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技术》2015期末试题及答案
电大《科学与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1.科学经历了不同的时代。
16世纪是以科学家伽利略为代表的个体活动时代,17世纪是以科学家牛顿为代表的皇家学会时代,18世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以科学家爱迪生为代表的集体研究时代。
当今科学已经进入了国际合作的跨国建制时代。
2.18世纪末,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指出:技术是为了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
a3.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4.1895年,达尔文出版了划时代巨著《物种起源》,标志着科学的生物进化论的诞生。
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思想是自然选择学说。
5.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①变异的普遍性;②繁殖过剩; ③生存斗争与适者生存。
6.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使用。
7.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并列入21世纪重点研究开发的高新技术领域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
8.原子的范围是10-10m、原子核的范围是10-14m、夸克的范围10-20m。
9.原子能的释放方式是:原子能的衰变、原子能的裂变、原子能的聚变。
其中利用最多的是原子能的裂变。
10.核能的和平利用中最主要的一种方式是核电。
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反应所放出的核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的发电厂。
11. 现代化学发展的特点是研究层面由宏观向微观发展,研究方法由定性向定量发展,研究对象由静态向动态发展,研究结果由描述性向推理性发展。
12.基础分析化学的任务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13.细胞融合技术属于细胞融合工程,多利羊的培育主要采用了细胞核移植技术。
14.目前,大多数人都采用“诱导楔合假说”来解释酶的作用机理。
(科学家早期提出的是“锁钥假说”)15.细胞核的基本结构包括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核液四个组成部分。
16.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是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的确立。
17.生物体内存在两大类核酸。
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另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2018电大《科学与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版---精品管理资料
科学与技术复习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自然界中一切物体的相互作用,都可能归结为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即引力、弹力、电磁力和( C )相互作用。
A.地磁力 B.分子力C强力 D.结合力2.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 D )的最小功能单位。
A.细胞 B.蛋白质 C.氨基酸 D.遗传物质3. 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面世,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 A )技术而培养出的克隆动物.A.细胞核移植B.细胞融合C.细胞培养 D.细胞膜嫁接4.由无数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巨大集合体称为( A )。
A.星系 B.星空 C.星云 D.星际5.光纤通信利用光纤来传送( C ),它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
A.电 B.声 C.光D.机械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6.科学是技术发展的__理论__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他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7.我国863计划中,被评选列入该纲要的8个技术群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技术。
8.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是以__信息技术为先导的。
9.板块构造说的理论是在__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的。
10.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1.核能是在原子核变化过程中,从变化前后原子核质量亏损的质量差转化来的能量.12。
纳米材料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材料颗粒加工到纳米级(lo-g米),再用这种超细微粒子制造的材料。
13。
地球外部圈层结构指地球外部离地表平均800千米以内的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14.物质生产力一(劳动者十劳动资料十劳动对象十管理+……)高科技。
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5.简述科学认识发展的动因。
(1)科学认识发展的外部动因(8分)恩格斯曾经指出:“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越来越是对自然界的认识进展的主要动力"。
《科学与技术》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版
科学与技术复习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自然界中一切物体的相互作用,都可能归结为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即引力、弹力、电磁力和(C)相互作用。
A.地磁力B.分子力C强力D.结合力2.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D)的最小功能单位。
A .细胞B .蛋白质C .氨基酸D .遗传物质3.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面世,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A)技术而培养出的克隆动物。
A. 细胞核移植 B .细胞融合C.细胞培养 D .细胞膜嫁接4.由无数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巨大集合体称为(A)。
A.星系 B .星空 C .星云 D .星际5.光纤通信利用光纤来传送(C),它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
A.电 B .声 C .光 D .机械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6.科学是技术发展的__理论__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他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7 .我国863计划中,被评选列入该纲要的8个技术群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技术。
8 .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是以__信息技术为先导的。
9.板块构造说的理论是在__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的。
10.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1.核能是在原子核变化过程中,从变化前后原子核质量亏损的质量差转化来的能量。
12. 纳米材料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材料颗粒加工到纳米级(lo-g米),再用这种超细微粒子制造的材料。
13. 地球外部圈层结构指地球外部离地表平均800千米以内的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14 .物质生产力一(劳动者十劳动资料十劳动对象十管理+⋯⋯)高科技。
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5.简述科学认识发展的动因。
(1)科学认识发展的外部动因(8分)恩格斯曾经指出:“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越来越是对自然界的认识进展的主要动力”。
14-15科学六下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小学六年级期末测试科学试题一、填一填。
(22颗☆,1空1颗☆)1、电磁铁通电时,产生;断电时,消失。
电磁铁是将能转化成能的装置。
2、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不断地、、、的过程。
3、大气层是地球最外部的圈层,它包围着和。
物质成分以和为主。
4、太阳系是由、围绕太阳运行的、、以及围绕行星运转的组成的。
5、降落伞是一种利用实现从高空缓慢下降的专用工具。
帆船是利用的力量航行的。
6、蚂蚁是依靠给同伴传递信息的。
7、用热水烫瘪了的乒乓球,这是能转化为能。
二、小法官(在你认为正确的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16颗☆,1题2颗☆)。
1、钻木取火是将动能转化为热能。
()2、大气层是地球的保护伞,是地球上生命活动的很重要保障。
()3、磁性黑板是根据电磁铁的性质制作的。
()4、熟睡中的人不需要消耗能量。
()5、能量转化是在物体工作时发生的。
物体不工作,就没有能量转化。
()6、月亮是天空中最亮、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7、如果没有能量,人类和自然界的一切活动仍可继续。
()8、几个孩子同玩一个秋千,体重大的人荡的快,体重小的荡的慢。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18颗☆,1题2颗☆)1、汽车发动机是将()转化成机械能的装置。
A 光能B 电能C 化学能2、既改变电磁铁的电流方向,又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电磁铁的磁极会()。
A 改变B 不变C 无法确定3、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
A 土星B 木星C 天王星D 地球4、人的青春期是()。
A、出生到20岁 B 、10到20岁C、20到40岁 D 、40到60岁5、光年是()单位。
A、时间B、距离6、能将无线电波反射回地球的大气层是()。
A、平流层B、中间层C、热层D、逃逸层7、网络时代真正实现了通信的零距离,网络时代应该处于人类传递信息的()。
A、第二阶段B、第三阶段C、第四阶段D、第五阶段8、适应飞机飞行的圈层是()。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科学与技术》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编号:1171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科学与技术》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1171〕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原子由〔〕和原子核组成。
A.粒子B.质子C.电子D.夸克2.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是〔〕oA.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B.纳米材料超导材料和稀土材料C.非晶态合金外形记忆合金和贮氢合金D.半导体陶瓷工程塑料和特种橡胶3.蛋白质的根本构造单位是〔〕oA.蛋白B.酶C.细胞D.氨基酸4.地球的外部圈层构造是〔〕、水圈和生物圈。
A.地质圈B.微生物圈C.大气圈D.矿物圈5o 〔〕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Ao超导B.微电子C.纳米D.生物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20分〕6.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科学是一种探索的过程,科学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
7.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和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8.火的利用是人类最先的一项化学实践活动。
9.太阳是恒星,是宇宙中的一种最主要天体类型。
10.全球三大环境热点问题是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1.超导材料:能产生电阻趋近于零现象的材料,称为 "超导材料〞。
12.恒星:由炽热气态物质组成,能白行发热发光的球形或接近球形的天体。
13.计算机语言:通俗地讲就是一套计算机能识别的指令系统。
14.物质生产力表达式:物质生产力一〔劳动者I•劳动资料I•劳动对象I-管理+高科技〕。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5.简述核能的特性。
答:要点-:〔4分〕核能是高效的能源,一千克天然铀所能够发出的电量是同量木材、煤、石油等燃料所发电量的万倍以上,也是太阳能、水能等天然能源发电量的万倍以上。
要点二:〔3分〕核能是清洁的能源,一座核电站每年卸出的燃烧后的乏燃料所产生的污染要比一座同功率的燃煤电站所产生的污染要小得多。
当然,由于核电站的乏燃料都是放射性元素,处理时要处理特殊的科学技术问题。
但总量少、总容积小是其根本特点。
(更新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科学与技术》单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更新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科学与技术》单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盗传必究一、单项选择题题目1材料是人们用来制造有用物品的各种。
选择一项:A. 分子B. 元素C. 物资D. 原子题目2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是。
选择一项:A. 染色体复制B. 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的确立C. 遗传因子D. 核酸组成题目3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是地壳、地幔和。
选择一项:A. 内核B. 地貌C. 海沟D. 地心题目4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是技术。
选择一项:A. 生物B. 纳米C. 超导D. 微电子题目5安全炸药的发明者。
选择一项:A. 达默B. 诺贝尔C. 爱因斯坦D. 牛顿题目6工业革命起始于。
选择一项:A. 19世纪初B. 21世纪C. 18世纪后期D. 20世纪中叶题目71953年,美国沃森和英国克里克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确立了的分子模型。
选择一项:A. 细胞B. DNA双螺旋结构C. 蛋白质D. 核酸题目8支持宇宙大爆炸理论的依据有、微波背景辐射、宇宙元素的丰度、宇宙的年龄等等。
选择一项:A. 星系绿移B. 星系兰移C. 星系黄移D. 星系红移题目9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是、水圈和生物圈.选择一项:A. 矿物圈B. 大气圈C. 微生物圈D. 地质圈题目10全球主要环境热点问题是温室效应、酸雨和。
选择一项:A. 沙尘暴B. 火山爆发C. 臭氧层破坏D. 洪涝灾害题目11自然界中一切物体的相互作用,都可以归结为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即引力、弱力、电磁力和相互作用。
选择一项:A. 地磁力B. 分子力C. 强力D. 结合力题目12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的最小功能单位。
选择一项:A. 氨基酸B. 细胞C. 遗传物质D. 蛋白质题目13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面世,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技术而培养出的克隆动物。
选择一项:A. 细胞培养B. 细胞融合C. 细胞核移植D. 细胞膜嫁接题目14由无数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巨大集合体称为。
《科学与技术》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科学与技术》2019-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自然界中一切物体的相互作用,都可能归结为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即引力、弹力、电磁力和( )相互作用。
A.地磁力 B.分子力
C 强力 D.结合力
2.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 )的最小功能单位。
A.细胞 B.蛋白质
C.氨基酸 D.遗传物质
3. 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面世,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 )技术而培养出的克隆动物。
A. 细胞核移植 B.细胞融合
C.细胞培养 D.细胞膜嫁接
4.由无数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巨大集合体称为( )。
A.星系 B.星空
C.星云 D.星际
5.光纤通信利用光纤来传送( ),它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
A.电 B.声
C.光 D.机械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6.科学是技术发展的____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他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7.我国863计划中,被评选列入该纲要的8个技术群是____、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技术。
8.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是以____为先导的。
9.板块构造说的理论是在____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的。
10.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首次提出了____的概念。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1.核能
12.纳米材料。
2018电大《科学与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版
科学与技术复习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自然界中一切物体的相互作用,都可能归结为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即引力、弹力、电磁力和( C )相互作用.A.地磁力 B.分子力C强力 D.结合力2.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 D )的最小功能单位。
A.细胞 B.蛋白质 C.氨基酸 D.遗传物质3. 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面世,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 A )技术而培养出的克隆动物。
A.细胞核移植B.细胞融合C.细胞培养 D.细胞膜嫁接4.由无数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巨大集合体称为( A )。
A.星系 B.星空 C.星云 D.星际5.光纤通信利用光纤来传送( C ),它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
A.电 B.声 C.光D.机械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6.科学是技术发展的__理论__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他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7.我国863计划中,被评选列入该纲要的8个技术群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技术.8.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是以__信息技术为先导的。
9.板块构造说的理论是在__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的。
10.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1.核能是在原子核变化过程中,从变化前后原子核质量亏损的质量差转化来的能量.12.纳米材料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材料颗粒加工到纳米级(lo—g米),再用这种超细微粒子制造的材料。
13。
地球外部圈层结构指地球外部离地表平均800千米以内的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14.物质生产力一(劳动者十劳动资料十劳动对象十管理+……)高科技。
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5.简述科学认识发展的动因。
(1)科学认识发展的外部动因(8分)恩格斯曾经指出:“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越来越是对自然界的认识进展的主要动力”.一般地说,在19世纪中叶以前,科学是落后于生产和技术的,它的发展是在生产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而从19世纪下半叶以后,科学理论研究不仅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还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各种可能的途径。
(完整word版)2018电大《科学与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版
科学与技复一、〔每 2 分,共 10 分〕1 .自然界中所有物体的互相作用,都可能四种根本的互相作用,即引力、力、磁力和( C ) 互相作用。
A.地磁力 B .分子力 C 力 D .合力2.基因是含特定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 ( D ) 的最小功能位。
A.胞B.蛋白酸 D .物3.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面世,是世界上首次利用( A )技而培育出的克隆物。
A.胞核移植B.胞交融C.胞培育D.胞膜嫁接4.由无数恒星和星物组成的巨大会集体称 ( A )。
A.星系B.星空C.星云D.星5.光通信利用光来送 ( C ) ,它是 20 世 70 年代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
A.B.声C.光D.机械二、填空〔每空 2 分,共 10 分〕6.科学是技展的 __理 __基,技是科学展的手段,他互相依存、互相浸透、互相化。
7.我国 863 划中,被列入要的 8 个技群是生物技、航天技、信息技、激光技、自化技、能源技、新资料技和海洋技。
8.新技革命的起是以 __信息技先的。
9.板构造的理是在 __大漂移学、海底学的基上展起的。
10.1987年,世界境与展委会布了一份 ?我共同的未来?的告,首次提出了“可持展〞的看法。
三、名解〔每5 分,共 20 分〕11.核能是在原子核化程中,从化前后原子核量的量差化来的能量。
12.米资料就是用特其他方法将资料粒加工到米〔 lo-g 米〕,再用种超微粒子制造的资料。
13.地球外面圈构指地球外面离地表平均 800 千米以内的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14.物生力一〔者十料十象十管理+⋯⋯〕高科技。
四、答〔每 15 分.共 30 分〕15.述科学展的因。
(1)科学展的外面因〔 8 分〕恩格斯曾指出:“ 上的需要曾是,而且越来越是自然界的展的主要力〞。
一般地,在 19 世中叶以前,科学是落后于生和技的,它的展是在生需要的推下行的。
而从 19 世下半叶今后,科学理研究不走在技和生的前面,技和生的张开辟了各样可能的路子。
电大本科小学教育《科学与技术》试题及答案好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科学与技术试卷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10 分)1.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它们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转变。
2.我国 863 计划中,被评比列入该大纲的8 个技术群是 -------------、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资料技术和大海技术。
3.新技术革命的盛行是以--------为先导的。
4.此刻新资料发展有以下特色:结构与功能相联合、智能型资料的开发、-----------、-----------等。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5.自然界中全部物体的互相作用,都能够归纳为四种基本的互相作用,即引力、弱力、电磁力和( )互相作用。
A .地磁力B.分子力C .强力I).结协力6.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 )的最小功能单位。
A .细胞B.蛋白质C .氨基酸I).遗传物质7. 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面世,这是世界上初次利用( )技术而培育出的克隆动物。
A .细胞核移植B.细胞交融C .细胞培育D.细胞膜嫁接8.由无数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巨大会合体称为( )。
A .星系B.星空C .星云D.星际9.光纤通讯利用光纤来传递( )信号,它是20 世纪 70 年月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通讯方式。
A.电B.声C.光D.机械三、名词解说(每题 5 分,共 20 分)10.核能11.纳 M资料12.地球外面圈层结构13.物质生产力与高科技的关系式四、简答题(每题15 分,共 30 分)14.简述科学认识发展的动因。
15.筒述新资料发展的方向。
五、阐述题(共 30 分)16.为何说科学技术是第一世产力?试卷代号: 117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8-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科学与技术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供参照)2018 年 7 月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10 分)1.手段2.生物技术3.信息技术4.少污染或不污染环境能重生节俭能源长寿命等(答对此中两个即可)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5 .C 6.D7.A8.A9.C三、名词解说(每题 5 分,共 20 分)10.核能是在原子核变化过程中,从变化前后原子核质量损失的质量差转变来的能量。
2015电大小学教充《科学与技术》复习资料
科学与技术总复习一、填空题18世纪末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指出:技术是为了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
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是细胞学说、达尔文进化论和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B板块构造说的理论是在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的。
D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氨基酸,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
地球的外部圈层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地球的年龄是46亿年。
当今新材料发展有以下特点:结构与功能相结合、智能型材料的开发、少污染或不污染环境等。
F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是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本质和发展的一门新兴生物学科。
G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使用。
高新技术通常是具有突出的社会功能及极高的经济效益,以最新的科学发现为基础,具有重要价值的技术群。
H核电站是利用__原子核裂变__反应所放出的核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的_发电厂。
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有基础环境学、应用环境学、环境学。
恒星的形成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星云阶段,第二阶段是原恒星阶段。
J基础分析化学的任务有_定性分析__ 和__定量分析__ 。
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
K科学发展经历了不同的时代。
16世纪是以科学家伽利略代表的个体生活时代;17世纪是以科学家牛顿为代表的松散群众组织(皇家学会) 时代;18世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以科学家爱迪生的“实验工厂”为代表的集体研究时代。
今天,科学已经进入了国际合作的跨国建制时代。
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他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科学是一种探索的过程,科学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
Q全球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
S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是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世界上第一个提出集成电路思想的人是英国科学家达默,时间是1952 年。
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是Intel 4004 ,它诞生于1971 年,他的设计者是美国科学家特德.霍夫。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科学期末试卷(含答案)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科学期末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40分)1.正处于青春期的同学们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在青春期女孩乳房已经开始发育,所以应该穿紧身衣服束胸以免被同学发现B.部分男孩在青春期开始长胡须,看起来很不好看,所以应该趁早拔掉C.发现同学特别是异性同学长腋毛而取笑他(她)D.每个人进入青春期的时间和所表现出的情况是有差异的,要尊重差异2.手机A的号码为12345670002。
手机B的号码为12345670008。
手机B拨手机A时,手机A发出响声且屏幕上显示B的号码12345670008。
若将手机A臵于一透明真空玻璃罩中,用手机B拨叫手机A,则将()A.人能听到响声,手机A显示B的号码12345670008B. 人不能听到响声,手机A显示B的号码12345670008C. 人不能听到响声,手机A显示A的号码12345670002D. 人既不能听到响声,手机A也不显示号码3.如图,电灯通过金属杆挂在天花板上,与电灯受到的重力互相平衡的力是( )A.金属杆对电灯的拉力B.电灯对金属杆的拉力C.金属杆对天花板的拉力D.天花板对金属杆的拉力4.2011年3月19日(农历二月十五),月球到达19年来距离地球最近位臵,看起来异常巨大,被称为“超级月亮”。
下列关于月球的叙述正确的是()A.这天晚上观察到的月相为新月B.月球靠近地球会引发地震等灾害C.“嫦娥工程”登月必须配备降落伞,以确保安全落月D.如果月球有和地球同样的大气层,月球上的环形山会比实际少5.如图所示为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臵图。
透镜的焦距为15cm,要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只移动其中的一个,其余两个不动,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A.光屏向左移动 B.光屏向右移动C.蜡烛向右移动 D.透镜向右移动6.若自行车的速度是15千米/时,汽车的速度是10米/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行驶的路程一定比自行车多 B.自行车运动的时间一定比汽车长C.汽车比自行车运动得快D.自行车比汽车运动得快7. 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8.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臵如图(a)所示,图(b)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 )9.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 B.“呼麦”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C.“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 D.“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等10.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10°时,反射光线恰好与入射光线垂直,那么原来的入射角是()A.30° B.35° C.40° D.45°11.下列有关植物生殖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①是嫁接,是人工营养繁殖 B.②是组织培养,植物繁殖的速度很快C.③中种子萌发最先长出的是胚芽 D.①②是无性生殖,③是有性生殖12.“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
电大1171《科学与技术》国家开放大学历届试题2019年1月(含答案)
(3) 少、污染或不污染环境。新材料在开发和使用过程中,甚至废弃后,应尽可能少对环境
产生污染。 (3 分〉
(4) 能再生。为了保护和充分利用地球上的自然资掘,开发可再生材料是首选。 (2 分)
(5) 节约能源。对制作过程能耗较少的,或者新材料本身能帮助节能的,或者有利于能源 的开发和利用的新材料优先开发。 (2 分) (6) 长寿命。新材料应有较长的寿命,在使用的过程中少维修或尽可能不维修。 (2 分) 五、论述题(共 30 分}
工业革命、电力革命在历史上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今信
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比过去显得
更加强烈。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人的生活方式,例如,通过计算机网络,人们可以查询最新、最 快的、遍及全世界的信息、资料,扩大人们获得教育的机会。人们又可通过上阔、娱乐、游戏,丰
破坏、海洋污染等等现象接踵而来。被人类破坏的环境又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条件产生
不利的影响和严重后果。现在,我们必须对科技发展的模式进行深刻的反省。
(4)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必然的选择。 (7 分) 人类是自然的产物,地球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场所。人类在适应自然和改造自
然的过程中,必须关心自然和爱护自然,学会使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处于和谐发展的状态。因 此,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必然的选择。
提醒:电大资源网已将该科目2010年到2019年1月的历届试题 整合、汇总、去重复、按字母排版,形成题库,方便大家复习
பைடு நூலகம்475
产业的建立,深刻地改变着传统产业的技术面貌。因此,许多学者赞同如下的描述公式: 物质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管理十..... )高科技。
2015电大《科学与技术》汇编含答案
2015电大《科学与技术》汇编含答案2006年1月,XXXX大学举办了电力与大、小教育本科课程.卢海燕编辑的一道试题首先,填空(每个空格2分,共10分)1.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基础。
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2.在中国的863计划中,被选入该计划的八个技术组是——航空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技术。
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是由。
4.当今新材料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结构与功能的结合,智能材料的发展等等。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5.自然界中所有物体的相互作用可以归结为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即重力、弱力、电磁力和()相互作用。
A.地磁b .分子力c .强度I .约束力6.基因是包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的最小功能单位。
a .细胞b .蛋白质c .氨基酸I)遗传物质7.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诞生了。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用()技术培育的克隆动物。
A.细胞核移植b细胞融合c细胞培养d细胞膜移植8。
无数恒星和星际物质的巨大集合体叫做()。
星系b星c星云d星9.光纤通信使用光纤来传输()信号。
这是XXXX时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交流方式。
A.电力b .声音c .光d .机械3。
名词解释(每题5分,总XXXX年数,以电能的开发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电力技术这场革命在全世界掀起了新一轮工业革命。
在XXXX,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诞生了。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用()技术培育的克隆动物。
细胞核移植b细胞融合c细胞培养d细胞膜移植4.由无数恒星和星际物质组成的巨大集合体称为()。
星系b星c星云d 星5.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纤进行传输的,这是XXXX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
a .电,b .声,c .光,d .机械,ii .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科学是技术发展的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
它们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7.在中国的863计划中,被选入该计划的八个技术组是:航空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与技术》2015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自然界中一切物体的相互作用,都可以归结为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即引力、弱力、电磁力和( )相互作用。
A.地磁力. B.分子力
C.强力 D.结合力
2.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 )的最小功能单位。
A.细胞 B.蛋白质
C.氨基酸 D.遗传物质
3. 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面世,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 )技术而培养出的克隆动物。
A.细胞核移植 B.细胞融合
C.细胞培养 'D.细胞膜嫁接
4.由无数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巨大集合体称为( )。
A.星系 B.星空
C.星云 D.星际
5.光纤通信利用光纤来传送( )信号,它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
A.电 B.声
C.光 D.机械
二、填空题(每空2分。
共10分)
6.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____,他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相互转化。
7.我国863计划中,被评选列入该纲要的8个技术群是________、航天技术、信
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技术。
8.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是以________为先导的。
9.当今新材料发展有以下特点:结构与功能相结合、智能型材料的开发、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