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一次函数的应用(提高)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基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基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85bd44b66529647d272852f6.png)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基础)【学习目标】1. 能用函数观点看二元一次方程,能用辨证的观点认识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区别与联系.2. 在解决简单的一次函数的问题过程中,建立数形结合的思想及转化的思想.【要点梳理】要点一、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像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是二元一次方程0kx y b -+=的解;以二元一次方程0kx y b -+=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像上. 要点二、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就是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反过来,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坐标的点一定是相应的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的交点.如一次函数24y x =-+与31322y x =-图象的交点为(3,-2),则就是二元一次方程组2431322y x y x =-+⎧⎪⎨=-⎪⎩的解.用一次函数的图像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方法称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像解法.要点诠释:1.当二元一次方程组无解时,相应的两个一次函数在直角坐标系中的直线就没有交点,则两个一次函数的直线就平行.反过来,当两个一次函数直线平行时,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就无解.如二元一次方程组无解,则一次函数35y x =-与31y x =+的图象就平行,反之也成立.2.当二元一次方程组有无数解时,则相应的两个一次函数在直角坐标系中的直线重合,反之也成立.要点三、方程组解的几何意义1.方程组的解的几何意义:方程组的解对应两个函数的图象的交点坐标.2.根据坐标系中两个函数图象的位置关系,可以看出对应的方程组的解的情况: 根据交点的个数,看出方程组的解的个数;根据交点的坐标,求出(或近似估计出)方程组的解.3.对于一个复杂方程组,特别是变化不定的方程组,用图象法可以很容易观察出它的解的个数.【典型例题】类型一、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 1、下面四条直线,其中直线上每个点的坐标都是二元一次方程22x y -=的解是( ) A . B . C . D .【思路点拨】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当x =0,求出y 的值,再利用y =0,求出x 的值,即可得出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即可得出图象.【答案】C .【解析】解:∵22x y -=,∴y =12x -1, ∴当x =0,y =-1,当y =0,x =2,∴一次函数y =12x -1,与y 轴交于点(0,-1),与x 轴交于点(2,0), 即可得出C 符合要求,【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将方程转化为函数关系进而得出与坐标轴交点坐标是解题关键.举一反三:【变式】把方程23x y +=-化成一次函数的形式:y =_________.【答案】1322x --. 类型二、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2、(2016•临清市二模)如图,已知函数y=ax +b 和y=kx 的图象交于点P ,则根据图象可得,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 )A.B.C.D.【思路点拨】由图可知:两个一次函数的交点坐标为(﹣3,1);那么交点坐标同时满足两个函数的解析式,而所求的方程组正好是由两个函数的解析式所构成,因此两函数的交点坐标即为方程组的解.【答案】C.【解析】解:函数y=ax+b和y=kx的图象交于点P(﹣3,1),即x=﹣3,y=1同时满足两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所以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是.【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方程组的解就是使方程组中两个方程同时成立的一对未知数的值,而这一对未知数的值也同时满足两个相应的一次函数式,因此方程组的解就是两个相应的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举一反三:【变式】如图,已知函数y=kx+b和y=kx的图象交于点P,则根据图象可得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A.B.C.D.【答案】B;解:函数y=kx+b和y=kx的图象交于点P(﹣4,﹣2),即x=﹣4,y=﹣2同时满足两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所以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是.故选:B.3、利用图象解方程组 .【思路点拨】首先计算出两个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就是方程组的解.【答案与解析】 解:如图所示:由图象可得方程组的解为.【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次函数的关系,关键是掌握两函数图象的交点就是方程组的解.类型三、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4、晓东、小明在A 、B 两地间运动,如图所示,图中的线段1y 、2y 分别表示晓东、小明离B 地的距离(千米)与所用时间(小时)的关系.(1)根据图形试说明晓东、小明的运动方向(2)试用文字说明:交点P 所表示的实际意义.(3)试求出A 、B 两地之间的距离.【思路点拨】(1)y 轴的量表示离B 点的距离,从离B 点距离的远近可以看出两人的运动方向;(2)交点反映了两人相遇时刻的情况;(3)需求直线1y 的解析式,因为它过点(2.5,7.5),(4,0),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其解析式.然后令x =0,求出此时的y 值即可.【答案与解析】解:(1)晓东从A 向B 运动,小明从B 向A 运动;(2)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2.5小时后在距离B 地7.5km 处相遇;(3)设线段1y 的解析式为1y kx b =+,则由(4,0)、(2.5,7.5)在函数图象上可求得1520y x =-+,由x =0时y =20可知,A 、B 两地相距20km .【总结升华】仔细分析函数图象,利用函数解析式解决问题.。
一次函数的应用(知识点+例题)
![一次函数的应用(知识点+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a5aa455125c52cc58ad6be15.png)
1.(2013•鄂州)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一辆货车和一辆轿车先后从甲地出发向乙地,如图,线段OA表示货车离甲地距离y(千米)与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折线BCD表示轿车离甲地距离y(千米)与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请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轿车到达乙地后,货车距乙地多少千米?(2)求线段CD对应的函数解析式.(3)轿车到达乙地后,马上沿原路以CD段速度返回,求轿车从甲地出发后多长时间再与货车相遇(结果精确到0.01).一次函数的应用知识点一:一次函数与坐标轴交点和面积问题1:交点问题一次函数b kx y +=的图象是经过(0,b )和(-kb,0)两点。
【典型例题】1.直线y=-x+2与x 轴的交点坐标是 ,与y 轴的交点坐标是 2.直线y=-x -1与x 轴的交点坐标是 ,与y 轴的交点坐标是 3.函数y=x+1与x 轴交点为( )A .(0,-1)B .(1,0)C .(0,1)D .(-1,0)4.直线y=-32x+3与x 轴、y 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 A .3 B .6 C .34 D .325.直线y=-2x-4交x 轴、y 轴于点A 、B ,O 为坐标原点,则S △AOB = 。
6.若直线y=3x+b 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6个单位,则b 的值是 。
7.如图所示,已知直线y=kx-2经过M 点,求此直线与x 轴交点坐标和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三角形的面积.2:面积问题面积:一次函数y=kx+b 与x 、y 轴所交的两点与原点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2b k(1):两直线交点坐标必满足两直线解析式,求交点就是联立两直线解析式求方程组的解。
(2):复杂图形“外补内割”即:往外补成规则图形,或分割成规则图形(三角形)。
(3):往往选择坐标轴上的线段作为底,底所对的顶点的坐标确定高。
1. 直线经过(1,2)、(-3,4)两点,求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一次函数的应用(基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一次函数的应用(基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64639bd681c758f5f61f67f6.png)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一次函数的应用(基础)【学习目标】1. 能从实际问题的图象中获取所需信息;2. 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次函数的问题并准确的列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3. 能利用一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认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发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点梳理】【393616 一次函数的应用,知识要点】要点一、数学建模的一般思路数学建模的关键是将实际问题数学化,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最佳策略.在建模的过程中,为了既合乎实际问题又能求解,这就要求在诸多因素中抓住主要因素进行抽象化简,而这一过程恰是我们的分析、抽象、综合、表达能力的体现.函数建模最困难的环节是将实际情景通过数学转化为什么样的函数模型.要点二、正确认识实际问题的应用在实际生活问题中,如何应用函数知识解题,关键是建立函数模型,即列出符合题意的函数解析式,然后根据函数的性质综合方程(组)、不等式(组)及图象求解.要点诠释:要注意结合实际,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这是应用中的难点,也是中考的热门考点.要点三、选择最简方案问题分析问题的实际背景中包含的变量及对应关系,结合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及图象,通过比较函数值的大小等,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体会函数作为一种数学模型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典型例题】类型一、简单的实际问题1、(2016•吉林)甲、乙两人利用不同的交通工具,沿同一路线从A地出发前往B地,甲出发1h后,y甲、y乙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1)甲的速度是km/h;(2)当1≤x≤5时,求y乙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3)当乙与A地相距240km时,甲与A地相距km.【思路点拨】(1)根据图象确定出甲的路程与时间,即可求出速度;(2)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出y 乙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即可;(3)求出乙距A 地240km 时的时间,乘以甲的速度即可得到结果.【答案与解析】解:(1)根据图象得:360÷6=60km/h ;(2)当1≤x≤5时,设y 乙=kx+b ,把(1,0)与(5,360)代入得:05360k b k b +=⎧⎨+=⎩, 解得:k=90,b=﹣90,则y 乙=90x ﹣90;(3)令y 乙=240,得到x= 113, 则甲与A 地相距60×113=220km , 故答案为:(1)60;(3)220【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识别函数图象的能力,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确定函数解析式. 举一反三:【393616 一次函数的应用,例3】【变式】小刚、小强两人进行百米赛跑,小刚比小强跑得快,如果两人同时跑,小刚肯定赢,现在小刚让小强先跑若干米,图中的射线a ,b 分别表示两人跑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根据图象判断:小刚的速度比小强的速度每秒快( )A .1米B .1.5米C .2米D .2.5米【答案】D ;提示:由图象知小刚让小强先跑20米,用8秒时间追上小强,所以每秒快2.5米.故选D .图象的交点表示的实际意义:小刚用时8秒追上小强,距离出发点64米.2、(2015•淮安)小丽的家和学校在一条笔直的马路旁,某天小丽沿着这条马路上学,先从家步行到公交站台甲,再乘车到公交站台乙下车,最后步行到学校(在整个过程中小丽步行的速度不变),图中折线ABCDE表示小丽和学校之间的距离y(米)与她离家时间x(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1)求小丽步行的速度及学校与公交站台乙之间的距离;(2)当8≤x≤15时,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思路点拨】(1)根据函数图象,小丽步行5分钟所走的路程为3900﹣3650=250米,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即可解答;(2)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即可解答.【答案与解析】解:(1)根据题意得:小丽步行的速度为:(3900﹣3650)÷5=50(米/分钟),学校与公交站台乙之间的距离为:(18﹣15)×50=150(米);(2)当8≤x≤15时,设y=kx+b,把C(8,3650),D(15,150)代入得:,解得:∴y=﹣500x+7650(8≤x≤15).【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读懂函数图象,获取相关信息,利用得到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类型二、方案选择问题3、某经营世界著名品牌的总公司,在我市有甲、乙两家分公司,这两家公司都销售香水和护肤品.总公司现香水70瓶,护肤品30瓶,分配给甲、乙两家分公司,其中40瓶给甲公司,60瓶给乙公司,且都能卖完,两公司的利润(元)如下表.(1)假设总公司分配给甲公司x瓶香水,求:甲、乙两家公司的总利润W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在(1)的条件下,甲公司的利润会不会比乙公司的利润高?并说明理由;(3)若总公司要求总利润不低于17370元,请问有多少种不同的分配方案,并将各种方案设计出来【思路点拨】(1)设总公司分配给甲公司瓶香水,用表示出分配给甲公司的护肤品瓶数、乙公司的香水和护肤品瓶数,根据已知列出函数关系式.(2)根据(1)计算出甲、乙公司的利润进行比较说明.(3)由已知求出x 的取值范围,通过计算得出几种不同的方案.【答案与解析】解:(1)依题意,甲公司x 瓶香水,甲公司的护肤品瓶数为:40-x ,乙公司的香水和护肤品瓶数分别是:70-x ,30-(40-x )=x -10.W =180x +200(40-x )+160(70-x )+150(x -10)=-30x +17700. 故甲、乙两家公司的总利润W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W =-30x +17700(2)甲公司的利润为:180x +200(40-x )=8000-20x ,乙公司的利润为:160(70-x )+150(x -10)=9700-10x ,8000-20x -(9700-10x )=-1700-10x <0,∴甲公司的利润不会比乙公司的利润高.(3)由(1)得:0400700100x x x x ≥⎧⎪-≥⎪⎨-≥⎪⎪-≥⎩ , 解得:10≤x ≤40,再由W =-30x +17700≥17370得:x ≤11,∴10≤x ≤11,∴有两种不同的分配方案.①当x =10时,总公司分配给甲公司10瓶香水,甲公司护肤品30瓶,乙公司60瓶香水,乙公司0瓶护肤品.②当x =11时,总公司分配给甲公司11瓶香水,甲公司29瓶护肤品,乙公司59瓶香水,乙公司1瓶护肤品.【总结升华】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一次函数的应用,关键是先求出函数关系式,再对甲乙公司利润进行比较,通过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得出方案.举一反三:【变式】健身运动已成为时尚,某公司计划组装A 、B 两种型号的健身器材共40套,捐赠给社区健身中心.组装一套A 型健身器材需甲种部件7个和乙种部件4个,组装一套B 型健身器材需甲种部件3个和乙种部件6个.公司现有甲种部件240个,乙种部件196个.(1)公司在组装A 、B 两种型号的健身器材时,共有多少种组装方案;(2)组装一套A 型健身器材需费用20元,组装一套B 型健身器材需费用18元.求总组装费用最少的组装方案,最少组装费用是多少?【答案】解:(1)设该公司组装A 型器材x 套,则组装B 型器材(40-x )套,依题意,得73(40)24046(40)196x x x x +-≤⎧⎨+-≤⎩ 解得22≤x ≤30.由于x 为整数,∴x 取22,23,24,25,26,27,28,29,30.∴组装A 、B 两种型号的健身器材共有9种组装方案.(2)总的组装费用y =20x +18(40-x )=2x +720.∵k =2>0,∴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22时,总的组装费用最少,最少组装费用是2×22+720=764元. 总组装费用最少的组装方案:组装A 型器材22套,组装B 型器材18套.4、2011年秋冬北方严重干旱,凤凰社区人畜饮用水紧张,每天需从社区外调运饮用水120吨.有关部门紧急部署,从甲、乙两水厂调运饮用水到社区供水点,甲厂每天最多可调出80吨,乙厂每天最多可调出90吨.从两水厂运水到凤凰社区供水点的路程和运费如下表:(1)若某天调运水的总运费为26700元,则从甲、乙两水厂各调运了多少吨饮用水?(2)设从甲厂调运饮用水x 吨,总运费为W 元,试写出W 关于与x 的函数关系式,怎样安排调运方案才能是每天的总运费最省?【答案与解析】解:(1)设从甲厂调运饮用水x 吨,从乙厂调运饮用水y 吨,根据题意得2012141526700,120.x y x y ⨯+⨯=⎧⎨+=⎩ 解得50,70.x y =⎧⎨=⎩∵50<80,70<90,∴符合条件.故从甲、乙两水厂各调用了50吨、70吨饮用水.(2)设从甲厂调运饮用水x 吨,则需从乙厂调运水(120-x )吨,根据题意可得80,12090.x x ⎧⎨-⎩≤≤解得3080x ≤≤. 总运费()201214151203025200W x x x =⨯+⨯-=+,(3080x ≤≤)∵W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故当30x =时,26100W =最小元.∴每天从甲厂调运30吨,从乙厂调运90吨,每天的总运费最省.【总结升华】本题的最值问题是利用解不等式和一次函数的性质,并要注意自变量的实际取值范围.举一反三:【变式】(2015•广安)为了贯彻落实市委市府提出的“精准扶贫”精神.某校特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帮扶A 、B 两贫困村的计划.现决定从某地运送152箱鱼苗到A 、B 两村养殖,若用大小货车共15辆,则恰好能一次性运完这批鱼苗,已知这两种大小货车的载货能力分别为12(2)现安排其中10辆货车前往A村,其余货车前往B村,设前往A村的大货车为x辆,前往A、B两村总费用为y元,试求出y与x的函数解析式.(3)在(2)的条件下,若运往A村的鱼苗不少于100箱,请你写出使总费用最少的货车调配方案,并求出最少费用.【答案】解:(1)设大货车用x辆,小货车用y辆,根据题意得:解得:.∴大货车用8辆,小货车用7辆.(2)y=800x+900(8﹣x)+400(10﹣x)+600[7﹣(10﹣x)]=100x+9400.(3≤x≤8,且x 为整数).(3)由题意得:12x+8(10﹣x)≥100,解得:x≥5,又∵3≤x≤8,∴5≤x≤8且为整数,∵y=100x+9400,k=100>0,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5时,y最小,最小值为y=100×5+9400=9900(元).答:使总运费最少的调配方案是:5辆大货车、5辆小货车前往A村;3辆大货车、2辆小货车前往B村.最少运费为9900元.。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应用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应用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248930b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5.png)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应用知识点归纳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的应用知识点归纳1一、分段函数问题分段函数是在不同区间有不同对应方式的函数,要特别注意自变量取值范围的划分,既要科学合理,又要符合实际。
二、函数的多变量问题解决含有多变量问题时,可以分析这些变量的关系,选取其中一个变量作为自变量,然后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求可以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三、概括整合(1)简单的一次函数问题:①建立函数模型的方法;②分段函数思想的应用。
(2)理清题意是采用分段函数解决问题的关键。
常用公式1.求函数图像的k值:(y1-y2)/(x1-x2)2.求与x轴*行线段的中点:(x1+x2)/23.求与y轴*行线段的中点:(y1+y2)/24.求任意线段的长:√[(x1-x2)^2+(y1-y2)^2]5.求两个一次函数式图像交点坐标:解两函数式两个一次函数y1=k1x+b1y2=k2x+b2令y1=y2得k1x+b1=k2x+b2将解得的x=x0值代回y1=k1x+b1y2=k2x+b2两式任一式得到y=y0则(x0,y0)即为y1=k1x+b1与y2=k2x+b2交点坐标6.求任意2点所连线段的中点坐标:[(x1+x2)/2,(y1+y2)/2]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的应用知识点归纳2一.常量、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叫做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二、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定义: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三、函数中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求法:(1)用整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2)用分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分母不为0的一切实数。
(3)用寄次根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用偶次根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的一切实数。
(4)若解析式由上述几种形式综合而成,须先求出各部分的取值范围,然后再求其公共范围,即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八年级数学上册 6.2《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素材 (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6.2《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素材 (新版)苏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9de0b2c983d049649a665838.png)
一次函数(一)函数1、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
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只能取同一数值的量。
2、函数: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把x称为自变量,把y称为因变量,y 是x的函数。
*判断Y是否为X的函数,只要看X取值确定的时候,Y是否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3、定义域:一般的,一个函数的自变量允许取值的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4、确定函数定义域的方法:(1)关系式为整式时,函数定义域为全体实数;(2)关系式含有分式时,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3)关系式含有二次根式时,被开放方数大于等于零;(4)关系式中含有指数为零的式子时,底数不等于零;(5)实际问题中,函数定义域还要和实际情况相符合,使之有意义。
5、函数的解析式:用含有表示自变量的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因变量的式子叫做函数的解析式6、函数的图像一般来说,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7、描点法画函数图形的一般步骤第一步:列表(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第二步: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第三步:连线(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出的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
8、函数的表示方法列表法:一目了然,使用起来方便,但列出的对应值是有限的,不易看出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对应规律。
解析式法:简单明了,能够准确地反映整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相依关系,但有些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不能用解析式表示。
图象法:形象直观,但只能近似地表达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二)一次函数1、一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y kx b =+(k ,b 是常数,且0k ≠)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
当0b =时,一次函数y kx =,又叫做正比例函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一次函数详细知识点总结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六章一次函数详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7018ec9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0c.png)
第6章 一次函数知识结构:一次函数1.函数(1)概念:表示法-----列表法、图像法、函数表达式法 (2)常量、变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函数值 (4)函数的图像(1)正比例函数 2.一次函数的概念(2)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3.一次函数的图像(1)一条直线(2)画法-------列表,描点,连线1.Y=kx+b 中,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3)性质2.Y=kx+b 中,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4.三个“一次”(1)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 (3)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 (4)三个“一次”之间的关系5.应用1.求两直线的交点(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像解法2.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2)实际应用1.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2.根据一次函数的图像解决实际问题6.1函数一、变量与常量二、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变量x和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我们称y是x的函数,x是自变量。
三、函数的三种表示法1.函数表达式法:表示函数关系的式子叫做函数表达式,简称函数式。
用函数表达式表示函数的方法叫函数表达式法。
2.列表法:把自变量x的一系列值和函数y的对应值列成一个表,这种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是列表法。
3.图像法:一般地,对于一个函数,把自变量x与函数y的每一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描出相应的点,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像,就叫做这个函数的图像。
用图像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图像法。
有的函数用以上三种方法都能表示,有的函数只能用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方法表示。
四、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温馨提示:(1)在一个函数解析式中,自变量的取值必须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
当一个函数解析式中出现不止一种上述情况时,自变量的取值是使各式成立的公共解;(2)具有实际意义或几何意义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除应使函数解析式有意义外,还必须符合实际意义或几何意义。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6章一次函数知识点与典型例题及练习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6章一次函数知识点与典型例题及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64c7c4f9cfc789eb162dc89e.png)
一次函数知识要点与典型例题一、函数函数定义的: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 与y ,并且对于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 如果当x=a 时y=b ,那么b 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a 时的函数值.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
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只能取同一数值的量。
例:1.在匀速运动公式vt s =中,v 表示速度,t 表示时间,s 表示在时间t 内所走的路程,则变量是________,常量是_______.2.在圆的周长公式C=2πr 中,变量是________,常量是_________.函数概念注意(一)、注意理解“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自变量 因变量 例、在函数关系式中,自变量为________,常量为________,当x=3时,函数值y 为________.(二)、注意理解“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自变量x 的取值不能使对应关系无意义,如y =11-x ,x 的取值不能为1;(三)、注意理解“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 例: y = ±x, y______ x 的函数 (填 “是”或“不是”) (四)、注意正确判断“谁是谁的函数”通常,函数因变量写在等号左边。
例、下列等式中,y 是x 的函数的是( )A 、B 、C 、D 、(五)、注意正确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自变量的取值必须使含自变量的代数式有意义 (1)整式型: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例、函数y=3x+1,y=x 2+x -4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2)分式型: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得分母不为零的实数.例、函数y=12-x 中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3)二次根式型: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得被开方式为非负数的实数.例、函数y=1-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4)复合型:即自变量同时含有上述两种或三种情况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它们的公共解.例、函数y=32--x 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函数的三要素: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函数的取值范围和两个变量的对应关系【例题】:1.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2的是( )A .B .C .D .2.函数y =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3.已知函数221+-=x y ,当11≤<-x 时,y 的取值范围是 ( ) A.2325≤<-y B.2523<<y C.2523<≤y D.2523≤<y2、自变量的取值必须使实际问题有意义例、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3cm ,它的各边长减少xcm 后,所得新正方形的周长为ycm.则y 与x 的关系式为______, 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0 < x < 3.2、.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30,则底边长y 与腰长x 之间成一函数关系,y 与x 的关系式为______,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函数的图像一般分为三步:①列表;②描点;③连线.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有三种表示方法:(1)列表法;(2)图象法;(3)表达式法(也称关系式或解析式).二、一次函数的概念若两个变量x ,y 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 = kx + b (k ,b 为常数,k ≠0)的形式,则称y 是x 的一次函数(x 为自变量,y 为因变量).特别地,当b = 0时,关系式变为y = kx ,称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 〖注意〗:(1)一次函数y = kx + b (k ≠0)特征:① k ≠0 ②x 指数为1 ③ b 取任意实数(2)正比例函数y = kx (k ≠0)特征:①k ≠0 ② x 次数是1 ③常数项b = 0.(3)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殊形式.【例题】:1.若函数()2322my m x -=-+是一次函数,则m=_______。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一次函数、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提高)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一次函数、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提高)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2d0b253990c69ec3d5bb75f6.png)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一次函数、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提高)【学习目标】1.能用函数的观点认识一次函数、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联系,能直观地用图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来表示方程的解及不等式的解,建立数形结合的思想及转化的思想.2.能运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决简单的不等式问题及实际问题.【要点梳理】要点一、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y kx b =+(k ≠0,b 为常数).当函数y =0时,就得到了一元一次方程0kx b +=,此时自变量x 的值就是方程kx b +=0的解.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就可以转化为:当某一个一次函数的值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从图象上看,这相当于已知直线y kx b =+(k ≠0,b 为常数),确定它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的值.要点二、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由于任何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可以转化为ax b +>0或ax b +<0或ax b +≥0或ax b +≤0(a 、b 为常数,a ≠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看作:当一次函数y ax b =+的值大于0(或小于0或大于等于0或小于等于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要点诠释:求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ax b +>0(a ≠0)的解集,从“数”的角度看,就是x 为何值时,函数y ax b =+的值大于0?从“形”的角度看,确定直线y ax b =+在x 轴(即直线y =0)上方部分的所有点的横坐标的范围.要点三、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我们已经学过,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可以解得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这个不等式的解集的端点值就是我们把不等式中的不等号变为等号时对应方程的解.要点四、如何确定两个不等式的大小关系ax b cx d +>+(a ≠c ,且0ac ≠)的解集⇔y ax b =+的函数值大于y cx d =+的函数值时的自变量x 取值范围⇔直线y ax b =+在直线y cx d =+的上方对应的点的横坐标范围.【典型例题】类型一、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1、方程328x +=的解是x =______,则函数32y x =+在自变量x 等于_______时的函数值是8.【答案】2;2;【解析】解方程328x +=得到:2x =.函数32y x =+的函数值是8.即328x +=,即函数32y x =+在自变量x 等于2时的函数值是8.【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任何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转化为0ax b +=(a ,b 为常数,a ≠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转化为:当某个一次函数的值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从图象上看,相当于已知直线y ax b =+确定它与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的值.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已知直线y ax b =-,则关于x 的方程1ax b -=的解x =_________.【答案】4;提示:根据图形知,当y =1时,x =4,即1a x b -=时,x =4.∴方程1ax b -= 的解x =4.那么方程ax+b=0的解是 .【答案】x=1;解:由一次函数y=ax+b ,∵x=0时,y=2,x=2时,y=﹣2,∴, 解得,∴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2x+2,∴方程ax+b=0变为﹣2x+2=0,解得:x=1,故答案为:x=1.类型二、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393614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例1】2、已知一次函数y ax b =+的图象过第一、二、四象限,且与x 轴交于点(2,0),则关于x 的不等式()1a x b -->0的解集为( )A .x <-1B .x >-1C .x >1D .x <1【答案】A ;【解析】∵一次函数y ax b =+的图象过第一、二、四象限,∴b >0,a <0,把(2,0)代入解析式y ax b =+得:0=2a +b , 解得:b a=-2,∵()1a x b -->0, ∴()1a x b ->,∴x -1<b a, ∴x <-1,【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等的理解和掌握,能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得出a 、b 的正负,并正确地解不等式是解此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如图,直线y=kx+b 经过A (3,1),B (﹣1,﹣3)两点,则不等式x >kx+b >﹣3的解为 .【答案】﹣1<x <3;解:将A (3,1),B (﹣1,﹣3)代入直线y=kx+b 得,, 解得,直线解析式为y=x ﹣2, 可得到不等式x >x ﹣2>﹣3,解得﹣1<x<3,故答案为﹣1<x<3.3、(2016春•乳山市期末)如图,直线y=kx+b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A(﹣2,0),B(0,3);直线y=1﹣mx分别与x轴交于点C,与直线AB交于点D,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kx+b>1﹣mx的解集是x>﹣.(1)分别求出k,b,m的值;(2)求S△ACD.【思路点拨】(1)首先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直线的解析式,然后根据关于x的不等式kx+b >1﹣mx的解集是x>﹣得到点D的横坐标,进而确定点D的坐标,再代入解析式求m 的值.(2)收下确定直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答案与解析】解:(1)∵直线y=kx+b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A(﹣2,0),B(0,3),,解得:k=,b=3,∴y=x+3∵关于x的不等式kx+b>1﹣mx的解集是x>﹣,∴点D的横坐标为﹣,将x=﹣代入y=x+3,得:y=,强x=﹣,y=代入y=1﹣mx,解得:m=1;(2)对于y=1﹣x,令y=0,得:x=1,∴点C的坐标为(1,0),∴S△ACD=×[1﹣(﹣2)]×=.【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及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仔细观察图形,注意几个关键点(交点、原点等),做到数形结合.举一反三:【393614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例3】【变式】如图所示,函数x y =1和34312+=x y 的图象相交于(-1,1),(2,2)两点.当 12y y >时,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1B .—1<x <2C .x >2D . x <-1或x >2【答案】D ;提示:21y y >反映在图象上,是1y 的图象在2y 的上方,这部分图象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有两部分,是x <-1或x >2.4、(2014春•通山县月考)画出函数y=﹣x+3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求方程﹣x+3=0的解;(2)求不等式﹣x+3<0的解集;(3)当x 取何值时,y≥0.【思路点拨】利用两点法画出函数的图象.(1)直线y=﹣x+3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方程﹣x+3=0的解;(2)直线y=﹣x+3下方的部分对应的x 的取值即为不等式﹣x+3<0的解集;(3)直线y=﹣x+3在x 轴及其上方的部分对应的x 的取值即为所求.【答案与解析】解:函数图象如下图:(1)观察图象可知,方程﹣x+3=0的解为x=2;(2)观察图象可知,不等式﹣x+3<0的解集为x >2;(3)当x≤2时,y≥0.【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图象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正确画出函数的图象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类型三、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决不等式的实际问题5、某电信公司开设了甲、乙两种市内移动通信业务,甲种使用者每月需缴15元月租费,然后通话每分钟再付话费0.3元,乙种使用者不缴月租费,通话每分钟付费0.6元,若一个月内通话时间为x 分钟,甲、乙两种业务的费用分别为1y 和2y 元.(1)试分别写出1y 、2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画出1y 、2y 的图象;(3)利用图象回答,根据一个月的通话时间,你认为选哪种通信业务更优惠?【思路点拨】收费与通话时间有关,分别写成两种收费方式的函数模型(建立函数关系式),然后再考虑自变量为何值时两个函数值相等,从而做出选择.【答案与解析】解:(1)根据题意可得:10.315y x =+(x ≥0),20.6y x =(x ≥0).(2)利用两点可画10.315y x =+(x ≥0)和20.6y x =(x ≥0)的图象,如下图所示.(3)由图象可知:两个函数的图象交于点(50,30),这表示当x=50时,两个函数的值都等于30.因此一个月内,通话时间为50分钟.选哪一种通话业务都行,因为付费都是30元,当一个月内通话时间低于50分钟时,选乙种业务更优惠,当一个月内通话时间大于50分钟时,选甲种业务更优惠.【总结升华】解决这类问题首先根据题意确定函数解析式,然后在坐标系内画出函数,找到它们的交点,从而得函数值相等时的自变量的取值,然后根据这一取值就可作出正确的选择.。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知识点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fd6bd5f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b.png)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知识点一、一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y=kx+b(k,b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
当b=0时,y=kx+b即y=kx,所以说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二、一次函数的两种表达式1、表达式y=kx+b中,k、b的符号不同,函数图象的走向不同。
当k>0,b>0时,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b<0时,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b>0时,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k<0,b<0时,图象经过二、三、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2、表达式y=k x+b中,当k>0时,直线呈上升趋势;当k<0时,直线呈下降趋势。
三、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2、k的符号决定直线的倾斜方向:当k>0时,直线呈上升趋势;当k<0时,直线呈下降趋势。
3、b的符号决定直线与y轴的交点位置:当b>0时,直线与y轴交于正半轴;当b<0时,直线与y轴交于负半轴;当b=0时,直线经过原点。
4、k、b的符号不同,函数图象的走向不同:本文1)当k>0,b>0时,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本文2)当k>0,b<0时,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本文3)当k<0,b>0时,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本文4)当k<0,b<0时,图象经过二、三、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5、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令x=0则y=b所以直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b);令y=0则kx+b=0所以直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 b/k,0)。
6、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7、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解方程组。
8、已知两点关于直线y=kx+b对称,则设任意两点为(x1,y1),(x2,y2),则中点坐标为((x1+x2)/2,(y1+y2)/2),且这条直线与直线y=kx+b平行。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提高)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提高)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0af480501eb91a37f1115cf6.png)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提高)【学习目标】1. 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理解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 kx =的图象之间的关系;2. 能正确画出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利用函数的图象解决与一次函数有关的问题,还能运用所学的函数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 对分段函数有初步认识,能运用所学的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要点梳理】要点一、一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y kx b =+(k ,b 是常数,k ≠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y kx = (k 为常数,且k ≠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 叫做比例系数. 要点诠释:当b =0时,y kx b =+即y kx =,所以说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定义是根据它的解析式的形式特征给出的,要注意其中对常数k ,b 的要求,一次函数也被称为线性函数.要点二、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函数y kx b =+(k 、b 为常数,且k ≠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当b >0时,直线y kx b =+是由直线y kx =向上平移b 个单位长度得到的; 当b <0时,直线y kx b =+是由直线y kx =向下平移|b |个单位长度得到的.2.一次函数y kx b =+(k 、b 为常数,且k ≠0)的图象与性质: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经过原点(0,0)和点(1,k )的一条直线;一次函数(0)y kx b k =+≠图象和性质如下:3. k 、b 对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和性质的影响:k 决定直线y kx b =+从左向右的趋势,b 决定它与y 轴交点的位置,k 、b 一起决定直线y kx b =+经过的象限.4. 两条直线1l :11y k x b =+和2l :22y k x b =+的位置关系可由其系数确定:(1)12k k ≠⇔1l 与2l 相交; (2)12k k =,且12b b ≠⇔1l 与2l 平行;要点三、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y kx b =+(k ,b 是常数,k ≠0)中有两个待定系数k ,b ,需要两个独立条件确定两个关于k ,b 的方程,这两个条件通常为两个点或两对x ,y 的值.要点诠释:先设出函数解析式,再根据条件确定解析式中未知数的系数,从而具体写出这个式子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由于一次函数y kx b =+中有k 和b 两个待定系数,所以用待定系数法时需要根据两个条件列二元一次方程组(以k 和b 为未知数),解方程组后就能具体写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要点四、分段函数对于某些量不能用一个解析式表示,而需要分情况(自变量的不同取值范围)用不同的解析式表示,因此得到的函数是形式比较复杂的分段函数.解题中要注意解析式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段考虑问题.要点诠释:对于分段函数的问题,特别要注意相应的自变量变化范围.在解析式和图象上都要反映出自变量的相应取值范围.【典型例题】类型一、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1、(1)已知直线(0)y kx b k =+≠,与直线2y x =平行,且与y 轴的交点是(0,2-),则直线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2)若直线(0)y kx b k =+≠与31y x =+平行,且同一横坐标在两条直线上对应的点的纵坐标相差1个单位长度,则直线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思路点拨】(1)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平行,则比例系数k 相同,再找一个条件求b 即可,而题中给了图象过(0,2-)点,可用待定系数法求b .(2)题同样比例系数k 相同,注意同一横坐标在两条直线上对应的点的纵坐标相差一个单位长度有两种情况,都要考虑到.【答案】(1)22y x =-;(2)32y x =+或3y x =.【解析】(1)因为所求直线与2y x =平行,所以2y x b =+,将(0,-2)代入,解得b =-2,所以22y x =-.(2)由题意得k =3,假设点(1,4)在31y x =+上面,那么点(1,5)或(1,3)在直线3y x b =+上,解得b =2或b =0.所求直线为32y x =+或3y x =.【总结升华】互相平行的直线k 值相同.举一反三:【391659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例2】【变式1】一次函数交y 轴于点A (0,3),与两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等于6,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答案】解:()0,3, 3.A OA =∴()()1,2163244,04,0.AOB S OA OB OB OB B B =⋅=⨯⋅=-△∴∴∴或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3y kx =+.当过()4,0B 时,34304k k +==-∴; 当过()4,0B -时,34304k k -+==∴; 所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334y x =-+或334y x =+. 【391659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例3】【变式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两点(1,0)A -,(2,3)B -,在y 轴上求作一点P ,使AP +BP 最短,并求出点P 的坐标.【答案】解:作点A 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1,0A ',连接A B ',与y 轴交于点P ,点P 即为所求. 设直线A B '的解析式为y kx b =+,直线A B '过()()1,0,2,3A B '-,01231k b k k b b +==-⎧⎧⎨⎨-+==⎩⎩∴∴ A B '∴的解析式为:1y x =-+,它与y 轴交于P (0,1).类型二、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2、甲、乙两台机器共同加工一批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两台机器均改变了一次工作效率.从工作开始到加工完这批零件两台机器恰好同时工作6小时.甲、乙两台机器各自加工的零件个数y (个)与加工时间x (时)之间的函数图象分别为折线OA ﹣AB 与折线OC ﹣CD .如图所示.(1)求甲机器改变工作效率前每小时加工零件的个数.(2)求乙机器改变工作效率后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求这批零件的总个数.【思路点拨】(1)甲改变工作效率前的工作效率为改变前加工的总件数,除以加工的总时间即可;(2)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即可;(3)利用函数解析式求出甲、乙两机器6小时加工的总件数,求其和即可.【答案与解析】解:(1)80÷4=20(件);(2)∵图象过C (2,80),D (5,110),∴设解析式为y=kx+b (k≠0), ∴,解得:,∴y 乙=10x+60(2≤x≤6);(3)∵AB 过(4,80),(5,110),∴设AB 的解析式为y 甲=mx+n (m≠0), ∴,解得:,∴y 甲=30x ﹣40(4≤x≤6),当x=6时,y 甲=30×6﹣40=140,y 乙=10×6+60=120,∴这批零件的总个数是140+120=260.【总结升华】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根据题意得出函数关系式以及数形结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类型三、一次函数的性质3、(2016•呼和浩特)已知一次函数y=kx +b ﹣x 的图象与x 轴的正半轴相交,且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的增大而增大,则k ,b 的取值情况为( )A .k >1,b <0B .k >1,b >0C .k >0,b >0D .k >0,b <0【思路点拨】先将函数解析式整理为y=(k ﹣1)x+b ,再根据图象在坐标平面内的位置关系确定k ,b 的取值范围,从而求解.【答案】A ;【解析】解:一次函数y=kx +b ﹣x 即为y=(k ﹣1)x +b ,∵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k ﹣1>0,解得k >1;∵图象与x 轴的正半轴相交,∴图象与y 轴的负半轴相交,∴b <0.故选:A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由于y=kx +b 与y 轴交于(0,b ),当b >0时,(0,b )在y 轴的正半轴上,直线与y 轴交于正半轴;当b <0时,(0,b )在y 轴的负半轴,直线与y 轴交于负半轴.熟知一次函数的增减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391659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例5】【变式1】直线1l :=+y kx b 与直线2l :=+y bx k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位置是( ).A .B .C .D .【答案】C ;提示:对于A ,从1l 看 k <0,b <0,从2l 看b <0,k >0,所以k ,b 的取值自相矛盾,排除掉A.对于B ,从1l 看k >0,b <0,从2l 看b >0,k >0,所以k ,b 的取值自相矛盾,排除掉B. D 答案同样是矛盾的,只有C 答案才符合要求.【变式2】直线1l 和直线2l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点11(,)P x y 在直线1l 上,点333(,)P x y 在直线2l 上,点222(,)P x y 为直线1l 、2l 的交点.其中21x x <,23x x <则( )A .123y y y <<B .312y y y <<C .321y y y <<D .213y y y <<【答案】A ;提示:由于题设没有具体给出两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因此解答本题只能借助于图象.观察直线1l 知,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因为21x x <,则有21y y >;观察直线2l 知,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因为23x x <,则有23y y <.故123y y y <<.【变式3】已知正比例函数()21y t x =-的图象上一点(1x ,1y ),且1x 1y <0,1x +1y >0,那么t 的取值范围是( )A. t <12 B .t >12 C .t <12或t >12D .不确定 【答案】A ;提示:因为1x 1y <0,1x +1y >0,所以该点的横、纵坐标异号,即图象经过二、四象限,则2t -1<0,t <12.类型四、一次函数综合【391659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例7】 4、已知一次函数(0)y kx b k =+≠的图象过点(11)P ,,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且3OA OB =,求点A 的坐标.【答案与解析】解:由题意得,(),0,0,b A B b k ⎛⎫- ⎪⎝⎭,则,.b b OA OB b k k =-== 113333b OA OB b k k k ====±∴∴∴. 一次函数(0)y kx b k =+≠的图象过点(11)P ,,1k b +=∴.∴当13k =时,23b =,()2,0A -; 当13k =-时,43b =,()4,0A . 综上所述,点A 的坐标为()2,0-或()4,0.【总结升华】我们可以把点A 、B 的坐标用k 、b 表示出来,根据OA =3OB 可以建立一个关于k 、b 的方程,再根据它的图象过P ,可以再找到一个关于k 、b 的方程,两个方程联立,即可求出k 、b 的值,就可以求出点A 的坐标.。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与例题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与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a31b7f2daaea998fcc220ed3.png)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与例题一、知识点总结1、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例如:y =kx +b (k ,b 是常数,k ≠0)那么y 叫做x 的一次函数,特别地当b =0时,一次函数y =kx +b 就成为y =kx (k 是常数,k ≠0)这时,y 叫做x 的正比例函数。
2、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形状、位置、特殊点、增减性)①、形状: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 ;画法:确定两个点就可以画一次函数图象。
②、位置:直线的位置是由k 、b 当k 0时,图象经过一、三象限; 当k 0时,图象经过二、四象限。
当b 0时,图象与y 轴相交于正半轴; 当b 0时,图象与y 轴相交于负半轴; 当b 0时,图象经过坐标原点。
x 轴和y 轴交点分别是④、性质:一次函数)0(≠+=k b kx y ,当k 0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当k 0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
3、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在一次函数y =kx +b (k ≠0)中有两个未知数k 和b ,所以,要确定其关系式,一般需要两个条件,常见的是已知两点坐标P 1(a 1,b 1),P 2(a 2,b 2)代入得⎩⎨⎧b 1=a 1k +b ,b 2=a 2k +b ,求出k ,b 的值即可,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___.4、一次函数与方程、方程组及不等式的关系 ①、y =kx +b 与kx +b =0直线y =kx +b 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是方程kx +b =0的解,方程kx +b =0的解是直线y =kx +b 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 ②、y =kx +b 与不等式kx +b >0从函数值的角度看,不等式kx +b >0的解集为使函数值大于零(即kx +b >0)的x 的取值范围;从图象的角度看,由于一次函数的图象在x 轴上方时,y >0,因此kx +b >0的解集为一次函数在x 轴上方的图象所对应的x 的取值范围. ③、一次函数与方程组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就是它们的解析式所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坐标的点是两个二元一次方程所对应的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 【知识拓展】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设直线 1和 2的解析式为y =k 1x +b 1和y 2=k 2x +b 2则它们的位置关系由系数关系确定:① k 1≠k 2⇔ 1与 2相交;② k 1=k 2,b 1≠b 2⇔ 1与 2平行;+b一次函数)0(≠+=k b kx y 的图象 如图,判断k 、b 符号。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一次函数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1)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一次函数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1)](https://img.taocdn.com/s3/m/dd620272852458fb770b56f6.png)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一次函数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学习目标】1.了解常量、变量和函数的概念,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列表法、解析式法和图象法),能利用图象数形结合地分析简单的函数关系.2.理解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会画它们的图象,能结合图象讨论这些函数的基本性质,能利用这些函数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3.通过讨论一次函数与方程(组)及不等式的关系,从运动变化的角度,用函数的观点加深对已经学习过的方程(组)及不等式等内容的再认识.4. 通过讨论选择最佳方案的问题,提高综合运用所学函数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网络】要点一、函数的相关概念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 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y是x的函数,如果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为a时的函数值.函数的表示方法有三种:解析式法,列表法,图象法.要点二、一次函数的相关概念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 kx b =+,其中k 、b 是常数,k ≠0.特别地,当b =0时,一次函数y kx b =+即y kx =(k ≠0),是正比例函数.要点三、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1、函数的图象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要点诠释:直线y kx b =+可以看作由直线y kx =平移|b |个单位长度而得到(当b >0时,向上平移;当b <0时,向下平移).说明通过平移,函数y kx b =+与函数y kx =的图象之间可以相互转化.2、一次函数性质及图象特征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对比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要点诠释:理解k 、b 对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和性质的影响:(1)k 决定直线y kx b =+从左向右的趋势(及倾斜角α的大小——倾斜程度),b 决定它与y 轴交点的位置,k 、b 一起决定直线y kx b =+经过的象限.(2)两条直线1l :11y k x b =+和2l :22y k x b =+的位置关系可由其系数确定:12k k ≠⇔1l 与2l 相交;12k k =,且12b b ≠⇔1l 与2l 平行; 12k k =,且12b b =⇔1l 与2l 重合;(3)直线与一次函数图象的联系与区别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特殊的直线x a =、直线y b =不是一次函数的图象. 要点四、用函数的观点看方程、方程组、不等式类型一、函数的概念【396533 一次函数复习 例1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量,x y 满足23x y +=,则y 是x 的函数;B.变量,x y 满足x y =||,则y 是x 的函数;C.变量,x y 满足x y =2,则y 是x 的函数; D.变量,x y 满足221y x -=,则y 是x 的函数.【答案】A ;【解析】B 、C 、D 三个选项,对于一个确定的x 的值,都有两个y 值和它对应,不满足单值对应的条件,所以不是函数.【总结升华】理解函数的概念,关键是函数与自变量之间是单值对应关系,自变量的值确定后,函数值是唯一确定的.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的四个图象中,不表示某一函数图象的是( )【答案】B ;2、求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思路点拨】要使函数有意义,需或解这个不等式组即可.【答案与解析】 解:要使函数有意义,则x 要符合:2101x x -≥- 即:或解方程组得自变量取值是或.【总结升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函数有意义的x 的集合. 举一反三:【变式】求出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1)01x y x =+(2)|2|23-+=x x y(3)y =【答案】解:(1)要使01x y x =+有意义,需010x x ≠⎧⎨+≠⎩,解得x ≠0且x ≠-1;(2)要使|2|23-+=x x y 有意义,需32020x x +≥⎧⎨-≠⎩,解得223x x ≥-≠且;(3)要使y =230320x x -≥⎧⎨-≥⎩,解得32x =.类型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3、已知y 与2x -成正比例关系,且其图象过点(3,3),试确定y 与x 的函数关系,并画出其图象.【思路点拨】y 与2x -成正比例关系,即(2)y k x =-,将点(3,3)代入求得函数关系式. 【答案与解析】解:设(2)y k x =-,由于图象过点(3,3)知3k =,故3(2)36y x x =-=-. 其图象为过点(2,0)与(0,-6)的一条直线(如图所示).【总结升华】y 与x 成正比例满足关系式y kx =,y 与x -2成正比例满足关系式(2)y k x =-,注意区别.举一反三:【变式】直线y kx b =+平行于直线21y x =-,且与x 轴交于点(2,0),求这条直线的解析式. 【答案】解:∵直线y kx b =+平行于直线21y x =- ∴2k =∵与x 轴交于点(2,0) ∴①将k =2代入①,得4b =-∴此直线解析式为24y x =-. 类型三、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4、已知正比例函数y kx =(k ≠0)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一次函数y x k =+的图象大致是图中的( ).【答案】B ;【解析】∵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k <0.∵y x k =+中x 的系数为1>0,k <0, ∴经过一、三、四象限,故选B . 【总结升华】本题综合考查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图象和性质,k >0时,函数值随自变量x 的增大而增大. 举一反三:【变式】 已知正比例函数()21y m x =-的图象上两点A(1x , 1y ), B(2x ,2y ),当 12x x <时, 有12y y >, 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 A . 12m <B .12m >C . 2m <D .0m > 【答案】 A ;提示:由题意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所以210m -<,选A 答案.类型四、一次函数与方程(组)、不等式5、(2016春•鄂托克旗期末)如图,直线y=﹣2x 与直线y=kx +b 相交于点A (a ,2),并且直线y=kx +b 经过x 轴上点B (2,0) (1)求直线y=kx +b 的解析式.(2)求两条直线与y 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 (3)直接写出不等式(k +2)x +b ≥0的解集.【思路点拨】(1)首先确定点A 的坐标,然后利用点B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直线的解析式即可;(2)首先根据直线AB 的解析式确定直线AB 与y 轴的交点坐标,从而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得三角形的面积;(3)将不等式变形后结合函数的图象确定不等式的解集即可. 【答案与解析】解:(1)把A(a,2)代入y=﹣2x中,得﹣2a=2,∴a=﹣1,∴A(﹣1,2)把A(﹣1,2),B(2,0)代入y=kx+b中得,∴k=﹣,b=,∴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y=﹣x+;(2)设直线AB与Y轴交于点C,则C(0,)∴S△BOC=××1=;(3)不等式(k+2)x+b≥0可以变形为kx+b≥﹣2x,结合图象得到解集为:x≥﹣1.【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能够根据题意确定直线的解析式,然后结合图象直接写出不等式的解集.举一反三:【变式】(2015•武汉校级模拟)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3,5)与(﹣4,﹣9).(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关于x的不等式kx+b≤5的解集.【答案】解:∵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点(3,5)与(﹣4,﹣9),∴,解得∴函数解析式为:y=2x﹣1;(2)∵k=2>0,∴y随x的增大而增大,把y=5代入y=2x﹣1解得,x=3,∴当x≤3时,函数y≤5,故不等式kx+b≤5的解集为x≤3.类型五、一次函数的应用6、(2015•黔西南州)某地为了鼓励居民节约用水,决定实行两级收费制,即每月用水量不超过12吨(含12吨)时,每吨按政府补贴优惠价收费;每月超过12吨,超过部分每吨按市场调节价收费,小黄家1月份用水24吨,交水费42元.2月份用水20吨,交水费32元.(1)求每吨水的政府补贴优惠价和市场调节价分别是多少元;(2)设每月用水量为x吨,应交水费为y元,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小黄家3月份用水26吨,他家应交水费多少元?【答案与解析】解:(1)设每吨水的政府补贴优惠价为a 元,市场调节价为b 元.根据题意得,解得:.答:每吨水的政府补贴优惠价为1元,市场调节价为2.5元. (2)∵当0≤x≤12时,y=x ;当x >12时,y=12+(x ﹣12)×2.5=2.5x﹣18,∴所求函数关系式为:y=.(3)∵x=26>12,∴把x=26代入y=2.5x ﹣18,得:y=2.5×26﹣18=47(元). 答:小英家三月份应交水费47元.【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题目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特别是在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时,此函数是一个分段函数,同时应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举一反三:【变式】一报刊销售亭从报社订购某晚报的价格是每份0.7元,销售价是每份1元,卖不掉的报纸还可以以0.20元的价格返回报社,在一个月内(以30天计算),有20天每天可卖出100份,其余10天,每天可卖出60份,但每天报亭从报社订购的份数必须相同,若以报亭每天从报社订购报纸的份数为,每月所获得的利润为.(1)写出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报亭应该每天从报社订购多少份报纸,才能使每月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答案】 解:(1).类型六、一次函数综合7、如图所示,直线1l 的解析表达式为33y x =-+,且1l 与x 轴交于点D ,直线2l 经过A 、B 两点,直线1l 、2l 交于点C . (1)求点D 的坐标; (2)求直线2l 的解析表达式; (3)求△ADC 的面积;(4)在直线2l 上存在异于点C 的另一点P ,使得△ADP 与△ADC 的面积相等,请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答案与解析】解: (1)由33y x =-+,当y =0,得33x -+=0,得x =l .∴ D(1,0).(2)设直线2l 的解析表达式为y kx b =+,由图象知,4x =,0y =;3x =,32y =-. 将这两组值代入,得方程组40,33.2k b k b +=⎧⎪⎨+=-⎪⎩解得3,26.k b ⎧=⎪⎨⎪=-⎩∴ 直线2l 的解析表达式为362y x =-. (3)∵ 点C 是直线1l 与2l 的交点,于是有33,36.2y x y x =-+⎧⎪⎨=-⎪⎩ 解得2,3.x y =⎧⎨=-⎩∴ C(2,-3).∴ △ADC 的AD 边上的高为3. ∵ OD =1,OA =4, ∴ AD =3. ∴ ADC 193|3|22S =⨯⨯-=△. (4)P(6,3).【总结升华】这是一道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的综合应用问题,求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一般运用待定系数法,但运用过程中,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求底边在坐标轴上三角形的面积的关键是探求该三角形的高.。
八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一次函数的应用
![八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一次函数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56dd105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29.png)
八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一次函数的应用八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一次函数的应用在日常的学习中,是不是听到知识点,就立刻清醒了?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
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
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八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一次函数的应用,欢迎大家分享。
一、分段函数问题分段函数是在不同区间有不同对应方式的函数,要特别注意自变量取值范围的划分,既要科学合理,又要符合实际。
二、函数的多变量问题解决含有多变量问题时,可以分析这些变量的关系,选取其中一个变量作为自变量,然后根据问题的条件寻求可以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三、概括整合(1)简单的一次函数问题:①建立函数模型的方法;②分段函数思想的应用。
(2)理清题意是采用分段函数解决问题的关键。
常用公式1.求函数图像的k值:(y1-y2)/(x1-x2)2.求与x轴平行线段的中点:(x1+x2)/23.求与y轴平行线段的中点:(y1+y2)/24.求任意线段的长:√[(x1-x2)^2+(y1-y2)^2 ]5.求两个一次函数式图像交点坐标:解两函数式两个一次函数y1=k1x+b1 y2=k2x+b2 令y1=y2 得k1x+b1=k2x+b2 将解得的x=x0值代回y1=k1x+b1 y2=k2x+b2 两式任一式得到y=y0 则(x0,y0)即为 y1=k1x+b1 与 y2=k2x+b2 交点坐标6.求任意2点所连线段的中点坐标:[(x1+x2)/2,(y1+y2)/2]拓展:数学八年级知识点提纲一、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这种关系,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常见的勾股数组有:(3,4,5);(5,12,13);(8,15,17);(7,24,25);(20,21,29);(9,40,41);……(这些勾股数组的倍数仍是勾股数)。
初中数学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 一次函数及应用
![初中数学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 一次函数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d76f9e1647d27284a7351c1.png)
初中数学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10)一次函数及其应用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题,共30分)1.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经过()A.第一、二、三象限B.第一、二、四象限C.第二、三、四象限D.第一、三、四象限2.一次函数y1=ax+b与一次函数y2=bx−a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A. B. C. D.3.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政府决定绿化荒地,计划第一年先植树2万亩,以后每年都植树2.5万亩,则植树的总面积y(万亩)与时间x(年)的函数关系式是()A.y=2.5x+2B.y=2.5x−0.5C.y=2.5x−2D.y=2.5x+0.54.A (x1,y),B(x2,y2)是一次函数y=kx+2(k>0)图像上的不同的两点,若t=(x1- x2)(y1-y2),则()A.t<1B.t>0C.t=0D.t≤15.把直线y=2x-1向下平移1个单位,平移后直线得关系式为()A.y=2x-2B.y=2x+1C.y=2xD.y=2x+26.已知一次函数y=(m+1)x+n-2的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则m,n的取值范围是()A.m>-1,n>2B.m<-1,n>2C.m>-1,n<2D.m<-1,n <27.甲、乙两人以相同路线前往距离单位10km的培训中心参加学习.图中l甲、l乙分别表示甲、乙两人前往目的地所走的路程S(km)随时间t(分)变化的函数图象.乙出发()分钟后追上甲.A.24B.4C.5D. 68.如图所示,小明家、食堂、图书馆在同一条直线上.小明从家去食堂吃早餐,接着去图书馆读报,然后回家.图反映了这个过程中,小明离家的距离y(单位:km)与时间x(单位:min)之间对应关系.根据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食堂离小明家0.6kmB.小明在图书馆读报用了30minC.食堂离图书馆0.2kmD.小明从图书馆回家平均速度是0.02km/min9.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沿同一条公路相向而行,相遇时甲、乙所走路程的比为2:3,甲、乙两车离AB中点C的路程y(千米)与甲车出发时间t(时)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B两地之间的距离为180千米B.乙车的速度为36千米/时C.a的值为3.75D.当乙车到达终点时,甲车距离终点还有30千米10.甲、乙两车从A城出发匀速行驶至B城.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甲、乙两车离A城的距离y(千米)与甲车行驶的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① A,B两城相距300千米;①乙车比甲车晚出发1小时,却早到1小时;①乙车出发后2.5小时追上甲车;①当甲、乙两车相距50千米时, t=54或154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题,共16分)11.下列函数:①y=7x;① y=πx;①y=-x2;① y=1x2;①y=7-x;其中是一次函数的是:________; (填序号)12.若点(m,n)若在直线y=3x−2上,则代数式2n-6m+1的值是________.13.已知直线y=2x−3经过点(2+m,1+k),其中m≠0,则km的值为________.14.已知点(−4,y1),(2,y2)都在直线y=ax+2(a<0)上,则y1,y2的大小关系为y1 ________ y2(填“ >,=,或<”)15.将长为30cm,宽为10cm的长方形白纸,按如图所示的方发粘合起来,粘合部分的宽为3cm.设x张白纸粘合后的总长度为ycm,则y与x的函数关系式________.16.为节约用水,某市居民生活用水按级收费,具体收费标准如下表:设李红家某月的为x吨(15<x①25),应付水费为y元,则y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为________.17.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任意点A(x1,y1)与点B(x2,y2)之间的距离d(A,B)= |x1−x2|+|y1−y2|叫做曼哈顿距离(ManℎatanDistance),则原点O与函数y=2x+1(−12≤x≤0)图象上一点M的曼哈顿距离d(O,M)=23,则点M的坐标为________.18.如图,过点A1(1,0)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y=2x于点B1;点A2与点O关于直线A1B1对称;过点A2(2,0)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y=2x于点B2;点A3与点O关于直线A2B2对称;过点A3(4,0)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y=2x于点B3;…,按此规律作下去,则点B n的坐标为________.三、综合题(本大题共8题,共84分)19.一次函数图象经过(3,1),(2,0)两点.(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当x=6时,y的值.20.一列快车由甲地开往乙地,一列慢车由乙地开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匀速运动.快车离乙地的路程y1(km)与行驶的时间x(ℎ)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中线段AB所示.慢车离乙地的路程y2(km)与行驶的时间x(ℎ)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中线段OC所示.根据图象进行以下研究.(1)快车的速度是________ km/ℎ,慢车的速度是________ km/ℎ;(2)求AB与OC的函数关系式.(3)何时快车离乙地的距离大于慢车离乙地的距离?21.每年“双11"天猫商城都会推出各种优惠活动进行促销,今年,王阿姨的“双11“到来之前准备在两家天期店铺中选择一家购买原价均为10000元/条的被子2条和原价均为600元/个的颈椎枕若干个,已如网家店铺在活动明间分别给子以下优惠:A店铺:"双11"当天购实所有商品可以享受8折优惠:B店铺:买2条被子,赠送1个预椎枕、同时“双11"当天下单,还可立减160元;设购买颈椎枕x(个),若王阿姨在“双11"当天下单,A,B两个店铺优惠后所付金额分别为y A(元)、y B(元)。
苏教版 八年级数学 一次函数 最全面的归纳及应用
![苏教版 八年级数学 一次函数 最全面的归纳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8f5b9db76eeaeaad1f33015.png)
3、教学重点
• 一次函数的涵义,图像,性质,以及一般 解析式的求解
4、教学难点
• 一次函数的应用 (1)一次函数与方程(组)的综合应用 (2)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的综合应用
5、教学过程
• (1)、知识梳理 • (2)、课堂互动讲练
一次函数
一、一次函数的定义:
kx +b 1、一次函数的概念:函数y=_______(k、b为常 ≠0 =0 数,k______)叫做一次函数。当b_____时,函数 kx ≠0 y=____(k____)叫做正比例函数。
y 4.正方形A1B1C1O,A2B2C2C1,A3B3C3C2,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点A1,A2,A3, …和点C1,C2,C3,…分别在直线y=kx+b A1 (k>0)和x轴上,已知点B1(1,1), (2n 1, 2n1 ) B2(3,2),则Bn的坐标是_________.
O
A3 A2 B1 C1 C2
• 3. 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2),且y随x的增 大而减小,则这个函数的解析式可以是 y=-2x+3(等) . (任写出一个符合题意即可)
• 4.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大致是( B )y 来自 y yO OA.
x
B.
x
O
C.
x
O
D.
x
• 5.如果点M在直线y=x-1上,则M点的坐标可以是 ( C) A.(-1,0) B.(0,1) C.(1,0) D.(1,-1)
初中一次函数
1、教材考纲分析
(1)、函数、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等知识 点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考 时作为压轴题出现过,在整个初中数学中 占有重要的地位。 (2)在初中数学考纲中占有了A级考点。
苏教版八年级一次函数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八年级一次函数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fe465686f1aff00bfd51eac.png)
苏教版八年级上学期一次函数知识点整理(最新)知识点1 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若两个变量x ,y 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 (k ,b 为常数,k ≠0)的形式,则称y 是x 的一次函数(x 为自变量),特别地,当b=0时,称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例如:y=2x+3,y=-x+2,y=21x 等都是一次函数,y=21x ,y=-x 都是正比例函数.【说明】 (1)一次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一切实数,但在实际问题中要根据函数的实际意义来确定. (2)一次函数y=kx+b (k ,b 为常数,b ≠0)中的“一次”和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中的“一次”意义相同,即自变量x 的次数为1,一次项系数k 必须是不为零的常数,b 可为任意常数.(3)当b=0,k ≠0时,y=b 仍是一次函数. (4)当b=0,k=0时,它不是一次函数. 探究交流有人说:“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一次函数也是正比例函数,它们没什么区别.”点拨 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但一次函数不一定是正比例函数,只有当b=0时,一次函数才能成为正比例函数.知识点2 确定一次函数的关系式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正确地列出一次函数及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实质是先列出一个方程,再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y .知识点3 函数的图象把一个函数的自变量x 与所对应的y 的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内描出它的对应点,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叫做该函数的图象.画函数图象一般分为三步:列表、描点、连线.知识点4 一次函数的图象由于一次函数y=kx+b (k ,b 为常数,k ≠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所以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也称为直线y=kx+b .由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因此在今后作一次函数图象时,只要描出适合关系式的两点,再连成直线即可,一般选取两个特殊点:直线与y 轴的交点(0,b ),直线与x 轴的交点(-kb,0).但也不必一定选取这两个特殊点.画正比例函数y=kx 的图象时,只要描出点(0,0),(1,k )即可.知识点5 一次函数y=kx+b (k ,b 为常数,k ≠0)的性质 (1)k 的正负决定直线的倾斜方向; ①k >0时,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 ②k ﹤O 时,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2)|k|大小决定直线的倾斜程度,即|k|越大,直线与x 轴相交的锐角度数越大(直线陡),|k|越小,直线与x 轴相交的锐角度数越小(直线缓);(3)b 的正、负决定直线与y 轴交点的位置; ①当b >0时,直线与y 轴交于正半轴上; ②当b <0时,直线与y 轴交于负半轴上; ③当b=0时,直线经过原点,是正比例函数.(4)由于k ,b 的符号不同,直线所经过的象限也不同;①如图11-18(l )所示,当k >0,b >0时,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直线不经过第四象限);②如图11-18(2)所示,当k >0,b ﹥O 时,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直线不经过第二象限);③如图11-18(3)所示,当k ﹤O ,b >0时,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直线不经过第三象限);④如图11-18(4)所示,当k ﹤O ,b ﹤O 时,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直线不经过第一象限).(5)由于|k|决定直线与x 轴相交的锐角的大小,k 相同,说明这两个锐角的大小相等,且它们是同位角,因此,它们是平行的.另外,从平移的角度也可以分析,例如:直线y=x +1可以看作是正比例函数y=x 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得到的.知识点6 正比例函数y=kx (k ≠0)的性质 (1)正比例函数y=kx 的图象必经过原点;(2)当k >0时,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3)当k <0时,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知识点7 点P (x 0,y 0)与直线y=kx+b 的图象的关系(1)如果点P (x 0,y 0)在直线y=kx+b 的图象上,那么x 0,y 0的值必满足解析式y=kx+b ;(2)如果x 0,y 0是满足函数解析式的一对对应值,那么以x 0,y 0为坐标的点P (x 0,y 0)必在函数的图象上. 例如:点P (1,2)满足直线y=x+1,即x=1时,y=2,则点P (1,2)在直线y=x+l 的图象上;点P ′(2,1)不满足解析式y=x+1,因为当x=2时,y=3,所以点P ′(2,1)不在直线y=x+l 的图象上.知识点8 确定正比例函数及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条件(1)由于正比例函数y=kx (k ≠0)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k ,故只需一个条件(如一对x ,y 的值或一个点)就可求得k 的值.(2)由于一次函数y=kx+b (k ≠0)中有两个待定系数k ,b ,需要两个独立的条件确定两个关于k ,b 的方程,求得k ,b 的值,这两个条件通常是两个点或两对x ,y 的值.知识点9 待定系数法先设待求函数关系式(其中含有未知常数系数),再根据条件列出方程(或方程组),求出未知系数,从而得到所求结果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其中未知系数也叫待定系数.例如:函数y=kx+b 中,k ,b 就是待定系数.知识点10 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的一般步骤 (1)设函数表达式为y=kx+b ;(2)将已知点的坐标代入函数表达式,解方程(组); (3)求出k 与b 的值,得到函数表达式.例如: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1)和(-1,-3)求此一次函数的关系式. 解:设一次函数的关系式为y =kx+b (k ≠0), 由题意可知,⎩⎨⎧+-=-+=,3,21b k b k 解⎪⎪⎩⎪⎪⎨⎧-==.35,34b k ∴此函数的关系式为y=3534-x . 【说明】 本题是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关系式,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设(根据题中要求的函数“设”关系式y=kx+b ,其中k ,b 是未知的常量,且k ≠0);第二步,代(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列出方程(或方程组),解这个方程(或方程组),求出待定系数k ,b );第三步,求(把求得的k ,b 的值代回到“设”的关系式y=kx+b 中);第四步,写(写出函数关系式).知识点11 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组)、不等式的关系思想方法小结 : (1)函数方法.函数方法就是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抽象、升华为函数的模型,进而解决有关问题的方法.函数的实质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灵活运用函数方法可以解决许多数学问题.(2)数形结合法.数形结合法是指将数与形结合,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法在解决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知识规律小结 (1)常数k ,b 对直线y=kx+b(k ≠0)位置的影响. ①当b >0时,直线与y 轴的正半轴相交; 当b=0时,直线经过原点;当b ﹤0时,直线与y 轴的负半轴相交.②当k ,b 异号时,即-kb>0时,直线与x 轴正半轴相交; 当b=0时,即-kb=0时,直线经过原点; 当k ,b 同号时,即-kb﹤0时,直线与x 轴负半轴相交.③当b >O ,b >O 时,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当k >0,b=0时,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当b >O ,b <O 时,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 当k ﹤O ,b >0时,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当k ﹤O ,b=0时,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当b <O ,b <O 时,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2)直线y=kx+b (k ≠0)与直线y=kx(k ≠0)的位置关系. 直线y=kx+b(k ≠0)平行于直线y=kx(k ≠0)当b >0时,把直线y=kx 向上平移b 个单位,可得直线y=kx+b ; 当b ﹤O 时,把直线y=kx 向下平移|b|个单位,可得直线y=kx+b . (3)直线b 1=k 1x+b 1与直线y 2=k 2x+b 2(k 1≠0 ,k 2≠0)的位置关系. ①k 1≠k 2⇔y 1与y 2相交;②⎩⎨⎧=≠2121b b k k ⇔y 1与y 2相交于y 轴上同一点(0,b 1)或(0,b 2); ③⎩⎨⎧≠=2121,b b k k ⇔y 1与y 2平行;④⎩⎨⎧==2121,b b k k ⇔y 1与y 2重合典 型 例 题例1 已知y-3与x 成正比例,且x=2时,y=7.(1)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x=4时,求y 的值; (3)当y=4时,求x 的值.[分析] 由y-3与x 成正比例,则可设y-3=kx ,由x=2,y=7,可求出k ,则可以写出关系式. 解:(1)由于y-3与x 成正比例,所以设y-3=kx . 把x=2,y=7代入y-3=kx 中,得 7-3=2k , ∴k =2.∴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3=2x ,即y=2x+3. (2)当x=4时,y=2×4+3=11. (3)当y =4时,4=2x+3,∴x=21. 学生做一做 已知y 与x+1成正比例,当x=5时,y=12,则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是 . 老师评一评 由y 与x+1成正比例,可设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x=k (x+1). 再把x=5,y=12代入,求出k 的值,即可得出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 设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k (x+1).∵当x=5时,y=12, ∴12=(5+1)k ,∴k=2. ∴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2x+2.【注意】 y 与x+1成正比例,表示y=k(x+1),不要误认为y=kx+1.例2 (2003·哈尔滨)若正比例函数y=(1-2m )x 的图象经过点A (x 1,y 1)和点B (x 2,y 2),当x 1﹤x 2时,y 1>y 2,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m ﹤OB .m >0C .m ﹤21 D .m >21 [分析] 本题考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因为当x 1<x 2时,y 1>y 2,说明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所以1-2m ﹤O,∴m >21,故正确答案为D 项. 例3(2003·陕西)已知直线y=2x+1. (1)求已知直线与y 轴交点M 的坐标;(2)若直线y=kx+b 与已知直线关于y 轴对称,求k ,b 的值. 老师评一评 (1)令x=0,则y=2×0+1=1,∴M (0,1). ∴直线y=2x+1与y 轴交点M 的坐标为(0,1) (2)∵直线y=kx+b 与y=2x+l 关于y 轴对称, ∴两直线上的点关于y 轴对称.又∵直线y =2x+1与x 轴、y 轴的交点分别为A (-21,0),B (0,1),∴A (-21,0),B (0,1)关于y 轴的对称点为A ′(-21,0),B ′(0,1). ∴直线y=kx+b 必经过点A ′(-21,0),B ′(0,1).把 A ′(-21,0),B ′(0,1)代入y=kx+b 中得⎪⎩⎪⎨⎧+=+=,01,210b b k ∴⎩⎨⎧=-=.1,2b k ∴k =-2,b =1. 小结 当两条直线关于x 轴(或y 轴)对称时,则它们图象上的点也必关于x 轴(或y 轴)对称.例如:对于两个一次函数,若它们关于x 轴对称,求出已知一个一次函数和x 轴、y 轴的交点,再分别求出这两个点关于x 轴的对称点,利用求出的两个对称点,就可以求出另一个函数的解析式.例4 已知y+2与x 成正比例,且x=-2时,y=0. (1)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画出函数的图象;(3)观察图象,当x 取何值时,y ≥0(4)若点(m ,6)在该函数的图象上,求m 的值; (5)设点P 在y 轴负半轴上,(2)中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且S △ABP =4,求P 点的坐标. [分析] 由已知y+2与x 成正比例,可设y+2=kx ,把x=-2,y=0代入,可求出k ,这样即可得到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再根据函数图象及其性质进行分析,点(m ,6)在该函数的图象上,把x=m ,y=6代入即可求出m 的值.解:(1)∵y+2与x 成正比例, ∴设y+2=kx (k 是常数,且k ≠0) ∵当x=-2时,y=0. ∴0+2=k ·(-2),∴k =-1. ∴函数关系式为x+2=-x , 即y=-x-2. (2)列表;x 0 -2 y-2(3)由函数图象可知,当x ≤-2时,y ≥0. ∴当x ≤-2时,y ≥0.(4)∵点(m ,6)在该函数的图象上, ∴6=-m-2, ∴m =-8.(5)函数y=-x-2分别交x 轴、y 轴于A ,B 两点, ∴A (-2,0),B (0,-2). ∵S △ABP =21·|AP|·|OA|=4, ∴|BP|=428||8==OA . ∴点P 与点B 的距离为4. 又∵B 点坐标为(0,-2),且P 在y 轴负半轴上, ∴P 点坐标为(0,-6).例5 已知一次函数y=(3-k )x-2k 2+18.(1)k 为何值时,它的图象经过原点(2)k 为何值时,它的图象经过点(0,-2)(3)k 为何值时,它的图象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的上方(4)k 为何值时,它的图象平行于直线y=-x (5)k 为何值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分析] 函数图象经过某点,说明该点坐标适合方程;图象与y 轴的交点在y 轴上方,说明常数项b >O ;两函数图象平行,说明一次项系数相等;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说明一次项系数小于0.解:(1)图象经过原点,则它是正比例函数.∴⎩⎨⎧≠-=+-,03,01822k k ∴k =-2. ∴当k=-3时,它的图象经过原点. (2)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2). ∴-2=-2k 2+18,且3-k ≠0, ∴k=±10∴当k=±10时,它的图象经过点(0,-2)(3)∵图象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上方,即b >0.∴-2k 2+18>0, ∴-3<k <3,∴当-3﹤k ﹤3时,它的图象与y 轴的交点在x 轴的上方. (4)函数图象平行于直线y=-x , ∴3-k=-1, ∴k =4.∴当k =4时,它的图象平行于直线x=-x . (5)∵随x 的增大而减小,∴3-k ﹤O . ∴k >3. ∴当k >3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例6 已知直线y=kx+b 经过点(25,0),且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425,求此直线的解析式. 错解:∵直线经过点(25,0),∴0=25k+b,①设直线y=kx+b 与x 轴、y 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A (-kb,0),B (0,b ),又S △ABO =425,∴S △ABO =21|OA|·|OB|=21·(-k b )·b=425.即425)(21=⋅-⋅b k b ,② 由①得b=-25k ,代入②中得k=-2,∴b=5.∴所求直线的解析式为y=-2x+5.[分析] 上述解法出现了漏解的情况,由于解题时忽略了|OA|=|-kb|,|OB|=|b|中的绝对值符号,因此,也就漏掉了一个解析式.正解:∵直线经过点(25,0),∴0=25k+b ,① 设直线y=kx+b 与x 轴、y 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A (-kb,0),B (0,b ), ∴|OA|=|-k b |=|k b|,|OB|=|b|. 又∵S △AOB =425,∴S △AOB =21|OA|·|OB|=21·|k b |·|b|=425,即42521=⋅⋅b k b ,② 由①得b=-25k ,代入②中得|k|=2, ∴k 1=2,k 2=-2,∴b 1=-5,b 2=5.∴所求直线的解析式为y=2x-5或y=-2x+5.例7 (2004·沈阳)某市的A 县和B 县春季育苗,急需化肥分别为90吨和60吨,该市的C 县和D 县分别储存化肥100吨和50吨,全部调配给A 县和B 县.已知C ,D 两县运化肥到A ,B 两县的运费(元/吨)如下表所示.(1)设C 县运到A 县的化肥为x 吨,求总运费W (元)与x (吨)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2)求最低总运费,并说明总运费最低时的运送方案.[分析] 利用表格来分析C ,D 两县运到A ,B 两县的化肥情况如下表.则总运费W (元)与x (吨)的函数关系式为:W=35x+40(90-x )+30(100-x )+45[60-(100-x )]=10x+4800.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40≤x ≤90. 解:(1)由C 县运往A 县的化肥为x 吨,则C 县运往B 县的化肥为(100-x )吨.D 县运往A 县的化肥为(90-x )吨,D 县运往B 县的化肥为(x-40)吨.由题意可知W =35x+40(90-x )+30(100-x )+45(x-40)=10x+4800. 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为40≤x ≤90.∴总运费W (元)与x (吨)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w =1Ox+480O (40≤x ≤9O ).(2)∵10>0, ∴W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当x=40时, W 最小值=10×40+4800=5200(元). 运费最低时,x=40,90-x=50(吨),x-40=0(吨).∴当总运费最低时,运送方案是:C 县的100吨化肥40吨运往A 县,60吨运往B 县,D 县的50吨化肥全部运往A 县.例8 (2004·黑龙江)图11-30表示甲、乙两名选手在一次自行车越野赛中,路程y (千米)随时间x (分)变化的图象(全程),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当比赛开始多少分时,两人第一次相遇 (2)这次比赛全程是多少千米(3)当比赛开始多少分时,两人第二次相遇[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和运用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写出甲、乙两人在行驶中,路程y (千米)随时间x (分)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其中:乙的函数图象为正比例函数,而甲的函数图象则是三段线段,第一段是正比例函数,第二段和第三段是一次函数,需分别求出.解:(1)当15≤x <33时,设y AB =k 1x+b 1,把(15,5)和(33,7)代入, 解得k 1=91,b 1=310, ∴y AB =91x+310. 当y=6时,有6=91x+310, ∴x=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一次函数的应用(提高)【学习目标】1. 能从实际问题的图象中获取所需信息;2. 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次函数的问题并准确的列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3. 能利用一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认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发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点梳理】【393616 一次函数的应用,知识要点】要点一、数学建模的一般思路数学建模的关键是将实际问题数学化,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最佳策略.在建模的过程中,为了既合乎实际问题又能求解,这就要求在诸多因素中抓住主要因素进行抽象化简,而这一过程恰是我们的分析、抽象、综合、表达能力的体现.函数建模最困难的环节是将实际情景通过数学转化为什么样的函数模型.要点二、正确认识实际问题的应用在实际生活问题中,如何应用函数知识解题,关键是建立函数模型,即列出符合题意的函数解析式,然后根据函数的性质综合方程(组)、不等式(组)及图象求解.要点诠释:要注意结合实际,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这是应用中的难点,也是中考的热门考点.要点三、选择最简方案问题分析问题的实际背景中包含的变量及对应关系,结合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及图象,通过比较函数值的大小等,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体会函数作为一种数学模型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典型例题】类型一、简单的实际问题1、(2016·四川攀枝花)某市为了鼓励居民节约用水,决定实行两级收费制度.若每月用水量不超过14吨(含14吨),则每吨按政府补贴优惠价m元收费;若每月用水量超过14吨,则超过部分每吨按市场价n元收费.小明家3月份用水20吨,交水费49元;4月份用水18吨,交水费42元.(1)求每吨水的政府补贴优惠价和市场价分别是多少?(2)设每月用水量为x吨,应交水费为y元,请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小明家5月份用水26吨,则他家应交水费多少元?【思路点拨】先列方程组求m和n,再根据函数关系的变化进行分段,分别求出各段的函数解析式.【答案与解析】解:(1)设每吨水的政府补贴优惠价为m 元,市场调节价为n 元.14(2014)4914(1814)42m n m n +-=⎧⎨+-=⎩, 解得:23.5m n =⎧⎨=⎩,答:每吨水的政府补贴优惠价2元,市场调节价为3.5元.(2)当0≤x≤14时,y=2x ;当x >14时,y=14×2+(x ﹣14)×3.5=3.5x ﹣21, 故所求函数关系式为:y=(014)3.521(14)x x x x ⎧⎨-⎩≤≤>; (3)∵26>14,∴小明家5月份水费为3.5×26﹣21=70(元),答:小明家5月份水费70元.【总结升华】求分段函数解析式的基本方法是:先分求,后整合.分求某段解析式的方法与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相同,在整合时要用大括号联结,并在各解析式后注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举一反三:【变式】如图OB 、AB 分别表示甲、乙两名同学运动的一次函数图象,图中s 和t 分别表示运动路程和时间,已知甲的速度比乙快,下列说法:①甲让乙先跑12米;②甲的速度比乙快1.5米/秒;③8秒钟内,乙在甲前面;④8秒钟后,甲超过了乙,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A .①②B .①②③④C .②③D .①③④【答案】B ;提示:①由图形,t =0时,甲在乙前边12米,即甲让乙先跑12米,故①正确;②当t =8秒时,甲追上了乙,所以甲的速度比乙快12÷8=1.5米/秒,故②正确;③8秒钟内,AB 在OB 的上面,即可知乙在甲前面,故③正确;④8秒钟后,AB 在OB 的下面,即可知甲超过了乙,故④正确.故选择B .类型二、方案选择问题2、某办公用品销售商店推出两种优惠方案:①购一个书包,赠送一支水性笔;②购书包和水性笔一律按9折优惠,书包每个定价20元,水性笔每支定价5元,小丽和同学需买4个书包,水性笔若干(不少于4支).(1)分别写出两种优惠方法购买费用y (元)与所买水性笔支数x (支)之间和函数关系式;(2)对x 的取值情况进行分析,说明按哪种优惠方法购买比较便宜;(3)小丽和同学需买这种书包4个和水性笔12支,请你设计怎样购买最经济.【答案与解析】解:(1)根据题意可得:方案①购买费用1y 与购买水性笔支数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1y =4×20+5(x -4)=5x +60(x ≥4);方案②购买费用2y 与购买水性笔支数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y =4×20×0.9+5×0.9x =4.5x +72(x ≥4).(2)在同一坐标系内分别画出1y 与2y 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x =24时,两个函数的函数值相等;x >24时,对同一个x ,1y 上的点都在2y 上的点的上边即1y >2y ;4≤x <24时,对同一个x ,2y 上的点都在1y 上的点的上边即1y <2y .可得优惠方案:当购买24支水性笔时,方案①与方案②同样优惠;当购买水性笔不少于4支但没超过24支时,方案①收费少,选方案①;当购买水性笔超过24支时,方案②收费少,选方案②.(3)小丽购买4个书包,12支水性笔时,12<24,应在方案①中,费用y =5×12+60=120(元).但题中有一个条件不可忽视,方案①购买4个书包赠4个水性笔,而方案②中一律9折,这让人不得不想到还可这样购买.两种优惠全用,在方案①中买4个书包这样得4支笔,总共买12支笔还差8支,去方案②中打9折购买,算一算总费用y =4×20+5×0.9×8=80+36=116(元);而116<120.故小丽这样买最经济:按方案①买4个书包得4支水性笔.按方案②买余下的8支水性笔.【总结升华】(2)对x的取值情况进行分析选择优惠方案就是利用图象找x取何值时,值相等的这个临界点,然后再根据图象谁在上面,在上面的图象花费大,在下面的图象花费小.举一反三:【变式】(2015•六盘水)联通公司手机话费收费有A套餐(月租费15元,通话费每分钟0.1元)和B套餐(月租费0元,通话费每分钟0.15元)两种.设A套餐每月话费为y1(元),B套餐每月话费为y2(元),月通话时间为x分钟.(1)分别表示出y1与x,y2与x的函数关系式.(2)月通话时间为多长时,A、B两种套餐收费一样?(3)什么情况下A套餐更省钱?【答案】解:(1)A套餐的收费方式:y1=0.1x+15;B套餐的收费方式:y2=0.15x;(2)由0.1x+15=0.15x,得到x=300,答:当月通话时间是300分钟时,A、B两种套餐收费一样;(3)当月通话时间多于300分钟时,A套餐更省钱.3、(2015•内江)某家电销售商城电冰箱的销售价为每台2100元,空调的销售价为每台1750元,每台电冰箱的进价比每台空调的进价多400元,商城用80000元购进电冰箱的数量与用64000元购进空调的数量相等.(1)求每台电冰箱与空调的进价分别是多少?(2)现在商城准备一次购进这两种家电共100台,设购进电冰箱x台,这100台家电的销售总利润为y元,要求购进空调数量不超过电冰箱数量的2倍,总利润不低于13000元,请分析合理的方案共有多少种?并确定获利最大的方案以及最大利润;(3)实际进货时,厂家对电冰箱出厂价下调k(0<k<100)元,若商店保持这两种家电的售价不变,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及(2)问中条件,设计出使这100台家电销售总利润最大的进货方案.【思路点拨】(1)设每台空调的进价为x元,则每台电冰箱的进价为(x+400)元,根据“商城用80000元购进电冰箱的数量与用64000元购进空调的数量相等”,列出方程,即可解答;(2)设购进电冰箱x台,这100台家电的销售总利润为y元,则y=(2100﹣2000)x+(1750﹣1600)(100﹣x)=﹣50x+15000,根据题意得:,得到,根据x为正整数,所以x=34,35,36,37,38,39,40,即合理的方案共有7种,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确定获利最大的方案以及最大利润;(3)当电冰箱出厂价下调k(0<k<100)元时,则利润y=(k﹣50)x+15000,分两种情况讨论:当k﹣50>0;当k﹣50<0;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答.【答案与解析】解:(1)设每台空调的进价为x元,则每台电冰箱的进价为(x+400)元,根据题意得:,解得:x=1600,经检验,x=1600是原方程的解,x+400=1600+400=2000,答:每台空调的进价为1600元,则每台电冰箱的进价为2000元.(2)设购进电冰箱x台,这100台家电的销售总利润为y元,则y=(2100﹣2000)x+(1750﹣1600)(100﹣x)=﹣50x+15000,根据题意得:,解得:,∵x为正整数,∴x=34,35,36,37,38,39,40,∴合理的方案共有7种,即①电冰箱34台,空调66台;②电冰箱35台,空调65台;③电冰箱36台,空调64台;④电冰箱37台,空调63台;⑤电冰箱38台,空调62台;⑥电冰箱39台,空调61台;⑦电冰箱40台,空调60台;∵y=﹣50x+15000,k=﹣50<0,∴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34时,y有最大值,最大值为:﹣50×34+15000=13300(元),答:当购进电冰箱34台,空调66台获利最大,最大利润为13300元.(3)当厂家对电冰箱出厂价下调k(0<k<100)元,若商店保持这两种家电的售价不变,则利润y=(2100﹣2000+k)x+(1750﹣1600)(100﹣x)=(k﹣50)x+15000,当k﹣50>0,即50<k<10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40时,这100台家电销售总利润最大,即购进电冰箱40台,空调60台;当k﹣50<0,即0<k<5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34时,这100台家电销售总利润最大,即购进电冰箱34台,空调66台;答:当50<k<100时,购进电冰箱40台,空调60台销售总利润最大;当0<k<50时,购进电冰箱34台,空调66台销售总利润最大.【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列分式方程解实际问题的运用,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性质的运用,解答时根据总利润═冰箱的利润+空调的利润建立解析式是关键.4、某送奶公司计划在三栋楼之间建一个取奶站,三栋楼在同一条直线,顺次为A楼、B楼、C楼,其中A楼与B楼之间的距离为40米,B楼与C楼之间的距离为60米.已知A 楼每天有20人取奶,B楼每天有70人取奶,C楼每天有60人取奶,送奶公司提出两种建站方案.方案一:让每天所有取奶的人到奶站的距离总和最小;方案二:让每天A楼与C楼所有取奶的人到奶站的距离之和等于B楼所有取奶的人到奶站的距离之和.(1)若按照方案一建站,取奶站应建在什么位置?(2)若按照方案二建站,取奶站应建在什么位置?【思路点拨】(1)设取奶站建在距A楼x米处,所有取奶的人到奶站的距离总和为y米,求出各函数在自变量下的最小值,(2)设取奶站建在距A楼x米处,列出等量关系式,解得x.【答案与解析】解:(1)设取奶站建在距A楼x米处,所有取奶的人到奶站的距离总和为y米.①当0≤x≤40时,y=20x+70(40-x)+60(100-x)=-1l0x+8800.∴当x=40时,y的最小值为4 400.②当40<x≤100时,y=20x+70(x-40)+60(100-x)=30x+3200.此时,y的值大于4400.因此按方案一建奶站,取奶站应建在B楼处.(2)设取奶站建在距A楼x米处.①当0≤x≤40时,20x+60(100-x)=70(40-x),解得3203x=-<(舍去).②当40<x≤100时,20x+60(100-x)=70(x-40),解得x=80,因此按方案二建奶站,取奶站应建在距A楼80米处.【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的是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此类题是近年中考中的热点问题.注意利用一次函数求最值时,关键是应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即由函数y随x的变化,结合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确定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