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步骤
臂丛神经试题及答案
![臂丛神经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67109a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0.png)
臂丛神经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臂丛神经由哪几根脊神经组成?A. C5-C8B. C5-T1C. C4-C8D. C5-T2答案:B2. 臂丛神经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什么?A. 外伤B. 肿瘤C. 感染D. 缺血答案:A3. 以下哪个肌肉不是由臂丛神经支配的?A. 肱二头肌B. 肱三头肌C. 胸大肌D. 肩胛提肌答案:C4. 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不包括以下哪项?A. 肌肉萎缩B. 感觉异常C. 肌肉痉挛D. 肌肉肥大答案:D5.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神经电生理检查B. 影像学检查C. 血液检查D. 肌电图检查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包括以下哪些?A. 肩关节活动受限B. 肘关节活动受限C. 腕关节活动受限D. 手指活动受限答案:ABD2. 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药物治疗B. 物理治疗C. 手术治疗D. 心理治疗答案:ABC3. 下列哪些检查有助于诊断臂丛神经损伤?A. X线检查B. MRI检查C. CT检查D. 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答案: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臂丛神经损伤后,患者会出现肌肉萎缩。
(对)2. 臂丛神经损伤后,患者不会出现感觉异常。
(错)3. 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主要是手术治疗。
(错)4.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需要依赖影像学检查。
(对)5. 臂丛神经损伤后,患者不会出现肌肉痉挛。
(错)6. 臂丛神经损伤后,患者会出现肌肉肥大。
(错)7. 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包括肩关节活动受限。
(对)8.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不需要神经电生理检查。
(错)9. 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
(对)10. 臂丛神经损伤后,患者会出现手指活动受限。
(对)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臂丛神经的解剖位置。
答案:臂丛神经位于颈部和胸部,由C5至T1脊神经根组成,主要支配上肢的运动和感觉。
臂丛神经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https://img.taocdn.com/s3/m/45a7847d6529647d262852a6.png)
臂丛神经损伤直接外伤如刺伤、挫伤及锁骨和第一肋骨骨折均可引起臂丛损伤。
间接外伤见于强力牵拉上肢、头颈过度弯向对侧或强力将肩部下压时,如重物打击或产伤等。
一、临床表现与诊断(一)臂丛完全损伤运动障碍表现为手,前臂和上臂肌肉全瘫。
感觉改变为手、前臂和上臂的一部分感觉消失。
颈8胸1近椎间孔处损伤,可出现霍纳(Horner)氏综合征。
(二)臂丛上部损伤(Erb-Duchence型) 此型较多见,为颈5-6神经根在厄氏点处损伤所致。
该点在肩胛上神经近侧,胸长神经和肩胛背神经远侧。
前锯肌与菱形肌不受影响。
多因外伤使头肩分离、肩部下压或产伤等引起。
运动:三角肌、小圆肌、冈上肌、冈下肌与胸大肌锁骨头瘫痪,上肢由于背阔肌和胸大肌胸骨头的作用呈内旋位。
二头肌和肱桡肌瘫痪,肱前肌减弱,肘关节因三头肌作用而伸直。
旋后肌和旋前圆肌瘫痪,前臂因旋前方肌的作用而旋前。
桡侧腕伸肌瘫痪,手向尺侧偏斜。
感觉:颈5前支损伤时感觉不受影响,如颈6受累则出现上臂及前臂外侧麻木。
无霍纳氏综合征。
(三)臂丛下部损伤(Klumpke型) 主要是颈8胸1神经根损伤,多因上肢过度上抬或伸展及臂位产时牵拉躯干过重等引起。
主要症状为手内肌瘫痪,有爪状畸形。
在臂丛下干损伤时,手指屈肌和伸肌瘫痪。
手和前臂尺侧麻木,上臂内侧有一小条麻木区。
可出现霍纳氏综合征。
(四)辅助诊断方法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查体、X线摄片检查。
电生理学检查有助于臂丛神经损伤的定位诊断。
1.肌电图检查臂丛的脊神经后支支配颈后深部肌肉。
按照颈部肌肉的不同深浅位置,所受神经支配各不相同,浅层为斜方肌,受副神经支配;深部内侧部分受颈3-6脊神经后支支配;外侧部分受颈7-8脊神经后支支配;最深部颈后肌肉为脊横肌、脊间肌和横突间肌,受相应脊椎的神经纤维支配。
因此,肌电图检查颈后最深部肌肉是脊横肌和横突间肌。
凡肌电图显示去神经性纤维颤动电位,表示脊神经后支的运动神经纤维损伤,为椎间孔内臂丛损伤;凡显示无正常电位,表示椎间孔外臂丛损伤;凡受神经根支配的任何肌肉存在主动运动,即显示肌肉主动收缩电位,表示不完全性神经根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https://img.taocdn.com/s3/m/b883218d6529647d27285295.png)
疾病名:臂丛神经损伤英文名:brachial plexus injury缩写:别名:臂丛损伤ICD号:S44.8分类:骨科概述:对臂从损伤(brachial plexus injury)的认识,最早是1768年Smeillie首次描述的1例臂丛产瘫麻痹。
此后Ducheme(1861)、Erb(1874)描述了上干型产瘫,Klumpke(1885)描述了下干型产瘫。
1874年Flaubert首次报道成人外伤性臂丛损伤,1886年Thorburn首次进行了臂丛损伤手术修复。
但直至1966年SICOT巴黎会议,臂丛损伤修复的疗效一直令人失望。
随着臂丛显微外科修复技术尤其是神经移位术的开展,臂丛损伤的疗效逐步提高,过去被外科医生视为畏途、禁区的臂丛根性撕脱伤也恢复了一定功能,这一领域我国顾玉东、瑞士Narakas等做出了重大贡献。
特别是近lO多年来,臂丛显微外科与功能解剖学研究、神经再生生物学研究以及电生理、影像学诊断技术等的应用,多组神经移位术、选择性神经束支移位术、游离肌肉移植功能重建术、产瘫早期显微修复等的开展,胸腔镜下超长切取膈神经、撕脱神经根回植术等的尝试,均对臂丛损伤的治疗产生了积极影响。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臂丛损伤发病率逐年增多,约占创伤总数的1.2%(Midha,1997),且伤情重、多发伤多,锁骨上臂丛损伤占62%,多需手术修复。
目前臂丛损伤仍是创伤骨科的一大难点,臂丛损伤治疗的普及与提高仍须做艰苦的努力。
1.臂丛的组成 臂丛的解剖组成简单地可以用“555”来记忆,即臂丛由第5~8颈神经前支及第1胸神经前支共5条神经根组成,分根、干、股、束、支5个部分,有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5大分支。
颈5、6神经根在前斜角肌的外缘处相合,形成上干;颈7神经根独立形成中干;颈8胸1神经根组合形成下干,每干平均长度1cm。
神经根合干后即分前后2股。
上干与中干的前股合成外侧束,下干的前股独立形成内侧束,上、中、下3干的后股合成后侧束。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治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治](https://img.taocdn.com/s3/m/259eade7aeaad1f346933f52.png)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徐建光顾玉东臂丛神经损伤根据其损伤的机理,可分为切割伤、牵拉伤、枪弹伤、压砸伤、产伤、手术伤等。
多年来,医师们曾做过许多努力,进行过各种治疗,但其最后结果往往令人不满意。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后,疗效有所提高。
如臂丛根性撕脱伤,可分别采用膈神经移位、副神经移位、颈丛运动支移位、肋间神经移位、健侧或同侧颈7移位等手术方法。
从作者随访结果初步看出膈神经移位疗效最佳,优良率达75%;其次为副神经55%;颈丛运动支50%;颈7移位70%。
疗效虽不理想,但对一个毫无功能的瘫痪上肢,恢复部分屈肘、屈指功能,对病人也是很大的收获。
一应用解剖(一). 臂丛的组成臂丛由颈5、6、7、8神经根及第一胸神经根组成。
颈5、6神经根在前斜角肌的外缘处相合形成上干,颈7神经根独立形成中干,颈8胸1神经根相合形成下干。
每干仅行径0.5~1cm后,即分前后两股。
上干与中干的前股合成外侧束。
上、中、下三干的后股合成后侧束,下干的前股独立形成内侧束,三个束的命名以与腋动脉的位置关系而定。
在相当喙突水平处。
外侧束分为肌皮神经及正中神经外侧头,内侧束分为尺神经及正中神经内侧头,正中神经由内侧头与外侧头合并而成,后侧束分为腋神经及桡神经。
(二). 臂丛的分支1臂丛神经根的分支有斜角肌肌支及颈长肌肌支;膈神经支;胸长神经;肩胛背神经。
2臂丛神经干的分支有肩胛上神经;锁骨下肌支。
3臂丛神经束的分支有胸前外侧神经;胸前内侧神经;肩胛下神经;胸背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
(三)臂从神经根的机能分布1 颈5神经根:主要组成腋神经和肩胛上神经,部分纤维参与肌皮神经、肩胛背神经、桡神经和正中神经的组成。
单根颈5损伤临床主要出现岗上、下肌萎缩,表现出肩外展启动动作受限;对三角肌虽有较大影响,但因有颈6纤维代偿,对上肢各关节活动功能影响不明显。
2 颈6神经根:主要组成肌皮神经,部分纤维参与腋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和胸前外侧神经(有颈5纤维参加)的组成。
臂丛神经损伤解剖诊断及治疗
![臂丛神经损伤解剖诊断及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2895bae67e21af45b207a864.png)
臂丛神经损伤诊断治疗臂丛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一胸神经前支大部分组成。
经斜角肌间隙穿出,行与锁骨下动脉后上方,经锁骨后方进入腋窝。
臂丛五个根的纤维先合成上、中、下三干,由三干发支围绕腋动脉形成内侧束、外侧束和后束,由束发出分支主要分布于上肢和部分胸、背浅层肌。
臂丛神经分5根、3干、6股、3束、5支部分,C5—C6神经根在前斜角肌外缘相和,组成上干;C7 组成中干;C8—T1 形成下干(位于第1肋骨表面,每干长约1cm)。
每干又分成前后两股,(位于锁骨表面,每股长约1cm);3干后股组成后束,上干前股和中干前股组成外侧束,下干前股形成内侧束,束的长度约3cm,各束在相当于喙突水平分出肌皮神经、腋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及尺神经。
臂丛神经全长约15 cm,约150 000 根轴突。
臂丛位于活动范围较大的肩关节附近,邻近动脉,易造成臂丛神经损害。
1、外伤:闭合性损伤见于车祸、运动伤(如滑雪)、产伤、颈部的牵拉、麻醉过程中长时间将肢体固定在某一臂丛神经损伤位置时,开放性损伤主要见于枪弹伤、器械伤、腋动脉造影、肱动脉手术、内侧胸骨切开术、颈动脉搭桥术,颈静脉血透治疗过程中造成的损害亦有报道,是臂丛神经损伤的最常见原因。
2、特发性臂丛神经病:又称神经痛性肌萎缩或痛性臂丛神经炎,也叫Parsonage - Turner 综合征。
这种病人常有病毒感染、注射、外伤或手术的病史。
此外、偶尔也可发生Lyme病或立克次体感染。
最近有人报道,由Ebrlicbia 细菌引起的一种蜱传播疾病也可发生臂丛损害。
3、胸廓出口综合征(TOS):各种不同的颈椎畸形可以损及臂丛神经根、丛及血管。
可以单侧的,也可是双侧的。
由于紧拉的颈椎纤维环从第一肋延伸至残遗的颈肋或变长的第七颈椎横突,从而导致C8 和T1 前支或臂丛下干中神经纤维受到损害。
4、家族性臂丛神经病:本病在急性期与痛性臂丛神经炎很难鉴别。
有家族史,其遗传特点是单基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发病年龄较早。
臂丛神经损伤-杨
![臂丛神经损伤-杨](https://img.taocdn.com/s3/m/87a9bd14cf84b9d529ea7a15.png)
束 相当于臂丛神经
的腋窝部
3
(三)臂丛神经的终末支
腋神经(C5、6) 桡神经(C5-8、T1) 肌皮神经(C5、6) 正中神经
外侧根(C5、6、7) 内侧根(C8、T1) 尺神经(C8、T1) 臂内侧皮神经(C8、T1) 前臂内侧皮神经(C8、T1)
4
(四)臂丛神经根与肌肉支配
5
22
1、上臂型臂丛神经损伤
• 主要为C5、6N根或 上干伤
• 腋N、肌皮N、胸长 N、肩胛上N、肩胛 背N麻痹,桡 N、正中N部分麻痹。
• 肩外展、屈肘、伸 腕等功能障碍。
23
2、下臂型臂丛神经损伤
• C8T1N根或下干损伤
• 尺N、臂内侧及前臂内侧 皮N麻痹
• 屈指肌、骨间肌(肩、 肘、腕关节功能基本正常)
32
(四)晚期功能重建
基本原则
伤后时间:观察2年或以上(6—12个月以上,津下健哉) 确定为撕脱伤者宜早期手术
全面考虑,权衡术后得失 按功能重建先后顺序
恢复肘关节—稳定肩关节—屈指、腕及正中N感觉 支配区—手内在肌 肌腱移位遵循三要素:力量、方向、止点
33
1、肩关节
(1)肌腱转移
(2)肩关节固定
臂丛神经损伤
解放军八五医院手外科 杨志贤
1
一、臂丛神经的解剖
(一)臂丛神 经 大体解剖
体表投影:
胸锁乳突肌后 中、下 1/3交点,与锁 骨外、 中1/3交点稍内侧的连 线。
肌间沟:
前、中斜角肌之间的 间隙。臂丛神经中由 此沟下半部经过。
2
(二)臂丛的组成与分支
由C5、6、7、8、T1 神经前支组成
(五)臂丛神经变异
多种多样,国人7%--16% 根:常有C4、T2参与,C4甚至高达60% 干:双干型,C5、6、7组成上干,C8、T1组成下干 束:仅前、后两束,无外侧束内侧束 支:变异更多,如肌皮N与正中N共干、缺如(图示)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治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治](https://img.taocdn.com/s3/m/54a11f41be1e650e52ea99a1.png)
三角肌(肩外展) 三角肌(肩外展)
二.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
分四个步骤
<一>判断有无臂丛神经损伤
通常所指臂丛神经损伤是指闭合性损伤, 通常所指臂丛神经损伤是指闭合性损伤,除 外切割伤。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以诊断臂丛神经损 伤: A:出现五大神经中任何两支及以上N损伤。 A:出现五大神经中任何两支及以上N B:出现五大神经中任何一支合并前臂内侧 B:出现五大神经中任何一支合并前臂内侧 皮神经损伤者。(由于该神经起点位置较 高所决定)
SEP(体感诱发电位) SEP(体感诱发电位)
刺激周围神经引起的冲动,传播 到大脑皮层的感觉区,从头部记录诱 发电位,用以观察感觉通路是否处于 正常生理状态。如臂丛N损伤,EMG 正常生理状态。如臂丛N损伤,EMG 测定感觉N 测定感觉N传导速度比较困难,可以从 头部记录诱发电位,以提高诊断的准 确性。
神经损伤3W后,EMG呈现失神经支配的纤 神经损伤3W后,EMG呈现失神经支配的纤 颤、正相电位。神经损伤修复后随着神经功 能的逐渐恢复,纤颤和正相电位逐渐减少甚 至消失,并出现新生电位,逐渐转为复合电 位,直到恢复为混合相和干扰相肌电图。 另外EMG还可通过测定N 另外EMG还可通过测定N传导速度(单位时 间内传导神经冲动的距离)。正常四肢周围 神经传导速度一般为每秒40-70m,而神经 神经传导速度一般为每秒40-70m,而神经 损伤时,N传导速度减慢,甚至在N 损伤时,N传导速度减慢,甚至在N断裂时 为0。
三 5 法
根
⒋ 5 ⒌ 6 ⒍ ⒎ 8 ⒈ ⒉ 胸长N 前锯肌 1 胸背N 背阔肌C7 下 后 7 中
则
支
C6 肌皮 C8 正中 (C5,6) (C5-T1) (C8,T1) (C5-T1) (C5,6)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0832680a783e0912a2162a8c.png)
臂丛根性撕脱伤的分类
颈8胸1根性撕脱伤(或称下干根性撕脱伤)
病史特征: 往往有上肢向远侧牵拉伤暴力 拇指对掌, 对指, 手指屈曲及内收外展不能 手及前臂尺侧感觉消失 临床检查: Horner氏征阳性
臂丛根性撕脱伤的分类
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即颈5~胸1全部撕脱
病史特征: 上肢遭受对撞或牵拉暴力较大, 持续 时间较长,部分病例有昏迷史
尺神经( 1/6~1/10束组) 肌皮神经
副神经
肩胛上神经
膈神经损伤 下干正常
建议 全束支部移位
• 副神经→ 肩胛上神经(后路) • 三头肌肌支→ 腋神经(后路) • 尺神经部分束→肌皮神经 • 正中神经(部分) → 肱肌肌支
在各受区神经近入肌点处同时进行多组神经移位 动力神经接近靶器官,更快的神经再支配
臂丛神经损伤诊断与治疗
概述
1768年 1874年 1875年 1885年 1886年 1966年
Smellie 产瘫 Flpubert 成人臂丛损伤 Erb 上干损伤 Klumpke 下干损伤 Thorbum 手术修复 巴黎圆桌会议结论悲观
前
• 交通事故 • 工业伤 • 生活伤 • ------
桡. N 腋. N
根干股束支,5 3 6 3 5
臂丛神经解剖
根的分支
斜角肌及颈长肌肌支(C5-8) 膈神经(C4-5,膈肌) 胸长神经(C5-7,前锯肌) 肩胛背神经(C4-5,肩胛提肌、大小
菱形肌)
干的分支
肩胛上神经(上干、主要是C5) 锁骨下肌支(上干前股,C5-6)
臂丛损伤诊断程序性
有无臂丛损伤----二大神经组合 锁骨上下损伤区别----二块肌肉检测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dbd80a8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b9.png)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和治疗一、概述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是周围神经外科的难题之一,其损伤虽不会危及生命,但可引起严重的功能丧失。
臂丛神经损伤是上肢最严重伤残, 多见于摔倒、车祸、运动时牵拉伤, 其次为压砸伤, 切割伤, 枪弹伤, 产伤, 也见于药物、手术、放射线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的病理像其他周围神经损伤一样, 由损伤的程度和部位决定。
由于人们对周围神经解剖、生理及代谢的认识不断增加,神经修复方法越益改进,神经的修复效果也更为理想。
但目前臂丛神经损伤国内外早期仍主要应用神经移位,晚期也可用肌肉移位等方法治疗,但效果仍不太满意。
因此,早期明确诊断,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配合适当康复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恢复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功能。
二、功能解剖臂丛的解剖可概括为“五根、三干、六股、三束、五支”。
(1) 五根:即臂丛神经由颈5~8和胸1 神经根的前支组成,位于斜角肌间隙内。
(2) 三干:由颈5~6 合成上干,颈7 单独为中干,颈8 、胸1 合成下干,位于锁骨之上和第一肋骨表面。
(3) 六股:上、中、下干各自分为前、后两股,位于锁骨后。
(4) 三束:上、中干前股组成外侧束,下干前股组成内侧束,三干的后股组成后束。
(5) 五支:各股在喙突平面分成神经支,即上肢五大神经:①腋神经:主要来自颈5 神经根,支配三角肌,功能为外展肩关节。
②肌皮神经:主要来自颈6 神经根,支配肱二头肌,功能为屈曲肘关节。
③桡神经:主要来自颈7 神经根,支配上肢伸肌群,功能为伸直肘、腕和指关节。
④正中神经:主要来自颈8 神经根,支配前臂屈肌群,功能为屈曲腕和手指关节。
⑤尺神经:主要来自胸1 神经根,支配手部内在肌群,负责手的精细动作。
(6)臂丛的交感神经纤维:臂丛神经均有交感神经纤维参加,它们都是从椎旁交感神经链发出的节后纤维。
交感神经链的节前纤维发自脊髓颈胸段平面的睫状—脊髓中枢,其纤维经过脊髓前根(主要是颈8 胸1 ) ,颈交感神经丛的颈上神经节,进入颈胸交界处颈下与胸1 组成睫状神经节,并上行经过颈中至颈上交感神经节,由此发出颈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经由颈动脉及眼部神经及血管而终止于瞳孔扩大肌及眼睑提肌。
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治分析
![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治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233b3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06.png)
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治分析1 引言1.1 臂丛神经损伤的定义及背景臂丛神经损伤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臂丛神经的损伤,臂丛神经是由颈神经根C5-T1发出的周围神经,主要负责上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臂丛神经损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损伤原因多样,包括创伤、肿瘤、感染等。
1.2 臂丛神经损伤的发病率及病因臂丛神经损伤的发病率较高,占全身周围神经损伤的30%-40%。
其中,创伤是最主要的病因,如交通事故、高处坠落、运动损伤等。
此外,肿瘤、炎症、代谢性疾病等也可能导致臂丛神经损伤。
1.3 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对臂丛神经损伤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学者在病理生理、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目前,针对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方法包括病史、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检查等。
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
然而,由于臂丛神经损伤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诊治策略仍需进一步优化和个体化。
2. 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2.1 症状描述臂丛神经损伤的主要症状包括感觉异常和运动功能障碍。
患者常见的表现有:•感觉异常:受伤区域出现疼痛、麻木、刺痛或蚁行感;•运动功能障碍:患肢力量减弱,部分或全部关节活动受限;•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出汗减少,患肢皮肤干燥;•患肢肿胀:由于局部循环障碍,患肢可能出现肿胀。
2.2 体征表现臂丛神经损伤的体征主要包括:•肌肉萎缩:患肢肌肉可能出现萎缩,尤其是手部小肌肉;•感觉减退:受伤区域的痛觉、温度觉、触觉和振动觉可能减退或消失;•肌电图改变: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肌肉动作电位振幅降低;•关节活动受限:由于肌肉力量减弱,导致关节活动受限。
2.3 辅助检查为明确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常需进行以下辅助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和肌电图检查,用于评估神经损伤程度和部位;•影像学检查:如X光、CT和MRI等,了解神经通道有无压迫或损伤;•超声检查:观察神经束的连续性和周围组织情况;•血液检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糖尿病、感染等。
法医鉴定神经损伤的流程
![法医鉴定神经损伤的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509eaf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36.png)
法医鉴定神经损伤的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法医鉴定神经损伤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案情了解法医首先需要了解案件的基本情况,包括受伤者的年龄、性别、受伤时间、地点、受伤部位以及现场环境等。
臂丛神经损伤诊疗技术要点
![臂丛神经损伤诊疗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dd57497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7a.png)
臂丛神经损伤诊疗技术要点臂丛由C₅~Cg神经前支和T,神经前支所组成,C₅~C。
组成臂丛上干、C,独立形成臂丛中干,Cg~T₁组成臂丛下干。
每干又分前后2股,上干与中干前股合成外侧束,下干前股单独形成内侧束,3个干的后股共同组成后束。
外侧束分出胸前外侧神经、肌皮神经和正中神经外侧头。
内侧束分出胸前内侧神经、尺神经和正中神经内侧头,后束分出胸背神经、腋神经和桡神经。
此外,臂丛可发生多种变异,如C₄或T₂神经根的参与,需在临床诊疗中注意。
臂丛损伤多由暴力外伤导致,最常见的原因为对撞伤和牵拉伤。
高速运动中的头肩撞击及重物坠肩产生的头肩分离暴力常致上干损伤,而运输皮带对上肢水平位的持续牵拉常使C₈~T₁神经根或下干损伤。
临床上,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考虑臂丛损伤的存在:①上肢五大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中任何两大神经支配肌功能的联合损伤(非同一平面的切割伤);②手部三大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中任何一根合并前臂内侧皮神经损伤(非切割伤);③手部三大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中任何一根合并肩关节或肘关节功能障碍(被动活动正常)。
一、损伤类型(一)臂丛神经根损伤1.上臂丛神经损伤上臂丛(C₅~C₇)神经根受伤时,腋神经、肌皮神经、肩胛上下神经,以及肩胛背神经发生麻痹、桡神经与正中神经发生部分麻痹。
因此,下述肌肉如三角肌、肱二头肌、肱肌、肩胛下肌、大圆肌、冈上下肌、胸大肌(锁骨头部)、桡侧腕屈肌、旋前圆肌、肱桡肌和旋后肌出现瘫痪,以及上述神经支配的某些肌肉如背阔肌、伸指总肌有部分瘫痪现象。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肩关节不能外展与上举,肘关节不能屈曲而能伸,腕关节虽能屈伸但肌力减弱。
上肢伸面感觉大部分缺失,拇指感觉有减退,2~5手指、手部及前臂内侧感觉完全正常。
检查时可发现肩部肌肉萎缩,以三角肌为著,上臂肌肉萎缩以肱二头肌为著。
另外,前臂旋转也有障碍,手指活动尚属正常。
2.下臂丛神经根损伤下臂丛(Cg~T₁)神经根受伤时,尺神经、前臂及臂内侧皮神经、正中神经内侧根出现麻痹,正中神经外侧根与桡神经出现部分麻痹,因此,下述肌肉如尺侧腕屈肌、1~5指屈肌、大小鱼际肌群、全部蚓状肌与骨间肌出现瘫痪,而肱三头肌与指伸肌出现部分麻痹现象。
百度百科臂丛神经损伤
![百度百科臂丛神经损伤](https://img.taocdn.com/s3/m/da259faab0717fd5360cdce2.png)
臂丛神经损伤臂丛神经损伤臂丛神经炎(paralytic brachial plexitis)又称神经痛性肌萎缩,病因未明,可能与感染、变态反应等有关。
主要表现以肩胛带肌为主的疼痛、无力和肌萎缩。
发病急,预后好。
颈椎骨关节病引起的臂丛损害不包括在内。
目录1、组成“555”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5条神经根组成。
分根、干、股、束、支5部分。
有腋、肌皮、桡、正中、尺5大分支。
臂丛包括5 根3干,C5 —C6 神经根在前斜角肌外缘相和,组成上干;C7 组成中干;C8 —T1 形成下干。
(位于第1肋骨表面,每干长约1cm)。
每干又分成前后两股,(位于锁骨表面,每股长约1cm);每股组成3 个束,束的长度约3cm,各束在相当于喙突水平分为神经支,形成终末神经。
臂丛神经全长约15 cm,约150 000 根轴突。
臂丛位于活动范围较大的肩关节附近,邻近动脉,易造成臂丛神经损害。
2、分支见下表发出部位神经名称支配肌肉根部胸长神经 C567 前锯肌(还受3-7肋间神经支配)肩胛背神经 C345 肩胛提肌、大小菱形肌膈神经 C2345 膈肌斜角肌肌支颈长肌肌支 C5678 斜角肌、颈长肌干部肩胛上神经 C56 冈上肌、冈下肌锁骨下神经 C56 锁骨下肌束部外侧束胸前外侧神经C567 胸大肌锁骨部肌皮神经C567 肱肌、肱二头肌、前臂外侧皮肤感觉正中神经外侧头感觉内侧束正中神经内侧头运动胸前内侧神经C8T1 胸大肌胸肋部、胸小肌尺神经大部分手肌臂内侧皮神经臂内侧皮肤感觉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肤感觉后侧束腋神经C56 小圆肌、三角肌、肩外侧皮肤感觉桡神经 C5678T1 肱三头肌、肘肌、旋后肌、肱桡肌、部分手外在肌肩胛下神经 C56 肩胛下肌、大圆肌胸背神经C7 背阔肌3、臂丛神经根的功能特点⑴ C5神经根:其纤维数为8 738~33 027 根,主要组成腋神经,支配三角肌,主管肩外展;主要组成肩胛上神经,支配冈上、冈下肌,主管肩上举;独立组成肩胛背神经,支配肩胛提肌。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043a64a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62.png)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臂丛神经是支配上肢的重要神经丛,由颈 5 8 及胸 1 神经根前支组成。
当臂丛神经受到损伤时,会导致上肢的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准确的诊断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至关重要。
臂丛神经损伤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外伤,如车祸、高处坠落、产伤等;此外,肿瘤的压迫、炎症感染以及医源性损伤等也可能导致臂丛神经受损。
在诊断臂丛神经损伤时,医生首先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
了解损伤的发生机制,比如受伤时的姿势、外力的方向和大小等。
同时,还要了解症状出现的时间、进展情况以及是否有其他相关疾病。
体格检查是诊断臂丛神经损伤的重要环节。
医生会观察患者上肢的姿势、肌肉萎缩情况、皮肤色泽和温度等。
通过触诊,可以评估肌肉的张力和硬度。
运动功能检查是重点之一。
医生会让患者进行各种上肢动作,如肩关节的外展、内收、前屈、后伸,肘关节的屈伸,腕关节的屈伸和手指的屈伸等,以观察肌肉力量是否减弱或消失。
例如,如果患者无法抬起手臂,可能提示上干或颈 5 6 神经根损伤;如果手部的精细动作受到影响,可能是下干或颈 8 胸 1 神经根损伤。
感觉功能检查也不可或缺。
医生会用针、棉絮等工具分别测试患者上肢不同区域的痛觉、触觉、温度觉和位置觉等。
感觉障碍的区域和程度可以帮助判断损伤的部位和范围。
反射检查对于诊断也有一定的帮助。
常见的反射如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等,如果反射减弱或消失,提示相应的神经受损。
特殊检查在诊断臂丛神经损伤时也具有重要意义。
神经电生理检查,如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能够客观地评估神经的功能状态。
通过这些检查,可以确定神经是否受损、损伤的程度以及损伤的部位。
影像学检查也是诊断臂丛神经损伤的重要手段。
X 线检查可以帮助排除骨折等骨性结构的异常;CT 和 MRI 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臂丛神经周围的组织结构,如颈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肿瘤等,有助于明确损伤的原因。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3fe7dd1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1d.png)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作者:周绍勇来源:《幸福家庭》2020年第19期临床医学将人体颈部第五到第八根神经和胸部第一根神经联合称为臂丛神经。
这些神经根会分布在人体内,形成三个初级干,然后会通过分支,分布在人体上肢、颈部和胸部位置,通过控制肌肉让我们能灵活使用上肢、肩部和胸部进行活动。
一旦臂丛神经发生损伤会导致患者手部的感觉功能以及运动功能出现部分丧失或者是完全丧失的情况,如果在病症出现的早期不加以控制,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终身残疾。
由于臂丛神经损伤病症的多样性和复杂化,如何尽快准确地确诊臂丛神经损伤的病症,是医学界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目前影像技术不断发展,临床上对臂丛神经损伤的判断有了新的依据,临床医生可通过手术探查、臂丛核磁共振检查、肌电图以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等方法确诊臂丛神经损伤,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从而帮助患者尽早摆脱疾病的困扰。
下面是关于臂丛神经诊断的初步介绍。
上肢五大神经分为: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
在临床医学中临床医生通过自身经验的累积可根据患者受损后的肢体状况简单判断出具体的神经损伤类型。
桡神经损伤一般会导致垂腕和上肢的伸肌瘫痪,患者会出现手腕无力,无法伸直手腕的症状。
一般肱骨骨折后常出现桡神经损伤,所以医生在判断患者的病情前需询问患者是否有过骨折病史。
尺神经损伤的表现一般为手部力量下降,手部灵活性下降,活动受到障碍,出现爪形手畸形。
正中神经损伤的表现一般为手掌握力变差,前臂的旋前功能障碍,拇指不能对掌,患者常会出现无法紧握物体,旋转手臂出现疼痛等症状。
正中神经受损常与尺神经受损同时出现,所以医生在作临床判断时会同时考虑两种受损,增加判断的可靠性。
腋神经损伤的表现一般为手臂不能外展,臂旋外力减弱,臂外侧感觉障碍。
如果腋神经长时间受损可从患者的肩部外形看出,由于腋神经受损会导致三角肌萎缩,所以腋神经受损患者的肩部不再圓隆,患者会出现手臂外展无力或是疼痛等症状。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PPT课件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86d89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a.png)
运动障碍
评估患者肩部、上肢的肌肉力量、 关节活动范围以及手部精细运动能 力。
自主神经功能
观察患者上肢皮肤温度、色泽以及 有无异常出汗等自主神经功能表现。
电生理检查
肌电图
通过记录肌肉的电活动,评估神 经传导功能和肌肉状态。
神经传导速度
测量神经传导的速度,判断神经 损伤的程度和位置。
定期复诊
对于难以确诊的病例,可考虑定期复诊,观察病 情变化,以便更准确地做出诊断。
加强医生培训
通过专业培训提高医生对臂丛神经损伤的认识和 诊断水平,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05
病例分享与讨论
典型病例介绍
病例一
患者因车祸导致颈部及上肢疼痛,肌肉萎缩,肌力减弱,诊 断为臂丛神经损伤。
病例二
患者因重物压伤左上肢,出现上肢感觉障碍和运动障碍,诊 断为臂丛神经损伤。
其他肌肉骨骼疾病
如肩周炎、关节炎等,可 能引起肩部疼痛和活动受 限,需排除。
肿瘤
臂丛神经区域肿瘤也可能 导致类似症状,需通过影 像学检查进行排除。
确诊与分型
确诊
根据初步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结果,结合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可确诊臂丛神经 损伤。
分型
根据臂丛神经损伤的部位和程度,可分为根性损伤、丛性损伤和束性损伤等不同 类型,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
。
感觉障碍
患者可能会出现感觉减退、麻 木、刺痛等症状,尤其是在受 伤部位及其周围区域。
肌肉功能障碍
由于神经损伤,患者可能会出 现肌肉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 ,导致手臂和肩部的运动功能 受限。
其他症状
患者还可能出现反射消失、自 主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如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步骤
1,是否存在臂丛神经损伤:
①上肢5大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中出现任何2支神经的联合损伤(排除同一平面
的切割伤);
②手部3大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任何一根合并肩或肘关节功能障碍;
③手部3大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任何一根合并前臂内侧皮神经功能障碍。
2,节前还是节后损伤:
(一)病史:节后损伤一般损伤较轻合并昏迷及骨折者少见灼性痛少见;节前损伤一般损伤较重合并昏迷及骨折者多见伤后有灼性痛.
(二)体征:节后损伤斜方肌萎缩不明显耸肩功能正常Horner征阴性节前损伤斜方肌萎缩严重耸肩功能受限Horner征阳性.
(三)肌电变化:节后损伤SNAPSEP都消失;节前损伤SNAP存在SEP消失.
组胺试验:节前损伤阳性反应节后损伤阴性反应
3,损伤的部位:健康骨上或健康骨下
临床上以胸大肌健康骨部代表C5-6,背阔肌代表C7,胸大肌胸肋部代表C8 T1。
上述肌肉萎缩代表损伤在健康骨上,即根干部损伤。
上述肌肉功能存在代表损伤在健康骨下,即束支部损伤。
根据损伤神经的不同组合再分锁骨上的根或干的损伤; 相邻两大神经的联合损伤为干损伤,不相邻的两大神经的联合损伤为束损伤
4,根,干,束,支的定位诊断:
1) 胸廓出口综合症(臂丛神经血管受压症)
臂丛神经及锁骨下动静脉在颈肩部胸廓出口处受压,出现手及上肢酸痛麻木乏力、肌肉萎缩及锁骨下血管受压征象等表现,称为胸廓出口综合症。
病因主要有斜角肌肥厚痉挛、颈肋、纤维束带等,多发20-40岁女性,表现为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损伤症状。
上肢高举试验、Adson(斜角肌压迫试验)挺胸试验、肩外展试验阳性。
X线示颈肋、颈7横突过长。
2) Tinel’s sign
由远端向近端沿神经干叩击,一旦叩到某部位,该神经支配的皮肤有麻痛或放射性疼痛,提示该神经已再生到这里。
须注意:如系了解神经再生的情况,必须由远端逐渐向近端叩击,如由近端向远端叩击,可能Tinel征要向远段延伸4~6 cm,可能更远。
这是由于以后的麻痛觉被再生远端的皮肤振荡所激发,是不准确的。
在周围神经卡压的病人,Tinel征的检查十分重要,不过主要是寻找 Tinel征最明显处,应反复沿怀疑被卡压的神经干远端向近端叩击,再从近端向远端叩击,Tinel征最明显处,即神经卡压的部位。
3) Horner’s sign:
颈部交感神经链损伤,颈下交感神经节受损的表现,临床上症状有四方面:眼裂变小、眼球凹陷、同侧面部出汗减少、瞳孔变小。
前三种情况时间长后可以代偿,瞳孔变小会遗留下来。
提示近椎孔臂丛神经损伤。
诊断节前损伤的可靠率85%以上。
4) 桡神经卡压的检查
中指试验:患者坐位,用力伸肘、平伸腕、平伸手指,检查者抓住中指突然向下屈,引起肘部疼痛为阳性,提示骨间背神经卡压症或桡管综合征。
5) 屈肘试验:
将双侧肘关节主动屈曲到最大限度,很快引起患侧手尺侧发麻、疼痛或感觉异常,为阳性。
提示肘部尺神经卡压。
这是由于最大屈肘时尺神经将受到较严重牵拉,而诱发该体征。
6) 腕掌屈试验(Phalen test):
双手背紧贴,手指下垂前臂于胸前呈一直线。
如在1分钟内桡侧3个半手指麻痛为强阳性。
3分钟内麻痛为阳性。
提示腕部正中神经卡压即腕管综合征。
7) 腕背屈试验(Reverse Phalen 征):
双手伸指掌侧合拢,前臂于胸前呈直线。
如在1min内桡侧3个半指麻痛为强阳性,3min内麻痛为阳性。
提示腕管综合征。
8) 颈部压痛试验:
患者坐位,头转向被检查侧,沿胸锁乳突肌后缘向颈椎横突压迫,正常人亦有压之酸痛觉,应两侧比较。
在颈外静脉与胸锁乳突肌后缘交界处有明显压痛,常常提示C5神经根可能受压。
9) 肩外展试验(Wright test):
被检查者坐位、挺胸,检查者扪及其腕部桡动脉后,令其上肢外展90o~100o左右,前臂旋后,两手掌心朝向耳屏。
加强试验:头颈转向对侧。
在上肢及头颈活动过程中记录桡动脉搏动的变化。
如以桡动脉搏动减弱为阳性,该试验在正常人群中阳性率高达84%,而桡动脉搏动消失仅占15%。
该试验又称胸小肌试验,以往认为肩外展时胸小肌被拉紧,腋动脉向上弯曲而受压,但我们在胸壁手术中发现部分Wright试验阳性的原因是肩外展后喙锁韧带压迫腋动脉所致。
10) 斜角肌试验(Adson test):
被检查者坐位、挺胸,上肢外展15o,后伸30o。
检查者扪及其腕部桡动脉搏动后,令其头颈过伸至不能再伸,并逐渐转向检查侧和对侧下颌向肩峰,记录头颈活动过程中,桡动脉搏动出现的变化。
向健侧旋转阳性,为中斜角肌卡压,向患侧旋转阳性,为前斜角肌卡压。
该试验亦以桡动脉搏动减弱和消失为阳性,正常人群中阳性率为7%,而TOS患者中Adson试验阳性率亦仅占14.7%,因此,单独用该试验诊断TOS是不够的,该试验的敏感性较低,而特异性较高,阳性几乎有肯定的价值,但发生率太低,阴性并不能排除TOS。
11) 肋锁挤压试验(Eden test):
被检查者坐位、挺胸,肩外展15o。
检查者下蹲,一手握住检查侧的手,另一手扪其桡动脉搏动。
沿被检查上肢的纵轴,逐渐加力牵引,并记录桡动脉搏动的变化。
在正常人群中,检查者用力牵引后,桡动脉搏动完全消失22%,显著减弱37%。
该项检查的最大缺点是结果随检查者的用力大小而改变。
但我们仍认为该试验的临床意义是阳性至少可以说明被检查者上肢带的韧带较松弛,拎重物时肋锁间隙容易变小.
12) 上臂缺血试验(Roos test):
被检查者站立、挺胸,双臂外展90o,外旋位屈肘90o,掌心对耳,双手握拳,然后5指全部伸直为1次动作,1次/秒,一直到手臂发酸不能坚持时记下时间。
该检查亦可被认为是活动的Wright试验。
在正常人群中调查100人,发现Roose试验坚持最长者仅1.5min,而45s内被查者已不愿坚持者为 67例,67%,22例确诊为TOS的患者,18例在30~40s内已不能坚持。
13) 锁骨上叩击试验(Moslege test):
患者坐位,暴露颈部,检查者用中指反复叩击患者锁骨上窝部,出现手麻或异样感觉为阳性。
阳性的意义类似于Tinel’s征,说明神经存在脱髓鞘病变。
该试验有假阳性,应两侧对比。
TOS患者中阳性率达88.2%。
14) 锁骨上压迫试验:
被检查者坐位、挺胸,双上肢自然搁在自己大腿上,头偏向检查侧对侧。
检查者一手扪其腕部桡动脉搏动,另一手拇指压迫检查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压迫时从锁骨上逐渐向上移动,然后从胸锁乳突肌后缘向斜方肌前缘逐渐向外侧移动,并记录桡动脉搏动消失时距锁骨的最远点。
测量该点距胸锁关节和锁骨的垂直距离。
其阳性率高达94%。
检查到的压迫后桡动脉搏动消失的最高点在锁骨上7 cm,平均值左侧较右侧为高,左侧为2.4 cm±1.7 cm,右侧为2.1 cm±1.1 cm,阳性压迫点距胸锁关节最远达7.5 cm,平均 4.8 cm±1.1 cm。
我们在手术中发现压迫锁骨上时是通过挤压前斜角肌阻断了锁骨下动脉,临床上的压迫还隔着颈部脂肪和皮肤,所以阳性的高度要高一些。
该试验诊断TOS 有一定意义,因锁骨下动脉的升高是压迫臂丛神经的原因之一,但更大的意义是对腋部或近腋部的大血管损伤的紧急止血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