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试题分类综合型问题
中考数学专题练习 综合问题(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数学试题
综合题综合题是初中数学中涵盖广、综合性最强的题型,它可以包含初中阶段所学的代数、平面几何、解析几何、统计概率的若干知识点和各种数学思想方法,还能有机结合探索性、开放性等有关问题;它既突出考查了初中数学的主干知识,又突出了与高中衔接的重要内容,如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形、圆等.它不但考查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可以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迁移整合能力;既考查学生对几何与代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多角度、多层面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考查学生知识网络化、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前面专题已对代数之方程和不等式综合问题、函数之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综合问题、函数之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综合问题、代数和函数综合问题、静态几何之综合问题等有过介绍,本专题主要原创编写代数和平面几何的综合问题、代数和统计概率的综合问题、平面几何和统计概率的综合问题、解析几何和统计概率的综合问题、平面几何和解析几何的综合问题模拟题。
1.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11x+30=0 的两个解恰好分别是等腰△ABC的底边长和腰长,则△ABC底边上的高为。
【答案】4或1192。
【考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勾股定理,分类思想的应用。
1. 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m +2)x +(2m -1)=0的一个根是2,请求出方程的另一个根,并求以此两根为边长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答案】解:∵此方程的一个根是1,∴12-1×(m +2)+(2m -1)=0,解得,m=2, 则方程的另一根为:m +2-1=2+1=3。
①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是1、3时,该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131322⋅⋅=。
②当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和斜边分别是1、3时,由勾股定理得该直角三角形的另一直角边为22;则该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112222⋅⋅=。
综上所述,该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32或2。
中考数学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几何综合问题
中考数学压轴题分类解析汇编几何综合问题24. (2012湖北恩施12分)如图,AB 是⊙O 的弦,D 为OA 半径的中点,过D 作CD ⊥OA 交弦AB 于点E ,交⊙O 于点F ,且CE=CB .(1)求证:BC 是⊙O 的切线;(2)连接AF ,BF ,求∠ABF 的度数;(3)如果CD=15,BE=10,sinA=513,求⊙O 的半径.【答案】解:(1)证明:连接OB ,∵OB=OA ,CE=CB ,∴∠A=∠OBA ,∠CEB=∠ABC 。
又∵CD ⊥OA ,∴∠A+∠AED=∠A+∠CEB=90°。
∴∠OBA+∠ABC=90°。
∴OB ⊥BC 。
∴BC 是⊙O 的切线。
(2)连接OF ,AF ,BF ,∵DA=DO ,CD ⊥OA ,∴△OAF 是等边三角形。
∴∠AOF=60°。
∴∠ABF=12∠AOF=30°。
(3)过点C 作CG ⊥BE 于点G ,由CE=CB ,∴EG=12BE=5。
易证Rt △ADE ∽Rt △CGE ,∴sin∠ECG=sin∠A=5 13,∴EG5CE==135sin ECG13=∠。
∴CG12 ==。
又∵CD=15,CE=13,∴DE=2,由Rt△ADE∽Rt△CGE得AD DECG GE=,即AD2125=,解得24AD5=。
∴⊙O的半径为2AD=485。
【考点】等腰(边)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关系,切线的判定,圆周角定理,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分析】(1)连接OB,有圆的半径相等和已知条件证明∠OBC=90°即可证明BC是⊙O的切线。
(2)连接OF,AF,BF,首先证明△OAF是等边三角形,再利用圆周角定理: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是所对圆心角的一半即可求出∠ABF的度数。
(3)过点C作CG⊥BE于点G,由CE=CB,可求出EG=12BE=5,由Rt△ADE∽Rt△CGE和勾股定理求出DE=2,由Rt△ADE∽Rt△CGE求出AD的长,从而求出⊙O的半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中考真题分类(解答题)专练:第12章 全等三角形 综合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中考真题分类(解答题)专练:第12章全等三角形综合1.(2020•西藏)如图,△ABC中,D为BC边上的一点,AD=AC,以线段AD为边作△ADE,使得AE=AB,∠BAE=∠CAD.求证:DE=CB.2.(2020•鞍山)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D=90°,点E,F分别在AB,AD上,AE=AF,CE=CF,求证:CB=CD.3.(2020•大连)如图,△ABC中,AB=AC,点D,E在边BC上,BD=CE.求证:∠ADE=∠AED.4.(2020•河池)(1)如图(1),已知CE与AB交于点E,AC=BC,∠1=∠2.求证:△ACE≌△BCE.(2)如图(2),已知CD的延长线与AB交于点E,AD=BC,∠3=∠4.探究AE与BE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5.(2020•吉林)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边AB上,且BD=CA,过点D作DE∥AC,并截取DE=AB,且点C,E在AB同侧,连接BE.求证:△DEB≌△ABC.6.(2020•镇江)如图,AC是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1=∠B,点E、F分别在AB、BC上,BE=CD,BF=CA,连接EF.(1)求证:∠D=∠2;(2)若EF∥AC,∠D=78°,求∠BAC的度数.7.(2020•昆明)如图,AC是∠BAE的平分线,点D是线段AC上的一点,∠C=∠E,AB=AD.求证:BC=DE.8.(2020•黄石)如图,AB=AE,AB∥DE,∠DAB=70°,∠E=40°.(1)求∠DAE的度数;(2)若∠B=30°,求证:AD=BC.9.(2020•广州)如图,AB=AD,∠BAC=∠DAC=25°,∠D=80°.求∠BCA的度数.10.(2020•云南)如图,已知AD=BC,BD=AC.求证:∠ADB=∠BCA.11.(2020•烟台)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E是边AC上一定点,点D是直线BC上一动点,以DE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DEF,连接CF.【问题解决】如图1,若点D在边BC上,求证:CE+CF=CD;【类比探究】如图2,若点D在边BC的延长线上,请探究线段CE,CF与CD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12.(2020•宜宾)如图,在△ABC中,点D是边BC的中点,连结AD并延长到点E,使DE =AD,连结CE.(1)求证:△ABD≌△ECD;(2)若△ABD的面积为5,求△ACE的面积.13.(2020•常州)已知:如图,点A、B、C、D在一条直线上,EA∥FB,EA=FB,AB=CD.(1)求证:∠E=∠F;(2)若∠A=40°,∠D=80°,求∠E的度数.14.(2020•北京)在△ABC中,∠C=90°,AC>BC,D是AB的中点.E为直线AC上一动点,连接DE.过点D作DF⊥DE,交直线BC于点F,连接EF.(1)如图1,当E是线段AC的中点时,设AE=a,BF=b,求EF的长(用含a,b的式子表示);(2)当点E在线段CA的延长线上时,依题意补全图2,用等式表示线段AE,EF,B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15.(2020•菏泽)如图,在△ABC中,∠ACB=90°,点E在AC的延长线上,ED⊥AB于点D,若BC=ED,求证:CE=DB.16.(2020•泸州)如图,AC平分∠BAD,AB=AD.求证:BC=DC.17.(2020•南充)如图,点C在线段BD上,且AB⊥BD,DE⊥BD,AC⊥CE,BC=DE.求证:AB=CD.18.(2020•无锡)如图,已知AB∥CD,AB=CD,BE=CF.求证:(1)△ABF≌△DCE;(2)AF∥DE.19.(2020•铜仁市)如图,∠B=∠E,BF=EC,AC∥DF.求证:△ABC≌△DEF.20.(2020•内江)如图,点C、E、F、B在同一直线上,点A、D在BC异侧,AB∥CD,AE =DF,∠A=∠D.(1)求证:AB=CD;(2)若AB=CF,∠B=40°,求∠D的度数.参考答案1.证明:∵∠BAE=∠CAD,∴∠BAE+∠BAD=∠CAD+∠BAD,即∠DAE=∠CAB,在△ADE和△ACB中,,∴△ADE≌△ACB(SAS),∴DE=CB.2.证明:连接AC,在△AEC与△AFC中,∴△AEC≌△AFC(SSS),∴∠CAE=∠CAF,∵∠B=∠D=90°,∴CB=CD.3.证明:∵AB=AC,∴∠B=∠C(等边对等角),在△ABD和△ACE中,∴△ABD≌△ACE(SAS),∴AD=AE(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ADE=∠AED(等边对等角).4.(1)证明:在△ACE和△BCE中,∵,∴△ACE≌△BCE(SAS);(2)AE=BE.理由如下:在CE上截取CF=DE,在△ADE和△BCF中,∵,∴△ADE≌△BCF(SAS),∴AE=BF,∠AED=∠CFB,∵∠AED+∠BEF=180°,∠CFB+∠EFB=180°,∴∠BEF=∠EFB,∴BE=BF,∴AE=BE.5.证明:∵DE∥AC,∴∠EDB=∠A.在△DEB与△ABC中,,∴△DEB≌△ABC(SAS).6.证明:(1)在△BEF和△CDA中,,∴△BEF≌△CDA(SAS),∴∠D=∠2;(2)∵∠D=∠2,∠D=78°,∴∠D=∠2=78°,∵EF∥AC,∴∠2=∠BAC=78°.7.证明:∵AC是∠BAE的平分线,∴∠BAC=∠DAE,,∴△BAC≌△DAE(AAS),∴BC=DE.8.解(1)∵AB∥DE,∠E=40°,∴∠EAB=40°,∵∠DAB=70°,∴∠DAE=30°;(2)证明:在△ADE与△BCA中,,∴△ADE≌△BCA(ASA),∴AD=BC.9.解:在△ABC与△ADC中,,∴△ABC≌△ADC(SAS),∴∠D=∠B=80°,∴∠BCA=180°﹣25°﹣80°=75°.10.证明:在△ADB和△BCA中,,∴△ADB≌△BCA(SSS),∴∠ADB=∠BCA.11.【问题解决】证明:在CD上截取CH=CE,如图1所示:∵△ABC是等边三角形,∴∠ECH=60°,∴△CEH是等边三角形,∴EH=EC=CH,∠CEH=60°,∵△DEF是等边三角形,∴DE=FE,∠DEF=60°,∴∠DEH+∠HEF=∠FEC+∠HEF=60°,∴∠DEH=∠FEC,在△DEH和△FEC中,,∴△DEH≌△FEC(SAS),∴DH=CF,∴CD=CH+DH=CE+CF,∴CE+CF=CD;【类比探究】解:线段CE,CF与CD之间的等量关系是FC=CD+CE;理由如下:∵△ABC是等边三角形,∴∠A=∠B=60°,过D作DG∥AB,交AC的延长线于点G,如图2所示:∵GD∥AB,∴∠GDC=∠B=60°,∠DGC=∠A=60°,∴∠GDC=∠DGC=60°,∴△GCD为等边三角形,∴DG=CD=CG,∠GDC=60°,∵△EDF为等边三角形,∴ED=DF,∠EDF=∠GDC=60°,∴∠EDG=∠FDC,在△EGD和△FCD中,,∴△EGD≌△FCD(SAS),∴EG=FC,∴FC=EG=CG+CE=CD+CE.12.证明:(1)∵D是BC中点,∴BD=CD,在△ABD与△CED中,∴△ABD≌△ECD(SAS);(2)在△ABC中,D是边BC的中点,∴S△ABD =S△ADC,∵△ABD≌△ECD,∴S△ABD =S△ECD,∵S△ABD=5,∴S△ACE =S△ACD+S△ECD=5+5=10,答:△ACE的面积为10.13.证明:(1)∵EA∥FB,∴∠A=∠FBD,∴AB+BC=CD+BC,即AC=BD,在△EAC与△FBD中,,∴△EAC≌△FBD(SAS),∴∠E=∠F;(2)∵△EAC≌△FBD,∴∠ECA=∠D=80°,∵∠A=40°,∴∠E=180°﹣40°﹣80°=60°,答:∠E的度数为60°.14.解:(1)∵D是AB的中点,E是线段AC的中点,∴DE∥BC,DE=BC,∵∠ACB=90°,∴∠DEC=90°,∵DF⊥DE,∴∠EDF=90°,∴四边形CEDF是矩形,∴DE=CF=BC,∴CF=BF=b,∵CE=AE=a,∴EF=;(2)AE2+BF2=EF2.证明:过点B作BM∥AC,与ED的延长线交于点M,连接MF,则∠AED=∠BMD,∠CBM=∠ACB=90°,∵D点是AB的中点,在△ADE和△BDM中,,∴△ADE≌△BDM(AAS),∴AE=BM,DE=DM,∵DF⊥DE,∴EF=MF,∵BM2+BF2=MF2,∴AE2+BF2=EF2.15.证明:∵ED⊥AB,∴∠ADE=∠ACB=90°,∠A=∠A,BC=DE,∴△ABC≌△AED(AAS),∴AE=AB,AC=AD,∴CE=BD.16.证明:∵AC平分∠BAD,∴∠BAC=∠DAC,又∵AB=AD,AC=AC,∴△ABC≌△ADC(SAS),∴BC=CD.17.证明:∵AB⊥BD,ED⊥BD,AC⊥CE,∴∠ACE=∠ABC=∠CDE=90°,∴∠ACB+∠ECD=90°,∠ECD+∠CED=90°,∴∠ACB=∠CED.在△ABC和△CDE中,,∴△ABC≌△CDE(ASA),∴AB=CD.18.证明:(1)∵AB∥CD,∴∠B=∠C,∵BE=CF,∴BE﹣EF=CF﹣EF,即BF=CE,在△ABF和△DCE中,,∴△ABF≌△DCE(SAS);(2)∵△ABF≌△DCE,∴∠AFB=∠DEC,∴∠AFE=∠DEF,∴AF∥DE.19.证明:∵AC∥DF,∴∠ACB=∠DFE,∵BF=CE,∴BC=EF,在△ABC和△DEF中,,∴△ABC≌△DEF(ASA).20.(1)证明:∵AB∥CD,∴∠B=∠C,在△ABE和△DCF中,,∴△ABE≌△DCF(AAS),∴AB=CD;(2)解:∵△ABE≌△DCF,∴AB=CD,BE=CF,∠B=∠C,∵∠B=40°,∴∠C=40°∵AB=CF,∴CF=CD,∴∠D=∠CFD=(180°﹣40°)=70°.。
初三中考数学必考题型
初三中考数学必考题型
中考数学必考题型有很多,不同的考试和难度都会有所侧重。
以下是常见的一些题型和知识点,仅供您参考:
1. 选择题:考察基础概念和计算能力,包括代数式化简、方程求解、几何性质等。
2. 填空题:考察计算和推理能力,包括几何作图、代数变形、函数性质等。
3. 解答题:考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包括函数与方程、几何证明与计算、概率与统计等。
4. 综合题:考察知识整合和问题解决能力,包括函数与几何、方程与不等式、几何变换等。
无论考试形式如何变化,关键是要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备考指导,建议查阅中考数学备考资料或咨询数学老师。
九年级数学中考2021年复习分类压轴大题专题:三角形综合题【含答案】
九年级数学中考2021年复习分类压轴大题专题:三角形综合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B(2,2),以OB为一边作等边△OAB(点A在x轴正半轴上).(1)若点C是y轴上任意一点,连接AC,在直线AC上方以AC为一边作等边△ACD.①如图1,当点D落在第二象限时,连接BD,求证:AB⊥BD;②若△ABD是等腰三角形,求点C的坐标;(2)如图2,若FB是OA边上的中线,点M是FB一动点,点N是OB一动点,且OM+NM 的值最小,请在图2中画出点M、N的位置,并求出OM+NM的最小值.2.在△ABC中,AB=AC,CD是AB边上的高,若AB=10,BC=.(1)求CD的长.(2)动点P在边AB上从点A出发向点B运动,速度为1个单位/秒;动点Q在边AC上,从点A出发向点C运动,速度为v个单位/秒(v>1).设运动的时间为t(t>0),当点Q到点C时,两个点都停止运动.①若当v=2时,CP=BQ,求t的值.②若在运动过程中存在某一时刻,使CP=BQ成立,求v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并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3.如图1,直线AB分别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OC平分∠AOB交AB于点C,点D为线段AB上一点,过点D作DE∥OC交y轴于点E,已知AO=m,BO=n,且m、n满足n2﹣8n+16+|n﹣2m|=0.(1)求A、B两点的坐标;(2)若点D为AB中点,求OE的长;(3)如图2,若点P(x,﹣2x+4)为直线AB在x轴下方的一点,点E是y轴的正半轴上一动点,以E为直角顶点作等腰直角△PEF,使点F在第一象限,且F点的横、纵坐标始终相等,求点P的坐标.4.在等边△ABC中,线段AM为BC边上的中线.动点D在直线AM上时,以CD为一边在CD 的下方作等边△CDE,连结BE.(1)若点D在线段AM上时(如图1),则AD BE(填“>”、“<”或“=”),∠CAM=度;(2)设直线BE与直线AM的交点为O.①当动点D在线段AM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试判断AD与B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②当动点D在直线AM上时,试判断∠AOB是否为定值?若是,请直接写出∠AOB的度数;若不是,请说明理由.5.提出问题:如图1,在直角△ABC中,∠BAC=90°,点A正好落在直线l上,则∠1、∠2的关系为.探究问题:如图2,在直角△ABC中,∠BAC=90°,AB=AC,点A正好落在直线l上,分别作BD⊥l 于点D,CE⊥l于点E,试探究线段BD、CE、D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解决问题:如图3,在△ABC中,∠CAB、∠CBA均为锐角,点A、B正好落在直线l上,分别以A、B为直角顶点,向△ABC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CE和等腰直角三角形BCF,分别过点E、F 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为M、N.①试探究线段EM、AB、FN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②若AC=3,BC=4,五边形EMNFC面积的最大值为.6.如图,在Rt△ABC中,AC=BC,∠ACB=90°,D、E分别在AC、BC上,连接AE、BD交于点O,且CD=CE.(1)如图1,求证:AO=BO.(2)如图2,F是BD的中点,试探讨AE与CF的位置关系.(3)如图3,F、G分别是BD、AE的中点,若AC=,CE=,求△CGF的面积.7.在Rt△ABC中,∠BAC=90°,AB=AC,P是直线AC上的一点,连接BP,过点C作CD⊥BP,交直线BP于点D.(1)当点P在线段AC上时,如图①,求证:BD﹣CD=AD;(2)当点P在直线AC上移动时,位置如图②、图③所示,线段CD,BD与AD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8.几何探究题(1)发现:在平面内,若AB=a,BC=b,其中b>a.当点A在线段BC上时,线段AC的长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当点A在线段CB延长线上时,线段AC的长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2)应用:点A为线段BC外一动点,如图2,分别以AB、AC为边,作等边△ABD和等边△ACE,连接CD、BE.①证明:CD=BE;②若BC=5,AB=2,则线段BE长度的最大值为.(3)拓展: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2,0),点B的坐标为(7,0),点P为线AB外一动点,且PA=2,PM=PB,∠BPM=90°.请直接写出线段AM长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9.如图1,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A(0,4)、B(1,0)且以AB为直角边作等腰Rt △ABC,∠CAB=90°,AB=AC.(1)如图1,求C点坐标;(2)如图2,在图1中过C点作CD⊥x轴于D,连接AD,求∠ADC的度数;(3)如图3,点A在y轴上运动,以OA为直角边作等腰Rt△OAE,连接EC,交y轴于F,试问A点在运动过程中S△AOB :S△AEF的值是否会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变化,请说明理由.10.已知,在△ABC中,∠A=90°,AB=AC,点D为BC的中点.(1)问题发现如图①,若点E、F分别是AB,AC的中点,连接DE,DF,EF,则线段DE与DF的数量关系是,线段DE与DF的位置关系是;(2)拓展探究如图②,若点E,F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BE=AF,连接DE,DF,EF,上述结论是否依然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解决问题当点E,F分别为AB,CA延长线上的点,且BE=AF=AB=2,连接DE,DF,EF,直接写出△DEF的面积.参考答案1.(1)①证明:∵△OAB和△ACD是等边三角形,∴BO=AO=AB,AC=AD,∠OAB=∠CAD=60°,∴∠BAD=∠OAC,在△ABD和△AOC中,,∴△ABD≌△AOC(SAS),∴∠ABD=∠AOC=90°,∴AB⊥BD;②解:存在两种情况:当点D落在第二象限时,如图1所示:作BM⊥OA于M,∵B(2,2),∴OM=2,BM=2,∵△OAB是等边三角形,∴AO=2OM=4,同①得:△ABD≌△AOC(SAS),∴BD=OC,∠ABD=∠OAC=90°,若△ABD是等腰三角形,则BD=AB,∴OC=AB=OA=4,∴C(0,﹣4);当点D落在第一象限时,如图1﹣1所示:作BM⊥OA于M,∵B(2,2),∴OM=2,BM=2,∵△OAB是等边三角形,∴AO=2OM=4,同①得:△ABD≌△AOC(SAS),∴BD=OC,∠ABD=∠OAC=90°,若△ABD是等腰三角形,则BD=AB,∴OC=AB=OA=4,∴C(0,4);综上所述,若△ABD是等腰三角形,点C的坐标为(0,﹣4)或(0,4);(2)解:作ON'⊥AB于N',作MN⊥OB于N,如图2所示:∵△OAB是等边三角形,ON'⊥AB,FB是OA边上的中线,∴AN'=AB=2,BF⊥OA,BF平分∠ABO,∵ON'⊥AB,MN⊥OB,∴MN=MN',∴N'和N关于BF对称,此时OM+MN的值最小,∴OM+MN=OM+MN'=ON,∵ON===2,∴OM+MN=2;即OM+NM的最小值为2.2.解:(1)如图,作AE⊥BC于点E,∵AB=AC∴BE=BC=2在Rt△ABE中,AE===4∵S=BC•AE=AB•CD△ABC∴CD===8答:CD的长为8.(2)过点B作BF⊥AC于点F,当点Q在AF之间时,如图所示:=AC•BF=AB•CD∵S△ABC∵AB=AC∴BF=CD在Rt△CDP和Rt△BQF中,∵CP=BQ,CD=BF∴Rt△CDP≌Rt△BQF(HL)∴PD=QF在Rt△ACD中,CD=8,AC=AB=10 ∴AD==6同理可得AF=6∴PD=AD=AP=6﹣t,QF=AF﹣AQ=6﹣2t由PD=QF得6﹣t=6﹣2t,解得t=0 ∵t>0,此种情况不符合题意,舍去;当点Q在FC之间时,如图所示:此时PD=6﹣t,QF=2t﹣6,由PD=QF,得6﹣t=2t﹣6解得t=4综上得t的值为4.②同①可知:v>1时,Q在AF之间不存在CP=BQ,Q在FC之间存在CP=BQ,Q在F点时,显然CP不等于BQ.∵运动时间为t,则AP=t,AQ=vt,∴PD=6﹣t,QF=vt﹣6,由DP=QF,得6﹣t=vt﹣6整理得v=∵Q在FC之间,即AF<AQ≤AC∴6<vt≤10,代入v=得6<12﹣t≤10,解得2≤t<6所以v=(2≤t<6).3.解:(1)∵n2﹣8n+16+|n﹣2m|=0,∴(n﹣4)2+|n﹣2m|=0,∵(n﹣4)2≥0,|n﹣2m|≥0,∴(n﹣4)2=0,|n﹣2m|=0,∴m=2,n=4,∴点A为(2,0),点B为(0,4);(2)延长DE交x轴于点F,延长FD到点G,使得DG=DF,连接BG,设OE=x,∵OC平分∠AOB,∴∠BOC=∠AOC=45°,∵DE∥OC,∴∠EFO=∠FEO=∠BEG=∠BOC=∠AOC=45°,∴OE=OF=x,在△ADF和△BDG中,,∴△ADF≌△BDG(SAS),∴BG=AF=2+x,∠G=∠AFE=45°,∴∠G=∠BEG=45°,∴BG=BE=4﹣x,∴4﹣x=2+x,解得:x=1,∴OE=1;(3)如图2,分别过点F、P作FM⊥y轴于点M,PN⊥y轴于点N,设点E为(0,m),∵点P的坐标为(x,﹣2x+4),∴PN=x,EN=m+2x﹣4,∵∠PEF=90°,∴∠PEN+∠FEM=90°,∵FM⊥y轴,∴∠MFE+∠FEM=90°,∴∠PEN=∠MFE,在△EFM和△PEN中,,∴△EFM≌△PEN(AAS),∴ME=NP=x,FM=EN=m+2x﹣4,∴点F为(m+2x﹣4,m+x),∵F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m+2x﹣4=m+x,解得:x=4,∴点P为(4,﹣4).4.解:(1))∵△ABC与△DEC都是等边三角形∴AC=BC,CD=CE,∠ACB=∠DCE=60°∴∠ACD+∠DCB=∠DCB+∠BCE∴∠ACD=∠BCE.在△ADC和△BEC中,∴△ACD≌△BCE(SAS),∴AD=BE;∵△ABC是等边三角形,∴∠BAC=60°.∵线段AM为BC边上的中线∴∠CAM=∠BAC,∴∠CAM=30°.故答案为:=,30;(2)①AD=BE,理由如下:∵△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AB=BC,DC=EC,∠ACB=∠DCE=60°,∵∠ACD=∠ACB﹣∠DCB,∠BCE=∠DCE﹣∠DCB,∴∠ACD=∠BCE,∴△ACD≌△BCE(SAS)∴AD=BE.②∠AOB是定值,∠AOB=60°,理由如下:当点D在线段AM上时,如图1,由①知△ACD≌△BCE,则∠CBE=∠CAD=30°,又∠ABC=60°,∴∠CBE+∠ABC=60°+30°=90°,∵△ABC是等边三角形,线段AM为BC边上的中线∴AM平分∠BAC,即,∴∠BOA=90°﹣30°=60°.当点D在线段AM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ABC与△DEC都是等边三角形∴AC=BC,CD=CE,∠ACB=∠DCE=60°∴∠ACB+∠DCB=∠DCB+∠DCE∴∠ACD=∠BCE在△ACD和△BCE中,∴△ACD≌△BCE(SAS)∴∠CBE=∠CAD=30°,同理可得:∠BAM=30°,∴∠BOA=90°﹣30°=60°.5.解:(1)∵∠BAC=90°,∴∠1+∠2=90°;故答案为:∠1+∠2=90°;(2)DE=CE+BD,理由如下:∵BD⊥l于点D,CE⊥l,∴∠BDA=∠CEA=90°,∴∠1+∠ABD=90°,又∵∠1+∠2=90°,∴∠2=∠ABD,又∵AB=AC,∠BDA=∠AEC,∴△ABD≌△CAE(AAS)∴BD=AE,CE=AD,∴DE=AD+AE=CE+BD;(3)①AB=EM+FN,理由如下:如图,过点C作CH⊥AB于H,∵△AE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E=AC,∠EAC=90°,∵∠EAM+∠CAH=90°,∠ACH+∠CAH=90°,∴∠ACH=∠EAM,又∵AE=AC,∠EMA=∠AHC=90°,∴△AEM≌△CAH(AAS),∴EM=AH,AM=CH,同理可得:△BCH≌△FBN(AAS),∴BH=FN,CH=BN,∴AB=AH+BH=EM+FN;②∵△AEM≌△CAH,△BCH≌△FBN,∴S△AEM =S△CAH,S△BCH=S△FBN,∴五边形EMNFC面积=S△AEC +S△BCF+2S△ABC=+2S△ABC,∵当AC⊥BC时,△ABC的最大面积为6,∴五边形EMNFC面积的最大值=+12=,故答案为:.6.解:(1)如图1中,在△ACE和△BCD中,,∴△ACE≌△BCD(SAS),∴∠CAE=∠CBD,∵CA=CB,∴∠CAB=∠CBA,∴∠OAB=∠OBA,∴OA=OB.(2)如图2,设AE与CF的交点为M,在Rt△BCD中,点F是BD的中点,∴CF=BF,∴∠BCF=∠CBF,由(1)知,∠CAE=∠CBD,∴∠BCF=∠CAE,∴∠CAE+∠ACF=∠BCF+∠ACF=∠ACB=90°,∴∠AMC=90°,∴AE⊥CF;(3)如图3,设AE与CF的交点为M,∵AC=,∴BC=AC=,∵CE=,∴CD=CE=,在Rt△BC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BD==,∵点F是BD中点,∴CF=DF=BD=,同理:EG=AE=,连接EF,过点F作FH⊥BC,∵∠ACB=90°,点F是BD的中点,∴FH=CD=,=CE•FH=××=,∴S△CEF由(2)知,AE⊥CF,=CF•ME=×ME=ME,∴S△CEF∴ME=,∴ME=,∴GM=EG﹣ME=﹣=,=CF•GM=××=.∴S△CFG7.解:(1)证明:如图1,在BD上截取BE=CD,∵∠BAC=∠BDC=90°,∴∠ABP+∠APB=90°,∠ACD+∠DPC=90°.∵∠APB=∠DPC,∴∠ABP=∠ACD.又AB=AC,∴△ABE≌△ACD(SAS),∴AE=AD,∠BAE=∠CAD.∴∠EAD=∠EAP+∠CAD=∠EAP+∠BAE=90°.在Rt△AED中,DE2=AE2+AD2=2AD2,∴∴;(2)如图2,CD﹣BD=AD.在CD上截取CE=BD,连接AE,由(1)可知△ADB≌△AEC,∴AE=AD,∠BAD=∠CAE,∴∠EAD=∠BAE+∠BAD=∠BAE+∠CAE=90°,在Rt△AED中,DE2=AE2+AD2=2AD2,∴DE=AD,∴CD﹣BD=CD﹣CE=DE=AD,∴CD﹣BD=AD.如图3,CD+BD=AD.延长DC至点E,使得CE=BD,连接AE,∵∠BAC=∠BDC=90°,∴∠ABD+∠ACD=180°,∠ACD+∠ACE=180°,∴∠ABD=∠ACE,在△ABD和△ACE中,,∴△ADB≌△AEC(SAS),∴AE=AD,∠BAD=∠CAE,∴∠EAD=∠CAE+∠CAD=∠BAD+∠CAD=90°,在Rt△AED中,DE2=AE2+AD2=2AD2,∴DE=AD,∴CD+BD=CD+CE=DE=AD.8.解:(1)∵当点A在线段BC上时,线段AC的长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BC﹣AB,∵BC=b,AB=a,∴BC﹣AB=b﹣a,当点A在线段CB延长线上时,线段AC的长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BC+AB,∵BC=b,AB=a,∴BC+AB=b+a,故答案为:b﹣a,b+a;(2)①CD=BE,理由:∵△ABD与△ACE是等边三角形,∴AD=AB,AC=AE,∠BAD=∠CAE=60°,∴∠BAD+∠BAC=∠CAE+∠BAC,即∠CAD=∠EAB,在△CAD与△EAB中,,∴△CAD≌△EAB(SAS),∴CD=BE;②∵线段BE长的最大值=线段CD的最大值,∴由(1)知,当线段CD的长取得最大值时,点D在CB的延长线上,∴最大值为BE=CD=BD+BC=AB+BC=5+2=7;故答案为:7.(3)最大值为5+2;∴P(2﹣,).如图1,连接BM,∵将△APM绕着点P顺时针旋转90°得到△PBN,连接AN,则△AP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N=PA=2,BN=AM,∵A的坐标为(2,0),点B的坐标为(7,0),∴AO=2,OB=7,∴AB=5,∴线段AM长的最大值=线段BN长的最大值,∴当N在线段BA的延长线时,线段BN取得最大值,最大值=AB+AN,∵AN=AP=2,∴最大值为 5+2;如图2,过P作PE⊥x轴于E,∵△AP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E=AE=,∴OE=OA﹣AE=2﹣,∴P(2﹣,).9.解:(1)如图①,∵A(0,4)、B(1,0),∴OA=4,OB=1,过点C作CG⊥y轴于G,∴∠AGC=90°=∠BOA,∴∠OAB+∠OBA=90°∵∠CAB=90°,∴∠OAB+∠GAC=90°,∴∠OBA=∠GAC,∵AB=AC,∴△AOB≌△CGA(AAS),∴CG=OA=4,AG=OB=1,∴OG=OA+AG=5,∴C(4,5);(2)由(1)知,OA=4,点C(4,5),∵CD⊥x轴,∴点D(4,0),∴OD=4,∴OA=OD,∠OAD =45°,∵CD ⊥x 轴,∴CD ∥y 轴,∴∠ADC =∠OAD =45°;(3)A 点在运动过程中S △AOB :S △AEF 的值不会发生变化,理由:设点A 的坐标为(0,a ),①当点A 在y 轴正半轴上时,连接CE 交y 轴于F ,∴点C ,E 在y 轴的两侧,即点E 在y 轴左侧,同(1)的方法得,C (a ,a +1),∵△OA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E ⊥OA ,∴E (﹣a ,a ),∴直线CE 的解析式为y =x +a +,∴F (0,a +), ∴AF =a +﹣a =, ∵OB =1, ∴=2;②当点A 在y 轴负半轴上时,同①的方法得,C (﹣a ,a ﹣1),E (a ,a ), ∴直线CE 的解析式为y =x +a ﹣,∴F (0,a ﹣), ∴AF =, ∴=2.即A 点在运动过程中S △AOB :S △AEF 的值不会发生变化.10.解:(1)结论:DE=DF,DE⊥DF.理由:连接AD,∵AB=AC,∠BAC=90°,BD=CD,∴AD⊥BC,∴AD=BD=CD,∴∠ADB=∠ADC=90°,∵AE=EB,AF=FC,∴DE⊥AB,DF⊥AC,∴DE=AB,DF=AC,∴DE=DF.∵∠DEA=∠EAF=∠DFA=90°,∴∠EDF=90°,∴DE⊥DF,故答案为:DE=DF,DE⊥DF.(2)结论成立,DE=DF;DE⊥DF.证明:如解图①,连接AD,∵AB=AC,∠BAC=90°,点D为BC的中点,∴,且AD平分∠BAC,∴∠BAD=∠CAD=45°,在△BDE和△ADF中,∴△BDE≌△ADF(SAS),∴DE=DF,∠BDE=∠ADF,∵∠BDE+∠ADE=90°,∴∠ADF+∠ADE=90°,即∠EDF=90°,即DE⊥DF;(3)如图③,连接AD,∵AB=AC,∴△ABC为等腰三角形,∵∠BAC=90°,点D为BC的中点,∴AD=BD,AD⊥BC,∴∠DAC=∠ABD=45°,∴∠DAF=∠DBE=135°,又∵AF=BE,∴△DAF≌△DBE(SAS),∴DF=DE,∠FDA=∠EDB,∴∠EDF=∠EDB+∠FDB=∠FDA+∠FDB=∠ADB=90°,∴△D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E=CF=2+4=6,在Rt△AEF中,EF2=AF2+AE2=22+62=40,∴,∴.。
2014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真题分类解析汇编(44)综合性问题
综合性问题一、选择题1. (2014•安徽省,第8题4分)如图,Rt△ABC中,AB=9,BC=6,∠B=90°,将△ABC折叠,使A点与BC的中点D重合,折痕为MN,则线段BN的长为()A.B.C.4D.5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设BN=x,则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N=AN=9﹣x,根据中点的定义可得BD=3,在Rt△ABC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解答:解:设BN=x,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N=AN=9﹣x,∵D是BC的中点,∴BD=3,在Rt△ABC中,x2+32=(9﹣x)2,解得x=4.故线段BN的长为4.故选:C.点评:考查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涉及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中点的定义以及方程思想,综合性较强,但是难度不大.2. (2014•福建泉州,第7题3分)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mx+m与y =(m≠0)的图象可能是()B=的图象可知3. (2014•广西贺州,第10题3分)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b,c 是常数,且a≠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cx+与反比例函数y=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大致图象是()A.B.C.D.考点:二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分析:先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得到a>0,b<0,c<0,再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和反比例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判断它们的位置.解答:解:∵抛物线开口向上,∴a>0,∵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0,∴b<0,∵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下方,∴c<0,∴一次函数y=cx+的图象过第二、三、四象限,反比例函数y=分布在第二、四象限.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二次函数y=ax2+bx+c(a、b、c为常数,a≠0)的图象为抛物线,当a>0,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0,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为直线x=﹣;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c).也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4.(2014•襄阳,第12题3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AB,BC上,且AE=AB,将矩形沿直线EF折叠,点B恰好落在AD边上的点P处,连接BP交EF于点Q,对于下列结论:①EF=2BE;②PF=2PE;③FQ=4EQ;④△PBF是等边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PE===5.(2014•呼和浩特,第16题3分)以下四个命题:①每一条对角线都平分一组对角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②当m>0时,y=﹣mx+1与y=两个函数都是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③已知正方形的对称中心在坐标原点,顶点A,B,C,D按逆时针依次排列,若A点坐标为(1,,则D点坐标为(1,.④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标号为1,2,3,4的四个完全相同的小球,从袋中随机摸取一个然后放回,再从袋中随机地摸取一个,则两次取到的小球标号的和等于4的概率为.其中正确的命题有①(只需填正确命题的序号)=,6.(3分)(2014•德州,第10题3分)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的图象上,若S=4=9的图象上,若=4=9二.填空题三.解答题1. (2014•安徽省,第23题14分)如图1,正六边形ABCDEF的边长为a,P是BC边上一动点,过P作PM∥AB交AF于M,作PN∥CD交DE于N.(1)①∠MPN=60°;②求证:PM+PN=3a;(2)如图2,点O是AD的中点,连接OM、ON,求证:OM=ON;(3)如图3,点O是AD的中点,OG平分∠MON,判断四边形OMGN是否为特殊四边形?并说明理由.考点:四边形综合题.分析:(1)①运用∠MPN=180°﹣∠BPM﹣∠NPC求解,②作AG⊥MP交MP于点G,BH⊥MP于点H,CL⊥PN于点L,DK⊥PN于点K,利用MP+PN=MG+GH+HP+PL+LK+KN 求解,(2)连接OE,由△OMA≌△ONE证明,(3)连接OE,由△OMA≌△ONE,再证出△GOE≌△NOD,由△ONG是等边三角形和△MOG是等边三角形求出四边形MONG是菱形.,解答:解:(1)①∵四边形ABCDEF是正六边形,∴∠A=∠B=∠C=∠D=∠E=∠F=120°又∴PM∥AB,PN∥CD,∴∠BPM=60°,∠NPC=60°,∴∠MPN=180°﹣∠BPM﹣∠NPC=180°﹣60°﹣60°=60°,故答案为;60°.②如图1,作AG⊥MP交MP于点G,BH⊥MP于点H,CL⊥PN于点L,DK⊥PN于点K,MP+PN=MG+GH+HP+PL+LK+KN∵正六边形ABCDEF中,PM∥AB,作PN∥CD,∵∠AMG=∠BPH=∠CPL=∠DNK=60°,∴GM=AM,HL=BP,PL=PM,NK=ND,∵AM=BP,PC=DN,∴MG+HP+PL+KN=a,GH=LK=a,∴MP+PN=MG+GH+HP+PL+LK+KN=3A.(2)如图2,连接OE,∵四边形ABCDEF是正六边形,AB∥MP,PN∥DC,∴AM=BP=EN,又∵∠MAO=∠NOE=60°,OA=OE,在△ONE和△OMA中,∴△OMA≌△ONE(SAS)∴OM=ON.(3)如图3,连接OE,由(2)得,△OMA≌△ONE∴∠MOA=∠EON,∵EF∥AO,AF∥OE,∴四边形AOEF是平行四边形,∴∠AFE=∠AOE=120°,∴∠MON=120°,∴∠GON=60°,∵∠GON=60°﹣∠EON,∠DON=60°﹣∠EON,∴∠GOE=∠DON,∵OD=OE,∠ODN=∠OEG,在△GOE和∠DON中,∴△GOE≌△NOD(ASA),∴ON=OG,又∵∠GON=60°,∴△ONG是等边三角形,∴ON=NG,又∵OM=ON,∠MOG=60°,∴△MOG是等边三角形,∴MG=GO=MO,∴MO=ON=NG=MG,∴四边形MONG是菱形.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四边形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恰当的作出辅助线,根据三角形全等找出相等的线段.2. (2014•福建泉州,第22题9分)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h)2+的图象经过原点O(0,0),A(2,0).(1)写出该函数图象的对称轴;(2)若将线段OA绕点O逆时针旋转60°到OA′,试判断点A′是否为该函数图象的顶点?OA OB(+OAOB,﹣)的顶点坐标为(﹣,,<﹣>﹣时,﹣取得最小值<﹣时,时,3. (2014•福建泉州,第25题12分)如图,在锐角三角形纸片ABC中,AC>BC,点D,E,F分别在边AB,BC,CA上.(1)已知:DE∥AC,DF∥B C.①判断四边形DECF一定是什么形状?②裁剪当AC=24cm,BC=20cm,∠ACB=45°时,请你探索:如何剪四边形DECF,能使它的面积最大,并证明你的结论;(2)折叠请你只用两次折叠,确定四边形的顶点D,E,C,F,使它恰好为菱形,并说明你的折法和理由.=12,h==•==6,4. (2014•珠海,第22题9分)如图,矩形OABC的顶点A(2,0)、C(0,2).将矩形O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30°.得矩形OEFG,线段GE、FO相交于点H,平行于y轴的直线MN分别交线段GF、GH、GO和x轴于点M、P、N、D,连结MH.(1)若抛物线l:y=ax2+bx+c经过G、O、E三点,则它的解析式为:y=x2﹣x;(2)如果四边形OHMN为平行四边形,求点D的坐标;(3)在(1)(2)的条件下,直线MN与抛物线l交于点R,动点Q在抛物线l上且在R、E两点之间(不含点R、E)运动,设△PQH的面积为s,当时,确定点Q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为点右边时,所求三角形为两三角形的差.得关系式再代入2,=3=,,x﹣OF=﹣,,,x﹣x x<.<x••••[x(x(﹣)x+x••.﹣.,<﹣≤,<<<,<.5. 2014•广西贺州,第26题12分)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在原点O,经过点A(1,14);点F(0,1)在y轴上.直线y=﹣1与y轴交于点H.(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点P是(1)中图象上的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与直线y=﹣1交于点M,求证:FM 平分∠OFP;(3)当△FPM是等边三角形时,求P点的坐标.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专题:综合题.分析:(1)根据题意可设函数的解析式为y=ax2,将点A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出a的值,继而可求得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过点P作PB⊥y轴于点B,利用勾股定理求出PF,表示出PM,可得PF=PM,∠PFM=∠PMF,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结论;(3)首先可得∠FMH=30°,设点P的坐标为(x,14x2),根据PF=PM=FM,可得关于x的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得出答案.解答:(1)解:∵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在原点O,∴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2,将点A(1,14)代入y=ax2得:a=14,∴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14x2;(2)证明:∵点P在抛物线y=14x2上,∴可设点P的坐标为(x,14x2),过点P作PB⊥y轴于点B,则BF=14x2﹣1,PB=x,∴Rt△BPF中,PF==14x2+1,∵PM⊥直线y=﹣1,∴PM=14x2+1,∴PF=PM,∴∠PFM=∠PMF,又∵PM∥x轴,∴∠MFH=∠PMF,∴∠PFM=∠MFH,∴FM平分∠OFP;(3)解:当△FPM是等边三角形时,∠PMF=60°,∴∠FMH=30°,在Rt△MFH中,MF=2FH=2×2=4,∵PF=PM=FM,∴14x2+1=4,解得:x=±2,∴14x2=14×12=3,∴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2,3)或(﹣2,3).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涉及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角平分线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基本知识,数形结合,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6. (2014•广西玉林市、防城港市,第26题12分)给定直线l:y=kx,抛物线C:y=ax2+bx+1.(1)当b=1时,l与C相交于A,B两点,其中A为C的顶点,B与A关于原点对称,求a 的值;(2)若把直线l向上平移k2+1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r,则无论非零实数k取何值,直线r与抛物线C都只有一个交点.①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②若P是此抛物线上任一点,过P作PQ∥y轴且与直线y=2交于Q点,O为原点.求证:OP=PQ.=0中,若不能使其结果为x x=),∴顶点(﹣,)在=1,.=0=0,.=0=xx,﹣xx==﹣(﹣x7.(2014年广东汕尾,第25题10分)如图,已知抛物线y=x2﹣x﹣3与x轴的交点为A、D(A在D的右侧),与y轴的交点为C.(1)直接写出A、D、C三点的坐标;(2)若点M在抛物线上,使得△MAD的面积与△CAD的面积相等,求点M的坐标;(3)设点C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为B,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A、B、C、P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梯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令y=0,解方程x2﹣x﹣3=0可得到A点和D点坐标;令x=0,求出y=﹣3,可确定C点坐标;(2)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在在x轴下方对称轴右侧也存在这样的一个点;再根据三角形的等面积法,在x轴上方,存在两个点,这两个点分别到x轴的距离等于点C到x轴的距离;(3)根据梯形定义确定点P,如图所示:①若BC∥AP1,确定梯形ABCP1.此时P1与D 点重合,即可求得点P1的坐标;②若AB∥CP2,确定梯形ABCP2.先求出直线CP2的解析式,再联立抛物线与直线解析式求出点P2的坐标.解:(1)∵y=x2﹣x﹣3,∴当y=0时,x2﹣x﹣3=0,解得x1=﹣2,x2=4.当x=0,y=﹣3.∴A点坐标为(4,0),D点坐标为(﹣2,0),C点坐标为(0,﹣3);(2)∵y=x2﹣x﹣3,∴对称轴为直线x==1.∵AD在x轴上,点M在抛物线上,∴当△MAD的面积与△CAD的面积相等时,分两种情况:①点M在x轴下方时,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点M与点C关于直线x=1对称,∵C点坐标为(0,﹣3),∴M点坐标为(2,﹣3);②点M在x轴上方时,根据三角形的等面积法,可知M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点C到x轴的距离3.当y=4时,x2﹣x﹣3=3,解得x1=1+,x2=1﹣,∴M点坐标为(1+,3)或(1﹣,3).综上所述,所求M点坐标为(2,﹣3)或(1+,3)或(1﹣,3);(3)结论:存在.如图所示,在抛物线上有两个点P满足题意:①若BC∥AP1,此时梯形为ABCP1.由点C关于抛物线对称轴的对称点为B,可知BC∥x轴,则P1与D点重合,∴P1(﹣2,0).∵P1A=6,BC=2,∴P1A≠BC,∴四边形ABCP1为梯形;②若AB∥CP2,此时梯形为ABCP2.∵A点坐标为(4,0),B点坐标为(2,﹣3),∴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6,∴可设直线CP2的解析式为y=x+n,将C点坐标(0,﹣3)代入,得b=﹣3,∴直线CP2的解析式为y=x﹣3.∵点P2在抛物线y=x2﹣x﹣3上,∴x2﹣x﹣3=x﹣3,化简得:x2﹣6x=0,解得x1=0(舍去),x2=6,∴点P2横坐标为6,代入直线CP2解析式求得纵坐标为6,∴P2(6,6).∵AB∥CP2,AB≠CP2,∴四边形ABCP2为梯形.综上所述,在抛物线上存在一点P,使得以点A、B、C、P四点为顶点所构成的四边形为梯形;点P的坐标为(﹣2,0)或(6,6).点评:本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型,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求法,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判定.综合性较强,有一定难度.运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及方程思想是解题的关键.8.(2014•毕节地区,第27题16分)如图,抛物线y=ax2+bx+c(a≠0)的顶点为A(﹣1,﹣1),与x轴交点M(1,0).C为x轴上一点,且∠CAO=90°,线段AC的延长线交抛物线于B点,另有点F(﹣1,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直线Ac的解析式及B点坐标;(3)过点B做x轴的垂线,交x轴于Q点,交过点D(0,﹣2)且垂直于y轴的直线于E 点,若P是△BEF的边EF上的任意一点,是否存在BP⊥EF?若存在,求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x+=(点代入得出:,(,,x=+,9.(2014•武汉,第25题12分)如图,已知直线AB:y=kx+2k+4与抛物线y=x2交于A,B 两点.(1)直线AB总经过一个定点C,请直接出点C坐标;(2)当k=﹣时,在直线AB下方的抛物线上求点P,使△ABP的面积等于5;(3)若在抛物线上存在定点D使∠ADB=90°,求点D到直线AB的最大距离.,x或.,aa aPQ PQPQ(﹣a a×.,).的纵坐标分别为m n tm tn t=x +4=≤2.10.(2014•襄阳,第26题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CDE的三个顶点分别是C(3,0),D(3,4),E(0,4).点A在DE上,以A为顶点的抛物线过点C,且对称轴x=1交x轴于点B.连接EC,A C.点P,Q为动点,设运动时间为t秒.(1)填空:点A坐标为(1,4);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1)2+4.(2)在图1中,若点P在线段OC上从点O向点C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运动,同时,点Q 在线段CE上从点C向点E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运动,当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随之停止运动.当t为何值时,△PCQ为直角三角形?(3)在图2中,若点P在对称轴上从点A开始向点B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运动,过点P 做PF⊥AB,交AC于点F,过点F作FG⊥AD于点G,交抛物线于点Q,连接AQ,CQ.当t为何值时,△ACQ的面积最大?最大值是多少?(==5==,;==,.或.=1+1+=1+﹣﹣﹣FQ FQFQFQ×)(11.(2014•孝感,第22题10分)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k﹣3)x+k2+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1)求k的取值范围;(2)试说明x1<0,x2<0;(3)若抛物线y=x2﹣(2k﹣3)x+k2+1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点B到原点的距离分别为OA、OB,且OA+OB=2OA•OB﹣3,求k的值..)∵,12.(2014•孝感,第25题12分)如图1,矩形ABCD的边AD在y轴上,抛物线y=x2﹣4x+3经过点A、点B,与x轴交于点E、点F,且其顶点M在CD上.(1)请直接写出下列各点的坐标:A(0,3),B(4,3),C(4,﹣1),D(0,﹣1);(2)若点P是抛物线上一动点(点P不与点A、点B重合),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l与直线AB交于点G,与直线BD交于点H,如图2.①当线段PH=2GH时,求点P的坐标;②当点P在直线BD下方时,点K在直线BD上,且满足△KPH∽△AEF,求△KPH面积的最大值.②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F,.时,的最大值为13.(2014•邵阳,第26题10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2﹣(m+n)x+mn(m >n)与x轴相交于A、B两点(点A位于点B的右侧),与y轴相交于点C.(1)若m=2,n=1,求A、B两点的坐标;(2)若A、B两点分别位于y轴的两侧,C点坐标是(0,﹣1),求∠ACB的大小;(3)若m=2,△ABC是等腰三角形,求n的值.﹣(﹣,==,)(=,=时,=时,=2时,时,n=时,﹣n﹣,﹣,14.(2014·浙江金华,第22题10分)(1)阅读合作学习内容,请解答其中的问题.(2)小亮进一步研究四边形的特征后提出问题:“当AE >EG 时,矩形AEGF 与矩形DOHE 能否全等?能否相似?”针对小亮提出的问题,请你判断这两个矩形能否全等?直接写出结论即可;这两个矩形能否相似?若能相似,求出相似比;若不能相似,试说明理由. 【答案】(1)①()6y x >0x=;②()3,2 ;(2)这两个矩形不能全等,这两个矩形的相似比为56. 【解析】∴6n m m 23n⎧=⎪⎨⎪-=-⎩,解得m 3n 2=⎧⎨=⎩或m 2n 3=⎧⎨=⎩. ∴点F 的坐标为()3,2 .(2)这两个矩形不能全等,理由如下:设点F 的坐标为()m,n ,则AE m 2,AF 3n =-=- ,考点:1. 阅读理解型问题;2.待定系数法的应用;3.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4.正方形的和矩形性质;5.全等、相似多边形的判定和性质;6.反证法的应用.15.(2014•四川自贡,第24题14分)如图,已知抛物线y =ax 2﹣x +c 与x 轴相交于A 、B 两点,并与直线y =x ﹣2交于B 、C 两点,其中点C 是直线y =x ﹣2与y 轴的交点,连接A 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证明:△ABC 为直角三角形;(3)△ABC 内部能否截出面积最大的矩形DEFG ?(顶点D 、E 、F 、G 在△ABC 各边上)若能,求出最大面积;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时,,﹣x16.(2014•浙江湖州,第23题分)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是坐标原点,抛物线y=﹣x2+bx+c(c>0)的顶点为D,与y轴的交点为C,过点C作CA∥x轴交抛物线于点A,在AC延长线上取点B,使BC=AC,连接OA,OB,BD和A D.(1)若点A的坐标是(﹣4,4)①求b,c的值;②试判断四边形AOB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是否存在这样的点A,使得四边形AOBD是矩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点A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①将抛物线上的点的坐标代入抛物线即可求出b、c的值;②求证AD=BO和AD∥BO即可判定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2)根据矩形的各角为90°可以求得△ABO∽△OBC即=,再根据勾股定理可得OC=BC,AC=OC,可求得横坐标为±c,纵坐标为C.解:(1)①∵AC∥x轴,A点坐标为(﹣4,4).∴点C的坐标是(0,4)把A、C代入y═﹣x2+bx+c得,得,解得;②四边形AOBD是平行四边形;理由如下:由①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4x+4,∴顶点D的坐标为(﹣2,8),过D点作DE⊥AB于点E,则DE=OC=4,AE=2,∵AC=4,∴BC=AC=2,∴AE=B C.∵AC∥x轴,∴∠AED=∠BCO=90°,∴△AED≌△BCO,∴AD=BO.∠DAE=∠BCO,∴AD∥BO,∴四边形AOBD是平行四边形.(2)存在,点A的坐标可以是(﹣2,2)或(2,2)要使四边形AOBD是矩形;则需∠AOB=∠BCO=90°,∵∠ABO=∠OBC,∴△ABO∽△OBC,∴=,又∵AB=AC+BC=3BC,∴OB=BC,∴在Rt△OBC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OC=BC,AC=OC,∵C点是抛物线与y轴交点,∴OC=c,∴A点坐标为(c,c),∴顶点横坐标=c,b=c,∵将A点代入可得c=﹣+c•c+c,∴横坐标为±c,纵坐标为c即可,令c=2,∴A点坐标可以为(2,2)或者(﹣2,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对称轴顶点坐标的公式,以及函数与坐标轴交点坐标的求解方法.17.(2014•浙江湖州,第24题分)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是坐标原点,以P(1,1)为圆心的⊙P与x轴,y轴分别相切于点M和点N,点F从点M出发,沿x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连接PF,过点PE⊥PF交y轴于点E,设点F运动的时间是t秒(t>0)(1)若点E在y轴的负半轴上(如图所示),求证:PE=PF;(2)在点F运动过程中,设OE=a,OF=b,试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b;(3)作点F关于点M的对称点F′,经过M、E和F′三点的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于点Q,连接QE.在点F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以点Q、O、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点P、M、F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若存在,请直接写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连接PM,PN,运用△PMF≌△PNE证明,(2)分两种情况①当t>1时,点E在y轴的负半轴上,0<t≤1时,点E在y轴的正半轴或原点上,再根据(1)求解,(3)分两种情况,当1<t<2时,当t>2时,三角形相似时还各有两种情况,根据比例式求出时间t.解答:证明:(1)如图,连接PM,PN,∵⊙P与x轴,y轴分别相切于点M和点N,∴PM⊥MF,PN⊥ON且PM=PN,∴∠PMF=∠PNE=90°且∠NPM=90°,∵PE⊥PF,∠NPE=∠MPF=90°﹣∠MPE,在△PMF和△PNE中,,∴△PMF≌△PNE(ASA),∴PE=PF,(2)解:①当t>1时,点E在y轴的负半轴上,如图,由(1)得△PMF≌△PNE,∴NE=MF=t,PM=PN=1,∴b=OF=OM+MF=1+t,a=NE﹣ON=t﹣1,∴b﹣a=1+t﹣(t﹣1)=2,∴b=2+a,②0<t≤1时,如图2,点E在y轴的正半轴或原点上,同理可证△PMF≌△PNE,∴b=OF=OM+MF=1+t,a=ON﹣NE=1﹣t,∴b+a=1+t+1﹣t=2,∴b=2﹣a,(3)如图3,(Ⅰ)当1<t<2时,∵F(1+t,0),F和F′关于点M对称,∴F′(1﹣t,0)∵经过M、E和F′三点的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于点Q,∴Q(1﹣t,0)∴OQ=1﹣t,由(1)得△PMF≌△PNE∴NE=MF=t,∴OE=t﹣1当△OEQ∽△MPF∴=∴=,解得,t=,当△OEQ∽△MFP时,∴=,=,解得,t=,(Ⅱ)如图4,当t>2时,∵F(1+t,0),F和F′关于点M对称,∴F′(1﹣t,0)∵经过M、E和F′三点的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于点Q,∴Q(1﹣t,0)∴OQ=t﹣1,由(1)得△PMF≌△PNE∴NE=MF=t,∴OE=t﹣1当△OEQ∽△MPF∴=∴=,无解,当△OEQ∽△MFP时,∴=,=,解得,t=2±,所以当t=,t=,t=2±时,使得以点Q、O、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点P、M、F 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圆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把圆的知识与全等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相结合找出线段关系.18. (2014•湘潭,第25题)△ABC为等边三角形,边长为a,DF⊥AB,EF⊥AC,(1)求证:△BDF∽△CEF;(2)若a=4,设BF=m,四边形ADFE面积为S,求出S与m之间的函数关系,并探究当m 为何值时S取最大值;(3)已知A、D、F、E四点共圆,已知tan∠EDF=,求此圆直径.(第1题图),=m×mm m﹣×m.m m+2((.其中<.((其中.=.==x.=.。
中考数学试卷新版题型
一、题型概述为了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要求,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新版中考数学试题将注重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以下为新版中考数学试题的部分题型设计:二、题型一:情境题情境题要求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这类题目贴近生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题:某城市计划建设一条环路,环路总长为60公里,现有两条道路可供选择。
甲道路半径为5公里,乙道路半径为4公里。
请问,选择哪条道路建设环路更为经济?解析:通过计算两条道路的周长,比较其经济性。
三、题型二:探究题探究题要求学生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发现规律,形成自己的观点。
这类题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例题: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 = n^2 + 1,求证:数列{an}是递增数列。
解析:通过观察数列的前几项,发现数列{an}是递增的。
然后,运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an}是递增数列。
四、题型三:综合题综合题要求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综合运用多个数学知识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例题:某工厂计划生产一批产品,已知每天生产x个产品,需要10天完成。
若每天增加y个产品,则可以在8天内完成。
请问,每天应增加多少个产品?解析:通过建立方程组,求解x和y的值,得到每天应增加的产品数量。
五、题型四:数据分析题数据分析题要求学生运用统计学知识,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这类题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例题:某班级50名学生参加了数学竞赛,成绩分布如下:优秀(90分以上)15人,良好(80-89分)20人,及格(60-79分)10人,不及格(60分以下)5人。
请根据以上数据,分析该班级数学竞赛的整体水平。
解析:通过计算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的人数比例,得出该班级数学竞赛的整体水平。
六、题型五:图形题图形题要求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类题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备战中考数学专题训练---一元二次方程的综合题分类及答案
一、一元二次方程 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1.已知关于x 的二次函数22(21)1y x k x k =--++的图象与x 轴有2个交点.(1)求k 的取值范围;(2)若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为12,x x ,且它们的倒数之和是32-,求k 的值. 【答案】(1)k <-34 ;(2)k=﹣1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交点得个数,让y=0判断出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然后根据判别式△= b 2-4ac 的范围可求解出k 的值;(2)利用y=0时的方程,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可直接列式求解可得到k 的值.试题解析:(1)∵二次函数y=x 2-(2k-1)x+k 2+1的图象与x 轴有两交点,∴当y=0时,x 2-(2k-1)x+k 2+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2-4ac=[-(2k-1)]2-4×1×(k 2+1)>0.解得k <-34; (2)当y=0时,x 2-(2k-1)x+k 2+1=0.则x 1+x 2=2k-1,x 1•x 2=k 2+1,∵=== 32-, 解得:k=-1或k= 13-(舍去),∴k=﹣12.已知为正整数,二次方程的两根为,求下式的值:【答案】【解析】由韦达定理,有,.于是,对正整数,有原式=3.关于x的方程(k-1)x2+2kx+2=0(1)求证:无论k为何值,方程总有实数根.(2)设x1,x2是方程(k-1)x2+2kx+2=0的两个根,记S=++ x1+x2,S的值能为2吗?若能,求出此时k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答案】(1)详见解析;(2)S的值能为2,此时k的值为2.【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二次项系数为(k-1),可能为0,可能不为0,故要分情况讨论;要保证一元二次方程总有实数根,就必须使△>0恒成立;(2)欲求k的值,先把此代数式变形为两根之积或两根之和的形式,代入数值计算即可.试题解析:(1)①当k-1=0即k=1时,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2x=1,x=有一个解;②当k-1≠0即k≠1时,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2k)²-4×2(k-1)=4k²-8k+8="4(k-1)" ²+4>0方程有两不等根综合①②得不论k为何值,方程总有实根(2)∵x ₁+x ₂=,x ₁ x ₂=∴S=++ x1+x2=====2k-2=2,解得k=2,∴当k=2时,S的值为2∴S 的值能为2,此时k 的值为2.考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4.沙坪坝区各街道居民积极响应“创文明城区”活动,据了解,某街道居民人口共有7.5万人,街道划分为A ,B 两个社区,B 社区居民人口数量不超过A 社区居民人口数量的2倍. (1)求A 社区居民人口至少有多少万人?(2)街道工作人员调查A ,B 两个社区居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晓情况发现:A 社区有1.2万人知晓,B 社区有1.5万人知晓,为了提高知晓率,街道工作人员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加强宣传,A 社区的知晓人数平均月增长率为m %,B 社区的知晓人数第一个月增长了45m %,第二月在第一个月的基础上又增长了2m %,两个月后,街道居民的知晓率达到92%,求m 的值.【答案】(1)A 社区居民人口至少有2.5万人;(2)m 的值为50.【解析】【分析】(1)设A 社区居民人口有x 万人,根据“B 社区居民人口数量不超过A 社区居民人口数量的2倍”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2)A 社区的知晓人数+B 社区的知晓人数=7.5×92%,据此列出关于m 的方程并解答.【详解】解:(1)设A 社区居民人口有x 万人,则B 社区有(7.5-x )万人,依题意得:7.5-x ≤2x ,解得x ≥2.5.即A 社区居民人口至少有2.5万人;(2)依题意得:1.2(1+m %)2+1.5×(1+45m %)+1.5×(1+45m %)(1+2m %)=7.5×92%, 解得m =50答:m 的值为50.【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到题中相关数据的数量关系,列出不等式或方程.5.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0x m x m -++=(m 为常数) (1)求证:不论m 为何值,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方程有一个根是2,求m 的值及方程的另一个根.【答案】(1)见解析;(2) 即m 的值为0,方程的另一个根为0.【解析】【分析】(1)可用根的判别式,计算判别式得到△=(m+2)2−4×1⋅m=m 2+4>0,则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数解,于是可判断不论m 为何值,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设方程的另一个根为t ,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2+t=21m + ,2t=m,最终解出关于t 和m 的方程组即可.【详解】(1)证明:△=(m+2)2−4×1⋅m=m 2+4,∵无论m 为何值时m 2≥0,∴m 2+4≥4>0,即△>0,所以无论m 为何值,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设方程的另一个根为t , ()220x m x m -++=根据题意得2+t=21m + ,2t=m , 解得t=0,所以m=0,即m 的值为0,方程的另一个根为0.【点睛】本题考查根的判别式和根于系数关系,对于问题(1)可用根的判别式进行判断,在判断过程中注意对△的分析,在分析时可借助平方的非负性;问题(2)可先设另一个根为t ,用根于系数关系列出方程组,在求解.6.关于x 的方程()2204k kx k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2是否存在实数k ,使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之和等于两实数根之积的算术平方根?若存在,求出k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1k >-且0k ≠;(2)不存在符合条件的实数k ,使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之和等于两实数根之积的算术平方根.【解析】【分析】()1由于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所以它的判别式0>,由此可以得到关于k 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求出k 的取值范围. ()2首先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再由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之和等于两实数根之积的算术平方根,可以得出关于k 的等式,解出k 值,然后判断k 值是否在()1中的取值范围内.【详解】解:()1依题意得2(2)404k k k =+-⋅>, 1k ∴>-,又0k ≠,k ∴的取值范围是1k >-且0k ≠;()2解:不存在符合条件的实数k ,使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之和等于两实数根之积的算术平方根,理由是:设方程()2204k kx k x +++=的两根分别为1x ,2x ,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有:1212214k x x k x x +⎧+=-⎪⎪⎨⎪=⎪⎩, 又因为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之和等于两实数根之积的算术平方根,212k k +∴-=, 43k ∴=-, 由()1知,1k >-,且0k ≠,43k ∴=-不符合题意, 因此不存在符合条件的实数k ,使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之和等于两实数根之积的算术平方根.【点睛】本题重点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
中考数学复习《综合实践题》经典题型及测试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复习《综合实践题》经典题型及测试题(含答案)题型解读此类题考查形式多样,但都与实际问题结合,且解决实际问题时一般会用到前面的结论,解题时要多结合前面的问题,大胆猜想.综合性较强,入手简单,但要得满分较难,此类题型是今后中考命题的方向,应引起重视.1.如图①,△ABC 和△DEF 中,AB =AC ,DE =DF ,∠A =∠D. (1)求证:BC AB =EFDE;(2)由(1)中的结论可知,等腰三角形ABC 中,当顶角∠A 的大小确定时,它的对边(即底边BC)与邻边(即腰AB 或AC)的比值也就确定,我们把这个比值记作T(A),即T(A)=∠A的对边(底边)∠A的邻边(腰)=BCAB .如T(60°)=1.①理解巩固:T(90°)=________,T (120°)=________,若α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则T(α)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②学以致用:如图②,圆锥的母线长为9,底面直径PQ =8,一只蚂蚁从点P 沿着圆锥的侧面爬行到点Q ,求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长(精确到0.1).(参考数据:T(160°)≈1.97,T (80°)≈1.29,T (40°)≈0.68)2. (1)如图①,已知△ABC,以AB、AC为边分别向△ABC外作等边△ABD和等边△ACE,连接BE、CD,请你完成图形(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并证明:BE=CD;(2)如图②,已知△ABC,以AB、AC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ABFD和正方形ACGE,连接BE、CD,猜想BE与CD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运用(1),(2)解答中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完成下题:如图③,要测量池塘两岸相对的两点B、E的距离,已经测得∠ABC=45°,∠CAE=90°,AB=BC=100米,AC=AE,求BE的长(结果保留根号).3.问题:如图①,点E、F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边BC、CD上,∠EAF=45°,试判断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发现证明】小聪把△ABE绕点A逆时针旋转90°至△ADG,从而发现EF=BE+FD,请你利用图①证明上述结论.【类比引申】如图②,四边形ABCD中,∠BAD≠90°,AB=AD,∠B+∠D=180°,点E、F分别在边BC、CD上,则当∠EAF与∠BAD满足__________关系时,仍有EF=BE+FD.【探究应用】如图③,在某公园的同一水平面上,四条道路围成四边形ABCD.已知AB=AD=80米,∠B=60°,∠ADC =120°,∠BAD=150°,道路BC、CD上分别有景点E、F,且A E⊥AD,DF=40(3-1)米,现要在E、F 之间修一条笔直的道路,求这条道路EF的长.(结果取整数,参考数据:2≈1.41,3≈1.73)4.理解:数学兴趣小组在探究如何求tan 15°的值,经过思考、讨论、交流,得到以下思路: 思路一 如图①,在Rt △ABC 中,∠C =90°,∠ABC =30°,延长CB 至点D ,使BD =BA ,连接AD.图① 设AC =1,则BD =BA =2,BC = 3.tan D =tan 15°=12+3=2-3(2+3)(2-3)=2- 3. 思路二 利用科普书上的和.(.差.).角正切公式.....:tan (α±β)=tan α±tan β1∓tan αtan β. 假设α=60°,β=45°代入差角正切公式:tan 15°=tan (60°-45°)=tan 60°-tan 45°1+tan 60°tan 45°=3-11+3=2- 3.思路三 在顶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中,作腰上的高也可以… 思路四 …请解决下列问题(上述思路仅供参考). (1)类比:求出tan 75°的值;(2)应用:如图②,某电视塔建在一座小山上,山高BC 为30米,在地平面上有一点A ,则得A 、C 两点间距离为60米,从A 测得电视塔的视角(∠CAD)为45°,求这座电视塔CD 的高度;(3)拓展:如图③,直线y =12x -1与双曲线y =4x 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将直线AB 绕点C 旋转45°后,是否仍与双曲线相交?若能,求出交点P 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图②图③备用图5.【操作发现】在计算器上输入一个正数,不断地按“ ”键求算术平方根,运算结果越来越接近1或都等于1.【提出问题】输入一个实数,不断地进行“乘以常数k ,再加上常数b”的运算,有什么规律? 【分析问题】我们可用框图表示这种运算过程:也可用图象描述:如图①,在x 轴上表示出x 1,先在直线y =kx +b 上确定点(x 1,y 1),再在直线y =x 上确定纵坐标为y 1的点(x 2,y 1),然后在x 轴上确定对应的数x 2,…,依次类推. 【解决问题】研究输入实数x 1时,随着运算次数n 的不断增加,运算结果x n 怎样变化. (1)若k =2,b =-4,得到什么结论?可以输入特殊的数如3,4,5进行观察研究; (2)若k>1,又得到什么结论?请说明理由;(3)①若k =-23,b =2,已在x 轴上表示出x 1(如图②所示),请在x 轴上表示x 2,x 3,x 4,并写出研究结论;②若输入实数x 1时,运算结果x n 互不相等,且越来越接近常数m ,直接写出k 的取值范围及m 的值(用含k ,b 的代数式表示).6.问题提出(1)如图①,已知△ABC.请画出△ABC关于直线AC对称的三角形.问题探究(2)如图②,在矩形ABCD中,AB=4,AD=6,AE=4,AF=2.是否在边BC、CD上分别存在点G、H,使得四边形EFGH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它周长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问题解决(3)如图③,有一矩形板材ABCD,AB=3米,AD=6米.现想从此板材中裁出一个面积尽可能大的四边形EFGH部件,使∠EFG=90°,EF=FG=5米,∠EHG=45°.经研究,只有当点E、F、G分别在边AD、AB、BC上,且AF<BF,并满足点H在矩形ABCD内部或边上时,才有可能裁出符合要求的部件.试问能否裁得符合要求的面积尽可能大的四边形EFGH部件?若能,求出裁得的四边形EFGH部件的面积;若不能,请说明理由.1. (1)证明:∵AB=AC,DE=DF,∴ABDE=ACDF,又∵∠A =∠D ,∴△ABC ∽△DEF ,∴BC EF =ABDE ,∴BC AB =EF DE. (2)解:①2,3,0<T (α)<2.【解法提示】①如解图①,在Rt △ABC 中,∠A =90°,∠B =∠C =45°, ∴设AB =AC =x ,由勾股定理得BC =2x , ∴T(90°)=BC AB =2x x=2;第1题解图①第1题解图②如解图②,在△ABC 中,∠A =120°,AB =AC , 过点A 作AD ⊥BC , ∴∠BAD =60°,BD =12BC ,设AD =y ,在Rt △ABD 中,∠BAD =60°, ∴BD =AD·tan 60°=3y ,AB =2AD =2y , ∴BC =2BD =23y , ∴T(120°)=23y2y=3; ∵∠A<180°,当∠A =180°时,此时AB =AC =12BC 即T(A)=BC AB =BC 12BC =2,∵要构成三角形,∴T(A)<2, ∵T(A)>0,∴0<T (α)<2.第1题解图②如解图,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 ,母线长为l ,∵圆锥的底面圆周长=圆锥展开图扇形的弧长,即2πr =n πl180,∴rl=n360,∵r=4,l=9,∴n=160.∵T(80°)≈1.29,∴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T(80°)×l≈1.29×9≈11.6.2. 解:(1)作图如解图①,第2题解图①证明:∵△ABD和△ACE为等边三角形,则AB=AD,AE=AC,∠DAB=∠EAC=60°,又∵∠DAC=∠DAB+∠BAC=∠EAC+∠BAC=∠BAE,∴△DAC≌△BAE(SAS),∴BE=CD.(2)BE=CD.理由如下:∵四边形ABFD和四边形ACGE为正方形,∴AB=AD,AC=AE,∠DAB=∠EAC=90°,又∵∠DAC=∠DAB+∠BAC=∠EAC+∠BAC=∠BAE,∴△DAC≌△BAE(SAS),∴BE=CD.(3)如解图②,以AB为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D,∠BAD=90°,第2题解图②则AD=AB=100米,∠ABD=45°,∴BD=100 2 米,连接CD,则由(2)可得,BE=CD,∵∠ABC=45°,∴∠DBC=90°,在Rt△DBC中,BC=100米,BD=100 2 米,由勾股定理得CD=1002+(1002)2=100 3 米,则BE=CD=100 3 米.3. 【发现证明】证明:如解图①,将△ABE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到△ADG,则AB与AD重合,第3题解图①∴∠BAE =∠DAG ,∠B =∠ADG ,BE =GD , AE =AG ,∴∠GAF =∠DAF +∠GAD =∠BAE +∠DAF =45°, 在正方形ABCD 中,∠B =∠ADC =90°, ∴∠ADG +∠ADF =180°,即G 、D 、F 在一条直线上, ∵∠EAF =45°,在△EAF 和△GAF 中,AE =AG ,∠EAF =∠GAF =45°,AF =AF , ∴△EAF ≌△GAF(SAS ), ∴EF =GF ,∴EF =FG =FD +DG =FD +BE. 【类比引申】∠EAF =12∠BAD.【解法提示】如解图②,延长CB 至M ,使BM =DF ,连接AM , ∵∠ABC +∠D =180°,∠ABC +∠ABM =180°, ∴∠D =∠ABM , 在△ABM 和△ADF 中, ⎩⎪⎨⎪⎧AB =AD ∠ABM =∠D BM =DF,第3题解图②∴△ABM ≌△ADF(SAS ),∴AF =AM ,∠DAF =∠BAM , ∵∠BAD =2∠EAF , ∴∠DAF +∠BAE =∠EAF =12∠BAD , ∴∠EAB +∠BAM =∠EAM =∠EAF , 在△FAE 和△MAE 中,⎩⎪⎨⎪⎧AE =AE ∠FAE =∠MAE AF =AM, ∴△FAE ≌△MAE(SAS ), ∴EF =EM ,又∵EM =BE +BM =BE +DF , ∴EF =BE +DF.【探究应用】解:如解图③,连接AF ,延长BA 、CD 交于点O , ∵∠BAD =150°,∠ADC =120°, ∴∠OAD =30°,∠ODA =60°, ∴△OAD 是直角三角形. ∵AD =80,∴AO =403,OD =40,∵OF =OD +DF =40+40(3-1)=403, ∴AO =OF ,第3题解图③∴∠OAF =45°, ∵∠OAD =30°, ∴∠DAF =15°, ∵∠EAD =90°,∴∠EAF =∠EAD -∠DAF =75°=12∠BAD ,又∠B +∠ADC =180°,由(2)知EF =BE +DF.∠BAE =∠BAD -∠EAD =150°-90°=60°=∠B , ∴△ABE 为等边三角形, ∴BE =AB =80,∴EF =BE +DF =80+40(3-1)≈109(米). 4. 解:(1)如解图①,在Rt △ABC 中,∠C =90°,∠ABC =30°,延长CB 至点D ,使BD =BA ,连接AD.第4题解图①设AC =1,则BD =BA =2,BC =3,tan ∠DAC =tan 75°=DC AC =BD +BC AC =2+31=2+ 3.【一题多解】tan 75°=tan (45°+30°)=tan 45°+tan 30°1-tan 45°·tan 30°=1+331-33=3+33-3=2+ 3.第4题解图②(2)如解图②,在Rt △ABC 中,AB =AC 2-BC 2=602-302=303, sin ∠BAC =BC AC =3060=12,即∠BAC =30°,∵∠DAC =45°,∴∠DAB =45°+30°=75°.在Rt △ABD 中,tan ∠DAB =DBAB =2+3,∴DB =AB·tan ∠DAB =303·(2+3)=603+90, ∴DC =DB -BC =603+90-30= 603+60.(米)答:这座电视塔CD 的高度为(603+60)米.第4题解图③(3)直线AB 能与双曲线相交, 点P 的坐标为(-1,-4)或(43,3),理由如下:若直线AB 绕点C 逆时针旋转45°后,与双曲线相交于点P 1、P 2,如解图③,过点C 作CD ∥x 轴,过点P 1作P 1E ⊥CD 于点E ,过点A 作AF ⊥CD 于点F.解方程组⎩⎨⎧y =12x -1y =4x,得⎩⎪⎨⎪⎧x =4y =1,或⎩⎪⎨⎪⎧x =-2y =-2, ∴点A(4,1),点B(-2,-2).对于y =12x -1,当x =0时,y =-1,则C(0,-1),OC =1,∴CF =4,AF =1-(-1)=2, ∴tan ∠ACF =AF CF =24=12, ∴tan ∠P 1CE =tan (∠ACP 1+∠ACF)=tan (45°+∠ACF)=tan 45°+tan ∠ACF 1-tan 45°·tan ∠ACF=1+121-12=3,即P 1ECE =3.设点P 的坐标为(a ,b), 则有⎩⎪⎨⎪⎧ab =4b +1a =3,解得⎩⎪⎨⎪⎧a =-1b =-4,或⎩⎪⎨⎪⎧a =43b =3, ∴点P 的坐标为(-1,-4)或(43,3);(ii )若直线AB 绕点C 顺时针旋转45°后,与x 轴相交于点G ,如解图④. 由(i )可知∠ACP =45°,P(43,3),则CP ⊥CG .过点P 作PH ⊥y 轴于H , 则∠GOC =∠CHP =90°,∠GCO =90°-∠HCP =∠CPH ,第4题解图④∴△GOC ∽△CHP , ∴GO CH =OCHP. ∵CH =3-(-1)=4,PH =43,OC =1,∴GO 4=143=34, ∴GO =3,G(-3,0).设直线CG 的解析式为y =kx +b ,则有⎩⎪⎨⎪⎧-3k +b =0b =-1,解得⎩⎪⎨⎪⎧k =-13b =-1,∴直线CG 的解析式为y =-13x -1.联立⎩⎨⎧y =-13x -1y =4x,消去y ,得4x =-13x -1,整理得x 2+3x +12=0,∵b 2-4ac =32-4×1×12=-39<0, ∴方程没有实数根,∴直线绕点C 顺时针旋转45°,与双曲线无交点.(综上所述,直线AB 绕点C 逆时针旋转45°后,能与双曲线相交,交点P 的坐标为(-1,-4)或(43,3).5. 解:(1)若k =2, b =-4,①x 1=3时,x 2=2×3-4=2,x 3=2×2-4=0,x 4=2×0-4=-4,x 5=2×(-4)-4=-12; ②x 1=4时,x 2=2×4-4=4,x 3=2×4-4=4,x 4=2×4-4=4,x 5=2×4-4=4; ③x 1=5时,x 2=2×5-4=6,x 3=2×6-4=8,x 4=2×8-4=12,x 5=2×12-4=20, 由上面的特殊值可得,y =2x -4与y =x 交点的横坐标为4, 所以当输入的值x>4时,x n 的值会随着运算次数的增大而增大; 当输入的值x =4时,x n 的值不变;当输入的值x<4时,x n 的值会随着运算次数的增大而减小.(2)当k>1时,y =kx +b 与y =x 的交点坐标横坐标为x =-bk -1,所以当输入的值x>-bk -1时,x n 的值会随着运算次数的增大而增大;当输入的值x =-bk -1时,x n 的值不变;当输入的值x<-bk -1时,x n 的值会随着运算次数的增大而减小.理由如下:直线y =kx +b 与直线y =x 的交点坐标为(b 1-k ,b 1-k ),当x >b 1-k时,对于同一个x 的值,kx +b >x ,∴y 1>x 1,∵y 1=x 2,∴x 1<x 2,同理x 2<x 3<…<x n ,∴当x 1>b1-k 时,随着运算次数n的增加,x n 越来越大,同理,当x 1<b 1-k 时,随着运算次数n 的增加,x n 越来越小,当x =b1-k 时,随着运算次数n 的增加,x n 保持不变.(3)①画如解图,第5题解图结论:通过画图可得,x n 的值越来越靠近两个函数图象交点的横坐标即65;②|k|<1且k ≠0时,m =-bk -1.即-1<k <1且k ≠0, 【解法提示】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的横坐标满足kx +b =x ,解得x =-bk -1,且k ≠0,由(1)得|k|<1.6. (1)【思路分析】要作对称图形,先要考虑对称的性质,即对应点关于对称轴对称,只需作出点B 关于直线AC 的对称点D ,连接AD ,CD 即可.第6题解图①解:如解图①,△ADC 即为所求作三角形.【作法提示】(1)过点B 作直线AC 的垂线,垂足为点O ;(2)在垂线上截取OD =OB ,连接AD ,CD ,则△ADC 即为所要求作的三角形.(2)【思路分析】四边形EFGH 的周长=EF +FG +GH +HE ,由题意可知AF 和AE 的长均为定值,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EF 的长为定值,所以要求四边形周长的最小值,只需令FG +GH +HE 最小即可,利用作对称线段将所求线段和转化到三角形中进行求解,进而利用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求出线段和最小值.第6题解图②解:存在.理由如下:如解图②,作点E 关于CD 的对称点E′,作点F 关于BC 的对称点F′,连接E′F′,交BC 于点G ,交CD 于点H ,连接FG 、EH ,则F ′G =FG ,E ′H =EH ,所以此时四边形EFGH 的周长最小.这是因为:在BC 上任取一点G′,在CD 上任取一点H′,则FG′+G′H′+H′E =F′G′+G′H′+H ′E ′≥E ′F ′.由题意得:BF′=BF =AF =2,DE ′=DE =2,∠A =90°, ∴AF ′=6,AE ′=8.∴E ′F ′=10,EF =2 5.∴四边形EFGH 周长的最小值为EF +FG +GH +HE =EF +E ′F ′=25+10.∴在BC、CD上分别存在满足条件的点G、H,使四边形EFGH的周长最小,最小值是25+10.(3)【思路分析】要使四边形EFGH面积最大,因为E、F、G的位置确定,即△EFG的面积是固定的,只要求以EG为底边的△EGH最大面积即可,且∠EHG为45°,作△EFG关于EG的对称图形,以点F 的对称点O为圆心,作以EG为弦的圆,根据圆的基本性质,即EG的中垂线与圆的交点即为所求的点H′,然后再由对称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解:能裁得.∵∠EFG=∠A=90°,∴∠2+∠AFE=∠1+∠AFE=90°,∴∠1=∠2,∵EF=FG=5,∴△AEF≌△BFG(AAS),∴AF=BG,AE=BF.设AF=x,则AE=BF=3-x,∴x2+(3-x)2=(5)2解得x1=1或x2=2,∵AF<BF,∴x2=2舍去,∴AF=BG=1,AE=BF=2,∴DE=4,CG=5.如解图③,连接EG,作△EFG关于EG的对称图形△EOG,则四边形EFGO为正方形,∠EOG=90°.以点O为圆心,OE长为半径作⊙O,则∠EHG=45°的点H在⊙O上.连接FO,并延长交⊙O于点H,则点H在EG中垂线上.第6题解图③连接EH、GH,则∠EHG=45°.此时,四边形EFGH就是想要裁得的四边形EFGH中面积最大的.连接CE,则CE=CG=DE2+CD2=5.∴点C在线段EG的中垂线上,连接HC,∴点F、O、H、C在一条直线上,又∵EG=EF2+FG2=10,∴FO=EG=10.又∵CF=BF2+BC2=210,∴OC=10.又∵OH=OE=FG=5,∴OH<OC,∴点H 在矩形ABCD 的内部,∴可以在矩形板材ABCD 中,裁得符合条件的面积最大的四边形EFGH 部件,这个部件的面积即S 四边形EFGH=12EG·FH =12×10×(10+5)=(5+522)m 2. ∴所裁得的四边形部件EFGH 是符合条件的面积最大的部件,这个部件的面积为(5+522) m 2.难点突破本题的难点在于第(3)问点H 位置的确定,题中已知点E 、F 、G 的位置,即解决本题的实质是求以EG 为底边的△EGH 的面积最大时点H 的位置,由于∠EHG =45°,想到作直角△EFG 关于EG 的对称图形,则以点F 的对称点为圆心、EG 为弦的圆在矩形ABCD 内的点H 满足题意,根据圆的基本性质,则点H 为EG 的中垂线与所作圆的交点.。
中考数学综合压轴题型分类练习卷:方程(组)题
方程(组)题一、单选题1.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值是()A.﹣1 B.0 C.1 D.22.某抗战纪念馆馆长找到大学生团干部小张,联系青年志愿者在周日参与活动,活动累计56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需要每名男生工作5个小时,每名女生工作4个小时,小张可以安排学生参加活动的方案共有( )A.1种B.2种C.3种D.4种3.某商店将巧克力包装成方形、圆形礼盒出售,且每盒方形礼盒的价钱相同,每盒圆形礼盒的价钱相同.阿郁原先想购买3盒方形礼盒和7盒圆形礼盒,但他身上的钱会不足240元,如果改成购买7盒方形礼盒和3盒形礼盒,他身上的钱会剩下240元.若阿郁最后购买10盒方形礼盒,则他身上的钱会剩下多少元?()A.360 B.480 C.600 D.720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k≤2B.k≤0C.k<2D.k<05.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x2﹣(m+2)x+=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若+=4m,则m的值是()A.2 B.﹣1 C.2或﹣1 D.不存在6.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增删算法统宗》记载”绳索量竿”问题:“一条竿子一条索,索比竿子长一托.折回索子却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其大意为:现有一根竿和一条绳索,用绳索去量竿,绳索比竿长5尺;如果将绳索对半折后再去量竿,就比竿短5尺.设绳索长x尺,竿长y尺,则符合题意的方程组是()A.B.C.D.7.阅读理解:,,,是实数,我们把符号称为阶行列式,并且规定:,例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可以利用阶行列式表示为:;其中,,.问题:对于用上面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时,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B.C.D.方程组的解为8.已知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bx﹣3=0的两根,且满足x1+x2﹣3x1x2=5,那么b的值为()A.4 B.﹣4 C.3 D.﹣39.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有增根,则m的值为()A.﹣1或﹣2 B.﹣1或2 C.1或2 D.0或﹣210.衡阳市某生态示范园计划种植一批梨树,原计划总产值30万千克,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现决定改良梨树品种,改良后平均每亩产量是原来的1.5倍,总产量比原计划增加了6万千克,种植亩数减少了10亩,则原来平均每亩产量是多少万千克?设原来平均每亩产量为万千克,根据题意,列方程为A.B.C.D.11.若x=4是分式方程的根,则a的值为A.6B.-6C.4D.-412.一商店以每件15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不同的商品,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则商店卖这两件商品总的盈亏情况是()A.亏损20元B.盈利30元C.亏损50元D.不盈不亏13.为奖励消防演练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同学,某校决定用1200元购买篮球和排球,其中篮球每个120元,排球每个90元,在购买资金恰好用尽的情况下,购买方案有()A.4种B.3种C.2种D.1种14.已知关于x的分式方程=1的解是负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A.m≤3B.m≤3且m≠2C.m<3 D.m<3且m≠21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某工程队承接了60万平方米的荒山绿化任务,为了迎接雨季的到来,实际工作时每天的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25%,结果提前30天完成了这一任务.设实际工作时每天绿化的面积为x万平方米,则下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A.B.C.D.16.2017﹣2018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采用双循环制(每两队之间都进行两场比赛),比赛总场数为380场,若设参赛队伍有x支,则可列方程为()A.B.C.D.17.若2-是方程x2-4x+c=0的一个根,则c的值是()A.1 B.3-C.1+D.2+二、填空题18.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的值为__.19.已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1=0的两实数根,则的值是__.20.爸爸沿街匀速行走,发现每隔7分钟从背后驶过一辆103路公交车,每隔5分钟从迎面驶来一辆103路公交车,假设每辆103路公交车行驶速度相同,而且103路公交车总站每隔固定时间发一辆车,那么103路公交车行驶速度是爸爸行走速度的__倍.21.若关于x的方程无解,则m的值为__.22.已知实数m,n满足,,且,则= .23.为实现营养套餐的合理搭配,某电商推出两款适合不同人群的甲、乙两种袋装的混合粗粮.甲种袋装粗粮每袋含有3千克A粗粮,1千克B粗粮,1千克C粗粮;乙种袋装粗粮每袋含有1千克A粗粮,2千克B粗粮,2千克C 粗粮.甲、乙两种袋装粗粮每袋成本分别等于袋中的A、B、C三种粗粮成本之和.已知每袋甲种粗粮的成本是每千克A种粗粮成本的7.5倍,每袋乙种粗粮售价比每袋甲种粗粮售价高20%,乙种袋装粗粮的销售利润率是20%.当销售这两款袋装粗粮的销售利润率为24%时,该电商销售甲、乙两种袋装粗粮的袋数之比是_____(商品的销售利润率=×100%)24.已知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组解,则a+b=_____.25.已知关于的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则的值是__________.26.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则关于a、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_______.27.若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则=__________.三、解答题28.小明购买A,B两种商品,每次购买同一种商品的单价相同,具体信息如下表:购买数量(件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求A,B两种商品的单价;(2)若第三次购买这两种商品共12件,且A种商品的数量不少于B种商品数量的2倍,请设计出最省钱的购买方案,并说明理由.29.如图是学习分式方程应用时,老师板书的问题和两名同学所列的方程.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冰冰同学所列方程中的x表示什么,庆庆同学所列方程中的y表示什么;(2)两个方程中任选一个,并写出它的等量关系;(3)解(2)中你所选择的方程,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30.某公司购买了一批、型芯片,其中型芯片的单价比型芯片的单价少9元,已知该公司用3120元购买型芯片的条数与用4200元购买型芯片的条数相等.(1)求该公司购买的、型芯片的单价各是多少元?(2)若两种芯片共购买了200条,且购买的总费用为6280元,求购买了多少条型芯片?31.阅读材料:各类方程的解法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把方程转化为x=a的形式.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把它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来解;类似的,求解三元一次方程组,把它转化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把它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求解分式方程,把它转化为整式方程来解,由于“去分母”可能产生增根,所以解分式方程必须检验.各类方程的解法不尽相同,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基本数学思想转化,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我们还可以解一些新的方程.例如,一元三次方程x3+x2-2x=0,可以通过因式分解把它转化为x(x2+x-2)=0,解方程x=0和x2+x-2=0,可得方程x3+x2-2x=0的解.(1)问题:方程x3+x2-2x=0的解是x1=0,x2= ,x3= ;(2)拓展:用“转化”思想求方程的解;(3)应用:如图,已知矩形草坪ABCD的长AD=8m,宽AB=3m,小华把一根长为10m的绳子的一端固定在点B,沿草坪边沿BA,AD走到点P处,把长绳PB段拉直并固定在点P,然后沿草坪边沿PD、DC走到点C处,把长绳剩下的一段拉直,长绳的另一端恰好落在点C.求AP的长.32.小明同学三次到某超市购买A、B两种商品,其中仅有一次是有折扣的,购买数量及消费金额如下表:解答下列问题:(1)第次购买有折扣;(2)求A、B两种商品的原价;(3)若购买A、B两种商品的折扣数相同,求折扣数;(4)小明同学再次购买A、B两种商品共10件,在(3)中折扣数的前提下,消费金额不超过200元,求至少购买A商品多少件.33.收发微信红包已成为各类人群进行交流联系,增强感情的一部分,下面是甜甜和她的双胞胎妹妹在六一儿童节期间的对话.请问:(1)2015年到2017年甜甜和她妹妹在六一收到红包的年增长率是多少?(2)2017年六一甜甜和她妹妹各收到了多少钱的微信红包?34.某地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其中果树种植已初具规模,今年受气候、雨水等因素的影响,樱桃较去年有小幅度的减产,而枇杷有所增产.(1)该地某果农今年收获樱桃和枇杷共400千克,其中枇杷的产量不超过樱桃产量的7倍,求该果农今年收获樱桃至少多少千克?(2)该果农把今年收获的樱桃、枇杷两种水果的一部分运往市场销售,该果农去年樱桃的市场销售量为100千克,销售均价为30元/千克,今年樱桃的市场销售量比去年减少了m%,销售均价与去年相同;该果农去年枇杷的市场销售量为200千克,销售均价为20元/千克,今年枇杷的市场销售量比去年增加了2m%,但销售均价比去年减少了m%,该果农今年运往市场销售的这部分樱桃和枇杷的销售总金额与他去年樱桃和枇杷的市场销售总金额相同,求m的值.35.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2)x+(m2﹣2m)=0.(1)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如果方程的两实数根为x1,x2,且x12+x22=10,求m的值.36.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求m的取值范围;当时,方程的两根分别是矩形的长和宽,求该矩形外接圆的直径.37.某市创建“绿色发展模范城市”,针对境内长江段两种主要污染源:生活污水和沿江工厂污染物排放,分别用“生活污水集中处理”(下称甲方案)和“沿江工厂转型升级”(下称乙方案)进行治理,若江水污染指数记为Q,沿江工厂用乙方案进行一次性治理(当年完工),从当年开始,所治理的每家工厂一年降低的Q值都以平均值n计算.第一年有40家工厂用乙方案治理,共使Q值降低了12.经过三年治理,境内长江水质明显改善.(1)求n的值;(2)从第二年起,每年用乙方案新治理的工厂数量比上一年都增加相同的百分数m,三年来用乙方案治理的工厂数量共190家,求m的值,并计算第二年用乙方案新治理的工厂数量;(3)该市生活污水用甲方案治理,从第二年起,每年因此降低的Q值比上一年都增加个相同的数值a.在(2)的情况下,第二年,用乙方案所治理的工厂合计降低的Q值与当年因甲方案治理降低的Q值相等,第三年,用甲方案使Q值降低了39.5.求第一年用甲方案治理降低的Q值及a的值.38.班级组织同学乘大巴车前往“研学旅行”基地开展爱国教育活动,基地离学校有90公里,队伍8:00从学校出发.苏老师因有事情,8:30从学校自驾小车以大巴1.5倍的速度追赶,追上大巴后继续前行,结果比队伍提前15分钟到达基地.问:(1)大巴与小车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2)苏老师追上大巴的地点到基地的路程有多远?。
中考数学试卷题目分类汇总
一、选择题1. 数与代数- 实数的运算- 代数式的化简- 分式的运算- 根据方程求未知数- 解不等式及不等式组- 函数的性质与应用2. 几何与图形- 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及性质- 角的概念及性质- 平行线、相交线、垂直线的判定- 四边形、多边形的概念及性质- 圆的概念及性质- 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如三角形全等、相似3. 统计与概率- 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 概率的基本概念及计算- 事件的相互关系及概率的运算二、填空题1. 数与代数- 实数的性质及运算- 代数式的化简及求值 - 分式的化简及运算- 根据方程求未知数- 解不等式及不等式组2. 几何与图形- 几何图形的性质及判定 - 几何图形的变换- 几何问题的解决方法 - 圆的相关计算3. 统计与概率- 数据的描述及分析- 概率的计算与应用三、解答题1. 数与代数- 复杂方程的求解- 函数问题及实际应用 - 代数问题的综合应用 - 函数与几何的结合问题2. 几何与图形- 几何图形的证明- 几何问题的解决方法 - 几何图形的应用- 几何问题的综合应用3. 统计与概率- 统计数据的分析及处理- 概率的计算与应用- 统计与概率的实际问题四、实验题1. 数与代数- 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2. 几何与图形- 利用计算机软件绘制几何图形- 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几何问题的探究3. 统计与概率- 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概率问题的探究五、应用题1. 数与代数- 生活、生产、科技等领域的实际问题 - 经济、金融、物理等领域的实际问题2. 几何与图形- 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实际问题 - 物理实验、天文观测等领域的实际问题3. 统计与概率- 社会调查、市场分析等领域的实际问题- 医学研究、生物统计等领域的实际问题总结:中考数学试卷题目分类汇总涵盖了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主要模块,旨在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应用能力及创新思维。
2024成都中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 重难题型分类题型 综合与实践
2024成都中考数学第一轮专题复习重难题型分类题型综合与实践1. (2022河南)综合与实践课上,老师让同学们以“矩形的折叠”为主题开展数学活动.(1)操作判断操作一:对折矩形纸片ABCD,使AD与BC重合,得到折痕EF,把纸片展平;操作二:在AD上选一点P,沿BP折叠,使点A落在矩形内部点M处,把纸片展平,连接PM,BM.根据以上操作,当点M在EF上时,写出图①中一个30°的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迁移探究小华将矩形纸片换成正方形纸片,继续探究,过程如下:将正方形纸片ABCD按照(1)中的方式操作,并延长PM交CD于点Q,连接BQ.①如图②,当点M在EF上时,∠MBQ=______°,∠CBQ=______°;②改变点P在AD上的位置(点P不与点A,D重合),如图③,判断∠MBQ与∠CBQ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拓展应用在(2)的探究中,已知正方形纸片ABCD的边长为8 cm,当FQ=1 cm时,直接写出AP的长.第1题图2. (2022齐齐哈尔)数学是以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数学实践活动有利于我们在图形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去发现其中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让我们在学习与探索中发现数学的美,体会数学实践活动带给我们的乐趣.转一转:如图①,在矩形ABCD中,点E,F,G分别为边BC,AB,AD的中点,连接EF,DF,H为DF的中点,连接GH .将△BEF 绕点B 旋转,线段DF ,GH 和CE 的位置和长度也随之变化.当△BEF 绕点B 顺时针旋转90°时,请解决下列问题:(1)图②中,AB =BC ,此时点E 落在AB 的延长线上,点F 落在线段BC 上,连接AF ,猜想GH 与C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2)图③中,AB =2,BC =3,则GH CE=________; (3)当AB =m ,BC =n 时,GH CE=________;第2题图剪一剪、折一折:(4)在(2)的条件下,连接图③中矩形的对角线AC ,并沿对角线AC 剪开,得△ABC (如图④).点M ,N 分别在AC ,BC 上,连接MN ,将△CMN 沿MN 翻折,使点C 的对应点P 落在AB 的延长线上,若PM 平分∠APN ,则CM 长为________.第2题图④类型二 探究迁移型试题3. (2022乐山)以下是华师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121页习题19.3第2小题及参考答案.如图①,在正方形ABCD 中,CE ⊥DF .求证:CE =DF .证明:设CE 与DF 交于点O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B =∠DCB =90°,BC =C D.∴∠BCE +∠DCE =90°.∵CE ⊥DF ,∴∠COD =90°.∴∠CDF +∠DCE =90°.∴∠CDF =∠BCE .∴△CBE ≌△DCF .∴CE =DF .第3题图①某数学兴趣小组在完成了以上解答后,决定对该问题进一步探究.【问题探究】如图②,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G ,H 分别在线段AB ,BC ,CD ,DA 上,且EG ⊥FH .试猜想EG FH的值,并证明你的猜想;【知识迁移】如图③,在矩形ABCD 中,AB =m ,BC =n ,点E ,F ,G ,H 分别在线段AB ,BC ,CD ,DA 上,且EG ⊥FH ,则EG FH=________; 【拓展应用】如图④,在四边形ABCD 中,∠DAB =90°,∠ABC =60°,AB =BC ,点E ,F 分别在线段AB ,AD 上,且CE ⊥BF .求CE BF的值.图②图③图④第3题图4. (2022江西)综合与实践问题提出某兴趣小组在一次综合与实践活动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将足够大的直角三角板PEF(∠P=90°,∠F=60°)的一个顶点放在正方形中心O处,并绕点O逆时针旋转,探究直角三角板PEF与正方形ABCD重叠部分的面积变化情况(已知正方形边长为2).操作发现(1)如图①,若将三角板的顶点P放在点O处,在旋转过程中,当OF与OB重合时,重叠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当OF与BC垂直时,重叠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一般地,若正方形面积为S,在旋转过程中,重叠部分的面积S1与S的关系为________;类比探究(2)若将三角板的顶点F放在点O处,在旋转过程中,OE,OP分别与正方形的边相交于点M,N.①如图②,当BM=CN时,试判断重叠部分△OMN的形状,并说明理由;②如图③,当CM=CN时,求重叠部分四边形OMCN的面积(结果保留根号);拓展应用(3)若将任意一个锐角的顶点放在正方形中心O处,该锐角记为∠GOH(设∠GOH=α),将∠GOH绕点O逆时针旋转,在旋转过程中,∠GOH的两边与正方形ABCD的边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S2,请直接写出S2的最小值与最大值(分别用含α的式子表示).(参考数据:sin 15°=6-24,cos 15°=6+24,tan 15°=2-3)第4题图源自北师九上P25第4题类型三综合应用型试题5. (2022自贡)某数学兴趣小组自制测角仪到公园进行实地测量,活动过程如下:(1)探究原理制作测角仪时,将细线一端固定在量角器圆心O处,另一端系小重物G.测量时,使支杆OM、量角器90°刻度线ON与铅垂线OG相互重合(如图①),绕点O转动量角器,使观测目标P与直径两端点A,B共线(如图②),此时目标P的仰角∠POC=∠GON.请说明这两个角相等的理由;第5题图(2)实地测量如图③,公园广场上有一棵树,为测树高,同学们在观测点K处测得树顶端P的仰角∠POQ=60°,观测点与树的距离KH为5米,点O到地面的距离OK为1.5米,求树高PH;(3≈1.73,结果精确到0.1米) (3)拓展探究公园高台上有一凉亭,为测量凉亭顶端P距地面的高度PH(如图④),同学们经过讨论,决定先在水平地面上选取观测点E,F(E,F,H在同一直线上),分别测得点P的仰角α,β,再测得E,F间的距离m,点O1,O2到地面的距离O1E,O2F均为1.5米.求PH(用α,β,m表示).图③图④第5题图源自北师九下P22活动课题6. (2022陕西)问题提出(1)如图①,AD是等边△ABC的中线,点P在AD的延长线上,且AP=AC,则∠APC的度数为________;问题探究(2)如图②,在△ABC中,CA=CB=6,∠C=120°.过点A作AP∥BC,且AP=BC,过点P作直线l⊥BC,分别交AB,BC于点O,E,求四边形OECA的面积;问题解决(3)如图③,现有一块△ABC型板材,∠ACB为钝角,∠BAC=45°.工人师傅想用这块板材裁出一个△ABP 型部件,并要求∠BAP=15°,AP=A C.工人师傅在这块板材上的作法如下:①以点C为圆心,以CA长为半径画弧,交AB于点D,连接CD;②作CD的垂直平分线l,与CD交于点E;③以点A为圆心,以AC长为半径画弧,交直线l于点P,连接AP,BP,得△ABP.请问,若按上述作法,裁得的△ABP型部件是否符合要求?请证明你的结论.第6题图。
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几何综合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几何综合题(含答案)类型1 类比探究的几何综合题类型2 与图形变换有关的几何综合题类型3 与动点有关的几何综合题类型4 与实际操作有关的几何综合题类型5 其他类型的几何综合题类型1 类比探究的几何综合题(2018苏州)(2018烟台)(2018东营)(1)某学校“智慧方园”数学社团遇到这样一个题目:如图1,在△ABC中,点O在线段BC上,∠BAO=30°,∠OAC=75°,AO=33,BO:CO=1:3,求AB的长.经过社团成员讨论发现,过点B作BD∥AC,交AO的延长线于点D,通过构造△ABD就可以解决问题(如图2).请回答:∠ADB= °,AB= .(2)请参考以上解决思路,解决问题: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C⊥AD,AO=33,∠ABC=∠ACB=75°, BO:OD=1:3,求DC的长.(2018长春)(第24题图1) (第24题图2) (第24题图3)(2018陕西)(2018齐齐哈尔)(2018河南)(2018仙桃)问题:如图①,在Rt△ABC中,AB=AC,D为BC边上一点(不与点B,C重合),将线段AD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得到AE,连接EC,则线段BC,DC,EC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式为;探索:如图②,在Rt△ABC与Rt△ADE中,AB=AC,AD=AE,将△ADE绕点A旋转,使点D落在BC边上,试探索线段AD,BD,CD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应用:如图③,在四边形ABCD中,∠ABC=∠ACB=∠ADC=45°.若BD=9,CD=3,求AD的长.(2018襄阳)如图(1),已知点G在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GE⊥BC,垂足为点E,GF⊥CD,垂足为点F.(1)证明与推断:①求证:四边形CEGF是正方形;的值为;②推断:AGBE(2)探究与证明:将正方形CEGF绕点C顺时针方向旋转α角(0°<α<45°),如图(2)所示,试探究线段AG与BE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拓展与运用正方形CEGF在旋转过程中,当B,E,F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时,如图(3)所示,延长CG交AD于点H.若AG=6,GH=22,则BC= .(2018淮安)(2018咸宁)(2018黄石)在△ABC 中,E 、F 分别为线段AB 、AC 上的点(不与A 、B 、C 重合). (1)如图1,若EF ∥BC ,求证:AEF ABC S AE AFS AB AC∆∆= (2)如图2,若EF 不与BC 平行,(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3)如图3,若EF 上一点G 恰为△ABC 的重心,34AE AB =,求AEFABC S S ∆∆的值.BBB(2018山西)(2018盐城)【发现】如图①,已知等边ABC ,将直角三角形的60角顶点D 任意放在BC 边上(点D 不与点B 、C 重合),使两边分别交线段AB 、AC 于点E 、F .(1)若6AB=,4AE=,2BD=,则CF=_______;(2)求证:EBD DCF∆∆.【思考】若将图①中的三角板的顶点D在BC边上移动,保持三角板与AB、AC的两个交点E、F都存在,连接EF,如图②所示.问点D是否存在某一位置,使ED平分BEF∠且FD平分CFE∠?若存在,求出BDBC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探索】如图③,在等腰ABC∆中,AB AC=,点O为BC边的中点,将三角形透明纸板的一个顶点放在点O处(其中MON B∠=∠),使两条边分别交边AB、AC于点E、F(点E、F均不与ABC∆的顶点重合),连接EF.设Bα∠=,则AEF∆与ABC∆的周长之比为________(用含α的表达式表示).(2018绍兴)(2018达州)(2018菏泽)(2018扬州)问题呈现如图1,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连接格点D、N和E、C,DN与EC相交于点P,求tan CPN∠的值.方法归纳求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我们往往需要找出(或构造出)一个直角三角形.观察发现问题中CPN∠不在直角三角形中,我们常常利用网格画平行线等方法解决此类问题.比如连接格点M、N,可得∠就变换到中Rt DMN∆.∠=∠,连接DM,那么CPNMN EC,则DNM CPN//问题解决(1)直接写出图1中tan CPN ∠的值为_________;(2)如图2,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AN 与CM 相交于点P ,求cos CPN ∠的值; 思维拓展(3)如图3,AB BC ⊥,4AB BC =,点M 在AB 上,且AM BC =,延长CB 到N ,使2BN BC =,连接AN 交CM 的延长线于点P ,用上述方法构造网格求CPN ∠的度数.(2018常德)已知正方形ABCD 中AC 与BD 交于O 点,点M 在线段BD 上,作直线AM 交直线DC 于E ,过D 作DH AE ⊥于H ,设直线DH 交AC 于N .(1)如图14,当M 在线段BO 上时,求证:MO NO =;(2)如图15,当M 在线段OD 上,连接NE ,当//EN BD 时,求证:BM AB =; (3)在图16,当M 在线段OD 上,连接NE ,当NE EC ⊥时,求证:2AN NC AC =⋅.(2018滨州)(2018湖州)(2018自贡)如图,已知AOB 60∠=,在AOB ∠的平分线OM 上有一点C ,将一个120°角的顶点与点C 重合,它的两条边分别与直线OA OB 、相交于点D E 、 .⑴当DCE ∠绕点C 旋转到CD 与OA 垂直时(如图1),请猜想OE OD +与OC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⑵当DCE ∠绕点C 旋转到CD 与OA 不垂直时,到达图2的位置,⑴中的结论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⑶当DCE ∠绕点C 旋转到CD 与OA 的反向延长线相交时,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请在图3中画出图形,若成立,请给于证明;若不成立,线段OD OE 、与OC 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2018嘉兴、舟山)O BOO B图3.(2018淄博)(1)操作发现:如图①,小明画了一个等腰三角形ABC ,其中AB AC =,在ABC ∆的外侧分别以,AB AC 为腰作了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BD ACE ,,分别取,BD CE ,BC 的中点,,M N G ,连接,GM GN .小明发现了:线段GM 与GN 的数量关系是 ;位置关系是 . (2)类比思考:如图②,小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思考.把等腰三角形ABC 换为一般的锐角三角形,其中AB AC >,其它条件不变,小明发现的上述结论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3)深入研究:如图③,小明在(2)的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的探究.向ABC ∆的内侧分别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D ACE ,其它条件不变,试判断GMN ∆的形状,并给与证明.类型2 与图形变换有关的几何综合题(2018宜昌)在矩形ABCD 中,12AB =,P 是边AB 上一点,把PBC 沿直线PC 折叠,顶点B 的对应点是点G ,过点B 作BE CG ⊥,垂足为E 且在AD 上,BE 交PC 于点F . (1)如图1,若点E 是AD 的中点,求证:AEB DEC ∆∆≌; (2) 如图2,①求证: BP BF =;②当AD 25=,且AE DE <时,求cos PCB ∠的值; ③当BP 9=时,求BE EF 的值.图1 图2 图2备用图 23.(1)证明:在矩形ABCD 中,90,A D AB DC ∠=∠==, 如图1,又AE DE =,图1∆≅∆,ABE DCE(2)如图2,图2①在矩形ABCD中,90∠=,ABC∆沿PC折叠得到GPC∆BPC∠=∠∴∠=∠=,BPC GPC PGC PBC90⊥BE CG∴,BE PG//∴∠=∠GPF PFBBPF BFP∴∠=∠∴=BP BFAD=时,②当25∠=BEC90∴∠+∠=,90AEB CED90AEB ABE ∠+∠=,CED ABE ∴∠=∠ 又90A D ∠=∠=,ABE DEC ∴∆∆∽AB DEAE CD∴=∴设AE x =,则25DE x =-,122512xx -∴=, 解得19x =,216x =AE DE <9,16AE DE ∴==, 20,15CE BE ∴==,由折叠得BP PG =,BP BF PG ∴==,//BE PG , ECF GCP ∴∆∆∽EF CEPG CG∴=设BP BF PG y ===,152025y y -∴=253y ∴=则253BP = 在Rt PBC ∆中,PC =,cos 10BC PCB PC ∠=== ③若9BP =,解法一:连接GF ,(如图3)90GEF BAE ∠=∠=, //,BF PG BF PG =∴四边形BPGF 是平行四边形BP BF =,∴平行四边形BPGF 是菱形//BP GF ∴, GFE ABE ∴∠=∠, GEF EAB ∴∆∆∽EF ABGF BE∴=129108BE EF AB GF ∴==⨯= 解法二:如图2,90FEC PBC ∠=∠=,EFC PFB BPF ∠=∠=∠, EFC BPC ∴∆∆∽EF CEBP CB∴=又90BEC A ∠=∠=, 由//AD BC 得AEB EBC ∠=∠,AEB EBC ∴∆∆∽AB CEBE CB∴=AE EFBE BP∴=129108BE EF AE BP ∴==⨯=解法三:(如图4)过点F 作FH BC ⊥,垂足为HBPF PFEGS BF BFS EF PG BE∆==+四边形图41212BFC BEC S BF EF BC EFBE S BC ∆∆⋅===⨯ 912EFBE ∴=129108BE EF ∴=⨯=(2018邵阳)(2018永州)(2018无锡)(2018包头)(2018赤峰)(2018昆明)(2018岳阳)(2018宿迁)(2018绵阳)(2018南充)(2018徐州)类型3 与动点有关的几何综合题(2018吉林)(2018黑龙江龙东)(2018黑龙江龙东)(2018广东)已知Rt△OAB,∠OAB=90o,∠ABO=30o,斜边OB=4,将Rt△OAB绕点O顺时针旋转60o,如图25-1图,连接BC.(1)填空:∠OBC=_______o;(2)如图25-1图,连接AC,作OP⊥AC,垂足为P,求OP的长度;(3)如图25-2图,点M、N同时从点O出发,在△OCB边上运动,M沿O→C→B路径匀速运动,N沿O→B→C路径匀速运动,当两点相遇时运动停止.已知点M的运动速度为1.5单位/秒,点N的运动速度为1单位/秒.设运动时间为x秒,△OMN的面积为y,求当x为何值时y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多少?(结果可保留根号)(2018衡阳)(2018黔东南)如图1,已知矩形AOCB,6cm s的AB cm=,动点P从点A出发,以3/=,16BC cm速度向点O运动,直到点O为止;动点Q同时从点C出发,以2/cm s的速度向点B运动,与点P同时结束运动.(1)点P 到达终点O 的运动时间是________s ,此时点Q 的运动距离是________cm ; (2)当运动时间为2s 时,P 、Q 两点的距离为________cm ; (3)请你计算出发多久时,点P 和点Q 之间的距离是10cm ;(4)如图2,以点O 为坐标原点,OC 所在直线为x 轴,OA 所在直线为y 轴,1cm 长为单位长度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连结AC ,与PQ 相交于点D ,若双曲线ky x=过点D ,问k 的值是否会变化?若会变化,说明理由;若不会变化,请求出k 的值.(2018青岛)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AB DC CB AB ⊥,16,6,8AB cm BC cm CD cm ===,动点P 从点D 开始沿DA 边匀速运动,动点Q 从点A 开始沿AB 边匀速运动,它们的运动速度均为2/cm s .点P 和点Q 同时出发,以QA QP 、为边作平行四边形AQPE ,设运动的时间为()t s ,05t <<.根据题意解答下列问题: (1)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AP ;(2)设四边形CPQB 的面积为()2S cm ,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 (3)当QP BD ⊥时,求t 的值;(4)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 ,使点E 在ABD ∠的平分线上?若存在,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18广州)如图12,在四边形ABCD 中,∠B=60°,∠D=30°,AB=BC. (1)求∠A+∠C 的度数(2)连接BD,探究AD,BD,CD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中考数学真题知识分类练习试卷:有理数(含答案)
有理数一、单选题1.【湖南省娄底市中考数学试题】的相反数是()A. B. C. - D.【答案】C2.【山东省德州市中考数学试题】3的相反数是()A. 3B.C. -3D.【答案】C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即可解答.详解:3的相反数是﹣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相反数的定义.3.【山东省淄博市中考数学试题】计算的结果是()A. 0B. 1C. )1D.【答案】A【解析】分析:先计算绝对值,再计算减法即可得.详解:=﹣=0,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绝对值和有理数的减法,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绝对值的性质和有理数的减法法则.4.【山东省潍坊市中考数学试题】( )A. B. C. D.【答案】B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1-|=.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5.【江西省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题】)2的绝对值是A. B. C. D.【答案】B6.【浙江省金华市中考数学试题】在0)1))))1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A. 0B. 1C.D. )1【答案】D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其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比较即可.详解:∵-1<-<0<1,∴最小的数是-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对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的应用,用到的知识点是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其绝对值大的反而小.7.【浙江省金华市中考数学试题】在0)1))))1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A. 0B. 1C.D. )1【答案】D8.【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数学试题】地球上陆地的面积约为150 000 000km2.把“150 0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1.5×108B. 1.5×107C. 1.5×109D. 1.5×106【答案】A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详解:150 000 000=1.5×108,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9.【江苏省盐城市中考数学试题】盐通铁路沿线水网密布,河渠纵横,将建设特大桥梁6座,桥梁的总长度约为146000米,将数据146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B. C. D.【答案】A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详解:将146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46×105.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10.【湖北省孝感市中考数学试题】的倒数是()A. 4B. -4C.D. 16【答案】B分析:根据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解答.详解:∵-×(-4)=1,∴的倒数是-4.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倒数,关键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注意:负数的倒数还是负数.11.【安徽省中考数学试题】的绝对值是()A. B. 8 C. D.【答案】B【分析】根据绝对值的定义“一个数的绝对值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进行解答即可.【详解】数轴上表示数-8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8.所以-8的绝对值是8.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概念,熟记绝对值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12.【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A卷)】的相反数是()A. B. C. D.【答案】A【分析】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进行求解即可得.【详解】2与-2只有符号不同,所以2的相反数是-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定义,属于中考中的简单题13.【浙江省衢州市中考数学试卷】)3的相反数是()A. 3B. )3C.D. )【答案】A14.【浙江省绍兴市中考数学试卷】如果向东走记为,则向西走可记为()A. B. C. D.分析首先审清题意,明确“正”和“负”所表示的意义;再根据题意作答.详解:如果向东走2m时,记作+2m,那么向西走3m应记作−3m.故选C.点睛:考查了相反意义的量,相反意义的量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15.【天津市中考数学试题】计算的结果等于()A. 5B.C. 9D.【答案】C分析:根据有理数的乘方运算进行计算.详解:(-3)2=9,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方,比较简单,注意负号.16.【山东省滨州市中考数学试题】若数轴上点A、B分别表示数2、﹣2,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可表示为()A. 2+))2)B. 2)))2)C. ))2)+2D. ))2))2【答案】B17.【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数学试题】)8的相反数是()A. )8B.C. 8D. )【答案】C分析:根据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可得答案.详解:-8的相反数是8,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相反数,关键是掌握相反数的定义.18.【江苏省盐城市中考数学试题】-的相反数是()A. B. - C. D.【答案】A分析: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详解:-的相反数是.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相反数的定义,掌握相反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9.【湖北省黄冈市中考数学试题】-的相反数是) )A. -B. -C.D.分析: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可得一个数的相反数.详解:-的相反数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相反数,关键是在一个数的前面加上负号就是这个数的相反数.学科&网20.【四川省宜宾市中考数学试题】3的相反数是()A. B. 3 C. )3 D. ±【答案】C分析:根据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可得答案.详解:3的相反数是﹣3,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相反数,关键是掌握相反数的定义.21.【广东省深圳市中考数学试题】2600000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A. B. C. D.【答案】B22.【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数学试题】5月21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鹊桥号”中继星,卫星进入近地点高度为200公里、远地点高度为40万公里的预定轨道.将数据4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B. C. D.【答案】B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1万=10000=104.详解:40万=4×105,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23.【天津市中考数学试题】今年“五一”假期,我市某主题公园共接待游客77800人次,将778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A. B. C. D.【答案】B二、填空题24.【山东省德州市中考数学试题】计算:=__________)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加法解答即可.详解:|﹣2+3|=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关键是根据法则计算.25.【湖北省黄冈市中考数学试题】实数16 800 0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68×107分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时,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整数,据此判断即可.详解:16800000=1.68×107.故答案为:1.68×107.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确定a与n的值是解题的关键.26.【江苏省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写出一个数,使这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__________)【答案】(答案不唯一)分析:掌握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不能单独存在,从数轴上看,除0外,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它们分别在原点两旁且到原点距离相等.又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可以得到答案.详解:设|a|=-a,|a|≥0,所以-a≥0,所以a≤0,即a为非正数.故答案为:-1(答案不唯一).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绝对值和相反数的应用和定义.27.【江苏省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写出一个数,使这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__________)【答案】(答案不唯一)三、解答题28.【江苏省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如图,在数轴上,点)分别表示数).)1)求的取值范围.)2)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应落在()A.点的左边B.线段上C.点的右边【答案】(1).(2)B.。
中考数学试题分类及答案
中考数学试题分类及答案一、选择题选择题是中考数学试卷中的常见题型,它要求考生从几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 简单选择题简单选择题通常是考察数学基础知识和运算能力,例如:x + 5 = 9,则 x 的值是:A) 2 B) 3 C) 4 D) 5答案:C) 42. 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考察的是考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下列数字中,不是整数的是:A) -3 B) 0.5 C) 1/2 D) √9答案:B) 0.5二、填空题填空题要求考生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和要求,在空格处填写正确的数值或符号。
1. 简单填空题简单填空题通常是考察数学基础运算和推理能力,例如:已知 2x = 16,求 x 的值:__。
答案:82. 复杂填空题复杂填空题要求考生综合运用多个概念、方法进行解题,例如:已知甲数是乙数的2倍,乙数是丙数的3倍,而丙数是10。
则甲数是__。
答案:60三、解答题解答题是中考数学试卷中较为复杂的题型,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进行详细的解答和说明。
1. 计算题计算题是解答题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考察考生的运算能力和解题速度。
示例题目:计算下列各式的值:(2x-3)÷5当x=7时。
解答过程:将 x=7 代入原式,得到:(2*7-3)÷5 = (14-3)÷5 = 11÷5 = 2余1答案:2余12. 应用题应用题要求考生根据实际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示例题目:某商场举办“满减活动”,购买满200元减20元,购买满500元减50元。
小明购买了一批商品,总价为600元。
他能享受到多少元的优惠?解答过程:根据题意,小明购买满500元,可以减50元优惠,再加上满200元减20元的优惠,总共可以享受70元的优惠。
答案:70元综上所述,中考数学试题主要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选择题考察基础知识和运算能力,填空题考察综合推理能力,解答题则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计算和应用解题能力。
全国中考数学平行四边形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及答案解析
全国中考数学平行四边形的综合中考真题分类汇总及答案解析一、平行四边形1.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相等,夹角互补,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叫做互补三角形,如图2,分别以△ABC的边AB、AC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BDE和ACGF,则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就是互补三角形.(1)用尺规将图1中的△ABC分割成两个互补三角形;(2)证明图2中的△ABC分割成两个互补三角形;(3)如图3,在图2的基础上再以BC为边向外作正方形BCHI.①已知三个正方形面积分别是17、13、10,在如图4的网格中(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画出边长为、、的三角形,并计算图3中六边形DEFGHI的面积.②若△ABC的面积为2,求以EF、DI、HG的长为边的三角形面积.【答案】(1)作图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①62;②6【解析】试题分析:(1)作BC边上的中线AD即可.(2)根据互补三角形的定义证明即可.(3)①画出图形后,利用割补法求面积即可.②平移△CHG到AMF,连接EM,IM,则AM=CH=BI,只要证明S△EFM=3S△ABC即可.试题解析:(1)如图1中,作BC边上的中线AD,△ABD和△ADC是互补三角形.(2)如图2中,延长FA到点H,使得AH=AF,连接EH.∵四边形ABDE,四边形ACGF是正方形,∴AB=AE,AF=AC,∠BAE=∠CAF=90°,∴∠EAF+∠BAC=180°,∴△AEF和△ABC是两个互补三角形.∵∠EAH+∠HAB=∠BAC+∠HAB=90°,∴∠EAH=∠BAC,∵AF=AC,∴AH=AB,在△AEH和△ABC中,∴△AEH≌△ABC,∴S△AEF=S△AEH=S△ABC.(3)①边长为、、的三角形如图4所示.∵S△ABC=3×4﹣2﹣1.5﹣3=5.5,∴S六边形=17+13+10+4×5.5=62.②如图3中,平移△CHG到AMF,连接EM,IM,则AM=CH=BI,设∠ABC=x,∵AM∥CH,CH⊥BC,∴AM⊥BC,∴∠EAM=90°+90°﹣x=180°﹣x,∵∠DBI=360°﹣90°﹣90°﹣x=180°﹣x,∴∠EAM=∠DBI,∵AE=BD,∴△AEM≌△DBI,∵在△DBI和△ABC中,DB=AB,BI=BC,∠DBI+∠ABC=180°,∴△DBI和△ABC是互补三角形,∴S△AEM=S△AEF=S△AFM=2,∴S△EFM=3S△ABC=6.考点:1、作图﹣应用与设计,2、三角形面积2.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为矩形,点A,B的坐标分别为(4,0),(4,3),动点M,N分别从O,B同时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其中,点M 沿OA向终点A运动,点N沿BC向终点C运动.过点M作MP⊥OA,交AC于P,连接NP,已知动点运动了x秒.(1)P点的坐标为多少(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2)试求△NPC面积S的表达式,并求出面积S的最大值及相应的x值;(3)当x为何值时,△NPC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简要说明理由.【答案】(1)P点坐标为(x,3﹣x).(2)S的最大值为,此时x=2.(3)x=,或x=,或x=.【解析】试题分析:(1)求P点的坐标,也就是求OM和PM的长,已知了OM的长为x,关键是求出PM的长,方法不唯一,①可通过PM∥OC得出的对应成比例线段来求;②也可延长MP交BC于Q,先在直角三角形CPQ中根据CQ的长和∠ACB的正切值求出PQ的长,然后根据PM=AB﹣PQ来求出PM的长.得出OM和PM的长,即可求出P点的坐标.(2)可按(1)②中的方法经求出PQ的长,而CN的长可根据CN=BC﹣BN来求得,因此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即可得出S,x的函数关系式.(3)本题要分类讨论:①当CP=CN时,可在直角三角形CPQ中,用CQ的长即x和∠ABC的余弦值求出CP的表达式,然后联立CN的表达式即可求出x的值;②当CP=PN时,那么CQ=QN,先在直角三角形CPQ中求出CQ的长,然后根据QN=CN﹣CQ求出QN的表达式,根据题设的等量条件即可得出x的值.③当CN=PN时,先求出QP和QN的长,然后在直角三角形PNQ中,用勾股定理求出PN 的长,联立CN的表达式即可求出x的值.试题解析:(1)过点P作PQ⊥BC于点Q,有题意可得:PQ∥AB,∴△CQP∽△CBA,∴∴解得:QP=x,∴PM=3﹣x,由题意可知,C(0,3),M(x,0),N(4﹣x,3),P点坐标为(x,3﹣x).(2)设△NPC的面积为S,在△NPC中,NC=4﹣x,NC边上的高为,其中,0≤x≤4.∴S=(4﹣x)×x=(﹣x2+4x)=﹣(x﹣2)2+.∴S的最大值为,此时x=2.(3)延长MP交CB于Q,则有PQ⊥BC.①若NP=CP,∵PQ⊥BC,∴NQ=CQ=x.∴3x=4,∴x=.②若CP=CN,则CN=4﹣x,PQ=x,CP=x,4﹣x=x,∴x=;③若CN=NP,则CN=4﹣x.∵PQ=x,NQ=4﹣2x,∵在Rt△PNQ中,PN2=NQ2+PQ2,∴(4﹣x)2=(4﹣2x)2+(x)2,∴x=.综上所述,x=,或x=,或x=.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3.操作与证明:如图1,把一个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ECF和一个正方形ABCD摆放在一起,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和正方形的顶点C重合,点E、F分别在正方形的边CB、CD上,连接AF.取AF中点M,EF的中点N,连接MD、MN.(1)连接AE,求证:△AEF是等腰三角形;猜想与发现:(2)在(1)的条件下,请判断MD、MN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得出结论.结论1:DM、MN的数量关系是;结论2:DM、MN的位置关系是;拓展与探究:(3)如图2,将图1中的直角三角板ECF绕点C顺时针旋转180°,其他条件不变,则(2)中的两个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答案】(1)证明参见解析;(2)相等,垂直;(3)成立,理由参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证明出CE=CF,继而证明出△ABE≌△ADF,得到AE=AF,从而证明出△AEF是等腰三角形;(2)DM、MN的数量关系是相等,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和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即可得出结论.位置关系是垂直,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和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性质,及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即可得出结论;(3)成立,连接AE,交MD于点G,标记出各个角,首先证明出MN ∥AE ,MN=AE ,利用三角形全等证出AE=AF ,而DM=AF ,从而得到DM ,MN 数量相等的结论,再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和三角形全等,等腰三角形性质以及角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得到∠DMN=∠DGE=90°.从而得到DM 、MN 的位置关系是垂直.试题解析:(1)∵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B=AD=BC=CD ,∠B=∠ADF=90°,∵△C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90°,∴CE=CF ,∴BC ﹣CE=CD ﹣CF ,即BE=DF ,∴△ABE ≌△ADF ,∴AE=AF ,∴△AEF 是等腰三角形;(2)DM 、MN 的数量关系是相等,DM 、MN 的位置关系是垂直;∵在Rt △ADF 中DM 是斜边AF 的中线,∴AF=2DM ,∵MN 是△AEF 的中位线,∴AE=2MN ,∵AE=AF ,∴DM=MN ;∵∠DMF=∠DAF+∠ADM ,AM=MD ,∵∠FMN=∠FAE ,∠DAF=∠BAE ,∴∠ADM=∠DAF=∠BAE ,∴∠DMN=∠FMN+∠DMF=∠DAF+∠BAE+∠FAE=∠BAD=90°,∴DM ⊥MN ;(3)(2)中的两个结论还成立,连接AE ,交MD 于点G ,∵点M 为AF 的中点,点N 为EF 的中点,∴MN ∥AE ,MN=AE ,由已知得,AB=AD=BC=CD ,∠B=∠ADF ,CE=CF ,又∵BC+CE=CD+CF ,即BE=DF ,∴△ABE ≌△ADF ,∴AE=AF ,在Rt △ADF 中,∵点M 为AF 的中点,∴DM=AF ,∴DM=MN ,∵△ABE ≌△ADF ,∴∠1=∠2,∵AB ∥DF ,∴∠1=∠3,同理可证:∠2=∠4,∴∠3=∠4,∵DM=AM ,∴∠MAD=∠5,∴∠DGE=∠5+∠4=∠MAD+∠3=90°,∵MN ∥AE ,∴∠DMN=∠DGE=90°,∴DM ⊥MN .所以(2)中的两个结论还成立.考点:1.正方形的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三角形中位线定理;4.旋转的性质.4.如图①,在等腰Rt ABC 中,90BAC ∠=,点E 在AC 上(且不与点A 、C 重合),在ABC △的外部作等腰Rt CED △,使90CED ∠=,连接AD ,分别以AB ,AD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FD ,连接AF .()1请直接写出线段AF ,AE 的数量关系;()2①将CED 绕点C 逆时针旋转,当点E 在线段BC 上时,如图②,连接AE ,请判断线段AF ,AE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②若25AB =2CE =,在图②的基础上将CED 绕点C 继续逆时针旋转一周的过程中,当平行四边形ABFD 为菱形时,直接写出线段AE 的长度.【答案】(1)证明见解析;(2)①AF 2AE =②42或22.【解析】【分析】 ()1如图①中,结论:AF 2AE =,只要证明A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 ()2①如图②中,结论:AF 2AE =,连接EF ,DF 交BC 于K ,先证明EKF ≌EDA 再证明A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②分两种情形a 、如图③中,当AD AC =时,四边形ABFD 是菱形.b 、如图④中当AD AC =时,四边形ABFD 是菱形.分别求解即可.【详解】()1如图①中,结论:AF 2AE =.理由:四边形ABFD 是平行四边形,AB DF ∴=,AB AC =,AC DF ∴=,DE EC =,AE EF ∴=,DEC AEF 90∠∠==,A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F 2AE ∴=.故答案为AF 2AE =.()2①如图②中,结论:AF 2AE =.理由:连接EF ,DF 交BC 于K .四边形ABFD 是平行四边形,AB//DF ∴,DKE ABC 45∠∠∴==,EKF 180DKE 135∠∠∴=-=,EK ED =,ADE 180EDC 18045135∠∠=-=-=,EKF ADE ∠∠∴=,DKC C ∠∠=,DK DC ∴=,DF AB AC ==,KF AD ∴=,在EKF 和EDA 中,EK ED EKF ADE KF AD =⎧⎪∠=∠⎨⎪=⎩,EKF ∴≌EDA ,EF EA ∴=,KEF AED ∠∠=,FEA BED 90∠∠∴==,A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F 2AE ∴=.②如图③中,当AD AC =时,四边形ABFD 是菱形,设AE 交CD 于H ,易知EH DH CH 2===22AH (25)(2)32=-=,AE AH EH 42=+=,=时,四边形ABFD是菱形,易知如图④中当AD AC=-=-=,AE AH EH32222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AE的长为42或22.【点睛】本题考查四边形综合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寻找全等的条件是解题的难点,属于中考常考题型.5.如图,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O=CO,BO=DO,且∠ABC+∠ADC=180°.(1)求证:四边形ABCD是矩形.(2)若∠ADF:∠FDC=3:2,DF⊥AC,求∠BDF的度数.【答案】(1)见解析;(2)18°.【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得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求出∠ABC=90°,根据矩形的判定得出即可;(2)求出∠FDC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DCO,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出OD=OC,求出∠CDO,即可求出答案.【详解】(1)证明:∵AO=CO,BO=DO∴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ADC,∵∠ABC+∠ADC=180°,∴∠ABC=∠ADC=90°,∴四边形ABCD是矩形;(2)解:∵∠ADC=90°,∠ADF:∠FDC=3:2,∴∠FDC=36°,∵DF⊥AC,∴∠DCO=90°﹣36°=54°,∵四边形ABCD是矩形,∴OC=OD,∴∠ODC=54°∴∠BDF=∠ODC﹣∠FDC=18°.【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矩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能灵活运用定理进行推理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矩形的对角线相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已知:在菱形ABCD中,E,F是BD上的两点,且AE∥CF.求证:四边形AECF是菱形.【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由菱形的性质可得AB∥CD,AB=CD,∠ADF=∠CDF,由“SAS”可证△ADF≌△CDF,可得AF=CF,由△ABE≌△CDF,可得AE=CF,由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菱形的判定可得四边形AECF是菱形.【详解】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AB∥CD,AB=CD,∠ADF=∠CDF,∵AB=CD,∠ADF=∠CDF,DF=DF∴△ADF≌△CDF(SAS)∴AF=CF,∵AB∥CD,AE∥CF∴∠ABE=∠CDF,∠AEF=∠CFE∴∠AEB=∠CFD,∠ABE=∠CDF,AB=CD∴△ABE≌△CDF(AAS)∴AE=CF,且AE∥CF∴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又∵AF=CF,∴四边形AECF是菱形【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菱形的判定定理,首先要判定其为平行四边形,这是菱形判定的基本判定.7.(1)如图①,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过点O作直线EF⊥BD,交AD于点E,交BC于点F,连接BE、DF,且BE平分∠ABD.①求证:四边形BFDE是菱形;②直接写出∠EBF的度数;(2)把(1)中菱形BFDE进行分离研究,如图②,点G、I分别在BF、BE边上,且BG=BI,连接GD,H为GD的中点,连接FH并延长,交ED于点J,连接IJ、IH、IF、IG.试探究线段IH与FH之间满足的关系,并说明理由;(3)把(1)中矩形ABCD进行特殊化探究,如图③,当矩形ABCD满足AB=AD时,点E是对角线AC上一点,连接DE、EF、DF,使△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F交AC于点G.请直接写出线段AG、GE、EC三者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答案】(1)①详见解析;②60°.(2)IH3;(3)EG2=AG2+CE2.【解析】【分析】(1)①由△DOE≌△BOF,推出EO=OF,∵OB=OD,推出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再证明EB=ED即可.②先证明∠ABD=2∠ADB,推出∠ADB=30°,延长即可解决问题.(2)IH =3FH .只要证明△IJF 是等边三角形即可.(3)结论:EG 2=AG 2+CE 2.如图3中,将△ADG 绕点D 逆时针旋转90°得到△DCM ,先证明△DEG ≌△DEM ,再证明△ECM 是直角三角形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①证明:如图1中,∵四边形ABCD 是矩形,∴AD ∥BC ,OB =OD ,∴∠EDO =∠FBO ,在△DOE 和△BOF 中,EDO FBO OD OBEOD BOF ∠∠⎧⎪⎨⎪∠∠⎩=== , ∴△DOE ≌△BOF ,∴EO =OF ,∵OB =OD ,∴四边形EBFD 是平行四边形,∵EF ⊥BD ,OB =OD ,∴EB =ED ,∴四边形EBFD 是菱形.②∵BE 平分∠ABD ,∴∠ABE =∠EBD ,∵EB =ED ,∴∠EBD =∠EDB ,∴∠ABD =2∠ADB ,∵∠ABD +∠ADB =90°,∴∠ADB =30°,∠ABD =60°,∴∠ABE =∠EBO =∠OBF =30°,∴∠EBF =60°.(2)结论:IH =3FH .理由:如图2中,延长BE 到M ,使得EM =EJ ,连接MJ .∵四边形EBFD 是菱形,∠B =60°,∴EB =BF =ED ,DE ∥BF ,∴∠JDH =∠FGH ,在△DHJ 和△GHF 中,DHG GHF DH GHJDH FGH ∠∠⎧⎪⎨⎪∠∠⎩=== , ∴△DHJ ≌△GHF ,∴DJ =FG ,JH =HF ,∴EJ =BG =EM =BI ,∴BE =IM =BF ,∵∠MEJ =∠B =60°,∴△MEJ 是等边三角形,∴MJ =EM =NI ,∠M =∠B =60°在△BIF 和△MJI 中,BI MJ B M BF IM ⎧⎪∠∠⎨⎪⎩===,∴△BIF ≌△MJI ,∴IJ =IF ,∠BFI =∠MIJ ,∵HJ =HF ,∴IH ⊥JF ,∵∠BFI +∠BIF =120°,∴∠MIJ +∠BIF =120°,∴∠JIF =60°,∴△JIF 是等边三角形,在Rt △IHF 中,∵∠IHF =90°,∠IFH =60°,∴∠FIH =30°,∴IH =3FH .(3)结论:EG 2=AG 2+CE 2.理由:如图3中,将△ADG 绕点D 逆时针旋转90°得到△DCM ,∵∠FAD +∠DEF =90°,∴AFED 四点共圆,∴∠EDF =∠DAE =45°,∠ADC =90°,∴∠ADF +∠EDC =45°,∵∠ADF =∠CDM ,∴∠CDM +∠CDE =45°=∠EDG ,在△DEM 和△DEG 中,DE DE EDG EDM DG DM ⎧⎪∠∠⎨⎪⎩=== , ∴△DEG ≌△DEM ,∴GE =EM ,∵∠DCM =∠DAG =∠ACD =45°,AG =CM ,∴∠ECM =90°∴EC 2+CM 2=EM 2,∵EG =EM ,AG =CM ,∴GE 2=AG 2+CE 2.【点睛】考查四边形综合题、矩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学会转化的思想思考问题.8.如图,在菱形ABCD 中,AB=4,∠BAD=120°,△AEF 为正三角形,E 、F 在菱形的边BC ,CD 上.(1)证明:BE=CF .(2)当点E ,F 分别在边BC ,CD 上移动时(△AEF 保持为正三角形),请探究四边形AECF 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这个定值;如果变化,求出其最大值.(3)在(2)的情况下,请探究△CEF 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这个定值;如果变化,求出其最大值.【答案】(1)见解析;(2)33)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先求证AB=AC ,进而求证△ABC 、△ACD 为等边三角形,得∠4=60°,AC=AB 进而求证△ABE ≌△ACF ,即可求得BE=CF ;(2)根据△ABE ≌△ACF 可得S △ABE =S △ACF ,故根据S 四边形AECF =S △AEC +S △ACF =S △AEC +S △ABE =S △ABC 即可解题;(3)当正三角形AEF 的边AE 与BC 垂直时,边AE 最短.△AEF 的面积会随着AE 的变化而变化,且当AE最短时,正三角形AEF的面积会最小,又根据S△CEF=S四边形AECF-S△AEF,则△CEF的面积就会最大.试题解析:(1)证明:连接AC,∵∠1+∠2=60°,∠3+∠2=60°,∴∠1=∠3,∵∠BAD=120°,∴∠ABC=∠ADC=60°∵四边形ABCD是菱形,∴AB=BC=CD=AD,∴△ABC、△ACD为等边三角形∴∠4=60°,AC=AB,∴在△ABE和△ACF中,,∴△ABE≌△ACF.(ASA)∴BE=CF.(2)解:由(1)得△ABE≌△ACF,则S△ABE=S△ACF.故S四边形AECF=S△AEC+S△ACF=S△AEC+S△ABE=S△ABC,是定值.作AH⊥BC于H点,则BH=2,S四边形AECF=S△ABC===;(3)解:由“垂线段最短”可知,当正三角形AEF的边AE与BC垂直时,边AE最短.故△AEF的面积会随着AE的变化而变化,且当AE最短时,正三角形AEF的面积会最小,又S△CEF=S四边形AECF﹣S△AEF,则△CEF的面积就会最大.由(2)得,S△CEF=S四边形AECF﹣S△AEF=﹣=.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性质,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和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考查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本题中求证△ABE≌△ACF是解题的关键.9.(问题情境)在△ABC中,AB=AC,点P为BC所在直线上的任一点,过点P作PD⊥AB,PE⊥AC,垂足分别为D、E,过点C作CF⊥AB,垂足为F.当P在BC边上时(如图1),求证:PD+PE=CF.证明思路是:如图2,连接AP,由△ABP与△ACP面积之和等于△ABC的面积可以证得:PD+PE=CF.(不要证明)(变式探究)(1)当点P在CB延长线上时,其余条件不变(如图3),试探索PD、PE、C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请运用上述解答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方法完成下列两题:(结论运用)(2)如图4,将长方形ABCD沿EF折叠,使点D落在点B上,点C落在点C′处,点P为折痕EF上的任一点,过点P作PG⊥BE、PH⊥BC,垂足分别为G、H,若AD =16,CF=6,求PG+PH的值.(迁移拓展)(3)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1:y=-43x+8与直线l2:y=﹣2x+8相交于点A,直线l1、l2与x轴分别交于点B、点C.点P是直线l2上一个动点,若点P到直线l1的距离为2.求点P的坐标.【答案】【变式探究】证明见解析【结论运用】8【迁移拓展】(﹣1,6),(1,10)【解析】【变式探究】连接AP,同理利用△ABP与△ACP面积之差等于△ABC的面积可以证得;【结论运用】过点E作EQ⊥BC,垂足为Q,根据勾股定理和矩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迁移拓展】分两种情况,利用结论,求得点P到x轴的距离,再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出P的坐标.【详解】变式探究:连接AP,如图3:∵PD⊥AB,PE⊥AC,CF⊥AB,且S△ABC=S△ACP﹣S△ABP,∴12AB•CF=12AC•PE﹣12AB•PD.∵AB=AC,∴CF=PD﹣PE;结论运用:过点E作EQ⊥BC,垂足为Q,如图④,∵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AD=BC,∠C=∠ADC=90°.∵AD=16,CF=6,∴BF=BC﹣CF=AD﹣CF=5,由折叠可得:DF=BF,∠BEF=∠DEF.∴DF=5.∵∠C=90°,∴DC2222-=-8.106DF CF∵EQ⊥BC,∠C=∠ADC=90°,∴∠EQC=90°=∠C=∠ADC.∴四边形EQCD是长方形.∴EQ=DC=4.∵AD∥BC,∴∠DEF=∠EFB.∵∠BEF=∠DEF,∴∠BEF=∠EFB.∴BE=BF,由问题情境中的结论可得:PG+PH=EQ.∴PG+PH=8.∴PG+PH的值为8;迁移拓展:如图,由题意得:A (0,8),B (6,0),C (﹣4,0)∴AB 2268+10,BC =10.∴AB =BC ,(1)由结论得:P 1D 1+P 1E 1=OA =8∵P 1D 1=1=2,∴P 1E 1=6 即点P 1的纵坐标为6又点P 1在直线l 2上,∴y =2x+8=6,∴x =﹣1,即点P 1的坐标为(﹣1,6);(2)由结论得:P 2E 2﹣P 2D 2=OA =8∵P 2D 2=2,∴P 2E 2=10 即点P 1的纵坐标为10又点P 1在直线l 2上,∴y =2x+8=10,∴x =1,即点P 1的坐标为(1,10)【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及勾股定理等知识点,利用面积法列出等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0.△ABC 为等边三角形,AF AB =.BCD BDC AEC ∠=∠=∠.(1)求证:四边形ABDF 是菱形.(2)若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连接AD ,找出图中所有的等腰三角形.【答案】(1)证明见解析;(2)图中等腰三角形有△ABC,△BDC,△ABD,△ADF,△ADC,△ADE.【解析】【分析】(1)先求证BD∥AF,证明四边形ABDF是平行四边形,再利用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即可证明;(2)先利用BD平分∠ABC,得到BD垂直平分线段AC,进而证明△DAC是等腰三角形,根据BD⊥AC,AF⊥AC,找到角度之间的关系,证明△DAE是等腰三角形,进而得到BC=BD=BA=AF=DF,即可解题,见详解.【详解】(1)如图1中,∵∠BCD=∠BDC,∴BC=BD,∵△ABC是等边三角形,∴AB=BC,∵AB=AF,∴BD=AF,∵∠BDC=∠AEC,∴BD∥AF,∴四边形ABDF是平行四边形,∵AB=AF,∴四边形ABDF是菱形.(2)解:如图2中,∵BA=BC,BD平分∠ABC,∴BD垂直平分线段AC,∴DA=DC,∴△DAC是等腰三角形,∵AF∥BD,BD⊥AC∴AF⊥AC,∴∠EAC=90°,∵∠DAC=∠DCA,∠DAC+∠DAE=90°,∠DCA+∠AEC=90°,∴∠DAE=∠DEA,∴DA=DE,∴△DAE是等腰三角形,∵BC=BD=BA=AF=DF,∴△BCD,△ABD,△ADF都是等腰三角形,综上所述,图中等腰三角形有△ABC,△BDC,△ABD,△ADF,△ADC,△ADE.【点睛】本题考查菱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1.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在边CD上,将该矩形沿AE折叠,使点D落在边BC上的点F处,过点F作FG∥CD,交AE于点G,连接DG.(1)求证:四边形DEFG为菱形;(2)若CD=8,CF=4,求的值.【答案】(1)证明见试题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1)由折叠的性质,可以得到DG=FG,ED=EF,∠1=∠2,由FG∥CD,可得∠1=∠3,再证明 FG=FE,即可得到四边形DEFG为菱形;(2)在Rt△EFC中,用勾股定理列方程即可CD、CE,从而求出的值.试题解析:(1)由折叠的性质可知:DG=FG,ED=EF,∠1=∠2,∵FG∥CD,∴∠2=∠3,∴FG=FE,∴DG=GF=EF=DE,∴四边形DEFG为菱形;(2)设DE=x,根据折叠的性质,EF=DE=x,EC=8﹣x,在Rt△EFC中,,即,解得:x=5,CE=8﹣x=3,∴=.考点:1.翻折变换(折叠问题);2.勾股定理;3.菱形的判定与性质;4.矩形的性质;5.综合题.12.在正方形ABCD中,动点E,F分别从D,C两点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在直线DC,CB上移动.(1)如图①,当点E自D向C,点F自C向B移动时,连接AE和DF交于点P,请你写出AE与D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②,当E,F分别移动到边DC,CB的延长线上时,连接AE和DF,(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请你直接回答“是”或“否”,不须证明)(3)如图③,当E,F分别在边CD,BC的延长线上移动时,连接AE,DF,(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4)如图④,当E,F分别在边DC,CB上移动时,连接AE和DF交于点P,由于点E,F 的移动,使得点P也随之运动,请你画出点P运动路径的草图.若AD=2,试求出线段CP 的最小值.【答案】(1)AE=DF,AE⊥DF;(2)是;(3)成立,理由见解析;(4)CP=QC﹣QP=.【解析】试题分析:(1)AE=DF,AE⊥DF.先证得△ADE≌△DCF.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AE=DF,∠DAE=∠CDF,再由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得AE⊥DF;(2)是.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所以AD=DC,∠ADE=∠DCF=90°,DE=CF,所以△ADE≌△DCF,于是AE=DF,∠DAE=∠CDF,因为∠CDF+∠ADF=90°,∠DAE+∠ADF=90°,所以AE⊥DF;(3)成立.由(1)同理可证AE=DF,∠DAE=∠CDF,延长FD交AE于点G,再由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得AE⊥DF;(4)由于点P 在运动中保持∠APD=90°,所以点P 的路径是一段以AD 为直径的弧,设AD 的中点为Q ,连接QC 交弧于点P ,此时CP 的长度最小,再由勾股定理可得QC 的长,再求CP 即可.试题解析:(1)AE=DF ,AE ⊥DF .理由:∵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D=DC ,∠ADC=∠C=90°.在△ADE 和△DCF 中,,∴△ADE ≌△DCF (SAS ).∴AE=DF ,∠DAE=∠CDF ,由于∠CDF+∠ADF=90°,∴∠DAE+∠ADF=90°.∴AE ⊥DF ; (2)是; (3)成立.理由:由(1)同理可证AE=DF ,∠DAE=∠CDF 延长FD 交AE 于点G ,则∠CDF+∠ADG=90°, ∴∠ADG+∠DAE=90°. ∴AE ⊥DF ; (4)如图:由于点P 在运动中保持∠APD=90°,∴点P 的路径是一段以AD 为直径的弧, 设AD 的中点为Q ,连接QC 交弧于点P ,此时CP 的长度最小, 在Rt △QDC 中,QC=,∴CP=QC ﹣QP=.考点:四边形的综合知识.13.已知ABC ,以AC 为边在ABC 外作等腰ACD ,其中AC AD =. (1)如图①,若AB AE =,60DAC EAB ∠=∠=︒,求BFC ∠的度数. (2)如图②,ABC α∠=,ACD β∠=,4BC =,6BD =.①若30α=︒,60β=︒,AB 的长为______.②若改变,αβ的大小,但90αβ+=︒,ABC 的面积是否变化?若不变,求出其值;若变化,说明变化的规律.【答案】(1)120°;(2)①25;②25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SAS ,可首先证明△AEC ≌△ABD ,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对应角相等,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定理,可求出∠BFC 的度数;(2)①如图2,在△ABC 外作等边△BAE ,连接CE ,利用旋转法证明△EAC ≌△BAD ,可证∠EBC=90°,EC=BD=6,因为BC=4,在Rt △BCE 中,由勾股定理求BE 即可;②过点B 作BE ∥AH ,并在BE 上取BE=2AH ,连接EA ,EC .并取BE 的中点K ,连接AK ,仿照(2)利用旋转法证明△EAC ≌△BAD ,求得EC=DB ,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论. 试题解析:解:(1)∵AE=AB ,AD=AC , ∵∠EAB=∠DAC=60°,∴∠EAC=∠EAB+∠BAC ,∠DAB=∠DAC+∠BAC , ∴∠EAC=∠DAB ,在△AEC 和△ABD 中{AE ABEAC BAD AC AD=∠=∠=∴△AEC ≌△ABD (SAS ), ∴∠AEC=∠ABD ,∵∠BFC=∠BEF+∠EBF=∠AEB+∠ABE , ∴∠BFC=∠AEB+∠ABE=120°, 故答案为120°;(2)①如图2,以AB 为边在△ABC 外作正三角形ABE ,连接CE .由(1)可知△EAC≌△BAD.∴EC=BD.∴EC=BD=6,∵∠BAE=60°,∠ABC=30°,∴∠EBC=90°.在RT△EBC中,EC=6,BC=4,∴2264--22EC BC∴5②若改变α,β的大小,但α+β=90°,△ABC的面积不变化,以下证明:如图2,作AH⊥BC交BC于H,过点B作BE∥AH,并在BE上取BE=2AH,连接EA,EC.并取BE的中点K,连接AK.∵AH⊥BC于H,∴∠AHC=90°.∵BE∥AH,∴∠EBC=90°.∵∠EBC=90°,BE=2AH,∴EC2=EB2+BC2=4AH2+BC2.∵K为BE的中点,BE=2AH,∴BK=AH.∵BK∥AH,∴四边形AKBH为平行四边形.又∵∠EBC=90°,∴四边形AKBH为矩形.∠ABE=∠ACD,∴∠AKB=90°.∴AK是BE的垂直平分线.∴AB=AE.∵AB=AE,AC=AD,∠ABE=∠ACD,∴∠EAB=∠DAC,∴∠EAB+∠EAD=∠DAC+∠EAD,即∠EAC=∠BAD,在△EAC与△BAD中{AB AEEAC BAD AC AD=∠=∠=∴△EAC≌△BAD.∴EC=BD=6.在RT△BCE中,BE=22EC BC-=25,∴AH=12BE=5,∴S△ABC=12BC•AH=25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4.数学活动课上,老师给出如下问题:如图,将等腰直角三角形纸片沿斜边上的高AC剪开,得到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与△EFD,将△EFD的直角顶点在直线BC上平移,在平移的过程中,直线AC与直线DE交于点Q,让同学们探究线段BQ与AD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请你阅读下面交流信息,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展示交流:小敏:满足条件的图形如图甲所示图形,延长BQ与AD交于点H.我们可以证明△BCQ≌△ACD,从而易得BQ=AD,BQ⊥AD.小慧:根据图甲,当点F在线段BC上时,我们可以验证小慧的说法是正确的.但当点F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如图乙)或线段CB的反向延长线上(如图丙)时,我对小慧说法的正确性表示怀疑.(1)请你帮助小慧进行分析,小敏的结论在图乙、图丙中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选择图乙或图丙的一种情况说明即可).(2)小慧思考问题的方式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是.拓展延伸:根据你上面选择的图形,分别取AB、BD、DQ、AQ的中点M、N、P、T.则四边形MNPT 是什么样的特殊四边形?请说明理由.【答案】成立;分类讨论思想;正方形.【解析】试题分析: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结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BQ=AD,BQ⊥AD;利用已知条件分类得出,体现数学中的分类讨论思想,拓展延伸: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结合正方形的判定方法,首先得出四边形MNPT是平行四边形进而得出它是菱形,再求出一个内角是90°,即可得出答案.试题解析:(1)、成立,理由:如图乙:由题意可得:∠FDE=∠QDC=∠ABC=∠BAC=45°,则DC=QC,AC=BC,在△ADC和△BQC中∵,∴△ADC≌△BQC(SAS),∴AD=BQ,∠DAC=∠QBC,延长AD交BQ于点F,则∠ADC=∠BDF,∴∠BFD=∠ACD=90°,∴AD⊥BQ;(2)、小慧思考问题的方式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是:分类讨论思想;拓展延伸:四边形MNPT是正方形,理由:∵取AB、BD、DQ、AQ的中点M、N、P、T,∴MN AD,TP AD,∴MN TP,∴四边形MNPT是平行四边形,∵NP BQ,BQ=AD,∴NP=MN,∴平行四边形MNPT 是菱形,又∵AD⊥BQ,NP∥BQ,MN∥AD,∴∠MNP=90°,∴四边形MNPT是正方形.考点:几何变换综合题15.如图1,在菱形ABCD中,ABC=60°,若点E在AB的延长线上,EF∥AD,EF=BE,点P是DE的中点,连接FP并延长交AD于点G.(1)过D作DH AB,垂足为H,若DH=,BE=AB,求DG的长;(2)连接CP,求证:CP FP;(3)如图2,在菱形ABCD中,ABC=60°,若点E在CB的延长线上运动,点F在AB的延长线上运动,且BE=BF,连接DE,点P为DE的中点,连接FP、CP,那么第(2)问的结论成立吗?若成立,求出的值;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答案】(1)1;(2)见解析;(3).【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菱形得出DA∥BC,CD=CB,∠CDG=∠CBA=60°,则∠DAH=∠ABC=60°,根据DH⊥AB得出∠DHA=90°,根据Rt△ADH的正弦值得出AD的长度,然后得出BE的长度,然后证明△PDG≌△PEF,得出DG=EF,根据EF∥AD,AD∥BC 得出EF∥BC,则说明△BEF为正三角形,从而得出DG的长度;(2)连接CG、CF,根据△PDG≌△PEF得出PG=PF,然后证明△CDG≌△CBF,从而得到CG=CF,根据PG=PF得出垂直;(3)过D作EF的平行线,交FP延长于点G,连接CG、CF证△PEF≌△PDG,然后证明△CDG≌△CBF,从而得出∠GCE=120°,根据Rt△CPF求出比值.试题解析:(1)解:∵四边形ABCD为菱形∴DA∥BC CD="CB" ∠CDG=∠CBA=60°∴∠DAH=∠ABC=60°∵DH⊥AB ∴∠DHA=90°在Rt△ADH中 sin∠DAH=∴AD=∴BE=AB=×4=1 ∵EF∥AD ∴∠PDG=∠PEB ∵P为DE的中点∴PD=PE∵∠DPG=∠EPF ∴△PDG≌△PEF ∴DG=EF ∵EF∥AD AD∥BC ∴EF∥BC∴∠FEB=∠CBA=60°∵BE=EF ∴△BEF为正三角形∴EF=BE=1 ∴DG=EF=1、证明:连接CG、CF由(1)知△PDG≌△PEF ∴PG=PF在△CDG与△CBF中易证:∠CDG=∠CBF=60° CD=CB BF=EF=DG ∴△CDG≌△CBF∴CG=CF ∵PG=PF ∴CP⊥GF(3)如图:CP⊥GF仍成立理由如下:过D作EF的平行线,交FP延长于点G连接CG、CF证△PEF≌△PDG ∴DG=EF=BF ∵DG∥EF ∴∠GDP=∠EFP ∵DA∥BC∴∠ADP=∠PEC∴∠GDP-∠ADP=∠EFP-∠PEC ∴∠GDA=∠BEF=60°∴∠CDG=∠ADC+∠GDA=120°∵∠CBF=180°-∠EBF=120°∴∠CBF=∠CDG ∵CD=BC DG=BF ∴△CDG≌△CBF∴CG=CF ∠DCG=∠FCE ∵PG=PF ∴CP⊥PF ∠GCP=∠FCP∵∠DCP=180-∠ABC=120°∴∠DCG+∠GCE=120°∴∠FCE+∠GCE=120°即∠GCE=120°∴∠FCP=∠GCE=60°在Rt△CPF中 tan∠FCP=tan60°==考点:三角形全等的证明与性质.。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一元二次方程组的综合题分类含答案解析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一元二次方程组的综合题分类含答案解析一、一元二次方程1.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2k +1)x +k 2+1=0.(1)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k 的取值范围;(2)若方程的两根恰好是一个矩形两邻边的长,且k =2,求该矩形的对角线L 的长.【答案】(1)k >34;(2 【解析】【分析】(1)根据关于x 的方程x 2-(2k +1)x +k 2+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得出△>0,再解不等式即可;(2)当k=2时,原方程x 2-5x+5=0,设方程的两根是m 、n ,则矩形两邻边的长是m 、n ,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m+n=5,mn=5,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变形即可求得答案.【详解】(1)∵方程x 2-(2k +1)x +k 2+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Δ=[-(2k +1)]2-4×1×(k 2+1)=4k -3>0,∴k >34; (2)当k =2时,原方程为x 2-5x +5=0,设方程的两个根为m ,n ,∴m +n =5,mn =5,∴==. 【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矩形的性质等,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1)△>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2.已知关于x 的二次函数22(21)1y x k x k =--++的图象与x 轴有2个交点.(1)求k 的取值范围;(2)若图象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为12,x x ,且它们的倒数之和是32-,求k 的值. 【答案】(1)k <-34;(2)k=﹣1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交点得个数,让y=0判断出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然后根据判别式△= b 2-4ac 的范围可求解出k 的值;(2)利用y=0时的方程,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可直接列式求解可得到k 的值.试题解析:(1)∵二次函数y=x2-(2k-1)x+k2+1的图象与x轴有两交点,∴当y=0时,x2-(2k-1)x+k2+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2-4ac=[-(2k-1)]2-4×1×(k2+1)>0.解得k<-34;(2)当y=0时,x2-(2k-1)x+k2+1=0.则x1+x2=2k-1,x1•x2=k2+1,∵=== 32-,解得:k=-1或k=13-(舍去),∴k=﹣13.解方程:(3x+1)2=9x+3.【答案】x1=﹣13,x2=23.【解析】试题分析: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试题解析:方程整理得:(3x+1)2﹣3(3x+1)=0,分解因式得:(3x+1)(3x+1﹣3)=0,可得3x+1=0或3x﹣2=0,解得:x1=﹣13,x2=2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题关键是认真观察一元二次方程的特点,然后再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中合理选择即可.4.已知:关于的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数根.(1)用含的式子表示方程的两实数根;(2)设方程的两实数根分别是,(其中),且,求的值.【答案】(I)kx2+(2k-3)x+k-3 = 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由求根公式,得.∴或(II),∴.而,∴,.由题意,有∴即(﹡)解之,得经检验是方程(﹡)的根,但,∴【解析】(1)计算△=(2k-3)2-4k(k-3)=9>0,再利用求根公式即可求出方程的两根即可;(2)有(1)可知方程的两根,再有条件x1>x2,可知道x1和x2的数值,代入计算即可.一位数学老师参加本市自来水价格听证会后,编写了一道应用题,题目如下: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依据这种理念,本市制定了一套节约用水的管理措施,其中规定每月用水量超过(吨)时,超过部分每吨加收环境保护费元.下图反映了每月收取的水费(元)与每月用水量(吨)之间的函数关系.请你解答下列问题:5.从图象来看,该函数是一个分段函数,当0≤x≤m时,是正比例函数,当x>m时是一次函数.【小题1】只需把x代入函数表达式,计算出y的值,若与表格中的水费相等,则知收取方案.6.解下列方程:(1)2x2-4x-1=0(配方法);(2)(x+1)2=6x+6.【答案】(1)x1=1+62x2=1-621=-1,x2=5.【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先移项,再加减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完成配方,再根据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即可;(2)根据因式分解法,先移项,再提公因式即可把方程化为ab=0的形式,然后求解即可.试题解析:(1)由题可得,x2-2x=12,∴x2-2x+1=32.∴(x -1)2=32.∴x -1=.∴x 1=1x 2=1 (2)由题可得,(x +1)2-6(x +1)=0,∴(x +1)(x +1-6)=0.∴x +1=0或x +1-6=0.∴x 1=-1,x 2=5.7.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0x m x m -++=(m 为常数) (1)求证:不论m 为何值,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方程有一个根是2,求m 的值及方程的另一个根.【答案】(1)见解析;(2) 即m 的值为0,方程的另一个根为0.【解析】【分析】(1)可用根的判别式,计算判别式得到△=(m+2)2−4×1⋅m=m 2+4>0,则方程有两个不相等实数解,于是可判断不论m 为何值,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设方程的另一个根为t ,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2+t=21m + ,2t=m,最终解出关于t 和m 的方程组即可.【详解】(1)证明:△=(m+2)2−4×1⋅m=m 2+4,∵无论m 为何值时m 2≥0,∴m 2+4≥4>0,即△>0,所以无论m 为何值,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设方程的另一个根为t , ()220x m x m -++=根据题意得2+t=21m + ,2t=m , 解得t=0,所以m=0,即m 的值为0,方程的另一个根为0.【点睛】本题考查根的判别式和根于系数关系,对于问题(1)可用根的判别式进行判断,在判断过程中注意对△的分析,在分析时可借助平方的非负性;问题(2)可先设另一个根为t ,用根于系数关系列出方程组,在求解.8.小王经营的网店专门销售某种品牌的一种保温杯,成本为30元/只,每天销售量y(只)与销售单价x (元)之间的关系式为y =﹣10x+700(40≤x≤55),求当销售单价为多少元时,每天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答案】当销售单价为50元时,每天获得的利润最大,利润的最大值为4000元【解析】【分析】表示出一件的利润为(x ﹣30),根据总利润=单件利润乘以销售数量,整理成顶点式即可解题.【详解】设每天获得的利润为w 元,根据题意得:w =(x ﹣30)y =(x ﹣30)(﹣10x+700)=﹣10x 2+1000x ﹣21000=﹣10(x ﹣50)2+4000.∵a =﹣10<0,∴当x =50时,w 取最大值,最大值为4000.答:当销售单价为50元时,每天获得的利润最大,利润的最大值为4000元.【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中等难度,熟悉函数的性质是解题关键.9.关于x 的方程()2204k kx k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2是否存在实数k ,使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之和等于两实数根之积的算术平方根?若存在,求出k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1k >-且0k ≠;(2)不存在符合条件的实数k ,使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之和等于两实数根之积的算术平方根.【解析】【分析】()1由于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所以它的判别式0V >,由此可以得到关于k 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求出k 的取值范围.()2首先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再由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之和等于两实数根之积的算术平方根,可以得出关于k 的等式,解出k 值,然后判断k 值是否在()1中的取值范围内.【详解】解:()1依题意得2(2)404k k k =+-⋅>V ,1k ∴>-,又0k Q ≠,k ∴的取值范围是1k >-且0k ≠;()2解:不存在符合条件的实数k ,使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之和等于两实数根之积的算术平方根,理由是:设方程()2204k kx k x +++=的两根分别为1x ,2x ,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有:1212214k x x k x x +⎧+=-⎪⎪⎨⎪=⎪⎩, 又因为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之和等于两实数根之积的算术平方根,212k k +∴-=, 43k ∴=-, 由()1知,1k >-,且0k ≠,43k ∴=-不符合题意, 因此不存在符合条件的实数k ,使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之和等于两实数根之积的算术平方根.【点睛】本题重点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
中考数学压轴题分类试题(2020江苏版)专题07 几何动点综合性问题
中考数学压轴题分类试题(2020江苏版)专题07 几何动点综合性问题【真题再现】1.(2019年南通中考第27题)如图,矩形ABCD 中,AB =2,AD =4.E ,F 分别在AD ,BC 上,点A 与点C 关于EF 所在的直线对称,P 是边DC 上的一动点.(1)连接AF ,CE ,求证四边形AFCE 是菱形;(2)当△PEF 的周长最小时,求DPCP 的值;(3)连接BP 交EF 于点M ,当∠EMP =45°时,求CP 的长.2.(2019年苏州中考第27题)已知矩形ABCD 中,AB =5cm ,点P 为对角线AC 上的一点,且AP =2√5cm .如图①,动点M 从点A 出发,在矩形边上沿着A →B →C 的方向匀速运动(不包含点C ).设动点M 的运动时间为t (s ),△APM 的面积为S (cm 2),S 与t 的函数关系如图②所示.(1)直接写出动点M 的运动速度为 cm /s ,BC 的长度为 cm ;(2)如图③,动点M重新从点A出发,在矩形边上按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匀速运动,同时,另一个动点N从点D出发,在矩形边上沿着D→C→B的方向匀速运动,设动点N的运动速度为v(cm/s).已知两动点M,N经过时间x(s)在线段BC上相遇(不包含点C),动点M,N相遇后立即同时停止运动,记此时△APM与△DPN的面积分别为S1(cm2),S2(cm2)①求动点N运动速度v(cm/s)的取值范围;②试探究S1•S2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S1•S2的最大值并确定运动时间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2019年扬州中考第27题)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AB=20,BC=10,以CD为一边向矩形外部作等腰直角△GDC,∠G=90°.点M在线段AB上,且AM=a,点P沿折线AD﹣DG运动,点Q沿折线BC﹣CG运动(与点G不重合),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线段PQ∥AB.设PQ与AB之间的距离为x.(1)若a=12.①如图1,当点P在线段AD上时,若四边形AMQP的面积为48,则x的值为;②在运动过程中,求四边形AMQP的最大面积;(2)如图2,若点P在线段DG上时,要使四边形AMQP的面积始终不小于50,求a的取值范围.4.(2019年无锡中考第28题)如图1,在矩形ABCD中,BC=3,动点P从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射线BC方向移动,作△P AB关于直线P A的对称△P AB′,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1)若AB=2√3.①如图2,当点B′落在AC上时,显然△P AB′是直角三角形,求此时t的值;②是否存在异于图2的时刻,使得△PCB′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题意的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当P点不与C点重合时,若直线PB′与直线CD相交于点M,且当t<3时存在某一时刻有结论∠P AM=45°成立,试探究:对于t>3的任意时刻,结论“∠P AM=45°”是否总是成立?请说明理由.5.(2019年淮安中考第27题)如图①,在△ABC中,AB=AC=3,∠BAC=100°,D是BC的中点.小明对图①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线段AD上任取一点P,连接PB.将线段PB绕点P按逆时针方向旋转80°,点B的对应点是点E,连接BE,得到△BPE.小明发现,随着点P在线段AD上位置的变化,点E的位置也在变化,点E可能在直线AD的左侧,也可能在直线AD上,还可能在直线AD的右侧.请你帮助小明继续探究,并解答下列问题:(1)当点E在直线AD上时,如图②所示.①∠BEP=°;②连接CE,直线CE与直线AB的位置关系是.(2)请在图③中画出△BPE,使点E在直线AD的右侧,连接CE.试判断直线CE与直线AB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3)当点P在线段AD上运动时,求AE的最小值.6.(2018年苏州中考第28题)如图①,直线l表示一条东西走向的笔直公路,四边形ABCD是一块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草地,点A,D在直线l上,小明从点A出发,沿公路l向西走了若干米后到达点E处,然后转身沿射线EB方向走到点F处,接着又改变方向沿射线FC方向走到公路l上的点G处,最后沿公路l回到点A处.设AE=x米(其中x>0),GA=y米,已知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②所示,(1)求图②中线段MN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2)试问小明从起点A出发直至最后回到点A处,所走过的路径(即△EFG)是否可以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如果可以,求出相应x的值;如果不可以,说明理由.【专项突破】【题组一】1.(2019•东台市模拟)如图1,在△ABC中,BA=BC,点D,E分别在边BC、AC上,连接DE,且DE =DC.(1)问题发现:若∠ACB=∠ECD=45°,则AEBD=.(2)拓展探究,若∠ACB=∠ECD=30°,将△EDC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α度(0°<α<180°),图2是旋转过程中的某一位置,在此过程中AEBD 的大小有无变化?如果不变,请求出AEBD的值,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3)问题解决:若∠ACB=∠ECD=β(0°<β<90°),将△EDC旋转到如图3所示的位置时,则AEBD的值为.(用含β的式子表示)2.(2019•六合区二模)【初步认识】(1)如图①,将△ABO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MNO,连接AM、BM,求证△AOM∽△BON.【知识应用】(2)如图②,在△ABC中,∠BAC=90°,AB=√2,AC=3√2,将△ABC绕着点A旋转得到△ADE,连接DB、EC,直线DB、EC相交于点F,线段AF的最大值为.【拓展延伸】(3)如图③,在等边△ABC中,点E在△ABC内部,且满足AE2=BE2+CE2,用直尺和圆规作出所有的点E(保留作图的痕迹,不写作法).3.(2019•建邺区校级二模)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BAD=∠BDC=90°,AB=AD,∠DCB=60°,CD=8.(1)若P是BD上一点,且P A=CD,求∠P AB的度数.(2)①将图1中的△ABD绕点B顺时针旋转30°,点D落在边BC上的E处,AE交BD于点O,连接DE.如图2,求证:DE2=DO•DB;②将图1中△ABD绕点B旋转α得到△A'BD′(A与A',D与D′时对应点),若DD′=CD,则cosα的值为.4.(2020•常熟市校级模拟)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P为边CD上一点,把△BCP沿直线BP折叠,顶点C折叠到C',连接BC'与AD交于点E,连接CE与BP交于点Q,若CE⊥BE.(1)求证:△ABE∽△DEC;(2)当AD=13时,AE<DE,求CE的长;(3)连接C'Q,直接写出四边形C'QCP的形状:.当CP=4时,并求CE•EQ的值.【题组二】5.(2019秋•沙坪坝区校级月考)如图①,在矩形ABCD中,AB=12cm,BC=6m,点P从A点出发,沿A →B→C→D路线运动,到D点停止:点Q从D点出发,沿D→C→B→A运动,到A点停止.若点P、点Q同时出发,点P的速度为每秒1cm,点Q的速度为每秒2cm,a秒时点P、点Q同时改变速度,点P的速度变为每秒b(cm),点Q的速度变为每秒c(cm),如图②是△APD的面积S1(cm2)与点P出发时间x(秒)之间的关系:图③是△AQD的面积S2(cm2)与Q点出发时间x(秒)之间的关系,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则a=;b=;c=.(2)设点P出发x(秒)后离开点A的路程为y(cm),请写出y与x的关系式,并求出点P与Q相遇时x的值.6.(2019•常熟市二模)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C分别在y轴和x轴上,AB∥x轴,cos B=3 5.点P从B点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边BA匀速运动,点Q从点A出发,沿线段AO﹣OC﹣CB匀速运动.点P与点Q同时出发,其中一点到达终点,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s),△BPQ 的面积为S(cm2),已知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2)中的曲线段OE、线段EF与曲线段FG.(1)点Q的运动速度为cm/s,点B的坐标为;(2)求曲线FG段的函数解析式;(3)当t为何值时,△BPQ的面积是四边形OABC的面积的110?7.(2017秋•苏州期末)如图①,在四边形ABCD中,AB∥CD,∠B=90°,AB=2CD.动点P从点A出发,在四边形ABCD的边上沿A→B→C的方向以1cm/s的速度匀速移动,到达点C时停移动.已知△APD 的面积S(cm2)与点P运动的时间t(s)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②所示,根据题意解答下列问题(1)在图①中,AB=cm,BC=cm(2)如图③,设动点P用了t1(s)到达点P1处,用了t2(s)到达点P2处,分别过P1、P2作AD的垂线,垂足为H1、H2.当P1H1=P2H2=4时,求t2﹣t1的值8.(2019秋•海州区校级期末)如图甲,在△ABC中,∠ACB=90°,AC=8cm,BC=6cm,PH⊥AC,垂足为H.如果点P由点B出发沿BA方向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点Q由点A出发沿AC方向向点C匀速运动,它们的速度均为1cm/s.连接PQ,设运动时间为t(s)(0<t<8),解答下列问题:(1)①AP=,PH=.(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②设△APQ的面积为S,当t为何值时,S取得最大值?S的最大值是多少?(2)当t为何值时,△APQ是直角三角形?(3)如图乙,连接PC,将△PQC沿QC翻折,得到四边形PQP′C,当四边形PQP′C为菱形时,求t的值.【题组三】9.(2020春•泰兴市校级月考)如图①,在四边形ABCD中,AB∥CD,∠B=90°,AB=2CD.动点P从点A出发,在四边形ABCD的边上沿A→B→C的方向以1cm/s的速度匀速移动,到达点C时停止移动.已知△APD的面积S(cm2)与点P运动的时间t(s)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②所示,根据题意解答下列问题.(1)在图①中,AB=cm,BC=cm.(2)求图2中线段MN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t的取值范围).(3)如图③,设动点P用了t1(s)到达点P1处,用了t2(s)到达点P2处,分别过P1、P2作AD的垂线,垂足为H1、H2.当P1H1=P2H2=4时,连P1P2,求△BP1P2的面积.10.(2019•宜兴市一模)如图1,B、D分别是x轴和y轴的正半轴上的点,AD∥x轴,AB∥y轴(AD>AB),点P从C点出发,以3cm/s的速度沿C﹣D﹣A﹣B匀速运动,运动到B点时终止;点Q从B点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B﹣C﹣D匀速运动,运动到D点时终止.P、Q两点同时出发,设运动的时间为t(s),△PCQ的面积为S(cm2),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由图2中的曲线段OE,线段EF、FG表示.(1)求A、D点的坐标;(2)求图2中线段FG的函数关系式;(3)是否存在这样的时间t,使得△PCQ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1.(2019•太仓市模拟)如图,已知Rt△ABC中,∠C=90°,AC=8,BC=6,点P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从A向C运动,同时点Q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从A→B→C方向运动,它们到C点后都停止运动,设点P,Q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t=2.5时,PQ=;(2)经过t秒的运动,求△ABC被直线PQ扫过的面积S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式;(3)P,Q两点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时间t,使得△PQC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此时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2.(2019•徐州二模)如图,在Rt△ABC中,∠C=90°,∠A=30°,AB=4,动点P从点A出发,沿AB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B运动.过点P作PD⊥AC于点D(点P不与点A,B重合),作∠DPQ=60°,边PQ交射线DC于点Q.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1)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线段DC的长:;(2)当t=时,点Q与点C重合时;(3)当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经过△ABC一边中点时,求出t的值.【题组四】13.(2019•玄武区二模)如图,在Rt△ABC中,∠C=90°,AC=8,BC=6,D为AB边上的动点,过点D作DE⊥AB交边AC于点E,过点E作EF⊥DE交BC于点F,连接DF.(1)当AD=4时,求EF的长度;(2)求△DEF的面积的最大值;(3)设O为DF的中点,随着点D的运动,则点O的运动路径的长度为.14.(2020春•玄武区校级期中)在矩形ABCD中,AB=3,BC=4,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个动点,分别从A,C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速度均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运动时间为t秒,其中0≤t≤5.(1)若G,H分别是AB,DC中点,求证:四边形EGFH是平行四边形(E、F相遇时除外).(2)在(1)条件下,若四边形EGFH为矩形,求t的值.(3)若G,H分别是折线A﹣B﹣C,C﹣D﹣A上的动点,与E,F相同的速度同时出发,若四边形EGFH 为菱形,求t的值.15.(2020•张家港市模拟)如图,△ABC中,∠ACB=90°,AC=CB=2,以BC为边向外作正方形BCDE,动点M从A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着A→C→D的路线向D点匀速运动(M不与A、D重合);过点M作直线l⊥AD,l与路线A→B→D相交于N,设运动时间为t秒:(1)填空:当点M在AC上时,BN=(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当点M在CD上时(含点C),是否存在点M,使△DEN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过点N作NF⊥ED,垂足为F,矩形MDFN与△ABD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求S的最大值.16.(2020•海门市一模)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CD、AD上,连接BE、BF、EF,且有AF+CE=EF.(1)求(AF+1)(CE+1)的值;(2)探究∠EBF的度数是否为定值,并说明理由;(3)将△EDF沿EF翻折,若点D的对应点恰好落在BF上,求EF的长.【题组五】17.(2020•稷山县校级一模)如图1,长方形ABCD中,∠DAB=∠B=∠DCB=∠D=90°,AD=BC=6,AB=CD=10.点E为射线DC上的一个动点,把△ADE沿直线AE翻折得△AD′E.(1)当D′点落在AB边上时,∠DAE=°;(2)如图2,当E点与C点重合时,D′C与AB交点F,①求证:AF=FC;②求AF长.(3)连接D′B,当∠AD′B=90°时,求DE的长.18.(2019秋•张家港市期末)如图1,在▱ABCD中,AB=3cm,BC=5cm,AC⊥AB,△ACD沿AC的方向匀速平移得到△PNM,速度为1cm/s;同时,点Q从点C出发,沿CB方向匀速移动,速度为1cm/s,当△PNM停止平移时,点Q也停止移动,如图2,设移动时间为t(s)(0<<4),连结PQ,MQ,解答下列问题:(1)当t为何值时,PQ∥MN?(2)当t为何值时,∠CPQ=45°?(3)当t为何值时,PQ⊥MQ?19.(2019秋•江都区期末)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已知AB=√2,BC=√6,点E在边CD上移动,连接AE,将多边形ABCE沿AE折叠,得到多边形AB'C'E,点B、C的对应点分别为点B',C'.(1)连接AC.则AC=,∠DAC=°;(2)当B'C'恰好经过点D时,求线段CE的长;(3)在点E从点C移动到点D的过程中,求点C'移动的路径长.20.(2019秋•滨海县期末)已知:矩形ABCD,AB=2,BC=5,动点P从点B开始向点C运动,动点P 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以AP为对称轴,把△ABP折叠,所得△AB'P与矩形ABCD重叠部分面积为y,运动时间为t 秒.(1)当运动到第几秒时点B '恰好落在AD 上; (2)求y 关于t 的关系式,以及t 的取值范围; (3)在第几秒时重叠部分面积是矩形ABCD 面积的14;(4)连接PD ,以PD 为对称轴,将△PCD 作轴对称变换,得到△PC 'D ,当t 为何值时,点P 、B '、C '在同一直线上?【题组六】21.(2019秋•金湖县期末)如图,矩形ABCD 中,AB =6cm ,AD =8cm ,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一个单位的速度沿A →B →C 的方向运动;同时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B →C →D 的方向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后两点都停止运动.设两点运动的时间为t 秒. (1)当t = 时,两点停止运动; (2)设△BPQ 的面积面积为S (平方单位) ①求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②求t 为何值时,△BPQ 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22.(2019秋•清江浦区期末)已知:如图,长方形ABCD 中,∠A =∠B =∠B =∠D =90°,AB =CD =4米,AD =BC =8米,点M 是BC 边的中点,点P 从点A 出发,以1米/秒的速度沿AB 方向运动再过点B 沿BM 方向运动,到点M 停止运动,点O 以同样的速度同时从点D 出发沿着DA 方向运动,到点A 停止运动,设点P 运动的时间为x 秒.(1)当x =2秒时,线段AQ 的长是 米;(2)当点P 在线段AB 上运动时,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发生改变吗?请你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3)在点P,Q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BP=13DQ?若存在,求出点P的运动时间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3.(2019秋•淮阴区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长方形OABC的顶点A,B的坐标分别为A(6,0),B(6,4),D是BC的中点,动点P从O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O→A→B→D 运动,设点P运动的时间为t秒(0<t<13).(1)点D的坐标是;(2)当点P在AB上运动时,点P的坐标是(用t表示);(3)求△POD的面积S与t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并写出对应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24.(2019•徐州一模)将一副直角三角尺按图1摆放,其中∠C=90°,∠EDF=90°,∠B=60°,∠F =45°,等腰直角三角尺的直角边DF恰好垂直平分AB,与AC相交于点G,BC=4√3cm.(1)求DG的长;(2)如图2.将△DEF绕点D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直角边DF经过点C,另一直角边DE与AC相交于点H,分别过点H,D作AB,BC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M,N.猜想HM与CN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3)如图3,在旋转的过程中,若△DEF两边DE,DF与△ABC两边AC,BC分别交于K、T两点,则KT的最小值为.。
2011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46 综合型问题
第46章 综合型问题一、选择题1. (2011 浙江湖州,10,3)如图,已知A 、B 是反比例面数k y x= (k >0,x >0)图象上的两点,BC ∥x 轴,交y 轴于点C .动点P 从坐标原点O 出发,沿O→A→B→C (图中“→”所示路线)匀速运动,终点为C .过P作PM ⊥x 轴,PN ⊥y 轴,垂足分别为M 、N .设四边形0MPN 的面积为S ,P 点运动时间为t ,则S 关于t 的函数图象大致为【答案】A2. (2011台湾全区,19)坐标平面上,二次函数362+-=x x y 的图形与下列哪一个方程式的图形没有交点?A . x =50B . x =-50C . y =50D . y =-50【答案】D3. (2011广东株洲,8,3分)某广场有一喷水池,水从地面喷出,如图,以水平地面为x轴,出水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在空中划出的曲线是抛物线y=-x 2+4(单位:米)的一部分,则水喷出的最大高度是( )A .4米B .3米C .2米D .1米【答案】D4. (2011山东聊城,12,3分)某公园草坪的防护栏是由100段形状相同的抛物线组成的.为了牢固起见,每段护栏需要间距0.4m 加设一根不锈钢的支柱,防护栏的最高点距底部0.5m (如图),则这条防护栏需要不锈钢支柱的总长度至少为( )A .50mB .100mC .160mD .200m【答案】C5. (2011河北,8,3分)一小球被抛出后,距离地面的高度h (米)和飞行时间t (秒)满足下列函数关系式:61t 5h 2+--=)(,则小球距离地面的最大高度是( ) A .1米B .5米C .6米D .7米 【答案】C二、填空题1. (2011湖南怀化,16,3分)出售某种手工艺品,若每个获利x 元,一天可售出(8-x )个,则当x=________元时,一天出售该种手工艺品的总利润y 最大.【答案】42. (2011江苏扬州,17,3分)如图,已知函数xy 3-=与bx ax y +=2(a>0,b>0)的图象交于点P ,点P 的纵坐标为1,则关于x 的方程bx ax +2x3+=0的解为【答案】-3三、解答题1. (2011山东滨州,25,12分)如图,某广场设计的一建筑物造型的纵截面是抛物线的一部分,抛物线的顶点O 落在水平面上,对称轴是水平线O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6章 综合型问题一、选择题1. (2011 浙江湖州,10,3)如图,已知A 、B 是反比例面数ky x=(k >0,x >0)图象上的两点,BC ∥x 轴,交y 轴于点C .动点P 从坐标原点O 出发,沿O→A→B→C (图中“→”所示路线)匀速运动,终点为C .过P 作PM ⊥x 轴,PN ⊥y 轴,垂足分别为M 、N .设四边形0MPN 的面积为S ,P 点运动时间为t ,则S 关于t 的函数图象大致为【答案】A2. (2011台湾全区,19)坐标平面上,二次函数362+-=x x y 的图形与下列哪一个方程式的图形没有交点? A . x =50 B . x =-50 C . y =50 D . y =-50 【答案】D3. (2011广东株洲,8,3分)某广场有一喷水池,水从地面喷出,如图,以水平地面为x 轴,出水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在空中划出的曲线是抛物线y=-x 2+4(单位:米)的一部分,则水喷出的最大高度是( ) A .4米 B .3米 C .2米D .1米【答案】D4. (2011山东聊城,12,3分)某公园草坪的防护栏是由100段形状相同的抛物线组成的.为了牢固起见,每段护栏需要间距0.4m 加设一根不锈钢的支柱,防护栏的最高点距底部0.5m (如图),则这条防护栏需要不锈钢支柱的总长度至少为( )A .50mB .100mC .160mD .200m【答案】C5. (2011河北,8,3分)一小球被抛出后,距离地面的高度h (米)和飞行时间t (秒)满足下列函数关系式:61t 5h 2+--=)(,则小球距离地面的最大高度是( )A .1米B .5米C .6米D .7米【答案】C 二、填空题1. (2011湖南怀化,16,3分)出售某种手工艺品,若每个获利x 元,一天可售出(8-x )个,则当x=________元时,一天出售该种手工艺品的总利润y 最大. 【答案】42. (2011江苏扬州,17,3分)如图,已知函数xy 3-=与bx ax y +=2(a>0,b>0)的图象交于点P ,点P 的纵坐标为1,则关于x 的方程bx ax +2x3+=0的解为【答案】-3 三、解答题1. (2011山东滨州,25,12分)如图,某广场设计的一建筑物造型的纵截面是抛物线的一部分,抛物线的顶点O 落在水平面上,对称轴是水平线OC 。
点A 、B 在抛物线造型上,且点A 到水平面的距离AC =4O 米,点B 到水平面距离为2米,OC =8米。
(1) 请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2)为了安全美观,现需在水平线OC 上找一点P ,用质地、规格已确定的圆形钢管制作两根支柱P A 、PB对抛物线造型进行支撑加固,那么怎样才能找到两根支柱用料最省(支柱与地面、造型对接方式的用料多少问题暂不考虑)时的点P ?(无需证明) (3)为了施工方便,现需计算出点O 、P 之间的距离,那么两根支柱用料最省时点O 、P 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请写出求解过程)【答案】解:(1)以点O 为原点、射线OC 为y 轴的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1分 设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为2y ax =,………………2分由题意知点A 的坐标为(4,8)。
且点A 在抛物线上,………………3分 所以8=a×24,解得a=12,故所求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为212y x =………………4分 (2)找法:延长AC,交建筑物造型所在抛物线于点D, ………………5分 则点A 、D 关于OC 对称。
连接BD 交OC 于点P ,则点P 即为所求。
………………6分 (3)由题意知点B 的横坐标为2,且点B 在抛物线上, 所以点B 的坐标为(2,2)………………7分又知点A 的坐标为(4,8),所以点D 的坐标为(-4,8)………………8 设直线BD 的函数解析式为 y=kx+b ,………………9 则有2248k b k b +=⎧⎨-+=⎩ (10)解得k=-1,b=4.故直线BD 的函数解析式为 y=-x+4,………………11 把x=0代入y=-x+4,得点P 的坐标为(0,4)两根支柱用料最省时,点O 、P 之间的距离是4米。
(12)2. (2011四川重庆,25,10分)某企业为重庆计算机产业基地提供电脑配件.受美元走低的影响,从去年1至9月,该配件的原材料价格一路攀升,每件配件的原材料价格y 1(元)与月份x (1≤x ≤9,且x 取整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如下表:月份x1234 5 6 7 8 9 价格y 1(元/件) 560 580 600620640660680700720随着国家调控措施的出台,原材料价格的涨势趋缓,10至12月每件配件的原材料价格y 2(元)与月份x (10≤x ≤12,且x 取整数)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变化趋势:(1)请观察题中的表格,用所学过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或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直接写出y1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根据如图所示的变化趋势,直接写出y2与x之间满足的一次函数关系式;(2)若去年该配件每件的售价为1000元,生产每件配件的人力成本为50元,其它成本30元,该配件在1至9月的销售量p1(万件)与月份x满足关系式p1=0.1x+1.1(1≤x≤9,且x取整数),10至12月的销售量p2(万件)p2=-0.1x+2.9(10≤x≤12,且x取整数).求去年哪个月销售该配件的利润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利润;(3)今年1至5月,每件配件的原材料价格均比去年12月上涨60元,人力成本比去年增加20%,其它成本没有变化,该企业将每件配件的售价在去年的基础上提高a%,与此同时每月销售量均在去年12月的基础上减少0.1 a%.这样,在保证每月上万件配件销量的前提下,完成1至5月的总利润1700万元的任务,请你参考以下数据,估算出a的整数值.(参考数据:992=9801,982=9604,972=9409,962=9216,952=9025)【答案】(1)y1 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1=20x+540,y2与x之间满足的一次函数关系式为y2=10x+630.(2)去年1至9月时,销售该配件的利润w=p1(1000-50-30-y1)=(0.1x+1.1)(1000−50−30−20x−540)=(0.1x+1.1)(380−20x)=-2x2+160x+418=-2( x-4)2+450,(1≤x≤9,且x取整数)∵-2<0,1≤x≤9,∴当x=4时,w最大=450(万元);去年10至12月时,销售该配件的利润w=p2(1000-50-30-y2)=(-0.1x+2.9)(1000-50-30-10x-630)=(-0.1x+2.9)(290-10x)=( x-29)2,(10≤x≤12,且x取整数),当10≤x≤12时,∵x<29,∴自变量x增大,函数值w减小,∴当x=10时,w最大=361(万元),∵450>361,∴去年4月销售该配件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450万元.(3)去年12月份销售量为:-0.1×12+0.9=1.7(万件),今年原材料的价格为:750+60=810(元),今年人力成本为:50×(1+20﹪)=60(元),由题意,得5×[1000(1+a ﹪)-810-60-30]×1.7(1-0.1a ﹪)=1700,设t= a ﹪,整理,得10t2-99t+10=0,解得t=99±940120,∵972=9409,962=9216,而9401更接近9409.∴9401=97.∴t1≈0.1或t2≈9.8,∴a1≈10或a2≈980.∵1.7(1-0.1a ﹪)≥1,∴a2≈980舍去,∴a≈10. 答:a 的整数值为10.3. (2011山东潍坊,22,10分)2011年上半年,某种农产品受不良炒作的影响,价格一路上扬,8月初国家实施调控措施后,该农产品的价格开始回落.其中,1月份至7月份,该农产品的月平均价格y 元/千克与月份x 呈一次函数关系;7月份至12月份,月平均价格元/千克与月份x 呈二次函数关系.已知1月、7月、9月和12月这四个月的月平均价格分别为8元/千克、26元/千克、14元/千克、11元/千克. (1)分别求出当1≤x ≤7和7≤x ≤12时,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2)2011年的12个月中,这种农产品的月平均价格哪个月最低?最低为多少?(3)若以12个月份的月平均价格的平均数为年平均价格,月平均价格高于年平均价格的月份有哪些? 【解】(1)当17x ≤≤时,设y kx m =+, 将点(1,8)、(7,26)分别代入y kx m =+,得8,726.k m k m +=⎧⎨+=⎩解之,得5,3.m k =⎧⎨=⎩∴函数解析式为35y x =+.当712x ≤≤时,设2y ax bx c =++,将(7,26)、(9,14)、(12,11)分别代入2y ax bx c =++,得:49726,81914,1441211.a b c a b c a b c ++=⎧⎪++=⎨⎪++=⎩解之,得1,22,131.a b c =⎧⎪=-⎨⎪=⎩∴函数解析式为222131y x x =-+.(2)当17x ≤≤时,函数35y x =+中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当1x =最小值时,3158y =⨯+=最小值.当712x ≤≤时,()22221311110y x x x =-+=-+,∴当11x =时,10y =最小值.所以,该农产品平均价格最低的是1月,最低为8元/千克. (3)∵1至7月份的月平均价格呈一次函数, ∴4x =时的月平均价格17是前7个月的平均值.将8x =,10x =和11x =分别代入222131y x x =-+,得19y =,11y =和10y =. ∴后5个月的月平均价格分别为19,14,11,10,11. ∴年平均价格为17719141110114615.3123y ⨯+++++==≈(元/千克).当3x =时,1415.3y =<,∴4,5,6,7,8这五个月的月平均价格高于年平均价格.4. (2011四川成都,26,8分)某学校要在围墙旁建一个长方形的中药材种植实习苗圃,苗圃的一边靠围墙(墙的长度不限),另三边用木栏围成,建成的苗圃为如图所示的长方形ABCD .已知木栏总长为120米,设A B 边的长为x 米,长方形ABCD 的面积为S 平方米.(1)求S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当x 为何值时,S 取得最值(请指出是最大值还是最小值)?并求出这个最值;(2)学校计划将苗圃内药材种植区域设计为如图所示的两个相外切的等圆,其圆心分别为1O 和2O ,且1O 到AB 、BC 、AD 的距离与2O 到CD 、BC 、AD 的距离都相等,并要求在苗圃内药材种植区域外四周至少要留够0.5米宽的平直路面,以方便同学们参观学习.当(l)中S 取得最大值时,请问这个设计是否可行?若可行,求出圆的半径;若不可行,请说明理由.【答案】(1)1800)30(2)2120(2+--=-=x x x S ,当30=x 时,S 取最大值为1800.(2)如图所示,过1O 、2O 分别作到AB 、BC 、AD 和CD 、BC 、AD 的垂直,垂足如图,根据题意可知,I O H O G O J O F O E O 222111=====;当S 取最大值时,AB =CD =30,BC =60,所以1521O O O O 2211=====AB I G J F ,∴15O O 21==H E ,∴301515602121=--=--=H O E O EH O O ,∴两个等圆的半径为15,左右能够留0.5米的平直路面,而AD 和BC 与两圆相切,不能留0.5米的平直路面. 6. (2011江苏无锡,25,10分)(本题满分10分)张经理到老王的果园里一次性采购一种水果,他俩商定:张经理O 2O 1围墙DAB CO 2O 1围墙D A BCE H IJ的采购价y (元/吨)与采购量x (吨)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中的折线段ABC所示(不包含端点A,但包含端点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