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的内容
勾股定理的内容勾股定理,又称勾股定理,是古代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
在直角三角形中,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其数学表达形式为:a^2 + b^2 = c^2其中a、b、c分别代表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和斜边。
起源与发展勾股定理虽然现在被称为勾股定理,但最早是在《周髀算经》中发现的,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几何著作之一。
据传,勾股定理是周公提出的,故得名“周公定理”。
后来被《算经》作者张丘建列入《增衍之术》中,并首次用文字表达了这一定理。
在中国古代,勾股定理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用于地测和农业,还被运用在建筑和军事领域。
随着数学的发展,勾股定理也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并成为数学中的重要定理之一。
数学证明勾股定理的证明有多种方法,其中最著名的是毕达哥拉斯的证明。
毕达哥拉斯定理利用几何形状和平行移动来证明直角三角形的两个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这一证明方法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数学学科中的一个经典证明。
应用场景勾股定理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在建筑领域中,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计算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在工程设计中,可以测量距离和角度;在电子领域中,可以应用于信号传输和数据处理等方面。
总的来说,勾股定理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不仅对几何学有重要意义,还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结语通过对勾股定理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它在数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广泛应用。
了解勾股定理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数学知识的深层含义,还可以帮助我们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对勾股定理有更多的了解和探索,进一步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
勾股定理
板块一 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的内容: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是a 、b ,斜边为c ,那么a 2+b 2=c 2.即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注:勾——最短的边、股——较长的直角边、 弦——斜边。
CAB cba勾股定理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中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即 222,,ABC AC BC AB ABC ∆+=∆在中如果那么是直角三角形。
4.勾股数:满足a 2 +b 2=c 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勾股数扩大相同倍数后,仍为勾股数.常用勾股数:3、4、5; 5、12、13;7、24、25;8、15、17。
板块一、勾股定理【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a b c ,,是ABC ∆的三边,则222a b c +=B. 若a b c ,,是Rt ABC ∆的三边,则222a b c +=C. 若 a b c ,,是Rt ABC ∆的三边,90A ∠=︒,则222a b c +=D. 若 a b c ,,是Rt ABC ∆的三边,90C ∠=︒,则222a b c +=【例2】 在Rt ABC ∆中, 90C ∠=︒,(1)如果34a b ==,,则c = ; (2)如果68a b ==,,则c = ; (3)如果512a b ==,,则c = ; (4)如果1520a b ==,,则c = .【例3】 若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例4】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三个连续偶数,则它的三边长分别为 .【例5】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4,求第三边长.【例6】 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x ,y 的长满足240x -,则第三边长为______________.【例7】 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斜边长为25B .三角形周长为25C .斜边长为5D .三角形面积为20【例8】 如果梯子的底端距离墙根的水平距离是9m ,那么15m 长的梯子可以达到的高度为【例9】 如图,梯子AB 斜靠在墙面上,AC BC AC BC ⊥=,,当梯子的顶端A 沿AC 方向下滑x 米时,梯足B 沿CB 方向滑动y 米,则x 与y 的大小关系是( ) A .x y = B .x y > C .x y < D .不确定CA【例10】 如图,一个长为10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米,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米,那么,梯子底端的滑动距离 米(填“大于”、“等于”、“小于”)68【例11】 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6,8,10,它的最短边上的高为( )A. 6B. 4.5C. 2.4D.8【例12】 若ABC ∆的三边a b c ,,满足条件:222338102426a b c a b c +++=++,则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为【例13】 如果把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斜边扩大到原来的( )A. 1倍B. 2倍C. 3倍D. 4倍【例14】 如图,一根高8米的旗杆被风吹断倒地,旗杆顶端A 触地处到旗杆底部B 的距离为6米,则折断点C到旗杆底部B 的距离为CBA【例15】 已知,如图所示,折叠长方形的一边AD ,使点D 落在BC 边的点F 处,•如果8cm AB =,10cm BC =,求EC 的长.【例16】 如图,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6cm 8cm AC BC ==,,现将直角边AC 沿直线AD 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 上,且与AE 重合,那么CD 的长为多少?EDCBA【例17】 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网格上的三角形ABC 中,边长为无理数的边数是( )A. 0B. 1C. 2D. 3CBA【例18】 如图所示,在ABC ∆中,三边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cbaCBAA. a b c <<B. c a b <<C. c b a <<D. b a c <<【例19】 设,,,a b c d 都是正数。
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勾股定理,又称商高定理,西方称毕达哥拉斯定理或毕氏定理(英文:Pythagorean theorem或Pythagoras's theorem)是一个基本的几何定理,相传由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首先证明。
据说毕达哥拉斯证明了这个定理后,即斩了百头牛作庆祝,因此又称“百牛定理”。
在中国,相传于商代就由商高发现,记载在一本名为《周髀算经》的古书中。
而三国时代的赵爽对《周髀算经》内的勾股定理作出了详细注释。
法国和比利时称为驴桥定理,埃及称为埃及三角形。
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指出: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即“勾”,“股”)边长平方和等于斜边(即“弦”)边长的平方。
也就是说,设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a和b,斜边为c,那么A2+ b2= c2勾股定理现发现约有400种证明方法,是数学定理中证明方法最多的定理之一。
一种证明方法的图示:左右两正方形面积相等,各扣除四块蓝色三角形后面积仍相等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美妙证明证明[广西梁卷明的证法]:如图1,分别以AC、CB、BA为边长作正方形ACNM、正方形CBSQ、正方形BAPR,则易知⊿ABC≌⊿RBS,从而点Q 必在SR上,又把梯形ABNM沿BR方向平移,使点B与点R重合,则梯形ABNM平移至梯形PRQT的位置;显然⊿RSB≌⊿PTA, 如图2,再把⊿RSB沿BA方向平移,使点B与点A重合,则⊿RSB必与⊿PTA重合!故有:正方形ACNM的面积+正方形CBSQ的面积=正方形BAPR的面积,即得: a的平方 + b的平方 = c的平方.勾股定理【梁卷明证法】勾股定理 - 勾股数组勾股数组是满足勾股定理a2+ b2= c2的正整数组(a,b,c),其中的a,b,c称为勾股数。
例如(3,4,5)就是一组勾股数组。
任意一组勾股数(a,b,c)可以表示为如下形式:a = m−n,b = 2mn,c = m + n,其中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公元前500-200年,《周髀算经》的图解《勾股圆方图》勾股定理 - 参考资料勾股定理 - 历史上的勾股定理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a2+b2=c2;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勾股定理
一、勾股定理基础知识点:1.勾股定理内容: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表示方法: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 ,b ,斜边为c ,那么222a b c += 勾股定理的由来:勾股定理也叫商高定理,在西方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朝数学家商高就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形式的勾股定理,后来人们进一步发现并证明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勾股定理的证明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是拼图的方法 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是①图形进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 ②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 常见方法如下:方法一:4EFGH S S S ∆+=正方形正方形ABCD ,2214()2ab b a c⨯+-=,化简可证.方法二: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为221422S ab c ab c=⨯+=+ 大正方形面积为222()2S a b a a b b =+=++ 所以222a b c +=方法三:1()()2S a b a b =+⋅+梯形,2112S 222ADE ABE S S ab c∆∆=+=⋅+梯形,化简得证3.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所存在的数量关系,它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对于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边就不具有这一特征,因而在应用勾股定理时,必须明了所考察的对象是直角三角形4.勾股定理的应用①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两边长,求第三边在A B C ∆中,90C ∠=︒,则22c a b =+,22b c a =-,22a cb =-②知道直角三角形一边,可得另外两边之间的数量关系③可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 ,b ,c 满足222a b 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c 为斜边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数转化为形”来确定三角形的可能形状,在运用这一定理时,可用两小边的平方和22a b +与较长边的平方2c 作比较,若它们相等时,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222a b c +<,时,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若222a b c +>,时,以a ,b ,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cba HG FEDCBAbacbac cabcab a bcc baED CBA②定理中a ,b ,c 及222a b c +=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不可认为是唯一的,如若三角形三边长a ,b ,c 满足222a c b +=,那么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但是b 为斜边 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用问题描述时,不能说成:当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时,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6.勾股数①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即222a b c +=中,a ,b ,c 为正整数时,称a ,b ,c 为一组勾股数 ②记住常见的勾股数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如3,4,5;6,8,10;5,12,13;7,24,25等 ③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n 组勾股数: 221,2,1n n n -+(2,n ≥n 为正整数);2221,22,221n n n n n ++++(n 为正整数)2222,2,m n mn m n -+(,m n >m ,n 为正整数)7.勾股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边长的计算或直角三角形中线段之间的关系的证明问题.在使用勾股定理时,必须把握直角三角形的前提条件,了解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和直角边各是什么,以便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应设法添加辅助线(通常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以便正确使用勾股定理进行求解.8..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能帮助我们通过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在具体推算过程中,应用两短边的平方和与最长边的平方进行比较,切不可不加思考的用两边的平方和与第三边的平方比较而得到错误的结论.9.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具体的几何问题中,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通常既要通过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又要用勾股定理求出边的长度,二者相辅相成,完成对问题的解决.常见图形:ABC30°D C BA ADB C10、互逆命题的概念如果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题设,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
勾股定理详解
勾股定理详解勾股定理定义及公式勾股定理是一个基本几何定理,是人类早期发现并证明的重要数学定理之一,用代数思想解决几何问题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也是数形结合的纽带之一。
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一个特例。
勾股定理约有400种证明方法,是数学定理中证明方法最多的定理之一。
“勾三股四弦五”是勾股定理最基本的公式。
勾股数组程a²+ b²= c²的正整数组(a,b,c)。
(3,4,5)就是勾股数。
也就是说,设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a和b,斜边为c,那a²+b²=c²。
勾股定理逆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断三角形为锐角或钝角的一个简单的方法。
若c为最长边,且a²+b²=c²,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如果a²+b²>c²,则△ABC是锐角三角形。
如果a²+b²<c²,则△ABC是钝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的证明据不完全统计,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已经多达400多种了。
下面我便向大家介绍几种十分著名的证明方法。
【证法1】赵爽“勾股圆方图”第一种方法:边长为c的正方形可以看作是由4个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的直角三角形围在外面形成的。
因为边长为的正方形面积加上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外围正方形的面积,所以可以列出等式,化简得。
第二种方法:边长为c的正方形可以看作是由4个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的角三角形拼接形成的(虚线表示),不过中间缺出一个边长为(b-a)的正方形“小洞”。
因为边长为的正方形面积等于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加上正方形“小洞”的面积,所以可以列出等式,化简得。
这种证明方法很简明,很直观,它表现了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高超的证题思想和对数学的钻研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证法2】课本的证明做8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它们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再做三个边长分别为a、b、c的正方形,把它们像上图那样拼成两个正方形.从图上可以看到,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都是a + b,所以面积相等. 即a²+b²+4×1/2ab=c²+4×1/2ab,整理得a²+b²=c²【证法3】1876年美国总统Garfield证明以a、b 为直角边,以c为斜边作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则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2/1ab. 把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所示形状,使A、E、B三点在一条直线上.∵RtΔEAD ≌RtΔCBE,∴∠ADE = ∠BEC.∵∠AED + ∠ADE = 90º,∴∠AED + ∠BEC = 90º.∴∠DEC = 180º―90º= 90º.∴ΔDEC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它的面积等于1/2c².又∵∠DAE = 90º, ∠EBC = 90º,∴AD∥BC.∴ABCD是一个直角梯形,它的面积等于1/2(a+b)².∴1/2(a+b)²=2×1/2ab+1/2c².∴a²+b²=c².【趣闻】:在1876年一个周末的傍晚,在美国华盛顿的郊外,有一位中年人正在散步,欣赏黄昏的美景,他就是当时美国俄亥俄州共和党议员伽菲尔德。
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勾股定理又叫商高定理、毕氏定理,或称毕达哥拉斯定理(Pythagor as Theorem).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边长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边长平方之和。
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a²+b²=c²据考证,人类对这条定理的认识,少说也超过 4000 年!中国最早的一部数学著作——《周髀算经》的第一章,就有这条定理的相关内容:周公问:“窃闻乎大夫善数也,请问古者包牺立周天历度。
夫天不可阶而升,地不可得尺寸而度,请问数安从出?”商高答:“数之法出于圆方,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九九八十一,故折矩以为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
既方其外,半之一矩,环而共盘。
得成三、四、五,两矩共长二十有五,是谓积矩。
故禹之所以治天下者,此数之所由生也。
”就是说,矩形以其对角相折所称的直角三角形,如果勾(短直角边)为3,股(长直角边)为4,那么弦(斜边)必定是5。
从上面所引的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古代的人民早在几千年以前就已经发现并应用勾股定理这一重要的数学原理了。
在西方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证明是毕达哥拉斯给出的。
据说当他证明了勾股定理以后,欣喜若狂,杀牛百头,以示庆贺。
故西方亦称勾股定理为“百牛定理”。
遗憾的是,毕达哥拉斯的证明方法早已失传,我们无从知道他的证法。
实际上,在更早期的人类活动中,人们就已经认识到这一定理的某些特例。
除上述两个例子外,据说古埃及人也曾利用“勾三股四弦五”的法则来确定直角。
但是,这一传说引起过许多数学史家的怀疑。
比如说,美国的数学史家M·克莱因教授曾经指出:“我们也不知道埃及人是否认识到毕达哥拉斯定理。
我们知道他们有拉绳人(测量员),但所传他们在绳上打结,把全长分成长度为3、4、5的三段,然后用来形成直角三角形之说,则从未在任何文件上得证实。
”不过,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几块大约完成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古巴比伦的泥板书,据专家们考证,其中一块上面刻有如下问题:“一根长度为 30个单位的棍子直立在墙上,当其上端滑下6个单位时,请问其下端离开墙角有多远?”这是一个三边为为3:4:5三角形的特殊例子;专家们还发现,在另一块泥板上面刻着一个奇特的数表,表中共刻有四列十五行数字,这是一个勾股数表:最右边一列为从1到15的序号,而左边三列则分别是股、勾、弦的数值,一共记载着15组勾股数。
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
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勾股定理是数学中一个著名的定理,也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
它描述了直角三角形中三条边的关系,并且可以应用于解决许多与三角形和几何有关的问题。
本文将对勾股定理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探讨。
一、勾股定理的表述和公式勾股定理的表述是:“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正方形面积等于其他两边上的正方形面积之和。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的公式可以表示为:a² + b² = c²其中,a、b代表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c代表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二、勾股定理的证明勾股定理的证明有多种方法,在此我们以几何证明和代数证明为例进行说明。
几何证明:通过图形的构造和推理来证明勾股定理。
一种常见的几何证明方法是构造以a、b、c为边长的正方形,然后计算正方形的面积,从而证明等式成立。
代数证明:通过数学计算和变换来证明勾股定理。
一种常见的代数证明方法是将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平方进行计算,然后将其相加和化简,最终得到等式成立的结果。
三、勾股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不仅仅是一个数学定理,还有着广泛的应用。
1. 解决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问题:通过勾股定理,我们可以已知两条边长来求解第三条边长,或者已知两条边长和一个角度来求解其他角度。
2. 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我们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来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从而进一步研究和分析三角形的性质。
3. 解决几何问题:勾股定理还可以应用于解决一些几何问题,例如求解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求解平面图形的面积、判断是否存在重合图形等等。
四、勾股定理的推广除了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还可以推广到其他形状的图形。
1. 平方和定理:平方和定理是勾股定理的推广,它描述了非直角三角形中三条边平方的关系。
2. 多边形的对角线:在多边形中,通过某个顶点可以连接其他顶点,形成对角线。
对角线之间的关系也可以通过勾股定理进行研究和计算。
3. 空间中的勾股定理:在空间几何中,勾股定理可以推广到三维空间,描述直角棱柱、直角锥等图形的三条棱或边之间的关系。
勾股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及各种证明方法
勾股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是一个初等几何定理,是人类早期发现并证明的重要数学定理之一,用代数思想解决几何问题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也是数形结合的纽带之一。
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一个特例。
勾股定理约有400种证明方法,是数学定理中证明方法最多的定理之一。
“勾三股四弦五”是勾股定理最基本的公式。
勾股数组方程a ² + b ²= c ²的正整数组(a ,b ,c )。
(3,4,5)就是勾股数。
也就是说,设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a 和b ,斜边为c ,那么a ²+b ²=c ² ,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勾股定理命题1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命题2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证法1】(赵爽证明)以a 、b 为直角边(b>a ), 以c 为斜边作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则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21ab. 把这四个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所示形状. ∵ RtΔDAH ≌ RtΔABE,∴ ∠HDA = ∠EAB.∵ ∠HAD + ∠HAD = 90º,∴ ∠EAB + ∠HAD = 90º, ∴ ABCD 是一个边长为c 的正方形,它的面积等于c2. ∵ EF = FG =GH =HE = b―a ,∠HEF = 90º. ∴ EFGH 是一个边长为b―a 的正方形,它的面积等于.∴ ∴.【证法2】(课本的证明)做8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设它们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再做三个边长分别为a 、b 、c 的正方形,把它们像上图那样拼成两个正方形.从图上可以看到,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都是a + b ,所以面积相等.即, 整理得 .【证法3】(1876年美国总统Garfield证明)以a、b 为直角边,以c为斜边作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则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 把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所示形状,使A、E、B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RtΔEAD ≌ RtΔCBE,∴ ∠ADE = ∠BEC.∵ ∠AED + ∠ADE = 90º,∴ ∠AED + ∠BEC = 90º.∴ ∠DEC = 180º―90º= 90º.∴ ΔDEC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它的面积等于.又∵ ∠DAE = 90º, ∠EBC = 90º,∴AD∥BC.∴ABCD是一个直角梯形,它的面积等于∴ .∴.【趣闻】:在1876年一个周末的傍晚,在美国华盛顿的郊外,有一位中年人正在散步,欣赏黄昏的美景,他就是当时美国俄亥俄州共和党议员伽菲尔德。
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一、知识要点:1、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也就是说: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a、b,斜边为c,那么a2+b2=c2。
公式的变形:a2=c2-b2,b2=c2-a2。
勾股定理在西方叫毕达哥拉斯定理,也叫百牛定理。
它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重要性质,揭示的是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
它的主要作用是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
勾股定理是一个基本的几何定理,它是用代数思想解决几何问题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是数形结合的纽带之一。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ABC的三边长分别是a,b,c,且满足a2+b2=c2,那么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
这个定理叫做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该定理在应用时,同学们要注意处理好如下几个要点:①已知的条件:某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②满足的条件:最大边的平方=最小边的平方+中间边的平方.③得到的结论: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并且最大边的对角是直角.④如果不满足条件,就说明这个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注意:①勾股数必须是正整数,不能是分数或小数。
②一组勾股数扩大相同的正整数倍后,仍是勾股数。
4、最短距离问题:主要运用的依据是。
二、知识结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应用判定直角三角形的一种方法三、考点剖析考点一:利用勾股定理求面积求:(1)阴影部分是正方形;(2)阴影部分是长方形;(3)阴影部分是半圆.2.如图,以Rt△ABC的三边为直径分别向外作三个半圆,试探索三个半圆的面积之间的关系.考点二: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边求第三边例(09年山东滨州)如图2,已知△ABC中,AB=17,AC=10,BC边上的高,AD=8,则边BC的长为()A.21B.15C.6D.以上答案都不对【强化训练】:1.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1cm,2cm,则斜边长为.2.(易错题、注意分类的思想)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2,则另一条边长的平方是3、已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求斜边上的高.(结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积等于斜边与其高的积,ab=ch)考点三:应用勾股定理在等腰三角形中求底边上的高例、(09年湖南长沙)如图1所示,等腰中,,是底边上的高,若,求①AD的长;②ΔABC的面积.考点四:应用勾股定理解决楼梯上铺地毯问题例、(09年滨州)某楼梯的侧面视图如图3所示,其中米,,,因某种活动要求铺设红色地毯,则在AB段楼梯所铺地毯的长度应为.分析:如何利用所学知识,把折线问题转化成直线问题,是问题解决的关键。
杨氏定理勾股定理
杨氏定理勾股定理
杨氏定理,又称勾股定理,是欧几里得几何中的一个基本定理。
它描述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具体来说,设直角三角形ABC中,∠C为直角,AB、BC分别为直角边,AC为斜边,那么根据勾股定理,我们有:
AB² + BC² = AC²
这里的“²”表示平方,也就是说AB的长度乘以它自己(AB×AB)加上BC的长度乘以它自己(BC×BC)等于AC的长度乘以它自己(AC×AC)。
勾股定理不仅适用于直角三角形,而且是直角三角形的定义性质之一。
如果一个三角形满足上述等式,则该三角形必定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其中角C是直角。
勾股定理在数学的许多分支中都有应用,包括代数、几何、三角学和数论等。
它也是实际生活中测量和工程计算的基础,例如在建筑、导航和物理学中。
此外,勾股定理也是数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学生学习几何的第一个定理之一。
勾股定理公式大全
勾股定理公式大全勾股定理是数学中的一条重要定理,它是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所发现的。
这条定理在几何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数学中的基础知识之一。
勾股定理的公式形式简单,但却有着丰富的推论和应用,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勾股定理的公式大全。
1. 勾股定理的基本公式。
在直角三角形中,设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则勾股定理的基本公式为,a² + b² = c²。
这是勾股定理最基本的形式,也是大家最熟悉的形式。
2. 勾股定理的推论公式。
在勾股定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得到一些有趣的推论公式。
例如,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度分别为3和4,则斜边的长度可以通过勾股定理计算得到,3² + 4² = 5²,即9 + 16 = 25,所以斜边的长度为5。
这就是勾股定理的一个推论。
3. 勾股定理的应用公式。
在实际问题中,勾股定理也有着丰富的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来计算建筑物的高度、距离等。
又如,在导弹发射过程中,勾股定理也可以用来计算导弹的飞行轨迹和距离。
总之,勾股定理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4. 勾股定理的证明公式。
勾股定理的证明有很多种方法,最常见的是利用几何图形和代数方法进行证明。
其中,利用平行四边形和相似三角形的方法是比较常见的。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很容易地证明勾股定理的正确性。
5. 勾股定理的拓展公式。
除了直角三角形外,勾股定理还可以拓展到其他类型的三角形中。
例如,等腰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都可以利用勾股定理进行求解。
在拓展时,需要注意对角的选择和应用条件的变化。
6. 勾股定理的实际案例。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用到勾股定理的实际案例。
比如,地质勘探中的测量、建筑工程中的设计、导航系统中的定位等,都需要用到勾股定理来进行计算和分析。
总结,勾股定理是数学中的一条重要定理,它的公式形式简单,但却有着丰富的推论和应用。
在实际问题中,勾股定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复杂的计算和分析问题,因此,掌握勾股定理是非常重要的。
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是一个基本的几何定理,指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中国古代称直角三角形为勾股形,并且直角边中较小者为勾,另一长直角边为股,斜边为弦,所以称这个定理为勾股定理,也有人称商高定理。
勾股定理现约有500种证明方法,是数学定理中证明方法最多的定理之一。
勾股定理是人类早期发现并证明的重要数学定理之一,用代数思想解决几何问题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也是数形结合的纽带之一。
在中国,商朝时期的商高提出了“勾三股四玄五”的勾股定理的特例。
在西方,最早提出并证明此定理的为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他用演绎法证明了直角三角形斜边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之和。
[1]中文名勾股定理外文名Pythagoras theorem 别称商高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百牛定理表达式a²+b²=c²提出者毕达哥拉斯赵爽商高提出时间公元前551年应用学科几何学适用领域范围数学,几何学适用领域范围数学,几何学中国记载著作《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外国记载著作《几何原本》限制条件直角三角形在平面上的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个直角边边长的平方加起来等于斜边长的平方。
如果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度分别是和,斜边长度是,那么可以用数学语言表达: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中的一个特例。
推导赵爽弦图《九章算术》中,赵爽描述此图:“勾股各自乘,并之为玄实。
开方除之,即玄。
案玄图有可以勾股相乘为朱实二,倍之为朱实四。
以勾股之差自相乘为中黄实。
加差实亦成玄实。
以差实减玄实,半其余。
以差为从法,开方除之,复得勾矣。
加差于勾即股。
凡并勾股之实,即成玄实。
或矩于内,或方于外。
形诡而量均,体殊而数齐。
勾实之矩以股玄差为广,股玄并为袤。
而股实方其里。
减矩勾之实于玄实,开其余即股。
倍股在两边为从法,开矩勾之角即股玄差。
加股为玄。
以差除勾实得股玄并。
以并除勾实亦得股玄差。
令并自乘与勾实为实。
倍并为法。
所得亦玄。
勾实减并自乘,如法为股。
勾股定理内容
勾股定理内容
所谓“勾股定理”,是指用于求三角形的两边长度的定理,其源自古希腊数学家“勾
股(Pythagoras)”提出的数学定理,也被称为“勾股定律”或“勾股等式”。
严格来说,勾股定理是“任意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另一条斜
边的平方”的定理。
它的表述为:
a的平方 + b的平方 = c的平方
其中,a和b是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而c是两个直角边之间的斜边。
古希腊数学家勾股并不是第一个提出勾股定理的人,至少在2500年前,古埃及人就
已经知道这个数学定理。
但是,他们并没有使用文字记录下来,而只是将这种定理用石头、沙子或地上画出来,然后在学生中传播这一定理。
经过数百年的历史演变,在公元前6世纪,勾股出生于希腊的托勒密的尤金山上,受
到“古希腊学派”的教育和影响,他提出了最早的勾股定理:a的平方 + b的平方 = c的平方。
那时,勾股定理已经被普遍采用,并因此而广为传播。
在数学文化发展中,勾股定理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作为三角形三边长度求解的
基础性定理,而且也被广泛用于圆周率、球面上的极点和多面体的计算,对现代数学的发
展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而且,由于它的思想简单,容易理解,因而随着公元前的数学知识
的发展,勾股定理迅速受到人们的崇拜和推崇。
今天,勾股定理被认为是最为明显、伟大、早、属于人类认识水平最顶尖的可追溯的
数学定理。
根据这一定理,可以对任何两条斜边相等的三角形进行有效的求解,甚至可以
求解圆等边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度,并获得完美的答案,这无疑为拓展数学的应用场景提供
了重要的基础。
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编辑[gōu gǔ dìng lǐ]勾股定理是一个初等几何定理,是人类早期发现并证明的重要数学定理之一,用代数思想解决几何问题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也是数形结合的纽带之一。
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一个特例。
勾股定理约有400种证明方法,是数学定理中证明方法最多的定理之一。
“勾三股四弦五”是勾股定理最基本的公式。
勾股数组方程a2+b2=c2的正整数组(a,b,c)。
(3,4,5)就是勾股数。
也就是说,设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a和b,斜边为c,那么a2+b2=c2。
中文名勾股定理、勾股弦定理外文名Pythagorean theorem1基本定理编辑勾三股四弦五文字表述:在任何一个的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长度的平方和等于斜边长度的平方(也可以理解成两个长边的平方相减与最短边的平方相等)。
数学表达: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
[1]推广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 (a,b,c) 是勾股数,它们的正整数倍数,也是勾股数,即∀n∈Z*,(na,nb,nc) 也是勾股数。
若a,b,c三者互质(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 1),它们就称为素勾股数。
2历史编辑毕达哥拉斯定理是一个基本的几何定理,传统上认为是由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所证明。
在中国,《周髀算经》记载了勾股定理的公式与证明,相传是在商代由商高发现,故又有称之为商高定理,三国时代的赵爽对《周髀算经》内的勾股定理作出了详细注释,又给出了另外一个证明。
埃及称为埃及三角形。
早在毕达哥拉斯之前,许多民族已经发现了这个事实,而且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中国、古印度等的发现都有真凭实据,有案可查。
相反,毕达哥拉斯的著作却什么也没有留传下来,关于他的种种传说都是后人辗转传播的。
可以说真伪难辨。
这个现象的确不太公平,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现代的数学和科学来源于西方,而西方的数学及科学又来源于古希腊,古希腊流传下来的最古老的著作是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而其中许多定理再往前追溯,自然就落在毕达哥拉斯的头上。
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
勾股定理知识点总结勾股定理,也称毕达哥拉斯定理,是初中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几何定理。
它是描述直角三角形边长关系的定理,可以用来计算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和判断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下面将对勾股定理的定义、性质和应用进行总结。
一、定义:勾股定理可以用如下数学表达式进行定义: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即与直角相邻的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具体表达为:a² + b² = c²,其中a、b、c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
二、性质:1. 勾股定理适用范围广泛,不仅适用于直角三角形,也适用于一些非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情况,如钝角三角形。
2. 勾股定理在平面坐标系中也适用,可以用来求两点之间的距离。
3.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也成立,即若在一个三角形中,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则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三、应用:1. 判断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当a² + b² = c²成立时,可判定为直角三角形。
2. 计算缺失边长: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个边长,可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第三边长。
例如,已知a = 3,b = 4,求解c。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c = √(3² + 4²) = 5。
3. 解决实际问题:勾股定理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数学定理,还广泛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利用勾股定理计算房间对角线的长度;在测量领域,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等。
总结: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中的重要数学定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不仅可以判断直角三角形,还可以计算三角形的边长和解决与距离有关的实际问题。
掌握勾股定理的定义、性质和应用,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和实际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以上对勾股定理的知识点总结,相信能够对这一定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在解决三角形相关问题时,勾股定理将成为你的得力工具。
勾股定理-讲义
勾股定理一、知识梳理1.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2)勾股定理应用的前提条件是在直角三角形中.(3)勾股定理公式a2+b2=c2的变形有:a2=c2﹣b2,b2= c2﹣a2及c2=a2+b2.(4)由于a2+b2=c2>a2,所以c>a,同理c>b,即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大于该直角三角形中的每一条直角边.2.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有一个角为90°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除了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性质外,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性质1: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定理).性质2: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性质3: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直角三角形的外心位于斜边的中点)性质4: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乘积等于斜边与斜边上高的乘积.性质5: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等于30°.3.勾股定理的应用(1)在不规则的几何图形中,通常添加辅助线得到直角三角形.(2)在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时勾股定理与方程的结合是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方法,关键是从题中抽象出勾股定理这一数学模型,画出准确的示意图.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的应用.(3)常见的类型:①勾股定理在几何中的应用:利用勾股定理求几何图形的面积和有关线段的长度.②由勾股定理演变的结论:分别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长向外作正多边形,以斜边为边长的多边形的面积等于以直角边为边长的多边形的面积和.③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运用勾股定理的数学模型解决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④勾股定理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的应用:利用勾股定理把一个无理数表示成直角边是两个正整数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4.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1)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先根据题意把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后,再确定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一般情况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在平面图形上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2)关于数形结合的思想,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它们本身就是数和形的结合,所以我们在解决有关结合问题时的关键就是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二、经典例题+基础练习1. 勾股定理.【例1】已知△ABC中,AB=17,AC=10,BC边上的高AD=8,则边BC的长为()A.21 B.15 C.6 D.以上答案都不对.练1.在△ABC中,AB=15,AC=13,BC上的高AD长为12,则△ABC的面积为()A.84 B.24 C.24或84 D.42或84练2.如图所示,AB=BC=CD=DE=1,AB⊥BC,AC⊥CD,AD⊥DE,则AE=()A.1 B. C. D.2 2. 等腰直角三角形.【例2】已知△ABC是腰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以Rt△ABC的斜边AC为直角边,画第二个等腰Rt△ACD,再以Rt△ACD的斜边AD为直角边,画第三个等腰Rt△ADE,…,依此类推,第n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A.2n﹣2 B.2n﹣1 C.2n D.2n+1练3.将一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对折后再对折,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形,然后将阴影部分剪掉,把剩余部分展开后的平面图形是()A. B. C. D.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例3】以边长为2厘米的正三角形的高为边长作第二个正三角形,以第二个正三角形的高为边长作第三个正三角形,以此类推,则第十个正三角形的边长是()A.2×()10厘米 B.2×()9厘米C.2×()10厘米 D.2×()9厘米练4.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是4,以AB边所在的直线为x轴,AB边的中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则顶点C的坐标为.4.勾股定理的应用.【例4】工人师傅从一根长90cm的钢条上截取一段后恰好与两根长分别为60cm、100cm的钢条一起焊接成一个直角三角形钢架,则截取下来的钢条长应为()A.80cm B. C.80cm或 D.60cm 练5.现有两根铁棒,它们的长分别为2米和3米,如果想焊一个直角三角形铁架,那么第三根铁棒的长为()A.米B.米C.米或米 D.米5.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例5】如图A,一圆柱体的底面周长为24cm,高BD为4cm,BC是直径,一只蚂蚁从点D 出发沿着圆柱的表面爬行到点C的最短路程大约是()A.6cm B.12cm C.13cm D.16cm 练6.如图是一个长4m,宽3m,高2m的有盖仓库,在其内壁的A处(长的四等分)有一只壁虎,B处(宽的三等分)有一只蚊子,则壁虎爬到蚊子处最短距离为()m.A.4.8 B. C.5 D.三、课堂练习1.已知两边的长分别为8,15,若要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则第三边应该为()A.不能确定 B. C.17 D.17或2.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若∠A:∠B:∠C=1:2:3.则a:b:c=()A.1::2 B.:1:2 C.1:1:2 D.1:2:33.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厘米,4厘米,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A.12厘米 B.15厘米 C.12或15厘米 D.12或(7+)厘米4.有一棵9米高的大树,树下有一个1米高的小孩,如果大树在距地面4米处折断(未完全折断),则小孩至少离开大树米之外才是安全的.5.如图,一棵大树在一次强台风中于离地面3m处折断倒下,树干顶部在根部4米处,这棵大树在折断前的高度为m.6.在一个长为2米,宽为1米的矩形草地上,如图堆放着一根长方体的木块,它的棱长和场地宽AD平行且大于AD,木块的正视图是边长为0.2米的正方形,一只蚂蚁从点A处,到达C处需要走的最短路程是米.(精确到0.01米)四、能力提升1.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x,则满足此三角形的x值为()A.5 B. C.5或 D.没有2.已知直角三角形有两条边的长分别是3cm,4cm,那么第三条边的长是()A.5cm B.cm C.5cm或cm D.cm3.已知Rt△ABC中的三边长为a、b、c,若a=8,b=15,那么c2等于()A.161 B.289 C.225 D.161或289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5,底边上的高为4,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A.12 B.13 C.16 D.185.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8cm,4cm,5cm.一只蚂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A爬到点B.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的长是cm.6.如图所示一棱长为3cm的正方体,把所有的面均分成3×3个小正方形.其边长都为1cm,假设一只蚂蚁每秒爬行2cm,则它从下底面点A沿表面爬行至侧面的B点,最少要用秒钟.7.如图,一个长方体盒子,一只蚂蚁由A出发,在盒子的表面上爬到点C1,已知AB=5cm,BC=3cm,CC1=4cm,则这只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cm.8.如图,今年的冰雪灾害中,一棵大树在离地面3米处折断,树的顶端落在离树杆底部4米处,那么这棵树折断之前的高度是米.9.如图所示的长方体是某种饮料的纸质包装盒,规格为5×6×10(单位:cm),在上盖中开有一孔便于插吸管,吸管长为13cm,小孔到图中边AB距离为1cm,到上盖中与AB相邻的两边距离相等,设插入吸管后露在盒外面的管长为hcm,则h的最小值大约为cm.(精确到个位,参考数据:≈1.4,≈1.7,≈2.2).10.如图是一个外轮廓为矩形的机器零件平面示意图,根据图中的尺寸(单位:mm),计算两圆孔中心A和B的距离为mm.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一、知识点梳理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说明: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验证利用了三角形的全等.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将数转化为形,作用是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必须满足较小两边平方的和等于最大边的平方才能做出判断.(2)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问题的实质就是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然后进一步结合其他已知条件来解决问题.注意:要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先要构造出三角形,然后知道三条边的大小,用较小的两条边的平方和与最大的边的平方比较,如果相等,则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否则不是.2.勾股定理的应用(1)在不规则的几何图形中,通常添加辅助线得到直角三角形.(2)在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时勾股定理与方程的结合是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方法,关键是从题中抽象出勾股定理这一数学模型,画出准确的示意图.(3)常见的类型:①勾股定理在几何中的应用:利用勾股定理求几何图形的面积和有关线段的长度.②由勾股定理演变的结论:分别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长向外作正多边形,以斜边为边长的多边形的面积等于以直角边为边长的多边形的面积和.③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运用勾股定理的数学模型解决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④勾股定理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的应用:利用勾股定理把一个无理数表示成直角边是两个正整数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3.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1)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先根据题意把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后,再确定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一般情况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在平面图形上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2)关于数形结合的思想,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它们本身就是数和形的结合,所以我们在解决有关结合问题时的关键就是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4.方向角(1)方位角是表示方向的角;以正北,正南方向为基准,来描述物体所处的方向.(2)用方位角描述方向时,通常以正北或正南方向为角的始边,以对象所处的射线为终边,故描述方位角时,一般先叙述北或南,再叙述偏东或偏西.(注意几个方向的角平分线按日常习惯,即东北,东南,西北,西南.)(3)画方位角以正南或正北方向作方位角的始边,另一边则表示对象所处的方向的射线.5.三角形的面积(1)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边长与高线乘积的一半,即S△=×底×高.(2)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6.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7.坐标与图形性质1、点到坐标轴的距离与这个点的坐标是有区别的,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到x轴的距离与纵坐标有关,到y轴的距离与横坐标有关;②距离都是非负数,而坐标可以是负数,在由距离求坐标时,需要加上恰当的符号.2、有图形中一些点的坐标求面积时,过已知点向坐标轴作垂线,然后求出相关的线段长,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和规律.3、若坐标系内的四边形是非规则四边形,通常用平行于坐标轴的辅助线用“割、补”法去解决问题.二、经典例题+基础练习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例1】下列四组线段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a=1,b=2,c=3 B.a=2,b=3,c=4 C.a=2,b=4,c=5 D.a=3,b=4,c=5练1.下列各组线段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A.30,40,50 B.7,12,13 C.5,9,12 D.3,4,6练2.下列各组数据中的三个数作为三角形的边长,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B.1,,C.6,7,8 D.2,3,42. 勾股定理的应用.【例2】如图,有两颗树,一颗高10米,另一颗高4米,两树相距8米.一只鸟从一颗树的树梢飞到另一颗树的树梢,问小鸟至少飞行()A.8米B.10米C.12米D.14米练3.如图,小亮将升旗的绳子拉到旗杆底端,绳子末端刚好接触到地面,然后将绳子末端拉到距离旗杆8m处,发现此时绳子末端距离地面2m,则旗杆的高度为(滑轮上方的部分忽略不计)为()A.12m B.13m C.16m D.17m 3.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例3】如图,透明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厚度忽略不计)的高为12cm,底面周长为10cm,在容器内壁离容器底部3cm的点B处有一饭粒,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容器外壁,且离容器上沿3cm的点A处,则蚂蚁吃到饭粒需爬行的最短路径是()A.13cm B.2cm C.cm D.2cm练4.如图,一只蚂蚁沿着边长为2的正方体表面从点A出发,经过3个面爬到点B,如果它运动的路径是最短的,则AC的长为.4.勾股定理的应用:方向角.【例4】已知A,B,C三地位置如图所示,∠C=90°,A,C两地的距离是4km,B,C两地的距离是3km,则A,B两地的距离是km;若A地在C地的正东方向,则B地在C 地的方向.练5.如图,小明从A地沿北偏东60°方向走2千米到B地,再从B地正南方向走3千米到C地,此时小明距离A地千米(结果可保留根号).5.坐标与图形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例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2,2),B(3,2),C是坐标轴上的一点,若△ABC 是直角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共有()A.1个 B.2个 C.4个 D.6个练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1,1),点B的坐标为(11,1),点C到直线AB的距离为4,且△ABC是直角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有个.三、课堂练习1.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12米,另一棵高6米,两树相距8米,一只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数的树梢,问小鸟至少飞行米.2.如图,小聪用一块有一个锐角为30°的直角三角板测量树高,已知小聪和树都与地面垂直,且相距3米,小聪身高AB为1.7米,则这棵树的高度= 米.3.如图,是矗立在高速公路水平地面上的交通警示牌,经测量得到如下数据:AM=4米,AB=8米,∠MAD=45°,∠MBC=30°,则警示牌的高CD为米(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1.41,=1.73).4.在底面直径为2cm,高为3cm的圆柱体侧面上,用一条无弹性的丝带从A至C按如图所示的圈数缠绕,则丝带的最短长度为cm.(结果保留π)5.如图,点E是正方形ABCD内的一点,连接AE、BE、CE,将△ABE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到△CBE′的位置.若AE=1,BE=2,CE=3,则∠BE′C= 度.四、能力提升1.下列四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4,5,6 B.1.5,2,2.5 C.2,3,4 D.1,,3 2.若a、b、c为三角形三边,则下列各项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a=7,b=24,c=25 B.a=5,b=13,c=12C.a=1,b=2,c=3 D.a=30,b=40,c=503.以下各组数为边长的三角形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3、4、6 B.9、12、15 C.5、12、14 D.10、16、25 4.工人师傅从一根长90cm的钢条上截取一段后恰好与两根长分别为60cm、100cm的钢条一起焊接成一个直角三角形钢架,则截取下来的钢条长应为()A.80cm B. C.80cm或 D.60cm5.现有两根铁棒,它们的长分别为2米和3米,如果想焊一个直角三角形铁架,那么第三根铁棒的长为()A.米 B.米 C.米或米 D.米6.现有两根木棒的长度分别为40厘米和50厘米,若要钉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框架,那么所需木棒的长一定为()A.30厘米 B.40厘米 C.50厘米 D.以上都不对7.如图A,一圆柱体的底面周长为24cm,高BD为4cm,BC是直径,一只蚂蚁从点D出发沿着圆柱的表面爬行到点C的最短路程大约是()A.6cm B.12cm C.13cm D.16cm8.如图所示,是一个圆柱体,ABCD是它的一个横截面,AB=,BC=3,一只蚂蚁,要从A 点爬行到C点,那么,最近的路程长为()A.7 B. C. D.59.有一长、宽、高分别是5cm,4cm,3cm的长方体木块,一只蚂蚁要从长方体的一个顶点A处沿长方体的表面爬到长方体上和A相对的顶点B处,则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径长为()A.5cm B.cm C.4cm D.3cm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1,1),点B的坐标为(11,1),点C到直线AB 的距离为4,且△ABC是直角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有个.11.设a>b,如果a+b,a﹣b是三角形较小的两条边,当第三边等于时,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12.有一棵9米高的大树,树下有一个1米高的小孩,如果大树在距地面4米处折断(未完全折断),则小孩至少离开大树米之外才是安全的.13.如图,一棵大树在一次强台风中于离地面3m处折断倒下,树干顶部在根部4米处,这棵大树在折断前的高度为m.14.“为了安全,请勿超速”.如图,一条公路建成通车,在某直线路段MN限速60千米/小时,为了检测车辆是否超速,在公路MN旁设立了观测点C,从观测点C测得一小车从点A到达点B行驶了5秒钟,已知∠CAN=45°,∠CBN=60°,BC=200米,此车超速了吗?请说明理由.(参考数据:≈1.41,≈1.73)15.校车安全是近几年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安全隐患主要是超速和超载.某中学九年级数学活动小组进行了测试汽车速度的实验,如图,先在笔直的公路l旁选取一点A,在公路l上确定点B、C,使得AC⊥l,∠BAC=60°,再在AC上确定点D,使得∠BDC=75°,测得AD=40米,已知本路段对校车限速是50千米/时,若测得某校车从B到C匀速行驶用时10秒,问这辆车在本路段是否超速?请说明理由(参考数据:=1.41,=1.73)16.如图,一根长6米的木棒(AB),斜靠在与地面(OM)垂直的墙(ON)上,与地面的倾斜角(∠ABO)为60°.当木棒A端沿墙下滑至点A′时,B端沿地面向右滑行至点B′.(1)求OB的长;(2)当AA′=1米时,求BB′的长.勾股定理中的折叠问题一、经典例题例1.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6,BC =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05月08日神州N号的初中数学组卷勾股定理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在△ABC中,AB=5,AC=4,∠A=60°,若边AC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 于点D,连接CD,则△BDC的周长为()A.8 B.9 C.5+D.5+2.如图,一个梯子AB长2.5米,顶端A靠在墙AC上,这时梯子下端B与墙角C距离为1.5米,梯子滑动后停在DE的位置上,测得BD长为0.9米,则梯子顶端A下落了()A.0.9米B.1.3米C.1.5米D.2米3.下列四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A.1,2,3 B.32,42,52C.,,D.0.3,0.4,0.54.如图,所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边长为13cm,则图中所有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为()A.169cm2B.196cm2C.338cm2D.507cm25.有一个三角形两边长为4和5,要使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则第三边长为()A.3 B. C.3或 D.以上都不对6.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图示方式围成正方形ABCD,过各较长直角边的中点作垂线,围成面积为S的小正方形EFGH.已知AM为Rt△ABM较长直角边,AM=2EF,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A.12S B.10S C.9S D.8S7.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AF平分∠CAB,交CD于点E,交CB于点F.若AC=3,AB=5,则CE的长为()A.B.C.D.8.如图,P为等腰△ABC内一点,过点P分别作三条边BC、CA、AB的垂线,垂足分别为D、E、F,已知AB=AC=10,BC=12,且PD:PE:PF=1:3:3,则AP的长为()A.B.C.7 D.89.如图,在△ABC中,AB=AC=5,BC=6,点M为BC边中点,MN⊥AC于点N,那么MN等于()A.B.C.D.10.如图,分别以直角△ABC的三边AB,BC,CA为直径向外作半圆,面积记为S1、S2、S3,则()A.S1>S2+S3B.S1=S2+S3 C.S1<S2+S3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如图,在△ABC中,AB=BC=8,AO=BO,点M是射线CO上的一个动点,∠AOC=60°,则当△ABM为直角三角形时,AM的长为.12.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AB=1,BC=,CD=,AD=3,且AB⊥BC.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13.在等腰直角△ABC中,AB=BC=5,P是△ABC内一点,且PA=,PC=5,则PB=.14.如图所示的螺旋形是由一系列直角三角形组成的,则第10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5.如图是由正方形和直角三角形组成的勾股花盆图案,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10厘米,那么,图中四个阴影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是平方厘米.16.已知:如图,在直角△ABC中,AD=DE=EB,且CD2+CE2=1,则斜边AB的长为.17.若一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则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线为.18.如图,△ABC中,∠C=90°,AC+BC=6,△ABC的面积为cm2,则斜边AB 的长是cm.三.解答题(共5小题)19.(1)如图1,在△ABC中,BC=3,AC=4,AB=5.D为AB边上一点,且△ACD与△BCD的周长相等,则AD=.(2)如图2,在△ABC中,BC=a,AC=b,AB2=BC2+AC2.E为BC边上一点,且△ABE与△ACE的周长相等;F为AC边上一点,且△ABF与△BCF的周长相等,求CE•CF(用含a,b的式子表示).20.如图,在Rt△ABC中,∠ACB=90°,AD、BE、CF分别是三边上的中线.(1)若AC=1,BC=.求证:AD2+CF2=BE2;(2)是否存在这样的Rt△ABC,使得它三边上的中线AD、BE、CF的长恰好是一组勾股数?请说明理由.(提示:满足关系a2+b2=c2的3个正整数a、b、c称为勾股数.)21.如图,在Rt△ABC中,∠A=90°,D为斜边BC中点,DE⊥DF,求证:EF2=BE2+CF2.22.已知△ABC中,AB=AC.(1)如图1,在△ADE中,若AD=AE,且∠DAE=∠BAC,求证:CD=BE;(2)如图2,在△ADE中,若∠DAE=∠BAC=60°,且CD垂直平分AE,AD=3,CD=4,求BD的长;(3)如图3,在△ADE中,当BD垂直平分AE于H,且∠BAC=2∠ADB时,试探究CD2,BD2,AH2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3.大家在学完勾股定理的证明后发现运用“同一图形的面积不同表示方式相同”可以证明一类含有线段的等式,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称之为面积法.学有所用: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其一腰上的高为h,M是底边BC上的任意一点,M到腰AB、AC的距离分别为h1、h2.(1)请你结合图形来证明:h1+h2=h;(2)当点M在BC延长线上时,h1、h2、h之间又有什么样的结论.请你画出图形,并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3)利用以上结论解答,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条直线l1:y=x+3,l2:y=﹣3x+3,若l2上的一点M到l1的距离是.求点M的坐标.2018年05月08日神州N号的初中数学组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在△ABC中,AB=5,AC=4,∠A=60°,若边AC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 于点D,连接CD,则△BDC的周长为()A.8 B.9 C.5+D.5+【分析】过点C作CM⊥AB,在Rt△AMC中,由特殊的∠A得到CM、AM的长,在Rt△BMC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线段BC的长;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到AD=CD,又∠A=60°,那么△ACD是等边三角形,CD=AD=AC=4,再通过等量代换得到△BDC的周长=BC+BD+CD=BC+AB,即可求解.【解答】解:过点C作CM⊥AB,垂足为M.在Rt△AMC中,∵∠A=60°,AC=4,∴AM=2,MC=2,∴BM=AB﹣AM=3.在Rt△BMC中,BC===.∵DE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AD=DC,又∵∠A=60°,∴△ADC是等边三角形∴CD=AD=AC=4∴L=DB+DC+BC=AD+DB+BC△BDC=AB+BC=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特殊角的边间关系、勾股定理等知识.解决本题需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把△BDC的周长转化为AB+BC.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求出BC的长.2.如图,一个梯子AB长2.5米,顶端A靠在墙AC上,这时梯子下端B与墙角C距离为1.5米,梯子滑动后停在DE的位置上,测得BD长为0.9米,则梯子顶端A下落了()A.0.9米B.1.3米C.1.5米D.2米【分析】要求下滑的距离,显然需要分别放到两个直角三角形中,运用勾股定理求得AC和CE的长即可.【解答】解:在Rt△ACB中,AC2=AB2﹣BC2=2.52﹣1.52=4,∴AC=2,∵BD=0.9,∴CD=2.4.在Rt△ECD中,EC2=ED2﹣CD2=2.52﹣2.42=0.49,∴EC=0.7,∴AE=AC﹣EC=2﹣0.7=1.3.故选:B.【点评】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答中此题中梯子的长度是不变的.熟练运用勾股定理是解答题目的关键.3.下列四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是()A.1,2,3 B.32,42,52C.,,D.0.3,0.4,0.5【分析】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解答】解:A、12+22≠3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B、(32)2+(42)2≠(52)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C、()2+()2≠()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D、0.32+0.42=0.5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4.如图,所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边长为13cm,则图中所有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为()A.169cm2B.196cm2C.338cm2D.507cm2【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有S正方形2+S正方形3=S正方形1,S正方形C+S正方形D=S正方形2,S正方形A+S正方形B=S正方形3,等量代换即可求所有正方形的面积之和.【解答】解:如右图所示,根据勾股定理可知,S正方形2+S正方形3=S正方形1,S正方形C+S正方形D=S正方形,S正方形A+S正方形E=S正方形2,∴S正方形C +S正方形D+S正方形A+S正方形E=S正方形1,则S正方形1+正方形2+S正方形3+S正方形C+S正方形D+S正方形A+S正方形E=3S正方形1=3×132=3×169=507(cm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有一定难度,注意掌握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5.有一个三角形两边长为4和5,要使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则第三边长为()A.3 B. C.3或 D.以上都不对【分析】分长为4和5的两边都是直角边和长是5的边是斜边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第三边的长.【解答】解:当长为4和5的两边都是直角边时,斜边是:=;当长是5的边是斜边时,第三边是:=3.第三边长是:或3.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正确对边进行讨论是解题的关键.6.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图示方式围成正方形ABCD,过各较长直角边的中点作垂线,围成面积为S的小正方形EFGH.已知AM为Rt△ABM较长直角边,AM=2EF,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A.12S B.10S C.9S D.8S【分析】设AM=2a.BM=b.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4a2+b2,由题意可知EF=(2a ﹣b)﹣2(a﹣b)=2a﹣b﹣2a+2b=b,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设AM=2a.BM=b.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4a2+b2由题意可知EF=(2a﹣b)﹣2(a﹣b)=2a﹣b﹣2a+2b=b,∵AM=2EF,∴2a=2b,∴a=b,∵正方形EFGH的面积为S,∴b2=S,∴正方形ABCD的面积=4a2+b2=9b2=9S,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选择题中的压轴题.7.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AF平分∠CAB,交CD于点E,交CB于点F.若AC=3,AB=5,则CE的长为()A.B.C.D.【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CAF+∠CFA=90°,∠FAD+∠AED=90°,根据角平分线和对顶角相等得出∠CEF=∠CFE,即可得出EC=FC,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解:过点F作FG⊥AB于点G,∵∠ACB=90°,CD⊥AB,∴∠CDA=90°,∴∠CAF+∠CFA=90°,∠FAD+∠AED=90°,∵AF平分∠CAB,∴∠CAF=∠FAD,∴∠CFA=∠AED=∠CEF,∴CE=CF,∵AF平分∠CAB,∠ACF=∠AGF=90°,∴FC=FG,∵∠B=∠B,∠FGB=∠ACB=90°,∴△BFG∽△BAC,∴=,∵AC=3,AB=5,∠ACB=90°,∴BC=4,∴=,∵FC=FG,∴=,解得:FC=,即CE的长为.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关键是推出∠CEF=∠CFE.8.如图,P为等腰△ABC内一点,过点P分别作三条边BC、CA、AB的垂线,垂足分别为D、E、F,已知AB=AC=10,BC=12,且PD:PE:PF=1:3:3,则AP的长为()A.B.C.7 D.8【分析】连接AP,根据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得到点P在∠A的平分线上,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BC,BD=DC,根据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连接AP,∵PE⊥AC,PF⊥AB,PE=PF,∴点P在∠A的平分线上,∵AB=AC,PD⊥BC,∴AD⊥BC,BD=DC=6,由勾股定理得,AD==8,设PD、PE、PF分别为x、3x、3x,则×12×8=×10×3x×2+×12×x,解得,x=,即PD=,∴AP=8﹣=,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角平分线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在△ABC中,AB=AC=5,BC=6,点M为BC边中点,MN⊥AC于点N,那么MN等于()A.B.C.D.【分析】连接AM,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到AM⊥BC,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M的长,再根据在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得MN的长.【解答】解:连接AM,∵AB=AC,点M为BC中点,∴AM⊥CM(三线合一),BM=CM,∵AB=AC=5,BC=6,∴BM=CM=3,在Rt△ABM中,AB=5,BM=3,∴根据勾股定理得:AM===4,=MN•AC=AM•MC,又∵S△AMC∴MN==.故选:C.【点评】考查了勾股定理,综合运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勾股定理.特别注意结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等于两条直角边的乘积除以斜边.10.如图,分别以直角△ABC的三边AB,BC,CA为直径向外作半圆,面积记为S1、S2、S3,则()A.S1>S2+S3B.S1=S2+S3 C.S1<S2+S3D.无法确定【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由勾股定理得,AB2=AC2+BC2,则S1=π×()2=π×()2+π×()2=S2+S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如图,在△ABC中,AB=BC=8,AO=BO,点M是射线CO上的一个动点,∠AOC=60°,则当△ABM为直角三角形时,AM的长为4或4或4.【分析】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M在AB下方且∠AMB=90°时,②当M在AB上方且∠AMB=90°时,③当∠ABM=90°时,分别根据含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的性质或勾股定理,进行计算求解即可.【解答】解:如图1,当∠AMB=90°时,∵O是AB的中点,AB=8,∴OM=OB=4,又∵∠AOC=∠BOM=60°,∴△BOM是等边三角形,∴BM=BO=4,∴Rt△ABM中,AM==4;如图2,当∠AMB=90°时,∵O是AB的中点,AB=8,∴OM=OA=4,又∵∠AOC=60°,∴△AOM是等边三角形,∴AM=AO=4;如图3,当∠ABM=90°时,∵∠BOM=∠AOC=60°,∴∠BMO=30°,∴MO=2BO=2×4=8,∴Rt△BOM中,BM==4,∴Rt△ABM中,AM==4,综上所述,当△ABM为直角三角形时,AM的长为4或4或4.故答案为:4或4或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含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的综合应用,运用分类讨论以及数形结合思想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AB=1,BC=,CD=,AD=3,且AB⊥BC.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分析】连接AC,由已知条件结合勾股定理求得S△ABC 、S△ACD的面积,从而求得四边形ABCD的面积.【解答】解:连接AC,∵AB⊥BC∴△ABC是直角三角形∴AC2=AB2+BC2=12+()2=()2∴AC=∴S△ABC=AB•BC=×1×=∵在△ACD中AC2+AD2=()2+32=()2=CD2∴△ACD是直角三角形.∴S△ACD=AC•AD=××3=∴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S△ABC +S△ACD=+=.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点评】解答此题要用到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已知三角形ABC的三边满足a2+b2=c2,则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隐含了整体的数学思想和正确运算的能力.13.在等腰直角△ABC中,AB=BC=5,P是△ABC内一点,且PA=,PC=5,则PB=.【分析】先依据题意作一三角形,再结合图形进行分析,在等腰直角△ABC中,已知PA、PC,通过辅助线求出AD,DC及PD边的长,进而PB可求.【解答】解:如图所示,过点B作BE⊥AC,过点P作PD,PF分别垂直AC,BE 在△APD中,PA2=PD2+AD2=5,在△PCD中,PC2=PD2+CD2,且AD+CD=5,解得AD=,CD=,PD=,在Rt△ABC中,BE=AE=,所以在Rt△BPF中,PB2=PF2+BF2==10,所以PB=.【点评】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运用.会画出简单的图形辅助解题.14.如图所示的螺旋形是由一系列直角三角形组成的,则第10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分析】分别求出图中所给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找出规律,即可解答.【解答】解:根据图形,运用勾股定理知,第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第二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推而广之,则第n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所以第10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点评】熟练运用勾股定理,能够根据具体数据进行推广,发现规律.15.如图是由正方形和直角三角形组成的勾股花盆图案,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10厘米,那么,图中四个阴影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是100平方厘米.【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几何意义解答.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边的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解答】解:由勾股定理的几何意义可知图中四个阴影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是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为100平方厘米.故答案为:100.【点评】勾股定理包含几何与数论两个方面,几何方面,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平方等于另外两边的平方和.这里,边的平方的几何意义就是以该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16.已知:如图,在直角△ABC中,AD=DE=EB,且CD2+CE2=1,则斜边AB的长为.【分析】作EM⊥BC,DN⊥BC,设AB=3x则BE=DE=AD=x;设BC=3y,则BM=MN=NC=y,2ME=ND,利用勾股定理分别列出:ME2+MC2=EC2,ND2+NC2=CD2,然后将两式相加,求得BE的长即可求得AB的长.【解答】解:作EM⊥BC,DN⊥BC.∵∠C=90°,∴∠BME=∠BND=90°,设AB=3x,则BE=DE=AD=x设BC=3y,则BM=MN=NC=y,2ME=ND,在Rt△CME中,ME2+MC2=EC2.(1)在Rt△CND中,ND2+NC2=CD2.(2)(1)+(2)得:5ME2+5y2=1,ME2+y2=,在Rt△BME中:BE2=BM2+ME2,即:x2=y2+ME2=,∴AB=3BE=.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勾股定理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设AB=3x,则BE=DE=AD=x;设BC=3y,则BM=MN=NC=y,2ME=ND,此题难度较大,属于难题.17.若一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则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线为.【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得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然后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得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线的长度.【解答】解:∵一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根据勾股定理知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为:=2;设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线为h,则××=×2×h,解得h=.故答案是:.【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解题时,借用了直角三角形的“等积转换”的知识.18.如图,△ABC中,∠C=90°,AC+BC=6,△ABC的面积为cm2,则斜边AB 的长是5cm.【分析】根据题意得到AC2+2AC•BC+BC2=36,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到AC•BC=,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即可.【解答】解:∵AC+BC=6,∴(AC+BC)2=AC2+2AC•BC+BC2=36,∵△ABC的面积为,∴A C•BC=,∴2AC•BC=11,∴AB==5,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三.解答题(共5小题)19.(1)如图1,在△ABC中,BC=3,AC=4,AB=5.D为AB边上一点,且△ACD 与△BCD的周长相等,则AD=2.(2)如图2,在△ABC中,BC=a,AC=b,AB2=BC2+AC2.E为BC边上一点,且△ABE与△ACE的周长相等;F为AC边上一点,且△ABF与△BCF的周长相等,求CE•CF(用含a,b的式子表示).【分析】(1)根据△ACD与△BCD的周长相等可得出AC+AD=BC+BD,再由AD+BD=5,联立求解方程组即可解出AD的长.(2)设AB=c,则c2=a2+b2,根据△ABE与△ACE的周长相等得出CE+AC=BE+AB=(AB+BC+AC),从而设CE=x可得出x的表达式,设CF=y,可得出y的表达式,进而求出CE•CF的值.【解答】解:(1)∵△ACD与△BCD的周长相等,∴AC+AD=BC+BD,即4+AD=3+BD,又AD+DB=5,解得:AD=2.(2)设AB=c,则c2=a2+b2,∵△ABE与△ACE的周长相等,∴CE+AC=BE+AB=(AB+BC+AC),设CE=x,∴x+b=(a+b+c),∴x=(a﹣b+c),设CF=y,同理可得y+a=(a+b+c),∴CE•CF=(a﹣b+c)•(b+c﹣a)=[c2﹣(a﹣b)2],∵c2=a2+b2,∴CE•CF=ab.【点评】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涉及的小知识点较多,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仔细审题,细化解题思路,难度较大.20.如图,在Rt△ABC中,∠ACB=90°,AD、BE、CF分别是三边上的中线.(1)若AC=1,BC=.求证:AD2+CF2=BE2;(2)是否存在这样的Rt△ABC,使得它三边上的中线AD、BE、CF的长恰好是一组勾股数?请说明理由.(提示:满足关系a2+b2=c2的3个正整数a、b、c称为勾股数.)【分析】(1)连接FD,根据三角形中线的定义求出CD、CE,再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可得FD=AC,然后分别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D2、CF2、BE2即可得证;(2)设两直角边分别为a、b,根据(1)的思路求出AD2、CF2、BE2,再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表示出a、b的关系,然后用a表示出AD、CF、BE,再进行判断即可.【解答】(1)证明:如图,连接FD,∵AD、BE、CF分别是三边上的中线,∴CD=BC=,CE=AC=,FD=AC=,由勾股定理得,AD2=AC2+CD2=12+()2=,CF2=CD2+FD2=()2+()2=,BE2=BC2+CE2=()2+()2=,∵+=,∴AD2+CF2=BE2;(2)解:设两直角边分别为a、b,∵AD、BE、CF分别是三边上的中线,∴CD=a,CE=b,FD=AC=a,由勾股定理得,AD2=AC2+CD2=b2+(a)2=a2+b2,CF2=CD2+FD2=(a)2+(b)2=a2+b2,BE2=BC2+CE2=a2+(b)2=a2+b2,∵AD2+CF2=BE2,∴a2+b2+a2+b2=a2+b2,整理得,a2=2b2,∴AD=b,CF=b,BE=b,∴CF:AD:BE=1::,∵没有整数是和的倍数,∴不存在这样的Rt△ABC.【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用两条直角边分别表示出三条中线的平方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21.如图,在Rt△ABC中,∠A=90°,D为斜边BC中点,DE⊥DF,求证:EF2=BE2+CF2.【分析】延长ED到G,使DG=DE,连接EF、FG、CG,由于DF=DF,∠EDF=∠FDG=90°,DG=DE,可得出△EDF≌△GDF,所以EF=FG,同理证出BE=CG,所以要证明EF2=BE2+CF2,只需证明FG2=FC2+CG2即可.【解答】证明:延长ED到G,使DG=DE,连接EF、FG、CG,如图所示:在△EDF和△GDF中,∴△EDF≌△GDF(SAS),∴EF=FG又∵D为斜边BC中点∴BD=DC在△BDE和△CDG中,,∴△BDE≌△CDG(SAS)∴BE=CG,∠B=∠BCG∴AB∥CG∴∠GCA=180°﹣∠A=180°﹣90°=90°在Rt△FCG中,由勾股定理得:FG2=CF2+CG2=CF2+BE2∴EF2=FG2=BE2+CF2.【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关键在于找出相应的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证明过程中运用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等价替换的方法.22.已知△ABC中,AB=AC.(1)如图1,在△ADE中,若AD=AE,且∠DAE=∠BAC,求证:CD=BE;(2)如图2,在△ADE中,若∠DAE=∠BAC=60°,且CD垂直平分AE,AD=3,CD=4,求BD的长;(3)如图3,在△ADE中,当BD垂直平分AE于H,且∠BAC=2∠ADB时,试探究CD2,BD2,AH2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分析】(1)求出∠DAC=∠BAE,再利用“边角边”证明△ACD和△ABE全等,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即可得证;(2)连接BE,先求出△ADE是等边三角形,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BE=CD,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BEA=∠CDA=30°,然后求出∠BED=90°,再利用勾股定理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3)过B作BF⊥BD,且BF=AE,连接DF,先求出四边形ABFE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可得AB=EF,设∠AEF=x,∠AED=y,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CAD,从而得到∠CAD=∠FED,然后利用“边角边”证明△ACD和△EFD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CD=DF,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1)如图1,证明:∵∠DAE=∠BAC,∴∠DAE+∠CAE=∠BAC+∠CAE,即∠DAC=∠BAE.在△ACD与△ABE中,,∴△ACD≌△ABE(SAS),∴CD=BE;(2)连接BE,∵CD垂直平分AE∴AD=DE,∵∠DAE=60°,∴△ADE是等边三角形,∴∠CDA=∠ADE=×60°=30°,∵△ABE≌△ACD,∴BE=CD=4,∠BEA=∠CDA=30°,∴BE⊥DE,DE=AD=3,∴BD=5;(3)如图,过B作BF⊥BD,且BF=AE,连接DF,则四边形ABFE是平行四边形,∴AB=EF,设∠AEF=x,∠AED=y,则∠FED=x+y,∠BAE=180°﹣x,∠EAD=∠AED=y,∠BAC=2∠ADB=180°﹣2y,∠CAD=360°﹣∠BAC﹣∠BAE﹣∠EAD=360°﹣(180°﹣2y)﹣(180°﹣x)﹣y=x+y,∴∠FED=∠CAD,在△ACD和△EFD中,,∴△ACD≌△EFD(SAS),∴CD=DF,而BD2+BF2=DF2,∴CD2=BD2+4AH2.【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作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23.大家在学完勾股定理的证明后发现运用“同一图形的面积不同表示方式相同”可以证明一类含有线段的等式,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称之为面积法.学有所用: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其一腰上的高为h,M是底边BC上的任意一点,M到腰AB、AC的距离分别为h1、h2.(1)请你结合图形来证明:h1+h2=h;(2)当点M在BC延长线上时,h1、h2、h之间又有什么样的结论.请你画出图形,并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3)利用以上结论解答,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条直线l1:y=x+3,l2:y=﹣3x+3,若l2上的一点M到l1的距离是.求点M的坐标.【分析】(1)根据S=S△ABM+S△AMC即可求出答案;△ABC(2)h1﹣h2=h;(3)先求得△ABC为等腰三角形,再根据(1)(2)的结果分①当点M在BC边上时,②当点M在CB延长线上时,求得M的坐标.③当点M在BC的延长线上时,h1=<h,不存在;【解答】(1)证明:连接AM,由题意得h1=ME,h2=MF,h=BD,∵S=S△ABM+S△AMC,△ABCS△ABM=×AB×ME=×AB×h1,S△AMC=×AC×MF=×AC×h2,=×AC×BD=×AC×h,AB=AC,又∵S△ABC∴×AC×h=×AB×h1+×AC×h2,∴h1+h2=h.(2)解:如图所示:h1﹣h2=h.(3)解:在y=x+3中,令x=0得y=3;令y=0得x=﹣4,所以A(﹣4,0),B(0,3)同理求得C(1,0).AB==5,AC=5,所以AB=AC,即△ABC为等腰三角形.①当点M在BC边上时,由h1+h2=h得:+M y=OB,M y=3﹣=,把它代入y=﹣3x+3中求得:M x=,所以此时M(,).②当点M在CB延长线上时,由h1﹣h2=h得:M y﹣=OB,M y=3+=,把它代入y=﹣3x+3中求得:M x=﹣,所以此时M (﹣,).③当点M在BC的延长线上时,h1=<h,不存在;综上所述:点M的坐标为M (,)或(﹣,).【点评】(1)(2)的结果容易得到,解答(3)时,注意要灵活应用(1)(2)的结果.第31页(共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