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水文地质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供水水文地质

供水水文地质

供水水文地质第一章地质基础知识§1.1 地球的构造与形态1、地球的构造与形态1、地球赤道半径6378.16km,极半径6356.755km,两者相差约21.4km2、地球内圈特征:地壳(莫霍面)地幔(古登堡面)地核P33、外圈特征:大气圈、水圈、生物圈P44、地壳表面特征:最高: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m最深: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海平面以下11034m5、陆地地形: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洼地 P56、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海沟,岛弧,深海(大洋)盆地,洋中脊等大陆架——紧邻陆地的、地势平坦的浅海水底平原三、地壳的物质组成地壳上以氧硅铝为主钙钠钾亦较多地壳下依氧硅为主其他元素含量减少镁铁增加一、主要造岩矿物的特征1. 矿物的概念——具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和天然化合物,一般为结晶质。

2.矿物是地壳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矿石和岩石的组成单位3.矿物的主要性质详见P8表格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晶形、颜色、光泽、条痕、硬度、解理和断口、相对密度等二、岩石的分类P9岩石(rock)——在各种地质条件下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自然集合体。

按成因分为三大类:岩浆岩(magmatic rock)、沉积岩(sedimentary rock)、变质岩(metamorphic rock)1. 岩浆岩岩浆沿着地壳岩石的裂隙上升到地壳范围内或喷出地表,热量逐渐散失,最后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就叫岩浆岩,又称火成岩。

1.1岩浆上升侵入周围岩层中所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侵入岩又可分为深成岩和浅成岩两大类。

在地壳深处冷凝成的岩石叫深成岩产状多为岩基和岩株例:橄榄岩、辉长岩、闪长岩、花岗岩在地表深度较小处冷凝成的岩石叫浅成岩产状为岩盘、岩床、岩脉等例:闪长玢岩、花岗斑岩1.2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浆岩称为喷出岩,又称火山岩,产状为岩流和火山锥例: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岩浆岩的产状,是指岩浆岩在空间的位置、形态和大小1.3岩浆岩的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晶体形状,及其相互结合的方式。

供水水文地质资料

供水水文地质资料

供水水文地质第2章
4
潜水示意图
2020/3/20
供水水文地质第2章
5
潜水等水位线图和 潜水剖面图。
一个区域的潜水面 的形状用潜水面等 高线表示。
读等水位线图
确定:潜水流向、 潜水面埋深、选取 合理取水位置。
2020/3/20
供水水文地质第2章
6
读图: 地形为北高南低。南北距离1500m范围内,地
四川盆地,顶板为砂页岩,含水层为侏罗纪砂 岩裂隙。底板为石炭纪页岩。
(2)单斜地层。 山前斜地承压含水层和断层阻隔承压含水层。
2020/3/20
供水水文地质第2章
9
2020/3/20
供水水文地质第2章
10
2020/3/20
供水水文地质第2章
12
2020/3/20
持水度Wm=持水体积/岩石总体积
给水度μ=可释放的水体积/岩石总体积
土层的渗流速度u=ki,为水力坡度,即单 位流程长度的水头损失,k为土层的渗透 系数。
土名
渗透系数k,m/s
粘土
<6×10-8
细砂土
6×10-5
粗砂土
2×10-4
2020/3/20
供水水文地质第2章
2
§ 2.2 含水层和隔水层 含水层是能够渗透水、储存水的岩层。
隔水层是透水性差的岩层。
含水层的形成条件
(1)有容水空隙;(2)有隔水层储存地下水; (3)有地下水补给。
隔水层是不能渗透不能储存重力水的岩层。
岩层孔隙率越大,储存地下水的能力就越强。
隔水层是地下水能够储存在某处的必备条件。 垂直方向的地下深处总是有不透水的基岩存在 的。因此,要构成含水层,还必须有阻隔地下 水沿水平方向流动的隔水层。

水文与地质专业知识点总结

水文与地质专业知识点总结

水文与地质专业知识点总结水文学是研究水在地球上的循环、分布、地下水运动,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学科。

而地质学则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结构、形态、地质变化和地球历史的学科。

两者都是地球科学的重要分支,在地球资源和环境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结合水文学和地质学的专业知识点,对这两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水文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1.水文学的概念水文学是研究水在地球上的循环、分布、地下水运动,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学科。

水文学主要包括水文观测、水文数据处理和水文模拟等内容。

2.水文循环水文循环是指水在地球大气圈、地表和地下的循环过程。

主要包括蒸发、降水、径流和蒸散发等过程。

水文循环是水资源形成、分布和转移的基础。

3.水文观测水文观测是指对水文要素如降水、蒸发、流量等进行实测和记录的过程。

水文观测是研究水文循环的基础。

4.地下水运动地下水是指地下岩石裂隙和孔隙中的水,地下水运动是指地下水在地下的流动过程。

地下水运动是水文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5.水文模拟水文模拟是指通过数学模型对水文循环、地下水运动等过程进行模拟和预测。

水文模拟是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灾风险评估的重要工具。

二、地质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1.地质学的概念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结构、形态、地质变化和地球历史的学科。

地质学主要包括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貌学、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等内容。

2.地球结构地球结构是指地球的物质组成和层次结构。

地球主要包括地核、地幔和地壳三个层次,地球结构是地质学研究的基础。

3.地质过程地质过程是指地球表层和地球内部的各种地质作用和变化过程。

主要包括板块构造、火山喷发、地震活动和地貌演变等过程。

4.地层和地质年代地层是指地球表层的地质岩层序列,地质年代是指地球历史的时间序列。

地层与地质年代是地质学研究地球历史和演化的重要依据。

5.资源地质学资源地质学是研究地球资源形成、分布和开发利用的学科。

主要包括矿床成因、石油地质、矿产勘探和资源评价等内容。

水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水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水文地质学复习资料§1 绪论1、水文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下水的科学2、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内容:研究地下水与周围环境(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及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下,其水质、水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兴利除害,造福于人类。

§2 地球中水的分布与循环1、水文循环是指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

大循环是指海洋或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

小循环是指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

2、地质循环是地球浅部层圈和深部层圈之间水的相互转化过程。

3、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或空气干湿程度的物理量,是大气中的水汽含量。

有绝对温度、相对湿度、饱和差和露点等多种表示方法。

4、绝对湿度:表示某一地区某一时刻中的水汽含量,即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汽的质量。

用重量表示时,符号记为m,单位为g/m3;用压力表示时,符号记为e,为空气中所含水汽分压,相当于水银柱高度的mm数或mba(1mba=102Pa),表示空气中水分的不饱和程度。

5、相对湿度:大气中实际水汽含量与饱和时水汽含量的比值,亦即绝对湿度与饱和水汽含量之比,数值上也等于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之比值,即r(%)=e/E×100%=m/M×100%式中,f为相对湿度,以百分数表示,表示实际水汽压,单位为毫米隶柱;E为饱和水汽压、(同一温度下,水汽压的最大值)。

6、蒸发:是指常温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大气的过程,亦即温度低于沸点时,水分子从液态或固态水的自由面逸出而变成气态的过程或现象。

7、径流是指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现象。

为水流的重要环节和水均衡的基本因素。

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8、水系是指汇流于某一干流的全部河流所构成的地表径流系统。

9、流域是指一个水系的全部集水面积,亦即地表水、地下水的分水岭所包围的集水区域。

10、分水线(分水岭)是指相邻两个流域之间地形最高点的连线。

供水水文地质总结及习题

供水水文地质总结及习题

供水水文地质复习题第一章1、矿物、岩石、地壳的关系;矿物的物理性质(重点:解理和硬度);2、自然界岩石按形成原因可分为三大类含量与岩石的关系;沉积岩的最大特征、分布范围;变质岩岩浆岩的产状、SiO2的概念3、地质年代(绝对地质年代、地层年代)4、地质构造:岩层产状(三要素、文字记录、地质图表示)、褶曲的基本类型(背斜和向斜的区别)、断层的要素(上盘、下盘、上升盘、下降盘、正断层、逆断层)例:1、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规则地裂开,形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节理2、某地区测得断层产状野外记录为325°∠40°,试问该断层沿NE的走向线的读数该是多少?倾向为325°的NE.走向线为:325°+90°-360°=55°。

3、以下哪组是正确表达? A正断层指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逆断层指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正断层指断层面倾向与岩层倾向相同逆断层指断层面倾向与岩层倾向相反第二章一、1、将岩石空隙作为地下水储存场所和运动通道研究时,空隙分为三类。

2、影响孔隙度大小的主要因素,如何影响。

为什么粘土颗粒孔隙度最大。

影响孔隙度大小的因素有:颗粒排列情况、分选程度、颗粒形状及胶结程度。

3、不同空隙的联通程度4、地壳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尤其是岩石空隙中的水有哪些?5、结合水、重力水和毛细水有何特点?结合水束缚于固体表面,不能在自身重力影响下运动,水分子排列精密、密度大,具抗剪强度;重力水在自身重力下运动,不具抗剪强度;毛细水受毛细力作用存在于固、液、气三相界上。

6、理解容水度、持水度、给水度和透水性的概念。

容水度和空隙率的关系。

给水度的指标,会比较颗粒岩石给水度和透水性的大小。

透水性的影响因素,透水性的指标(结合第四章第一节)。

7、含水层与隔水层联系和区别。

含水层是指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隔水层:不能透过与给出水,或者透过与给出的水量微不足道的岩层。

供水水文地质(完整名词解释和部分问答)

供水水文地质(完整名词解释和部分问答)

名词解释:1、成垢作用:水煮沸时,水中的一些离子、化合物可以相互作用而生成沉淀,附着在锅炉壁上形成锅垢,这种作用称为成垢作用。

2、造岩矿物: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矿物,称造岩矿物。

3、影响半径R:降落漏斗的周边在平面上投影的半径。

4、弹性存储量:弹性储存量是指承压(潜水)含水层或弱透水层,由于水头降低引起岩层压缩和水的膨胀而释出的水量。

5、地下水动态:地下水的水位、水量、水温、化学成分等要素随时间、空间的变化过程。

6、地壳运动:指包括花岗岩- 变质岩层和下部玄武岩层在内的整个地壳的运动。

7、地下水污染:地下水污染主要指人类活动引起地下水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生物学特性发生改变而使质量下降的现象。

8、水质:水体质量的简称。

它标志着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特性及其组成的状况。

9、地下水:是贮存于包气带以下地层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

10、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

11、地貌:即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也叫地形。

12.上层滞水:是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它是大气降水或地表水下渗时,受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的阻托滞留聚集而成。

13.环境容量; 是指某一环境区域内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最大容纳量。

14.矿物:矿物是地壳中各种地质作用的的自然产物,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构造、在一定物理化学条件下相对稳定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16.沉积岩:是地表环境中已经形成岩石(岩浆岩、早期沉积岩、变质岩)经过风化、剥蚀、溶解等外力作用地质作用的破坏而产生的岩石碎屑、溶质等物质,在原地或经过搬迁在适宜的环境(如山麓、湖沼、海洋中)沉积。

在经过成岩作用而形成岩石。

15.地下水资源:地下水资源:一定范围内多年平均地下潜水层所能得到的外来补给水量。

17.条痕:指矿物粉末的颜色,即吧矿物在毛瓷板上擦划,所得痕迹的颜色。

供水水文地质整理

供水水文地质整理

供水水文地质整理供水水文地质整理By Guo Xinzhang绪论1、地下水:埋藏在地表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称之为地下水。

2、与地表水相比地下水供水水源具有优势:P11)地下水在地层中渗透经过天然过滤,水质良好,一般不需净化处理2)地下水(特别是深层地下水)因有上部岩层作为天然保障,一般不易受到污染,卫生条件较好3)地下水水温较低,常年变化不大,特别适宜于冷却和空调用水4)地下水取水构筑物可适当地靠近用水户,输水管道较短,构筑物较简单,基建费用较低,占地面积也小5)水量、水质受气候影响较小,一般能保持较稳定的供水能力,因此在很多缺少地表水的地区(如干旱半干旱的山前地区、沙漠、岩溶山地),地下水常常是唯一的供水水源6)可以利用含水层调蓄多余的地表水,增加有效水资源总量,工业上还可以利用含水层的保温盒隔热效应,开展地面水的回灌循环,达到节能、储水、节水的目的3、我国总人口的75%引用地下水第一章地质基础知识一、地球的构造与形态1、地球赤道半径6378.16km,极半径6356.755km,两者相差约21.4km2、地球内圈特征:地壳(莫霍面)地幔(古登堡面)地核P33、外圈特征:大气圈、水圈、生物圈P44、地壳表面特征:最高: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m最深: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海平面以下11034m5、陆地地形: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洼地P56、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海沟,岛弧,深海(大洋)盆地,洋中脊等7、地壳中的主要成分的硅、铝的氧化物二、矿物与岩石1、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晶形、颜色、光泽、条痕、硬度、解理和断口、相对密度等详见P8表格2、岩石的分类:P9岩石是在各种地质条件下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

1)岩浆岩:P9岩浆沿着地壳岩石的裂隙上升到地壳范围内或喷出地表,热量逐渐散失,最后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就叫岩浆岩,又称火成岩。

岩浆上升侵入周围岩层中所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侵入岩又可分为深成岩和浅成岩两大类。

《水文地质学基础》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

《水文地质学基础》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

《水文地质学基础》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地表水环境地表水存在于陆地表面的河流(江河、运河及渠道)、湖泊、水库等地表水体以及入海河口和近岸海域。

水环境保护目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饮用水取水口,涉水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湿地、重点保护与珍稀水生生物的栖息地、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渔业水体,以及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

水污染当量根据污染物或者污染排放活动对地表水环境的有害程度以及处理的技术经济性,衡量不同污染物对地表水环境污染的综合性指标或者计量单位。

控制单元综合考虑水体、汇水范围和控制断面三要素而划定的水环境空间管控单元。

生态流量满足河流、湖库生态保护要求、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所需要的流量(水位)与过程。

安全余量考虑污染负荷和受纳水体水环境质量之间关系的不确定因素,为保障受纳水体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安全而预留的负荷量。

地下水环境地下水地面以下饱和含水层中的重力水。

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埋藏和分布、含水介质和含水构造等条件的总称。

包气带地面与地下水面之间与大气相通的,含有气体的地带。

饱水带地下水面以下,岩层的空隙全部被水充满的地带。

潜水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

.承压水充满于.上下两个相对隔水层间的具有承压性质的地下水。

地下水补给区含水层出露或接近地表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等入渗补给的地区。

地下水排泄区含水层的地下水向外部排泄的范围。

地下水径流区含水层的地下水从补给区至排泄区的流经范围。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进入输水管网送达用户的且具有一定供水规模(供水人口一般不小于1 000人)的现用备用和规划的地下水饮用水水源。

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供水小于一定规模(供水人口一.般小于1 000人)的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

地下水环境现状值建设项目实施前的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值。

地下水污染对照值调查评价区内有历史记录的地下水水质指标统计值,或调查评价区内受人类活动影响程度较小的地下水水质指标统计值。

供水水文地质复习

供水水文地质复习

1、供水水文地质学是研究_地下水资源作为供水水源的应用科学2、供水水文地质学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哪些?①1、何处有可供利用的地下水资源?②2、已发现的地下水资源水质如何?水量有多少?③3、如何使有限的地下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并减少负环境效应?3、什么是地下水?与地表水相比,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有哪些优点?地下水:埋藏在地表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的优点1)一般不需净化处理;2)不易受地表污染;3)水温较低且恒定;4)输水管道较短,构筑物较简单,基建费用低,占地面积小;5)分布广,供水能力较稳定。

6)可以“以丰补欠”,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4、简述供水水文地质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供水水文地质主要包括地下水资源的寻找和勘探、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资源开采及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四方面的内容,第一章1、通过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发现在地球内部存在两个明显的分界面,即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它们把地球分为三个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2、名词解释:①硅铝层:大陆地壳上层平均成分相当于花岗岩类岩石,主要为富硅铝的硅酸盐矿物所组成,常称为硅铝层②硅镁层:大陆地壳下层和大洋地壳平均成分相当于玄武类岩石,主要为富硅镁的硅酸盐矿物所组成,常称为硅镁层。

③岩石圈:软流圈以上的地幔与地壳均由坚硬的岩石组成,二者统称为岩石圈。

④水圈:地球表层附近的水体3、请列出主要陆地地貌,并说明其主要特征。

1)山地:包括海拔500—1000 m的低山、1000—3500 m的中山和3500 m以上的高山。

2)高原:海拔600 m以上,顶项部较为平坦或略呈波状起伏,面积广大的高地。

3)丘陵:地面虽有起伏,但坡度比较平缓,顶部浑圆,相对高差小于200m的地形。

4)平原:是海拔600 m以下,地表起伏不大,面积宽广的地区。

5)盆地:四周为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间低平的地区,因外形似盆而得名。

6)洼地:高程在海平面以下的低洼地带。

供水水文地质8

供水水文地质8
5 4
3
5
1 水平岩层
2
4
3
2 1
单斜岩层
单斜岩层
(二)岩层产状及产状要素 1、岩层产状:指岩层在空间的产出状态。 2、确定岩层产状的要素:走向、倾向和倾角。
倾向
AOB—走向线;OD—倾斜线;OD′—倾斜线的水平投影;a—倾角。
三、岩层的接触关系
原理:先成地层由于地壳运动发生变形或遭
受剥蚀。
岩层接触关系:
海 蚀 崖 与 波 切 台 地
返回
全球洋底地磁条带及其成因解释
返回
返回
安县-灌县断裂 汶川-茂汶断裂 北川-映秀断裂
返回
二、 岩层产状
(一)水平岩层和倾斜岩层 (二来自岩层的产状及产状要素(一)水平岩层和倾斜岩层 水平岩层:保持水平状态的岩层,习惯上把倾角小 于5°的岩层叫做水平岩层 岩层由于强烈的地壳运动(主要是水平运动)的影 响改变了原始水平状态,形成倾斜岩层。 单斜岩层:岩层向一个方向倾斜,倾角又近于相等。
(7)牵引构造:断盘移动时,摩擦、拖曳作用形
成的岩层弯曲
(8)硅化和矿化现象:很多断裂是热水溶液 循环的通道,因此破碎岩石就会受到矿化、硅 化和绢云母化。破碎蚀变带型金矿是重要金矿 床类型之一。如山东焦家、河南上宫都属这种 类型金矿床。
正断层组合:地堑、地垒、阶梯状 逆断层组合:叠瓦状构造等。
(2)地层的重复和缺失;
(3)地貌上的标志:断层崖、断层三角面;
(4)水文上的标志
(5)断层泥和角砾岩 (6)断层擦痕和断层磨光面 (7)捩引现象 (8)硅化和矿化现象

(1)地质体的不连续性:正常延续的地层、矿脉、
岩脉、构造线等突然中断。
(2)地层的重复和缺失:在横切岩层走向的方向上,如果发现地 层有不对称重复现象(注意与褶曲的重复区别),或者地层有缺失 现象,说明有走向断层或接近走向断层的斜断层。

供水水文地质

供水水文地质

第一章地质基础知识1.地下水有哪些优点?答:1、经过天然过滤,水质透明,一般无需净化处理;2、不易受污染;3、水温低,常年变化不大;4、地下水取水建筑物可适当靠近用水户,需水管道短,基建费用较低;5、水量、水质稳定,受气候影响小;6、可以利用含水层调蓄多余的地表水。

2.造岩矿物、矿物、岩石的概念分别是什么?答:造岩矿物——构成岩石的主要成分、明显影响岩石性质,对鉴定岩石类型起重要作用的矿物。

岩石——在地质作用下产生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以一定的规律组成的自然集合体。

矿物——具有一定化学成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是矿石和岩石的组成单位。

第二章地下水的储存与循环1构成含水层的基本条件有哪些?答:1、先决条件:岩层要具有能容纳重力水的空隙,外部的水方有可能进入岩层形成含水层2、有储存和聚集地下水的地质条件;3、具有充足的补给来源:2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转化,有哪几类?答:1自然条件改变引起的转变:(1)河水位的变化;(2)地下水分水岭的改变2.人类活动引起的转化:(1)修建水库;(2)人工开采和矿区排水;(3)农田灌溉与人工回灌第三章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影响有哪些?答(一)人为抬高地下水位,蒸化加强→淡水咸化。

(二)人为降低地下水位,蒸化减弱→咸水淡化。

(三)工业废水、废渣、废气、化肥、农药影响地下水化学成分。

2.地下水在运动过程中有哪些作用?答:1溶滤作用2浓缩作用3离子的交替和吸附作用4脱硫酸作用5脱碳酸作用第四章地下水的运动1引用影响半径R引得特征有哪些?答:①在距抽水井R引处有一个理想的“切割”圆柱体,圆柱体外侧有为常水头,抽水井在这个圆柱体内抽水的效果将和在实际含水层中抽水的效果一样。

②抽水的实际影响范围比R引大得多。

③R引不受S和Q的影响。

2袭布依公式的推导前提条件答:1、含水层为一以井轴为中心的圆柱体,其外围为一高水头的水圈;2、含水层为均质含水层;3、无垂向补给,仅有侧向补给;4、原始水位和隔水底板平行;5、地下水为层流状态。

水文学与供水水文地质总结

水文学与供水水文地质总结

供水水文地质第一章地质基础知识1、了解地球分圈;了解地球表面;2、掌握地壳物质组成含量最多的成分;3、掌握矿物与岩石的关系;掌握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硬度、解理);4、掌握岩石按自然成因的分类;掌握岩浆岩的分类及产状;掌握岩浆岩根据SiO2分类与岩石颜色的关系;掌握沉积岩的形成过程;沉积岩的产状;认识化石存在是沉积岩的特征之一;掌握沉积岩在地球的的分布;掌握松散岩石(第四纪松散堆积物)的概念;5、掌握岩层地质时代分类;掌握国际时代单位与底层单位及对应关系;了解地质年代表;6、掌握岩层产状的要素;掌握文字记录的格式和地质图上的表示方法;7、了解岩层接触关系;8、掌握褶曲基本类型及区别;了解褶曲的几何要素;了解褶曲分类;9、了解裂隙;10、掌握断层(上盘、下盘、上升盘、下降盘、正断层、逆断层);了解其它断层分类;了解断层组合。

第二章地下水的储存与循环1、掌握岩石空隙作为地下水储存场所和运动通道的分类;掌握孔隙表征、影响因素;掌握不同岩石的孔隙度、给水度、渗透系数的大小;掌握孔隙、裂隙、溶隙的联通、分布、方向的差异;2、掌握岩石空隙中的水的形式;掌握各种水的特点;掌握包气带和饱水带;3、掌握岩石的水理性质;了解容水度与孔隙度的区别;掌握给水度;掌握渗透系数的影响因素;4、掌握饱水带岩层按透过和给出水的能力的分类;掌握含水层和隔水层的联系和区别;5、掌握构成含水层的条件;6、掌握地下水按埋藏条件的分类、按含水层的空隙性质分类;了解上层滞水;掌握潜水概念;潜水表征;潜水特点;掌握岩性、厚度对潜水面的影响;掌握潜水等水位线及潜水等水位线图的应用;掌握承压水的概念;承压水的表征;了解承压水的地质构造条件;7、掌握地下水循环的补给方式、排泄方式;掌握泉按补给来源和出露原因的分类;掌握地下水补、径、排的转化。

第三章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1、了解地下水中的气体成分如何反映地下水所处的地球化学环境;2、掌握地下水中的离子;掌握TDS;了解硬度;3、掌握库尔洛夫式、舒卡列夫分类;4、掌握地下水在运动过程中的各种作用的概念;溶滤作用强度的影响因素;浓缩作用的结果;离子交换和吸附作用的强弱;脱硫酸作用的环境;脱碳酸作用的条件及结果。

供水水文地质

供水水文地质

1.4 地质构造
1.4.1 地壳运动简述 一、地壳运动的特点
升降运动:是地壳大致沿地球表面切线方向的运动。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和地堑、裂谷。 水平运动:指地壳运动垂直于地表,即沿地球半径方向的运动。产生海退和海侵现象。
二、地质构造
构造变形:由地壳运动所产生。 非构造变形:如风化、剥蚀、冰川、地表崩塌等。 构造变形和非构造变形,都可归纳为褶曲、断层、裂隙和劈理四类。
二、岩层产状的三要素
A. 走向: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叫走向线,走向线两端延伸的方向就是岩层的走向。 B. 倾向:垂直走向线、沿岩层面向下倾斜的直线叫倾斜线(又称真倾斜线),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称为倾向线, 倾向线所指的方向为倾向(又称真倾向)。 C. 倾角:真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倾向线)的夹角叫倾角,又称真倾角。
பைடு நூலகம்.4.4 褶曲
一、基本概念 A. 褶皱: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岩层产生的连续弯曲现象。 B. 褶曲:褶皱中的单个弯曲。 C. 背斜:岩层向上弯曲。地层对称重复,中间老,两边新。 D. 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地层对称重复,中间新,两边老。 二、褶曲的要素 A. 核部:褶曲的中心部分。 B. 翼部:核部两侧的岩层。 C. 转折端:褶曲中弯曲最强烈的部位 D. 轴面:两翼的近似对称面 E. 轴:轴面与水平面的交线 F. 脊线:顶点的连线 G. 枢纽:褶曲中同一岩层的层面与轴面的交线 三、褶曲的形态分类 根据褶曲轴面产状,结合两翼产状特点,可将褶曲分为:直立褶曲、倾斜褶曲、倒转褶曲、平卧褶曲。 直立褶曲:轴面近于直立,两翼倾向相反,倾角近于相等; 倾斜褶曲:轴面倾斜,两翼倾向相反,倾角不等; 倒转褶曲:轴面倾斜,两翼向同一方向倾斜,有一翼地层层序倒转。 平卧褶曲:轴面近于水平,一翼地层正常,另一翼地层层序倒转。 四、向斜和背斜 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地层对称重复,中间新两边老,易成谷。 背斜:岩层向上弯曲,地层对称重复,中间老两边新,易成山

水文地质知识点总结

水文地质知识点总结

水文地质知识点总结作为水文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水文地质知识点涉及地下水的形成和储集、地下水的运动与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的利用及保护等方面。

下面我们将就水文地质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地下水的形成和储集地下水是指在地下岩石裂隙、岩洞、岩溶缝隙中的自然水源。

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地表水渗漏和地下岩石中的储水层组成。

地下水是地表水向地下渗漏产生,也可以是通过降水、河流渗漏、湖泊、沼泽、水库等地表水渗漏到地下所形成。

一般情况下,地下水多集聚在地下含水层中。

地下含水层是地下水运动中的一种特征变质,是由吸水能力很强的岩石层构成的一个地下水储集地。

地下水的形成和储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岩层的渗透性、受压缩水层的特性、地下水的抬升,还有地下水循环和地下水固有的水源特性等。

二、地下水的运动与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是一种天然资源,它的运动与水文地质条件密切相关。

水文地质条件是指通过地质条件的影响,使得地下水形成与分布的状况。

地下水的运动与水文地质条件主要包括地下水的水位、地下水流动的方向、流速等。

地下水的水位是指地下水位于岩层中的位置情况。

地下水流动的方向是指地下水在地下的流动方向。

而地下水流速是指地下水流动的速度。

地下水的运动与水文地质条件是地下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水文地质条件,可以掌握地下水的流动和分布状况,提高地下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三、地下水的利用及保护地下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水资源。

地下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水源。

地下水的利用主要包括饮用水、工业水、农业水、城市供水等方面。

对地下水的利用,需要合理的开采和利用,保护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的保护主要包括减少地下水污染和地下水补给。

地下水污染是指在地下水的运动过程中,因为人类活动或其他原因,导致地下水中的各种物质浓度增高,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地下水的水质。

地下水的补给是指地下水的源头水源,减少地下水补给,会影响地下水资源。

以上是水文地质知识点的一个简要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加深入的了解水文地质知识。

供水水文地质概述

供水水文地质概述

供水水文地质概述第一节水资源与地下水源一、地球上的水资源和我国的水资源概况宇航员从太空看,地球呈一颗蔚蓝色球。

地球表面71%为海,陆地仅占29%。

水资源:主要指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

地表水资源以多年平均年径流量表示,以天然流域为单元;地下水资源是指存在于地壳表层可供人类利用的地下水量,以多年平均补给量表示。

地球浅部层圈中水的总体积约13.86*108km3,其中海水13.38*108km3,占96.5%,其他咸水0.35*108km3,占0.97%;淡水约为0.35*108km3,占2.53%,其中能被人类开发利用的水主要是江河、湖泊和地下600m深度以内含水层中的淡水,约0.1065*108km3,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77%。

我国的水资源:据国土资源部2002年资料:地下水资源量平均为9235*108m3/a,其中地下淡水资源为8837*108m3/a,地下水淡水可采量多年平均为3527*108m3/a。

扣除地下水与地表径流相互转化的重得量,全国总水资源量约28192*108m3/a,排在全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拥用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居世界第121位。

我国的水资源在时空分配上极不均匀。

空间上,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尤其北方缺水,西南地区水资源丰富;时间上,丰水季节,降水充沛,多洪涝灾害,枯水季节多干旱。

二、地下水源作为供水水源,地下水与地表水相比的优点:一是分布广,便于就地开采使用;二是地下水水质比较好,一般不需处理即可使用;三是地下水量一般较稳定;四是在缺地表水的地区,地下水是通常是唯一的水源;五是地下水可能是矿水;六是可利用含水层调蓄地表水。

但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引发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

第二节供水水文地质勘查概述供水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目的:就是为用水部门寻找、评价、开发、保护与管理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供水水文地质勘的任务:1、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确定主要含水层的分布及含水介质的特征2、寻找地下水水源地,确定开发地下水的地段和开采层位3、研究和确定水文地质计算参数4、计算、评价地下水资源,即对地下水水量进行评价,提出允许开采量(可开采量)5、为地下水资源开发、保护和管理提供水文地质依据,为取水工程设计提供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6、预测开发地下水可能出现的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科学对策和预防措施。

供水水文地质知识点总结

供水水文地质知识点总结

1.自然界(地球)水的分布?自然界的水,以气态、液态、固态形式,分布于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中。

2. 地下水的补给源?大气降水。

冰雪融水。

地表水。

沉积物夹带水。

深部来源水。

含水层之间补给。

人工补给【回灌】。

3.地下水的排泄途径?以泉的形式排泄。

向地表水的排泄。

以蒸发的方式排泄。

不同含水层之间的排泄。

人工排泄【抽取地下水】以火山热液、喷气的形式排泄。

通过植物体液循环排泄。

4.地下水的径流过程、径流成因、径流影响因素?大气降水、地表水等,通过包气带下渗,补给含水层而成为地下水;地下水,又在自重力作用下由高水位处向低水位处渗流【潜水】、或在自承压力作用下由高水压处向低水压处渗流【承压水】,并以泉的形式排出地表或直接补给地表水;如此反复循环。

这就是地下水径流的根本原因。

含水层的空隙性。

影响因素: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如潜水、承压水。

气候条件。

地下水的补给量。

地形的坡度与高度、含水层的产状,直接影响潜水的径流。

地下水的承压大小,直接影响承压水的径流。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与含悬浮物,影响地下水的重度和粘滞性,从而影响地下水的径流。

人为因素,多种工程活动,如修建水库、农填灌溉、矿坑排水、深井注水、抽取地下水等,影响地下水的径流。

5.地下水补给、排泄、径流之间转化关系?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之间密切联系、相互转化,形成地下水循环的完整过程。

当自然条件发生改变时,地下水的径流方向与流量、补给区与排泄区、补给量与排泄量等,可以发生转化,甚至补给区变成排泄区、排泄区变成补给区。

自然条件改变,如河流改道与河床抬升、海进与海退、湖泊与沼泽蜕化、地壳升降与分水岭改变等,可以引起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之间转化。

人类工程活动,如修建水库、开挖渠道、引水灌溉、矿区排水、人工开采、深井注水、抽取地下水等,可以引起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之间转化。

6.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基本概念?含水层:能够给出并透过相当数量地下水的地层。

构成含水层的条件,一是地层中含有空隙且充满足够数量的地下水,二地下水能够在地层空隙中运移。

供水水文地质

供水水文地质
• 变质岩的特征: (1)产状:大多数保存着变质前的岩石产状;(2)
结构:主要有变晶结构;(3)构造:常见的有 片理、片麻状等构造;(4)矿物成分:特有石 榴子石、十字石、红柱石、滑石、石墨等。 • 变质岩的分类: 依据构造分为:片状岩石类,块状岩石类。
地质年代
• 地层层序律: 原始产生的地层具有下老上新的层序规律;
• 构成含水层的基本条件: (1)岩层要有能容纳重力水的空隙(孔隙,裂 隙,溶隙); (2)有存储和聚集地下水的条件; (3)具有充足的补给来源。
• 地下水的分类: 按埋藏条件: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根据含水层的空隙性质:孔隙水、裂隙水、岩 溶水。
上层滞水
• 上层滞水是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它是大气降水 或地表水下渗时,受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的阻托滞留聚集而成。
• 实验方法: n=(1-δ/γ)*100%
δ——松散岩石的干重力密度 γ——松散岩石的密度
裂隙
• 裂隙:固结的坚硬岩石受地壳运动及其他内外地质应力 作用下岩石破裂变形产生的空隙。
• 裂隙可分为:成岩裂隙(指岩石在成岩过程中形成的原 生空隙)、构造裂隙(指构造变动中岩石受应力而产生 的破裂和错位形成的劈理、节理裂隙与断位)和风化裂 隙(指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岩石裂隙)。
• 褶曲是岩层的一个弯曲,它是岩层塑性变形的结果。 • 褶曲的基本要素:核、翼、轴面、轴、转折端、枢纽、
脊线。 • 褶曲的基本类型:背斜和向斜。 • 确定向斜和背斜的基本原则: (1)根据两翼产状确定为褶曲岩层; (2)核部两端的岩层一定是对称重复出现。 • 褶曲在横剖面上的分类(根据轴面的位置和两翼岩层的
松散岩石或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如粘土、粉质粘土、砂、砾石、卵石及其混 合堆积物砂砾石、砂卵石等。 6.不均粒土的透水性,大致与该试样d10对应的粒径所组成的均粒土的透水性相 当,所以d10=0.12m称为“有效粒径”。

自然科学水文地质学供水水文地质勘察

自然科学水文地质学供水水文地质勘察
➢ 水质分析资料——以表格形式反映水质分析的记录 和结果,包括取样日期、取样地点、分析日期、主
要物理性质、主要阳离子含量、干凅残余物、总硬 度、暂时硬度、pH值、游离CO2-2、化学类型。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阅读要点
➢ 勘察的阶段、范围、任务、目的、内容等与设计是 否相符。
➢ 勘察的方法、工作量是否合理且符合规范要求。 ➢ 勘察的资料和成果的水平、可信度。 ➢ 是否查明勘察区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的阶段 ➢ 初步勘察阶段。 主要任务是选取与圈定地下供水水源地。在查明区域水 文地质条件基础上,对可利用的地下水源进行初步的水 质与水量评价,以确定拟建的地下供水水源地,并为详 细勘察和取水工程初步设计提供初步的水文地质资料。 ➢ 详细勘察阶段。 主要任务是对拟建的地下供水水源地进行详细的水质与 水量评价且充分获得取水构筑物附近范围的水文地质资 料,并理定最佳的开采方案,为给水工程施工图设计提 供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
➢ 井中动水位、出水量均稳定后的抽水阶段称为稳定延 续时间。有一段稳定延续时间是保证试验质量的重要 因素,由于井中动水位、出水量均稳定后至下降漏斗 完全稳定还需要一定时间——稳定延续时间。
抽水试验的技术要求——稳定流抽水试验
➢ 必需在试验之前测定天然水位。从井中连续观测三 次的数据均相同、或4h内相差不过2cm时,才可认 为是天然水位。
➢ 对于地质与地理、气象、植被、人文条件部分,阅 读的重点在于地形、地貌、岩石、地层、构造、地 表水、降水、气温、植被、工程活动等对地下水的 形成、类型、储存、分布、埋藏、径流、物化性质 的影响方面。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阅读要点
➢ 对于地下水的水质、水量、评价部分,阅读的重点在 于所用的公式是否正确、水文地质参数是否准确、主 要数据来源是否可靠且是否试验测定、地下水补给源 与补给条件是否查明、是否考虑由于地下水开采而可 能引发新的环境问题、不良地质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自然界(地球)水的分布?自然界的水,以气态、液态、固态形式,分布于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中。

2. 地下水的补给源?大气降水。

冰雪融水。

地表水。

沉积物夹带水。

深部来源水。

含水层之间补给。

人工补给【回灌】。

3.地下水的排泄途径?以泉的形式排泄。

向地表水的排泄。

以蒸发的方式排泄。

不同含水层之间的排泄。

人工排泄【抽取地下水】以火山热液、喷气的形式排泄。

通过植物体液循环排泄。

4.地下水的径流过程、径流成因、径流影响因素?大气降水、地表水等,通过包气带下渗,补给含水层而成为地下水;地下水,又在自重力作用下由高水位处向低水位处渗流【潜水】、或在自承压力作用下由高水压处向低水压处渗流【承压水】,并以泉的形式排出地表或直接补给地表水;如此反复循环。

这就是地下水径流的根本原因。

含水层的空隙性。

影响因素: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如潜水、承压水。

气候条件。

地下水的补给量。

地形的坡度与高度、含水层的产状,直接影响潜水的径流。

地下水的承压大小,直接影响承压水的径流。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与含悬浮物,影响地下水的重度和粘滞性,从而影响地下水的径流。

人为因素,多种工程活动,如修建水库、农填灌溉、矿坑排水、深井注水、抽取地下水等,影响地下水的径流。

5.地下水补给、排泄、径流之间转化关系?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之间密切联系、相互转化,形成地下水循环的完整过程。

当自然条件发生改变时,地下水的径流方向与流量、补给区与排泄区、补给量与排泄量等,可以发生转化,甚至补给区变成排泄区、排泄区变成补给区。

自然条件改变,如河流改道与河床抬升、海进与海退、湖泊与沼泽蜕化、地壳升降与分水岭改变等,可以引起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之间转化。

人类工程活动,如修建水库、开挖渠道、引水灌溉、矿区排水、人工开采、深井注水、抽取地下水等,可以引起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之间转化。

6.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基本概念?含水层:能够给出并透过相当数量地下水的地层。

构成含水层的条件,一是地层中含有空隙且充满足够数量的地下水,二地下水能够在地层空隙中运移。

隔水层:不能给出并透过地下水的地层,或地层给出与透过地下水的数量微不足道。

7.构成含水层的基本条件?具有容纳地下水的空隙条件。

具有储存与聚集地下水的地质条件,如地形坡度、渗流通道、隔水层等。

具有充足的补给水源。

8.含水层的类型?包气带水。

上层滞水。

饱和带水。

潜水。

承压水。

9.包气带水:潜水面以上且充分包气地带的地下水,水量小、含水层不饱和且直接与大气连通,包括土壤水、沼泽水、上层滞水、风化壳中季节水,主要补给源为地表径流、次之为潜水及沉积物夹带水,主要特征为易被污染、动态极不稳定,并且受控于气候条件且随季节变化大,雨季水量多、旱季水量少或干涸。

10.上层滞水:包气带中位于局部隔水层上的地下水,主要补给源为地表径流、次之为潜水及沉积物夹带水,随季节变化且易被污染。

11.潜水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潜水:第一隔水层之上且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12.承压水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承压水:位于相邻两个隔水层之间且承受一定压力的地下水【非重力水】,也称为自流水。

13.承压水的形成条件(含自流盆地、自流斜地)?一是构造盆地【自流盆地】;另一是单斜构造【自流斜地】。

14.地下水的运动特点?曲折、复杂的渗流通道。

迟缓的流速。

一般为紊流,很少出现层流。

绝大多数为非稳定流运动,极少数为稳定流运动。

天然条件下,一般均呈缓变流动,有时为非缓变流动15.渗流?地下水在曲折、复杂的通道中缓慢流动。

紊流?水质点的运动方向不一致、流线随机交叉。

层流?水质点的运动平行一致、流线无交叉现象。

16.稳定流运动?渗流场中地下水各运动要素不随时间而变化的运动。

非稳定流运动?渗流场中地下水运动要素随时间而变化的运动。

缓变流动?流线弯曲度很小而近似直线、相邻流线间夹角很小而近似平行、各过水断面近似平面、同一过水断面上各点水头近似相等的地下水流动。

过水断面?渗流通过的含水层横断面,垂直于流线方向17.采用充满整个含水层的假想水流代替仅在地层空隙中运动的实际水流的前提条件?假想水流通过任一过水断面的流量必需等于实际水流通过同一过水断面的流量。

假想水流在任一过水断面上的水头必需等于实际水流在同一过水断面上的水头。

假想水流在流动过程中所受的阻力必需等于实际水流在渗流过程中所受的阻力。

18.达西定律基本假设?达西定律计算式?地层的岩土属于多孔介质。

地下水在地层中运移表现为渗透或渗流。

自然条件下,地下水在地层中运移的阻力较大,因而为层流运动。

19.水头梯度标量。

渗流单位长度的水头损失)。

渗透系数当水头梯度I =1时,渗透速度20.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的基本类型?垂直取水构筑物:潜水完整井,潜水非完整井,承压水完整井,承压水非完整井 水平取水构筑物;渗水管,渗渠21.裘布依潜水(承压水)完整井公式的推导简化假设条件?抽水前,含水层天然水力坡度为零。

含水层为各向同性的均质体。

含水层底板为隔水层。

影响半径范围内,无渗入、无蒸发,各过水断面上流量不变。

影响半径范围外,流量为零。

影响半径圆周上为定水头。

井内及其附近为二维流,即井内不同深度的水头降均相同。

井附近的水力坡度不大于1/4。

推导过程?实际应用?计算含水层的渗透系数k 。

Q 、H 、R 、s 、r 由抽水试验测出。

预测含水层的抽水量Q 。

k 、H 、R 、s 、r 由设计给出。

22.裘布依公式的若干讨论?23.水跃及其物理意义【表示方法】、实际意义。

当水位降低较大时,井内水位明显低于井壁水位。

水位差△h 。

只有存在水跃,才能使井壁总有一定高度的过水断面,而保证流量Q 渗入井内。

24.裘布依型单井稳定流公式的适用范围?有充足的地下水就地补给水源,并且补给水源的水头稳定。

地下水补给充足、渗流稳定、周转快、调节能力强、储存消耗不明显。

抽水时,能够较快形成新的动态平衡,影响半径和下降漏斗稳定。

在抽水量小于补给量地区,可以先由抽水井附近观测井的数据计算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再采用裘布依型单井稳定流公式预测不同抽水量条件下抽水井内及其附近的地下水位下降值。

25.地下水流向井非稳定流理论的工程应用?评价地下水开采量。

预报地下水位下降。

确定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

26.越流?若抽水含水层的顶板、底板为弱透水层,当从抽水含水层抽水时,由于水头降低而使抽水含水层与相邻含水层之间形成水头差,相邻含水层便通过弱透水层与抽水含水层之间建立水力联系。

27.第一类越流系统?主含水层抽水时,不考虑弱透水层的弹性储量,补给层的水头不变。

第二类越流系统?主含水层抽水时,考虑弱透水层的弹性储量,补给层的水头不变。

第三类越流系统?主含水层抽水时,考虑弱透水层的弹性储量,补给层的水头不断变化。

28.泰斯承压水(潜水)完整井非稳定流运动基本方程建立简化假定条件?含水层为各向同性的均质体且等厚度、侧向无限延伸、产状水平。

抽水之前,含水层水力坡度为零【初始条件】。

对含水层定流量抽水。

抽水过程中,含水层中水的渗流服从达西定律。

抽水时,因水头下降而引起含水层释放弹性水量是瞬时完成的【线弹性行为】。

KAI KA L H H VA Q =-==2129.供水水文地质勘察的定义?以寻找地下水源为目标所开展的各项工作统称为供水水文地质勘察。

目的?为地下水源地寻找、取水工程设计与施工、地下水资源开发与保护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

任务?查明水文地质条件,选择与圈定地下水源。

根据用水要求,评价地下水源的水质与水量。

提出取水工程的选取与布置的技术、经济方案。

对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提出具体建议。

内容?地下水的储量、允许开采量。

地下水的径流、调节能力。

地下水的补给条件。

地下水的边界条件。

地下水的水质、物理化学性质。

地下水的污染状况与污染源、污染途径。

地下水的开采现状。

开采条件下的地下水的动态过程。

与地下水开采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不良地质现象。

30.供水水文地质勘察的阶段及其内容、任务?初步勘察阶段。

主要任务是选取与圈定地下供水水源地。

在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对可利用的地下水源进行初步的水质与水量评价,以确定拟建的地下供水水源地,并为详细勘察和取水工程初步设计提供初步的水文地质资料。

详细勘察阶段。

主要任务是对拟建的地下供水水源地进行详细的水质与水量评价且充分获得取水构筑物附近范围的水文地质资料,并理定最佳的开采方案,为给水工程施工图设计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

3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的方法?收集并研究既有资料,包括基础地质资料、水文地质资料、第四纪地质与地貌资料、环境与灾害地质资料、人文地质与地理资料、遥感地质资料、地球物理资料、地球化学资料、同位素地质资料、农业与植被资料、地方病史资料等。

调查与访问群众。

现场踏勘。

水文地质测绘。

水文地质物探。

水文地质钻探。

水文地质遥感。

水文地质化探。

地下水抽水试验。

地下水长期动态观测。

32.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精度分级?按照由高到低,允许开采量的精度一般划分为A、B、C、D、E等五个级别。

33.抽水试验的目的?测定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为地下水资源评价与保护、供水水源地选择与圈定、取水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必要的水文地质依据。

任务?测定含水层的涌水量及其与水位下降之间关系。

测定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导水系数、给水系数、弹性储水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

测定影响半径大小、降落漏斗形状及其扩展状况。

了解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相邻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

基本类型?单孔抽水试验——从一个孔中抽水,做1-3次水位下降。

可计算孔的出水量与水位下降之间关系、含水层的赋水量和透水性。

多孔抽水试验——从一个孔中抽水,并在抽水孔周围布置若干个观测孔。

除可计算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之外,还能够了解影响半径大小、降落漏斗形状及其扩展状况,合理确定井距、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水力联系。

群孔干扰抽水试验——从两个或两个以上孔中同时抽水。

可了解区域水位下降与总开采量之间关系,并评价地下水的允许开采量、合理确定最佳开采方案。

开采性抽水试验——在枯水期进行,试验抽水量接近于实际供水量。

抽水持续时间,若下降漏斗能够达到稳定,则应抽水一个月以上;若下降漏斗不能达到稳定,则应抽水至下一补给期。

可确定地下水的允许开采量、查清补给量、测定水文地质参数等。

34.抽水井的一般构造?35.非稳定流抽水试验的技术要求?抽水延续时间。

一般按照s-lgt曲线,确定抽水延续时间:当曲线出现拐点后趋于水平时,拐点对应的时间t0可以视为抽水延续时间;若s-lgt 曲线无拐点而呈直线连续下降,则抽水延续时间应视试验目的而适当延长。

然而,据经验,非稳定流抽水延续时间无需太长。

试验中测量要求。

为了绘制s-lgt曲线,试验初期阶段,应加密观测,观测时间间隔为1-2-3-4-6-8-10-15-20-25-30min;以后,每隔30min观测一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