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选修一导学案全集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学案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学案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学案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课标要求】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作用。

【知识梳理】一、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一)北宋初期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社会动荡不安,统治出现危机1、阶级矛盾尖锐(1)原因:[1]土地兼并严重(主要原因); [2]人民赋税负担沉重;[3]战事连年不断; [4]自然灾害频繁。

(2)表现: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发生。

2、民族矛盾激化(1)原因:辽和西夏始终威胁着北宋的安全。

(2)表现:辽、西夏与北宋战争不断。

(二)北宋加强专制集权和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1、积贫积弱根本原因:北宋初期,统治者强化专制集权,加强统治。

免役法(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级收取免役钱,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作用:限制了官僚地主特权,增加了政府收入,减轻了农民徭役负担,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免役钱对贫困人家是沉重负担,许多人家为此家破人亡。

市易法在东京设置市易务,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作用: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稳定了物价和商品交流,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数量,并按土地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作用: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农民免除赋税,得到实惠。

/均输法设立发运使,掌握东南六路生产情况和政府与宫廷的需要情况,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采购物资。

作用: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便利了市民的生活,减轻了纳税人的负担,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

/2、强兵之法(目的:改变积弱的局面;巩固封建统治秩序;整顿加强军队)主要措施内容作用和成效保甲法将农民组织起来,编为保甲。

以十户为1保,每户两丁以上抽一丁为保丁,农闲时练兵,战时作战,实行连坐法。

加强了封建统治秩序,维护社会治安;寓兵于农;军队精简方面也卓有成效。

保马法规定百姓可自愿申请马匹的质量和数养马,每户一匹,由政府拨给官马或给钱自购,养马户可减免部分赋税,马病死则要赔偿量提高;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

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学案

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学案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学案学习目标: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学习重难点:1.重点: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措施。

2.难点:从背景、内容等方面比拟王安石变法与庆历新政。

学问自学:一、起用王安石1.缘由(1)____________失败后,社会冲突更加锋利。

(2)________提出了变法的主见和设想。

(3)宋神宗盼望转变____________的局面。

2.标志:1069年,________任用王安石为____________,主持变法。

二、变法的主要内容1.富国之法(1)目的:转变______局面,调整封建国家、______和______的关系,开展生产。

(2)内容①青苗法:每年春夏两季青黄不接时,政府______或谷物给农夫,使农夫免受______盘剥。

②农田水利法:政府鼓舞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③免役法:又称________。

政府向应服役而又不愿服役的人户,按____________收取________,雇人服役。

④市易法:在东京设置________,收购____________,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⑤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____________,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依据____________和肥瘠收取赋税,______、______也不例外。

⑥均输法:政府要求东南六路的________,依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那么选购。

2.强兵之法(1)目的:转变______局面,稳固____________秩序和、加强队。

(2)内容①保甲法:把农夫编为______,闲时练兵,战时作战。

②保马法:百姓____________养马,养马户可________________。

③将兵法:设“将〞为队编制的根本单位,每将置______一人专管训练。

④设器监:监督制造______,提高____________。

3.取士之法(1)目的:为顺当推行变法,选拔和培育______。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导学案 第4单元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学生版)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导学案 第4单元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学生版)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王安石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方面的改革措施。

2.理解各项措施的作用二、学习重点:1.王安石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三、学习难点:1.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原因及王安石变法每一项措施所解决的问题。

2.如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

【自主学习】一、起用王安石1.原因:(1)夭折后,社会矛盾更尖锐。

(2)提出变法的设想。

(3)宋神宗希望改变的局面,决定起用王安石。

2.标志: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主持变法。

二、变法的主要内容1.富国之法:(1)目的:改变局面,调整、和关系,发展生产。

(2)措施:①法:每年春夏两季青黄不接时,政府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

②法:政府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③法:以钱代役,不服役的也要出钱。

④法:政府在东京设置,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⑤法:政府核实地,按土地的和收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⑥法:要求依“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采购物资。

2.强兵之法(1)目的:改变局面,巩固秩序。

(2)措施:①法:把农民编为,闲时练兵,战时作战。

②法:百姓自愿申请养官马,可减免部分。

③法:设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选派有经验的武官专管训练。

④设:监督,提高武器质量。

3.取士之法——为变法服务(1)目的:为推行变法,选拔和培养。

(2)措施:①改革制度: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和;设,专考律令断案。

②整顿:重编教科书;太学生中的优异者可免试做官,开设新学科。

③:提拔有志于改革的中下级官员。

【合作探究】1.王安石变法和庆历新政的比较。

2.简要叙述王安石变法经济和军事改革的主要内容?【巩固提高】一、选择题1.王安石主持变法的身份是()A.宰相B.参知政事C.三司使D.市舶使2.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既可以限制高利贷者又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是() A.青苗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农田水利法3.在王安石的富国之法中与商业相关的措施是()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方田均税法④市易法⑤均输法A.①⑧⑤B.②④⑤C.③⑤D.④⑤4.王安石变法时所设立的市易务,主要职责是()A、负责市场税收B、核准市场物价C、管理对外贸易D、调节市场物价和商品流通5. 范仲淹改革与王安石变法的相同之处不包括 ( )A.改革背景相同 B。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导学案 第1课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导学案 第1课

[课标要求]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 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3.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第1课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目标导航] 1.概括北宋中期面临的主要问题。

(重点) 2.理解庆历新政的主要内容。

(重点) 3.分析庆历新政昙花一现的原因。

(难点)一、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1.原因(1)北宋初年,宋太祖对兼并土地采取放任态度,导致部分自耕农沦为佃农。

(2)为解决财政困难,政府不断增加赋税,导致中小农户赋税沉重。

(3)连年战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加重了人民的苦难。

2.表现:北宋中期,各地农民反抗不断发生,威胁北宋王朝统治。

[重点精讲]自耕农与佃农的区别(1)佃农:没有土地,耕种地主的土地,但自己备有一定的劳动工具、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与地主具有人身依附关系。

(2)自耕农:自己占有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依靠自己和家庭成员进行农业经营的个体农民。

二、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历史认识]宋代的民族政策虽然对宋政权来说是耻辱的,但客观上为当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和平的环境,并促进了民族融合。

[概念阐释]恩荫制度:指官宦子弟、亲属及门客不必通过科举即可做官。

其影响是使官员人数增加,出现冗官现象;造成政府效率低下,加重财政负担,进一步激化阶级矛盾。

三、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1.背景(1)社会矛盾激化,封建统治出现危机。

(2)北宋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人,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

2.推行:1043年,宋仁宗任用主张改革的范仲淹、富弼等人进行改革。

3.措施(1)吏治上①改革文官升迁办法,定期考核政绩,依照政绩提拔官员,淘汰冗员。

②严格“恩荫”制,防止权贵子弟亲属垄断官位。

③改革贡举制,令州县立学;改变专以词赋、墨义取士的旧制,着重策论和操行。

④慎选地方官吏。

(2)经济上:减轻徭役,重视农桑。

4.结局(1)失败:庆历新政仅推行了一年多就夭折了。

(2)原因: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

[归纳总结]庆历新政的特点(1)改革重点是整顿吏治,涉及官员选拔与任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导学案第2课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导学案第2课

(1)据史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 维护地方治安, 逐步实现与募兵制的有机结合, 促进军队纪律的改进和战斗力的提高, 并节省军费开支。 (2)据史料二,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 提示 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官吏任用重科名资历。
王安石变法的特点 (1)理财措施的特点 ①实现“民 (老百姓 )不加赋而国用饶”,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主要来自有产者阶层,如官僚 地主、高利贷者和大商人。②取消官僚地主的部分特权。③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的长远发展。 (2)整军措施的特点 ①用类似“民兵”的管理方法,整顿社会秩序,重在防范农民起义。②改革军事而不增加政 府的财政支出。③对更戍法进行适当调整。 (3)取士之法的特点:关注人才培养,注重培养实用创新型人才。
1.(2017 ·北京西城模拟 )北宋神宗时期, 王安石回击对新法的质疑: “举先王之政, 以兴利除
3.王安石的取士之法同庆历新政在选官用官方面的改革相比, 显吸取教训的特点。
已有较大变通和缓和, 已有明
4.王安石变法中的唯才用人, 打破了按资升迁的成规, 许多低级官员和下层士大夫得到了发 挥才干的机会。
[知识图示 ]
主题一 王安石变法中的富国之法 史料一 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主要是 ①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通过政府利用商人
,提出了变法的设想。
[易错提醒 ] 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复杂尖锐,阶级矛盾、民族问题冲突不断,统治集团内外交困,不得不
进行改革,以挽救统治危机。
二、措施及内容
类别
措施
青苗法
农田水利法 农
富国之法Biblioteka 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 商
均输法
内容 青黄不接时, 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 收获后还本付 息 鼓励开垦荒地和兴修水利, 公用水渠须“疏通均济” 又称募役法。 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照贫 富等第收免役钱 重新丈量全国土地,按照土地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 在东京设市易务, 出钱收购滞销货物, 市场短缺时再 卖出 政府要求东南六路的发运使, 按照“徙贵就贱, 用近

2021-2022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学案: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学案: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 Word版含答案

学案12 专题学习总结
【线索梳理】
表解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重难突破】
生疏历史上改革的本质与规律
1.任何改革,从根本上说,都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的调整。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适应一般有两种状况:
(1)整体适应,部分不适应。

针对这种状况的改革,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调整,这样的局部调整就是改良性的改革,如王安石变法。

(2)二者从根本上相互冲突,这就必需从根本上改造旧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这种根本的改造就相当于革命性的改革,它必定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如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

2.凡是改革,都必定要触及一部分社会既得利益者或特权阶层,因此必定会遇到阻力。

革。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优秀教学案例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四《王安石变法》优秀教学案例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内容和实施过程,提高他们的历史分析能力。
3.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性,以人性化的语言引导学生认识王安石变法在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观念和责任意识。同时,注重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使他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多媒体教学:在讲授王安石变法的过程中,教师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了与王安石变法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料。这种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使得历史事件更加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有助于他们更直观、更深入地理解和记忆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3.角色扮演:在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入体验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这种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行为,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故事引入:讲述北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播放多媒体:播放与王安石变法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料,为学生营造直观、生动的学习氛围。
3.角色扮演:组织学生扮演王安石及其支持者、反对者等角色,进行情景模拟,使学生深入体验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
2.强调作业要求:明确作业的完成标准和提交时间,提醒学生认真对待。

高中历史人教版 选修一 4.2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导学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 选修一 4.2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导学案

班级:组别: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审批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2课变法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王安石变法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难点:王安石变法每一项措施所解决的问题;如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

【学习模块】一、起用王安石1、王安石上书《言事书》】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2、宋神宗起用王安石原因:社会矛盾仍然尖锐;王安石提出变法主张和设想;宋神宗赞赏他的设想,又有变法愿望。

标志: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二、王安石变法内容1、目的:巩固封建统治2、核心内容:富国强兵3、具体措施:取士之法①改革(内容上)科举制度:废诗赋取士,注重能力的经义策论考试②整顿太学:③唯才用人:【合作探究】材料一:(王安石说)人之困乏,常在新陈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

……昔之贫者举息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则青苗之令行矣。

——引自《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二:(司马光)言青苗之弊曰:“平民举钱出息,尚能蚕食下户,况县官督责之惑乎!”惠卿曰:“青苗法,愿则与之,不愿固不强。

”光曰:“愚民知取债之利,不知还债之害,非独县官不强,富民也不强也。

”帝(神宗)曰“陕西行之既久,民不以为病。

”光曰:“臣陕西人也,见其病,未见其利。

”——引自《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三:清朝史学家赵翼评论说:青苗钱虽曰不得过二加息,而一岁凡两放两收,则其息已加四;有司又约中熟为介,令民偿必以钱,则所定之价,又必逾于市价,而民之偿息,且十加五六,则并非安石之初法矣,此所以病民也。

——引自赵翼《廿二史札记》回答:①材料一中的“兼并之家”、“豪民”主要指哪些人?(4分)②据材料一指出青苗法主要对谁有利?(4分)③在材料二中,司马光认为“青苗法”在实施过程中有什么问题,他指出问题的目的是什么?(6分)④材料三赵翼观点是否有道理?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赵翼的结论与王安石的目的是否矛盾?说明你的结论。

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同步导学案:第四单元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同步导学案:第四单元 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阅读漫画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姓名:
图1
图2Leabharlann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和图 2 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
(2)王安石为人正直,心系天下,但其变法却不甚得民心,最终也以失败而 告终,你认为哪些因素导致了这一结果?
3
课外作业——第 3 课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姓名: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 材料一 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 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苟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 必不均矣。……得其人缓而谋之,则为大利;非其人急而成之、则为大害。 故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 ——《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二 臣(司马光)向曾上言: “教阅保甲,公私劳膏,而无所用之;敛 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此皆所害 者大,所及者众,先宜变更。 ” ——《续通鉴长编》 材料三 及神宗朝,荆公秉政……国事日非,膏肓之疾,遂不可治。后 之人但言其农田、水利、青苗、保甲诸法为百姓害,而不知其移人心、变风 俗为朝廷之害。其害于百姓者,可以一旦而更。而其害于朝廷者,历数十百 年,滔滔之势,一往而不可反矣。 ——《日知录》 回答: (1)材料一与材料二争论的是什么问题?各自的观点和理由是什么?
(2)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要关心“民”的疾苦,对此你有何看法?
(3)材料三的观点与材料二比较,有何相同点和区别?
(4)三段材料作者所谈问题的根本目的有无区别?为什么?
4
课堂研讨 1.阅读教材 P55 页的【学思之窗】 ,请思考:从上述意见,你能看出他们结 变法的不同态度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态度?
1
2.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
3.王安石变法应该说是一场失败的改革。你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 些?从王安石变法的失败中我们能够得到哪些教训?

人教版 选修1第四单元 第二课 《王安石变法》优质教案-学习文档

人教版 选修1第四单元 第二课 《王安石变法》优质教案-学习文档

选修一第4单元王安石变法教案课标要求: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变法的必要性、变法的可能性、变法的目的)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3、王安石变法的结局(变法结局、失败原因)知识梳理:一、变法的背景(积贫积弱的北宋)1.改革的必要性: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严重,改革势在必行!三冗:冗官、冗兵、冗费;两积:积贫、积弱(财政危机、边患危机、统治危机)“三冗两积”局面形成的根源: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了“收精兵”等措施。

2.挽救危机的尝试——庆历新政(1043年)直接原因:宋夏战争的失败激化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目的:革除弊政、维护封建统治人物:范仲淹、宋仁宗措施:以整顿吏治为核心结果:失败失败原因:改革触犯保守派官僚利益,遭到他们反对;宋仁宗动摇影响:揭开了北宋变法改革的序幕3.改革的可能性:王安石变法的有利条件①挽救社会危机的社会责任感②了解民间疾苦,富有经验③上书皇帝,得到宋神宗的支持④意志坚定,不畏强权和阻力4.变法目的:富国强兵,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

变法的核心:增加财政收入以富国、提高军队战斗力以强兵小结: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1、积贫积弱导致北宋中期的三大社会危机——财政危机、边疆危机和政治危机(必要性)2、“庆历新政”的失败为王安石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可能性)3、王安石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和“三不足”的大无畏精神的影响(可能性)4、宋神宗继位,任用王安石为宰相,推行变法。

(可能性)二、变法的过程1、宋神宗起用王安石为相2、王安石变法(1)根本目的:摆脱积贫积弱和社会危机,实现富国强兵,巩固封建统治。

(2)核心内容:富国强兵第 1 页(3)主要措施:富国、强兵、育才3、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及结局(1)评价: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进步性(历史作用):①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②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人教版选修一第四单元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选修一第四单元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优秀教学案例
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2.强调改革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引导学生总结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通过总结,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王安石变法的意义。同时,我会强调改革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1.培养学生对改革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会了解到王安石变法是为了挽救北宋的政治危机,提高国家财政收入,改善民生。通过分析王安石变法的过程及其历史作用,让学生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对待改革的正确态度。
2.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评价历史事件。
2.鼓励学生提问,充分调动他们的思考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设计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这些问题将涵盖王安石变法的各个方面,引导学生主动查阅资料、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我还会鼓励学生提问,充分调动他们的思考积极性,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教学过程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通过反思与评价,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反思与评价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知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人教版选修一第四单元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选修一第四单元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旨在让学生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从而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王安石变法是北宋中期的一次重要政治改革,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王安石变法的初衷是为了挽救北宋的政治危机,提高国家财政收入,改善民生。同时,学生还能认识到王安石变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为后来的改革提供了借鉴。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选修一第四单元第2课《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选修一第四单元第2课《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

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自主学习变法背景和内容2.通过史料分析,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辩证分析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

3.提升学生对改革本身的认识。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大环境及相应制度保障;改革过程是艰难的,还应有正确的策略、坚定的信念、伟大的勇气与坚韧的毅力等。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2.教学难点:对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的全面分析及对其历史地位的全面认识三、教学思路本课主题为——儒家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

王安石年少得志,面对民间疾苦便立下“矫世变俗”之志,变法之前地方政绩显著,变法之后,百折不挠,面对种种困难王安石没有退缩,鞠躬尽瘁,践行了一个儒家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何成刚和沈为慧老师认为选修课探究性色彩应该更浓一些,本课结合导学案,选择了不同视角的史料,让学生全面认识王安石变法历史作用。

本课整合后分三个部分:1.王安石其人2.王安石其法3.王安石其功。

四、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如果给你一次穿越在古代的机会,你们愿意选择哪个朝代?......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宋代。

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

我想体验东京的夜市,我想体验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等技术的运用。

这么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时代,然而宋代并没有逃脱古代封建王朝的宿命——中期危机。

王安石怀抱着一颗“心忧天下”的爱国之心,肩负着北宋文人士大夫阶层独有的社会责任感与家国使命感,为了实现自己心中所勾勒的那幅理想蓝图,进行了一场大胆的政治实践,这便是历史上的王安石变法。

【新课讲授】一、王安石其人找学生读王安石其人简介,意在让学生体会王安石能力和责任担当,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家国情怀。

立志要趁早,只有拥有广泛的学识和过硬的能力,才能为自己和国家做更多的贡献。

二、王安石其法1.变法背景的学习首先检查学生自主预习结果,然后教师结合课件补充完善。

江苏省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同步导学案:第四单元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江苏省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同步导学案:第四单元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课题:——第 2 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姓名: 备 注
学习目标 1.归纳王安石在“富国” 、 “强兵” 、 “育才”等方面采取的主要变法措施。 2.理解各项措施的作用 课前预习 一、起用王安石: 1.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原因: (1)庆历新政失败后, 更加尖锐,要求改革的呼声又起; (2)王安石给宋仁宗呈送了长达万言的《言事书》,提出了变法主张,但没 被采纳; (3)1068 年,宋神宗即位。宋神宗希望改变 的局面,决定起 用王安石。 2.起用:1069 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二、王安石变法的措施: 1.富国之法: (1)目的:改变 的局面,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发展 生产。 (2)内容: ①青苗法:在每年春夏两季青黄不接时,政府 给农民,收获 后还本付息。这就使农民在耕种、收获季节不至缺乏种子和粮食,又可 以避免受 盘剥。 ②农田水利法:政府鼓励 和兴修水利工程,工程所需费用由 当地住户依户等高下出资。如私家财力不足,可向州县官府贷款。被豪 强垄断的公用水渠,须重新“疏通均济”。 ③募役法(免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 收 取免役钱,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 ④市易法:政府在东京设置 ,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 再卖出。 ⑤ 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按照土 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⑥均输法:要求发运使必须清楚东南六路的生产情况和宫廷的需求情况, 依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采购物资。 2.强兵之法: (1)目的:改变 的局面,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和整顿、加强军队。 (2)内容: ① 法:政府把农民组织起来,编为保甲。十户为一保。每户两丁 以上,抽一人为保丁。保丁农闲时练兵,平时维护地方治安。还实行 连坐法,同保人要互相监督、检举。 ②保马法:规定百姓可自愿申请养马,每户一匹,富户两匹,由政府拨 给官马或给钱自购。养马户可减免部分赋税,马病死则要赔偿。 ③将兵法:设 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每将置正将一人,挑选武 艺较高、作战经验丰富的武官担任,专管训练。 ④设军器监:政府下令设置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严格管理,提高武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学案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学案

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一.历史背景(一)必要性——北宋中期社会危机四伏1.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政府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1)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农民起义不断地租、高利贷和官府赋役的盘剥;连年战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2)民族矛盾激化:面临辽、西夏的威胁;(3)统治阶级内部矛盾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导致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积弱含义:军队战斗力低下原因:集中军权,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积贫含义:北宋财政入不敷出原因:冗官、冗兵、冗费(二)可能性1.庆历新政后,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要求变革的呼声强烈。

(1)时间、人物:1043年,范仲淹(2)根本目的: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

(3)改革的中心:整顿吏治,针对腐败的官僚体制(4)主要内容:改革文官升迁制度;严格恩荫制;改革贡举制;慎选地方长官;减轻徭役,重视农桑;(5)结果:失败结合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你认为庆历新政的措施存在哪些问题?措施较为激烈,直接指向大地主、大官僚;措施较为片面,局限在整顿吏治上。

措施脱离实际,不能解决当时存在的主要矛盾。

2.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三.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1.性质: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2.进步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3.局限性: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负担依然沉重;4.在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的情况下,王安石改革,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军事力量的壮大,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五.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1.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改革充满了阻力2.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3.支持变法的组织机构不够健全,赏罚也不够公正4.变法的重要支持力量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及其去世,使保守派重新得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系列一:社会危机四伏和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1.阅读、自学第四单元第 1 课,分析概括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认识变法的必要性和 紧迫性。
问题系列二: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主要措施) 2.阅读、自学第 2 课,归纳北魏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措施,理解这些措施的主要含义,并 分析每一条措施的作用。(提示:分为富国之法、强兵之法和取士之法三个方面,要知道这三
本单元学习中国古代第三次重要变法,即北宋中期的王安石变法,不同于前两次的是这次 变法发生在封建王朝中期,是一次为了克服统治危机的自救改革。结合导语,需明确以下三 个方面:
(1)宋元时期的历史发展线索:晚唐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分裂混战→北宋与辽和西夏的并 立→ 南宋与金的对峙→元朝重新统一全国。
(2)宋朝时期的历史特征: 经济方面:①经济重心南移,改变过去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经济格局;②商业取得重大突 破,打破时空限制、出现最早的纸币;③棉纺织业兴起、棉布开始成为重要衣料。 政治方面:①极力强化中央集权、形成三冗、国家积贫积弱;②与辽和西夏等少数民族政 权并立,民族战争频繁。 文化方面:①三大发明取得划时代成就、影响深远;②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发展为理学,重
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
为变法造了舆论,有利于改革的
推进
3.改革的目的和成效
(1)目的
直接目的:为了富国强兵,改变积弱的局面;根本目的: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巩固封
建统治。
(2)变法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①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积贫局面:通过变法,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国库充裕。②一定程度
2、概括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作用。
五、展 1、大胆提出你的疑惑:组议中无法解决的问题由组长提出来,由其他小组解决。 2、概括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作用。
六、评
第1页共4页
1.教师点评 2.课堂小结(结合本课本知识结构图)
七、请试着写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图
八、拓展延伸
1. 北宋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严重的社会危机

作战;实行连坐法
会治安,增强了军事力量,减轻

了财政负担
保马法
废掉牧马监,由民户代养官马
见课本
军器监
在开封设军器监,管理武器的制造 见课本
肓 改 革科举 制 废除原来的科举考试科目,改以经义 使王安石的革新思想得到比较广
才度
策论取士
泛的传播
之 整顿太学 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

儒家经典
唯才用人
农户,加收 20%的利息。
贷剥削农民,一定程度缓和阶级

矛盾
国 募(免)役法 州县出钱募人充役,按户等征收募役 保证农民生产时间,促进农业发

费用。目的:为了减轻农民的劳役负 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增加了政

担,不误农时(或保证农民的劳动时 府财政收入
间,促进生产力发展)
农田水利法 规定各地垦荒和兴修水利工程

上抑制兼并,社会经济发展,人民负担减轻,社会矛盾有所缓和。③积弱局面有所改观:北宋
军事力量增强,国力得到增强,扭转西北边防屡战屡败局面。
树统治地位;③世俗文学艺术勃兴,诗词戏剧成就斐然。如宋词、话本、风俗画等。
(3)北宋中期的两次改革 宋仁宗任用范仲庵改革、以整顿吏治为中心(史称“庆历新政”); 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 法、以富国强兵为核心。 【导学流程】 一、导:复习提问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 二、思—基础感知 依据预习学案自学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并记忆基础知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 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到下面空白处,以备上课集体讨论、突破。在自学本节课的 基础上,系统梳理和总结以下问题。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小组:________ 【课标要求】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及主要内容;认识变法各项举措对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 作用;认识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难点:对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准确理解;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体会改革的曲折性和复杂 性;对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地位的全面认识。 【本单元概述】
(4) 庆历新政失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2 变法主要措施:富国、强兵、育才
项目
内容、目的
作用
均输法
要了解生产和需求情况,就近采购, 减轻了纳税户的负担,增加了政
以节省国家开支。
府的财政收入
市易法
在开封设“市易务”,收购滞销货物, 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
市场缺货时卖出
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青苗法
每年青黄不接时政府借钱或粮食给 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高利
方面各自的目的。)
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以“理财”为中心,最好的理财富国之路是积极开源而不是消极节
流。富国之法的目的:为改变____的局面,发展生产,增加政府收入;强兵之法的目的:为
了改变_____的局面,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和加强国家对军队的管理,提高____战斗力;取士之法
的目的:为变法造舆论,统一思想;为改革选拔和培养人才。
修建大量水利工程,利于灌溉和
防洪抗灾;耕地面积大大增加
方田均税法 清丈土地,按照土地多少和肥瘠收取 纳税土地增多,增加了政府收入;
赋税。目的:为了减少无地、少地农 部分农民免除赋税负担,得到实
民的负担。

强 将兵法
精简裁并禁军,选拔将官,加强训练 见课本
兵 保甲法
农户按保组织,保丁闲时练兵,战时 加强了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社
问题系列三: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3.阅读、自学第3课,在学习第2课的基础上概括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必然性:封建社会内部的矛盾,对封建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无法根本解
决的,因此王安石变法失败是必然的。
三、探索未知 通过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写在下面的空白处,以便交流。
四、议 对议:核对“基础感知”中相关问题的答案,相互检查,加强理解和记忆。 组议:1、“基础感知”中通过对议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
(1)政治上:宋初空前强化君主专制集权,出现冗官(官僚机构膨胀)、冗兵、冗费(官俸、
军费开支过大)的国家财政危机,形成积贫积弱局面;政治腐败。
(2)经济上:土地兼并现象严重,赋税徭役繁重,自然灾害严重,农民生活困苦, 阶级矛盾
日益激化,农民起义不断。
(3)民族关系上:辽、西夏威胁,民族矛盾激化,争战不已,胜少败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