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师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机械效率》课件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机械效率》课件
1、定时润滑减小机械间的摩擦力。
例如:加强机械运动部位的润滑. 2、改进机械的结构,减小机械自重 例如:动滑轮太重,使滑轮组机械效率很低, 换用较轻滑轮就可提高其机械效率。
3、 增加物重。
人教版新教材同步教学课件
第十二章 功和机械能
三 机械效率
通过一动滑轮用60 牛的拉力提起重 为100牛的重物,使重物提高2米。
(1)拉力做多少功?
(2)如用手直接提起做功多少?
F
S=2h=2×2m=4m
W用机械=FS=60N×4m=240J W手=Gh=100N×2m=200J 为什么利用实际机械做的功大于不用机械直 接用手做的功呢 ?
1、比较两次两种滑轮组有什么不 同?机械效率有何差异?
2、分析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 素是什么?
实验结论:
1、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时,机 械效率不同 ,动滑轮多的做的 额外 功 多,机械效率 低 (填高或低)
2、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时,机械效 率不同 ,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多,机械效 率 高(填高或低)。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60%
它表示什么意思?
使用起重机提升重物时所做的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是60%,也可以说有用功在总功中占有60%,另外的40
%是额外功.
离心式水泵60%-80%
柴油机28%-37%
起重机40%-50%
汽油机 22%-27%
三、实验探究: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机械效率的高低 与 动滑轮重力 、 摩擦力、以及 提升物体的重力 有关。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
• 1、滑轮组轮与轴及轮与绳之间的摩擦 • 2 、动滑轮的自重 • 3、所提升的物重 • 4、机械效率与省力多少无关、与功率大

机械效率的应用——初中物理教案

机械效率的应用——初中物理教案

机械效率的应用——初中物理教案一、引言机械效率是机械能转换中损失的能量与总能量之比。

意义在于刻画了机械设备转动损失的大小,它反映了机械能的利用程度。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使用各种机械设备,了解和应用机械效率,是我们学习物理的一个重要方向。

本文就介绍机械效率的应用,并设计了一套初中物理教案,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科学素养。

二、应用场景1、自行车上的骑行更省力自行车的骑行需要消耗人体的能量,而能量的消耗与骑行时的机械效率密切相关。

对于同样的力,如果骑行时的机械效率越高,消耗的能量就越小,骑行就会更加省力。

在自行车骑行中,要注意调整档位和均匀配合踏板的速度,以提高机械效率,达到更省力的骑行效果。

2、钓鱼的鱼钩设计更合理钓鱼的鱼钩大小和形状不同,也会影响机械效率的高低。

鱼钩大小适合的话,可以让鱼儿不容易就逃跑。

鱼钩也可以用方形钩,它很容易的刺进鱼嘴,也能拽住鱼身。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减少钓鱼不成的情况和浪费降低了打鱼的时间。

3、电动家具的研发电动家具是绑定了电机或电驱动系统的家具,可以让人类在进行生活时发挥更大的能力。

电动家具的设计与制造涉及多个学科,其中物理学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比如说,电动沙发上采用电子手柄控制位置调整、跑步机上采用电驱动加速等技术,这些技术的实现离不开物理学中相关的理论支持。

三、初中物理教案针对机械效率的应用,设计以下初中物理教案:1.目标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2.内容(1)机械效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机械效率=输出功÷输入功;(2)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摩擦、气阻、弹性形变等。

介绍摩擦的类型和如何减少摩擦;(3)应用案例的分析和探究。

结合自行车、钓鱼、电动家具等场景,分析和探讨机械效率的应用。

3.实验方案(1)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摩擦对机械效率的影响。

实验中,选择滚子轮、滑动轮、轮胎形状不同、表面不同的木块,用细绳来托举,利用天秤来测量作用在木块上的重力以及木块被拉动时所消耗的重力;(2)设想一种实用家具,设计其电驱动系统。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3节 机械效率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人教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3节 机械效率 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人教版
知识链接:在使用机械工作时,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份额越多越好。它反 映了机械的一种性能 ,物理学中表示为机械效率。什么是机械效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械效率的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械效率为什么总小于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学认识机械效率,理解机械效率小于 1 的原因,培养激 励学生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对我们有用、必须做的的功叫做
,用______表示;对我们没有
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这种功叫
,用______表示;________和
________之和是总共做的功,叫______,用______表示;有用功,额外功与总
功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生谈过探究使用机械和不使用机械的做功不同,引导他们 主动分析、合作探究,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通过学生自学课本完成对有用 功、额外功、总功的初步认识,培养激励学生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 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二)机械效率:
1、“效率”这个词大家并不 陌生,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 2、机械帮助我们做功也会涉及效率问题,我们称为机械效率,要研究机械效 率就要先研究使用机械效率做功的情况(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竞争意识。) 二、探究新知 (一)、有用功和额外功 1.问题思考:使用机械可以省力或者省距离,那么不使用机械直接提升物体做 的功,与使用机械提升物体时做的功相同吗?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滑轮机械效率题型 学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滑轮机械效率题型  学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滑轮机械效率题型求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近年来中考的热点问题。

由于计算中涉及到总功、有用功、额外功等抽象概念,特别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题目中,同一滑轮组在不同负载情况下机械效率不同,有用功在具体情况中的形式不同,隐含条件的渗入,以及特殊形式的滑轮组等等,在学习的过程中常感觉困惑,易造成错解。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同学们要搞清楚以下几点:要对机械效率公式进行归类细化根据对、、的具体理解,可以将机械效率的定义式进行如下归类:1、在竖直方向上,G是物体重,G动是动滑轮重,h是物体被提升的高度,也是动滑轮被提升的高度。

∴,若绳重及摩擦不计,F是拉力,S是拉力F移动的距离,n是动滑轮上承担力的绳的段数。

,;①②③公式都适合。

若是考虑绳重和摩擦力,用滑轮组把物体提升的高度h,拉力F移动的距离S,总满足S=nh;只可用于①②。

2、在水平方向上,由于物体是匀速运动,滑轮组对物体的拉力F′与水平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f是一对平衡力,∴,即克服水平面对物体摩擦所做的功在数值上是等于有用功。

3、在斜面方向上,f是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L是斜面的长,由于克服斜面对物体摩擦所做的功是额外功,所以。

1、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城市是北京,北京成为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及亚洲运动会三项国际赛事的城市。

在某场馆建设中,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滑轮组悬挂在水平支架上,工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向下拉动绳子自由端,使物体A在5s内匀速上升了1m.已知物体A重400N,该工人重500N,两个滑轮质量相等,不计滑轮组的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关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平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为300NB.动滑轮重为50NC.人对绳子拉力的功率为120WD.支架受到滑轮组的拉力为850N2、为探究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设计如下两种方式拉升重物,下面关于探究的做法和认识正确的是()A.用动滑轮提升重物上升h高度,测力计也上升h高度B.若拉升同一物体上升相同高度,用动滑轮拉力更小,且做功更少C.减小动滑轮质量可以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D.若用定滑轮拉重物,当拉力竖直向下最省力3、如图所示,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物体A和物体B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与提升B相比,提升A的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较大,若不计绳重与摩擦的影响,则提升A的过程A.额外功较小B.额外功较大C.总功较小D.总功较大4、如图所示,小型牵引车通过滑轮组可以将重物匀速吊起,若每次重物均以1 m/s的速度匀速上升,且滑轮的摩擦和绳重均可忽略不计。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和功率教案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和功率教案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和功率教案一、引言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关于机械效率和功率的概念。

机械效率是指机械输出功与输入功的比值,而功率则是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

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机械效率和功率的概念,并通过实例和实验来加深理解。

二、知识点概述1. 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是指机械设备将输入的功转变为输出的功的效率。

通常用η表示,其计算公式为:η = 机械输出功 / 机械输入功 * 100%2. 功率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用P表示。

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 = 做功 / 时间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什么是功和能量,并和机械效率以及功率进行引导。

2. 讲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比较机械设备输入和输出的功,引导学生认识机械效率是如何定量表示的,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计算,并解释计算过程。

3. 实验-测量机械效率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使用弹簧测力计、木块、滑轮等实验器材进行机械效率的实验测量,要求学生记录实验步骤、数据和结果,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4. 讲解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功率是如何表示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功率的计算方法。

5. 实例分析-计算功率提供一系列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给定条件下的功率,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6. 实验-测量功率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使用测量器具和小型发电机等实验器材进行功率的实验测量,要求学生记录实验步骤、数据和结果,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7. 总结通过教师的总结和引导,对机械效率和功率的概念进行再强调,并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关联,加深学生对于机械效率和功率的理解。

四、教学目标1. 理解机械效率和功率的概念。

2. 能够计算机械效率和功率。

3. 通过实验测量和计算,加深对机械效率和功率的理解。

五、教学资源和评估1.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滑轮、测量器具、小型发电机等。

2. 课堂练习,包括理论计算和实验操作的评估。

《机械效率》教案【优秀4篇】

《机械效率》教案【优秀4篇】

《机械效率》教案【优秀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计划大全、策划方案、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机械效率》教案【优秀4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是机械的性能指标之一,是指在机械运转和转化能量的过程中,实际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

简单来说,机械效率就是机械在工作时,能够将输入的能量转化为输出的能量的比例。

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为:机械效率 = 输出功率 / 输入功率其中,输出功率是机械输出的功率,通常以马力或瓦特为单位,输入功率则是机械输入的功率,通常以电力或热力为单位。

高机械效率的机械能够有效地将输入的能量转化为输出的能量,这不仅能够节省能源,还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机械效率是工业生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是减少能量损失。

能量损失是机械效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而这种能量损失可以分为机械损失和热损失两种。

机械损失是指机械在运转过程中,由于机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等因素而导致的能量损失。

这种损失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减少:1.使用高质量的机械零件,减少摩擦和磨损。

2.合理润滑机器,降低机械运转时的摩擦。

3.定期对机器进行维护和保养,保持机器的良好状态。

而热损失则是指机械在运转时产生的热量损失。

这种损失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减少:1.设计合理的机械结构,减少热量传输。

2.选择适当的冷却系统,及时降低机械温度。

3.使用高效率的机械,降低机械在运转时产生的热量。

除了减少能量损失以外,提高机械效率的另一个方法是优化机械的工作方式。

优化机械工作方式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1.合理选择机械的工作参数,如转速和负载等。

2.根据机械的不同工作状态,选择不同的工作方式。

3.使用现代化的机械控制系统,对机械进行精确的控制和调整。

综上所述,机械效率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要提高机械效率,需要减少能量损失和优化机械的工作方式。

通过科学的知识和技术手段,我们可以不断改进机械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为人类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1.5《机械效率》ppt课件(课件精选)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1.5《机械效率》ppt课件(课件精选)
③ 3.5 0.2 6 0.1 0.7 0.6 85.7%
你有什么发现?
(1)同一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
(2)动滑轮的机械效率随着被提升物体的重力
增大而变大。
课件在线
15
机械效率
用甲乙两个滑轮组提升同一 物体,哪个机械效率高?
议一议: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如何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1.减小动滑轮自重来减少额外功
功是多少焦?(4)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 率是多少?
F
G
课件在线
21
A.1 2 3 ;
B.W有用1 W有用2 W有用3 ;
C.W总1 W总2 W总3 ;
D.W额外1 W额外2 W额外3.
课件在线
20
巩固练习
5.某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2000牛
的重物,使用的拉力是800牛,绳子自由
端被拉下4米。(1)这个人做的总功是多
少焦?(2)有用功是多少焦?(3)额外
请算出刚才的三种办法中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百分比。
你会选哪种方法呢?为什课件么在线?
12
机械效率 η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公式:
机械效率=
有用功 总功
×100%
η=
W有用 W总
×100%
(1)机械效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没有单位
(2)思考:机械效率会大于1吗?为什么?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2.减小机械间的摩擦力来减少额外功
3.增加提升物体的重力来增加有用功
课件在线
16
巩固练习
1、关于机械效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总小于1; B、单位时间里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C、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D、省力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机械效率》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物理教学课例《机械效率》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在引入时利用了飞机起飞的视频,并让学生思考起
飞的原因,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激发其积极
性。在探究结论的过程中,通过先猜想,再分组探究,
并展示交流、分析论证得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最
后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现象加以巩固。在学习理论
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情感教育,同时培
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整体状
可能回答:流动性。 提问:有流动性,就会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什么 呢? 可能回答:压强。 (二)、对影响流体压强大小因素的探究 1、先引导学生探究流体压强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 提问:那流体的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这是我们 今天这节课主要研究的问题。先请同学们猜想一下,流 体压强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过渡语:看来同学们猜想有困难,老师稍稍提示一 下。 (师演示吹纸条实验并引导学生得出与流速的关 系) 提问:看来流体压强可能与流速有关,到底有什么 样的关系呢 2、再引导学生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流体压强和流 速的具体关系 讲述:下面我们分为四组进行实验,其中每张桌子 上的器材都是是一样的,都有:两个乒乓球,两支筷子, 一个吸管,两个细线和透明胶条,两章同样大小的纸, 一个漏斗和一个乒乓球,两个小纸船,一盆水,一个注 射器,铁架台。
讲述:请你们想办法,按照下面的思路设计你们的 实验,思路是你选取哪些器材?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 是什么?通过什么方式改变的?改变的实验条件引起 研究对象发生什么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接下来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深入小组成为合作者。 3、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讲述:按照上述的实验思路,汇报你们的实验结果。 生可能回答(第一组):我们所选用的实验器材是 两个乒乓球,两个细线和透明胶条,实验中需要改变的 条件是空气的流速,我们是通过用嘴直接吃气的方式改 变的,具体是这样做的,用透明胶条把两条细线沾在乒 乓球上,用两跟细线吊着两个乒乓球使他们在同一高度 并且有一段距离,用嘴向球的中间吹气,看到的现象是 两个球向中间靠拢,可以证明空气流动越快,压强越小。 讲述:放多媒体课件,分析此实验。(请您参看课 件) 生可能回答(第二组):我们实验所选用的器材是 两张完全相同白纸,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流体也就 是空气的流速,我们是通过向两纸间直接吹气的方式改 变的,具体是这样做的,让两张纸自然下垂,向两纸之 间吹气,看到的现象是,两张纸向中间靠拢,这说明了 空气流动越快,压强越小。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机械效率附解析教师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机械效率附解析教师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复习:机械效率附解析教师版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2分)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不计绳重和摩擦)提升重物时,将重210N的物体在5s内匀速提升了2m,已知动滑轮重为9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提升物体的过程中,额外功为540JB.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为12W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4m【答案】C【解析】【解答】A.提升物体的过程中,额外功为W额=G动s物=90N×2m=180JA不符合题意;B.有用功为W有=Gs物=210N×2m=420J总功为W总=W有+W额=420J+180J=600J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为P=W总t=600J5s=120WB不符合题意;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W有W总=420J600J=70%C符合题意;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s绳=ns物=3×2m=6m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动滑轮的重力和高度的乘积计算额外功;根据物体的重力和高度的乘积计算有用功;根据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和计算总功,功和时间的比值计算功率;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计算机械效率。

2.(2分)码头工人利用图所示的装置将体积为8×10-3m3的金属物块打捞上岸,在1min内使金属物块匀速升高6m,工人对绳子的拉力大小为400N,此过程中金属物块没有露出水面,不计绳重及摩擦。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金属物块密度为8.0×103kg/m3)()A.工人拉绳子移动的速度为0.3m/sB.动滑轮的重力大小为160NC.工人做功的功率为120WD.金属物块全部露出水面后,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72.7%【答案】D【解析】【解答】A.由图知,吊起动滑轮的绳子段数为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nℎ=2×6m=12m工人拉绳子移动的速度为v′=s t=12m60s=0.2m/sA不符合题意;B.金属块的重力为G=mg=ρgV=8.0×103kg/m3×10N/kg×8.0×10−3m3=640N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G排=ρ水gV排=1.0×103kg/m3×10N/kg×8.0×10−3m3=80N金属块对上方绳子的拉力F拉=G−F浮=640N−80N=560N动滑轮的重力为G动=2F−F拉=2×400N−560N=240NB不符合题意;C.工人做功的功率为P=Fv′=400N×0.2m/s=80WC不符合题意;D.金属物块全部露出水面后,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η=W有用W总×100%=GℎGℎ+G动ℎ×100%=GG+G动×100%=640N640N+240N×100%=72.7%D符合题意。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案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案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2.掌握计算机械效率的方法;3.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4.能够应用机械效率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2.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教学难点:1.如何应用机械效率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课件、幻灯片等教学工具;2.实验材料:包括不同形式的机械,如滑轮、斜面、螺旋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导入引入机械工作及机械功等概念,让学生回顾并了解机械效率的重要性。

二、知识讲解(30分钟)1.什么是机械效率?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解释机械效率的定义。

机械效率表示机械能输出所占的比例,也可以理解为工作输出所占的比例。

公式:机械效率=机械能输出/机械能输入×100%2.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通过示例和公式推导,教授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3.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讲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包括减小摩擦损耗、减小空气阻力、改进机械结构等。

三、实验演示(30分钟)1.安排一场小型实验演示,展示机械效率的实际应用。

2.提供不同形式的机械,如滑轮、斜面、螺旋等,让学生观察并进行实验演示。

3.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讨论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四、案例分析(20分钟)1.分发案例分析题目,让学生完成相关计算和问题分析。

2.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3.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总结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和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继续巩固和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问题。

教学反思:通过设计实验演示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能够更加生动地展示机械效率的实际应用,并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工具和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课精品PPT教学课件-机械效率1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课精品PPT教学课件-机械效率1
机械效率
学习目标
1.理解有用功、总功、额外功的意义。 2.理解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 3.能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你 会 选
哪 种 方
法 呢
有用功 W有用 :对人们有用的功;
额外功W额外:人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总功 W总 = W有用 + W额外 .
请思考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分别是哪部分? 你希望额外功多些还是少些呢?
体匀速提高5米。
则:①有用功?
②总功?
③机械效率? ④额外功?
解:W有用= G物h = 400牛×5米= 2000焦
S=2h W总= F s = 250牛×10米= 2500焦
η=
W有用
————
=
2000焦
—————
=
80%
W总
2500焦
W额外= W总- W有用= 2500焦-2000焦= 500焦
1.有用功:为了达到目的至少要做的功。
(计算有用功找准目的是关键,需要分析 为了达到目的必须克服的阻力是什么力, 再找准对应的距离)
2.总功:使用机械时动力所做的功。
(确定动力和与之相对应的距离是关键)
3.额外功:使用机械时由于机械自重,摩 擦等原因除了有用功以外而多做的一部 分功.
机械效率: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公式: η W有用
W有用 =G物 h
W总 =F s
η=
—W有—用——
=
G物 h
—————
W总
Fs
“用滑轮组拉物体沿水平方向 匀速运动”中的机械效率
常用公式:
s=nL
W有用 =F’ L =f L
W总 = F s
η=
—WW有—总用——

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教师姓名陈昭晓单位名称乌鲁木齐市第十一中学填写时间2022年8月31日学科初中物理年级/册八年级下册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名称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难点名称效率的理解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简单机械、功、机械效率等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此类问题涉及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功率等诸多概念,掌握这些概念的区别和练习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不能正确领会这些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加之内容涉及力的平衡和其他力学综合概念,处理具体问题时会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教学方法1.建立滑轮组提升重物模型2.从功和力的双重角度相互印证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机械效率是简单机械的重点,也是难点。

其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及计算又是中考的重点考查点。

其形式多样,变化莫测,故建立一定的模型有助于该问题的分析。

本节微课,主要从功和力的角度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进行分析。

采用一题多解的模式进行相互印证结果,对效率模型有更为本质的认识。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提升重物做功模型平衡分析滑轮在使用过程中涉及,物,动, 4以及绳重和摩擦等力。

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图示三个力存在怎样的关系nF=G物G动n 为连接动滑轮上面的绳子段数。

功能关系例题分析: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G动=6N,F=10N 可以计算出什么3F=G物G动得G物=24N如果再给出条件h=2m呢W有=G物h=48JW额=G动h=12JW总=Fs=60J或 W总= W有 W额= 60J显然,这种模型(给出绳子绕法)只需给出三个不关联的物理量就可以得到滑轮组的其他所有线索课堂练习(难点巩固)如图所示,某人用该滑轮组匀速提起重力是900N的物体上升5m,所用的拉力是600N,(不计绳重和摩擦)求:(1)动滑轮的重力;(2)克服重力做的有用功;(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根据实际教学设计需要增行解:2F=G物G动得G动=300NW有=G物h=4500JW额=G动h=1500JW总= W有 W额= 6000J若克服滑轮绳重和摩擦做的额外功占总功的10%,动滑轮的重力又是多少(拓展提升)小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涉及简单机械、功、机械效率等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在具体问题的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 机械与功机械效率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 机械与功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第一课时)执教人:唐佼佼【教材分析】《机械效率》是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第四节的内容,同学们在了解了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后,在学习了功和功率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也可以说是对这些内容的综合分析和实际应用,体现了物理知识最终要服务于生产和生活的理念。

【学情分析】(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从学生方面来看,机械效率涉及“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等概念,而功的概念本身又比较抽象,因而要区分并理解这些概念对初中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要轻松自如地解决有关机械效率的问题,关键是真正弄清楚有关概念,并能正确加以区分,所以本节教学设计以及在实际教学中在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理解上花的时间较多。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

②机械效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③机械效率的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四种不同做功方式的分析,提高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②通过计算,认识机械效率与机械性能的关系。

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任何事情都要注意“效率”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对机械效率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学会区分“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会分析影响各种做功过程中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指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教学方法】教法:情景激学----互动探究---归纳----启发讲授,本节课中教师将采用演示法、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

而学生作为本堂课的主体将采用观察思考、计算总结规律、自主获取知识等方式进行学习。

学法:认真观察---提出猜想---数据处理---交流总结【设计意图】1、对"有用功"、“额外功”、“总功”这个知识点的处理,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讨论·探究·创造·反思"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从提出问题——进行类比——交流讨论——总结归纳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2、为了让学生的学习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在最后的创造活动中,让学生总结体会起重机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以及优化使用方法。

初中物理36 机械效率

初中物理36 机械效率
答:已知:G=2000牛,h=4米,
故W有= 焦
又因
又因n=5, ,
;
(动滑轮与重物一起移动了h距离)。
或因 (因其它额外阻力忽略不计,故额外阻力只
有动滑轮重)。

(三)若所使用机械不变,用同一机械做不同工作,那么机械效率相同吗?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机械不变,则利用此机械做不同的工作时,所要克服的额外阻力是不变的,即机械自重及摩擦不变,故额外功不变。将机械效率的公式写为
(2)认真审题,清楚某一物理量的不同叙述方法,如总功W总有时叙述为动力所做的功或输入功;有用功W有有时叙述为克服有用阻力的功或输出功。
(3)最后,若计算机械效率应检查 是否小于100%,从而对结果的正确性进行初步判断。
除以上几点之外,有用功率与总功率在第十三讲《功、功率》中未提及,但顾名思义, ,那么机械效率还可表示为 ,即有用功率占总功率的百分比。
在使用某种机械时,由于目的不同,其有用功与额外功也是不同的。例如课本中本节的“想想议议”,如图15-1,用水桶从井里提水,目的是将水提上来,所以提水的功是有用功,提桶的功是额外功;从井里捞桶的目的是将桶捞出,所以提桶的功是有用功,提起桶里带的水的功便为额外功。那么判定何为有用功,何为额外功关键是要弄清哪部分功是需要的,哪部分功是不需要的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因此只要知绳子段数n及拉力F大小,就可求出 。
例2:有一滑轮组,如图15-3,提升2000牛重物时,机械效率为80%若将重物提升4米,求(1)动力应做多少功?(2)动力作用点移动距离多大?(3)动力为多大?(4)额外功多大?(5)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动滑轮共重多少?
解析:此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100%,故非理想机械,W额≠0。物重2000牛为有用阻力,4米为克服有用阻力移动距离h,可将W有求出。再根据 ,可将W总求出,即为动力所做的功W动。由于滑轮组用5段绳子承担阻力,故 ,动力F也可求出。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三节机械效率新课教学课件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三节机械效率新课教学课件

课堂小结
一、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二、 机 械 效 率(ƞ): 三、实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一、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有用功 :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即W有用
额外功 :人们不需要但又不 得不做的功,即W额 总功 :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 即W总
W总=W有+W额
例1.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所做的功哪部分是有用功, 哪部分是额外功?
答:用水桶从井里提水,目的是把水提上来,所以对水做的功 是有用功,对桶做的功是额外功.
100N F
f=270N
(3)W额=W总-W有 =600J-540J=60J
S物=2m
(4) W有 100% 540J 100% 90%
W总
600J
三、实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实验原理:
(2)实验装置:
实验结论:
对于同一滑轮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的物重有关,物重增 加,机械效率越高。
解: (1)W有=Gh=500N×1m=500J
(2)S=nh=2m
W总=FS =300N×2m=600J
(3) W有 100% 500J 100% 83.3%
W总
600J
例3、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F=80N的拉力作用下,将一个重为
180N的物体匀速举高1m,绳重、摩擦不计。求:(1) W额外=? (2)η=?
试一试: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 60%,它表示什么意思?
使用起重机提升重物时所做的有用功占
总功的60%,另外的40%是额外功.
1804年特雷维辛克发明的蒸汽机车. 蒸汽机的效率通常只有6%-15%.
电动机 80%-90%.
汽油机 22%-27%
柴油机28%-37%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十二章第3节 机械效率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十二章第3节 机械效率

1 /J
2 /J
0.1
0.049
0.06
有用功: 动滑轮对物体的拉力所做的功。



功: 动滑轮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所做的功。
额外功:
总功与有用功的差值,受动滑轮重及摩
擦因素的影响。
2 − 1 = 0.011J
二、机械效率()
在使用机械工作时,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份额越多越
好。它反映了机械的一种性能,物理学中表示为机械效率。
1.定义:
2.公式: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η
W有用
W总
3.小于1。用百分数表示。
三、实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功:
W有用
W总
对机械的拉力做的功
总 =
有用功
有用功: 机械对物体的拉力做的功


匀速竖直向上提升物体时有用 = ℎ = ℎ

三、实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Click to edit Master subtitle style
实验分析
钩码上升 弹簧测力计
钩码重力 的距离 移动的距离

/N
ℎ/m
/m

=

1
1 /J
0.98
0.05
0.05
0.049

钩码上升
弹簧测力计

绳子拉力 的距离 移动的距离
观看实验视频
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重是否有关
控制变量法: 保持提升的物重不变,只改变动滑轮重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即: 不用任何机械时所必须做的功) 额外功对人们无用但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叫总功.机械效率①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②通常用机械效率来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百分比, 用η表示, 表达式100%WWη=⨯有总.③由于有用功总小于总功, 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 1. 只有理想机械, 在0W额=时, 1η=. 机械效率η是小于1的数, 没有单位. 机械效率越高, 做功性能越好.模块一机械效率的基本概念知识互联网知识导航机械效率选择哪种方式运送沙子更省功呢? 拎上去还是使用机械? 用铁桶还是轻质布袋?【例1】 (多选) 下面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说法正确的是 ( )A. 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B. 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C. 机械做功少, 功率一定小, 机械效率一定低D. 有用功一定时, 额外功少的机械, 机械效率一定高【答案】 A D【例2】 如图所示(不计绳重与摩擦, 且动滑轮重G 动小于物重G ), 用它们分别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 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 甲、F 乙, 它们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η乙.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F 甲<F 乙B. F 甲>F 乙C. η甲<η乙D. η甲=η乙【答案】 B 【解析】 F 甲=G , F 乙<G , 故A 错误, B 正确; 不计绳重与摩擦, 所以使用定滑轮时没有额外功, 而使用动滑轮时, 要对动滑轮本身做额外功, 故η甲>η乙. 故选B.【例3】 如图所示, 一物体重为180N, 小明用定滑轮将该物体匀速提高2m. 所用拉力为200N. 此过程中, 小明做的有用功是 J, 总功为J, 额外功为 J, 定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答案】 360; 400; 40; 90%【例4】 如图所示, 建筑工人用250N 的拉力沿竖直方向匀速拉起400N 的重物,重物上升4m 所用时间为25s , 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为 J, 拉力的功率为 , 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 【答案】 2000; 80W; 80% 【解析】 拉力的总功==2=250N 24m 2000J W Fs F h ⋅⨯⨯=总拉力功率为总功功率2000J80W 25sW P t ===总 机械的效率400N 4m 100%80%250N 8mW Gh W Fs η⨯===⨯=⨯有用总.夯实基础【例5】两个完全相同的滑轮, 其重力均为20N, 分别用图甲、乙两种方式, 将重400N的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竖直提升了10m, 不计绳重和摩擦,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F1做的功大于F2做的功B. F1和F2做的功相等C. F1做功的功率小于F2做功的功率D. 甲的机械效率小于乙的机械效率【答案】C【例6】用一个动滑轮, 把600N的重物匀速提高1m, 拉力为400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拉力做的总功为800JB. 拉力做的有用功为400JC.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60%D.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67%【答案】A【解析】600J ==400N 2m800J ==600N1m600J===75%800JWW Fs W GhWη⨯=⨯=有总有总;;【例7】如图所示, 小李用机械效率为80%的滑轮组提升重240N的物体, 使物体匀速上升了2m, 则他做的有用功是J, 额外功是J.【答案】480; 120能力提升机 械 效 率 的 测 量【例8】 (2012顺义一模) 如图所示是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装置图. 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绳子自由端, 将重为6N 钩码从A 位置匀速提升到B 位置, 同时弹簧测力计从图中的A' 位置匀速竖直上升到B' 位置, 在这个过程中, 弹簧测力计对绳的拉力为2.5N, 则:(1) 总功是 J.(2)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3) 若将三个钩码减少到两个,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填 “增大”、“减小”或“不变”).【答案】 (1) 0.375 (2) 80% (3) 减小夯实基础知识导航模块二 机械效率的测量及影响因素W Gh ηW Fs==有总A B A ' B ' N【例9】 (2012朝阳二模) 小阳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做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物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序号 钩码总重G (N)钩码上升高度h (m)测力计 拉力F (N) 测力计移动 距离s (m)机械效率 η(%) 1 2 0.1 0.8 0.3 83.3 2 5 0.1 1.8 0.3 92.6 380.12.80.395.2根据小阳同学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 被提升物体 越大, .【答案】 所受的重力;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例10】 用两个滑轮, 组成“一定一动”滑轮组, 做“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 下表是记录的实验数据.(1) 据数据表格中提供的信息, 在图中画出他们组装的滑轮组.(2) 据表中实验记录的数据, 计算第一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 (3) 第三次实验中,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_cm.(4)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同一个滑轮组, 所提升物重越大, 机械效率越 .(5) 完成实验后, 他们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 如果实验器材中没有___ ___, 一样可以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此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导出式可写为η =______.【答案】 (1) 绳子自由端竖直向上 (2) 83.3 (3) 15(4) 高 (5) 刻度尺3G F能力提升F次数 钩码重 G /N 钩码上 升高度 h /cm 测力计 示数 F /N 绳自由端移动距离s /cm 机械效率η1 3 8 1.2 24 2 6 10 2.2 30 90.9% 3953.293.8%【例11】如图所示是小明测量杠杆机械效率的实验情景.(1)请在下表中把相关的数据填写完整:物体重G/N 物体上升的高度h/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弹簧测力计移动的竖直距离s/cm机械效率η4.5 2(2) 为提高本实验中杠杆的机械效率, 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答案】(1) 5; 15 ; 75%(2) ①减少杠杆质量②减小支点摩擦③增大提起的物重【例12】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斜面的机械效率, 实验记录结果如表: 则第3次实验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分析比较表中的实验数据, 可得到的结论是: 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选填“高”、“低”或“不变”).实验次数斜面倾斜程度木块重G/N斜面高度h/m沿斜面拉力F/N木块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m斜面的机械效率η1 较缓 5 0.2 3.3 0.5 60.6%2 较陡 5 0.25 3.8 0.5 65.8%3 最陡 5 0.3 4.2 0.5【答案】71.4%; 高机械效率的计算 100%W W η=⨯有总斜面的机械效率W Gh ηW Fs==有总竖直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 常规模型① Gh GFs nFη==② 若不计绳重及轮轴摩擦则: 1()F G G n =+动代入得: GG G η=+动(2) 带筐, 送沙① G hG Fs nFη==沙沙② 若不计绳重及轮轴摩擦则: 1(+)F G G G n=+沙动筐代入得: G G G G η=++沙沙动筐(3) 提水中物体① ()G F hG F Fs nFη--==浮浮② 若不计绳重及轮轴摩擦则: 1(+)F G G F n=-浮动代入得: G F G G F η-=+-浮浮动知识导航模块三 机械效率的计算【例13】 如图所示的斜面长3m , 高为1m , 工人用400N 的力沿斜面方向将重为840N 的箱子推到车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用功为400J , 总功为840JB. 有用功为840J , 额外功为400JC. 总功1200J , 机械效率为70%D. 有用功是400J , 机械效率为70%【答案】 C 【解析】 斜面是一种机械, 人推箱子做的功是总功400N 3m 1200J W Fs ==⨯=总,箱子上升是有用功840N 1m 840J W Gh ==⨯有用=. 机械效率840J70%1200JW W η==有用总=, 选 C.【例14】 如图所示是同一滑轮组的两种不同的绕法, 用它们提起相同的重物, 比较两种情况下所用的拉力F 1、F 2和机械效率η1、η2. (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 1<F 2, η1<η2B. F 1<F 2, η1>η2C. F 1<F 2, η1=η2D. F 1>F 2, η1=η2【答案】 C【例15】 如图所示, 体重为600N 的工人站在地上提升重物, 使重物以0.1m/s 的速度匀速上升2m. 已知动滑轮重力为20N, 被提升重物的重力为300N. (不计绳重及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 , 则工人对绳子的拉力为 N; 工人对地的压力大小为 N;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m; 工人提升重物的功率为 W; 工人做的功为 J; 有用功为 J; 机械效率为 .【答案】 160; 440 ; 4; 32; 640; 600; 93.75%夯实基础【例16】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重为1000N 的货物匀速提升4m 高, 若不计摩擦和绳重, 动滑轮重为200N.(1) 人作用于绳子的拉力F为 N,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m; 此过程人所做的有用功为 J, 额外功为 J, 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为 .(2) 第二次人利用此装置提升重力为1800N 的货物, 那么这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为 .(3) 使用同一滑轮组时, 所提物体所受重力越大, 机械效率越 .【答案】 (1) 400 ; 12; 4000 ; 800; 83.3% (2) 90% (3) 高【例17】 如图所示, 是工人利用滑轮组从竖直深井中提取1000N 的泥土的情形. 已知框重100N, 每个滑轮均重为40N, 则工人的拉力F= N,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答案】 380; 87.7%【例18】 如图所示, 斜面长s =10m, 高h =4m. 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F , 将一个重为100N 的物体由斜面底端A 匀速推到顶端B. 运动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了100J 的功. 求: (1) 运动过程中克服物体的重力做的功; (2) 斜面的机械效率; (3) 推力F 的大小.【答案】 (1) 克服重力做功即为有用功, 400J W Gh ==有(2) 400J 100J 500J W Fs W W ==+=+=总有额, 400J80%500JW W η==有用总= (3) 500J50N 10m W F s ===总能力提升F【例19】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 把60N 的重物匀速提高0.5m 时,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 N; 动滑轮重为 N; 有用功为 J; 总功为 J; 额外功为 J.【答案】 25; 15; 30; 37.5; 7.5【例20】 (2012石景山二模) 如图所示, 是建筑工人利用滑轮组从竖直深井中提取泥土的情形. 某次操作中, 工人用400N 的拉力F 在1min 内将总重为900N 的泥土匀速提升5m. 在这段时间内 ( )A. 拉力F 做的有用功2000JB.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75%C. 动滑轮重700ND. 拉力F 做功的功率约33W【答案】 B 【解析】 A . W 有=Gh =900N×5m=4500JB. 900N=75%33400NW G W F η===⨯有总C. 本题要考虑绳重及摩擦, 故G 0无法求解D. 400N 5m 3=100W 60sW Fs P t t ⨯⨯===总总 故选B【例21】 (2013昌平一模) 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不计绳的质量和滑轮与轴的摩擦)将一个重为78N 的铁块A 匀速提升2m, 拉力F 做的功为200J. 若将铁块置于水中, 如图乙所示, 仍用此滑轮组将铁块A 在水中匀速提升2m(不计水的阻力, 铁的密度为7.8×103kg/m 3),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次提升过程,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变B. 图乙所示提升过程与图甲所示提升过程相比,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减小了2%C. 拉力F ′做了180J 的功D. 动滑轮所受重力为20N【答案】 C【解析】 =10N 22N =78% =75.6%F G ηη=甲乙浮动F甲F乙F′A【练1】 下列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 A. 功率大的机械, 做功一定多 B. 做功多的机械, 效率一定高C. 做功快的机械, 功率一定大D. 效率高的机械, 功率一定大【答案】 C【练2】 如图所示, 小明用滑轮提升重物, 图中滑轮质量相同, 不计绳重及滑轮轴摩擦, 若把同一货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使用定滑轮比使用动滑轮费力B. 使用定滑轮比使用动滑轮的机械效率高C. 使用定滑轮和使用动滑轮的有用功相同D. 使用定滑轮和使用动滑轮的总功率相同 【答案】 D【练3】 (2012顺义二模)(多选) 滑轮组把一个物体从地面匀速提升h 高度, 机械效率为1η. 对滑轮组进行处理后, 还将该物体从地面匀速提升h 高度, 机械效率为2η, 发现12ηη>. 则对滑轮组的处理方式是 ( )A. 把动滑轮换轻一些的B. 换粗一点的绳子拉C. 在绳和轮之间加润滑油D. 在轮与轴之间加润滑油【答案】 A D实战演练【练4】如图所示, 工人用250N的力将重4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 在此过程中滑轮组所做的有用功和机械效率分别为( )A. 1000J; 62.5%B. 500J; 80%C. 800J; 80%D. 800J; 62.5%【答案】C【练5】(多选)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 每个滑轮重50N, 用这个滑轮组把质量为45kg 的重物在2s内匀速提升2m, 不计绳重和摩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10N/kg) ( )A. 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F为125NB. 在2s内做的有用功为900JC. 该套装置的机械效率为90%D. 若所挂物体越重, 该滑轮组机械效率越小【答案】B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