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的实施方案
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山西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强基层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山西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强基层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c2911f8c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96.png)
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山西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强基层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03.16•【字号】晋卫指导发〔2017〕1号•【施行日期】2017.03.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爱国卫生正文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山西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强基层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晋卫指导发〔2017〕1号各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为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切实加快全省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改革发展步伐,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中发〔2015〕40号,以下简称中央《决定》)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意见》(厅字〔2016〕13号)等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现就加强基层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融合发展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形势下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推进全省基层卫生和计划生育机构改革和资源整合工作,合理配置卫生和计划生育资源,加强基层卫生和计划生育机构队伍建设,改革完善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着力提升基层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能力和水平,构建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融合发展新机制,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健康山西建设提供坚实基础和持久动力。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服务为先。
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为群众提供更加精细、精准的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二)坚持改革创新。
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破除习惯性的思维定势,通过改革创新,解决突出问题,补齐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短板。
全区加强妇幼健康服务的实施方案范文
![全区加强妇幼健康服务的实施方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f9a8512f90f76c660371a35.png)
全区加强妇幼健康服务的实施方案范文一、重要意义保障母亲和婴儿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赋予各级政府的职责,也是实施全面两孩政策的基础。
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我区孕产妇和出生人数明显增加,现有妇幼健康服务能力难以满足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的服务需求。
产、儿科急危重症识别和救治能力不足,女性的全生命周期保健、儿童的早期发展和心理保健等还处在探索起步阶段,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机制尚不健全。
新的生育形势和发展需求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妇幼健康服务,切实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有效提升出生人口素质和妇女儿童健康服务水平,从源头上减少疾病、残疾的发生,保障全面两孩政策顺利实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建立分级分工合理、服务流程科学、服务内容丰富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和较为完善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孕产妇服务管理安全高效,妇女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得到有效控制,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建立妇幼健康服务资金保障机制,妇产科、儿科、妇幼保健等领域的人员配置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xxxx年年底前,全区至少建成x个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和x个新生儿救治中心。
到xxxx年,全区建有x所政府举办、标准化的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全区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x例以下,婴儿和x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x和xx以下;有效开展孕前检查、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孕前检查覆盖城乡目标人群,产前筛查率和诊断率达到xx%以上,新生儿疾病筛查率保持在xx%以上,逐步增加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出生缺陷患儿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每千常住人口产科床位数增加到x.x张,每千名儿童床位数增加到x.x张,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x.xx 名,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至少有x名全科医生提供规范的儿童基本医疗服务。
三、重点任务(一)夯实妇幼健康服务工作基础推进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的指导意见
![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的指导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a6a3203d43323968011c9267.png)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的指导意见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要求,为更好地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加强医疗卫生工作,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优化配置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资源,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人民健康水平,现就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加强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充分认识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的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的计划生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有效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妇幼卫生工作成绩显著,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关系8.8亿妇女儿童身心健康,关系4亿多家庭生活幸福,是重大民生事业。
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是妇女儿童健康需求日益增长的需要,是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的需要,也是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需要。
妇幼保健机构有优质的医疗保健资源,技术实力雄厚;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有完善的基层工作网络,擅长做群众工作;两者各有特点,各具优势。
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加强妇幼卫生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有利于强化人群生命健康全过程管理,有利于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有利于实现《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目标要求和千年发展目标,有利于建立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要求,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坚持计划生育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坚持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
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优化整合资源,依法服务管理,提高工作效能。
妇幼保健整合推进方案
![妇幼保健整合推进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5e750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7b.png)
妇幼保健整合推进⽅案⼭西省妇幼保健和川’划⽣育技术服务资源优化整合推进⽅案妇幼保健和计划⽣育技术⽉⾉务⼯作关系到⼴⼤⼈民群众的⾝体健康和⽣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提⾼出⽣⼈⼝素质,保障妇⼥⼉童和育龄⼈群⾝⼼健康,促进各级妇幼保健和计划⽣育技术服务机构整合,更好地开展妇幼保健和计划⽣育技术服务⼯作,根据《⼭西省卫⽣和计划⽣育委员会⼭西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转发<关于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育技术服务资源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晋卫⼈E2014)6号)精神,制定本⽅案。
⼀、指导思想、⼯作⽅针和总体⽬标(⼀)指导思想以党的⼗⼋⼤和⼗⼋届正中、⼆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地⽅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的意见》、《国务院机构改⾰和职能转变⽅案》和《国家卫⽣和计划⽣育委员会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育技术服务资源的指导意见》要求,坚持妇幼卫⽣⼯作⽅针,以妇⼥⼉童健康为中⼼,有效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育技术服务的优势资源,构建优质⾼效、群众满意的妇幼保健计划⽣育服务新体系,提⾼妇⼥⼉童健康⽔平,切实维护群众健康权益。
(⼆)⼯作⽅针坚持以保健为中⼼,以保障⽣殖健康为⽬的,实⾏保健与临床技术服务相结合,⾯向群体、⾯向基层、预防为主。
完善服务体系,健全保障制度,为妇⼥⼉童及计划⽣育家庭提供安全、有效、优质的服务。
(三)总体⽬标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育技术服务资源,从2015年3⽉开始实施,4⽉底前完成30%,6⽉底全部完成。
通过优化整合,全省基本建成"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特⾊突出、科学规范、运转有⼒"的妇幼保健计划⽣育服务体系,让⼴⼤⼈民群众享有优贡、完善、安全的妇幼保健计划⽣育服务。
⼆、构建完备、规范的妇幼保健计划⽣育服务体系各级卫⽣计⽣⾏政部门要重视加强对妇幼保健和计划⽣育技术服务⼯作的管理,确保完成国家关于妇幼健康服务的各项任务要求。
妇产科护理服务计划与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资源整合实施方案
![妇产科护理服务计划与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资源整合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c1a2f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d8.png)
妇产科护理服务计划与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资源整合实施方案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妇产科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妇幼保健、计划生育工作的协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妇女儿童的健康需求,提高妇产科护理水平,优化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资源配置,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妇产科护理服务计划(一)护理人员培训与专业发展1、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妇产科专业知识培训,包括新的医疗技术、护理方法和临床实践经验分享。
2、鼓励护理人员参加继续教育课程,提升自身学历和专业素养。
3、建立内部培训机制,由经验丰富的护士对新入职护士进行传帮带。
(二)优化护理服务流程1、患者入院时,提供详细的入院指导,包括科室环境介绍、住院注意事项等。
2、完善术前、术后护理流程,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细致的护理。
3、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及时了解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三)提升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1、建立严格的护理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2、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规范护理操作,减少护理差错和事故的发生。
3、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及时分析和整改,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四)开展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1、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妇产科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包括预防、治疗和康复知识。
2、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三、妇幼保健资源整合(一)建立统一的妇幼保健信息平台1、整合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等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
2、通过信息平台,对妇幼保健工作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
(二)优化妇幼保健服务网络1、加强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提高基层服务能力。
2、建立妇幼保健机构与综合医院的协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
(三)加强妇幼保健人才队伍建设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优秀的妇幼保健专业人才。
2、开展岗位培训和业务交流,提高现有人员的业务水平。
四、计划生育资源整合(一)完善计划生育服务体系1、整合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技术服务、药具发放等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
妇幼保健工作实施方案
![妇幼保健工作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30d67a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5.png)
妇幼保健工作实施方案•相关推荐二、主要任务通过开展妇幼保健服务能力提升行动,使妇幼保健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人才配备更加合理;妇幼保健工作长效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妇幼保健公共卫生职能得到充分发挥;出生缺陷和新生儿疾病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孕产妇死亡率和儿童死亡率低于全省水平。
三、工作措施(一)加强体系标准化建设。
一是巩固等级妇幼保健所创建成果,争创等级妇幼保健院。
20xx 年,市妇幼保健院已经成功通过省卫生厅等级妇幼保健所评审,下一步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体现妇幼公共卫生职能的要求,将市妇幼保健院建设成“规模适度,功能适用,分区明确,流程合理”的等级妇幼保健院。
二是加强基层妇幼卫生服务网络建设。
开展规范化妇、儿保门诊建设,完善乡镇卫生院孕产妇、儿童保健门诊的基础设施、设备的配置及人员队伍建设。
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配备1名以上专职妇幼保健人员,按照《省乡镇卫生院示范产科建设规范》改善产科工作流程及硬件设施,提高综合服务及急救能力。
拓宽保健服务项目,提高保健服务质量,满足妇女儿童保健需求。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注重高层次高学历人才引进。
市妇幼保健院要制定妇幼保健重点人才引进计划,每年至少引进1-2名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的医学人才充实到妇幼卫生服务岗位,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也要加快人才培养步伐,为建立一支合理的妇幼保健服务梯队,培养省级妇幼保健重点人才奠定基础。
二是选派妇幼保健技术骨干进修。
认真组织各级妇幼保健技术骨干到上级医疗保健机构进修,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提升妇幼保健机构的服务能力。
三是注重妇幼卫生业务知识的全员培训。
认真组织人员参加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安排的管理人员和专项技术培训,围绕妇女、儿童保健所涉及的业务知识,分级分层组织对妇幼保健服务人员进行专项技术、适宜技术的培训,提升妇幼卫生队伍整体水平。
(三)加快妇幼卫生信息化建设。
依托市社区卫生服务平台及居民健康卡建设,进一步完善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做到全市联网,信息共享,充分利用信息系统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为妇幼保健服务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妇幼保健服务工作效率。
实施妇幼健康县镇一体化管理方案
![实施妇幼健康县镇一体化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a1381c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7d.png)
实施妇幼健康县镇一体化管理方案为进一步提升全县妇幼健康工作水平,更好的为全县妇女儿童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切实解决基层服务能力不足的实际问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的指导意见》以及《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全县妇幼健康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推进健康扶贫的落实,现制定县镇妇幼健康一体化管理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推进健康镇安建设,以提供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核心,以提升镇村服务能力为目标,拓展县级医疗保健服务领域,提高镇办卫生院妇幼健康服务水平,构建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一体化格局,为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健康保障。
二、目标任务通过实施妇幼健康一体化服务,提高农村妇幼健康资源的利用率和综合服务能力,从而实现一体化管理目标,提升综合管理、妇女保健、儿童保健水平,提高居民满意度。
三、主要任务1、建立县级保健人员包抓制度。
由县妇幼保健院保健科、妇保科、儿保科包抓基层卫生院,对基本卫生院进行公卫和临床保健业务指导,每名包抓人员到基层工作时间年不少于10天,进一步推进县级优质服务资源下沉,切实解决基层服务能力不足的实际问题。
2、免费为基层提供技术支持。
一是建立培训制度,通过送下去、请上来的方式,不定期对基层妇幼健康工作人员的培训;二是免费接受基层人员进修,提升基层人员服务水平。
三是县临床保健团队根据基层卫生院工作需求,统筹安排,深入基层卫生院指导开展工作。
四是保健科每季度对基层卫生院开展妇幼健康工作督导,密切县镇联系。
3、加强区域妇幼信息化建设。
多措施推进区域妇幼信息化、院内信息化建设,做到一次性录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切实减轻基层妇幼健康工作人员工作量,提高妇幼健康工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孕产一体化服务实施方案
![孕产一体化服务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5b5d12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27.png)
孕产一体化服务实施方案孕产一体化服务是指为孕妇和新生儿提供全方位、综合性的服务,旨在提高孕产期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的质量。
下面是一个关于孕产一体化服务实施方案的简要介绍:1. 目标和原则:- 目标:提升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水平,提供全面的妇幼保健服务。
- 原则:以患者为中心,按需提供服务;实施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的合作模式;整合资源,优化医疗流程;推行信息化管理,提高服务效率。
2. 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筹备阶段,制定计划和目标,建立工作小组和专家团队。
- 第二阶段:整合资源,建立孕产一体化服务中心,包括设备、人员和基础设施。
- 第三阶段:培训医务人员,提高其孕产妇和新生儿管理的综合能力。
- 第四阶段: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孕产一体化服务的认识和了解。
- 第五阶段:正式运营,提供孕产一体化服务,定期评估和改进服务质量。
3. 主要内容:- 孕前服务:包括孕前健康检查、孕妇心理疏导、婚前保健指导等。
- 孕期服务:包括定期产前检查、孕期健康管理、营养咨询、孕期疾病筛查等。
同时提供孕产妇教育,让孕妇了解孕期的身体变化和日常护理。
- 产前服务:提供分娩方式的选择指导、分娩准备课程、分娩疼痛管理等。
- 产后服务:包括产妇恢复、母乳喂养指导、婴儿护理、产后抑郁筛查等。
- 新生儿服务:包括新生儿出生评估、新生儿护理、喂养指导、疫苗接种等。
- 家庭卫生服务:提供家庭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等。
4. 具体措施:- 建立孕产一体化服务中心,整合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医疗资源,提供全面的服务。
- 建立孕产一体化服务队伍,包括全科医生、妇产科医生、儿科医生、护士和心理咨询师等。
- 开展培训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的孕产妇和新生儿管理的综合能力。
- 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电子病历、预约挂号、检查结果查询等的互联互通。
- 开展宣教活动,提高公众对孕产一体化服务的认识和接受度。
通过孕产一体化服务的实施,可以提高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水平,减少孕产期的并发症和意外情况,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关于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的实施方案
![关于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的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df09e7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dc.png)
关于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的实施方案一、背景和意义随着国家计划生育和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中国的生育人口逐步增多,尤其是妇幼保健服务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的紧缺,不仅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育健康,还加剧了医疗服务资源的短缺。
为了优化整合这些资源,提高服务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育健康,需要制定实施方案。
二、实施方案(一)完善服务体系为了提高服务质量,需要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
在妇幼保健机构和计划生育服务站的基础上,还应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医院专家联合诊断等服务。
(二)优化资源配置应该在保证基本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
更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应该给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促进资源配置的协调和平衡。
(三)加强人才培养在现有的医疗机构和职业教育机构中加强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人才的理论水平和实战能力,增强机构的服务能力。
(四)推广信息化建设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推广医疗健康信息平台和远程医疗技术,提高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效率和准确性,缩小医疗服务的地域差异,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使用。
(五)加强政策支持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加大对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投入力度,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医疗卫生信息化管理系统,完善医疗保险支付政策,鼓励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发展,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结论通过完善服务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人才培养,推广信息化建设和加强政策支持等举措,可以有效地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提高服务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育健康。
同时,这些措施也可以加快医疗健康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准确性,促进医疗资源的协调和平衡。
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资源整合实施方案(完整版)
![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资源整合实施方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7403b5f783e0912a2162aa1.png)
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资源整合实施方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资源整合实施方案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编办《关于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的指导意见》和省卫生计生委、省编办《关于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的实施意见》要求,为加强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人民健康水平,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坚持计划生育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坚持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优化服务,依法管理,构建政府主导、覆盖城乡、优质高效、群众满意和可持续发展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健康。
到“十三五”末,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达到二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
二)基本原则积极稳妥,有效推进。
积极推进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工作,妥善处理各种情况,做到稳步推进,保持队伍稳定,工作平稳过渡,确保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快速发展。
因地制宜,谋划发展。
结合我县实际,根据妇幼健康资源情况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妇幼健康需求和发展需要,合理配置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
强化公益,落实保障。
整合后的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是维护和促进妇女儿童健康的公益性事业单位,突出公益性质,强化政府责任,落实编制、经费和运行政策,为妇女儿童健康提供坚实保障。
提高效能,激活动力。
通过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优化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强化绩效管理,激活内生动力,提升效率,确保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同时得到加强。
二、优化整合内容一)机构设置与主要职能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与职能整合的主要方式为“县级合、乡增强、村共享”。
1、整合县妇幼保健院、县计划生育服务站的机构和职责,组建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主要职责:为全县妇女儿童提供围产保健、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等妇幼保健服务和妇女儿童常见病防治、助产技术服务等;承担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优生指导、药具发放、信息咨询、随访服务、生殖保健、人员培训等任务;开展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等工作。
2023年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资源整合实施方案
![2023年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资源整合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cc045f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7f.png)
2023年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资源整合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然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由于资源分散和管理体制不完善等原因,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如服务质量不高、资源利用不充分、信息不畅通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决定在2023年对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资源进行整合,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整合目标1. 完善服务体系:建立完善的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覆盖城乡各地区,为广大妇女、儿童以及计划生育家庭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
2. 提高服务质量:通过整合资源,提升服务水平和技术水平,优化医疗设备和技术设施,提高诊治水平,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提高计划生育服务的满意度。
3.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整合资源,合理配置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确保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4. 加强管理与监督:建立健全的管理和监督机制,提高工作的规范性和效率,防止乱收费、乱象生的发生,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三、实施步骤1. 整合资源:成立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资源整合工作组,负责统一协调和组织实施相关工作。
重点整合医疗机构、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确保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和合理利用。
2. 建立服务网络:完善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立起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妇幼保健院为基础,覆盖城乡、层级递进的服务体系。
同时,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提供综合服务,形成资源共享和互通有无的格局。
3. 提升技术水平:加强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医疗人员的培训与交流,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
优化医疗设备和技术设施,提高诊断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4. 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和服务共享。
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的效率和便捷性,同时保护信息安全和隐私。
5. 强化管理与监督:建立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标准化管理制度,明确各级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松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松原市全面加强妇幼健康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松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松原市全面加强妇幼健康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717d08d8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3.png)
松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松原市全面加强妇幼健康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松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11.10•【字号】松政办发〔2015〕29号•【施行日期】2015.11.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松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松原市全面加强妇幼健康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松政办发〔2015〕2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松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哈达山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市政府各有关部门:《松原市全面加强妇幼健康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松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11月10日全面加强妇幼健康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为全面落实《吉林省妇女发展规划(2011-2020年)》、《吉林省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及《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妇幼健康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吉政办发〔2015〕26号)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保障妇女儿童健康,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坚持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理念,坚持统筹协调、分级分类指导的工作原则,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策略,坚持妇幼健康服务机构的公益性质,依法为妇女儿童提供从出生到老年、内容涵盖生理和心理的主动、连续、规范的医疗保健服务和健康管理,不断满足妇女儿童健康需求。
(二)总体目标。
到2020年,全市妇幼健康保障制度基本健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妇幼健康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全市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5/10万以下,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6‰和7‰以下,剖宫产率控制在省目标管理要求以下,市、县两级均有1所政府举办、标准化的妇幼健康服务机构。
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实施意见
![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实施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67299aa571fe910ef12df86c.png)
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 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 (中发〔2015〕40 号)和《中共浙江省委浙江 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实施 意见》 (浙委发〔2017〕11 号)精神,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改革完 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进一步做好我市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人口长期 均衡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重大意义 人口问题始终是关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 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多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将人口和 计划生育工作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大事来抓。
经过 30 多年全 市上下不懈努力,我市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有效控制了 人口过快增长,保持了出生人口性别比平衡,大大减轻了资源、环境 压力,充裕的劳动年龄人口和较低的社会抚养比形成了强劲的人口红 利,成为促进我市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源泉。
b5E2RGbC 生育政策是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核心。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中,根据人口形势发展变化,中央决定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对我市同 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利于改善我市的人口结构,保持合理劳动1 / 14力规模,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 康发展;有利于提升家庭发展能力,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统一起来, 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适度提高生育水平,减缓人口 总量在达到峰值后过快下降的势头,更加符合人口发展规律,促进人 口长期均衡发展。
p1EanqFD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还处于人口发展的矛盾集聚期和计 生工作的转型期。
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将赋予 新的工作任务和要求,由单纯的数量管控转向人口素质的提升和人口 结构的调整,由生育管理为主转向家庭发展、利益导向、生殖健康等 优质服务为主,群众的需求更多,期盼也更高,对计生工作的要求更 高、任务更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予以保证。
陕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会办公室关于
![陕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会办公室关于](https://img.taocdn.com/s3/m/a5793826376baf1ffc4fadd1.png)
陕卫办函〔2016〕746号陕西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关于开展全省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整合督查调研的通知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韩城市卫生计生局(委),神木县、府谷县卫生计生局: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陕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陕西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的实施意见》(陕卫指导发[2015]191号)精神,加快推进整合工作,省卫计委决定,组织开展全省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整合专题督查调研,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督查调研主要内容(一)了解掌握市、县、镇三级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整合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二)市、县卫生、机构编制部门出台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的具体实施方案情况,推进整合工作采取的措施和办法;(三)现已整合完成的妇幼保健计生技术服务机构中的科室设置、计生服务职能落实以及人员配置和原计生服务站人员安置情况。
整合后业务工作开展情况;(四)总结各地整合过程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征求基层对整合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二、时间安排和组织方式督查调研初步定于11月上旬进行。
每个市随机选取1-2个县(区)进行实地督查调研。
督查调研分组进行,人员从委计生基层指导处、妇幼健康处以及省计生技术指导所抽调组成,由省计生技术指导所具体负责实施。
人员分组和具体行程安排另行通知。
三、督查调研方法督查调研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全面摸底统计,印发《全省妇幼和计生技术服务资源整合摸底统计表》(附件1),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填报,掌握整体情况。
第二阶段实地督查调研,采取汇报和座谈,现场调查、查看资料、现场考察等形式进行。
四、有关要求(一)各市要高度重视,认真开展自查总结,深入了解基层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整合情况,按照督查调研的内容精心准备,结合实际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二)整合工作是计划生育年度目标任务的重要内容,各市要结合督查调研,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步伐,确保完成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整合。
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资源整合实施方案
![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资源整合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6bc4c1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fa.png)
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资源整合实施方案在当今社会,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资源整合已成为当务之急。
妇幼保健是现代卫生事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妇幼保健对于国家人口结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起着关键作用。
同时,计划生育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政策,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之一。
然而,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资源的整合程度并不高,存在着资源分散、重复建设、信息孤岛等问题,导致服务不够及时、有效。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需要对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资源共享、服务互通,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下面是一份不要标题的,希望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一、总体目标本方案旨在通过整合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资源,建立起一个高效、便捷、便民的服务体系,为广大妇女和儿童提供更好的服务,促进人口健康和社会稳定。
二、实施措施1.建立统一的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资源管理机构,整合各级相关资源,明确管理体制和责任分工,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2.完善信息化系统,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和交换,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方便服务对象查询和使用。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化、高素质的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从业人员,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4.健全服务网络,建立起一个覆盖城乡、各级医疗机构的服务网点,确保服务的普惠性和便捷性。
5.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群众对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知识的了解和认同,促进科学生育观念的形成。
6.加强政策支持,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鼓励和规范服务行为。
7.加强合作交流,与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共同推动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资源整合工作。
三、评估与监测1.建立监测评估机制,定期对整合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开展满意度调查,定期对服务对象进行满意度调查,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服务内容和方式。
四、预期效果1.提高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服务的覆盖率和质量,让更多妇女和儿童受益。
2023年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资源整合实施方案
![2023年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资源整合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1ab90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c5.png)
2023年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资源整合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
为了提高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质量,实现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有效推动人口和社会发展,制定了2023年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资源整合实施方案。
本方案的目标是通过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资源,建设一体化、综合化的服务体系,提高生育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质量,促进妇幼健康和人口发展。
二、整合原则和具体措施1. 整合资源原则:根据地区特点和需求,合理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做好重点工作,确保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资源的合理使用。
(1)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对现有妇幼保健机构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布局和数量进行评估,将重点资源配置到人口密集地区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服务效率和覆盖面。
(2)加强机构合作:促进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共享资源,提高服务水平。
建立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数据互通和共享,提高服务效能。
2. 完善服务机制:通过改革和创新,完善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便捷程度。
(1)健全预防为主的服务模式:强化妇幼保健机构的预防功能,加强孕产妇健康管理和儿童免疫工作,预防常见病、多发病和传染病,提高妇幼健康水平。
(2)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鼓励妇幼保健机构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个性化、终身的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
3. 加强人才培养: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1)加强专业培训:加大对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
(2)优化人员结构:根据需求,合理配置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人员,提高专业化水平。
三、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1. 资源整合方案制定: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制定2023年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资源整合方案。
时间安排为2021年第一季度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
务资源的实施方案
关于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资源的实施方案
根据《xxx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共xxx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的实施意见》精神,为更好地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加强医疗卫生工作,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优化配置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资源,加强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人民健康水平。
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州、县《关于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实施意见》和《关于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精神。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坚持计划生育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坚持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
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优化整合资源,依法服务管理,提高工作
效能。
构建优质高效、群众满意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基本原则。
——强化公益。
整合后的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是维护和促进妇女儿童健康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履行公益职能。
加大财政投入,为妇女儿童健康事业提供坚实保障。
——因地制宜。
在国家、省、州总体部署下,根据我县工作实际和群众需求,合理配置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
——积极稳妥。
积极推进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工作,妥善处理优化整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确保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平稳过渡和队伍稳定。
——提高效能。
通过优化整合资源,实现妇幼保健机构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效率提升,确保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同时得到加强。
二、整合建立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
机构设置和主要职能。
县级:县妇幼保健机构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予以合并,组建成立县级“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可保留“妇幼保健院”牌子。
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为本辖区内妇女儿童提供围产保健、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等妇幼保健
服务,履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职能;承担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优生指导、药具发放、信息咨询、随访服务、生殖保健、人员培训等职能;开展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等工作。
受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委托承担辖区妇幼保健业务管理、培训和技术支持工作。
乡镇:在乡镇卫生院加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牌子,乡镇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仍由乡政府负责。
乡镇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的主要任务是,承担本辖区内围产保健、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等妇幼保健和妇女儿童常见病防治任务;承担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相关任务;落实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配合承担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等任务;负责对村级卫生计生服务人员提供业务培训指导。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上级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指导下,做好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采集相关信息, 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相关服务。
村级:村卫生室和村计划生育服务室要将资源信息共享共用,保留计划生育专干,巩固基层工作网底。
村医和计划生育专干共同做好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相关服务工作。
计划生育专干主要负责计划生育政策宣传、药具发放、组织动员、优惠政策落实、信息收集上报等相关事务与群众工作。
人员配备和资产管理。
整合后的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人员编制总数应不低于原有妇幼保健机构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人员编制总和,不减编,不减员,保持人员队伍稳定,保持待遇不变,不改变原有人员经费财政全额拨款方式。
县乡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中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低于总人数的80%。
科室设置:一级科室,保健计生部,医务部,财务科,总务科,院感科,护理部,行办。
二级科室,保健计生部下设:基保科、信息科、健教科、优生优育科、儿童保健科、妇女保健科、药具管理科。
临床科室:妇科、产科、计生科、儿科、外科、内科,麻醉科、检验科、药剂科、影像科、消毒供应科。
人员编制:44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80%以上。
房屋,设备:xxx妇幼保健院同指导站整合使用。
目前xxx妇幼保健院已争取到国家资金,拟新建。
为方便妇女儿童就诊,改善就诊条件,充分利用资源,整合后的第一门诊部及住院部设在县妇幼保健院,第二门诊设在计生指导站。
新建成后统一搬迁。
原妇幼保健机构和原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房屋、设备等各类资产,全部划归整合后的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
构,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使用,充分发挥原有房屋资产、设备的作用,防止固定资产流失。
不断提升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能力。
整合后的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要切实承担起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全程服务的职能,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心理生理健康需求。
做好妇女保健服务项目。
加强妇女健康管理,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
继续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促进住院分娩率的提高和稳定。
积极推进宫颈癌、乳腺癌检查覆盖范围,提高妇女常见病筛查率和早诊早治率。
扩大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阻断传播实施范围,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规范的干预和治疗。
建立内地对口支援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长效机制,通过技术指导和人才交流、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我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能力水平。
做好儿童保健系列服务。
广泛开展新生儿保健、生长发育监测、营养与喂养指导、早期综合发展、心理行为发育评估与指导等服务,重点加强儿童营养改善和健康干预。
推进计划生育均等化服务。
全面落实免费避孕节育技术服务,提高避孕措施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非意愿妊娠,维护育龄群众身心健康。
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规范管理和质量监督,强化对避孕药具的采购、质检、发放和指导,继续开展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监测,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水
平。
统筹出生缺陷综合防治。
组织实施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全覆盖,提高产前筛查服务覆盖率和产前诊断水平;逐步提高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等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和新生儿听力筛查率,推动出生缺陷综合防治。
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要坚持“主动服务、上门服务、服务到家、落实到人”的服务特色,提高妇幼保健、计划生育和出生缺陷预防服务的可及性。
鼓励各级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采用中医技术提供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项目服务。
加强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协作联动,合理分工,推动我县整体医疗卫生水平提升。
五、建立健全配套工作机制
完善财政投入机制。
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是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所需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经费由政府根据公共卫生事业发展需要足额安排,所需人员经费、公共经费和业务经费根据人员编制、经费标准、服务任务完成及考核情况,由政府预算全额安排。
完善机构建设机制。
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服务人群广,任务重,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基础上,争取更大投入,推进县乡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标准规范建设,改善业
务用房和装备条件,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要求。
加快推进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信息化建设。
利用信息技术规范服务,提高效能,方便群众。
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信息技术与服务、管理和日常监管有效融合。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制订妇幼健康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才培养,完善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人员准入标准。
强化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
对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业务为主的人员职称晋升给予政策倾斜。
鼓励技术人员服务基层,实行晋升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职称前,到基层服务累计一年以上政策。
积极创造条件,建立激励机制,吸引高素质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打造学科带头人。
完善考核监管机制。
将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纳入x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纳入政府目标考核管理。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依法及时审批各级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加强监督管理,强化质量保证,完善工作考核评估。
组织开展“全国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推动妇幼保健计划生育工作快速发展,提高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水平。
四、加强优化整合组织领导
加强组织领导。
县卫生和计生行政部门要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充分认识机构改革、转变职能的重要意义,高度
重视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配置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要求,及时协调解决整合中出现的问题,做好干部职工思想工作,切实做到思想不散、队伍不乱、工作不断,保证整合工作顺利推进。
加强计划生育工作。
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各项计划生育政策,确保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落实到位,确保服务人员队伍稳定,确保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确保低生育水平稳定。
做好宣传引导。
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宣传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的长远意义。
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信心,营造改革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