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E点任意角度

合集下载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E点任意角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E点任意角度
1 111 11 2 222 22
3 3 333 33
. 3
为待求的未知数 。
e
-i2
1 2 3 2
. ii-i)1 -θ ) i L i(1iei2(θ + ie2 =iLθ3 ie.ie33)iie i3 11ie1111ie +2L22L2L2.iθ2iie =33=33Li(θie3 3-2) L11ie θ + L + 22 i 2= L L 33 ie i( ie ie 2 -θ L 1 L1
2tan 3 2 sin 3 1 tan 2 3 2
i
B + M A2 + B 2 - C 2 φ3 = 2 arctan (A - C)
E


B+L3 sin 3 2 arctan A L3 cos 3
1 目录 2 设计题目 3 数学模型的建立 4 程序主体、运行结果 5 运行结果分析、运动曲线图、机构简图 6 设计小结 7 主要参考资料---著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月
二、复数矢量法的基本知识
1、复数矢量的表示
2、复数矢量的旋转
3、复数矢量的求导
4、复数矢量的消元
1、复数矢量的表示
S = L4 2 L12 2L1 L4 sin 1
1
两式平方后相加
L +L sin 1 3 arctan 4 1 L1 cos 1 (2)速度分析P80
(3)加速度分析P81
创建Visual Basic 6.0应用程序的基本步骤: 1.创建用户界面 2.设置对象的属性
--用户与应用程序是通过用户界面进行交互操作 既可在设计用户界面直接通过Project窗口进行 设置,也可通过编写代码在应用程序运行过程 中进行设置和修改。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南航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南航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南航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定律和公式,如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

2. 能够描述和分析简单机械系统的运动特点,理解其工作原理。

3. 了解机械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简单机械系统进行设计和优化。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和物理知识解决实际机械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小组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共同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CAD)进行机械系统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勇于探索,面对问题能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机械设计在节能、减排方面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课程,强调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特点:南航学生具有较强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思维活跃,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南航特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机械系统的设计与分析,为我国航空事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二、教学内容1. 基本概念与定律:包括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摩擦定律等,涉及教材第1章和第2章内容。

2. 简单机械系统分析:讲解杠杆、滑轮、齿轮等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和运动特点,涉及教材第3章内容。

3. 机械系统设计原则: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强度、刚度、稳定性、可靠性等,涉及教材第4章内容。

4. 计算机辅助设计:教授CAD软件的基本操作,以及运用CAD进行机械系统设计和分析的方法,涉及教材第5章内容。

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机械系统设计实验,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结合教材第6章实验内容。

教学安排与进度:1. 第1-2周:基本概念与定律的学习。

机械原理算角度的时候

机械原理算角度的时候

机械原理算角度的时候机械原理是研究螺旋线、线稀螺旋线、平行导轨等常用曲线的性质和应用的一门科学。

在机械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经常需要计算角度,以保证各个部件之间的运动能够协调和配合,实现预定的运动轨迹。

下面将从机械原理算角度的基本概念和公式、角度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机械原理算角度的基本概念和公式1. 角度的基本概念角度是物体或点在平面内或空间中运动所形成的夹角或转角。

常用的单位有度()和弧度(rad)两种。

2. 角度的计算公式(1) 如果物体或点在平面内绕一个固定点旋转,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旋转圆弧的长度来确定角度。

假设旋转半径为R,旋转圆弧的长度为L,则角度θ(弧度)可表示为:θ = L / R(2) 如果物体或点在平面内或空间中绕一个固定线轴旋转,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旋转圆的半径L和发生旋转的长度来确定角度。

旋转圆的半径L和旋转线段的长度s之间的关系为:θ = s / L(3) 如果物体或点在平面内沿一条直线运动,我们可以通过计算路径的长度L 和旋转圆的半径r来确定角度。

路径的长度L与旋转圆的半径r之间的关系为:θ = L / r二、角度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1. 曲线的角度计算在机械设计中,经常需要计算曲线的角度,以确定该曲线的运动轨迹。

例如,螺旋线是一种常见的曲线,在螺旋线传动中,通过计算螺旋线的角度,可以确定螺旋线传动的速度比和位置关系。

而在线稀螺旋线传动中,通过计算线稀螺旋线的角度,可以确定线稀螺旋线传动的传动比和位置关系。

2. 线轴的角度计算在机械设计中,经常需要计算线轴的角度,以确定线轴的旋转角度。

例如,在齿轮传动中,通过计算齿轮的角度,可以确定齿轮传动的速度比和传动关系。

在滚子轴承中,通过计算滚子的角度,可以确定滚子轴承的角接触线和接触点的位置关系。

3. 直线运动的角度计算在机械设计中,经常需要计算直线运动的角度,以确定直线运动的位置关系。

例如,在平行导轨传动中,通过计算导轨的角度,可以确定导轨的位置关系和运动轨迹。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

02
掌握了机械系统方案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
04 不足
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部分设计进度滞 后。
05
06
对某些设计软件的掌握不够熟练,影响了 设计效率。
对未来机械系统方案设计的展望
更加注重创新和个性 化设计,以满足多样 化的市场需求。
加强与其他专业的交 叉融合,拓展机械系 统方案设计的领域和 应用范围。
作精度等方面。
可靠性
评价机械系统在规定的使用条 件下,能够无故障地完成预定 功能的性能。
经济性
评价机械系统的制造成本、运 行成本以及维护成本等经济指 标,以确定其经济可行性。
安全性
评价机械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对 操作者和环境的安全保障程度

03 机械系统方案设计的案例 分析
案例一: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
确定设计目标
根据设计任务,确定设计目标,如优化机械系统的工作效率、提高稳定性、降低 能耗等。
设计方案的制定和优化
制定设计方案
根据设计任务和目标,制定初步的设计方案,包括机械系统的整体结构、工作原理、关键参数等。
方案优化
根据实际情况,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如改进结构、调整参数、提高效率等,以达到更好的设计效果 。
设计要求
设计方案应满足实际需求,具有 创新性和实用性;同时,设计过 程需遵循工程规范和安全标准。
02 机械系统方案设计概述
机械系统的定义和组成
机械系统的定义
机械系统是由各种机械设备、装置、 工具等组成的,用于实现特定功能的 整体。
机械系统的组成
机械系统通常包括原动机、传动装置 、执行装置、控制装置以及辅助装置 等部分。
引入更多的智能化和 自动化技术,提高机 械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机械原理-铰链四杆带E点(任意角度)任务书

机械原理-铰链四杆带E点(任意角度)任务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设计任务:
1、用解析法建立机构的数学建模、编制源程序;
2、绘制13ϕϕ-、31ϕ
ϕ- 和31ϕϕ- 曲线图; 1E x ϕ-、1E x ϕ- 和1E x ϕ- 曲线图; 1E y ϕ-、1E y ϕ- 和1E y
ϕ- 曲线图; 3、绘制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的位置图以及动态模拟图。

已知条件:如图所示,给定曲柄1、连杆2、摇杆3、机架4的长度分别L 1、L 2、L 3和L 4、a 、δ及构件1的角速度ω1为常数。

(自定)。

设计要求:
1、建立平面铰链四杆机构运动分析的数学模型;
2、拟定程序流程图,程序变量名,编写源程序;
3、上机调试、计算,并打印计算结果。

4、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学生: 指导教师:梅瑛
2011年 6月 6日~2011年 6月 10日
x。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
表彰团队成员在课程设计中的杰 出工作。
经验总结
分享团队成员在课程设计中的经 验和教训。
实际应用
解释为何这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很重要。
设计目标
设计和开发
性能优化
确定要设计和开发的物品或系统。 阐述优化性能的具体目标。
可持续性
说明设计在环境可持续性方面的 考虑。
设计方案
1
研究和分析
开展研究,分析设计要求和约束。
概念设计
2
生成多个概念设计,并进行评估和选择。
3
详细设计
制定详细设计并创建相应的图纸和模型。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
本课程设计任务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机械原理的理解,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课程设计任务简介
背景
解释为何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必 要的。
团队合作
讨论小组沟通和协作的重要性。
学习工具
介绍学生在课程设计中将使用的 工具。
问题陈述
挑战性问题
提出一个挑战性的机械原理问题。
解答方法
概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相关设计要素
1 材料选择
2 结构设计
选择适合设计需
解释如何控制设计中的运 动。
性能测试计划
测试目标
明确测试的目标和指标。
测试方法
阐述测试所需的步骤和方法。
数据分析
解释如何分析测试数据以评估 设计性能。
结论
团队成果
展示团队完成设计任务的成果。
证书颁发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pdf陈明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pdf陈明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pdf 陈明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机械基本原理,包括力的作用、简单机械的构成和功能;2. 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3. 掌握机械运动的基本类型,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简单的机械问题;2. 能够设计简单的机械装置,并进行效率评估;3. 能够通过实际操作,验证机械原理的相关理论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原理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探究欲望;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其在合作解决问题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3.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实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初中物理机械原理部分,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强调动手实践和合作探究。

学生特点:初中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机械原理有一定的好奇心,但需要具体实例和实践活动来辅助理解。

教学要求: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使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简单机械原理:包括杠杆、滑轮、轮轴等基本类型及其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三节《简单机械的应用》2. 机械效率的计算与评估:介绍机械效率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其在实际机械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四节《机械效率的计算》3. 机械运动类型:平移、旋转等基本运动类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五节《机械运动类型及其应用》4. 实践活动:设计并制作简单的机械装置,进行效率测试;- 教材章节:第三章实践活动《制作一个简单机械装置》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简单机械原理的学习与应用;第二课时:机械效率的计算与评估;第三课时:机械运动类型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第四课时:实践活动,设计制作简单机械装置并进行效率测试。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全套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全套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全套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机械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机械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进行简单的机械系统设计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机械工程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如下:1.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机械系统的定义和基本组成部分–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机械系统的设计方法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具体来说,教学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讲解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使学生了解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机械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具体来说,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机械原理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相关的实验设备,让学生亲自动手,加深对机械原理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主要考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和小组讨论等情况,占总评的30%。

作业主要考察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占总评的30%。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四冲程)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四冲程)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四冲程内燃机设计一. 已知条件: 在图示的四冲程内燃机中活塞行程 H = (mm ) 活塞直径 D= (mm ) 活塞移动导路相对于曲柄中心的距离 e= (mm ) 行程速比系数 K=连杆重心2c 至A 点的距离 2AC l = 系 数 AB l (mm) 曲柄重量 1Q = (N) 连杆重量 2Q = (N) 活塞重量 3Q = (N) 连杆通过质心轴2c 的转动惯性半径c ρ 2c ρ= 系数AB l 2(m 2m ) 曲柄的转速 n 1= (rpm) 发动机的许用速度不均匀系数 [δ]=曲柄不平衡的重心到O 点的距离 OC l = OA l (mm ) 开放提前角:进气门:-10°;排气门: -32° 齿轮参数:m=3.5(mm ); α=20°;a h *=12Z ='2Z =14; 3Z ='3Z =72 ;1Z =36示功图见P10图2所示。

二.设计任务1. 机构设计按照行程速比系数K 及已知尺寸决定机构的主要尺寸,并绘出机构运动简图(4号图纸)。

(凸轮要计算出装角后才画在该图上) 2. 选定长度比例尺作出连杆机构的位置图以活塞在最高位置时为起点,将曲柄回转一周按顺时针方向分为十二等分,然后找出活塞在最低位置时和活塞速度为最大时的曲柄位置(即曲柄旋转一周共分十五个位置)并作出机构各位置时的机构位置图,求出滑快的相对位移。

3. 作出机构15个位置的速度多边形求出这15个位置的BA V 、2C V 、B V 、ω2的数值,并列表表示。

(表一) 4. 作出机构的15个位置的加速度多边形求出15个位置的n BA a 、t BA a 、BA a 、2α 、2C a 、B a 的数值,并列表表示。

(表二)5.用直角坐标作滑快B 点的位移曲线B S =B S (φ),速度曲线)(ϕB B V V =及加速度曲线)(ϕB B a a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案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案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案一、课程目标1.理解和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机械运动方案的设计和分析;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1.机械运动方案设计(1)机构选型与组合:根据给定机械的工作要求,合理地进行机构的选型与组合;(2)运动方案拟定:拟定多个机械系统的运动方案,进行对比和选择,最后选定一个最佳方案;(3)机构运动分析:对选定方案中的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包括速度、加速度、位移等;(4)机构力分析:对选定方案中的机构进行力分析,包括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5)机构优化设计:根据分析结果,对机构进行优化设计,提高机械的性能和效率。

2.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编写(1)封面:包括课程名称、设计题目、班级、姓名、学号、日期等信息;(2)目录:列出设计说明书的主要内容及其页码;(3)前言:简要介绍设计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4)概述:包括课程设计任务书、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等内容;(5)设计说明书正文:按照设计过程的顺序,依次介绍机构选型与组合、运动方案拟定、机构运动分析、机构力分析、机构优化设计等内容;(6)结论:总结设计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提出改进意见和展望;(7)参考文献:列出设计中参考的文献资料。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实践教学:通过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机械运动方案的设计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等辅助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程考核和评价1.课程设计成果:根据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和质量,评价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2.课堂表现: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质量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3.平时作业:根据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学习习惯。

机械原理怎么做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怎么做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怎么做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掌握机械运动、力的作用、简单机械及其原理等核心知识点;2. 使学生能够运用机械原理分析生活中简单机械的运作过程,解释相关现象;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机械原理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够制作简单的机械模型,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调试和优化;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他人共同完成复杂的机械设计任务;3.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使其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效分析,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原理学科的热爱,激发学习兴趣,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认识到机械原理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动手能力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引导其关注课程内容。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机械原理知识,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进步。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机械原理基本概念:介绍机械、力、运动等基本概念,让学生掌握机械原理的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第一章 机械原理概述2. 简单机械及其原理:分析杠杆、滑轮、斜面等简单机械的原理和运用。

教学内容:第二章 简单机械3. 机械运动和力的作用:讲解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状态,以及相关力学知识。

教学内容:第三章 机械运动和力的作用4. 机械设计基础: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及步骤。

机械原理教案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教案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教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机械原理基本概念,如力、运动、能量的相互关系。

2. 使学生了解常见简单机械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如杠杆、滑轮、齿轮等。

3. 帮助学生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并运用其分析实际机械系统的效率。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机械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设计简单机械装置的能力,能结合实际需求进行创新设计。

3. 提高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数据采集和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机械原理的兴趣,培养其探究精神。

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团队协作的意识,提高沟通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机械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初中物理机械原理部分,以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学生处于好奇心强、动手能力逐渐提高的阶段,对机械原理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简单机械原理:介绍杠杆、滑轮、斜面等基本简单机械的定义、分类和工作原理。

关联课本第二章第一节内容。

2. 机械效率:讲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引导学生学会计算机械效率,分析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关联课本第二章第二节内容。

3. 动力与阻力:阐述动力、阻力的概念,分析二者在机械系统中的作用。

关联课本第二章第三节内容。

4. 能量转化与守恒:介绍能量在简单机械中的转化过程,强调能量守恒定律。

关联课本第二章第四节内容。

5. 创新设计:结合所学简单机械原理,指导学生进行简单机械装置的设计与制作。

关联课本第二章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简单机械原理(1)第二课时:简单机械原理(2)第三课时:机械效率第四课时:动力与阻力第五课时:能量转化与守恒第六课时:创新设计实践教学内容进度:第一周:简单机械原理(1)、(2)第二周:机械效率、动力与阻力第三周:能量转化与守恒、创新设计实践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本章节内容,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机械原理知识。

李瑞琴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李瑞琴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李瑞琴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机械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机械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如力学、机构、动力传输等;了解机械原理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机械原理知识分析并解决简单的机械问题;能够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及计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机械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机械原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机械原理基本概念:力学、机构、动力传输等。

2.机械零件及设计:轴承、齿轮、链条、弹簧等机械零件的原理及设计。

3.机械系统分析:运动和动力分析、平衡与稳定分析等。

4.机械传动与控制:传动系统、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5.机械原理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

2.案例分析法:分析机械原理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案例,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4.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出版的《机械原理》教材。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实验设备:准备相关的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将采取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以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考试:进行期中、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4.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Course Exercise of Mechanical Principle一、设计的性质与任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原理》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可在本课程讲授2/3后进行,亦可在本课程学完后集中进行。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是:1. 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2. 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独立解决有关本课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于机械的运动学、动力学的分析和设计有一较完整和系统的概念;3. 使学生能受到拟定机械运动方案的训练,具有初步的机构选型与组合,确定运动方案的能力。

4. 使学生掌握进行机械运动学、动力学分析和设计的图解方法,以及借助于计算机进行运动学、动力学分析和设计的解析方法;5.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制图和运用计算机及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

6. 通过编写说明书,培养学生表达归纳、总结、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的基本要求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要求包括下述几个部分:1.主体机构设计图(A3或A4图纸)和辅助机构设计图(A2或A3图)各1张;2.机器运动简图(全部或一部分)(A2图纸)1张;3.运动分析及运动线图(A1图纸)(4~5人一组)1张;4.动态静力分析及等效力矩线图(A1图纸)(4~5人一组)1张;5.编写设计说明书约6000字。

若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则要求用2号图作任意一位置的运动分析和动态静力分析,在说明书中附上打印的计算机程序(子程序除外)及其计算结果和线图。

三、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工程图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理论力学、机械原理等。

四、课程设计内容1.确定执行构件的运动及其相互协调配合关系机器的工作原理确定之后,用运动循环图来表示机器预定职能所需的所有执行构件的动作形式、运动参数和变化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关系。

2.确定原动机的类型和运动参数原动机的类型和运动参数将影响机械传动的形式、机构类型的选择和机构系统的复杂程度,选择时应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部分的重量、尺寸、价格、机构系统的复杂程度以及机械效率等各方面的因素。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课程编码:10S1107D、10S4107D课程类别:集中实践教学总学时:2周总学分:1学分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机械制图开课系部:机电工程系二、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1、课程性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原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在机械原理课程学习后进行的全面、系统、深入的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创新设计及应用计算机进行机构分析和工程设计的能力。

2、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通过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使学生融会贯通机械原理课程的理论和方法,并且能够应用学过的数学、机械原理课程等基本原理,分析复杂机械工程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将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的基本方法应用于机电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及改进中,培养学生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课程目标2:通过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使学生具有机构选型组合及运动方案表达确定的能力,并能够结合文献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获得有效结论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能够通过信息综合独立地归纳、总结和凝练问题,并判断先验的局限性的能力。

课程目标3:通过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解机械运动的变换与力的传递过程,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与设计;课程目标4:通过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提高学生运算、绘图、运用计算机完成机械系统整体分析和设计及查阅有关资料的能力。

通过编写说明书,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报告、图纸、设计文件等技术语言,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课程目标5:通过小组协同合作,培养学生有效沟通和交流:使学生具有能够承担多学科团队中负责人、团队成员及个体各自的角色和责任,与其他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合作共事的能力。

通过答辩环节,培养学生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的能力。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材pdf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材pdf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材pdf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基本原理,包括力学、运动学、动力学等基础知识,能够准确描述和分析简单机械系统的运动状态。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机械问题的能力,如运用几何关系、代数方程、微积分等方法求解机械问题。

3.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简单机械装置进行设计和分析。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图示、模型、实验等方法观察、分析、解决机械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CAD)进行简单机械设计和绘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使其能够在小组讨论和报告中有效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在设计过程中关注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具备扎实的机械原理知识,掌握基本的机械设计方法,并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机械基本原理:力学、运动学、动力学基础知识,涵盖牛顿运动定律、受力分析、运动方程、能量守恒等。

2. 机械元件及装置:介绍常见机械元件如杠杆、齿轮、滑轮、凸轮等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以及简单机械装置的设计和分析。

3. 机械设计方法:讲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步骤和方法,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分析与计算等。

4. 计算机辅助设计:学习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机械设计和绘图,提高设计效率。

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周:机械基本原理学习,重点掌握牛顿运动定律及受力分析。

第二周:学习运动方程和能量守恒定律,分析简单机械系统的运动。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pdf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pdf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pdf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如力、运动、能量等;2. 学习并掌握简单机械及其组合的构造、原理和应用;3. 了解机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够举例说明。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的机械原理知识,分析并解决简单的机械问题;2. 能够设计简单的机械装置,并进行实验验证;3. 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机械原理相关的项目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原理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敢于尝试,勇于实践;3. 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倾听、沟通、协作;4. 引导学生关注机械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机械原理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简单机械原理:包括杠杆、滑轮、斜面等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机械原理基础2. 机械运动分析:速度、加速度、牛顿运动定律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机械运动分析3. 力与能量:力的合成与分解、功、功率、能量转换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力与能量4. 复杂机械装置分析:齿轮、蜗轮、凸轮等组合机械的原理与应用;- 教材章节:第四章 复杂机械装置分析5. 机械设计实践:设计简单的机械装置,进行实验验证;- 教材章节:第五章 机械设计实践6. 机械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分析,探讨机械对生活的影响;- 教材章节:第六章 机械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安排,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机械原理知识,并应用于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进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适时调整,以确保教学质量。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课件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课件
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课程设计中,我通过实际操作和动手制作,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加深了对机械原理理论知识的理解。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在小组合作中,我学会了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了团队协 作精神。
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我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 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05
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
机械系统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定义
机械系统动力学是研究机械系统中物 体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科学。
目的
通过分析机械系统的动力学特性,优 化机械系统的性能,提高系统的稳定 性和可靠性。
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建立数学模型
根据机械系统的物理特性,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运动方程和动力学方程。
研究机构的组成和运动特性,确定各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相对运动,为综合 新机构提供依据。
机构综合
根据特定的工作要求和应用需要,设计出能够实现预定功能的机构。
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与运动特性
01
连杆机构
通过连杆的连接,使构件之间产生相对运动。连杆机构广泛应用于各种
机器和仪器中,如内燃机、缝纫机、打字机等。
机械系统方案的评价与优化
技术性能评价
对机械系统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进行 评估,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经济性评价
分析机械系统的制造成本、运行费用 和市场前景,评估其经济可行性。
环境影响评价
评估机械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如噪声 、振动、排放等,确保符合环保要求 。
优化设计
根据评价结果,对机械系统进行优化 改进,提高其性能、降低成本和减少 对环境的影响。
课程设计的评价标准
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机械原理》教案(2)

《机械原理》教案(2)

《机械原理》教案适用班级:机本开课时间: 20 -20 学年第学期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附件: 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案2、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3、机械原理教学设计一览表4、机械原理教学进度表5、机械原理学习指南6、机械原理MCAI教案(单行本)7、班级情况一览表机电工程学院2006年8月第一章绪论(1)总课次:1第二章机构的结构分析(1)总课次:2第二章机构的结构分析(2)总课次:3重算锯床的F复合铰的表现形式:2)由滚子凸轮机构的F计算问题引出——局部自由度定义处理方法重算滚子凸轮机构滚子与齿轮的区别3)虚约束定义由机车车辆联动机构的分析引入——轨迹重合中的虚约束进一步引入——导路平行的多个移动副——轴线重合的多个转动副——接触点法线重合的多个高副由行星轮系机构分析引入——机构中的对称部分由以上虚约束的出现情况强调其几何条件的重要性简介虚约束的作用4)实例综合分析计算机构自由度并判定其运动的确定性。

3、机构组成原理1)全低副机构基本机构(级机构):定义形式基本机构的F=1从动件系统:定义基本机构=原动件数对基本机构的F进行分析——原动件数=基本机构的F由机构运动确定性条件推出——从动件系统的F=0推出n与pL的关系杆组:定义级杆组:(一个构件上运动副数最多为2个)——表现形式级杆组:(一个构件上运动副数最多为3个)——表现形式机构组成原理作业习题:续2-9 2-10 及2-13 思考2-8第二章机构的结构分析(3)第三章机构的性能分析(1)总课次:4教学内容平面机构的高副低代及结构分析;平面机构的综合;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和方法;平面机构位置图和动点轨迹的求法简介速度瞬心的概念及求法重点难点重点: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速度瞬心的概念难点:平面机构的高副低代及相对瞬心与绝对瞬心课件素材使用由高副低代的几种特殊情况的图片简介其分析方法;由机构结构分析实例图片讲解分析步骤;由机构综合常见形式动画简介机构综合方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a jj = a eiθ =180º a , → ajj = a ie iθ =270º a ,
某矢量逆时针方向旋转90º ,所得矢量等于原矢量乘虚数i。
3、复数矢量的求导
i
rθ ie

2rθ ie iθ
1
rθ ie iθ
e iθ r
2
滑块2上P点的位置由矢径 r iθ r r e
同理:
. L1L11(θ1i11θ2 L2) 2 ie i2 = L33 ie i3 Sin( + ) sin ie - - 2 1 3 = θ2 1 + L22 ie i L3 L3(θ3 3θ2) ) = sin3 ie i3 - 2 Sin( . 3 θ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的任务、目的和方法
复数矢量法的基本知识
机构分析问题的数学建模
机构分析程序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任务、目的和方法
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任务:
目的:
① 巩固、加深所学的机械原理理论知识; ② 培养基本技能 (建模、编程、分析、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方法: 解析法---CAD
说明书编写要求
分别向实轴与虚轴投影
(2)速度分析P78 (3)加速度分析P78
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1)位置分析
由图中的矢量三角形 写成复数矢量形式 向实轴和虚轴投影
L4 L1 S
i3
iL4 L1ei1 Se
L1 cos 1 S cos 3 L4 +L1 sin 1 S sin 3
S = L4 2 L12 2L1 L4 sin 1
1
两式平方后相加
L +L sin 1 3 arctan 4 1 L1 cos 1 (2)速度分析P80
(3)加速度分析P81
创建Visual Basic 6.0应用程序的基本步骤: 1.创建用户界面 2.设置对象的属性
--用户与应用程序是通过用户界面进行交互操作 既可在设计用户界面直接通过Project窗口进行 设置,也可通过编写代码在应用程序运行过程 中进行设置和修改。
图示铰链四杆机构
E
a L2 2 2
L1 + L2 = L3 + L4
C
3 L3 3
写成复数矢量形式 :
ABCD
B
ω1
L1 1
L1eiφ1 + L2eiφ2 = L4 + L3eiφ3
分别向实轴、虚轴投影,得:
L1 cos 1 L2 cos 2 L4 L3 cos 3 L1 sin 1 L2 sin 2 L3 sin 3
1440点 /英寸 线条宽度 5-英寸, 6-mm, 7-cm
Sub Command Click Form1. hide Form2. show End sub
--Object. Draw Wide= 1
线型 设置---Object. Draw Style= 0(实线)
二、曲线图与动画 2、坐标系的设置
3 基本画图命令
点 线 Object. Pset (x,y),[color] Object. Line(x1,y1)—(x2,y2),[color],[B],[F]
圆 Object. Circle (x,y),radius,[color],[start,end],[aspect] [color]——用RGB 函数或QB Color 函数指定颜色。 4.颜色 RGB(m,n,l)---0-255
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分析
(1)位置分析 由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量多边形
L1 L2 S e
将上式写成复数矢量形式
L1e
i1
L2e
i2
S ie
S = L1 cos 1 L2 cos 2
Me L1 sin 1 2 sin L2
1
1
2tan 3 2 sin 3 1 tan 2 3 2
i
B + M A2 + B 2 - C 2 φ3 = 2 arctan (A - C)
E


B+L3 sin 3 2 arctan A L3 cos 3
4、复数矢量的消元
设有复数矢量方程: . 2 将上式中各项乘以 . i i 1 . i i i 11 ++ L ie i 2 2 2=L ie ii 3 3 1 11ieieii1i1++Lieiiei2==L3ieiei33 L11 1 ie +L 2 ie == L iei3 i ie . ie LLieie +L2L22 ie i22 =LL33 iei3 1 ie LL L L2 2 L 2 1 3 33
. 2 θ
3
. L L (θ i11θ 3 ) ie i2 = L ie i3 Sin( sin1 ie - - 2 L22 3 3 -1 1 1 1 + ) = θ1 L3L2 Sin(32θ3)) sin(θ - - 2
三 i
数学建模
1、位置分析
QB(n) n=0 黑,n=15 白
VBRed
5.绘图比例为了完整的将绘制的图形显示在对象上,应合理的设置绘
图比例,并根据图形的显示情况对绘图比例进行调整。
6.机构运动仿真的实现
基本思想是:每隔一定的时间,在Form或PictureBox内显示机构中各构 件在该时刻所占据的空间位置。可以用Timer控件控制时间间隔。
P点的的速度 r
r
决定
re iθ
→ r
θ o
P
rθ 2e iθ
d r e iθ re iθ rθ ie iθ dt
P点的加速度 1
r
d2 2 r e iθ e iθ 2rθ ie iθ rθ ie iθ rθ 2e iθ r r dt
a
C
2 2 3 3
rE = L1 + a
i 2 i1 rE = L1e + ae
1
B
L1 1 1 4
A
L4
D
x E = L1cosφ1 + a cos φ2 yE = L1 sinφ1 + a sin φ2
2. 速度分析----P59 3. 加速度分析----P59
1 111 11 2 222 22
3 3 333 33
. 3
为待求的未知数 。
e
-i2
1 2 3 2
. ii-i)1 -θ ) i L i(1iei2(θ + ie2 =iLθ3 ie.ie33)iie i3 11ie1111ie +2L22L2L2.iθ2iie =33=33Li(θie3 3-2) L11ie θ + L + 22 i 2= L L 33 ie i( ie ie 2 -θ L 1 L1
. . 取实部: - L11ie ii11 +L 22 ie ii22 -= L333 ie ii33 3- 2 ) ie Sin( 12 ie L111 ie + L-22 ) = = L33 Sin(
L11 ie i1
运动仿真
编程过程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Form 1 一、窗体的切换与卸载 1、切换
Form. show Form. hide 2、卸载 unload. Form
Form 2
二、曲线图与动画
Form---窗体 PictureBox(图片框) Object 1、绘图参数的设置 度量单位 ---Object Scale Mode =1(缺省)
3.编写程序代码 --当窗体和控件上发生不同动作时,将会执行这些代码 4.保存工程
--选择File菜单中的Save Project命令即可
5.测试、调试应用程序 --可利用VB提供的调试工具进行调试。
6.生成可执行文件
--生成一个可以脱离VB 环境单独运行的文件。
机构分析程序设计
输出计算结果
绘制运动曲线
iy → a a ө o x 1 → a·iө a = e a---矢量a的模 eiө---矢量a的方向角 eiө=cos+i sin 实部 虚部
eiө---单位矢量
2、复数矢量的旋转
i → aj
a a ө o → a → a =a·iө e → =a·i(ө+) aj e
→ aj = a ieiθ =90º a j ,
1 目录 2 设计题目 3 数学模型的建立 4 程序主体、运行结果 5 运行结果分析、运动曲线图、机构简图 6 设计小结 7 主要参考资料---著作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月
二、复数矢量法的基本知识
1、复数矢量的表示
2、复数矢量的旋转
3、复数矢量的求导
4、复数矢量的消元
1、复数矢量的表示
A
1
4
L4
D
1
上两式平方以后相加,经整理得:
A cosφ3 + B sinφ 3 +C = 0
A=L4 L1 cos 1
B L1 sin 1
C
A2 B2 L23 L22 2L3
将下列三角函数变换公式
1 tan 2 3 2 cos 3 1 tan 2 3 2
ww=Object.Scale Width hh=Object.Scale Height h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