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瘤的诊断治疗进展0810
胸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胸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胸腺癌不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胸腺肿瘤比较集中的一些医疗中心,遇见的比较多。
胸腺癌的临床表现与胸腺瘤很相似,除有纵隔结构转移症状较频繁,且进展较快的特点外,胸腔外转移或临床转移的证据也更有可能在诊断中出现。
重症肌无力、后天性红细胞再生不良或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与胸腺癌的联系尚未见报道。
对该病的认识经过了几个发展阶段,早期对胸腺疾病的分类并不清楚,尤其侵袭胸腺瘤与胸腺癌并不清楚,所以早期的文献报道里对于瘤和癌比较模糊。
最近这两个概念分的比较清楚,胸腺瘤与侵袭胸腺瘤或者恶性胸腺瘤,从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来讲,是完全两个不同的疾病。
左图是胸腺的解剖结构,胸腺在一个狭小的区域内,它所比邻的关系,前面是胸骨,后面和下面是心脏、大血管,两侧是肺,两侧缘是两根重要的膈神经。
它的解剖特点和区域,决定了胸腺肿瘤的一些症状,如肿瘤的压迫症状。
一、胸腺肿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一)胸腺肿瘤的特点:1. 胸腺肿瘤种类比较多最多见的是胸腺瘤,畸胎瘤也多见,另外还有胸腺癌、胸腺类癌,一些胸腺的脂肪瘤或者脂肪肉瘤,以及胸腺的毛细血管瘤等。
2. 胸腺瘤分侵袭性胸腺瘤和非侵袭性胸腺瘤,侵袭性胸腺瘤原来也叫恶性胸腺瘤,因为恶性的胸腺瘤与胸腺癌不容易区别,现在一般认为是侵袭性的胸腺瘤。
侵袭胸腺瘤可以认为是一种低度恶性的恶性肿瘤,非侵袭性胸腺瘤是一种良性的肿瘤。
3. 合并瘤外综合征,有这些综合征的病人合并肿瘤的机会比较大,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有些肿瘤与综合征有明确的相关性,手术切掉有明显的改善。
有些没有明显相关性,只是这两个疾病同时发生或者伴随发生的比例比较高。
常见的瘤外综合征有重症肌无力,胸腺瘤大概有 20% 到 30% 的人合并有肌无力。
另外,还合并有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的贫血,低γ球蛋白血症,其他的一些疾病,如硬皮病、皮肌炎,甚至一些恶性肿瘤,如肺癌、血管癌都容易发生在有胸腺肿瘤疾病的病人身上。
这些疾病的发生与胸腺本身的免疫器官的特征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瘤外综合征发生的原理、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所以手术的效果有时有效,有些病人无效。
胸腺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不同组织类型发病情况
淋巴细胞 型
Gripp等
36%
上皮细 胞型
23%
混合型
梭形细 胞型
9%
33%
Mayo Clinc:
25%
25%
43%
6%
WHO胸腺肿瘤国际肿瘤学分类(1999)
胸腺瘤类型 A型 AB型
B1型
梭形细胞,髓质性 混合 富于淋巴细胞;淋巴细胞性; 皮质优势性;器官样 皮质性 上皮性;非典型性;鳞样; 高分化胸腺瘤 胸腺癌
• 第四,肿瘤血管是癌细胞转移的秘密通道; • 癌细胞的转移,有两个渠道,一个是淋巴道转移,只 能转移到附近组织,所以危害相对较小;另外一个, 危害巨大,那就是血管转移。 • 在肿瘤刚刚形成阶段,因为没有出现肿瘤血管,癌细 胞无法进入人体血管,也就无法转移到全身各处。而 一旦肿瘤血管出现后,癌细胞就通过肿瘤血管这个秘 密通道,进入人体血管,进而转移到肝、肺、脑、骨 等各个器官,形成转移灶。因为这些器官血管丰富、 毛细血管众多,特别适合肿瘤细胞转移。事实上, 90%的癌症患者,都是死于血道转移,这也是肿瘤血 管造成的最大危害。
• • • • •
• •
与传统的抗癌治疗相比,肿瘤血管阻断疗法具有许多优点: 1、对任何肿瘤,都有效。由于肿瘤血管抑制剂并不针对肿瘤本身, 它只针对喂养肿瘤的新生血管,因此它几乎对什么肿瘤都有效。与此不 同的是,放、化疗只对少数几类肿瘤敏感,其它则无效。 2、药物剂量小、药效高。肿瘤血管抑制剂只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对 人体正常血管没有什么影响。由于肿瘤血管内皮细胞暴露在血液中,所 以药物能够直接发挥作用,无需渗透 ,所用药物剂量小、疗效高。 3、作用具有放大效应。由于一个血管内皮细胞支持 50~100个肿瘤 细胞生长,所以阻断肿瘤血管后,抑制瘤体的效果会成倍放大。 4、没有抗药性。有些化疗药物即使非常有效,然而不断突变的肿瘤 细胞还是会快速演变出抗药性,这些药物就再也毒不死它们了。而肿瘤 血管抑制剂则完全不同,由于血管内皮细胞基因表达相对稳定,因此不 易产生抗药性;实验证实:即使反复使用肿瘤血管抑制剂,它照样有效。 5、保护、激活免疫。放化疗的最大问题是:在凌厉攻击肿瘤细胞的 同时,也杀死了正常细胞,摧毁免疫。 6、较强的镇痛活性。通常情况下,晚期癌症患者只能通过麻醉药来 镇痛,但是,麻醉药具有强烈的免疫抑制作用,经常使用,反而会促进 癌细胞的转移。
胸腺癌的临床诊治进展
胸腺癌的临床诊治进展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胸腺癌的诊治也得到了很大的进展。
胸腺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很低,但是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科学家们一直在致力于寻找更好的诊治方法,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一、诊断目前,诊断胸腺癌的主要方法是CT扫描和组织活检。
CT扫描可以很快地确定肿瘤的位置和大小,进一步指导活检和手术治疗。
在组织活检中,医生可以直接观察病变组织的形态结构和细胞学异型性,确认病变性质和分级、分期。
近年来,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也提供了更准确的诊断方式,例如通过分析胸腺癌组织样本中的分子遗传学改变来进行预测治疗效果。
二、治疗胸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
手术切除是最常用的治疗方式,通过切除肿瘤和周围组织来达到治疗目的。
在手术中,医生会根据CT扫描的结果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如胸腺切除、肺叶切除或肋骨切除等。
然而,手术有着创伤大、恢复期长、后遗症多的缺点,因此化疗和放疗也是重要的治疗方式。
化疗通过给予患者抗癌药物来杀死癌细胞,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而且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放疗则通过向肿瘤放射高能射线来杀死癌细胞,常与手术或化疗相结合使用。
三、靶向治疗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靶向治疗已经成为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靶向治疗即通过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来达到治疗效果。
在胸腺癌中,EGFR基因是常见的靶点,目前可用的靶向药物有厄洛替尼(erlotinib)、吉非替尼(gefitinib)等。
这些药物以口服方式给予患者,虽然具有良好的疗效,但也会存在一些副作用。
总的来说,胸腺癌的临床诊治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这种疾病的致病因素和机制仍然未被彻底研究清楚。
因此,我们需要继续深入研究,探究更好的治疗方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疗效和生存率。
胸腺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文档
手术并发症及处理
出血
胸腺瘤周围有丰富的血管,手术 过程中可能出现出血。医生需仔 细止血,必要时输血或使用止血
药。
呼吸系统并发症
术后可能出现肺部感染、肺不张 、气胸等并发症,需及时处理, 如使用抗生素、吸氧、引流等。
重症肌无力危象
部分胸腺瘤患者合并重症肌无力 ,术后可能出现肌无力危象,需 及时使用免疫抑制剂、胆碱酯酶
胸腺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位 于胸骨后,在纵隔内。胸腺瘤是 一种常见的肿瘤,可以发生在任 何年龄段,但多见于中老年人。
胸腺瘤的分类
总结词
根据组织学特征和生物学行为,胸腺瘤可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三种类型。
详细描述
良性胸腺瘤通常生长缓慢,边界清晰,不会扩散或转移。交界性胸腺瘤则介于 良性和恶性之间,具有潜在的恶性行为。恶性胸腺瘤则具有浸润性生长和转移 的能力。
通过免疫组化技术进一步明确胸腺瘤 的病理类型和恶性程度。
手术切除活检
对于较小的胸腺瘤,可以考虑手术切 除后进行病理学检查。
03
胸腺瘤的外科治疗
手术治疗方法
开放手术
通过胸部切口,直接暴露肿瘤并 进行切除。该方法创伤较大,但 操作直观,适用于较大肿瘤或粘
连严重的病例。
胸腔镜手术
利用胸腔镜技术,在胸壁上打孔, 通过电视屏幕观察并切除肿瘤。该 方法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较小 的肿瘤或早期胸腺瘤。
对较差。
随访建议
定期复查
长期观察
建议患者在术后定期进行胸部CT、MRI等 影像学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肿瘤复发或转 移。
胸腺瘤患者在治疗后需要长期观察,特别 是对于恶性程度较高的患者,应加强随访 频率。
注意症状变化
心理支持
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如出现胸 痛、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 查。
胸腺瘤诊断治疗
治疗
治疗策略:
I 期非侵袭性胸腺瘤:对于 I 期胸腺瘤,标准的治疗方式是手术。如非手术 切缘阳性或因内科疾病不能手术患者,放疗不需参与。 II 期胸腺瘤:II 期胸腺瘤包括对于包膜及包膜外脂肪组织的侵犯。术后放疗 对于II期完全切除术后胸腺肿瘤目前建议不考虑术后放疗。Chen 及 Wuerzburg 的数据显示对于 A/AB/B1 术后放疗无益。术后切缘不尽的病例必须行术后放疗 。 III/IV 期胸腺瘤:III 期及 IV 期胸腺瘤如有手术可能,可考虑外科手术及术 后放疗。化疗可用于术前诱导治疗。
影像学表现
1、非侵袭性胸腺瘤-X线片表现
X线:可为阴性,可为上纵膈向一侧或两侧突出的弧形密度增高影,其边缘清晰,轮 廓光整。
影像学表现
1、非侵袭性胸腺瘤-CT表现
CT:①前中、上纵膈内的实质性肿块、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均匀,相当于胸大肌约50-70HU,少数同时累及前上、 中、下纵膈。
②边界光滑清晰,密度均匀,较少出现囊变、坏死,肿瘤与心脏大血管接触面呈光滑弧形,两者间脂肪间隙 均匀存在。
胸腺解剖
胸腺解剖
正常胸腺CT下形态
胸腺解剖
正常胸腺CT下大小
• 胸腺厚度随年龄变化,变化最大的在 20-49岁,总体来说是从大到小再到大, 大于60岁有增大趋势<59岁,均小于 21mm,大于60岁可超过30mm,宽度则 随年龄增大而增大
胸腺解剖
正常胸腺CT下密度
• 1、6-19岁人群中胸腺的CT密度与肌肉相同或稍高,CT值约30HU • 2、由于随年龄增加腺体逐渐消失而代之以脂肪,故从青春期至25岁期间,以前外
概述
纵膈肿瘤需完善的化验:
1、需要查AFP 和β-HCG 检测以便于排除生殖细胞肿瘤;
胸腺癌的诊断和治疗
胸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胸腺癌不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胸腺肿瘤比较集中的一些医疗中心,遇见的比较多。
胸腺癌的临床表现与胸腺瘤很相似,除有纵隔结构转移症状较频繁,且进展较快的特点外,胸腔外转移或临床转移的证据也更有可能在诊断中出现。
重症肌无力、后天性红细胞再生不良或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与胸腺癌的联系尚未见报道。
对该病的认识经过了几个发展阶段,早期对胸腺疾病的分类并不清楚,尤其侵袭胸腺瘤与胸腺癌并不清楚,所以早期的文献报道里对于瘤和癌比较模糊。
最近这两个概念分的比较清楚,胸腺瘤与侵袭胸腺瘤或者恶性胸腺瘤,从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来讲,是完全两个不同的疾病。
左图是胸腺的解剖结构,胸腺在一个狭小的区域内,它所比邻的关系,前面是胸骨,后面和下面是心脏、大血管,两侧是肺,两侧缘是两根重要的膈神经。
它的解剖特点和区域,决定了胸腺肿瘤的一些症状,如肿瘤的压迫症状。
一、胸腺肿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一)胸腺肿瘤的特点:1. 胸腺肿瘤种类比较多最多见的是胸腺瘤,畸胎瘤也多见,另外还有胸腺癌、胸腺类癌,一些胸腺的脂肪瘤或者脂肪肉瘤,以及胸腺的毛细血管瘤等。
2. 胸腺瘤分侵袭性胸腺瘤和非侵袭性胸腺瘤,侵袭性胸腺瘤原来也叫恶性胸腺瘤,因为恶性的胸腺瘤与胸腺癌不容易区别,现在一般认为是侵袭性的胸腺瘤。
侵袭胸腺瘤可以认为是一种低度恶性的恶性肿瘤,非侵袭性胸腺瘤是一种良性的肿瘤。
3. 合并瘤外综合征,有这些综合征的病人合并肿瘤的机会比较大,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有些肿瘤与综合征有明确的相关性,手术切掉有明显的改善。
有些没有明显相关性,只是这两个疾病同时发生或者伴随发生的比例比较高。
常见的瘤外综合征有重症肌无力,胸腺瘤大概有 20% 到 30% 的人合并有肌无力。
另外,还合并有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的贫血,低γ球蛋白血症,其他的一些疾病,如硬皮病、皮肌炎,甚至一些恶性肿瘤,如肺癌、血管癌都容易发生在有胸腺肿瘤疾病的病人身上。
这些疾病的发生与胸腺本身的免疫器官的特征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瘤外综合征发生的原理、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所以手术的效果有时有效,有些病人无效。
恶性胸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恶性胸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王敬慧;张树才【摘要】@@ 胸腺肿瘤包括来源于胸腺上皮细胞的肿瘤-胸腺瘤和胸腺癌,来源于胸腺淋巴细胞的霍奇金淋巴瘤及其它淋巴瘤,来源于胸腺内分泌细胞的肿瘤-胸腺类癌、燕麦细胞癌等;此外还包括生殖细胞肿瘤、胸腺脂肪瘤、胸腺囊肿、转移癌等.胸腺肿瘤中90%为胸腺瘤,其余是胸腺癌、淋巴瘤及类癌等.【期刊名称】《中国肺癌杂志》【年(卷),期】2010(013)010【总页数】7页(P985-991)【作者】王敬慧;张树才【作者单位】101149北京,北京胸科医院肿瘤内科;101149北京,北京胸科医院肿瘤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胸腺肿瘤包括来源于胸腺上皮细胞的肿瘤-胸腺瘤和胸腺癌,来源于胸腺淋巴细胞的霍奇金淋巴瘤及其它淋巴瘤,来源于胸腺内分泌细胞的肿瘤-胸腺类癌、燕麦细胞癌等;此外还包括生殖细胞肿瘤、胸腺脂肪瘤、胸腺囊肿、转移癌等。
胸腺肿瘤中90%为胸腺瘤,其余是胸腺癌、淋巴瘤及类癌等。
胸腺瘤在全部成人恶性肿瘤中不足1%,在成人前纵隔肿瘤中约占30%。
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报告,美国胸腺瘤的发病率为0.15/10万[1],我国尚无相关数据报告。
胸腺瘤和胸腺癌的好发年龄为50岁-60岁,中位年龄为56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儿童罕见。
胸腺肿瘤的病因尚不明确,有些学者证实部分患者既往有放射治疗、EB病毒感染史。
下面将就两种主要的胸腺肿瘤—胸腺瘤和胸腺癌的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病理WHO胸腺瘤病理分类法是Rosai领导的专家组于1999年公布的,后于2004年得到修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胸腺肿瘤病理分类系统。
根据肿瘤上皮细胞形态将胸腺瘤分为A型、B型、AB型,A型由梭形肿瘤上皮细胞组成,B型由圆形上皮样细胞组成,具有二者混合表现的为AB型。
按照淋巴细胞的比例将B型分为B1型、B2型和B3型3个亚型,B1型富含淋巴细胞,有少量上皮细胞;B2型的淋巴细胞与上皮细胞比例接近;B3型以上皮细胞为主,淋巴细胞稀少。
胸腺癌的鉴别及研究进展
2.EB病毒抗体测定
Herle报道淋巴上皮瘤有EB病毒抗体滴定升高的表现。Leyvraz报道了EBV在胸腺类淋巴上皮癌发生学上的作用,病人血清检查提示存在有EBV的感பைடு நூலகம்。以后又陆续有胸腺类淋巴上皮癌存在EBV基因,其瘤细胞内检测到EBV相关抗原的报道。因此目前在诊断胸腺类淋巴上皮癌时,可进行EBV抗体测定。患胸腺类淋巴上皮癌时其抗体滴度往往明显升高。
前上纵隔肿瘤最常见的是胸腺瘤和胸内甲状腺瘤。
1、胸腺瘤:多位于前上纵隔或前中纵隔,约占原发性纵隔肿瘤的1/4~1/5,男女发病相等。30%为恶性,30%为良性,40%为潜在或低度恶性。良性者常无症状,偶在X线检查时发现。若肿瘤体积较小,密度较淡,紧贴于胸骨后,X线检查颇难发现。胸腺瘤多邻接升主动脉,故可有明显的传导性搏动。按组织学特点可分为淋巴细胞型、上皮网状细胞型、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混合型等。常见的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占优势的良性胸腺瘤,若手术切除不彻底,有复发和浸润转移之可能。恶性胸腺瘤易侵犯周围组织,可发生程度不等的胸骨后疼痛和气急,晚期患者可产生血管、神经受压的症状,如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隔肌麻痹,声音嘶哑等。约10%~75%胸腺瘤患者可有重症肌无力的症状,但重症肌无力患者仅有15%~20%有胸腺的病变。切除肿瘤后约2/3患者的重症肌无力症状得到改善。少数患者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皮质醇增多症、红斑狼疮、γ-球蛋白缺乏症和特发性肉芽肿性心肌炎。X线检查,在前上纵隔见到圆形或椭圆形块影,良性者轮廓清楚光滑,包膜完整,并常有囊性变:恶性者轮廓粗糙不规则,可伴有胸膜反应。
胸腺瘤诊断治疗指南
胸腺瘤诊断治疗指南【概述】大约95%的胸腺瘤发生在前纵隔,少数发生在纵隔以外的部位如颈部、肺门和肺实质内。
在纵隔内,胸腺瘤还可发生在前纵隔的心膈角处,甚至有报道如息肉一样的气管内胸腺瘤。
所有胸腺瘤均起源于胸腺上皮细胞,但仅有4%的胸腺瘤是由单一的胸腺上皮细胞组成,绝大多数胸腺瘤是胸腺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混合组成的。
胸腺82临床诊疗指南胸外科分册瘤分以下四种类型:①淋巴细胞型:胸腺瘤组织中,淋巴细胞成分超过66%;②上皮细胞型:胸腺瘤组织中,上皮细胞成分超过66%;③淋巴、上皮细胞混合型:胸腺瘤组织中,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所占的比例相同;④梭形细胞型:为上皮细胞型的一个亚型。
胸腺瘤的各种组织类型中,淋巴细胞型约占22%,上皮细胞型约占27%。
淋巴、上皮细胞混合型约占50%,梭形细胞型所占比例最少。
1985年,Marino等根据显微镜下肿瘤胸腺上皮细胞的形态,将胸腺瘤分为三种组织学类型:①皮质型:由中等到较大的上皮细胞组成,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细而分散,核仁位于中央。
胞浆不清楚。
肿瘤内有许多不成熟的淋巴细胞。
②髓质型:由小到中等的上皮细胞组成,核的形状不规则,多呈梭形,没有核仁。
肿瘤内淋巴细胞数量较少,且都是成熟的T 细胞。
③混合型:由皮质型和髓质型两种成分组成。
该分类方法公布后,越来越受到重视,逐渐为临床所接受。
肉眼看,胸腺瘤呈圆形或椭圆形,体积大小不一。
肿瘤质地软,颜色为深褐色或灰红色。
肿瘤可有分叶,其间有明显的灰白色纤维组织间隔。
除了整个胸腺组织已被胸腺瘤组织所取代外,绝大多数胸腺瘤与正常胸腺组织相接壤。
胸腺瘤中,可经常见到各种退行性变,如出血、钙化和囊性变等。
胸腺瘤的大体形态特征中,最重要的是肿瘤的包膜是否完整以及肿瘤是否侵及邻近的正常器官。
所有胸腺瘤中,良性胸腺瘤即包膜完整的非浸润型胸腺瘤所占的比例大约是40%~70%。
偶尔,这些包膜完整的非浸润型胸腺瘤,显微镜下却发现肿瘤细胞已经浸润到包膜或包膜外,这类胸腺瘤应归为恶性浸润型胸腺瘤。
胸腺瘤的诊疗进展
SOD的趋势 ,具有预 防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㈣。
文 1.陕 西 省 :西 北 大 学 ,2010.
目前在 消化 、循环 、免疫等系统的特殊功效 已受 到人们 的 [14】惠琅 ,李聪 ,白斌 ,等.腌制沙芥提取物促 胃肠动 力活性研 究
普遍关 注 ,因此 ,对沙芥有效成分 的分离 、定 性 、定量及 作用机 [J】.西 北 大 学 学报 ,2010,40(6):995—998.
北方药学 2013年第 10卷第 12期
57
3.1镇 痛 、镇 咳 :李聪㈣等 通过小 鼠热板法 和扭体 法实验 ,观察 参 考文献
腌 制沙芥提取物镇痛作用 ;采用浓氨水喷雾法 观察其镇 咳作 [1]中华人民共和 国卫 生部 药典委 员会.中华人 民共 和国卫生部
用。实验表 明沙芥提取物具有镇痛 、镇 咳作用 。腌 制沙芥提取 药 品标 准 (蒙 药 分册 )『S1.1998:10.
胆 固醇 (LDL—C)、血浆 内皮 素 (ET)显著 降低 ,一氧化 氮 (NO) 西林 业 科 技 ,2004,(2):1-4.
显著升高 ;中浓 度沙芥组较模型组 NO显著升高 。实验表明沙 [11]温俊峰 ,王 高祥.沙芥生物碱 的提取 工艺研 究『J].内蒙古 中
芥对 高脂饮食 的大 鼠有一定的预防高脂血症 的作用 ,并有一 医 药 ,2012:49—50.
海 200000;2.交 通大 学 附 属上 海 市胸 科 医 院 上海 200000)
活性物质 ,我们应加大力度对该药用植物进行更 深入的研究 , ⅡE1表达 的影响叨.现代预 防医学,2011,38(12):2352—2354.
以利该植物 的开发和利用。
}通 讯 作 者
胸腺瘤诊疗治疗进展
• 前纵隔切开活检: 缺点:引起胸腺瘤局部种植
鉴别诊断
• 与淋巴瘤鉴别诊断:典型的胸腺瘤易明 确诊断,但有些类型如B1型胸腺瘤与胸 腺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鉴别十分困难。 临床上胸腺瘤多发生于成年男性,患者 常无自觉症状,多数伴MG等其他自身免 疫性疾病。
常见的手术方式
• 单纯胸腺瘤切除术。 • 胸腺及胸腺瘤切除术。 • 扩大胸腺及胸腺瘤切除术:即切除胸腺、
胸腺瘤及上至甲状腺下极,下至膈肌, 两侧至肺门的纵隔脂肪组织和异位胸腺。 此对预防术后肿瘤复发,提高长期生存 率 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手术方式
• 复发或转移瘤局部切除术:对侵及肺、 胸膜、心包者应尽可能切除,若未能完 全切除也可姑息切除后放疗。
型为80%,而C型仅有30%;(J Clin Oncol,
2004)
• B2、B3、C型易复发及转移,故对B2以 上着需放疗。
WHO组织分型与Masaoka临床 分期有较好的一致性
• A、AB、B1型分期大多属于I期、II期; • B2、B3、C型属于III期、IV期的比例逐
渐增高。 • 但分型和分期还不具有完全的对应关系。
胸腺瘤诊疗治疗进展
纵隔解剖分区
• 纵隔最常用划分是:自胸骨 角至第四胸椎下缘作一连线, 其上为上纵隔,下为下纵隔, 后者又以心包为界分成前、 中和后纵隔三部分。
纵隔肿瘤常见部位
• 各种特定的病变常有其 好发部位。上纵隔多见 胸腺瘤、甲状腺瘤、淋 巴瘤等。前纵隔常有胸 腺瘤、畸胎类肿瘤、脂 肪瘤等。中纵隔有心包 囊肿、支气管囊肿、淋 巴瘤。后纵隔有神经原 性肿瘤、肠原性囊肿等。
炎
• 皮肤疾病
天疱疹、脱发、慢性念珠菌感染
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进展
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进展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对于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肿瘤早期诊断与治疗的进展,并讨论相关的技术和方法。
一、肿瘤早期诊断的方法1. 基因检测技术基因检测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肿瘤早期诊断方法。
通过检测体液中的癌症相关基因突变,可以及早发现肿瘤的存在。
例如,液体活检技术利用体液中的游离DNA进行检测,可以在肿瘤早期就发现存在的肿瘤细胞。
2.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常用的诊断肿瘤的方法之一。
例如,X光、CT扫描、MRI等技术都可以提供详细的肿瘤图像,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此外,放射性核素扫描也可以用于检测肿瘤的存在。
3. 生物标志物检测生物标志物检测是通过检测体液中的特定分子或细胞,来判断肿瘤是否存在的方法。
例如,甲胎蛋白(AFP)是一种早期检测肝癌的生物标志物。
血液或尿液中高水平的AFP可以提示肝癌的存在。
二、肿瘤早期治疗的进展1. 外科手术外科手术是治疗肿瘤的一种常见方法。
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肿瘤可以通过手术完全切除,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微创手术技术的引入使得手术创伤减少,恢复期缩短。
2. 化学治疗化学治疗是使用抗癌药物来杀死肿瘤细胞的一种方法。
随着药物研发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针对性抗癌药物被开发出来,可以更有效地杀灭肿瘤细胞。
此外,化学治疗还可以通过辅助治疗或新辅助治疗的方式,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使用,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3. 分子靶向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是一种利用针对肿瘤细胞表面分子的药物来杀灭肿瘤的方法。
这些药物可以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靶点进行作用,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伤害。
分子靶向治疗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还可以减少治疗的副作用。
4.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来杀灭肿瘤细胞的方法。
例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以解除肿瘤细胞对免疫细胞的抑制作用,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
胸腺瘤手术治疗及进展
胸腺瘤手术治疗及进展廖裕彬;冯家宁;陆剑豪【摘要】Thymoma is a common anterior mediastinal tumor, and it is clinically a high incidence of tumor thymoma, most of which is benign, often with chest pain, chest tightness, cough and chest discomfort. The unique manifestation is to combine certain syndromes, such as myasthenia gravis, simple erythrocyte aplastic anemia, nephritis nephrotic syndrome,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Its primary treatment is surgical treatment, postoperative adjuvant radiotherapy is meaningful in the treatment of incomplete resection and advanced patients. Summarization is made according to the surgical treatment and progress of 10 patients with thymus tumor admitted by our department from 2010 to 2017.%胸腺瘤是常见的前纵隔肿瘤,在临床上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肿瘤胸腺瘤绝大多数为良性,常有的症状是胸痛、胸闷、咳嗽及前胸部不适.特有的表现是合并某些综合征,如重症肌无力、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肾炎肾病综合征、红斑狼疮等.其首要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术后辅助放疗在未彻底切除及晚期患者的治疗中有意义.总结2010-2017年收治的10例胸腺肿瘤患者的手术治疗及进展作一综述.【期刊名称】《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36)001【总页数】3页(P79-81)【关键词】胸腺瘤;诊断;手术治疗【作者】廖裕彬;冯家宁;陆剑豪【作者单位】广东同江医院心胸乳腺外科,广东顺德528300;广东同江医院心胸乳腺外科,广东顺德528300;广东同江医院心胸乳腺外科,广东顺德528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6.3胸腺瘤,按组织学结构,胸腺瘤可分为三种类型:1)含淋巴细胞80%以上为淋巴细胞型胸腺瘤;2)含梭形上皮细胞80%以上为上皮细胞型胸腺瘤;3)混合型即为淋巴上皮型。
恶性胸腺瘤的外科治疗进展
恶性胸腺瘤的外科治疗进展
梁恒星;喻风雷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年(卷),期】2008(12)6
【摘要】胸腺肿瘤在所有恶性疾病中占0.2~1.5%,是成人较常见的前纵隔肿瘤之一,大约占50%,其中恶性胸腺瘤约占纵隔肿瘤的8%~10%.目前主要通过WHO胸腺肿瘤组织学分型进行分类,临床上常用Masaoka分期.手术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治疗胸腺瘤,尤其是恶性胸腺瘤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对国内外有关恶性胸腺瘤的治疗方法、手术方式及预后进行综述.
【总页数】5页(P468-472)
【作者】梁恒星;喻风雷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胸外科,长沙,41001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胸外科,长沙,41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6.3
【相关文献】
1.Ⅲ期、Ⅳa期恶性胸腺瘤患者外科手术及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J], 俞建琦;李捷;于长海;张文;张宜明;李英杰
2.恶性胸腺瘤侵犯上腔静脉的外科治疗 [J], 许林
3.恶性胸腺瘤的外科治疗效果观察 [J], 段浩清; 吕玉良; 卢秋良
4.恶性胸腺瘤的外科治疗 [J], 许林
5.肺癌早期诊断和外科治疗进展(下)——第二部分肺癌外科治疗进展 [J], 叶国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重症肌无力
• 男女性别比 1:2,年轻女性和年龄大者多见。 • 80%为乏力,50 ~ 70%有胸腺病理性改变, • 15%伴胸腺瘤,胸腺瘤中15 ~ 50%伴肌无力。
2、红细胞发育异常(单红再障):
5%的胸腺瘤伴有此症状,30 ~ 50%并胸腺瘤。 • 40岁以上多,有30%伴有血小板和白细胞异常。 • 手术和免疫抑制治疗。术后仅38%者恢复正常。
• B2型(20%左右):细胞呈弥漫成簇分 布,胞核空泡状,核仁明显,肿瘤细胞 间有大量淋巴细胞,有时在血管周围可 见栅栏状排列的肿瘤细胞。
WHO组织分型
• B3型:约14%,以上皮性成分为主或几 乎均为上皮细胞。肿瘤细胞核小呈圆形, 核仁不明显;亦可表现为大细胞,胞核 和核仁与B2型胸腺瘤相似 。A型和AB型 为良性肿瘤,B1型为低度恶性,B2型为 中度恶性,B3型与胸腺癌均为高度恶性, 侵袭性强。
鉴别诊断
• 胸腺瘤术前活检是不可取的,因为这种创伤性 检查可破坏肿瘤包膜的完整性,并且还可能影 响包膜完整胸腺瘤的手术治疗效果。 • 不能手术或因患者意愿不愿手术患者可以进行 穿刺,目的明确病理。
• 经皮细针穿刺活检(FNA): 缺点:与淋巴瘤不易鉴别 • 前纵隔切开活检: 缺点:引起胸腺瘤局部种植
Masaoka分期
• I期 肿瘤局限在胸腺内,肉眼及镜下均无包膜 浸润 • IIa期 肿瘤镜下浸润包膜 • IIb期 肿瘤肉眼可见侵犯邻近脂肪组织,但 未侵犯至纵隔胸膜 • Ⅲ期 肿瘤侵犯邻近组织或器官,包括心包、 肺或大血管(Ⅲa期不侵犯大血管,Ⅲb期侵犯 大血管) • Ⅳa期 肿瘤广泛侵犯胸膜和(或)心包 • Ⅳb期 肿瘤扩散到远处器官
常见的手术方式
• 复发或转移瘤局部切除术:对侵及肺、 胸膜、心包者应尽可能切除,若未能完 全切除也可姑息切除后放疗。
胸腺瘤手术治疗
• 手术能否完整切除肿瘤非常重要,完整 切除者预后好于部分切除,部分切除好 于活检。 • 胸腺瘤有完整包膜者手术切除多无困难, 若侵犯 大血管如主动脉上腔静脉头臂静 脉等亦应尽可能切除,争取较好的疗效。
胸腺瘤的治疗
• 胸腺瘤手术切除是公认的首选治疗方法, 胸腺瘤应尽可能争取手术治疗。由于生 物学行为较胸腔其他恶性肿瘤进展缓慢, 即所谓“惰性过程indolent, course”,使 外科医师有机会成功切除相对较晚期侵 袭性胸腺瘤,结合放疗、化疗能取得相 对好的疗效。
常见的手术方式
• 单纯胸腺瘤切除术。 • 胸腺及胸腺瘤切除术。 • 扩大胸腺及胸腺瘤切除术:即切除胸腺、 胸腺瘤及上至甲状腺下极,下至膈肌, 两侧至肺门的纵隔脂肪组织和异位胸腺。 此对预防术后肿瘤复发,提高长期生存 率 有重要意义。
TNM分期
• • • • • • I期 T1N0M0 II期 T2N0M0 III期 T3N0M0 IVA期 T4N0M0 IVB期 任何T 、N1-3、M0 任何T、任何M1
临床症状及体征
• 胸腺瘤的临床表现各异。1、约30%~60%的患者可 无症状,仅在偶然的胸片检查时发现。2、有症状 的患者主要表现为瘤体侵犯或压迫邻近纵隔结构所 引起的胸部局部症状,包括:咳嗽、胸痛、喘鸣、 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 音嘶哑、霍纳综合征、上腔静脉综合征、心包填塞、 脊髓受压等症状。 3、全身症状有发热、体重 下降、疲劳、食欲减退、盗汗等。
胸腺瘤合并的副瘤综合征
• 神经肌肉综合征 重症肌无力、Eaten-Lambert综合征、强直性 肌营养不良症、边缘性脑病、僵硬人症候群 • 胃肠道疾病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 • 胶原蛋白和自身免疫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病、类风湿 性关节炎、多发性肌炎、皮肤肌炎、心包炎、干燥综合症、雷诺 氏病、甲状腺炎 • 皮肤疾病 天疱疹、脱发、慢性念珠菌感染 • 内分泌系统疾病 Cushing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Addison 病、肥大性骨关节病 • 泌尿系统疾病 肾病、微小病变肾病 • 造血系统疾病 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红细胞发育不全、 恶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粒细胞缺乏症、多发性骨髓瘤、溶血 性贫血、急性白血病、T-淋巴细胞增多症 • 免疫缺陷综合征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T-淋巴细胞缺乏症
胸腺瘤
2014年3月
纵隔解剖分区
• 纵隔最常用划分是:自 胸骨角至第四胸椎下缘 作一连线,其上为上纵 隔,下为下纵隔,后者 又以心包为界分成前、 中和后纵隔三部分。
纵隔肿瘤常见部位
• 各种特定的病变常有 其好发部位。上纵隔 多见胸腺瘤、甲状腺 瘤、淋巴瘤等。前纵 隔常有胸腺瘤、畸胎 类肿瘤、脂肪瘤等。 中纵隔有心包囊肿、 支气管囊肿、淋巴瘤。 后纵隔有神经原性肿 瘤、肠原性囊肿等。
WHO组织分型
• B型再根据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例和 肿瘤细胞异型性进一步分为 : • B1型 (占10%左右)似正常胸腺结构, 表现为皮质扩大。此型胸腺瘤有大量的 淋巴细胞,并弥漫性分布于上皮细胞间, 故此型在传统分类中归入淋巴细胞为主 型。此型40% 合并MG,术后复发率为 0%。
WHO组织分型
3、丙种球蛋白减少症:
5 ~ 10%合并胸腺瘤,胸腺瘤中4 ~12%有此症 状。 • 易合并红细胞发育异常,胸腺切除后无改善。
诊断-X线胸片
• X线胸片示:胸腺瘤多位于前纵隔中部,贴近 心底部,多向一侧突出。 • 其形态多变,通常呈圆形、椭圆形、略呈分叶 状。 • 少数特殊形态的胸腺瘤可近似三角形,类似于 肺不张和胸膜增厚。
WHO组织分型
• C型(10%—25%):无胸腺瘤(A、 AB、B型)的形态。根据形态分为表皮 样角化性(鳞状细胞)癌、表皮样非角 化性癌、淋巴上皮瘤样癌、肉瘤样癌 (癌肉瘤)、透明细胞癌、基底细胞样 癌、粘液表皮样癌、乳头状癌、未分化 癌。胸腺癌比胸腺瘤少见,且大多数系 鳞状细胞癌。
细胞学分型
2004)
• B2、B3、C型易复发及转移,故对B2以 上着需放疗。
WHO组织分型与Masaoka临床 分期有较好的一致性
• A、AB、B1型分期大多属于I期、II期; • B2、B3、C型属于III期、IV期的比例逐 渐增高。 • 但分型和分期还不具有完全的对应关系。
WHO组织分型
• 根据WHO方案,B型胸腺瘤即可认为是 具有一定恶性程度的肿瘤; • 但是由于少数病例分型与分期不完全一致 性,可能会遇到组织分型属于“恶性”而 分期属于“良性”的情况,或者组织分型 属于“良性”而分期属于“恶性”的情况。 • 如有的AB型属于II、III期甚至IV期,而 有的B2型属于I期。
超声诊断
• 良性胸腺瘤声像图表现为肿物边界清, 内为均匀低回声区。 • 侵袭性胸腺瘤,肿物边界不清,形体不 规则,呈结节状。 • 胸腺癌,表面为边界清楚的软组织块影, 回声尚均,形态较规则,边界清楚。彩 色多普勒因受心脏搏动影响,未见明确 彩色血流。
鉴别诊断
• 胸腺肥大(增生):常无症状,CT像上 呈梭形,肿块边缘较平直,X线胸片上多 呈风帆状。 • 胸腺结节状增生:一般年龄较轻,可单 侧或双侧,呈弥漫性增大,但外形仍保 持三角形。 • 畸胎瘤:位置较胸腺瘤低,瘤内常有脂 肪密度和骨骼样密度。
临床症状
• 4、胸腺瘤常具有特异性表现,合并多种副瘤 综合征:重症肌无力,最常见;红细胞发育不 良;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多肌炎;系统性红斑 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甲状腺炎等多种疾病。 某些研究还发现胸腺瘤患者患第二原发肿瘤的 几率增高。 5、胸腺瘤最常见的转移是胸 内转移(如胸膜、心包),可伴胸水,引起呼吸 困难、胸痛、胸部不适等症状。胸外和血行转 移少见,转移部位以骨骼系统最为常见,引起 相关的转移症状。
临床分期
• 胸腺瘤是来源于胸腺上皮细胞的肿瘤,与其他 肿瘤不同,无法完全根据组织学来确定胸腺瘤 的良恶性质,其良恶性需依据有无包膜浸润、 周围器官侵犯或远处转移来判定。所以目前认 为所有的胸腺瘤均是潜在恶性的,主张将胸腺 瘤分为非侵袭性和侵袭性两种,一般说来 30%~40 %的胸腺瘤是侵袭性的。临床上常用 Masaoka分期和WHO TNM分期来判断病变的 程度和预后。
胸腺瘤WHO TNM分期(2004 年)
• T1 肉眼包膜完整,镜检无包膜浸润。 • T2 肿瘤浸润包膜外结缔组织 • T3 肿瘤浸润邻近组织器官,如:心包、纵隔胸膜、胸壁、大血 管及肺 • T4 肿瘤广泛侵犯胸膜和(或)心包 • N0 无淋巴结转移 • N1 前纵隔淋巴结转移 • N2 N1+胸内淋巴结转移 • N3 前斜角肌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 M0 无远处转移 • M1 有远处转移(但胸内淋巴结转移,锁骨上淋巴结转移除外)
诊断——CT
• 胸腺瘤增强时常呈不均匀强化。胸腺囊 肿增强时呈薄壁球状强化。 • 恶性胸腺瘤约占15%,其密度不均,易 穿破包膜,边缘不规则,周围脂肪界面 消失。常易侵犯胸骨、心包、胸膜和肺。 侵入胸膜类似胸膜间皮瘤,侵犯肺时, 类似肺炎样改变。
诊断——CT
• • • • CT表现主要观察: 外形是否规则,是否有分叶; 密度是否均匀(与胸壁肌肉相比); 是否有多灶性钙化,肿块内出现钙化不能排除 侵袭性胸腺癌,文献报道,侵袭性胸腺瘤钙化 率达54%,而非侵袭性胸腺瘤为26%; • 邻近结构的脂肪层是否消失; • 是否侵及心包、胸膜、肺及其他器官。
WHO组织分型
• 胸腺瘤分为A、AB、B三型 • A型:约占5.5%, 瘤细胞多数位于包膜内, 少数可以浸润包膜以及肺。其组织学以 梭形、椭圆形肿瘤性胸腺上皮细胞为主, 缺乏核不典型性,几乎没有肿瘤性的淋 巴细胞。
WHO组织分型
• AB型:约占30%,为二者的混合表现, 与A型类似, 但含有肿瘤淋巴细胞;大 量弥漫性分布的淋巴细胞内出现成簇弥 散的梭形细胞区。38.6%发生浸润性生长, 6.8%并发MG,2.3%复发。此型肿瘤呈 神经内分泌的分化的特征。
• 该方案反映了肿瘤细胞异性性从低到高 演化过程:A型细胞无异型性,B型开始 出现并随着分型的升高异型性升高,到 B3时具备了某些恶性肿瘤细胞形态学特 点,而C型则时明显的恶性肿瘤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