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第2课时(8.27)90份

合集下载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功功率机械效率复习课教学设计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功功率机械效率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功功率机械效率复习课。

本节课主要复习功的概念、计算以及相关公式的应用,功率的定义、计算以及功率公式的应用,机械效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功的相关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理解功率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功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机械效率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功率公式的应用,机械效率公式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功的概念,功率的概念,机械效率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笔记本、笔、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使用的各种机械,如剪刀、锤子、辘轳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机械是如何帮助我们做功的。

2. 知识讲解:(1) 功的概念:通过讲解功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2) 功率的概念:讲解功率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功率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方法。

(3) 机械效率的概念:讲解机械效率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简单机械和功功功率机械效率1. 功的概念2. 功的计算方法3. 功率的概念4. 功率的计算方法5. 机械效率的概念6. 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下列各题1)一个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一个力F=10N的作用,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s=5m,求物体所做的功。

2)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5m/s,运动时间t=2s,求物体的功率。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环节三:交流与小结 教的活动 3 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内容 (教师进一步强调作图过程中的注意点)
学的活动 3 学生总结:
1. 杠杆的定义、杠杆的五要素 2. 杠杆示意图及力臂的画法
通过指导,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所学知识的能力!,叫杠杆。 杠杆的 5 个基本要素: 支点 O:杠杆绕其转动的点。 动力 F1: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 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 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阻力臂 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2.杠杆示意图的画法: 方法:(略) 力臂的两种画法:
学科 年级
物理
九年级
教科书版本及章节 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
苏科版第十一章
单元(或主题)名称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1. 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说明
本章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从“拔图钉”活动到“设计制作一个由简单机械组成的机械模型”, 始终突出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教学活动从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夹子、螺丝刀入手,简单、有趣, 由浅入深,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知识,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杠杆的五个基本要素。 3)杠杆力臂的正确画法
难点:杠杆示意图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画法
5. 学习评价设计 本节课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分:当堂练习(判断题 1 题,余力题 2 题),课后巩固练习(杠杆的辨别
1 题,力臂的判断 1 题,作图 3 题) 通过当堂练习和课后巩固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杠杆的认识,正确掌握力臂的画法,发现学生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 教学内容分析 杠杆是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学生每天都可能接触到如剪刀、指甲剪、夹子等物体,但他们仅

苏科版九上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第一节杠杆第二课时授课课件

苏科版九上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第一节杠杆第二课时授课课件

课前导入 学习目标 新知探究 本课小结 随堂练习
二、生活中的杠杆
P6 例题
杠杆受力分析示意图
现代版曹冲称象
O L2 F1 L1
F2
课前导入 学习目标 新知探究 本课小结 随堂练习
二、生活中的杠杆
P6 例题 解:动力F1=200N;动力臂L1=9m;铁笼对杠杆的拉 力F2为阻力,阻力臂L2=7cm=0.07m。 根据平衡条件:F1L1=F2L2
课前导入 学习目标 新知探究 本课小结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2、假期中,小兰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了一个家庭游戏 活动。活动要求是:家庭成员中的任意两名成员分别站在 如图所示的木板上,恰好使木板水平平衡。若小兰和爸爸 体重分别为400 N和800 N,小兰站在距离中央支点2 m的 一侧,爸爸应站在距离支点多远处才能使木板水平平衡?
本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杠杆
内容: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
杠杆平
阻力臂
衡条件 表达式:F 1 L 1 F 2 L 2
杠杆的 分类与 运用
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 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
课前导入 学习目标 新知探究 本课小结 随堂练习
L1 ·
(1)左右力臂 L1:L2=_1_:_2_?
课前导入 学习目标 新知探究 本课小结 随堂练习
(2)在两边钩码下同时加挂一个同样的钩码,杠杆 不__能__(填“能或不能”)平衡?右____边下降? L1 ·
课前导入 学习目标 新知探究 本课小结 随堂练习
(3)若使杠杆再次水平平衡,可在 _左__边的钩码下 再挂 _1__ 个钩码?
课前导入 学习目标 新知探究 本课小结 随堂练习

初二八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 ppt课件

初二八年级物理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 ppt课件

则在铅球抛出的过程中,人对铅球所做的功?
F=G=㎎=0.7×1000㎏×10N/ ㎏ =7×103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物体在拉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S=4m
所以起重机所做的功是:
W=Fs=7000N×4m =2.8×104J
起重机提升水泥板的功率是:
W
P=
t
=
2.8×104J 15s
=1.9×103W
通过本节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补充练习: 小明用100N的力将50N的铅球扔出10m远,
W =Fs
3.功的单位:牛顿· 米,简称牛· 米 ,符号是N· m 专门名称:焦耳 ,简称焦,符号是J 1J=1N· m
例题: 用20N的水平推力,使重为100N的物
体在水平桌面上移动了0.5m。试求推力和重 力对物体做的功。(如图)
s
解:推力F=20N,物体在推力的方向 移动距离0.5m,则推力做功
(三)、功率
1.物理意义:表示做功的快慢. 2.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3.公式:P=
W t
4.单位:焦/秒,符号 J/S 专门名称:瓦特,简称瓦,符号W,
1W=1J/S
常用单位:千瓦(KW)
1KW=10W
例题:建筑工地上,水泥板质量为0.7t,起重机
在15s内把它提升到4m的高度,起重机提升重物 的功率是多少? 解 起重机的拉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相等
F G
W=Fs=20N×0.5m=10J
重力沿竖直方向,而物体在竖直方向 上没有发生移动,所以重力做功为零.
• 建筑工地上常常可以看到一台吊车,几分钟就把一车砖吊 到楼上;如果由人工搬运,需要很长时间。可见,吊车比 人做功快。物理学上如何描述做功的快慢呢?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是九年级物理中的重要章节,主要讲解了简单机械和功的知识。

简单机械是机械原理的基础,掌握了简单机械的原理,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功是物理学的重要概念,是描述力在物体上所做的功的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

下面是关于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点的详细介绍:一、简单机械的定义和分类1.简单机械的定义:指只有一个能够转动的零件,或只有一个能够运动的零件,或只有一个能够变形的零件的机械。

2.简单机械的分类:按机械原理可分为杠杆、轮轴和滑轮;按作用方向可分为斜面、楔子和螺旋。

-杠杆原理:杠杆原理是指利用杠杆的杠杆效应来改变力的作用效果的原理。

-轮轴原理:轮轴原理是指利用轮轴的转动将力转化成力矩的原理。

-滑轮原理:滑轮原理是指利用滑轮的滑动来改变力的方向的原理。

-斜面原理:斜面原理是指利用斜面的倾斜度来减少物体所受的力的原理。

-楔子原理:楔子原理是指利用楔子形状将力分成两个方向作用的原理。

-螺旋原理:螺旋原理是指利用螺旋的升降来改变力的作用效果的原理。

二、杠杆的原理1.杠杆原理的定义:杠杆原理是指利用杠杆的杠杆效应来改变力的作用效果。

2.杠杆的分类:按支点和作用力的位置关系可分为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级杠杆。

-一级杠杆:支点位于力的一侧。

-二级杠杆:支点位于力的一侧,但力和支点之间还存在一个力臂和另一个力臂。

-三级杠杆:支点位于力的中间。

3.杠杆的原理公式:杠杆的原理公式为力1×力臂1=力2×力臂2,也可写作F1×d1=F2×d2三、轮轴的原理1.轮轴的原理的定义:轮轴原理是指利用轮轴的转动将力转化成力矩的原理。

2.门弯钉原理:门弯钉原理是指在开门情况下,门的拉力被转化为弯钉的转动力矩。

3.原理公式:力×作用臂=力矩。

四、滑轮的原理1.滑轮的原理定义:滑轮原理是指利用滑轮的滑动来改变力的方向的原理。

2.滑轮的分类:滑轮可分为固定滑轮和移动滑轮两种。

苏科初中物理九上《11第11章 简单机械和功》word教案 (1)

苏科初中物理九上《11第11章 简单机械和功》word教案 (1)

教学内容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制作一个组合的简单机械课型:新授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设计制作组合的简单机械。

形成初步的设计和动手能力,体验创造的乐趣。

2.学会拟订科学探究的计划和实验方案。

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提高书面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自我评价.听取意见和评价他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敢于动手.乐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设计制作组合的简单机械教学难点学会设计制作组合的简单机械学会拟订科学探究的计划和实验方案教具学具杠杆、轮轴、斜面、滑轮组等学习内容.过程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订栏一、导入师: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些简单的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为了能够学以致用,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综合实践活动。

设计并制作一个组合的简单机械。

二、实践应用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阅读部分的内容。

了解简单机械的发展史。

2、提问:吊车实质上是应用了哪些简单机械?你能简述一下它的工作原理吗?3、探究:绞车运用了哪些简单机械的组合?你能简述一下它的工作原理吗?4、提问:你还知道现实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简单机械的知识?三、实践操作1.要求学生自行探究.设计.制作一个组合的简单机械。

出示评价项目和评价标准:(1)达到活动的基本要求的程度(2)模型设计新颖(3)提升相同质量的物体时的省力情况和机械效率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小组讨论.回答小组内交流后回答积极思考.相互交流吃透标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时数NO : 教学 内容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整理复习课 题 第一单元复习(一)杠杆 课 型: 复习课 程 标 准三 维 目 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2. 结合功的实例认识功的概念。

3. 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

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4. 知道机械功的概念和功率的概念。

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1章 简单机械和功(2).docx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1章 简单机械和功(2).docx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图文制作整理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2)第2课时功功率机械效率1.(2014.菏泽)如图所示,冰壶从出发点A被运动员推着运动6m后,在B被推出,沿冰道运动30 m到O'点停下来.被推出去的冰壶停下来,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从A点到O点运动过程中,若运动员对冰壶的推力是10 N,运动员对冰壶做的功是_______J.2.(2014.南通模拟)2014年体育测试立定跳远项目中,体重为500 N的某同学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过程中,重心下降的最大距离为0.3 m,用时0.5 s,轨迹如图所示,则此过程重力做的功为_______J,重力的功率为_______W.该同学起跳后离开地面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_______.他用力蹬地从而获得向前起跳的力说明_______.3.(2014.高淳模拟)如图所示,物体A所受重力为200 N,绳重和摩擦力不计,当分别沿力F1和F2的方向匀速提起物体A时,则F1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F2.若10 s内A物体被匀速提升4m,则拉力F1的功率为_______W.如果把这个滑轮改成动滑轮匀速竖直提升同样的重物,则机械效率将_______(增大/不变/减小).4.(2014.常州)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质量为1200 kg的“嫦娥三号”在距月面4m高处短暂悬停,然后关闭发动机自由下落.已知地球上g取10 N/kg.月球上的重力是地球上的16,“嫦娥三号”悬停时受到向上推力的大小及自由下落过程重力对它做功的大小分别是( )A.2×103 N 8.0×103 J B.2×103 N 4.8×104 JC.1.2×104 N 8.0×103 J D.1.2×104 N 4.8×104 J5.(2014.泰州)在图中,s=60 cm,与之对应的h=30 cm.现用弹簧测力计进行两次操作:(1)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小车.(2)沿斜面方向匀速拉动小车.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有如下一些发现.其中.具有较高水平的发现是( )A.沿斜面拉动时,拉力比小车的重力小B.测力计示数与移动距离近似成反比C.利用斜面可以省力,但不能少做功D.可以计算力所做的功.且两次做功近似相等6.(2014.菏泽)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B>AC,沿斜面AB和AC分别将同一重物从它们的底部拉到顶部,所需拉力分别为F1和F2,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则( )A.F1<F2,W1=W2B.F1<F2,W1<W2C.F1>F2,W1>W2D.F1>F2,W1=W27.(2014.广州)如图,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分别沿斜面和水平面拉木箱,拉力方向和运动方向始终一致,运动时间t ab>t ad,运动距离Sab=Scd,比较两种情况下拉力所做的功和功率( )A.ab段做功较多B.ab段与cd段的功一样多C.ab段功率较大D.ab段与cd段的功率一样大8.(2014.武汉)某九年级同学家住5楼.一天,他提着装有30个鸡蛋的塑料袋从1楼走到家里.在此过程中,下列估算不合理的是( )A.他提鸡蛋的力做的功约为200JB.他提鸡蛋的力做功的功率约为3WC.他爬楼做的功约为6×103 JD.他爬楼做功的功率约为1×103 W9.(2014.衡阳)下列做法不能够改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 )A.改变提升重物的高度B.用体积相等的塑料动滑轮代替铸铁动滑轮C.提升更重的物体D.给定滑轮加润滑油10.(2014.咸宁)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钩码的方法,分别做了甲、乙、丙3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在实验操作中应该使钩码_______(快速/缓慢)上升.(2)进行第2次测量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进行第3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_N,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J.(4)分析实验数据,实验小组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有关.11.(2014.呼和浩特)已知斜面倾角为30°,斜面高为2m小兵同学用绳子沿斜面将重为400 N的木箱由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拉力大小为300 N,绳重不计,求:(1)小兵对木箱做的有用功.(2)斜面的机械效率.(3)斜面对物体施加的摩擦力.参考答案1.冰面对冰壶有摩擦阻力60 2.150 300惯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等于80减小4.A 5.C 6.A 7.B 8.D 9.A 10.(1)缓慢(2)78.4% (3)2.4 0.3 (4)物重(或钩码重) 11.(1)800 J (2)66.7% (3)100 N初中物理试卷灿若寒星制作。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教案 (2)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教案 (2)

简单机械第二课时【设计意图】学生在新课学习中对知识点的学习相对比较独立,对一些易混淆的知识点理解的不够透彻,如对本节中要复习的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关系,在进行功和功率的计算时,常出现乱套公式,测机械的效率和计算机械效率时,如何确定有用功和总功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针对以上情况,考虑到是复习课,可让学生课前对要复习的内容进行知识梳理,起到小结的作用;同时为了搞清一些易混淆的知识,不乱套用计算公式,组织和引导同学分析和理解,通过比较的方法,借助例题加深理解。

【复习目标】1、通过知识的梳理,让同学对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小结。

2、由老师提出本节的重难点,组织和引导同学分析和理解,达到对知识和能力的提高。

3、通过比较的方法,借助例题,让同学能够区分一些易混淆的知识,不乱套用计算公式。

【复习重点和难点】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2、功的计算和单位。

3、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的计算和单位。

4、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因素,机械效率的计算。

【教具和学具】多媒体(实物投影)【课前准备】要求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框架图中的问题进行准备。

知识点框架图:定义: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几种不做功的情况:功的计算公式:功的单位:定义:物理意义:功功率功率的计算公式:单位:定义: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器材、原理、步骤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教学过程】题指导(35~38分钟)例题:如图,下列四种情况,人对物体做功的是()请同学说出判断的理由。

重难点二: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做适当的补充。

例题: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B.做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C.做相同的有用功,额外功少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D.省力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请同学说出判断的理由。

例题:关于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做功越多,则功率越大B.功率越大,做功越慢C.功率越大的机械越省力D.功率越小的机械做功不一定少请同学说出判断的理由。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讲义(完整版)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讲义(完整版)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一、杠杆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2.杠杆的五个要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 F1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画杠杆示意图作图步骤如下:(1)画出杠杆:用粗线条把杠杆主要形态画出来,不要画实物外形。

(2)找出支点:设想杠杆转动,在杠杆转动时找出支点,可用“△”表示,也可用“·”表示,并标出字母“O ”。

(3)标出两力:根据杠杆的转动方向,判断动力、阻力的方向,并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动力F 1、阻力F 2,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点均应画在杠杆上。

(4)作出两臂: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力的作用线重合,让另外一条边通过支点,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必要时可正向延长或反向延长)画垂线(力的延长线画虚线),作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并用大括号括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分别用字母l 1、l 2表示.例1(1)请你在图2中画出门锁把手受力的力臂l 。

(2)如图3所示是自行车的刹车手柄的示意图,请画出动力臂、阻力臂1l 、2l 。

(3)在图4中作出1F 的力臂1l 和阻力2F 的示意图。

3. 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不动或杠杆匀速转动例2. 如图所示,用一根自重可以忽略不计的撬棒撬动石块。

若撬棒C 点受到石块的压力是1500N ,且AB =1.5m ,BC =0.3m,CD=0.2m ,则要撬动石块所用力应不小于(提示:注意考虑作用在A 点动力的方向) ( ) A .500N B .300N C .200N D .150N图2 图3 图4例2变:小华用一根长6m 、半径7.5cm 的均匀粗木棒为爸爸设计了一架能搬运柴草的简易起重机(如图2所示)。

他把支架安在木棒的41长处,每捆柴草重1000N ,为了使木棒平衡以达到省力的目的,他又在另一端吊一块配重的石头,请你算出这块配重的石头应有多重?(木棒密度0.8 103kg/m 3,g 取10N/kg )14.杠杆分类杠杆分类取决于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则是省力杠杆,如起钉子用的羊角锤、开瓶盖用的起子、剪铁用的剪刀等;若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则是费力杠杆,如镊子、钓鱼竽、理发用的剪子等; 若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则是等臂杠杆,如实验室用的托盘天平等。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2)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2)

教学设计(学案式)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简单机械和功 (1)【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杠杆2、知道杠杆的五要素3、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力臂。

【课前准备】1、怎样才能拔出木板中的图钉?哪一种方法最省力?2、什么是杠杆?3、杠杆的五个要素是、、、、【课堂例题】例1、在图中,画出作用在“开瓶起子”上动力F1的力臂和阻力F2的示意图例2、画出下列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例3、如右图所示,用一根硬棒撬一个大石块,棒的上端A是动力作用点.请在图上标出:(1)当动力方向向上时,杠杆的支点a;(2)当动力方向向下时,杠杆的支点b.【课堂练习】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杠杆都是直的硬棒 B .力臂是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 C .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D .杠杆的动力臂总是大于阻力臂2.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动力的力臂用l 表示,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 ( )3.在棉产区,每年秋天拔去地里的棉杆是农民的一项繁重体力劳动。

王刚仿照钳子的结构改制成一种农具解决了这一问题。

如图所示,使用时,将小铲着地,用虎口夹住棉杆的下部,然后在套管上用力,棉杆就拔出来了。

该农具整体视为杠杆,则支点、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对应下列位置正确的是( ) A .转轴—虎口—套管 B .小铲—套管—虎口 C .小铲—虎口—套管 D .虎口—转轴—套管4. 在下图左中画出斜面上“不倒翁”受重力的示意图,并画出重力相对于O点的力臂 l 1. (黑点表示“不倒翁”的重心)5、如图中所示,O 是简易晾衣架的支点,请在图中作出绳子拉力F 的力臂和衣服所受重力的示意图.6、如图右所示简易吊车正在吊起重为G 的建筑材料,请在图中杠杆OB 上分 别画上动力臂l 1,和阻力臂l 2.12、请在图中左画出抽水机手柄A 点所受动力F 1的力臂l 1和B 点所受阻力F 2的示意图。

13、如下图,轻杆OB 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O 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 14、如下图右,一个绕O 点转动的杠杆,已知阻力F 2的方向,以及动力F 1的力臂,在图中补全F 2的力臂以及动力F 1。

江苏省高邮市八桥镇初级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二、滑轮教案 苏科版

江苏省高邮市八桥镇初级中学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二、滑轮教案 苏科版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二、滑轮
一、设计思想
“滑轮”是初中物理力学中比较重要的一种简单机械,它是在同学们学习了杠杆后,对一些变形的杠杆的进一步认识,对生活中现象的进一步观察和应用。

由于滑轮按使用情况可以分为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而且学生对滑轮组的绕线及段数的判断不容易理解。

为了降低坡度,分散教学难点,我们让学生始终处于问题的氛围中,去猜想、去设计实验验证,并和其他的同学交流讨论,学生在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的热烈情境中,不知不觉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我们采用“问题——实验——交流”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对身边物理现象的已有观察和对生产技术的已有感性认识去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和猜想,进而自行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交流评价,最后归纳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把科学知识的获得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主动获得对科学的理解,达到获取物理知识、培养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探究性教学模式。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滑轮(2个)、铁架台、细线、钩码
学生分组:滑轮(2个)、铁架台、细线、钩码
三、教学流程。

九年级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篇)(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篇)(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篇)(Word版含解析)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先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停在图甲的位置,此时杠杆处于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

为了消除杠杆______对实验的影响,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然后在支点两侧挂钩码,移动钩码位置,让杠杆再一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目的是______;(2)探究过程中,在杠杆左端某固定位置挂一个重力G=2.5N的物体,在杠杆右端不同位置处施加不同的竖直向下的力F,保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根据多次测量的力和力臂,画出F和1L的图象如图乙(注意看清两个坐标的含义),由图可求出物体对杠杆拉力的力臂______m。

【答案】平衡自身重力右让力臂在杠杆上,便于直接从杠杆上测量力臂 0.2【解析】【分析】【详解】(1)[1]图甲中,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即是平衡状态。

[2][3]为了消除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应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而图甲中,杠杆左端下沉,所以应向右移动平衡螺母。

[4]杠杆挂上钩码后,移动钩码的位置让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让力臂在杠杆上,便于直接从杠杆上测量力臂。

(2)[5]由图乙知,当杠杆右端受到的拉力F=3N时,其力臂L=1 m 6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GL1=FL,2.5N⋅L1=3N×1 6 m所以物体对杠杆拉力的力臂L1=0.2m 2.某同学在河边玩耍时捡到一块石头:(1)将木杆的中点O 悬挂于线的下端,使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消除_____对杆平衡的影响;(2)将左端A 与弹簧测力计相连,用细线把石头挂于OA 的中点C ,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提起A 端,使杆保持水平,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则拉力大小为_____N ;将石头浸没于装有水的玻璃杯中且不与杯子接触,保持杆水平,记下弹簧测力计此时示数为2.7N ; (3)通过计算,浸没后石头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N ,石头的密度为_____kg/m 3(已知ρ水=1.0×103kg/m 3);(4)若上述(2)步骤中,只是杆未保持水平,则测量结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教科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机械与功》PPT课件 (2)

教科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机械与功》PPT课件 (2)
5.(4分)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来提升一个物体,拉力F竖直 向上。动滑轮其实就是一个变形的杠杆,请在图中标出它的支 点O,并画出F的力臂L0。
解:如图:
6.(6分)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装置。他按图示提起钩码时保持测力计匀 速移动。
,第 8 题
,第 9 题
9.(6分)如图所示,大李和小李用一根均匀的木棒抬重物。大李为了减轻小李的负担,他可
以____
(写出一种合理的做法);假如大李要承担的力,那么,小李的肩头到重物悬挂点O
的距离与大李的肩头到重物悬挂点O的距离之比是____ 。
10.下列四种情形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省力杠 杆的是( )
第十一章 机械与功 11.1 杠杆 第1课时 杠杆及其平衡条件
1.在__力__的作用下能够绕__支撑点__转动的坚实 物体都可以看作杠杆。
2.杠杆绕着转动的__支撑点__叫做支点,使杠杆转 动的力叫__动力__,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__阻力__。
3.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__动力臂__,从 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__阻力臂__。
2.(3分)图中利用了动滑轮的是( ) 3.(4分)如图所示,用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一端拴在钩码上,手执另一端,分别 用力F1、F2、F3匀速拉起钩码。忽略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1较大 B.F2较大 C.F1、F2、F3的大小不能确定 D.F1、F2、F3大小相等
4.(5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拉同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 线运动。已知:物重为80 N,摩擦力为20 N,物体向左运动了 0.5 m,则F1=____N,F2=____ N,图甲中绳子自由端移动了 ____ m,图乙中绳子自由端移动了____ m。图____中滑轮实质 是等臂杠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滑轮组
l.滑轮组结合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既能省力,又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小明利用滑轮组提升重为300N的重物,该滑轮组绳子的股数n=__________。

若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拉力F=________N时,可以使重物匀速提升;若不计摩擦,动滑轮
的重力为30N,则拉力F=________N时,可以使重物匀速提升;若物体被提升的高度为9m,
则自由端绳子上升的距离为__________m。

3.根据下列滑轮组的绕线,说出F与G、拉力移动距离s与物体移动距离h之间的关系。

(不
计滑轮重及摩擦)
F=_______G F=_______G F=_______G F=_______G F=_______G
s=_______h s=_______h s=_______h s=_______h s=_______h
4.如图,要用滑轮组将陷入泥潭的汽车拉出,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5.在图中,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来提起重物A。

若要求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方向向下,请在图中画出绳的绕法。

6.在图中,画出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绳子最省力的绕法。

7.用一滑轮组提升物体,物体上升lm,绳子自由端拉出3m,请你在下图的虚线框中,画出滑轮个数最少的装配图。

8.两个同学站在地面上,耍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物重1000 N,而绳子最多只能承受400 N的拉力。

请你帮他在图中画出符合要求的绳子绕法。

9.如图所示,用一根结实的绳子在两根光滑木棒上绕几圈,一小朋友用力一拉,两位大力士竟撞在一起了。

这幅漫画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如图所示,重G=50N的物体在水平桌面上被滑轮拉着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所受到桌面的摩擦力f是重力的1/10,则拉力F=________________。

11.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拉一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拉力F为600 N,绳子末端前进3m,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N,物体前进了________m。

12.如图所示,滑轮重、绳重、摩擦力均忽略不计,利用两个滑轮提升同一重物,下列组合中最省力的是( )
13.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形,用木板搭斜坡将货物推上汽车车厢,修盘山公路使汽车驶上高耸的山峰等。

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它们的物理模型属于同一种简单机械,即________,这种简单机械的优点是________。

14.在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的情况下,不能用10 N的拉力刚好提起重20 N物体的简单机械有( )
A.一个动滑轮B.一个定滑轮
C.杠杆D.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15.某人到健身房进行健身活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锻炼腿部和手臂的功能。

使用时:
(1)绳A端固定不动,手在B处用力F B拉绳,使重物G匀速上升;(2)绳B处固定不动,
腿在A处用力F A拉绳,使重物G匀速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考虑轮重和摩擦)
( )
A.F A>F B B.F A<F B
C.F A=F B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16.某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200 N的拉力在20s内将重为G=480 N的物体匀速提高h=2 m,若不计摩擦和绳重。

求:
(1)动滑轮的重力。

(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3)若再增加180 N的重物,要使物体匀速上升,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多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