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设计使用说明
煤矿综采自动化工作面技术方案设计
煤矿综采自动化工作面技术方案设计一、引言随着煤矿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煤矿安全环保要求的提高,采用综采自动化技术来替代传统的人工开采已成为煤矿行业的发展趋势。
本文对煤矿综采自动化工作面技术方案进行设计,以提高生产效率、保障技术安全和提升矿山环保水平。
1.综采设备自动化配置(1)综采设备方面,选用新型高效的综采机和有限元分析技术进行设计,提高综采机的工作效率和生产能力。
(2)配备先进的液压系统和调速控制技术,提高设备的精确度和稳定性,实现对综采机各个工作部分的智能控制。
(3)配置可穿戴设备,提供实时监测和反馈系统,对综采设备的状态和工作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
2.自动智能通风系统(1)引入智能化通风系统,通过传感器和自动调节控制器实现对工作面通风量的智能化监测和调节,提高通风系统的效率和能耗的控制。
(2)采用先进的风机及分布式控制技术,实现精确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根据实际工作面情况提供合适的通风量。
(3)通过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实现对通风系统的实时监控和故障诊断,为运维提供数据支持。
3.应急救援系统(1)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置。
(2)引入无人机巡查技术,实现作业面、巷道和通风系统的实时监测和巡查,为应急救援提供数据支持。
(3)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和方案,培训矿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和自救能力,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和效果。
4.矿山环境监测系统(1)引入传感器、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实现对矿山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
(2)开展矿山环境风险评估和区域划分,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3)建立环境监测数据库,进行环境参数的存储和分析,为环保管理和矿山复垦提供数据支持。
三、总结通过对煤矿综采自动化工作面技术方案的设计,可以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保障生产安全和提升环保水平。
同时,该技术方案还可以减少人工劳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员伤亡风险,为煤矿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综采工作面管理规定
综采工作面管理规定一、总则综采工作面是指采煤机与运输机构成的机电一体化综合开采工作面。
为了保障安全、提高生产效率,确保矿井安全稳定和人员安全,制定本规定。
二、管理规定1. 设计与检查(1)综采工作面应在矿井设计时就明确,必须符合生产需要,减少工作面交错和产生局部空间过大或过小。
(2)在矿井的设计和安全评估中,综采工作面应采用与采煤机、运输机匹配的综采设备,保障生产安全、稳定和高效。
(3)矿井安全检查中,必须对综采工作面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控,确保安全状态。
2. 管理要求(1)综采工作面领导干部必须熟悉生产工艺,掌握现场情况,制定详细的工作面管理和安全生产措施。
(2)矿工必须遵守工作面管理规定,遵守操作程序,严格按照作业规范开展工作,确保质量、安全和效率。
(3)综采工作面必须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和设备,确保安全稳定、高效生产。
3. 安全措施(1)综采工作面的门禁必须严格控制,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
(2)综采工作面必须按规定配备安全设备,如瓦斯检测仪、温度探测器、风速仪等。
(3)综采工作面必须按规定设置扑灭火灾设备,包括灭火器和灭火装置。
(4)综采工作面的工作面通风设备和排水设备必须符合相关规定,确保空气流通和煤水分离。
4. 现场应急(1)综采工作面必须配备应急通讯设备,如对讲机、手机等。
(2)工作面必须严格执行矿井应急预案,准确掌握工作面特殊情况,调度员必须及时进行安排。
(3)在矿井事故中,必须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包括打电话求援、疏散工作人员等。
三、考核综采工作面的管理应按照矿井安全评估标准、矿方标准和管理人员的获奖情况等进行考核。
结论综采工作面在矿井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在管理、安全、质量和效率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以确保矿山安全稳定和人员安全。
制定本规定,对于指导矿山工作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和指导性。
综采工作面设计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表1第二节煤层本工作面设计开采煤层为3上层煤,通过地质资料分析和现场巷道、切眼掘进证实,该工作面范围内,煤层赋存稳定,煤厚变化不大,煤层平均厚度为7.2m,煤层以亮煤为主,少量镜煤和暗煤,玻璃光泽,煤岩类型为半亮、半暗型煤。
具体情况如表二所示。
煤层情况表表2第三节煤层顶底板煤层顶底板表表3附图一:3111工作面地层综合柱状图(1:500)第四节地质构造一、断层情况以及对回采影响:该面煤岩层基本构造形态为一小背斜(张庄背斜),背斜西翼走向105°,倾向15°,煤岩层倾角平均10°;背斜东翼走向168°,倾向78°,煤岩层倾角平均10°;根据巷道的实际揭露资料,工作面内构造比较简单,除面北部的巷道揭露断层情况表表4DF12和西部的F29断层外,只在工作面切眼上部揭露一条落差1m的正断层f1,对工作面的正常回采影响不大,另根据物探资料,在工作面中部有一条落差0~3m的正断层,对工作面的正常回采有一定的影响,在回采过程中预计还会揭露个别小断层。
巷道揭露及物探探明的断层情况详见下表:二、褶曲情况及对回采影响根据现有地质资料,本面基本上无褶曲影响。
三、其它因素对回采影响根据现场工作面掘进巷道实际观察,工作面没有陷落柱和火成岩侵入。
附图二:1、3111工作面煤层底板等高线平面图(1:1000)2、3111工作面皮带顺槽下帮、轨道顺槽上帮、切眼西帮巷道素描图(1:500)第五节水文地质情况一、含水层分析影响回采的含水层主要有3煤顶、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和3煤底板三灰岩溶裂隙含水层。
1、3煤顶、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根据副井实测资料,3煤顶板砂岩含水层累计厚度为29.1m,分为两段:第一段位于3煤以上4.6m,厚度为15.6m;第二段位于煤3以上26.15m,厚度为8.9m。
3煤底板砂岩含水层厚36.18m。
14402综采工作面设计
14402综采工作面设计说明书第一节工作面概况矿井14402工作面位于一采区西南侧,为一采区首个综采工作面,工作面地表高程范围为+130m~+180m,工作面标高为-130m~-220m,煤层埋深厚度260~400m,平均埋深330m。
工作面范围内分布有ZK62与ZK63勘探线内有5个见煤钻孔,走向平均坡度3°~20°,西北侧临14401采空区,南面为回风石门及运输大巷,东面为一采区进风巷及回风巷。
14402工作面倾斜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开采。
工作面走向长度平均580m,切眼长度180米。
工作面皮带巷、轨道巷、回风巷净宽3.2m,高2.2m,净断面7.04m2。
三巷均采用锚网支护。
工作面倾向长180m,走向平均长约580m 。
开采煤层为Ⅳ4煤层。
Ⅳ4煤层煤层厚度1.3~1.7m,平均厚度1.5m。
14402可采储量22.9万t。
此工作面对应的地表从井上下对照图上看出,14402工作面对应地面位置为山坡树林,丘陵地势,无重点保护建筑物。
第二节地貌概况14402工作面对应地面位置为山坡树林,丘陵地势。
第三节煤层与围岩性质一、煤层性质14402工作面所采煤层为Ⅳ4煤层:褐黑色,条痕棕褐色,油脂光泽,薄层至中厚层状,亮煤、半亮煤夹暗煤,条带状结构,易燃。
显微特征为:条带状结构,薄~中厚层状,有机组份占71~81%,矿物组份为19~29%。
二、围岩性质Ⅳ4煤层直接顶和老顶以泥质、泥灰岩为主,近煤层处层理发育,局部发育成楔状,不易破碎,伪顶厚0.2~0.5m,易碎,易冒落,直接底为泥灰岩,层理发育,厚2.0m,该面直接顶为2类中等稳定,老顶为Ⅱ级,底板为Ⅲb级14402综采工作面设计说明书第四节水文地质一、地表根据广西煤炭地质一五〇勘探队于2013年1月提交的《广西田阳县田阳探区XXXX矿段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及评审意见书,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在近右江河地带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复杂。
根据2016年05月,XXXX矿编制的《百色右江XXXX煤矿有限公司XXXX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及评审意见书,本设计按水文地质条件为简单进行设计。
综采工作面设计说明书
第一部分矿井概况第一章编制依据1、二○一一年版《煤矿安全规程》2、二0一零年版《采矿工程设计手册》3、《同生树儿里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4、《同生树儿里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地质报告》5、3#煤层西盘区8101综采工作面地质说明书6、同煤集团矿井采掘生产技术管理办法7、3#煤层西盘区8101综采工作面巷道布置图第二章矿井概况一、矿井简介树儿里井田位于大同市左云县境内小京庄乡树儿里村南部,距大同市城区西南87公里。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2°37′54″~112°39′18″,北纬:39°48′28″~39°48′47″。
西部8Km处有右玉至山阴的柏油路,距山阴县岱岳镇45km,在岱岳镇交于大(同)—运(城)公路及北同蒲铁路,北距109国道约23km。
井田内地形平坦,村与村之间有公路相通。
井田位于洪涛山脉的西侧,非梁峁状黄土丘陵区。
为缓坡丘陵,是黄土覆盖在波状起伏的丘陵古地形上而成。
地势总体为东北部较高,西南部较低。
最高点位于井田东部边界处,海拔1480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南部,海拔,相对高差为。
井田内主要河流有酸茨河,为季节性河流,平时干涸无水,只在雨季才有短暂洪流,向西注入原子河,原子河向东南归入桑干河。
井田属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桑干河支流。
井田形状为一不规则多边形,东西长,南北宽,井田面积。
地质资源量为,工业资源储量为。
设计资源储量为,设计可采储量为。
矿井设计规模为a。
矿井服务年限为,本矿井为单水平开采,水平服务年限为。
二、井田开拓方式本井设计按照调整后井田开拓方式为:新掘主斜井、将原副斜井改为回风斜井、原主斜井调整为副斜井,三个井筒位于一个工业场地内。
原有主斜井坡度25°,斜长428米,砌碹,半圆拱断面,净断面,兼并重组后,将其功能调整为副斜井,由于原有井筒采用砌碹支护,受井筒断面的制约也无法对提升设备进行改造,在确保井筒墙体稳定性和满足支架宽度与提升高度的前提下,拆除井筒内原有胶带,对原主井井筒进行扩刷,铺设30kg/m单轨,提升方式为单钩串车提升,主要担负全矿井提矸、下料等任务,兼做进风井及安全出口。
综采工作面设计
贵州发耳煤业有限公司发耳一矿10101综采工作面设计说明书贵州发耳煤业有限公司二○○六年八月审签栏编制:月日技术科:月日通防科:月日机电科:月日安监科:月日综采办:月日调度室:月日副总工程师:月日总工程师:月日总经理:月日设计人员名单目录1、工作面简况 (6)2、巷道布置 (6)3、采煤方法和主要技术参数 (7)4、生产工艺 (8)5、工作面主要设备选型及总体配套 (9)6、生产系统 (14)7、专项设计 (15)8、矿压观测 (16)9、煤质管理 (17)10、安全技术要求 (17)附表 (18)附件:1、《10101综采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2、《10101综采工作面通防设计专项说明书》3、《10101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专项说明书》4、《10101综采工作面防排水设计专项说明书》附图目录10101综采工作面设计说明书1、工作面地质简况详见《10101综采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并附《10101综采工作面地质平剖面图》图号ZC10101-01。
2、巷道布置详见《10101综采工作巷道布置平、剖、断面图》图号ZC10101-02。
2.1 工作面巷道布置10101综采工作面井下位于一采区西侧,工作面东南侧为运输顺槽,机轨合一巷布置,西北侧为回风顺槽,回风顺槽与+980大巷相邻,运输顺槽与未掘1103运输顺槽相邻,对回采没有太大的影响,北东侧为切眼,呈伪斜布置,机头滞后机尾10m。
工作面距地表垂深最浅198m,两顺槽及切眼均沿1#煤层顶板掘进。
预计采止线位置,进风侧采至皮带下山与10101运输顺槽相交处前10m,回风侧按回采期间机头与机尾垂直确定。
2.2 巷道的几何参数及支护形式2.2.1运输顺槽斜梯形断面,净宽380Omm,下帮高2200mm,净断面积9.56~10.29m2,采用φ20×2000mm左旋无纵筋锚杆CK2570型树脂锚固剂配合φ6.5mm钢筋网支护,锚杆间排距为1000×1000mm。
(生产)91308综采工作面设计说明书
编号:CDMY-SC2019-SJ01晋煤集团昌都煤业91308综采工作面设计说明书总工程师:杨沁军审核:司春会编制人:暴春生编制日期:2019.8.8目录第一章前言 (1)第一节设计指导思想 (1)第二节设计依据 (3)第三节主要技术指标 (4)第二章工作面概况 (8)第一节工作面井上情况 (8)第二节工作面井下情况 (8)第三节工作面煤层情况 (9)第三章工作面布置 (18)第一节工作面主要技术参数 (18)第二节工作面储量 (18)第三节工作面巷道布置 (18)第四节工作面附属巷道工程 (19)第四章采煤方法 (20)第一节回采工作面采煤工艺 (20)第二节工作面生产能力 (22)第三节工作面回采设备 (24)第四节顶板管理 (30)第五章巷道掘进 (44)第一节掘进安排 (44)第二节掘进设备 (45)第三节掘进工艺 (46)第六章生产系统 (49)第一节运输 (49)第二节一通三防 (51)第三节安全监测 (67)第四节供电 (73)第五节防治水 (94)第六节压风供水、供液 (96)第七节通讯照明 (100)第七章避灾 (104)第一节避险系统 (104)第二节避灾路线 (107)三、矿井瓦斯灾害防治 (110)四、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114)五、防尘安全技术措施 (115)第九章提高原煤质量措施 (131)第一节提高原煤块率的措施 (131)第二节降低原煤灰分的措施 (131)第三节降低原煤水分的措施 (132)第四节提高原煤质量的管理措施 (132)第十章劳动组织及主要经济指标 (134)第十一章存在问题及建议 (137)第一章前言第一节设计指导思想一、矿井概况山西晋煤集团泽州天安昌都煤业有限公司(简称:昌都煤业)是经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39号文件《关于晋城市泽州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批复,山西晋煤集团泽州天安昌都煤业有限公司由原山西晋城昌都煤业有限公司、原山西英林物贸有限公司山宗岭煤矿、原泽州县高都镇西屯村煤矿3个煤矿兼并重组整合而成。
5105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说明书
5105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说明书(一)综采工作面主要条件该工作面属于5-1煤层,平均煤层厚度1.63m,工作面长度200m,走向长度为1625m,平均倾角1-3度,采用一次采全高采煤工艺。
矿井井下高压采用10KV供电,井下中央变电所高压设备采用KYGC型高压开关柜,PA150微机综合保护装置;井下中央变电所负责向综采移动变电站供电。
井下中央变电所距5105运输顺槽皮带机头供电距离650m。
(二)设备选用1、工作面设备采煤机选用江苏鸡煤有限公司生产的MG2×200/910-WD型采煤机,其额定功率910KW,其中4台截割主电动机功率为200KW,额定电压为1140V;两台牵引电机功率为45KW,额定电压为380V;调高泵电机电压1140V,功率20KW。
工作面刮板输送机选用宁夏天地奔牛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SGZ764/500型输送机,机头及机尾都采用额定功率为125/250KW的双速电机,额定电压为1140V。
2、顺槽设备1)转载机:采用宁夏天地奔牛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SZZ730/110型转载机。
其额定功率110KW,额定电压660V。
2)顺槽带式输送机:采用安徽攀登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DSJ100/63/2×160型输送机,驱动电机额定功率2×160 KW,,额定电压660V。
3)乳化液泵站:两泵一箱,乳化液泵采用南京六合煤矿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BRW400/31.5型液泵,其额定功率250KW,额定电压660V。
4)喷雾泵:南京六合煤矿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BPW250/6.3型(2台),其额定功率45KW,额定电压660V/1140V。
5)回柱绞车:安徽恒泰矿山机械公司生产的JH-20/22型(2台),其额定功率22KW,额定电压1140V。
2、其它设备1)采区配备两套QJZ9215-1800 /666(1140)/8组合开关和一套QJZ-4×315/660(1140)组合开关。
工作面设计说明书
50104工作面设计说明书贯屯煤矿二O一七年三月七日目录第一章工作面概况 (4)第二章回采工艺选择 (8)第三章工作面巷道布置 (9)第四章巷道断面及支护设计 (10)第五章“一通三防”系统工程设计 (12)第一节通风系统设计 (12)第二节瓦斯防治工程设计 (14)第三节瓦斯监控系统设计 (14)第四节防尘供水系统设计 (15)第六章防治水工程设计 (16)第一节水源分析与治理方案 (16)第二节防治水巷道工程设计 (18)第三节排水系统设计 (19)第七章巷道施工组织设计 (19)第八章主要设备选型与配置 (20)第九章供电设计 (20)第十章工作面生产系统与避灾路线 (21)第一节生产系统说明 (21)第二节生产系统分析 (22)第三节避灾路线说明 (23)第十一章其它要说明的问题 (24)第一章工作面概况一、工作面位置该工作面位于矿井东翼501盘区,北至子油52(5)、二进沟水库保安煤柱,南至东翼辅助运输大巷,东以50104辅助运输巷煤柱为界(未准备),西至50103综采工作面辅运巷煤柱。
运输顺槽长度2592m,回风顺槽走向长度2363mm。
工作面开采段走向长2285m,倾向宽度260m,开采面积594100m2。
井下标高为102L6〜1024.而。
—二、地面相对位置区内沟谷纵横,地形复杂,沟谷呈树枝状分布,形成黄土梁、峁、沟相间地形。
部分为农用耕田,地面无民用建筑物、公路、水体、开采对地面设施无影响,地面标高1223〜1376m ,煤层底板标高1025m〜1028m,煤层埋深在200m〜348m。
三、煤层赋存情况本工作面设计开采煤层为5号层煤,通过已掘巷道揭露地质资料分析,该工作面范围内,辅运大巷开口处为推断无煤区,预计掘进260m左右揭露5#煤层,其余部分煤层赋存稳定,煤厚变化不大,煤层厚度1.9〜2.1m,平均2.0m, 5#煤层一般含1〜3层夹肝,单层夹肝厚度一般厚0.10〜0.30m, 夹肝岩性以泥岩、粉砂岩为主,为简单结构煤层,煤层倾角1〜3°,综上所述:5#煤层在本工作面内层位稳定、大部可采、厚度变化较小、结构简单、煤层单一、属稳定型煤层。
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说明书
⊙⊙⊙⊙⊙⊙⊙⊙⊙⊙设计资料⊙⊙⊙⊙⊙⊙⊙⊙⊙⊙XXX矿XXX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说明书松藻煤电公司XXX矿机电运输部200X年X月X日目录概述 (2)1.工作面负荷统计(详细负荷统计见附表1): (2)2.变压器选择 (3)2.1确定变压器类型及台数 (3)2.2计算容量及选择移动变电站 (3)2.2.1S1821工作面运输巷口处的第一台移变确定(编号B01) (3)2.2.2所选变压器参数表 (5)2.3计算容量及选择移动变电站 (5)2.3.1S1821工作面距运输巷口606m处的第二台移变确定(编号B02) (5)2.3.2所选变压器参数表 (7)3.电缆的选择 (7)3.1电缆型号的确定及走向 (7)3.2电缆长度的确定 (8)3.3电缆截面的确定 (8)3.3.1高压电缆选择 (8)3.3.2低压电缆截面的确定 (12)3.4采区低压电器选择 (19)3.4.1计算各点的短路电流 (19)3.4.2高低压开关的选择 (20)3.5高压配电装置的整定校验 (21)3.5.1GK01高压开关的整定 (21)3.5.2GK02高压开关的整定 (21)3.6低压开关的整定校验 (22)3.6.1低压开关各种保护装置整定及检验 (22)4.工作面保护接地措施 (24)4.1井下保护接地装置的装设原则 (24)4.2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地点和要求 (24)4.3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和接地 (25)5.防火措施 (25)附表1 (26)附表2 (27)参考资料: (28)概述1、工作面位置S1821工作面井下位于XXX矿S区W部+350水平上山部份,S区8#轴部巷以南,S1820工作面以西,S1821运输巷以东(S1821工作面以西为打通建筑物下保护煤柱),S1821切割巷以北,位于S1720、S1721保护层工作面采空区以下,属已保护的8#煤层采煤工作面。
工作面地表位于打铁沟、福龙岗、牛滚凼坪、双龙弯、大顶一带。
13410综采面安装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工作面概况 (3)1.1 地质条件简介 (3)1.2切眼状况 (4)1.3安装方案概述 (4)第二章通风防尘系统 (5)2.1通风系统 (5)2.2 防尘系统 (5)第三章供电系统设计 (7)3.1机电设备选型及荷载 (7)3.2供电能力计算 (8)第四章运输系统 (15)4.1大井提升验算 (15)4.2轨道运输系统 (16)4.3皮带运输系统 (21)第五章安装前期准备工作 (23)5.1井巷工程 (23)5.2钉道工程 (24)5.3支架及其它设备地面装车 (24)5.4绞车及安全设施的安装 (24)5.5施工起吊锚杆 (25)5.6可视化装臵的安装 (25)第六章支架及其它设备安装 (25)6.1切眼设备安装顺序 (25)6.2安装工作面运输机 (26)6.3安装煤机 (26)6.4安装工作面支架 (27)第七章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28)7.1相关条例与规章制度 (28)7.2一般规定及质量标准化要求 (29)7.3安装支架安全技术措施 (29)7.4安装运输机、煤机安全技术措施 (30)7.5运输安全技术措施 (31)7.6机电设备安装主要技术措施 (33)7.7综合防尘措施 (34)7.8通风、瓦斯、防灭火、综合防尘措施 (35)7.9可视化安装主要技术措施 (36)第八章避灾路线及应急预案 (36)8.1工作面避灾路线 (36)8.2发生重大事故时的应急预案 (37)8.3灾害事故的应急措施 (37)第一章工作面概况1.1 地质条件简介1、概述13410综采工作面位于-700m水平夏桥系东二采区,地面标高+35.8~+37m,工作面标高为-366~-418m。
该工作面位于采区最上端,为东翼第四个回采工作面,其上部为F6断层构造带,下部为已回采结束的1348工作面,下伏为回采结束的山西组9煤9606、9606小、9606煤柱、9360煤柱、9360工作面。
13410综采工作面走向长682m,倾斜长123.8m,主采下石盒子组1煤,煤层倾角3~18°,平均10°;煤厚总厚0.30~1.60m,平均1.03m。
综采工作面设计说明书
第五章工作面生产系统第二节通风系统新鲜风由主、副井→井底车场→西大巷→21轨道联巷→21轨道下山上段→21中部车场→21轨道下山下段/21皮带下山下段→21下部一车场/21下部一车场皮带联巷→21101下付巷→21101工作面。
乏风由工作面→21101上付巷→21101上付巷回风联巷→21回风下山下段→21回风下山上段→21采区总回→西翼总回→西风井→地面。
工作面风量计算①按气象条件计算Q cfi=60×70%×v cfi×S cfi×k chi×k cli(m3/min)式中:v cfi—第i个采煤工作面的风速,取1.8m/s;S cfi—第i个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有效断面积,取14.5m2;k chi—第i个采煤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取1.1;k cli—第i个采煤工作面长度调整系数,取1;70%—有效通风断面系数;60—单位换算产生的系数。
则Q cfi=60×70%×v cfi×S cfi×k chi×k cli=60×70%×1.8×14.5×1.0×1=109 6m3/min。
②按照瓦斯涌出量计算Q cfi=125×q cgi×k cgi(m3/min)式中:q cgi—第i个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取2.19m3/min;k cgi—第i个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取2;125—按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的浓度不应超过0.8%的换算系数。
则:Q cfi=125×q cgi×k cgi=125×2.19×2=547m3/min③按照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Q cfi=67×q cci×k cci(m3/min)式中:q cci—第i个采煤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平均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取1.2m3/min;k cci—第i个采煤工作面二氧化碳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取1.3;67—按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应超过 1.5%的换算系数。
综采工作面操作规程
综采工作面操作规程1. 引言综采工作面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部分,负责采矿、支护、运输等工作。
为了确保工作面的安全和高效运转,制定了本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综采工作面操作人员,并旨在规范工作面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人员安全。
2. 作业准备在进行综采工作面操作前,操作人员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工作面设备完好,并进行必要的维修和保养;•检查工作面周围的通风系统,确保通风正常;•登记工作面人员的人数和姓名;•配发必要的安全装备:安全帽、防护眼镜、防尘口罩、安全鞋等;•查看工作面相关的运输设备是否正常。
3. 工作面开拓3.1 测量与标志•使用测量仪器对综采工作面的位置进行测量,并标出开拓的边界;•标志出进风巷和出风巷的位置,并用标示牌做好标识。
3.2 掘进•使用综合采煤机进行掘进,按照设定的采煤线路进行操作;•在掘进过程中,注意观察综采机的工作状态和参数,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停止操作,并上报相关人员。
3.3 支护•在掘进的过程中,及时对掘进工作面进行支护;•按照支护设计方案选择适合的支护材料,并确保支护牢固可靠;•定期检查支护的情况,如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
4. 运输与清理4.1 运输•定期清理工作面,确保通道畅通;•使用合适的运输设备将煤炭从工作面运出。
•注意运输设备的操作规范,确保运输过程安全。
4.2 清理•对工作面进行定期清理,清理掉煤炭、岩石等杂物;•定期检查工作面的安全情况,清除可能存在的隐患。
5. 安全措施在进行综采工作面操作时,操作人员需严格遵守以下安全措施:•佩戴必要的安全装备;•不随意触摸工作面设备,如有需要应进行必要的维修和保养;•注意通风情况,确保通风畅通;•注意观察工作面的状态,如发现异常应及时上报;•遵守作业规程,不擅自变更工作方式;•不私自离开工作面,如有需要应向相关人员请假;•不随意堆放杂物、易燃物等。
6. 总结综采工作面是煤矿生产的关键环节,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确保工作面的安全运转至关重要。
90102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
90102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说明书山西凌志成家庄煤矿二零一二年八月一日90102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一)综采工作面主要条件该工作面属于9煤层三采区,平均煤层厚度1.5m,工作面长度180m,走向长度为8000m,平均倾角3-5度,采用一次采全高采煤工艺,可采最高煤层厚度4m。
矿井井下高压采用10KV供电,由2#采区变电所负责向该综采工作面供电。
变电所高压设备采用PJG-200/10Y型高压隔爆开关,保护选用河南济源市华宇矿业有限公司数字式综合继电保护装置,采区变电所距综采工作面皮带机头600m。
(二)设备选用1、工作面设备采煤机选用上海创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的#MG400/930-WD型采煤机,其额定功率930KW,其中两台截割主电动机功率为400KW,额定电压为3300V;两台牵引电机功率为55KW,额定电压为3300V;调高泵电机电压3300V,功率20KW。
工作面刮板输送机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SGZ800/1050型输送机,机头及机尾都采用额定功率为246/525KW的双速电机,额定电压为3300V。
2、顺槽设备1)破碎机:采用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PCM-200型破碎机,其额定功率200KW,额定电压3300V。
2)转载机:采用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SZZ-900/160/315型转载机。
额定功率为160/315KW的双速电机,额定电压为3300V。
3)1、顺槽带式输送机:采用太原向明机械公司制造的DSJ100/100/2*315型输送机(1部),驱动电机额定功率2×315 KW,电机启动采用电光防爆有限公司生产的QJR-400/1140(660)开关,减速器启动采用采用山东科大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YN-250液粘软启动器,制动采用山东科大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KPZ-1200盘式可控制装置,皮带张紧装置采用无锡市锡安达防爆电机有限公司生产的ZYJ-800带式输送机用液压张紧装置。
1216综采工作面设计说明书6.11
第一章概述一、地面位置1216综采工作面对应地表标高在+1021~+1118之间,相对高差97m,除沟谷地段出露有石盒子组地层外其余地表为第四系黄土覆盖,工作面东部为西沟村及村庄耕地,西部山坡地段,西沟村位于工作面对应地表上方,无重要建筑、管线、公里及水体,地表沟谷较多,水土流失严重,属剥蚀、侵蚀区。
二、井下位置1216综采工作面位于一采区西翼,东临集中轨道巷,西至一采区边界,南为回采完毕的1214综采工作面,北为回采完毕的1216综采工作面。
附图1 1216综采工作面井上下对照图第二章地质概况一、煤层赋存1216综采工作面主采2#煤层,煤层标高在+478~+518之间,2#煤位于山西组的中下部,呈一组煤,位于山西组第二沉积旋回系列中,上距上石盒子组底界砂岩(K10)约112m,距K8砂岩约24m,下到K7砂岩8m,至K4灰岩约36m左右,煤层总厚3.6m,结构为0.13(0.17)1.44(0.8)0.18(0.18)0.70,煤层倾角0~10°夹矸岩性多为含炭质泥岩或泥岩,有时为泥砂岩。
二、围岩特征三、地质构造1216综采工作面1000m左右发育一向斜构造,1150m处发育一背斜构造,其余部分发育小型的褶曲构造。
工作面北面为回采完毕的1216工作面,南面为正在回采的1214工作面,根据相邻巷道及三维地震勘探资料分析,预计工作面回采期间会揭露断层31条,其中材料巷11条、运输巷15条、工作面内5条,揭露陷落柱6个,材料巷3个、运输巷2个,工作面内1个。
该段属于构造发育区域,煤层受断层及褶曲影响严重,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应加强关注。
四、水文地质情况1216工作面主采2#煤层,煤层标高为+478~+518之间,上部含水层主要为K8砂岩裂隙含水层及2#煤顶板砂岩含水层,K8砂岩含水层与2#煤层间距约24m,因此该含水层对2#煤无影响,工作面主要充水含水层为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但此含水层为弱含水层,水量不大,主要靠降雨补给,经掘进巷道疏放,回采时已无影响;下部主要含水层为石炭系太原组岩溶溶隙含水层(太灰水)和奥陶系岩溶溶隙含水层(奥灰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大同李家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82205工作面设计说明书矿别: 李家窑煤业单位: 生产技术科工作面名称: 82205工作面二〇一七年一月十日目录前言 (3)第一章工作面概况及地质特征 (3)第一节概况 (3)第二节地质特征 (4)第二章采煤方法、设备选型及巷道布置 (6)第一节采煤方法及设备选型 (6)第二节工作面巷道布置 (7)第三章工作面生产能力及生产系统 (9)第一节工作面生产能力 (9)第二节生产系统 (10)第三节机电设备及供电 (16)第五章技术经济指标 (53)第六章安全技术措施 (54)前言根据《采矿设计手册》、《综采技术手册》及《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规定及要求,对82205综采工作面进行设计,该工作面位于我矿+1240m 水平一盘区,预计2017年8月15日采出。
第一章工作面概况及地质特征第一节概况一、工作面位置及地表概况本矿井位于大同煤田南东部,大同市左云县东南26km,小京庄乡李家窑村南,行政区划隶属左云县小京庄乡,经济类型为集体所有制企业,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4′41″~112°47′52″,北纬39°45′57″~39°48′18″。
井田东南距北同蒲铁路40km,并有小峪及峙峰山运煤专用线于宋家庄站与北同蒲铁路相接,宋家庄站至大同52km,与大秦铁路相连;南至朔州到太原长303km。
另外北东有同煤集团王村矿至大同的运煤专线。
井田北东有左(云)~吴(家窑)公路,往南东与大运高速公路相接,井田南东有岱(岳)~马(营)公路与大运也相连,另外井田内和周边均有简易公路与以上两条公路相连,交通较方便。
该矿东与峙峰山煤业有限公司相邻,西北与整合后的左云县长春兴煤矿相邻。
南、北无其它煤矿开采。
二、工作面参数82205工作面为22#煤层综采工作面,本采面北部为已采82203工作面,南部为82207设计采面,西部为22#煤层82204采面。
工作面标高:1302~1333.5m工作面走向长度:890m工作面长度:105m工作面面积:93450m²第二节地质特征一、煤层及顶底板情况1.煤层情况本工作面所采煤层为石炭系山西组中部22#煤层,地质结构复杂,顶板多为中粒砂岩或粗粒砂岩,底板为泥岩,煤层结构简单,含夹矸0~2层,平均煤层厚度为4.47m,煤层倾角为0~150,煤的种类为气煤。
本采面在掘进过程中揭露4条断层,最大落差15米,最小落差2米,运输顺槽揭露全岩断层走向长度90多米,对回采影响较大,建议对断层进行探明,决定可采与否。
顶板:上距18号煤层24.75~65.62米,平均厚41.90米,岩性为粒砂岩或粗粒砂岩。
底板:下距22#煤层7.25~29.60米,平均厚21.11米,岩性为泥岩。
2.顶底板情况顶板:上距18号煤层24.75~65.62米,平均厚41.90米,岩性为粒砂岩或粗粒砂岩。
底板:下距22#煤层7.25~29.60米,平均厚21.11米,岩性为泥岩。
二、地质构造根据82205工作面胶带运输顺槽、回风顺槽掘进过程实际揭露情况,82205工作面内地质构造简单,煤层稳定,产状平缓,倾角0~13°。
三、水文地质根据现有勘探资料及掘进期间涌水状况,82205工作面直接充水因素主要为太原组碎屑岩裂隙含水岩组,该含水岩组主要以中、厚层状的中、粗砂岩层间裂隙及脉状裂隙含水为主。
且工作面呈南高北低趋势,根据82205工作面胶带运输顺槽和回风顺槽在掘进时涌水量状况,工作面在开采期间可能受水的影响较小,预计82205工作面回采期间正常涌水量5m³/h,最大涌水量10m³/h。
四邻间不会给工作面回采带来水害威胁。
工作面上部为18#煤层,历史采掘情况不详,为保证回采期间的安全,必须严格执行探放水制度及制定相应的探放水措施。
四、储量1、可采储量(890-80)*105*3.0*1.47=375070.5t2、设计采出煤量计算按停采线80米,采高3.0米,割煤回采率97%:割煤量:(890-80)*105*3.0*1.47*97%=363818.4t3、服务年限循环产量:105×3×0.8×1.47×97% =359t日产量:359×6=2154t月产量:2154×25.5=54927t可采期:375070.5÷54927=6.8(月)五、瓦斯、煤尘、自燃情况本面属低瓦斯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很小,但煤层自燃发火倾向为Ⅱ级,属于自燃煤层,自然发火期最短为62天。
所以应有严格的预防煤层自燃措施。
本工作面所采22#煤,属于煤尘爆炸性危险煤层。
在回采时要求防尘防爆设施齐全,加强洒水除尘和通风管理工作,并制定严格的防尘防爆措施,回采结束后采用黄泥灌浆处理采空区。
六、存在问题及建议1、为了确保生产正常进行,在生产过程中随时注意工作面地质构造变化,发现问题及时与公司生产技术科联系,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2、根据回采时的情况,82205工作面回采时可能会受到煤层自燃、有害气体超标等威胁,要求综采队在回采时加强注意,发现异常及时向公司调度指挥中心汇报,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第二章采煤方法、设备选型及巷道布置第一节采煤方法及设备选型1、采煤方法根据82205工作面煤层赋存情况,结合周边矿井实际情况以及矿井现代化发展的趋势,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顶板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
2、采煤机的选型根据工作面倾斜长度为105m,采高初步确定为3.0m,煤层普氏系数f=2-3,采用MG400/930-WD双滚筒采煤机。
3、液压支架的选型①、液压支架的选型根据本面煤层的赋存条件、地质构造特征,为保证选用适用的支架,使得综采各项工艺参数充分发挥,确保工作面实现高产高效,进行工作面支架选型。
A、根据工作面自然条件,顶板为四类,煤层厚度平均为4.47m,煤层倾角为0°-15°等赋存条件,初步选用支架为掩护式支架。
支架的支护强度0.92Mpa,取支架支护强度为0.92Mpa。
B、支架工作阻力的确定:支架工作阻力:Q=Z b(l+c)(Kn)式中:Z——选定支护强度,取0.92Mpa;b——支架中心距,取1.5m;c——顶梁前端至煤壁距离,取0.2m;l——顶梁长度,取4.0m。
Q=Z b(l+c)=920×1.5×(4+0.2)=5796KNC、支架初撑力的确定由于82205工作面顶板较不稳定,故确定支架的初撑力不小于工作阻力的80%,即为5040 KN。
D、液压支架的高度计算(1)支架的最大支撑高度考虑到顶板有伪顶冒落或局部冒落,支架的最大支撑高度应是煤层最大开采厚度再加200-300mm,即:h max=H max+(200-300)mm H max——煤层开采的最大高度,mm。
=3000+300=3300 mm(2)支架的最小支撑高度支架的最小支撑高度为最小开采高度减去(250-350)h min=H min-(250-350)mm H min——煤层开采的最小高度,mm。
=2500-350=2150 mm根据以上参数,选用ZF6400/17/32型放顶煤液压支架和ZFG6400/20/32型放顶过渡液压支架。
②.工作面配套设备选型工作面运输机:根据本面所选支架与运输机、支架控顶距与运输机的配合以及采煤机与运输机的配合须达到尺寸合理与操作灵活方便的要求,再考虑到工作面的运输能力须大于生产能力,本面运输机均选用SGZ-764/400型双中链刮板运输机。
③.运输道运输设备选型SZZ764/200转载机一部、PCM160破碎机一部、DSJ100/63/125胶带输送机。
第二节工作面巷道布置一、回风顺槽1.布置:全煤巷跟顶定向布置,全长890m。
2.支护及断面:巷道净断面不小于12m2,掘进断面:宽*高=3500mm*3000mm。
顶板采用锚网、锚索、联合支护,顶部锚杆采用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φ20*2000 mm,锚杆间排距800mm*800mm。
锚索居中双排布置,间排距2000mm*2000mm,锚索6300mm;顶网为Φ6.5钢筋网,规格为:2000mm×1000mm。
巷道靠回采侧锚杆采用树脂锚杆Ф18*1800,杆体为全螺纹式树脂锚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体,间排距为1000*1000mm,托盘为φ125*37.5mm,帮网为尼龙网,规格为:3000mm ×50000mm;另一侧为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φ20*2000 mm,间排距为1000mm*1000mm,帮网为Φ6.5钢筋网,规格为:2000mm×1000mm。
3.用途:担负本工作面的回风、材料及设备运输、防尘管路等任务。
二、运输顺槽1.布置:全煤巷跟顶定向布置,全长890m。
2.支护及断面:巷道断面为矩形。
掘进断面:宽*高=4600mm*3000mm。
顶板采用锚网、锚索、联合支护,顶部锚杆采用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φ20*2000 mm,锚杆间排距800*800 mm,托盘采用Q235钢,规格为150*150*10mm。
锚索居中双排布置,间排距2000*2000mm,锚索φ15.24*6300mm,托板规格为300*300*12mm,顶网为Φ6.5钢筋网,规格为:2000mm×1000mm。
巷道靠回采侧锚杆采用树脂锚杆Ф18*1800,杆体为全螺纹式树脂锚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杆体,间排距为1000*1000mm,托盘为φ125*37.5mm,帮网是尼龙网,规格为3000*50000;另一侧为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间排距为1000*1000㎜,帮网为Φ6.5钢筋网,规格为:2000mm×1000mm。
3.用途:担负工作面煤炭运输、进风、防尘管路、排水管路及生产电缆敷设等任务。
三、切眼1.布置:全煤巷跟顶定向布置,上下分别与运输顺槽、回风顺槽,中-中长105m。
2.支护及断面:顶板采用锚网、锚索联合支护,巷道断面为矩形:宽*高=7500mm*3000mm,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φ20*2000mm,锚杆间排距800mm*800mm。
锚索每排四根布置,间排距2000*2000mm,规格φ15.24*6300mm,金属网规格Φ6.5*2000mm*1000mm。
因切眼断面较大,中间增加两排单点液压支柱支护增强支护强度。
3.用途:装备采煤机、综放支架及工作面运输机等设备。
第三章工作面生产能力及生产系统第一节工作面生产能力本工作面采用“三八”制循环作业:两班生产,一班检修。
每个生产班以完成一次采装运支为一循环,一日6个循环。
回采工艺顺序根据工作面顶板情况分两种:当顶板较完整时,工艺顺序为:割煤→移架→移溜;当顶板较破碎时,工艺顺序为:移架→割煤→移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