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周期关系的研究
基于实测资料的南海海浪周期关系研究
基于实测资料的南海海浪周期关系研究黄必桂;石新刚;谢波涛;胡琴【摘要】海浪周期在海洋工程设计中有着重要作用,而不同的海洋工程设施在设计时所选用的周期参数也不同,因此不同周期间的换算关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利用南海北部油气田区1 a的实测海浪周期数据,研究了其谱峰周期、有效周期、跨零周期和最大波高周期等的相互关系,并与相关规范和文献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给出了南海海浪周期间的关系式,从而为海洋工程设计提供了支持,也为南海海浪周期关系研究提供了参考.【期刊名称】《海洋学研究》【年(卷),期】2016(034)003【总页数】5页(P6-10)【关键词】南海;海浪周期;谱峰周期;有效周期【作者】黄必桂;石新刚;谢波涛;胡琴【作者单位】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100027;中国船舶信息中心,北京100101;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100027;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1000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1.22海洋工程结构设计时,除波高之外,谱峰周期是结构设计中至关重要的设计要素。
但谱峰周期难以直接测量,须求得海浪谱最大值所对应的频率,并通过求倒数的方式换算出谱峰周期。
目前通过海浪数值模式计算海浪要素,可以直接输出有效波高,但不能直接给出有效周期,给出的特征周期为积分海浪谱得到的平均周期[1]。
传统上通过现场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可获取工程关注点的有效波高和有效周期,但受观测条件和工程造价的限制,目前在外海的观测还较少。
关于海浪各种周期间的关系研究,TOBA[2]和GODA et al[3]利用实验室的风浪水槽研究了谱峰周期与有效周期间的关系。
CHAKRABARTI et al[4]根据北大西洋一次风暴中记录的海浪数据,计算出了平均周期与跨零周期的关系。
李瑞丽[1]利用渤海现场观测数据,结合实验室风浪槽观测数据和由文氏谱及JONSWAP 谱生成的模拟数据,研究了有效周期、谱平均周期和平均周期之间的关系。
华锋等[5]从PM谱出发,推导了谱峰周期与跨零周期的关系式,并利用东海的海上实测资料进行了检验。
波浪与时间比例关系
波浪与时间比例关系时间,似乎是一种无法感知的存在,但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波浪,却是时间的见证者。
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神奇的比例关系,如同一个秘密的密码,只有当我们仔细观察和思考时,才能悟出其中的奥妙。
波浪,是由风力、地壳运动、潮汐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它们起伏跌宕,时而翻滚汹涌,时而平静如镜。
而时间,是不断流逝的,它是一种无形的存在,却又无处不在。
我们无法触摸时间,却可以通过观察波浪来感受时间的流逝。
当我们静静地坐在海边,凝望着波浪的起伏,似乎可以听到时间的脚步声。
波浪起伏的速度与时间的流逝相似,仿佛是在向我们展示着时间的轨迹。
当我们追溯波浪的起伏,我们仿佛也在回顾自己的一生。
那些高高低低的波峰和波谷,就像人生中的起起落落,有时欢乐,有时忧伤。
而波浪的一次次涌动,则是时间的一次次流逝。
波浪与时间的比例关系,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
在某些时刻,波浪的起伏似乎与时间的流逝成正比。
当我们怀念过去时,波浪似乎变得更加汹涌澎湃,仿佛要将我们带回那个曾经的时光。
而当我们期待未来时,波浪又变得平静如镜,仿佛在告诉我们,时间还在不断前进,未来依然美好。
然而,有时波浪与时间的比例关系又是相对的。
当我们追逐梦想时,波浪似乎变得更加平缓,仿佛在为我们创造一个宁静的环境。
而当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波浪又变得汹涌澎湃,仿佛在向我们挑战。
这时,我们需要勇敢地面对波浪,也需要坚定地面对时间。
波浪与时间比例关系的奥妙,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
在大自然中,波浪的起伏是有规律的,它们有着特定的频率和振幅。
而时间的流逝也是有规律的,它们有着特定的节奏和周期。
波浪的起伏和时间的流逝,都是大自然中的一种规律现象。
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了宇宙的秩序。
波浪与时间比例关系的奥秘,让我们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
人生就如同波浪与时间的关系,翻滚跌宕,起起落落,有时欢乐,有时忧伤。
然而,正是这种起伏与流逝,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生。
波浪的潮汐
波浪的潮汐引言波浪是海洋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它们在海岸边缘形成,由于风力的作用和海洋潮汐的影响,波浪会以一定的形态不断地滚动着冲击着沿海地区。
然而,波浪的形成和变化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潮汐。
本文将探讨波浪的潮汐现象,包括潮汐的定义、形成原理以及对波浪的影响。
希望通过深入了解波浪的潮汐现象,能够增进对海洋中波浪运动的理解。
什么是潮汐?潮汐是由引力作用而产生的地球表面海洋水位的周期性变化现象。
地球上存在着许多天体,包括月球和太阳等。
这些天体通过引力对地球的表面水体施加作用力,从而使得海水的水位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潮汐的周期通常与月亮的运动周期有关,所以潮汐有时也被称为“月潮”。
具体来说,潮汐周期包括主潮和次潮两种,主潮指的是每个月产生的最高潮和最低潮,而次潮则是每隔半月产生的次高潮和次低潮。
潮汐的形成原理潮汐的形成原理可以用引力理论来解释。
月球和太阳产生的引力不仅对地球本身有影响,也对地球上的海洋水体产生引力。
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海洋水体会对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做出反应,产生相对运动。
这种相对运动导致了海洋中水位的周期性变化,形成了潮汐现象。
在潮汐的形成过程中,月球的引力起到主导作用。
由于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海洋水位会出现周期性的升高和降低。
当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位置时,引力对海洋水体产生较大的影响,此时出现了主潮;而当月球位于地球的正上方或正下方位置时,引力对海洋水体的影响较小,此时出现了次潮。
潮汐的形成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地球自转的惯性、海洋水体的深度和形状等。
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了复杂的潮汐现象。
潮汐对波浪的影响潮汐对波浪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潮汐的周期性变化会导致海洋中水位的升高和降低,这会直接影响波浪的形成和传播。
当水位升高时,波浪的传播速度会减慢,波峰和波谷会相对较高,形成较大的波浪;而当水位降低时,波浪的传播速度会加快,波峰和波谷会相对较低,形成较小的波浪。
浪是怎么形成的
浪是怎么形成的海浪是发生在海洋中的一种波动现象,人们对于海浪是怎么形成的都感到很好奇。
以下就是店铺给你做的海浪的形成原因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浪的形成海水受海风的作用和气压变化等影响,促使它离开原来的平衡位置,而发生向上、向下、向前和向后方向运动。
这就形成了海上的波浪。
波浪是一种有规律的周期性的起伏运动。
当波浪涌上岸边时,由于海水深度愈来愈浅,下层水的上下运动受到了阻碍,受物体惯性的作用,海水的波浪一浪叠一浪,越涌越多,一浪高过一浪。
与此同时,随着水深的变浅,下层水的运动,所受阻力越来越大,以至于到最后,它的运动速度慢于上层的运动速度,受惯性作用,波浪最高处向前倾倒,摔到海滩上,成为飞溅的浪花波浪发电的原理主要是将波力转换为压缩空气来驱动空气透平发电机发电。
当波浪上升时将空气室中的空气顶上去,被压空气穿过正压水阀室进入正压气缸并驱动发电机轴伸端上的空气透平使发电机发电,当波浪落下时,空气室内形成负压,使大气中的空气被吸入气缸并驱动发电机另一轴伸端上的空气透平使发电机发电,其旋转方向不变。
海浪谱海浪可视作由无限多个振幅不同、频率不同、方向不同、相位杂乱的组成波组成。
这些组成波便构成海浪谱。
此谱描述海浪能量相对于个组成波的分布,故又名“能量谱”。
它用于描述海浪内部能量相对于频率和方向的分布。
为研究海浪的重要概念。
通常假定海浪由许多随机的正弧波叠加而成。
不同频率的组成波具有不同的振幅,从而具有不同的能量。
设有圆频率ω的函数S(ω),在ω至(ω+ω)的间隔内,海浪各组成波的能量与S(ω)ω成比例,则S(ω)表示这些组成波的能量大小,它代表能量对频率的分布,故称为海浪的频谱或能谱。
同样,设有一个包含组成波的圆频率ω和波向θ的函数S(ω,θ),且在ω至(ω+ω)和θ至(θ+ω)的间隔内,各组成波的能量和S(ω,θ)ωθ成比例,则S(ω,θ)代表能量对ω和θ的分布,称为海浪的方向谱。
将组成波的圆频率换为波数,可得到波数谱;将ω换为2π(频率为周期的倒),得到以表示的频谱S()数。
海浪谱的研究现状
海浪谱的研究现状海浪谱是描述海浪的频谱特性的数学工具。
它通常用于描述海洋工程、海洋天气预报和海洋科学中与海浪有关的现象和过程。
海浪谱的研究是海洋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其研究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海浪谱的测量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传统的海浪观测主要依靠浮标、船只和海底测量站等固定或移动平台来采集观测数据,这种方法难以对较大尺度的海浪进行全面观测。
近年来,随着可编程逻辑器件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可以连续记录海面高度的高精度测量设备。
此外,卫星观测技术的进步也使得对全球范围内的海浪进行观测成为可能。
这些新技术为海浪谱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高质量数据,促进了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
其次,基于测量数据的海浪谱分析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
传统的海浪谱分析主要依赖于经验公式和统计方法。
近年来,通过对观测数据的深入分析,研究人员发现海浪的谱特性表现出非线性、非高斯分布的特点,而传统方法在描述这些特点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基于海浪非线性特性的谱分析方法,如小波变换、独立成分分析和奇异谱分析等。
这些新方法在海浪谱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海浪谱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海浪谱的数学模型也得到了改进和完善。
海浪的形成和演变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过程,传统的海浪数学模型难以真实地模拟这些过程。
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基于非线性波动方程的数学模型,如KdV方程、NSWE方程和Boussinesq方程等。
这些新模型在描述海浪的传播、相互作用和能量转移等方面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海浪谱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最后,海浪谱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扩展。
海浪是海洋工程和海洋交通的重要影响因素,认识和预测海浪谱对于合理设计和安全运营这些海洋工程和交通设施至关重要。
近年来,海浪谱的研究正在逐渐向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开发等方向扩展。
研究人员通过对海浪谱特性的深入研究,为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持,有助于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第5章-海洋波浪
第5章海洋波浪5.1海洋波动现象概述海洋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波动,它既可发生在海洋的表面,又可发生在海洋内部不同密度层之间,有着不同的波动尺度、机理和特性,各种波动现象复杂。
海洋波动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
海洋表面总被形容为时而波涛汹涌,时而涟漪荡漾,呈现出一种复杂的波动现象。
引起海水表面波动的自然因素有很多,如海洋表面受到风与气压的作用、天体的引潮力及海底地震与火山的作用等,它们引起的波动现象有不同的尺度,造成各种波动的周期、波高、波长等波动特性的不同,各自具有不同的能量范围,对海洋工程结构的作用影响也不同。
如图5-1所示。
周期最小的毛细波(Capillary Wave)是由水的表面张力控制下的波动,其波高≤1~2 mm,波长最大约1.7 cm,相对能量很小,在海洋工程结构物的设计与运动分析中可不需考虑。
对海洋工程结构物影响最大的波动是海面重力波(Surface Gravitational Wave),它受海面风的作用而引起,然后在重力这个恢复力的作用下做垂直振荡,具有巨大的能量。
根据观测记录,波动周期在1~30 s期间的海浪占到海面观测海浪中的大部分,并且这部分海浪的波动能量极大,是船舶、平台等海洋工程结构物结构受损与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因此海洋结构物必须设计成能抵御各种风浪作用,海浪成为海洋工程结构物在设计施工中必须考虑的环境载荷条件之一。
此外,周期长于5 min 的长周期波将带来海面水位较大的垂向升降变化,这主要有由风暴及海底地震等引起的风暴大潮与海啸波以及由天体引潮力引起的潮波( TidalWave)。
潮波等长周期波带来的水位变化主要影响海洋结构物的设计高程,需收集统计资料并作长期预测,是海洋工程结构物在设计施工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风暴潮和海啸波对近海海岸工程还具有极大的冲击能量。
海洋中的海水密度在垂向上分布不均匀就舍产生内波现象,在水下出现水质点的最大运动振幅而不是在海表面。
这种发生在海洋内部不同密度层间的波动就称为海洋内波(Internal Wave)。
波浪模式重复的点之间的最短距离
波浪模式重复的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在海边漫步时,常常可以看到波浪在海面上起伏不定,形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波浪模式是一种重复的自然现象,其中相邻波峰和波谷之间的距离往往是相等的。
在这种波浪模式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波峰和波谷之间的最短距离,这种距离反映了波浪的频率和振幅。
波浪模式是一种周期性的波动现象,它可以在自然界的各个领域中观察到,如海浪、声波、光波等。
在海浪中,波浪的频率和振幅决定了波浪的高度和速度。
波浪模式的形成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风力、水深、海底地形等。
在海浪中,相邻波峰和波谷之间的距离越短,波浪的频率就越高,波浪的能量就越集中。
在观察波浪模式时,我们常常会注意到波峰和波谷之间的距离。
这个距离通常被称为波长,它是波浪的基本特征之一。
波长越短,波浪的频率就越高,波长越长,波浪的频率就越低。
在波浪模式中,波长和波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波速等于波长乘以波的频率。
除了波长,波峰和波谷之间的最短距离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这个距离反映了波浪的振幅,即波浪的高度。
波浪的振幅越大,波浪的能量就越强,波浪的影响范围也就越广。
在观察波浪模式时,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波峰和波谷之间的最短距离来判断波浪的振幅和能量。
波浪模式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然界中的波动现象,还可以为海洋工程、气象预报、地震监测等领域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对波浪模式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规律,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支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波浪模式的重复出现,无论是在海浪中、音波中还是光波中。
这种重复性的现象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也启发着人们对自然界的探索和理解。
通过对波浪模式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然界的奥秘,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总的来说,波浪模式重复的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是波浪模式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反映了波浪的振幅和能量。
通过对波浪模式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中的波动现象,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支持。
海洋物理学中的海浪与海洋动力学相互作用研究
海洋物理学中的海浪与海洋动力学相互作用研究在海洋物理学研究领域中,海浪与海洋动力学的相互作用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海浪是指由于风力作用在海洋表面上形成的起伏波纹,而海洋动力学则研究了其它海洋力学过程,包括洋流、海洋混合层、海洋温盐度等方面的变化。
本文将重点探讨海浪与海洋动力学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和相关应用。
一、海浪的形成与传播海浪是海洋中最为常见的波浪现象,其形成是由于风力作用引起的。
当风吹向海洋表面时,由于风力的作用,水面上的水分子会受到推动而产生波动。
随着风力的不断作用,这些波动逐渐累积形成了海浪。
海浪传播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大洋传播和近岸传播。
在大洋传播阶段,海浪的波长较长,周期较大,波浪能量传播较远。
而在近岸传播阶段,由于深度变浅,波浪开始受到水底摩擦的影响,波长变短,波浪高度增加。
这个过程中,海浪与海洋动力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开始显现出来。
二、海浪对海洋动力学的影响海浪对海洋动力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海浪与海洋流动的相互作用:海浪的存在会对海洋流动产生影响。
首先,波动的表面会使得海洋流动产生涡旋结构,从而影响水体的流动速度和方向。
同时,海浪还会对海洋表面产生压力,从而在表面形成浪垄和浪谷,进一步改变了海洋流动的特性。
2. 海浪对海洋混合层的影响:海洋混合层是海洋表面至海洋中层之间的混合区域,其中包括海水的温度、盐度等物理性质的变化。
海浪的存在能够增加海洋混合层的混合程度,从而影响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分布。
这对于海洋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等具有重要的影响。
3. 海浪对海洋沉积过程的影响:海浪的存在能够改变海洋沉积物的输运和沉积过程。
海浪的作用下,岸边的悬浮沉积物会被搬运到近岸区域,形成海洋沉积物的堆积。
同时,海浪的侵蚀作用也使得海底的沉积物被重新悬浮并输送到其他地区。
三、海浪与海洋动力学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为了研究海浪与海洋动力学的相互作用过程,科学家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和工具。
其中包括:1. 模型实验:通过设计合适的实验设备,模拟海浪与海洋动力学的相互作用过程,观察和记录相关参数的变化,以推测其相互作用机制。
研究海浪的意义
研究海浪的意义引言:海浪是大海与陆地交界处的自然现象,随着风的力量和海底地形的影响,形成了起伏不定的波浪。
这一壮观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的科学家和研究者,他们通过研究海浪的形成、发展和影响,揭示了海浪背后的深刻意义。
一、海浪的形成和发展海浪的形成源于风力的作用。
当风吹过海面时,擦过水面的风力会使水分子发生位移,形成起伏的水波。
风的强度、方向和时间都会对海浪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
此外,海底地形的起伏和海洋流动也会对海浪的形态和大小产生影响。
二、海浪的影响1.经济影响:海浪是海洋运输和渔业的重要因素。
研究海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海浪对船只航行的影响,制定更安全的航行路线。
此外,海浪对渔业的影响也很大,了解海浪的变化可以帮助渔民选择合适的捕捞时间和地点。
2.环境影响:海浪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海浪的运动可以搅动海水,使得水中的氧气更好地被分散,促进生物的呼吸和新陈代谢。
此外,海浪也可以将营养物质和浮游生物带到岸边,为沿岸生态系统提供养分。
3.地质影响:海浪对海岸地质的塑造具有重要的影响。
长期的波浪冲刷和侵蚀作用可以改变海岸线的形状和地貌,形成海蚀平台、海蚀洞等地质景观。
同时,海浪也可以带来沉积物,形成沙滩和沙丘。
三、海浪的研究意义1.科学研究:研究海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海洋和大气的相互作用,揭示海洋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
此外,海浪研究还可以为海洋工程、海洋资源利用等领域提供科学依据。
2.灾害预测和防御:海浪是海啸、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重要因素。
通过研究海浪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可以提前预测和预警海啸等灾害,为相关地区的防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生态保护:研究海浪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了解海浪对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可以制定更科学的保护策略和措施。
结论:海浪作为大自然的奇观之一,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海浪,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海洋和大气的相互作用,揭示海洋和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为海洋工程、灾害预防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课题探究:潮汐现象
课题探究:潮汐现象一. 潮汐现象凡是到过海边的人们,都会看到海水有一种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到了一定时间,海水推波逐澜,迅猛上涨,达到高潮;过后一些时间,上涨的海水又自行退去,留下一片沙滩,出现低潮。
如此循环重复,永不停息。
海水的这种运动现象就是潮汐。
法国文学称之为“大海的呼吸”。
潮汐现象的特点是每昼夜有两次高潮,而不是一次,“昼涨称潮,夜涨称汐”。
简而言之“潮”指白天海水上涨,“汐”指晚上海水上涨,不过通常我们往往将潮和汐都叫做“潮”。
潮汐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铅直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
涨潮时潮位不断增高,达到一定的高度以后,潮位短时间内不涨也不退,称之为平潮,平潮的中间时刻称为高潮时。
平潮的持续时间各地有所不同,可从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
平潮过后,潮位开始下降。
当潮位退到最低的时候,与平潮情况类似,也发生潮位不退不涨的现象,叫做停潮,其中间时刻为低潮时。
停潮过后潮位又开始上涨,如此周而复始地运动着。
从低潮时到高潮时的时间间隔叫做涨潮时,从高潮时到低潮时的时间间隔则称为落潮时。
一般来说,在许多地方涨潮时和落潮时并不一样长。
海面上涨到最高位置时的高度叫做高潮高,下降到最低位置时的高度叫低潮高,相邻的高潮高与低潮高之差叫潮差。
从各地的潮汐观测曲线可以看出,无论是涨、落潮时,还是潮高、潮差都呈现出周期性的变化,根据潮汐涨落的周期和潮差的情况,可以把潮汐大体分为如下的4种类型:1.正规半日潮在一个太阴日(约24时50分)内,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从高潮到低潮和从低潮到高潮的潮差几乎相等,这类潮汐就叫做正规半日潮。
2.不正规半日潮在一个朔望月中的大多数日子里,每个太阴日内一般可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但有少数日子(当月赤纬较大的时候),第二次高潮很小,半日潮特征就不显著,这类潮汐就叫做不正规半日潮。
3.正规全日潮在一个太阴日内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像这样的一种潮汐就叫正规日潮,或称正规全日潮。
海浪谱的概念
海浪谱的概念海浪谱是海洋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描述海浪的频率分布和能量分布。
通过分析海浪谱,可以了解海洋中波浪的性质和变化规律,对海洋工程和海洋气象预报具有重要的意义。
海浪谱最早由瑞典科学家Ekman于1903年提出,是描述海浪频率和能量的分布函数。
频率分布指的是不同频率波浪的能量含量,能量分布则指的是在所有频率上的波浪能量变化情况。
海浪谱可以分为高度谱和动力谱两种。
高度谱是描述波浪高度在各个频率上的分布。
在海洋中,波浪往往呈现出多种频率的混合状态,因此需要将波浪按照频率进行分类。
高度谱通常使用一维函数形式表示,对应于不同频率上的波浪高度。
常见的高度谱函数有洛兰兹函数和威斯彭函数等。
高度谱可以通过观测或数值模拟获得,是进行海洋气象预报和海洋工程设计的重要输入参数。
动力谱是描述波浪能量在各个频率上的分布。
由于波浪的速度和能量关系紧密,往往将波浪的动能转化为分析量。
动力谱通常使用二维函数形式表示,其中一个维度是频率,另一个维度是波向。
波向指的是波浪传播的方向,起始于海面上向水平方向传播的波浪。
动力谱可以通过观测或数值模拟获得,在海洋气象、海洋工程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海浪谱的分析方法主要有时间域分析和频域分析两种。
时间域分析是通过观测波浪的时间序列数据,从而获得波浪的高度、周期等信息。
频域分析则是将时间序列数据转化为频率-幅度谱或频率-相位谱的形式,以更好地了解波浪的频率特性。
频域分析可以利用傅里叶变换等数学方法进行计算。
海浪谱的研究在海洋学和气象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海浪谱可以用于预测海面波浪的高度和周期,对海上作业和航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海浪谱还可以用于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
通过分析海浪的能量分布,可以找到适合建设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和波浪能发电设施的地点。
此外,海浪谱还可以用于研究海洋风暴、海浪生成机理和气候变化等问题。
总之,海浪谱是描述海浪频率分布和能量分布的概念,对于海洋工程和海洋气象预报具有重要的意义。
浪的周期概念
浪的周期概念浪的周期是指波浪所具有的重复性规律,即波浪起伏的周期性变化。
在海浪、风浪和液体波等自然现象中,都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周期性变化。
周期的概念对于预测和研究海洋环境、气象学、地震学等领域的研究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浪的定义、浪的形成与传播、浪的周期的测定方法、以及浪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详细地探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浪的定义。
浪是指在液体表面传播的能量或物质的波动。
当介质存在扰动或能量输入时,可以形成波。
浪可以分为水平波和垂直波两类。
水平波是指波浪沿着介质表面传播,比如海浪、风浪等;而垂直波是指波浪垂直于介质表面的振动,如声波、地震波等。
本文主要讨论水平波中的浪。
浪的形成与传播过程非常复杂,涉及到很多因素的相互作用。
海浪的形成主要是由风的作用引起的。
当风吹过海面时,会在海面上形成一个分界面,分界面上方的水份子由于受到风的作用而受力,向着风的方向运动;分界面下方的水份子由于没有受到风的作用而无力,保持静止状态。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扰动传播的界面,即波浪。
此外,地震、潮汐等因素也会引起波浪的形成。
浪的传播主要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
在深水区,波浪的传播速度与波长成正比,与水深无关。
这是因为在深水中,重力与浮力之间的平衡关系导致波浪的传播速度恒定。
而在浅水区,波浪的传播速度与水深成反比,与波长无关。
这是因为在浅水中,重力与浮力之间的平衡关系发生变化,导致波浪的传播速度随水深变化。
此外,在波浪的传播过程中还会发生折射、衍射和反射等现象,使得波浪在传播中出现形状的变化。
浪的周期是指波浪起伏的重复性规律。
根据浪的周期可以计算出波速和波长。
波速是指波浪的传播速度,可以通过波浪前进的距离除以所用的时间来计算;波长是指波浪起伏的两个相邻点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测量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来计算。
这两个值与周期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波速等于波长除以周期。
浪的周期可以通过观测或测量来确定。
观测法是指直接观察波浪的起伏情况,通过观测相邻的波峰或波谷之间的时间间隔来确定周期。
水波浪与海浪的成因与研究
水波浪与海浪的成因与研究水波浪和海浪是自然界中极为普遍的现象,它们的成因和研究一直是科学家们的热门课题。
本文将从水波浪和海浪的定义入手,探讨它们的形成原因、分类和研究进展。
一、水波浪和海浪的定义水波浪是指水面上的波浪,在自然界中最为常见,分为平面波、圆形波、半群波、孤立波等种类。
海浪是指在海洋中产生的波浪,受风浪、天文潮汐、地震等因素的影响,海浪的大小、形态和速度都有变化。
二、水波浪和海浪的成因1、水波浪的成因水波浪的形成,一般是指受到外力的影响,水面产生了涟漪和波纹,形成起伏的波峰和波谷。
外力可以来自于风、涌浪、涌潮、水流等,其中以风浪产生的波浪最为常见。
2、海浪的成因海浪是由许多个水波浪相加而形成的,其成因很复杂。
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风浪:是海浪中最常见的产生因素之一,风的强度和方向可以决定海浪的形态和大小。
(2)涌潮和潮汐: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引起,涌潮是海面上的周期性变化,而潮汐是由潮汐力引起的海洋水位的周期性涨落。
(3)海底地壳活动:地震和火山活动会引起海底的地壳移动,产生巨浪。
(4)重力波:在远离海岸线的深海中产生,速度和波长非常大。
三、水波浪和海浪的分类1、水波浪的分类(1)按照波形分:平面波、圆形波、半群波、孤立波等。
(2)按照波长分:长波、中波、短波等。
(3)按照产生因素分:风浪、潮汐、涌浪、地震波等。
2、海浪的分类(1)按照波高分:低浪、中浪、高浪、巨浪等。
(2)按照波长分:长波、中波、短波等。
(3)按照频率分:低频、中频、高频等。
四、水波浪和海浪的研究进展近年来,水波浪和海浪的研究进展非常迅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海洋动力学的发展:海洋动力学是研究海洋的物理和力学特性的学科,包括海洋物理、海洋气象、海洋流体力学等,对理解海浪的形成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2、激浪引擎的应用:激浪引擎是一种能够产生高能量波浪的设备,应用于海浪能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为未来的能源提供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随机波浪理论
海浪谱的形式 在海浪谱中,频谱得到广泛的研究,原因有三个: 1)频谱足以用来研究一部分有关海浪的理论与应 用问题; 2)频谱较易于由观测资料得到; 3)在频谱的基础上有可能得到方向谱。
A、B常常以风要素(风速、风时、风区)或海浪要 素(波浪、周期)作为参量; p、q、A、B由不同海区的实测资料确定;
☞ 随机波浪的统计特性
海浪的复杂性和随机性 定点观测海面波动时间过程:波动 是不规则的,且是随机量,采用确 定的函数描述是困难的。 海浪难以观测,是否可以利用单个 测点或少数几个测点来分析海浪的 总体统计特性? 一般来说,某一随机过程中的一 个样本是不能代表随机过程的总 体的,但如果把海浪看作是一个 平稳随机过程,并且具有各态历 经性,在这种情况下是可以代表 的。
随机波浪的统计特性一般来说某一随机过程中的一个样本是不能代表随机过程的总体的但如果把海浪看作是一个平稳随机过程并且具有各态历经性在这种情况下是可以代表海浪的复杂性和随机性海浪难以观测是否可以利用单个测点或少数几个测点来分析海浪的总体统计特性
随机波浪理论
团结进取 求实创新
☞ 主要内容
前言
随机波浪的统计特性
谱分析法
谱分析法,即由已知的海浪谱推求出作用在结构物 上的波浪力谱,从而确定不同累积概率的波浪力的 方法。
海浪谱
波浪力谱
作用于小直径圆柱上的波浪力谱
按莫里森方程,时刻t作用于圆柱高度z处单位柱高 上的水平波力为:
推导惯性力谱
推导拖曳力谱
总波浪力谱
作用在大直径圆柱上波浪力谱
对于大直径圆柱上的波力谱的推求,其关键也在于 确定出波力的传递函数。 利用F-k法得到波算
特征波法
设计波浪要素: 是指在某一确定的重现期、某一特征波所对应的波 高和周期;包括两个方面: 1 )设计波浪的重现期;2 )设计特征波; 比如:设计波高采用50年一遇、波列累积概率为1 %的波高H1%,设计波周期采用平均周期T; “50年一遇”即是重现期,是指在多年期间可能 出现某一特征波高的平均时间间隔。 注:不能认为具有TR年重现期的波高HR 将在每 TR年出现一次,也不能预测它将在何时出现。
地理波浪知识点总结图
地理波浪知识点总结图波浪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海洋中的一种波动现象。
波浪是海水表面上的周期性变化,它的形成是由于海水受到风力的刺激而产生的。
波浪在海洋中不断地生成和传播,形成了复杂的波浪系统,对海洋风暴、沿海工程和航海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波浪的形成和传播1. 波浪的形成波浪是海水表面上的周期性运动,它的形成与风力有关。
当风力作用于海水表面时,会引起海水的扰动,形成波浪。
波浪的形成受到风力的大小、方向和持续时间的影响。
当风力较大、方向持续一段时间时,会形成高而陡的波浪;当风力较小或者方向不一致时,波浪则会表现出较为平缓的特点。
2. 波浪的传播波浪在海洋中的传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风力、海水密度、地形等。
当波浪传播至浅水区时,会发生折射和衍射现象,使得波浪的传播方向和速度发生变化。
此外,海底地形也会对波浪的传播产生影响,如岛屿、沙洲等地形都会使波浪的传播方向和高度发生变化。
波浪的特征1. 高度波浪的高度是指波峰和波谷之间的垂直距离,通常以米为单位。
波浪的高度受到风力的影响,一般来说,风力越大,波浪的高度也越大。
2. 周期波浪的周期是指波峰或波谷通过一个点所需的时间,通常以秒为单位。
波浪的周期受到风力、海水深度和地形的影响,一般来说,波浪周期较短的波浪速度较快,波浪周期较长的波浪速度较慢。
3. 速度波浪的速度是指波峰或波谷通过一点的速度,通常以米/秒为单位。
波浪的速度受到波高、周期和海水深度的影响,一般来说,波高较大、周期较短的波浪速度较快,波高较小、周期较长的波浪速度较慢。
波浪的影响1. 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波浪对海洋生物有着重要的影响。
适度的波浪可以使海水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得到均匀的分布,有利于海洋生物的呼吸和新陈代谢。
但是,过大的波浪会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衍,甚至对珊瑚礁等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2. 对航海活动的影响波浪对航海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
大型的波浪会对船只产生影响,甚至造成船只的翻覆。
因此,在航海活动中需要对波浪的高度、周期和速度进行分析和预测,以确保航海的安全。
海浪行进波形运动变化特征
海浪行进波形运动变化特征海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美丽而又神秘的存在,它们的波形运动变化特征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海浪的形成是由于风力对海面的作用,当风力足够强大时,就会激起海浪。
海浪的传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风力的强弱、风向、海水深度等,这些因素都会对海浪的波形运动造成影响。
海浪的波形运动是非常有规律的,一般来说,海浪的波峰和波谷是交替出现的,波峰是海浪的最高点,波谷则是最低点。
当海浪传播时,波峰和波谷的高度会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又叫做海浪的周期性变化。
海浪的周期性变化是由于海浪的能量在海面上传播引起的,当海浪的能量逐渐减弱时,波峰和波谷的高度也会逐渐减小,最终海浪会消失在海面上。
除了周期性变化外,海浪的波形运动还受到地形的影响。
当海浪遇到陆地或者岛屿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这时海浪的波形运动会发生改变。
有时候,海浪会形成一个个壮观的浪花,这些浪花是海浪波形运动的一种表现。
在海浪的波形运动中,浪花是一种非常美丽的存在,它们在海面上闪烁着光芒,给人一种奇幻的感觉。
海浪的波形运动还受到潮汐的影响。
潮汐是由于地球和月球、太阳之间的引力作用而产生的,它会引起海水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变化也会影响海浪的波形运动。
在潮汐的作用下,海浪的波峰和波谷的高度会有所变化,有时候海浪会变得更加汹涌,有时候则会变得更加平静,这种变化给人一种多变的感觉。
总的来说,海浪的波形运动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风力、地形、潮汐等。
海浪的波形运动变化特征是非常独特的,它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在海浪的世界里,人类可以感受到无穷的力量和无限的魅力,这种感受让人感到无比惊奇和兴奋。
希望我们能够珍惜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保护好我们的地球,让海浪的波形运动永远存在下去,让人类永远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深水波频散关系
深水波频散关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深水波频散关系是海洋波浪传播中的重要概念,它描述了波浪在深水区域传播过程中波长和周期之间的关系。
频散是指波浪在传播过程中不同频率成分的速度不同,导致波浪在空间中形成波包。
深水波频散关系是海洋波浪动力学研究的基础,对于预测海浪的特性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在深水区域,海浪的传播速度与波长之间的关系可以用频散关系来描述。
深水波频散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为:c = gT / 2πc为波速,g为重力加速度,T为波周期。
这个方程表明,波速与波长、波周期呈线性关系,波长越长,波速越大,波周期越长,波速越小。
这种关系称为线性波理论,在深水区域适用。
深水波频散关系对于海洋工程和海洋观测具有重要意义。
深水波频散关系提供了预测海浪特性的基础。
通过深水波频散关系,可以根据波长和周期的变化来预测海浪的传播速度,波高和波浪形态,有助于海上工程的设计和海域管理。
深水波频散关系也被广泛应用于海洋观测和监测。
通过测量海浪的波长和周期,可以利用深水波频散关系来计算海浪的传播速度和频率成分,为海洋气象预报和海洋灾害预警提供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深水波频散关系的准确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深水波频散关系基于线性波理论,假设波浪传播过程中不存在能量损失和非线性效应,但在实际海洋环境中,波浪受到水深、海底形态、风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波浪的传播速度和频谱发生变化。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这些非线性因素对深水波频散关系的影响,并进行修正和调整。
深水波频散关系还受到海洋波浪的非均匀性和随机性的影响。
海洋波浪是一种具有随机性的自然现象,波浪的频谱和传播特性会随着海浪的变化而变化。
在深水波频散关系的研究和应用中,需要考虑海浪的非均匀性和随机性对波浪传播的影响,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深水波频散关系是海洋波浪传播研究的重要概念,对于预测海浪特性和行为有着重要意义。
深水波频散关系的研究不仅可以为海洋工程和海洋观测提供理论支持,还可以拓展我们对海洋波浪动力学的认识,为更好地保护海洋环境和利用海洋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风浪与涌浪相互影响的实验
风浪与涌浪相互影响的实验陈汉宝;刘海源;徐亚男;白玉川【摘要】大自然的海浪往往是风浪与涌浪混合在一起,为此研究了实验室的风浪水槽中模拟风浪与涌浪的相互影响,用脉动风模拟风浪及风与浪的耦合作用,用造波机产生不规则波模拟周期相对较长的涌浪。
通过单独风浪、单独涌浪、先风浪后涌浪和先涌浪后风浪4种情况的模拟,从波谱的角度分析风浪与涌浪相互影响的规律。
发现影响风能输入的主要因素是波浪是否充分发展,而与波陡、风速、波速等没有直接关系,为风浪对海上建筑物的耦合作用研究提供了依据。
%Naturally,sea wave is mostly a mixture of wind wave and swell. The study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wind wave and swell was conducted in the wind wave flume. Fluctuating wind was used to simulate wind wave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swell. Wave maker was used to simulate long period wave. Wind wave,swell,first wind wave back with swell,and first swell back with wind wave were studied separately. The interaction rules were obtained by the analysis of wave period and wave spectrum. It was found out that wind energy transfer has little relationship with wave steepness,wind speed or wave velocity,which provides a foundation for the interaction study of wind waves and marine structures.【期刊名称】《天津大学学报》【年(卷),期】2013(000)012【总页数】5页(P1122-1126)【关键词】风浪;涌浪;相互影响【作者】陈汉宝;刘海源;徐亚男;白玉川【作者单位】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72;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天津 300456;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天津 300456;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天津 300456;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731.22由于海洋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全球所有自然灾害损失的10%.海浪包括风浪和涌浪.风浪是在风的直接作用下产生的水面波动,涌浪是指传出风区的海浪.在掩护型的港湾和岛屿之间以及台风的影响区域,海浪都通常表现为风浪与涌浪的叠加.涌浪与风浪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始于对长短波的研究,20世纪40年代Unna在实验室中观测到,当短波遇上长波时,短波的波长在长波波峰处变短,在长波波谷处变长.涌浪与风浪的相互作用很复杂,实验室实验和海上观测给出了不尽相同的结论,并且对于这些观测结果也已提出多种可能的解释.文献[1-4]指出,与风同向的涌浪对风浪成长起抑制作用,并且随着涌浪波陡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Masson[5]的数值计算表明,能量传输随纯风浪谱峰频率与涌浪频率比值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当该比值大于1.6时,这一能量传输可以忽略.Donelan[4]的实验观测还显示,涌浪对风浪的风输入没有影响,然而涌浪与风之间的耦合会引起风浪风输入的减小.实验室条件下的结论大多认为涌浪会抑制风浪的成长,然而海上研究的结果跟实验室结论相差较大.研究[6-8]表明,风能向波浪的传递与波陡、波浪的表面光滑程度有关.波陡越大、表面越粗糙,风能的转化率越大.也有研究[9-11]指出,风能的转化还与风速和波浪传播速度有关,有效的转化发生在风速大于波浪传播速度的情况.波浪对风的垂向分布结构也存在影响[12].风对波浪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波能、波高上,还表现为波浪周期以及波谱的变化.一些经验性的公式表达了波浪周期的变化.多个实测的数据表明在风浪与涌浪叠加时出现了双峰的波谱[13-15].由于现场实测的因素复杂,而实验模拟又存在难度,风浪与涌浪相互作用的研究尚不充分.本文通过风浪水槽实验研究分析风浪涌浪同向时的波浪特征.为全面反映脉动风成浪和不规则涌浪过程间的相互影响,采用波浪的能量谱来反映风浪和涌浪间能量转化的大小与频率的关系[16-17].实验在交通运输部工程泥沙重点试验室的风浪水槽中进行,水槽长65,m、宽1,m、高1.8,m,采用吸式造风,最大造风能力14,m/s.实验中采用热线风速仪测量水面以上不同高度处的风速.实验模拟脉动风,风谱采用我国《公路桥梁抗风设计指南》推荐用谱,在实验水槽内考虑顺风向,风谱表达式为式中:Su(n)为顺风向脉动风过程的自谱密度函数;n为频率,Hz;v*为风的剪切速度;x=nz/vz,vz为高度z处的平均风速,m/s.实验中采用谐波合成法来得到脉动风的过程,并以此控制造风系统.采用吸收式造波机造波,波谱采用谱峰因子为3.3的JONSWAP,模型水深0.65,m.模拟有效波高/有效周期分别为:Hs=10,cm/Ts=1.15,s、Hs=15,cm/Ts=1.5,s、Hs=20,cm/Ts=2,s 3组波浪,实测波浪分析波谱见图1,其中横轴f为频率,纵轴S为谱密度.取风距为40.51,m的测点进行风成浪分析,涌浪测点及混合浪的分析用测点与风成浪测点相同.不同风时的风成浪分析结果见图2和图3.随着风时的增加,风成浪的频率逐步减小,波能逐步增加.平均风速为5,m/s时,谱峰频率接近1.7,Hz;平均风速为7,m/s时,谱峰频率接近1.4,Hz.从图中还可看出,随着风时的增加,波浪能量的频率分布更为集中.风浪与涌浪的混合在现场中存在着多种情况,例如港池或岛屿后的掩护区域,表现为风浪形成后涌浪经过绕射加入.实验中模拟风时240,s后再加入涌浪,从实验结果分析此时风浪在短水槽中已经充分成长,测得的风浪谱密度曲线变化非常小.实验采用3种涌浪波高及对应周期、2种平均风速进行研究.图4~图7给出了单独涌浪、单独风浪和风浪涌浪混合3种情况的波谱对比.先风浪(v=5,m/s)后涌浪(Hs=10,cm/Ts= 1.15,s)的模拟结果(见图4)显示,混合后的波浪能量增加,谱峰频率由涌浪向风浪略移,涌浪低频部分能量抑制,而谱峰能量增加,风浪谱峰频率部分能量完全转移.先风浪(v=7,m/s)后涌浪(Hs=10,cm/Ts= 1.15,s)的模拟结果(见图5)显示,混合后的波浪能量明显增加,谱峰宽平,谱峰频率向风浪略移,保留了部分涌浪谱峰特征,风浪谱峰特征也有保留,风浪对应频率向涌浪谱峰频率移动.先风浪(v=5,m/s)后涌浪(Hs=15,cm/Ts=1.5,s)的模拟结果(见图6)显示,混合后的波浪能量有所增加,谱峰能量增加,峰频没有变化,风浪谱峰频率部分能量完全转移.先风浪(v=7,m/s)后涌浪(Hs=20,cm/Ts=2,s)的模拟结果(见图7)显示,风浪的能量转化受到抑制,混合后的波浪基本呈现涌浪的特征与大小.所模拟的组次中,涌浪的能量占据主要的成分,因此以混合浪的能量减去涌浪的能量作为风浪能量的输入来分析两者的相互影响[18-19].先风浪后涌浪能量转化分析见表1.表中涌风能量比表示涌浪的能量与单独风成浪能量的比值,其波浪的能量可以用其对应谱密度曲线的零阶矩进行计算;风浪转化率是指混合浪的能量与涌浪能量的差值与风浪能量的比值.实验中还模拟了一些交叉组次并进行了多次重复,所显示的规律与本文列出的4个组次是相同的.其中组次4在实验中出现了大波破碎的情况. 分析表1中的数据,涌浪在对应水深和风速下,是否达到风速对应无限风距下的最大波高可能是风能输入是否受到抑制的判定依据.如果涌浪波高没有达到风速对应无限风距下的最大波高,风能就会持续输入,其数值接近于风成浪的能量.本次实验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风速对应无限风距下的最大波高无法得出,但从组次2和4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当风速一样时,涌浪波高增大风能的输入相对而言就会受到抑制.同时,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涌浪的存在使得水面粗糙度增加,风能的输入超过了单独风浪的能量.对应于在开阔海域涌浪背景下的风场的作用,这里采用先形成涌浪再加风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见图8~图11.同样,对于先涌浪后风浪的组次,发现有的情况下结果有所差别.对应于4个组次,风能转化率分别为-3%、62%、17%、5%.可见在涌浪背景下,风能的输入受到了抑制.从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先风浪后涌浪的情况,水表面小波纹很多,比较粗糙;先涌浪后风浪的情况,水表面小波纹很少,比较光滑.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模型中的实验条件过于理想,虽然这个实验结果与他人的模拟结果相接近,笔者认为并不符合现场的实际情况,现场在不良的海况下,水面难以出现光滑的情况.(1) 实验中风浪涌浪同时存在的条件下,风能的输入与涌浪的波陡、风速、波速、风浪和涌浪的频率的直接关系不明显.(2) 涌浪在对应水深和风速条件下,是否达到风速对应无限风距下的最大波高可能是风能输入是否受到抑制的判定依据.(3) 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涌浪的存在使得水面粗糙度增加,风能的输入超过了单独风浪的能量.(4) 实验室先形成涌浪再加风时,风能的输入受到了抑制,此时水面光滑,与现场条件不符.【相关文献】[1] Mitsuyasu H,Maeda Y. On the contribution of swell to sea surfacephenomena(2)[C]// Proceedings of the 12th International Offshore and Polar Engineering Conference. Kitakyushu,Japan,2002:26-31.[2] Phillips O M,Banner M L. Wave breaking in the presence of wind drift and swell[J].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1974,66:625-640.[3] Phillips O M. On the generation of waves by turbulent wind[J].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1957,2(5): 417-445.[4] Donelan M A. The effect of swell on the growth of wind waves[J]. Johns Hopkins APL Tech Dig,1987,8(1): 18-23.[5] Masson D. On the nonlinear coupling between swell and wind waves[J]. J Phys Oceanogr,1993,23(6): 1249-1258.[6] Janssen P A E M. Wave induced stress and the drag of air flow over sea waves[J]. J Phys Oceanogr,1989,19: 745-754.[7] Chen G,Belcher S E. Effects of long waves on windgenerated waves[J]. J Phys Oceanogr,2000,30(9): 2246-2256.[8] Hanson J L,Phillips O M. Wind sea growth and dissipation in the open ocean[J]. J Phys Oceanogr,1999,29(8):1633-1648.[9] Kahma K K,Calkoen C J. Reconciling discrepancies in the observed growth of wind generated waves[J]. J Phys Oceanogr,1992,22(12):1389-1405.[10] Wright J W. The wind drift and wave breaking[J]. J Phys Oceanogr,1976,6(3):402-405.[11] Longuet-Higgins M S,Steward R W. Changes in the form of short gravity waves on long waves and tidal currents[J].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1960,8:563-583. [12] Jeffreys H. On the formation of water waves by wind[J].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A,1924,107:189-206.[13]赵栋梁,臧小红. 海浪双峰方向分布的一种物理解释[J]. 海洋与湖沼,2000,31(1):60-65. Zhao Dongliang,Zang Xiaohong. Physical explanation of bimodal directional distribution of ocean waves[J]. Oceanologia et Limnologia Sinica,2000,31(1):60-65(in Chinese). [14]管长龙,刘珂,赵栋梁. 风浪槽内风浪外频谱谱形的一些特征[J].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0,30(1): 1-6.Guan Changlong,Liu Ke,Zhao Dongliang. Characteristic of outer frequency spectra of wind waves measured in wind wave flume[J].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Qingdao,2000,30(1):1-6(in Chinese).[15]文凡,高志一. 稳定风浪场谱特征量间的关系[J].海洋与湖沼,2007,38(5):394-404. Wen Fan,Gao Zhiyi. Relations among characteristic variables of steady wind waves[J]. Oceanologia et Limnologia Sinica,2007,38(5):394-404(in Chinese).[16]陈汉宝,刘海源,曹玉芬. 单方向不规则波模拟与统计中的几个问题[J]. 水道港口,2003(4):167-173.Chen Hanbao,Liu Haiyuan,Cao Yufen. Problems of simulation and statistics of undirectional irregular wave[J]. Journal of Waterway and Harbour,2003(4):167-173(in Chinese).[17]黄必桂,郑桂珍,丛培秀. 涌浪对风浪能量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9,39(3):381-386.Huang Bigui,Zheng Guizhen,Cong Peixiu. Laboratory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swell on wind wave energy[J]. Periodic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2009,39(3):381-386(in Chinese).[18]陈子燊. 波高与风速联合概率分布研究[J]. 海洋通报,2011,30(2):158-163.Chen Zishen. Study on joint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wave height and wind velocity[J]. Marine Science Bulletin,2011,30(2):158-163(in Chinese).[19]陈汉宝,郑宝友. 中国海岸波浪特征与建港条件研究[J]. 港工技术,2005(3):1-4.Chen Hanbao,Zheng Baoyou. Studies on coastal wav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 port construction condition[J]. Port Engineering Technology,2005(3):1-4(in Chines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2 表明谱峰周期TP 与4 种谱平均周期亦呈现非常好的线性关系G但比较图1 和图2 发现9谱峰周期 TP 与谱平均周期的关系的方差均较有效 周 期Ts 与 相 应 的 谱 平 均 周 期 的 关 系 的 方 差 大 G 这 是 由 于 有 效 周 期 为 一 种 平 均 周 期 9而 谱 峰 周 期 只 是 一 个 组 成 波 所 对 应 的 周 期 9前
中图分类号!P73l .2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海浪是海洋工程中的最重要动力环境荷载之一 海浪要素< 如波高~ 周期> 是工程设计普遍 关注的重要环境条件 特别是有效波高和有效周期是至关重要的设计波要素 传统上通过现 场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获取工程关注点的有效波高和有效周期 此种方法虽然可靠 但受制 于观测条件和工程造价的限制 随着人们对海浪动力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化以及计算机运算能 力的不断提高 在海洋工程环境条件计算中越来越盛行利用海浪数值模式计算海浪要素 目 前国际上流行的海浪模式 S WAN 1 ] ~ WAVE WATC H 2 ] 可 以 直 接 输 出 有 效 波 高 但 不 能 直 接 给出有效周期 给出的特征周期为积分海浪谱得到的平均周期 关于谱峰周期与有效周期的 关系 前 人 已 有 一 些 研 究 结 果 3 -5 ] 但 对 于 谱 平 均 周 期 与 有 效 周 期 的 关 系 尚 无 可 供 工 程 实 际 应 用的关系式 本文利用现场观测数据~ 实验室风浪槽观测数据以及由典型海浪谱得到的模拟 数据研究海浪周期间的关系 为工程应用提供可用的谱平均周期与有效周期的关系 为海浪数 值模式计算结果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Fi g 1 Rel ati Onshi p bet Ween si gnifi cant Wave peri Od and spectr al aver aged peri Od
最 大 9数 据 点 呈 现 一 定 的 分 散 9这 与 海 浪 谱 高 阶 矩 的 计 算 不 稳 定 性 有 关 O 目 前 人 们 普 遍 认 为 海
浪谱的分布特征9T0 9-2 主要体现了含能段组成波对平均周期的贡献9因 此(5 )式 所 给 出 的 结 果 不简单是一种巧合9在物理上 存 在 着 一 定 的 必 然 性OTs 和T 0 9-2 可 以 分 别 理 解 为 在 时 间 域 和 频率域上主导波对平均周期的贡 献O 由 (5 )~ (8 )式 可 得 到 T0 9-2 >T0 9-1 >T0 91 >T0 92 O 这 表 明谱平均周期随着使用的谱矩阶次提高愈加增 大 高 频 组 成 波 对 平 均 周 期 的 贡 献9因 而 谱 平 均
浪谱的4 阶及以上的矩不存在9由数值计算得到谱的高阶矩存在不确定性O(5 )式给出了一个
有趣的结果9即有效周期 Ts 与谱平均周期T 0 9-2 几 乎 相 等O有 效 周 期 的 定 义 为 三 分 之 一 部 分 大 波 的 平 均 周 期 9代 表 的 是 主 导 波 对 平 均 周 期 的 贡 献 9在 海 浪 谱 段 上 则 对 应 于 含 能 段 O 由 于 海
%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 BAC03 B01 > 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 李瑞丽<1981- > 女 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物理海洋海浪 收 稿 日 期 :2006- 06- 11
14
海洋湖沼通报
2007 年
起分析[6 ~7 ]~以覆盖更大范围的风浪成长状态~使得分析结果更具代表性
l .3 模拟数据 由海浪谱数值地生成随机海浪数据是研 究 海 浪 统 计 特 征 的 一 种 有 效 手 段[3 ]~是 海 浪 数 字
实验室观测数据来自于在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实验室大型风浪槽内所进行的风浪观测
实验 该风浪槽长65 m ~ 高1 .8 m ~ 宽1 .2 m 观测 仪 器为电阻式垂线测波仪 采样 时 间 间 隔 为0 .0308 s 波面记录长度为15 mi n 在4 种 不 同 参 考 风 速 下<4 ~6 ~8 ~10 m/ s > ~10 个 不 同 风 区处<7 .00 ~10 .70 ~14 .35 ~18 .00 ~21 .70 ~25 .40 ~29 .05 ~32 .75 ~36 .40 ~41 .00 m > 进 行 了 观 测 在海浪谱和海浪的统计性质研究中通常将实验室风浪槽的观测数据与现场观测数据相结合一
l 数据与方法
l .l 现场观测数据 海浪的现场观测数据来自于1997 年11 ~12 月 在 渤 海 黄 河 口 海 域 石 油 平 台 所 进 行 的 海
面微特征及海洋遥感机理研究 观测项目 观测地点为38 12 N 119 30 E 观测仪器为电 容式垂线测波仪 采样频率为20 Hz 波面记录长度为17 mi n l .2 实验室观测数据
周期 Ts 与谱平均周期的关系T 0 ~-2 T0 ~-1 T0 ~1 T0 ~2 的关系 通过拟合得到如下关系式~
Ts = 0 .997 T0 ~-2
<5 >
Ts = 1 .035 T0 ~-1
<6 >
Ts = 1 .164 T0 ~1
<7 >
Ts = 1 .291 T0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图1 表 明 有 效 周 期 Ts 与 4 种 谱 平 均 周 期 呈 现 非 常 好 的 线 性 关 系 Ts 与T 0 ~-2 间 线 性 关
参考文献!
[1 ] BOOij ~N . ~Ri s ~R . C . and HOlt huij sen ~L . H . ~1999 . A t hi r d-gener ati On Wave mOdel f Or cOast al r egi Ons ~1 . MOdel descri pti On and vali dati On . J . GeO PhSs . res . ~104 <C4 >~7649 ~7666 .
文章编号!1003-6482 "2007 #02-0013-06
海浪周期关系的研究%
李瑞丽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青岛 266100 >
摘要!本文利用现场观测数据!实验室风浪槽观测 数 据 和 由 文 氏 谱 及 J ONS WAP 谱 生 成 的 模
拟数据"研究了有效周期与谱平均周期!谱峰周 期 与 谱 平 均 周 期 以 及 有 效 周 期 与 谱 峰 周 期 的
< > T0 ~-2 = 2T
m -2 m0
1/2
<1 >
T0 ~-1
=
2T
m -1 m0
<2 >
< > T0 ~1 = 2T
m1 m0
-1
<3 >
< > T0 ~2 = 2T
m2 m0
-1/2
<4 >
>
其中 mr 为谱的r 阶矩~其定义为 mr =i S <I >IrdI ~这 里I 为 海 浪 组 成 波 圆 频 率~S <I >为 海 浪 0
系的方差为最小~几乎所有的 数 据 点 都 落 在 拟 合 的 直 线 上 Ts 与T 0 ~-2 间 线 性 关 系 的 方 差 则
2期
海浪周期关系的研究
15
(a )Ts 与T 0 9-2 的 关 系 ;(b )Ts 和T 0 9-1 的 关 系 ;(c )Ts 与T 0 91 的 关 系 ;(d )Ts 与T 0 92 的 关 系 图1 有效周期与谱平均周期的关系
期的关系T 0 9-2 HT0 9-1 HT0 91 HT0 92 的关系O通过拟合得到如下关系式C
TP = 1 .124 T0 9-2
(9 )
TP = 1 .166 T0 9-1
(10 )
16
海洋湖沼通报
2007 年
TP = 1 .310 T0 91
(11 )
TP = 1 .451 T0 92
(12 )
关系"通过数据拟合给出了相应的关系式#研究 发 现"有 效 周 期 与 由 谱 的 负 阶 矩 计 算 的 平 均
周期之间的关系更加稳定"并且有效周期与负 2 阶 矩 计 算 的 平 均 周 期 几 乎 相 等"均 代 表 了 海
浪主导波对海浪平均周期的贡献#
关 键 词 !海 浪 $周 期 $有 效 波 $谱 峰 $谱 平 均 周 期
(a )Ts 与T 0 9-2 的 关 系 ;(b )Ts 和T 0 9-1 的 关 系 ;(c )Ts 与T 0 91 的 关 系 ;(d )Ts 与T 0 92 的 关 系 图2 谱峰周期与谱平均周期的关系
Fi g .2 Rel ati Onshi p bet Ween Wave peri Od at spectr al peak and spectr al aver aged peri Od
仿真 研 究 的 主 要 内 容[8 ] 本 文 采 用 文 氏 谱[9 ]和 J ONS WAP 谱[6 ]作 为 输 入 海 浪 谱~利 用 LOnguet- Hi ggi ns 随机海浪模型[10 ]生成波面 序 列~作 为 现 场 观 测 数 据 和 实 验 室 观 测 数 据 的 补 充~代表大浪海况的数据 文氏 谱 的 输 入 参 量 为 有 效 波 高 <0 .3 ~9 .5 m >和 有 效 周 期 <2 .1 ~ 13 .0 s >~J ONS WAP 谱的输入参量为风速<5 ~28 m/s >和风区<15 ~200 k m >
周期愈加变小O此点亦可从海浪谱分布特征得到理解O尽管 T0 91 和 T0 92 为目前海 浪 数 值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