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一节认识地球介绍课件

合集下载

《地球概述》PPT

《地球概述》PPT

8.从 人 的 实 践 活动 看,“ 万物并 育而不 相害” 则涉及 不同的 个体、 团体、 民族、 国家之 间的共 处、交 往问题 ,它以 承认不 同个体 的差异 、不同 社会领 域的分 化为前 提。个 体的差 异、不 同社会 领域的 分化是 一种历 史演化 过程中 无法否 认的事 实,如 何使分 化过程 中形成 的不同 个体、 存在形 态以非 冲突的 方式共 处于世 界之中 ,便成 为“万 物并育 而不相 害”所 指向的 实质问 题.
2.“文学应该预见未来,用自己那最 鼓舞人 心的成 果跑在 人民的 前面, 就像它 是在拖 着生活 向前迈 进似的 。”然 而,在 “过度 商业化 ”的潮 流中, 文学逐 渐迷失 方向, 主动弃 置精神 属性。 一些写 作者为 迎合低 级趣味 ,不断 制造各 种刺激 感官的 垃圾文 字作品 。
3.数学作为人类文化组成部分的另一 个特点 ,是它 不断追 求最简 单的、 最深层 次的、 超出人 类感官 所及的 宇宙之 根本。 所有这 些研究 都是在 极抽象 的形式 下进行 的。这 是一种 化繁为 简以求 统一的 过程。
《地球概述》PPT
《地球概述》PPT
地球的外部圈层
水圈 生物圈 大气圈
《地球概述》PPT
《地球概述》PPT
反思
在讲述麦哲伦航线的时候疏忽了让学生将 航线所经过的大洲及大洋按顺序叙述.
地球的内部圈层所花时间过多
《地球概述》PPT
《地球概述》PPT
1.真善美是人类判断是非的底线。巴 尔扎克 说他写 作的最 高使命 是:用 笔深刻 把握时 代的脉 搏和民 众的呼 声,反 映大众 的疾苦 和不幸 ,替他 们呐喊 ;揭示 社会的 美与丑 ,唤醒 正义感 和良知 。我想 ,这是 每个文 化工作 者都应 该时刻 牢记的 。

最新1.1地球概述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1.1地球概述教学讲义ppt课件
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
北极 极 半 径
地球极半径: 6356.7千米
地心
赤道半径
赤道
地球赤道半径: 6378.1千米
二、地球的圈层 • 地球的内部圈层
内核 外核
地壳
地球表层很薄的一层固体外 壳,由各种坚硬的岩石组成。
地幔
地幔的顶部也是由岩石组成 的,地幔顶部与地壳一起合 称为岩石圈。
地核
地核中心温度很高,压力很 大。分为内核、外核。
古巴比伦人认为宇宙是一个闭合的箱子,大地是这个箱子的底板。 古希伯莱人认为大地是一块平板。 古希腊人认为大地是由一条大洋河环绕的圆盾。 古俄罗斯人认为大地是由三条鲸驮着的圆盾。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哪些事实能证明地球的形状?
麦哲伦第一次 成功环球航行。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哪些事实能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在做NDM-1阳性的超级细菌的小白鼠腹 腔感染实验时,发明者意外地被感染了。
症状为咳脓痰,眼睛有分泌物;
开滦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痰中培养出NDM1阳性肺炎克雷伯杆菌;
服用了三天我发明的新型复方中药颗粒 ,就是实验用药物,治愈。
再次化验,阴性。
当船驶近时, 最先看见船的 桅杆,再看见 船身。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哪些事实能证明地球的形状?
月食 过程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哪些事实能证明地球的形状?
宇航员杨利伟在神州 五号飞船上拍摄的地 球。
地球是一个正球体吗?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 体。
2003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姜良 铎教授和焦扬博士“解毒活血法治疗耐药 细菌性肺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肺炎”.
从中医药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角度开 展对耐药菌感染的病因、病机、证侯和 治疗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前景。 本研究从中医药学角度对耐药细菌感染 的病因、病机、证侯和治疗进行了初步 的研究探讨。是一项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的研究。

认识地球-地球的面貌 完整PPT课件

认识地球-地球的面貌 完整PPT课件
阿波罗17号拍摄 的地球全貌,这是人 们第一次看到地球的 真实面貌。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
麦哲伦环球航行(最早证明地球是圆的的事件) 地球卫星照片(确证地球是圆)
远处驶来的船,先看到桅杆,再见船身 月食时从月亮上看到地球影子的 一部分是圆弧形的。
站得高看得远 登高望远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高瞻远瞩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 认识地球 第1课时
关闭手机
心态归零
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时间
课堂要求
积极参与
不要大声喧哗
注意环境卫生
课间要求
保持礼仪
课后要求
注意安全
古代关于天地关系的学说
一、“盖天说”
二、“浑天说”
天圆像张开的伞,地方像棋 盘
天之包地,犹壳 之裹黄
首次证实“地球是球体”
当代的太空观测
(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思考:图中地球有两个不同半径,这说明了什么?
支架 地轴、北极、南极 赤道(将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北回归线、南回归线 北极圈、南极圈

最新人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认识我们的地球》优质课件

最新人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认识我们的地球》优质课件
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写发展。 四、学情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死板
知识,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 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教学计划
1、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三年级的观察认识活动以定性为主,很少涉及物质的量。而在四年级的的活动设 计中,不仅要求学生更为准确和细致地观察物体,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要求使用测量 的方法,并选择适当的词汇、数据和图表来描述物体和有关现象。例如,云量和雨量、 气温、天气、声音的高低等。 2、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 抽象和概括。 这也是本册教材在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方面提出的新要求。观察和收集事实上只是 探究活动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对搜集到的事实进行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以 形成新的认识才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全部。 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以及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是渐进的,需要我们引领他们 经历一个又一个具有科学意义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才能逐渐获得发展。在新学期的教 学中,希望老师们勇于探索,积累更多的经验,将以探究为核心的小学科学教学提高 到一个新的水平。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家长和某些 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 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 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 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认识地球ppt课件

认识地球ppt课件

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周长约为40,101公里,赤道 半径约为6,378公里,地球的质量约 为5.97×10²⁴kg。
地球的构成
01
02
03
04
地壳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硬壳,由 岩石构成,包括陆地和海底。
地幔
地幔位于地壳之下,占据地球 的大部分质量,主要由硅、镁 、氧等元素构成的岩石构成。
外核
外核是地球的液态部分,主要 由铁和镍构成,地球的磁场就 是由外核中的电流产生的。
矿产资源的形成需要漫长的时 间,因此必须合理开发和利用
,确保资源的可持续性。
水资源
水资源量
地球上的水资源总量约为1.38亿立方 公里,但可用于人类的水资源量有限 。
分布不均
全球水资源分布不均,大部分地区的 水资源较为丰富,但一些地区却极度 缺乏。
质量变化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水污染 问题日益严重,导致可用于人类的水 资源质量下降。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森林 砍伐、过度捕捞、城市化等,这些行为破坏了生 态系统的平衡,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生态环 境的恶化。
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球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海平面上升、极端天 气事件增多、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认识地球ppt课件
目录
• 地球的概述 • 地球的地质结构 • 地球的气候与环境 • 地球资源 • 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 地球的未来
01
地球的概述
地球的物理特性
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近似于椭球体,但并非完美的球体, 赤道略微膨出,两极稍扁。
地球围绕自己的轴线旋转,称为自转 ,周期为24小时;同时地球绕太阳旋 转,称为公转,周期为365.25天。

认识地球(完善)课件

认识地球(完善)课件
认识地球(完善)课件
目录
• 地球的基本信息 • 地球的结构与组成 • 地球的运动与变化 • 地球的环境与生态系统 • 人类与地球的关系
01
地球的基本信息
Chapter
地球的物理性质
01
02
03
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 天体,其赤道略微膨出, 两极稍扁。
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 公里,赤道周长约为40, 075公里。
运动
外核的运动主要受到地球磁场的影 响,外核的流动会产生电流,电流 的磁场又会产生感应磁场,形成了 地球的磁场。
内核
定义
地球的最中心是内核,主 要由固态铁和镍构成,由 于极高的压力和温度,内 核呈现固态。
组成
内核主要由铁、镍等金属 元素构成,这些金属元素 在极高的压力和温度下呈 现固态。
运动
内核的运动主要受到外核 的影响,外核的流动会对 内核产生压力,导致内核 发生形变。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推动全球环境保护事业的 发展。
科技创新
发展环保科技,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为地球的未来提供更多可持 续的解决方案。
THANKS
感谢观看
总结词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集合,生态系统则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体系。
详细描述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集合,包括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生态系统则是由生物群落和它们 所在的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体系,具有自我调节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对 地球的稳定和人类生存至关重要。
05
人类与地球的关系
04
地球的环境与生态系统
Chapter
气候系统
总结词

《认识地球》 讲义

《认识地球》 讲义

《认识地球》讲义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这颗蓝色的星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

但你真的了解地球吗?让我们一起开启探索地球的旅程。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独特的行星。

它距离太阳约 15 亿公里,这个位置被称为“宜居带”,使得地球表面的温度适中,既不太冷也不太热,为生命的诞生和繁衍提供了可能。

从外观上看,地球就像一个蓝色的水球。

约 71%的地球表面被海洋所覆盖,而陆地面积仅占 29%。

海洋不仅是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地,还对全球气候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海洋中的洋流就像是巨大的“传送带”,将热量从温暖的地区输送到寒冷的地区,从而影响着世界各地的气候。

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夹心糖果”。

从外到内,依次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我们生活的表面,相对较薄。

地幔则是厚厚的一层,温度和压力都比较高。

而地核又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是液态的,内核是固态的,地核的高温和高压为地球提供了磁场,保护我们免受太阳风等宇宙射线的伤害。

地球的大气层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就像一层“保护罩”,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对流层是我们日常天气现象发生的地方,比如刮风、下雨、打雷等。

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能够吸收大量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地球上的气候类型多种多样,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不同的气候带。

气候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纬度、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

比如,赤道附近地区由于受到太阳直射,气温高,形成了热带气候;而靠近两极的地区,由于太阳斜射,气温低,形成了寒带气候。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也是丰富多彩的。

从广阔的森林到广袤的草原,从深邃的海洋到干旱的沙漠,每一个生态系统都有着独特的生物群落和生态环境。

森林是“地球之肺”,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调节气候;草原是许多动物的栖息地;海洋中的珊瑚礁则是众多海洋生物的家园。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地球正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

比如,气候变化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过度开采资源使得许多矿产资源面临枯竭;环境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威胁着许多物种的生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oS

45oS
S
60oS 75oN 90oS
纬度
北极(北纬90度)

半 球
A
北纬40度(N)
南 半
地心
40度 40度
赤道 (0度)

南纬40度
B
(S)
南极(南纬90度)
90o


30o
北 度
()
纬 线
北 纬

20o 越

10o

赤道

0o
()

10o

南 纬
20o
越 向
30o
南 度



90o

23.5o
南回归线
66.5o
南极圈
90o
66.5o 23.5o 0o 23.5o
66.5o

中 低
60o

度 30o

划 分
0o
30o
60o
90o
高纬度 中纬度
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90o
北极圈66.5o
60o
30o 北回归线23.5o 0o 南回归线23.5o
30o
60o
南极圈66.5o
经线与经度
定义
形状
长度
指示 方向 起点 度数 划分 半球 划分

线
地球表面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
从赤道开始,向两极逐渐缩短,到极点 时成一点。 东西方向
赤道( 0o ) 向北、向南各分为90o
赤道把地球划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90o
条 重
66.5o
北极圈

的 23.5o
北回归线

线
0o

• 勤于观察,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总结 。
知道了地球的真正形状, 你能用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吗?
二·地球的大小
• 地球平均半径:

6371千米
• 赤道周长:

约4万千米
• 表面积:

5.1亿平方千米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地球的赤道周长约是4万千米 地球的表面积约是5.1亿平方千米
B(10ºE,20ºS)
北 纬
练习:写出C、D点的经纬度 ,
C
10º 0º 10º

C(10ºW,10ºS)
小 为
B
20º
D(0º,10ºN)
南 纬
30ºS
A: 300N、150W B: 150S、300E C: 300N、300E
450
300
150
A
C
00
450 300 150
00
150
450 300
车内卫星行踪装置
1、根据经纬网写出经纬度
写出右图中,A、B两点的经度和纬度。
度数增大为东经,度数减小为西经
方法:先确定经度是东经 W 30º 20º 10º 0º 10º 20ºE
还是西经,纬度是北纬还是 度
20ºN
南纬,然后看这点所在经线 数
和纬线的度数。

A
D
A( 20ºW ,10ºN )
大 为
南极 地轴南段与 地球表面的交点
北极 地轴北段与地 球边面的交点
纬线 与地轴垂直并 且环绕地球一周的 圆圈。赤道是最大
的纬线圈。


北极

线
赤道
纬线特点
形状 圆形

赤道最 长,向
赤 道

两极逐 渐变短


东西


60oN 75oN 90oN

45oN

线 的
30oN

划 15oN
N

0o
15oS
00100 200 300
D
D:西经1100
C
(1100W)
经纬网
200 00 200
150 00 150
F
G
E
经纬网: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教学目标
•根据经纬网写出纬度和经度。 •根据经纬度在经纬网标出其位置。 •根据经纬网确定点与点的方向。 •懂得根据经度判断它所属的东西半球,根据 纬度判断高、中、低纬度地区。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主观猜测(天圆地方) 实践探索(环球探险) 精确测量(先进科技)
结论: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 球体。
学习小结
• 学习地球的形状,其意义在于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 础。
•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让我们懂得:任何科学 真理,都不可能单纯依靠思维来获得,唯一的途径 是致力于对自然的观察和实践 。
线
两条相对的经线可组成一个大 圆圈称为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 可把地球一分为二,成为两个均等半 球。国际上规定,西经200和东经1600 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东西半球。
人们为什么不用本初子午线作 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呢?
东西半球的划分
站在哪里才能做到一脚在东 半球,一脚在西半球呢?
站在西经200或东经1600的经线上
生活中与地球形状相关的地理现象
1.海边看到帆船的情况
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 岸的船总是船身先小时,桅杆后消失。
2.发生月偏食的原因
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 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 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 是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 体模型。
人类对地球形状 的认识经历了漫 长的过程,你从 中感悟到了什么?
经线特点
形状 半圆形
长 所有的
赤道
经线一
短 样长


南北方向N来自W E 60o 45o 30o 15o 0o 15o 30o 45o 60o
本 初 子 午 线
S
经线度数规律
180o 30o 20o 10o 0o 10o 20o 30o 180o
(西经) 越往西度数越大

(东经)

子 午
越往东度数越大
指出00纬线和00经线的交点
F G
E
在地球仪确定某点位置的方法
一般是:首先找出该地纬度所在纬
线,然后在此纬线上再找出该地经
度所在的经线,它们的交点就是该
地所在的位置。
200 00 200
北纬150 ,东经 200 150
南纬150 ,西经 200 00
150
经纬网的作用: 确定地表任一地方的位置
小结——经线和纬线
小结——经度和纬度
区别纬线与经线
1、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 方向。 2、纬线是平行的、所有的经线都相交 于一点。 3、纬线的长度不相等,最长的纬线是 赤道,最短的纬线是南北两极点,缩 为一点。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A 150
练习:写出各点的纬度
A:北纬150(150N)
三·地球仪
• 相对于人类来说,地球 是一个巨大的星球,我 们无法看到它的全貌, 为了帮助我们认识、研 究地球,人们制造了地 球的模型—地球仪。
地球仪——地球的模型
地球仪: 人们根据地球的形 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 制成地球的模型。
地轴 地球自转轴
经线 连接南北两 极并且与纬线垂
直相交的半圆
00
B:南纬150(150S)
150 B
800
700 D
600
D:北纬700 (700N)
00
00
C:南纬400 (400S)
300
400 C
500
400 00 400 A
练习:写出各点的经度
A:西经400(400W) B:东经400(400E)
B
C:东经100(100E
1100 1000 900 00
150
B
300
450
2、标出点在经纬网上的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