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物理错题分析(王欣)

合集下载

由一道电功率习题的错解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电功率习题的错解引发的思考
) × 1 0 Q一 0 ・ 4 w 。
方 向向下 , 人 向下做加速 运动 , 动能不断增大 。 ( 2 ) 当人受到绳 的拉力 F—G时, 合 力 为零 , 人 的速
度达最大 , 动能最 大。
) 。 R z 一
( 3 ) 由于惯 性人 继续 向下运 动 , 且 所受 绳 的拉 力 _ F >G, 合力方 向上 , 人 向下做减速运动 , 动能不断减 小 , 直 到下落到最低点 , 动能变 为零 。 由于此人 的动能先增 大 , 达到最 大后 , 逐 渐减小 , 直 至为零 , 故 D正确 。此题人 的动能变化 的转折点为绳 的
拉 力 F=G。
故滑片 P 由最左端滑到最右端 的过 程 中, 滑动 变阻
器R 。 消耗 的功率变化 范围为 0 ~0 . 4 w。 上 述解题过程 , 只计算 了滑片 P在最左 端和最右端 两个 特殊位置 R。 消耗 的功率 , 就得出 了 R 消耗 的功率 变化范围 , 没有全面考察滑片 P 由最左端 滑到最右端 的 过程 中 , 滑动变阻器 R 。 消耗 的功率 的变化情况 , 导致 了 解题失 误 。
再研究两道 习题 。
①F <G; ②F—G; ③F >G 。据此 可知 在杠 杆 由竖直 位 置转 动到 水平位 置 的过程 中 , 杠杆 先是 省力 的 , 后是 费 力的, 故 C正确 。此题拉力 F与重力 G的关系变化 的转 折点为力臂 L = = = L 。 ( 责任编辑 易志毅 )
厂 r
苎= =

罴一 一 o . 9 W ; 当 滑 动 变 阻 器 R 。 的 阻 值 从 1 o Q
增大到 2 0 Q时, 滑动变阻器 R 2 消耗 的功率减小为 0 . 4 W。

物理错题分析(戎恒娟)

物理错题分析(戎恒娟)

υ0B O AC物理错题分析(戎恒娟)题1[牛顿运动定律]台球以速度V 0与球桌边框成α角撞击O 点,反弹后速度为V 1,方向与球桌边框夹角仍为α,如图7所示。

如果V 1<V 0,OB 垂直于桌边,则下列关于桌边对小球的作用力方向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可能是OA 方向 B 、可能是OB 方向 C 、可能是OC 方向 D 、可能是OD 方向☹错误解答 速度方向对称,所受力方向垂直于桌边,选B 。

错因剖析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既为加速度方向,也就是速度变化量的方向,可通过画速度矢量图看出速度变化量的方向向哪里,V 1与V 0虽然与桌边的夹角相同,但是速度大小不等,可看出速度变化量是在OB 偏下方。

☺正确解答 D 题2[相对运动]如图,一个盛水的容器底部有一小孔。

静止时用手指堵住小孔不让它漏水,假设容器在下述几种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平动,且忽略空气阻力,则( ) A .容器自由下落时,小孔向下漏水 B .将容器竖直向上抛出,容器向上运动时,小孔向下漏水;容器向下运动时,小孔不向下漏水C .将容器水平抛出,容器在运动中小孔向下漏水D .将容器斜向上抛出,容器在运动中小孔不向下漏水☹错误解答 容器竖直上抛时,水由于重力作用向下运动,容器向下运动时,水和容器的相对加速度为0,所以不漏,选B 。

错因剖析 没有考虑到容器在做以上几个运动时,都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都为g ,和水滴要下落的加速度大小方向都相同,所以相对加速度都是0。

☺正确解答 D题3[动能定理]如图所示,半径R=0.40m 的光滑半圆环轨道处于竖直平面内,半圆环与粗糙的水平地面相切于圆环的端点A ,一质量m=0.10kg 的物块(可以看成质点),在离A 点4.0m 处的C 点以初速度v 0冲向圆环,要求物块在圆环上运动的过程中不脱离圆环,求初速度v 0应满足什么条件?(已知物块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μ=0.2) ☹错误解答要物块能沿环到达B 点。

高考物理复习易错题错因分析与详解+初中物理物态变化易错题复习

高考物理复习易错题错因分析与详解+初中物理物态变化易错题复习

时通过的电流是I,两端电压是U,则其输出功率是Fra bibliotek【C】
A.IU
B.I2R C.IU-I2R
D.U2/R
12如图10-5所示,水平放置的扁平条形磁铁在磁铁 的左端正上方有一线框,线框平面与磁铁垂直, 当线框从左端正上方沿水平方向平移到右端正上 方的过程中,穿过它的磁通量的变化是( D )
A.先减小后增大 B.始终减小
Q
··Ob
P
Q
· ·Oc
P
Q
A、 Na Nb Nc
C、 N a Nb Nc
图甲
B、 N a Nb Nc
D、 N a Nb N c
2.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直角劈放在水平面上, 在劈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物体A,用一沿斜面 的力F作用于A上,使其沿斜面匀速下滑,在A下滑
(2)物体的运动方f1 向与底边F 成多大的夹角?
f
3
3
F
f2
F1
θ
图乙 图甲
(2)物体运动方向沿推力F与F1合力的 方向,即与底边成角向下
4.一条宽为L的河流,河水流速为v1,船在静水中 的 速度为v2,要使船划到对岸时航程最短,船头 应指向什么方向?最短航程是多少?
②当v2<v1时 ③当v2=v1时,如图1-12,θ越小航程越短
13:摆长为L单摆在匀强磁场中摆动,摆动平面 与磁砀方向垂直,摆动中摆线始终是张紧的. 若摆球带正电,电量为q,质量为m,磁感强度 为B,当球从高处摆到最低处时,摆线上的拉 力多大?
解析:小球摆动是时,洛仑兹力和绳子拉力均不做功,只有重力做功,由ΔE=0 或W=ΔEK得:mg(L-Lcosα)=mvC2/2 当小球向右摆动经过C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T1+qBv-mg=mvc2/L 当小球向左摆动经过C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T2-qBv-mg=mvc2/L

高中物理常见错题分析

高中物理常见错题分析

高中物理常见易错题解分析江苏省如皋市丁堰中学张毕生进入高三复习阶段,习题教学得到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学生在某些问题上出错,往往不能一次更正,主要原因在于知识并没有完全内化。

笔者从高一就开始让学生整理一本自己的错题集,用于对易错概念和规律的反复巩固。

平时经常翻阅学生的错题集,定期归类整理,分析学生易错根源,并及时反馈到教学中去,效果良好。

本文在学生的共同参与下,旨在对在籍高三学生易错题集中部分力学习题进行归类分析,以期引起广大师生的共同重视。

1概念理解较模糊,感性思维难过渡经过一轮学习,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整体认识,但由于高一、高二时学生思维能力的限制,加上时间因素,造成了不同程度的遗忘,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不很清晰,甚至有偏差,易出现错误。

例1.1两互相垂直的力F1和F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运动一段位移后,力F1对物体做功4J,力F2对物体做功3J,则合力对物体做功为:()① 7J ② 1J ③ 5J ④ 3.5J学生思路:看到两个互相垂直的力,我马上想到了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而后面的数值3和4又使我迅速想到了勾3股4弦5,便毫不犹豫地选了③。

老师点拔:功是标量,而力是矢量,它们遵循着不同的运算法则,即矢量和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而标量和则只需求代数和。

故选①。

在解题时不仅要细心更要弄清概念的物理意义。

例1.2有甲、乙二人分别站在两辆相同小车上,上车前测得乙的力气比甲的力气大,他们用手拉着一根绳子的两端,全力以赴想把对方拉过来,若不考虑阻力和绳子质量,且甲、乙质量相等,那么: ( ) ①两人同时到达中点 ②甲比乙先到中点 ③乙比甲先到中点 ④无法判断学生思路:乙的力气大,乙对甲的作用力大,它们的质量又相同,由牛顿第二定律知甲的加速度大,根据运动学公式:221at s,可得s 甲>s 乙故选②。

老师点拔:日常生活中所讲的力气和物理学中的力有着本质的区别,日常所讲力是根据人的肌肉发达程度而定的,而物理学中的力是指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0错题分析-李明宇

0错题分析-李明宇

物理错题分析(李明宇)题1[牛顿运动定律]一有固定斜面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

小球某时刻正处于图示状态。

设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N,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T,关于此时刻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小车向左运动,N可能为零B.若小车向左运动,T可能为零C.若小车向右运动,N不可能为零D.若小车向右运动,T不可能为零☹错误解答:C、D错因剖析:不能正确运用临界条件简化解题思路,解题时抓住N、T为零时受力分析的临界条件,小球与车相对静止,说明小球和小车只能有水平的加速度,作为突破口。

由于误认为N不可能为零;T不可能为零,所以错选C和D。

☺正确解答:对小球受力分析,当N为零时,小球的合外力水平向右,加速度向右,故小车可能向右加速运动或向左减速运动,A对C错;当T为零时,小球的合外力水平向左,加速度向左,故小车可能向右减速运动或向左加速运动,B对D错。

题2[牛顿运动定律]如下图,天花板上用细绳吊起两个用轻弹簧相连的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

两小球均保持静止。

当突然剪断细绳时,上面小球A与下面小球B的加速度为()A.a1=g a2=gB.a1=2g a2=gC.a1=2g a2=0D.a1=0 a2=g☹错误解答:剪断细绳时,以(A+B)为研究对象,系统只受重力,所以加速度为g,所以A,B球的加速度为g。

故选A。

错因剖析:出现上述错解的原因是研究对象的选择不正确。

由于剪断绳时,A,B球具有不同的加速度,不能做为整体研究。

☺正确解答:分别以A,B为研究对象,做剪断前和剪断时的受力分析。

剪断前A,B静止。

如右图,A球受三个力,拉力T、重力mg和弹力F。

B球受三个力,重力mg和弹簧拉力F′A球:T-mg-F = 0 ①B球:F′-mg = 0 ②由式①,②解得T=2mg,F=mg剪断时,A球受两个力,因为绳无弹性剪断瞬间拉力不存在,而弹簧有形米,瞬间形状不可改变,弹力还存在。

如图,A球受重力mg、弹簧给的弹力F。

在物理教学中以错题分析为抓手培养学生学习反思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以错题分析为抓手培养学生学习反思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以错题分析为抓手培养学生学习反思能力刘丽莉1989年波斯纳提出个体成长的公式为:经验+反思=成长。

他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

学习是反思的,没有反思的学习不可能深刻。

如何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反思意识,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呢?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

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不同的心理状态,学习情境以及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在形成知识结构和完善认知结构的过程中难免产生偏差和错误。

针对学生物理学习中的错误,认识和辨析错误形成的原因,通过反思寻求改正错误的方法,提高反思的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错误,如看错题目,抄错数字,看错单位,混淆了概念等等。

如果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反映的往往是自己产生错误的一些表面原因,如“粗心”,“看错题目”,“计算错误”,“背错公式”等等。

这些看似简单的错误往往是致命的,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去研究、发现产生这些错误的本质性原因,帮助学生完善认知,学会物理地思考,改善学习方式,提高反思能力。

一、将错题作为“范文”,反思审题能力。

学生“粗心”的实质是审题错误,许多学生眼高手低,造成作业正确率、考试分数低的现象,使许多学生的能力不能正常发挥。

相当数量的学生反复尝试克服这种弊病,但效果不够明显,导致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挫伤。

提高学生审题正确率的关键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用物理的思维理解物理的语言。

“小灯泡功率”类题型的题干很长,阅读量很大,学生的得分率较低,失分的主要原因就是审题不仔细。

笔者选择此类题型中学生的典型错题作为“范文”,引导学生反复阅读题目,找出关键字词,简化题干,理解题意,找到解题突破口,提高得分率。

错题:某同学利用电源、电流表、电压表、电键、标有“20Ω2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和若干导线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伏.该同学实验步骤正确,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关于一道高考理综物理试题错误答案的分析

关于一道高考理综物理试题错误答案的分析

该答案解析至今没有人提出异议,但本人认为该答案解析对本题的解答是错误的,或者说是不完整的,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而本解析却未能充分考虑数学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给出了错误的解答。

本人认为在第一问的解答得出sin i
①当n <
AB 上的入射角满足i ≤②当n ≥1,此时无论i 为何值都可以。

第二问的解答也是一样需讨论,原解析仅为n ≤n >i 为何值,都大于全反射临界角,此时光速在玻璃丝轴线方向的分量应表示为cos z v v γ=,i 最大等于900时,γ最大为全反射临界角,z v 最小,光线从端面AB 传播到其另一端面所需时间最长,由数学知识可得:2max t =
而事实上玻璃的折射率为1.5----1.8,恰属于n >
不完整的。

2016锦州第八中学期中试卷分析(物理)

2016锦州第八中学期中试卷分析(物理)

八中期中考试物理错题解析(物理)1、答案D解析:质量相等的物体吸收相等的热量比热小的物体温度升高的多,但是由于初温没有确定,最后的温度是没法比较的。

知识点:比热容的计算,求得的是温度的升高值。

2、答案:C解析:去掉两个电压表可以判断出两个电阻串联。

V1测量电源电压,V2测量R1电压。

进一步分析可知这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变形电路。

V2和A的示数之比就是R1的阻值。

知识点:伏安法测电阻。

3、答案:B解析:金属中的电流是通过带负电荷的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子移动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相反。

A带负电有多余的自由电子,因此连接后电子由A流向B,电流的方向是B向A。

知识点:电流的方向,金属的导电。

7、答案BC解析:两电阻串联,R1是定值电阻,其图像关系应该是电流和电压成正比,和图像B一致,A不对。

可以判断A为滑阻上的电流和电压关系曲线,当滑阻上的电压为零时电阻R1上的电压就为电源电压,18V,或者根据串联电路电压关系,就可以知道当电流为0.2A时,B电压为4V,A电压14V,可以判断B项正确。

根据曲线可知R1的电阻为4/0.2=20Ω,C项正确。

电流最小时,R2阻值最大,由图像可知R=14/0.2=70Ω,D项不正确。

知识点:欧姆定律图像。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10、答案:断路,L1断路。

解析:电压表示数为零,说明电压表之外的部分有断路,相当于开关没有接通。

电压表有示数,一般是和电压表并联的部分断路或正常。

知识点:电压表的使用。

12、答案:排斥解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当某个物体通过摩擦带点,那么另一个物体一定带相反的电荷,橡胶棒带负电,皮毛一定带正电荷,玻璃摩擦后也带正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知识点:摩擦起电原理,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

14、答案: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48V高于36V,不安全,易发生触电事故。

知识点:安全电压。

16、答案:8.5V,3V,0.85A解析:灯泡或者电阻的串并联使用应遵循就低不就高的原则,即并联选择最小的电压和串联选择最小电流。

0物理错题分析(王苏梅)

0物理错题分析(王苏梅)

图1物理错题分析(王苏梅)题1[电路]如图所示电路,电源内阻r =1Ω,R 1=2Ω,R 2=5Ω,灯L 标有“3V ,1.5W ”,滑线变阻器最大值为R ,当滑片P 滑到最右端A 时,电流表读数为1A ,此时灯L 恰好正常发光,试求:(1)当滑片P 滑到最左端B 时,电流表读数。

(2)当滑片P 位于滑线变阻器的中点时,变阻器上消耗的功率。

☹错误解答 灯L 的电阻 Ω===65.1322P U R L L 灯L 和(R +R 2)并联,并联电阻为:))22R R R R R R R L L +++=((并 由R L ·I A =(R +R 2)·I 2 (I A 、I 2分别为通过电流表和R 2的电流)得:22R R I R I AL +=流过电源的电流为 I =I A +I 2错因剖析 1.滑片P 在A 点时,灯L 与变阻器R 并联,再与R 1串联,电阻R 2被短路(如图1所示),2.滑片P 在B 点时,灯L 、变阻器R 及电阻R 2都被短路(如图2所示)。

3.该同学认为“灯L 与(R +R 2)并联”的情况不存在。

☺正确解答灯L 的电阻:22361.5L L L U R P ==Ω=Ω当P 滑到A 时,电路如图1所示,R 2被短路,灯正常发光通过灯L 的电流为: 1.5A 0.5A 3L L L P I U ===∵总电流为1A I =,∴0.5A R I =,即Ω==6L R R电源电动势:(1LLR R R R r R I +⋅++=ε1(213)V 6V =⨯++=(1)当P 在B 点时,灯L 、变阻器R 及电阻R 2都被短路(如图2所示),此时电流表的读数为:16A 2A21I R r ε'===++(2)P 位于变阻器的中点时,如图3所示,灯L 与2R并联后再与R 1串联。

此时: 121263263L L R R R R R ⋅⨯==Ω=Ω++并16A 221I R R r ε=++++总并==1.2A并联部分的电压为: 1.22V 2.4V U I R =⋅=⨯=总并并变阻器上消耗的功率为:222.4W 1.92W 32R U P R ===并…………2分图2R图3题2[动能定理]弹性小球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到水平地面,碰撞后弹起,空气阻力不计,由于小球在与地面的碰撞过程中有机械能损失,故每次碰撞后上升高度总是前一次的0.64倍,若使小球碰后能上升到原高度,则必须在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在极短时间内给它一个初动能,使它获得有向下的速度。

由一道常见题的错解引发的功的“再定义”

由一道常见题的错解引发的功的“再定义”
, 尸l : A. W1 =W2 , =
C . Wl = 2 , J p l >
D. W1 > 2 , P I > 尸 2
这是一道经典题 , 有两种观点 : 观点一 : 两次人均处于平衡状态 , 两次人受力情
况相 同, 即扶梯对人 的支持力等于重力。 而两次扶梯 载 人运动 的距离 不相同 。所 以, 可用 = F s C O S O  ̄ 来判 断 功的大小 , 式 中 角是扶梯 载人 运动 的支持力 ( 等 于人 的重力大小 ) 和扶梯所在斜面的夹角。 由于第二
备 考方 略
0 孵
常 见 题 的 错 解 弓 I 发 的 功 的 “
■ 吕培 红
是错误 的。 我们考察线与滑轮边缘相切 的各处 , 滑轮 上的受力质点在绕线所施力的作用下 ,在力 的方 向 上是有位移 的, 故绕线对滑轮 的力对滑轮做了功 , 可 以计算此功恰好等于滑轮转动动能的增量 。由此可 见, 为 了避免对物体的位移有不 同的理解 , 在 中学阶 段位移 最好还是 理解 为受 力作用 的质 点 的位 移 为 好, 即功是力与力所作用 的那个质点的位移的标积。 接着请再思考下面三个问题 : 1 . 如 果扶 梯 不 动 , 人 以 , 速度匀 速走上去 , 扶梯 做 多 少功 ? 2 . 人在水平地 面上 加速跑 步时 , 人受 到的 向前 的静摩擦力是否对人做功? 3 . 一位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向上起跳 , 经t 时间 , 身体伸直并刚好离开地 面, 在此过程 中, 地 面 对 人 有 没有 做 功 ? 我们 知道 ,力对物体做功的完整表述 为 : “ 力和 它所作用 的那个 质点 的位移 的矢量标积 ” 。不难 看 出, 无论是人 以Y 2 速度匀速走上扶梯 , 还是人在 水平 地 面 上 加 速 跑 步或 是 从 下 蹲 状 态 向上 起 跳 ,人 都 不 可 以被 看 成 质 点 , 在 人 上 楼 的 过程 中 , 地 板 与脚 的 接 触点并没有发 生位移 。 当左脚踏上某一 台阶时, 地板 和左脚之间就有了相互作用力 ,右脚从离开下一台 阶到落到上一台阶的过程 中, 左脚始终没动 , 然后左 脚抬起 , 力随 即消失 , 这就是上楼的过程。 因此 , 人走 楼梯时支持力的作 用点没有位移 。人在水平地面上 加速跑步和从 下蹲状态 向上起跳 同样道理 ,力的作 用点也没有位 移 , 所 以扶梯 、 地 面都不会对人 做功 。 从另一角度讲 , 做功 的过程是能量转化 的过程 。 如果 人走上扶梯时 , 扶梯做了功 , 那 么 人 不 要 消 耗 能 量 就 能上楼 , 就能实现机 械能的增加 , 这显然是 荒谬 的。 在这一过程中 ,人 实际上是借用扶梯从而达到做功 和实现生物能与机 械能 的转化过程。 再分析原题 : 人在题中两种情况下增加的机械能 是相同的 , 若人站着不动 , 他增加 的机械能就等于扶 梯对他做的功 , 若他在扶梯上相对 于扶梯匀速运动 , 除 了扶梯对人 做功外 , 还有人 的内力做功 , 此时扶梯 对人做 功( 对人输入 机械能 ) ; 再加上 人消耗 的生物 能其 中部分 转化成 人 的机械 能 ,使 人机 械能增 加 m g h , 由此可知W > 。 两种情况下 , 扶梯对人的作用 力均与其重力等值 反向, 扶梯向上运动 的速度相 同 , 所 以做功功率相等 , 即P I = , 所 以“ 观点一 ” 正确。 “ 观点 二” 认为, 人在 扶梯上走是单 纯扶梯 在对 人做功 , 忽视 了人的能动参与 , 未能真正理解功 的内 涵, 这是不正确 的。 综上所述 , 在计算某个力做功 时, 一定要紧紧扣 住功的定义 , 即“ 力 和它所作用 的那个质点的位移的 矢量的标积” 。在 中学阶段 , 功的计算 中的位移准确 地说应为力的“ 接触点” 的位移 。

解物理习题常见错误诊断

解物理习题常见错误诊断

解物理习题常见错误诊断易错点1:对概念理解不到位而出错物块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分别按下图所示的方向对物块施加大小相等的力F,A中F垂直于斜面向上,B中F垂直于斜面向下,C中F竖直向上,D中F竖直向下,施力后物块仍然静止,则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增大的是()【易错诊断】误认为B、D图中都增大了正压力,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增大,产生错误的原因是混淆了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区别.应该这样分析:先根据题设条件判断物块与斜面之间是静摩擦力,而静摩擦力与压力无关,分别对图示的物块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分析图,将重力与F分别沿平行斜面方向和垂直斜面方向进行分解,由平衡条件可知,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与重力和F在平行斜面方向的分力平衡,显然物块所受静摩擦力增大的是图D,减小的是图C,不变的是图A、B.【走出误区】遇到涉及摩擦力的问题,首先应分析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有关,用公式F f=μF N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无关,要依据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计算.易错点2:对平衡状态理解有偏差而出错如下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圆环套在一光滑固定杆上,杆与水平面倾角为α,用轻绳通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物块相连,现将圆环拉到A位置由静止释放,AO水平,圆环向下运动到达最低点B,已知OC垂直于杆,OB与OC之间的夹角β=58.7°,A与定滑轮间距离L=1m,g=10m/s2.(1)求物块质量M与圆环质量m的比值M∶m;(2)若M∶m=2.5,α=60°,β=58.7°,试求圆环运动到C点时的速度v;(3)简要描述圆环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物块速度大小的变化情况.【易错诊断】解答此题的常见错误是:认为圆环在B点速度为零,所受合外力为零,列出方程,从而解出M∶m.造成错误的原因是把圆环速度为零错误认为是平衡条件.(1)圆环在B点虽然速度为零,但并不处于平衡状态对圆环由A运动到B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L sinα(cosα+tanβsinα)=MgL(sinα/cosβ-1)可得M:m=sinα(cosα+tanβsinα)∶(sinα/cosβ-1).(2)圆环运动到C点时,沿绳方向的速度为0,所以此时M速度为0,对系统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 v2/2=mgL sinαcosα+MgL(1-sinα)而M=2.5m,α=60°,联立解得v=3.92m/s.(3)M先向下加速运动、再减速运动到零、然后向上加速运动、再减速运动到零.【走出误区】平衡状态指的是合外力为零或加速度为零的状态,而不是速度为零的状态.易错点3:对瞬时问题分析不清而出错(1)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系于长度不同的l1、l2两根细线上,l1线的一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l2线水平拉直,小球处于平衡状态.现将l2线剪断,求剪断l2线瞬间小球的加速度.(2)若将图甲中的l1线改为长度相同、质量不计的轻弹簧,如图乙所示,其他条件不变,将l2线剪断,求剪断l2线瞬间小球的加速度.【易错诊断】解答该题易犯的错误是:设l1线上拉力为F1,l2线上拉力为F2,小球重力为mg,小球在三力作用下保持平衡,则F1cosθ=mg,F1sinθ=F2联立解得F2=mg tanθ剪断l2线的瞬间,F2突然消失,小球即在F2反方向获得加速度,因为mg tanθ=ma,所以加速度a=g tanθ,方向沿F2反方向.对第(2)问仍然按照上述方法解答,得出加速度a=g tanθ.上述解答错误的原因是忽视了轻绳中弹力的突变和加速度的瞬时性.正确解答是:(1)图A中将l2线剪断的瞬间,F2突然消失,l1线上拉力发生了突变,l1线上的拉力和重力的合力不再是沿F2反方向.小球将沿以悬点为圆心,以l1线长度为半径的圆弧运动,其合力的方向沿圆弧的切线方向.其合力大小为F=mg sinθ,加速度a=F/m=g sinθ.(2)设弹簧l′1上拉力为F1,l2线上拉力为F2,小球重力为mg,小球在三力作用下保持平衡有F1cosθ=mg,F1sinθ=F2联立解得F 2=mg tan θ剪断l 2线的瞬间,F 2突然消失,小球在F 2反方向上获得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2=ma ,解得加速度a =F 2/m =g tan θ,方向沿F 2反方向.【走出误区】 形变量不明显的物体产生的弹力可以突变,如轻绳的拉力、轻杆的弹力、支持面的支持力等;有明显形变的物体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如弹簧的弹力、橡皮筋的弹力等. 易错点4:审题不清,因思维定式而出错要求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走完一段直道,然后驶入一段半圆形的弯道,但在弯道上行驶时车速不能太快,以免因离心作用而偏出车道,摩托车和道路的有关数据见表格.求摩托车在直道上行驶所用的最短时间.【易错诊断】 解答该题易犯的错误是:要使摩托车所用时间最短,应先由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v 1=40m/s ,然后再减速到v 2=20m/s加速到直道最大速度所用时间为t 1=v 1/a 1=10s通过的位移为x 1=a 1t 21/2=200m 减速到弯道最大速度v 2所用时间t 2=v 1-v 2a 2=2.5s 显然通过计算总位移会发现x 超过了直道的长度,不合题意.正确解答该题首先要考虑,题中给出的直道最大速度是摩托车在直道上运行时不能超过的速度,并非摩托车实际运行的最大速度设摩托车先加速到一个较大的速度v m ,然后减速到v 2,加速时间t ′1,通过的位移为x ′1,减速时间t ′2,通过的位移为x ′2由题意得v m =a 1t ′1,v 2=v m -a 2t ′2′,x ′1=a 1t ′1 2/2,x ′2=v m t 2′-a 2t ′2 2/2,x =x ′1+x ′2代入数据解得t ′1=9s ,t ′2=2s ,x ′1=162m ,x ′2=56m ,v m =36m/s所以最短时间为t =t ′1+t ′2=11s.易错点5:对临界条件分析不清而出错如下图所示,质量为m=1kg、长为L=0.8m的均匀矩形薄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其右端与桌子边缘相齐.薄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g=10m/s2,现用F=5N的水平力向右推薄板,使它翻下桌子,力F至少做功为()A.2J B.1.8J C.1.6J D.1.4J【易错诊断】解答中常见错误思路是:当力F的作用距离达到板长的一半时,力F所做的功最少.正确的思路是:力F作用一段距离后撤去,薄板继续向右滑行,当薄板的重心刚好滑到桌边时速度为零,薄板即将翻下桌子,力F所做的功最少由动能定理W F min-W f=0得W F min=W f=μmg·L/2=0.4×1×10×0.8/2J=1.6J【走出误区】解答临界问题时,弄清临界条件往往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常见的典型临界问题的临界条件为:(1)接触与脱离的临界条件:两物体接触面上的弹力为零;(2)相对静止或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3)绳子断裂或松弛的临界条件:绳子张力达到所能承受张力的最大值或为零;(4)加速度最大与速度最大的临界条件:当物体受到变化的外力作用而运动时,当合外力最大时,加速度最大;合外力最小时,加速度最小.当加速度为零时,往往对应速度最大或最小的临界状态.如下图所示,长方形区域abcd,长ad=0.6m,宽ab=0.3m,O、e分别是ad、bc的中点,以ad为直径的半圆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边界上无磁场),磁感应强度B=0.25 T.一群不计重力、质量m=3×10-7kg、电荷量q=+2×10-3 C的带电粒子以速度v=5×102m/s沿垂直ad的方向垂直于磁场射入磁场区域()A.从Od段射入的粒子,出射点全部分布在Oa段B.从Oa段射入的粒子,出射点全部分布在ab边C.从Od段射入的粒子,出射点分布在Oa段和ab边D.从Oa段射入的粒子,出射点分布在ab边和bc边【易错诊断】本题容易错选B,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把粒子在磁场外的运动也当成匀速圆周运动,受思维定式的影响,不注意认真分析是导致错误的根本原因.错解如下:从O点发出的粒子打到b 点,从Oa 间发出的粒子则均打在ab 边.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磁场外做匀速直线运动,粒子在磁场中有q v B =m v 2r ,r =m v qB=0.3m.从Od 段射入的粒子,如果abcd 区域均分布磁场,从O 点射入的粒子刚好从b 点射出,现半圆外区域没有磁场,粒子做直线运动,出射点在bc 边上(如上图所示);从Oa 段射入的粒子,出射点分布在ab 边和bc 边,D 正确.【走出误区】 对于临界问题,找准临界条件是解题的关键,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临界问题,粒子射出与否的临界条件,一般是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与边界相切.易错点6:考虑不全面造成漏解或错解滑雪者从A 点由静止沿斜面滑下,从B 点水平飞离平台,地面上紧靠平台有一个水平台阶,如下图所示,斜面、平台与滑雪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假设滑雪者由斜面底端进入平台后立即沿水平方向运动,且速度大小不变,求:(1)滑雪者离开B 点时的速度大小;(2)滑雪者从B 点开始做平抛运动的水平距离x .【易错诊断】 解答此题的常见错误是:对于滑雪者可能落在台阶上,也可能落在地面上的情况,没有进行分类讨论引起漏解.正确解答如下:(1)设滑雪者质量为m ,斜面与水平面夹角为θ,斜面长度为s ,滑雪者滑行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W =μmg cos θ·s +μmg (L -s cos θ)=μmgL由动能定理得mg (H -h )-μmgL =m v 2/2 滑雪者离开B 点时的速度v =2g (H -h -μL ).(2)设滑雪者离开B 点后落在台阶上,有 h /2=gt 1 2/2,x 1=v t 1<2h可解得x 1=2h (H -h -μL ) 此时必须满足H -μL <2h当H -μL >2h 时,滑雪者直接落到地面上,h =gt 2 2/2,x 2=v t 2 可解得x 2=2h (H -h -μL ). 【走出误区】 对台阶上的平抛运动或斜面上的平抛运动,在不知道落点时一定要分类讨论,解出所有可能的情况.如下图所示,带正电的小球质量为m =1×10-2kg ,带电荷量为q =1×10-6 C ,置于光滑绝缘水平面上的A 点.当空间存在着斜向上的匀强电场时,该小球从静止开始始终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运动到B 点时,测得其速度v B =1.5m/s ,此时小球的位移为x =0.15m .求此匀强电场场强E 的取值范围.(g =10m/s 2.)【易错诊断】 解答此题常出现的错误是:设电场方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由动能定理有qEx cos θ=12m v 2B -0 解得E =m v 2B 2qx cos θ=75000cos θV/m 由题意可知θ>0,所以当E >7.5×104V/m 时,小球将始终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造成错误的原因是没有周密考虑各种限制条件,从而使所得结论有不完善之处.为使小球始终沿水平面运动,电场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必须小于等于重力,即:qE sin θ≤mg由动能定理有qEx cos θ=12m v 2B -0 所以tan θ≤mg m v 2B2x=2xg v 2B =2×0.15×102.25=4/3 E ≤mg (q sin θ)=1.25×105V/m即匀强电场场强E 的取值范围为7.5×104V/m<E ≤1.25×105V/m.【走出误区】 受条件约束、始终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带电小球,其所受水平面支持力大于等于零,因此带电小球所受电场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必须小于等于重力. 易错点7:不会运用整体思想分析问题而出错如下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放一直角杆,直角杆的水平部分粗糙,动摩擦因数μ=0.20,竖直部分光滑,两部分各套有质量分别为2.0kg 和1.0kg 的小球A 和B ,A 、B 间用细绳相连,初始位置OA =1.5m ,OB =2.0m ,g 取10m/s 2,则(1)若用水平拉力F 1沿水平杆向右缓慢拉A ,使之移动0.5m ,该过程中A 受到的摩擦力多大?拉力F 1做功多少?(2)若小球A 、B 都有一定的初速度,A 在水平拉力F 2的作用下,使B 由初始位置以1.0m/s 的速度匀速上升0.5m ,此过程中拉力F 2做功多少?【易错诊断】 解答此题常见的错误是没有从整体分析,认为摩擦力是变力从而陷入误区.正确解答如下:(1)A 、B 小球和细绳整体竖直方向受力平衡,A 受到竖直方向杆的弹力为F N =(m A +m B )g ,则A 受到的摩擦力为F f =μF N =μ(m A +m B )g代入数据得F f =6N由几何关系可知,当A 向右移动s =0.5m 时,B 向上移动s B =0.5m由功能关系知,拉力F 1做功为W 1=F f s +m B gs B 代入数据得W 1=8J.(2)设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因细绳不可伸长,A 、B 速度沿细绳方向的分量相等,所以有v B cos θ=v A sin θ 则:v A 1=v B cot θ1=43m/s ,v A 2=v B cot θ2=34m /s 设拉力F 2做功为W 2,对系统由功能关系得:W 2-F f s B -m B gs B =12m A v A 2 2-12m A v A 1 2 代入数据得W 2=6.8J.【走出误区】 对于连接体类问题,一定要考虑到整体法的运用问题,凡是不涉及系统内部作用力的情况都可以用整体法解决,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易错点8:对运动过程或情境分析不清而出错如图所示,一重为10N 的小球,在F =20N的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A 点由静止出发沿AB 向上运动,F 作用1.2s 后撤去,已知杆与球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6,杆足够长,试求从撤去力F 开始计时,小球经多长时间将经过距A 点为2.25m 的B 点.(取g =10m/s 2)【易错诊断】 对每一个子过程的受力情况分析不清楚,特别是对撤去力F 后的受力情况不认真分析,片面地认为小球上冲、下降的全过程做加速度不变的匀变速运动而导致错误. 有力F 作用时有:(F -G )sin30°-μ(F -G )cos30°=ma 1解得:a 1=2.5m/s 2所以撤去力F 时,小球的速度:v 1=a 1t 1=3m/s小球的位移:s 1=v 12t 1=1.8m 撤去力F 后,小球上冲时有:G sin30°+μG cos30°=ma 2解得:a 2=7.5m/s 2因此小球上冲时间:t 2=v 1a 2=0.4s 上冲位移:s 2=v 12t 2=0.6m 此时s 1+s 2=2.4m>s AB ,因此小球在上冲阶段将通过B 点,有s AB -s 1=v 1t 3-12a 2t 3 2 解得:t 3=0.2s 或t 3=0.6s>t 2(舍去)小球返回时有:G sin30°-μG cos30°=ma 3解得:a 3=2.5m/s 2因此小球滑到最上端又返回B点时有:s1+s2-s AB=12a3t24解得:t4=35s=0.35s所以从撤去力F开始计时,小球上冲通过B点时用时为:t3=0.2s返回通过B点时用时为:t2+t4=0.75s【走出误区】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随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的改变而改变,从而引起受力情况的改变,运动加速度也会改变.。

0物理错题分析(周培德)

0物理错题分析(周培德)

例1 如图10-1,条形磁铁平放于水平桌面上,在它的正中央上方固定一根直导线,导线与磁场垂直,现给导线中通以垂直于纸面向外的电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减小B.磁铁对桌面的压力增大C.磁铁对桌面的压力不变D.以上说法都不可能☹错误解答磁铁吸引导线而使磁铁导线对桌面有压力,选B。

错因剖析错解在选择研究对象做受力分析上出现问题,也没有用牛顿第三定律来分析导线对磁铁的反作用力作用到哪里。

☺正确解答通电导线置于条形磁铁上方使通电导线置于磁场中如图10-2所示,由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受到向下的安培力作用,同时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磁铁对通电导线有向下作用的同时,通电导线对磁铁有反作用力,作用在磁铁上,方向向上,如图10-3。

对磁铁做受力分析,由于磁铁始终静止,无通电导线时,N = mg,有通电导线后N+F′=mg,N=mg-F′,磁铁对桌面压力减小,选A。

例2 如图10-4所示,水平放置的扁平条形磁铁,在磁铁的左端正上方有一线框,线框平面与磁铁垂直,当线框从左端正上方沿水平方向平移到右端正上方的过程中,穿过它的磁通量的变化是:[ ]A.先减小后增大B.始终减小C.始终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错误解答条形磁铁的磁性两极强,故线框从磁极的一端移到另一端的过程中磁性由强到弱再到强,由磁通量计算公式可知Φ=B·S,线框面积不变,Φ与B成正比例变化,所以选A。

错因剖析做题时没有真正搞清磁通量的概念,脑子里未正确形成条形磁铁的磁力线空间分布的模型。

因此,盲目地生搬硬套磁通量的计算公式Φ=B·S,由条形磁铁两极的磁感应强度B大于中间部分的磁感应强度,得出线框在两极正上方所穿过的磁通量Φ大于中间正上方所穿过的磁通量。

☺正确解答规范画出条形磁铁的磁感线空间分布的剖面图,如图10-5所示。

利用Φ=B·S 定性判断出穿过闭合线圈的磁通量先增大后减小,选D。

例3、如图2-1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三个力,F1,F2和摩擦力,处于静止状态。

【高中物理】2021高考物理实验题典型错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高中物理】2021高考物理实验题典型错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高中物理】2021高考物理实验题典型错题分析及备考建议典型错题分析试卷选择题相对简单,实验题和计算题难度较大,没有出现送分题。

学生失效最少的就是选择题的第19题、电学实验题和最后两道计算题。

这几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化解比较复杂的问题的能力,学生罚球广泛较低。

23题主要考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规律以及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24题考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

由于涉及到牛顿运动定律中的瞬时性问题和变力做功问题,学生如不善于挖掘关键词,找不出隐含条件的话,就难找到突破口。

25题是全卷最惨的一题,托福带电粒子在运动的有界磁场中的运动的情况,对学生的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议较低,存有部分学生的解题速度较快,或感觉较难,显然就没动笔。

得满分的同学极少。

备考建议一、把握住主干科学知识,掌控知识结构考生在进行二轮复习时,应从整体的高度重新认识所学的知识,要明确重点、难点。

深刻理解知识结构及核心知识点,把握知识结构内部之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要注重思维过程和思想方法的归纳和总结,对常规习题要多做变式训练,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二、提升实验的变通能力在复习中,对物理实验应加以足够的重视。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是高考能力要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每年物理高考试题中,实验题约占14%,且得分率一般都不高。

物理实验复习不能简单地背诵条款,要落实到动脑动手上,重视对规定实验的原理与方法的理解,如基本测量仪器的读数、基本器材的使用、基本实验方法等,提高实验的变通能力。

三、掌控技巧,用规范获胜在试题解析过程中应力求条理清晰,有理有据,充分展示思维过程。

具体做法是:1.审题必须认真,关键字眼不容疏失;2.物理过程的分析要注意细节,要善于找出两个相关过程的连接点(临界点;3.答题必须规范,罚球存有技巧。

以上就是物理网为大家提供的中考物理实验题典型错题分析及备考建议,更多精彩尽在物理网,敬请关注!。

高考物理新力学知识点之物态和物态变化易错题汇编附解析

高考物理新力学知识点之物态和物态变化易错题汇编附解析

高考物理新力学知识点之物态和物态变化易错题汇编附解析一、选择题1.在吉尼斯大全中,记述了一个人创造了赤着脚在650 ℃的燃烧着的一长堆木炭上步行了约7.5 m的“世界之最”纪录.关于他创下的这个奇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这个表演者一定在脚下事先抹上了一种高级绝热防护剂B.这个表演者一定是跳跃式地走过去的,这样做接触时间短,炭火来不及灼伤脚C.这个表演者一定是用汗脚踩在炭火上一步步轻松地走过去的D.这个表演者一定是轻轻地踮着脚走过去的,这样做接触面积小,即使灼伤也不厉害2.下列关于热学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个孤立系统总是从熵小的状态向熵大的状态发展,熵值较大代表着较为无序B.如果封闭气体的密度变小,分子平均动能增加,则气体的压强可能不变C.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用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每个气体分子的质量m0,每个气体分子的体积V0,则m0=AMN,V0=0mD.空气的绝对湿度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压强表示3.关于饱和汽及饱和汽压的正确说法是( ).A.密闭容器中某种蒸汽,开始时若是饱和的,保持温度不变,增大容器的体积,待稳定时, 蒸汽的压强一定会减小B.对于同一种液体,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温度不变时,饱和汽压随饱和汽体积的增大而增大D.相同温度下,各种液体的饱和汽压都相同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B.1g、100℃的水与1g、100℃的水蒸气相比较,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与分子的总动能不相同C.玻璃上附着水发生浸润现象的原因是附着层里的分子比水内部平均距离大,所以分子间表现为引力D.晶体一定具有规则形状,且有各向异性的特征5.如图所示,是水在大气压强为1.01×105PA下的汽化热与温度的关系图线,则()A.大气压强为1.01×105PA时,水的沸点随温度升高而减小B.该图线说明温度越高,单位质量的水汽化时需要的能量越小C.由该图线可知水蒸气液化时,放出的热量与温度无关D.该图线在100℃以后并没有实际意义,因为水已经汽化了6.用一段金属丝做成环状,把棉线的两端松弛地系在环的两点上,然后把环浸入肥皂水中,再拿出来使环上形成肥皂膜,如果用针刺破棉线一侧的肥皂膜,则如图所示A、B、C 三个图中,可能的是图()A.(a)、(b)、(c)B.(a)、(b)C.(b)、(c)D.(a)、(c)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B.空气的相对湿度定义为水的饱和蒸汽压与相同温度时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之比C.小昆虫能在水面上自由走动与表面张力无关D.玻璃、石墨和金刚石都是晶体,木炭是非晶体8.关于固体与液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物体表现为各向同性,则该物体一定是非晶体B.液晶中分子排列的有序性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C.露水总是出现在夜间和清晨,是气温变化使空气里原来饱和的水蒸汽液化的缘故D.有的物质能够生成种类不同的几种晶体,因为它们的微粒能够形成不同的空间结构9.在a、b、c三种固体薄片上涂上石蜡,用烧热的针接触其上一点,石蜡融化的范围分别如图甲所示,而a、b、c三种固体在融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由此可判断出( )A.a为多晶体,b为非晶体,c为单晶体B.a为多晶体,b为单晶体,c为非晶体C.a为单晶体,b为非晶体,c为多晶体D.a为非晶体,b为多晶体,c为单晶体10.关于下列四幅图中所涉及晶体微观结构及其解释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晶体中沿不同的方向上微粒排列的情况不同,故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会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B.乙图为金刚石中碳原子形成一种紧密结构,相互之间作用力很强,所以金刚石十分坚硬,可制造玻璃刀和钻头C.丙图为食盐晶体的点阵结构,晶体的许多特性都与点阵结构有关D.丁图为液晶分子的排列示意图,液晶分子的排列会因温度、压强、摩擦等外界条件的微小变动而发生变化,由此引起液晶光学性质的改变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饱和蒸汽压与温度有关,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饱和蒸汽是指液体不再蒸发、蒸汽不再液化状态时的蒸汽C.所有晶体都有固定的形状、固定的熔点和沸点D.所有晶体由固态变成液态后,再由液态变成固态时,固态仍为晶体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用塑料细管将牛奶吸入口中利用了毛细现象B.船能够浮在水面上不下沉是水的表面张力起了主要作用C.某固体在某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同性,该物本一定为非晶体D.某温度时空气的相对温度是,表明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达到饱和水汽压13.固体M、N在一定压强下的熔化曲线如图所示,则()A.固体M有可能是玻璃、橡胶B.固体M的bc段表示固液共存状态C.固体N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一定有规则D.固体N的物理性质可能是各向异性的14.下列说法正确的()①浸润液体会在细管里上升②附着层液体分子受到固体的引力大于液体内部对附着层分子引力时发生浸润现象③在建筑房屋时,砌砖的地基上要铺上一层油毡或涂过沥青的厚纸,这是为了增加毛细现象使地下水容易上升④农田里如果要保持地下水分,就要把地面的土壤锄松,可以减小毛细现象的发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5.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A.液体表面层分子较紧密,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B.液体表面层分子较紧密,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C.液体表面层分子较稀疏,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D.液体表面层分子较稀疏,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16.如图所示,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外包着纱布,纱布的下端浸在水中.纱布中的水在蒸发时带走热量,使温度计示数低于周围空气温度.当空气温度不变,若一段时间后发现该温度计示数减小,则_____.A.空气的相对湿度减小B.空气中水蒸汽的压强增大C.空气中水的饱和气压减小D.空气中水的饱和气压增大17.关于表面张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体表面层与液体内部相比分子间的距离比较大B.液体表面层与液体内部相比分子间的距离比较小C.表面张力的产生,是由于表面层中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斥力D.表面张力的方向是与液面相切,与分界线相垂直18.如图所示是某种晶体加热熔化时,它的温度T随时间t的变化图线,由图可知()A.图线中间平坦的一段,说明这段时间晶体不吸收热量B.这种晶体熔化过程所用时间是6minC.A、B点对应的物态分别为固液共存状态、液态D.在图线中的AB段,吸收的热量增大了分子势能19.关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非晶体和多晶体都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B.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与某些多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同性C.在围绕地球运行的“天宫一号”中,自由飘浮的水滴呈球形,这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D.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越接近同温度时水的饱和汽压20.关于热现象和热学规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只要知道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伽德罗常数,就可以算出气体分子的体积B.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小颗粒的运动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缓慢的绝热膨胀过程,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少D.水可以浸润玻璃,但是不能浸润蜂蜡和石蜡,这个现象表明一种液体是否浸润某种固体与这两种物质的性质都有关系21.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表面张力是液体内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B.表面张力的方向总是沿液体表面分布的C.表面张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液面,指向液体内部D.小昆虫能在水面上自由走动与表面张力无关22.关于晶体和非晶体及分子势能,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气体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增加B.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蜂蜡是晶体C.分子势能可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加而增加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晶就是一种液体和晶体的混合物,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光学的各向异性B.物体的温度越高,组成物体的大多数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平均动能越大C.毛细玻璃管插入水中,管的内径越小,管内水面升得越高D.空气的相对湿度定义为水蒸气的实际压强与相同温度时水的饱和汽压之比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呈现各向异性,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原子(分子、离子)在空间上的排列是杂乱无章的B.悬浮在水中的花粉颗粒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C.当两薄玻璃板间夹有一层水膜时,在垂直于玻璃板的方向很难将玻璃板拉开,这是由于水膜具有表面张力D.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熔化的金属能够收缩成球形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的温度升高,分子动能都增大B.功可以全部转化为热,但吸收的热量一定不能全部转化为功C.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D.凡是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过程一定自发地发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当赤着的脚踩上炭火时,灼热的炭火使脚底的汗水迅速汽化,立即在脚底下形成一个很薄的蒸气层,由于气体是热的不良导体,在一段短暂的时间内,对脚板将起到绝热防护作用,行走中脚上流出的汗水部分地补偿了汽化所需的水分,而跳跃或踮着脚走均不能提供足够的汗水,且容易使脚陷进炭火,从而使保护层失效,故应选C 正确.2.C解析:C【解析】A :一个孤立系统总是从熵小的状态向熵大的状态发展,熵值较大代表着较为无序.故A 项正确.B :如果封闭气体的密度变小,体积变大;分子平均动能增加,温度升高;据PV C T =可知气体的压强可能不变.故B 项正确.C :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 、密度为ρ,用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每个气体分子的质量m 0,每个气体分子的体积V 0,则0A M m N =,00m V ρ<;气体分子占据的空间01m V ρ=.故C 项错误.D :空气的绝对湿度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压强表示,故D 项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答案为C .点睛:区分气体分子占据的空间和气体分子的大小,由于气体分子间隙较大,气体分子占据的空间远大于气体分子的大小. 3.B解析:B【解析】在一定温度下,饱和蒸气的分子数密度是一定的,因而其压强也是一定的,与体积无关;故密闭容器中某种蒸汽开始时若是饱和的,保持温度不变,增大容器的体积,稳定后蒸汽的压强不变,故A 错误;对于同一种液体,饱和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B 正确;温度不变时,饱和汽压不变,与饱和汽体积无关,故C 错误;饱和汽压与液体的种类和温度有关;相同温度下,各种液体的饱和汽压不同;故D 错误.4.A解析:A【解析】【详解】A .雨水在布料上形成一层薄膜,使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故A 正确;B .1g 100℃的水要变为1g 100℃的水蒸气,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大.分子动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100℃的水与1g 100℃的水蒸气温度相同,故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和总动能都相同,故B 错误.C .当浸润现象产生的原因是附着层内分子间距比液体内部分子间距小,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的缘故,故C 错误;D .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不具有规则形状,且有各向同性的特征.故D 错误;故选A.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A、液体的沸点与温度无关,大气压强为1.01×105Pa时,水的沸点是100℃不变;故A错误.B、该图线说明温度t越高,单位质量的水汽化时需要的能量Q越小;故B正确.C、液化与汽化是相反的过程,汽化热与温度有关,则水蒸气液化放出的热量也与温度有关;故C错误.D、该图线在100℃以后是水的过热状态,可以理解为水没有来得及汽化;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水的汽化热曲线,注意高于沸点的温度下液体处于过热状态,通常过热引起的都是比较负面的影响,生活中要减少过热.6.B解析:B【解析】【详解】先把个棉线圈拴在铁丝环上,再把环在肥皂液里浸一下,使环上布满肥皂液薄膜.膜中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所以产生收缩效果.故(a)、(b)是可能的,(c)是不可能的,故B正确.7.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A、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故A正确.B、相对湿度为某一被测蒸气压与相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的比值的百分数,相对湿度则给出大气的潮湿程度,而不是水的饱和蒸汽压与相同温度时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之比;故B错误.C、小昆虫能在水面上自由来往而不陷入水中靠的是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故C正确.D、石墨和金刚石都是晶体,玻璃、木炭是非晶体;故D错误.故选A.【点睛】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绝对湿度是指一定空间中水蒸气的绝对含量,可用空气中水的蒸气压来表示;相对湿度为某一被测蒸气压与相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的比值的百分数;在一定气温条件下,大气中相对湿度越大,水气蒸发也就越慢,人就感受到越潮湿;在一定气温条件下,大气中相对湿度越小,水汽蒸发也就越快,人就越感到干燥;石墨和金刚石是晶体,玻璃、木炭是非晶体;单晶体和多晶体都具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液体表面张力使液体的表面积收缩,表层的分子的间距比内部大,所以分子间的合力表现为引力.8.A【解析】【分析】多晶体也具有各向同性;通常我们把物质的状态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但是某些有机化合物具有一种特殊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它们一方面像液体,具有流动性,另一方面又像晶体,分子在某个方向上排列比较整齐,因而具有各向异性,我们把这些物质叫做液晶液晶是不稳定的,外界影响的微小变化,例如温度、电场等,都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变化,改变它的光学性质.【详解】多晶体也具有各向同性,所以若物体表现为各向同性,则该物体不一定是非晶体,故A错误.液晶一方面像液体具有流动性,另一方面又像晶体,分子在特定方向排列比较整齐有序,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故B正确.当绝对湿度不变的情况下,温度降低,饱和汽压降低,所以相对湿度变大,当达到饱和以后,随着温度的继续降低,水蒸气将液化为水,即露水,故C正确;有的物质能够生成种类不同的几种晶体,因为它们的微粒能够形成不同的空间结构,故D正确.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各向同性与各向异性、液晶的定义和特性、晶体与非晶体等知识点的内容,知识点较为冷僻,平时看书要仔细.9.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单晶体是各向异性的,熔化在晶体表面的石蜡是椭圆形.非晶体和多晶体是各向同性,则熔化在表面的石蜡是圆形,因此c为单晶体,a、b可能是多晶体与非晶体,根据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可知a、c为晶体,b是非晶体.故A正确,BCD错误.10.B解析:B【解析】晶体中沿不同的方向上微粒排列的情况不同,故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会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A正确;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单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其物理性质差异很大,B错误;晶体的许多特性都与点阵结构有关,C正确;温度、压力、电磁作用等可以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D正确.11.A解析:A【解析】温度越高,液体越容易挥发,故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饱和汽压与气体的体积无关,故A正确;饱和蒸汽是指液体蒸发与蒸汽液化相平衡的状态,液体仍在蒸发,蒸汽仍在液化,故B错误;所有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单晶体有固定的形状,多晶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故C错误;晶体状态的硫由固态(晶体)熔化变成液态硫后,再由液态变成固态时,新的固态的硫不一定是晶体.故D错误.故选A.12.D解析:D【解析】A、用塑料细管将牛奶吸入嘴中,不属毛细现象,是大气压强的作用,故A错误;B、小船浮在水面上不下沉主要是浮力起了作用,不是表面张力起了主要作用,故B错误;C、多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各向同性的特点,故C错误;D、.相对温度,指空气中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饱和水汽压;在密闭条件中,在一定温度下,与液体或固体处于相平衡的蒸气所具有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气压,相对温度等于,就是达到该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汽压了,故D正确;故选D。

03物理错题分析(王开贤)

03物理错题分析(王开贤)

物理错题分析(王开贤)题1[万有引力]从地球上发射的两颗人造地球卫星A 和B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为R A ∶R B =4∶1,求它们的线速度之比和运动周期之比。

☹错误解答 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F=mg=R v m 2设A ,B 两颗卫星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

错因剖析 这里错在没有考虑重力加速度与高度有关。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知道:可见,在“错解”中把A ,B 两卫星的重力加速度g A ,g B 当作相同的g 来处理是不对的。

☺正确解答 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题2[电场]将一个电量为-2×10﹣8C的点电荷,从零电势点S移到M点,要克服电场力做功4×10﹣8J,从M点移到N点电场力做功为14×10﹣8J,求M、N两点的电势。

☹错误解答S、M点电势差U1=W1/q=(4×10﹣8)/(2×10-8)V=2V,因为此过程克服电场力做功,电势能增加,所以电势升高,故φM﹣φS=U1,所以φM=2V。

M、N两点电势差U2=W2/q=(14×10﹣8)/(2×10﹣8)V=7v,U2=φM﹣φN,所以φN=φM﹣U2=2V﹣7V=﹣5V。

错因剖析可能没有看清电荷的正、负或者对规律认识不清,认为不论正、负电荷,电势能大处电势高。

还有可能认为只有正电荷在克服电场力做功时,电势能增大,而负电荷在克服电场力做功时,电势能减小。

☺正确解答解法(1)由W=qU得:S、M两点间电势差USM=WSM/q=(﹣4×10-8)/(﹣2×10-8)V=2V,而USM=φS—φM,φM=φS﹣USM=(0﹣2)V=﹣2V。

求N点电势时把电荷从S点移到M点再移到N点,看成一个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S到N电场力做的总功等于各段分过程中电场力做功的代数和,即:WSN=WSM+WMN=(﹣4×10﹣8+14×10﹣8)J=10×10﹣8J。

2021年高考物理易错题分析集锦

2021年高考物理易错题分析集锦

第一单元:质点的运动[内容和方法]本单元内容包括位移、路程、时间、时刻、平均速度、即时速度、线速度、角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平抛运动的规律及圆周运动的规律。

在学习中要注意准确理解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特别应该理解位移与距离(路程)、速度与速率、时间与时刻、加速度与速度及速度变化量的不同。

本单元中所涉及到的基本方法有:利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研究平抛运动的问题;这是将复杂的问题利用分解的方法将其划分为若干个简单问题的基本方法;利用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图像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的方法;这也是形象、直观的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

这些具体方法中所包含的思想;在整个物理学研究问题中都是经常用到的。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特别加以体会。

[例题分析]在本单元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初学者常犯的错误主要表现在:对要领理解不深刻;如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大小、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之间常混淆不清;对位移、速度、加速度这些矢量运算过程中正、负号的使用出现混乱:在未对物体运动(特别是物体做减速运动)过程进行准确分析的情况下;盲目地套公式进行运算等。

例1、汽车以10 m/s的速度行驶5分钟后突然刹车。

如刹车过程是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刹车后3秒钟内汽车所走的距离是多少?【错解分析】错解:因为汽车刹车过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v0=10 m/s加速度出现以上错误有两个原因。

一是对刹车的物理过程不清楚。

当速度减为零时;车与地面无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变为零。

二是对位移公式的物理意义理解不深刻。

位移S对应时间t;这段时间内a必须存在;而当a不存在时;求出的位移则无意义。

由于第一点的不理解以致认为a永远地存在;由于第二点的不理解以致有思考a什么时候不存在。

【正确解答】依题意画出运动草图1-1。

设经时间t1速度减为零。

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v1=v0+at 则有0=10-5t解得t=2S由于汽车在2S时【小结】物理问题不是简单的计算问题;当得出结果后;应思考是否与s=-30m的结果;这个结果是与实际不相符的。

初中物理“热机”错解分析专题辅导

初中物理“热机”错解分析专题辅导

初中物理“热机”错解分析专题辅导谭瑛例1. 如图所示,分别是内燃机工作过程中的两个冲程简图。

从图中可以判定A. 甲为吸气冲程,乙为压缩冲程B. 甲为排气冲程,乙为做功冲程C. 甲为吸气冲程,乙为做功冲程D. 甲为吸气冲程,乙为排气冲程错解:A 或B错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是没有仔细分析图示的特征。

要判定内燃机工作在什么冲程,应根据各个冲程的特征,分析两个阀门(进气门和排气门)的开闭以及活塞上下移动方向的规律。

在图中,由曲轴转动方向(箭头所示)可确定活塞都是向下移动,但两个阀门的开闭情况不一样:图甲是一开一闭,图乙是全部关闭。

可见,这两个简图是有区别的。

在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各个冲程的特征及阀门位置、活塞移动方向的规律参见一版《热机重难点突破》一文,由规律很容易判定图甲是吸气冲程,图乙是做功冲程。

正确:C例2. 一台汽油机转速为600转/min ,每秒钟汽油机做功的次数为A. 10次B. 5次C. 600次D. 1次错解:A错因分析:错误认为汽油机的转速m in /r 600n =s /r 10=,热机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2次,曲轴转动1周,曲轴每转1周对外做功1次,而汽油机每秒钟转10转,故每秒钟对外做功10次。

产生错误的原因是对活塞往复运动与曲轴转动的关系不明确。

活塞从汽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

在一个冲程中,曲轴转动半圈,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所以每一个循环活塞往复2次,曲轴转动2周。

本题中每秒钟曲轴转动10周,则对外做功是5次。

正确:B 。

点评:例1错解的原因是对热机具体工作过程理解肤浅,结构特征抓不住所致;例2错解的原因是缺乏热机的相关知识。

因此,同学们对所学知识要全面而深刻地理解,这样才会学好物理。

常见的高中物理计算题错解案例分析

常见的高中物理计算题错解案例分析

常见的高中物理计算题错解案例分析
王盛
【期刊名称】《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年(卷),期】2022()35
【摘要】从忽视物理量矢量特性、生搬硬套物理公式、对模型本质一知半解三个方面,以案例的形式呈现了常见的高中物理计算题的错解,并剖析了错误根源,指出学生面对计算结果时要善于反思解题过程,敢于批判质疑试题本身,勇于面对错误解题结果。

【总页数】3页(P62-64)
【作者】王盛
【作者单位】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2.479
【相关文献】
1.氮族计算题“错解·错因·正解”
2.氮族计算题“错解·错因·正确”
3.知错因纠错解——对2016年河北中考力学计算题的分析与思考
4.高中物理习题错解常见的思维障碍诊断
5.一道常见高中物理题的错解探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错题分析(王欣)
题1[机械能] 如图3-1,小物块位于光滑斜面上,斜面位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在小物块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斜面对小物块的作用
力 [ ]
A.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
B.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
C.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
D.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
错误解答 斜面对小物块的作用力是支持力,应与斜面垂直,因为支持力总与接触面垂直,所以支持力不做功。

故A选项正确。

错因剖析 斜面固定时,物体沿斜面下滑时,支持力做功为零。

受此题影响,有些人不加思索选A。

这反映出对力做功的本质不太理解,没有从求功的根本方法来思考,是形成错解的原因。

正确解答 根据功的定义W=F·scosθ为了求斜面对小物块的支持力所做的功,应找到小物块的位移。

由于地面光滑,物块与斜面体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在水平方向系统动量守恒。

初状态系统水平方向动量为零,当物块有水平向左的动量时,斜面体必有水平向右的动量。

由于m<M,则斜面体水平位移小于物块水平位移。

根据图3-2上关系可以确定支持力与物块位移夹角大于90°,则斜面对物块做负功。

应选B。

题2[机械能]物体m从倾角为α的固定的光滑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斜面高为h,当物体滑至斜面底端,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 )
错误解答
错解一:因为斜面是光滑斜面,物体m受重力和支持。

支持不
错解二:物体沿斜面做v0=0的匀加速运动a=mgsina
故选B。

错因剖析 错解一中错误的原因是没有注意到瞬时功率
P=Fvcosθ。

只有Fv同向时,瞬时功率才能等于Fv,而此题中重力与瞬时速度V不是同方向,所以瞬时功率应注意乘上F,v夹角的余弦值。

错解二中错误主要是对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的概念不清楚,将平均功率当成瞬时功率。

正确解答 由于光滑斜面,物体m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滑至底端
F、v夹角θ为90°-α
故C选项正确。

题3[振动和波]图6-6中实线是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线,虚线是0.2s后它的波形图线。

这列波可能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

错误解答 从图上可以看出波长λ=4m,而从两次的波形图可知:
v=5m/s.
错因剖析
面的。

实际上,只有当波向右(沿x正方向)传播时,上述关系才成立。

正确解答 从图上可以看出λ=4m。

当波沿x正方向传播时,两次波形之间间隔的时间为:
此题的答案为:(20n+5)m/s和(20m+15)m/s,(n=0,1,2,…)
题4[振动和波]如图6-16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从波传到x=5m的M点时开始计时,已知P点相继出现两个波峰的时间间隔为0.4s,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这列波的波长是4m
B.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10m/s
C.质点Q(x=9m)经过0.5s才第一次到达波峰
D.M点以后各质点开始振动时的方向都是向下
错误解答
错解一:由题中说P点相继出现两个波峰的时间间隔为
错解二:质点Q(x=9m),经过0.4s(此处用了正确的周期结果
所以C对。

错解三:M点以后各质点的振动有的向上,有的向下,所以D不对。

错因剖析 错解一对“相继出现两个波峰”理解有误。

错解二对质点Q(x=9m)处,当波传到它以后,该点应如何振动不会分析,实际上也就是对波的传播原理不明白。

不知道波的传播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递的过程,质点要依次被带动形成波。

同理,错解三对M点以后各点运动情况分析有误,实际上M点以后各点运动情况向上还是向下取决于波的传播方向。

正确解答 (1)从图6-16上可以看出波长为4m,选A。

(2)实际上“相继出现两个波峰”应理解为,出现第一波峰与出现第二个波峰之间的时间间隔。

因为在一个周期内,质点完成一次全振动,而一次全振动应表现为“相继出现两个波峰”,即T=0.4s。

则v=
(3)质点Q(x=9m)经过0.4s开始振动,而波是沿x轴正方向传播,即介质中的每一个质点都被它左侧的质点所带动,从波向前传播的波形图6-17可以看出,0.4s波传到Q时,其左侧质点在它下方,所以Q点在0.5s时处于波谷。

再经过0.2ss即总共经过0.7s才第一次到达波峰,所以选项C错了。

(4)从波的向前传播原理可以知道,M以后的每个质点都是先向下振动的。

所以选项D是对的。

此题正确答案为A,B,D。

题5[气体]例7 如图7-12所示,两端封闭、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中间用长为h的水银柱将其分为两部分,分别充有空气,现将玻璃管竖直放置,两段空气柱长度分别为l1,l2,已知l1>l2,如同时对它们均匀加热,使之升高相同的温度,这时出现的情况是:( )
A.水银柱上升
B.水银柱下降
C.水银柱不动
D.无法确定
错误解答 假设两段空气柱的压强p1,p2保持不变,它们的初温为T
当温度升高△T时,空气柱1的体积由V1增至V'1;,增加的体积
△V1=V'1-V1,考虑到空气柱的总长度不变,空气柱2的体积从V2增至
V'2,且△V2=V'-V2,
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在T,△T都同的情况下,因为V1>V2,所以△V1>△V2,所以,水银柱应向下移动。

选B。

错因剖析 这道题因为初温一样,又升高相同的温度,所以比较液柱移动,可能有两种假设,一种为设压强不变,另一种是设体积不变。

而上述解法中假定压强不变而导出水银柱下降这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

水银柱的移动情况是由水银柱的受力情况决定的,而受力情况是由两边
压强的大小决定的,因此不能假设压强不变。

正确解答 假定两段空气柱的体积不变,即V1,V2不变,初始温度为T,当温度升高△T时,空气柱1的压强由p1增至p'1,△p1=p'1-p1,空气柱2的压强由p2增至p'2,△p2= p'2-p2。

由查理定律得:
因为p2=p1+h>p1,所以△p1<△p2,即水银柱应向上移动。

所以正确答案应选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