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医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摘要:近来心身疾病越来越频发,引起了大家的广泛注意,关于,什么是心身疾病,心身疾病如何发生的,哪些又是心身疾病呢,大家可能并非十分清楚,那么本文就来详细的谈一谈。

关键字:心身疾病,发病机制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和范围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

心身疾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等)和躯体功能性障碍(如偏头痛等)。狭义的心身疾病是指其发病、发展、转归和防治都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器质性疾病。由于具有生理上的障碍,心身疾病又称为心理生理疾病。心身疾病的定位可参考图5—3。

心理功能和生理功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人体完整的生命活动。机体通过心理和生理的统一活动,与自然界和社会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以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保持人体的健康。显然,自然、社会、心理和生理四个方面的因素都与人体的各种疾病有关。但是,在不同的疾病中,各种因素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一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变化中,总是有某个或某些因素在起着主导作用。心身疾病就是指那些主要或完全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个体的心理冲突,情绪紧张,或者因个体的不良习惯与人格特征,导致机体的生理功能持续紊乱、组织损害和结构改变的器质性躯体疾病。

心身疾病与一般生理性躯体疾病的不同主要表现在病因与发病机理上;心身疾病也与神经症不同,神经症往往只有比较模糊的躯体症状,而很难找到具体的器质性病变。[1] (一)心身疾病的范围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中,生活方式、行为和环境因素已占66.5%,而综合国内外流行病学资料,心身疾病在临床各科疾病中,已达1/3左右,而且呈上升趋势。

心身疾病广泛分布于全身各个系统,尤其多见于植物神经支配的器官与系统。

然而,要十分准确地划分出心身疾病是很难的。一方面,过去被列入心身疾病名单的许多病人未必都符合心身疾病的诊断标准。例如,不少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病因中就并无明显的心理社会因素。另一方面,许多未列入心身疾病名单的疾病,其发病与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有明显的相关性。例如,近年来日益为人们重视的乙型肝炎病人中常常存在较多的心身或身心问题。基于

这样的现实,近年来有逐渐淡化心身疾病诊断的倾向,而倾向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具体的病人,从天人合一、心身相关的角度来分析、处理临床疾病问题。

二、心身疾病的主要理论

心身医学虽形成于近代,但早在2000多年前,心身统一的思想就出现在古代医学著作中。我国经典医著《黄帝内经》关于“形神合一”的记载和论述,表明古人对于心理因素与疾病之间关系的重视。“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欲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内经》的这种论述不仅把有害的情绪因素和不健康的行为视作致病原因,而且还认为这些因素可以影响疾病的整个过程和决定预后。而如果能做到生理卫生和心理卫生并重,便能“形与神俱”,保持身心健康,得以延年益寿。可以说传统的祖国医学早就有了一个相当完整的心身统一观。《素问〃调经论》认为人的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是相互作用的,即所谓“形盛则神旺,形衰则神惫”。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是相互影响的,即“形伤神,神伤形”。祖国医学还强调情绪能致病也能治病。即“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以情胜情”等。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认为医生医治的不仅是病而且是病人,主张在治疗上必须注意人的性格特征、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影响。这些观点是心身医学最早的理论假设雏型。

把心身医学作为一门系统和严密的科学来研究,并植根于大量实验研究之上,是从二十世纪开始的。不同时期的众多学者经过共同努力,才奠定了现代心身疾病的理论基础。目前有关心身疾病主要有如下三大理论:

(一)心理动力学理论

“心身”这个术语最早是由德国哲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海因洛茨(Heinroth.J)于1918年提出的。而心身相关的早期研究建立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基础上。他认为心理冲突是被压抑的精神活动能量的来源,当这种能量通过生理渠道被释放时,就会对人体构成损害,从而导致“心身疾病”的发生。后来这种观点得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历山大(Alexander FG)的认同和发展。他认为心身疾病的发展有三个要素:1、未解决的心理冲突;2、身体器官的脆弱易感倾向;3、植物神经系统的过度活动性。心理冲突多产生于童年时代,常被压抑到潜意识之中而不表现出来。以后一旦遇到生活变故或社会因素的激发,这些冲突会重新出现。如果这些复现的心理冲突找不到恰当的出口疏泄,就会通过过度活动的植物神经系统而发放,从而引起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和它所支配的脆弱器官的损伤,如哮喘的发作常常是由于童年时与母亲的矛盾冲突

被压抑在潜意识中,以后在某种应激源的激发下,试图消除这种被压抑的情绪时,病人不是以意识的行为,而是以植物神经的过度活动来疏泄,导致其脆弱器官气管支气管的损伤和病变,于是,哮喘便发作了。这派学者认为,只要查明致病的潜意识冲突即可弄清发病机制。

(二)心理生理学说

20世纪初,巴甫洛夫提出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认为躯体各器官都受大脑皮层调节。高级神经活动异常时可使内脏机能失调。20年代,美国生理学家坎农(Cannon)揭示了情绪与生理过程之间的关系。认为强烈的情绪反应(恐惧、愤怒等)会使动物产生“战斗或逃避”反应,通过植物神经系统影响下丘脑激素的分泌,导致心血管系统活动的改变。如果不良情绪长期反复地出现,就会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和病理改变。30年代加拿大学者塞里(Selye.H)在他的应激适应学说中指出,各种有害因素,包括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社会心理性因素作用于机体后,都会出现一种非特异性应激反应。人在进入应激衰竭期后,个体会出现焦虑、头痛、血压升高等一系列症状而最后导致心身疾病的产生。50年代以后,美国的沃尔夫(Wolff)等人在纽约大学经过30多年生理心理疾患研究实验后,提出了心理生理学理论。他们以坎农的情绪生理学说和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以及塞里的应激学说为基础,采用客观方法把生活中的应激与生理学反应联系起来,认为持久的生理变化可导致结构的改变。提出生活情景与情绪对躯体疾病有重要影响。一切外部应激源如社会的自然的文化的心理的因素,一切内部的易感因素、个体遗传学特点、易感性心理素质、个体人格特征、躯体病理生化改变均可作为刺激源作用于机体,通过主观认知评价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借助于神经生理生化、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三个中介影响机体,产生疾病或促进康复。

(三)行为学习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有米勒,他提出了关于“内脏学习”理论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结论是人类的某些生理机能(例如血糖增高或降低、腺体分泌能力的增强或减弱、肌肉的舒张与收缩等)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某些社会环境刺激可引发个体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如情绪紧张、呼吸加快、血糖升高等。由于个体素质上的问题或特殊环境因素的强化或通过泛化作用,使得这些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可被固定下来而演变成为症状和疾病,如紧张性头痛、过度换气综合征、高血压等心身疾病症状的形成。

行为学习理论对心身疾病产生机制提供了一种新解释,且为这类疾病的治疗开创了新途径。目前基于米勒的理论而提出的生物反馈疗法和其他行为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心身疾病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