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名词解释
职业卫生的概念
职业卫生的概念
职业卫生是指在工作环境中,通过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和职业危害的产生,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项综合性学科。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职业病防治、职业危害控制和职业环境改善。职业卫生的理念是要保障所有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职业卫生的实践和研究对于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产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职业卫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欧洲工业革命时期,
当时许多工人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职业危害和疾病。在20
世纪初,一些国家开始制定相关的职业卫生法规来规范工作环境,从而解决职业卫生问题。在中国,职业卫生的研究和实践始于上世纪50年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职业卫生事业也日益受到关注。
职业病是职业卫生的核心问题之一,它是指因工作而导致的疾病,如尘肺、铅中毒、放射病等。职业病的发生和预防是职业卫生的主要任务之一。职业病的预防主要包括降低职业危害因素的暴露、提高个体的免疫力和改变职业工人的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工作。而职业危害控制则是预防职业病的关键,其核心是采取措施降低工作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因素,例如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管理、合理利用工艺技术等。
职业环境改善也是职业卫生的重要任务之一,其目标是为了创造一个相对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减少或消除职业危害因素的影响。改善工作环境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例如安装通风设备、改善卫生设施、提高空气和水质量以及加强灭火措施等等。此
外,职业卫生还需要开展职业卫生教育、职业卫生管理和职业卫生监测等方面的工作,以确保职业卫生水平的实现和持续的改善。
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及大题 整理版
一、职业毒物总论
1、职业卫生(Occupational Health):以职业人群和作业环境为对象,旨在创造安全、卫生和高效的作业环境,提高职业生命质量(Quality of Working Life),保护劳动者健康和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从卫生学观点出发,着重研究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
2、职业医学(Occupational Medicine):以个体为主要对象,旨在对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损害或存在潜在健康危险的个体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和康复处理。--从临床的角度出发,着重研究职业病在个体上的发生、发展规律。
3、毒物(toxicant) 在一定条件下,外来化学物质以较小剂量即可引起机体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此种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4、中毒(poisoning) 机体受毒物的作用引起一定程度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态称中毒。
5、*生产性毒物(productive toxicant)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的毒物
6、*职业中毒(occupational poisoning)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毒物发生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7、*气溶胶(Aerosol):漂浮在空气中的粉尘、烟和雾统称为气溶胶。定义:散布在气体尤其空气中的由固体或液体颗粒组成的多相系统。
8、雾(Mist): 为悬浮在空气中的液体微滴。常系蒸气冷凝或液体喷洒而成。如电镀铬时形成的铬酸雾、喷漆时的漆雾。
9、烟(Fume): 指悬浮在空气中直径小于0.1μm的固体微粒。主要为金属熔融时产生的蒸气在空气中迅速冷凝、氧化而成,如铅烟、铜烟。有机物燃烧也可形成烟。
职业卫生 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生产性粉尘
是指在生产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2.尘肺
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3.粉尘的分散度
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以粉尘粒径大小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表示。4.空气动力学直径
是指粉尘粒子a,不论其几何形状、大小和比重如何,如果它在空气中与一种比重为1的球形粒子b的沉降速度相同时,则b的直径即可算作为a的AED。5.可吸入性粉尘
直径小于15μm的尘粒。
6.可呼吸性粉尘
5μm以下的粒子可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
7.矽肺
在生产过程中因长期吸入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达一定量后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8.混合性尘肺
由长期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和其他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9.硅酸盐肺
由长期吸入含结合二氧化硅(石棉、滑石、云母)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10.粉尘沉着症
有些生产性粉尘(锡、钡、铁)吸入人体后,沉积于肺组织中,呈现一般异物反应,可继发轻微的肺纤维化改变,对健康无明显影响或危害较小,脱离粉尘作业后,病变可无进展或X线胸片阴影消退。
11.矽尘作业
通常把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粉尘作业称之为矽尘作业。
12.速发型矽肺由于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经1-2年即发病,称为“速发型矽肺”。
13.晚发型矽肺
接触较高浓度粉尘,但时间不长即脱离矽尘作业,此时X线胸片未发现明显异常,然而在脱离接尘作业若干年后始发现矽肺,称为“晚发型矽肺”。
14.尘细胞
石英尘被吸入肺泡后,引起肺泡巨噬细胞聚集,吞噬尘粒成为尘细胞。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名词解释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名词解释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两个密切相关的领域,旨在保护和促进工人的健康和安全。下面将对这两个领域中的一些重要名词进行解释和拓展。
1. 职业卫生 (Occupational Health):
职业卫生是一门科学,研究和管理与工作环境相关的健康问题。它关注预防工作场所中的疾病和伤害,以及提高工作条件对员工的积极影响。职业卫生包括评估和控制职业环境中的危害,监测工人的健康状况,提供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并开发改进工作场所的政策和实践。
2. 职业病 (Occupational Disease):
职业病是由于工作环境中的危害物质或工作方式引起的疾病。这些危害物质包括化学物质、生物性因素、物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等。常见的职业病包括尘肺病、职业性皮肤病、噪音致聋、职业性骨关节病等。职业卫生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预防职业病的发生,通过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减少工人接触危害物质的风险。
3. 职业医学 (Occupational Medicine):
职业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医学专业,关注工作和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涉及到工作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诊断、治疗和预防与工作相关的疾病。职业医学医生通常与职业卫生专家、工程师和人力资源
人员合作,共同关注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问题。
4. 职业康复 (Occupational Rehabilitation):
职业康复是一种综合性的康复过程,旨在帮助受工作相关伤害或疾病影响的人恢复到适合他们的工作岗位。它包括评估员工的工作能力、提供治疗和康复服务,以及协助员工逐步重返工作。职业康复的目标是帮助受伤或患病员工恢复健康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及大题 整理版
一、职业毒物总论
1、职业卫生(Occupational Health):以职业人群和作业环境为对象,旨在创造安全、卫生和高效的作业环境,提高职业生命质量(Quality of Working Life),保护劳动者健康和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从卫生学观点出发,着重研究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
2、职业医学(Occupational Medicine):以个体为主要对象,旨在对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损害或存在潜在健康危险的个体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和康复处理。--从临床的角度出发,着重研究职业病在个体上的发生、发展规律。
3、毒物(toxicant) 在一定条件下,外来化学物质以较小剂量即可引起机体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此种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4、中毒(poisoning) 机体受毒物的作用引起一定程度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态称中毒。
5、*生产性毒物(productive toxicant)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的毒物
6、*职业中毒(occupational poisoning)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毒物发生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7、*气溶胶(Aerosol):漂浮在空气中的粉尘、烟和雾统称为气溶胶。定义:散布在气体尤其空气中的由固体或液体颗粒组成的多相系统。
8、雾(Mist): 为悬浮在空气中的液体微滴。常系蒸气冷凝或液体喷洒而成。如电镀铬时形成的铬酸雾、喷漆时的漆雾。
9、烟(Fume): 指悬浮在空气中直径小于0.1μm的固体微粒。主要为金属熔融时产生的蒸气在空气中迅速冷凝、氧化而成,如铅烟、铜烟。有机物燃烧也可形成烟。
职业卫生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职业卫生主要以人群与作业环境为对象,旨在创造安全、卫生与高效得作业环境,提高职业生命质量,保护劳动者得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职业医学以个体为主要对象,旨在对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损害或存在潜在健康危险得个体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与康复处理。
2.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得强度与时间未超出人体得代偿能力时,仅表现为亚临床得有害作用,当人体不能代偿时,导致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出现相应临床症状,影响劳动能力,该类疾病统称职业病。
一些既与工作有关,但又与职业病有区别得疾病称为工作有关疾病、具体有三层含义: ①职业因素就是该病发生与发展得诸多因素之一,但不就是惟一得病因,一般也不就是直接病因;②职业因素影响了健康,促使潜在得疾病显露或加重已有疾病得病情;③通过改善工作条件,可使所患疾到控制或缓解。
在立法意义上,职业病有一定范围,即指各个国家根据其社会制度、经济条件与诊断技术水平,以法规形式规定得职业病,称之为法定职业病
3.预防性职业卫生监督就是依据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卫生规章以及相关卫生标准,对用人单位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与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统称建设项目)中可能产生得职业病危害因素,在项目设计、施工与投产前进行卫生监督,从而预防职业病危害因素在项目正式投产后,造成生产作业场所得污染与劳动者健康损害。
经常性卫生监督就是政府行政部门依据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卫生规章及相关卫生标准,运用现代预防医学与其她相关学科得技术,对用人单位预防控制职业危害因素与对劳动者进行健康监护等情况所实施得监督检查行为
职业卫生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
(3)、生物因素:如附着于皮毛上的炭疽杆菌、
Biblioteka Baidu
医务工作者接触的生物传染性病源物等。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 度不合理: (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 (3)、劳动强度过大,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 理状况不相适应; (4)、个别器官过度紧张、长时间不合理体位;
二、毒物
概念: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 能干扰正常的生理功能或生化代谢,引起暂时 性或永久性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 质称为毒物。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毒 物所发生的中毒称职业中毒。
1、分类
金属、类金属:铅、汞、锰、锡、镉、铬 刺激性气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气、氯
中毒防治
防治原则:1.建立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章制度。 2.有硫化氢存在的生产管道和设备应密闭,场所应通风。 3.在进入下水道、阴沟等可能有硫化氢存在的环境前应先通
风,进入高浓度场所应佩带供氧式防毒面具. 4.将病人迅速转移至安全场所,保持呼吸道畅通,给氧,呼吸停 止者立即行人工呼吸,并送医院抢救.
2、慢性中毒:长期吸入较高浓度苯蒸汽可引起慢性苯中毒, 轻度者表现为贫血、白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重者表现为全 血细胞减少,并可发展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或白血病。 防治原则 1、改革工艺,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学物质代替苯。2、采取整 体防护措施,使生产场所中苯的浓度降至卫生标准以下。3、 加强个体防护。4、加强职业健康监护
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及大题整理版
职业卫⽣名词解释及⼤题整理版
⼀、职业毒物总论
1、职业卫⽣(Occupational Health):以职业⼈群和作业环境为对象,旨在创造安全、卫⽣和⾼效的作业环境,提⾼职业⽣命质量(Quality of Working Life),保护劳动者健康和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从卫⽣学观点出发,着重研究劳动条件对职业⼈群健康影响的规律。
2、职业医学(Occupational Medicine):以个体为主要对象,旨在对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损害或存在潜在健康危险的个体进⾏早期检测、诊断、治疗和康复处理。--从临床的⾓度出发,着重研究职业病在个体上的发⽣、发展规律。
3、毒物(toxicant) 在⼀定条件下,外来化学物质以较⼩剂量即可引起机体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甚⾄危及⽣命,此种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4、中毒(poisoning) 机体受毒物的作⽤引起⼀定程度损害⽽出现的疾病状态称中毒。
5、*⽣产性毒物(productive toxicant)⽣产过程中使⽤或产⽣的毒物
6、*职业中毒(occupational poisoning) 劳动者在⽣产过程中由于接触毒物发⽣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7、*⽓溶胶(Aerosol):漂浮在空⽓中的粉尘、烟和雾统称为⽓溶胶。定义:散布在⽓体尤其空⽓中的由固体或液体颗粒组成的多相系统。
8、雾(Mist): 为悬浮在空⽓中的液体微滴。常系蒸⽓冷凝或液体喷洒⽽成。如电镀铬时形成的铬酸雾、喷漆时的漆雾。
9、烟(Fume): 指悬浮在空⽓中直径⼩于0.1µm的固体微粒。主要为⾦属熔融时产⽣的蒸⽓在空⽓中迅速冷凝、氧化⽽成,如铅烟、铜烟。有机物燃烧也可形成烟。
职业卫生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现代医学科学中研究职业环境与职业从事者健康之间的学科,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使职业从事者在其所从事的生产或工作过程中,有充分的安全保障,并为不断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提供科学保证。
2.职业流行病学:是研究工作环境作为职业人群疾病危险因素的学科,是流行病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在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中的实际应用,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
3.职业毒理学:是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主要研究职业性有害因素与接触人群的有害交互作用的科学。
4.职业性有害因素:在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可能危害职业人群健康和影响劳动能力的不良因素的统称。
5.职业病: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6.劳动系统:包括人、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劳动环境以及产品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来完成劳动任务的系统。
7.作业能力:劳动者在从事某项劳动的过程中,完成该项工作的作业能力。
8.职业紧张:在某种职业条件下,客观需求与个人适应能力之间的失衡所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的压力
9.紧张:需求和能力之间的不平衡造成的生理、心理压力。
10.心身疾病:狭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
11. 广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12.心身障碍: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功能性障碍被称为。
13.生物力学:是将生物学与力学的原理和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研究生命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力学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职业卫生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职业卫生主要以人群与作业环境为对象,旨在创造安全、卫生与高效得作业环境,提高职业生命质量,保护劳动者得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职业医学以个体为主要对象,旨在对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损害或存在潜在健康危险得个体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与康复处理。
2.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得强度与时间未超出人体得代偿能力时,仅表现为亚临床得有害作用,当人体不能代偿时,导致功能性或器质性病理改变,出现相应临床症状,影响劳动能力,该类疾病统称职业病。
一些既与工作有关,但又与职业病有区别得疾病称为工作有关疾病、具体有三层含义: ①职业因素就是该病发生与发展得诸多因素之一,但不就是惟一得病因,一般也不就是直接病因;②职业因素影响了健康,促使潜在得疾病显露或加重已有疾病得病情;③通过改善工作条件,可使所患疾到控制或缓解。
在立法意义上,职业病有一定范围,即指各个国家根据其社会制度、经济条件与诊断技术水平,以法规形式规定得职业病,称之为法定职业病
3.预防性职业卫生监督就是依据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卫生规章以及相关卫生标准,对用人单位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与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统称建设项目)中可能产生得职业病危害因素,在项目设计、施工与投产前进行卫生监督,从而预防职业病危害因素在项目正式投产后,造成生产作业场所得污染与劳动者健康损害。
经常性卫生监督就是政府行政部门依据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卫生规章及相关卫生标准,运用现代预防医学与其她相关学科得技术,对用人单位预防控制职业危害因素与对劳动者进行健康监护等情况所实施得监督检查行为
职业卫生工程名词解释
职业卫生工程是一门应用科学,旨在保护和促进职业人群的健康,预防职业病和与工作相关的疾病。以下是职业卫生工程的几个重要名词解释:
1.职业病:指因长期从事某种特定职业活动,而导致的与工作相
关的疾病或健康问题。这些疾病通常包括职业中毒、尘肺病、噪声性听力损伤、视力损伤、肌肉骨骼损伤等。
2.职业危害因素:指在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对从业人员的健康
产生不良影响的因素,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心理因素。例如,噪声、尘、毒物、振动、高温等。
3.职业健康监护:指对从事职业危害工作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
查、监测和管理的过程,以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和与工作相关的疾病。
4.职业卫生防护:指采取各种措施,包括工程控制、管理措施、
个人防护等,以消除或减少职业危害因素对从业人员的健康影响。
5.职业卫生评价:指对职业环境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估,以确定
职业危害因素对从业人员的影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工作环境,保护从业人员的健康。
6.职业卫生标准:指为保护从业人员的健康而制定的各种技术规
范和标准,如工作场所空气中污染物浓度限值、噪声标准等。
7.健康促进:指通过改善工作环境和行为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的
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能力,从而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和与工作相关的疾病。
总之,职业卫生工程是一门保护和促进职业人群健康的学科,涉及职业病预防、职业危害因素控制、职业健康监护等方面。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措施,可以改善工作环境,降低职业危害因素对从业人员的影响,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质量。
职业病危害职业卫生名词解释
职业病危害(职业卫生)名词解释
1职业病危害: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及其他健康影响的各种危害。
2.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活动中影响劳动者健康的、存在于生产工艺过程以及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的各种危害因素的统称。
3.工作地点:指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火进行生产管理过程中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
4.职业接触限值:职业接触限值: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机体不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
5.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一段时期内,通过定期(有计划)地检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以评价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状况和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程度极可能的健康影响。
6.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7.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1):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8.最高容许浓度(MAC):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9.超限倍数:对未制定PC-STE1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
10.噪声:从主观需要来讲,一切不希望存在的干扰声都可称之为噪声。从物理特性来讲,噪声是各种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波无规律的杂乱组合。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声音都可称为生产性噪声。
职业卫生名词解释
职业卫生名词解释
职业卫生过去称“劳动卫生”,现在称“职业卫生”或者“职业健康”。职业卫生主要是研究工作条件,包括工作过程、工作组织和工作环境对从业人员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创造安全、卫生、舒适、高效的作业条件,使工作适合于个人,进而使每个人都适合于自己的工作,最终达到保护劳动者心身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的。职业卫生实际上是指对各种工作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所致的损害或者疾病的预防,属于预防医学范畴。职业卫生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1、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2、作业人员健康的监护;3、职业病危害的评价;4、职业病流行病学的调查;5、职业心理与功效;
6、职业安全卫生防治措施与对策的制定;
7、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8、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处置与医学救援;9、职业卫生标准的制订与修订。上述是职业卫生的主要工作内容。
职业卫生的名词解释
职业卫生的名词解释
职业卫生是指与工作环境相关的健康和安全管理领域,旨在预防和控制工作环
境中可能对劳动者健康造成的危害。
一、职业卫生的概念
职业卫生关注的是劳动者在工作环境中所遭受的各种危害因素,例如化学物质、噪音、灰尘、放射性物质、压力等,以及劳动条件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它通过评估、控制和管理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保证劳动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二、职业卫生的目的
职业卫生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通过有效的职业卫生措施,
可以降低工作环境对劳动者健康的潜在风险,减少工伤和职业病的发生。同时,职业卫生措施还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职业卫生的内容
职业卫生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作环境评估:通过对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估,了解
工作环境对劳动者健康的潜在风险。评估的内容包括可接受的危害程度、危害源的类型和数量、可能产生的职业病等。
2. 危害因素控制:通过采取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等,控制和减
少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例如,采用合适的工艺设备、使用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改进工作方式等。
3. 健康监护:对在危险环境中工作的劳动者进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工
作环境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健康监护包括体检、生物学监测和心理健康评估等。
4. 教育培训:通过向劳动者提供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和技能培训,增强他们避
免职业危害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劳动者对事故预防和紧急情况应对的意识和能力。
5. 管理体系建立:建立健全的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包括政策制定、目标设定、
职业卫生基本概念
职业卫生基本概念
职业卫生基本概念
职业卫生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对职工进行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健康的系
统科学活动。它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卫生的基本概念
职业卫生是以预防为主,通过各种措施控制工作环境和劳动过程中的
卫生有害因素,保障劳动者身心健康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工作科学。
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预防职业病和保护健康:通过卫生工程控制和吸收有害物质,改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加强职业健康监测和疾病诊断,提高职工劳动保
护意识和卫生素养。
2.提高生产效率:通过科学组织劳动和技术改造,合理安排工作方式和生产节奏,激励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效益。
二、防护对象与防护措施
防护对象是指受有害因素威胁的人群,包括从事工业生产、建筑工程、交通运输、医学、教育、科研等领域的劳动者。防护措施主要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
1.工程控制:通过在劳动场所加装局部通风设备、防护屏障、洁净室等,改变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达到减少有害物质浓度、控制有害物质扩
散的效果。
2.个体防护:通过佩戴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毒面罩、防辐射眼镜等,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
3.卫生管理:包括人员的健康监测和疾病诊断、一定的工作制度和劳动保护措施、有关职工及其家属的卫生宣传、职业卫生监测和评价等方面。
三、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
职业病是由于长期暴露于工作环境中的卫生有害因素引起的一系列身
体和精神健康问题。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有害因素的加强:采取工程控制或人员防护措施,减少或消除有害因素。
2.提高职工卫生素养:加强职工卫生教育和健康知识的普及,增强职工卫生保护意识。
职业卫生名词解释及大题 整理版
一、职业毒物总论
1、职业卫生(Occupational Health):以职业人群与作业环境为对象,旨在创造安全、卫生与高效得作业环境,提高职业生命质量(Quality of Working Life),保护劳动者健康与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从卫生学观点出发,着重研究劳动条件对职业人群健康影响得规律。
2、职业医学(Occupational Medicine):以个体为主要对象,旨在对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损害或存在潜在健康危险得个体进行早期检测、诊断、治疗与康复处理。--从临床得角度出发,着重研究职业病在个体上得发生、发展规律。
3、毒物(toxicant) 在一定条件下,外来化学物质以较小剂量即可引起机体得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此种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4、中毒(poisoning) 机体受毒物得作用引起一定程度损害而出现得疾病状态称中毒。
5、*生产性毒物(productive toxicant)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得毒物
6、*职业中毒(occupational poisoning)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毒物发生得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7、*气溶胶(Aerosol):漂浮在空气中得粉尘、烟与雾统称为气溶胶。定义:散布在气体尤其空气中得由固体或液体颗粒组成得多相系统。
8、雾(Mist): 为悬浮在空气中得液体微滴。常系蒸气冷凝或液体喷洒而成。如电镀铬时形成得铬酸雾、喷漆时得漆雾。
9、烟(Fume): 指悬浮在空气中直径小于0、1μm得固体微粒。主要为金属熔融时产生得蒸气在空气中迅速冷凝、氧化而成,如铅烟、铜烟。有机物燃烧也可形成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卫生名词解释
一、职业病: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所接触的粉尘、有毒有害、放射性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二、疑似职业病:与职业病概念相对应,即有患病现象,有可能是职业病,但是没有经过正规医疗机构的检查。
三、观察对象:粉尘作业人员健康检查发现X射线胸片有不能确定的尘肺样影响学改变,其性质和程度需要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动态的观察者。简单点说,就是肺部有一定改变,但尚未达到诊断分级起点。
四、粉尘禁忌症:是指从事粉尘作业人员接触粉尘后比一般人群耿容易患尘肺,或在接触粉尘时诱发一些其他疾病。
五、职业禁忌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在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和个人特色生理或病理状态。
六、矽肺: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至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七、职业危害因素:生产过程中及环境中产生和存在对职工健康和劳动能力产生有害作业,并导致疾病的因素。
八、粉尘:是指能够较长时间浮游在空气中的固定颗粒。
九、游离二氧化硅:岩石或矿物中没有与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相结合而呈游离状态的二氧化硅(含量越高变化越快)。
十、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u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颗粒物(直径不到人头发丝的1/20)。
十一、总粉尘浓度: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有粉尘的质量和颗粒数(每月测定2次或采用在线监测)。
十二、呼吸性粉尘浓度:粒径在5um以下能进入人体肺泡区的颗粒物。
十三、粉尘分散度:粉尘整体组成中各种粒级的尘粒所占的百分比。粉尘组成中,小于5um的尘粒所占的百分比越大,对人的危害越大,粉尘中颗粒越多,分散度越高,在空气中漂浮越长,故吸入可能性越大。
十四、职业病危害:是指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理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十五、生产性粉尘:粉尘经呼吸道吸入后,较小的粉尘颗粒可到达肺脏,到达肺脏的粉尘可沉积在肺脏。长期吸入粉尘可致煤工尘肺或矽肺,其主要病理改变以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为主。随着病情的进展,或有合并症时,可出现临床症状。临床上常见的是矽肺和煤尘肺,其症状主要有:胸闷、
气急、胸痛、咳嗽、咯痰、呼吸困难和肺气肿等。X线胸片表现可见结节和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改变。
十六、噪声听觉系统:长期接触噪声后主要引起听力下降。听力受损显示生理上的反应,后出现病例改变直至耳聋的出现,病理性耳聋是不可恢复的;神经系统:长期接触噪声后会出现神经衰弱的现象,主要有头晕、头痛、耳鸣、心悸和睡眠障碍等。心血管系统:在噪声的作用下,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发生改变,表现心理不稳,血压不稳;消化系统:出现肠胃功能紊乱,食欲减低,消瘦,胃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
十七、高温:体温调节障碍、水盐代谢失调、循环系统负荷增加、消化系统疾病增多、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肾脏负担增加,且在高温环境中,中枢神经系统运动区出现抑制,造成反应速度减慢,注意力不集中等,容易引起工伤事故发生。
十八、一氧化碳:CO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主要损害神经系统,表现为剧烈头痛、头晕、心悸等,重者昏迷、抽搐等。急性大量吸入可致迟发性脑病甚至致人死亡。
十九、硫化氢:H2S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主要损害神经、呼吸系统,刺激粘膜,表现为流泪、畏光等,吸入高浓度可立即昏迷,可致猝死。
二十、二氧化氮:属高毒物。较难溶于水的气体,吸入呼
吸道深部,对肺组织有剧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可形成肺水肿、化学性肺炎,是急性中毒的主要病变。且动物实验表明本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吸入高浓度时可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二十一、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具强烈辛辣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当粘附于皮肤、粘膜或经呼吸道吸入后,易被粘膜的湿润表面吸收,变成亚硫酸,一部分进而成为硫酸,引起人体损害。对呼吸道及眼有强烈刺激作用,表现为流泪、畏光、鼻、咽喉烧灼感及疼痛、咳嗽、胸闷、胸骨后疼痛、心悸、气短、恶心、呕吐等;大量吸入可引起喉水肿、肺水肿、声带痉挛以至窒息;长期接触低浓度二氧化硫可引起慢性损害,以慢性鼻炎、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等病理改变为常见。二氧化硫所致法定职业病为急性二氧化硫中毒。
二十二、氨: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浓度报警信号。但由于嗅觉疲劳,长期接触后对低浓度的氨会难以察觉。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吸入氨气后的中毒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喉痛、发音嘶哑。氨进入气管、支气管会引起咳嗽、咯痰、痰内有血。严重时可咯血及肺水肿,呼吸困难、咯白色或血性泡沫痰,双肺布满大、中水泡音。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闷
和胸骨后疼痛等。
急性吸入氨中毒的发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阀门爆裂等造成。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伤。其症状根据氨的浓度、吸入时间以及个人感受性等而轻重不同。
二十三、二氧化锰:过量的锰进入机体可引起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锥体外系统工业生产中急性中毒少见,若短时间吸入大量该品烟尘,可发生“金属烟热”,病人出现头痛、恶心、寒战、高热、大汗。慢性中毒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兴奋和抑制平衡失调的精神症状,重者出现中毒性精神病;锥体外系受损表现有肌张力增高、震颤、言语障碍、步态异常等。
二十四、铅:长期接触铅及其化合物会导致心悸,易激动,血象红细胞增多。铅侵犯神经系统后,出现失眠、多梦、记忆减退、疲乏,进而发展为狂躁、失明、神志模糊、昏迷,最后因脑血管缺氧而死亡。
二十五、工频电场:人接受工频电场的电磁辐射后,体内的水分子会随电磁场的方向的转换快速运动而使机体升温。如果吸收的辐射能很多,靠体温的调节来不及把吸收的热量散发出去,则会引起体温升高,并进而引发各种症状。非热效应:对非热效应的机理还了解不充分,但确实纯在,吸收的辐射能不足以引起体温升高,但却出现生物学的变化或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