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四李清照醉花阴声声慢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必修四《李清照词两首》鉴赏必修四李清照词两首

高二语文必修四《李清照词两首》鉴赏必修四李清照词两首

高二语文必修四《李清照词两首》鉴赏必修四李清照词两首高二语文《李清照词两首》中《醉花阴》是前期作品,而《声声慢》则是后期的作品。

为了帮助高二学生学好李清照词,下面给大家带来高二语文必修四《李清照词两首》鉴赏,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原文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二、鉴赏(1)“人比黄花瘦”比喻巧妙。

古诗词中以花喻人瘦的作品屡见不鲜。

如“人与绿杨俱瘦”(宋无名氏《如梦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宋程垓《摊破江城子》),“天还知道,和天也瘦。

”(秦观《水龙吟》)等等。

但比较起来却均未及李清照本篇写得这样成功。

原因是,这首词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和情致,读之亲切。

(2)烘云托月,有藏而不露的韵味。

例如,下片写菊,并以菊喻人。

但全篇却不见一“菊”字。

“东篱’,本来是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字,实际是藏头。

又如,“把酒”二字也是如此,“酒”字之前,本来有“菊花”二字,因古人于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的风习,这里也省略了。

再如“暗香”,指的是菊花而非其他花蕊的香气。

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

词中多此一层转折,吟味时多一层思考,诗的韵味也因之增厚一层。

(3)设问手法的运用。

明茅映在《词的》中说:人们“但知传诵结语(指“人比黄花瘦”句),不知妙处全在‘莫道不消魂’。

”这话是很有见地的。

“莫道”一句,带有反诘与激问的成分,内含无穷旨趣。

一、原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鉴赏(1)叠字的运用。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十四个叠字起头,字字含情,如大珠小珠落玉盘,铿锵悦耳,扣人心弦,把那冷落凄清中,哀愁缠绵、恍恍惚惚、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妇人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醉花阴李清照文本资料(一)李清照的《醉花阴》和《声声慢》李清照的

醉花阴李清照文本资料(一)李清照的《醉花阴》和《声声慢》李清照的

醉花阴李清照文本资料(一)李清照的《醉花阴》和《声声慢》李清照的重阳《醉花阴》词相传有一个故事:“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

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

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正易安作也。

”(见元伊世珍《嫏嬛记》)这个故事不一定是真实的,但是它说明这首词最好的是最后三句。

现在我们要分析这最后三句,先得看看它的全首: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比瘦。

词的开头,描写一系列美好的景物,美好的环境。

“薄雾浓云”,是比喻香炉出来的香烟。

可是香雾迷濛反而使人发愁,觉得白天的时间是那样长。

这里已经点出她虽然处在舒适的环境中,但是心中仍有愁闷。

“佳节又重阳”三句,点出时间是凉爽的秋夜。

“纱厨”是室内的精致装置,在镂空的木隔断上糊以碧纱或彩绘。

下片开头两句写重阳对酒赏菊。

“东篱”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

“人比黄花瘦”的“黄花”指菊花。

《礼记》月令:“鞠(菊)有黄花。

”“有暗香盈袖”也是指菊花。

从开头到此,都是写好环境、好光景:有金兽焚香,有“玉枕纱厨”,并且对酒赏花,这正是他们青春夫妻在重阳佳节共度的好环境。

然而现在夫妻离别,因而这佳节美景反而勾引起人的离愁别恨。

全首词只是写美好环境中的愁闷心情,突出这些美好的景物的描写,目的是加强刻画她的离愁。

在末了三句里,“人比黄花瘦”一句是警句。

“瘦”字并且是词眼。

词眼犹人之眼目,它是全词精神集中表现的地方。

清照和赵明诚结婚以后,夫妻感情甚笃。

他们一起研究文艺学、金石学,生活美满。

婚后不久,明诚离家远游,清照不忍相别。

这首词没有明写相思,而以深婉含蓄笔墨出之。

词一开头“薄雾浓云愁永昼”的“愁”字,就已点出离愁。

由于爱人不在身边,她白天是焚香闷坐,黄昏后把酒对菊,独自一个,更添惆怅,更觉魂销。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7李清照词两首(附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4:7李清照词两首(附答案)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1.注字音
加点字
纱厨.
乍.暖

乍暖还.寒 还.是
读音 chú zhà huán hái
加点字
东篱.
堆.积

相识. 标识.
读音 lí duī shí zhì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2.解多义 瑞脑销金兽(动词,燃烧)
(1)销 莫道不销魂(动词,除去) 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动词,熔化) 莫道不销魂(副词,不要)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代词,没有谁)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本课所选的两首词分别为李清照前后两个时期的作品,它们反映 了李清照不同时期的生活与心态,呈现出不同的韵味、格调。
《醉花阴》写于北宋末年,当时丈夫赵明诚离乡在外任知州,李 清照独守空闺,形单影只,居室寂寥,再不闻评诗论文、查书品茶、 鉴赏碑刻的欢声笑语,极度思念之下而写成此词。
(2)莫 至莫夜月明(通“暮”,晚上) 而卒莫消长也(副词,不)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人比黄花瘦(动词,表比较) 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动词,比较) (3)比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动词,列在)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动词,与……相比) 寻寻觅觅(动词,寻找) 寻声暗问弹者谁(动词,沿着) (4)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形容词,平常的) 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副词,不久)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 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而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中,她 丢失了大量珍爱的文物、古籍。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 家亡、颠沛流离的痛苦。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此词。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易安体:李清照的词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 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该词体具有神“愁”形“瘦”而以清新奇隽出之的艺术特征。

高中语文必修四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和声声慢)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四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和声声慢)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必修四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完成《醉花阴》,第二课时完成《声声慢》《醉花阴》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理解词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品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4.分析词中的意象。

教学重点:把握词中作者抒发的感情教学难点:了解作者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教学方法:朗诵法讨论法比较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人喜欢用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但宋代有位女词人却以憔悴的“黄花”自指,同学们知道她是谁吗?(李清照)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词人。

她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工于诗词,长于文赋,以前我们曾经学过她的不少作品,大家能不能背出一两首来?或者说出一两句?(《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看起来同学们对李清照的词都相当熟悉。

她的词婉丽清畅、精美绝伦,是词中之精品,很值得一学。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早期的词作《醉花阴》。

(板书课题)二、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1155),宋代婉约派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

她的词在苏轼、柳永、周邦彦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

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

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

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

赵明诚很晚才出仕,到过莱州、淄州等地任职,李清照便常常以诗词排遣寂寞,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1127年赵明诚南下奔母丧。

恰在这时,战乱爆发,金人攻破洛阳,徽、钦二宗被掳,高宗即位,后又南下避难,建立了南宋小朝廷。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七课《醉花阴》《声声慢》教学课件 (共63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七课《醉花阴》《声声慢》教学课件 (共63张PPT)
•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李白《行路难三首》
•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 过故人庄》
含“雨”古诗词名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 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 《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 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 《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 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 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 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 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注释】
⑴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 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⑵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⑶乍暖还(huán)寒: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 暖,又转寒冷。 ⑷将息:旧时方言,休养调理之意。 ⑸怎敌他:对付,抵挡。晚:一本作“晓”。
⑹损:表示程度极高。 ⑺堪:可。 ⑻著:亦写作“着”。 ⑼怎生:怎样的。生:语助词。 ⑽梧桐更兼细雨:暗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 梧桐叶落时”诗意。 ⑾这次第:这光景、这情形。 ⑿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 尽呢?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翻译与全词欣赏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翻译与全词欣赏

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翻译与全词欣赏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热闹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分,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注释】①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掉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十分空虚迷惘、迷茫丧失的心态。

②凄凄惨惨戚戚:忧虑苦闷的样子。

③乍暖还(xuan旋)寒:指秋天的天气。

乍暖乍寒,忽冷忽热。

④将息:调养休息,保养安宁。

⑤怎敌地:对付,抵御。

⑥晚来风急:〝晚〞一本作〝晓〞。

⑦损:表示水平极高。

⑧怎生:怎样的。

生,语助词。

⑨堪摘:可,可摘⑩次第:光景、情境。

⑾得:一个〝愁〞字怎样能概括得尽呢?翻译:我独处陋室假定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骚动中失掉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要冷热闹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长物,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这种环境又惹起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了。

特别是春季骤热或骤冷的时分,最难以保养将息了。

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基本不能抵御早晨的冷风寒意。

望天空,但见一行行雁字擦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明诚的词中,曾想象雁足传书,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书信无人可寄,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伤心。

地上四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一说,有什么可采摘的〕啊!整天守着窗子边,孤孤独单的,怎样容易挨到天亮啊!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收回令人心碎的声响。

这种种况味,一个〝愁〞字怎样能说尽!【译文】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热闹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

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调养休息。

喝三杯二杯淡酒,怎能抵得住晚风急袭。

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由于都是旧日的相识。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反思《醉花阴》《声声慢》(定稿)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反思《醉花阴》《声声慢》(定稿)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反思《醉花阴》《声声慢》(定稿)第一篇:《李清照词两首》教学反思《醉花阴》《声声慢》(定稿)《李清照词两首》教学反思李清照的两首词,一首是《醉花阴》,另外一首是《声声慢》,这是我登上讲台后讲的第一堂课,《李清照词两首》教学反思《醉花阴》《声声慢》。

应该说,讲的还是比较顺利的,我想这与自己课前的充分准备十分不开的。

首先我是将这两首词,自己认认真真的好好研究了一下,能够有感情的背诵这两首词;其次我参考了很多比较优秀的教案,从中对自己没有能够掌握的知识点进行了补充,对自己的读法进行了纠正,以及其他知识环节进行了补充;第三,在把正式的教案拿给指导老师看之前,我与小组同学进行了磋商,让他们对我的教案提意见和建议,自己修改。

然后才拿给指导老师看;教案通过之后,我开始了一遍又一遍的演习,直到自己能够完全熟识上面的每一个环节,无论哪个方面在正式上课前我都能说出个甲乙丙丁出来。

《醉花阴》我用的是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教师适机点拨法;《声声慢》我采用的是小组讨论法。

在正式的课堂中,整个课堂进行的循序有进,我想这与教师的教学应变能力,教学机智十分不开的。

在课堂是,可能是讲课紧张吧,我对“佳节又重阳”的“又”字,“薄雾浓云愁永昼”的“永”字分析掉了,后来等到第一个课时结束的时候,我才想起来,于是我巧妙的安排,做了一个调整,加入了一个课堂质疑环节,结果如想象当中一样,没有一个人有疑问,所以我只好自己问了。

也就正好,把自己讲漏掉的两个知识点又补充了进去,第三个方面,我想谈谈,这次教学重点一个发现,教学反思《《李清照词两首》教学反思《醉花阴》《声声慢》》。

那就是无论自己准备的多么的充分,有可能还是会有意想不到的问题或者事情发,学生的思维是非常的活跃的。

因而,我们应该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这或许比我们单纯上自己讲给学生的更多。

刚刚说到了,对于那个教学质疑的环节,虽然没有同学课堂提问,但是课下还是有学生给我出“难题”了。

李清照词二首(醉花阴、声声慢)概要

李清照词二首(醉花阴、声声慢)概要
如此物我交融的手法,含蓄地 表达了词人离思之重、之苦。
庭中有奇树
枚乘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贡,但感别经时。
曹丕《九日与钟繇书》载:“岁往月来, 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 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 会。”又,汉《西京杂记》称:“九月九 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 长寿。” 重阳节有登高、赏菊、插茱萸、 吃重阳糕等的风俗。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今天人们还在思念项羽,就因崇拜他当年宁死 不屈、不肯忍辱回到江东的英雄气概。
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
物不勾起她对丈夫的思念。下 片借物诉情。直白相思愁苦无 以消除。 “才下眉头,又上 心头”,把抽象的愁思形象化, 以浅近清唱,表达深沉挚爱。
李 清 照
乍暖还寒:时暖时寒。 将息:养息。 怎生得黑:怎样捱到天黑。 次地:光景,情形。
四下里张望空空荡荡冷冷清清,独处家中若 有所失东寻西觅,凄凉惨痛悲戚,痛彻肺腑, 天气忽热忽冷让人难以养息。害怕孤独喝下几 杯薄酒取暖,怎能够抵挡住临晚深秋寒意。正 在伤心,抬头瞥见大雁飞过,这传信大雁实在 是曾经相识。 满地是衰败零落的黄色菊花, 眼下饱经忧患哪朵可供采摘?独自守着寒窗怎 样捱到天黑?捱到黄昏却偏偏下 起绵绵细雨,雨珠点点滴滴洒落梧桐 叶上,这般光景一个愁字怎能说尽!
李清照被当代散文大家 梁衡称为“乱世中的美神” ,她以沧桑的生命之躯连接 了北宋和南宋。靖康之变, 李清照的家庭遭到严重的摧 残,她也被迫南渡,过起颠 沛流离的生活。南渡不久, 赵明诚病死,她精神上遭到 沉重打击。只身经历国破家 亡夫死的痛苦。此后就在孤 苦寂寞中度过凄惨的晚年。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教学设计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教学设计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语文,高一年级,必修4)江西景德镇昌河中学蔡兰芳一、教学目标:1、通过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词作,来体会词作表达的感情,能够当堂成诵;2、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并了解个人的生活遭遇和创作的密切关系,通过作品初步了解其创作主题与风格;3、结合词人前后期创作背景,品味词中词人不同的愁苦,掌握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4、从文本细读入手,使学生掌握并学会运用诗词比较鉴赏方法,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品味比较词人在两首词中的不同的愁情及愁得原因,是学习两首词的重点;难点:对文本进行比较鉴赏,来达到对词人的创作与思想情感有个全面的了解,是高一的学生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 朗读、比较鉴赏(文本比较、知人论世比较)、讨论、点拨、多媒体课件四、学法:让学生学会从朗诵中体悟作者的情感;以学生自主鉴赏为主,探究文本,根据所设计的问题,让学生学会比较鉴赏和知人论世鉴赏方法。

五、教学思路:人教版必修四的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是在不同年龄阶段写的,加之年代的特殊性,处于北宋与南宋交替、外族入侵的时间。

是颇能代表她前后期的创作。

李清照,创作生活始于北宋末,终于南宋初。

李清照,前期享受过与丈夫相亲相爱的幸福美满的生活,但美中不足却是两地分居,因此前期的作品大多在诉说对丈夫的相思之愁。

后期,北宋灭亡,李清照遭受夫死、国破、家亡,经受颠沛流离、形单影只等不幸,后期的作品无论是题材内容上还是思想内容上都比前期要深、广。

为此,教授这两首词,主要抓住词的感情变化入手。

以回忆写愁的诗词来导入;再以朗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及对两首词的情感进行初步感知;又从两首词所表达的“愁”情的相同和不同入手,来引导学生对两首词进行比较鉴赏,并让学生学会文本比较鉴赏和知人论世鉴赏两种方法,从而对李清照前后期创作的相同与不同,有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六、课时设计: 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愁”,自古以来是文学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醉花阴》《声声慢》比较阅读

《醉花阴》《声声慢》比较阅读

《醉花阴》《声声慢》比较阅读《醉花阴》《声声慢》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里面的两首词,作者是女词人李清照。

中年以前的李清照,一直过的是比较幸福快乐的日子,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所写出来的作品,很多是自然游兴的,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热爱之情(比如她的一些咏物词)及闺阁之情,诉说对理想爱情的追求,此时的基调是欢快明朗。

然而到了中年,作品大多抒发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书写一种离愁别绪,体现追求自由的强烈反封建意识。

这两首词同写秋季到来时的愁绪,但不一样的情境带来了不同的感受。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不同的愁绪李清照是一代才女,也曾度过一段美满幸福的婚姻生活。

她18岁时嫁与太学生赵明诚为妻,李清照出身名门,赵明诚也是官宦人家,两家可谓是门当户对。

但更重要的是两人之间的心心相印、志同道合。

李清照是才女,赵明诚爱好金石之学,夫妻共同写诗填词、探究学术,成为千古传诵的佳话。

正因为这样,他们的爱情故事也被后人看成是姻缘天定的绝好例子。

成婚之后,夫妻二人经常会有离别,李清照借助诗词来表达自己对丈夫的悠远思念,这首《醉花阴》就是其中的名作。

元代伊世珍的《瑯嫘记》,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李清照把《醉花阴》词寄给了丈夫,赵明诚读了赞叹不己,又自愧不如,一时间兴起了好胜之心:我为什么就不能写出更好的作品来呢?于是他闭门谢客,三天三夜废寝忘食,终于写出了五十首词,他把妻子的作品夹杂在里而给好朋友陆德夫看。

陆德夫品味再三,说:“就三句最好。

”赵明诚迫不及待地问是哪三句,对方回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7课《醉花阴》《声声慢》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7课《醉花阴》《声声慢》教学设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熟练背诵这两首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对比探究,品味意象,体会两首词“愁”的区别,熟悉诗词比较鉴赏的基本方法,学会知人论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真情之美,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及审美情趣。
四、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1、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整合李清照的生2、学生通过贴吧、微博等网络学习平台,发现问题,研讨两首词“愁”的区别,探究诗词比较鉴赏的基本方法;
3、通过欣赏《品读》栏目视频,聆听名家解读,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个性品读,深入体会诗词的真情之美;
4、通过“头脑风暴”电脑游戏环节,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比较阅读的方法;
5、借助微课,帮助学生解决字词理解方面的困惑,使学生更好的把握诗歌大意,理解文本内容;
6、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将学习成果做交流展示;
7、鼓励学生将“品读李清照”系列习作研讨,相互点评,教师适当给予引导和评价。这样,学生不仅提升了习作水平,还学会了赏析文章,提高了阅读能力。
品读、讨论
观看《品读》视频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两首词的创作背景
品读诗歌,解决诗歌意象的疑难之“酒”“黄花”“黄昏”
两首词中这些意象重复出现,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小组合作、讨论
幻灯片出示图片、小组PPT展示
五、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设置“头脑风暴”的小游戏让大家初步感知比较阅读的方法。
在“求同辨异”的基础上发现规律。

高中语文必修三:《醉花阴》《声声慢》比较阅读

高中语文必修三:《醉花阴》《声声慢》比较阅读

《醉花阴》《声声慢》比较阅读《醉花阴》《声声慢》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里面的两首词,作者是女词人李清照。

中年以前的李清照,一直过的是比较幸福快乐的日子,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所写出来的作品,很多是自然游兴的,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热爱之情(比如她的一些咏物词)及闺阁之情,诉说对理想爱情的追求,此时的基调是欢快明朗。

然而到了中年,作品大多抒发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书写一种离愁别绪,体现追求自由的强烈反封建意识。

这两首词同写秋季到来时的愁绪,但不一样的情境带来了不同的感受。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不同的愁绪李清照是一代才女,也曾度过一段美满幸福的婚姻生活。

她18岁时嫁与太学生赵明诚为妻,李清照出身名门,赵明诚也是官宦人家,两家可谓是门当户对。

但更重要的是两人之间的心心相印、志同道合。

李清照是才女,赵明诚爱好金石之学,夫妻共同写诗填词、探究学术,成为千古传诵的佳话。

正因为这样,他们的爱情故事也被后人看成是姻缘天定的绝好例子。

成婚之后,夫妻二人经常会有离别,李清照借助诗词来表达自己对丈夫的悠远思念,这首《醉花阴》就是其中的名作。

元代伊世珍的《瑯嫘记》,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李清照把《醉花阴》词寄给了丈夫,赵明诚读了赞叹不己,又自愧不如,一时间兴起了好胜之心:我为什么就不能写出更好的作品来呢?于是他闭门谢客,三天三夜废寝忘食,终于写出了五十首词,他把妻子的作品夹杂在里而给好朋友陆德夫看。

陆德夫品味再三,说:“就三句最好。

”赵明诚迫不及待地问是哪三句,对方回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人教版必修4《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教案

人教版必修4《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教案

人教版必修4《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个人的遭遇和创作的关系。

2、理解所学词的创作的主题内容。

3、初步感受婉约词的特点,能读出词的意境,能想景悟情。

4、学会鉴赏词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个人的遭遇和创作的关系,感受词的意境和主题。

教学方法:阅读与感悟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流程:课前预习:1、作者: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现在山东人。

父官至礼部员外郎,京东路提点刑狱,曾受知于苏轼,用意于经学,在齐鲁一带颇负盛名。

母王氏,是状元王拱辰孙女,也善知文书。

李清照的一生经历可以宋室南迁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早年随父住在汴京、洛阳,受过较好的文化修养,工书,能文,兼通音律,“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建中靖国元年,18岁,与礼部侍郎赵廷之子赵明诚结婚。

明诚21岁,在太学当学生,喜好收畜前代的石刻。

婚后不久赵廷之升任尚书右丞,极力打击旧党,李格非在党籍中被罢官,他对赵廷之的行事是有所不满。

约在崇宁二年,赵明诚出仕。

夫妇志同道合,致力搜寻亡诗逸史,古今名人书画,器物,赵廷之死后,赵氏兄弟失官,赵明诚屏举乡里10多年,更加努力访求古碑,文物。

后又重新出仕,这一时期开始他们开始编写《金石录》并继续搜集古物、碑铭,一同鉴赏、考订,在学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随之,北宋亡。

高宗即位,赵明诚起知建康府,这时北方大乱,青州故第十余屋的书册什物被焚。

李清照只携带小部分的文物随人群逃难,从此开始了她在南方的苦难生活。

后期:建炎二年,李清照怀着国破家亡之痛难逃到建康。

次年赵明诚驻家池阳,只身赴建康受命,不幸病倒,当李清照赶到的时候赵明诚已经病危,不久死去。

她怀着极大的痛苦敛葬丈夫,这时金兵又南侵,李清照派人将书册,金石送往洪州,准备去哪里投奔赵明诚的妹丈以避乱。

但洪州失陷,大部分的文物在战乱中丢失。

最后,在绍兴二年,从越州移居杭州,这一年冬天,金人南犯,她又自临安避乱金华,次年返回临安。

李清照词两首(共3课时)醉花阴、声声慢课件——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

李清照词两首(共3课时)醉花阴、声声慢课件——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
“瑞脑销金兽”,瑞脑香在金色兽形的香炉里慢慢地烧尽。既写 出了时间的漫长,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寂,更写出了词人的百无聊 赖的愁情。
可见,这两句虽为景语,却句句含情,构成一种凄清惨淡的氛 围,有力地烘托出女主人公百无聊赖的闲愁。
(2)本句中哪个字是关键?为什么? 愁:
“愁”字直抒胸臆,点出本词的感情基调。“薄雾浓云”,既是 写实景,又是主人公情绪的写照——她的愁思如云似雾。
赌书泼茶:后常用来形容夫妻之间之间琴瑟和鸣、相敬
如宾。
纳兰容若:“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平常。”
趣谈
李清照写好这首词后,把它寄给 丈夫赵明诚,赵看了赞颂不已,也想写 出几篇与之媲美,于是谢绝宾客,将自 己关在书房里,三天后,共写了五十首。 他将李清照的那首混入其中,请朋友陆 德夫品评。陆看了又看,最后说“只三 句绝佳”,那便是“莫道不销魂,帘卷 西风,人比黄花瘦”。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词概 括李清照的一生:
少历繁华、中经丧
乱、晚景凄凉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zé)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丧夫之痛,交错着孤身流 落他乡、屡经战乱的愁苦。
写作背景
《醉花阴》是前期的怀人之 作。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 “负笈远游”,李清照留守家中, 深闺寂寞,深寻思念着远行的丈 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 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 诚。
词人用“瘦”把愁表现得淋漓尽致,愁思本来应 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词人却化抽象为形象, 奇妙地用黄花这种真实可感的形象把抽象的“愁”表现 得令人心疼。
合作探究三
3、《醉花阴》中写出了词人的哪些愁绪,请 概括回答。

7《醉花阴》《声声慢》课件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7《醉花阴》《声声慢》课件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1.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 上口。(韵律)

用 2.起强调作用。(内容)
词 开头三句全由叠字成句,细致地描画了词人痛定思
痛时"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的心理过程。"寻寻
XXX"是动作,表现词人寂寞彷徨、若有所思、心绪
茫然的样子。这种寻觅让她感受到现实景况的孤
苦,"冷冷清清"先感于外;"凄凄惨惨戚戚"后感于内。
灵所感之凄凉。
初透。

点出了秋寒心冷,辗转反侧。
下片无一菊字,却处处写菊,是怎样体现的?
东 "东篱",本来是用陶渊明'采菊东篱 篱 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字。
暗 香
菊花香
黄 菊花 花
下片无一菊字,却处处写菊,是怎样体现的?
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 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
结合全篇品味"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 黄花瘦",佳在何处?
目 录

理解词 中运用 叠词的 艺术手 法。

探寻词人 苦闷、复 杂的精神 世界,把 握“愁” 内涵。

感受 作者 忧世 伤时 的情 怀。
声 声李
清 照

寻寻XXX,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 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乍暖还寒:意思是形容冬末春初气候乍寒乍热,冷热不定。
—— ——
闺描 情写 、少
南 渡
离女 前
愁、


清时
丽期
婉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李清照说: “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 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 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 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作家 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 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 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 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 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 可评价。”
谁知一寸心,乃有万斛愁。 庾信《愁赋》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同为借酒消愁,二者又有什么差别呢 ?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过节,边喝酒边赏菊摘菊 有情调雅致在内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调养,以酒驱身心之寒 (以酒之淡反衬愁之深)纯借酒消愁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 分为前后期,
南 渡 前 南 渡 后 内容:闺情(离愁) 词风:清丽明快 (孤独凄凉)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冷、沧桑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 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 千零一名。 ——28《回答》
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 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 的旅行。 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 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 声音。 ——50《波兰来客》
两首词皆以黄花喻人,以黄花写愁, 那么是否存在差别呢?简要分析。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两首词皆以黄花喻人,以黄花写愁,那么 是否存在差别呢?简要分析。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直接以人比花,展现了一个可爱俏皮, 思念丈夫,想借此唤起丈夫怜惜呵护 的词人形象。 是一种少女般的情怀,这种愁是闲愁、 青春之愁。
答:(1)写了三个阶段的生活感受:“常插梅花 醉”写了词人早年陶醉于赏梅;“赢得满衣清泪” 写了词人中年在赏梅时伤心流泪;“故应难看梅 花”则写了词人晚年没有心思赏梅。 • (2)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把早年因生活的欢乐 闲适而陶醉于赏梅、中年因生活的幽怨而在赏梅 时伤心流泪以及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而没有心 思赏梅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 比,表现了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 磨难的忧郁心情。 • 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上阕写过去,下阕写现在, 以昔衬今,表现出当时作者飘零沦落、衰老孤苦 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今昔之感和家 国之忧)
声声慢
文章音乐欣赏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 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 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 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 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 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词眼?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包含了哪些情感?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杜秋娘《金缕衣》
两首词皆以黄花喻人,以黄花写愁,那么 是否存在差别呢?简要分析。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直接以人比花,展现了一个可爱俏皮, 思念丈夫,想借此唤起丈夫怜惜呵护 的词人形象。 是一种少女般的情怀,这种愁是闲愁、 青春之愁。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含蓄以花喻人,展现了一个身心沧桑, 无人怜爱,孤苦漂泊的词人形象。 是一种阅尽千帆的哀痛,这种愁是深 愁、沧桑之愁。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永昼:因思念丈夫而觉白天之漫长
瑞脑销金兽:无聊,打发时光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凉初透 A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 冷。 玉枕纱厨,难御风寒 B深层面:独居家中,没有丈 夫的陪伴, 内心感觉到孤独凄凉。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 黄花瘦。
“瘦”全词词眼所在。 ① 结构上,“瘦”字和首句的 “愁”字相呼应。 ②手法上,夸张比喻,生动地描 绘出诗人因思念日渐消瘦的形象。 ③内容上,末了一个“瘦”字, 归结全篇的情意,上面种种景物描 写,都是表达这刻骨的离愁的。词 人因相思而成的寂寞忧郁跃然纸上。
淡酒 秋风 鸿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处处生愁, 物物助愁, 景景牵愁, 一个“愁”的世界
1、孤高高洁 2、爱情坚贞 3、孤寂哀愁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直接抒情。心绪 无法用愁来道, 以言愁之多 比喻。把愁量化 以言愁之多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两题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 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 故应难看梅花。
[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
(1)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词人对 “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 句说明写了哪几个阶段的怎样感受?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 同感受。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
飘 零 之 苦
孀 居 之 悲遇 Leabharlann 之 不 淑国 破 之 痛
深广厚重
精读 鉴赏
作者是如何 来表达“愁” 的?
1、叠词之美
一连用十六个叠字, 富有音韵美;层层递进加 深词人的内心的愁绪;为全词奠定凄凉愁苦 的感情基调。 彷徨茫然 寻寻觅觅 动作 冷冷清清 环境
孤单清苦 凄然寡欢
凄凄惨惨戚戚
内心
2、选择典型意象,借景抒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