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唇寒齿亡的主人公是谁?唇寒齿亡是什么意思
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及寓意
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及寓意唇亡齿寒,唇没有了,牙齿就寒冷。
比喻双方休戚相关,荣辱与共。
语本《左传·僖公五年》。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跟这个成语有关的寓言故事。
唇亡齿寒的故事:晋献公要出兵攻打虢(guo)国,首先必须经过虞国,但是他担心虞国不肯答应借路。
这时,晋国大臣荀息对献公说:“您如果肯将垂棘(地名)所产的名贵玉石与屈产(地名,均属晋国领土)所出的良马奉送给虞国的国君,然后再向他借路,我想他是会答应的。
”晋献公有些犹豫地说:“垂棘玉石是我祖传的宝贝,屈产宝马是我心爱的坐骑啊。
如果虞国国君收下了我的这两件珍贵礼物,却仍然不肯借路给我,那怎么办?”荀息于是对献公分析道:“虞国的国君如果不肯借路,他定然不敢随便收下我们的礼物;如果他收下了玉石和宝马,就一定会借路给我们。
至于这两件宝贝,您有些舍不得,这也不要紧,只不过是暂时寄存在那里罢了,迟早还是要归还给您的。
打个比方,我们将垂棘玉石放在虞国,就好比从内室移到了外室;而将屈产宝马放到虞国,也就好比是从内马圈牵到了外马圈一样。
到时候,您如果要把这两件宝贝取回来,那还不容易吗?”一番话说得晋献公如释重负,于是决定按荀息的计谋行事。
虞国的国君见到这两件稀世宝物后,有些动心,打算给晋国借路。
这时,虞国大夫宫之奇出面劝阻说:“国君可不能这样做呀!虢国是我们的邻邦,他们与我国恰似一种唇齿相依的亲密关系,如果嘴唇没有了,牙齿是会挨冻的呀!长期以来,我们两国在危难之际互相救助,这并不是什么互施思德,而完全是战略上的互相需要啊。
而今,您同意给晋国借路,让其攻打虢国。
如果晋国在今天消灭了虢国,我们虞国在明天就会被晋国吃掉,这该是多么危险的事啊。
”可是,虞国国君一心贪恋晋国的宝玉和良马,听不进宫之奇的劝阻,给晋国军队让出了一条攻打虢国的必经之路。
晋国凭借自己的国力强盛、兵强马壮,很快就消灭了弱小的虢国。
在班师回朝之际,又顺便剿灭了毫无准备的虞国。
为此,荀息专门去虞国找回宝玉和良马,当面归还给晋献公。
唇亡齿寒成语故事简短
“唇亡齿寒”是一个中国的成语故事,这个故事讲述的是春秋时期,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疆土,于是他打算攻打虞国。
但是,他担心虞国和虢国是盟友,两国互相帮助,不好攻打。
于是,他听从了荀息的建议,用名马和宝玉作为礼物,分别贿赂虞国和虢国。
虞国国君贪图重礼,答应了晋国的借道请求。
当晋国军队通过虞国时,晋国将领里克建议趁机攻打虞国,但被晋献公拒绝了。
当晋军离开虞国后,里克说:“唇亡齿寒,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就像嘴唇和牙齿的关系一样,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
现在我们借道虞国去攻打虢国,等于是让嘴唇去承受牙齿的寒冷。
”
后来,虢国被晋国攻打并灭亡了。
虞国国君因为接受了晋国的贿赂而背弃了自己的盟友,最终也导致了虞国的灭亡。
这个故事就成为了“唇亡齿寒”这个成语的由来,用来形容两个事物之间密切相关的关系。
成语唇寒齿亡的主人公是谁?唇寒齿亡是什么意思
成语唇寒齿亡的主人公是谁?唇寒齿亡是什么意思
本文导读:春秋时流行的一句谚语。
见于《左传》、《墨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唇寒齿亡解释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觉得冷,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唇寒齿亡的典故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ó)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
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
“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
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他不会不答应借道的。
”晋献公一听有点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晋献公的心思,就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不能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
”晋献公采纳了荀息的计策。
虞国国君见到这两们珍贵的礼物,顿时心花怒放,听到荀息说要借道虞国之事时,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
虞国大夫宫之奇听说后,赶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国和虢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我们两个小国相互依存,有事可以自彼帮助,
万一虢国灭了,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
俗话说:‘唇亡齿寒’,没有嘴唇,牙齿也保不住啊!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
”虞公说:“人家晋国是大国,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朋友,难道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宫之奇连声叹气,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
果然,晋国军队借道虞国,消灭了虢国,随后又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公抓住,灭了虞国。
唇寒齿亡的意思
唇寒齿亡的意思
“唇寒齿亡”也叫“唇亡齿寒”。
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僖公五年》。
原文如下: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
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
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唇亡齿寒”。
该成语的字面意思是说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
后常被用来形容事物之间利害密切、相互依存的关系,其中某一事物的消失,也会使另一事物失去存在的条件。
在遇到事情时不能只图眼前利益,要有长远的眼光。
看不出这一点,孤立地静止地看待事物,就可能被看似无关的事物所连累。
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
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如下:春秋时期的晋国是周朝初立时周成王的弟弟叔虞的封地,晋国的南面有两个小国,一个叫虞,一个叫虢(guó)。
这两个国家山水相连,祖先又都姓姬,所以世代以来和睦相处。
但是虢国的国君是个狂妄自大的人,经常到晋国边界闹事,袭扰晋国。
晋献公觉得虢国是心腹之患,却一直没找到机会来解决这件事。
有一天,晋献公问大夫荀息:“我们现在攻打虢国可以吗?”荀息说:“现在可不行。
现在虞、虢两国关系很好,要是攻打虢国,虞国一定来援助。
他们力量强大,我看咱们恐怕没有把握取得胜利。
”献公说:“照你这么说,只好眼看着咱们被虢国欺负。
”荀息说:“那也不是,虢国国君喜欢玩乐,我们送些美女给他,让他不理政事,尽情享乐,我们就可以趁机去攻打虢国了。
”晋献公依计而行。
虢公见了晋国送来的美女,果然沉迷其中,什么正事都不干了,整日吃喝玩乐,花天酒地。
晋献公见时机成熟,就准备举兵进攻虢国。
大臣荀息又献计说:“咱们去攻打虢国,最好能阻止虞国对它的救援。
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您可以送他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向他借路攻打虢国,他不会不答应的。
这样一来,虢国就会猜疑虞国,虞国也就不会帮助虢国了。
”献公说:“我们刚刚给虢国国君送去美女,现在又要去讨伐他,虞国国君怎么会相信我们呢?”荀息说:“这容易,您派一些人去虢国北部边界捣乱,虢国一定会派人来责备咱们,咱们来个不认账,讨伐虢国的理由不就找到了吗?”晋献公依计行事,虢国守边的官吏果然派人来兴师问罪。
晋献公看第一步成功了,就派大夫荀息出使虞国。
荀息见了虞国国君,先送上一匹千里马和一双名贵的玉璧。
虞国国君贪心很重,见了礼物眉开眼笑,手里把玩着玉璧,眼睛盯着千里马,生怕荀息再要回去似的。
他问荀息:“这些东西是贵国的国宝,天下无双,你们国君怎么会舍得送给我呢?”荀息说:“敝国国君一向仰慕您的大名,很想和您结交,这点薄礼只是表示一点心意。
顺便有点小事求您帮忙,虢国国君多次侵犯我国边界,我们打算惩罚他们,贵国可不可以借一条道,让我们过去?如果侥幸打赢了,所有缴获都送给您。
唇亡齿寒儿童成语故事
唇亡齿寒儿童成语故事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ó)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
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
“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
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无价之宝的美玉和宝马,他不会不答应借道的。
”晋献公一听有点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晋献公的心思,就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不能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
”晋献公采纳了荀息的计谋。
虞国国君见到这两们珍贵的礼物,登时心花怒放,听到荀息说要借道虞国之事时,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
虞国大夫宫之奇听说后,赶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国和虢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我们两个小国互相依存,有事可以自彼帮助,万一虢国灭了,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
俗话说:‘唇亡齿寒’,没有嘴唇,牙齿也保不住啊!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
”虞公说:“人家晋国是大国,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朋友,难道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宫之奇连声叹气,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
果然,晋国军*借道虞国,消灭了虢国,随后又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公抓住,灭了虞国。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五年》。
成语“唇亡
齿寒”,比喻双方关系亲密,互相依存。
唇亡齿寒的历史典故_历史典故素材
唇亡齿寒的历史典故唇亡齿寒比喻两者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利害相关。
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唇亡齿寒的历史典故,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唇亡齿寒的历史典故那位西方的霸主比齐桓公还有两招儿,气量大,毅力强,什么事都沉得住气。
他就是秦国的国君秦穆公。
秦穆公一向低着头苦干,也不跟中原诸侯争地盘。
他认为要做大事得有人才,单凭一两个人是不顶事的。
他就想尽办法搜罗天下人才。
还真给他找到了好些个。
第一个人物叫百里奚。
他和宁戚一样,也是给人家看牛的,秦穆公可请他来当相国。
百里奚是虞国人[虞国,在山西省平陆县东北,在三门峡附近]。
三十多岁才娶了个媳妇儿杜氏,生个儿子叫孟明视[孟明视,姓百里,名视,字孟明,所以叫孟明视;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人就这么连字带名地叫,而不提姓,例如下文有蹇叔的儿子西乞术和白乙丙等]。
两口子恩恩爱爱,就是家里贫寒。
他打算出去找点事做,可又舍不得媳妇儿和孩子。
有一天,杜氏对他说:“大丈夫志在四方,怎么能老呆在家里呐?你现在年富力强,不出去做事,难道赶到老了才出去吗?家里的事你放心,我也有一双手呐!”百里奚听了他媳妇儿的话,决定第二天就出门。
当天晚上,两口子直聊了大半夜。
第二天杜氏预备些酒菜,替男人送行。
家里还有一只老母鸡,杜氏把它宰了。
可是灶底下连劈柴也没有,杜氏就把破门的门闩当柴火烧。
又煮了些小米饭,熬点儿白菜,叫他阔阔气气地吃一顿饱饭。
他临走的时候,杜氏抱着小孩儿,拉住男人的袖子,眼泪是再也忍不住了,就抽抽啼啼地说:“你要是富贵了,千万别忘了我们娘儿俩。
”百里奚也眼泪汪汪地劝了她一番。
他离开家乡,到了齐国,想去求见齐襄公,可是没有人给他引见,只好流落他乡,过着困苦的日子。
后来他什么都没有了,又害了病,只好要饭过日子。
等到他到了宋国,已经四十多岁了。
在那边他碰见个隐士叫蹇叔[蹇ji唇亡齿寒的历史典故n三声]。
两个人一聊,挺对劲儿,就成了知己朋友。
可是蹇叔也不是挺有钱的,百里奚不能跟着他过活,只好在乡下给人家看牛。
唇亡齿寒的历史典故及启示
唇亡齿寒的历史典故及启示唇亡齿寒的历史典故及启示导语:唇亡齿寒是指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
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的唇亡齿寒的历史典故,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唇亡齿寒的历史典故春秋时期,晋国为攻打虢国,晋王采纳大将荀息的建议,送晋王的玉石与宝马给虞王,向虞国借道攻虢。
虞王不接受宫之奇邻国之间就是嘴唇与牙齿的关系的观点,允许晋国借道攻虢,结果晋灭虢后三年就消灭虞国,夺回宝物。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ó)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
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
“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
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他不会不答应借道的。
”晋献公一听有点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晋献公的.心思,就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不能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
”晋献公采纳了荀息的计策。
虞国国君见到这两样珍贵的礼物,顿时心花怒放,听到荀息说要借道虞国之事时,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
虞国大夫宫之奇听说后,赶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国和虢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我们两个小国相互依存,有事可以彼此帮助,万一虢国灭了,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
俗话说:‘唇亡齿寒’,没有嘴唇,牙齿也保不住啊!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
”虞公说:“人家晋国是大国,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朋友,难道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宫之奇连声叹气,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
果然,晋国军队借道虞国,消灭了虢国,随后又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公抓住,灭了虞国。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五年》。
成语“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唇亡齿寒的启示联系无处不在,让我们不得不承认古人所提到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以及“唇齿之邦,唇亡则齿寒”。
唇亡齿寒(故事、出处、释读)_550字
唇亡齿寒(故事、出处、释读)_550字
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小学作文作文网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
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
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
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他不会不答应借道的。
晋献公一听有点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晋献公的心思,就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不能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
晋献公采纳了荀息的计策。
虞国国君见到这两们珍贵的礼物,顿时心花怒放,听到荀息说要借道虞国之事时,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
虞国大夫宫之奇听说后,赶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国和虢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我们两个小国相互依存,有事可以自彼帮
助,万一虢国灭了,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
俗话说:唇亡齿寒,没有嘴唇,牙齿也保不住啊!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
虞公说:人家晋国是大国,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朋友,难道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宫之奇连声叹气,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
果然,晋国军队借道虞国,消灭了虢国,随后又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公抓住,灭了虞国。
【出处】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五年》。
【释读】成语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成语唇亡齿寒的意思和典故
成语唇亡齿寒的意思和典故唇亡齿寒出自《左传·僖公五年》中晋献公向虞国借路伐虢,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虞君说,虞虢两国像嘴唇和牙齿之间的关系,唇亡则齿寒,但虞君未听劝告最终也为晋所灭。
唇亡齿寒的意思嘴唇没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
比喻利害关系(多指两个邻国)十分密切。
出处《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共虞、虢之谓也。
”近反义词近义词:唇揭齿寒、荣辱与共、息息相关、殃及池鱼、皮之不存、互相关注、巢倾卵破、城门失火、互为表里、休戚相关、巢毁卵破、生死相依、唇齿相依、辅车相依、毛将焉附反义词:隔岸观火、同床异梦、素昧平生、势不两立、水火不容唇亡齿寒的典故晋献公又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
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着亡国。
对晋国不可启发它的野心,对入侵之敌不可漫不经心。
一次借路已经是过分,岂能有第二次呢?俗话所说的‘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嘴唇丢了牙齿就受凉',那就是说的虞、虢两国的关系。
”虞公不听,答应了晋国使者。
宫之奇带领他的家族出走,说:“虞国过不了年终大祭了,就在这一次假道之行,晋国不用再出兵了。
”这年冬天,晋国灭掉了虢国。
军队回来,住在虞国的馆舍,就乘其不备进攻虞国,灭掉了它,捉住了虞公。
唇亡齿寒的启示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形容事物是彼此相依的,舍弃其一就会影响到另一半,因为它们是共存亡的。
事物是彼此相依的,舍弃其一就会影响到另一半,因为它们是共存亡的。
弱小的势力相依为命应该联合对抗外敌.事物是彼此相互依存的。
只要没有了一个,另一个必定会惨败。
只有相互依存,才可以生存更久。
要把目光放远。
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
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
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
唇亡齿寒这个成语比喻利害相关,互为表里的密切关系。
意思是说一个事物的生存直接关系到另一个事物。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的邻近有虢(ɡuó)、虞两个小国。
晋献公想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以邻近的虢(ɡuó) 国经常侵犯晋国边境为借口,要派兵灭掉虢国。
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虞(yú) 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
晋献公询问大臣们如何才能顺利通过虞国。
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
只要我们送他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向他借道,他肯定会答应。
”于是晋献公采纳了荀息的计策。
虞国国君收到礼物,果然心花怒放,满口答应了借道的事情。
虞国大夫宫之奇阻止说:“不行。
虢国是虞国的依靠呀!我们两个国家就好像嘴唇和牙齿一样,嘴唇没有了,牙齿岂能自保么?万一虢国灭亡,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
这‘唇亡齿寒’的道理,您怎么会不明白?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
”
但是虞公并没有听从宫之奇的劝告。
宫之奇无计可施,只好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
果然,晋国军队在消灭了虢国班师回朝经过虞国时,以整顿兵马为由驻扎在虞国,然后发动突然袭击,一下子又灭掉了虞国。
唇亡齿寒典故
唇亡齿寒典故唇亡齿寒是一个著名的典故,源于春秋时期。
这个典故讲述的是晋献公向虞国借路伐虢,宫之奇劝谏虞公,晋国灭虢后,虞国遭殃,最后虞公醒悟的故事。
这个典故的含义是,当嘴唇不存在时,牙齿也会感到寒冷。
比喻事物之间相互依存,一方受损,另一方也会受到伤害。
1.晋献公向虞国借路伐虢春秋时期,晋献公计划讨伐虢国。
然而,虢国与虞国相邻,晋献公担心在攻打虢国时,虞国会从背后发动攻击。
于是,晋献公决定向虞国借路伐虢。
2.宫之奇劝谏虞公宫之奇是虞国的一位贤臣,他看出了晋献公的野心,知道晋国攻打虢国是为了趁机吞并虞国。
因此,宫之奇劝谏虞公,提醒他注意晋国的野心和阴谋。
宫之奇说:“唇亡齿寒,这个道理是很明显的。
如果虢国被晋国消灭了,那么我们虞国也会遭受同样的命运。
”3.晋国灭虢,虞国遭殃然而,虞公没有听从宫之奇的劝告,允许晋国借路伐虢。
最终,晋国成功地消灭了虢国,随后也攻打了虞国。
这时,虞公才意识到自己犯下了严重的错误。
4.唇亡齿寒,虞公醒悟在遭受晋国的攻击后,虞公终于明白了唇亡齿寒的道理。
他后悔没有听从宫之奇的劝告,导致自己的国家遭受了灾难。
从此以后,虞公开始重视国家的防御和外交政策,不再轻易相信他人的花言巧语。
同时,他也开始重用像宫之奇这样的忠良之臣,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而努力。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是很明显的。
当一个事物遭受损害时,其他与之相关的事物也会受到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并在处理事物时考虑到这种关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
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及解释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及解释成语解释:亡:没有。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
比喻两者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利害相关。
成语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成语繁体:脣亡齒寒成语简拼:CWCH成语注音:ㄨㄣˊ ㄨㄤˊ ˇ ㄏˊ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用法:唇亡齿寒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国家、人际之间的关系。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成语年代:古代成语成语正音:亡,不能读作“mánɡ”。
成语辨形:齿,不能写作“尺”。
成语辨析:见“唇齿相依”(184页)。
近义词唇齿相依、息息相关反义词隔岸观火、素昧平生成语例子:这两家公司有着多种业务关系,正所谓是唇亡齿寒。
英语翻译:If one of two interdependent things falls; the other is in danger.日语翻译:唇がなくなれ歯が寒(さむ)くなる。
緊密(きんみつ)な相互依存(そうごいぞん)関係のたとえ俄语翻译:лишиться прикрытия и очутиться по уáром其他翻译:<德>verfaulen die Lippen,werden die Zǎhne derKǎlte ausgesetzt成语谜语口无遮挡成语故事: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ó)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
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
“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
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他不会不答应借道的。
”晋献公一听有点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晋献公的心思,就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不能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
唇亡齿寒文言文解释翻译
《左传》载,春秋时期,晋国与虞国相邻。
晋献公欲攻虢国,而虢国与虞国结为同盟。
晋献公派臣子荀息向虞国借道,虞国大夫宫之奇劝阻说:“晋国之所以向我国借道,不过是借道以攻虢国,唇亡齿寒,我国岂能独存?”然而,虞国国君不听劝阻,答应借道。
结果,晋国借道攻虢,虢国灭亡。
晋国随后灭虞,虞国国君后悔莫及。
唇亡齿寒,从字面上理解,唇与齿本为相邻之器官,唇亡则齿寒。
此成语用以形容事物之间的密切关系,犹如唇齿相依,相互依存。
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此成语尤为适用。
以下为唇亡齿寒的文言文解释与翻译:【原文】唇亡齿寒,吾与子共之。
【解释】唇,指嘴唇;亡,指失去;齿,指牙齿;寒,指寒冷。
此句意为:如果嘴唇失去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
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一方的遭遇往往直接影响另一方。
【翻译】The lips are gone, and the teeth feel cold. This metaphor implies that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parties, where the plight of one directly affects the other.在历史长河中,唇亡齿寒的例子屡见不鲜。
如战国时期,赵国与燕国相邻,赵国国君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使得赵国国力大增。
然而,燕国国君担心赵国强大后威胁到自己的国家,便联合其他国家攻打赵国。
在此次战争中,赵国虽然获胜,但国力大减,从此走向衰落。
而燕国也因为战争而国力受损,最终被秦国所灭。
又如,近代史上,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清朝政府与日本政府关系紧张。
战争初期,清朝政府寄希望于国际社会的支持,但最终未能如愿。
在战争中,清朝军队节节败退,国力受损。
而日本政府则趁机扩大领土,成为亚洲霸主。
此战使清朝政府意识到,唇亡齿寒的道理,必须加强国防,提高国力。
总之,唇亡齿寒一语道破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时刻警惕这种关系,珍惜与他人的友谊,共同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唇亡齿寒的历史典故及启示
唇亡齿寒的历史典故及启示导语:唇亡齿寒是指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
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的唇亡齿寒的历史典故,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唇亡齿寒的历史典故春秋时期,晋国为攻打虢国,晋王采纳大将荀息的建议,送晋王的玉石与宝马给虞王,向虞国借道攻虢。
虞王不接受宫之奇邻国之间就是嘴唇与牙齿的关系的观点,允许晋国借道攻虢,结果晋灭虢后三年就消灭虞国,夺回宝物。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ó)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
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
“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
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他不会不答应借道的。
”晋献公一听有点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晋献公的心思,就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不能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
”晋献公采纳了荀息的计策。
虞国国君见到这两样珍贵的礼物,顿时心花怒放,听到荀息说要借道虞国之事时,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
虞国大夫宫之奇听说后,赶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国和虢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我们两个小国相互依存,有事可以彼此帮助,万一虢国灭了,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
俗话说:‘唇亡齿寒’,没有嘴唇,牙齿也保不住啊!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
”虞公说:“人家晋国是大国,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朋友,难道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宫之奇连声叹气,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
果然,晋国军队借道虞国,消灭了虢国,随后又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公抓住,灭了虞国。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五年》。
成语“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唇亡齿寒的启示联系无处不在,让我们不得不承认古人所提到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以及“唇齿之邦,唇亡则齿寒”。
唇亡齿寒的成语解释
唇亡齿寒的成语解释
唇亡齿寒的意思是嘴唇没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
比喻利害关系(多指两个邻国)十分密切。
扩展资料
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
唇亡齿寒这个成语最早是出自《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共虞、虢之谓也。
”。
据《左传》中记载,春秋时期,晋献公想要派兵灭了虢国以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但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国,晋献公便问手下的大臣:“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
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的人,只要我们送他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他便会答应借道的。
”。
果然虞国国君见到晋国送来的礼物后便满口答应借道的事,此时虞国大夫宫之奇听说后,赶快阻止说虞国和虢国是两个相互依存的小国,就像嘴唇和牙齿,万一虢国灭了,虞国也就难保了。
但虞国国君贪图小利,仍然执意要为晋国让道。
果然,晋国军队借道消灭了虢国,随后又灭了虞国。
后来,人们便用唇亡齿寒来比喻双方息息相关,荣辱与共。
唇亡齿寒必学成语故事
唇亡齿寒必学成语故事
【成语】唇亡齿寒
【拼音】chún wáng chǐ hán
【典故】
春秋时,虢(guó)、虞(yú)是晋国的邻近小国,晋国想攻打虢国,但打虢国就必须经过虞国。
于是晋献公用美玉和名马作礼物,送给虞国国君,请求借道攻打虢国。
虞国大夫劝虞公不要答应,他说:“虢国和虞国两国就好像嘴唇和牙齿一样,嘴唇没有了,牙齿怎么能保得住呢?一旦晋国灭掉虢国,接下来肯定会吞并虞国。
这"唇亡齿寒"的道理,您怎么就不明白呢?"
贪图美玉和名马的虞公听不进劝告,同意晋国借道攻打虢国。
果然,晋国在灭掉虢国后,对虞国发动突然袭击,灭掉了虞国。
【成语一点通】
原指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觉得冷。
现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近义词】
荣辱与共、唇齿相依、息息相关
【反义词】
隔岸观火
(。
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简介
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简介唇亡齿寒这个大家一定很熟悉,它有什么成语故事呢?下面是网小编带来的唇亡齿寒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唇亡齿寒的解释拼音:chún wáng chǐ hán典故出处:《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解释意思: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
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唇亡齿寒的成语故事早在春秋之时,晋国的近邻有虢、虞两个小国。
晋国想攻打虢国,但晋国和虢国之间夹着虞国,要攻打虢国就得向虞国借路。
但是,晋献公担心虞国不会同意借路,便焦虑不安。
这时,晋国的大夫荀息献计给晋献公说:“大王,用您的宝玉和骏马作礼物送给虞王,他一定会答应借路的。
”献公怕虞王收下礼物不肯借路,荀息说:“他不答应借路,就不会收下礼物。
如果收下,就一定会借路给我们。
他们收下礼物,我们最后还能收回来。
把宝玉放在虞国,就像从内室移到外室:把宝马送给虞国,就像把马从圈里牵出来养在圈外,您怕什么呢?”于是,晋献公依据荀息的计策,把礼物送到虞国。
虞国国王非常高兴,便很爽快地答应借路的要求。
虞王手下有一个名叫宫之奇的大臣,他得知此事后极力劝阻虞王说:“我们不能借路给晋国啊。
虢国是我们的友邻,它和我们虞国的关系就好像是嘴唇和牙齿一样,嘴唇没有了,牙齿岂能自保?一旦晋国灭掉虢国,虞国一定会跟着被灭亡。
这‘唇亡齿寒’的道理,您怎么就不明白呢?请您千万不要借道让晋军征伐虢国。
”可是虞王却不昕谏劝,把路借给了晋国。
结果,晋国很快把虢国消灭了。
晋军得胜归来,借口整顿兵马,驻扎在虞国,然后发动突然袭击,灭掉了虞国。
虞王目光短浅,只看到眼前利益,最终成了晋国的俘虏。
唇亡齿寒的造句1) 别忘了唇亡齿寒!就算老子死了,我想你小子也好不到哪里去!2) 但,伴随着萧家的没落,他们家族也是一跌不振,唇亡齿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4) 在强敌面前,毗邻的小国总是结成联盟,互相支持,以求生存,因为他们懂得唇亡齿寒的这个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成语唇寒齿亡的主人公是谁?唇寒齿亡是什么意思
唇寒齿亡出处
春秋时流行的一句谚语。
见于《左传》、《墨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唇寒齿亡解释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觉得冷,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唇寒齿亡的典故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guó)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
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
“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
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他不会不答应借道的。
”晋献公一听有点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晋献公的心思,就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不能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
”晋献公采纳了荀息的计策。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