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四川省县级优课)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四川省县级优课)

4.2《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生物必修3的第四章第2节,在第1节课中已经介绍了种群的一些基本特征,而其中最基本的特征是种群密度,与种群密度密不可分的是种群的数量,在第2节中,就对种群的数量变化进行了探讨。

同时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种群所生存的环境条件,如天敌、食物等有着很大的关系,为第3节群落的引出作了铺垫。

本节,在新课标中具体内容标准是: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通过实例来说明如何建构种群增长模型,通过建构的数学模型来解释种群数量的增长,这是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实现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理性思维的重要环节。

并且详细讨论了种群增长的两种方式的产生条件及特点等:在理想环境中,种群增长呈“J”型曲线;在存在环境阻力的情况下,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

种群数量变化除了增长以外,还存在波动、下降等其他形式。

本节最后分析了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各种因素,意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及正确的资源利用意识。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主要是以探究建构数学模型为主,因此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功底。

本册为高中必修3第4章的内容,对象是高二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对这样的数学模型构建来说还是较有能力能够把握的,最多需要一些小小的提示。

因此,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探讨活动,而不用为他们讲解太多。

对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几种形势则较易于理解。

同时,也需要学生对上一节课的知识掌握比较充分,才有利于这节课的进行。

三、教学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 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 阐述种群数量增长的种类和特点。

能力目标:1、通过讨论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2、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生物与环境的影响,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核心概念)。

五、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六、教学思路。

高中生物必修三教学设计2:4.2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教学设计2:4.2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案
教学重点
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
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合作探讨法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
提问:老鼠的数量是怎样剧增的?又如何来防治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来学习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学生观看鼠灾的视频
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学校
科目
生物
设计教师
课题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必修3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的第二节内容,安排在《种群的特征》之后,使学生有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做为铺垫。其次,了解种群数量变化是学习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的基础。
内容上,本节课分为二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是本模块科学方法教育的侧重点,也是新课改新增的一个内容,体现了课改的理念注重对学生方法和能力的培养。第二部分是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在讲述J型和S型增长曲线的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对K值的理解重视联系社会实际,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明确种群数量增长模型的二种表现形式。
验证实验
讨论:J型曲线能一直增长下去吗?它会遇到怎样的阻力呢?
介绍高斯的实验,得到s型曲线
学生解释该曲线是如何变化的,并讨论环境容纳量在保护大熊猫和防治鼠害方面的做法。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认识科学是基于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并树立一切的理论都是为现实服务的观点
小结
学情分析
学生对生物学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数学模型的概念也并不陌生,在学习生物学的其他内容的时候,学生已运用过数学方法解决生物学的问题,例如对遗传规律的认识、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曲线图等。其次,通过必修1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探究实验的能力,因此,本节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重新建构新的知识──建构揭示生物学规律的数学模型,在认知上并不是非常困难。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4.2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授课班级:高二5班授课时间:05.13 授课教师:王永旭【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3. 说明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教学方法】讲述与学生探究、讨论相结合【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学案【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提出问题:1.种群有哪些特征?2 .各特征之间有何联系?回答问题,引出课题。

巩固旧知承上启下导入新课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数学模型投影展示问题,检查课前布置任务:实例1: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种细菌每20分钟就通过分裂繁殖一次。

请同学们观察右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填写下表:计算一个细菌在不同时间(单位为min)产生后代的数量。

表略2.n代细菌数量Nn的计算公式是:Nn3.72小时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细菌数量是多少?4、以时间为横坐标,细菌数量为纵坐标,画出细菌的数量增长曲线。

教师讲解:学生阅读实例一,观察图片,并完成学案相应内容。

通过学生分析问题探究数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现象和规律可用数学语言(公式和曲线图)表达出来。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数学模型1.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的性质形式。

2.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3.建构数学模型的意义:4.研究方法或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建构数模→检验修正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过渡:理想条件下细菌数量增长的推测,自然界中有此类型吗?实例二:1859年,一位英国人来到澳大利亚定居,他带来了24只野兔。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一个世纪之后,这24只野兔的后代竟达到6亿只以上。

高中生物《4.2 种群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4.2 种群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

人教版必修三 4.2 种群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构建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2)说出“J”型增长模型与“S”型模型的意义;(3)说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二)能力目标:运用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解释实际现象;(三)情感目标:(1)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2)关注人类活动对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难点:建构种群增长和模型。

三、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前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四、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初步把握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步骤。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以“问题探讨”引入,然后逐步展开教学,将本节的探究活动作为验证性实验活动。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1.尝试建立一个数学模型:细菌种群的增长曲线时间分钟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细菌数量将数学公式(Nn=2n)变为曲线图思考:曲线图与数学方程式比较,优缺点?2.自然界确有类似的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大致呈J型.探究二: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1.生态学家高斯的实验得出一个大草履虫种群的增长曲线。

思考:“S”型曲线在生产中有哪些应用?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吗?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都能在K值维持稳定吗?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当采取什么措施?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能得到什么启发?探究三: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思考: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种群数量变化的类型有哪些?探究四: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思考:怎样进行酵母菌的计数?本探究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吗?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2《种群的数量变化》配套教学教案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4.2《种群的数量变化》配套教学教案

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

能力目标:1、通过讨论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2、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教学重点
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

教学难点
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教学过程
分析讨论:简述大草履虫的总数量的变化规律?说明为什么会呈现这种变化规律?
提示:
①B点:出生率死亡率
D点:出生率死亡率②数量增长最快的是
段。

③CD段增长速度变慢的可能
原因
变化规律:
原因:
算公式为:增长速率=(现有
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增长
时间。

曲线斜率的生物学含义代表着
增长速率,它是如何随时间而
变化的呢?
1.S型增长种群,当种群数
量达到______时,增长速率最
大。

2.请尝试构建种群增长速率
与时间的数学模型。

K/2。

教学设计8:4.2 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设计8:4.2 种群数量的变化

第2节种群的数量变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2.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构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3.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过程与方法启发式与学生练习、讨论相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热爱大大自然的情感2.关心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教具】:挂图、投影、多媒体课件“J”型曲线“S”型曲线形成原因①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②气候适宜③没有敌害等①资源和空间有限②种内斗争加剧③天敌数量增多等前提条件环境资源无限环境资源有限曲线种群增长率不变减小公式N t = N0 ×λt(注意λ的含义)∕种群增长速率K值无K值,增长率保持不变有K值,K/2时有最大增长速率实例种群迁入一个新的适宜环境......后,常常在一定时期内出现J型增长2.K值(即环境容纳量)(1)含义: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2)同一种群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改变而变化。

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K值会在平均值附近上下波动.........;当环境遭到破坏时,K值下降;生物生存环境改善时,K值上升(3)K/2 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环境阻力:在时,开始有;在时,明显加大。

(4)K值与K/2值在实践中的应用灭鼠捕鱼K/2在K/2之前灭鼠,否则鼠的种群数量会迅速增加,无法达到灭鼠的效果在大于K/2 时,可适量捕捞,捕捞后使鱼的种群数量维持在K/2。

原因:此时种群的增长速度最大,可提供的资源数量也最多,而且不影响资源的再生K降低K值,改变环境,使之不适合鼠生存保护K值,保证鱼生存的环境条件,尽量提升K值【二次备课】三、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1.合理利用和保护野生生物资源,如捕鱼的时间及捕捞的量等2.防治有害动物(1)害虫的防治种类(注意曲线的判断)①农药防治(缺点是会造成环境污染,害虫的抗药性增强)②激素防治(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性别比例,从而使种群密度下降)③生物防治(优点: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④基因工程形成抗虫品种(2)生物防治措施①引入害虫的天敌②引入害虫的寄生生物③引入与害虫的生存环境有相似的要求但不危害农作物的竞争生物3.濒危动物的拯救和恢复:提高环境容纳量(1)大熊猫种群数量锐减的重要原因: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减少和活动范围缩小,其K值也变小;(2)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给大熊猫更宽广的生存空间,改善栖息环境,从而提高环境容纳量。

生物:4.2《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3)

生物:4.2《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大兴附属中学邹帅一、课题名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①解释种群数量增长的一般规律。

②说明建构种群数量增长数学模型的方法。

2 能力目标:①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尝试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

②运用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认同数学模型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②参与濒危生物保护措施与生物入侵防范措施的讨论,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三、指导思想:1.教材分析: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这节的描述出现在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模块、第四部分《种群和群落》的第二项内容标准,即“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属于能力层面的“模仿”水平和知识层面的“理解”水平。

在活动建议里则提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人教版教材中这节的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二是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三是探究活动──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其中,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是必修三模块科学方法教育的重中之重,由于探究活动周期较长,安排在知识性内容之后。

2.学情分析:学生们在本章的第一节已经习得了种群的概念,了解了种群的特征,尤其是各种数量特征,在此基础上过渡到种群数量变化的学习顺理成章。

学生们在数学课上学习过指数函数的表达式和坐标图的绘制,这为本节课数学模型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但是我校为郊区二类校,所以学生们知识基础相对薄弱,所以在建构数学模型时不可以操之过急。

3.教学条件分析:“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这一探究活动所需时间在7天左右,需要马铃薯培养基、酵母菌菌种,以及恒温培养箱、血球计数板和高压蒸汽灭菌设备。

受实验设备、教学时间所限,我将此实验调整为生物兴趣小组在课前完成实验,然后由小组成员在课堂上进行汇报。

4.教学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本节课体现了探究性教学的理念:用兴趣小组的实验结果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各种科学研究实例都不直接呈现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分析;学生在环环相扣的任务中逐渐建构起种群增长模型,最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兴趣小组的实验结果。

《第4章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4章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观点和基本规律。

2. 掌握种群数量波动和增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3. 学会运用种群数量变化的模型和分析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种群数量波动和增长的原因,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模型和分析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种群数量变化的模型分析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和相关图表。

2. 准备实验或模拟活动的材料和设备。

3. 准备案例或实际问题,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4. 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起首,我会介绍种群的基本观点以及种群密度等基本观点,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种群数量的变化。

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实验观察: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和规律,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

实验材料包括标志重捕法所需的各种数据表格、鼠妇等小型动物或植物。

学生需要记录每次捕捉的数量、时间和地点等信息,以便进行分析和统计。

通过实验观察,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特点和规律。

3. 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我将详细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包括J型曲线、S型曲线、指数增长率和逻辑斯蒂增长模型等。

通过讲解,学生可以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4. 小组讨论: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认识,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讨论的主题是“如何控制种群数量变化”,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5. 教室小结:最后,我将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加深对种群数量变化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我也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室讨论和实验观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认识。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基本模型和因素。

3. 学会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与意义。

2. 种群数量变化的基本模型:指数增长模型、对数增长模型、逻辑斯蒂增长模型。

3. 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结构、空间限制。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举例说明种群数量变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3. 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基本模型,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 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引导学生思考实际问题。

5.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种群数量变化的理解和看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基本模型和影响因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种群数量变化。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PPT、案例资料、练习题、报告模板等。

教学时长:45分钟。

六、教学活动1.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某个具体种群的数量变化案例,让学生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际情况。

2. 模型构建: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案例,构建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并解释模型的意义。

3. 计算机模拟: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种群数量变化的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4. 数据分析:让学生收集和分析现实中的种群数量变化数据,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七、教学策略1. 问题驱动:提出与种群数量变化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 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知识。

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

教学设计14:4.2 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设计14:4.2 种群数量的变化

种群数量的变化一、教学目标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3、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4、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解决方法:⑴遵循具体→抽象→再具体→再抽象的轨迹教学。

⑵通过探究活动来验证。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解决方法:同上。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二)重点、难点的教学与目标完成过程第1课时播放细菌分裂的录像或演示细菌分裂的计算机模拟动画。

提示:在自然界中细菌无处不在,有些细菌的大量繁殖会导致疾病。

假如现有一种细菌,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环境下,每20min左右通过分裂繁殖一代。

引导学生思考:1、细菌的生殖方式是怎样的?2、72h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后代数量是多少?3、n代细菌数量是多少?提出问题,组织讨论:1、对细菌种群数量增长而言,在什么情况下2n公式成立?2、这个公式揭示了细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什么规律?3、在学过的生物学内容中,还有哪些生物学问题可以用数学语言来表示。

提示:数学工具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请学生算出一个细菌产生的后代在不同时间的数量,并填写教材中的表格,然后画出细菌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提示:这是在理想条件下对细菌种群数量的推测。

引导学生讨论,同数学公式相比,曲线图表示的模型有什么局限性?小结:在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常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可以为公式、图表等。

提出问题,组织讨论:如何建立“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数学模型”,我们应该怎么做?提出问题,组织讨论:以上讨论的是在实验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变化,在自然界中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如何?提供素材:《光明日报》消息澳大利亚野兔成灾。

估计在这片国土上生长着6亿只野兔,它们与牛羊争牧草,啃树皮,造成大批树木死亡,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专家计算,这些野兔每年至少造成1亿美元的财产损失。

4.2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

4.2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

主备小组:第3 组组长:组员:数学形式。

(2)类型:数学方程式、坐标曲线图等。

2.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和实例方法步骤研究实例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细菌每20 min分裂一次提出合理的假设在资源和空间无限多的环境中,细菌种群的增长不会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建立模型)构建数学方程式:N n=2n绘制曲线图:曲线图比数学方程式更能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而数学方程式能准确地反映随代数的增加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观察、统计细菌数量,对自己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验或修正(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1.“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1)模型假设: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

(2)建立模型:t年后种群数量为:N t=N0λt。

(3)“J”型曲线公式解读①模型中各参数的意义:N0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N 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②由公式可以看出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N0(起始数量)和λ值。

③“J”型曲线增长率=2.“J”型增长的坐标曲线种群在资源、空间、食物等无限的条件下,其增长速②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围绕K 值上下波动。

(2)K值:即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K值)以后保持相对稳定。

4.“S”型增长与增长速率的关系“S”型增长曲线中,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降低。

在种群数量为K/2时,增长速度达到最大值。

对以上两坐标曲线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几点:(1)“S”型曲线的纵坐标是种群数量,达到K值之前,一直在增加,所以达K值之前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2)种群增长速率曲线的纵轴为种群增长速率,横轴为时间,可以看出,在t0~t1,种群增长速率在增加,在t1~t2,种群增长速率在减小,但仍大于零,种群数量仍在增加,只是增加的速度在减小。

高中生物必修三教学设计1:4.2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教学设计1:4.2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案

种群特征和数量变化[复习思路]1、复习线索以种群的特征为主线辐射种群的概念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种间种内关系等知识。

2、复习重点:(1)种群的特征:在识记种群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图文转换的方法理解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掌握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

(2)种群数量变化:对比分析两种典型数量增长的模型,并能进行实际运用。

[复习内容](一)回忆讨论与种群相关知识,并构建知识网络。

(二)详解重点复习内容——种群特征及数量变化1、种群的特征:(1)种群密度:最基本的特征。

(2)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的重要因素。

(3)年龄组成:对预测种群的变化趋势有重要意义。

(4)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抽样调查法(1)样方法:适用范围:植物、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种类:五点取样法——适用方形区域等距取样法——适用长形区域样方面积:乔木——100m2;灌木——16 m2;草本——1 m2(2)标志重捕法适用范围: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动物公式:公式成立条件: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在调查期内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没有迁入和迁出。

2.种群数量变化规律(1)指数式增长——“J”型曲线产生原因:食物(养料)充足、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无敌害,称为理想条件。

数学模型:“J”型曲线;N t =N 0λt特点:增长率不变,种群数量持续增长(2)逻辑斯蒂增长——“S” 型曲线产生原因:环境条件(如食物、空间、天敌等)有限数学模型:“S”型曲线;特点:增长率变化,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K 值,即环境容纳量)后将不再增长,在K 值左右保持稳定。

(3)“J”型曲线与“S” 型曲线的比较3.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及生物群落(三)重点内容反馈“S”型曲线分析: 项目 “J”型曲线 “S” 型曲线 前提条件 环境资源无限 环境资源有限 种群增长率 保持稳定 随种群密度上升而下降 K 值(环境容纳量) 无K 值 种群数量在K 值上下波动联系 “J”型曲线 “S”型曲线 环境阻力增大①分别分析B点和D点时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情况。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种群增长模型的建构方法。

2.研究“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特点,分析其产生的条件和数量计算方法。

3.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波动原因和能够调节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

4.认识研究种群数量变动的意义,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重难点:1.重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2.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教学过程: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是通过建构数学模型来描述的。

建构模型的方法包括:确定前提条件、选取合适的增长率和时间单位、确定增长率的变化规律等。

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J”型曲线是一种数量连续增加、保持稳定的曲线。

它的产生条件是环境资源无限,例如食物、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数量变化规律可以用公式Nt=Nλt来计算,其中λ为增长率。

三、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S”型曲线是一种数量增加先慢后快再慢,最终达到环境条件允许的最大值后停止增长,保持相对稳定状态的曲线。

它的产生条件是环境资源有限。

数量变化规律可以用公式Nt=K/(1+ae^-rt)来计算,其中K为最大数量,a为初始数量,r为增长率,t为时间。

四、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天敌的入侵、环境的变化、疾病的传播等。

能够调节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包括繁殖率、死亡率、迁移率等。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研究,我们了解了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和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掌握了“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特点和数量计算方法,认识了种群数量变化的波动原因和能够调节种群数量变动的因素,以及研究种群数量变动的意义和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常见因素。

3. 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模型分析种群数量变化。

4.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2. 种群数量变化的常见因素3. 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4. 种群数量变化实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常见因素和数学模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特点。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运用数学模型分析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参:《生物学》、《生态学》等。

2. 课件或黑板:展示种群数量变化的图形、表格和实例。

3. 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计算机软件:用于数据处理和模型分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现象,引发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的思考。

2. 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含义。

3. 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常见因素,让学生了解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各种因素。

4. 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模型分析种群数量变化。

5. 分析实例,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特点。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实例展开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7. 实践操作:让学生运用数学模型分析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9. 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检查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概念、因素和模型的理解,以及运用模型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练习题:评估学生对种群数量变化模型的应用能力。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其合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其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生态学相关知识:介绍生态学中与种群数量变化相关的其他概念,如生态位、物种多样性等。

《第4章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第4章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种群数量的变化概念及基本类型。

2. 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理解数学模型在解释种群数量变化中的应用。

3.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三种基本模型(J型、S型和周期型)并能够应用这些模型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种群数量变化。

2. 教学难点:建立数学模型,理解并应用这些模型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种群数量变化。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和相关图表,包括J型、S型和周期型增长模型的图解。

2. 准备生物学实验材料,以便学生观察和分析种群数量的变化。

3. 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可能对种群数量变化存在的疑惑,以便在课堂上解答。

4. 安排一次课前预习测试,确保学生对相关知识有基本的了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初中所学种群的概念。

2. 引出问题:种群密度为什么时高时低?(二)新课内容1. 种群密度(1)概念:在单位面积或体积中种群内个体的数量。

(2)影响因素: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2. 种群数量的变化类型(1)J型曲线:理想状态,不考虑环境因素的限制。

(2)S型曲线:受环境因素的制约,数量增长速度逐渐变缓。

3. 模型分析:萨顿的“种群数量变化模型”(1)展示萨顿的“种群数量变化模型图”。

(2)分析模型中各字母所代表的含义。

(3)通过模型分析理解课本P66的“问题探讨”。

4. 展示各种群数量变化的数据曲线图。

(1)分析曲线变化趋势。

(2)如何对未来的种群数量变化作出预测?(二)小组活动根据班级里所分的小组,布置不同难度的题目,要求小组内成员共同讨论并得出结论。

题目难度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题目:1. 描述一个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并解释原因。

2. 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随着季节的变化,种群密度是如何变化的?请绘制一张图表进行说明。

3. 描述一个岛屿上昆虫种群密度的变化过程,并分析可能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北京师范大学大兴附属中学邹帅
一、课题名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①解释种群数量增长的一般规律。

②说明建构种群数量增长数学模型的方法。

2 能力目标:
①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尝试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

②运用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认同数学模型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②参与濒危生物保护措施与生物入侵防范措施的讨论,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三、指导思想:
1.教材分析: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这节的描述出现在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模块、第四部分《种群和群落》的第二项内容标准,即“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属于能力层面的“模仿”水平和知识层面的“理解”水平。

在活动建议里则提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人教版教材中这节的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二是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三是探究活动──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其中,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是必修三模块科学方法教育的重中之重,由于探究活动周期较长,安排在知识性内容之后。

2.学情分析:
学生们在本章的第一节已经习得了种群的概念,了解了种群的特征,尤其是各种数量特征,在此基础上过渡到种群数量变化的学习顺理成章。

学生们在数学课上学习过指数函数的表达式和坐标图的绘制,这为本节课数学模型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但是我校为郊区二类校,所以学生们知识基础相对薄弱,所以在建构数学模型时不可以操之过急。

3.教学条件分析: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这一探究活动所需时间在7天左右,需要马铃薯培养基、酵母菌菌种,以及恒温培养箱、血球计数板和高压蒸汽灭菌设备。

受实验设备、教学时间所限,我将此实验调整为生物兴趣小组在课前完成实验,然后由小组成员在课堂上进行汇报。

4.教学指导思想及理论依据:
本节课体现了探究性教学的理念:用兴趣小组的实验结果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各种科学研究实例都不直接呈现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分析;学生在环环相扣的任务中逐渐建构起种群增长模型,最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兴趣小组的实验结果。

模型构建法是新课程、新教材中提出的新的科学方法,而数学模型又是是高中阶段模型构建法的难点。

本节课遵循建构主义的理论,在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上,重新建构新的知识──建构揭示生物学规律的数学模型。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①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②根据建构的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2.教学难点:
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五、教学手段:
1.多媒体课件
2.探究实验器材及成果:血球计数板、酵母菌培养液、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坐标图、实验照片等
六、教学过程:
1 流程图:
2 教学过程详表:
1977年长达52年间对一个欧洲灰鹭种群数量进行追踪调查,最终绘制出这样的变化曲线。

我们看到有些阶段种群数量增加,有些则减少,也就是呈现出一种什么状态?
(板书“三、自然种群:波动”)
2 提问:
什么因素会造成种群数量的波动呢?
3 介绍:
科学家研究发现灰鹭数量减少的年份大多经历了寒冬;而数量持续增加的年份则是持续暖冬。

可见气候的确对种群数量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除此以外,食物的多少、天敌的多少还有就是像禽流感这样的传染病使很多鸟都死去,势必引起种群数量的变动。

像食物、天敌这样,就要涉及到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这将是什么水平研究的问题呢?那我们下节课在“群落”中再继续去探讨它们对种群数量的影响。

2 思考并说出影响因素。

3 聆听介绍。

2 训练图形分析
能力。

3 为下节课群落
水平的研究做铺
垫,同时结束本
课。

七、板书设计: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
二、
三、种群数量增长模型的应用:
四、自然种群数量的变化:波动
五、教学反思:
1 值得肯定之处:
(1)巧妙开展和呈现“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探究实验:
鉴于实验设备和时间所限,我将此探究实验调整为生物兴趣小组实验,整个实验过程只对学生进行选材和操作方法的指导,实验方案设计由学生提出,得到的实验结果也不过多进行解释,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开展分析,体现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

导入环节由兴趣小组成员向全班同学介绍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自然引出本节主题。

在学完两种曲线模型后再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需求,并且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科学调整与整合教学资源:
我将教材中“计算大肠杆菌在不同时间数量”的学习任务改为以实验现象的形式呈现大肠杆菌在不同时间数量,请学生分析结论。

我认为这更符合科学家进行这项研究时的流程,即先发现现象,后总结规律,继而建立模型,最后进行验证。

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始于观察与发现问题。

在“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学习中分别呈现了两个草履虫的实验,通过介绍实验背景信息,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便于得出结论。

“应用”环节,在分析环颈雉实例的基础上顺理成章地引出“生物入侵”的讨论。

在“濒危生物保护”的讨论中,补充了大熊猫目前分布范围和化石分布范围的图片,使学生对K
值降低原因有更真切的体会。

(3)认真分析新课标与新教材,大胆取舍:
旧教材中这一部分的教学常常重点分析种群增长率和增长速率,并讨论K/2的含义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课标对于本节课的要求是“尝试建立数学模型”,重在科学方法的训练;人教版新教材中则没有对上述知识点进行分析,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将其大胆舍弃。

2 有待改进之处:
(1)由于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数学模型建构过程耗时较长,导致后面关于“应用”的讨论略显仓促。

(2)如果能使全体学生参与到探究实验中来,能够更加充分发挥训练学生探究能力的作用,同时也能够为本节新课的学习提供很多教学资源。

注:本文荣获“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全国中学生物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2010年10月安徽黄山)”说课一等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