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中如何培养学生聆听音乐好习惯

合集下载

音乐欣赏中的聆听

音乐欣赏中的聆听

音乐欣赏中的聆听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应着重培养、提高人的音乐感受力,而人的感受应该是自由的。

因此,不该规范的地方不予以规范,无限放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由畅想,这正是学生的“心理自由”的需要。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力求通过对不同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终生渴望听赏美好音乐的情感,使他们的心灵终生与音乐息息相通。

而想让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感悟音乐艺术的真谛,聆听便是打开音乐殿堂之门的一把钥匙。

一、用心聆听音乐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音乐传入人的耳膜,刺激大脑中枢神经,能够使人体分泌多种有益的生化物质,从而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性情的作用。

按理说,人只要有健全的听觉,就能够听音乐,但人仅有健全的听觉,却不一定能听懂音乐。

马克思说:“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是没有意义。

”古人云“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

如果想通过聆听深刻感受、体验、理解音乐,就需要具备“音乐的耳朵”,这是要通过培养训练才能获得的。

在欣赏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速度、力度、调式、织体等各个基本要素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通过不断的实践和体验,逐步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使转瞬即逝的音乐给他们留下鲜明而又深刻的印象。

二、放飞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是欣赏音乐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音乐是抽象的艺术,这一点是它与绘画、雕塑等艺术门类最大的区别,但并不是说音乐是不可感知的,它可以通过各种音乐要素使模糊的东西具体化和造型化。

同一首作品,不同的人的感受必定是不同的,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里对同一首作品的感受也可能是不同的。

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鼓励学生自由想象,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通过“音乐的耳朵”感受不同情境的音乐作品。

例如,学生在欣赏陈纲编曲的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时,应启发他们注意聆听乐曲中模仿鸟鸣的声音和力度的变化,引导他们自然地联想到这是描写早晨的音乐,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出不同的早晨的景象,再通过分析乐曲的旋律素材运用苗族音乐的特点,最终联想到这是苗岭的早晨。

试析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聆听”

试析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聆听”

试析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聆听”摘要:音乐教学以听为本,教给孩子们聆听的方法、提高孩子们聆听的能力,形成一种聆听音乐的习惯。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聆听”,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听众”状态,激起他们“聆听”的兴趣。

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使孩子们逐步养成聆听老师讲解、聆听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只有学会聆听,才会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使孩子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音乐欣赏有效的聆听音乐音乐作为一门听觉艺术,让学生学会聆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聆听”,关注孩子们的“听众”状态,激起他们“聆听”的兴趣。

培养学生乐于聆听、认真聆听和善于聆听的习惯和能力。

只有学会聆听,才会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使孩子们真正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

一、有效“聆听”从了解音乐欣赏的本质开始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逐步养成的。

为了“聆听”习惯的养成,我首先向学生阐明在音乐课上欣赏的这些音乐作品都是经过专家精心挑选出来的音乐珍品,感受这些作品,理解这些作品,能够很好的陶冶情操,使同学们认识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放松娱乐,更是为了树立高尚的人格。

学生走进音乐课堂的目的就是学习音乐,聆听音乐,和平时在音乐课外听音乐是有本质区别的。

平时同学们更多采用的是背景式的欣赏方式,这种欣赏方式为许多人所采用。

背景式的欣赏是一种以消遣与休息为目的的音乐欣赏方式,它的特点是欣赏者并不以听音乐为主要目的,而是把它作为休息或从事其他工作和活动的衬托与背景。

它对改善环境、调解精神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种欣赏方式对欣赏者不做要求,欣赏者听到音乐,可以当作相识的朋友,也可以把它当作漠不相识的路人,可以听而有感,也可以听而不闻,人们的主要注意力不是放在音乐上。

所以说背景式欣赏和审美的艺术欣赏是有本质区别的,为了保证音乐欣赏教学中审美式艺术欣赏,同学们要养成聆听、聆听、再聆听的欣赏习惯。

在音乐的海洋里快乐徜徉——如何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

在音乐的海洋里快乐徜徉——如何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

在音乐的海洋里快乐徜徉——如何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对于聆听者而言,只分喜欢听和不喜欢听两种,享受专注聆听,足已。

学音乐从耳朵听开始学,学音乐审美,从对声音审美开始,所以聆听音乐对于孩子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从小养成好的聆听习惯更为重要。

在音乐教育教学中,让学生多听、多想、多思维,多创造,引导他们体验丰富的音乐情感,在音乐的海洋里快乐地徜徉。

那么,在音乐课中,我们应该怎样培养他们用心聆听的习惯呢?一、在组织教学中,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每节课上课前组织教学,播放一首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学生们迅速地安静下来,听完以后让学生们来讲讲音乐给你带来的感受、音乐的风格、音乐想表达的情感等等,各抒己见,强调听音乐。

并强调创设一个在音乐厅听音乐的场景,保持安静。

对积极参与的学生给予奖励表扬,多播放学生们感兴趣、喜欢的音乐,让孩子们学会享受音乐、专注聆听。

最后老师总结、传达音乐正确的见解,久而久之学生们会越来越喜欢这样的方式,甚至会对老师播放的音乐有所期待,从而养成专注聆听的习惯。

从一年级听第一首音乐欣赏作品开始就告诉学生们在教室里听音乐和在剧场、在音乐厅一样要做到保持安静,不发出声音仔细聆听。

在课堂上,起立、坐下、坐好、安静都有相对应的音乐旋律,在音乐课上尽量多用音乐代替语言,听音乐行动。

二、在歌曲演唱中,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演唱歌曲是音乐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教学内容,演唱出正确的音准、节奏都必须建立在聆听的基础上,不管是哪种演唱形式也都是建立在聆听之上,不会聆听就不能很好地表现音乐作品。

在学唱一首歌曲时,先让孩子们听歌曲的情绪,听第二遍的时候可以随着音乐做出身体节奏,随音乐感受节拍,接着听音乐默唱或听琴声伴奏轻声演唱,能听出自己的音高是否与伴奏一致,听自己的歌声和其他同学的歌声是否统一和谐。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以后,学生们唱歌基本能达到不跑调、音色统一。

另外唱歌之前的发声练习也是很重要的,声音良好的状态、气息的合理运用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声音才能更统一而优美。

音乐教育对学生的聆听能力的培养

音乐教育对学生的聆听能力的培养

音乐教育对学生的聆听能力的培养音乐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语言。

通过音乐,我们能够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甚至改变思维方式。

音乐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聆听能力。

首先,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对音乐的敏感性和欣赏能力。

在音乐课堂上,学生们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包括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通过欣赏这些音乐作品,学生们可以感受到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和意义,培养自己对音乐的敏感性。

同时,音乐教育还可以教会学生如何欣赏音乐,包括欣赏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等方面。

通过学习音乐欣赏,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其次,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觉注意力和集中力。

在音乐教育中,学生们需要仔细聆听音乐作品,注意其中的细节和变化。

这种聆听需要学生们保持专注和集中的注意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听觉注意力和集中力。

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具备良好的听觉注意力和集中力,学生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此外,音乐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媒介,通过音乐,我们可以将内心的情感通过声音传递出来。

在音乐教育中,学生们会学习如何演奏乐器,如何唱歌等,这些活动都需要学生们用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可以培养自己的音乐表达能力,学会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此外,音乐教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

在音乐教育中,学生们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包括不同风格、不同乐器的音乐。

通过聆听这些音乐作品,学生们可以学会辨别不同的音乐元素,如不同的乐器声音、不同的音高和音色等。

这种听辨能力对于学生的音乐学习和音乐欣赏都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具备良好的听辨能力,学生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总之,音乐教育对学生的聆听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音乐教育,学生们可以培养对音乐的敏感性和欣赏能力,提高听觉注意力和集中力,培养音乐表达能力,提高听辨能力。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提高幼儿倾听能力的有效策略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提高幼儿倾听能力的有效策略

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提高幼儿倾听能力的有效策略音乐欣赏对幼儿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幼儿倾听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以下有效策略来实施:一、创造良好的音乐欣赏环境1.提供舒适的音乐欣赏场所:选择一个幽静、不受干扰的地方,避免幼儿分心。

2.准备合适的音响设备:确保音质清晰、音量适中,以便幼儿能够听到并辨别音乐中的细微变化。

3.提供多样的音乐资料:包括不同种类的音乐,如古典、流行、民歌等,尽量满足幼儿不同的音乐喜好和兴趣。

二、选择适合的音乐作品1.考虑幼儿的年龄和发展水平:选择简单、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曲目,以吸引幼儿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倾听欲望。

2.选择体验感强的作品:例如,有明显的音乐元素,如高低音的对比、强弱音符的交替等,这有助于幼儿感受和理解音乐的表达方式。

3.选择具有情感表达的作品:如激昂的音乐,可以帮助幼儿体验到快乐和兴奋的情感,而柔和的音乐则可以引发幼儿内心的宁静和安详。

三、提供参与式的音乐欣赏活动1.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例如,让幼儿用手指拍打音乐中的节奏,或模仿音乐中的动作,以增加他们对音乐的体验和理解。

2.启发幼儿形象思维:通过音乐作品中的特定节奏、旋律或情感,引导幼儿想象和描绘场景、人物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

3.引导幼儿表达情感: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和肢体语言来描述音乐所传达的情感,或通过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表达,增强他们的审美感受。

四、与现实生活相结合1.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音乐:通过观察和交流,帮助幼儿认识到音乐在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如电视广告、电影、游乐场等。

2.邀请专业音乐家或乐团进行现场表演:让幼儿亲身感受到音乐家的演奏和现场氛围,增加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

五、家庭与学校合作1.家长与教师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家庭可以提供丰富的音乐资源并鼓励孩子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学校则可以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教育。

2.家长定期参与音乐欣赏活动:家长参与幼儿的音乐欣赏活动,不仅可以增进与孩子的情感交流,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支持。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有效聆听策略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有效聆听策略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有效聆听策略随着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聆听音乐也逐渐成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小学音乐欣赏作为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如何让学生更有效地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美,成为了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重点。

下面是一些有效的聆听策略。

一、先了解曲目特点在开始欣赏一首曲目之前,先让学生了解一下曲目的背景、时代、曲种等信息,以及曲目在音乐史上的地位,让学生对曲目有一个初步了解,为后续的聆听打下基础。

二、视觉辅助在聆听之前,先播放一遍乐曲,同时在屏幕上显示音乐家的演奏画面、音乐符号等,让学生通过视觉来理解音乐。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注意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聆听音乐。

三、多维度聆听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不仅仅关注旋律、节奏等方面,还需要关注歌曲的情感表达、音乐风格等方面。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歌曲情感表达图像化,在聆听的过程中,结合歌曲的情感表达来感受音乐。

四、反复聆听反复聆听是聆听音乐时最重要的策略之一。

让学生多次聆听同一首曲目,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首音乐,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探索曲目中的各个内涵。

五、谈论分享在聆听完一首曲目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

学生可以谈论他们对这首曲目的感受和理解,借此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

六、交互合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聆听音乐中互相交流、启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在课堂上要起到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话题进行交流。

七、真实体验在聆听一些旋律朗润、歌曲感人的音乐时,将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聆听,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音乐的美妙和情感。

比如,在教学“采茶舞曲”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到茶园中去,真正体验采茶的过程,让学生在自然中感受这首曲目的韵律和节奏。

总之,聆听音乐是一种美妙的体验和感受,让学生爱上音乐、欣赏音乐是音乐教育的目标。

教师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聆听策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音乐,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有效聆听策略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有效聆听策略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有效聆听策略【摘要】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有效的聆听策略对于培养学生正确认识音乐、提升音乐欣赏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引导学生正确聆听音乐作品,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以及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重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将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注重教学中的聆听环节,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

未来,研究方向可以继续探讨如何更好地结合实践活动和多媒体手段,设计更具针对性和趣味性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有效聆听策略、音乐作品、培养兴趣、多媒体手段、实践活动、学生能力提升、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是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让学生聆听音乐作品,帮助他们感知音乐的美、表达情感、培养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

由于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常常存在听力能力不足、理解能力不足、兴趣不浓等问题,影响了音乐欣赏教学效果。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效果,其中有效的聆听策略尤为关键。

通过科学合理的聆听策略,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欣赏,提升他们的听音能力和音乐素养,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研究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有效的聆听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这一话题,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好地指导学生聆听音乐的方法和途径,进一步拓展小学音乐教学的思路和方法。

也有助于促进小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培养他们终身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1.2 研究意义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审美情趣和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而聆听作为音乐欣赏教学的核心环节,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有效的聆听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效的音乐欣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音乐的魅力和价值,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音乐欣赏教学策略音乐是一门美妙而深奥的艺术形式,它可以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激发内心的渴望和想象力。

然而,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真正欣赏音乐,理解音乐的内涵,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帮助教师们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进音乐的世界。

1.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创造一个积极而良好的学习环境非常重要。

教师应该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感到舒适和放松。

可以通过布置一个专门的音乐教室,或者使用软垫等舒适的座位,让学生放松心情,专心聆听音乐。

2. 多样化的音乐作品选择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该选择一系列多样化的音乐作品,涵盖不同类型、风格和时代的作品。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自己的音乐视野,增加对不同音乐形式的理解和欣赏。

例如,可以选择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不同类型的作品,展示它们的特点和魅力。

3. 提供背景知识在欣赏一首音乐作品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背景知识,包括作曲家的生平背景、音乐风格的特点等。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将音乐作品与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联系起来。

4. 鼓励主动参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音乐欣赏中主动参与。

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音乐作品的特点、感受和理解,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观点。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5. 导引情感体验音乐是一门富含情感表达的艺术形式,教师应该通过一些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从音乐中获得情感体验。

可以通过模仿声音、舞蹈和戏剧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

6.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

可以使用投影仪或电脑等设备播放音乐视频,让学生通过视听双重感受音乐作品。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7. 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音乐欣赏不仅仅是被动地聆听音乐,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和分析音乐。

在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

在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

在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作者:李新妙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4年第10期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陈利职业中专学校李新妙作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我发现在现行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认为音乐课就是来唱歌,而聆听音乐就是休息或表演;有些学生喜欢听自己熟悉的音乐,对没有听过或自己不熟悉的音乐就说:“这首曲子不好听,我听不懂!”便没有兴趣欣赏音乐。

很多中学生认为音乐欣赏就是表演,当音乐一开始,很多学生就兴奋地手舞足蹈,他们不但没有认真的聆听音乐,而且影响了旁边的同学听音乐;有的学生不能够坚持认真地把乐曲听完,注意力经常分散到别的事情上,经常出现“非完整”的音乐体验。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不能忽视对学生良好聆听习惯的培养。

如果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聆听音乐更重要了,什么也代替不了聆听音乐。

因此,培养学生学会聆听是中学音乐教师的重要任务。

然而,聆听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形成的过程。

一、引导学生聆听音乐的必要性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几乎都是教师“独奏”的三部曲:先作者、作品介绍,再播放音乐,最后作品简评。

而新课标出台后,公开课中的音乐欣赏课,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变,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教学策略高明了,课堂气氛活跃了,教师也开始引领学生互动了。

如:闻乐吟诗、闻乐作画、闻乐律动、闻乐起舞等等随堂可见。

但在涉及教材作品精神世界,师生的交流大多显得有些空洞、浅白、教条、机械。

热闹的背后,老师们也开始思考:有些音乐欣赏课,教师对学生的引领已经有点偏离了音乐艺术最本质的功能了。

如果从小学到初中的音乐欣赏,都让学生定势在吟诗、作画、舞蹈中进行,那学生走出校门后,怎样欣赏音乐呢?音乐欣赏教学不就成了一种误导了吗?谁都明白:音乐首先是声音听觉的艺术,它最本质的功能是通过听觉给人以美的享受。

音乐欣赏教学不就是让学生懂得如何聆听、品味、感悟音乐吗?二、引导学生聆听音乐的方法1、教师要成为音乐的忠实倾听者,才能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

聆听,音乐课堂最美的教学语言

聆听,音乐课堂最美的教学语言

聆听,音乐课堂最美的教学语言聆听,是音乐课堂最美的教学语言。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能够触及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传达情感和情绪。

在音乐课堂中,教师通过启发学生的聆听,教导他们用心去感受音乐,领略音乐的美妙,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聆听在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用最美的语言引导学生聆听。

聆听在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包括对音乐的理解、欣赏和感受能力。

而聆听作为最基本的音乐活动之一,是学生感受音乐、了解音乐的重要途径。

通过聆听,学生可以感知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特征,了解音乐的风格、特点和内涵。

聆听也是学生积累音乐知识和素养的重要方式,有助于丰富学生的音乐阅历,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聆听在音乐课堂中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基础。

那么,如何用最美的语言引导学生聆听呢?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用心去聆听音乐。

只有教师自己对音乐有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才能够用最美的语言去引导学生聆听,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教师可以通过分享自己对音乐的感悟和体会,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音乐,领略音乐的美妙。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语言描述音乐的特点和内涵,比如音乐的情感表达、节奏的变化、旋律的起伏等,引导学生仔细聆听,用心感受。

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教学活动,比如听音乐作品,讲解音乐名曲背后的故事和艺术价值,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赏音乐。

教师要用生动、形象、贴切的语言去引导学生聆听,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的力量。

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辅助手段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聆听音乐。

可以利用音响设备播放音乐作品,提供高清纯净的音乐声音,使学生更容易聆听到音乐的细微之处。

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音乐作品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觉感知音乐,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和艺术表现形式。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聆听训练或游戏活动,比如盲听音乐、用肢体语言表达音乐的意境、配合音乐舞动等,帮助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聆听音乐,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音乐欣赏课如何培养学生的聆听兴趣

音乐欣赏课如何培养学生的聆听兴趣

音乐欣赏课如何培养学生的聆听兴趣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入。

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来拉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音乐欣赏课程作为激发学生艺术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观的重要课程,它的学习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但是,如何发挥音乐欣赏课程的作用,激发学生的聆听兴趣,需要相关的教师进行思考。

本文就音乐欣赏课如何培养学生的聆听兴趣进行探讨,主要介绍了几种提高学生聆听兴趣的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音乐欣赏课;学生;培养聆听兴趣;措施在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活跃教学氛围,一些学校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展示”等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聆听兴趣。

为此,作为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师,要学会使用各种学习方法进行教学,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自我展示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聆听兴趣,以帮助学生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进行相互学习、交流,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聆听兴趣所谓兴趣,就是指学生或者其他人在认识某种新事物或者从事某个新活动时,对该事物或该活动所持有的心理倾向。

例如,在音乐欣赏课程中,要想提高学生的聆听兴趣,必须要保证学生对音乐欣赏课有兴趣,让他们期待音乐欣赏课的开展,这样他们才会在课堂上自我展示,发现自我。

为此,兴趣对一个人的发展来说非常关键。

为了激发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首先,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他们乐于聆听的教学情境。

以教学情境为出发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以兴趣为切入点,加强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聆听的意识。

例如:欣赏完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以后,在相关油画欣赏的配合下,我们可以了解该民歌的内容是:表现了船夫们迈着沉重步伐拉纤的劳动场面。

这时教师就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当时船夫工作的意境,这样学生才有提高学习兴趣,专注的聆听老师的教学内容。

其次,老师可以将班级同学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内分工明确,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聆听小组分工和老师布置的作业内容,才能促进音乐教学任务有效、快速地完成。

聆听,让音乐欣赏课堂更具活力

聆听,让音乐欣赏课堂更具活力

聆听,让音乐欣赏课堂更具活力
随着音乐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普及,音乐正在成为更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别是在学校教育中,音乐课程的教学也日益重要。

但是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该通过什么
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欣赏音乐呢?
聆听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它可以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音乐。

所谓聆听,就是听音乐并
感受、领悟音乐所包含的情感和意义。

聆听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还
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信心。

下面是几种聆听音乐的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欣赏音乐:
1.主动聆听
主动聆听是指教师或学生主动选择聆听一首音乐作品,并注意进行音乐镜头分析,如
乐器、旋律、和声等元素的解析。

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从而增强他
们的音乐欣赏和欣赏水平。

2.沉浸式聆听
这种方法需要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和历史知识。

通过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来
理解作品,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沉浸在音乐中,感受到音乐所传达的情感。

3.集体聆听
这是指在班级或学校集体聆听音乐作品,并讨论音乐作品的意义和对大家产生的感受。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还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4.多文化聆听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聆听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并欣赏音乐。


种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世界各地文化的认识,从而使他们更加开放和包容。

总之,聆听是一种简单、容易实施的音乐教学方法,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欣赏音乐,
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音乐教育中,我们应该尝试用不同的聆听方法来教导学生,从而
使音乐欣赏课堂更具活力。

小学生音乐欣赏指导计划

小学生音乐欣赏指导计划

小学生音乐欣赏指导计划一、引言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提出一份小学生音乐欣赏指导计划,以帮助他们培养对音乐的兴趣、理解和欣赏能力。

二、目标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培养音乐欣赏习惯:让学生养成定期聆听音乐作品的习惯,每周至少听一次专辑或音乐会。

2. 增强音乐理解能力:通过学习音乐史、不同音乐风格和作曲家的背景,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和创作意图。

3. 培养音乐表达能力:通过参与合唱、乐队或音乐剧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演奏和表演能力,让他们能够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三、实施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小学生音乐欣赏指导:1. 选择适合的音乐作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古典、民族和流行音乐作品。

例如,可以选取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中国民歌《茉莉花》和流行歌曲《小苹果》等。

2. 听音乐作品时的指导: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欣赏,可以组织听后讨论、画音乐作品的感受和情绪,并引导学生分析曲式、乐器运用和表达手法等。

3. 学习音乐背景知识:通过引导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作曲家的生平和创作环境等,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4. 积极参与音乐活动:鼓励学生参加音乐培训班、乐队、音乐剧等活动,通过演奏、表演和创作,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和合作能力,提升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自信心。

四、评估方法为了评估小学生音乐欣赏指导计划的效果,我们将采取以下评估方法:1. 观察记录:通过观察学生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表达能力等,进行定期记录和评估。

2. 成果展示:鼓励学生在学校音乐课堂或音乐比赛中展示自己的音乐作品和表演,评估他们的音乐表达和技巧水平。

3. 反馈问卷:定期向学生和家长发放问卷,了解他们对音乐欣赏指导计划的评价和建议,为后续改进提供依据。

五、计划推广为了使更多的学校和学生受益,我们计划通过以下途径推广小学生音乐欣赏指导计划:1. 培训教师:组织专业音乐教师进行音乐欣赏指导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指导能力。

音乐欣赏的有效聆听

音乐欣赏的有效聆听

音乐欣赏的有效聆听《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

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聆听音乐,培养学生敏锐的听觉、良好的习惯,提升他们聆听音乐的能力,是我们一线老师应特别关注的目标。

那我们在指导学生聆听音乐作品的时候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一、闭目静听在音乐教学中一般都有音乐欣赏的课程,学生欣赏音乐的时候,会要求他们轻轻地闭上眼睛,在音乐的高低、强弱、节奏、调式、调性、伴奏乐器等因素感知的基础上,对作品的情感、情绪作出判断,进而通过想象和联想的心理活动,使声音的艺术形象由感觉的有限性通向想象的广阔性。

这就要求学生在相对安静的气氛中,全身心地聆听音乐,全面的体验音乐。

如:《森林狂想曲》仿佛置身于万般寂静空旷的森林里,月光下、朦胧中,昆虫啾啾、小鸟鸣唱给人一种返回大自然的清新感觉,在优美、柔情的陶笛声中,感受自然之神带来的无穷魅力,使我们躁动的灵魂得到最温柔的抚慰!如果学生在一片吵闹声中欣赏这首乐曲,他们是无法体会自然界给予的清新之美!只有让学生安静下来,闭上眼睛,插上想象的翅膀,仔细聆听,学生才会被这美妙的音乐所感染,才会体会到大自然给予的清新感受!二、对比地听音乐对比欣赏法就是指通过聆听、思考、深入浅出地分析作品创作与演奏过程中的对比因素,使学生主动地感受音乐、鉴赏音乐。

对比是音乐家创作、表演音乐的重要方法,无疑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从而轻松愉快地进行音乐学习,这样,学生就会更专注地听音乐,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例如:在欣赏《为了谁》和《再唱为了谁》这两首歌曲时我没有一下全盘托出让学生欣赏两首歌曲,而是先让学生整天感知歌曲《为了谁》,了解歌曲创作背景,要求学生共同演唱《为了谁》,特别是歌曲的高潮部分应随歌曲情感的变化演唱力度也有所变化,虽然反复演唱了几遍学生还是个个神采奕奕,精神抖擞,唱的声情并茂;当学生欣赏《再唱为了谁》时请学生为歌曲取个最适合的名字,从而了解歌曲创作背景,并从歌曲的背景、创作意图、速度、节奏、旋律、曲调等各方面进行对比,找出两歌曲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真正启发学生感受体验祖海演绎的《为了谁》和《再唱为了谁》两首歌曲为姐妹篇的含义!再如:欣赏分析民歌的不同风格的形成因素,分别播放江苏民歌《茉莉花》和东北民歌《茉莉花》,要求学生比较两首歌曲的异同。

如何培养小学生音乐聆听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音乐聆听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音乐聆听能力1、营造“倾听”氛围,激发“聆听”欲望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注重聆听,感受音乐,是音乐审美的一个前提。

让学生通过听觉来初步感受美,培养审美兴趣,教师在创设音乐情境至关重要。

因此,在教学中,每课聆听导入都十分重要,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这样的导入也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感受音乐。

导入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同音乐有着不同的艺术形象,所以采取不同的导入方法,以激起学生聆听音乐的期待心理。

2有目的地听,聆听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修养,我们要在学生聆听时设定目的加以引导,让孩子们带着目标、兴趣去思考和聆听,在听中激起思维的火花,真正实现听有所得。

引导孩子们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欣赏中,在聆听中感知、认识、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如:欣赏歌曲《欢乐颂》,第一遍聆听时我问学生“这首曲子的情绪是什么?你的心情是怎样?”;第二遍复听,让他们带着“你能听辨出几种声音的类别?顺着他们出现的先后你能一一说出来吗?”这样的问题去仔细聆听,让学生从而明白了和声的类别、组成和分类了解合唱歌曲的魅力;第三遍再听时,我让学生轻轻跟着旋律哼一哼,来进一步体验旋律和情绪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白音乐要素问是有相互关联的。

长此以往,认真倾听的重要性就会根深蒂固地印在学生们的脑海里。

3、辨别比较地听,教师指导学生对音乐中不同的节奏、风格的听辩,将刺激学生的听觉,唤起他们对音乐的感知,从而愉悦、轻松地进行音乐学习。

反过来学生就会更专注地聆听音乐,如:在学习音乐情绪忧伤和优美的两种不同的音乐时,我选用了《小白菜》和《鲁冰花》两首曲子放在一起让学生们听辩,先让他们说说对这两首曲子的不同感受,并用律动把这两种情绪表达出来。

这里我运用了对比地听,更刺激学生们的听觉,抓住了学生们的注意力。

4、抓住特点听,任何音乐都是由音乐要素组成的,包括节拍、节奏、音色、音高、力度、速度、旋律等,各个要素有不同的表现意义。

每一首曲子由于重点要素的不同而显示的特点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充分抓住各音乐重点要素引导学生倾听音乐,并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达对这种音乐特点的感受,学生们一定会有很大的兴趣并且更专注地去听音乐,引导学生们喜欢听音乐、专心听音乐,形成倾听音乐的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欣赏中如何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
摘要:聆听音乐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理解过程,也是一个以听觉的感知和想象相结合的特殊认知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依靠学生主动地听、主动地想象来实现。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让学生在欣赏中多听、多想、多思维、多创造,引导他们准确地体验音乐情感,这才是我们音乐教师的职责,所以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多思维多创造创设情境音响体验聆听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242-01
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而在音乐欣赏课中如何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是一切音乐实践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

只有让学生学会听,才能不断地接触、参与音乐,从而让他们进入音乐艺术的殿堂,发展优异的音乐思维。

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突出音乐听觉体验,围绕听来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可以说聆听是打开音乐殿堂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那么,在音乐课上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和指导他们用心聆听音乐的习惯呢,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几年的教学尝试,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初见成效。

1 创设情境,培养聆听兴趣
课标指出: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
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1 从课堂导入“诱趣”
小学生阅历浅,接受能力弱,以形象思维为主。

仅靠枯燥乏味的语言理解音乐形象是有很大难度的。

听赏乐曲,我们可以借助视频、图片等方式创设情境,也可以用生动地语言创设。

这样可以让学生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如:我在上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堂》一课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蒙古吗?”学生一听就来了兴致。

我见时机到,马上说:“老师也没去过,那你们想了解蒙古族吗?”学生们都急切地想了解。

我于是因势利导:“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走进蒙古族去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

那有谁知道蒙古族都有什么特点呢?”我通过边放图片边讲解的方式,带领学生们一起欣赏蒙古族的生活方式,服装服饰,饮食住所,风俗习惯等等。

通过情境的创设,学生的激情马上就被激发起来,投入音乐课堂。

1.2 从表扬、鼓励“激趣”
在听的培养中,我们千万不要吝啬赞扬,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当学生能听出音乐中强弱的变化以及用什么乐器演奏时我们这样说:“哇,你的小耳朵可真灵,这么点小小的区别也被你听出来了,你的听力真了不起!”其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

2 多彩的音乐活动,培养聆听信心
2.1 唱奏主题
音乐主题是作品的核心,是乐思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要素。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演唱和演奏演奏现主题,有利于学生把握主题音乐形象,更直接地获得音响体验。

如果说“听”是在音乐欣赏中引导学生对音乐形象的初步联想,那么唱和奏就是联想进一步深化,是对音乐欣赏的深入。

有一位音乐教育家曾说:“告诉我的,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进去,我就会完全理解了。


2.2 表演创造
音乐有着强烈的愉悦作用,教师可以运用多彩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体验美、感受美、创造美。

《花好月圆》是一首民族管弦乐合奏曲,给人们带来一种欢乐情绪。

在欣赏时我是这样启发孩子们的:师:“让我们一起欣赏第一段主题。

哼唱乐曲这部分的旋律,教师出示这段主题的旋律并指导学生视唱。

”生:“演唱主题旋律。

”师:“同学们演唱的非常好,我们除了能用唱来表现这段音乐,还可以用什么形式表现它呢?”生:“可以用打击乐器表现,可以吹竖笛表现。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那谁能给我们设计不同的节奏为音乐伴奏呢?”生:分组表演。

想吹竖笛的吹竖笛,想拿打击乐器伴奏的伴奏,学生在长音出现时用串铃伴奏……孩子们尽情地表演着,创造着,体会着成功的喜悦。

3 激发想象能力,使聆听更生动
想象力可称之为“创造力的翅膀”。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通过听觉直接和我们的心灵接触,学生听的过程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想象的过程。

“听”是进入学习音乐的基础,
音乐教学中的任何活动都要在“听”的基础上进行。

因此,音乐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学会听音乐的方法,养成认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

如何听音乐是个方法问题,教师只有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听赏音乐的习惯和科学的听赏音乐的方法,才能形成欣赏音乐的能力,使音乐相伴一生。

音乐一开始要静静的听,完整的听,在参与听赏音乐的初级阶段,学生通过联想对作品感悟到:高兴、欢快、优美、忧伤等情绪,随着参与听赏的深入,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寻找“为什么?”使学生从感官的欣赏到理性的分析,掌握音乐要素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真正的欣赏音乐是听者的耳朵和大脑将抽象的音乐想象为具体的画面、场景、判断和推理,是听者与作曲家的心灵交流沟通与共鸣。

从而让学生的想象力得以自由驰骋,以增强他们的音乐欣赏与体验。

如果让学生一味地去听,学生很难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中去,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只有通过激发想象力让学生由被动的“要我听”变自觉的“我要听”。

教师也要不断的优化教学方法,在熟悉教材的前提下,把音乐作品的内涵和“美”挖掘出来,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使聆听变得更加生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良好聆听习惯的养成,除了教师有意识的去培养,去提醒,去督促外,还要坚持到每一堂课中,坚持到每一个活动中,只有我们不断训练学生学“聆听”,学生才能拥有“聆听”的能力,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学生音乐艺术审美能力一定能够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彬.流行音乐呼唤新的研究方法和阐释模式[j].音乐研究,2005(4):67-68.
[2] 刘明澜.唐代“以诗入乐”的歌曲创作方式[j].音乐艺术,1999(2):4-12,32.
[3] 彭根发.词曲结合的美学问题[j].音乐探索,1998(1).
[4] 黄友葵.黄友葵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华乐出版社,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