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名词解释答案 2

合集下载

工程材料题库及答案

工程材料题库及答案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作业题库

一. 名词解释

1.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溶入溶剂晶格间隙所形成的固溶体。

2.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

3.同素异构性:同一合金在不同温度下晶格类型不同的现象。

4.晶体的各向异性:金属各方向的具有不同性能的现象。

5.枝晶偏析:结晶后晶粒内成分不均匀的现象。

6.本质晶粒度: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倾向。

7.淬透性:钢淬火时获得淬硬层深度的能力。

8.淬硬性:钢淬火时得到的最大硬度。

9.临界冷却速度:奥氏体完全转变成马氏体的最低冷却速度。

10.热硬性:钢在高温下保持高硬度的能力。

11.时效强化:经固溶处理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强度不断提高的现象。

12.形变强化:由于塑性变形而引起强度提高的现象。

13.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得到回火索氏体的热处理工艺。

14.变质处理:在浇注是向金属液中参加变质剂,使其形核速度升高长大速度减低,从而实现细化晶粒的处理工艺。

:铸件时使金属按规定从一局部到另一局部逐渐凝固的原那么。

16.孕育铸铁:经过孕育处理的铸铁。

二. 判断正误并加以改正

1.细化晶粒虽能提高金属的强度,但增大了金属的脆性.〔×〕

2.构造钢的淬透性,随钢中碳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

3.普通低合金构造钢不能通过热处理进展强化。〔√〕

4. 单晶体必有各向异性. 〔√〕

5. 普通钢与优质钢是按其强度等级来区分的. 〔×〕

6. 过热钢经再结晶退火后能显著细化晶粒. 〔×〕

7. 奥氏体耐热钢也就是奥氏体不锈钢。〔√〕

8. 马氏体的晶体构造与铁素体的一样. 〔×〕

9. 面心立方金属的塑性比体心立方金属的好. 〔√〕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Ⅱ资料-名词解释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Ⅱ资料-名词解释

热加工名词解释

第一章铸造

1铸造是将液态金属浇注到铸型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的毛坯或零件的成型方法.获得的产品称为铸件

2合金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

一次结晶:凝固时,合金液体中原子由无序排列逐渐成为规则排列的固态晶体。

二次结晶:共晶铸铁凝固后在继续冷却过程中发生的组织转变.

再结晶:如果将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其原子的扩散能力就可逐步增强,达到一定温度后,就能以滑移面上的碎晶块或其他质点为晶核,成长出与变形前晶格结构相同的新晶粒的现象

3在凝固和冷却过程中,铸件横断面上的温度分布状况称为铸件的温度场.

4凝固区很宽甚至贯穿整个铸件断面,表层温度高于凝固终止温度Ts 的凝固特征称为糊状凝固方式

5对于很多中等凝固温度范围的合金,铸件断面上的凝固区域宽度介于前两者之间,凝固初期类似逐层凝固,称为中间凝固方式。

6液态合金充满型腔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的铸件的能力称为充型能力。

7合金液浇入铸型后,在液态、凝固态和固态冷却过程中所发生的体积减少现象称为收缩。

8顺序凝固是采用相应的工艺措施,使铸件从一部分到另一部分按规

定的顺序实现凝固,最后由冒口中的合金液补充铸件的收缩。

9同时凝固是采用相应的工艺措施,使铸件各部分温差减少,冷却速度均匀,在同一时间内凝固的工艺原则。

10铸件的固态收缩收到阻碍而引起的应力称为铸造应力

11热应力是由于铸件壁厚不均匀,各部分冷却速度和线收缩不均衡,相互阻碍而引起的的应力。

12机械应力是铸件的固态收缩受到铸型、型芯和浇、冒口等外因的机械阻碍而产生的应力。一般是拉应力

工程材料第二版习题(1-2)章答案

工程材料第二版习题(1-2)章答案

多晶体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各向异性现 4、多晶体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各向异性现 象,因为多晶体是由大量彼此位向不同的晶 粒组成,多晶体中各个晶粒的位向紊乱, 粒组成,多晶体中各个晶粒的位向紊乱,其 各向异性显示不出来,结果使多晶体呈现各 各向异性显示不出来, 向同性或称伪无向性。 向同性或称伪无向性。p11
在实际晶体中存在着哪几类缺陷? 2-5、在实际晶体中存在着哪几类缺陷? 在实际晶体中存在着: 答:在实际晶体中存在着: 点缺陷(空位、溶质原子) 点缺陷(空位、溶质原子) 线缺陷(位错: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 2、线缺陷(位错: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 面缺陷(晶界、亚晶界等) 3、面缺陷(晶界、亚晶界等)
HBS布氏硬度---以300Kg的压力F将直径D HBS布氏硬度---以300Kg的压力F将直径D的 布氏硬度--的压力 淬火钢球压入金属材料的表层, 淬火钢球压入金属材料的表层,经过规定 的保持载荷时间后,卸除载荷, 的保持载荷时间后,卸除载荷,即得到一 直径为d的压痕。 直径为d的压痕。p5 HRC洛氏硬度---是以 洛氏硬度---是以120o HRC洛氏硬度---是以120o 的金刚石圆锥体 压头加上一定的压力压入被测材料, 压头加上一定的压力压入被测材料,根据 压痕的深度来度量材料的软硬,压痕愈深, 压痕的深度来度量材料的软硬,压痕愈深, 硬度愈低。 硬度愈低。p5
2-4、何谓同素异晶转变?试以铁为例说明之? 何谓同素异晶转变?试以铁为例说明之? 同素异晶转变 同素异晶转变是一种金属具有两种或两 答:同素异晶转变是一种金属具有两种或两 种以上的晶体结构, 种以上的晶体结构,把这种金属的不同晶体 结构改变的现象。 结构改变的现象。p18 如铁在结晶之后继续冷却时,会发生结构的 如铁在结晶之后继续冷却时, 变化, 变化,从一种晶格转变为另一种晶格 δ-Fe γα1394℃ γ-Fe 921℃ α-Fe 。

工程材料第二章知识点

工程材料第二章知识点

工程材料

第二章金属材料组织和性能的控制

一、名词解释。

一次结晶过冷度二次结晶自发晶核非自发晶核同素异构转变变质处理相图

支晶偏析扩散退火变质处理共晶反应组织(组成物)变形织构加工硬化

再结晶临界变形度热处理过冷奥氏体退火马氏体淬透性淬硬性调质处理滑移再结晶冷加工热加工过冷度实际晶粒度本质晶粒度淬火回火正火

一次结晶:通常把金属从液态转变为固体晶态的过程称为一次结晶

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开始结晶温度之差叫做过冷度,它表明金属在液体和固态之间存在一个自能差

二次结晶:金属从一种固体晶态转变为另一种固体晶态的过程称为二次结晶或重结晶

(或金属的同素异构转变)

自发晶核:从液体结构内部由金属原子本身自发长出的结晶核心叫做自发晶核非自发结晶:杂质的存在常常能够促进晶核形成,依附于杂质而生成的晶核叫做非自发结晶同素异构转变:金属在固态下随温度的改变,由一种晶格转变为另一种晶格的现象,称为同素异构转变

变质处理:指在液体金属中加入孕育剂或变质剂,增加非自发晶核的数量或者阻止晶核的长大,以细化晶粒和改善组织

相图:是表明合金系中各种合金相的平衡条件和相与相之间关系的一种简明示意图,也称为平衡图或状态图

支晶偏析:固溶体在结晶过程中冷却过快,原子扩散不能充分形成成分不均匀的固溶体的现象

扩散退火:为减少钢锭、铸件或锻坯的化学成分和组织不均匀性,将其加热到略低于固相线的温度,长时间保温并进行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扩散退火或均匀化退火

共晶反应:有一种液相在恒温下同时结晶出两种固相的反应

组织(组成物):指合金组织中具有确定本质、一定形成机制的特殊形态的组成部分。组织组成物可以是单相,或是两相混合物

土木工程材料习题(第五版)名词解释及问答题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习题(第五版)名词解释及问答题答案

⼟⽊⼯程材料习题(第五版)名词解释及问答题答案

名词解释

2表观密度: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然状态下(长期在空⽓中存放的⼲燥状态),

单位体积的⼲质量

4密实度: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所充实的程度。密实度与孔隙率之和为1

6填充率:指在某堆积体积中,被散粒或粉状材料的颗粒所填充的程度程度。

8材料的含⽔率:材料中所含⽔的质量与⼲燥下状态下材料的质量之⽐

10耐⽔性材料长期在饱⽔作⽤下不破坏,其强度也不显著降

低的性质称为耐⽔性

12抗冻性:材料在吸⽔饱和的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循环(冻结和融化)作⽤⽽不破坏,同时也不严重降低强度的性质称为抗冻性

14材料的憎⽔性:材料与⽔接触时不能被⽔润湿的性质成为憎⽔性

16材料的耐久性:是指材料在物理化学⽣物等因素作⽤下,能经久不变质不破坏,⽽尚能保持原有的性能。

18材料的塑性变形材料在外⼒作⽤下,当应⼒超过⼀定限值后产⽣显著变形,且不产⽣裂缝或发⽣断裂,外⼒取消后,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和尺⼨的性质称为塑性。这种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属于不可逆变形。

20材料的脆性当外⼒达到⼀定限度后,材料突然破坏,且破坏时⽆明显的塑性变形,材料的这种性质称为脆性

软化系数=材料在吸⽔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材料在⼲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11.胶凝材料:指⼟⽊⼯程材料中,经过⼀系列物理,化学作⽤,能够散粒状或

块状材料粘结成整体材料。

12.⽔硬性胶凝材料:既能在空⽓中硬化,还能更好地在⽔中硬化,保持并发展其强度的⽆机胶凝材料。

13. β型半⽔⽯膏:β—CaSO4·1/2H2O

14.过⽕⽯灰:指⽯灰⽣产时局部煅烧温度过⾼,在表⾯有熔融物的⽯灰。

工程材料名词解释答案

工程材料名词解释答案

习题集名词解释

1、冲击韧性:材料抵抗冲击载荷而不破坏的能力称为冲击韧性,以在冲击力作用下材料破坏时单位面积所吸收的能量a k表示。

2、布氏硬度:就是压入法硬度试验之一,所施加的载荷与压痕表面积的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

3、洛氏硬度:就是压入法硬度试验之一,它就是以压痕深度的大小来表示硬度值。

4、韧脆转变温度:材料的冲击韧性随温度下降而下降,在某一温度范围内a k值发生急剧下降的现象称为韧脆转变,发生韧脆转变的温度范围称为韧脆转变温度。

5、工艺性能:表示材料加工难易程度的性能。

6、金属键:金属离子通过正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引力而相互结合,这种结合键称为金属键。

7、晶格:为了研究方便,将构成晶体的原子抽象为平衡中心位置的纯粹几何点,称为结点或阵点。用一些假想的空间直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构成一个三维的空间格架,称为空间点阵,简称为晶格或点阵。

8、晶胞: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来分析晶体中原子排列的规律,这个最小的几何单元称为晶胞。

9、致密度:晶胞中原子本身所占有的体积与晶胞体积之比称为致密度。

10、晶体与非晶体:原子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律的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物质称为晶体,否则为非晶体。

11、空位:空位就是指在正常晶格结点上出现了空位,空位的产生就是由某些能量高的原子通过热振动离开平衡位置引起的。

12、间隙原子:间隙原子就是指个别晶格间隙中存在的多余原子。间隙原子可以就是基体金属原子,也可以就是外来原子。

13、位错:当晶格中一部分晶体相对于另一部分晶体沿某一晶面发生局部滑移时,滑移面上滑移区与未滑移区的交界线称为位错。

工程材料——名词解释

工程材料——名词解释

1.工艺性能:材料对各种工艺性的适应能力。

2.晶格:用于描述原子在晶体中排列规律的三维空间几何点阵成为

晶格。

3.组织: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相和晶粒的形态、大小和分布(基本组

织)。

4.相:合金中,化学成分相同、晶体结构相同并有界面与其他部分

分隔开来的一个均匀区域。

5.固溶强化:融入液质元素形成固溶而使金属的强度、硬度升高的

现象成为固溶强化。

6.固溶件:合金结晶成固态时,含量少的组元(溶质)原子分布在

含量多的组元(溶剂)晶格中形成一种与溶剂油相同晶格的相,称为固溶件。

7.细晶强化:通过细化晶粒而使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提高的方法称为

细晶强化。

8.同素异构转变:金属在结晶成固态以后继续冷却的过程中晶格类

型随温度下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9.共晶转变:合金系中某一定化学成份的合金在一定的温度下(恒

温),同时由液相中结晶出两种不同成份和不同晶体结构的固相。

10.共析转变:在某一恒定温度时,一定成分的固相又重新结晶成两

个不同的固相的机械混合物。

11.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之差称为过冷度。

12.加工硬化:随着金属材料变形量的增加,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增加

而塑性下降的现象。

13.再结晶:P50.

14.铁素体:铁素体是碳原子固溶到α—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代

号为F或α。

15.奥氏体:碳原子固溶到γ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代号为A或γ。

16.珠光体:铁素体与渗碳体的两相机械混合物的共析体,代号为P,

有固定化学成分Wc=0.77%

17.相图:是表示在平衡状态下合金的化学成分、相、组织与温度的

关系图。

18.退火:将金属或合金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

土木工程材料习题(第五版)名词解释及问答题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习题(第五版)名词解释及问答题答案

名词解释

2表观密度: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长期在空气中存放的干燥状态),

单位体积的干质量

4密实度: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所充实的程度。密实度与孔隙率之和为1

6填充率:指在某堆积体积中,被散粒或粉状材料的颗粒所填充的程度程度。

8材料的含水率:材料中所含水的质量与干燥下状态下材料的质量之比

10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水作用下不破坏,其强度也不显著降

低的性质称为耐水性

12抗冻性:材料在吸水饱和的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循环(冻结和融化)作用而不破坏,同时也不严重降低强度的性质称为抗冻性

14材料的憎水性:材料与水接触时不能被水润湿的性质成为憎水性

16材料的耐久性:是指材料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作用下,能经久不变质不破坏,而尚能保持原有的性能。

18材料的塑性变形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当应力超过一定限值后产生显著变形,且不产生裂缝或发生断裂,外力取消后,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和尺寸的性质称为塑性。这种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属于不可逆变形。

20材料的脆性当外力达到一定限度后,材料突然破坏,且破坏时无明显的塑性变形,材料的这种性质称为脆性

软化系数=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11.胶凝材料:指土木工程材料中,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能够散粒状或

块状材料粘结成整体材料。

12.水硬性胶凝材料:既能在空气中硬化,还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保持并发展其强度的无机胶凝材料。

13. β型半水石膏:β—CaSO4·1/2H2O

14.过火石灰:指石灰生产时局部煅烧温度过高,在表面有熔融物的石灰。

工程材料名词解释

工程材料名词解释

工程材料名词解释

工程材料名词解释汇总

1 单晶体:晶体内晶胞结构相同、晶格的位向完全一致。沿不同面和方向,原子排列的密度不同,出现各向异性。

2 多晶体:由许多小晶体组成,每个小晶体内晶格位向与结构相同。但各个小晶体之间的彼此位向不同。各向同性。

晶粒:多晶体中形状不规则的小晶体,晶胞结构和晶格位向完全相同。

晶界:晶粒与晶粒之间的界面。

组织:金属中晶粒的种类、数量、形状、大小和分布所形成的结构特征。

3.位错:由于晶体内部局部滑移,使晶体中一列或多列原子发生有规律的错排现象。

4.晶界:不同晶粒间的过渡层,排列紊乱;位向差大。

5.亚晶界:位向差很小。位错的规则排列。

6.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熔炼、烧结或其它方法组合而成并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组元: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

7.相:合金中结构相同、成分和性能均一并以界面相互分开的组成部分。

8.固溶体:相的晶体结构与某一组成元素相同;

金属化合物:相的晶体结构与组成合金元素均不相同。

9.通过形成固溶体,使得材料的强度、硬度提高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10.当金属化合物以细小的颗粒均匀分布在固溶体基体上,使合金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大大提高的方法称为弥散强化。

11.液态金属凝固后得到晶体称为结晶

12.晶核:液体中最初形成的一些作为结晶中心的稳定的微小晶体。

13.实际结晶过程中,由于冷速较快使晶粒内部化学成分不均匀的

现象称为晶内偏析。

固溶体按树枝状方式生长,使得先结晶的枝干与后结晶的分枝成分不同的晶内偏析现象称为枝晶偏析。

消除方法:扩散退火或均匀化。

土木工程材料习题(第五版)名词解释及问答题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习题(第五版)名词解释及问答题答案

以发挥,即他们起着激发水化,促进凝结硬化的作用。 26.石灰土:用石灰稳定细粒土得到的混合材料。 27.砂率:指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砂石重量的百分率,表征混凝土中砂石用量的 相对比例关系。 28.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又称工作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一定的施工工艺及 设备条件下,易于进行搅拌、运输、浇灌、捣实成型等施工操作,并能获得质量 均匀、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能,包括粘聚性、保水性。 29.混凝土拌合物保水性:指混凝土拌合物具有一定的白痴内部水分的能力,在 施工操作中不致出现严重泌水的现象。 30.混凝土坍落度:将混凝土拌合物分三层装入无底的坍落度筒中,每层插捣 25 次,装满刮平后,垂直向上提起坍落度筒,混凝土拌合物因自重而向下坍落,测 量坍落度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差,该高差称为坍落度,以 mm 为单位。 31.混凝提标准养护:在温度 20 摄氏度±2 摄氏度,相对湿度 95%以上的养护。 32.混凝土水灰比:指水与水泥的质量之比。 33.混凝土耐久性:指在所处环境及使用条件下,混凝土建筑物能满足各项设计 功能要求,并能达到无需大修或全面补强加固而安全运行的能力。 34.混凝土碳化:指环境中的 CO2 与水泥水化差生的 Ca(OH)2 在一定湿度条件下 发生化学反应,生成 CaCO3 和水的过程。 35.混凝土混合比:混凝土中各组分间用量比例。 36.混凝土配合比质量法:据经验,如果原材料质量比较稳定,所配制的混凝土 拌合物的表观密度将接近一个固定值, 可先根据工程经验估计没立方米混凝土拌 合物的质量,按下列方程组计算粗细骨料用量。 37.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施工现场材料的实际称量应按砂、石的含水情况进行换 算,换算后得到的配合比称为施工配合比。 38.混凝土减水剂:指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外 加剂。 39.石油沥青的组分:三组分:油分、树脂、沥青质。四组分:沥青质、胶质、 芳香分、饱和分。 40.沥青的胶凝结构:当油分与树脂很少,胶团浓度相对增加,相互之间靠拢较 近,胶团会形成不规则的骨架结构,胶团移动比较困难,这种沥青称为胶凝形沥 青。 41.沥青的粘滞性:是沥青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沥青粒子产生相互位移的抵抗剪切 力变形的能力。 42.沥青的温度稳定性:当温度升高时,沥青就软化,当温度降低时,沥青就变 脆,这种特性为沥青的温度稳定性。 43.沥青延度:将沥青试拌制成 8 字型标准试件,采用延度仪,在规定拉伸速度 和规定温度下拉断时的长度,以 cm 计。 44.沥青老化:沥青性质随时间而变化的现象通常称为沥青的老化,也就是沥青 的耐久性。 (针入度小,软化点上升,延度下降,脆点上升。 ) 45.AC-20C:指沥青牌号,该沥青为新鲜沥青 60 摄氏度为 200±40PaS,且沥青等 级使用与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的各个层次。 46.红砖:当生产粘土砖时,砖胚在氧化环境中焙烧并出窑时,生产出红砖。

工程材料名词解释

工程材料名词解释

工程材料名词解释

工程材料是指在工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包括金属、非金属和合成材料等。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工程材料及其解释:

1. 水泥: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由石灰石、黏土和其他材料经过研磨混合而成。用于制作混凝土和砂浆等建筑材料。

2. 钢筋:由碳素钢制成的一种金属材料,常用于加固混凝土结构。具有优异的抗张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3. 沥青:一种黑色胶状物质,主要由石油提炼而成。用于铺设道路、修补裂缝和防水等。

4. 砖块:由粘土通过烧制而成的方块状材料。用于建筑墙体、地面铺设和装饰等。

5. 玻璃:由石英砂、碱碳酸盐和其他辅助材料经高温熔化而成的无机物。用于制作窗户、镜子和容器等。

6. 木材:来源于树木,经过切削、干燥和处理等工艺制成的建筑材料。具有轻质、隔热和装饰等特点。

7. 铝合金:由铝与其他金属元素合金化而成的材料,具有低密度、高强度和优良的导热性能。常用于制作飞机、汽车和建筑等。

8. 混凝土:由水泥、砂、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合而成的坚固

材料。用于制作建筑和基础等。

9. 钢材:由铁与碳及其他合金元素合金化而成的材料,具有高强度、良好的可塑性和可加工性。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和机械等领域。

10. 塑料:一种由高分子聚合而成的合成材料,具有轻质、耐

腐蚀和潮湿等优点。用于制作塑料板材、管道和容器等。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工程材料,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新的工程材料不断涌现,为工程施工和装修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2工程材料复习题及答案

2工程材料复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气硬性胶凝材料

一、填空题

1.胶凝材料按照化学成分分为(有机胶凝材料)和(无机胶凝材料)两类。无机胶凝材料按照硬化条件不同分为(气硬性胶凝材料)和(水硬性胶凝材料)两类。

3.建筑石膏按(细度)、(强度)、(凝结时间)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三个质量等级。

4.生石灰的熟化是指(CaO+H2O=Ca(OH)2)。熟化过程的特点:一是(体积剧烈膨胀),二是(放出大量热)。

5.生石灰按照煅烧程度不同可分为(欠火石灰)、(过火石灰)和(正火石灰);按照MgO含量不同分为(钙质石灰)和(镁质石灰)。

6.石灰浆体的硬化过程,包含了(干燥)、(结晶)和(碳化)三个交错进行的过程。

7.石灰按成品加工方法不同分为(块状生石灰)、(生石灰粉)、(消石灰粉)、(石灰膏)、(石灰浆)五种。

8.建筑生石灰、建筑生石灰粉和建筑消石灰粉按照其主要活性指标

(CaO+MgO)的含量划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三个质量等级。

二、简述题

1.简述气硬性胶凝材料和水硬性胶凝材料的区别。

答: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并保持、发展强度;

水硬性胶凝材料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保持并发展其强度。

4.生石灰在熟化时为什么需要陈伏两周以上?为什么在陈伏时需在熟石灰表面保留一层水?

答:因为生石灰中含有一定量的过火石灰,过火石灰的结构致密,熟化极慢,当这种未充分熟化的石灰抹灰后,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继续熟化,体积膨胀,致使墙面隆起、开裂,严重影响施工质量,为了消除这种危害,因此需要陈伏两周以上。

工程材料复习提纲 答案

工程材料复习提纲 答案

工程材料复习提纲+答案

工程材料复习

一、名词解释

1、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化学组成,组成材料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和数量;矿物组成,组成材料的矿物种类和数量;相组成,两相以上的复合材料。结构是指材料的微观组织状况,可分为微观结构(10-6至10-10m)和显微结构(10^-3~1mm);材料的构造是指材料的宏观组织状况,如岩石的层理,木材的纹理等。

2、孔隙率:是指材料中孔隙占总体积的百分率(P=(V0-V)/V0*100%);

3、胶凝材料:是指经过自身的物理化学作用后,在由塑性浆体变成坚硬石状体的过程中,能把散粒或块状的物料胶结成一个整体的材料;

4、水硬性胶凝材料:不仅能在空气中而且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保持并继续提高其强度(如水泥);

5、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当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都称为硅酸盐水泥;

6、两磨一烧:生料的配料与磨细——制备生料(磨);生料煅烧成熟料——煅烧熟料(烧);熟料与适量石膏共同磨细而成水泥——粉磨水泥(磨);

7、凝结时间:初凝和终凝,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自加水时至水泥浆体塑性开始降低所需的时间称为初凝时间(45min,废品),自加水时起至水泥浆体完全失去塑性所经历的时间称为终凝时间(6.5h,不合格);

8、混合材料:在水泥生产过程中,为节约水泥熟料,提高水泥产量和增加水泥品种,同时也为改善水泥性能,调节水泥强度等级而在水泥中掺入的矿物质材料称为水泥混合材料(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同时可充分利用工业废料,保护环境,是实现水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工程材料重点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工程材料重点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名词解释

1.强度: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2.抗拉强度:材料发生均匀变形和断裂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值

3.屈服强度:材料发生明显塑性变形的最小应力值

4.疲劳:材料在院低于其屈服强度的应力下发生断裂的现象

5.塑性:材料发生塑性变形不断裂的能力

6.硬度:反应材料软硬程度的一种性能指标它表达材料表面局部区域内抵抗变形或破裂的能力

7.冲击韧性:材料抵抗冲击载荷而不破坏的能力称为冲击韧性,以在冲击力作用下材料破坏时单位

面积所吸收的能量ak表示。

8.相变:相的分解,合成,转变的过程

9.工艺性能:是指材料的可加工性能难易程度(包括可锻性,铸造性能,焊接性,热处理性能及切削

加工性能)

10.晶格:为了研究方便,将构成晶体的原子抽象为平衡中心位置的纯粹几何点,称为结点或阵点。

用一些假想的空间直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构成一个三维的空间格架,称为空间点阵,简称为晶格。

11.致密度:晶胞中原子本身所占有的体积与晶胞体积之比称为致密度。

12.位错:当晶格中一部分晶体相对于另一部分晶体沿某一晶面发生局部滑移时,滑移面上滑移区与

未滑移区的交界线称为位错

13.各向异性:晶体中,由于各晶面和各晶向上的原子排列的密度不同,因而同一晶体的不同晶向和

晶面上的各种性能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各向异性

14.滑移:是指晶体的一部分沿—定的晶面和晶向发生滑动变形的现象。

15.冷加工:将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加工

16.热加工:将在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加工

17.时效强化:合金元素经固溶处理后,获得过饱和固溶体。在随后的室温放置或低温加热保温时,

工程材料习题1-9章答案

工程材料习题1-9章答案

工程材料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

1-1、名词解释

1、σb抗拉强度---金属材料在拉断前的最大应力,它表示材料对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抗力。

2、σs屈服强度----表示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开始产生塑性变形的最低应力,表示材料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能力。

3、σ0.2屈服强度----试样产生0.2%残余应变时的应力值为该材料的条件屈服。

4、δ伸长率----塑性的大小用伸长率δ表示。

5、HBS布氏硬度---以300Kg的压力F将直径D的淬火钢球压入金属材料的表层,经过规定的保持载荷时间后,卸除载荷,即得到一直径为d 的压痕。

6、HRC洛氏硬度---是以120o 的金刚石圆锥体压头加上一定的压力压入被测材料,根据压痕的深度来度量材料的软硬,压痕愈深,硬度愈低。

7、σ﹣1(对称弯曲疲劳强度)---表示当应力循环对称时,光滑试样对称弯曲疲劳强度。

8、K1C (断裂韧性)---应力强度因子的临界值。

1-2、试分别讨论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适用及不适用于什么场合?

1、布氏硬度 适用于退火和正火态的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工件,

不适用于太薄、太硬(﹥450HB)的材料。

2、洛氏硬度 适用于检测较薄工件或表面较薄的硬化层的硬度,

适用于淬火态的碳素钢和合金钢工件

不适用于表面处理和化学热处理的工件。

3、维氏硬度 适用于零件表面薄硬化层、镀层及薄片材料的硬度,

不适用于退火和正火及整体淬火工件。

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

2-1、名词解释

1、 晶体---指原子(原子团或离子)按一定的几何形状作有规律

的重复排列的物体。

2、 2、非晶体---组成物质的原子是无规律、无次序地堆聚在一起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名词解释(2)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名词解释(2)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名词解释(2)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名词解释

水硬性胶凝材料: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保持并发展其强度的凝胶材料。不仅可用于地上工程而且适用于水中或潮湿环境中。

硅酸盐水泥:凡由适量的硅酸盐水泥熟料、0~5%的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的石膏磨细而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水泥体积安定性是水泥浆硬化后因体积膨胀而产生不均匀变形的性质。

引起水泥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三种:熟料中所含的游离氧化钙过多、熟料中所含的'游离氧化镁过多或掺入的石膏过多。熟料中所含的游离氧化钙或氧化镁都是过烧的,熟化很慢,在水泥硬化后才进行熟化,这是一个体积膨胀的化学反应,会引起不均匀的体积变化,使水泥石开裂。当石膏掺量过多时,在水泥硬化后,它还会继续与固态的水化铝酸钙反应生成高硫型水化硫铝酸钙,体积约增大

1.5倍,也会引起水泥石开裂。

检验方法:分别为沸煮法、压蒸法、长期浸水法

水泥石的腐蚀:水泥石在外界侵蚀性介质作用下,结构受到破坏、强度降低的现象。

火山灰活性:混合材料磨成细粉并与石灰或石膏混合均匀,用水拌合后在常温下可生成具有水硬性的水化物的性质。

集料指均匀集于胶凝材料之中,颗粒状的、起填充支撑或改性作用的材料。砂的颗粒级配: 是指不同粒径砂粒搭配比例状况。

粗细程度即细度,指不同大小砂粒的混合体总的粗细程度。

砂率: 指砂用量与砂、石总用量的质量百分比。

合理砂率:在用水量和水灰比(即水泥浆量)一定的前提下,能使混凝土拌合物获得最大流动性,且能保持良好粘聚性及保水性的最小砂率;或者是使混凝土拌合物获得所要求的和易性的前提下,水泥

工程材料基础名词解释

工程材料基础名词解释

工程材料基础名词解释

一、合金:合金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二、固溶体:合金组元通过溶解形成一种成分和性能均匀、且结构与组元之一相同的固相称为固溶体。

三、固溶强化:通过融入某种溶质元素形成固溶体而是金属的强度、硬度升高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四、结晶:物质从液态冷却转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凝固后的物质可以为晶体也,可以为非晶体。若凝固后的物质为晶体,则这种凝固称为结晶。

五、相图:指在平衡条件下,合金的成分、温度和组织之间关系的图形。

六、硬度:是指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形变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

七、热处理:是指采用适当的方式在固态下对金属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所学的组织和性能工艺方法。

八、本质晶粒度:根据标准试验方法,在c︒

930保温足够时间(3-8小时)

±10

后测定的钢中晶粒的大小。是表示钢中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倾向性。

九、淬火:把钢进行奥氏体化,保温后以适当方式冷却,已获得马氏体或以下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方法称为淬火。

十、回火脆性:淬火钢回火时冲击韧性并不总是随挥回火温度的升高而简单的增加,有些钢在某个温度范围内回火时,其冲击韧性显著下降,这种脆化现象称为回火脆性。

十一、调质:生产上习惯将淬火加高温回火称为调质处理。

十二、变质处理:在液态金属结晶之前,特意加入某些难熔固态颗粒,造成大量以非自发晶核的固态质点,使结晶时晶核数量大大增加,从而提高了形核率,细化晶粒,这种处理方式即为变质处理。

十三、过冷和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的现象称为过冷,理论结晶温度T0与实际结晶温度T1之差称为过冷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集名词解释

1.冲击韧性:材料抵抗冲击载荷而不破坏的能力称为冲击韧性,以在冲击力作用下材料破坏时单位面积所吸收的能量a k表示。

2.布氏硬度:是压入法硬度试验之一,所施加的载荷与压痕表面积的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

3.洛氏硬度:是压入法硬度试验之一,它是以压痕深度的大小来表示硬度值。

4.韧脆转变温度:材料的冲击韧性随温度下降而下降,在某一温度范围内a k值发生急剧下降的现象称为韧脆转变,发生韧脆转变的温度范围称为韧脆转变温度。

5.工艺性能:表示材料加工难易程度的性能。

6.金属键:金属离子通过正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引力而相互结合,这种结合键称为金属键。

7.晶格:为了研究方便,将构成晶体的原子抽象为平衡中心位置的纯粹几何点,称为结点或阵点。用一些假想的空间直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构成一个三维的空间格架,称为空间点阵,简称为晶格或点阵。

8.晶胞: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来分析晶体中原子排列的规律,这个最小的几何单元称为晶胞。

9.致密度:晶胞中原子本身所占有的体积与晶胞体积之比称为致密度。

10.晶体和非晶体:原子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律的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物质称为晶体,否则为非晶体。

11.空位:空位是指在正常晶格结点上出现了空位,空位的产生是由某些能量高的原子通过热振动离开平衡位置引起的。

12.间隙原子:间隙原子是指个别晶格间隙中存在的多余原子。间隙原子可以是基体金属原子,也可以是外来原子。

13.位错:当晶格中一部分晶体相对于另一部分晶体沿某一晶面发生局部滑移时,滑移面上滑移区与未滑移区的交界线称为位错。

14.各向异性:晶体中,由于各晶面和各晶向上的原子排列的密度不同,因而同一晶体的不同晶向和晶面上的各种性能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各向异性。

15.晶粒和晶界:多晶体中每个外形不规则的小晶体称为晶粒,晶粒之间的交界面就是晶界。

16.合金:合金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17.相:金属或合金中,凡成分相同、结构相同,并与其他部分有界面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称为相。

18.固溶体:合金的组元之间相互溶解,形成一种成分及性能均匀的、且结构与组成元素之一的晶体结构相同的固相称为固溶体。

19.固溶强化:随溶质含量增加,固溶体的强度、硬度增加,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这是金属强化的重要方法之一。

20.凝固和结晶:物质从液态到固态的转变过程称为凝固。材料的凝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形成晶体,我们称之为结晶;另一种是形成非晶体。

21.过冷和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的现象称为过冷。理论结晶温度T0与实际结晶温度T1之差称为过冷度。

22.非自发形核:结晶过程中,依靠液体中存在的固体杂质或容器壁形核,则称

为非自发形核,又称非均匀形核。

23.同素异构转变: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晶体结构呈不同类型的现象称为同素异构转变。

24.组元:相图中,组成合金的最简单、最基本、能够独立存在的物质称为组元。

25.组织:用肉眼或借助不同放大倍数的显微镜所观察到的金属内部的情景,即各相晶粒的形态、数量、大小和分布的组合。

26.杠杆定律:即合金在某温度下两平衡相的重量比等于该温度下与各自相区距离较远的成分线段之比。在杠杆定律中,杠杆的支点是合金的成分,杠杆的两个端点是所求的两平衡相(或两组织组成物)的成分。这种定量关系与力学中的杠杆定律完全相似,因此也称之为杠杆定律。

27.枝晶偏析:在一个枝晶范围内或一个晶粒范围内成分不均匀的现象叫做枝晶偏析。

28.共晶转变:在恒温下一定成分的液体同时结晶出两种成分和结构都不相同的固相的转变过程。

29.铁素体:碳在α-Fe中的间隙固溶体称为铁素体。

30. 奥氏体:碳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

31.莱氏体:共晶转变产物为莱氏体,莱氏体是共晶奥氏体和共晶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呈蜂窝状。

32.珠光体(P):共析转变产物,珠光体是铁素体与渗碳体片层相间的组织

33.二次渗碳体:从奥氏体中析出的渗碳体,称为二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通常沿着奥氏体晶界呈网状分布。

34. 晶粒度:晶粒的大小称为晶粒度。

35.变质处理:变质处理又称孕育处理,是一种有意向液态金属中加入非自发形核物质从而细化晶粒的方法。

36. 组织组成物:组成合金显微组织的独立部分。

37. 相组成物:组成合金相的独立部分。

38.滑移:是指晶体的一部分沿—定的晶面和晶向发生滑动变形的现象。

39.滑移系:发生滑移的晶面和晶向分别称为滑移面和滑移方向,一个滑移面和其上的一个滑移方向构成一个滑移系。

40.细晶强化:晶粒越细,金属材料的强度、硬度越高,同时塑性、韧性越好,称为细晶强化。

41.弥散强化:当第二相以弥散质点分布在晶内,虽然塑、韧性稍会降低,但却显著提高合金的强度、硬度,并且质点越细小、弥散度越大,合金的强度、硬度越高。这种强化方式称为弥散强化或沉淀强化,它是合金的主要强化方法之一。

42.加工硬化:塑性变形过程中,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的强、硬度增加,而塑、韧性降低,这一现象称为加工硬化或形变强化

43.变形织构:由于塑性变形的结果而使晶粒具有择优取向的组织叫做“变形织构”。

44.内应力:是指外力去除后,残留在金属内部且平衡于金属内部的应力。产生内应力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金属在外力作用下,内部变形不均匀所引起的。

45. 去应力退火:将工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下某一温度保温以去除应力的退火。

46.回复:是指在加热温度较低时,由于金属中点缺陷及位错的近距离迁移而引起的晶内某些变化。此时,加热温度较低,原子活动能力较小,变形金属的显微组织不发生明显变化,力学性能变化亦不大,仅强度和硬度略有下降,塑性略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