡的苦茶,坐上一个简陋的椅子,清空自己纷乱的心灵,捧起薄薄的《菜根谭》,缓缓翻动.细细研读.慢慢咀嚼.静静思索,将会收获到一份来自心灵深处的沉甸甸的礼物.菜根谭读后感3闲来无事,笔者翻翻书,或是在网站上读读书,特别是喜欢读些有关修身立业的书.《修身,在专业上增进知识是立业的基础;而立业又为修身增进专业知识提供可靠的保障.而《菜根谭》正是一本关于修身立业的书,借这次谈读书心得体会的机会,笔者想说说自己读过这本书后的一些个人感受.《菜根谭》的作者是明朝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菜根谭》是一本格言体写成的集子,关于书名的由来,有人认为语出性定菜根香,有人认为由宋代儒者汪信民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这句话化用出来,另外也还有一种说法,明朝孔兼为《菜根谭》所作的题词中有这么一句话:谭以菜根名,固自清历练中来,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 这句话大概意思说:这本书以菜根命名,是因为作者在人生清苦历练中悟出道理来,而且悟出的这道理是作者经历风波.坎坷的体现. 菜根是一种清苦的东西,而菜叶的苦味却全由菜根提供.生长出来,可见人生的乐境由苦境出来.《菜根谭》这本书包含儒家.道教.佛教三家的思想,但主要还是儒家思想,特别是儒家的中庸思想.所谓中庸思想,就是要提倡中正平和.通融豁达的精神.比如其中说道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以. 就是要求我们要有理解包容的精神.再比如家人有过,不宜暴怒,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隐讽之;今日不悟,候来日再警之,如春风解冻,如和气消冰,才是家庭的型范.也是要求我们要有豁达.大度.平和的精神.《菜根谭》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日本影响深远.因为在中华民国时,日本就有对这本书不断刊刻的先例.到了20世纪80年代,伴随经济的发展,日本企业界人士认为,在企业管理.用人制度.业务销售.市场开发.员工自律诸多方面,菜根谭都有很大鞭策.警示作用.当你在苦恼郁闷事业不得意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读一读《菜根谭》.它会让你有豁达开朗的感觉,苦恼烦闷的感觉也伴随着你领略体会书中内容时而消散.当你随心所欲放纵自己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读一读《菜根谭》.它会让你对事业前途有更清醒的认识,伴随你走向人生更辉煌的一个台阶.《菜根谭》让你乐观豁达,正如有句格言所形容:闲看庭前花开花落,静观天上云卷云舒.总的说来,《菜根谭》在本质上是一本有关安身立命的书.正如《菜根谭》序文里头讲的一个故事:乾隆年间,有一个处于官宦仕途的人,在朝廷里边居于要职.他经历了许多人生世象,在不断的升迁与贬官过程中,得了一场重玻在病难中,回想往事,无论是人生险境,还是人生乐境,世事总是匆匆忙忙,最后悟通自己在人生追逐当中,总是随着外在事情的变化或高兴或愁闷,心事总被外物牵拌,不免心神疲劳,所以导致重病一常这说明我们需要有一种达观甚至有些超脱的思想,常言说计划总赶不上变化.我们要做好计划,但当计划无法在经过努力后实现,我们当然需要反省;同时,出国留学网还应有一种豁达从容的态度.读一本好书,虽不花多少钱,也不花多少时间,但书读过之后,我们对于人生.事业.家庭会有更多独到见解,因而生活也更丰富多彩.菜根谭读后感4初读《菜根谭》,就知道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处世智慧,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理解通透的.只能摘其中一些感触良深的道理,谈谈自己的浅薄的理解.细嚼菜根,精做百事.霁天青日,倏变为迅雷震电;疾风怒雨,倏转为朗月晴空.气机何尝一毫凝滞,太虚何尝一毫障蔽,人之心体亦当如是.大自然从不停止运动变化,天体的运行也不会受到丝毫阻碍,人的心也要像大自然一样,一刻不停地变化发展,而不为外物阻碍停滞不前.前段时间,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封城〞引发了很多担忧,学生怎么上课?员工怎么上班工作?但很快疑虑就被打消,每个人都开始远程办公,线上办事,每个人都自主地参与到抗疫战争中,我亦是如此.由此看来,〝变〞就是存活的能力.琴棋诗画,达士以之养性灵,而庸夫徒赏其迹象;山川云物,高人以之助学识,而俗子徒玩其光华.可见事物无定品,随人识见以为高下.故读书穷理,要以识趣为先.琴棋诗画.山川云物,这些事物本身没有固定的品性,是随着人们的见识不同而有高低的领悟,所以阅读书籍与研究事理,要先提高自己的志趣.洪应明的悟性与志趣是常人不能及的,他在忙碌采蜜的蜜蜂上看到人情世态,由回巢栖息的燕子感受到清雅的情趣.他认为研究学问的人要有清明的领悟能力,和事物接触的时候都会有所领悟.当然,与我一样的寻常人,也不必过于苛责自己,而今是实践出真知的时代,在新的环境背景下,对〝悟〞也需要有新的理解,我认为就是要勤于思考.敢于质疑.遇到问题想过办法解决.大概也没有人会拒绝提升志趣,只是这是一个长远的过程,着眼当下,一步步积累就好.黄金从矿石中提炼出来,玉石从石头中产生,世界上高深的道理,往往存在于身边平凡的事物中!淡薄之士,比为浓艳者所疑;检啻之人,多为放肆者所忌.君子处此,固不可少变其操履,亦不可太露其锋芒.洪应明在书中多次提到不要刻意显才,他说取得功名.事业有所成就的人,要保持谦虚的美德,这样才不会引起别人的嫉妒;他劝夸耀自己学识的人不要夸耀自己的财富,谁家灶下没有生活煮饭呢?听过这样一句话:人不敬我,是我无才,我不敬人,是我无德.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就要积蓄才华,并时常自我反省,是否刻意显露自己的才华.有才而不骄,得志而不傲,居于谷而不卑.这大概就是谦谦君子的样子.菜根谭读后感5人生在世,总免不了许多疑惑.感慨以及愤懑不平之事,有时一点困难或弯路,就足以制约我们一生的发展.然而,无论如何,总有一盏明灯始终指引着我们人生的方向,让我们奋勇前行.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焰,一代一代传承到今天,譬如《道德经》.《庄子》.《菜根谭》……在我的青葱岁月彷徨.迷茫时,正是《菜根谭》让我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曾有这样一个故事:苏秦以〝连横〞理论多次劝说秦王却屡遭失败.最终在钱财用尽的时候不得不灰头土脸地回到家中.他的妻子没有从织布机上抬起头来,嫂子不给他做饭,父母不跟他说话.于是,他头悬梁,锥刺股,攻读兵书《阴符》.学成之后,他以一人之力解除了六国与秦的盟约,挂六国相印.当苏秦得意显耀之时,黄金万千为其所用,随从车骑络绎不绝.然后他再次回家.他父母闻讯,连忙张罗打扫住处,清洁道路;设置音乐,筹办酒席,在郊外三十里地迎接.苏秦来到后,妻子不敢正视,只是偷偷地察颜观色,恭敬地听他讲话;嫂嫂如蛇伏地,匍匐而行,四次跪拜谢罪.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位尊而多金.〞人的一生不也是如此吗?在钱财.荣耀.权力面前,人们最易感受到世态炎凉.而我也总摆脱不了生活的愤懑.纠结和无奈.直到有一天,我拜读了《菜根谭》,如遇名师,为我答疑解惑.文中有一句话:〝我贵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带也;我贱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然则原非奉我,我胡为喜?原非侮我,我胡为怒?〞大意是:我有权有势人们就奉承我,这是奉承我的官位和纱帽;我贫穷低贱人们就轻视我,这是轻视我的布衣和草鞋.可见根本不是奉承我,我为什么要高兴呢?根本不是轻视我,我又为什么要生气呢?我学会了〝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幸生其间者,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亦不可不怀虚生之忧.意思是:天地的运行是永恒不变的,可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死了之后就不再复活;一个人最多也不会活过一百岁,可是百年的时间跟天地来比只不过是一刹那.我们人类能侥幸诞生在这永恒不变的天地之间,既不可不了解我们生活中所应享的乐趣,也不可不随时提醒自己不要蹉跎岁月.虚度一生.既然如此,那我难道要为了追求金钱和权力而蹉跎一生吗?不用的,生活本身就是拥有无尽乐趣巨大的财富,我无需追求更多物质上的享受,而是要有精神上的追求.我读《菜根谭》,如同聆听一位智者的教诲,他温暖睿智的话语能拨开迷雾,拂去尘埃,让我的心灵变得澄澈.宁静.菜根谭读后感范文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菜根谭》读后感1500字
传承,连接过去与未来
暑假时我接触到了《菜根谭》这本由明代洪应明收集编著的语录集,其实刚开始只是被名字所吸引。
可谓是“始于好奇,终于内容”,耐人寻味的一本读物了。
通过这本读物,也让我明白了文化固有根,应当让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
把《菜根谭》读下来,我发现内容大体是围绕着为人处世、品行修养来举出大小例子,它对于语言的表达,简洁而有力,也如恰有一人站在你的面前同你讲述着他的经历和他悟的道理。
让人陶冶情操,懂得积极奋发,学会容忍坚毅、勿骄勿躁。
同时,也体现出了这本文集中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阐述、尊重、传承和弘扬。
传统文化,这个放在何时都能迸发出中华民族浩然正气的大词语,在今天却是说出来容易,做起来难。
首先,为什么说是大词语?即使是短短四字,它却蕴含了太多,我们如今应当思考、学习和传承的内容。
而作为当今时代的中学生,这个沉重而长久的担子落在了我们身上。
其次,为什么做起来难?正因为传统文化具有的深度和广度,想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工作强度大,而传统文化正如倒转后的沙漏,时间紧迫而迫在眉睫。
可正是这样,我们才更应有保护起中国民族传统和文化的义务,因为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通过手机的应用软件听读了《菜根谭》释读的第一部分后,对其中第五句“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有了些许见解。
它的大意是“一个人的耳朵假若能常听些不中听的话,心里经常想些不如意的事情,这才是敦品立德的好教训。
反之,若每句话都好听,每件事都很称心,那就等于把自己的一生葬送在剧毒之中。
”中国古代也有着这样的能够证明这句话的例子:唐代宰相魏征,因为敢于谏言,勇于对唐太宗有失妥当之处指出不足,即使惹得唐太宗生气他也坚持自己的观点而得到唐太宗的赏识和尊敬。
其实这样的实例还有很多。
这不禁令我想到,如果当朝皇帝们都因为大臣宰相们说的话不中听,那在今天,我们就很难看到明君们的影子,就少了些我们能够学习的对象。
这也不禁让我联想到了今天,这个民主平等的时代,一个人想要得到对自己或是对集体有用的话语,就需要他能够真诚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认真地倾听周边人所带给他的每一句对他而言有价值的话。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话都能采纳。
这就需要我们激发大脑、磨练耳朵、擦亮眼睛去辨别和筛选有用的信息,不盲目的相信和否定。
做到这样,才能说会得到进步吧。
因此,“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放在今天也不无道理,正因如此,才会使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以严谨而大方,谦逊而不失礼貌的形象展现在世界的面前。
在“鸡汤”“反鸡汤”热潮盛行的21世纪,面对一个个长短不一的句子时常给我们带来的短暂的喜怒哀乐,我们总觉得有一丝力量在鞭挞着我们前进。
但是面对这些喜怒哀乐,我们又总是觉得有些孤独而无趣的这时候,我们更应该回头看看那些古人留下的“文化财富”,那些快要被遗忘丢弃的民族传统,那些值得我们继承的礼仪习俗。
几年前《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让中华美食成为了“文化的饕餮盛宴”,纪录片第一、二季的开播更是令中华儿女甚至是海外友人至今仍感受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带来的源源不断的力量。
而我们不能仅仅赞叹美食给我们带来的惊艳,蕴藏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底层的绚丽瑰宝——文化典籍更应该我们去细细品读。
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象代表,是
数代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今日民族传统文化的繁荣,固然离不开其根。
如果没有了根,就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例如:古人通过敲打石器、木器来表达他们的喜悦之情。
而音乐经过演变,传承下来,铸就出今天我们听到的各种各样的音乐。
掌握其文化精髓,传承其高尚精神,并发扬下去,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壮大且得到创新,便是保持一份热忱的初心吧?
因此,我们应当知道——传承,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