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课内文言文复习(公开课)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复习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复习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 内容了解简答(填空)题
综合分析选择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分值10分 3
4 3
27/290
真题探究
Listen attentively
题型
文言词汇解释题 文言词汇选择题 重点句子翻译题
• 内容了解简答(填空)题
综合分析选择题
《小石潭记》 分值10分 3
4 3
28/290
真题探究
Listen attentively
14/290
真题探究
Listen attentively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 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 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在句子中意思。(3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_大__约__(__表__示__预__计__数__)__ (2)以其境过清__凄__清__、__冷__清________ (3)不可久居__留__、__停__留_________
Listen attentively
一、(广东省)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 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 之漂亮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 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 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 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 来,孰视之,自认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 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
第一节 文言文阅读
第一讲 课内文言文
1/290

公开课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

公开课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

公开课文言文专题复习教案第一章:文言文阅读理解技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

培养学生准确理解文言文内容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步骤:扫读、略读、精读。

常见文言文句式、词汇的理解方法。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扫读、略读、精读的实践。

通过例句分析,讲解常见句式、词汇的理解方法。

第二章:文言文断句技巧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正确断句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文言文断句的原则:意群、语气、语法结构。

常见的断句标志词和断句方法。

2.3 教学活动分析例句,讲解断句的原则和标志词。

学生进行断句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三章:文言文翻译技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准确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忠实原文、准确表达、语言通顺。

常见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翻译方法。

3.3 教学活动分析例句,讲解翻译的原则和技巧。

学生进行翻译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四章:文言文鉴赏技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鉴赏的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文言文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文言文鉴赏的角度:思想内容、艺术表现、语言特色。

常见文言文文学手法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4.3 教学活动分析例句,讲解鉴赏的角度和手法。

学生进行鉴赏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五章:文言文应试策略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言文应试的基本策略。

培养学生应对文言文考试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文言文考试的题型和答题技巧。

时间管理和答题顺序的策略。

5.3 教学活动分析历年考试题目,讲解答题技巧。

学生进行模拟考试,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六章:文言文词汇复习6.1 教学目标让学生巩固和拓展文言文词汇。

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文言文词汇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重点文言文词汇的回顾与复习。

常见文言文词汇的用法和例句。

6.3 教学活动复习重点词汇,学生进行词汇运用练习。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断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考复习专题之文言文断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

(2)探究文言文断句的规律与技巧。

(3)灵活运用技巧,准确断句。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1)古时候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供给很微薄。

当时,这位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了。

但怕口说无凭,写了一张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富翁根据自己的主观理解,欣然签字。

哪知吃第一顿时,教书先生就大喊大叫:“怎么尽是素菜,没有荤菜,我们不是约定好了吗?”请问富翁与教书先生分别是如何断句这句话?富翁: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教书先生: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如果从夸赞与贬低的视角来为下列句子断句,你会怎会断?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夸奖: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贬低: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由刚刚的小游戏可以看出断句的作用很奇妙。

你看由于断句不同,这意义也可以迥然不同,甚至天差地别。

(二)了解断句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也是考察文言文的传统方式。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在一句话的末了用“。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__________________,"断开,叫“读”(dòu)。

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断句的标记为“/”。

读懂文言文,断句是基础。

中考主要考试形式有直接划分语句和选择题两种,以选择题为主导。

(三)了解断句步骤那么我们在考试的时候如何才能把这一类型的题做得又好又快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文言文断句三步走:(1)通读全文,把握大意。

(2)寻找标志,辅助断句。

(3)诵读多遍,检查逻辑。

(四)掌握断句技巧最关键的就是第二步,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沉浸式体验一次断句剧本杀,扮演法官的角色,像断案那样查找断句的线索,解开“断句之谜"!探究一: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2)吾日三省吾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余幼时嗜学(3)尔安敢轻吾射/汝之不惠/子非鱼(4)彼竭我盈/必先苦其心志(5)吾与徐公孰美/名之者谁(6)何陋之有/安知鱼之乐(7)此皆良实/斯是陋室/是日更定矣常见名词: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器物名、动物名、时间等。

中考语文专题2文言文阅读复习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中考语文专题2文言文阅读复习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6/27
1.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
即命取屋券,对妪焚之 即:_马上(马上) _
竟不索其直
竟:___竟然
_
“即”“竟”是虚词,可结合句意来判断。
7/27
考点二 了解文言虚词含义和使用方法
阅读方法解密:虚词意义和使用方法五推断法。①语境推断法。文 言虚词了解离不开详细语境,要确定某个虚词详细意义和使用方法, 可结合文意进行。②代入检验法。文言虚词考查多采取课内外相结 合方式。所以我们只要知道课内例句中虚词意义和使用方法,将其 代入另一句中去检验,就能够推断意义和使用方法是否相同。③句 位分析法。即依据虚词在句中位置来判断。如“其”字在句首普通 是语气副词,在句中动词后普通作代词。④语法切入法。假如某个 虚词在两个语法结构一致句子中所处位置相同,其使用方法普通也 相同。⑤标志确认法。有些虚词是组成文言特殊句式标志词,抓住 这些标志词就能快速确定虚词意义和使用方法。
13/27
【参考译文】 邵民瞻给苏东坡买了一所住宅,值五百贯钱。苏东坡倾尽全部钱才
能偿还他。(苏东坡)选择一个吉利日子住入新家,这么住了几天。(苏东 坡)与邵民瞻在月下散步,偶然到了一个村子,听到有个妇人哭得很难过, 东坡走过去斜靠着听,说:“奇怪,多么悲伤啊!莫非有大灾难让她失 去了所爱,触动了她内心?我要问问她。”于是和邵民瞻推门而入,原 来是一位老妇。(老妇)见到东坡,依然哭泣。东坡问询老妇为何悲痛到 这种地步。老妇说:“我有一所房子,传了百年,保护安守它不变动, 直到我。不过我儿子不成材,把房子卖给了他人。我现在搬到这里,百 年老房子,一下子分别了,怎能不痛心?这就是我哭泣原因。”东坡也 感到悲伤。问她原来房子在哪里,就是东坡用五百贯钱所买到住宅。东 坡因为这件事屡次抚慰(她),慢慢地对老妇说:“你原来房子是我买, 不用太悲伤,现在理应把房子还给你。”马上(马上)让人拿来房子契据, 当着老妇面烧了。叫来老妇儿子,让他第二天把母亲接回到原来住所, 竟然不求取所花之钱。

中考语文 课内文言文知识精讲复习课件

中考语文 课内文言文知识精讲复习课件

(2)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也会获益匪浅,请 另外写出《论语》中你熟悉的一则(不得与原文相同),并简要说说对它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温州)文言文阅读。 童趣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 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 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 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4.阅读全文,说说作者是如何获得“物外之趣”的。
_观__察___仔__细__,___想__象__丰__富___,__热__爱__自___然__与__生_ 活。
七上 2.《论语》十则
考点知识精讲
中考典例精析
一 知识积累
1.通假字 (1)不亦说.乎 通“悦”,愉快 (2)诲女.知之乎 同“汝”,你 (3)是知也 通“智”,聪明 2.古今异义词 (1)默而识.之 古义:记;今义:知道,认得,能辨别 (2)吾日三.省吾身 古义:多次,文言文中“三”“九”诸 字皆有“多”义;今义:作数词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公开课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公开课
【答案及评分】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2分)
方法指导 (1)弄通文意断句。阅读全文,了解文意,是断 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错断。 通读全文,判断文章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 想表达什么意思。 (2)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常以“曰”“云”“言” 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 以后就只用“曰”而省略主语。遇到对话时,应根据 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答案】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呀,他所喜 欢的只不过是那些似龙非龙的东西罢了。 3. 叶公“弃而还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叶公好龙”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讽刺什么?(2分)
【答案】①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②讽刺了那些口头 上爱好实际上并不爱好,或者实际上并不了解,一旦真 正接触,不但不爱,甚至还惧怕它、反对它的人。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纴:织布机。②发:打开。③简练:挑选。
④说:游说,劝说。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安有说人主
___怎__么_____
(2)是皆秦之罪也
____这______
【课内外迁移】
本题词语
课内链接

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是日更定矣(《湖心亭看雪》)
2. 用“/”线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 读 书 欲 睡/引 锥 自 刺 其 股 /血 流 至 足。 3. 请概括宋濂和苏秦在学习方面的共同点。(2分) 【答案】有毅力、有恒心,刻苦勤奋,学有所成。(答 对两点即可)
【参考译文】苏秦回到家里,妻子不下织机,嫂子不去做 饭,父母不与他说话。苏秦长叹道:“妻子不把我当丈夫, 嫂子不把我当小叔,父母不把我当儿子,这都是我的过错 啊。”于是半夜翻出书,摆开几十只书箱,找到了姜太公 的兵书,埋头诵读,挑选精要内容反复研究体会。读到昏 昏欲睡时,就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一直流到脚跟。 并自言自语地说:“哪有去游说国君,而不能让他拿出金 玉锦绣,让自己取得尊贵的卿相之位的事情呢?”满一年, 钻研成功了,说:“这下真的可以去游说当代国君了!”

中考文言文复习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部编版学习资料

中考文言文复习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部编版学习资料

中考文言文复习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部编版学习资料版部编版近五年中高考命题特点趋势板书设计课后练习对文言文的考查以选择题、重点句子翻译,自己观点表达题型为主。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1、注释、重点句子翻译、课文内容归纳。

2、中考真题回放与检测练习3、方法归纳总结《中考复习方略》p101巴中中考题教学环节设计基本流程教学内容复习目标(1分钟)—知识梳理(23分钟)—练习检测(15分钟)—布置作业(1分钟)具体环节投放目标教师活动预设1、复习巩固九年级下册课本注释中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能够翻译课文中重要的句子,关键字词,特殊句式,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感情。

3、通过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推测文章意思方法的讲解、练习,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和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学生自主复习九年级下册所有的文言文。

1、学生朗读勾画课下注解。

2、引导学生逐课读(齐读)注释,教师点拨易错的词语含义;3、学生自由读注释,记忆重点字词注释;4、听写重点实词虚词。

(可参照课后的练习题)学生活动预设学生明确目标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思维,(1分钟)知识梳理学生按要求自主复习巩固字词学生按要求听写词语并订正。

学生审题、做题学生说说解题方法和规律。

让学生养成自主复习,自己动手动嘴朗读的习惯,知能并重。

(23分钟)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解题的能力,自主归纳解题方法,突破难点(15分钟)知能并重。

(1分钟)练习检测完成《中考复习方略》p100中的《愚公移山》12到15题。

学生练习→指名回答→教师点评作业布置《中考复习方略》p101巴中中考题完成作业。

中考突破中考语文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19公输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获奖课件

中考突破中考语文第二部分课内文言文19公输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获奖课件
• 公输盘屡次设置攻城巧妙战术, 墨子屡次都挡 住了他。公输盘攻城器械都用尽了, 墨子守城 方法还绰绰有余。
第27页
公输盘诎,而曰: “吾知所以 距 子 矣,吾不言。”
• 公输盘(方法)穷尽了,但他说: “我知道用 什么方法对付你,(可是)我不说。”
第28页
子墨子亦曰: “吾知子之所以距 我,吾不言。”
第4页
鲁 班 • 公输, 名盘, 也作“般”或“班” 又称鲁班, 山东人, 是我国古代传 说中能工巧匠。现在, 鲁班被人们 尊称为建筑业鼻祖, 其实这远远不 够。鲁班不光在建筑业, 而且在其 它领域也颇有建树。他创造了飞 鸢, 是人类征服太空第一人, 他创 造了云梯(重武器), 钩钜(现在还用) 以及其它攻城武器, 是一位伟大军 事科学家, 在机械方面, 很早被人 称为“机械圣人”, 另外还有许多 民用、工艺等方面成就。鲁班对 人类贡献能够说是前无古人, 后无 来者, 是我国当之无愧科技创造之 父。 第5页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成, 将以攻 宋。
• 公输盘给楚国制造云梯这种器械, 制成后, 将 要拿去进攻宋国。
第6页
子墨子闻之, 起 于鲁, 行十日十夜而 至于郢, 见公输盘。
• 先生墨子听到这个消息, 就从鲁国动身, 走了 十天十夜, 抵达郢都, 去见公输盘。
第7页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
第34页
“公输盘服”,此时公输盘真服了 吗? 他取消了攻宋计划了吗?
• 公输盘没有真服, 只是默认了攻宋“不义”。 他是口服心不服。
• 他没有取消攻宋计划, 只是狡猾地将责任推给 了楚王。
第35页
墨子见到楚王,先举了一个什么例 子? 目标是什么?
• 今有些人于此, 舍其文轩, 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舍其锦绣, 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 邻 有糟糠而欲窃之。”目标是诱使楚王自然而 然地说出“必为有窃疾矣”之类话来。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世说新语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世说新语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

/ 鸿鹄之志哉 广 / 故数言 / 欲亡
7/57
③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连接可停顿。 文言文和当代
文不一样,当代文用作状语成份,文言文中往往后置用
作补语。假如介宾短语作补语,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
之间要停顿。 例:受任 / 于败军之际,奉命 / 于危难之
间,这里“受任”“奉命”都是谓语中心语,“于败军
他为何这么,王子猷说:“我原来是乘着兴致出
发,兴致尽了,自然要返回了,为何一定要见戴逵
呢?”王子猷曾经暂时借住他人空房,随即叫家人
种竹子.有些人问他:“暂时住一下,何须这么麻
家庭气氛:融洽、欢乐、轻松、温馨等
3.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身份,有 什么用意?
表示一个赞扬和敬仰,暗示读者谢 太傅更赞赏谢道韫才气。
27/57
4、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 哪一个更加好?
参考:前者写好,因为雪颜色和形态 跟盐相同(形似); 后者写好,因为雪飘飞和柳絮飘飞靠 近(神似)。
28/57
41/57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 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 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 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 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 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 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5/57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 期“志人小说”代表作。
“志”是记意思。“志人小说”主 要是记述人物言行事迹。
16/57
咏雪
17/57
读准字音,正确停顿
18/57
柳絮 xù 无奕 yì 谢道韫 yùn 谢太傅 fù 差可拟 chā nǐ 雪骤 zhòu

中考文言文实词复习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中考文言文实词复习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再(第二次。再而衰,三而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不在,窃发盆)
向(过去旳,此前旳。向为身死而
举(推荐,选用。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不受)
征(征兆,迹象。征于色,发于声)
池(护城河。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 或(有人/某时/ 或者 )
也)

古今异义旳双音词集录
❖ 绝境(与世隔绝之地。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交通(交错相通。阡陌交通)
传:动词作名词,
怀:名词作动词,
“老师传授旳知识”
“怀里揣着”
[例1](2023年福州市)解释下面加点词旳意思。
①是马也( )
②食马者( )
③策之不以其道( ) ④一食或尽粟一石( )
[剖析]此题以解答旳形式考察学生对关键词语旳了解 把握,常放在文言文阅读中进行。所以,解答此题, 分析详细语言环境,对所在文段进行整体翻译是前 提和关键。题①中旳“是”当“这” 讲;题②中旳
◎处(chù)(1) 名词 地方 几处早莺争暖树 (2)名词 时候 时间 乡书何处达(3) chǔ 动词 处于 处江湖之远 ◎次 (1)名词, 层次 不可计其层次矣 (2)动词 ,编 次、编排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3)动词,驻扎、停留 又 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次北固山下
◎从 (1)动词,跟从,跟随 择其善者而从之 (2)动词, 依从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3)形容词,从前旳,此前 旳 来从楚国游 (4)形容词,从容
B.形容词旳意动,主观上以为宾语具有某种特征、 特点。 例:不耻下问 以为――是耻辱 一览众山 小 以为――都是渺小旳 固以怪之矣 以为这 么很怪异
⑦使动使用方法
A.动词旳使动使用方法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 尉 使――恼怒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K12配套]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复习十三公开课教案6

[K12配套]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项复习十三公开课教案6

文言文专项复习十三教案复习目标:1.复习《送东阳马生序》一课。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3.培养迁移能力。

复习重难点: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2.培养迁移能力。

复习时数: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解释加点的字词。

嗜.学手自笔.录走.送之逾.约既加冠...圣贤之道.尝趋.百里外乡之先达..援.疑质.理或.遇其叱咄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卒.获有所闻负.箧曳.屣持汤.沃灌寓逆旅..日.再.食.皆被.绮绣腰.白玉之环緼.袍敝.衣县官..日有廪稍之供裘葛之遗.冻馁.天质..之卑.岂.他人之过哉流辈..朝.京师谒.余色夷.是.可谓善学者矣2.辨析词义。

至.舍无从致书以.观礼愈至.计日以.还烨然若.神人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以.书假余则.又请焉撰长书以.为贽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俯身倾耳以.请.心不若余之专耳以拥覆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以.中有足乐者今诸生学于.太学生以.乡人子谒余今诸.生学于太学假诸.人而后见也言和而.色夷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假诸人而.后见也足肤皲裂而.不知久而.乃和三、再读课文并识记重要实词和虚词的词义。

四、课堂迁移训练。

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注释:数:技艺。

弈秋:人名。

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

缴:系在箭上的绳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非然.也2.翻译下面两个文言句子。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3.文中弈秋教的两个徒弟表现各异,一人“”,一人“”(用原文填空)4.读书、学习为什么必须“专心致志”?五、课后提升。

阅读文段并回答问题。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三峡与朱元思书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获奖课件

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三峡与朱元思书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获奖课件
• 。12. 赋予静止山以奋发向上无穷生命力句子: 负势竟上,相互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18/29
课堂训练: 自由朗诵文章(注解及翻
1.解译释)以5下分划钟线词,:然后接收以下训练:
(1)天下独绝
绝妙
(2)水皆缥碧
青白色
(3)猛浪若奔 (4)相互轩邈
飞奔马 高远
(5)好鸟相鸣
相互和鸣
(6)鸢飞戾天者
• (1)至于夏水襄陵
至于/夏水襄陵
• (2)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 8. 解释以下加点词语。
• (1)或王命急宣(有时) (2)虽乘
• 奔御风( 尽奔马 )
• (3)既而渐近(很快) (4)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城墙 )
• 9. 以下各组语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一项是( A )。
假如不是正午和午夜, 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是骑着快马, 驾着 狂风, 也不能比它更快。
12/29
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白色急流, 碧绿潭水, 盘旋清波, 倒 影着各种景物影子。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 树荣(茂盛), 山高, 草盛, 实 在有很多趣味。
13/29
3/29
了解背诵全文, 默写名句
写夏天水急句子是: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
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引用渔人民歌句子是: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29
小组互译
• 1.重点考题方向: • 特殊使用方法词语: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通假词语、词类活用 • 课下重点强调实词。 • 2.重点句考题方向: • 特殊句式: 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 • 课下注释整句翻译句子 • 中心句、名句

中考文言文实词复习指导公开课

中考文言文实词复习指导公开课
A王欲舍所携人 舍:舍弃 B本所以疑 疑:犹豫 C芬阴呼歆 阴:暗中 D念单车远行 念:挂念
2021/5/27
32
2014年课内文言文 《庄子》故事两则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一项是( ▲ )
A.惠子相梁 相:做宰相
B.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国:国都
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游:游玩
D.请循其本 本:本心
例:之 小大之狱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公将鼓之
何陋之有
辍耕之垄上
复习方法:归纳课文中常见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中202考1/5/2先7 锋第63-65页)
38
2021/5/27
39
三、划分停顿(节奏)
一般分为语意停顿和语法停顿
1、按句子的结构(主∕谓∕宾)进行划分 例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信间
2021/5/27
23
一词多义
例1:①即克,公问其故;②广故数言欲亡;③故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④温故而知新
例2: ①汝心之固;②而戍死者固十六七;③固国 不以山溪之险;④人固有一死;⑤君子固穷
例3: ①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②则命一上将将 荆州之军; ③公将战;④出郭相扶将
复习方法:注意积累常见文言词语的不同意义和
2、根据发语词、句首的语气词、关联词等虚词或总结性词语来
确定朗读节奏。
例①(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2)盖大苏泛赤壁云
(3)躬耕于南阳
告之于帝
(4)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021/5/27
40

优质公开课-中考文言文篇目全

优质公开课-中考文言文篇目全

七年级上册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木兰诗北朝民歌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5、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8、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9、《论语》六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16年《桃花源记》
• • • • • 思。(3分) (1)渔人甚异之( )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3)欣然规往( ) 7.把文字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记述了渔人的所见 所闻,描绘出一幅环境优美、生活安宁的图画。 • B.“咸来问讯”表现出桃花源人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乃不知 有汉,无论魏晋”说明他们与外界隔绝的时间很长。 • C.文章写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花 源觅不可得,用“世外桃源”来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 D.文章语言简洁生动,涉及到的成语有些至今沿用,如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柳暗花明、无人问津。
• 2014年《邹忌讽刘王纳谏》 •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 (1)孰视之( ) (2)臣之妻私臣( ) (3)时时而间 进( ) •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 (1)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邹忌面对妻、妾、客的赞美,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冷静思考, 由己及君,现身说法,劝说齐王除蔽纳谏。 • B.齐威王的可贵之处在于有自知之明,能广开言路,博采众议, 使齐国在内政治清明,在外“战胜于朝廷”。 • C.讽喻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色。文章用邹忌与徐公比美设喻, 从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由浅入深,说服力强。 • D.本文剪裁巧妙,详略得当。开头详写比美,为下文做充分的 铺垫,突出了进谏的作用和纳谏的效果。
• • • •
三、练习 (一)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2)云归而岩 穴暝( ) (3)杂然而前陈者( )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也。 •
• 2015年《小石潭记》 •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以其境过清( )(3)不可久居( )
• • • • •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一句,通过描写潭上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
中考课内文言文复习
张静中学 张阳
• 一、近几年广东省中考课内文言文的考纲与 考题 • (一)考纲 • 1.理解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意思。( 能力层级:理解) • 2.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理 解) • 3.理解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能力层级: 理解) • 4.领会浅易文言文中作者的写作意图。(能力 层级:理解)
•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以“乐”为主线,主要写了山水(禽鸟)之 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其中“太守之乐”是核 心内容。 • B.本文和《岳阳楼记》两篇散文都是借触景生情来 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情怀,都表达了自己虽遭贬谪却 仍怀济世安民、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操。 • C.游记着力写太守与滁人沉醉于山水之间的情状, 意在表现作者因仕途不得意而借游玩山水排遣内心 郁闷的人生态度。 • D.文章骈散结合,句式整齐又富有变化,尤其是 “也”和“而”字的灵活运用,使得语言具有回环 往复的音韵美。
• • • •
• • • • •
• • •
(二)近几年广东省中考课内文言文的考题。 2017年《出师表》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躬耕于南阳( ) (2)夙夜忧叹( )(3)则责攸之、 祎、允等之慢( )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出师表》是诸蔼亮北伐前写的奏章,劝勉刘禅广开言路, 赏罚分明,亲贤远佞,表现了他对蜀汉的忠诚。 B.诸葛亮追述三顾草庐的往事,既表达了对先帝知遇之恩的由 衷感激,也希望后主能够效法先帝,知人善任。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指“五月渡泸”、 “北定中原”、“庶竭驽钝”、“兴复汉室”和“还于旧都”等。 D.选文结尾,作者先表明伐魏兴汉的决心,然后交代出师后的 朝政事宜,谆谆告诫后主要善纳雅言。
蔓藤,突出小石潭周围环境的幽美,与下文“四面竹树环合”相呼应。 • B文章对潭中游鱼的描写动静结合,如“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从静态上描写 ,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呈现的则是游鱼的动态美。 • C作者以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潭中气氛——小潭源流——交代同游之 人为顺序来安排材料,移步换景,景随情迁,前后照应,结构紧凑。 • D同是描绘山水美景、借景抒情之作,《小石潭记》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 凄苦孤寂之情,而《与朱元思书》则流露出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之意。
• (二) •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 (1)故不为苟得也( )(2)万钟于我何 加焉( )(3)是亦不可以已乎( )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 勿丧耳。 • •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
•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作者将鱼与熊掌进行对比,提出了他的主 张:当二者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 • B.作者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 证和道理论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 C.纵使路途再漫长,屈原也要上下求索,终 遭奸臣毁谤。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他怀着 悲愤投入汨罗江,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孟子 “舍生取义”这一主张。 • D.本文第一段文字主要侧重于讲道理,第二 段文字则侧重于列举事例。
• 小结:
• 1.熟悉考纳并掌握广东省中考必读的24
篇(其中《论语》多作为默写考查,近 三年可考过的可放松)中的20篇。 • 2.不管是释词或是翻译,都要通顺、合 理为止。
谢 谢 大 家
• 思考: • 1.近几年广东省中考课内文言文共 几分?有几道题? • • 2.题型结构怎么样? • • 3.对于6、7两道题要怎么应付? •
• 二、广东省24篇课内文言文考查情况 • 思考: • 1.表中哪些未考过的并要今年引起重视 的: • 2.按近几年广东省考查的情况今年要重 视哪一年级的: • 3.今年要注意哪几篇,说说你的理由: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