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二级结论总结(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学边缘知识点总结】
1、自然界中次声波的产生源有: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
2、共鸣:物体因共振而发声的现象。例如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靠近,其中一个振动发声时,另一个也会发声。两个玻璃杯也可以共鸣。
3、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效果好;某某物比某某物传声效果好。
4、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而且听到的声音是立体的。
【平均速度的计算】
<一级>
A1 已知总时间为800s,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3m/s,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5m/s,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A2 已知总路程为3km,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3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5m/s,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二级>
B1 已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3m/s,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5m/s,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B2 已知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3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5m/s,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三级>
C1 已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2,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C2 已知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四级>
D1 已知前2/5的时间里物体的平均速度为v1,剩余时间下物体的平均速度为v2,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D2 已知前2/5的路程里物体的平均速度为v1,剩余路程中物体的平均速度为v2,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平面镜成像实验考点总结】
1、使用透明玻璃的目的:便于观察和确定A的像的位置。
2、使用等大蜡烛B的目的: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3、使用刻度尺的目的:便于测量并比较像距与物距的大小关系。
4、出现两个像的原因:玻璃板太厚,前后两个面各成一个像。
4-1、蜡烛B应该与离玻璃板近的像重合。
5、对着玻璃板可以看到A在玻璃板后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又看到玻璃板后的蜡烛B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6、为确定玻璃板是否垂直于纸面,可以使用直角三角板或重锤仪检查。
7、为确定像的位置,应在玻璃板前从多个方向观察蜡烛B,直到它与A的像完全重合。
8、无论怎样移动,都不能使B与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是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9、要想多做几次实验,应保持玻璃板的位置不变,移动蜡烛A的位置,再做几次。
10、此实验应该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
11、保持物体不动,透明玻璃竖直向上移动,则像不动;
保持透明玻璃不动,物体竖直向上移动,则像竖直向上移动。
【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1.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2.一倍焦点分虚实,两倍焦点分大小
3.成实像时:1/f=1/u+1/v成虚像时:1/f=1/u-1/v
4.速度大小比较,当u>2f时:物的速度>像的速度
当f<u<2f时:物的速度<像的速度
5.用不透光的板,遮住凸透镜的一半(无论上下左右),则成的像:仍完整但变暗
6.凸透镜不动,物体竖直向上移动,则像向下移动;
物体不动,凸透镜竖直向上移动,则像向上移动
7.凸透镜不动,从同一方向看去,若物体顺时针转动,则像也是顺时针转动
物体不动,从同一方向看去,若凸透镜顺时针转动,则像不转动
8.u+v≤4f,当且仅当u=v时,等号成立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1、调平。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
2、测量。左物右码,先用镊子加减大砝码,再用镊子加减小砝码,最后调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
3、读数。M左=M右+M游
【使用托盘天平的注意事项】
1.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
2.不能用手拿砝码,必须用镊子
3.不能将天平放在潮湿性和腐蚀性的环境中
4.注意左物右码
5.在测量过程中不能动平衡螺母
【密度计算之空心体混合体问题】
解决空心体问题的基本思路:总的体积=空心的体积+实心的体积
解决混合体问题的基本方法:ρ混=m总/V总
【力与运动成对易错点】
①物体运动,一定受到力。×
物体受到力,一定运动。×
①物体的速度很大,受到的力一定很大。×
物体受到的力很大,速度一定很大。×
①物体静止,一定不受力。×
物体不受力,一定静止。×
①物体速度增大,受到的力一定增大。×
物体受到的力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①物体受到力,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力。√
【力学核心】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受力分析(整体法或隔离法)
F合=0(状态)
【摩擦力方向判断】
1、确定研究对象A。
2、确定研究对象A所受摩擦力的施力物体B。
3、A相对于B向哪个方向运动,则摩擦力方向与此方向相反。
【叠放物体的压强问题】
思路一:得到ρ比、S比和h比(对于正方体,得到ρ比和a比)
思路二:得到G比和S比(优先用此思路)
【固液混合体压强计算的一般思路】
对于固体对桌面等,先求压力:F=G总;再求压强:P=F/S=G总/S
对于液体对容器底,先求压强:P=ρgh;再求压力:F=PS=ρghS
【浮力的一些推导结论】
1、两大推导式:漂浮时ρ物/ρ液=V排/V物;浸没时ρ物/ρ液=G/F浮
2、将一物体自由投入某液体中静止时,G≥F浮
3、对于漂浮(至多悬浮)的物体,有①G=①F浮
4、同一物体浸没在两种不同液体中,有F浮1/F浮2=ρ1/ρ2
5、难题技巧类:将题目中的力与重力和浮力结合,然后用把重力和浮力用ρgV展开,灵活对式子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