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病理

合集下载

病理形态实验

病理形态实验

病理形态实验病理形态实验是一种通过观察和分析组织和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来诊断疾病的方法。

它是病理学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实验方法之一。

本文将从实验的目的、步骤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实验目的病理形态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观察和分析组织和细胞的形态学变化,以便诊断疾病。

通过对病理标本的染色和显微镜观察,可以观察到细胞核的形态、细胞排列方式、细胞质的颜色和结构等变化,从而确定病变的类型和程度。

二、实验步骤1. 标本制备:首先需要从患者身上获取组织标本,可以是手术切除的组织,也可以是活检的组织。

标本获取后,需要进行固定、包埋和切片等处理,以便后续的染色和观察。

2. 染色方法:常用的染色方法有血液涂片染色、组织切片染色等。

常见的染色方法包括血液涂片的Wright染色、组织切片的HE染色、抗体免疫组化染色等。

不同的染色方法可以突出不同的细胞和组织结构,帮助诊断疾病。

3. 显微镜观察:染色后的标本需要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显微镜可以放大标本的细节,使观察者能够清楚地看到细胞和组织的形态学变化。

观察时需要注意细胞核的形态、细胞质的颜色和结构等变化。

4. 结果分析:通过观察和分析标本的形态学变化,可以得出诊断结果。

根据不同的病变类型和程度,可以判断出患者的疾病状况,并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三、实验应用病理形态实验在临床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例如,在肿瘤的诊断中,病理形态实验可以帮助鉴别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并确定肿瘤的分级和分期。

在炎症的诊断中,病理形态实验可以观察到炎症细胞的浸润和炎性反应的程度,从而确定炎症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此外,病理形态实验还可以用于诊断和研究各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总结:病理形态实验是一种通过观察和分析组织和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来诊断疾病的方法。

它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肿瘤医院细胞病理形态

肿瘤医院细胞病理形态

(三)恶性肿瘤细胞团 1、大小不均、形态不一:
2、细胞排裂紊乱,有立体感: 3、细胞浆界不清,核之间镶嵌样结构 4、癌细胞特殊排列:
菊花形、腺腔样、桑椹状、条索状、镶 嵌状、小血管状、乳头状等。
几种常见癌细胞的形态特征
腺癌:
10×40
小细胞未分化癌
2、核浆比失调: 3、核大小不一: 4、核畸形: 5、核染色质增粗、深染: 6、多核: 7、核仁增大,增多: 8、核异常有丝分裂: 9、裸核:
核的恶性特征
病理性核分裂
癌细胞浆的改变 胞浆的改变提示癌细胞分化倾向 及癌细胞类型,并决定细胞大小和形 态。 1、胞浆量少、愈幼稚细胞浆愈 少。
成团脱落的粘液柱状细胞: 1) 因胞浆内含多量粘液,使胞浆透明而 淡染,细胞较大,胞浆丰富。 2) 核距较远,也呈蜂窝状,但在细胞团 边缘部分的细胞有时呈典型的栅栏状排列 ,细胞核整齐地排在细胞底部。
成团脱落的纤毛柱状细胞: 1) 细胞与细胞之间分界不清而呈融合体样。 2) 细胞核聚合在中央,重叠,形成核团。 3) 核团周围则为胞浆融合带,细胞团表
细胞病理学检查
被覆上皮
上 皮 腺上皮 组 织
感觉上皮
复层鳞状(扁平)上皮 柱状上皮 假复层柱状上皮 移行上皮 间皮
核浆比:
一、正常脱落细胞
复 层 鳞 状 上 皮
柱状上皮细胞:
1.纤毛柱状上皮 细胞
2.粘液柱状细胞
3 . 储 备 细 胞 :
成团脱落的基底层鳞状上皮细胞: 1) 由于细胞互相挤压而呈大小一致的多 边形 2) 每个细胞中内有一个大小、形态、染 色一致的细胞核,核距相等呈蜂窝状结构
面可见明显纤毛。
涂片中背景细胞
即非上皮细胞,涂片中除上皮细胞 以外的有形成分。

病理科普演讲稿范文

病理科普演讲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病理学的知识。

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的科学,它对于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将从病理学的基本概念、病理学的研究方法、病理学在临床中的应用等方面为大家进行科普。

一、病理学的基本概念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的科学。

病理学分为两个分支:形态病理学和功能病理学。

形态病理学主要研究疾病的形态学变化,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全身的病理变化;功能病理学则主要研究疾病的生理、生化、免疫等方面的变化。

1. 疾病的发生:疾病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

病理学通过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2. 疾病的发展:疾病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疾病的早期、中期和晚期。

病理学通过研究疾病的发展规律,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3. 疾病的诊断:病理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病理检查可以明确疾病的性质、类型和程度,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4. 疾病的治疗:病理学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指导临床医生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二、病理学的研究方法1. 组织学:组织学是病理学的基础,通过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分析疾病的性质和程度。

2. 免疫组化:免疫组化是利用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结合的原理,检测细胞内特定蛋白的表达,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3. 电镜观察:电镜观察可以观察到细胞和组织的超微结构,为疾病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4. 基因检测:基因检测是病理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检测基因突变、表达异常等,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5. 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细胞表面和细胞内的分子变化,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三、病理学在临床中的应用1. 疾病诊断:病理学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通过病理检查可以明确疾病的性质、类型和程度。

2. 疾病治疗:病理学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指导临床医生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第5章大肠疾病的形态学诊断与病理(下)

第5章大肠疾病的形态学诊断与病理(下)

第四节 大肠隆起型病变一、大肠良性隆起型病变(一 )颗粒状大肠病变 1.假膜性大肠病变 假膜性肠炎,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结肠和小肠的急性纤维素渗出性炎症,多系在应用抗生素后导致正常肠道菌群失调 ,难辨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大量繁殖 ,致使肠黏膜坏死、纤维素渗出所致。

该病于 1893 年由 Finny 首先 描述。

15%~20%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和结肠炎是由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引起的 ,是一种对生 命有潜在危险的急性感染性肠炎 。

临床分为轻、中、重及暴发型。

高龄、体弱、患有多种 疾病,又因各种感染而较长时间应用广谱抗生素者 ,易导致此病。

该病起病急,病情凶险, 及早诊治至关重要。

临床特点:均有应用抗生素史 ,突然发病,最短 3d,最长 3~4 周,平均 10~14d。

临床表现:均有水样泻 ,7 ~30/d,呈黄绿色或墨绿色,带黏液,部分患者可有脓血便 或鲜血便 ,部分患者粪便中可见白色膜状物 ;可有脐周阵发性隐痛、腹胀满、轻压痛、无反 跳痛,肠鸣音减弱。

有的病人有发热,体温在 38~40℃,重症患者可出现神志改变、抽搐、 谵妄等;偶见皮疹 。

此外,重症及暴发型患者 ,可出现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出血、 败血症、低血容量性休克、中毒性巨结肠 、肠穿孔等,甚至死亡。

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升高、电解质紊乱,便常规见白细胞 ,普通细菌培养未发现致病 菌。

结肠镜检查:均可见假膜,呈直径 3~10mm 的黄色颗粒,散在分布,亦可较为密集, 如图 2-131 所示。

假膜周围黏膜大致正常 。

部分肠段可见棉絮状片状假膜 ,易脱落,露出 充血黏膜面 。

活检病理组织学报告:显微镜下假膜由纤维素样物 、炎症细胞、细胞碎片及细菌菌落组 成,可见肠黏膜炎性细胞浸润、腺体断裂、出血 ,如图 5-132~5-134 所示。

X 线腹部平片显示肠麻痹。

X 线钡剂灌肠检查显示:肠壁增厚,显著水肿,结肠袋消 失,可见颗粒样充盈缺损状改变。

十二指肠疾病的形态学诊断与病理

十二指肠疾病的形态学诊断与病理

第 4章第一节十二指肠疾病的形态学诊断 与病理正常十二指肠十二指肠上起幽门, 下至十二指肠空肠曲, 全长 25~30cm, 可分为十二指肠球部、 降 部、 水平部和升部, 通常胃镜检查只能到达十二指肠降部 。

球部较为宽广 , 有平滑的黏膜 , 近侧从幽门下缘起, 远侧急转向后下移行于十二指肠降部 , 此移行部所形成的弯曲称十二 指肠上曲, 在转折处所形成的折角称十二指肠上角 , 此处通常是前视式胃镜观察的困难区 。

球部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 。

降部起自十二指肠上曲, 向下延伸至与水平部移行区形 成十二指肠第二个弯曲,称十二指肠下曲, 其转折所形成的锐角称十二指肠下角 。

降部内 腔为环状皱襞, 在其中段有乳头结构。

高清晰胃镜或放大胃镜可观察到十二指肠黏膜表面 的绒毛。

正常十二指肠球部与降部如图 4-1~4-6 所示。

图 4 - 1 十二指肠球部 前壁图 4 -2 小弯十二指肠球部图 4 -3 后壁十二指肠球部图 4- 4 大弯十二指肠球部图4 -5正常十二指肠降部图 4- 6 十二指肠降部乳头正常十二指肠黏膜活检病理组织图像如图 4- 7所示。

图4 -7十二指肠黏膜有许多凸起的绒毛, 黏膜下层有十二指肠腺(HE,× 40)第二节 十二指肠平坦型病变一、 十二指肠平坦型充血性病变十二指肠平坦型充血性病变以十二指肠炎为多 ,十二指肠炎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十二指肠炎原因尚不十分清楚 , 临床症状有时与消化性溃疡相似。

继发性十二指肠 炎常与严重外伤、 大手术、 严重心脑血管病、 门脉高压、 重症胰腺炎等有关;也与寄生虫感 染、真菌感染有关;也可为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一部分表现 。

据我国内镜检查结果统 计,十二指肠炎占上腹部有症状受检病人的 10%~16%,其中 30% 伴有上消化道出血 。

十 二指肠炎多发生于球部 , 降部也可见到。

胃镜下可有如下表现。

①充血型:黏膜散在斑片状 或弥漫性充血 , 表面无白苔;②糜烂型:表浅的黏膜缺损, 有出血点或片状出血, 或缺损的 绒毛被白苔覆盖, 呈圆形或不规则形, 周围黏膜多伴有充血;③黏膜粗糙型:黏膜凹凸不平, 颗粒感或有增生的小结节 。

病理组织形态描述浅谈

病理组织形态描述浅谈

病理组织形态描述浅谈摘要】目的使病理形态学描述的客观准确、整体全面、条理清晰。

方法参阅大量的病理形态学书籍进行认真的学习总结。

结果通过简明扼要、层次分明的病理形态描述使病理诊断有充足的依据。

结论有充足的诊断依据就能做出客观正确的病理诊断,更好的配合临床为病人服务。

【关键词】病理组织形态描述[中图分类号]R4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1)9-0063-021一份合乎科学的病理组织切片光镜观察记录(描述),应符合如下三个条件,即:客观准确,细致全面和条理清楚。

1.1客观准确,就是要有科学性。

即将镜下见到的病变细胞和组织形态变现给以客观的描写,不得夸大或缩小,但可以比喻。

为此,要求用较为科学统一的语言来描述。

但不应使用带有主观判定性质的诊断性术语(如反应性增生、化脓性炎、表皮癌等)。

将细胞形态及结构,组织结构和细胞含物或分泌物习见的纯性形态描述性词语举例并说明如下:细胞形态及结构描写包括:细胞的大小(常与同类正常细胞或以该切片中的淋巴细胞或红细胞大小做比较,或者直接用测量计测量)、形状(例如:圆、卵圆、立方、柱状、梭形、多角形、星状、球拍状、印戒样等)。

胞膜厚薄胞浆结构(颗粒状、网状、毛玻璃样、透明、空泡状等)、细胞核的数量、位置、形状(圆、卵圆、肾形、杆状、分叶状、不规则形等),大小(核浆比)核膜(厚薄、皱折或是否规则)、染色质结构(砂粒状、团块状、细网状等)和分布方式(分布均匀、不均、线状等)、染色深浅。

核仁(大小、多少和着色)核分裂(有无、正常或病理性)。

细胞在HE染色中着色特点,除细胞内某些色素和制片中被有机溶剂溶解的物质外,细胞(浆、核、核仁)和细胞内含物或细胞内某些病变(如细胞内的病毒包涵体),常见如下几种染色特点:嗜酸性(红)嗜碱性(紫)嗜中性(紫红)强嗜酸性(深红)弱嗜酸性(淡红)强嗜碱性(深紫)弱嗜碱性(淡紫)等。

描述时间用括号外的词语为妥。

组织结构表现在细胞排列方式如何。

基础病理形态学

基础病理形态学

基础病理形态学基础病理形态学,顾名思义是研究疾病形态学特征的基础学科。

它是病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病理形态学的定义、主要内容和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病理形态学是病理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主要研究疾病在组织和细胞水平上的形态学改变。

通过对组织和细胞形态学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和病理过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病理形态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病理解剖学和细胞病理学。

病理解剖学是通过对尸体进行解剖和组织学观察,研究疾病的病变范围、分布和性质。

而细胞病理学则是通过对组织切片进行显微镜观察,研究疾病对细胞的影响和变化。

病理形态学在临床医学中具有广泛应用。

首先,它是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病理标本的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分析,可以确定疾病的类型、程度和分期,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其次,病理形态学还可以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指导。

通过对病理组织的特征和分子机制的研究,可以发现新的治疗靶点和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病理形态学还可以为疾病预后评估和病因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在进行病理形态学研究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病理标本进行观察。

不同的疾病需要不同的标本类型,如组织切片、细胞涂片等。

其次,要使用适当的染色方法。

常用的染色方法有血液学染色、组织学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等,可以增强病理结构的对比度,方便观察和分析。

此外,还需要熟悉疾病的形态学特征和变化规律,以便准确判断和诊断。

基础病理形态学是研究疾病形态学特征的基础学科,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病理标本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和病理过程,为临床医学提供依据。

病理形态学的研究需要准确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丰富的病理知识。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增加对基础病理形态学的了解和认识。

组织病理形态学指标观察

组织病理形态学指标观察

组织病理形态学指标观察组织病理形态学指标观察是临床医学和病理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通过对组织、细胞、器官等的形态学观察,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

本文将介绍组织病理形态学指标观察的意义、常见观察指标及其临床应用。

一、组织病理形态学指标观察的意义组织病理形态学指标观察是病理学中的一项基础工作,其意义在于通过对病理组织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揭示出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变化规律,并从中得出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

同时,在病理诊断中,组织病理形态学指标观察也是评估疾病预后和疗效的关键指标之一。

二、常见的组织病理形态学指标观察1. 细胞核形态学指标观察细胞核形态学指标观察是常见的组织病理形态学指标,包括细胞核大小、形态、核仁数目和大小、染色质结构、核分裂指数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揭示出肿瘤是否恶性、细胞增殖情况、癌细胞类型等。

2. 细胞浆形态学指标观察细胞浆形态学指标观察包括细胞形态、大小、胞器分布、细胞膜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判断细胞是否正常、细胞器是否完整、细胞功能状况如何等。

3. 组织结构形态学指标观察组织结构形态学指标观察主要包括组织结构完整性、细胞排列方式、间质细胞的数量和类型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判断组织的完整性、细胞的排列方式是否正常、是否有炎症细胞浸润等。

4. 免疫组化形态学指标观察免疫组化形态学指标观察是一种特殊的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方法,通过特殊的染色技术和抗体的作用,检测组织中特定蛋白质的表达情况。

这种方法可以应用于肿瘤诊断和分类、肿瘤治疗反应评估等方面。

三、组织病理形态学指标观察的临床应用组织病理形态学指标观察在临床医学和病理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应用方式:1. 肿瘤诊断和分类通过对肿瘤细胞的核、浆、组织结构等指标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确定肿瘤的诊断和分类,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2. 炎症病变鉴别诊断通过对组织病理形态学指标如组织结构、炎症细胞类型、排列方式等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判断炎症的性质,确定炎症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细胞形态和细胞病理学

细胞形态和细胞病理学

细胞形态和细胞病理学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最基本单位,也是所有生命活动的基础。

它们有各种形态和结构,这些形态和结构不仅决定了细胞的功能和生理状况,还能反映出细胞受到的病理变化。

因此,细胞形态和细胞病理学是解读病理变化和判断疾病状况的重要依据。

一、细胞形态学细胞形态学研究的是细胞的结构和形态特征。

正常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能够维持机体生理代谢的平衡,为健康的身体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而一旦细胞遭受损害,形态和结构也会随之改变,从而导致病理变化的产生。

正常细胞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形态、大小、核、细胞器等。

例如,红细胞的形态像一枚扁平的薄饼,中央的凸起是由血红蛋白分子聚集而成的,周围由薄膜包裹;神经细胞的细胞体和突触是其最显著的结构特征,它们之间的联系决定了神经信号的传递。

虽然不同种类的细胞都有自己的特殊结构和形态,但相同种类的细胞在不同的病理状态下也会发生不同的改变。

例如,在慢性细菌感染下,中性粒细胞核的形态会变得不规则、扭曲,并出现核浓缩现象,这些改变都是病理性的。

二、细胞病理学细胞病理学研究的是细胞在病理条件下的变化。

当细胞受到病原体,损伤和刺激时,它会产生各种病理反应,这些反应通过细胞的形态及其染色质、细胞器、细胞间连接和附属结构等方面的改变来表现出来。

举一个例子,心脏肌细胞在心肌梗死后会受到严重的损伤,发生病理性分裂形态和核畸形现象。

心肌细胞固有的构造特性就决定了它不能自愈,导致细胞死亡和心肌组织退化。

因此,病理性的细胞变化不仅能反映病变的病理生理过程及其严重程度,还可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很大的帮助。

除了心肌梗死外,细胞病理学还能为很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例如癌症、传染病、变态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三、结合细胞形态学和细胞病理学的临床应用细胞形态学和细胞病理学在病理诊断和治疗中被广泛使用。

现在,常用的病理诊断手段包括细胞涂片和病理切片,通过染色、显微镜(SDS)和高分辨率显示设备等方法来进行细胞形态和病理形态的观察和分析。

胃癌和食管癌的病理形态学比较

胃癌和食管癌的病理形态学比较

胃癌和食管癌的病理形态学比较概述胃癌和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它们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对于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胃癌和食管癌的病理形态学进行比较,旨在深入了解这两种恶性肿瘤的异同之处。

胃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胃癌是胃黏膜上皮恶性肿瘤,可分为腺癌、鳞癌和其他类型。

腺癌是最常见的胃癌类型,占胃癌患者约95%。

以下是胃腺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1.组织结构变异:胃腺癌的病理组织学表现包括腺管结构紊乱、乳头状生长和实性细胞聚集等。

有些腺癌形成了鳞状细胞团,而其他则形成了腺管结构。

2.细胞多样性:胃腺癌细胞呈现不同的形态,包括多形性细胞、多核细胞和异型细胞。

细胞变异性的出现是胃癌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3.浸润性生长:胃腺癌具有浸润性生长的特点。

癌细胞可以通过破坏胃壁的黏膜层和肌层,向深部浸润,最终侵入邻近组织和器官。

4.黏液分泌:胃腺癌细胞常表现出黏液分泌增多的特点,形成黏液腺癌。

黏液的积聚影响了胃腺癌的发展和扩散。

5.核分裂指数升高:胃腺癌细胞的核分裂指数常明显升高,显示癌细胞的活跃增殖状态。

食管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食管癌是食管黏膜上皮恶性肿瘤,主要分为腺癌和鳞癌两类。

以下是食管癌的病理形态学特征:1.组织结构变异:食管癌的病理组织学表现多样。

鳞癌呈现为不规则鳞状上皮增生,形成饼状坏死。

而腺癌则形成腺管结构,并可伴有黏液产生。

2.细胞多样性:食管癌细胞呈现不同的形态,包括多形性细胞、多核细胞和异型细胞。

细胞间质破坏和核分裂活跃是食管癌的典型特征。

3.浸润性生长:食管癌具有浸润性生长的特点。

癌细胞可以侵犯食管黏膜层和肌层,进一步侵蚀邻近组织和器官。

4.淋巴结转移:食管癌常有淋巴结转移的倾向,这是食管癌预后较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5.黏液分泌:部分食管癌细胞可以合成和分泌大量的黏液,形成黏液癌。

黏液的积聚不仅影响了食管癌的发展,还会导致食管腔狭窄或阻塞。

胃癌和食管癌的比较虽然胃癌和食管癌都是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但它们在病理形态学上存在一些差异:1.发生部位不同:胃癌发生在胃黏膜上皮,而食管癌发生在食管黏膜上皮。

病理学:形态学变化

病理学:形态学变化

病理学:形态学变化变性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因代谢发生障碍所引起的某些可逆性形态学变化,表现为细胞浆内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异常增多。

一般来说,变性是可复性改变,原因消除后,变性的细胞结构和功能仍可恢复。

但严重的变性可发展为坏死。

(D细胞水肿或称为水样变性:细胞受损时,最常见的情况就是细胞水肿。

细胞水肿是细胞轻度损伤后常发生的早期病变,好发于肝、心、肾等实质细胞的胞浆。

光镜下:弥漫性胞浆肿大,胞浆淡染清亮,核可稍大,重度水肿的细胞称为气球样变(见于病毒性肝炎)。

电镜下,除可见胞浆基质疏松变淡外,尚可见线粒体肿胀及幡变短、变少甚至消失,内质网广泛解体、离断和发生空泡性变化。

相应的器官(心、肝、肾等实质性器官)在肉眼观上体积增大,颜色变淡。

细胞水肿是轻度损伤的表现,原因消除后可恢复正常。

(2)脂肪变性:细胞浆内甘油三酯(中性脂肪)的蓄积称为脂肪变性。

正常情况下,除脂肪细胞外,一般细胞很少见脂滴或仅见少量脂滴,如这些细胞中出现脂滴明显增多,则称为脂肪变性。

脂滴的成分多为中性脂肪,但也可为磷脂和胆固醇。

电镜下,细胞胞浆内脂肪表现为脂肪小体,进而融合成脂滴。

脂肪变性多发生于代谢旺盛耗氧较大的器官如肝脏、心脏和肾脏,以肝最为常见,因为肝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场所。

1)肝脂肪变性:肝细胞脂肪酸代谢过程的某个或多个环节,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而发生异常,可引发脂肪变性。

肉眼可见肝增大,边缘钝、色淡黄、较软,切面油腻感。

镜下:重度脂肪变的肝细胞,其胞核被胞浆内蓄积的脂肪压向一侧,形似脂肪细胞,并可彼此融合成大小不等的脂囊。

脂肪变性在肝小叶中的分布与其病因有关,例如肝淤血时小叶中央区缺氧最严重,所以脂肪变性首先在此处发生,长期淤血后,小叶中央区细胞大多萎缩、变性或消失,于是小叶周边区细胞也发生缺氧而发生脂肪变性。

磷中毒时,肝细胞脂肪变性主要发生在肝小叶周边区。

肝细胞脂肪变性通常不引起肝功能障碍,重度脂肪变性的肝细胞可坏死,并可继发肝硬化。

肿瘤医院细胞病理形态

肿瘤医院细胞病理形态
特征 1、核增大: 2、核浆比失调: 3、核大小不一: 4、核畸形: 5、核染色质增粗、深染: 6、多核: 7、核仁增大,增多: 8、核异常有丝分裂: 9、裸核:
核的恶性特征
病理性核分裂
癌细胞浆的改变 胞浆的改变提示癌细胞分化倾向 及癌细胞类型,并决定细胞大小和形 态。 1、胞浆量少、愈幼稚细胞浆愈 少。
细胞病理学检查
复层鳞状(扁平)上皮 柱状上皮 被覆上皮 假复层柱状上皮 移行上皮 上 间皮 腺上皮 皮 组 织 感觉上皮
核浆比:
一、正常脱落细胞
复 层 鳞 状 上 皮
柱状上皮细胞:
1.纤毛柱状上皮 细胞
2.粘液柱状细胞
3 . 储 备 细 胞 :
成团脱落的基底层鳞状上皮细胞: 1) 由于细胞互相挤压而呈大小一致的多 边形 2) 每个细胞中内有一个大小、形态、染 色一致的细胞核,核距相等呈蜂窝状结构
成团脱落的粘液柱状细胞: 1) 因胞浆内含多量粘液,使胞浆透明而 淡染,细胞较大,胞浆丰富。 2) 核距较远,也呈蜂窝状,但在细胞团 边缘部分的细胞有时呈典型的栅栏状排列 ,细胞核整齐地排在细胞底部。
成团脱落的纤毛柱状细胞: 1) 细胞与细胞之间分界不清而呈融合体样。 2) 细胞核聚合在中央,重叠,形成核团。 3) 核团周围则为胞浆融合带,细胞团表 面可见明显纤毛。
涂片中背景细胞
即非上皮细胞,涂片中除上皮细胞 以外的有形成分。
吞噬细胞:
多 核 巨 噬 细 胞 :
染 料 渣
肿胀性退化
固缩性退化
二、肿瘤细胞形态
(一)恶性肿瘤细胞的一般形态特征
核增大,核浆比失调,核大小不一, 核畸形,核染色质增粗、深染是癌细胞经 常出现的特征,称之为癌细胞的“五大特 征”。

形态病理学实训报告总结

形态病理学实训报告总结

病理形态实验病理形态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医学实验方法,通过对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从病理形态实验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和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病理形态实验的基本原理病理形态实验是通过对病理标本进行显微镜观察,从细胞和组织水平上揭示疾病的病变特征和病理机制。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染色技术或特殊标记技术,对病理标本进行染色或标记,以突出目标结构或分子,并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分析,得出病理诊断和病变机制的结论。

1. 组织固定:将病理标本取出后,用适当的固定剂进行固定,以保持组织形态和细胞结构的完整性,并防止其腐坏和变性。

2. 组织切片:将固定后的组织标本切割成薄片,常用的方法有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两种,以便于后续的染色和观察。

3. 组织染色:通过对组织标本进行染色,可以突出不同组织和细胞的形态特征,常用的染色方法有常规组织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杂交等。

4. 显微镜观察:将染色后的组织标本放置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观察到细胞核、细胞质、细胞间质等结构的形态和分布情况。

5. 影像分析:利用数字显微镜等高级显微镜系统,将显微镜观察到的图像数字化,通过电脑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和处理,得出更精确的结果。

三、病理形态实验的应用价值1. 疾病诊断:通过对组织标本的观察和分析,可以确定疾病的类型、程度和分期,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2. 疾病机制研究:通过对病理标本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揭示疾病的病理机制和病变过程,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提供理论基础。

3. 治疗评估:通过对治疗前后的组织标本进行比较分析,可以评估治疗的效果和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4. 新药研发:通过对病理标本的观察和分析,可以评估新药的药效和安全性,为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病理形态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医学实验方法,通过对组织、细胞和分子的观察和分析,可以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和病理变化,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医学病理学研究疾病的形态学和病理机制

医学病理学研究疾病的形态学和病理机制

医学病理学研究疾病的形态学和病理机制医学病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的形态学和病理机制的学科,它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临床医学中,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往往离不开对疾病形态学和病理机制的深入了解。

本文将介绍医学病理学的相关概念、研究方法以及对临床医学的意义。

一、医学病理学的概念医学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形态学和病理机制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对组织和细胞的形态学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揭示疾病的病理机制。

二、医学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医学病理学主要通过组织病理学和细胞病理学的研究手段,对疾病的形态学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揭示疾病的病理机制。

其中,组织病理学主要通过对组织切片的染色和观察,了解疾病在组织级别上的变化。

细胞病理学则通过对细胞的染色和观察,了解疾病在细胞级别上的变化。

此外,分子病理学和免疫病理学等技术的发展也为医学病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更多新的手段和方法。

三、医学病理学在临床医学中的意义医学病理学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对疾病的形态学和病理机制的深入研究,医学病理学可以为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临床医生通过对疾病病理学特征的了解,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疾病,为患者提供更恰当的治疗方案。

其次,医学病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揭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为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基础。

最后,医学病理学的发展也为医学科学的进步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综上所述,医学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形态学和病理机制的学科,通过对组织和细胞的形态学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为临床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医学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组织病理学和细胞病理学,通过不断发展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为研究提供了更多新的途径。

医学病理学在临床医学中的意义重大,可以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增进疾病的治疗效果,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病理学将在人类健康事业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病理学改变与形态学特点的区别

病理学改变与形态学特点的区别

病理学改变与形态学特点的区别
病理学改变和形态学特点在医学领域中各自具有独特的意义。

病理学改变主要描述的是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器官或整个机体所发生的变化。

这些变化可能涉及细胞、组织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并可能进一步导致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

病理学改变通常涉及细胞增生、肥大、萎缩、化生、坏死、凋亡、炎症、肿瘤等多种复杂过程。

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疾病的本质,也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形态学特点则主要关注于生物体或组织的结构、形态和外观。

这些特点通常通过显微镜或肉眼观察获得,可以反映生物体或组织的正常或异常状态。

例如,在病理学中,形态学特点可能包括细胞的大小、形状、排列方式,以及组织的结构层次等。

这些特点对于疾病的识别和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总的来说,病理学改变更侧重于描述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而形态学特点则更侧重于描述生物体或组织的结构和外观。

两者在医学领域中各有侧重,但又相互关联,共同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支持和指导。

肿瘤病理形态

肿瘤病理形态

良性肿瘤:组织结构清晰细胞形态正常生长缓慢不发生转移 恶性肿瘤:组织结构紊乱细胞形态异常生长迅速易发生转移 交界性肿瘤: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的肿瘤组织结构不典型细胞形态异常生长速度较良性快 未分化肿瘤: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极不典型生长迅速恶性程度高
PRT FIVE
肿瘤的生长方式:浸润性生长、膨 胀性生长
,
汇报人:
CO瘤的病理形 态特征
肿瘤的病理组 织学分类
肿瘤的病理生 理学变化
肿瘤的病理诊 断与鉴别诊断
PRT ONE
PRT TWO
添加项标题
肿瘤是机体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肿块具有异常的形态、代谢和 功能。
添加项标题
根据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
肿瘤病理形态学在预后判断中的应用还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 加科学和可靠的依据。
汇报人:
方向
肿瘤病理形态学是通过对肿瘤组织形态的观察和描述判断肿瘤的性质、分化程度和恶性程度从而为预后判断提供 依据。
肿瘤病理形态学通过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方式、浸润程度、转移情况等方面的观察评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恶性程 度从而预测患者的生存期和复发风险。
肿瘤病理形态学在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医生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 的生存质量。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通过标记抗体染色检测肿瘤细胞表 面或内部的抗原表达有助于鉴别肿瘤性质和来源。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分子生物学研究:通过基因测序、PCR扩增等技术手段研究肿瘤细胞基因突变、 表达异常等现象深入了解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病理形态定量分析:利用图像分析技术对肿瘤组织形态、细胞核、染色体等指 标进行定量测量和分析有助于评估肿瘤恶性程度和发展趋势。

病理形态实验

病理形态实验

病理形态实验病理形态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医学实验方法,通过对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病理变化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从病理形态实验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和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病理形态实验的基本原理病理形态实验是通过对病理标本进行显微镜观察,从细胞和组织水平上揭示疾病的病变特征和病理机制。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染色技术或特殊标记技术,对病理标本进行染色或标记,以突出目标结构或分子,并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分析,得出病理诊断和病变机制的结论。

1. 组织固定:将病理标本取出后,用适当的固定剂进行固定,以保持组织形态和细胞结构的完整性,并防止其腐坏和变性。

2. 组织切片:将固定后的组织标本切割成薄片,常用的方法有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两种,以便于后续的染色和观察。

3. 组织染色:通过对组织标本进行染色,可以突出不同组织和细胞的形态特征,常用的染色方法有常规组织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位杂交等。

4. 显微镜观察:将染色后的组织标本放置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观察到细胞核、细胞质、细胞间质等结构的形态和分布情况。

5. 影像分析:利用数字显微镜等高级显微镜系统,将显微镜观察到的图像数字化,通过电脑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和处理,得出更精确的结果。

三、病理形态实验的应用价值1. 疾病诊断:通过对组织标本的观察和分析,可以确定疾病的类型、程度和分期,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2. 疾病机制研究:通过对病理标本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揭示疾病的病理机制和病变过程,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提供理论基础。

3. 治疗评估:通过对治疗前后的组织标本进行比较分析,可以评估治疗的效果和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4. 新药研发:通过对病理标本的观察和分析,可以评估新药的药效和安全性,为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病理形态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医学实验方法,通过对组织、细胞和分子的观察和分析,可以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和病理变化,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包埋切片过程步骤
三,脱水:生物组织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它和石蜡是不能
相溶的,致使在包埋时石蜡无法渗入组织内部,因此须使 用脱水剂将水分除尽,这就是脱水的作用。
组织包埋切片过程步骤
四、透明:组织块用非石蜡溶剂脱水后必须经过透明。透
明剂能同时与脱水剂和石蜡混合,它取代了脱水剂后,石 蜡便能顺利地渗入组织。
HE染色
染色结果:细胞核被苏木精染成鲜明的蓝色,软骨基质、钙盐颗粒呈深 蓝色,粘液呈灰蓝色。细胞浆被伊红染成深浅不同的粉红色至桃红色, 胞浆内嗜酸性颗粒呈反光强的鲜红色。胶原纤维呈淡粉红色,弹力纤 维呈亮粉红色,红血球呈橘红色,蛋白性液体呈粉红色。
Masson染色
主要用途: 主要用于胶原纤维 和肌纤维的鉴别染色。
பைடு நூலகம்
HE染色
苏木精 — 伊红染色法 (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 ,简称 HE染色法 ,石蜡切片技术里常用的染色法之一 。苏木精 染液为碱性 ,主要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与胞质内的核糖 体着紫蓝色 ;伊红为酸性染料 ,主要使细胞质和细胞外 基质中的成分着红色 。HE染色法是组织学、胚胎学、病 理学教学与科研中最基本、使用最广泛的技术方法。
冰冻切片
缺点
1.不容易做连续切片。 2.切取的组织不能过大,组织过大不容易冻结或者组织冻 结不均,影响切片及染色效果。 3.不容易制作较薄的切片。 4.组织块在冻结过程中容易产生水的结晶而影响细胞的形 态结构及抗原物质的定位,并且组织结构也不如石蜡切片 清晰。
油红O染色
组织包埋切片过程步骤
二,取材:组织固定完成后,要进行脱水,在脱水前为了
选取目的组织同时也为了脱水能够顺利进行,要对组织进 行有目的性的切割,这个过程就叫取材。 心脏(心室 心房) 脑(海马 黑质 纹状体 ..) 肠 (长条 圆环) 皮肤(全层)
组织包埋切片过程步骤
取材注意事项:
1.切面要平整,厚度不易超过2mm,否则脱水效果不能保证。 2.对于有特许要求的组织,取材时要保证对目的组织的完整保 留。
• 固定液:
• • • • 4%多聚甲醛 Bouin氏固定液 FAA FAS(眼球固定液)
组织包埋切片过程步骤
固定注意事项:
1. 固定剂应有足够的量,一般为组织块体积的10~15倍。 2.根据组织的不同和实验目的不同,选取不同的固定剂。 3.固定时间依材料大小、固定剂种类而异,可从1小时到几十 小时,有时中间需要更新固定剂。某些固定剂对组织的 硬化作用较强,作用时间应严加控制,不能过长。
染色
染色
活的细胞或组织多为无色透明,各种组织间和细胞 内各种结构之间均缺乏反差,在一般光镜下不易清楚区别 出;组织离开机体后很快就会死亡和产生组织腐败,失去 原有正常结构,因此,组织要经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及 染色等步骤以免细胞组织死亡,而能清晰辨认其形态结构。 针对组织的不同及需要观察特异性,染色里面分很多 中,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常见的染色。
形态
牛君星
目录
组织包埋切片
染色
冰冻切片
组织包埋切片
组织包埋切片简介
• 组织包埋是将客户组织标本通过固定,取材,脱 水等过程后,用石蜡作为包埋剂,将组织标本包 埋在石蜡中!
标本
固定
取材
脱水、透 明、透蜡 包埋
切片
组织包埋切片过程步骤
、一、固定:组织和细胞离开机体后,在一定时间内仍然
延续着生命活动,会引起病理变化直至归于死亡。为了使 标本能反映它生前的正常状态,必须尽早地用某些化学药 品迅速地杀死组织和细胞,阻抑上述变化,并将结构成分 转化为不溶性物质,防止某些结构的溶化和消失。这种处 理就是固定。除了上述作用外,固定剂会使组织适当硬化 以便于随后的处理,还会改变细胞内部的折射系数并使某 些部分易于染色。
适用范围
用于显示糖原和多糖类中性粘液和酸性粘液物质,而且还能 显示基底膜、系膜基质、纤维蛋白、血管透明变性、淀粉 样等物质。
番红固绿
特殊染色
天狼猩红 (胶原纤维) 甲苯胺蓝 尼氏染色 LFB 镀银 番红固绿 阿利新蓝 茜素红 vonkossa(钙结节) EVG 维多利亚蓝(弹性纤维) TRAP(破骨细胞)
检验结果: 胶原纤维、粘液、软骨呈蓝色,肌纤维、 纤维素和红细胞染红色、胞核染蓝黑色。
PAS糖原染色
染色原理
PAS染色全称为过碘酸雪夫氏染色(periodic acid shiff, PAS),又称糖原染色。胞浆内存在的糖原或多糖类物质 (如黏多糖、黏蛋白、糖蛋白、糖酯等)中的乙二醇基经 过碘酸氧化,转变为二醛基,与雪夫试剂中的无色品红结 合,形成紫红色化合物而沉积于胞浆中糖原类物质所存在 的部位。等可显示阳性反应,呈紫红色。
组织包埋切片过程步骤
五、透蜡和包埋:组织脱水后在透明剂(二甲苯)中透明
后,融化的石蜡就容易进入组织中,然后将组织放入模具 中倒入液体的石蜡,待凝固,组织就包埋成组织蜡块了。
组织包埋切片过程步骤
六、切片:包埋好的蜡块就可以进行切片,一般切 片的厚度在3到6微米(默认4微米),过薄过厚 都不容易切片! 植物 脂肪(5-8微米)
维多利亚蓝染色
冰冻切片
冰冻切片
• 冰冻切片(frozen section)是一种在低温条件下使
组织快速冷却到一定硬度,然后进行切片的方法。因其制 作过程较石蜡切片快捷、简便,而多应用于手术中的快速 病理诊断 • 切片厚度(8微米)
冰冻切片
优点
1.简便,可以不需要对组织固定、脱水、透明、包埋等手 续即可进行切片,减少了一些中间环节。 2.快速,用时短。 3.组织变化不大。 4.能很好保存脂肪,类脂等成分。 5.能够比较完好地保存各种抗原活性及酶类,特别是对于 那些对有机溶剂或热的温度耐受能力较差的细胞膜表面抗 原和水解酶保存较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