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理论(邹伯敏)第3版_第1章答案.

合集下载

自动控制理论

自动控制理论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结束
电气与新能源学院
2019/12/16
5
如何找我?
刘平,男
Qq: 22478844

动 控
电话:
,13872464572(移动)
制 理
办公地点:电气实验楼2楼201-3房间,即
论 D201-3。
时间:白天没课的时候随时都行。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结束
电气与新能源学院
第一章第一章绪论绪论第二章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第三章第三章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第四章第四章根轨迹法根轨迹法第五章第五章频率分析法频率分析法第六章第六章控制系统的综合校正控制系统的综合校正第七章第七章pidpid控制与鲁棒控制控制与鲁棒控制第八章第八章离散控制系统离散控制系统第九章第九章状态空间分析法状态空间分析法444电气与新能源学院首页上页下页201920192019121212303030教材及参考书1自动控制理论邹伯敏主编机械出版社2自动控制原理蒋大明著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5自动控制原理梅晓榕主编科学出版社6自动控制理论文锋编著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年版555电气与新能源学院首页上页下页201920192019121212303030考核方式
动 统和状态空间分析等。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章节:

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第四章 根轨迹法
第五章 频率分析法
首页
上页 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综合校正
下页 第七章 PID控制与鲁棒控制
末页
结束 第八章 离散控制系统
第九章 状态空间分析法
电气与新能源学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控制系统概述【课后自测】1-1 试列举几个日常生活中的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系统,说明它们的工作原理并比较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优缺点。

解:开环控制——半自动、全自动洗衣机的洗衣过程。

工作原理:被控制量为衣服的干净度。

洗衣人先观察衣服的脏污程度,根据自己的经验,设定洗涤、漂洗时间,洗衣机按照设定程序完成洗涤漂洗任务。

系统输出量(即衣服的干净度)的信息没有通过任何装置反馈到输入端,对系统的控制不起作用,因此为开环控制。

闭环控制——卫生间蓄水箱的蓄水量控制系统和空调、冰箱的温度控制系统。

工作原理:以卫生间蓄水箱蓄水量控制为例,系统的被控制量(输出量)为蓄水箱水位(反应蓄水量)。

水位由浮子测量,并通过杠杆作用于供水阀门(即反馈至输入端),控制供水量,形成闭环控制。

当水位达到蓄水量上限高度时,阀门全关(按要求事先设计好杠杆比例),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一旦用水,水位降低,浮子随之下沉,通过杠杆打开供水阀门,下沉越深,阀门开度越大,供水量越大,直到水位升至蓄水量上限高度,阀门全关,系统再次处于平衡状态。

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的优缺点如下表1-2 自动控制系统通常有哪些环节组成各个环节分别的作用是什么解:自动控制系统包括被控对象、给定元件、检测反馈元件、比较元件、放大元件和执行元件。

各个基本单元的功能如下:(1)被控对象—又称受控对象或对象,指在控制过程中受到操纵控制的机器设备或过程。

(2)给定元件—可以设置系统控制指令的装置,可用于给出与期望输出量相对应的系统输入量。

(3)检测反馈元件—测量被控量的实际值并将其转换为与输入信号同类的物理量,再反馈到系统输入端作比较,一般为各类传感器。

(4)比较元件—把测量元件检测的被控量实际值与给定元件给出的给定值进行比较,分析计算并产生反应两者差值的偏差信号。

常用的比较元件有差动放大器、机械差动装置和电桥等。

(5)放大元件—当比较元件产生的偏差信号比较微弱不足以驱动执行元件动作时,可通过放大元件将微弱信号作线性放大。

现代控制理论第3版课后答案

现代控制理论第3版课后答案

现代控制理论第3版刘豹唐万生机械工业出版社课后全部 答案第一章答案1-1试求图1-27系统的模拟结构图,并建立其状态空间表达式。

图1-3取输入双输由系统模拟结构图系统的状态方程如下:图1-2添统方块结构图KnS(s)解:系统的模拟结构图如x 1 x 2令(s ) y ,则 y X 1所以,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及输出方程表达式为X i X 2 X 3y i 0 0 0 0 0X 4 X 5 X 6i-28所示。

以电压u(t)为输入量,求以电感中的电流和电容上的电压作为状态变量的状态方程,和以电阻R 2上的电压作为输出量的输出方程。

X 2K bJ2X 3? KP KnX 3— X 3 X 4J 1 J 1 ?X 4X 3?X 5 K 1X 3 K 1X 6 1K p X 5 —— X J iJ iX 6K i K P X i K iK PX 6 K iu K PX i ? X 2 ? X 3 ? X 4 ? X 5?X 60 i 0 0 0 0 00 0K i-00 K b J2K J i i K i 0 0 0 0K n i J i J 0 0 0 0 00 0 K p J i 0 K i K i K?X i X 2 X 3 X 4 X 5 X 60 0 0 0 u0 K i K pi-2有电路如图x 4解:由图,令 i 1 x 1,i 2 x 2,u c x 3 ,输出量 y R 2x 2图i-30双输入--双输出系统模拟结构图x 2 x 3有电路原理可知: Ri x 1 L 1 x 1 x 3uL 2 x 2 R 2x 2 x 3 既得x i x 2 Cx 3 x i?x 2?x 3R i i i x i x 3 u L i L i L i R 2 i-- x 2 --- x3L 2L 2i i —x 1 — x 2 C Cy R 2x 2写成矢量矩阵形式为: R i o _____ x i L io x 20 o x 3 1 C i iLi x i i 匚x 2 0 u L2 x3 00 R 2 L 2 1 C x i0 R 2 0 x 2x 3i-4两输入小,U2,两输出yi ,i-30所示,试求其状态空间表达式和传递函数阵。

自动控制理论邹伯敏第三版第一章课件【精选】

自动控制理论邹伯敏第三版第一章课件【精选】

主反馈
3、自动控制系统中信号的定义
(1)输入信号: 指给定装置输出的给定信号, 又称为参考输入或给定量。r(t) (2)输出信号(被控量):指控制系统中被控制 的物理量。c(t) (3)反馈信号: 将系统(或环节)的输出信号经变 换、处理后送到系统 (或环节) 的输入端的信 号。b(t)
(4)误差信号:参考输入与主反馈信号之差 。 e(t)=r(t)-b(t) (5)扰动信号: 除控制信号以外,对系统的输 出有影响的信号,有内外扰动之分。 噪声d(t)
④1948年,伊万恩提出根轨迹分析方法
⑤1949年,英国人维纳在火炮控制中发现了反馈的概念,出 版了《控制——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奠 定了控制论的基础
50年代中期,添加了非线性系统理论和离散控制理论,形 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3. 发展 迅速渗透到许多学科,应用于火炮、导弹控制系
统,数控、电力、 冶金
钱学森,1954年首创《工程控制论》
推广到其它领域: 生物控制论:生命系统 经济控制论:经济运行与发展问题 社会控制论: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问题 状态空间法被引入到控制理论中,Kalman 提出了能控
性,能观性, 是现代控制理论的重要标志.
三、分类
1.经典控制理论 40~50年代 以传递函数为基础,研究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制的基本原理 ③ 1877年,劳斯,1895年,赫维茨分别提出了系统稳定的
代数判据(19世纪末)
2. 奠定基础(20世纪)——经典控制论
①30~40年代,奈奎斯特提出系统稳定性的频率判据
奈氏图、奈氏判据,从时域分析转到频域分析
②1940年,博德在频率法中引入对数坐标系,博德图
③1942年,哈里斯引入传递函数概念

自动控制理论第三版课后答案

自动控制理论第三版课后答案

《自动控制理论 第2版》习题参考答案第二章2-1 (a)()()1121211212212122112+++⋅+=+++=CS R R R R CS R R R R R R CS R R R CS R R s U s U(b)()()1)(12221112212121++++=s C R C R C R s C C R R s U s U 2-2 (a)()()RCs RCs s U s U 112+= (b) ()()141112+⋅-=Cs R R R s U s U (c) ()()⎪⎭⎫⎝⎛+-=141112Cs R R R s U s U 2-3 设激磁磁通ff i K =φ恒定()()()⎥⎦⎤⎢⎣⎡++++=Θφφπφm e a a a a m a C C f R s J R f L Js L s C s U s 26022-4()()()φφφπφm A m e a a a a m A C K s C C f R i s J R f L i Js iL C K s R s C +⎪⎭⎫⎝⎛++++=260232-5 ()2.0084.01019.23-=⨯--d du i2-8 (a)()()()()3113211G H G G G G s R s C +++=(b)()()()()()31243212143211H G H G G G H G G G G G G s R s C +++++=2-9 框图化简中间结果如图A-2-1所示。

0.7C(s)++_R(s)113.02++s s s22.116.0+Ks+图A-2-1 题2-9框图化简中间结果()()()()52.042.018.17.09.042.07.023++++++=s k s k s s s R s C2-10()()4232121123211G H G G H G G H G G G G s R s C ++-+=2-11 系统信号流程图如图A-2-2所示。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及答案.doc【范本模板】

自动控制原理习题及答案.doc【范本模板】

第一章 习题答案1—1 根据题1—1图所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图(1) 将a,b 与c ,d 用线连接成负反馈状态;(2) 画出系统方框图。

解 (1)负反馈连接方式为:d a ↔,c b ↔;(2)系统方框图如图解1-1 所示.1-2 题1-2图是仓库大门自动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

试说明系统自动控制大门开闭的工作原理,并画出系统方框图。

题1-2图 仓库大门自动开闭控制系统解 当合上开门开关时,电桥会测量出开门位置与大门实际位置间对应的偏差电压,偏差电压经放大器放大后,驱动伺服电动机带动绞盘转动,将大门向上提起。

与此同时,和大门连在一起的电刷也向上移动,直到桥式测量电路达到平衡,电动机停止转动,大门达到开启位置。

反之,当合上关门开关时,电动机带动绞盘使大门关闭,从而可以实现大门远距离开闭自动控制。

系统方框图如图解1-2所示。

1-3 题1—3图为工业炉温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指出被控对象、被控量和给定量,画出系统方框图.题1-3图 炉温自动控制系统原理图解 加热炉采用电加热方式运行,加热器所产生的热量与调压器电压c u 的平方成正比,c u 增高,炉温就上升,c u 的高低由调压器滑动触点的位置所控制,该触点由可逆转的直流电动机驱动.炉子的实际温度用热电偶测量,输出电压f u 。

f u 作为系统的反馈电压与给定电压r u 进行比较,得出偏差电压e u ,经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放大成a u 后,作为控制电动机的电枢电压。

在正常情况下,炉温等于某个期望值T °C,热电偶的输出电压f u 正好等于给定电压r u 。

此时,0=-=f r e u u u ,故01==a u u ,可逆电动机不转动,调压器的滑动触点停留在某个合适的位置上,使c u 保持一定的数值。

这时,炉子散失的热量正好等于从加热器吸取的热量,形成稳定的热平衡状态,温度保持恒定。

当炉膛温度T °C 由于某种原因突然下降(例如炉门打开造成的热量流失),则出现以下的控制过程:控制的结果是使炉膛温度回升,直至T °C 的实际值等于期望值为止。

自动控制理论第一章习题答案

自动控制理论第一章习题答案

⾃动控制理论第⼀章习题答案第⼀章⾃动控制概论思考题1、什么是⾃动控制?他对⼈类活动有什么意义?所谓⾃动控制就是在没有⼈直接参与的情况下,通过控制装置使被控制对象或⽣产过程⾃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使之达到预期的状态或性能要求。

⾃动控制是⼈类在认识世界和发明创新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门重要的科学技术。

依靠它,⼈类可以从笨重、重复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更富创造性的⼯作。

2、什么是反馈?什么是负反馈?通常,我们把输出量送回到输⼊端并与输⼊信号⽐较的过程称为反馈。

若反馈的信号是与输⼊信号相减⽽使偏差值越来越⼩,则称为负反馈。

3、开环控制系统是怎样实现控制作⽤的?请举例说明。

开环控制系统:如果系统的输出端和输⼊端之间不存在反馈回路,输出量对系统的控制作⽤没有影响,这样的系统称为开环控制系统。

例:原始的数控机床进给系统就是开环控制系统。

指令输⼊到计算机控制系统之中,带动步进电机运动,使⼯作台移动,产⽣位移输出。

在⽇常⽣活中,许多控制系统都可以理解成开环控制系统,如电风扇的转速是由档位决定的,不能根据环境温度⾃动调节;洗⾐机定时系统是由功能和时间决定,不能根据所洗⾐物清洁程度⾃动调节。

4、闭环控制系统是怎样实现控制作⽤的?请举例说明。

闭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亦称为反馈控制,Feedback Control)是指能对输出量与输⼊量进⾏⽐较,并且将它们的偏差作为控制⼿段,以保持两者之间预定关系的系统。

如:⾃动调温空调,当环境温度⾼于设定温度时,空调制冷系统⾃动开启,调定室温到设定值。

5、对⾃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是:系统的稳定性、响应的快速性、响应的准确性。

6、试叙述电冰箱中温度控制系统的温度控制过程。

电冰箱温度控制系统由感温管,温度调节,执⾏动作等系统组成。

冰箱没⼯作时,感温管内⽓体遇热就膨涨,触点就将两原来断开的接触点靠在⼀起了。

冰箱在⼯作时,由于冰箱内制冷系统在给冰箱不段的输⼊冷⽓,就越来越冷,随着温度不短降低,感温管内的⽓体缩⼩,⽓垫就将断点段开,然⽽就将冰箱停⽌⼯作!7、试叙述骑⾃⾏车时的闭环控制过程。

自动控制理论基础答案

自动控制理论基础答案
G3
C
G1G3 G1G2 G3 H 1 G1G2 C R ( s) R( s ) 1 G2 H 1 G1G3 G1G2 G3 H 1 G1G2
2)令R(s)=0, 求出CN(s)
R+ +
G1 (s)
G4 (s)
N
G 2(s) H 1(s) G3(s)
+
+
+ +
C
U r (s)
R2
u c u o -
-
图E2.3 题2-3 RLC电路
+
R1 ur
u u co
C
L
+
IR1
IC
IL
R2 uo c u -
-
Ur -
1 R1
IR1
-
IC
1 C1 s
UC
-
1 R Ls IL 2
Uo
U o ( s) R2 G( s) U r ( s) ( R1Cs 1)(Ls R2 ) R1
C(s)
G4 (G1G3 G1G2 G3 H 1 G1G2 ) 1 G2 H 1
N(s)
+ + G1G3 G1G2 G3 H 1 G1G2 1 G2 H 1
C(s)
G4 (G1G3 G1G2 G3 H 1 G1G2 ) 1 G2 H 1
C (s) 1 G2 H1 G4 (G1G3 G1G2 G3 H1 G1G2 ) 则 N ( s) 1 G2 H1 G1G3 G1G2 G3 H1 G1G2 1 G2 H 1 G4 (G1G3 G1G2 G3 H 1 G1G2 ) C N ( s) N ( s) 1 G2 H 1 G1G3 G1G2 G3 H 1 G1G2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版)试题及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版)试题及答案

2012年6月23日星期六课程名称: 自动控制理论 (A/B 卷 闭卷)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5分)1、反馈控制又称偏差控制,其控制作用是通过 与反馈量的差值进行的。

2、复合控制有两种基本形式:即按 的前馈复合控制和按 的前馈复合控制。

3、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G 1(s)与G 2(s)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为()G s ,则G(s)为 (用G 1(s)与G 2(s) 表示)。

4、典型二阶系统极点分布如图1所示,则无阻尼自然频率=n ω ,阻尼比=ξ ,该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 。

5、若某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为0.20.5()105t t g t e e --=+,则该系统的传递函数G(s)为 。

6、根轨迹起始于 ,终止于 。

7、设某最小相位系统的相频特性为101()()90()tg tg T ϕωτωω--=--,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8、PI 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关系的时域表达式是 , 其相应的传递函数为 ,由于积分环节的引入,可以改善系统的 性能。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20分)1、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 ( )A 、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B 、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C 、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D 、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

2、下列哪种措施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没有效果 ( )。

A 、增加开环极点;B 、在积分环节外加单位负反馈;C 、增加开环零点;D 、引入串联超前校正装置。

3、系统特征方程为 0632)(23=+++=s s s s D ,则系统 ( )A 、稳定;B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单调指数上升;C 、临界稳定;D 、右半平面闭环极点数2=Z 。

4、系统在2)(t t r =作用下的稳态误差∞=ss e ,说明 ( )A 、 型别2<v ;B 、系统不稳定;C 、 输入幅值过大;D 、闭环传递函数中有一个积分环节。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版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版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版自动控制原理(第三版)第一章引论本章简要介绍了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并对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进行了概述。

通过对自动控制领域的引言,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提供了基础。

第二章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本章详细介绍了建立自动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方法和技巧。

包括对连续和离散系统的建模过程,以及常见系统的数学描述方法。

此外,还对模型的稳定性和性能进行了分析,为后续章节中的控制器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三章传递函数本章主要讨论了连续系统的传递函数表示方法,并介绍了常见的传递函数运算技巧。

通过对传递函数的深入研究,为后续章节中的控制器设计和分析提供了工具和方法。

第四章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本章介绍了控制系统在时域分析中应用的方法和技巧。

包括对单位阶跃响应和单位冲激响应的分析,以及通过阶跃响应法进行系统参数估计的方法。

通过对时域分析的深入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

第五章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本章主要介绍了控制系统在频域分析中的应用。

包括对频率响应曲线和波特图的分析,以及使用频域方法进行系统性能评估和控制器设计的技巧。

通过对频域分析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优化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

第六章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本章详细介绍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和技巧。

包括对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判据和稳定性分析方法的讲解,以及通过根轨迹法和Nyquist稳定性判据进行系统稳定性分析的实例。

通过对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学习,可以更好地评估和改善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第七章比例控制本章主要介绍了比例控制的原理和应用。

包括对比例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的解释,以及比例控制的优缺点和应用领域的说明。

通过对比例控制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控制系统中的比例控制器。

第八章积分控制本章详细介绍了积分控制的原理和应用。

包括对积分控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解释,以及积分控制的优缺点和应用案例的讲解。

通过对积分控制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控制系统中的积分控制器。

自控原理习题答案(全)

自控原理习题答案(全)

第一章 习题答案1-11-21-3 闭环控制系统主要由被控对象,给定装置,比较、放大装置,执行装置,测量和变送装置,校正装置等组成。

被控对象:指要进行控制的设备和过程。

给定装置:设定与被控量相对应给定量的装置。

比较、放大装置:对给定量与测量值进行运算,并将偏差量进行放大的装置。

执行装置:直接作用于控制对象的传动装置和调节机构。

测量和变送装置:检测被控量并进行转换用以和给定量比较的装置。

校正装置:用以改善原系统控制性能的装置。

题1-4 答:(图略)题1-5 答:该系统是随动系统。

(图略) 题1-6 答:(图略)第二章习题答案题2-1 解:(1)F(s)=12s 1+-Ts T(2)F(s)=0.5)421(2+-s s(3)F(s)=428+⋅s es sπ(4)F(s)=25)1(12+++s s(5)F(s)=32412ss s ++ 题2-2 解:(1) f(t)=1+cost+5sint(2) f(t)=e -4t(cost-4sint)(3) f(t)=t t t te e e 101091811811----- (4) f(t)= -tt t te e e ----+-3118195214(5) f(t)= -tt e e t 4181312123--+++题2-3 解:a)dtdu u C R dt du R R c c r 22111=++)( b)r c c u CR dt du R R u C R dt du R R 1r 12112111+=++)( c) r r r c c c u dtdu C R C R dtu d C C R R u dtdu C R C R C R dtu d C C R R +++=++++)()(1211222121122111222121 题2-4 解:a) G(s)=1)(212++s T T sT (T 1=R 1C, T 2=R 2C )b) G(s)=1)(1212+++s T T s T (T 1=R 1C, T 2=R 2C )c) G(s)= 1)(1)(32122131221+++++++s T T T s T T s T T s T T (T 1=R 1C 1, T 2=R 1C 2, T 3=R 2C 1, T 4=R 2C 2 )题2-5 解:(图略) 题2-6 解:33)(+=Φs s 题2-7 解:a) ksf ms s +-=Φ21)(b) )()()(1))(1)(()(21221s G s G s G s G s G s +++=Φc) )()(1)())()(()(31321s G s G s G s G s G s ++=Φd) )()()()(1))()()(323121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Φe) G(s)=[G 1(s)- G 2(s)]G 3(s)f) )()()()()()()()()()(1)()()()()(43213243214321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Φg) )()()()()()()()(1)()()()(43213212321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Φ题2-8 解:102310)1()()(k k s s T Ts k k s R s C ⋅++++⋅=1023101)1()()(k k s s T Ts k k s N s C ⋅++++⋅=1023102)1()()(k k s s T Ts s T k k s N s C ⋅++++⋅⋅⋅= 题2-9 解:)()()()(1)()()(4321111s G s G s G s G s G s R s C +=)()()()(1)()()(4321222s G s G s G s G s G s R s C +=)()()()(1)()()()()(432142121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R s C +=)()()()(1)()()(4321412s G s G s G s G s G s R s C +=题2-10 解:(1)3212321)()(k k k s k k k s R s C +=3212032143)()()(k k k s s G k k k s k k s N s C +⋅+=(2) 2140)(k k sk s G ⋅-= 题2-11 解:122212211111)()1()()(z z s T s T T C s T T s T k k s s m m d e L ⋅++⋅+++⋅=ΘΘ (T 1=R 1C, T 2=R 2C, T d =L a /R a , T m =GD 2R a /375C e C m )第三章 习题答案3-1. s T 15=(取5%误差带) 3-2. 1.0=H K K=2 3-3.当系统参数为:2.0=ξ,15-=s n ω时,指标计算为:%7.52%222.0114.32.01===-⨯---e eξξπσs t ns 352.033=⨯==ξωs t n p 641.02.01514.3122=-⨯=-=ξωπ当系统参数为:0.1=ξ,15-=s n ω时,系统为临界阻尼状态,系统无超调,此时有:st ns 95.057.10.145.67.145.6=-⨯=-=ωξ3-4.当110-=s K 时,代入上式得:110-=s n ω,5.0=ξ,此时的性能指标为:%3.16%225.0114.35.01===-⨯---e eξξπσs t ns 6.0105.033=⨯==ξωs t n p 36.05.011014.3122=-⨯=-=ξωπ当120-=s K 时,代入上式得:11.14-=s n ω,35.0=ξ,此时的性能指标为:%5.30%2235.0114.335.01===-⨯---e eξξπσs t ns 6.01.1435.033=⨯==ξω由本题计算的结果可知:当系统的开环放大倍数增大时,其阻尼比减小,系统相对稳定性变差,系统峰值时间变短,超调量增大,响应变快,但由于振荡加剧,调节时间不一定短,本题中的调节时间一样大。

自动控制理论第一章习题答案

自动控制理论第一章习题答案

第一章自动控制概论思考题1、什么是自动控制他对人类活动有什么意义所谓自动控制就是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通过控制装置使被控制对象或生产过程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使之达到预期的状态或性能要求。

自动控制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发明创新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门重要的科学技术。

依靠它,人类可以从笨重、重复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更富创造性的工作。

2、什么是反馈什么是负反馈通常,我们把输出量送回到输入端并与输入信号比较的过程称为反馈。

若反馈的信号是与输入信号相减而使偏差值越来越小,则称为负反馈。

3、开环控制系统是怎样实现控制作用的请举例说明。

开环控制系统:如果系统的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不存在反馈回路,输出量对系统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这样的系统称为开环控制系统。

例:原始的数控机床进给系统就是开环控制系统。

指令输入到计算机控制系统之中,带动步进电机运动,使工作台移动,产生位移输出。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控制系统都可以理解成开环控制系统,如电风扇的转速是由档位决定的,不能根据环境温度自动调节;洗衣机定时系统是由功能和时间决定,不能根据所洗衣物清洁程度自动调节。

4、闭环控制系统是怎样实现控制作用的请举例说明。

闭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亦称为反馈控制,Feedback Control)是指能对输出量与输入量进行比较,并且将它们的偏差作为控制手段,以保持两者之间预定关系的系统。

如:自动调温空调,当环境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空调制冷系统自动开启,调定室温到设定值。

5、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是:系统的稳定性、响应的快速性、响应的准确性。

6、试叙述电冰箱中温度控制系统的温度控制过程。

电冰箱温度控制系统由感温管,温度调节,执行动作等系统组成。

冰箱没工作时,感温管内气体遇热就膨涨,触点就将两原来断开的接触点靠在一起了。

冰箱在工作时,由于冰箱内制冷系统在给冰箱不段的输入冷气,就越来越冷,随着温度不短降低,感温管内的气体缩小,气垫就将断点段开,然而就将冰箱停止工作!7、试叙述骑自行车时的闭环控制过程。

《自动控制理论(第3版)》第01章

《自动控制理论(第3版)》第01章

d(t)
➢ r(t)-----系统的参考输入(简称输入量或给定量) ➢ c(t)-----系统的被控制量(又简称输出量) ➢ b(t)-----系统的主反馈量 ➢ e(t)-----系统的误差 e(t)= r(t)- b(t)
➢ d(t) -----系统的扰动,它是一种对系统输出产生不利的信号
➢ 给定环节-----产生参与输入信号的元件 如:电位器、旋转变压器 等 ➢ 控制器-----其输入是系统的误差信号,经变换或相关的运算后,产生期
14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五:十点 十一分。
3、经典控制理论的孕育
§1875年,英国劳斯提出代数稳定判据。
§ 1895年,德国赫尔维兹提出代数稳定判据。
§ 1892年,俄国李雅普诺夫提出稳定性定义和两个稳定 判据。
§ 1932年,美国奈奎斯特提出奈氏稳定判据。
§二战中自动火炮、雷达、飞机以及通讯系统 的控制研究直接推动了经典控制的发展。
一、发展简史 (一)、经典控制理论
1、首例 最早工业应用的自动装置:1769年Watt发明的飞球
式蒸汽机调速器。
一种凭借直觉的实证性发明。
11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五:十点 十一分。
飞球调节器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个自动控制系统
12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五:十点 十一分。
没有理论指导使控制技术停滞了一个世纪!
28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五:十点 十一分。
方框图构成元素:
(1) :元件 (2) :信号(物理量)及传递方向 (3) :比较点(信号叠加) (4) :引出点(分支、信号强度) (5)+/- :符号的意义(正、负反馈)
29
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五:十点 十一分。

自动控制理论第版邹伯敏

自动控制理论第版邹伯敏
4
5、一般校正方法
R


Gc (s)
G0 s
Y
串联校正
H s
R


G1(s)

G2 (s)
Gc (s)
Y
反馈校正
H (s)
5
Gr ( s)
R s

E s

Gc ( s)

Y s
Go ( s)
按参考输入前馈补偿的复合控制
Gn ( s)
R s

N s

5.校正后ωc=ωm。
20
15
10
20 lg
10 lg
10
-1
5
0 -2 10
m c 成立的条件是 Lo (c ) 10lg
ωm
10
0
T
1
10
1
m
1 Ts Gc ( s ) 1 Ts
22
(6) 确定超前校正装置的交接频率
m 1 1 aT a
高频段抬高,抗高频干扰能 力有所下降,有一定影响
19
四、超前校正环节的设计步骤
(1) 根据给定的系统稳态性能指标,确定系统的开 环增益K;
(2) 绘制在确定的K值下系统的Bode图,并计算其 相角裕度 0 ; (3) 根据给定的相角裕度 ,计算所需要的相角超 前量0
100(0.042s 1) Gc ( s)G0 ( s) s(0.1s 1)(0.014s 1)
校正后系统的相位裕量为
180 90 tan1 0.1c tan1 0.042c tan1 0.014c 43.6
满足系统的性能指标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