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辛亥革命历史局限
旧民 主主 义革命中的辛亥革命有何局限性
旧民主主义革命中的辛亥革命有何局限性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然而,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从这个角度来看,它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辛亥革命在思想层面上存在着局限性。
虽然它倡导民主共和的理念,但对于广大民众的思想启蒙还不够深入。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传统的礼教观念和等级制度在人们的心中依然有着强大的影响力。
辛亥革命虽然喊出了“民主”“共和”的口号,但很多普通民众对这些新观念的理解还非常有限。
大部分民众仍然处于蒙昧状态,缺乏对自身权利和义务的清晰认识,对于如何参与国家政治、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缺乏足够的认识和行动能力。
其次,辛亥革命在经济方面的局限性也较为明显。
当时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力量仍然十分薄弱。
一方面,外国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和经济侵略,牢牢控制着中国的经济命脉,挤压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封建地主阶级仍然占有大量土地,残酷剥削农民,严重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辛亥革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经济制度,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经济落后的局面,无法为革命的成功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再者,辛亥革命在政治方面的局限性不容忽视。
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建立后,很快陷入了军阀割据和混战的局面。
袁世凯及其后继者们表面上维持着共和政体,实际上实行专制独裁统治,破坏民主制度,践踏宪法权威。
各地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权力,相互攻伐,致使国家陷入混乱,民不聊生。
辛亥革命未能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无法有效地整合社会力量,实现国家的稳定和统一。
此外,辛亥革命在组织和领导方面也存在不足。
革命派自身存在着软弱性和妥协性。
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希望通过妥协来换取帝国主义对革命的支持。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革命事件。
它发生于1911年,标志着中国封建的覆灭,开创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纪元。
然而,辛亥革命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历史意义1. 推翻封建: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
这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铺平了道路。
2. 开启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倡导的共和政体代表了当时世界先进思潮,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础。
革命后成立的中华民国也标志着中国政治制度的转型。
3. 觉醒国民意识:辛亥革命的影响超出了政治层面,激发了广大民众的国民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这种觉醒促使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外国侵略与压迫。
4. 推动社会变革:辛亥革命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变革提供了契机。
它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传播、教育事业的兴起以及社会制度的改革,为中国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局限性1. 政权不稳定: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政权并未实现稳定,历经了多次动荡和篡位。
这种不稳定导致了政治腐败、社会混乱等问题,阻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顺利进行。
2. 民主实践困难: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进入民主革命阶段,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复杂性,中国的民主实践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阻碍。
3. 国家统一难题:辛亥革命后中国分裂成了多个政权,民国政府常常无法有效控制国家各地。
这给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国家安全带来了困扰。
4. 社会问题和贫困:尽管辛亥革命为社会变革打下了基础,但和贫困状况仍然存在。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许多人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等待着更加全面的改革。
结论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然而,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这些局限性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并寻找解决方案。
通过更进一步的政治改革、社会改善和经济发展,我们始终可以朝着全面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试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是什么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一、辛亥革命的意义辛亥革命“是中国皇权专制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转折的关键,是中华民族走向民族独立,建设现代国家的重要开端,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大标志,是一个世界性的重大历史事件。
它突破了历代王朝的循环演进机制,打碎了传统中国整个政治体制,因此也震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政治神经,是政治制度与社会思想的一次大飞跃。
近代中国的政治构架、政体规范和行政运作程序的转型”都是从“辛亥革命否定了以君主专制政体为核心的‘朝代国家’形态开始的。
不仅如此,辛亥革命对于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影响,认为正是这次革命,“中国在完全意义上开始了民主主义(资本主义)的社会转型。
因此辛亥革命有一下几点历史意义:第一,完全打乱了传统的统治秩序。
皇帝被拉下马了,皇帝是旧统治秩序中的头,辛亥革命砍掉了这个头,整个旧秩序就全乱了套。
此后,旧社会势力再也建立不起一个统一的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来。
第二,民众对自己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从观念上发生了巨大变化。
帝制下的中国老百姓被称作“子民”或“蚁民”,民国里的老百姓觉得自己是国家主人了,孙中山将政府官员称作“人民之公仆”,人民将民国比作一公司,老百姓是公司的主人。
第三,它使中国人在思想上得到一次大解放。
皇帝都可以被打倒,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打破的呢?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石。
二、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亥革命后大盗窃国,帝制复辟,中国又陷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有识之士仍在黑暗中摸索。
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
革命党人提不出一个彻底的、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来,依靠并发动群众严重不足,尤其是同广大下层民众的脱离,同盟会又是一个十分松散的组织,成员十分复杂,导致这场革命并“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使中国从此走上独立、民主和富强的道路,实现人们原先对它的期望”。
借用董必武的话说就是辛亥革命“根本没有打碎封建军阀和官僚的国家机器。
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基础,更是原封未动。
辛亥革命的影响和局限性分析
辛亥革命的影响和局限性分析辛亥革命,也叫辛亥维新,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
它发生在1911年,标志着中国封建封建式君主专制政治的结束,为国家走向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这场革命中的各种思想和思想家形成了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板块,并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辛亥革命的影响1、政治影响辛亥革命后,宣布废黜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几千年的中国封建君主政治。
中华民国成立后,国家体制开始从一种单一的君主专制转变为一种民主共和制。
自此,民主政治在中国日益发展。
但是,在实行民主制度的过程中,中华民国也经历了各种挑战和变化,政治稳定性并不理想。
2、社会影响辛亥革命没有立即消除中国的一些恶劣社会现象,如腐败、贪污、不公平的土地制度和资本家资本主义奴役。
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的发展,直到今天。
3、文化影响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大量学者开始研究和发展现代文化、科学和技术,使中国现代化的步伐加快。
辛亥革命后,中国提出了“中兴救亡”的口号,使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思想深入人心。
二、辛亥革命的局限性1、政治局限性中华民国成立后,各种社会问题引发了一系列的政治动荡,政治合理性和治理效果不理想。
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文化沉淀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2、社会局限性辛亥革命后,不少人认为自己过多地关注政治挑战和冲突,将策略忽略了,结果让中国社会沉溺在长期政治不稳定的状态中。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发展的步伐受到了很大的阻碍,限制了中国现代化的推进。
3、文化局限性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影响,对辛亥革命所要建立的新文化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同时,新文化思想容易受到来自外部因素的影响,进一步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总之,辛亥革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使中国历史走向了现代化。
它的历史意义是深远的,但同时也揭示了中国的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今天仍然存在,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难题。
因此,正确认识辛亥革命的影响和局限性,发扬其积极的作用,克服局限性,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历史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和启示
【历史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和启示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
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
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
1、其领导者资产阶级,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与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阶级
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就决定了在政治和经济上要受到双重的压迫与剥削,所以具有不可避
免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无法进行坚决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2、由于不敢触动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辛亥革命难以获得占中国绝大多数的农民
的支持,使得革命丧失了最根本最雄厚的革命力量。
3、没有反帝国主义,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4、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
5、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6、辛亥革命成功的仓促,到手的乃是不彻底的胜利。
了解了辛亥革命发生的背景和原因,就了解了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对“告别革命”种种说法保持高度警惕。
辛亥革命的领导力量是很松散的,中国同盟会不是一个坚强的政党。
我们在考虑我党
的党建工作的时候,需要借鉴这个历史教训。
辛亥革命是一个没有发动人民大众的革命。
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教训。
共产党人搞革命,搞建设,都要记住始终发动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不能脱离人民。
人民是真正
的英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必须尊重的。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2020) 试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是什么?
(2020)试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是什么?提示:利用Ctrl+C(复制)Ctrl+V(粘贴)来完成终结性期末考试文字输入任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试卷二论述题:中华民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凝聚力,尽管历尽沧桑,却始终自强不息。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中国人民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反抗压迫的过程。
试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是什么?(100分)答: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是二十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在这以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再也不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从而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为尔后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任何以帝制自为、封建复辟的企图必将破产。
正因为如此,当袁世凯、张勋先后复辟帝制时,均受到了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和人民群众的坚决反抗。
第三,辛亥革命猛烈冲击了封建传统的藩篱,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
自古以来,皇帝历来被看作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权威,如今连皇帝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辛亥革命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以振兴实业为目标,设立实业部,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并在几年后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从而在客观上为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起到积极的作用。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是什么?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是什么?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革命,对中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辛亥革命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本文将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历史意义
- 结束了中国数千年封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为中国的政治体制变革打下了基础。
- 开创了中国共和时代:辛亥革命宣告建立了中华民国,成为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标志着中国进入了近代化的新阶段。
- 唤醒了民众的觉醒意识:辛亥革命激发了广大民众的民族意识和民主意识,促进了中国的社会进步和现代化进程。
- 推动了革命潮流的全球传播:辛亥革命对世界各国革命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为亚洲和其他地区的反殖民主义斗争提供了榜样和鼓舞。
局限性
- 政治不稳定和内战频发:辛亥革命后,中国陷入了多次政治混乱和内战,社会秩序动荡不安,政治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
- 民主制度建设的困难:由于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因素,中国在建立稳定的民主制度方面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辛亥革命并没有完全实现民主制度的目标。
- 国家统一的难题:辛亥革命后,中国面临着国家统一的重大挑战,不同政治派别之间的争斗导致了中国政权的割据和分裂。
- 经济发展的滞后:辛亥革命后,中国经济一度陷入困境,发展滞后,经济基础薄弱,直到后来的改革开放才逐渐实现了经济的繁荣。
总的来说,辛亥革命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历史意义,为中国社会变革和民主制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然而,也要认识到辛亥革命所面临的局限性和挑战,这些问题至今仍在中国发展的进程中有所影响。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试卷代号:1394
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开卷)
说明:本资料为2020春期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国开本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于网
络终结性考试试卷二试题及答案;答题时间为 2020年5月18日开始,2020年6月21
日截止。
论述题:中华民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凝聚力,尽管历尽沧桑,却始终自强不息。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中国人民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反抗压迫的过程。
试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是什么?(100分)
答:辛亥革命是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一次变革社会制度的伟大革命。
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这次革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第二辛亥革命是人民获得了一些自由和民主的权利,在政治和思想上获得了一些解放,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国内纷纷成立了很多实业集团,使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工人阶级的队伍。
辛亥革命历史局限(最新)
辛亥革命成功得仓促,到手的乃是不彻底的胜利,所以不可避免具有很强的局限性。
首先,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只完成了第一项——民族主义,其他民权、民生长期挂着欠账。
而且就民族主义一项来说,完成的也仅仅是“驱除鞑虏”,各个帝国主义势力原封不动地保存。
袁世凯上台后,中国在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下,三民主义成了纸面上的东西,他们挂羊头卖狗肉,虽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
就这一点来看,辛亥革命的成功虽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但却是煮了一锅夹生饭。
辛亥革命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反帝反封建任务并没有完成,所以它又是失败了。
其次,领导这次革命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缺乏明确反帝纲领和具体行动,由于资产阶级历史的局限性,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帝国主义的本质的认识不清楚。
从同盟会到南京临时政府,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认为建立资产阶级国家,西方是会赞成的,孙中山不仅没有辨明对帝国主义的所谓“中立”的伪装,反而在《告各友邦书》中以承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权益为代价,和帝国主义维持友好关系。
资产阶级的如此妥协,革命实难继续下去。
第三、资产阶级把革命目标只限于反对清朝皇帝,他们认为“清帝退位”就是专制已除,革命就大功告成了,正因为如此,这恰恰给了那些擅于投机取巧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以可乘之机,后来袁世凯以清帝退位为交换条件窃取政权,破坏革命,革命派不仅没能识破袁世凯的反革命两面手法,相反竟把袁世凯作为同盟者,这就说明革命派对反对封建主义是不彻底性。
第四,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未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参加斗争。
在同盟会的纲领中,虽然提出“平均地权”口号,但实际上并没有被全体革命党人所接受,也没能找到解决土地问题的措施,因而也未能实行“平均地权”,从而失去动员农民群众的作用,既然革命党失掉农民的支持,就把注意力转到新军和会党。
正是由于脱离人民群众,革命力量才是显得十分弱小,毛泽东曾指出:“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因而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勾结下,革命遭到失败是在所难免的。
辛亥革命的性质与局限性
1、性质: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 ,局限性: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没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二,辛亥革命的结果:
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没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三,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1)主观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没有依靠和放手发动群众, (2)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四,辛亥革命成功的一面:辛亥革命推翻满清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五,失败的一面: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局限性)
六,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2、经济:解放了生产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思想文化: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创造了条件;对中国教育的改革和社会习俗的进步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4、世界影响:它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成为这一时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的推动力量。
七,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的革命道路是行不通的。
2.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
任务,这一任务必须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才能完成。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及历史意义_辛亥革命的内容简介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及历史意义_辛亥革命的内容简介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
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及历史意义_辛亥革命的内容简介,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辛亥革命的内容简介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
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1911年夏天,湘、鄂、粤、川等省爆发保路运动,运动在四川省尤其激烈。
9月25日,荣县独立,成为全中国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政权。
把保路运动推向高潮。
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
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分别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占汉阳和汉口。
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武昌起义胜利后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
1912年2月12日,清朝发布退位诏书。
至此,2132年的帝制历史告终结。
<<<返回目录辛亥革命的局限性1、其领导者资产阶级,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与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阶级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就决定了在政治和经济上要受到双重的压迫与剥削,所以具有不可避免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无法进行坚决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2、由于不敢触动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辛亥革命难以获得占中国绝大多数的农民的支持,使得革命丧失了最根本最雄厚的革命力量。
3、没有反帝国主义,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4、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
5、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试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论述题:中华民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凝聚力,尽管历尽沧桑,却始终自强不息。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中国人民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反抗压迫的过程。
试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是什么?(100分)辛亥革命成功得仓促,到手的乃是不彻底的胜利,所以不可避免具有很强的局限性。
首先,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只完成了第一项——民族主义,其他民权、民生长期挂着欠账。
而且就民族主义一项来说,完成的也仅仅是“驱除鞑虏”,各个帝国主义势力原封不动地保存。
袁世凯上台后,中国在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下,三民主义成了纸面上的东西,他们挂羊头卖狗肉,虽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
就这一点来看,辛亥革命的成功虽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但却是煮了一锅夹生饭。
辛亥革命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反帝反封建任务并没有完成,所以它又是失败了。
其次,领导这次革命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缺乏明确反帝纲领和具体行动,由于资产阶级历史的局限性,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帝国主义的本质的认识不清楚。
从同盟会到南京临时政府,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认为建立资产阶级国家,西方是会赞成的,孙中山不仅没有辨明对帝国主义的所谓“中立”的伪装,反而在《告各友邦书》中以承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权益为代价,和帝国主义维持友好关系。
资产阶级的如此妥协,革命实难继续下去。
第三、资产阶级把革命目标只限于反对清朝皇帝,他们认为“清帝退位”就是专制已除,革命就大功告成了,正因为如此,这恰恰给了那些擅于投机取巧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以可乘之机,后来袁世凯以清帝退位为交换条件窃取政权,破坏革命,革命派不仅没能识破袁世凯的反革命两面手法,相反竟把袁世凯作为同盟者,这就说明革命派对反对封建主义是不彻底性。
第四,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未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参加斗争。
在同盟会的纲领中,虽然提出“平均地权”口号,但实际上并没有被全体革命党人所接受,也没能找到解决土地问题的措施,因而也未能实行“平均地权”,从而失去动员农民群众的作用,既然革命党失掉农民的支持,就把注意力转到新军和会党。
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局限 [试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是什么?]
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局限[试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是什么?]试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是什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终结性试卷二论述题:中华民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凝聚力,尽管历尽沧桑,却始终自强不息。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中国人民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反抗压迫的过程。
试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是什么?(100分)答:意义 1、辛亥革命知是近代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它推翻了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道朝, 3、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4、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5、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权利, 6、让民主共版和深入人心, 7、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这个“洋人的朝艇”使帝国主义无法再在中国建立稳定的统治秩序, 8、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权发展, 9、辛亥革命是“亚洲的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意义:第一,辛zhidao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专始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局限性:革命果实被以袁世凯为首的封建军事集团窃取百,体现资产阶级民主性的临时约法被废除,袁世凯大力破坏民主制度,大搞专制独裁,继续对帝国主义势力妥协度,因此未能完成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历史任务。
第一,辛亥革命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的软弱性。
第二,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对帝国主义妥协退让,对整个封建阶级缺乏深刻认识。
第三,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特别是不敢依靠农民群众。
试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是什么
试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是什么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一、辛亥革命的意义辛亥革命“是中国皇权专制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转折的关键,是中华民族走向民族独立,建设现代国家的重要开端,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大标志,是一个世界性的重大历史事件。
它突破了历代王朝的循环演进机制,打碎了传统中国整个政治体制,因此也震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政治神经,是政治制度与社会思想的一次大飞跃。
近代中国的政治构架、政体规范和行政运作程序的转型”都是从“辛亥革命否定了以君主专制政体为核心的‘朝代国家’形态开始的。
不仅如此,辛亥革命对于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影响,认为正是这次革命,“中国在完全意义上开始了民主主义(资本主义)的社会转型。
因此辛亥革命有一下几点历史意义:第一,完全打乱了传统的统治秩序。
皇帝被拉下马了,皇帝是旧统治秩序中的头,辛亥革命砍掉了这个头,整个旧秩序就全乱了套。
此后,旧社会势力再也建立不起一个统一的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来。
第二,民众对自己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从观念上发生了巨大变化。
下的中国老百姓被称作“子民”或“蚁民”,民国里的老百姓觉得自己是国家主人了,XXX将政府官员称作“人民之公仆”,人民将民国比作一公司,老百姓是公司的主人。
第三,它使中国人在思想上得到一次大解放。
皇帝都可以被打倒,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打破的呢?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石。
二、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亥革命后大偷盗国,,中国又堕入XXX的黑暗统治下,有识之士仍在黑暗中摸索。
也有人认为了。
革命党人提不出一个彻底的、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来,依靠并发动群众严重不足,尤其是同广大基层民众的脱离,XXX又是一个非常松散的组织,成员非常复杂,导致这场革命并“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使中国从此走上独立、民主和强盛的门路,实现人们原先对它的期望”。
借用XXX的话说就是辛亥革命“根本没有打碎封建军阀和官僚的国家机器。
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
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辛亥革命伟大的历史意义不言而喻,但是它的历史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辛亥革命是一次不成功也不彻底的革命。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希望大家喜欢!辛亥革命历史局限性首先辛亥革命历史局限性体现在它只是推翻了封建帝制,等于说只是把皇帝赶下台,但是中国依旧是个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
而且当时清帝是写了退位诏书的,等于说是禅让权力,而不是被革命党推翻的,虽然是袁世凯强迫清帝退位的,因此当时社会上很多人还对清帝抱有同情,因为在广大底层中国人心中,谁做皇帝他们是不关心的,但是突然说皇帝没有了,心理上还一时接受不了,因此辛亥革命的影响力是非常有限的。
其次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人落后的封建思想,因为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那些在海外留学的精英们效仿西方的三权分立,推翻落后的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的政府。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在中国这个几千年的封建帝国中,封建思想早已经牢牢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底层老百姓根本不懂什么国会、总理、部长、议员之类的名词,实际上共和只在北京南京等少数城市实行过,在广大的乡村,依旧是封建宗族掌握着权力,人们的生活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总之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体现在方方面面,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上都是不彻底的,因此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也就不应过分拔高了。
辛亥革命的目的辛亥革命,是在1911年于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在狭义上指的是在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
在广义上,辛亥革命指的是从同盟会创立辛亥推翻清政府的一系列革命运动。
由于清政府日益腐败,帝国主义的侵略越发猖狂,在内忧外患千钧一发之际,中国初步成长的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为救国图存,爆发了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十六字方针“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辛亥革命的目的的根本在于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共和国。
正是辛亥革命的目的和目标促成了我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众志成城,团结一心与清政府和帝国主义斗争,并且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胜利。
辛亥革命的制度创新与历史局限
辛亥革命的制度创新与历史局限201 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
在100年的历史进程中,有太多的事情值得纪念和反思。
但是,对于我自己来说,最愿意纪念和反思的,是辛亥革命期间的制度设计、制度创新及其历史局限。
一、孙中山的制度意识就整个人类历史来看,最早在世俗层面初步实现自我担当、人人平等、政教分离、大同博爱的现代个人,应该说是耶稣基督。
他的文明贡献主要表现在相辅相成的三个方面。
第一是自我担当、自我牺牲的救赎意识。
也就是以牺牲自己的肉体生命为代价,为全人类承担罪责,从而在上帝与人类之间缔结新一轮的契约关系。
《圣经》中的所谓“新约”,就是这样得名的。
第二是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契约规则。
也就是以上帝的名义,突破游牧农耕社会里面等级森严的身份歧视、身份奴役和身份特权,从而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呐喊出人与人之间平等博爱的文明意识和契约规则。
随着基督教作为世界性宗教的广泛普及,工商契约社会最为基本的甲、乙双方平等自愿、共同遵守的信用规则,以及宪政民主的制度规则、法律程序面前人人平等的普适公理,才得以确立奠定。
第三是公共领域内形而下的政府权力和国家权威,与形而上的信仰教育、道德精神、灵魂追求之间政教分离的契约规则。
也就是耶稣在《马太福音》第22章中所说的“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上帝的物当归给上帝”。
继耶稣基督之后,正是基于自我担当、人人平等、政教分离、大同博爱的现代精神和契约规则,拥有足够多的健全个人的西方社会,逐步制定完善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宪政民主制度,从而为每一位个人最为基本的人身自由权、精神自由权和私有财产权提供了制度保障。
作为信仰之主,耶稣基督与前文明社会的主宰者、统治者之间的根本区别,是他以承担罪责的姿态为全社会以及全人类奉献服务;而前文明社会的主宰者、统治者对于全社会以及全人类的最高追求,却是既天下为公又化公为私的征服霸占和专制奴役,也就是中国的《诗经·小雅·北山》中所歌颂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辛亥革命评价及历史局限性
辛亥革命评价及历史局限性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
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
辛亥革命评价
积极性: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消极性:反封建不彻底;未能深入发动群众;未明确提出反帝要求;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建立起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民国只剩下一块空招牌。
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
第一,辛亥革命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的软弱性。
第二,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对帝国主义妥协退让,对整个封建阶级缺乏深刻认识。
第三,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特别是不敢依靠农民群众。
第四,同盟会不是一个坚强有力的政党,没有发挥好核心作用。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是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没有反帝国主义,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等。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1.没有反帝国主义,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2.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
3.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4.辛亥革命成功得仓促,到手的乃是不彻底的胜利。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给人民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5.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表现在哪里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表现在哪里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在于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没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1.资产阶级具有妥协性和软弱性,决定了资产阶级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2.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3.中国半殖民度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4.没有认清袁世凯反动的本质,革命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
辛亥革命爆发的条件经济基础: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物质基础。
阶级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
思想基础: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三民主义的提出使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共同的奋斗纲领,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
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广泛建立,同盟会的成立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政党统一领导的新阶段。
前车之鉴:戊戌变法的失败使革命派认识到必须用革命的武装起义推翻反动统治。
导火线:1911年5月四川、广东、湖北、湖南四省的保路运动。
辛亥革命失败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纲领。
三民主义没有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资产阶级革命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得不到农民的支持。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没有农民的支持就无法战胜强大的敌人。
资产阶级革命派始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武装力量。
在辛亥革命中,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武装斗争都是短期的。
“二次革命”中国民党人虽然掌握了一些军队,但并不是统一的革命力量,护法运动则依靠军阀的力量,因此每当遇到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就不能不失败。
经验教训: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正因为如此,辛亥革命仅仅赶跑了一个皇帝,却没有能够改变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治的统治基础,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资产阶级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素材】
辛亥革命成功得仓促,到手的乃是不彻底的胜利,所以不可避免具有很强的局限性。
首先,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只完成了第一项——民族主义,其他民权、民生长期挂着欠账。
而且就民族主义一项来说,完成的也仅仅是“驱除鞑虏”,各个帝国主义势力原封不动地保存。
袁世凯上台后,中国在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下,三民主义成了纸面上的东西,他们挂羊头卖狗肉,虽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
就这一点来看,辛亥革命的成功虽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但却是煮了一锅夹生饭。
辛亥革命果实最终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反帝反封建任务并没有完成,所以它又是失败了。
其次,领导这次革命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缺乏明确反帝纲领和具体行动,由于资产阶级历史的局限性,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帝国主义的本质的认识不清楚。
从同盟会到南京临时政府,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他们认为建立资产阶级国家,西方是会赞成的,孙中山不仅没有辨明对帝国主义的所谓“中立”的伪装,反而在《告各友邦书》中以承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权益为代价,和帝国主义维持友好关系。
资产阶级的如此妥协,革命实难继续下去。
第三、资产阶级把革命目标只限于反对清朝皇帝,他们认为“清帝退位”就是专制已除,革命就大功告成了,正因为如此,这恰恰给了那些擅于投机取巧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以可乘之机,后来袁世凯以清帝退位为交换条件窃取政权,破坏革命,革命派不仅没能识破袁世凯的反革命两面手法,相反竟把袁世凯作为同盟者,这就说明革命派对反对封建主义是不彻底性。
第四,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未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参加斗争。
在同盟会的纲领中,虽然提出“平均地权”口号,但实际上并没有被全体革命党人所接受,也没能找到解决土地问题的措施,因而也未能实行“平均地权”,从而失去动员农民群众的作用,既然革命党失掉农民的支持,就把注意力转到新军和会党。
正是由于脱离人民群众,革命力量才是显得十分弱小,毛泽东曾指出:“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因而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勾结下,革命遭到失败是在所难免的。
第五,革命党人没有建立和掌握一支有组织的革命武装,同盟会发动新军和会党举行起义,这两者毕竟不是革命党人自己建立的武装,况且新军、会党成员复杂,他们中大多数人接受立宪派和旧官僚,因此,在旧势力煽动下往往会变成破坏革命的力量,革命党人缺乏有力的武装队伍,很难应付反动势力的反扑。
最后,中国同盟会也没有建立一条正确的组织路线,因而在组织上是不巩固的,同盟会内部复杂,政治信仰不一致,思想上也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所以始终
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这样一个思想上缺乏信仰,组织上松懈无力,内部矛盾重重的政党。
总之,革命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这充分地暴露出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当然,也有许多问题是在当时客观环境下必然会出现的,如封建阶级和外国势力的联合破坏,迫使革命党人将国民政府拱手让给袁世凯;当时农民受封建残余思想很深,不可能迅速接受革命思想;革命党难有建立和掌握一支军队的经济、政治和群众基础等。
辛亥革命发生于 1911 年,它的导火线是当年 5 月 9 日清政府所推行的铁路干线收归国有的政策,清政府希望借此把铁路利权卖给帝国主义来换取“短暂的安宁”.清政府的“卖国求荣”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和抗争,人们发起保路运动,由最初的请愿、示威走向武装斗争,革命党人抓住时机在武汉发动起义。
在 1911 年 10 月10 日,革命军占领武昌城,随后控制了汉阳和汉口。
各地革命党人也纷纷响应,各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实施独立。
很快,全国成为了“中华民国”的天下。
这就是享誉中外的辛亥革命。
一、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辛亥革命胜利的标志就是:推翻了清王朝,终结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使得帝国主义失去了在中国继续统治的稳定的基础,使得延续数千年的“君臣观念”变成了“国民观念”,这是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
辛亥革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君主制的推翻不仅是一种制度的终结,更是一种权威的终结。
君主由原来的“天之子”,不可动摇和不可侵犯的神圣地位变为如今陈腐,阻碍社会发展的绊脚石,这就告诉人们只有经得起历史检验,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东西才具有权威性。
这就为后来符合历史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可能,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营造了社会条件。
辛亥革命还引起了社会经济和社会风俗等方面的变革,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辛亥革命之后,人们纷纷开始大力兴办实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也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和制度,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历史进入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从而为中国进入现代化,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
在社会风俗革新方面,辛亥革命去除了社会中封建保守的方面,出现了近代化的新风尚、新气象,促进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有助于人们精神的解放。
二、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
对辛亥革命历史局限的认识是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深化的。
正是由于其历史局限性使得辛亥革命的结果事与愿违。
其历史局限具体表现在:
首先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他们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因此与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阶级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决定了他在政治和经济上要受到双重的压迫与剥削,所以具有不可避免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能力也没有勇气进行坚决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因此,他无法提出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也不敢触动封建的地主土地私有制。
同时由于同盟会内部组织松懈纷杂,缺乏一个稳定和统一的领导核心。
其次,由于不敢触动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这就决定了辛亥革命难以获得占中国绝大多数的农民的支持,使得革命丧失了最根本最雄厚的革命力量。
再次,作为辛亥革命的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根基深厚。
西方帝国主义不希望中国实现独立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从而失去中国这个占世界四分之一的原料和劳动力市场,于是采取各种手段进行破坏,并积极扶持袁世凯作为新的代理人。
中国封建主义在中国的历史由来已久,封建士绅以及地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积极瓦解革命,在革命过程中还假意投靠革命从内部对革命党进行瓦解和分化。
然后,从辛亥革命取得的结果来看,辛亥革命之后虽然建立起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但是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所窃取,进入了军阀割据与混战的时代,共和意义不大。
后来袁世凯复辟帝制,使得人们误认为辛亥革命仅仅成为了一场排满的斗争而非取消帝制的革命,民国也成为了因为缺乏汉族皇帝来名正言顺继承大统而出现的暂时的结果。
最后,在辛亥革命的成果取得过程中,谈判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实际就是一种妥协。
正是在清政府官员与同盟会革命党人不稳定的妥协过程中,巩固了共和政体革命党人的最低要求即:推翻帝制和建立民国。
但是,新建立的政体并非理想的政体,革命者与袁世凯的愿望大相径庭,袁世凯虽然受到《临时约法》和内阁会议的限制,但是袁世凯自身并没有承担为革命和共和献身的义务,再加上后来临时政府的北迁以及革命党人被排除在财政、军事等重要领域之外,作用的发挥受到很大的限制,这些都使得辛亥革命的影响大大降低。
再加上革命党人从未真正完全的掌握革命形势,与各省份联系较少,缺乏对革命过程中力量的整合,害怕因为长久的分裂和内战导致外国的全面干涉,在战略和心理上都完全没有准备好,所以革命党人愿意以妥协来结束混战实现短暂的统一。
但是这种统一仅仅停留在表面。
辛亥革命是为了实现国家的独立,保卫领土的完整,实现统一。
但是辛亥革命之后的军阀割据以及混战,使得中央与地方的联系隔断,有些省份因为对袁世凯的不信任以及敌对,不仅要求拒绝与中央恢复联系,甚至还要求脱离中央而独立,进而实行地方自治。
由此可见,统一仅仅是革命党人的期望。
关于辛亥革命历史作用的评价有很多,从人们关于辛亥革命的评价出发可以看到,辛亥革命出于实现国家独立的目的而发生,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是由于其历史局限性注定辛亥革命的结果是不彻底的,是革
命势力与封建反动势力相互妥协的结果。
正确认识辛亥革命的意义对于我们了解历史,把握现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由于辛亥革命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的软弱性,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显而易见。
(2)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对帝国主义妥协退让,对整个封建阶级缺乏深刻认识。
(3)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特别是不敢依靠农民群众。
(4)同盟会不是一个坚强有力的政党,没有发挥好核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