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思 诗词生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且行且思诗词生香
——我教《芙蓉楼送辛渐》
没有相同的相遇
北宋词人晏殊在《浣溪沙》中这样写过,“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似曾相识是人生很美妙的一种感觉,因为人生从来就没有相同的相遇。
2009年的春天,我第一次在区级的公开课上执教《芙蓉楼送辛渐》,现在已是2015年深秋时节,七年的时间里,大大小小的加起来应该上过十三次以上。每一次上课都是全新的经历,与不同的教案相遇,与不同的学生相遇,相同的文本,却从没有相同的相遇。
我思故我在
拿到一个文本,我们会思考两个问题:教什么?怎么教?
(一)教什么
《芙蓉楼送辛渐》是六下古诗词背诵里的一首诗,编者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背诵积累,而我要当做一个文本来教,可以吗?有必要吗?在说服别人之前,先得说服自己。
说实话,七年前选择这首诗,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觉得喜欢就上了。后来慢慢地,会去思考教材的编排,编者的意图。
于是,我找出了一至六年级语文课本里的所有古诗词教学篇目。
我们知道这些古诗词基本上是按照每一册每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来安排的,并没有自己的一个体系在里面。
但是从这一表格中,我们也能看到这样一条线——送别诗。你看,学生第一次学习送别诗是在二年级上册,学的是《赠汪伦》,第二次学习送别诗是四年级的上册,学了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再往下看,就没有了。也就是说学生在低段、中段都学了送别诗,这样不就缺个高段吗?
那么到了高段,《芙蓉楼送辛渐》作为一首送别诗,该教什么呢?
我们可以从三个点去思考。
第一,从课标出发。
翻开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诗歌教学,在各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有着明确的规定。
第一学段: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第三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三个学段都提到了诵读,对于诵读,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从诵读的材料来看,第一学段以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为主,第二三学段以优秀诗文为主。第二从诵读的实施要求看,第一二学段强调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达到感受语言、领悟大意的目的。第三学段强调能够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形式要素去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诵读的要求更趋细化。
三个学段也都提到了想象。教学古诗,诵读和想象是最好的两种策略。
对比三个学段对诗歌教学的目标,我们发现高段更注重体会作品的情感,并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解读了阶段目标,并不能解决“教什么”这个问题,因为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属于“能力目标”或者叫“素养目标”,并不直接、具体地规限教学内容,只是对期望学生达到结果的描述,即目标是什么?要达成这些目标该“教什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或研制教学内容。
第二,从文本出发。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耳熟能详、童叟皆知的送别诗。
(既然是送别诗,那么我们先要对送别诗有一个了解.)
人生自古伤离别,离别是人生一个永恒的主题。从先秦的《诗经》到两汉的乐府,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的诗文,送别之情唱之不尽。而唐代的送别诗又是诗歌中的重头戏。
送别诗除了抒发离情别绪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那么《芙蓉楼送辛渐》作为送别诗中的一首,他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她的特别,就在于借送别来表明一种心志。据《唐才子传》和《河岳英灵集》载,王昌龄曾因不拘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在这样的境遇下,诗人要借“一片冰心在玉壶”来告慰友人,来表明自己的高洁清白。
(当然解读一个文本,我们还需把他放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去看。)王昌龄身处盛唐,盛唐诗文总有着积极向上、欣欣向荣的情绪,即使颓丧、忧郁、悲伤也仍然闪灼着青春、自由。难怪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用“青春”一词来形容盛唐之音。读《芙蓉楼送辛渐》,亦有此感。诗中苍茫的江南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诗人送别诗的凄寒孤寂之情,更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孤山、冰心与玉壶这一组意象又形成一种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我们可以这样推知,王昌龄写这首诗的时候是有离愁别绪,是有一腔愤慨的,但他所表达的却是一种高蹈胸怀,一种得风气先的伟大孤独感。
第三,从学生出发。
我们知道教学中有三个不教,学生已懂得不教,学生能自己学懂的不教,教了学生也不懂的不教。那教什么呢?
孙绍振《名作细读》中的一段话和大家分享:“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生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
我们知道,一个文本有多个层面,并不是所有的层面都能够自动地进入读者的视野,读者往往只选择和自己接受视野相应的层面去感受和理解作品。这样,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不可简单地停留在学生已经能够抵达的层面,应让文本中还没有进入学生视野的层面在教师或其他同学的帮助下,顺利地进入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他们的理解和鉴赏水平。当然我们要注意适度,不能拔得过高。
那么,《芙蓉楼送辛渐》让六年级的学生来学习,他们能抵达的层面在哪里
呢?于是,设计了一张预习单。
预习单设计了五个题目,第一题是了解学生对背景资料的搜集,反馈发现一般只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会去课前搜集背景资料,而且搜集来的资料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信息比较零散,二是喜欢照搬照抄,没有经过自己的整理加工。当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其他类型的文本中进行更合适,不用作为这节课的教学内容。
第二题是让学生划一划古诗的节奏,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读出节奏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