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语文教案:六国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四两节论述是结合历史事实展开的,和一二节相比,可以发现是不同的,一二节在展开论证的时候,是分析其中的道理,如为什么弊在赂秦呢,其中的道理是,赂秦而力亏,国力亏损,逐步灭亡。不赂者以赂者丧,道理是失去了强大的援助,不能独自保存,被逐个歼灭了。我们把三四节这种论证方法叫事实论证,也叫事例论证看,而把一二节这种方法,叫道理论证。实际上,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经常结合使用。
3、第3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4、第4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5、第5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着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着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的文章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他。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将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
接下来,第5、6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意图。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一个惨痛的历史教训。从假设的角度为六国提出救亡图存的策略,举贤任能,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共御外辱,这样能使秦国也心存忌惮,不敢轻举妄动。这也是从反面推进论证,为六国赂秦而亡感到痛心和惋惜,启示后人要吸取这个历史教训。
最后一句从历史教训转到现实时弊,自然过渡,接下去,第6节,点名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赵、灭燕
前221年灭齐
③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
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大破秦军。
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于河外。
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
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战国时代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各诸侯国都开始进行改革,众多的改革中,唯有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成功,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六国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渐衰落,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终至灭亡。后来秦国用了8年的时间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
高一年级语文教案:六国论
我们学会忍受和承担。但我们心中永远有一个不灭的心愿。是雄鹰,要翱翔羽天际!是骏马,要驰骋于疆域!要堂堂正正屹立于天地!努力!坚持!拼搏!成功!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年级语文教案:六国论,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的:
1、掌握并积累文中重要字、词、句。
2、理清全文的写作思路,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三、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
用攻战中秦之所得,诸侯之所失与赂秦中秦之所得、诸侯之所失对比,说明秦不用战争就能获得土地,六国不用战争就失去土地,因此六国最终灭亡,是历史必然,将秦与六国对比,将六国与六国对比,同样证明六国破亡为历史的必然。
第二小层,“思厥先祖父,……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理固宜然”,割地求和造成自身国力日渐衰微,秦国的侵略野心愈来愈大,反而加速了自身的灭亡。赂秦求和适得其反,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第三小层,“古人云……此言得之”引用古人的话为证,形象的说明赂秦的危害。
我们注意到,在论证过程中,作者用了对比论证方法,如把秦国得地的两种途径对比,赂者的失地的两种情况对比,总的说来是赂造成的土地得失和战争造成的土地得失进行对比,还有,祖先艰辛辟地和子孙轻易割地对比,赂者奉之弥繁和秦国侵之愈急进行对比,对比之中强调“赂”带来的亡国灭种的严重后果。
苏洵精于散文,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并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2、背景
(1)六国灭亡的时代背景(幻灯)
①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前290年韩割武遂予秦
前280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前275年魏割温予秦
前273年魏割南阳予秦
②秦灭六国时间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2、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广阔的天下,指出谁的天下?为国者是谁?
——北宋,北宋当权者
——如果凭借北宋这么大的天下,采取下策,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比六国还不如了。采取下策,是什么样的策略?——像六国一样的,赂敌求和的妥协策略。
苏洵说的是“苟”,如果,那现实情况呢?
北宋建国后一百多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的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军事上骄堕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
(2)苏洵所处的北宋的时代背景(幻灯)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北宋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十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苟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王。
这样*的结果,助长了侵略者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后患。
苏洵说得委婉含蓄,实际上是在批评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软弱妥协的外交政策;警戒当权者要从六国赂秦求和,国力亏损,最终*亡国的历史事实中吸取教训,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说到底,苏洵评论六国的灭亡,是为了借古讽今,针砭时弊,阐明自己用兵抗敌的主张。
苏洵在文中说,“苟”,如果,为什么不直接指出批评对象呢?
委婉含蓄,把批判的锋芒百度文库一收,便于统治者接受。
当世社会黑暗,妥协投降主义占上风,说得含蓄些既可以保护自己,又能使自己的主张广为流传。
六国灭亡的原因已经分析得明了透彻了,就在一个“赂”字,这和北宋当世的状况惊人的相似,不言自明,照样能起到发人深省的效果。一个“赂”字把历史教训和现实时弊紧紧联系了起来。
2、引证法
引用苏代的话,证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观点。
3、例证法
列举六国灭亡的史实,证明观点。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1、回顾全文的论证结构。
2、检查背诵。
二、结合课后苏辙《六国论》作比较阅读
1、学生自读苏辙《六国论》。
2、分组讨论两文异同。
3、总结
(1)相同点:
两文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苏辙认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应“厚韩亲魏”。苏洵也认为“以地事秦”中韩、魏两国最为突出,“为积威之所劫”,最终招致灭亡。
苏洵写作本文的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进攻,直逼黄河北岸的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北宋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了“渊之盟”,答应每年向辽缴纳白银10万两,丝绢20万匹。1042年,辽又向北宋索要晋阳瓦桥关以南10县土地,宋又只能答应每年加纳白银10万两,丝绢10万匹。1044年,为了停战求和,北宋由答应每年向西夏输纳白银10万两,丝绢10万匹,茶叶3万斤。
其中,祖祖辈辈筚路蓝缕,艰辛开国得过程写得很形象,子孙后代软弱无能,割地求和的轻率以及被敌人步步紧逼狼狈尴尬的可怜相也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同时,也恰到好处地用了古人的话,增强了论证的力量,这种论证方法叫引用论证。
第四段,围绕着第二个分论点,结合齐、燕、赵的史实来展开论述。
对于不赂秦的齐、燕、赵三国,作者分层论证,也分了三个小层。
第一小层,讲齐国灭亡的原因。五国灭亡了,齐国也不能独自保全。
第二小层,合说燕、赵义不赂秦,敢于用兵抵抗,最终战败而亡,虽然有各自策略的失败,但原因主要是,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立无援,灭亡是诚不得已。
第三小层,总说六国,提出假设,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进一步论述了“赂”秦的危害。
其中,最明显的论证方法就是假设论证,或从另一个角度换个说法,也可以说是反面论证。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速读,熟悉课文。
2、教师范读,正音,并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
3、学生依书*释,粗通文意,有疑问的地方勾画出来课堂提问。
4、学生熟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对课文熟读成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课后练习二、三、四
二、把握文章论证结构
1、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二、梳理重要字词句(更多注释翻译在书本上)
文中重要实词有互、率、判、与、速
古今异义、使动、名作状、
句式:状后、被动、定后
请同学翻译重要语句(勾画语句——同学思考斟酌——上黑板书写——师生共评)
三、揭示写作目的
(从文章最后一句话“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的翻译过渡)
苏洵用这句话收束全文,有没有什么目的和意图呢?
3、学习史论的常规写法和借古讽今的手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三字经》中有一句话:“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这个苏老泉,就是苏洵,号老泉。他二十七岁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嘉佑年间,欧阳修把他写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争相模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佑集”。课文《六国论》选自《嘉佑集·权书》。我们一起来学习《六国论》,看看苏洵是如何评论六国灭亡的。
(总结)作为一篇史论文,属于广义的议论文,本文论点鲜明,论证逐步推进,逻辑层次井然,论证方法多样,(要说明一下的是这些论证方法分类的标准并不完全统一),说理有力,
作为史论,本文由评论历史到针砭时弊过渡自然,讽谏当朝统治者的写作意图委婉但并不隐晦,主张明确,立场鲜明,表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我们说,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借古讽今是史论常用的写法,《六国论》就是一篇史论,论的什么史,论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通过上面的学习都清楚了,接下来我们来分析分析,他是怎样论的,六国论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
作者开门见山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观点是这篇史论的中心论点,围绕着中心论点,作者从几个方面论证的?两个方面,“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两个方面就是两个分论点。
一二两个小节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并提出两个分论点,引发下文的议论。
接下来,围绕着两个分论点,作者结合具体的历史事实展开论述。
第三段,围绕着第一个分论点,结合赂秦的韩、魏、楚三国灭亡的史实展开论证。对于三个赂秦的国家,作者分三个层次进行论证。
第一个小层,“秦以攻取之外,……固不在战矣”对比双方土地消长,证实由于“赂”而造成的得失远远超过战争造成的得失,以割地赂秦的事实说明赂秦的危害之大,得出“固不在战矣”的结论。
因此本文是一篇比较典范的史论文,可供我们参考和借鉴。
教学目的
1、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
2、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上学期曾学习过贾谊的《过秦论》,作者借评论秦的兴亡来告诫当时的封建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阿房宫赋》,杜牧就秦国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从而导致覆亡来讽时刺世。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学习《六国论》,看看作者苏洵这位封建时代的进步知识分子又在借评论六国灭亡来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3、第3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4、第4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5、第5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二、解题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着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着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的文章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他。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将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
接下来,第5、6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意图。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是一个惨痛的历史教训。从假设的角度为六国提出救亡图存的策略,举贤任能,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共御外辱,这样能使秦国也心存忌惮,不敢轻举妄动。这也是从反面推进论证,为六国赂秦而亡感到痛心和惋惜,启示后人要吸取这个历史教训。
最后一句从历史教训转到现实时弊,自然过渡,接下去,第6节,点名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赵、灭燕
前221年灭齐
③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
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大破秦军。
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于河外。
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
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战国时代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各诸侯国都开始进行改革,众多的改革中,唯有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成功,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六国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渐衰落,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终至灭亡。后来秦国用了8年的时间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
高一年级语文教案:六国论
我们学会忍受和承担。但我们心中永远有一个不灭的心愿。是雄鹰,要翱翔羽天际!是骏马,要驰骋于疆域!要堂堂正正屹立于天地!努力!坚持!拼搏!成功!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年级语文教案:六国论,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的:
1、掌握并积累文中重要字、词、句。
2、理清全文的写作思路,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三、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
用攻战中秦之所得,诸侯之所失与赂秦中秦之所得、诸侯之所失对比,说明秦不用战争就能获得土地,六国不用战争就失去土地,因此六国最终灭亡,是历史必然,将秦与六国对比,将六国与六国对比,同样证明六国破亡为历史的必然。
第二小层,“思厥先祖父,……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理固宜然”,割地求和造成自身国力日渐衰微,秦国的侵略野心愈来愈大,反而加速了自身的灭亡。赂秦求和适得其反,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第三小层,“古人云……此言得之”引用古人的话为证,形象的说明赂秦的危害。
我们注意到,在论证过程中,作者用了对比论证方法,如把秦国得地的两种途径对比,赂者的失地的两种情况对比,总的说来是赂造成的土地得失和战争造成的土地得失进行对比,还有,祖先艰辛辟地和子孙轻易割地对比,赂者奉之弥繁和秦国侵之愈急进行对比,对比之中强调“赂”带来的亡国灭种的严重后果。
苏洵精于散文,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并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2、背景
(1)六国灭亡的时代背景(幻灯)
①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前290年韩割武遂予秦
前280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前275年魏割温予秦
前273年魏割南阳予秦
②秦灭六国时间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2、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广阔的天下,指出谁的天下?为国者是谁?
——北宋,北宋当权者
——如果凭借北宋这么大的天下,采取下策,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比六国还不如了。采取下策,是什么样的策略?——像六国一样的,赂敌求和的妥协策略。
苏洵说的是“苟”,如果,那现实情况呢?
北宋建国后一百多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的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军事上骄堕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
(2)苏洵所处的北宋的时代背景(幻灯)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北宋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十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苟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王。
这样*的结果,助长了侵略者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后患。
苏洵说得委婉含蓄,实际上是在批评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软弱妥协的外交政策;警戒当权者要从六国赂秦求和,国力亏损,最终*亡国的历史事实中吸取教训,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说到底,苏洵评论六国的灭亡,是为了借古讽今,针砭时弊,阐明自己用兵抗敌的主张。
苏洵在文中说,“苟”,如果,为什么不直接指出批评对象呢?
委婉含蓄,把批判的锋芒百度文库一收,便于统治者接受。
当世社会黑暗,妥协投降主义占上风,说得含蓄些既可以保护自己,又能使自己的主张广为流传。
六国灭亡的原因已经分析得明了透彻了,就在一个“赂”字,这和北宋当世的状况惊人的相似,不言自明,照样能起到发人深省的效果。一个“赂”字把历史教训和现实时弊紧紧联系了起来。
2、引证法
引用苏代的话,证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观点。
3、例证法
列举六国灭亡的史实,证明观点。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1、回顾全文的论证结构。
2、检查背诵。
二、结合课后苏辙《六国论》作比较阅读
1、学生自读苏辙《六国论》。
2、分组讨论两文异同。
3、总结
(1)相同点:
两文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苏辙认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应“厚韩亲魏”。苏洵也认为“以地事秦”中韩、魏两国最为突出,“为积威之所劫”,最终招致灭亡。
苏洵写作本文的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进攻,直逼黄河北岸的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北宋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了“渊之盟”,答应每年向辽缴纳白银10万两,丝绢20万匹。1042年,辽又向北宋索要晋阳瓦桥关以南10县土地,宋又只能答应每年加纳白银10万两,丝绢10万匹。1044年,为了停战求和,北宋由答应每年向西夏输纳白银10万两,丝绢10万匹,茶叶3万斤。
其中,祖祖辈辈筚路蓝缕,艰辛开国得过程写得很形象,子孙后代软弱无能,割地求和的轻率以及被敌人步步紧逼狼狈尴尬的可怜相也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同时,也恰到好处地用了古人的话,增强了论证的力量,这种论证方法叫引用论证。
第四段,围绕着第二个分论点,结合齐、燕、赵的史实来展开论述。
对于不赂秦的齐、燕、赵三国,作者分层论证,也分了三个小层。
第一小层,讲齐国灭亡的原因。五国灭亡了,齐国也不能独自保全。
第二小层,合说燕、赵义不赂秦,敢于用兵抵抗,最终战败而亡,虽然有各自策略的失败,但原因主要是,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立无援,灭亡是诚不得已。
第三小层,总说六国,提出假设,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进一步论述了“赂”秦的危害。
其中,最明显的论证方法就是假设论证,或从另一个角度换个说法,也可以说是反面论证。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速读,熟悉课文。
2、教师范读,正音,并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
3、学生依书*释,粗通文意,有疑问的地方勾画出来课堂提问。
4、学生熟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对课文熟读成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课后练习二、三、四
二、把握文章论证结构
1、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二、梳理重要字词句(更多注释翻译在书本上)
文中重要实词有互、率、判、与、速
古今异义、使动、名作状、
句式:状后、被动、定后
请同学翻译重要语句(勾画语句——同学思考斟酌——上黑板书写——师生共评)
三、揭示写作目的
(从文章最后一句话“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的翻译过渡)
苏洵用这句话收束全文,有没有什么目的和意图呢?
3、学习史论的常规写法和借古讽今的手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三字经》中有一句话:“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这个苏老泉,就是苏洵,号老泉。他二十七岁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嘉佑年间,欧阳修把他写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争相模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佑集”。课文《六国论》选自《嘉佑集·权书》。我们一起来学习《六国论》,看看苏洵是如何评论六国灭亡的。
(总结)作为一篇史论文,属于广义的议论文,本文论点鲜明,论证逐步推进,逻辑层次井然,论证方法多样,(要说明一下的是这些论证方法分类的标准并不完全统一),说理有力,
作为史论,本文由评论历史到针砭时弊过渡自然,讽谏当朝统治者的写作意图委婉但并不隐晦,主张明确,立场鲜明,表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我们说,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借古讽今是史论常用的写法,《六国论》就是一篇史论,论的什么史,论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通过上面的学习都清楚了,接下来我们来分析分析,他是怎样论的,六国论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
作者开门见山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观点是这篇史论的中心论点,围绕着中心论点,作者从几个方面论证的?两个方面,“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两个方面就是两个分论点。
一二两个小节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并提出两个分论点,引发下文的议论。
接下来,围绕着两个分论点,作者结合具体的历史事实展开论述。
第三段,围绕着第一个分论点,结合赂秦的韩、魏、楚三国灭亡的史实展开论证。对于三个赂秦的国家,作者分三个层次进行论证。
第一个小层,“秦以攻取之外,……固不在战矣”对比双方土地消长,证实由于“赂”而造成的得失远远超过战争造成的得失,以割地赂秦的事实说明赂秦的危害之大,得出“固不在战矣”的结论。
因此本文是一篇比较典范的史论文,可供我们参考和借鉴。
教学目的
1、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
2、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上学期曾学习过贾谊的《过秦论》,作者借评论秦的兴亡来告诫当时的封建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阿房宫赋》,杜牧就秦国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从而导致覆亡来讽时刺世。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学习《六国论》,看看作者苏洵这位封建时代的进步知识分子又在借评论六国灭亡来阐述什么样的政治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