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生命体征PBP的评估与护理
8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剖析
正常脉搏及生理变化
脉率 :每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正常成 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为60~100次/分。 正常情况下,脉率和心率是一致的,当脉 率微弱难以测定时,应测心率。脉搏随年 龄、性别、劳动和情绪等因素而变化,一 般女性比男性快,每分钟多7 ~ 8次,幼 儿比成人快。 脉律:指脉搏的节律性,反映左心室的收 缩情况,正常脉律是跳动均匀规则,间隔 时间相等
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化
(二)体温调节 (1)自主性(生理性)体温调节 (2)行为性体温调节
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化
通常直肠温度>口腔温度>腋下温度 口温 、腋温、肛温的正常范围及平均值 部位 腋窝 正常范围(平均值) 36~37℃(36.5℃)
口腔
直肠
36.5~37.5℃(37℃)
37~38.1℃(37.5℃)
脉搏异常的观察
(三)脉搏的强弱异常
1. 洪脉:心收缩强,排血量增加,动脉血管充盈度高,只要轻 轻触摸动脉,即可感觉到脉搏搏动。可见于主动脉瓣闭锁不 全的患者。 2. 丝脉:在心输出量减少,动脉充盈度低,脉搏细而且搏动无 力称为丝脉,多见于大出血、休克患者。 3. 交替脉:节律正常,而强弱交替出现的脉搏。
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 体温过高及其护理 • 体温过低及其护理
体温过高
体温过高又称为发热:指机体在致热原的作 用下,通过体温调节中枢,使产热和散热不 能保持动态平衡。 标准:当腋下温度超过37℃或口腔温度超 过37.5℃,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可称为 发热 原因:感染性与非感染性
临床分度
以腋窝温度为例,发热程度可划分为: 低热 37.5~38.2℃ 中等热 38.3~38.9℃ 高热 39~40.9℃ 超高热 41℃ 以上
(4)不规则热: 体温在一日中的变 化不规则,持续时 间不定。见于流感 、肿瘤等。
T、P、R、BP评估与护理
性别 :更年期前,女性血压低于男性;更年期后,差别较小 昼夜和睡眠:傍晚最高;睡眠不佳,血压升高 体型:高大、肥胖者血压较高 体位:卧位<坐位<立位 身体不同部位 : 右上肢高于左上肢(10~20mmHg) ; 下肢
异常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异常脉搏的护理 休息与活动:必要时给予氧疗 加强观察:观察脉搏的脉率、节律、强弱;观察药物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准备急救物品和急救设备 心理护理:稳定情绪,消除紧张恐惧 健康教育: (1)饮食、戒烟限酒、控制情绪 (2)勿用力排便 (3)自我监测脉搏 (4)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异常体温评估与护理
体温上升期
高热持续期
退热期
产热>散热 骤升和渐升 畏寒、寒战、
皮 肤苍白、干燥、
无汗
产热=散热 皮肤潮红、灼热、 口唇干燥、呼吸 脉搏加快、头痛 头晕、全身不适
散热>产热 体温恢复正常 出汗、皮肤潮 湿、 可有虚
脱或 休克现象
以保暖为主 对因,物理或 及时更换衣被、保
药物降温 暖,密切观察病情
呼吸:机体在新陈代谢 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 界环境中摄取氧气,并把 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 出体外,机体与环境之 间所进行气体交换过程, 称为呼吸。
1.外呼吸
肺通气 肺换气
2.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3.内呼吸
血压(BP)
血压
血管内流动着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压强) ,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
体温上升期 高热持续期
退热期
骤升 渐升
骤退 渐退
异常体温评估与护理
体温过高(发热)
任何原因引起产热过多、散热减少、体温调节 障碍、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调定点上 移而引起的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体温 过高
《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PPT课件
急性心肌梗死的生命体征护理
总结词
严密监测,预防并发症
详细描述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需要特别注 意生命体征的护理。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 呼吸频率和心电图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 、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同时,要确保患者处于舒适 体位,给予吸氧,并限制探视人数和时间。在护理过 程中,要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如进食、洗漱、排 便等,并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安慰。
护理措施
监测患者心率变化,遵医嘱采取 相应治疗措施,如使用抗心律失 常药物或安装心脏起搏器等,同 时注意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评
估患者情况。
注意事项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心悸、胸闷 、气短等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
心律失常。
呼吸困难护理
呼吸困难定义
注意事项
呼吸频率加快、气短、胸闷等症状。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发绀、端坐呼吸 等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呼吸困难。
02
生命体征的评估
体温的评估
总结词
正常体温、异常体温及处理措施
详细描述
正常人的体温在36.5-37.5℃之间,超过37.5℃为发热,低于36℃为低体温。对 于异常体温,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如物理降温、药物治疗 等。
心率的评估
总结词
正常心率、异常心率及处理措施
详细描述
正常人的心率在60-100次/分钟之间,超过100次/分钟为心动过速,低于60次/ 分钟为心动过缓。对于异常心率,需要关注患者症状和体征,采取适当的处理措 施,如药物治疗、植入心脏起搏器等。
课程大纲概述
生命体征的评估方法与正常值
异常生命体征的识别
介绍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的评估方法及正常值范围。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
① 定期检测,校对血压计 玻璃管有无裂痕,刻度是否清晰,加压气球和橡胶管有无老化 ① 对需密切观察血压者,应做到“四定” (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① 发现血压听不清或异常,应重测
PART 04
呼吸的评估与护理
呼吸的生理变化
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为16-20次/分,节律规则,呼吸运动均匀无声且不费力。 呼吸与脉搏的比例为1:4
记录方式为心率/脉率。如心率200次/分,脉率为60次/分,则应写成 200/60次/分
PART 03
血压的评估与护理
血压的评估与护理
血压:是血管内流动着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压强)。在不同 血管内,血压被分别称为动脉血压、毛细血管压和静脉血压,而一般所说的 血压是指动脉血压。
收缩压:在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上升达到的最高值。 舒张压:在心室舒张末期,动脉血压下降达到的最低值。
血压计
水银槽
袖带
气门
加压气球
血压测量的方法
1.体位:手臂位置与心脏呈同一水平。 2.血压计:打开,垂直放妥,开启水银槽开关 3.缠袖带:驱尽袖袋内空气,平整置于上臂中部,下缘距肘窝2-3cm,松紧以能插入一指为宜 4.充气:触摸肱动脉搏动,将听诊器胸件置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一手固定,另一手握加压气球, 关气门,充气至肱动脉搏动消失再升高20-30mmHg 5.放气:缓慢放气 6.判断:听诊器出现的第一声搏动音,此时水银柱所指的刻度,即为收缩压;当搏动音突然变弱或 消失,水银柱所指的刻度即为舒张压
加强观察 观察频率、节律、强弱等 准备急救物品和仪器 抗心律失常的药物、除颤器等 心理护理 稳定情绪、消除紧张、恐惧情绪 健康教育 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戒烟限酒
第八章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
No Image
低热 37.3~38.0℃ 中热 38.1~39.0 ℃ 高热 39.1~41.0℃ 超高热 >41 ℃
人体最高耐热为40.6—41.4 ℃,高达43 ℃则 很少存活,直肠温度持续超过41 ℃可引起永 久性脑损伤
No Image
No
3、过程及表现 Image
No Image
【操作方法】
2.特殊仪器检测法
(1)脉搏描记仪检测法 用脉搏描记仪记录动脉 搏动,称为脉搏曲线图。临床上利用观察脉搏波形, 作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资料。
(2)血压、脉搏监护仪 一般用于危重患者,特 别是对心脏病、手术期间与手术后患者的脉搏可起自 动监护的作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定脉搏的上、 下限,限时仪器会自动发出光、声报警。其测量结果 较为迅速、准确、客观。脉搏数据均有数码显示。
三、测量脉搏的方法
【测量部位】
凡身体浅表靠近骨骼的动脉,均可用以 诊脉
【用物】
手表或秒表、笔和记录本。
测 量 方 法
【操作方法】 1.触诊法
(1)诊脉前,患者情绪应稳定,避免 过度活动及兴奋。
(2)患者手腕放于舒适位置。
【操作方法】
(3)诊脉者以食、中、无名指(三指并拢), 指端轻按于桡动脉处,压力的大小以清楚触到搏动 为宜,一般患者计数半分钟,并将所测得数值乘2即 为每分钟的脉搏数。
产热
散热
产热
方式:化学 产热部位:肝脏、骨骼肌 成年人以战栗产热为主
非战栗产热对新生儿尤为重要
体液因素和神经因素参与产热调节
8-11
散热
方式:物理(辐射、传导、对流、蒸发) 散热器官:
皮肤:主要散热器官,总散热量70% 呼吸: 29% 排泄(尿、粪):1%
基础护理学第八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1
三.预习:
P、R、Bp的观察及异常时的护理
第二节 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护理学基础
识记:
1.能准确陈述脉搏的正常值范围。
2.能准确陈述速脉、缓脉的划分标准。 3.能正确陈述异常脉搏的种类及其临床意义。 理解: 1.能正确解释下列概念:间歇脉、短绌脉、交 替脉。
护理学基础
2.能说明脉搏的生理性变化。 运用:
五、正确的测量体温
护理学基础
一、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一)体温的形成
体温(body/core temperature):指身体内部的 温度,又称体核温度。 体表温度(surface/shell temperature)
产热
散热
护理学基础
复习相关知识
人体热量的来源是什么? 人体产热和散热的主要器官分别是? 产热和散热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当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时,人体主要以 哪种方式散热? 给病人冰敷降温,运用的是何种散热方式? 体温调节中枢的部位?
护理学基础
三、测量体温
2.测量方法 ③肛温
方法:
润滑,将肛 表水银端插 入3~4cm, 手 扶。
时间:3min
适用:婴幼儿、昏迷。 注意: 1)直肠肛门疾患、手术、腹泻、心肌梗塞病人 不宜测肛温 2)坐浴,灌肠后间隔30min。
护理学基础
三、测量体温
• 3. 注意事项
(1)测体温前后清点数目,并检查体温计 (2)根据病情选择测温部位 (3)为婴幼儿、危重病人测温时护士应守 (4)不慎咬破体温表要妥善处理 (5)排除影响因素 (6)新入院前三天和术后前三天,每天连测体温4次, 其后每天2次。
护理学基础
课堂总结
正常体温:正常值、生理变化
基础护理学教案-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理论课教案授课章节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授课对象护理学本科生授课时数6学时授课时间第三学年秋季学期授课地点教学楼多媒体教室教学目的与要求1.描述影响生命体征的因素2.说出正常值、解释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3.评估生命体征的异常,对异常的病人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4.正确的技术测量T、P、R、BP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生命体征正常和异常的判断及异常的护理,T、P、R、Bp的测量方法。
难点:对生命体征异常者进行有效的护理。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在复习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讲授。
教具多媒体教学课件、录像光盘、生命体征测量用物教学步骤1.介绍教学目标 5分钟2.评估T、P、R、BP,介绍正常值及异常反应 120分钟3.对异常病人护理措施 105分钟4.小结及布置思考题 10分钟思考题或作业1.生命体征的测量意义?2.生命体征的正常值?3.高热病人的护理?外文词汇Body temperature radiation evaporatron constant fever remittent fever intermittent fever irregular fever m hytothermia mercury thermometer Fahrenheit thermometer教学法参考《新编护理学基础》姜安丽(上二医)《护理学基础》段磊(人卫《护理学基础》白继荣(协和)《基础看护技术》氏家幸子(日本)课后分析与小结讲稿讲授内容注解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第一节体温的评估与护理体温(body temperature)定义又称体核温度(core temperature),是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
一、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一)体温的形成(二)产热与散热1.产热过程2.散热过程: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三)体温调节1.温度调节器2.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前部:散热中枢后部:产热中枢(四)体温的生理变化1.正常体温2.生理变化(1)昼夜(2)年龄(3)性别(4)肌肉活动(5)药物二、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一)体温过高(hyperthermia)1.定义又称发热(fever)是指任何原因引起产热过多、散热减少、体温调节障碍、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并超过正常范围。
T、P、R、BP的评估与护理
补充营养和水份:流质或半流质(高热量、高蛋白、
8-19
异常体温评估与护理
体温过高的护理措施:
促进患者舒适休息
(1)高热者绝对卧床休息;低热者适当休息
(2)口腔护理:晨起、餐后、睡前漱口、防止口腔 感染
(3)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衣服、床 单,防止压疮等 (4)室温适宜,环境安静,空气流通
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
收缩压
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上升达到的最高值
舒张压
心室舒张末期,动脉血压下降达到的最低值脉压
脉压
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
8-7
二、生命体征的初步评估
方法一:通过护理体检(视、听、触、叩、嗅)
方法二:通过主观因素的评析 方法三:通过客观因素的辩证
目的:
1.进行生命体征测量时,既有重点,又能顾及全面 2.既能去伪存真,又能详细分析 3.既能排除干扰,又能获得正确结果
退热期
散热>产热 体温恢复正常
出汗、皮肤潮
湿、 可有虚 脱或
休克现象
以保暖为主
对因,物理或 药物降温
及时更换衣被、保 暖,密切观察病情
8-17
常见热型
稽留热 弛张热 间歇热 不规则
温差在1℃以内 持续高热,24h
24h 内温差在 1℃以上,最低
高热与正常体温在 一定期间内交替出
发热无一定规律, 持续时间不定
8-24
脉率异常
心动过速(速脉)
成人脉率>100 次/分 见于发热、甲状腺功能
心动过缓(缓脉)
成人脉率<60 次/分 见于颅内压增高、房室
亢进、心衰、血容量不足 一般体温每升高1℃,成 人脉率增加10次/分,儿童 增加15次/分
基础护理学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课件
运动与休息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医 生的建议,为患者制定适 当的运动和休息计划,促 进患者的康复。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脉搏评估
总结词
了解脉搏的正常范围和异常表现,掌握测量脉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详细描述
正常人的脉搏在60-100次/分之间,超过100次/分即为心动过速,低于60次/分 即为心动过缓。测量脉搏时需选择合适的部位,如桡动脉、颈总动脉等,测量 时需保持安静,避免影响测量结果。
呼吸评估
总结词
了解呼吸的正常范围和异常表现,掌 握测量呼吸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心率异常护理
总结词
保持安静、减轻紧张、定期监测
详细描述
心率异常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尽量保持安静状态。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 对于心律失常的患者尤为重要。定期监测心率,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
呼吸困难护理
总结词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观察病情
VS
详细描述
呼吸困难患者应采取半卧位或坐位,以减 少呼吸困难。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 呼吸道分泌物。根据病情需要,给予吸氧 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出现严重呼 吸困难应及时就医。
及时干预
通过监测生命体征,可以及时发现 患者的病情变化,为医生提供准确 的诊断依据,便于及时采取干预措 施。
提高护理质量
定期监测生命体征是基础护理的基 本要求,可以提高护理工作的规范 性和专业性,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监测频率与注意事项
监测频率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护理级别,确 定生命体征的监测频率。对于病 情较重的患者,应增加监测次数 ,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按照正确的测量步骤进 行操作,如选择合适的 测量部位,用手指轻轻 按压在动脉上,感受脉 搏跳动,记录脉搏次数 和节律。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1、试述生命体征的指标与含义。
生命体征是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的总称。
生命体征受大脑皮质控制,是机体内在活动的一种客观反映,是衡量机体身心状况的可靠指标。
正常人生命体征在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变化很小。
在病理情况下,其变化极其敏感。
护理人员通过认真仔细地观察生命体征,可以获得病人生理状态的基本资料,为预防、诊断、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
因此,正确掌握生命体征的观察技能与护理是临床护理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2、简述体温的调节机制。
包括自主性(生理性)体温调节和行为性体温调节两种方式。
1)自主性体温调节:由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控制,机体受内、外环境温度刺激,通过一系列生理反应,调节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使体温保持相对恒定的体温调节方式。
通常意义上的体温调节即指自主性体温调节。
2)行为性体温调节:是人类有意识的行为活动,通过机体在不同环境中的姿势和行为改变而达到调节体温的目的。
3、简述人体的正常体温状况。
成人正常体温的范围及平均值见下表。
由于体核温度不易测试,临床上常以口腔、直肠、腋窝等处的温度来代表体温。
其中,直肠温度接近于人体深部温度。
而日常工作中,采用口腔、腋下温度测量更为常见、方便。
温度可用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来表示。
部位平均温度正常范围口温37℃36.3℃~37.2℃肛温37.5℃36.5℃~37.7℃腋温36.5℃36.0℃~37.0℃4、简述正常体温的生理变化情况。
体温可随昼夜、年龄、性别、活动、药物等出现生理性变化,但其变化的范围很小,一般不超过0.5℃~1.0℃。
1)昼夜:清晨2~6时最低,午后13~18时最高。
2)年龄:儿童、青少年的体温高于成年人,而老年人的体温低于青、壮年。
新生儿体温易3)性别:女性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呈现规律性的变化。
临床上可通过连续测量基础体温了解月经周期中的有无排卵和确定排卵。
4)肌肉活动:剧烈肌肉活动(劳动或运动)可使产热增加,导致体温升高。
临床上测量体温应在病人安静状态下测量,小儿测量时应防止哭闹。
08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散热方式
皮肤和呼吸道不断有水分渗出而被蒸发掉, 这种水分蒸发叫不感蒸发。其中皮肤的水分 蒸发又叫不显汗蒸发。
发汗是通过汗腺主动分泌汗液的过程。汗液 蒸发可有效地带走热量。因为发汗是可以感 觉到的,所以又叫可感蒸发或显汗蒸发。人 在安静状态下,当环境温度达30℃时便开始 发汗。如果空气湿度大,着衣较多时,气温 达25℃便可引起发汗;运动或劳动时,则更 易发汗。
病情观察 监测T:每隔4小时测量1次,
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日测量2 次。密切观察面色、P、R、BP,注意发 热类型、程度及伴随症状,如有异常应 及时与医生联系。
保暖 体温上升期,患者出现寒战时, 应调节室温、卧具和衣着
体温过高护理措施 2
心理护理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对 体温变化及伴随症状给予合理解释, 以缓解其紧张情绪
饮食护理 补充水分和营养。高热时 患者呼吸加快,皮肤出汗增多,水分 大量丢失,应鼓励其多饮水,必要时 静脉补充
体温过高护理措施 3
口腔护理:发热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粘膜
干燥,抵抗力下降,有利于病原体生长、繁殖, 极易引起口腔的炎症和溃疡,应保持口腔清洁
皮肤护理:随时揩干汗液,更换衣服和床单,
末梢循环不良,使机体产热减少
体温调节中枢受损:中枢神经系统功
能不良,如颅脑外伤、脊髓受损;药物 中毒,如麻醉剂、镇静剂;重症疾病, 如败血症、大出血
症状
发抖、血压降低、心跳、呼吸频率减 慢、皮肤苍白、四肢冰冷、躁动不安、 嗜睡、意识紊乱
晚期可能出现昏迷
体温过低护理措施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每小 时监测T 1次,注意R、P、BP的变化
防止受凉,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
卧床休息:高热时新陈代谢快,摄入减少而
《基础护理》第八章 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
2.病情观察
【异常血压的护理】
项目三 血压的评估与护理
任务二异常血压的评估与护理
患者血压过高时,应注意让其卧床休息,减少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血压过低时,应迅速安置平卧位,并立即报告医生采取措施。
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根据血压变化调整饮食中的盐、脂肪、胆固醇的射入,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任务三 测量体温的技术
项目一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一、 测量工具
3.红外测温仪
任务三 测量体温的技术
项目一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准确观测体温的变化,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为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
(1) 患者的年龄、病情、测量部位状况,情绪、意识状态,治疗情况、认知反应、配合程度等。(2) 影响体温波动的因素,如30分钟内有无进食冷热食物、被测部位进行冷热敷、沐浴、坐浴、剧烈活动等。若有此类情况,应酌情等待30分钟后再测。
体温过高,又称发热(fever, pyrexia),是指由于外伤或疾病影响导致机体体温高于正常的水平。通常以体温上升值超过正常水平0.5℃,或者一昼夜体温波动>1.0℃时,界定为体温过高。
任务二异常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项目一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一、 体温过高
以正常口腔温度为标准,根据体温升高的程度,将发热分为4个等级。①低热:37.5~37.9℃; ②中度热:38.0~38.9℃; ③高热:39.0~40.9℃; ④超高热:≥41.0℃。
项目二 脉搏的评估与护理
任务三 测量脉搏的技术
(1) 患者能理解测量脉搏的目的与重要性,积极主动配合操作。(2) 患者在测量过程中感觉舒适、安全。(3) 操作方法正确,部位选择合理,测量结果准确,绘制图形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脉压 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称为脉压
2020/6/17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 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 或1/3收缩压+2/3舒张压
血压的形成
* 前 提 条 件 :循环系统内血液充盈
* 两 个 重 要 因 素 : 心脏有射血功(动)
2020/6/17
外周阻力 (阻) *大动脉弹性回缩
舒张压 (mmHg)
﹤80 ﹤85 85~89 90~99 90~94 100~109 ≥110 ﹤90 ﹤90
2.低血压
*收缩压 90mmHg *舒张压 60mmHg ~50mmHg
常见于大量失血、休克、急性心力 衰竭病人;表现脉细速、心悸、头晕。
2020/6/17
3.脉压异常
(1)脉压减小 脉压 < 30mmHg 常见于心包积液、缩窄性 心包炎、末梢循环衰竭 (2)脉压增大 脉压 > 40mmHg 常见于主动脉硬化、主动 脉瓣关闭不全、动静脉瘘、甲状腺功亢进
血压的生理性变化
1.年龄
血压随年龄的增加 而增高,新生儿血压最 低,小儿血压比成人低
儿童血压的计算公 式:收缩压=80+年龄x2
舒张压=收缩压X2/3
2.性别
2020/6/17
更年期前女性血压略低于 男性,更年期后差别较小
血压的生理性变化
3.昼夜和睡眠
❖血压在清晨最低, 白天逐渐增高, 午后或黄昏最高; 过度劳累或睡眠 不佳时,血压稍 增高。
2020/6/17
1.高血压
分度
理想 BP 正常 BP 正常高值高 BP 1 级(轻度) 亚组:临界高血压 2级 (中度) 3 级(重度) 单纯收缩性高血压
2020/6/17
亚组:临界收缩期高血压
重点
收缩压 (mmHg)
﹤120 ﹤130 130~139 140~159 140~149 160~179 ≥180 ﹥140 140~149
血压的测量
测量血压的意义: 血压值能反映心脏泵血的效能、血容
量、动脉管壁的弹性、末梢血管的阻力及 血液的粘稠度等。血压的变化对诊断、治 疗、护理都能提供依据
血压测量的方法: 成涡流时发出响声而设计的
2020/6/17
血压的测量
血压计的种类和构造
第三节 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2020/6/17
血压
●是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所施的侧压 力,一般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计量单位 mmHg或kpa
两者换算公式 1mmHg*0.13=1kpa
1kpa *7.5=1mmHg
2020/6/17
概念
2.舒张压
在心室收缩时,动脉血 压上升达到的最高值
在心室舒张末期,动脉 血压下降达到的最低值
2、偏瘫者,应在健侧测量。 3、排除影响血压值的外界影响因素
袖带过宽→BP↓;袖带过窄→BP↑ 袖带过松→BP↑;袖带过紧→BP↓ 手臂低于心脏水平→BP↑;手臂高于心脏水平→BP↓ 放气太慢→BP↑; 放气太快,值难以听准、看清
2020/6/17
注意事项
4、如发现血压不清或异常时,应重测, 先驱尽袖带内空气,使汞柱降至“0”,稍等片 刻 再测
5、防止血压计本身造成的误差
6、保护血压计,打气不可过猛过高
7、测血压前,病人如有运动、吸烟、进 食等活动,应安静休息时间20~30min再测
8、测血压前应检查血压计及听诊器是否 符合要求
2020/6/17
第四节 呼 吸
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 断地从外界摄取氧气,排出二 氧化碳,机体与环境之间的气 体交换过程 。
2020/6/210708-7-19
血压的生理性变化
7.其他
紧张、恐惧、兴奋及 疼痛均可导致血压升 高,舒张压一般无变 化。劳动、饮食、膀 胱高度充盈、吸烟和 饮酒也可影响血压值
各年龄的血压平均值
2008-7-19 2020/6/17
异常血压的观察及护理
高血压 (hypertension)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但很难在正常血压和高血压之间划 一条明确的分界线。目前基本采用 1999年WHO和国际高血压联盟(ISH) 对高血压的定义:成人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 90 mmHg
2020/6/17
4.环境
在寒冷环境中血 压可升高,高温 环境中血压可略 下降。
血压的生理性变化
5.体位
立位高于坐位,坐位 高于卧位,重力引起的代偿机制有关
右上肢高于左上肢5~10mmHg;
6.身体不同部位 大多数人下肢血压比上肢高2040mmHg,因股动脉的管径大于
2020/6/17
肱动脉,血流量较多
2020/6/17
正常呼吸及其生理变化
外呼吸 呼吸过程 气体运输
内呼吸
2020/6/17
由3部分组成:
外呼吸、气体的运输、内呼吸
肺
O2
CO2
组织细胞
O2 血液 O2
2020/6/172008-7-19
★ 异常血压的护理
重点
1、四定:时间、部位、体位、血压计
2、观察病情
3、休息与活动:充足睡眠、生活规律
4、环境: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
5、情绪:稳定
6、饮食:易消化、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 高维生素、富含纤维素饮食,
7、健康教育: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规律生 活。 2020/6/17
影响血压的因素
★每搏输出量 收缩压 ★心率 舒张压 ★外周阻力 脉压 舒张压 ★循环血量、血管容积 ★动脉管壁的弹性 脉压差 血压由这五个因素相互调节,调节 中枢是位于脑干的血管运动中枢。
2020/6/17
外周阻力的影响因素?
❖ 阻力血管(小动脉和微动脉)口径 反比 ❖ 血液粘稠度 正比
2020/6/17
常用的血压计有: 汞柱式血压计 表式血压计 电子血压计
2020/6/17
2020/6/17
测量血压的方法
用物准备 ❖血压计 ❖听诊器 ❖记录本、笔
2020/6/17
2020/6/17
2020/6/17
2020/6/17
2020/6/17
2020/6/17
注意事项
1、四定:定时间、部位、体位、 血压计
正常血压及其生理变化
正常血压的范围: 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时 90mmHg≥收缩压≤139mmHg 60mmHg≥舒张压≤89mmHg 脉压为30-40mmHg
2020/6/17
血压的生理性变化
1.年龄
4.环境
2.性别
5.体位
3.昼夜和睡眠
6.身体不同部位
2020/6/210708-7-19
7.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