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排位学习资料

合集下载

【模具设计】注胶模具的排位设计PPT

【模具设计】注胶模具的排位设计PPT

·无冷却水孔或制品较小时,h1取15~20mm。
·冷却水孔边到型腔的距离取1.5d,或取10~15 mm。
制品平面投影面积(cm2)
h1(mm)
d(mm)
<40(6.32)
20~25(20)
6
40~77(8.72)
25~32(30)
8
77~116(10.72)
32~38(35)
10
116~154(12.42)
B(cm) 15、20
25
30、35
40
45、50
h7(mm)
30
35最低
45
50
60
③B板厚度h8=后模芯厚度h6+ B板开框背后厚度h7
完整版ppt
12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55
140
45
300
65
170
350
65
220
50 L0 = L - 2 LK
55
400
75
250
55
450
85
280
60
500
95
310
完整版p6p0t
10
三、高度尺寸的确定
注塑模具的排位设计
1、前模部分(前模厚度=产品的高度+10水孔深度+15~20,再取接近的整数)
①型腔背后模芯厚度h1,h1与冷却水孔的布置及制品的平面投影面积有关。
完整版ppt
3
注塑模具的排位设计
3、对高精度制品,型腔数目尽可能少。因为每增加一个型腔,制品精度下降4%。 精密模具型腔数目一般不超过4个。
4、相同颜色、相同原料。

模具排位(新).doc

模具排位(新).doc

注塑模具排位订模胚一、模具排位CORE料边至回针应有10mm距离。

二、<1>.制品在内模的排位应以最佳效果形式排放位置,要考虑入水位置和分型面因素. 要与产品的外形大小、深度成比例.<2>.制品到精框边的距离:A).小件的制品:距离为25mm~30mm之间,成品之间为15mm~20mm,如有镶件则为25mm左右,成品间有流道的最少要15mm.B).大件的制品:距边为35~50mm,如果有突出块,按小件产品边。

有镶件最小为35mm,如1件钢件出多件小产品,则其之间的距离应12~15mm左右.成品长度在200mm以上,宽度在150mm以上其产品距边应不少于35mm.<3>.制品排位时选择基准的原则:A).优先选取具明显特征(如柱位、碰穿孔、骨位中)的部分分中.B).若选取PRO/E 3D 基准时,要注明CSO 或CSI或DTM的名字.C).形状特别,难以确定基准的制品,要与CAM 讨论再确定其基准. D).制品基准与模胚中心一定要为整数,并在标注尺寸时于数字上加方框以示区别.<4>.排位时确定内模精框X,Y坐标方向的原则:若内模精框长宽尺寸差明显,必须取较长一方之方向为X轴方向放置模胚排位,以配合工场机床加工方向,减少出错几率.二、订模胚<1>.尽量采用标准模胚(LKM标准或鸿丰标准).A).由工字模改直身模时,不要移动方铁,要直接在方铁上锣码模坑.B).不标准模胚要经过主管同意并要在排位图上注明.<2>.用CH型和CT型模胚要做码模坑,高度和宽度为25~35mm左右,长度按模胚的高度确定.< 3>.顶棍孔应按模胚的大细长宽加工1个或2个或4个孔(加工1个以上顶棍孔时,要做长顶棍,模胚中心的顶棍孔不做).孔径为35mm ~ 40mm.模胚高度在400mm以下(包括400mm在内)做1个顶棍孔;模胚高度在400mm以上做2个或4个顶棍孔,孔距按资料加工.<4>.弹弓孔直径应大于弹弓直径1~2mm之间,藏入B板深度最少为20至30mm.< 5>.出模胚加工图,要由模胚供货商加工唧嘴孔(法兰)、弹簧孔、方型辅助器安装凹位或爹把边钉孔等; 大的模胚(800X800)需加工撑头孔(包括底部的螺丝孔)、斜方避空孔、斜方青铜镶件、斜方色仔、行位、行位压板、运水、运水桶等; 细水口模胚还须加工水口拉杆、弹弓胶孔、拉胶孔、塞打螺丝孔等; 出模胚加工图前请征询工场要求, 根据工场实际工作量决定需要加工对象.<6>.大水口模胚为2730以上的模胚,A板的厚度应为精框的深度加25mm~35mm之间,B板的厚度为精框深度加50mm~70mm 之间;模胚在2525以下,A板的厚度为框深加25mm~30mm左右,B板为40mm~50mm之间.<7>.细水口模胚A板的厚度为框深加30~40mm之间,B板厚度为框深度加50~60mm之间.(大、细水口模胚规格可参照龙记模胚数据). 三、成品之间12—20mm(特殊情况下,可以作3mm)当入水为潜水时,应有足够的潜水位置,成品至CORE边15-50mm,成品至CORE的边距与制品的存度有关,一般制品可参考下表经验数值选定。

模具设计-产品排位

模具设计-产品排位
产品排位
1,模穴数的通俗叫法: 1*1 = 一模一穴(一套模具,出一个产品); 1* = 一模 穴(一套模具,出 个产品); 1+ = 2,一模多穴的模具排位有平衡式和非平衡式两种,它们的区别是,从主流道到各个型腔的分流道长度不同。钢龙模具 Nhomakorabea制作
一模 穴(一套模具,出 个不同的产品)
浇口套 模具中心线
产品排位, 大约在20-30 之间。如果产品有很明显的孔,圆柱子等, 如左图,那么就最好是保证 为整数 上面这条排位的原则适用中小型的模具,若是大型模具,比如 超过50 比较深的,大的产品,就要考虑模具的强度, 也就要适当加大 多,
当然,产品的排位随意性很大,要从总体去考虑。最好是多去看看别人设计的模具, 多多体会,也不是很难
平衡式流道之混合形式
Created with novaPDF Printer (). Please register to remove this message.
平衡式流道之辐射式 辐射式流道的缺点:由于排列不紧凑,会使模具变大,分流道较长
平衡式流道之单排列式
平衡式流道之 形
平衡式流道之 形
平衡式流道之 形
非平衡式流道 非平衡式流道,每个产品的流程都是不同的, 只有将浇口做成不同尺寸,来调整至同时均匀进入各个型腔 实际设计中,常将浇口设计小点,在试模的时候,再调整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新手必看)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新手必看)

1. 塑胶材料常用收缩率?ABS PC PMMA PS 1.005 POM PVC PE 1.020 PP 1.015-1.0202. 塑胶件常出现的瘕疵?缺胶、披风、气泡、缩水、熔接痕、黑点、气泡、条纹、翘曲、分层、脱皮等 .3. 常用的塑胶模具钢材?718 738 S136 NAK80 SKH51 SKD61 2344 84074. 高镜面抛光用哪种钢材?常用高硬热处理钢材,如SKD61 、8407 、S136 等!5 . 什么是2D ?什么是3D ?2D 是指二维平面,3D 是指三维空间。

在模具部分,2D 通常是指平面图,即CAD 图;3 D 通常是指立体图,即PRO/E 、UG 或其他3 D 软件的图档。

6 . UG 的默认精度是多少?UG 的默认精度是0.0254MM7 . 什么是碰穿? 什么是插穿?与PL 面平行的公母模贴合面叫碰穿面;与PL 面不平行的公母模贴合面叫插穿面!8 . 条和丝的关系?条和丝都是长度单位。

条为台湾用语,1 条=0.01MM ;丝为香港用语,1 丝=0.01MM ,所以,1 条=1 丝9 . 枕位是什么?外壳类塑件的边缘常开有缺口,用于安装各类配件,此处形成的枕状分型部分称为枕位 .10 . 火山口是什么?BOOS 柱根部减胶部分反映在模具上的类似于火山爆发后的形状叫做模具火山口。

深的骨位上也常做,目的是为了防止缩水。

11 . 呵是指什么?呵就是模仁,香港习惯用语,镶呵的意思就是镶模仁。

12 . 什么是虎口?虎口,又称管位,即用来限位的部分。

常用在模仁的四个角上,起前后模仁一个精定位的作用,常用CNC 或模床加工。

13 . 什么叫排位?模具上的产品布局称为排位。

往往由进胶式样与模具结构及产品本身来决定的。

14. 什么叫胶位?模具上产品的空穴称为胶位。

也就是你需要的塑胶件15 . 什么叫骨位?产品上的筋称为骨位。

多是起连结或限位作用的16 . 什么叫柱位?产品上的BOSS 柱称为柱位。

模具设计结构标准讲解

模具设计结构标准讲解

模具设计结构标准讲解兴旺模具模具设计结构标准一.产品排位1.1 产品的排位二.型芯尺寸结构2.1 型芯的设计三.冷却水道结构3.1 冷却水道的设计原则四.流道结构4.1 喷嘴与定位环4.2 流道的设计4.3 浇口的设计4.4 其它设计五.定位结构5.1 模板的定位5.2 镶针的定位六.开闭模控制结构6.1 小拉杆6.2 拉板6.3 尼龙扣七.滑块结构7.1 滑块的设计7.2 滑块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7.3 滑块的结构八.滑块镶拼结构8.1 滑块镶拼的使用场合8.2 滑块镶拼的几种结构8.3 滑块的导向8.4 滑块压板设计8.5 耐磨块的设计8.6 楔紧块的设计九.斜顶结构9.1 斜顶的设计原则9.2 斜顶的结构与参数9.3 斜顶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9.4 斜顶导向9.5 斜顶座十.顶出结构10.1 顶针顶出结构10.2 司筒顶出结构10.3 直顶顶出结构10.4 顶块顶出结构10.5 推板顶出结构10.6 气顶顶出结构十一.模具加工及外观标准一.产品排位1.1产品的排位○1一定要以节约为原则○2应尽量避免滑块和斜顶产生多重角度,减少模具的加工难度。

○3一模多腔时,应当优先考虑平衡排列,尽量减少流道的总长度保证塑料的流动性。

○4一模多腔时,当产品之间不通过流道时X、Y向之间的距离要保证在6~25mm,当产品之间过流道时X、Y之间的距离要保证在20~40mm。

二.型芯尺寸结构2.1型芯的设计○1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约成本。

○2型芯强度设计标准,如表:产品尺寸(X、Y)产品与型芯边缘的距离(X、Y)产品与型芯边缘的距离(高度Z向)50以下15 25100以下20 25150以下25 30250以下30 35400以下35 40650以下40 45800以下45 50○3当设计深腔模具时,高度大于150mm以上的桶形产品。

应考虑原身留的形式,模板之间互锁来加强模具的强度(比如电池槽模具结构)。

○4型芯订购公差标准:当型芯用硬料(需要热处理的钢材),未热处理之前加工时必须必须把长、宽、高方向各加大0.5~1mm,以补偿热处理时产生的变形。

注塑模具设计第3讲 实例2-2D-03 产品排位确定型腔、型芯尺寸

注塑模具设计第3讲 实例2-2D-03 产品排位确定型腔、型芯尺寸

5
注塑模具设计实例教程
的规定。 注意: (1)四个排位视图中,投影关系要对应; (2)型芯视图与型腔视图所反映的型芯、 型腔的长宽尺寸必须一致; (3)型腔视图和型芯视图中,产品的相同 结构元素必须保持正确的合模对应关系; (4)四个排位视图中,本例规定将侧剖视 图摆放在型腔视图和型芯视图之间; (5)侧剖视图中,型腔部分朝左,与型芯 视图相邻。
注塑模具设计实例教程
图2-1-14 型芯视图
2
四、产品排位确定型腔、型芯尺寸
2. 型腔、型芯厚度尺寸的确定 型腔、型芯厚度的尺寸一般是由产品的结 构和高度尺寸来确定,本例有滑块和斜推 杆,产品属中等大小,型芯厚度应比实例 一提供的常规结构的模具尺寸适当加大。 设计型腔、型芯的厚度时先确定产品的主 分型面,利用【偏移】命令,将主分型面 的投影线向上偏移40mm,向下偏移40mm, 所得到的型腔、型芯厚度如图2-1-15所示 ,此图为正剖视图。
注塑模具设计实例教程
一般25~30左右
型腔
主分型线
型芯
一般30~35左右
图2-1-15 型腔、型芯正剖视图
型芯视图和正剖视图绘制出来后,根据投影关系可绘制出型腔视图和侧 剖视图,其中型腔视图取图2-1-13中的“型腔排位用图”来绘制,侧剖 视图取图2-1-13中的“侧剖排位用图”来绘制。
3
四、产品排位确定型腔、型芯尺寸
实例二 充电器面壳注塑模具2D设计
复习:产品工程图的创建与处理方法
注塑模具设计实例教程
检查上次布置作业的完成情况
新课:
四、产品排位确定型腔、型芯尺寸 产品排位是模具设计的重要步骤,通过产品排位可确定型腔、型芯尺寸,进 而确定模架的规格。 1. 型腔、型芯长宽尺寸的确定 本例产品最大外形尺寸为91.73 mm×81.54 mm,总高度为19.82mm。产品 尺寸大于80mm,前面已确定本例排位方式为一模两腔(1×2),采用潜伏 式进浇。根据实例一提供的产品排位经验值,可以确定产品边到型腔/型 芯边的距离取30mm左右,以保证型腔/型芯的强度,同时也为螺钉、冷却 水道的布置留下足够的距离;相邻产品边的距离一般取25~30mm,因为本 例产品之间要布置潜伏式流道,则相邻产品边的距离可适当加大,取35mm 左右。 1

2D模具结构排位设计.

2D模具结构排位设计.

模具设计培训笔记优胜模具职业培训学校姓名:***班级:UG模具设计高级1006班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三十日==========模具知识基础==========【模具设计流程】:【详细步骤】第一步:阅读开模任务书(1) 制品材料:PC,ABS,POM,PMMA(2) 制品生产总数:100万次(3) 生产周期:35S(4) 塑胶机大小:200T(5) 穴数:1*4CAV第二步:分析产品(1)结构分析,主要是包括结构分析及脱倒扣机构分析。

(2)拔模角分析。

(3)进胶分析(moldflow)。

第三步:确定内模大小(1)影响安全值的几大因素:产品大小,腔位厚度及高度等。

(2)如何确定内模之高度。

第四步:确定模胚大小(1)原则上内模大小不要超过顶针板边缘,最好是内模比顶针板之边缘小5-10。

(2)回针中心距内模边缘大于回针之直径5-10。

(3)A板之厚度能有走运水足够空间即可,B板厚度还要考虑在注射压力之下抗变形,一般不需要去计算,凭经验确定。

第五步:设计型腔系统(1)各种侧向抽芯机构,包括行位及斜顶等侧向脱模机构。

(2)为了加工方便或排气之需要设计镶件与镶针。

第六步:设计浇注系统(1)对产品进行模流分析(moldflow) (2)确定进胶的方式及进胶位置与点数(3)根据塑胶种类及周期确定主流道分流道大小。

(4)设计脱水口机构(冷料井及拉料杆等)第七步:设计顶出系统(1)顶出方式有多种,如顶针、司筒、推块、推板、抽芯、斜顶、气顶。

(2)顶出机构要均匀,要位置正确。

第八步:冷却系统(1)几种冷却方法:①线型运水、②水筒、③铜管、④螺旋运水、⑤环型运水。

(2)运水不要与镶件、顶针、镶针、司同等干涉。

第九步:其它辅导系统A、①排气系统②导向系统③定位系统【结构设计与制模工艺】●工厂加工工艺:(1)CNC(又称电脑锣、加工中心)(2)电火花加工(EDM)(3)线切割(EDW)(4)传统加工工艺:车,铣,钻,刨,磨。

●内模镶拼工艺:镶件的作用(1)方便加工(2)方便选材(3)排气●表面处理工艺:(1)表面晒纹、晒字(2)镜面处理(省模、抛光)●与装配相关的避空和圆角。

模具设计培训资料(一)2024

模具设计培训资料(一)2024

模具设计培训资料(一)引言概述:模具设计是现代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乎着产品的质量、效率和成本。

模具设计培训资料(一)将介绍模具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帮助读者理解模具设计的工作流程和方法,并掌握相关的设计技巧和注意事项。

正文:一、模具设计的基础知识1.1 模具的定义和分类1.2 模具在生产中的作用和重要性1.3 模具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原则1.4 模具设计中的常用术语和标准二、模具设计的工作流程2.1 产品设计和需求分析2.2 模具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2.3 模具设计的3D建模和装配2.4 模具结构设计和零部件设计2.5 模具设计的工程图和制造工艺三、模具设计的技巧和注意事项3.1 模具设计中常见的设计错误和缺陷3.2 模具设计中的尺寸和公差控制3.3 模具设计中的材料选择和工艺优化3.4 模具设计中的模块化和标准化设计3.5 模具设计中的模拟分析和验证技术四、模具设计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4.1 模具设计中常见的工艺问题和困难4.2 模具设计中的设计变更和修正4.3 模具设计中的模具寿命和维护问题4.4 模具设计中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4.5 模具设计中的节能环保和安全问题五、模具设计的发展趋势和展望5.1 模具设计中的数字化和自动化趋势5.2 模具设计中的智能化和智能制造5.3 模具设计中的先进材料和制造技术5.4 模具设计中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5.5 模具设计中的国际标准和交流合作总结:本文介绍了模具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模具的定义和分类、模具设计的工作流程和方法、模具设计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以及模具设计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内容,读者可以提升自己的模具设计能力,并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后续的培训资料中,我们将继续深入讲解模具设计的更多细节和应用。

模具设计—图档部分

模具设计—图档部分

模具设计—图档部分一﹑排位图当客户图档只是参考图档而非正式开模图档时,需画出排位图用以订购模胚和检讨产品。

出图要求如下:1).表达清楚分型面、流道及浇口。

2).表达清楚所有镶拼结构、行位、斜顶、顶针和运水。

3).标明唧嘴、顶棍孔及螺丝的大小和位置。

4).标明模胚的类型、主要尺寸、总高、顶出行程、码模坑位置、开框大小和深度。

5).标明基角:前模在模胚长度方向的右下方宽度方向的左下方后模在模胚长度方向的左下方宽度方向的右下方6).标明弹弓孔大小、位置(一般在回针处)及藏入B板深度;标明弹弓规格。

7).产品定位尺寸用□表示,参考尺寸用( )表示。

8).前后模仁分型面各高出A、B板0.5MM。

9).表达出撑头和垃圾钉的位置和规格。

10).浇口及某些细部结构要用局部放大图表示。

11).细水口模具要计算拉杆长度。

12).产品只能镜射一次,之后只可旋转、移动和复制,不得再次镜射,立体视角一定不能镜射。

二﹑模胚爆炸图模胚爆炸图是给模胚厂订购模胚之工程图。

出图要求如下:1).用A 4纸打印(全部用黑色线条),每页纸一个视图。

2).标明基角。

3).标明导柱、螺丝的位置和尺寸。

4).标明A、B板的开框大小和深度。

5).标明垃圾钉的位置和规格(一律用∮25X5) 。

6).标明撑头的位置和规格(顶针板上的孔单边避空2mm) 。

7).标明弹弓孔的位置和尺寸(单边避空1mm) 。

8).画出零度定位块或斜度定位块在A、B板上的开框尺寸。

三﹑组装图当客户的正式开模图面到达之后,要实时更新排位图。

特别注意检查材质、缩水率是否正确,模具结构是否合理,确保模具图的所有尺寸和结构均正确无误。

四﹑顶针图1).顶针图要包括所的顶针孔、司筒孔、镶针孔的位置和大小。

2).双节顶针要有剖视图表达托位避空尺寸。

3).顶针、斜顶、直顶等不得与运水干涉。

4).顶针、斜顶不得与撑头干涉。

5).司筒不得与KO孔干涉。

6).必须标明基角。

五﹑线割图1).必须标明基角。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新手必看)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新手必看)

模具设计基础知识(新手必看)-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1. 塑胶材料常用收缩率ABS PC PMMA PS POM PVC PE PP 塑胶件常出现的瘕疵?缺胶、披风、气泡、缩水、熔接痕、黑点、气泡、条纹、翘曲、分层、脱皮等 .3. 常用的塑胶模具钢材?718 738 S136 NAK80 SKH51 SKD61 2344 84074. 高镜面抛光用哪种钢材?常用高硬热处理钢材,如 SKD61 、 8407 、 S136 等!5 . 什么是 2D 什么是 3D ?2D 是指二维平面, 3D 是指三维空间。

在模具部分, 2D 通常是指平面图,即 CAD 图; 3D 通常是指立体图,即 PRO/E 、 UG 或其他 3 D 软件的图档。

6 . UG 的默认精度是多少?UG 的默认精度是7 . 什么是碰穿什么是插穿?与 PL 面平行的公母模贴合面叫碰穿面;与 PL 面不平行的公母模贴合面叫插穿面!8 . 条和丝的关系?条和丝都是长度单位。

条为台湾用语, 1 条 = ;丝为香港用语, 1 丝 = ,所以, 1 条 =1 丝9 . 枕位是什么?外壳类塑件的边缘常开有缺口,用于安装各类配件,此处形成的枕状分型部分称为枕位 .10 . 火山口是什么?BOOS 柱根部减胶部分反映在模具上的类似于火山爆发后的形状叫做模具火山口。

深的骨位上也常做,目的是为了防止缩水。

11 . 呵是指什么?呵就是模仁,香港习惯用语,镶呵的意思就是镶模仁。

12 . 什么是虎口?虎口,又称管位,即用来限位的部分。

常用在模仁的四个角上,起前后模仁一个精定位的作用,常用 CNC 或模床加工。

13 . 什么叫排位?模具上的产品布局称为排位。

往往由进胶式样与模具结构及产品本身来决定的。

14. 什么叫胶位?模具上产品的空穴称为胶位。

也就是你需要的塑胶件15 . 什么叫骨位?产品上的筋称为骨位。

多是起连结或限位作用的16 . 什么叫柱位?产品上的 BOSS 柱称为柱位。

模具设计培训资料

模具设计培训资料

案例一
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设计
设计要点
拉深工艺设计、修边冲孔工艺设 计、翻边整形工艺设计
制造工艺
模具材料选择、加工与热处理、 装配与调试
制造工艺
高精度加工技术、表面处理技术 、模具调试与优化
设计要点
精密冲裁工艺设计、弯曲成形工 艺设计、复合模设计
案例二
精密冲压件模具设计
实践操作指导与经验分享
实践操作一
设计评审与优化改进
设计评审
组织专家团队对模具设计进行评 审,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优化改进
根据评审意见,对模具设计进行优 化改进,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
设计定型
经过多次优化改进后,最终确定模 具设计方案,并进行生产准备。
03 塑料模具设计要点
塑料成型工艺特点分析
塑料成型工艺分类
根据塑料性质及加工要求,选择 合适的成型工艺,如注射成型、
02 模具设计流程与方法
设计前期准备工作
01
02
03
需求分析
明确产品设计要求,包括 形状、尺寸、材料、生产 工艺等。
市场调研
了解同类产品模具设计的 特点、优缺点及市场趋势 。
技术可行性分析
评估现有技术条件是否满 足设计要求,预测潜在的 技术难题。
设计思路与方案制定
设计理念
遵循创新、实用、经济、 环保等原则,形成独特的 设计思路。
塑料模具加工与装配
操作步骤
熟悉加工设备、选择加工方法、进行粗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工、装配与调 试
经验分享
加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提高加工效率的技巧
实践操作指导与经验分享
01
实践操作二
冲压模具加工与装配

塑胶模具的排位

塑胶模具的排位

注塑模具的排位设计
①模具尺寸系列(CM)
L B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15 √ √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50
精选ppt √ √ √
9
注塑模具的排位设计
②模架之成型范围(MM)
B
BK
B0
LK
L0
150
35
80
35
200
45
110
40
250
B(cm) 15、20
25
30、35
40
45、50
h7(mm)
30
35最低
45
50
60
③B板厚度h8=后模芯厚度h6+ B板开框背后厚度h7
精选ppt
12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55
140
45
300
65
170
350
65
220
50 L0 = L - 2 LK
55
400
75
250
55
450
85
280
60
500
95
310
精选pp6t0
10
三、高度尺寸的确定
注塑模具的排位设计
1、前模部分(前模厚度=产品的高度+10水孔深度+15~20,再取接近的整数)
①型腔背后模芯厚度h1,h1与冷却水孔的布置及制品的平面投影面积有关。

(数控模具设计)模具学习资料产品结构设计师学习

(数控模具设计)模具学习资料产品结构设计师学习

胀型力小于额定锁模力的80%胀型力=制品投影面积A×模具内压P(模具内压P通常取20—40MPa。

流动性好的塑料取20左右,流动性中等的塑料取30左右,流动性差的塑料取40左右.)1-2注射成型工艺过程一、成型前的准备:二、注射过程:加料-——塑化——注射——保压——冷却——脱模。

☞1-3 塑件的后处理:1-3-1 退火处理:目的是消除或减小内应力,提高制品表面韧性.(1)烘箱或液体介质(如热水热油等);(2)退火温度:塑件使用温度+(10~20)℃或塑件变形温度—(10~20)℃1-3-2 调湿处理:主要针对尼龙制品,用于消除内应力,达到吸湿平衡,以稳定尺寸。

(2)热水温度:100—120 ℃。

☞1-4 注射成型工艺条件➢一、温度:主要指料筒温度和模具温度。

1、不同塑料的料温都不尽相同。

2、料温太低不利于塑化,料温太高,易导致塑件出飞边,严重时将导致塑料发生降解。

3、喷嘴的温度通常低于料筒的前段温度,以避免“流涎”现象。

➢二、压力:包括注射压力,塑化压力(即背压)、保压力和锁模压力。

1、塑件的尺寸越大,形状越复杂,壁厚越薄,要求注射压力越大。

保压补缩:分别指:1保压,即注射压力对模腔骨的熔胶继续进行压实的过程;2、补缩:保压过程中对胶件因冷却出现的局部空隙进行“补料动作”。

2、流动性好的塑料及形状简单的塑件,注射压力较小;玻璃化温度及黏度都较大的塑料,应用较高的注射压力。

3、模具或熔胶温度较低时,宜用较大的注射压力。

4、对于同一副模具,注射压力越大,注射速度也越快。

➢三、成型周期:完成一次注射成型工艺过程所需的时间,包括合模时间,注射时间,保压时间,冷却时间,开模时间,顶出时间及其它时间(如放嵌件,喷脱模剂等)。

其中保压时间和冷却时间占的比例最大,有时可达80%。

✓本章关键词:1、塑料注射模具(又叫塑胶模);2、注射机(又叫机);(“啤”行话读:bie)3、额定注射量;4、额定锁模力;5、开模行程;6、胀型力;7、退火处理;调湿处理;8、注射成型工艺条件:温度、压力、成型周期。

模具技术(模具设计必备资料)

模具技术(模具设计必备资料)

模具技术(模具设计必备资料)1.什么叫PL面?PL面又称:分型面、啪拉面,是指模具在闭合时前模和后模相接触的部分。

2.什么是碰穿,什么是插穿?与PL面平行的公母模贴合面叫碰穿面,与PL面不平行的公母模贴合面叫插面。

3.条和丝的关系?条和丝都是长度单位,条为台湾用语,1条=0.01mm,丝为香港用语,1丝=0.01mm,所以1条=1丝。

4.枕位是什么?外壳类塑件的边缘常开有缺口,用于安装各类配件,此处形成的枕壮分型部分称为枕位。

5.火山口是什么?BOOS柱根部减胶部分反映在模具上的类型于火山爆发后的形状叫做模具火山口。

6.呵指是什么?呵指的是模仁,香港习惯用语。

7.什么是老虎口?老虎口又称为:管位,即用来限位的部分。

8.什么叫排位?模具上的产品布局称为排位。

9.什么叫胶位?模具上的产品的空穴称为:胶位。

10.什么叫骨位?产品上的筋称为:骨位。

11.什么叫柱位?产品上的BOSS的柱称为:柱位。

12.什么叫虚位?模具上的间隙称为:虚位。

13.什么叫扣位?产品上连接用的钩称为:扣位。

14.什么叫火花纹?电火花加工后留下的纹称为火花纹。

15.铜工是什么?电火花通常采用易于加工的铜料做放电电极,称为铜工,也称电极,铜工一般分为:粗工、粗幼工、幼工、幼工又称精工。

16.火花位通常是多少?放电过程中,铜工和钢料之间的放电间隙称为火花位,粗工火花一般在15到50条,幼工火花位一般在5到15条。

17.料位是什么?塑胶产品的避厚,也称肉厚。

18.原身留是什么?原身留是相对与割镶件而言,原身留是指一整块钢材为加工胚料,加工的时候一起加工出来。

19.熔接痕是什么?两股塑胶相遇所形成的线称为熔接痕。

20.喷流是什么?塑胶从进胶口进入型腔后形成弯曲折叠似蛇的流痕称为喷流。

21.DME是指什么,HASCO是指什么?标准件的标准,DME是美制的,HASCO是欧制的。

22.什么叫倒扣?产品中前后模无法直接脱模的部分成为倒扣。

23.什么叫防呆?防呆是一种习惯用语,就是防止出现一种非常简单的错误,防止发呆!例如:一镶件在天地侧都做有相同大小的挂台,现场装配的时候很可能会把天地侧装反,但是他在镶件的一侧做挂台,这时,如果天地侧反着装就装不进去了,想装错都不可能,这种防止出现发呆而产生错误的动作成为发呆。

学呀教育2D模具排位及结构设计课程类别

学呀教育2D模具排位及结构设计课程类别

学呀教育2D模具排位及结构设计课程类别整套1例大水口结构透明镜面产品1模2穴平面模具结构1-模具排位前期工作的准备2-模具图产品排位设计3-模具图内模设计4-模具图模胚设计5-模具图冷却系统设计6-模具图顶出系统设计7-模具装配其他细节工作整套2例大水口滑块+斜顶模具结构8-产品分析、视角摆放、模胚、滑块设计9-顶出、司筒、斜顶、2D结构设计10-2D结构UG全3D结构辅助设计整套3例大水口带直滑块/斜滑块产品结构11-2维产品图2D结构设计前期分析12-三个滑块产品进胶口、分型线确定13-模仁、滑块、塑件产品、2D排位视角摆放14-2D滑块设计、行程计算、斜导柱、镶针设计15-斜滑块、限位、斜导柱、辅视图、流道16-2D模架、镶针、顶针、运水、滑块平面17-螺丝、撑头、顶出、字码、垃圾钉、细节完善整套4例大水口延迟\拼镶滑块、顶块模具结构18-塑件产品排位、流道、钩针、模仁、滑块镶件19-滑块拼镶、铲机、模胚、波珠、多视图设计20-顶块、弹簧、前模视图、滑块细节设计21-冷却、进胶、撑头、2D结构细节完善整套5例假三板前模滑块、推板顶出模具结构22-前模滑块、非标模架、冷却、拼镶23-推板、前模滑块多视图拼合设计24-顶出、进胶、限位、开模动作、细节完善整套6例细水口前模滑块、后模滑块、双段斜顶结构25-导图、排位视图摆放技巧、排位线条优化26-模仁、滑块、进胶、拼镶方式等排位视角27-滑块、斜顶、拼镶方式等多视解排位技巧28-滑块/斜顶/司筒/斜顶柱/耐磨块/波珠29-托顶针、圆顶、扁顶、司筒、排气、拼镶30-2D模胚调/KO孔/定位圈/流道细节完善31-前模滑块/行程/拼镶/定位/斜顶导向块32-顶出系统避空、冷却及细节完善整套7例大水口前模油缸斜抽、后模大全包围大滑块结构33-油缸直滑块、斜滑块2D结构设计34-油缸直滑块、斜滑块复杂多视角设计35-油缸直、斜滑块行程复杂模架结构36-油缸斜滑块行程/定位/多视角复杂结构37-直/斜滑块/喷泉冷却/高难度顶出设计38-油缸直/斜滑块复杂冷却/喷泉冷却设计39-油缸直滑块、斜滑块复杂模具细节设计。

塑胶模具排位的过程

塑胶模具排位的过程

塑胶模具排位的过程
引导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出来的一些关于塑胶模具排位的过程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哦!
塑胶模具排位的过程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你必须对进胶方式,分型面的设计和加工,顶针的分布技巧,产品外观要求,产品的一些常见的缺陷都很了解才能去做这件事。

第一,当你接到一个产品要进行模具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进胶位置和方式。

进胶又受到一模出几穴和产品是不是外观件的影响。

一出一的也有,一般都是大件或形状怪的;最好搞的就是一出二,这种排法最适合做大水口侧进胶或潜水进胶;其次是一出四的一出四也就是两个一出二加起来,不过这要考虑流道的长度,和度适当不仅可以节省料还可以让进胶顺利;一出六一出八,一出十六等都可以说是一出四的演变。

在设计流道时上一级流道要比下一级流道大25%。

另外如果产品是外观件很多时间不能用大水口侧进胶,这样会损坏外观。

这时多用点进胶和潜水在顶针上的做法。

但是潜水在顶针上的做法要小心有时产品的表面会冲花。

第二,分型面的设计。

做分型面时第一就是要检查倒扣问题。

在做分型面时同时也要考虑结构,结构的强度和可行性以及分型面的好不好加工,以及本厂的加工能力。

尽量用平整的分型面少用曲面分型面。

第三,以上这些你都确定好,就可以定模仁的大小。

这时把产品图所要的视图都做好,一定是1:1 的。

然后复制一份并镜像,再乘以产品的缩水率。

接下来我们就要用镜像过并乘了缩水的图来进行排位。

我们以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射模具设计一、概述A、设计合理的模具,应该有以下特点:1、好的塑料制品品质,如外观质量和尺寸稳定性2、使用安全可靠3、便于维修4、较短的成型周期5、较长的使用寿命6、合理的制造工艺性B、提高模具设计水平应注意以下几点:1、衡量优选方案2、参考了解类似设计3、经常联系模具关心各种塑胶制品4、关心所设计模具的制造使用情况5、学习借鉴先进的相关技术二、设计依据A、模具设计的设计依据:客户提供的 a. 塑料制品图纸 b. 3D图 c. 实样B、针对图纸和实样进行详细分析、消化1、尺寸精度及相关尺寸的正确性a、外观质量要求高,尺寸精度要求低b、尺寸精度要求高c、外观质量及尺寸精度要求都高2、脱模斜度是否合理a、是否能顺利脱模,检查产品是否存在难出模或不能出模之处,如倒扣等b、是否影响外观c、是否影响壁厚尺寸甚至强度3、制品壁厚及均匀性4、塑料的种类及特性5、表面要求6、塑料的颜色颜色越深,缺陷暴露越明显;壁厚较厚、制品较大时颜色不均7、后处理:热处理及表面处理8、批量9、客户啤机规格:a、最大注射量b、锁模力c、拉杆间距d、容模量e、顶出方式及位置f、开模行程及最大开距10、其他要求三、设计步骤一、2D图及3D图的准备整理二、初定大致结构1.根据产品大小、结构、及排模表等因素确定模穴,如1X1、1X2、1X3、1X4、1X8、1X16 等。

2.当几个产品出在同一套模具中时,考虑进胶的均匀性。

应将大的产品排在中间位置,小的产品置于两边。

3.当几个分型面不规则的产品在同一模具中时,排位必须充分考虑其分型面连接的顺畅。

4.一模多穴模具中,当有镶拼、行位等结构时,不得使其发生干涉,行位尽量朝外布排。

5.排位时应综合模具每一方面,对流道,是否镶拼、行位、顶出、运水等结构要有一个全局性思考。

6.排位时以产品零线为定位基准。

当一模出一件时,可以考虑以产品对称方向外形分中。

三、排位1.镜像产品图2.乘缩水3.产品位置的具体布排,行位位置及朝向4.确定内模料的大小及大件镶件的大小四、确定模胚类型及规格注意有行位的时候确定模胚的大小及各板厚、开框深度对模胚特殊要求要另外说明,并出图给模胚厂选模胚的一般原则:1、大水口模胚阔度在250mm(包括250mm)以下时,用工字型模胚2、大水口模胚阔度在250—350mm时,用直身有面板模胚3、大水口模胚阔度在400mm以上并且有行位时用直身有面板模胚,没有行位时用直身无面板模胚(H型)直身模胚必须加工W25mm×H20mm码模坑,底、面板有码模孔时,中心距为7、10、14”,中心“7、10”用¢1/2”牙,中心14”的用¢5/8”牙,深度19—24mm4、细水口模胚一律采用I字型模胚5、大水口当A板开框深度较深(一般大于60mm)时,可考虑开通框或选用无面板的模架;有行位或较杯的模胚,A板不应用通框,当A板开框深度较深(一般大于60mm)时,可考虑不用面板;6、方铁的高度,必须能顺利顶出产品,并顶针板离托板间有5—10mm的间隙,不可以当顶针板顶到托板上时,才能顶出产品,所以当产品较高时,要注意加高方铁,要让产品顶出后高于后模型芯5MM以上;7、模胚A板(B板)要有四条25.4mm×25.4 mm撬模坑;模板四边都有撬模坑5mm深;8、顶针底板按模胚大小或高度加垃圾针(支承点)350mm以下为4粒,350mm—550mm为6粒,550mm以上为10粒或按设计增加或减少,按大约100MM间距设置。

9、有推板的模胚,一定不可以前模导柱后模导套;10、前模模板厚度一般等于前模开框深度加25mm—35mm左右,当模胚无面板时,前模模板厚度一般等于前模开框深度加40mm—50mm左右。

后模模板厚度一般等于后模开框深度加40—60mm 左右,(可在模胚资料上查到标准托板厚度,一般是无需用托板;11、当内模料镶CORE是圆形时,选用有托板的模胚;12、当有行位或较杯时边钉(导柱)一定要先入10至15mm到斜导柱才可以顶入滑块内,即当斜导柱特别长时,应前模导柱,后模导套。

以方便加长导柱;13、使用顶针板导柱时,必须配置相应的铜质导套中托司,顶针板导柱的直径口,一般与标准模胚的回针直径相同,但也取决于导柱的长度L,导柱的长度以伸入托板或B板10mm为宜。

一般模长600以上时才加顶针板导柱但当有细小顶针、扁顶针、司筒、顶针位于模的一边、唧咀偏离中心时,也需加顶针板导柱,模宽4040或以下加顶针板导柱2支,4040以上加顶针板导柱4支14、当选用大水口模胚时,如唧咀孔偏离模具中心,偏离方向为模胚的长度方向,偏离值不超过70MM,并且顶棍孔、码模孔要跟着偏移,还可采用细水口模胚来替代。

五、定料A.确定模胚具体尺寸,绘制开框图一、A、B板开框尺寸确定:1.长度和宽度尺寸等于内模镶件的长度和宽度尺寸2.深度尺寸:1)平面分型面:分别比内模镶件的高度尺寸小0.5mm;2)斜面或曲面分型面:总深度=镶件总高度-1mm,两边开框深度视具体情况而定。

3.圆角:框深≦ 50mm时,R=13mm;框深>50mm时,R=16.5mm.二、模胚尺寸的经验确定法:1.模胚的宽度:模胚顶针板宽度应和内模镶件宽度相当,两者之差应在5~ 10mm之内。

2。

模胚的长度:内模镶件边至复位杆外圆边应有≥10mm 的距离。

3。

前模A板厚度:有面板时,一般等于框深加20mm~ 30mm左右;无面板时,一般等于框深加30mm~ 40mm左右。

4.后模B板厚度:一般等于框深加30—60mm左右。

5。

若后模开通框,需用托板。

否则不用。

B.确定模料具体尺寸六、模具系统设计浇注系统内模结构行位系统顶出系统冷却系统导向定位系统模胚结构件排气系统(在具体的模具设计过程中﹐不一定会严格遵守此程序﹐通常我们要返回上一步甚至上几步﹐修改部分数值﹐直至最后确认。

)(一)﹑浇注系统浇注系统由主流道﹑分流道﹑冷料井和浇口等部分组成。

1.1.主流道主流道一般为圆锥形,角度2~4度1.2.分流道1.2.1分流道的形状有圆形﹑梯形等几种,从减少压力和热量损失的角度来看, 圆形流道是最优越的流道形状。

当分型面是平面或者曲面时,一般采用圆形流道;细水口模,选用梯形流道,流道只开在前模。

1.2.2.布置一模多腔的流道时,应充分考虑进浇的均匀性,尽可能做到平衡进浇。

1.2.3.设计分流道大小时,应充分考虑制品大小,、壁厚、材料流动性等因素,流动性不好的材料如PC料其流道应相应加大,并且分流道的截面尺寸一定要大于制品壁厚,同时应选适合成形品形状的流道长度(参考:流道D=塑件基本壁厚+2MM,每转弯一次直径D增加25%)。

分流道能作圆形时必须作成圆形,分流道尺寸通常为ø3-8mm,可以取到Φ3mm以下,如果流道有分支,主流道与分流道不可以一样粗,分流道应比主流道细,以利于注塑压力的传递,在不影响啤塑前提下,分流道应尽可能作小些,并且由于分流道太细而影响到啤塑时,加大分流道很容易而改细分流道却很难,当成品需要电镀时,应作辅助流道,流道把成品连成一体,直径一般为Φ4mm、Φ2mm,浇口Φ1mm;1.2.4. 当模具有推板或为细水口模时,由于流道不可开在推板或水口板上,流道必须作成梯形,单边应有2.5—5度啤把底部倒圆角,深度约等于最大宽度的三分之二,梯形流道: W一般为5~8 ,H一般为4~6 ,H/W=2/31.3. 冷料井﹕为防止冷却的树脂流入型腔﹐在不通向型腔的流道末端要设置冷料井﹐包括主流道的大端(深8-12MM)和分流道拐角处(长1.5D).1.3.1.大水口模主流道大端的冷料井与顶针配合有抓料的作用。

1.3.3. 细水口模冷料井设置,正对主流道,尺寸与分流道尺寸相同。

• 4-7 撑柱的设计:• 1、位置:尽量放中间,或对称布置;• 2、数量:尽量多些;• 3、大小:直径在25至60mm之间;• 4、长度:•当模宽小于300时:• H1=方铁+0.05;当模宽在400以下时: H1=方铁H+0.1;•当模宽在400和700之间时:H1=方铁+0.15;4-8 垃圾钉设计:作用是减小顶针板和底板的接触面积,防止因垃圾掉如而影响顶针复位。

数量:通常4根(当模具较大较长时,可增加为6根,8根),位置就在回针下面。

•预压后必须让弹簧藏入后模15—20mm;模胚宽度〈200 200-300 300-400400-600数量 2 4 4 4-6直径 1“ 1 1-1.51.5-2顶针板导柱中托边 EGP 伸进B板10mm•(1)宽400mm以下模架采用2支中托边,直径等于回针直径或比回针直径大5mm;•(2)宽400mm以上模架采用4支中托边,直径等于回针直径•2、边锁:边锁为导柱导套的辅助定位机构,多用于大型(宽400MM 以上),深腔及塑件精度要求很高的模具。

装于模具四个侧面。

边锁分直身锁(右上图)和啤把锁(右下图)两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