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30套-物理第一轮中考总复习教学案--第8、9讲《生活用电》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第一章:力学一、教学目标1. 回顾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力、质量、重力、摩擦力等。

2. 掌握力学中的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如牛顿第二定律、功和能的计算等。

3. 分析力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回顾。

2. 力学基本公式的复习和应用。

3. 力学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1. 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记忆和理解。

2. 力学基本公式的应用和计算。

3. 力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难点1. 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混淆和误解。

2. 力学基本公式的混淆和错误应用。

3. 力学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的缺乏。

五、教学方法1. 讲解和演示: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回顾和理解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练习和解答:通过练习和解答,让学生掌握力学基本公式的应用和计算。

3. 案例分析和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培养解题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热学一、教学目标1. 回顾热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温度、热量、比热容等。

2. 掌握热学中的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如热量传递的计算、热能的转换等。

3. 分析热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热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回顾。

2. 热学基本公式的复习和应用。

3. 热学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1. 热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记忆和理解。

2. 热学基本公式的应用和计算。

3. 热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难点1. 热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混淆和误解。

2. 热学基本公式的混淆和错误应用。

3. 热学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的缺乏。

五、教学方法1. 讲解和演示: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回顾和理解热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2. 练习和解答:通过练习和解答,让学生掌握热学基本公式的应用和计算。

3. 案例分析和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培养解题思路和方法。

第三章:电学一、教学目标1. 回顾电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电流、电压、电阻等。

中考物理第一轮考点专题复习教案8

中考物理第一轮考点专题复习教案8
2.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
探究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评分细则
序号
评分标准
分值
得分
备注
1
连接电路时按一定顺序连接
1
2
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
1
3
把导线连接到接线柱上前能捻成一缕且顺时针绕到接线柱上
1
4
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阻值最大位置
1
5
电压表连接正确
1
6
将10Ω的电阻连入电路时,开关是断开的
1
7
滑动变阻器连接正确
1
8
调整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规定值
1
9
对应的电流表示数读取正确并记录
1
10
整理器材,将器材恢复到实验前位置,或放整齐
1
得分合计
说明:
1.电压表连接正确主要包括与电阻并联、正负接线柱正确,电压表量程选择不作要求。
2.发现问题能及时纠正不扣分。
实验总得分学生签字监考教师签字
3
将10Ω的电阻连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记入表格中。
4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记录:
电阻(Ω)
R两端电压(V)
通过R的电流(A)
第一次测量

2
第二次测量
10Ω
2
实验结论:
说明:
1.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实验报告。
探究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器材:电池盒1号干电池3节5Ω和10Ω的定值电阻各1个25Ω(或50Ω)滑动变阻器1个开关1只导线7根以上0-0.6-3A电流表1只0-3-15V电压表1只

中考总复习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

中考总复习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

中考总复习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教案标题:中考总复习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确定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整体掌握情况,找出薄弱环节,为后续复习提供指导。

2. 复习物理基础知识,包括力学、光学、电学等内容,巩固学生的理论基础。

3. 提高学生的物理问题解决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实践意识。

教学内容:1. 力学复习a. 复习牛顿三定律和运动学基本概念。

b. 复习力和力的合成、分解。

c. 复习摩擦力、弹力和重力等力的计算。

d. 复习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

2. 光学复习a. 复习光的传播规律和反射定律。

b. 复习光的折射和光的全反射。

c. 复习光的成像规律和光的色散现象。

3. 电学复习a. 复习电荷、电流和电压的基本概念。

b. 复习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计算。

c. 复习电功率和电能的计算。

d. 复习静电场和电场力线的性质。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或展示实物等方式,引起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并复习前置知识。

2. 知识讲解:结合教材内容,对力学、光学和电学的知识点进行系统讲解,强调重点和难点。

3.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实验操作:设计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现象并记录数据,培养实验操作能力。

5.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与复习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解答,检验他们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6.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易错点,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7.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要求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

教学辅助手段:1. 教学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解题步骤。

2. 实验器材和实验指导书,用于进行实验操作。

3. 教材和习题集,作为教学参考和练习材料。

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解题步骤的合理性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完整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完整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 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高中物理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能量转换、电磁现象。

教学重点: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磁学基础知识及其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滑轮组、温度计、音叉、凸透镜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2. 复习基础知识:(1)回顾第一章至第六章的主要知识点。

(2)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结合例题进行解析。

3.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2)展示能量转换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例题讲解:(1)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1)布置针对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及时反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

(2)强调易错点,提醒学生注意。

7.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1. 知识结构图:展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2. 例题解析:板书典型例题及解题过程。

3. 重点、难点提示:列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其中一个力向右,另一个力向左,小车最终会向哪个方向运动?b. 一个人提着一桶水,当他的速度加快时,他对桶的提力会变大吗?a. 电风扇工作时,电能是如何转换成风能的?b. 热水器为什么能将冷水加热?2. 答案:(1)a. 小车最终会向右运动。

b. 不会,提力与速度无关。

(2)a. 电风扇工作时,电能转换成风能。

b. 热水器通过电能加热,将冷水加热。

物理中考总复习教案优秀教案

物理中考总复习教案优秀教案

物理中考总复习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和深化初中阶段物理基础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为高中阶段物理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力学部分:牛顿运动定律、简单机械、能量守恒与转化2.热学部分:热现象、热力学定律、热量计算3.电磁学部分:电磁现象、电磁定律、电磁感应4.光学部分:光现象、光的传播、光的成像5.原子物理部分:原子结构、原子核物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与转化、电磁感应、光的成像2.教学难点:电磁感应、光的成像、热量计算四、教学策略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物理素养。

3.结合实验,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4.注重练习,巩固知识点,提高应试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力学部分1.导入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与力有关的现象?请举例说明。

2.复习牛顿运动定律讲解牛顿运动定律,引导学生回顾相关概念和公式。

3.简单机械讲解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4.能量守恒与转化讲解能量守恒定律,引导学生举例说明能量的转化过程。

5.练习与讨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分组讨论答案。

第二课时:热学部分1.导入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与热有关的现象?请举例说明。

2.热现象讲解热膨胀、热传导等热现象。

3.热力学定律讲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4.热量计算讲解热量计算的方法和公式。

5.练习与讨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分组讨论答案。

第三课时:电磁学部分1.导入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与电磁有关的现象?请举例说明。

2.电磁现象讲解电磁感应、电磁波等电磁现象。

3.电磁定律讲解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波传播规律等。

4.电磁感应讲解电磁感应现象和电磁感应定律。

5.练习与讨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分组讨论答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9讲 力和运动教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9讲 力和运动教案

第9讲力和运动一、复习目标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2.知道物体的惯性;3.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4.知道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复习重难点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惯性及其现象3.会利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4、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5、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四、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说明: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基础上推理得出的,因此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3)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知识点二惯性(1)定义: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2)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3)惯性有有利的一面,可以利用,例如:跳远;也有有害的一面,需要加以防止,例如:开车系安全带。

知识点三二力平衡(1)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

(3)通常情况下,主要是分析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二力平衡。

水平方向上通常是牵引力、拉力、推力和阻力、摩擦力的平衡;竖直方向上通常是拉力、支持力、摩擦力、浮力和重力的平衡。

知识点四摩擦力(1).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产生条件:物体表面粗糙、两物体接触并有挤压作用、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4).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滚动为滑动。

(5)减小摩擦的方法: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分离(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精品教案完整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精品教案完整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精品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如力、能量、电流等,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培养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与力学和电学相关的问题。

3. 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和操作能力,使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与摩擦力、重力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力学基础知识,能量与能源的转换,电学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实验器材(如弹簧秤、滑轮、电池、灯泡等)。

2. 学具:练习册、草稿纸、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如运动员推铅球、电路的点亮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5. 实验演示与操作(15分钟):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进一步理解物理概念。

6. 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关键点。

六、板书设计1. 章节及重点内容。

2. 例题及解答步骤。

3. 实验原理和结果记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力的测量方法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简述动能和势能的转换原理。

描述电路中的电流是如何形成的。

2. 答案:力的测量方法有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如使用弹簧秤直接测量重力,使用滑轮和绳索间接测量力的大小。

加速度a = F/m = 20N / 5kg = 4m/s²。

动能和势能的转换原理:物体在高度变化过程中,势能转换为动能;在弹性形变过程中,弹性势能转换为动能。

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闭合回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复习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物理科普书籍,参加科学活动,提高物理素养。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第一章:力学复习一、教学目标:1. 掌握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理解和运用力学的基本定律;3. 提高分析和解决力学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学的基本概念:力、质量、速度、加速度等;2. 力学的基本定律:牛顿三定律、功和能量等;3. 力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

三、教学重点:1. 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力学定律的应用;3. 力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四、教学难点:1. 力学定律的灵活运用;2. 复杂力学问题的分析和解题技巧。

五、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2. 例题法:通过典型例题讲解力学定律的应用;3. 练习法:学生自主练习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步骤:1. 复习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2. 讲解力学定律的应用,分析典型例题;3. 学生自主练习相关题目;4. 讲解和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5. 总结力学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七、课后作业:1. 复习力学基本概念和原理;2. 完成相关练习题目;3. 总结力学定律的应用和解题技巧。

第二章:热学复习一、教学目标:1. 掌握热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理解和运用热学的基本定律;3. 提高分析和解决热学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热学的基本概念:温度、热量、内能等;2. 热学的基本定律:热传导定律、热力学定律等;3. 热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

三、教学重点:1. 热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热学定律的应用;3. 热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1. 热学定律的灵活运用;2. 复杂热学问题的分析和解题技巧。

五、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热学基本概念和原理;2. 例题法:通过典型例题讲解热学定律的应用;3. 练习法:学生自主练习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步骤:1. 复习热学基本概念和原理;2. 讲解热学定律的应用,分析典型例题;3. 学生自主练习相关题目;4. 讲解和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5. 总结热学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一、复习目标1. 掌握初中物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2. 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熟悉中考物理考试题型及答题技巧。

二、复习内容1. 第一章:力学1.1 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1.2 重力、弹力、摩擦力的计算和应用1.3 牛顿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1.4 浮力、压强的计算和应用2. 第二章:热学2.1 温度、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2.2 热传递的原理和应用2.3 蒸发、沸腾的原理和应用2.4 热力学定律的理解和应用3. 第三章:光学3.1 光线的传播、反射、折射的原理3.2 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的成像规律3.3 光的色散、光谱的概念3.4 眼睛、照相机、望远镜等光学设备的工作原理4. 第四章:电学4.1 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和计算4.2 欧姆定律、功率的计算和应用4.3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4.4 电磁现象、电磁设备的原理和应用5. 第五章:声学5.1 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5.2 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和区分5.3 声波的计算和应用5.4 噪声控制和声音利用的原理三、复习方法1. 讲解法:对重点概念、原理和规律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题目,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思考能力。

4. 练习法:布置适量习题,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复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2. 习题练习:评估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

3. 阶段测试:了解学生的复习效果,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物理教材及相关辅导资料。

2.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3. 习题库:中考物理习题及解析。

4.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六、复习策略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复习计划。

2. 强化基础知识,重点突破难点、考点。

3. 定期进行模拟测试,检验复习效果。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完整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完整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力学:力的概念、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2. 光学:光的传播、反射、折射、透镜、光谱等;3. 热学:温度、热量、热力学定律、物态变化等;4. 电学:电荷、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电路等;5. 物理实验:各类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数据处理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各章节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力与运动的相互作用、光学中的光学器件、电学中的串并联电路、实验操作技巧等。

重点:牛顿运动定律、光的反射与折射、电路分析、实验原理及数据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2. 学具:练习册、草稿纸、计算器、实验报告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2. 知识梳理:按照章节顺序,梳理各章节重点知识,让学生对整个物理体系有清晰的认识;3. 例题讲解:针对各章节难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5. 实践情景引入:结合实际生活,设计实践性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7. 互动环节: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疑问,促进师生互动;8. 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提醒学生加强复习。

六、板书设计1. 知识框架:以树状图形式展示各章节知识点;2. 例题及解答:板书典型例题及解题过程,方便学生跟随;3. 重点、难点:用不同颜色粉笔标注,突出显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力学:计算物体受力情况,分析运动状态;(2)光学:分析光的反射、折射现象;(3)热学: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热现象;(4)电学:分析串并联电路的特点;(5)物理实验:设计一个简单的物理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

2012年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教学案(全)

2012年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教学案(全)

题一各种性质的力和物体的平衡【重点知识梳理】一.各种性质的力:1.重力:重力与万有引力、重力的方向、重力的大小G = mg (g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重心(悬吊法,支持法);2.弹力:产生条件(假设法、反推法)、方向(切向力,杆、绳、弹簧等弹力方向)、大小F =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3.摩擦力:产生条件(假设法、反推法)、方向(法向力,总是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大小(滑动摩擦力:f= μN ;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4.万有引力:F=G m mr122(注意适用条件);5.库仑力:F=K q qr122(注意适用条件) ;6.电场力:F=qE (F 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7.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公式:F= BIL (B⊥I)方向一左手定则;8.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公式:f=BqV (B⊥V) 方向一左手定则;9.核力:短程强引力。

二.平衡状态:1.平衡思想:力学中的平衡、电磁学中的平衡(电桥平衡、静电平衡、电磁流量计、磁流体发电机等)、热平衡问题等;静态平衡、动态平衡;2.力的平衡:共点力作用下平衡状态:静止(V=0,a=0)或匀速直线运动(V≠0,a=0);物体的平衡条件,所受合外力为零。

∑F=0 或∑F x =0 ∑F y =0;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三、力学中物体平衡的分析方法:1.力的合成与分解法(正交分解法); 2.图解法;3.相似三角形法; 4.整体与隔离法;【分类典型例题】一.重力场中的物体平衡:题型一:常规力平衡问题解决这类问题需要注意:此类题型常用分解法也可以用合成法,关键是找清力及每个力的方向和大小表示!多为双方向各自平衡,建立各方向上的平衡方程后再联立求解。

中考初中物理复习全册教案

中考初中物理复习全册教案

中考初中物理复习全册教案第一章:力学基础复习1.1 知识梳理力、重力、弹力的概念及作用效果摩擦力的性质及分类牛顿三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1.2 重点难点解析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之间的关系惯性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3 经典题型讲解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计算题利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1.4 巩固练习判断题: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计算题: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拉力,求物体在不同摩擦系数下的加速度第二章:浮力与压强复习2.1 知识梳理浮力的产生、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的关系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应用2.2 重点难点解析浮力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体积的关系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的变化规律2.3 经典题型讲解浮力计算题: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判断液体压强计算题:深水中压强的变化规律分析2.4 巩固练习判断题: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只与物体的体积有关计算题:一个物体在水中浸没时,求物体在不同深度处的压强第三章:机械能复习3.1 知识梳理动能、势能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功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3.2 重点难点解析势能的分类: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及其判断方法3.3 经典题型讲解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问题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4 巩固练习判断题: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机械能一定不变计算题: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求物体落地前的速度大小第四章:简单电路复习4.1 知识梳理电路的基本组成: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电流、电压的概念及其关系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4.2 重点难点解析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特点及其辨别电压、电流、电阻之间的关系4.3 经典题型讲解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分配问题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选择问题4.4 巩固练习判断题:在并联电路中,各个用电器的电压一定相等计算题:一个电阻器在电路中串联连接一个灯泡,求电路中的电流大小第五章:声现象复习5.1 知识梳理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声波的图象:波形、干涉、衍射5.2 重点难点解析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5.3 经典题型讲解声波在空气中传播距离的计算利用声波干涉和衍射解释生活中的现象5.4 巩固练习判断题:声音在真空中可以传播计算题:一个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求声波在给定时间内的传播距离第六章:光现象复习6.1 知识梳理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光的粒子性: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光的波动性:干涉、衍射、偏振6.2 重点难点解析反射定律、折射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光的波粒二象性6.3 经典题型讲解光的反射和折射问题:透镜、平面镜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解释6.4 巩固练习判断题: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是常数计算题:一个光波从空气进入水中,求光波的波长变化第七章:热现象复习7.1 知识梳理温度的概念及其计量单位热量、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热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辐射7.2 重点难点解析热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热量的计算:Q=cmΔt7.3 经典题型讲解热传导问题:物体温度变化计算热对流问题:流体温度分布分析7.4 巩固练习判断题:热量总是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计算题:一定质量的水吸收热量后,求水温的变化值第八章:电与磁复习8.1 知识梳理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现象磁场、磁感线的概念及其分布规律电磁铁、电动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8.2 重点难点解析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电磁场的分布:匀强磁场、非匀强磁场8.3 经典题型讲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发电机、变压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计算8.4 巩固练习判断题:电磁感应现象只在导体运动时发生计算题:一个通电螺线管在磁场中的受力大小计算第九章:现代通信技术复习9.1 知识梳理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调制、解调、编码、解码不同通信方式的优缺点: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卫星通信光通信、移动通信、物联网技术简介9.2 重点难点解析信号的调制与解调过程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与限制9.3 经典题型讲解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问题移动通信基站的设计与覆盖范围计算9.4 巩固练习判断题:所有的通信都可以瞬间完成,不需要时间计算题:一个无线通信系统的工作频率与波长的关系计算第十章:实验与探究复习10.1 知识梳理初中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控制变量法常见物理仪器的使用:天平、电流表、电压表、刻度尺实验数据的处理与误差分析10.2 重点难点解析实验设计与实验步骤的制定实验误差的来源与减小方法10.3 经典题型讲解实验操作问题:如何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实验数据分析问题:根据实验数据求解物理量10.4 巩固练习判断题:实验误差可以无限减小计算题:根据一组实验数据,求解物理量的值并分析实验误差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五章声现象复习中的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声波的图象:波形、干涉、衍射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集备教案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集备教案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集备教案丹阳八中景月兰内容多彩的光第 2 课时备课时间授课时间3月19复习内容1、知道光学元件的分类,会画出光通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2、掌握凸透镜成像原理,会用凸透镜成像特点解释生活中的光学现象。

3、掌握近视、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了解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难点重点:会做出光通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凸透镜成像特点。

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会用凸透镜成像特点解释生活中的光学现象。

教学步骤:(体现教学过程、时间安排、板书设计、学法指导、作业布置等)调整意见一、知识网络图:教学步骤:(体现教学过程、时间安排、板书设计、学法指导、作业布置等)调整意见二、知识点串讲:(一)透镜:1、定义: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光学器件。

2、分类: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称为凸透镜。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称为凹透镜。

3、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主光轴:透过透镜两侧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为主轴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透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用字母“O”表示。

对于透镜而言,光心就是透镜的中心。

4、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因而人们又把凸透镜称为会聚透镜。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因而人们又把凹透镜称为发散透镜。

5、通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经过凸透镜的焦点。

(2)过焦点射向凸透镜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跟主光轴平行。

(3)射向凸透镜光心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6、通过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向外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凹透镜的焦点。

(2)射向凹透镜另一侧虚焦点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跟主光轴平行。

(3)射向凹透镜光心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7、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步骤:(体现教学过程、时间安排、板书设计、学法指导、作业布置等)调整意见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物远实像小,虚像大。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 30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 30

第二课时
二、复习内容
1、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ρ=
m
V
变形
V= m
ρ
m = ρV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 kg/m3,常用单位 g/cm3。
这两个单位比较:g/cm3 单位大。
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
“看”:单位:毫升(ml)=厘米 3 ( cm3 ) 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量筒里地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⑶体积的测量方法:A:对于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外形的固体,可按照其几何模型的体积公式测出有关量求出其体积。 B:对于没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可设法把物体完全浸入某种液体中,得出其体积变化,则该体积变化就是该物体的体 积。(排水法求体积,指不溶于液体或不发生化学反应,注意处理气泡、物体孔隙、化学反应、溶解等现象的问题)ρ 物≥ρ液 可完全浸入;ρ物<ρ液 漂浮.(悬锤法、针压法); C:测质量算体积。
水的密度为 1.0×103kg/m3,读作 1.0×103 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 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 1.0×103 千
克。
(4)、理解密度公式
ρ=
m
V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 不变,m 与 V 成正比;即 m1 V1 m2 V2
物体的密度 ρ 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
(2)间接测量质量:对于潮湿的物体(包括固体、液体等)、粉末状的固体粉末以及有腐蚀性的物体,应借助容器或有 关器皿进行间接称量。具体步骤:① 先测量m器 。② 再测量m总。③ 求m待。测量次序能倒过来吗?原因:如果先将液体 倒入容器测m总,再将液体倒出测容器质量梳,由于容器中必然会有残余液滴即液体质量的一小部分留在容器内,所以这 样测量误差较大。 【天平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完整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完整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材为人教版《物理》。

复习范围包括第一章至第十章,具体内容如下:1. 第一章:物理学简介、测量长度和时间、质量与密度;2. 第二章:压力与压强、浮力、液体与气体;3. 第三章:热学基本概念、热量与能量、内能与做功;4. 第四章:力学基本概念、力的合成与分解、摩擦力与惯性;5. 第五章:杠杆与滑轮、简单机械、功与功率;6. 第六章:声学基本概念、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应用;7. 第七章:光学基本概念、光的传播与反射、折射与透镜;8. 第八章:电磁学基本概念、电流与电路、电压与电阻;9. 第九章:磁学基本概念、磁场与磁体、电与磁;10. 第十章:物理学在生活与技术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记忆;2. 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应用;2. 教学重点: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回顾物理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2. 知识梳理:分别对第一章至第十章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突出重点知识;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4. 随堂练习:针对所学内容,设计随堂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中考物理总复习;2. 板书内容:分别列出第一章至第十章的重点知识,突出关键概念和公式;3. 板书结构:按照章节顺序排列,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查看和记忆。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一、复习目标1. 回顾和巩固初中物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2. 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熟练使用物理实验仪器和工具。

4. 提升学生的解题技巧,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二、复习内容1. 第一章:力学基础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性质和计算牛顿三定律的应用和解释2. 第二章:机械运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的概念及计算图像的识别和分析,如v-t图和s-t图3. 第三章:浮力与压强浮力的概念、计算和应用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关系4. 第四章:能量与能源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不同形式能量的识别和计算能源的分类和可持续发展5. 第五章:声现象与光现象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色散现象视力和眼镜的相关知识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巩固物理知识。

2. 利用实验和演示,增强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3. 提供典型例题和练习题,进行解题技巧的指导和训练。

4.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定期进行章节测试,评估学生对复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3. 收集学生的练习作业,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和错误原因。

4. 进行学生访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难。

五、教学资源1. 物理教材和教辅资料,用于复习和巩固基础知识。

2. 实验器材和仪器,用于进行物理实验和观察现象。

3.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PPT和视频资料。

4. 在线学习平台和资源,提供额外的学习材料和解题指导。

六、复习内容6. 第六章:电学基础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及关系欧姆定律的应用和计算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7. 第七章:磁学与电磁感应磁场的基本概念和磁感线的绘制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和应用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计算8. 第八章:电子学与信息技术电子元件的基础知识,如电阻、电容、电感简单电子电路的分析和搭建信息技术与物理知识的结合应用9. 第九章:现代物理与生活科技光电器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如太阳能电池声波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如超声波探伤磁悬浮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10. 第十章:物理实验与探究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和注意事项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方法七、教学方法1. 结合生活实例和科技应用,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的实际意义。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教案第一章:力学基础一、教学目标1. 回顾力学的基本概念,如力、质量、重力、摩擦力等。

2. 掌握力学的基本定律,如牛顿三定律、功和能量守恒定律。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学基本概念回顾:力、质量、重力、摩擦力等。

2. 力学基本定律讲解:牛顿三定律、功和能量守恒定律。

3. 实验操作练习:测定物体的重力、测量摩擦力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力学基本概念、基本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 难点:力学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力学基本概念和定律。

2. 实验法:进行力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复习力学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力学基本定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3. 实验:安排力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结果。

4. 讨论:分组讨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问题。

第二章:机械能与能量守恒一、教学目标1. 理解机械能的概念,掌握机械能的转换和守恒。

2. 掌握能量守恒定律,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能的概念和分类:动能、势能、机械能。

2. 机械能的转换和守恒:机械能的转化、能量守恒定律。

3. 实验操作练习:测定物体的动能和势能、验证能量守恒定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机械能的概念、机械能的转换和守恒、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 难点:能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机械能的概念和定律。

2. 实验法:进行机械能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机械能和能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复习机械能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机械能的转换和守恒、能量守恒定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轮中考总复习教学案--第8、9讲《生活用电》一.学习目标:
1.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了解测电笔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2. 理解电路中总电流增大的原因,知道保险丝的作用及其选用原则;
3. 了解安全用电的常识和救触电者的基本方法。

二.知识整理:
1、家庭电路的组成
2、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和;
3、安全用电常识
(1)叫触电;
(2)家庭电路中的触电都是由于而造成的;(3)安全用电的原则、、、;(4)家庭电路中的名插座的安装不应低于m.
三.例题及巩固练习:
1. 在家庭电路中有表,盒和闸刀开关。

2. 家庭电路的两根电线,一根叫线,另一根叫线。

家庭电路的电压值是伏。

3. 家用电器都联在家庭电路中。

4. 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用户的一定时间内消耗多少。

5. 一只标着“220V 5A”的电能表。

220V是它的,5A是它的。

这只表可用在最大功率是瓦的家庭电路上。

6. 保险丝是电阻率较大,而的合金制成的,它的主要作用是。

7. 发生是电路中电流过大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

8. 只有不超过伏的电压才是安全电压。

9. 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造成的。

10. 在某家庭电路中,出现保险丝熔断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A)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过大(B)电路中有断路
(C)电路中有短路(D)电路的总电阻过大
11. 选用保险丝时,应该使它的额定电流或电路最大的正常工
作电流。

12. 当有人触电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立即用手把触电的人弄开
(B)立即用剪刀把电线剪断
(C)立即断开总开关,切断电源
(D)立即打电话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13.将图中带开关的电灯正确的连接到家庭电路中,应将:()
(A) a端接火线,b端接零线
(B) b端接火线,a端接零线
(C) a、b两端都接在火线上
(D) b端接在火线上
14. 如图电工检修家庭电路时发现电灯L不亮。

用测电笔测试
C、D后,发现这两处都能使氖管发光,而测试A、B两点时,只有
在测A点时氖管发光,则故障是:()
(A)火线与零线短路(B) B、C之间(不包括C点)某处断路
(C)零线没有接地(D)灯L短路
15. 要更换保险盒上的保险丝,要求保险丝的额定电流是5安。

可手边只有额定电流为1安、2安和3安三种规格的保险丝,能否能设法代用?
四.课堂检测:
1.家庭电路中电灯、洗衣机、电冰箱等各种家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是。

每盏灯都有一个,跟电灯,用来控制电灯的通断,其他家用电器也都有自己的开关。

家用电器要联接入电路中。

2.家庭电路的两根线,一根叫线,另一根叫线。

在低电压供电的电源处,线是接地的。

所以在正常情况下,线与地之间没有电压,线和地之间有220伏的电压。

3.家庭电路中要装表,它用来测用户在一定时间内消耗多少千瓦时的电能。

电能表要装在家庭电路的路上。

4.辨别火线和零线可以用测电笔,使用时一定要用手接触笔尾的体,笔尖接触电线的裸露部分,氖管发光表明笔尖接触的是线。

5.家用保险丝是由电阻率、熔点的铅锑合金制成。

保险丝是联在电路中。

千万不要用和代替保险丝。

6.保险丝的作用是在电源增大到危险程度以前电路。

要换保险丝时,一定要先电源。

7.三孔插座比两孔插座多的那个孔是跟连接的。

当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插在三孔插座里时,除把用电部分连入电路外,还要把用电器的与连接起来。

8.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是和。

9. 经验证明,只有36伏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10.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低压带电体,不高压带电体。

11.图所示的照明电路,正
确的电路图是()
12.当发现有同学触电时,下列救护方法中错误的是()
(A)尽快断开开关,切断电源(B)立即用手把同学拉开
(C)用干燥的竹竿或木棒将火线拨开(D)用有橡胶把手的钢丝钳剪断火线
13.用测电笔测如图所示的插座的零线和火线,但无论笔头金属插入哪能个孔中,氖管都不发红光,可能的原因是()
(A)插座发生了短路(B)保险丝烧断了
(C)测电笔使用不当(D)零线短路
14.家用电器中的总阻的变化情况是()
(A)只开一盏灯时,电路中总电阻最小
(B)不开灯时,电路中电阻为零
(C)所有灯都开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
(C)所有灯都开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
15. 某教学楼总保险丝的额定电流为30安,大楼里共有22间教室,每间教室装有“220V40W”的灯6盏,在全部都开亮时,能否再接一只1200瓦的远红外线电热烘箱?
16. 某家安装的电能表上标有“220V 5A”,问这家除使用2盏“220V 40W”的灯,一台60W的电视机外,是否还可以同时使用“220V 800W”的电炉?
17. 将图中各元件正确的连接到家庭电路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