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铁路沉降观测方案
铁路沉降观测方案
背景
为了保证铁路线路的安全运营和保护环境,需要进行铁路沉降观测。
本方案旨在规范铁路沉降观测的程序和方法,保证观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观测方法
铁路沉降观测的方法包括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
直接测量法
直接测量法采用现场直接观测的方法,包括放线和测量两个步骤。
在放线阶段,需要在观测点周围的固定点上放置测量标志和接收器,确定观测点相对于这些固定点的位置;在测量阶段,使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对测量标志和接收器进行测量,并计算出各观测点的高程。
间接测量法
间接测量法采用无线测量和卫星测量两种方法,具有测量范围大、强度高、测量精度高等优点。
其中无线测量利用微波测距仪进行操作,卫星测量采用高精度卫星定位进行测量。
观测周期和结果的处理
铁路沉降观测周期一般为每年一次,具体时间由铁路管理部门组织确定。
观测数据应当及时处理和分析,形成观测报告,对观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安全防范
在进行铁路沉降观测时,应当加强安全防范,严格遵守相关管理规定,确保观测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避免观测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
结论
本方案规范了铁路沉降观测的程序和方法,保证了观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版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实施方案
版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实施方案一、引言高速铁路是我国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线路运行的安全和顺畅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高速铁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线路的不断延伸,对线路下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实时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方案旨在针对版高速铁路线下工程进行全面、准确的沉降变形观测,为工程的日常运维和维护提供数据参考。
二、观测目标1.在各关键节点上设置监测点,全面观测沉降变形情况;2.实时监测线下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3.提供沉降变形数据,为工程的运维和维护提供参考。
三、观测方法和设备1.观测方法:(1)采用连续观测和定期点观测相结合的方式;(2)连续观测通过现场安装的多个测点,采用自动监测系统进行实时监测;(3)定期点观测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和频率进行,采用手动测量方法。
2.观测设备:(1)连续观测设备包括自动沉降仪、全站仪等;(2)定期点观测设备包括水平仪、测距仪等。
四、观测方案1.确定监测点位置:在版高速铁路线路下工程的关键位置,比如桥梁、地下通道等地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位置设置监测点。
2.连续观测部分:(1)在各监测点上设置自动沉降仪,通过自动沉降仪实时记录土体的变形情况;(2)自动沉降仪读取的数据将通过数据采集系统上传至中心监控室,实现远程监测;(3)设立监测预警值,一旦数据超出预警值范围,立即启动应急处理措施,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3.定期点观测部分:(1)按照计划和频率,对各监测点进行手动测量;(2)利用水平仪、测距仪等设备,记录土体在不同时间点的沉降变形情况;(3)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变形的趋势和规律,并记录至工程监测数据库。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1.连续观测数据:(1)连续观测数据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实时上传至中心监控室;(2)中心监控室对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和处理,生成沉降变形曲线和图表;(3)根据数据的变化趋势,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2.定期点观测数据:(1)定期点观测数据由监测人员手动记录,并进行整理与存档;(2)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生成各监测点的变形报告;(3)根据报告的分析结果,评估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提出相应的修复或加固措施。
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路基沉降监测方案一、编制范围XXXX铁路综合Ⅲ标XXXX段路基填筑、路堑开挖、岩溶注浆等施工项目。
二、编制依据1、施工图2、《新建铁路XXXX铁路路基工程设计总说明及详图集》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4、《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1-2010三、工程概况XXXX铁路综合Ⅲ标XXXX段全线路基长度7km左右,客运专线设计,有砟轨道,作为变形控制十分严格的土工构筑物,施工中应进行沉降变形动态监测。
四、路基沉降监测布置正线路堤地段一般每50m设一个监测断面。
地势平坦、地基均匀良好的路堑与填高少于5.0m的路堤,监测断面可放宽至100m。
地形地层变化处,地质条件最差,必须设置监测断面。
过渡地段监测断面且应加密,一般过渡段在距台尾2m、15m、30m等处各设一个沉降观测断面,其中涵洞等横向构筑物应在构筑物中心位置应设一个监测断面。
每个监测断面分为地基沉降监测和路基面监测;正线路堑地段每50m设置一个监测断面,一般土质或全风化岩质路堑监测断面仅在路基面设置监测点,膨胀土、红黏土等特殊岩土路堑应设置基底回弹变形观测点。
另外在软土、松软土地段在路堤填筑施工过程中,个监测断面应在路堤坡脚外2m和8m处设置位移观测桩,观测桩采用φ20钢钎,埋深大于30cm。
1、基底沉降监测:一般监测断面为在线路中心埋置一个单点数码沉降计,但当压缩层厚度>25m时,应在线路中心埋设一个沉降板。
单点沉降计的埋设深度原则上应将沉降计的锚固端埋设至基岩强风化层面,当基岩强风化层面埋深很大,则单点沉降计的锚固端应埋设至附加应力等于0.1倍自重应力的深度处,路堤基底单点沉降计的顶面应至路基基底垫层地面。
膨胀土、红黏土等特殊岩土路堑基底回弹变形观测点采用单点沉降计,单点沉降计的埋设深度:基岩埋深距基床换填底面小于15m时,则沉降计的锚固端埋设至基岩面,基岩埋深距基床换填底面大于15m时,则沉降计的锚固端埋设深度为15m,沉降计的顶面至基床换填底面。
高铁沉降观测方案
➢ 结构物的变形监测应充分利用CPI、CPII和水准基点 作为水平和垂直位移监测的基准点或工作基点变形监 测网。
➢ 卫星定位系统(GPS)测量时,应符合现行全球卫星 定位系统铁路工程测量技术的有关规定。
1 高铁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 沉降变形测量一般按三等规定执行,对于技术特别复 杂工点,可根据需要按二等的规定执行。
隧道沉降布设形势:隧道工程完成后,每个观测断面在相应 于两侧边墙处设一对沉降观测点,原则上设于高于水沟盖板0. 3m处
3 高铁沉降测量点的点位布置要求
3.5 路基沉降观测 路基水准路线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形成 附合水准路线,沉降观测点位布设及水准路线观 测示意图如图3.6所示:
图3.6 沉降观测点位布设及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
高速铁路线下工程 沉降变形测量方法
高铁线下工程沉降变形测量方法
➢1 高铁沉降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2 高铁沉降测量监测网技术要求 ➢3 高铁沉降测量点的布置要求 ➢4 高铁沉降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5 高铁连续梁的线性监测
高铁沉降变形测量
➢ 1、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工作以桥梁、路基、隧 道等建(构)筑物的垂直位移观测为主,水平位移监测根据 路基(含过渡段)、桥涵、隧道工点具体要求确定。 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的高程系统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在区域沉降地区应根据沉降速率适当增加复测次 数,每季度进行一次复测。
沉降变形点的监测频率应根据最新的沉降测量规 范实施
3 高铁沉降测量点的点位布置要求
➢ 每个独立的监测网应设置不少于3个稳固可靠的基准点。
基准点应选设在沉降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
1
的稳定位置。
650 2
300
新增水准点标石及标心与CPI、CPII相同。埋石 在现场浇灌,挖坑后底部要夯实,先浇灌底部, 待基本凝固后再用模板浇灌上部,并插入不锈钢 标心,保持标心垂直和半球露出混凝土(约1~2 厘米)。每个水准点埋设后,绘制点之记图。在 水准点标石埋石中应对部分标石的坑位、标石浇 灌进行照相记录。影像文件名与水准点号对应。 标石编号用字模压制,字头朝前进方向,即朝上 海方向,并用红油漆填写字体。
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评估方案编制:复核:审批: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目录一、编制依据 (3)二、观测范围及主要内容 (3)三、沉降观测的组织及设备配备 (14)3.1成立沉降观测专题小组 (14)3.2主要设备配备 (14)四、沉降观测频次 (14)五、技术方案的实施 (15)5.1沉降监测网布设 (15)5.2沉降变形观测方法和基本要求 (16)5.3沉降观测基本要求 (17)六、评估方法和判定标准 (17)七、综合评估与资料整理 (18)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一、编制依据1.1TB10101-99《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1.2《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1.3《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1.4TZ212-2005《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1.5JGJ/T 8-9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1.6GB 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1.7GB 12897-9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1.8GB/T 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二、观测范围及主要内容根据《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规定:沉降观测断面的间距一般不应大于50m,地势乎坦、地基条件均匀良好的路堑、高度小于5m的路堤可放宽到100m;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适当加密。
湘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填方的分布范围及设置计划见表1:表1填方的分布范围及设置计划3 / 18总计需要设置651个路基面沉降观测断面。
路基基底沉降观测等级为国家二等水准(工程测量规范中垂直位移监测网二等),沉降观测的观测精度为W±1mm,读数取位至0.01mm,仪器选择满足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使用DS03精度的精密电子水准仪,配套电子水准仪配编码水准尺。
路基两侧边桩位移观测等级为建筑变形测量二级。
沉降观测测点的设置见图1:13 / 18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路肩观测桩路基观测桩路基观测桩三、沉降观测的组织及设备配备3.1成立沉降观测专题小组沉降观测专题小组由12人组成,组长1人,副组长2人。
高铁沉降观测方案
高铁沉降观测方案1. 引言高速铁路是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基础设施,为保障其运行安全和长期稳定发展,必须进行全面而准确的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是评估铁路基础设施变形变量的重要手段,能够及时发现沉降异常,并为维护和修复工作提供依据。
本文将介绍一种高铁沉降观测方案,旨在确保高铁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观测点的确定首先,需要确定观测点的位置。
观测点应该覆盖高铁沿线主要工区和关键部位,包括桥梁、隧道、路基等。
观测点的选择要考虑地质条件、工程特点、建筑物类型等因素,并尽量选取代表性的点位。
观测点的数量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确定,但一般不少于每个工区两个观测点。
3. 观测方法高铁沉降观测的常用方法包括精密水准测量法和全站仪测量法。
精密水准测量法适用于观测点间基线小且地势平坦的情况,通过比对高程差值来确定沉降量。
全站仪测量法适用于观测点间距较大及地形复杂的情况,通过对地面标志物的测量来确定沉降量。
在沉降观测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观测设备应选择高精度、高稳定性的仪器,并进行仪器校准和质量检测。
- 观测数据的采集应随时记录并保存,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 观测时间的选择应考虑交通运行情况和天气条件,并定期进行观测。
4. 数据分析与处理观测数据采集后,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以求得高铁的沉降量。
数据的处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数据质量检查:对观测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剔除不合格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数据预处理:对观测数据进行插补和平滑处理,消除异常点和噪声,使数据更加稳定和连续。
3. 数据分析:根据观测点的位置和地形条件,采用合适的数学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到沉降变量。
4. 数据可视化:将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绘制沉降曲线图和等值线图,直观反映高铁沉降情况。
5. 结果与讨论根据观测数据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出高铁沿线各观测点的沉降变化情况。
对于沉降异常的观测点,需要进一步探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维护和修复措施。
铁路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铁路沉降观测实施方案铁路沉降观测是指对铁路线路及其周围环境进行沉降变形的监测和分析,以保证铁路线路的安全运营。
本实施方案旨在规范铁路沉降观测的实施流程、技术要求和数据处理,确保观测结果准确可靠,为铁路安全运营提供技术支持。
一、观测方案确定。
1. 观测目的,根据铁路线路的特点和使用情况,确定观测的具体目的,包括但不限于监测铁路路基和桥梁的沉降情况,评估铁路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观测范围,确定观测的具体范围,包括铁路线路及其周围环境,重点关注可能出现沉降问题的区域。
3. 观测周期,根据铁路线路的使用情况和环境变化,确定观测的周期,一般为每年或每季度进行一次定期观测,同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临时观测。
二、观测方案实施。
1. 观测点布设,根据观测范围确定观测点的布设位置,合理选择观测点,保证观测结果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2. 观测方法选择,根据观测点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包括但不限于GPS测量、水准测量、测斜仪监测等,同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观测方法。
3. 观测数据采集,按照规定的观测周期和方法,进行观测数据的采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观测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沉降变形的情况和趋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观测结果应用。
1. 结果评估分析,根据观测结果对铁路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估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 结果报告汇总,将观测结果进行汇总整理,编制观测报告,包括观测方法、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结果分析及建议等内容。
3. 结果应用指导,根据观测报告的结果和建议,指导铁路管理部门进行相关的维护和修复工作,保障铁路线路的安全运营。
四、观测方案管理。
1. 观测方案修订,根据实际情况和技术发展,及时修订观测方案,确保观测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观测方案培训,对观测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观测技术和数据处理能力,确保观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中铁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经理部五分部路基沉降观测方案编制:复核:审核:路基沉降观测方案一、编制依据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79-2006)3、《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4、《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施工技术指南》(TZ216-2007)5、《新建成都至重庆铁路客运专线设计文件》6、《新建铁路成都至重庆客运专线线下工程沉降与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细则》二、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原则1、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以路基面沉降观测和地基沉降观测为主,应根据不同的结构部位、填方高度、地基条件、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来设置沉降变形观测断面。
同时应根据施工过程中掌握的地形、地质变化情况调整或增设观测断面。
2、观测断面一般按以下原则设置,同时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1)沿线路方向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对地势平坦且地基条件均匀良好的路堑、填方高度小于5m且地基条件均匀良好的路堤可放宽到100m。
(2)对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加密断面,一般间距不大于25m,在变化点附近应设观测断面,以确保能够反映真实差异沉降。
(3)一个沉降观测单元(连续路基沉降观测区段为一单元)应不少于2个观测断面。
(4)对地形横向坡度大于1:5或地层横向厚度变化的地段应布设不少于1个横向观测断面。
3、观测点一般按以下原则设置,同时应满足设计文件要求:(1)为有利于测点看护,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各部位观测点须设在同一横断面上。
(2)一般路堤地段观测断面包括沉降观测桩和沉降板,沉降观测桩每断面设置3个,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及左右线中心两侧各2m处;沉降板每断面设置1个,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
(3)软土、松软土路堤地段观测断面一般包括沉降观测桩、沉降板和位移观测桩。
沉降观测桩每断面设置3个,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及两侧各2m处,沉降板位于双线路基中心,位移观测边桩分别位于两侧坡角外2m、10m处,并与沉降观测桩及沉降板位于同一断面上。
高速铁路沉降观测预防及处理方案
高速铁路沉降观测预防及处理方案
第条沉降观测数据应真实可靠,能全面反映运营期间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的实际状况,并应做好运营与建设期间沉降观测工作的衔接。
第条根据开通运营前的沉降评估情况,铁路局应与铁路公司协商,确定开通运营后的沉降(特别是软土路基和过渡段等重点地段)观测方案,制定沉降观测管理办法。
铁路公司应与铁路局共同制定沉降处理方案并组织实施,异常沉降及其处理情况应及时上报铁路总公司有关部门。
第条铁路局应结合日常线路动静态检查定期对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第条突发异常沉降影响行车安全时,铁路局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第条对沿线附近开采地下水的地段应加强沉降观测,发现沿线周边开采地下水,造成线路发生沉降时,铁路局应报告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采取相对应措施。
第条铁路局应组织加强高速铁路沿线周边环境巡查掌握沿线地质情况和周边环境变化情况,及时掌握可能影响基础稳定的施工等情况。
第条在铁路保护区范围以外50m范围内堆载或建造构筑物、建筑物时,铁路局应组织进行沉降评估,对造成线路沉降的应报
告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研究处理措施。
第条对沿线50m范围内开挖地基、填筑路基、地下工程及钻孔桩、管桩等施工,铁路局应组织沉降评估和施工组织设计审查,批复后方可实施,并做好线路沉降观测。
第条无轨道区段路基,以及有碎轨道区段有可能破坏地基加固效果的路基地段、各种过渡段,禁止框构顶进、管道穿越,其他地段的框构顶进、管道穿越必须采取严格、周密的工程措施和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具体由铁路局审批。
第条铁路局应与地方国土部门建立定期联系机制和地质灾害处置联动机制,掌握沿线地层变化情况。
高铁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DK887+ ~DK889+ 段路基工程观测、检测方案一、观测方案1、路基变形监测控制技术措施高速铁路路基作为变形控制十分严格的土工构筑物,沉降变形监测应作为路基施工中的重要工序,贯穿整个路基施工始终。
路基沉降变形监测主要是测定每一层填料填筑过程中的地基沉降及整体水平位移和路基成型后的地基沉降及路堤本身的沉降值。
在填筑施工期间,填土速率根据观测情况确定,如地基稳定情况良好可以酌情加快,反之减缓填土速率,当边桩横向位移大于 5mm/d,地面沉降超过 10mm/d 时,停止填土。
路堤填筑完成后,根据观测的数据绘制时间和沉降曲线,预测总沉降和剩余沉降。
该段路基沉降变形监测主要是路堤基底沉降监测和路基面沉降监测。
路基沉降变形监测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2、监测测试项目以路基中心沉降监测为重点,其他包括路基面位移监测、基底沉降位移监测、路堤本体沉降监测、深厚层第四系地层的深层沉降监测,另外还有软土或松软土地段的边桩位移监测等。
⑴ 路堤基底沉降监测每 10~100m 设一个监测断面,桥路过渡段必须设置。
每个监测断面预埋 1~3 个沉降板(软弱地基时 3 个)。
路堤填筑前,于路堤基底地面预埋沉降板进行监测,每个监测断面预埋 3 个沉降板。
沉降板填筑路堤第一层测量放线沉降板及观测桩埋设满足要求填筑路基不满足要暂沉降板接长求停填观测及分析筑或缓填基床底层填筑路基面中心及路肩设观测桩沉降观测期观测分析沉降分不满足要求析放置沉降或采取加速沉降措施满足要求基床表层图 1路基沉降变形监测施工工艺流程图由沉降板、底座、测杆(ф =20mm 钢管)及保护测杆的ф=49mmPVC 塑料管组成。
随着填土的增高,测杆与套管亦应相应加高,每节长度不超过 100cm,接高后的测杆顶面应高于套管上口,在填土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保护测沉设施。
沉降板安装前应先将地面整平(可铺设0.1m厚中粗砂),注意保持底板的水平及垂直度。
填土高度小于 2.0m 时,每两天观测一次,超过 2.0m 后,要求每天观测一次,在沉降速率较大的情况下,还应加密观测。
最新高速铁路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最新高速铁路沉降观测施工方案目录1、编制依据 01.1 施工规范、标准 01.2设计文件 01.3相关文件 02、工程概况 02.1线路概况 02.2主要技术标准 (3)2.3工程特点 (3)3、工程重难点分析 (4)4、沉降变形观测 (6)4.1工艺流程 (7)4.2施工准备 (8)观测水准基点、工作基点的布设 (8) (9) (10)4.3观测断面及点的设置、元件布设 (12)及点的设置 (12)及点的设置 (16)观测元件的选取、埋设 (30)观测元件的选取、埋设 (32)4.4观测桩观测要求及频次 (35) (35) (37) (40)观测要求及频次 (42) (42)4.5变形监测数据采集与整理 (44) (44) (45) (47)4.6 综合评估与资料整理 (47)5、观测点元件的保护 (48)6、沉降观测设备和人员组织 (49)6.1沉降观测设备 (49)6.2人员组织分工及职责 (49)相关人员资质证书和仪器设备检定证书见附件。
(50)6.3测量人员岗位职责 (50)7、其他保证措施 (51)7.1仪器管理 (51)7.2监控量测内业工作技术要求 (53)7.3资料分析过程及质量控制制度 (53)7.4监控量测审核和审定制度 (53)7.5质量控制制度和检查措施 (54)7.6现场测试技术质量控制制度 (56)7.7资料分析过程质量控制制度 (57)7.8安全风险信息处理的管理控制措施 (57)7.9安全风险预警的管理控制措施 (57)7.10监控量测信息报送与反馈制度 (58)8、安全保证制度 (58)9、附件 (60)9.1测量主要人员资质证书 (60)9.2仪器设备检定证书 (60)1、编制依据1.1 施工规范、标准(1)《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2-2015)(4)《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302-2009)(5)《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7)《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83号)(8)《工程测量规范》(GB0026-93)(9) 高速铁路施工技术《施工测量分册》1.2设计文件(1)《个别路基设计图》(第一册)(2)《个别路基设计图》(第十三册)(3)新香坊北站路基横断面图(4)桥涵变形观测及观测标安装图(哈牡桥通-Ⅴ-02)1.3相关文件(1)新建XXX至XXX铁路客运专线站前工程施工总价承包招标文件招标编号:JS2015-015;(2)本公司积累的施工经验,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3)现场调查获得的有关资料、数据以及现场实际情况。
高速铁路沉降观测方案
高速铁路沉降观测方案1. 引言高速铁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于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由于复杂的地质条件和运营压力,高速铁路的沉降问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挑战。
沉降观测是评估、监控和预测高速铁路沉降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种高速铁路沉降观测方案,旨在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方法。
2. 观测设备和方法2.1 观测设备在高速铁路沉降观测中,需要使用先进的设备来实时监测和记录沉降情况。
常用的观测设备包括:•沉降标杆:用于标定铁路沉降的基准点,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标杆固定在地面上。
•基线测量仪:用于测量沉降标杆的高度变化,通过测量仪的精准测量能力,可以获取高精度的沉降数据。
•倾斜仪:用于检测铁路的倾斜情况,通过倾斜仪的数据可以判断铁路的稳定性,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防止沉降加剧。
•GNSS 接收器:用于记录高速铁路位置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可以提供高精度的空间坐标,用于精确定位沉降点。
2.2 观测方法高速铁路沉降观测需要选择适当的观测方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观测方法包括:•静态观测法:在固定的时间段内对沉降标杆进行高精度的测量,通常使用基线测量仪进行,可以获得较为精确的沉降数据。
•动态观测法:通过实时监测铁路的倾斜情况,并结合定期检查沉降标杆的高度变化,可以掌握铁路的实时沉降情况。
•远程监测法:利用遥感技术或无人机进行高空拍摄,通过图像处理和分析,得到整个铁路线路的沉降情况。
3. 观测数据处理和分析观测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有用的信息并作出相应的决策。
处理和分析观测数据的方法包括:•数据筛选:对观测数据进行筛选,剔除异常值和误差较大的数据,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趋势分析:通过绘制沉降数据的时间变化曲线,分析沉降的趋势和速率,判断沉降的变化趋势,并提前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空间分析:将观测到的沉降数据与铁路线路的空间信息结合起来,分析沉降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为铁路线路的维护和修复提供参考。
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实施方案
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实施方案一、引言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是对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或运营过程中路基沉降、变形等问题进行监测和评估的重要手段,能够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为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针对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1.沉降观测点布设根据实际工程情况,确定沉降观测点的布设位置。
通常情况下,观测点要覆盖整个路基范围,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位置进行观测。
观测点要均匀分布,覆盖各种地质条件和工程环境。
2.观测点标志设置在观测点处设置具有固定位置的标志物,如地脚螺栓等,确保观测点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
标志物要固定可靠,不受外力影响。
3.观测设备选择根据观测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沉降观测设备。
常用的观测设备有测水管、水准仪、全站仪等。
在选择设备时要考虑设备的测量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并进行校准和养护。
4.观测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
常用的观测方法有静态观测、动态观测、连续观测等。
观测方法要与设备配套,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观测频率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监测的需要,确定观测的频率。
通常情况下,初期观测频率要高,随着工程的进行,观测频率可以逐渐降低,但要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1.观测点布设根据实际工程情况,确定变形观测点的布设位置。
观测点要能够反映工程变形的情况,覆盖整个工程范围,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位置进行观测。
2.观测点标志设置在观测点处设置具有固定位置的标志物,确保观测点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
标志物要固定可靠,不受外力影响。
3.观测设备选择根据观测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变形观测设备。
常用的观测设备有测距仪、全站仪、测角仪等。
在选择设备时要考虑设备的测量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并进行校准和养护。
4.观测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
常用的观测方法有静态观测、动态观测、连续观测等。
观测方法要与设备配套,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观测频率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监测的需要,确定观测的频率。
路基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路基沉降观测实行方案一、总则根据玉铁施工图纸规定,需进行路基沉降观测及边桩位移观测。
现结合《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和玉铁施工图纸,制定如下方案。
二、精度及频次规定1、路基变形测量精度规定路基变形测量包括路堤、路堑变形测量、滑坡监测和裂缝监测,路基沉降观测控制网旳精度规定及观测点频次规定如下:(1)根据《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旳规定,变形观测等级及精度应符合表2.1旳规定。
表2.1 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规定(2)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可采用三角形网、导线网、GPS 网和视准轴线等形。
当采用视准轴线时,轴线上或轴线两端应设置校核点。
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旳重要技术规定,应符合表2.2 旳规定(3)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旳建立应符合下列规定:a、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应布设成闭合环状或附合水准路线等形式。
b、水准基点应埋设在变形区以外旳基岩或原状土层上,亦可利用稳固旳建筑物、构筑物设置墙上水准点。
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旳重要技术规定应符合表2.3旳规定:(4)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水准观测旳重要技术规定,应符合表2.4旳规定。
(5) 滑坡监测旳精度, 不应超过表2.5 旳规定(6)裂缝监测可采用游标卡尺进行量测,量测应精确至0.1mm。
(7) 沉降观测外业测量按四等水准规定进行测量,测量时读数至0.1毫米,计算高差取位至0.1毫米,沉降量精确到1毫米。
位移观测旳控制原则为边桩水平位移5毫米/天,竖向位移10毫米/天,路基中心沉降板沉降量10毫米/天。
其工后沉降量不能不小于50毫米。
在填筑过程中出现沉降速率不小于以上值时,则规定施工单位停止填筑,同步加大观测频次,观测其沉降量。
若沉降量急剧增长,则需同设计单位联络,对此处地质进行复核。
2、观测频次规定在路堤填筑期间,应每天观测一次(松土及松软土早晚一次),多种原因临时停工期间,前2天每天观测一次,后来每三天观测一次。
施工完毕后,前15天内每3天观测一次,第15-30天每星期观测一次,第30-90天每15天观测一次,后来每月观测一次。
高铁路基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高铁路基沉降观测施工方案1. 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一种高铁路基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帮助工程人员进行高铁路基沉降观测的相关施工工作。
该方案包括设备准备、施工流程、质量控制等内容。
2. 设备准备在进行高铁路基沉降观测施工之前,需要准备以下设备:•沉降观测仪:选择一种精度高、可靠性强的沉降观测仪器,用于测量路基沉降情况。
•测量工具:包括测量尺、水平仪、经纬仪等,用于辅助沉降观测仪的安装和调整。
•电源设备:确保观测仪器能够正常工作,需要准备充足的电源设备。
•通信设备:为了实时传输观测数据,需要准备稳定的通信设备,如手机、无线网络等。
•安全设备:施工过程中需要确保人员的安全,包括安全帽、安全绳等。
3. 施工流程以下为高铁路基沉降观测的基本施工流程:3.1 设备安装首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观测点,并进行必要的测量。
然后,按照观测点的位置和要求,安装沉降观测仪器。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使用测量工具进行调整,确保观测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2 数据采集安装完成后,开启沉降观测仪器,开始采集数据。
观测仪器应能够自动记录数据,并实时传输到数据中心。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需要确保观测仪器的正常运行,并对数据进行监测和校准。
3.3 数据分析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数据中心后,进行数据分析。
根据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绘制出相应的沉降曲线和统计图表。
同时,还需要进行数据的质量控制,排除异常值和噪声干扰。
3.4 结果报告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编制高铁路基沉降观测报告。
报告应包括观测点位置、观测数据、数据分析结果以及相关结论。
报告需以清晰简洁的方式呈现,便于工程人员和相关方面进行参考和决策。
4. 质量控制为了确保高铁路基沉降观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质量控制措施:•规范操作:在施工过程中,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执行,避免操作不当引起误差。
•定期校准:定期对观测仪器进行校准,保证其测量准确性。
•数据监测:实时监测观测数据,排除异常值和噪声干扰。
路基段沉降变形观测技术方案
路基段沉降变形观测技术方案一、为啥要观测路基沉降变形。
咱修个路啊,路基就像房子的地基一样重要。
要是路基沉降变形太大,那路可就容易出问题,比如坑洼不平,甚至可能塌了。
所以咱们得好好盯着它,看看它啥时候沉降、沉降多少,这样就能提前发现问题,把路修得稳稳当当的。
二、观测点咋设置。
1. 位置选择。
首先呢,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
比如说在路基的中间部分,这里能反映出整个路基的大概沉降情况。
还有在路基和桥台、涵洞等结构物相接的地方,这是比较容易出问题的“关节”部位,就像人的关节一样,得多留意。
在填方比较高或者挖方比较深的地方也要设观测点。
因为这些地方压力变化大,最容易沉降或者变形。
2. 具体埋设。
观测点的埋设要有一定的深度,一般来说要埋到稳定的地层里。
咱可以用专门的观测桩,就像给路基插个小标记一样。
这个观测桩要打得直直的,可不能歪歪扭扭的,不然测出来的数据就不准了。
桩的顶部要高出地面一点,方便咱们测量。
三、用啥仪器来观测。
1. 水准仪。
水准仪可是个好东西,就像一个超级精确的水平仪。
它能测量出观测点高度的微小变化,也就是沉降量。
操作水准仪的时候,可得小心点儿,要把它架得稳稳当当的,就像给它找个舒服的小窝一样。
然后通过望远镜看尺子,读取数值,这数值可就是宝贝,能告诉我们路基沉降了多少。
2. 全站仪。
全站仪就更厉害了,它不仅能测量水平方向的变化,还能测量垂直方向的变化。
当我们想要知道路基在各个方向有没有变形的时候,全站仪就派上用场了。
不过这个全站仪比较精密,使用的时候要按照说明书一步一步来,可不能乱按按钮。
四、啥时候观测。
1. 初始观测。
在路基刚修好,还没开始使用的时候,就要进行初始观测。
这就像给路基拍个“出生照”,记录下它最开始的状态。
这个初始观测的数据可重要了,以后所有的沉降变形都是和这个初始数据对比的。
2. 定期观测。
之后呢,要定期去观测。
在路基施工期间,可能每隔几天就要去看一次,就像看自己种的小树苗有没有长高一样。
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1. 简介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是指对铁路路基沉降情况进行定期观测和监测,以保证铁路线路的稳定和安全。
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是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铁路路基沉降而制定的一系列操作指南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观测目的、观测方法、观测频率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2. 观测目的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监测铁路路基沉降情况,及时发现路基沉降问题;•分析沉降变化规律,评估沉降对铁路线路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指导路基维护和修复工作。
通过铁路路基沉降观测,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路基沉降问题,确保铁路线路的稳定和安全运营。
3. 观测方法铁路路基沉降观测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野外观测:在路基上布设观测点,定期测量观测点的沉降情况。
观测点的选择应考虑路基的主要特征和潜在的沉降风险。
观测点的布设应均匀分布于路基上,覆盖整个路段。
•高精度测量仪器:采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对观测点进行测量,以实现对路基沉降的精确观测。
常用的测量仪器包括全站仪、水准仪等。
•数据记录与上传:观测数据应及时记录和上传至中心数据库,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4. 观测频率铁路路基沉降观测应定期进行,观测频率主要根据以下几个因素确定:•路基类型:不同类型的路基沉降速率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观测频率。
•路段状况:路段的使用情况和周围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路基的沉降情况,需要根据路段状况进行调整。
•紧急情况:在发生紧急情况(如地震、洪水等)时,需要增加观测频率,及时监测和评估路基的变化情况。
一般情况下,铁路路基沉降观测的频率为每年一次,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调整。
5. 数据处理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数据的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数据整理: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和管理,包括数据的归档、统计和存档等工作。
•数据分析: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沉降速率的计算、沉降趋势的分析等。
•结果评估: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评估路基的沉降情况和对铁路线路的影响,判断是否需要采取修复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K887+~DK889+段路基工程
观测、检测方案
一、观测方案
1、路基变形监测控制技术措施
高速铁路路基作为变形控制十分严格的土工构筑物,沉降变形监测应作为路基施工中的重要工序,贯穿整个路基施工始终。
路基沉降变形监测主要是测定每一层填料填筑过程中的地基沉降及整体水平位移和路基成型后的地基沉降及路堤本身的沉降值。
在填筑施工期间,填土速率根据观测情况确定,如地基稳定情况良好可以酌情加快,反之减缓填土速率,当边桩横向位移大于5mm/d,地面沉降超过10mm/d时,停止填土。
路堤填筑完成后,根据观测的数据绘制时间和沉降曲线,预测总沉降和剩余沉降。
该段路基沉降变形监测主要是路堤基底沉降监测和路基面沉降监测。
路基沉降变形监测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2、监测测试项目
以路基中心沉降监测为重点,其他包括路基面位移监测、基底沉降位移监测、路堤本体沉降监测、深厚层第四系地层的深层沉降监测,另外还有软土或松软土地段的边桩位移监测等。
⑴路堤基底沉降监测
每10~100m设一个监测断面,桥路过渡段必须设置。
每个监测断面预埋1~3个沉降板(软弱地基时3个)。
路堤填筑前,于路堤基底地面预埋沉降板进行监测,每个监测断面预埋3个沉降板。
沉降板
图1 路基沉降变形监测施工工艺流程图
由沉降板、底座、测杆(ф=20mm钢管)及保护测杆的ф=49mmPVC塑料管组成。
随着填土的增高,测杆与套管亦应相应加高,每节长度不超过100cm,接高后的测杆顶面应高于套管上口,在填土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保护测沉设施。
沉降板安装前应先将地面整平(可铺设0.1m厚中粗砂),注意保持底板的水平及垂直度。
填土高度小于2.0m时,每两天观测一次,超过2.0m后,要求每天观测一次,在沉降速率较大的情况下,还应加密观测。
地面沉降量用仪器测量,精度要求准确到±1mm。
每天的观测数据都要及时整理并绘制“填土高~时间~沉降量”关系曲线图。
⑵路基面沉降监测
路堤地段每50m设一个监测断面,桥路过渡段必须设置,且应加密。
每断面3个监测点。
分别于路基中心、两侧路肩各设一个监测桩(包桩),路基成形后设置。
监测桩采用C15混凝土方桩或圆桩(边长或直径0.1m),其中埋设ф16mm钢筋一根,桩长0.6m,埋入基床表层以下0.55m。
⑶测量的精度及频度
观测频率应与位移速率相适应,位移越小,观测频率也可减慢,
反之位移越大,观测频率越要加快。
当位移曲线骤然变大时,更要跟踪观测,分析原因,并考虑是否需要采取措施。
测量精度按二级水准测量标准;测量频度:在路堤填筑期间,每天监测一次,各种原因停工期间,前2天每天监测一次,以后每3天测试一次。
填筑施工完成后,前15天内每3天监测一次,第15~30天每星期监测一次,第30~90天每15天监测一次,以后每个月监测一次。
雨后应加密监测。
⑷施工期间的保护措施
测点保护工作十分重要,施工时要防止施工机械碰撞,还应考虑现场环境、人为因素的损坏,务必使观测工作能善始善终,取得满意成果。
施工前进行专题技术教育,培训对象是参加施工的管理、技术、测量、试验、安质、专业人员、施工人员等,培训内容是关于沉降板和观测桩的工作原理,配备专人负责保护沉降板和观测桩;沉降板钢管周围套PVC管,保证沉降板自由沉降;埋有沉降观测装置的周边不能碾压的部位,采用冲击夯进行夯实。
二、检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