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点平差规范

合集下载

水准平差计算步骤

水准平差计算步骤

水准平差计算步骤水准平差是一种测量方法,用于测量和确定不同点之间的高度差。

水准平差的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前方测量、后方处理、闭合检查、精度分析和结果调整。

第一阶段:前方测量1.确定测量线路和测量点:在测量区域内选择一条线路,并在此线路上选择起始点和终点作为测量点。

2.设置基准点:根据需要确定一个基准点,用于参考测量结果。

通常选择已知高程的点作为基准点。

3.进行观测:使用水准仪在起始点和终点之间进行测量。

观测时,需要记录下各点的观测高程和其他相关参数,如气温、大气压、仪器的仰角和方位角等。

4.进行中间高程点的观测:在起始点和终点之间选择若干个中间点,使用水准仪进行观测。

第二阶段:后方处理1.数据处理: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计算测点的高程差、观测误差等。

2.误差分析: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误差分析,以确定各个观测点的可靠性和测量结果的精度。

3.编制水准平差表:将观测得到的高程数据整理成水准平差表,列出各点的观测高程、观测值的改正数和平差后的高程。

第三阶段:闭合检查1.进行闭合检查:通过计算起始点和终点的高程差,确定测量线路的闭合差。

闭合差越小,说明测量的准确性越高。

2.判断闭合差的合格与否:根据地理和测量精度要求,判断测量的闭合差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闭合差超出了规定的误差范围,则需要对数据进行修正。

第四阶段:精度分析1.进行精度分析:根据测量数据和观测结果的误差范围,对测量线路的观测结果进行精度分析,评估测量的准确性。

第五阶段:结果调整1.进行结果调整:根据精度分析的结果,对测量结果进行调整,以满足测量的要求。

调整的方法可以采用最小二乘法或最小二乘平差法等。

2.重新校正观测数据:在进行结果调整后,需要对所有观测数据进行重新校正,以确保所有数据是正确和一致的。

总结:水准平差计算的步骤包括前方测量、后方处理、闭合检查、精度分析和结果调整。

每个步骤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方法,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结点水准路线测量的实施与平差

结点水准路线测量的实施与平差

结点水准路线测量的实施与平差摘要: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控制测量是测量首要工作,控制测量的精度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质量。

控制测量是工程建设与施工的基础与前提,而水准测量是控制测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就水准测量中的结点水准路线的实施与计算进行简单的阐述,以供今后此类工程的借鉴。

关键词:结点;水准;平差1 引言在海洋测绘中,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包括水位控制测量)。

确定地面点高程的测量工作,称为高程测量。

高程测量又是测量三项基本工作之一。

根据使用仪器和施测方法的不同,高程测量可分为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和气压高程测量。

用水准仪测量高程,称为水准测量,它是高程测量中最常用、最精密的方法。

2 结点水准路线测量的实施2.1 结点水准路线测量的概念结点水准路线是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通过从多个已知点进行水准测量引测到待求点,再采用加权平均值进行平差的水准测量方法。

它分为单结点水准路线和多结点水准路线。

2.2 结点水准路线测量的实施结点水准路线测量的实施分为测量前准备、结点水准路线的布设、水准测量、内业计算及平差等。

测量前准备就是提前收集施工区或测区的已知资料、图纸,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等,准备工程所需的仪器设备、工具车、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

结点水准路线的布设就是在控制测量或沉降观测时,应根据现场情况和工程特点合理的布设水准点,根据规范要求选择合理的结点水准路线。

结点水准路线测量就是根据事先选择的结点水准路线按照测量规范进行,往返测量时可从待求点开始观测至第一个已知点再观测返回到待求点,依次这样观测至最后一个已知点,这可以缩短观测时间,提高效率。

3 结点水准路线的平差及精度评定平差是测量数据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利用误差理论的知识求取未知量的最或然值及评定其精度。

结点水准路线的平差比一般水准测量要复杂的多,本文主要阐述单结点水准路线的平差及精度评定。

3.1 水准测量权的确定由于观测的不等精度,常用权表示观测值中误差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衡量观测值之间的精度的高低。

二等水准平差单位权重误差

二等水准平差单位权重误差

二等水准平差单位权重误差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主要介绍文章所要讨论的主题,即二等水准平差单位权重误差。

此处将简要介绍二等水准平差的背景和基本概念,并说明本文的研究目的和重要性。

二等水准平差是在大地测量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用于处理水准仪观测数据,以估算地表高程数据。

在观测数据处理过程中,单位权重误差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各个观测值的精度和可靠性。

本文将主要讨论二等水准平差中的单位权重误差对观测数据处理结果的影响。

单位权重误差是指在水准测量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各个观测值的精度存在差异。

我们将介绍单位权重误差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以及应用和局限性。

研究二等水准平差单位权重误差的目的在于帮助测量人员更加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水准测量数据。

通过了解单位权重误差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评估观测数据的精度,为后续工作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在工程和测绘领域,二等水准平差单位权重误差的准确估计对于保证项目的质量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对单位权重误差的认识,为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从而提高二等水准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本文将深入探讨二等水准平差单位权重误差,旨在加深对于单位权重误差的理解,为大地测量提供更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应包含对整篇文章的概括和组织安排的介绍。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二等水准平差单位权重误差的概念、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其影响因素、应用和局限性。

文章结构如下:首先,我们将通过引言部分对整个文章进行概述。

我们会介绍二等水准平差的基本概念以及本篇文章的目的。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正文部分,首先介绍二等水准平差的基本概念。

这一部分将涵盖二等水准的定义、平差过程以及平差结果的表示方法,为后续对单位权重误差的讨论奠定基础。

然后,我们将详细介绍二等水准平差单位权重误差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我们会解释什么是单位权重误差,以及如何通过观测值与平差值之间的差异来计算单位权重误差。

四等水准测量平差计算

四等水准测量平差计算

51.101 50.863 50.609 50.929 50.732 51.085 51.431 51.040 50.778 51.448 52.133 51.028 51.354 51.152 53.512 53.957 52.093 52.455 52.230 52.099 53.019 59.618 59.620 60.073 59.345
测点
GE28 GE27 D154 D155-1 D155 D155-2 D156 D156-1 D156-2 D157 D157-1 D158 D158-1 D159 D159-1 D160 D160-1 D161 D161-1 D162 D162-1 D163 D163-1 D163-2 D163-3 D164 D164-1 D164-2 D164-3 D167
德州至商丘(鲁豫界)荷泽至曹县高速公路路面第Ⅲ合同段
附合水准路线成果计算表
2007年6月17日
测段长度 (m)
实测高差(m) 高差改正数(m) 改正后高差(m)
高程(m)
411.5 1549.8 475.2
120 252.4 307.7 108.9 417.2 201.2 363.7 368.1 291.7 184.7 283.3 238.8 241.7 367.1 246.9 205.6 335.6 81.3 83.1 53.5 233.5 255.2 269.3 213 173.3 778.2 356.3
2007年6月17日
实测高差(m) 高差改正数(m) 改正后高差(m) 高程(m)
-0.239 -0.254 0.320 -0.197 0.353 0.345 -0.391 -0.263 0.669 0.685 -1.105 0.326 -0.202 2.360 0.445 -1.865 0.362 -0.225 -0.131 0.920 6.599 0.001 0.453 -0.728 -0.320

水准测量规范

水准测量规范

水准测量规范水准测量是地理空间数据采集和处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高精度、高准确性、高实用性等特点。

为了保证水准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严格遵守水准测量规范。

一、设备要求:(1)水准仪应具备高精度、稳定性好、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能满足要求的测量精度。

(2)三脚架要坚固稳定,以确保测量仪器不受外力的影响。

(3)基准点要选取坚固、稳定的地面,避免受到地震、地面沉降等因素的影响。

二、操作要求:(1)水准标尺应垂直放置,确保读数准确。

(2)每个测量点至少观测3次,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以减小误差。

(3)观测时要避免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观测过程中要保持团队的默契,配合操作,避免误差的产生。

三、数据处理要求:(1)水准线的调整要采用闭合回路法,以提高水准线的准确性。

(2)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时,要排除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保证数据的质量。

(3)在进行水准网平差时,要注意对中误差进行检验,确保平差的效果。

(4)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用观测校正、重力校正等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以提高水准测量的结果精度。

四、结果应用要求:(1)测量结果要进行审核和验算,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2)测量结果要进行有效的保存和备份,以便今后的查阅和使用。

(3)测量结果要合理应用,为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提供准确基础。

总之,水准测量作为一项重要的地理空间数据采集方法,需要严格遵守水准测量规范,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只有在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数据处理过程中,才能获得高精度、高准确性的测量结果,为地理空间数据的应用提供可靠的基础。

水准平差计算步骤

水准平差计算步骤

水准平差计算步骤水准平差是测量地面高程的一种方法,用于确定地面高程变化或水平面的形状。

水准平差计算步骤主要包括:制定水准路线、测量高程、针对性质检查、平差计算、平差精度评定等。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步骤。

1.制定水准路线:在进行水准测量之前,需要制定一条水准线路。

首先在需要测量的区域内选择起点和终点,然后根据需要,确定中间的支路,并规划各测点的位置。

制定水准路线时需要考虑地形因素,尽量选择平坦且易于观察和测量的地点。

2.测量高程:按照事先制定的水准路线进行实地测量工作。

在每个测点上,使用水准仪或自动水准仪进行测量。

水准仪会产生一些误差,所以在每个测点上需要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取平均值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3.针对性质检查:在测量之后,对测量结果进行针对性质检查。

检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比连续点之间的高差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二是检查高差闭合差,即起点和终点的高差是否一致。

4.平差计算:平差计算是水准平差的核心步骤。

平差计算的目的是消除测量误差,以获得更加准确的高程值。

平差计算可以分为两种方法:高程平差法和改正数平差法。

高程平差法是指在整个水准线上进行平差,消除所有测量误差。

改正数平差法是指在每个测点上计算改正数,然后根据改正数对测量结果进行平差。

5.平差精度评定:在平差计算完成之后,需要对平差结果进行精度评定。

精度评定是通过计算出平差后的高程值的精度,来评价平差结果的可靠性。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计算出平差后的高程值的标准差,通过标准差来评估平差结果的精度。

在进行水准平差计算时,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和技巧:-应注意具有快变曲率的曲线,比如大湾曲线或拱形,此类曲线上眼迅速地变化会产生红落炮,并且误差会变大。

在这种曲线上,可以增加测量的密度,减小测量间距,以提高测量精度。

-为了减小高程差知错造成误差的可能性,可以在测量点附近设置较好的目标。

这样可以减少指向目标的距离和指向目标的指向偏差。

水准测量平差

水准测量平差

169.5
306.0 134.5 245.1
29 长委
68 长委 23 长委 121 安徽省水利厅
1950~1953
1950~1953 1950~1953 1952~1956
0.70
0.56 0.71 0.60
0.12
0.11 0.15 0.09
注:①一、二等水准点间经过连测与网形变化,故该表与表 1—5—1,线路长度不等。 ②1955 年前长江水利委员会简称“长委”,1955 年以后改为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简称“长办”。
中国东南部精密水准平差图(安徽省部分)见图 1—7—1。
表 1—7—2
安徽省二等水准观测精度统计表 (1952~1958 年)
水准线 等级
路名称

线长
起迄点地名

(公里)①

施测单位
施测时间 (年)
1 公里线路长观 测中误差(毫米)
偶然 系统
淮上线 Ⅱ 蚌埠~长台关
543.5 193 淮委
1953
江淮线 Ⅱ 寿县~裕溪口
288.7 100 淮委
1953
0.56 0.10
涡河线 Ⅱ 怀远~中牟
453.1 80 淮委
1953
0.43 0.04
宿开线 Ⅱ 符离集~开封
326.5 122 淮委
1953
0.19
0
韩蒙线 Ⅱ 柳泉~蒙城
172.8 36 淮委
1953
0.36 0.15
颍河线 Ⅱ 漯河~沫河口
第四节 水准测量平差
一、1953~1985 年水准测量平差
〔治 淮委 员会 一 、二 等 水准 平差〕 1953 年,淮委利用新、旧观测成果,组成淮河流域 13 个精密水准路线环,14 个二等水 准 路线环,15 条支线,以导淮委员会在淮阴马头镇所设“BM 11,明下”高程 16.967 米 为废 黄河 零 点高 程 。由 于测 图 急需 ,用“淮 上线 ”、“淮 下 线”为 基础 向 两侧 推算 ,未作 平 差。1954 年 12 月,编印出版《淮河流域精密水准测量初算成果表》。1958 年前,安徽水利系统在淮 河流 域 作业 时 ,均 采 用此 成果 ,作为 发 展三 、四等 水 准的 起算 数 据。 〔中 国东 南部 精 密水 准平 差〕 1956 年,总参测绘局、水利部组成 5 人平差委员会,并从全国水利系统中抽调 49 人, 进行中国东南部地区精密水准平差,次年 10 月结束。这次平差,采用 1956 年黄海高程系 统,测区范围在东经 103 度以东至沿海,北纬 22 度~41 度,共 17 个省区。参加平差的水 准路线,共组成 55 个闭合环,长 34949 公里。除总参在河北省及其周围测有 117 公里的一 等水 准 外,其 余均 为 二等(其中 一部 分 为水 利 部门 原测 一 等、平 差按 二等 使 用)。平 差前 ,平 差 委员 会依据 1953 年总 参译印苏 联的《一、二 等水准测 量规范》,参照 1954 年水 利部 的 《精密水准测量细则》,对所有外业成果进行 分析鉴定,认为其中有 8127 公里水准因 操作 不合 要 求,不 能参 加 整体 平差 ,只能 作 局部 平 差。 淮委 与 长(委 )办 ,原测 精 密水 准 ,在 评 定 等级 时 ,大部 分为 二 等,少 数为 三等 ,原 测二 等定 为 三等 。平 差 时,除 按照 正 常情 况对 观 测 资料划分一、二、三、四等以外,又根据部分测段因既违反了操作规程,而在网形结构 上又 无法 舍 弃等 情 况,增 加了“Ⅱ下 等”(成 果表 中 为二 等)。 在参 与 整体 平差 的 水准 网 中,一 等 水 准路线未 形成闭合 环,分散夹 在整个水 准网的 东北角;二等 水准路线 中,夹杂着“Ⅱ 下 等”及三等。平差委员会决定,采用混合网平差法,按不同等级不同精度赋于相应的 路线 权,权 的 确定 采用 正 常公 式计 算 值乘 以 相应 的比 例 因子 ,按水 准等 级 确定 Ⅰ ∶Ⅱ ∶Ⅱ 下 = 2 ∶1 ∶ 0 .8 。 水准 路 线未 进行 重 力测 量 。正 高改 正 计算 ,采用 国际 正 常重 力 公式 。全 区 单 位权中误差=±11.86 毫米;1 公里路线的观测中误差=±1.19 毫米;根据 185 条路线算 出的每公里偶然与系统中误差分别为±0.59 毫米,±0.08 毫米。1957 年 8 月,国家测绘 局出版了《中国东南部精密水准成果表》,安徽省水准点成果载 于第四、第 五册中,中 国东 南部精密水准路线(安徽部分)布测情况见表 1—7—2(二等水准观测精度统计表)。因平 差计算前,一、二等水准点间经过连测与网形变化,所以本表与表 1—5—1 中的长度不等。 ·84·

水准平差计算步骤

水准平差计算步骤

水准平差计算步骤水准平差是地理测量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用于确定不同测站之间的高度差。

水准平差的计算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建立基准面在进行水准平差之前,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基准面。

基准面是一个参考平面,用于确定各个测站的高度。

常用的基准面有大地水准面、局部水准面等。

建立基准面的方法有大地水准测量和水准网平差等。

二、选取控制点水准平差需要选取一些已知高程的控制点,作为参考点来进行计算。

这些控制点的高程可以通过已有的水准测量数据或其他可靠的高程数据来确定。

三、观测测站高程在进行水准平差之前,需要在各个测站上进行高程观测。

高程观测可以使用水准仪进行,通过读取测站上的刻度来确定其高程。

四、建立观测方程观测方程是水准平差的基础,用于描述观测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

观测方程通常由观测量与已知量之差构成,其中已知量包括控制点的高程和观测误差。

五、进行平差计算平差计算是水准平差的核心内容。

通过建立观测方程组,可以使用最小二乘法或其他数学方法来求解未知量,即各个测站的高程差。

六、检查平差结果进行水准平差后,需要对平差结果进行检查,以确定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查的方法包括误差分析、残差检查等。

七、确定测站高程根据平差结果,可以确定各个测站的高程。

这些高程可以用于地理测量中的其他工作,如地形绘图、工程测量等。

总结:水准平差是一种重要的地理测量方法,用于确定不同测站之间的高程差。

其计算步骤包括建立基准面、选取控制点、观测测站高程、建立观测方程、进行平差计算、检查平差结果和确定测站高程等。

通过水准平差,可以得到准确可靠的测站高程数据,为地理测量工作提供重要支持。

水准平差计算步骤

水准平差计算步骤

水准平差计算步骤(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水准平差计算的步骤1.观测数据的整理2.计算观测值的平差值3.计算观测值的标准误差4.检验平差结果的精度5.提交平差报告三、结论正文一、引言水准平差是一种用于测量地球表面高程差的重要方法,广泛应用于地形测绘、工程建设等领域。

水准平差计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析观测数据,消除观测误差,得到准确的高程值。

为了保证水准平差计算的准确性,需要遵循一定的计算步骤。

二、水准平差计算的步骤1.观测数据的整理在进行水准平差计算之前,首先要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

这包括检查观测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消除异常值等。

整理好的观测数据应包括水准点之间的距离、高差等基本信息。

2.计算观测值的平差值计算观测值的平差值是水准平差计算的核心环节。

平差值是指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消除观测误差后得到的理论值。

常用的平差方法有最小二乘法、逆平方根法等。

计算平差值时,需要根据观测数据的误差特性选择合适的平差方法。

3.计算观测值的标准误差计算观测值的标准误差是为了评价平差结果的精度。

标准误差是指观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通常用标准差表示。

计算标准误差时,需要考虑观测数据的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等因素。

4.检验平差结果的精度检验平差结果的精度是为了确保水准平差计算的可靠性。

常用的检验方法有误差椭圆法、平面拟合法等。

检验平差结果的精度时,需要根据观测数据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

5.提交平差报告完成水准平差计算后,需要撰写平差报告。

平差报告应包括水准平差计算的目的、方法、结果及精度评价等内容,以便用户了解水准平差计算的过程和结果。

三、结论水准平差计算是测量地球表面高程差的重要方法,其计算步骤包括观测数据的整理、计算观测值的平差值、计算观测值的标准误差、检验平差结果的精度和提交平差报告。

水准测量平差计算

水准测量平差计算

水准测量平差计算
水准测量平差计算是水准测量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是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消除误差和残差,以求得较为准确的高程结果。

具体步骤如下:
1. 建立观测方程
在水准测量中,设定起点高程为0,然后逐站向前观测,求出每个站点的高程。

建立每个站点高程的观测方程,包括自由高差和永久高差的影响。

2. 矩阵方程式
将所有观测方程进行矩阵变换,消除自由高差,得到纯高差矩阵方程组。

3. 固定高程点的影响
将所有观测方程加上固定高程点的影响,消除永久高差,得到纯高差矩阵方程组。

4. 最小二乘方法
利用最小二乘方法解出平差后的高差平差值,分别确定每个站点的高程。

5. 残差分析
对于每个观测方程都会有一个残差,其代表了实际测量值与计算值之间的差异。

进行残差分析,可发现数据中的误差规律和存在的误差来源,为后续的测量和处理提供参考和改进。

6. 高程精度分析
通过对整个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和精度分析,得出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度,为后续的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

水准网的条件平差

水准网的条件平差

目录目录 (1)观测误差 (2)摘要: (2)关键词: (2)引言 (3)1水准测量 (4)1.1水准测量的原理 (4)1.2水准网 (5)2条件平差 (6)2.1衡量精度的指标 (6)2.2条件平差的原理 (8)3水准网的平差 (14)3.1必要观测与多余观测 (14)3.2条件方程 (14)3.3条件平差法方程式 (14)3.4条件平差的精度评定 (15)3.5水准网的条件平差 (18)致 (21)参考文献 (21)观测误差—由观测者、外界环境引起的偶然误差学生: xxx 指导教师:xxx摘要:对一系列带有偶然误差的观测值,采用合理的的方法消除它们间的不符值,得出未知量的最可靠值;以及评定测量成果的精度。

关键词:偶然误差;观测值;精度引言测量工作中,要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就必须进行高程测量,确定地面点的高程。

几何水准测量是高程测量中最基本、最精密的一种方法。

通过测量仪器,工具等任何手段获得的以数字形式表示的空间信息,即观测量。

然而,测量是一个有变化的过程,受仪器、观测值、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观测的结果与客观上存在的一个能反映其真正大小的数值,即真值(理论值),有一定的差异。

可以说在测量中产生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观测值不能准确得到,在测量上称这种差异为观测误差。

根据其对观测结果影响的性质,可将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种。

前者可以通过在观测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措施和在观测结果中加入改正数,消除或减弱它的影响,使其达到忽略不计的程度。

但是,观测结果中,不可避免地包含了后者,它是不可消除的,但可以选择较好的观测条件或采用适当的数据处理方法减弱它。

现在我们要讨论的就是采用适当的数据处理方法来减弱其对水准测量中的影响。

1 水准测量1.1水准测量的原理1.1.1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在水准尺上读数,直接测定店面上两点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及测得的高差来推算待定点的高程。

水准测量平差计算

水准测量平差计算

水准测量平差计算
水准测量平差计算是指根据实测的高程数据,通过数学公式和方
法进行平差,得到更加精确的高程值的过程。

水准测量平差的目的是
通过消除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影响,提高高程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水准测量平差计算的基本步骤包括:
1. 首先,将实测高程数据按照测量路线分别编号,并按照测量
方向(正反向)和不同高程点(起点、终点、中间控制点等)进行归
并整理,形成数据表格。

2. 根据水准仪的仪器误差进行相关修正,如零偏误差、望远镜
中心线偏离误差、波长误差等。

3. 对水准线路测量中的系统误差进行平差,包括调平误差、大
地曲率和折光误差等。

4. 根据平差结果计算出每个高程点的更正值以及间接高程值,
并进行验证检查。

5. 最后,根据平差结果和误差限制标准,确定高程值的精度和
准确度,并进行误差分析和误差传递计算。

水准测量平差计算需要依靠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数
学和统计学知识,同时也需要丰富的测量实践经验和对测量仪器的熟
练掌握。

水准点闭合平差操作方法

水准点闭合平差操作方法

水准点闭合平差操作方法
1. 建立闭合环路:从起始控制点开始,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连接各控制点,最后返回起始点,形成闭合环路。

2. 定义待求点坐标:通过采测进行观测,测量出各控制点的坐标,并定义待求点的坐标。

3. 编制观测文件:记录各控制点之间的观测数据和待求点的坐标。

4. 计算方程:根据测量数据和几何关系,建立误差方程,进行系数矩阵和常数矩阵的计算。

5. 求解未知数:利用高斯消元法或追赶法等方法,求解未知数(控制点和待求点的坐标)。

6. 检查闭合差:计算闭合差(闭合环路起点到终点再到起点的距离差),检查其是否符合精度条件,如不符合,则需要重新调整控制点的坐标。

7. 计算参数精度:通过参数精度分析,评价该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8. 编制图件:按照标准图规,绘制相应的测量图件。

水准平差计算步骤

水准平差计算步骤

水准平差计算步骤
水准平差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方法,用于确定地面上不同点的高程差。

以下是水准平差的一般步骤:
1. 确定控制点:选择一些已知高程的点作为控制点。

通常使用已经进行过水准测量的点或者已知高程的建筑物作为控制点。

2. 建立基准面:选择一个参考面或者基准点,将其高程定义为零点,作为整个测量过程的基准。

3. 建立水准路线:确定需要进行高程测量的路径,并且确定起点和终点。

4. 进行测量:使用水准仪和测量棒等仪器进行高程测量。

在水准路线上的每个测点,分别测量该点的高程值并记录下来。

5. 数据处理:对测得的高程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的纠正和校正。

6. 进行平差:根据测量的高程数据,进行平差计算,以确定各个测点的高程差。

平差可以通过最小二乘法进行计算,以使得高程差的总和最小。

7. 检查和校验:对平差后的结果进行检查和校验,包括观测值的精度分析和检查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8. 绘制图表:根据平差结果,使用适当比例尺绘制高程差的图
表,以便观察地形的起伏变化。

9. 编制报告:将平差结果以及测量过程中的详细信息编制成报告,记录下来供参考和备份。

请注意,具体的水准平差步骤可能会因测量目的、测量精度要求等因素而略有差异,上述步骤仅为一般情况下的参考。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技术和操作的要求

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技术和操作的要求

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技术和操作的要求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二等水准测量观测的基本要求和操作程序1、二等水准测量:每公里高差中误差±2mm。

水准仪型号为DS2型自动安平水准仪和平板测微器,使用一对铟瓦水准尺。

2、观测时用“闭合环线路往返各一次,往返较差:平地为±4L。

(L为环线的路线长度[公里])。

3、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平面的夹角:DS2型不应超过±15″;水准尺:铟瓦水准尺,标尺上的米间隔平均长与名义长之差,不应超过±。

4、在测区内水准点至少应设立3个。

5、二等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1)使用DS2型自动安平水准仪和平板测微器:视线长度小于50米;前后视距尽量相等,其差小于1米;前后视距累计差不大于3米;视线离地面最低不超过米;(2)铟瓦水准尺基本分划、辅助分划读数差;基本分划、辅助分划所测得高差之差小于。

(3)两次观测高差较差超限时应重测,重测后应选用两次合格的结果。

如果重测结果与原测结果分别比较,其差均不超过限值时则由三次结果取平均数。

6、高差闭合差的平差:按观测线路的视距总长和各点间的观测视距的比值进行分配改正数。

7、二等水准测量计算成果应取至。

8、二等水准测量观测操作程序:(1)、在现场选择原控制桩点J2—2的高程为起始高程进行高程传递,先测至是JW2点,然后顺时针方向观测:J2—2—JW2—JW1—JW4—JW3—J2—2。

然后逆时针方向再观测一次:J2—2—JW3—JW4—JW1—JW2—J2—2。

(2)、在两个水准点间按通视情况,先用皮尺量好前后视距的距离。

选择测站点和立尺点的位置并标定。

而且在两点间基本上设两站,前后视距尽量相等,观测时用尺垫。

(3)、观测时,往测水准仪照准标尺分划的观测顺序㈠.奇数测站为:①.照准后视标尺的基本分划:上、下丝(照准标尺基本分划进行视距读数),视距第四位数由测微轮直接读取,然后用楔形平分丝精确照准标尺的基本分划,读定标尺基本分划与测微轮读数。

二等水准测量及平差计算操作教程

二等水准测量及平差计算操作教程

二等水准测量及平差计算操作教程一、前言二等水准测量称为精密水准测量。

是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地面上两点间高差的方法。

在地面两点间安置水准仪,观测竖立在两点上的水准标尺,按尺上读数推算两点间的高差。

通常由水准原点或任一已知高程点出发,沿选定的水准路线逐站测定各点的高程。

主要作为大城市的高程控制;地面沉降;精密工程测量。

二、主要技术标准执行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三、主要内容作业流程图1、首先进行现场地形和控制点勘察,查看控制点具体位置并记录(可在奥维地图上标记),查看是否有控制点被破坏,周围地形是否便于测量。

2、勘察完成后,根据施工需求按规范要求埋设加密点,加密点要埋设在坚实牢固的土质上,防止后期沉降。

3、根据勘察情况,制定测量路线,尽量选择距离最短、高差较小、土质坚硬的线路。

4、设置测量参数开始测量,以徕卡LS10为例:4.1测量前首先校验仪器和水准尺零点误差,测量时仪器水准气泡对中整平,然后在主菜单中选择工具-区域设置-单位设置,距离单位米,高程位数为5位,距离位数为3位,温度℃。

4.2在主菜单中选择工具-区域设置-模式设置,模式有五种:单次、平均、平均S、中值、跟踪。

选择平均。

4.3设置作业:在主菜单界面选择程序-线路测量进入配置界面,点击设置作业。

新建一个作业,输入作业名称,作业员名称。

4.4设置限差:按照二等水准标准设置限差,最小视距为3米(仪器到水准尺的距离要大于3米),最大视距为50米,前后视距差为1.5米(后视水准尺到仪器的距离与前视水准尺到仪器的距离之差不大于1.5米),累计视距差为6米(本次的前后视距差+往次所有的前后视距差之和不大于6米),最高视线2.8米(仪器望远镜十字丝横丝与水准尺水平视线不超过2.8米,2米的水准尺则输入1.8米),最低视线0.55米),B1-F1/B2-F2 0.00030m(第一次后视读数-前视读数与第二次后视读数-前视读数不大于0.3mm)。

水准平差计算步骤

水准平差计算步骤

水准平差计算步骤【最新版】目录一、引言二、水准平差计算的定义和意义三、水准平差计算的基本步骤四、实例解析五、结论正文一、引言水准平差计算是测量平差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如何通过水准观测数据来推算地面上点的高程。

水准平差计算在地理测量、工程测量、建筑设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是测量结果精确可靠的保证。

二、水准平差计算的定义和意义水准平差计算是一种通过水准观测数据,利用平差理论和方法,推算地面上点的高程的计算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消除观测误差,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水准平差计算的结果直接影响到测量成果的质量,是测量工作的重要环节。

三、水准平差计算的基本步骤水准平差计算的基本步骤包括:1.观测数据的整理:对水准观测数据进行审核、检查,剔除不合格数据,对有效数据进行编号。

2.建立平差模型:根据测量目的和测量数据,选择合适的平差模型,如最小二乘法、加权最小二乘法等。

3.计算平差参数:根据所选模型,计算平差参数,如待定点的高程、观测值的权等。

4.进行平差计算:利用平差参数,对观测数据进行加权平均处理,得到待定点的高程。

5.检验平差结果: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如残差分析、参数估计的标准误差分析等,以评估计算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四、实例解析假设有一个水准测量项目,共有 5 个测站,分别测得 5 个待定点的高程。

首先,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剔除一个异常值,剩下 4 个有效数据。

然后,选择最小二乘法作为平差模型。

计算待定点的高程,得到平差结果。

最后,对平差结果进行检验,发现其残差在允许范围内,参数估计的标准误差较小,说明计算结果精度较高,可靠。

五、结论水准平差计算是测量平差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水准观测数据的处理和计算,消除观测误差,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