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河南108个县
![河南108个县](https://img.taocdn.com/s3/m/aa8773432e3f5727a5e962c5.png)
河南108个县(市)的位次是按照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监测方案和2012年经济综合指数进行测算后排出的:洛阳市李英林001 巩义市242.68 郑州(郑州第1)002 偃师市224.58 洛阳(洛阳第1)003 新密市208.59 郑州004 新郑市201.94 郑州005 荥阳市190.06 郑州006 禹州市175.08 许昌(许昌第1)007 灵宝市157.38 三门峡(三门峡第1)008 永城市156.84 商丘(商丘第1)009 长葛市156.00 许昌010 登封市150.52 郑州011 邓州市146.68 南阳(南阳第1)012 伊川县145.23 洛阳013 镇平县140.64 南阳014 新安县140.40 洛阳015 林州市138.26 安阳(安阳第1)016 汝州市135.56 平顶山(平顶山第1)017 沁阳市123.72 焦作(焦作第1)018 安阳县123.10 安阳019 中牟县119.21 郑州(郑州最后)020 项城市109.38 周口(周口第1)021 唐河县109.07 南阳022 许昌县108.03 许昌023 临颍县101.88 漯河(漯河第1)024 武陟县101.85 焦作025 新野县100.46 南阳026 尉氏县99.78 开封(开封第1)027 襄城县98.75 许昌028 博爱县97.83 焦作029 辉县市97.43 新乡(新乡第1)030 固始县96.71 信阳(信阳第1)031 鄢陵县94.81 许昌(许昌最后)032 孟州市86.96 焦作033 濮阳县86.54 濮阳(濮阳第1)034 杞县84.35 开封035 温县83.37 焦作036 鹿邑县81.19 周口037 虞城县76.85 商丘038 滑县76.70 安阳039 宝丰县76.12 平顶山040 渑池县75.47 三门峡041 淮阳县74.02 周口042 长垣县73.15 新乡043 淅川县70.87 南阳044 新乡县70.27 新乡045 太康县69.52 周口046 潢川县69.46 信阳047 方城县68.81 南阳048 栾川县68.74 洛阳049 西峡县68.09 南阳050 叶县67.89 平顶山051 修武县66.93 焦作(焦作最后)052 上蔡县66.11 驻马店(驻马店第1)053 夏邑县65.82 商丘054 西平县65.18 驻马店055 南召县64.82 南阳056 舞钢市64.78 平顶山057 内乡县64.50 南阳058 沈丘县63.15 周口059 民权县61.88 商丘060 开封县61.12 开封061 淇县60.75 鹤壁(鹤壁第1)062 郸城县60.47 周口063 通许县58.37 开封064 西华县58.23 周口065 睢县58.10 商丘066 兰考县57.35 开封(开封最后)067 宜阳县57.11 洛阳068 孟津县56.11 洛阳069 内黄县55.47 安阳070 浚县54.78 鹤壁071 商水县53.86 周口072 泌阳县53.79 驻马店073 郏县52.27 平顶山074 息县51.91 信阳075 汤阴县51.18 安阳(安阳最后)076 新蔡县51.01 驻马店077 柘城县50.57 商丘078 嵩县50.48 洛阳079 遂平县50.18 驻马店080 清丰县49.98 濮阳081 平舆县49.87 驻马店082 义马市49.73 三门峡083 光山县49.25 信阳084 陕县48.04 三门峡085 桐柏县47.81 南阳086 汝南县47.36 驻马店087 罗山县46.52 信阳088 舞阳县46.34 漯河(漯河最后)089 社旗县45.63 南阳(南阳最后)090 正阳县44.99 驻马店091 鲁山县44.70 平顶山(平顶山最后)092 商城县44.26 信阳093 南乐县43.62 濮阳094 卫辉市42.90 新乡095 扶沟县41.84 周口(周口最后)096 洛宁县41.06 洛阳097 确山县40.45 驻马店(驻马店最后)098 淮滨县40.31 信阳099 原阳县39.89 新乡100 封丘县38.83 新乡101 汝阳县37.61 洛阳(洛阳最后)102 延津县36.24 新乡103 获嘉县36.11 新乡(新乡最后)104 范县35.82 濮阳105 宁陵县33.00 商丘(商丘最后)106 新县32.46 信阳(信阳最后)107 台前县26.81 濮阳(濮阳最后)108 卢氏县19.80 三门峡(三门峡最后)。
河南省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及建议
![河南省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db8331f9f90f76c661371a65.png)
南 省 循 环 经 济 发 展 , 著 提 高 资 源 利 用 效 率 , 树 立 和 落 实 科 学 发 展 显 是
观 的 必 然 要 求 , 全 面 建 设 小 康 社 会 的 战 略选 择 , 是 事 关 河 南 长远 是 也 发 展 的根 本 大计 。 中部 六 省在 很 多方 面都 具 有 一 定 的可 比性 . 据 全 面 性 、 观 性 、 根 客 可 比 性 、 立 性 及 硬 性 数 据 的可 获 得 性 等 原 则 , 文 对 循 环 经 济 评 价 独 本 体 系 进 行 总 的 筛 选 和设 计 , 立 中 部 六 省 的评 价 指 标 体 系 , 过 与 其 建 通 他 五 省 的 比较 反 映河 南 省 的循 环 经 济 发 展 的总 体 状 况 。
2 综 合 因子 分 析
基 于 因子 分 析 综 合 评 价 法 对 中部 六 省 的 循 环 经 济 进行 评 价 分 析 , 通 过 比较 , 映 河 南 省 的 循 环 经 济 状 况 。 收 集 数 据 见 表 1 运 用 S S 反 。 PS 统计软件进 行因子分析 , 由相 关 系 数 矩 阵 R计 算 得 到 特 征 值 、 差 O OG F R T O CE C E HN L YI O MA I N N
21 0 0年
第 5期
河南省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及建议
田贵 生 ( 州 大学 西亚 斯 国际学 院 商学 院 河南 郑
【 摘
新郑
4 15 ) 5 0 1
要 】 文 基 于 因子 分 析 综 合 评 价 法 对 中部 六 省 的 循 环 经 济 进 行 评 价 分 析 , 过 与 中部 其 他 五 省 的 比 较反 映 河 南 省 的循 环 经 济 发展 的 本 通
中国各省份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中国各省份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d4cd0936482fb4daa58d4ba9.png)
中国各省域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摘要本文通过构建省域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对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化评价和排序,并结合聚类分析对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发展水平进行分类及探讨。
关键词:省域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引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经济高速增长,中国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
根据2011年4月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中国居住城镇的人口接近6.6亿人,城镇化率达到49.68%,全国已有近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这意味着中国将进入城镇时代。
但显然,这种发展是不平衡的。
受地理、环境、资源以及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不同区域的城市化进程尚存在很大差异。
2011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指出,从区域角度看,目前四大区域城市科学发展指数东部地区最高,东北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第三,而中部地区城市发展水平已经落到了最后。
目前国际上测度城市化水平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
在主要指标法的应用中,国内外最为通用的城市化测度指标是“城市化水平”指数(或称城市化率),即城市人口(或非农人口) 占区域总人口的百分比。
尽管“城市化水平”指数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省域发展的程度, 但考虑到城市化的内涵不仅表现为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 而且还体现为产业结构的转变、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文明不断发展、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等。
这种只以人口比例指标来衡量省域发展水平的方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因此,要全面系统地反映省域发展水平, 应当利用复合指标法, 建立一套指标体系从多角度进行测定、评价和分析。
一、省域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省域的发展是一个广泛涉及经济、社会和人口变动的综合性动态过程。
因此,衡量省域发展水平的标志不是单一的省域人口比重,也不是单一的国民生产总值或者其它单项指标,而应综合反映经济、会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职能。
郑州市辖区六县市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评价
![郑州市辖区六县市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5a835324e2bd960590c6777d.png)
子分析 , 分别依据 20 年各城市 的综合得分对各 09 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进行评估 , 分析其综合 经济 实力的变化 , 提出推动郑州市辖区六县市的全面 发展 的决策 建议 。
一
2 2 880 8 1. i6 6 . 7 20 7 40 8 8 1 0 5 2.0 3 2 60 3 5 20 347 0 . 3 6 6 . 2 5 I 0 2 5 0 0 7 o 5 0 2 2 0 5 . 3 o3 4 31 2 9 .7 8 3 6. 1 5 44 4 36 4 2 8.6 4 5 0.3 5 3 0 3 7. 2 2 3. 9 25 4 9 5 5 2 80 5.9 8.6 o1 5.4 24 21 0 2, 0 200 1.9 8.0 69 28 5 6. 6 1 .9 7 0 2 I83 1 8 . 247 2.I 1 .I 88 2 l .0 41 7 288 5.6 1 .7 7 2 9 l .8 4 4 9 l45 8. 1 l93 5 O . l63 2. 9
巩市 义
荥阳 市
新市 密
新市 邦
登 封市
l 4 0 l 8 8 31仉 0 4 0.8 1 405 l 420 l 4 1 0 l.1. 4 4 0.0 4 0 .4 4 0 . 3900 0 0 6. 49 2 8. 91 9 1 8 ∞.4 1 0 o 幔0 9 .] 32 1 .0 0 0 0 9.5 87 9.6 99 2 4 9.9 99 7.5 98 1 ∞ 帆
分析的需要 , 依据科学性 、 合理性 、 比性和可操 可 作性的原则 , 并力求较完善 、 全面 、 真实地反 映各 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 , 兼顾统计年 鉴所能提供 的 统计指标 , 文 以郑州市辖 区六 县市为样本 , 本 选 取了l O项主要经济指标 , 分别是 : 城镇居民人 均 可支配收入 ( ) 1 社会 消费 品零 售 总额 ( 元 x、 亿 元 ) 2、 中适 龄 人 口入 学 率 ( ) 3 国 民 生 产 X 初 % x、
河南省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河南省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3dda48be53a580216fcfece.png)
维普资讯
中,可以得到每一个主成分的得分 ,并根据其贡献
店。这类城市发展受到 自然环境 、基础设施 、人文 环境等制约 ,城市化水平 多项指标均处 于全省下 游。例如,信 阳、周 口、驻马店 3 个城市 ,人 口基 数大 ,农业人 口多 ,工业基础 比较差 ,致使发展速
化水平 ,主要采用单一的非农业人 口比重 、城市用
地等指标来描述。要想对河南省各地市的城市化水
1 )人 口类 : 非农业人 口比重 , 第三产业 从业人员 比重, , 万人拥有高等学校在校生数。 2 )经济产业类 : 人均 G P总值 , 第三产 D
平有全面 的认识 。必须从城市化 的科学 内涵出发 ,
上载荷 比较大 ,反映城市化过程 中产业结构特
征 ,所 以称 为产业结构 因子; 在 上载 荷 比较大,所 以称 为地域环境因子。在分析结果
作者简介 : 学永 ( 9 2 , 湖北武汉人 。2 0 年 7月毕 殷 18 一) 男, 04 业于武汉 大学, 助教 。
一
2 4—
素,确保指标 的代表性和可行 眭。
第二 ,重要性原则 。从城市化的本质 出发 ,选
取 的指标 在地 理类 型 与 区域 城市 化 发展 过程 中具 有
方法 ,用较少的变量代替原来较多 的量 ,而且尽可 能多的保留原来较多的变量所反映的信息嘲 。这样 既克服 了多变量 问信息的重叠 ,又避免 了人为确定
综合 测度 .分析 了河南省城 市化水平的地域 差异特征 ,提 出 城市发展 所面临的问题及发展 方向。 关键词 : 城市化 ; 指标体 系; 主成 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 :2 F9 文献标志码 : A
济 、生活方式和地域景观 四大类 1 项指标 ,具体 2
河南省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河南省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36759605763231126edb11cd.png)
首先 ,对于综合得分排名靠前的城市 , 如郑州 ,应在拥有较强 的实力基础上 ,抓住 中部 崛起 的契机 , 一方面进一步优化产业结 构, 促进节能减排 , 使社会经济更好的发展 , 另一方 面 , 应积极推进和其他城市及相邻省 区城市 的合作 , 积极引进技术人才和相应的 管理经验 ,努力把 “ 引进来”和 “ 走出去”
财税 经 贸 2 0 1 3年 8期 ( 上)
河南省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李明珂 张小闻 邱 玲
( 兰州商学院统计 学院 甘 肃 兰州 7 3 0 0 2 0 )
摘 要:河 南省作为 中部崛起省影响 巨大。哪些城 市经济发展迅速 ,省 内哪些区域经济实力雄厚 ,城 市或者
平。
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平衡 , 郑州市 的经济实 力因子排名第一 , 这 与其历史 、经济 、 地理 位置有着密切的联系 , 作为河南的省会 ,中 国八大古都之一 ,中部地区的特大型大都会 和 主要经 济 中心 ,是 中原经济 区 的中心城 市, 经济 发展条件优越 ; 再 加上集 中了良好 的人力 、物力 、财力资源 , 诸 多优势加于一 身, 综合 得分 居于首位理所应 当。开封、南 阳、漯河新 乡等地 区也拥有一定优势 , 排名 其后 。 周 口、 济源排名靠后这与其人口数量 、
方 面发展 ,从而使经济全面发展 。因此 ,应 加 强宏 观调控 政策 ,加快 转变经 济增 长方 式, 调整产业结构 , 加强第二产业 ,进一步
、
指标体系确立与数据搜集
1 . 经济指标 体系的确立 衡量一个 地区的发展状 况 , 不 是看 某一 产业 的产值 , 而是应该从社会生产的各个方 面去考察。这就需要一种综合评 价的方 法 , 同时 通过综 合评 价帮 助我们 发现社 会生 产 中存 在的 问题 以及影 响总体 发展水 平 的因 素, 为各个地区实现均衡 发展提供一些 理论 依据。在 《 广西各市 2 0 1 0年城 市经济发展 综合实力评价分析 》 使用 的是一二 级指标方
全国各省经济综合实力评价
![全国各省经济综合实力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ba640ae8312b3169a551a46c.png)
全国各省经济综合实力评价作者:周琛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0年第22期摘要:文章基于《中国统计年鉴2018》中的样本数据,从其中选取了九项经济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31个省市的经济综合实力进行分析与评价,并对各省市经济实力排名,从分析结果中找出各省市发展差异较大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保证各省在新时代下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保证经济能平稳发展,从而稳步提升国家整体经济实力。
关键词:因子分析;经济综合实力;统计分析一、引言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不断发展,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国际上已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在世界上不断提升,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升。
但是在我国整体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需要不断的关注与分析我国各省经济发展,从而发现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从整体上看,各省的经济发展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由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交通运输、政策方针等方面的差异,各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不均衡的情况。
为了平衡各省市之间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本文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构建了经济综合实力评价体系,计算出各省的经济实力综合得分以及排名,了解发展不均衡的原因,并且给出合理的建议,从而促进各省经济协同发展。
二、经济综合实力评价体系本文在罗乐勤、陆晓丽,郭万山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中国统计年鉴2018》所统计的数据中选取了九个指标来分析各省经济综合实力,分别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货运量、客运量、进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占比。
三、因子分析(一)运用因子分析的可行性检验采用spss21.0对以上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运用KMO和Bartlett检验,结果详情见表1,数据KOM的值为0.614大于0.5,并且Bartlett的球形度檢验sig值为0.000,小于0.05,所以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可以用来做因子分析。
(二)总方差解释及载荷阵分析从表2数据可知,表中排名靠前的两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到达率85.59%,所以前两个因子已基本上包含了原始数据所反映的信息。
河南省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基于Stata的数据分析
![河南省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基于Stata的数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7e5f918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40.png)
经济研究及其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结合;车、路协同,无人驾驶等高级阶段的交通应用也开始逐渐走入日常的交通场景。
与此同时,传统的交通规划与管理模式也需要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而升级换代。
互联网运营企业、通讯移动企业、地理信息运营企业等都会产生和积累大量的与交通运输发展有关的信息资源,同时也会对交通运输行业信息产生融合应用需求。
下阶段,在“新基建”风口下,5G、AI等前沿技术融合交汇,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实施“互联网+”便捷交通、货运物流、交通管理、交通规划等,将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贯穿于交通运输全链条各环节,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人脸识别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打通人、车、路、网等的数字闭环,推动模式、业态、产品、服务等联动创新;加快推动各种运输方式新业态与旧业态的融合,积极发展共享经济,加强优质运输服务供给,交通运输各行业将获得更大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1]帅斌,李明,胡骥.交通运输经济[M].西南大学出版社,2011.[2]胡希元,高敏雪,段新.综合交通运输统计[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7.[3]冉斌.互联网+交通运输:交通运输的新变革[M].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4]贾顺平.交通运输经济学(第三版)[M].人民交通出版社,2019.河南省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实证研究——基于Stata的数据分析鲁 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摘 要:本文以河南省内18个城市为研究样本,依据2018年《河南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借助STATA15软件工具,摘取了12项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中的主成分因子法等对河南省18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能力进行比较和评价,并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关键词:河南各城市;经济发展能力;STATA;实证分析0 引言2016年河南GDP稳居中国第5位、中西部地区首位,在我国占据经济大省的称号。
除此以外河南还是中国重要的人口大省。
关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方法
![关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ce66c9701f69e31423294cd.png)
关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方法摘要本文以多元统计分析中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为基础,对我国16个省份经济发展水平的7个主要指标进行分析评价,为了处理不确定环境下的综合评价问题,进一步明确各项指标的权重系数,提出了一种基于蒙特卡罗仿真思想的随机模拟综合评价方法,将点赋值的序关系法推广至区间赋值的情形。
基于随机模拟的思想,依据经典的综合评价过程,模拟反映被评价对象之间优劣关系的优胜度矩阵,在此基础上,给出各被评价对象之间的最佳排序。
通过实证分析,得到该种方法比主成分分析更为有效。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随机模拟,综合评价AbstractThe paper is based on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which is a kind of the multivariate statistics analysis methods. It aims at studying and comparing with the 16 provinces '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with the seven major indicators. But for solving the uncertain problem ,we want to make sure The weight of each indicator coefficient further, so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on Mon te Carlo simulatio n which is therefore prese nted, where the dot assig nment can be exte nded to the in terval assig nment. Based on the stochastic simulati on and according to the classical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process, the superiority matrix reflecti ng the relati on betwee n the superiority and in feriority of the object s being evaluated is simulated. Then, the optimal ranking of all the objects to be evaluated is give n. Fin ally, using the case an alysis, we draw a con clusi on that stochastic simulation is more efficient.Key Words :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tochastic simulation,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Abstract I第1节问题背景.................. . (1)第2节主成分分析................ (1)第3节综合评价的相关理论及随机模拟的实现 ...... . (2)3.1基本概念与方法原理 (2)3.2随机模拟的软件实现步骤 (4)3.3综合评价值的确定 (5)第4节实证分析与研究........... (6)4.1数据来源 (6)4.2指标选择 (6)4.3综合评价排序 (6)第5节程序输入及输出结果8参考文献附录第1节问题背景综合评价即是对被评价对象完成时态的状态进行客观、公正、合理的全面评价,其理论与方法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河南省各地市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河南省各地市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74af9af9f90f76c661371a81.png)
,
各地 区工业 企业 发展 状况 也存 在 着一 定 的差异 。本研
究着 重从 工业企 业 经济 效益 方面 ,利 用 因子分 析法 对
广 东农 业 科 学
20 0 8年 第 1 2期
19 7
基于 因子分析法的河南省各地市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李长旗 杨 涛 , ,王 彦
(. 南 农 业 大 学 , 1 河 河南 郑 州 4 00 ; . 南 省 妇 幼 保 健 院 , 南 郑 州 4 0 5 ) 5 0 2 2河 河 5 0 2
改 革 开放 以来 , 国经 济 、 治 、 化 得 到 了飞 速 我 政 文
发 展 , 地 区的 工业发 展 势头迅 速 , 国 民经济 的发 展 各 对
起 到 了巨大 的推 动作用 , 随着我 国改革 开放 的深 入 、 外
1 因子 分 析 过 程
11 指 标体 系 的构 建 .
资 企业 的大规 模进 人 、 开放 政策 的进 一步 落实 、 护 政 保
摘
要 : 用 因子 分 析 法 对 河 南 省各 地 市 工业 企 业 经 济 效 益 综 合 得 分 进 行 排 序 , 而 得 出 各 地 市 工 业 企业 发 展 情 况 利 从
结 合各 地 特 色 , 为各 地 市工 业 企 业 良性 发 展 提 供 合 理 化 指 导 。 关 键 词 : 子分 析 ; 济 效 益 ; 合 评 价 因 经 综 中 图分 类 号 :4 7 F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4 8 4 2 0 )2 0 7 — 4 10 — 7X( 81— l 9 0 0
河南省各地区综合实力测评——基于因子聚类法的实证研究
![河南省各地区综合实力测评——基于因子聚类法的实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ca54d82d0d233d4b14e693e.png)
响地 区综合实力 的 3 个指标 , 0 力求全面真实地反映 各地 区的情况 。
反映地 区经济总量 的指标 有 : 区生产 总值 X/ 地 万元 (+ , 政 收入 / )财 万元 (+) 全 社 会 固定 资 , 产投入 总额 / 万元 (+)社会 消费 品零售 总额 x/ , 4
[ 摘
要] 因子分析法是地 区综合实力评价的一种有效方法, 依据 因子得分的结果 可知, 河南省各
地 区发展 不 平衡 的态势 比较 突 出, 西部 地 区的整体 实力强 于 东部地 区, 北部地 区的发展速 度快 于 南
部地区。在今后 的发展 中, 各地 区应充分结合 自身的优势和特点, 发展优势产业和特 色经济, 强 加 与发 达地 区及 周 边地 区间的 经济协作 , 重群体 效应 。在政 策制 定方 面 , 注 应进 一 步发挥 郑 州地 区的
、
评价指标体系
地 区综 合实 力研 究 是 一 个 涉及 多 部 门 、 多领 域 的课题 。地 区综 合 实力 不 同于综 合 经 济 实力 , 是 它 指在本 地 区范 围内改 造 客 观 世界 , 进 经 济社 会 可 促 持续发 展 的效能 、 响和 作用 的综 合 能力 。本 文 本 影 着科学 性 、 理性 、 比性 和 可操 作 性 的原 则 , 合 可 以河 南省 1 地区( 州 、 阳、 顶山、 阳、 壁、 7个 郑 洛 平 安 鹤 新
[ 收稿 日期 ]0 9—1 —2 20 1 0 [ 基金项 目] 教育部社科后 期资助项 目( 8hO 5 ) 0 jq 02
[ 作者简介 ] 张海 莹( 9 1 ) 女 , 18 ~ , 河南省南阳市人 , 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研 究生 , 主要研 究方向: 区域经济理论 与方法 。 “+” 或“一” 明该指标 对地 区综合 实力的正 面影响 ( 表 即正指标 ) 负面影响( 或 即逆指标 ) 。
河南省地市城市综合发展水平比较
![河南省地市城市综合发展水平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65fe76f6c8d376eeaeaa31d3.png)
发展水 平 , 无论 是 对城 市 自身 的 发 展 , 是对 全省 还 整体 发展 水 平 的 提 高 , 具 有 十分 重 要 的 现 实 意 都
义。
多指标 彼 此之 间有一 定的 相关性 , 即所 得 的统 计数 据 反 映 的信息 在 一定 程 度 上 有 重 叠现 象 。基 于 这
摘 要 : 用 多元 统 计 分 析 方 法对 河 南省 地 市级 城 市综 台 发展 水 平 进 行 了 综告 评 价 和 比较 研 究 应
关 键 词 : 标 体 系 ; 告 评 价 ; 告 发 展 水 平 指 综 综
中 国 分类 号 : 1 C8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6 3 (0 2 0 0 3 0 17 — 1 2 2 0 ) 2— 0 7 3
为 了 全 面 、 统 地 分 析 我 省 1 个 城 市 的 综 合 系 8
本 文拟对 我省 1 个 地市 级城 市的综 合 发 展水 8
平 进行综 合评 价和 比较研 究 , 期发 现各 自的优势
和不 足 , 为确 定今后 各个 城 市发展 的侧重 点 提供一 定 的依据 , 进一 步改善 和 提高全 省 的整体 发展水 并
作者 筒卉 : 田 ̄ (9 t 女 , t7 一) 河南 省许 昌市 ^ , 昌 师 专 数学 系讲 师 , 士 , 要 研 究 方 向 为 经 井坑 计 许 硬 主
一
1 研 究 方 法
点 , 文的研 究采 用多 元统计 分析 方法 中的 因子 本
显 然 , 个 指 标 是 无 法 全 面 反 映 一 个 城 市 的 综 单
分 析 法 该 种 方 法 把 大 量 具 有 一 定 相 关 性 并 且 关
河南省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
![河南省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9c259d0d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65.png)
河南省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1.产出效益指标为提高开发区的产出效率,应着重考核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亩均增加值、亩均税收、全员劳动生产率、居民收入等反映开发区投入产出效率的指标。
2.结构优化指标为推进开发区结构优化升级,应着重考核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占比,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两化融合和智能制造水平,产能利用率等反映开发区结构效益的指标。
3.科技创新指标为进一步增强开发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应着重考核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活动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企业研发机构和企业研发投入,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科技成果转化、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等反映开发区科技进步的指标。
4.开放合作指标为提升开发区的开放合作水平,应着重考核国际科技合作、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出口产品质量和附加值、自主品牌占出口产品的比重、服务贸易比重,省内南北共建园区、跨省共建园区产出效率等反映开发区开放合作水平的指标。
5.绿色生态指标为促进开发区资源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应着重考核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能源利用效率,碳排放总量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循环化改造和资源循环利用,环境安全监测监控等反映开发区绿色发展的指标。
扩展资料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相关情况1.加快建立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开展全要素生产率统一测算,对推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促进作用。
2.建立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引导和指导各地各部门加快形成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3.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①建议按照新发展理念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向城乡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等领域拓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②建议发展改革、人力资源、科技、统计等部门协同推进,加快进行全要素生产率测算评价,并出台政策措施共同推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综合展现高质量发展和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的成果;③建议加快统一设计制度体系,提升制度体系间协调协同水平,统筹发挥制度体系间的集成作用,更高效地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各地各领域快速落实;④建议加快建立组织人事、发展改革、科技、资源环境、质量安全、社会事业和统计监测等多部门、多领域的协同联动工作机制,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保障。
利用灰色定权聚类法对河南省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利用灰色定权聚类法对河南省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b2374c45f7ec4afe04a1dff8.png)
0 引言
“ 中部 崛起 ” 略 的 实 施 为 河 南 省 经 济 的快 战 速 发展 迎来 了前 所未 有 的战 略机 遇期 。河 南作 为
中部 地 区最有 影 响力 的 省份 之 一 , “ 在 中部 崛起 ” 战略背 景下 , 出 了加快 自身 发 展 的 “ 提 中原 崛起 ”
摘 要 : 河 南省 l 从 8地 市的各 自情 况 看 , 由于 资 源条件 和发展 战 略 的差异 , 同地 市之 间工业 产 不 业 的发展 存 在很 大的差 异 。我们 以近年 来各 省辖 市 工业 产 业 的数 据 为基 础 , 用 灰 色定 权 聚 利 类 方 法 , 河 南省 1 对 8地 市的 x _ 发展 水平 进行 评 价 , -k , l 为各 地 市经 济发 展 特 别 是 工 业 的进 一 步 发展 制 定适 合 的发展 政 策提供 决策依 据 。 关键 词 : 南省 ; 业 ; 河 工 发展 程 度 ; 色聚 类 灰 中图分 类号 :4 7 F2 文 献标 识码 : A
第 5卷 第 1期
20 0 9年 3月
河 南 工业 大学 学报 ( 社会 科 学版 ) Ju a o e a nvr t o eh o g ( oi cec ) o r l f n nU i s y f c n l y Sca S i e n H e i T o l n
Vo . No. 1 5. 1
^, 以及 关 于 对 象 指 标 的 观 测 值 ( =1 2 m) i ,, 八, J=12, , , ^m) 。计 算 出灰 色 定 权 聚 类 系 数
m
. .
业 的健 康 发展 。制 订科 学合 理 的工 业发 展 战略 必
然要对 工业 发 展现 状有 合理 把握 。 河 南省 现有 1 8个省 辖 市 , 由于 资源条 件 和 发
河南省各地市产业结构转换综合评价分析
![河南省各地市产业结构转换综合评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8c554e55ef7ba0d4a733b65.png)
、
产 业 结 构 转 换 能 力 分析
( ) 标 选 取 一 指
一
般 而 言 .影 响产 业 结 构 演 进 和 转换 的因 素 主 要有 技 术
累 计
因 第 一
第 二
第 三
贡 献率 % 贡 献 率% 素 主 成 分 主成 分 主成 分
4 .2 915 2 .2 25 7 4 15 9.2 716 2 .5 X1 Ol2 69 ) 2 06 4 ( .5 0。4 72 O.6 69 - O6 - 9 - 0. - 04 0.6
子。 表 1河 南 省 各 地 市产 业 结构 转 换 能 力 评 价 指 标体 系 目标 影 响 因 素 技 术 创
区 新 能 力
评 价指 标 X 科 学 家 和 工 程 师 人 数 l
X R D 经 费 支 出 2 &
单 位 人
万 元
4. 01 %三 次产 业 结 构 相 比 , 一 产 业 比全 国 高 3个 百 分 点 , 第 第 二 产业 比 高 8个 百 分 点 。第 三 产 业 比全 国低 1. 百 分 点 。 1 5个 全 省 1 个 地 市 , 6个 地 市第 一产 业 比重 超 过 2 % ,1 地 8 有 0 l个
21 0 0年 7月 第 7卷 第 7期
湖 北 经 济学 院学 报 ( 文 社 会 科 学 版 ) 人
Ju a fHu e ies yo c n mis Ima ie n o ilS in e o r l b i v ri fE o o cf u nt sa dS ca ce c s n o Un t i
年 之前 河 南 产 业 结 构进 行 了预 测 .并 提 出 了河 南 产 业 结 构 调 整优 化 的策 略 。
基于因子和聚类分析对河南省18地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评价
![基于因子和聚类分析对河南省18地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e79175657e21af45b307a8e6.png)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金融学 院, 郑州 4 5 0 0 0 2 )
摘
要: 作为 国家战略 中第四 大经济区—— 中原经济 区的主要 省份 , 河南省地 处 中原腹地 , 是 中国经济 大省 、 工
业大省、 食品工业 大省 、 国家战略 综合 交通枢纽 。虽然河南整体的 资源能源十分丰厚 , 但 是河 南 1 8地市 因其优势 不
收 稿 日期 : 2 0 1 2 — 1 2 — 2 5
“ 公路线路里程 ” 上载荷较大 , 反映 了第一产业水平 。根据 因 子得分系数矩阵 , 我们可 以将 三个公共 因子表示成原始变量 的线性组 合。
作者简介 : 陈金 曼( 1 9 8 9 一 ) , 女, 河南郑州人 , 硕士研 究生, 从事金融结构研 究。
一
、
指标体 系的建 立
子说 , 数 据在 某些 情况 下 显示 的信 息 可能 是相 同的 , 这 时 需要 避免 相关性 。有一 个方 法可 以解决 这种情 况 , 并 且缺 失 的信息可能 很少 , 这就是 因子分析 。原理是把 变量减少 , 但 是 信息量 不减 少 , 集 中为 几个 重要 的 因子 , 也就 不 影响 下 一阶段 的分 析 了。对 8个变 量用 S P S S软件检测 , 结 果显 示 它们 之 间具有 高 度相 关性 , 这 就 为因子 分 析提 供基 础 。 下一步将 得到 总方差 能力解 释表 , 以及相 关 系数 矩 阵的全 部特征 值 、 方差 贡献率 、 累计方差 贡献 率 、 未经旋 转提 取 因 子 的载荷 平 方和 等信 息 。其 中两 个 最大 的 特征 值分 别为 5 . 1 6 9和 2 . 1 6 2 , 且 累计贡献率 已达 9 1 . 6 4 3 %, 故提取 两个公
豫北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评价及分析
![豫北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评价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519e923bd64783e09122bc3.png)
依 据 上述 的指标 体 系 , 考 中国 区域 经 济统 计 参 年鉴 2 0 [ 和 中国城 市统 计年 鉴 2 0 对 豫北 四 0 4 1 0 4引, E 市 20 0 3年 经济 和 社会 发 展 水 平进 行 综 合评 价 。 为 避免 人 为因素 对评 价结 果 造 成 影 响 , 用 主 成 分分 采 析方 法及 线 性 加 权 求 和法 进 行 较 为 客 观 的定 量评 价 。主成 分分 析方 法可 以将众 多 指标转 化 为少数 几 个 互相独 立 的综 合 指 标 , 免 指 标 间 信 息 重 叠 ; 避 同 时, 以各 主成 分 的方 差 贡献 率 占所 有 主 成 分 累积 方 差贡献 率 的 比重 作 为权 重 , 服 了 多指 标 变 量 问 信 克 息交叉 重 叠 以 及 人 为 确 定 指 标 权 重 的 主 观 性 的缺 陷。 1 首 先对 四市 的各 指 标 原 始 数 据 ( ) 行 处 . 略 进
均 生产 总值 X 、 区 生 产 总值 增 长 率 X 、 林 牧 渔 z地 。农 业 总产 值 X 、 工业 总产值 X 、 食 产量 X 、 三产业 粮 第 占G DP比重 X 、 社会 固定 资产投 资 ) 、 政 收 入 全 (财 8 X、 。 教育 支 出 占财 政 支 出 比例 X。 外 资 直 接 投 资 、 X 耕地 面 积 X 、 。 有效 灌 溉面 积 X 非农 产业 从 业 人 员 占乡村 劳动力 比重 X 、 业机 械 总动力 X。 客 。农 。、
人 均可支 配收入 X 农 民人 均 纯收入 X 、 会 消 费 、 。社
济发 展 在相 当大 程度上 都是 依托 城市 而进 行 的。河 南省 北部 地 区地 处 华北 平 原 南 缘 , 山东 、 北 、 与 河 山 西 省接 壤 , 自然 资源 丰富 , 展历 史悠 久 , 发 交通便 利 , 现已 成为 河 南 省 发 展 水 平 较 高 的 区 域 之 一 。近 年 来 , 于该 区域 的新 乡 、 阳 、 位 安 鹤壁 和濮 阳 四座 城市 各项 事业 发展 较快 , 四市 相 比较 而言 在 发 展 水 平 但 上存 在着 不 同程 度 的差 异 , 得 豫北 地 区 的整 体 发 使 展受 到一 定程 度 的影 响 , 其 他 区 域相 比还 存 在 不 与 足 。为 使该 区域 更加快 速 、 稳步 的发 展 , 与周 边城 并 市 与 区域共 同谋 求发展 , 文对 四市 经济 、 本 社会 发展 的综合 水平 进行 评 价 , 以期 对 发展 现 状 进 行 客 观 的 认 识 和 了解 , 为今后 的发 展提供 依 据 , 更好 地促 进该
河南省2005年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河南省2005年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df4c2cfc9e31433239689342.png)
理赋权 问题 , 出基于原始统计数据 , 给 无需人们先验知识 的模糊 聚类 , 在此基础上 , 仅仅从原始的统计数据 中挖 掘 出 各评价 因素权重,进 而开展综合评判的新方法 .并依据河 南省统计局 20 0 3年给 出的指标体 系和 2 0 0 6河南省统计
年鉴数据, 20 年 河南省的县域经济综合发展 状况进行 了聚类 实证分析 , 评价 因素进行 了 重挖掘 , 对 05 对各 权 根据所
知识基 中的集合 的 并表示 , 于那 些无法 用 , 中 的集合 的并 表示 的集 合 , 借 用拓 扑 中的 内核和 闭包 的 对 R) 他 概念 , 通过 R 下近 似 和 R 上近似 , 而 引入粗 糙集 , 立 了粗糙集 理 论 . 目前 , 糙集 理论 已被 广泛应 用于 一 一 从 创 粗 各个 领域 , 别是数 据挖 掘领 域 , 特 并获 得 了成功I] 于粗糙 集 属性 重要度 理论 权重 挖掘 的县 域经 济综 合评 2 ".基 - 3 价分 析就 是应 用模 糊集 (uz e) 粗糙 集 (og e 理论 研究 了评 价和 预测 问题 中样本 的聚类 分析 与各 F z St和 y R uhSt ) 因素 的合 理赋 权 问题 , 出基 于 原始统 计 数据 , 需人们 先验 知识 的模 糊聚类 , 此基 础上 , 仅从原始 的统 给 无 在 仅
经济是一个庞大、 复杂的经济问题 , 需要解 决的问题和面对 的困难非常多, 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 .因此, 就 有必要研究如何综合评价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 正确总结发展规律 , 对影响发展的相关要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 综合分析, 客观地对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 为实现 中原崛起提供科学依据 . 18 年波兰学者 Pwa 提 出:1 的智能 ( 92 al k [ 1 人 知识) 就是一种分类的能力 .在论域中给定一个等价关系以 后, 就为 论域 给 定 了一个 知识 基 , .然后 , 论 一个 一 般 的概 念 如何 用 知识 基 中 的知 识来 表示 , 尺) 讨 即用
基于县域的豫南三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基于县域的豫南三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fce2eb8db9d528ea81c779b7.png)
县 域经 济是 一种 特殊 的 区域经 济 ,它 既是宏 观 经济 和微 观经 济 的结合部 , 又是城 市经 济 和农村 经济 的结 合部 , 在整 个 国民经济发 展 中起着 中 间桥 梁 的作用 【 本 文 以县 域单元 为基 】 1 。 础 ,选择豫 南三 市 的 2 8个县进 行 因子 分析 研究 并加 以 聚类 , 从 最基 础 的县 域层 面 综 合 评 价 各 个 县 以至 每 个 市 的经 济 发 展 , 探讨其经 济发展 的现状 与 问题 。 以此 1研究 方法 与数 据来 源 本文 所指 豫南 三市 即为河南 南部 的信 阳 、 驻马 店 、 阳三 南 市市 域范 围 ,以此三 市所 辖共 2 个县 ( 阳市 包括 息县 、 8 信 淮 滨 、 川 、 山、 潢 光 商城 、 固始 、 山 、 罗 新县 在 内 的 8个 县 , 驻马 店 市包括 确 山、 阳、 平 、 泌 遂 西平 、 上蔡 、 汝南 、 舆 、 蔡 、 阳在 平 新 正 内的 9个县 , 阳市包括南召、 南 方城 、 西峡、 镇平 、 内乡、 淅川、 社旗 、 唐河 、 野 、 新 桐柏 在 内的 1 县及邓 州市 1个县 级市 )] 0个 [ ' 为 主要 研究 对象 , 以县域 为基 本分 析单元 , 以影 响县域 经济 发 展的各项基本指标为基础分析数据 , 对其各指标用 SS 软件 PS 进行 因子 分析 ,并对 分 析结果 加 以聚类 ,弥 补 因子 分析 的不 足, 综合评价豫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本文基础数据主要来源 于 2 0 年《 09 河南省统计年鉴》 20 年《 和 09 中国县市经济统计年 鉴 》 。
Z NG - h ne l(colo e gah , aj gN r a U ie i , in s aj g2 04 , hn) E Xiz e ta Sho fG orp y N ni om l nvrt J guN ni 10 6 C ia n sy a 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河南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河南省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情况.首先依据恰当的原则,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经济发展水平作出大致的分类.最后,分别选用TOPSIS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作了综合评价,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最终结论.关键词:综合评价;聚类分析;TOPSIS法;主成分分析法1 引言近年来,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经济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各地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如何?发展是否均衡?分别有什么优势和劣势?解决这些问题能够使人们清楚认识经济发展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为行政部门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对河南省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河南省各地市的经济发展状况,首先从GDP总量、人均GDP 等经济指标出发,对河南省经济发展状况作出定性分析.为了对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我们选取了四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构建了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主要选用了聚类分析、TOPSIS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得出:郑州市以绝对的优势领跑全省;济源市、三门峡市、洛阳市分列二到四位,处于第二集团,较其他城市有较大的优势;其余城市的发展还有待努力.图1论文结构图2 河南省经济发展概况2.1 河南省历年GDP增长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目前,河南已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的首位经济大省,也是全国最重要的经济大省之一.图2河南省历年GDP增长趋势从图2中可以看出,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河南省的经济总量维持在一个缓慢增长的状态,GDP总量低于1000亿元;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省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于2000年突破5000亿元的大关;进入21世纪,国家先后提出了中原崛起和建设中原经济区战略,以此为契机,我省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GDP总量突破两万亿,仅次于广东、山东、江苏、浙江位居全国第五.2011年,河南省GDP总量为26931.03亿元,较上一年增长16.6%,约占全国比重的5.7%.总体说来,河南省的总体经济实力在逐步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相应提高,在全国的相对地位和相对实力有所提高.虽然全省的经济总量较大,但是由于人口基数过大,人均水平较低,在国内的排名比较靠后,属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时,由于受自然环境、经济区位、历史基础等因素的影响,河南省内区域经济发展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区域经济不平衡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可避免的现象,是在多方面原因的基础上形成的.适度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对经济发展有着促进作用,但是过分严重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将会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利于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因此,对河南省各省辖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详细研究,从定量的角度作出综合评价,对于我省今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图3 2011年河南省各地市GDP总量分布2.2 各地市GDP总量与人均GDP分析郑州市做为省会城市,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GDP 总量一直是排在全省首位,约占全省GDP总量的18%.洛阳市和南阳市凭借其工农业基础,GDP 总量分别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排名前三位的城市在GDP 总量上远远领先于其他城市.许昌市、驻马店市、平顶山市、焦作市、安阳市、商丘市、周口市、新乡市、信阳市的GDP 总量大概各占全省的5%左右,处于居中地位.开封市、濮阳市、三门峡市、漯河市、鹤壁市和济源市GDP 总量较低,位于靠后的位置.图4 2011年河南省各省辖市人均GDP从图4中可以看出,人均GDP较高的省辖市有:郑州市、济源市、三门峡市、洛阳市、焦作市,这5个城市的2011年人均GDP均在40000元以上.而开封市、南阳市、信阳市、驻马店市、商丘市、周口市的2011年人均GDP低于25000元,远低于全国人均GDP 35083元,与其他省辖市也有着较大的差距.其中,郑州市的人均GDP约为周口市的3.6倍.3 指标体系的构建在上文中,我们结合相关的经济指标,利用统计图表对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定性的分析,作出了比较直观的评价.但是,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首先构建一个恰当的评价指标体系,再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综合评价的方法.由于经济指标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本文在选取指标体系时遵循了以下原则[1-3]:1)科学性原则.所用指标概念科学、含义明确,范围清楚,统计口径一致.2)全面性原则.指标体系能够全面的反映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3)差异性原则.选取各地区差异较大的指标,能够反映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4)可操作性原则.指标数据易于收集,便于计算,并能切实可行的进行评价.基于以上原则,通过系统总结相关文献,结合河南省经济发展现状,以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为样本,选取了综合经济状况、财政金融状况、人民生活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四个一级指标,人均GDP、人均农业生产总值等17个二级指标,构建了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表1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4 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4.1 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是一种建立分类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它能够将一批样本(或变量)数据根据其诸多特征,按照在性质上的亲疏程度在没有先验知识的情况下进行自动分类,产生多个分类结果.类内部个体特征具有相似性,不同类间的个体特征的差异性较大[4,5].系统聚类法是聚类分析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的优点在于可以指出由粗到细的多种分类情况,典型的系统聚类结果可由一个聚类图展示出来. 系统聚类的步骤:1)计算n 个样本点两两之间的距离{}ij d ,记为矩阵()ij n nD d ⨯=;2)首先构造n 个类,且每一个类中只包含一个样本点,每一类的平台高度均为零;3)合并距离最近的两类为新类,并且以这两类间的距离值作为聚类图中的平台高度;4)计算新类与当前各类之间的距离,若类的个数已等于1,转入步骤5),否则,回到步骤3);5)画聚类图,决定类的个数和类.结合上述建立的指标评价体系,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河南省的18个省辖市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聚类分析,聚类图如图5所示.若分为两类,则郑州市一枝独秀,各项指标均远远领先于其它省辖市,独自为一类,其它17个城市分为一类.若分成三类,郑州市为第一类;济源市,三门峡市,洛阳市为第二类;其它城市分为第三类.再细分下去,各省辖市之间的差距不是很明显,类与类之间的区分度不大,各类不能得到很好的解释,分类的意义不大.图5 河南省各省辖市经济综合发展情况聚类图从聚类分析的结果来看,郑州作为省会城市,大多数指标值均处于领先地位,综合经济实力突出.济源市,三门峡市,洛阳市位于河南省的中西部,与省会郑州毗邻,交通便利,其中洛阳长期定位于副省会级城市,是我国的老牌重工业基地,有着深厚的重工业基础,同时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济源和三门峡均属于新兴工业城市,依靠丰富的矿产资源,引进各项高新技术,在近些年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其它城市由于人口众多,工业基础落后,地理位置相对封闭,经济发展一直较慢.4.2 TOPSIS 评价方法TOPSIS 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即理想解法,是一种定量的多指标评价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构造出目标问题的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用靠近正理想解和远离负理想解的程度,作为评价目标方案的依据[2].利用TOPSIS 评价方法评价各地市发展情况的计算过程如下: 1)数据的归一化处理由于各评价指标的量纲不同,首先要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消除不同量纲的影响.设()ij m nX x ⨯=代表原始数据阵,其中18m =,17n =,1,2,,i m =,1,2,,j n =.本文中选取的指标均为效益型指标,即越大越优的指标,故进行如下归一化处理:ij x a =得到规范化矩阵()ij m nA a ⨯=.2)权重的确定在一个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重要性是不同的,需要对不同的指标进行赋权,从而使得评价结果更加精确、客观.目前的指标赋权方法,大多需要依赖专家经验打分,有着较大的主观性,或者是需要海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复杂的计算得出权重.本文采用一种简单有效的指标赋权方法—变异系数法,直接利用各指标所包含的信息通过计算得出指标的权重.这一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取值差异越大的指标,也就是越难以实现的指标.差异越大的指标越重要,因为它更能反映出参加评价的各个对象的差距.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量纲不同,不宜直接比较其差异程度.为了消除各指标量纲不同的影响,用各指标的变异系数来衡量各项指标取值的差异程度.各指标的变异系数为()1,2,,ii iV i n x σ==,其中i σ是第i 项指标的标准差,i x 是第i 项指标的均值. 则各指标的权重为1ii nii V W V==∑.具体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各指标权重值3)对规范化矩阵加权构造加权规范矩阵()ij m nB b ⨯=,其中ij j ij b W a =,j W 是上文算出的第j 个指标的权重.4)确定正负理想解负理想解,即18个样品中第j 个指标的最小值1min j ij i mb b -≤≤=;正理想解,即18个样品中第j 个指标的最大值1max j ij i mb b +≤≤=.计算得:()()12,,,0.0080,0.0042,0.0074,,0.0061n b b b b ----== ()()12,,,0.0288,0.0153,0.0413,,0.0139n b b b b ++++==5)计算各个评价目标到正理想解与负理想解的欧式距离每个评价目标的各指标值到正理想解的距离是:id +=到负理想解的距离是:id -=其中1,2,,i m =,1,2,,j n =.表3 TOPSIS 评价法结果6)计算每个目标的各指标值对理想解的相对接近度i ii id C d d -*+-=+ 01i C *≤≤相对接近度越接近于1,表示越接近正理想解,同时越远离负理想解,对应的目标则相对越优;反之,越接近于0,表示该目标相对越差.从TOPSIS 法的结果来看,郑州市对理想解的相对接近度为0.8270,远远高于位于第二名的济源市(0.5893),说明郑州市在包括综合经济状况、财政金融状况、人民生活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济源市、三门峡市、洛阳市对理想解的相对接近度在0.45以上,分列二到四位,与其它城市相比有着较大的优势.信阳市、开封市、濮阳市、南阳市、驻马店市、商丘市、周口市对理想解的相对接近度均在0.2以下,且发展水平相差不大,落后于其它城市.上述结果与前文利用聚类分析得到的结果相一致,能够相互印证,进一步增加了结果的可信度. 4.3 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是利用降维的思想,在损失较少信息的前提下把多个指标转化为几个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通常把转化之后的综合指标称之为主成分,其中每个主成分都是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且各个主成分之间互不相关,这就使得在研究复杂问题时,就可以只考虑少数几个主成分而且保持原有变量绝大部分的信息,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提高分析效率[5,6].为了研究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本文共选取了17个经济指标构成指标评价体系,由于指标个数过多,彼此之间势必会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而使得样本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信息有所重叠.同时,在高维空间中对样本进行研究会增加分析问题的复杂性.所以,我们希望在信息损失最小的情况下,对数据进行降维处理. 4.3.1 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的步骤: 1)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在本文中,进行主成分分析的指标变量有17个:1217,,,x x x ,共有18个评价对象,第i 个评价对象的第j 个指标的取值为ij x .标准化公式为:ˆij jij jx x xs -=其中11n j ij i x x n ==∑,()2111nj ij j i s x x n ==--∑,即j x ,j s 为第j 个指标的样本均值和样本标准差.2)计算样本相关系数矩阵R相关系数矩阵()ij m mR r ⨯=1ˆˆ1nki kjk ij xxr n ==-∑,(),1,2,,i j m =其中1ii r =,ij ji r r =,ij r 就是第i 个指标与第j 个指标的相关系数. 3)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 的特征值120m λλλ≥≥≥≥,及对应的特征向量12,,,m u u u ,其中()12,,Tj j j nj u u u u =,由特征向量组成m 个新的指标变量11112121212122221122ˆˆˆˆˆˆˆˆˆn n n n m m m nm n F u x u x u x F u x u x u x F u xu x u x =+++⎧⎪=+++⎪⎨⎪⎪=+++⎩ 式中i F ()1,2,,i m =,表示第i 主成分.4)选择()p p m ≤个主成分计算特征值()1,2,,j j m λ=的信息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称 ()11,2,,jj mkk b j m λλ===∑为主成分j F 的信息贡献率;11pkk p mkk λαλ===∑∑为主成分12,,p F F F 的累积贡献率.当p α越接近于1,说明选取前p 个主成分代替原来的m 个指标变量的信息损失越小.通常取0.85p α≥.5)计算综合得分11pjjj pjj b FF b===∑∑根据综合得分值就可进行评价. 4.3.2 计算结果与结果分析 表4 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按照经验,应选取大于1的特征根所对应的主成分.从表4中可以看出,前三个主成分对应的特征根大于1,其累积贡献率为83.292%,未能达到85%.故选取前四个主成分,可使累积贡献率达到88%以上,从而使得降维后的数据能够包含原始数据大部分的信息,进一步减少信息损失,使得评价结果更准确. 表5 前四个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向量由表5可得,四个主成分分别为:1123417ˆˆˆˆˆ0.28340.26630.25820.28220.2732F xx x x x=-++++2123417ˆˆˆˆˆ0.18960.06650.26570.07300.1579F xx x x x =++-+- 3123417ˆˆˆˆˆ0.07070.04270.12250.08350.0776F xx x x x =---+++ 4123417ˆˆˆˆˆ0.03810.24320.16380.21520.1259F xx x x x=-+-++- 进一步计算综合得分:1123410.73040.12890.08620.0545pjjj pjj b FF F F F F b====+++∑∑表6 排名和综合评价结果从主成分分析法的结果来看,郑州市处于首位,且综合得分是位于第二名的济源市的近两倍,作为省会城市,实至名归,充分证明了其综合发展水平远远领先于省内其它城市.济源市、三门峡市、洛阳市位于第二集团,相较于其他城市有着较大的优势.其中济源市是河南省“最年轻”的地级市,依托当地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形成了以钢铁、铅锌、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为核心的工业生产体系,再加之以丰富的旅游资源,经济发展速度很快,综合发展水平仅次于省会郑州市.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是随着三门峡大坝的建设而崛起的新兴城市,依托黄金、铝、煤炭三大优势矿产资源和丰富的电力资源,大力推动工业化建设,使得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其综合实力已隐隐超越了老牌城市洛阳市.洛阳市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重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同时,洛阳市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3A级以上景区数量位居全国首位,旅游业非常发达.受客观条件限制,洛阳市在城市建设方面要落后于新兴城市,使得其综合实力稍稍落后.对于其它城市来说,矿产资源匮乏,能源不足,经济基础薄弱,不利于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地区经济只能依赖于农业以及以农业资源为基础的轻工业.同时,人口众多是限制城市发展水平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以南阳市为例,在前文中,我们提到南阳市的GDP总量位于河南省第三位,但人均水平却处于落后的位置,综合水平更是排到了13位.结合表3和表6来看,前五位的排名是完全一致的,充分说明了结果的可靠性.由于其它城市之间的综合实力差距不大,评价方法的改变导致一些城市的排名在小范围内有所改变,但是从大的方向来看,两个结果是基本吻合的.5 结论本文从不同角度出发,选取了多种方法对河南省各地市的经济发展情况作出了综合评价,并对结果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分析.不同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能够相互印证,进一步增强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但是由于时间原因,本文并未能够为各地市的发展提出建议,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参考文献[1] 陈娜.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11.[2] 袁合才.基于TOPSIS方法的河南省各地市经济综合评价模型[J].科技和产业,2011,11(10):124-125.[3] 李炳军,吴辉.河南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评价[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7,23(2):134-135.[4] 薛薇.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95-300.[5] 高惠璇.应用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0-55.[6] 张欣蕾.河北省各市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现代商贸工业,2010,6(2):91-92.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of Henan Province Include the City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Henan Province include the city. First,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the right to establish reasonabl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hen, we use cluster analysis method to make a rough classificati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broadly. Of TOPSIS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were selected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round the city made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to arrive at a final conclusion.Key words: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cluster analysis; TOPSIS method; principal component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