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之争 -方尔加
3儒道之争
一、隐士哲学家:儒道之争,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儒墨道三家之争。
因为道家和儒家墨家都不相同,儒墨之争的焦点,是兼爱还是仁爱,儒家主张仁爱,墨家主张兼爱,但不管是仁爱还是兼爱,总归是要爱。
而道家的观点是不爱。
不爱,也就是无为,不做什么。
那么我们就要问一个问题,道家为什么主张不做,为什么主张无为呢?而在前面的节目里,我们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就是先秦诸子,儒墨道法四家,代表的是不同的士,儒家代表文士,或者说是儒士,墨家代表武士,或者说是侠士,那么道家代表什么士呢?隐士。
(许由推辞天下,洗耳朵,被朋友讥笑)如果说道家就是隐士的代表,就有一个问题,儒家、墨家是武士和文士的代表,儒家是文士的哲学家,墨家是武士的哲学家,这是讲得通的,因为文士也好,武士也好,儒士也好,侠士也好,他们是要做事的。
要做事就要有理论根据,要做事就要有哲学指导。
所以他们需要自己的代表,需要自己的发言人,需要有自己的理论,需要有自己的哲学,你隐士不做事,不做官,那你要什么理论依据,要什么哲学指导呢?你不需要啊。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道家不等于隐士,隐士也不等于道家,道家不能说就是隐士,道家只能说是隐士哲学家。
也就是说作为哲学家,道家的立场是隐士的,但是他自己的社会角色是哲学家,是隐士他就不做,是哲学家他就要说,不说就不是哲学家。
道家作为隐士哲学家,他的任务就是把道家为什么主张不做的,这个道理说出来,所以道家是隐士哲学家,他们对于天下兴亡,其实还是关心的,你不关心也不说啊,不关心说他干什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我为什么要说,还是关心。
只不过呢,他们认为这个天下已经没救了,关心没有用,它已经坏透了。
如果要救,也只有一条出路,就是无为。
这就是道家作为隐士的哲学家的基本观点,由此,就引出了道家与儒墨两家的三大分歧:第一个分歧是天下有药可救(孔子时代的隐士哲学家,往事不可谏,来者不可追——长沮,桀溺,接舆),还是无可救药?第二个分歧是,是拯救天下,还是拯救自己(取众人而奉一人,才是最大的自私。
儒学史话:儒道之争
儒学史话:儒道之争
儒家为春秋末期孔子创立,其思想于后世影响深远。
儒家主张"仁政","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而仁义之根本为孝梯。
儒家崇尚周道,提出"法先王"而"言必称尧舜"。
提倡"天命",讲尽人事,听"天命","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
儒家还注重教育,提出"学而优则仕"及"有教无类"。
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著作包括《老子》、《庄子》。
现存《老子》一书,又称《道德经》,为一富有哲学内容的书,是以民间谚语写成的韵文诗,成书于战国初年。
《庄子》现存三十三篇,分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
道家主张"无为",《老子》五十七章称"我无为而民白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理想中的时代是"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人们老死不相往来,而天下太平无事,庄子在社会政治观点上,把老子对现实生活的诅咒和不满,更发展为在现实生活中保持心灵的超脱。
他认为,痛
苦的原因是圣人们制定了礼乐,引起了竞争;提倡仁义,造成了虚伪。
故仁义礼乐伤害了人的天性。
和儒家仁义思想相抗衡。
他那种寄希望于心灵的纯净和追求逍遥的境界对后世上人影响很大,及至魏晋时期,形成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糅合儒家经义代替繁琐的两汉经学的一种哲学思潮--玄学,亦称"老庄哲学"。
儒道之争400字作文
儒道之争400字作文
儒家与道家的辩论与抗争。
为中国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学派论争。
由于儒道两家的学说不限于哲学,涉及政治、宗教等,因而儒道之争又构成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问题。
在战国时期,与儒家相抗衡的主要是墨家,不是道家。
道家创始人老子为春秋晚期人,曾担任周朝史官,学界多数人承认这位老子即现存《老子》一书的作者。
《老子》成书于公元前530~前497年之间,在陈国公子陈完奔齐之后,陈乞击败国、高氏之前,由陈氏家族传播到齐国,为陈氏篡齐并统治齐国的理论依据。
陈氏在依凭《老子》的同时,奉黄帝为祖先,遂有黄老之学,黄老学派即道家学派的早期形态。
早期道家为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中的首要学派。
这一学派“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论六家之要指》),富于宽容精神,能与儒家和谐相处。
孔子也曾持弟子礼向老子请教一些问题,可见孔老关系原是和谐的。
儒道之争自秦汉以后,贯穿于全部的中国思想史与文化史。
宋代理学虽融合三家,但独立的儒、释、道仍存在着,儒道之争仍在延续。
中国传统的伦常礼法常由儒学支撑,中国历代的文学、艺术等等则多从道家得到营养。
现代思想史家或称赞儒学,或赞扬道家,或主张儒道互补。
不论持何种态度,都不能不承认儒道关系问题是我们在继承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时会遇到的首要问题。
八年级上历史第7课知识点
八年级上历史第7课知识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和思想中国古代政治和思想是我们需要学习的重要课程。
它不仅关系到我们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更包含着我们对历史发展的深刻认识与理解。
在八年级上历史的第七课中,我们了解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和思想,这些知识点包含着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文明的发展与演变等多方面的内容,下面我们将逐一进行阐述。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中华文明长期发展的结果。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到了古代中国的三纪、五统、九卿、三公等政治组织,这些制度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秦朝的统一政治体制,对于中国的封建时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还了解到了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它成为了中国封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清朝被推翻前仍然在使用。
在科举制度下,读书人通过考试获取功名,从而能够进入政治、文化领域,并获得地位与财富。
科举制度的实施,为中国的社会发展和人才选拔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有着庞大的体系,其中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流派影响了中国长达三千多年的文化发展。
我们所学的孔子,是儒家思想的缔造者,他的思想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修身达德,被尊为“文化圣人”。
在汉朝的时候,纵论当时的中国思想文化,汉武帝“推崇儒术”和“尊道家”,被誉为“儒道之争”的代表。
而在唐朝,佛教与儒家形成了闻名海内外的“三教合一”文化,这为中国文化的多元融合提供了一个典范。
三、古代中国文明的发展与演变古代中国文明的发展,起源于黄河流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向南、东、西扩散。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产生着种种文化和文明的交流;伴随着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人类在生产、生活、科技上也逐渐取得了重大的进步。
唐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时期之一,作为中国的鼎盛时期,它被称为“盛世”。
在这个时期,文化艺术、科技制造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总结在这堂课中,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和思想文化,以及中国文明的发展和演变。
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形影神赠答诗》
形影神诗三首贵贱贤愚。
莫不营营以惜生。
斯甚惑焉。
故极陈形影之苦。
言神辨自然以释之。
好事君子。
共取其心焉。
形赠影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
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
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
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
奚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但余平生物,举目情凄洏。
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
愿君取君言,得酒莫苟辞。
影答形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诚愿游昆华,邈然兹道绝。
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
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
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
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
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神 释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
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
结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语!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
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编辑本段]诗解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这段文字里,贵贱贤愚四字,当无歧义;营营者,戮力劳心以操持经营也,惜生者,顾惜生命也,也当无歧义;斯甚惑焉四字,惑者,当指迷失,迷惑,用现代的词汇来说,就是糊涂.焉者,于此也,斯甚惑焉即是指贵贱贤愚无不营营以惜生的这种做法,实在是很困惑很糊涂的,是在这件事情上迷失了,也当无歧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句,其中"故极陈……之苦言"是指"因此极力陈述形影对营营以惜生这件事的抱苦含怨之辞,也当无歧义.余下的,似乎就都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了.这首诗的题目及序文里,表面上是因为形影之言而引发了神辨,并且,在接下去的正文中,以三者辩论的形式,分别写出了形影神各自的观点.但实际上,这场辩论的真正用意是什么为什么要采用这种三者辩论的形式呢 有些学者认为是"自述本怀而兼谈人生哲理,则以这样的写法较为浅显,明晰,生动,亲切,如谈家常,而且渊源有自,不乏先例."① 这固无道理,作为一首哲理诗,它当然是为了表达陶渊明的思想.但上述说法,其实并没有真正触及这场辩论的实质.笔者认为,诗中形影神三者之间的辩论,其实是分别代表儒,释,道思想之间的辨证.陶渊明的真正用意,正是想通过这种形式和内容,来充分表达自己以下的人生哲学思想:①对儒释道思想的全面批判.陶渊明在序文中,一开首就矛头直指"营营以惜生"这种做法,并且斩钉截铁地予以否决:斯甚惑焉.根本不留任何辩解的余地.那么,这世上营营以惜生的,又是谁呢 自然是人.在陶渊明看来,表面上人有贵贱贤愚之分,但一具体到"惜生"这件事情上来,就都一样的执迷不悟了.同样道理,天道人道,九流三教,各执一词,莫衷一是,但一具体到"惜生"这件事情上来,也都一样的天数难逃了.至于佛教所谓的生死轮回,自然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无稽之谈罢了.这一点,陶渊明在《神释》中以质问式的阐释:"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 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 作了相应的肯定回答.因此,可以说,在序文伊始,陶渊明就已经开宗明义,对儒释道学说的思想,定下了一个全面批判的基调.②对儒释道思想的辨证取舍.在陶渊明处,批判是为了继承,是企图通过形赠神,影答形,神释这种三者辩论的方式,来最终达到一种哲理性的共识,而决不是匪夷任何一方.这就是序文中的所谓"神辨自然以释之"和"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了.这一点,陶渊明同样在《神释》中以表白式的阐释:"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结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语!" 作了相应的肯定回答.因此,可以说,在序文结尾,陶渊明同样直言不讳,对儒释道学说的思想,定下了一个辨证取舍的态度.③ 既然是在全面批判中进行辨证的取舍,那么,就必须弄清楚:辨证的依据是什么取舍的结论又是什么 这里,就必须对序文中"神辨自然以释之"一句格外留意了.首先,是这个"辨"字.是"辨",而不是"辩".形影神三者是据"辨"而"辩"——它们三者的陈言,其实都采用了辨证法,只是辨证的依据各不相同.在《形赠神》中,形对神的辨证依据是"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奚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但馀平生物,举目情凄洏."这个依据,其实就是序文中的"生"字:欲求长生而不能.其辨证结果的取舍结论是:"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 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在《影答形》中,影对形的辨证依据是:"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诚愿游昆华,邈然兹道绝.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这个依据,其实就是序文中的"惜"字:愿营营以相惜而不达.其辨证结果的取舍结论是:"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 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在《神释》中,神对形影的辨识分别给予了批判:"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 "辨证的依据是"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这个依据,其实就是序文中的"自然"二字——神以天地运作之道以及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来阐释人生的真谛,以此启发形影,希望达到的最后共识是:"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其次,是这个"释"字.在这场辩论中,形影所据之"生"与"惜",皆乃尘世中人无时不刻的挂怀之物,故陈言至极苦之处,难免举目情凄洏,念之五情热,伤心郁结.惟有神所据之"自然",大化自钧,万理森著,故解辨之余,得以不喜亦不惧,无复多念虑,欣然释怀.因此,这个"释"字,既是释惑,释形影之惑;又是释怀,释形影之怀.整首诗,单从字面和逻辑上来讲,就已经十分严密.而这份严密,更深的层次,是来自于字面底下所隐含的陶渊明对儒释道思想辨证取舍的真正涵义.也就是我们所必须涉及的下一问题:第二, 形影神究竟代表什么 其各自观点的内在含义又是什么很多陶学论著,都把这首诗系于义熙九年癸丑(413),乃陶渊明针对庐山释慧远作《万佛影铭》并立台一事而发,因此,把诗中形影神三者之间的辩论,看成是名实之辩,儒道之争.笔者以为,如果单从作品系年方面来讲,问题不大,因为确乎可以将此事件,看作是触发陶渊明创作这首诗歌的动机.但如果是要真正地探解这首诗歌的含义,那就失之谬方了.为什么 因为辩论的东西,即使没有任何事件的触发,而是单纯给出一个命题,虚拟辩论方之间思想和观点的对峙也依然存在.因此,辩论方最重要的并非在于其实际辩论对象是谁,而是在于务求各领要旨,各执一词,有的放矢,自圆其说.如果只是泛泛而谈,空论儒释道思想之表面皮毛,陶渊明又如何能够表达出自己真正的人生哲学思想呢 仅以儒家思想为例,始创孔子,经孟子发展,至荀子而集大成,三人之间的许多观点,未必就是完全一致,如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却持性恶论.孔孟都持天命观,荀子却提出了"制天命"的人定胜天思想.在政治上,孔孟讲仁治,荀子重法制,以至下启弟子韩非法家思想之集大成.那么,为什么这三人同被列入儒门呢 当然不是因为师承的关系,或者某些观点或政治主张的关系,而是因为,在儒家思想的学说里,或许很多理论会因时因人因地而异,但其中关于人文精神的某些核心精髓,是贯串始终,代代延续的.同样道理,道释学说也不可能是因循不变的理论,但某些核心精髓,却是作为立派哲学的基本命题而存在的.因此,如果我们在第一点中已经明确了陶渊明写作本诗的真正用意,是为了表达对儒释道思想的全面批判和辨证取舍的话,那么,在这里,我们就必须彻底探究清楚:在陶渊明的思想里,足以称得上儒释道思想的核心精髓,并被冠以形影神之名,然后拿出来进行批判式地辩论,最后供辨证式取舍的东西,究。
儒道之争
关于儒道之争及如何看待儒道之争的研究研究目标:儒家和道家是中国几千年来最为鼎盛和发展的俩个学派。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主张“仁政”,“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而仁义之根本为孝悌。
儒家主张入世,认为君子理应考取功名,为国效力。
而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人物的道家提倡“无为”老子理想中的时代是"小国寡民",庄子在社会政治观点上,把老子对现实生活的诅咒和不满,更发展为在现实生活中保持心灵的超脱。
他认为,痛苦的原因是圣人们制定了礼乐,引起了竞争;提倡仁义,造成了虚伪。
故仁义礼乐伤害了人的天性。
和儒家仁义思想相抗衡。
儒道之争一直是学者研究的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我们从研究儒道之争中获得启发与美的感受,并对儒家和道家的学说有更深的了解。
为了更好地走近儒道,并得出自己对儒道之争的看法,我们要对儒道俩家的思想和发展历程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指南研究课题关于儒道之争及如何看待儒道之争的研究研究目的在语文教材中,我们学习了《论语》及庄子的《逍遥游》,初步对儒家和道家的思想有了了解。
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及它们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和斗争,对它们的异同进行分析,从中得出儒道之争的内涵及如何看待儒道之争,从而对儒家和道家的贡献及其思想的优劣进行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研究过程研究一阅读儒家和道家的经典作品,整理出其中的思想。
研究二上网并在书中搜索学者对于儒道之争的评论,整理吸取并得出新的结论。
研究三了解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分析儒道俩家的思想差异原因。
研究四了解儒家和道家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和对国家的作用。
研究五了解儒家和道家的代表人物,分析儒道之争,产生独特感受。
研究组长:刘野组员:周羽欣李豪男胡扬罗鑫何磊章璋潘东升研究结论儒家和道家在思想上有很多不同。
儒家主张入世有为,向往一种礼乐文明的生活。
道家主张无为,提倡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俩家各自有各自的优点及缺点。
儒道之争作文
儒道之争作文
《儒道之争,生活之趣》
哎呀呀,今天咱就来聊聊这儒道之争。
就说有一次啊,我和朋友去爬山。
那山可高啦,刚开始我就像儒家思想附身一样,雄赳赳气昂昂的,一心想着赶紧爬到山顶,那叫一个积极进取啊,“冲冲冲”地就往上爬,觉得一定要征服这座山。
我朋友呢,慢悠悠地在后面,还时不时看看路边的花花草草,嘴里嘟囔着:“急啥呀,享受过程嘛。
”嘿,他这可就是典型的道家思想了,顺其自然,不紧不慢。
我爬得气喘吁吁的,到一半的时候就有点累得不行了。
这时候再看看我朋友,他倒是挺悠闲的,还笑话我太着急。
我一想,好像是这么回事儿啊,光想着快点到山顶,都没好好欣赏这沿途的风景。
于是我也放慢了脚步,开始学我朋友那样,看看这儿,瞅瞅那儿,嘿,还真别说,心情一下子就不一样了。
这一路上,我就在这儒道之间来回切换。
有时候想着快点到顶,有时候又觉得享受当下也挺好。
等终于到了山顶,那感觉确实很棒,但回想起来,这一路的过程也很有意思呀。
这不就跟儒道之争似的嘛,儒家让我们积极进取,道家让我们顺应自然,各有各的好。
生活中啊,咱也不能光死磕一种,得灵活运用,该冲的时候冲,该慢的时候慢。
这样的生活才更有滋味儿,更有趣呢!哈哈!
所以呀,这儒道之争,争来争去,都是咱生活的一部分,咱得好好品,好好悟呀!。
儒道之争的历史回顾
儒道之争的历史回顾自古以来,人们就有不同的信仰和思想,这种差异在中国历史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汉朝时期,儒道之争成为了当时思想界最热门的话题。
这场争论主要围绕着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展开,影响深远,直至今日。
儒道之争的开始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儒家和道家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思想流派。
孔子和他的追随者提倡的是儒家思想,表现出一种强调君臣、父子、兄弟之间义务关系的道德观念,认为只有这种关系才能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
而道家思想则强调“无为而治”,反对儒家的道德规范,认为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不强求顺从规则。
在汉代,这种争论达到了顶峰。
当时,儒家学说得到了皇帝的支持,被视为官方的学说,儒家学派成为了知识界最主要的一股势力。
与此同时,道家学说很难在官方得到认同和支持。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东汉末年,曹操通过“推崇道家”来平衡儒家和道家之间的矛盾。
在此之后,儒家和道家之间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出现了一种“合流”的趋势。
首先是王充提出“说文解字”一书,试图从象形字出发探索自然规律,这引起了道家学派的注意。
道家思想家董仲舒也借助儒家的思想成果,对道家的“无为而治”这一理念进行了深入阐述,这也为儒道合流奠定了基础。
魏晋时期,儒道合流的趋势达到了顶峰,这是因为佛教开始在中国传播,对儒道思想的影响也不小。
儒家和道家学者开始从佛教中借鉴和吸收思想成果,三家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
虽然这种儒道合流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文化上的繁荣,但也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的道德准则和义务关系,被滥用为支配和控制弱势群体的工具,也让一些人发现官场上的问题。
而道家思想某些方面的任性和拒绝顺应规则,也在某些人士心目中引起了不安和抵触情绪。
总的来说,儒道之争是一场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事件。
这场争论中,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得到了充分的辩证和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中国思想传统的两个重要方面。
虽然儒道之争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过去,但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依然不容忽视。
论两汉楚辞学评论中的儒道之争
《 楚辞》 评论的自 觉时代应从汉武帝时刘安开始的, 他对《 楚 辞》 进行了训解和评论之有意研究。可惜的是, 他的《 离骚传》 除 幸存之典籍, 专事研究。西汉初,清静无为” “ 的黄老之学倡行; 武帝时,经世至用” 儒学观的热衷,罢黜百家, “ … “ 独尊儒术” 别人引用他的少量文字之外, J 全貌已无法窥见。 刘氏评论《 楚辞》 最有影响的文字是司马迁《 屈原列传》 所引 思想的提出, 儒家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 武帝后,独尊儒术” “ 的 思想经公羊大师董仲舒的改造; 东汉后, 儒学却变成了神学, 道家 《 离骚传》 中的一段遗文: 《 国风》 好色而不淫,小雅》 《 怨诽而不乱, 离骚》 可谓 若《 者, 思想又凸现出来。在这种社会政治条件下 , 儒道思想在两汉的消 长沉浮, 在文化学术领域充分地表现出来。 兼之矣。……其文约, 其辞微, 其志絮, 其行廉 , 其称文小而其指 举类迩而见义远。……濯淖汗泥之中, 蝉蜕於浊秽, 以浮游 南楚文化特殊的气质造就了光辉灿烂的楚辞文学。起 自旧 极大, 不获世之滋垢 , 嚼然泥而不滓者也 。 楚的刘汉王族对《 楚辞》 特有的感情, 使与北方文化经典风格迥 尘埃之外, 异的《 楚辞》 抹上了 儒家的 ,诗骚并提” 思想 】“ 而把《 楚辞》 尊为 这段话也被班固《 离骚序》 和刘勰《 文心雕龙 ・ 辨骚》 所节 刘氏评“ 很有特点。他认为: 骚” 第一,离 《 “ 。他们对《 经” 楚辞》 的钟爱几乎使整个中国文学都楚化了。一 引。从这段文字来看, 体兼风雅, 他把《 离骚》 与儒家经典《 、雅》 风》《 齐观 , 借儒家 些失意政治家、 穷困文人受屈氏精神的感召, 学习、 模仿、 写作、 探 骚》 离骚》第二,离骚》 其文约, , 《 “ 其辞微, ……举类迩而见义 讨《 楚辞》成为时尚。同时, , 两汉经学昌明, 经学大师层出不穷, 推崇《 尊为经典的“ 屈骚” 自然引起经学大师们的格外关注。在两汉, 远”他充分肯定了《 , 离骚》 的比兴手法和讽喻规谏价值。这实际 刘安奉深受黄老神仙思想影响的 以屈原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中国楚辞学, 也就开始兴盛起来 是儒家传统诗论的表现。然而, 了。在儒道思想消长沉浮中, 两汉楚辞学评论始终伴随儒道思 武 帝作《 离骚传》加之他本身也是神仙家之流, , 在他的 评论中不 想。 可避免地渗透着道家思想。“ 濯淖汗泥之中, 蝉蜕於浊秽 , 以浮 二、儒道兼用” “ 的西汉楚辞学评论 游尘埃之外, 世之滋 嚼然泥而不滓者也”是他对屈原精 不获 垢, , 翻阅典籍可以发现, 楚辞》 对《 的不 自觉评论, 当是汉初贾 神道家思想的发挥 。 谊。在《 吊屈原赋》 他把 自己现实的处境与屈原的遭遇联系 中, 司马迁在《 史记》 里给《 楚辞》 的最重要代表作家屈原立传, 起来, 表达了对屈原的同情和对 自己的感伤。同时, 他对屈原 写出了我国文学 史上第一篇作家评论——《 屈原列传》 他以自 。 “ 发愤抒情” 创作态 的 度做了“ 温和的” 肯定; 用儒家“ 独善其身” 己的经历 , 用深邃的眼光 , 站在历史高度准确地揭示了楚辞文学 的思想提出屈原应“ 珍” “ 自 、 自藏” 。但“ 何必怀此都也”他的 , 产生的现实基础和楚辞文学的个性特点, 肯定了屈原作品的伟 思想又转到黄老思想回避矛盾的行为规范里去了 】 。同时, 大成就。 汉 他认为: 《 楚辞》 春秋》《 同《 、周易》 一样有“ 举迩见远”
《屈原列传》中的几个问题
《屈原列传》中的几个问题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往往以抓文言现象如词语解释、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通假字为主。
诚然,基础知识要掌握,但这种教学枯燥无味、难以下咽。
笔者认为还应从文本解读的更高要求对课文进行挖掘探究,要读出超过文本层面的内涵,这符合“新课标”中“理解”、“探究”的学习要求。
《屈原列传》作为传统篇目入选多种版本教材,笔者执教过程中对文本作了如下解读。
一.屈原的怨和忠屈原能够做官,次要原因是他有才干,主要原因则在于他是楚国王族的同姓,曾当过掌管楚国王族事宜的高级官员。
其人可谓楚王之亲信,文中说“王甚任之”,一个“甚”字,可见楚王对屈原何等倚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树大招风,自古皆然。
朝中有人忌妒屈原的贤能,更主要是忌妒屈原是楚王眼前的红人,而他们不允许一枝独秀,他们想分享楚王的恩惠,于是乎他们使出了中国人过去用、现在用、将来还会一直用且屡试不爽的方法:说坏话(进谗言)。
结果呢?“王怒而疏屈平”。
大家都为屈先生抱不平,可是很多人在读课文时忽视了文中出现的“争宠”一词,要知道一个人在大王面前是争不起来的。
我们每每读此文,很自然的把感情天平的砝码倾向于屈原一边,对他的对立面诸如上官大夫之流则口诛笔伐,横加指责。
这样想其实是没有看到“争宠”背后的朝局――党争,且此现象十分严重,屈原只是党争中的失败者而已。
之所以提到这一点,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党争无是非”,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唐代牛李党争,宋代欧阳修反对王安石变法,明代之东林党反阉党等等,各派当中皆为人中豪杰,大多数(注意这个词语)人的道德修养都很高,人格无可挑剔。
中国人同情弱者和失败者,但是道德和政治毕竟是两回事,不要混为一谈。
那么屈原为何失败呢?在史料和屈原很多作品中,我们看到的似乎是一个文采斐然、品质高尚,“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清高而至大至刚(孟子所云)之人。
这种人有天生的优越感,如在《离骚》中有大量文字表明自己要勇当楚国的顶梁柱之语;这种人认为世界非黑即白,那么有了黑,白就没有地位,有了白就一定要除掉黑。
儒学对西汉士人政治思想的影响
儒学对西汉士人政治思想的影响作者:路潇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09年第06期[摘要]经历了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以及以法独尊焚书坑儒的秦朝,儒学迎来了一个关键的转折,西汉王朝的建立给了它一个成为社会主流思想的机会。
儒家思想对西汉文人的影响从弱渐强最终到武帝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的一统局面,从而对西汉王朝的兴衰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儒学;西汉;士人;思想一、西汉的儒学儒学在西汉的发展是在曲折中前进的,孔子以后董仲舒以前的儒学是被称为朴学的原始儒学,它的特点是(一)思想上还拘泥于残余的领主制度,不能完全符合新的地主统治的需要;(二)儒家还是各种学派中的一派,不能吸收各种学派,使统一到儒学里面来。
但是经过一批批文人儒士的不断努力,尤其是到汉景帝、汉武帝时候,西汉政治上统一的条件已经成熟了,学术上统一的条件也成熟了。
儒学再经董仲舒的加工,因此摆脱了原始阶段,成为阴阳五行化的、完全适合地主统治的西汉今文经学,从此也终于拨开云雾见青天成为西汉及以后历代王朝的正统思想。
西汉时期的儒学有着自己的特点,第一就是西汉开国初期的儒道之争。
西汉初年的行事有许多是对亡秦行事的直接反弹,汉初崇尚道家黄老思想的清静无为针对的便是秦朝法家的亟求有为所带来的种种弊端。
因此,自然而然的,儒家思想也就一直没有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
另外从统治者自身看,高祖刘邦一直以来非常厌恶儒生,《史记·郦生列传》载:骑士曰:“沛公不好儒。
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
与人言,常大骂。
未可以儒生说也。
”又:“郦生踵军上谒……使者入通,沛公方洗,问使者曰:‘何如人也?’使者对曰:‘状貌类大儒,衣儒衣,冠侧注。
’沛公曰:为我谢之,言我方以天下为事,未假见儒人也。
”[1]而惠帝时的丞相陈平、曹参以及以后的文帝、景帝、乃至武帝初年的窦太后也都是道家的支持者。
窦太后甚至诛杀了武帝的儒学老师赵綰、王臧,并把批评了“老子为家人言”的儒学大师辕固生逼入斗兽圈与野豕作战便。
儒道之争
儒道之争一:隐士哲学家儒道之争,也可以说是儒、墨、道三家之争。
因为儒墨两家的分歧,主要在仁爱与兼爱。
但仁爱也好,兼爱也罢,总之是要做点什么。
实际上,墨子虽然与孔子对着干、拧着来,出发点可都是关心天下兴亡,也都愿意为此殚精竭虑,奔走呼号。
道家却无意于此。
他们虽有主张,却并不游说诸侯,也不设计方案。
即便发表意见,也多半是自说自话。
因为道家的主张是“无为”,也就是不做什么。
不但自己不做,也反对别人做。
他们的主张,是统治者也好,老百姓也好,都不要做。
这才有了儒道之争的焦点:有为,还是无为。
这是道家与儒家的分歧,也是他们与墨家的分歧。
也就是说,儒家和墨家都主张“有为”,分歧仅仅在于“做什么”和“怎么做”。
道家的主张,却是“不要做”。
这样看,道家与儒家、墨家的分歧,比儒墨之争的分歧更大。
问题是,儒墨两家为什么要做,道家为什么就不做呢?因为他们代表不同的士。
前面说过,墨家代表武士(或侠士),儒家代表文士(或儒士);墨家代表士的下层,儒家代表士的上层;墨家代表士的过去,儒家代表士的未来。
武士也好,文士也好;下层也好,上层也好;过去也好,未来也好,总归都要做事。
那么,不要做事的道家又代表谁?他们的思想又是谁的哲学?隐士。
道家是隐士的代表,道家思想是隐士的哲学。
什么是隐士?隐士是士的另类。
前面说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士,大体上都是“自由职业者”。
他们的工作,主要是给别人帮忙。
比方说,大夫的采邑,就是士来打理的。
这样的士,叫“家臣”(前面说到的阳货,就是季孙氏的家臣)。
另外,打仗,也要靠士。
这样的士,就是“战士”,也叫武士、甲士。
打仗要有人冲锋陷阵,也要有人出谋划策,还要有人拉帮结派合纵连横。
这样的士,就是“谋士”,也叫“策士”。
国家之间不但要打仗,也要谈判,要唇枪舌剑,折冲尊俎,得有人帮着说话。
这样的士,就是“辩士”。
天子、诸侯、大夫,都要占梦、算卦、看风水,要有人懂医懂药懂房中术。
这样的士,就是“方士”。
如果什么事情都没有呢?他们也得有人陪着吃喝玩乐闲聊天。
儒道之辩
儒道之辩每常忆起曾所闲养无数花草虫鱼,都会为我亲手扼杀众多生命而忏悔。
然内心总是不断滋生欲望将其“私有”以娱乐于暇日!今日又忽患迷糊,骑车路过一花店时,心神失控走了进去。
卖花者,一中年人也。
从他应客的神态上我就看出:他卖花是拒不讲价的。
我指着一拳头大小且不知名的花问:“这花要如何养呢?”“一个星期浇水一次就得行了。
”中年人大声的道。
“请问以前我养的文竹,时常浇水,为何一个星期不到叶子就黄了呢?”“那当然啰,天天浇水,把别个淹死了,还说别个不长给你看。
”卖花的人玩味的道。
我将自己选好的花指着问:“这个能养多久?”“要看你咋个养,养的好可能几十年,养的不好就几天。
”对他模棱两可的回答我反驳道:“就凭一个拳头大小的花盆里面怎么可能养几十年?”中年人显得不太耐烦道:“就几十块钱的东西死了就死了吧!又不是很贵”“虽然是死了但是良心会受到谴责!”“中国每天都会死那么多人,更不用说是你这盆花了!只有不断地死亡,才会有更多的人新生。
社会才会进步。
”卖花的人突然来了兴趣似的看着我。
“不错,每天是会死很多人,但是生命只有一次,后面出生的人却不再是同一个你。
”我接过他给我包好的花,大声的反驳道。
我们的交谈引来了旁人的侧目。
“所以小伙子呀!趁现在活在世上,该强奸就要强奸,强奸得多就说明你本事越大……”卖花的人来了兴致滔滔不绝的阔谈起来。
我上车把钱递给他,回头对他说:“不是强奸,是坚强。
”在佩服卖花人乐观豁达的同时,我也在想:对于植物切忌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或许今天买的这盆花很坚强。
2011.11.11。
盘点:十大最受欢迎百家讲坛教授
盘点:十大最受欢迎百家讲坛教授作者:王雪来源:《中学语文(学生版)》2008年第12期CCTV的“百家讲坛”自2001年开办以来,作为一个严肃的学术平台,曾经开在电视里纵论阳春白雪的风气之先,备受知识分子和普通观众的推崇和赞誉。
这么一个以文化人、历史专家、教师为主的“百家讲坛”在娱乐当道的年月里成为热门节目。
到现在,在“百家讲坛”推出过讲座的人已超过了20位。
这些人在上“讲坛”前,影响力只限于小圈子里,但在央视走了一遭,他们名气爆增,成为公众眼中的明星。
他们能走红,除了央视这个造星平台外,他们所具有的独特气质才是成为观众追捧的主要原因。
弹指一挥间,百家讲坛已经走过了7年,笔者在这里盘点一下,这7年里,最受欢迎的十大教授。
NO.1易中天一身已经远去的中山装。
一口地道的地方口音。
一门学贯中西、古文化与现代时尚语言的结合智慧。
他独辟蹊径,“妙说”历史,巧妙地运用“通俗”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表演,有趣地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平常的一段历史从他口中出来俨然活灵活现一般,像评书一样绘声绘色,又像电影剪辑般精练流畅。
大概谁也不会想到,一位厦门大学中文系的教授会因为在央视“品三国”而红得发紫,且名利双收。
这对于在书斋中埋头研究学问的学者是否公平?曾经一度,这个男人成为一种流行方式。
我一帮姐妹见面,都不谈刘德华,开口必是他的名字。
他叫易中天!他的出现,让我们浩瀚的文化有了一种新的方式:原来历史可以这样讲。
百家讲坛的出现,让这个默默无闻的厦门国立大学的国文教授一夜成名:原来做学问不是一文不值。
他影响了百家讲坛,让央视的文化也走近了观众。
百家讲坛影响了他,不但成名,还暴富!所以,易中天无疑是百家讲坛当之无愧的老大。
我的书柜,摆满了易中天的书籍。
易中天,这个具有八卦精神的教授用一种平民化的方式在电视上讲起了历史故事,让他迅速成了“超级教授”,并已有了庞大的“易粉”群。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省长沙市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研究,著有《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纷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纷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时期。
这个时期从220年持续到589年,涵盖了三个朝代:魏、晋、南北朝。
这段时期的纷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政治、文化、经济等角度,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纷争。
一、政治纷争1. 魏晋之争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纷争就是魏晋之争。
当时的魏国分为东魏和西魏两个政权,而晋国也出现了东晋和西晋两个政权。
这两个政权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和争斗,势力的博弈使得政治局势变得动荡不安。
2. 北南分裂除了魏晋之争外,南北分裂也是这个时期的一个重要政治纷争。
南方的东晋政权和北方的魏政权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对抗和纷争。
南北分裂导致了国家的割据局面,极大地影响了中央政府的统治能力和国家的整体发展。
二、文化纷争1. 文学思潮的交替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思潮经历了魏唐文化和晋唐文化两个时期的交替。
魏唐文化注重技巧和艳丽的描写,而晋唐文化则更加强调内心的独白和感慨。
这两股不同的文化思潮在当时的文学界产生了激烈的争议和对立。
2. 儒道之争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的争论。
儒家强调仁义道德,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道家则追求无为而治的理想状态。
这两种思想流派在社会上形成了两股势力,纷争不断。
三、经济纷争1. 地方割据和农民起义魏晋南北朝时期,广大的农民和地方势力对中央政府的统治产生了强烈的不满。
地方割据的现象日益严重,各地的农民起义也纷纷爆发。
这些纷争使得社会经济秩序严重受损,给国家的稳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 经济衰落和财政危机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府的财政状况日益恶化。
连年的战乱和地方割据导致国家经济衰落,财政危机四处蔓延。
为了解决财政问题,政府不得不对百姓加重赋税负担,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矛盾和纷争。
综上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纷争几乎涵盖了政治、文化和经济方面的各个方面。
这些纷争给中国历史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然而也为后来的统一和复兴奠定了基础。
儒道之争作文
儒道之争作文
《儒道之争》
前几天我去参加了一场同学聚会,哎呀,那可真是有意思极了。
聚会上大家都聊得热火朝天的,这时候就出现了很有趣的一幕,让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儒道之争。
我们同学里有个小李,那家伙一直都是个特别积极进取的人,就像儒家提倡的那样,充满了入世的热情。
在聚会上,他一个劲儿地说着自己最近的事业有多成功,又拿下了什么大项目,那股子劲头啊,仿佛要征服全世界似的。
他还不停地说着自己的目标和计划,听着就感觉他想把每一件事都做到极致,成为人上人。
这时候呢,边上另一个同学小王就慢悠悠地开口了,小王一直就是个比较随性洒脱的人,有点道家那种顺其自然的感觉。
他说:“哎呀,你别那么累嘛,人生嘛,开心就好,何必要那么拼命呢,该放松的时候就得放松,享受生活才重要。
”小李马上就反驳道:“你这说得不对,人生就得拼搏,不努力怎么能有成就呢?”于是乎,他们俩就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起来了,一个说要积极进取,一个说要顺其自然,像极了儒家和道家的观点碰撞。
我在旁边看着就觉得好笑,心想这儒道之争还真是无处不在啊。
其实想想,他们俩说的都有道理,人生确实需要一些积极向上的闯荡,但也不能少了那份淡然和随心。
就像我们的生活,不能只是拼命往前冲,也得偶尔停下来看看风景,享受一下当下。
这场同学聚会的小争论虽然很平常,但却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儒道之争在我们生活中的缩影。
以后的日子里,也许我们还是会在儒家的进取和道家的淡泊之间纠结徘徊,但这也正是生活的魅力所在呀,不是吗?
这就是我经历的这么一件小事,却让我对儒道之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易中天儒道之争之儒道是非
孔子主张回到周 墨子主张回到大禹 道家主张回到远古 法家主张面向未来
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第五十七章》
பைடு நூலகம்
启示:
小政府,大社会。 (政府不要过多地干预,
而应该让民间自己来 运作。)
2、道德之争
道家认为道德的三重含义: (1)道是规律 德是方式 (2)道是远古 德是近古 (3)道是理想 德是现实
儒道之争 之
儒道是非
讲师:易中天
• 儒道之争,从某种意义上说, 也是儒墨道三家之争。
• 儒家主张仁爱,道家主张无为。
• 儒家认为社会出问题的原因是 缺少爱,道家认为社会出问题 的原因是瞎折腾。
• 道家为什么如此痛恨儒 家所提出的仁义道德?
• 道家难道真的不关心人 民的疾苦,社会的发展 吗?
• 道家无为的背后又隐藏 着怎样的秘密呢?
道家
取道不取德,
大气
取无为不取有为。
儒家
保德以求道
实在
五帝之所连 三王之所争 仁人之所忧 任士之所劳
——《庄子·秋水篇》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老子·第十三章》
总结:
做决策时不要想最好,要想最不坏, 甚至要想最坏。
如果最坏的结果都能接受就可以去做。
先秦儒家三巨头
做人学道家,做事学儒家!
3、天人之争
道家:天道无为 儒家:天命观
我们要推崇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
三、儒墨道三家的特点
√
特 点
道家是无为而无求(道家无求同于道) 儒家是有为而无求(儒家无求得于德) 墨家是有为而有求(墨家有求求于鬼)
“教育是为美好生活作准备!” ——斯宾塞
儒道之争作文
儒道之争作文
《儒道之争》
大家都说儒家和道家那可是有着大大的不同呢。
就说有一次啊,我和朋友一起去爬山。
那山还挺高挺陡的,我这心里就有点打怵呀。
我这朋友呢,一直就是奉行儒家那一套,觉得人嘛,就得积极进取,遇到困难就得勇往直前,努力去克服。
这不,他蹭蹭蹭地就往上爬,还一个劲儿地催我快点。
我在后面累得气喘吁吁的,心里直犯嘀咕。
而我呢,有时候就觉得道家说得也挺对呀,要顺应自然嘛,这么累干嘛非得这么拼命爬呢。
于是我就慢悠悠地,欣赏欣赏旁边的风景,看看花看看草的,觉得也挺好。
结果呀,我朋友爬到山顶都等半天了,我才慢悠悠地上去。
他就开始说我,说我这太懒散了。
我就嘿嘿一笑,说享受过程嘛。
这不就是儒道之争在生活中的一个小体现嘛。
儒家就像是那劲鼓鼓的发条,一直催促着向前向前;道家呢,就像那悠悠的云朵,自在飘荡。
其实呀,儒道也没必要争个高下,就看在什么情况下,各自有各自的好。
我们的生活也是这样,有时候需要儒家的积极进取,有时候也需要道家的顺其自然,这样生活才多姿多彩呀,哈哈!
所以啊,儒道之争虽然一直存在,但它们也都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找到各自的位置呐。
高考作文模拟导写:儒道之争,躺平与内卷
高考作文模拟导写:儒道之争,躺平与内卷【作文原题】有人说,庄子提倡的“保全天性”就是“无为”,是“躺平”。
有人说,孟子积极入世,“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内卷”。
对此,你怎么看?请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阐述你的观点。
【审题立意】首先要明确界定概念。
“保全天性”“无为”“躺平”“知其不可而为之”“内卷”等,概念这么多,不弄明白,何以说清楚。
其次,要思考概念间的关系。
“无为”是不是就是“躺平”?“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不是就是“内卷”?儒道之间能否在某一个平面统一起来?就此,笔者做以下分析:1、“无为”≠躺平。
破罐子破摔,得过且过、随波逐流,无所事事,无所作为,不是庄子和道家的“无为”。
“躺平”这个词,自从被创造以来,所代表的似乎就是“不作为”,但真正的躺平,应该是回归自己的本性,假如人不作为地躺平,却是满肚子的名利,那也是拂逆本性,只是单纯躺下了,心却不平。
或者什么都不做,在家啃老,自己都不能养活自己,那也不是道家的“无为”,那是摆烂!《庄子》中曾说了个叫支离疏的人,长得奇丑无比,下巴隐藏在肚脐下,双肩高于头顶,五官出口向上而不是向前,两条腿和胸肋并生在一起。
看见这样的人,我们会担心,除了讨饭,他还怎么活下去啊?但这支离疏不仅不用讨饭,还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他给人缝衣服,洗衣服,这就足够养活自己了,然后再去筛糠簸米,足可以养活十口人。
最后,庄子就说,支离疏那样形体残缺不缺的人,都有适合的办法养活自己,又何况是其他人呢?你看,现在的一些青年人连自己都养活不起,还美其名曰“躺平”,这不是笑话吗!2、如果肯定“躺平”那么就得以“保全天性”为根基。
如果说庄子的“无为”是躺平,那么他的躺平,就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想做的就做,不想做的不做,他会劝谏君王不要重启战端,他会和惠子在桥上辩论水里的鱼到底快乐不快乐,他也写书讲故事,并不是吃饱了就躺。
他是提倡无为,但是那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保全天性”,依照本性而活,不和别人卷,不和自己耗,也不在疲惫不堪中苦兮兮地活而是幸福地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央视国际 2005年05月30日 10:18主讲人简介:方尔加,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著有《荀子新论》等专著多本,多年来一直潜心研究孔孟哲学,多年被评为学校“最受欢迎的老师”。
内容简介:现在我来讲汉代无为而治之后的执政,那么在无为而治过程中,实际上我们讲是无为是相对,无为中包含着有为。
那么汉景帝时期,任用了一个酷吏叫宁成,这个宁成也是非常非常厉害,那么他对这些地方的黑社会也是用非常严厉的手段,据说跟郅都一样,他沿袭了郅都的做法,该杀的杀,该抓的抓。
当时人对宁成有一个形容,形容宁成是什么?说这个宁成施政,他来治理地方的时候,相当于什么?有点像狼来看着羊,是这么一种比喻,狼牧羊,放牧的牧。
如同狼牧羊,狼给羊放牧,你想这个羊好得了吗?随时都要吃这个羊,这个羊吓坏了,整天生活在惊恐的气氛当中,这是宁成,非常厉害。
所以我刚才说了一个是对那些贵族,一个是对农民,镇压农民起义,一个是对这些地方的世家大族,都采取了一些措施。
所以汉朝从无为到有为,不是马上实现的,而是有一个过程。
汉朝政府的有为,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藩国叛乱的镇压。
就是汉景帝时期,对地方的藩国,采取了镇压的态度,历史上著名的七国之乱被中央给镇压了。
开始中央对于地方的这些藩国态度非常缓和,汉文帝时期对于地方一再忍让,汉景帝开始对他们怎么样?也是一再地忍让、一再地退让。
但是那个地方的藩国对中央怎么样?得寸进尺,他把中央的忍让当做软弱。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当时朝廷很多大臣,还有很多其他的有眼光的人,都跟朝廷说,这个地方的问题必须要解决,不能再这么一位地退让。
还是就是汉景帝时期的晁错,他提出了“削藩策”,就是要削弱地方,那么最后这个地方怎么样?终于他们觉得自己的翅膀硬了,地方的藩国特别像吴王刘濞,他自己想称帝,他想颠覆中央,他这个野心,你怎么忍让,这个野心也不会消失的。
所以汉景帝的时候发生了吴楚七国之乱,七国,吴、楚、赵、膠东、膠西、济南、淄青,这七个小藩国联合起来开始反叛中央,公开地反叛中央。
过去他可能在底下暗中干一些事情,现在不暗中干了,公开干了,公开向中央宣战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央也没有办法了,只好应战,那么最后汉景帝时期平定七国之乱了。
那么平定七国之乱之后,中央马上继续解决这些地方的藩国问题,进一步削弱减少他们的地盘,削弱他们的权力,削弱他们的实力,那么这也是在当时,汉代的中央政府的有为,所以我们说无为中包含着有为,有为越来越多,有为的成分越来越大。
(全文)现在我来讲汉代无为而治之后的执政,那么在无为而治过程中,实际上我们讲是无为是相对,无为中包含着有为。
那么为了说明无为为什么包含着有为,那我现在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在我们现在的《汉武大帝》这个电视剧中,实际上涉及到了。
在汉武帝时期,有两个贵族,也是大臣,一个是魏其侯窦婴,一个是武安侯田蚡,那么魏其侯窦婴和武安侯田蚡呢,他们俩勾心斗角。
魏其侯窦婴他是窦太后家里的人,窦太后的亲戚,这个田蚡呢,武安侯田蚡他是王太后家的人,王太后的亲戚,那么两个人属于不同的家族,两个家族当中呢,由于窦太后的去世呢,这个窦家的人开始失势了。
也就是魏其侯窦婴开始失势,田蚡他有王皇后来给他坐镇,所以她能给田蚡撑腰。
那么两个人冲突有这么一件事情,有一次,窦婴的一个好朋友,灌夫。
他碰到了田蚡,田蚡可能也是客气,因为窦家已经失势了,窦家的势力正在衰退,正在衰落,因为田蚡他的势力正在上升,他的趋势正在上升。
所以很多人都愿意投靠田蚡,对窦家的人好像比较冷漠了,但是窦婴感到心理不太平衡,那么窦婴的好朋友灌夫,有一次碰到了田蚡.田蚡呢,跟灌夫说,说我想到窦婴那儿去,跟他聊一聊,大家交往交往嘛,聊一聊,走访走访他。
可能田蚡说这个话是随便那么一说,大概是客气,就像我们现在说有时间我去你那儿去,过两天我去你那儿,他就是这么客气,并没有当真。
田蚡本人并不是当真的,但是灌夫呢,可能就当真了,灌夫回去,就和窦婴说了,窦婴也当真了,那么当真以后呢,据说这个窦婴第二天,起得非常早,起早干嘛呀?打扫庭院、打扫房间,准备迎接贵客,因为田蚡当时他的势力很大,田蚡当时是丞相,他的势力很大,结果窦婴很早打扫庭院、打扫房间准备迎接贵客,让妻子到集市上去买肉买酒,准备迎接贵客。
结果到那天呢,左等不来,右等不来,田蚡根本没有来。
窦婴当然就很生气,灌夫也很生气,觉得你戏弄我们,耍我呢,觉得你看我们窦家因为窦太后死了,窦家现在失势了,你就开始欺负我们,开始看不起我们,开始戏弄我们。
这个灌夫就到田蚡那儿去了,就问田蚡,说你怎么说好了,到窦婴那儿去做客,你为什么不去?田蚡说,哎呀!我给忘了,说那天我喝酒喝醉了,把这个事给忘了,所以灌夫就非常非常生气,然后田蚡说我赶紧去,我现在就去,去的时候也是慢慢悠悠,然后到了窦婴家去喝酒的时候呢,大概灌夫也很不高兴,跟田蚡之间就拌起嘴来了,两个人之间,非常不友好,彼此之间关系不太协调,这间事情。
这个田蚡当时大概看上了窦婴家城南有一块地,这块地田蚡看上了,田蚡就想跟窦婴要,希望你这块地能够让给我,窦婴当时就说了这种话,说什么呀?说虽然我们家失势了,但我也不至于被人欺负到这种地步,你想要我的地,我就得给你吗?他不想给,灌夫大概在旁边也说了这种话,就说你不要欺负人,你不要因为你们家得势,你现在得势,你欺负窦婴,欺负别人,这是不行的。
这个田蚡,当时也不服,田蚡觉得,当初,窦婴的儿子大概是犯法了,窦婴的儿子杀人,你儿子杀人应该受到法律的惩罚,是我田蚡怎么样,照顾你,帮助你。
让你儿子没有受到惩罚,让你儿子逃避了惩罚,我给你这么大的恩德,给你做了这么大的事情,那么现在我要你一块地,又怎么样呢?这算得了什么呢?所以双方之间就冲突,那么还有一次田蚡要结婚,他娶燕王的女儿为妻,他要结婚了,那么这个婚礼田蚡邀请了窦婴,让窦婴也去参加,没有邀请灌夫。
结果这个灌夫也想参加,他跟窦婴说,我也想去,窦婴说田蚡没有请你去,你去合适吗?灌夫说我还是要去,窦婴想想灌夫是我的好朋友,好友,邀请了我,我能去,他也能去,结果就带着灌夫一块儿去参加婚礼,这本来是田蚡结婚的好日子,大喜的日子嘛!大喜的日子呢,应该说多给人说一些喜庆的话,让人高兴的话,这个灌夫在婚礼上又跟田蚡冲突起来了,他非让田蚡喝酒,田蚡说我喝不了,刚才喝太多了,我喝不了。
灌夫因为他不接酒,所以灌夫就说了很多难听的话,最后双方怎么样?冲突起来了,可能又动了手了,那么这件事情可以说双方冲突最后打到了朝廷,那么最后的结果呢,大概是灌夫被判了死刑,要受到严厉的惩罚,那么窦婴知道灌夫被判了死刑,那么窦婴赶紧去想办法来救灌夫,大概最后也没救下来,最后连窦婴自己也搭进去了,窦婴也被处死了,那么这件事情说明什么呢,当时贵族之间互相冲突比较厉害。
原来在汉代前期,经济比较贫困的时候,普遍贫困,连统治者生活也不富裕的时候,这种情况比较少,什么时候情况开始多起来呢?就是这个经济,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的这种恢复,那么贵族之间这种冲突就多起来了。
刚才我说的是窦婴和田蚡,其实怎么样,贵族之间其他人,其他的冲突很多,那么他们之间的冲突实际上就是为了什么呀?争取利益。
现在大家都有钱了,现在大家有得吃了,大家生活上提高了,提高以后怎么样?就开始想别的了,想到怎么样巩固自己已有的利益,想到怎么样巩固自己已有的特权,想到怎么样扩大自己的特权。
所以贵族之间就开始你争我夺,这是当时中央的情况,这些大贵族之间,这些贵族,他凭什么得到这些特权呢?凭什么得到的这些势力呢?那么就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就是在朝廷无为而治的这种政治当中,他的利益发展起来,原来朝廷可能对贵族的这些利益,贵族的地位,贵族的特权,还没有来得及制定一些正规的制度。
因为我刚才说了,当时社会经济比较贫困,优先发展经济,没有考虑到别的方面,像这些贵族他们的特权,怎么样分配?怎么样转换?还没有,所以当时这些贵族,他们之间的权利转换,他们之间的特权的划分,处于一种比较无序的状态,所以才出现了这种彼此之间的胡乱的争夺,彼此之间这种无序的冲突,那么中央这些贵族之间,这么样一种冲突,那么地方又如何呢?当时,地方实际上也不是很安定,那么地方当时出现了什么情况呢?很多地方,出现了一些大豪族,这些豪族在地方也是横行不法,为非作歹,这些人非常非常厉害,非常非常凶狠,有点像我们现在地方说的黑社会,地方出现了一些恶霸,这些恶霸他不是那种中央的贵族,不是那种皇亲国戚,不是那些东西。
他就是地方土生土长的一些恶霸,典型的大家可以看《汉书》里记载有一个恶霸叫郭解,这个郭解就非常非常地凶残,他父亲过去就犯法,郭解的父亲犯法,被处死了。
那么郭解年轻的时候怎么样呢?掘坟盗墓,无恶不作,在地方杀人,在地方犯法,他们家的势力怎么样,非常非常大。
不过这个人在搞黑社会的时候,他还有江湖那一套,行侠仗义。
有点像我们今天讲的很讲哥儿们义气,仗义疏财。
他有时候帮了别人的忙,怎么样?还不让别人知道,所以很多人对他这种仗义疏财,对他这种讲义气,受到他的吸引,很佩服他。
他在地方做了很多坏事,做了很多违法的事情,大家不但不认为他违法,不但不认为他应该受到惩罚,反而维护他。
所以郭解据说官府抓他的时候怎么样?底下的人经常给他通风报信,他的势力非常大,如果在地方有谁说了郭解的坏话,就会有别人来杀这个说坏话的人,而且杀这个说坏话的人,他帮了郭解的忙怎么样呢?他还不让郭解知道,他宁可不让郭解知道,他就愿意为郭解来做这些事情。
所以郭解在当地的影响怎么样?非常非常大,据说汉武帝迁豪的时候,就是把一些大豪强,一些大家族往别的地方迁的时候。
据说郭解呢,也在应当迁徙之列,准备把他迁徙到关东地区。
他本来生活在河南这一带,把他迁徙到关中地区,郭解的影响非常大,他竟然能够疏通,最后疏通到谁呢?疏通到当时的大将军卫青那儿,这个卫青当时都在汉武帝那儿,为郭解说话,说什么呀,说郭解家里很穷,生活不富裕,不属于大豪,不符合迁徙的标准,说能不能别让他迁徙了,就让他留在当地。
所以汉武帝听了以后,汉武帝都说了这种话,郭解竟然能够让将军为他说话,就是他的关系疏通,都已经疏通到将军这儿来了,所以这样的人不可能贫困吗,不可能贫困,迁!要把他迁走,据说在迁郭解的时候,让他去关中,把他从原来的家乡迁走的时候,据说很多很多人给他送行,还送给他钱送给他东西,很多人给他送行,那么当时县里有一个小官拦着这些送行的人,那么事后这个小官就被人给杀头了,后来连这个小官的父亲也被杀了。
所以这个郭解影响非常大,有一个儒生,有一个小知识分子,他大概说了一些郭解的不是,说了一些郭解的坏话,后来被人给杀了,把他的舌头给都割下来了。
出了这样一些事情,所以类似郭解这样在地方非常强悍,非常凶狠,势力非常大的大豪族在当时怎么样?到处都是,非常非常多,这是在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