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方程典型例题解析

合集下载

一元二次方程计算题及答案解析

一元二次方程计算题及答案解析

6X²-7X+1=06X²-7X=-1X²-﹙7/6﹚X+﹙7/12﹚²=-1/6﹢﹙7/12﹚²﹙X-7/12﹚²=25/144∴X-7/12=±5/12∴X1=1,X2=1/65X²-18=9X5X²-9X=18X²-1.8X=3.6﹙X-0.9﹚²=4.41∴X-.9=±2.1∴X1=3,X2=-1.24X²-3X=52解:X²-﹙3/4﹚X=13﹙X-3/8﹚²=13∴X-3/8=±29/8∴X1=4,X2 =-13/45X²=4-2X5X²+2X=4X²+0.2X=0.8﹙X+0.1﹚²=0.81X+0.1=±0.9X1=-1,X2=0.8 就这么几道,最好去百度搜索,那多1)x^2-9x+8=0 答案:x1=8 x2=1(2)x^2+6x-27=0 答案:x1=3 x2=-9(3)x^2-2x-80=0 答案:x1=-8 x2=10(4)x^2+10x-200=0 答案:x1=-20 x2=10(5)x^2-20x+96=0 答案:x1=12 x2=8(6)x^2+23x+76=0 答案:x1=-19 x2=-4(7)x^2-25x+154=0 答案:x1=14 x2=11(8)x^2-12x-108=0 答案:x1=-6 x2=18(9)x^2+4x-252=0 答案:x1=14 x2=-18(10)x^2-11x-102=0 答案:x1=17 x2=-6(11)x^2+15x-54=0 答案:x1=-18 x2=3(12)x^2+11x+18=0 答案:x1=-2 x2=-9(13)x^2-9x+20=0 答案:x1=4 x2=5(14)x^2+19x+90=0 答案:x1=-10 x2=-9(15)x^2-25x+156=0 答案:x1=13 x2=12(16)x^2-22x+57=0 答案:x1=3 x2=19(17)x^2-5x-176=0 答案:x1=16 x2=-11(18)x^2-26x+133=0 答案:x1=7 x2=19(19)x^2+10x-11=0 答案:x1=-11 x2=1(20)x^2-3x-304=0 答案:x1=-16 x2=19(21)x^2+13x-140=0 答案:x1=7 x2=-20(22)x^2+13x-48=0 答案:x1=3 x2=-16(24)x^2+28x+171=0 答案:x1=-9 x2=-19(25)x^2+14x+45=0 答案:x1=-9 x2=-5(26)x^2-9x-136=0 答案:x1=-8 x2=17(27)x^2-15x-76=0 答案:x1=19 x2=-4(28)x^2+23x+126=0 答案:x1=-9 x2=-14(29)x^2+9x-70=0 答案:x1=-14 x2=5(30)x^2-1x-56=0 答案:x1=8 x2=-7(31)x^2+7x-60=0 答案:x1=5 x2=-12(32)x^2+10x-39=0 答案:x1=-13 x2=3(33)x^2+19x+34=0 答案:x1=-17 x2=-2(34)x^2-6x-160=0 答案:x1=16 x2=-10(35)x^2-6x-55=0 答案:x1=11 x2=-5(36)x^2-7x-144=0 答案:x1=-9 x2=16(37)x^2+20x+51=0 答案:x1=-3 x2=-17(38)x^2-9x+14=0 答案:x1=2 x2=7(39)x^2-29x+208=0 答案:x1=16 x2=13(40)x^2+19x-20=0 答案:x1=-20 x2=1(41)x^2-13x-48=0 答案:x1=16 x2=-3(42)x^2+10x+24=0 答案:x1=-6 x2=-4(43)x^2+28x+180=0 答案:x1=-10 x2=-18(44)x^2-8x-209=0 答案:x1=-11 x2=19(46)x^2+7x+6=0 答案:x1=-6 x2=-1(47)x^2+16x+28=0 答案:x1=-14 x2=-2(48)x^2+5x-50=0 答案:x1=-10 x2=5(49)x^2+13x-14=0 答案:x1=1 x2=-14(50)x^2-23x+102=0 答案:x1=17 x2=6(51)x^2+5x-176=0 答案:x1=-16 x2=11(52)x^2-8x-20=0 答案:x1=-2 x2=10(53)x^2-16x+39=0 答案:x1=3 x2=13(54)x^2+32x+240=0 答案:x1=-20 x2=-12(55)x^2+34x+288=0 答案:x1=-18 x2=-16(56)x^2+22x+105=0 答案:x1=-7 x2=-15(57)x^2+19x-20=0 答案:x1=-20 x2=1(58)x^2-7x+6=0 答案:x1=6 x2=1(59)x^2+4x-221=0 答案:x1=13 x2=-17(60)x^2+6x-91=0 答案:x1=-13 x2=7(61)x^2+8x+12=0 答案:x1=-2 x2=-6(62)x^2+7x-120=0 答案:x1=-15 x2=8(63)x^2-18x+17=0 答案:x1=17 x2=1(64)x^2+7x-170=0 答案:x1=-17 x2=10(65)x^2+6x+8=0 答案:x1=-4 x2=-2(66)x^2+13x+12=0 答案:x1=-1 x2=-12(68)x^2+11x-42=0 答案:x1=3 x2=-14(69)x^20x-289=0 答案:x1=17 x2=-17(70)x^2+13x+30=0 答案:x1=-3 x2=-10(71)x^2-24x+140=0 答案:x1=14 x2=10(72)x^2+4x-60=0 答案:x1=-10 x2=6(73)x^2+27x+170=0 答案:x1=-10 x2=-17(74)x^2+27x+152=0 答案:x1=-19 x2=-8(75)x^2-2x-99=0 答案:x1=11 x2=-9(76)x^2+12x+11=0 答案:x1=-11 x2=-1(77)x^2+17x+70=0 答案:x1=-10 x2=-7(78)x^2+20x+19=0 答案:x1=-19 x2=-1(79)x^2-2x-168=0 答案:x1=-12 x2=14(80)x^2-13x+30=0 答案:x1=3 x2=10(81)x^2-10x-119=0 答案:x1=17 x2=-7(82)x^2+16x-17=0 答案:x1=1 x2=-17(83)x^2-1x-20=0 答案:x1=5 x2=-4(84)x^2-2x-288=0 答案:x1=18 x2=-16(85)x^2-20x+64=0 答案:x1=16 x2=4(86)x^2+22x+105=0 答案:x1=-7 x2=-15(87)x^2+13x+12=0 答案:x1=-1 x2=-12(88)x^2-4x-285=0 答案:x1=19 x2=-15(90)x^2-17x+16=0 答案:x1=1 x2=16(91)x^2+3x-4=0 答案:x1=1 x2=-4(92)x^2-14x+48=0 答案:x1=6 x2=8(93)x^2-12x-133=0 答案:x1=19 x2=-7(94)x^2+5x+4=0 答案:x1=-1 x2=-4(95)x^2+6x-91=0 答案:x1=7 x2=-13(96)x^2+3x-4=0 答案:x1=-4 x2=1(97)x^2-13x+12=0 答案:x1=12 x2=1(98)x^2+7x-44=0 答案:x1=-11 x2=4(99)x^2-6x-7=0 答案:x1=-1 x2=7 (100)x^2-9x-90=0 答案:x1=15 x2=-6 (101)x^2+17x+72=0 答案:x1=-8 x2=-9 (102)x^2+13x-14=0 答案:x1=-14 x2=1 (103)x^2+9x-36=0 答案:x1=-12 x2=3 (104)x^2-9x-90=0 答案:x1=-6 x2=15 (105)x^2+14x+13=0 答案:x1=-1 x2=-13 (106)x^2-16x+63=0 答案:x1=7 x2=9 (107)x^2-15x+44=0 答案:x1=4 x2=11 (108)x^2+2x-168=0 答案:x1=-14 x2=12 (109)x^2-6x-216=0 答案:x1=-12 x2=18 (110)x^2-6x-55=0 答案:x1=11 x2=-5。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典型例题及解析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典型例题及解析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典型例题及解析1.以配方法解3x2+4x+1 = 0时,我们可得出下列哪一个方程式( )A.(x+2) 2= 3 B.(3x+)2 =C.(x+)2 =D.(x+)2 =答案:D说明:先将方程3x2+4x+1 = 0的二次项系数化为1,即得x2+x+= 0,再变形得x2+x+()2 =()2−,即(x+)2 =,答案为D.2.想将x2+x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应该加上下列那一个数( )A. B. C.D.答案:D说明:题目所给的式子中x2系数为1,因此,要将它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只需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即,所以答案为D.3.下列方程中,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的是( )A.x2−9x+100 = 0 B.5x2+7x+5 = 0C.16x2−24x+9 = 0 D.2x2+3x−4 = 0答案:D说明:方程x2−9x+100 = 0中b2−4ac = 81−400<0;方程5x2+7x+5 = 0中b2−4ac = 49−4×5×5 = 49−100<0;方程16x2−24x+9 = 0中b2−4ac = 576−4×16×9 = 0;方程2x2+3x−4 = 0中b2−4ac = 9+32 = 41>0,所以方程2x2 = 3x−4 =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选D.4.下列方程中,有两个相等实数根的是( )A.4(x−1)2−49 = 0 B.(x−2)(x−3)+(3−x) = 0C.x2+(2+1)x+2= 0 D.x(x−)+1 = 0答案:B说明:A中方程整理为一般形式为4x2−8x−45 = 0,这里b2−4ac = 64+720 = 784>0;B中方程整理为一般形式为:x2−6x+9 = 0,这里b2−4ac = 36−36 = 0;C中方程b2−4ac = 21+4−8= 21−4>0;D中方程整理为一般形式为x2−x+1 = 0,这里b2−4ac = 5−4 = 1>0;所以只有方程(x−2)(x−3)+(3−x) = 0有两个相等实数根,答案为B.5.下列方程4x2−3x−1 = 0,5x2−7x+2 = 0,13x2−15x+2 = 0中,有一个公共解是( )A.x =B.x = 2 C.x = 1 D.x = −1 答案:C说明:方程4x2−3x−1 = 0可变形为(4x+1)(x−1) = 0,方程5x2−7x+2 = 0可变形为(x−1)(5x−2) = 0,方程13x2−15x+2 = 0可变形为(x−1)(13x+2) = 0,所以这三个方程的公共解为x = 1,答案为C.6.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1)(x+4)2−(2x−1)2 = 0(2)x2−16x−4 = 0(3)2x2−3x−6 = 0(4)(x−2)2 = 256(5)(2t+3)2 = 3(2t+3)(6)(3−y)2+y2 = 9(7)(1+)x2−(1−)x = 0解:(1)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方程变形为[(x+4)+(2x−1)][(x+4)−(2x−1)] = 0,化简后即3(x+1)(5−x) = 0,因此,可求得x1 = −1,x2 = 5.(2)用配方法,方程可变形为(x−8)2 = 68,两边开方化简可得x = 8±2(3)用公式法,b2− 4ac = (−3)2−4×2×(−6) = 57,所以x =(4)方程两边直接开方,得x−2 = ±16,即x1 = 18,x2 = −14(5)方程可化为(2t+3)(2t+3−3) = 0,即2t(2t+3) = 0,解得t1 = 0,t2 = −(6)方程变形为(y−3)2+y2−9 = 0,(y−3)[(y−3)+(y+3)] = 0,即2y(y−3) = 0,解得y1 = 0,y2 = 3(7)用因式分解法,方程可变形为x[(1+)x−1+] = 0,所以x1 = 0,x2 === 2−3扩展资料一元二次方程,数学史上的一场论战中世纪的欧洲,代数学的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的状态,其真正的起步,始于公元1535年的一场震动数学界的论战.大家知道,尽管在古代的巴比伦或古代的中国,都已掌握了某些类型一元二次方程解法.但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解法,却是由中亚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于公元825年给出的.花拉子米是把方程x2+px+q = 0配方后改写为:的形式,从而得出了方程的两个根为:在欧洲,被誉为“代数学鼻祖”的古希腊的丢番图,虽然也曾得到过类似的式子,但由于丢番图认定只有根式下的数是一个完全平方数,且根为正数时,方程才算有解,因而数学史上都认为阿尔·花拉子米为求得一元二次方程一般解的第一人.花拉子米之后,许多数学家都致力于三次方程公式解的探求,但在数百年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除了取得个别方程的特解外,都没有人取得实质性进展,许多人因此怀疑这样的公式解根本不存在!话说当时意大利的波伦亚大学,有一位叫费洛的数学教授,也潜心于三次方程公式解这一当时世界难题的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公元1505年,费洛宣布自己已经找到了形如x3 + px = q方程的一个特别情形的解法,但他没有公开自己的成果,为的是能在一次国际性的数学竞赛中一放光彩.遗憾的是,费洛没能等到一个显示自己的才华的机会就抱恨逝去,临死前他把自己的方法传给了得意门生,威尼斯的佛罗雷都斯.现在话转另外一头,在意大利北部的布里西亚,有一个颇有名气的年轻人,叫塔塔里亚(Nicolo Tartaglia,1500-1557),此人从小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在数学方面表现出超人的才华,尤其是他发表的一些论文,思路奇特,见地高远,因而一时间名闻遐迩.塔塔里亚自学成才自然受到了当时一些习惯势力的歧视,公元1530年,当时布里西亚的一些人公开向塔塔里亚发难,提出以下两道具有挑战性的问题:(1)求一个数,其立方加上平方的3倍等于5;(2)求三个数,其中第二个数比第一个数大2,第三个数又比第二个数大2,它们的积为1000.读者不难知道,对第一个问题,若令所求数为x,则依题意有:x3+3x2 = 5而对第二个问题,令第一个数为x,则第二、三数分别为x+2,x+4,于是依题意有:x(x+2)(x+4)=1000化简后x3+6x2+8x−1000 = 0以上是两道三次方程的求解问题,塔塔里亚求出了这两道方程的实根,从而赢得了这场挑战,并为此名声大震!消息传到了波伦亚,费洛的门生佛罗雷都斯心中顿感震怒,他无法容忍一个不登大雅之堂的小人物与他平起平坐!于是双方商定,在1535年2月22日,于意大利的米兰,公开举行数学竞赛,各出30道问题,在两小时内决定胜负.赛期渐近,塔塔里亚因自己毕竟是自学出身而感到有些紧张.他想:佛罗雷都斯是费洛的得意弟子,难保他不会拿解三次方程来对付自己,那么自己所掌握的一类方法与费洛的解法究竟相距多远呢?他苦苦思索着,脑海中的思路不断进行着各种新的组合,这些新的组合终于撞击出灵感的火花,在临赛前八天,塔塔里亚终于找到了解三次方程的新方法,为此他欣喜若狂,并充分利用剩下的八天时间,一面熟练自己的新方法,一面精心构造了30道只有运用新方法才能解出的问题.2月22日那天,米兰的大教堂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大家翘首等待着竞赛的到来.比赛开始了,双方所出的30道题都是令人眩目的三次方程问题,但见塔塔里亚从容不迫,运笔如飞,在不到两小时的时间内,解完了的佛罗雷都斯的全部问题.与此同时,佛罗雷都斯却提笔拈纸,望题兴叹,一筹莫展,终于以0:30败下阵来!消息传出,数学界为之震动.在米兰市有一个人坐不住了,他就是当时驰名欧洲的医生卡当(Girolamo Cardano,1501-1576).卡当其人,不仅医术颇高,而且精于数学.他也潜心于三次方程的解法,但无所获.所以听到塔塔里亚已经掌握三次方程的解法时,满心希望能分享这一成果.然而当时的塔塔里亚已经誉满欧洲,所以并不打算把自己的成果立即发表,而醉心于完成《几何原本》的巨型译作.对众多的求教者,则一概拒之门外.当过医生的卡当,熟谙心理学的要领,软缠硬磨,终于使自己成了唯一的例外.公元1539年,塔塔利亚终于同意把秘诀传授给他,但有一个条件,就是要严守发现的秘密.然而卡当实际上没有遵守这一诺言.公元1545年,他用自己的名字发表了《大法》一书,书中介绍了不完全三次方程的解法,并写道:“大约30年前,波伦亚的费洛就发现了这一法则,并传授给威尼斯的佛罗雷都斯,后者曾与塔塔里亚进行过数学竞赛,塔塔里亚也发现了这一方法.在我的恳求下,塔塔里亚把方法告诉了我,但没有给出证明.借助于此,我找到了若干证明,因其十分困难,特叙述如下.”卡当指出:对不完全三次方程x3+px+q = 0,公式给出了它的解,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卡当公式.《大法》发表第二年,塔塔里亚发表了的《种种疑问及发明》一文,谴责卡当背信弃义,并要求在米兰与卡当公开竞赛,一决雌雄.然而到比赛那一天,出阵的并非卡当本人,而是他的天才学生斐拉里(Ferrari L.,1522-1565),此时斐拉里,风华正茂,思维敏捷,他不仅掌握了解三次方程的全部要领,而且发现了一般四次方程的极为巧妙的解法.塔塔里亚自然不是他的对手,终于狼狈败退,并因此番挫折,心神俱伤,于公元1557年溘然与世长辞!没想到,正是这场震动数学界的论战,使沉沦了一千三百多年的欧洲代数学,揭开了划时代的新篇章!。

专题72 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应用中的最值问题(解析版)

专题72 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应用中的最值问题(解析版)

专题72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应用中的最值问题【应用呈现】1、近年来,某县为发展教育事业,加大了对教育经费的投入,2009年投入6000万元,2011年投入8640万元.(1)求2009年至2011年该县投入教育经费的年平均增长率;(2)该县预计2012年投入教育经费不低于9500万元,若继续保持前两年的平均增长率,该目标能否实现?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解:(1)设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率为x .60002)1(x +=8640,2)1(x +=1.44,∵1+x >0,∴1+x=1.2,x=20%.答: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率为20%;(2)2012年该县教育经费为8640×(1+20%)=10368(万元)>9500万元.故能实现目标.2、如图,要建造一个四边形花圃ABCD ,要求AD 边靠墙,CD ⊥AD ,AD ∥BC ,AB ∶CD =5∶4,且三边的总长为20m .设AB 的长为5x m .(1)请求AD 的长;(用含字母x 的式子表示)(2)若该花圃的面积为50m 2,且周长不大于30m ,求AB 的长.解:(1)作BH ⊥AD 于点H ,则AH =3x ,由BC =DH =20-9x 得AD =20-6x (2)由2(20-9x )+3x +9x ≤30得x ≥53,由12[(20-9x )+(20-6x )]×4x =50得3x 2-8x +5=0,∴x 1=53,x 2=1(舍去),∴5x =253.答:AB 的长为253米【方法总结】一、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求解1、已知x 、y 为实数,且满足x y m ++=5,xy ym mx ++=3,求实数m 最大值与最小值。

解:由题意得x y m xy m x y m m m m +=-=-+=--=-+⎧⎨⎩5335532()()所以x 、y 是关于t 的方程t m t m m 225530--+-+=()()的两实数根,所以∆=----+≥[()]()5453022m m m 即3101302m m --≤解得-≤≤1133m m 的最大值是133,m 的最小值是-1。

一元二次方程经典例题及详细解答

一元二次方程经典例题及详细解答

一、概述二、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配方法2.公式法四、一元二次方程的经典例题及详细解答1.例题一2.例题二3.例题三五、总结概述一元二次方程是数学中常见的代数方程,它的解法丰富多样,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解法,以及一些经典例题的详细解答。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是指形式为ax²+bx+c=0的方程,其中a≠0,x是未知数,a、b、c均为已知系数。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²+bx+c=0,其中a、b、c是常数,且a≠0。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主要包括两种:配方法和公式法。

1.配方法配方法也称补全平方法,是指利用平方公式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个完全平方式。

这种方法常用于一元二次方程系数a=1的情况。

2.公式法公式法是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来解方程,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0的根可以用公式x1,2=(-b±√(b²-4ac))/(2a)求得。

一元二次方程的经典例题及详细解答下面将结合具体的例题,详细解答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题过程。

1.例题一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²-5x+6=0,求方程的根。

解:根据公式法,将方程的系数代入求根公式x1,2=(-b±√(b²-4ac))/(2a)中,得到:x1,2=(5±√(5²-4*1*6))/(2*1)= (5±√1)/2即x1=3,x2=2。

所以方程的根为x1=3,x2=2。

2.例题二已知一元二次方程2x²-7x+3=0,求方程的根。

解:同样使用公式法,将方程的系数代入求根公式x1,2=(-b±√(b²-4ac))/(2a)中,得到:x1,2=(7±√(7²-4*2*3))/(2*2)即x1=3/2,x2=2。

所以方程的根为x1=3/2,x2=2。

第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真题训练】(解析版)

第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真题训练】(解析版)

人教版2020年第一单元《一元二次方程》真题再现一.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共2小题)1.(2019•兰州)x =1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ax +2b =0的解,则2a +4b =( )A .﹣2B .﹣3C .﹣1D .﹣6【分析】先把x =1代入方程x 2+ax +2b =0得a +2b =﹣1,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2a +4b 的值.【解答】解:把x =1代入方程x 2+ax +2b =0得1+a +2b =0,所以a +2b =﹣1,所以2a +4b =2(a +2b )=2×(﹣1)=﹣2.故选:A .2.(2016•攀枝花)若x =﹣2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3ax ﹣a 2=0的一个根,则a 的值为( ) A .﹣1或4 B .﹣1或﹣4 C .1或﹣4D .1或4 【分析】把x =﹣2代入已知方程,列出关于a 的新方程,通过解新方程可以求得a 的值.【解答】解:根据题意,将x =﹣2代入方程x 2+23ax ﹣a 2=0,得: 4﹣3a ﹣a 2=0,即a 2+3a ﹣4=0,左边因式分解得:(a ﹣1)(a +4)=0,∴a ﹣1=0,或a +4=0,解得:a =1或﹣4,故选:C .二.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共1小题)3.(2019•南通)用配方法解方程x 2+8x +9=0,变形后的结果正确的是( )A .(x +4)2=﹣9B .(x +4)2=﹣7C .(x +4)2=25D .(x +4)2=7【分析】方程移项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配方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方程x 2+8x +9=0,整理得:x 2+8x =﹣9,配方得:x 2+8x +16=7,即(x +4)2=7,故选:D .三.根的判别式(共5小题)4.(2020•自贡)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2x +2=0有两个相等实数根,则a 的值为( )A .21B .﹣21C .1D .﹣1【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根的判别式△=0,即可得出关于a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a 的值.【解答】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2x +2=0有两个相等实数根,∴()⎩⎨⎧=⨯⨯--=∆≠024202a a , ∴a =21. 故选:A .5.(2020•湖州)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bx ﹣1=0,则下列关于该方程根的判断,正确的是(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没有实数根D.实数根的个数与实数b的取值有关【分析】先计算出判别式的值,再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判断△>0,然后利用判别式的意义对各选项进行判断.【解答】解:∵△=b2﹣4×(﹣1)=b2+4>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选:A.6.(2020•铜仁市)已知m、n、4分别是等腰三角形(非等边三角形)三边的长,且m、n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6x+k+2=0的两个根,则k的值等于()A.7B.7或6C.6或﹣7D.6【分析】当m=4或n=4时,即x=4,代入方程即可得到结论,当m=n时,即△=(﹣6)2﹣4×(k+2)=0,解方程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当m=4或n=4时,即x=4,∴方程为42﹣6×4+k+2=0,解得:k=6,当m=n时,即△=(﹣6)2﹣4×(k+2)=0,解得:k=7,综上所述,k的值等于6或7,故选:B.7.(2020•黔西南州)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2x+1=0有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A.m<2B.m≤2C.m<2且m≠1D.m≤2且m≠1【分析】根据二次项系数非零及根的判别式△≥0,即可得出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之即可得出m 的取值范围.【解答】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 ﹣1)x 2﹣2x +1=0有实数根,∴()⎩⎨⎧≥-⨯⨯-=∆≠-01142012m m ,解得:m ≤2且m ≠1.故选:D .8.(2018•鄂州)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3k +3)x +2k 2+4k +2=0(1)求证:无论k 为何值,原方程都有实数根;(2)若该方程的两实数根x 1、x 2为一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之长,且x 1x 2+2x 1+2x 2=36,求k 值及该菱形的面积.【分析】(1)根据根的判别式的意义得到当△=[﹣(3k +3)]2﹣4(4k +2)≥0时,方程有实数根;(2)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x 1+x 2=3k +3,x 1x 2=4k +2,则代入所求的代数式进行求值;然后根据菱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1)证明:根据题意得:△=[﹣(3k +3)]2﹣4(2k 2+4k +2)=(k +1)2.∵无论k 为何值,总有(k +1)2≥0,∴无论k 为何值,原方程都有实数根;(2)∵关于x 的方程x 2﹣(3k +3)x +2k 2+4k +2=0的两实数根是x 1、x 2,∴x 1+x 2=3k +3,x 1x 2=2k 2+4k +2,∴由x 1x 2+2x 1+2x 2=36,得2k 2+4k +2+2(3k +3)=36,整理,得(k +7)(k ﹣2)=0.解得k 1=﹣7(舍去),k 2=2. ∴21x 1x 2=21×2(k +1)2=(2+1)2=9. 即菱形的面积是9.四.根与系数的关系(共5小题)9.(2020•黔东南州)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5x﹣m=0的一个根是2,则另一个根是()A.﹣7B.7C.3D.﹣3【分析】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设另一个根为x,则x+2=﹣5,解得x=﹣7.故选:A.10.(2020•遵义)已知x1,x2是方程x2﹣3x﹣2=0的两根,则x12+x22的值为()A.5B.10C.11D.13【分析】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x1+x2=3,x1x2=﹣2,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得到x12+x22=(x1+x2)2﹣2x1x2,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1+x2=3,x1x2=﹣2,所以x12+x22=(x1+x2)2﹣2x1x2=32﹣2×(﹣2)=13.故选:D.11.(2019•遵义)一元二次方程x2﹣3x+1=0的两个根为x1,x2,则x12+3x2+x1x2﹣2的值是()A.10B.9C.8D.7【分析】先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得到x12=3x1﹣1,则x12+3x2+x1x2﹣2=3(x1+x2)+x1x2﹣3,接着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x1+x2=3,x1x2=1,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解答】解:∵x1为一元二次方程x2﹣3x+1=0的根,∴x12﹣3x1+1=0,∴x 12=3x 1﹣1,∴x 12+3x 2+x 1x 2﹣2=3x 1﹣1+3x 2+x 1x 2﹣2=3(x 1+x 2)+x 1x 2﹣3,根据题意得x 1+x 2=3,x 1x 2=1,∴x 12+3x 2+x 1x 2﹣2=3×3+1﹣3=7.故选:D .12.(2019•绥化)已知关于x 的方程kx 2﹣3x +1=0有实数根.(1)求k 的取值范围;(2)若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 1和x 2,当x 1+x 2+x 1x 2=4时,求k 的值.【分析】(1)分k =0及k ≠0两种情况考虑:当k =0时,原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通过解方程可求出方程的解,进而可得出k =0符合题意;当k ≠0时,由根的判别式△≥0可得出关于k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之即可得出k 的取值范围.综上,此问得解;(2)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出x 1+x 2=k 3,x 1x 2=k1,结合x 1+x 2+x 1x 2=4可得出关于k 的分式方程,解之经检验后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当k =0时,原方程为﹣3x +1=0,解得:x =31, ∴k =0符合题意;当k ≠0时,原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该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3)2﹣4×k ×1≥0,解得:k ≤49. 综上所述,k 的取值范围为k ≤49.(2)∵x 1和x 2是方程kx 2﹣3x +1=0的两个根,x 1+x 2=k 3,x 1x 2=k1. ∵x 1+x 2+x 1x 2=4, ∴k 3+k1=4, 解得:k =1,经检验,k =1是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k 的值为1.13.(2019•巴中)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m +1)x +m 2﹣1=0有两不相等的实数根. ①求m 的取值范围.②设x 1,x 2是方程的两根且x 12+x 22+x 1x 2﹣17=0,求m 的值.【分析】①根据“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m +1)x +m 2﹣1=0有两不相等的实数根”,结合判别式公式,得到关于m 的不等式,解之即可,②根据“x 1,x 2是方程的两根且x 12+x 22+x 1x 2﹣17=0”,结合根与系数的关系,列出关于m 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结合(1)的结果,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①根据题意得:△=(2m +1)2﹣4(m 2﹣1)>0, 解得:45 >m , ②根据题意得:x 1+x 2=﹣(2m +1),x 1x 2=m 2﹣1,x 12+x 22+x 1x 2﹣17()()()17112172221221=---+=--+=m m x x x x 解得:m 1=35,m 2=﹣3(不合题意,舍去), ∴m 的值为35. 五.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共3小题)14.(2020•衢州)某厂家2020年1~5月份的口罩产量统计如图所示.设从2月份到4月份,该厂家口罩产量的平均月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A .180(1﹣x )2=461B .180(1+x )2=461C .368(1﹣x )2=442D .368(1+x )2=442 【分析】本题为增长率问题,一般用增长后的量=增长前的量×(1+增长率),如果设这个增长率为x ,根据“2月份的180万只,4月份的利润将达到461万只”,即可得出方程.【解答】解:从2月份到4月份,该厂家口罩产量的平均月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可得方程:180(1+x )2=461,故选:B .15.(2020•遵义)如图,把一块长为40cm ,宽为30cm的矩形硬纸板的四角剪去四个相同小正方形,然后把纸板的四边沿虚线折起,并用胶带粘好,即可做成一个无盖纸盒.若该无盖纸盒的底面积为600cm2,设剪去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cm,则可列方程为()A.(30﹣2x)(40﹣x)=600B.(30﹣x)(40﹣x)=600C.(30﹣x)(40﹣2x)=600D.(30﹣2x)(40﹣2x)=600【分析】设剪去小正方形的边长是x cm,则纸盒底面的长为(40﹣2x)cm,宽为(30﹣2x)cm,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结合纸盒的底面积是600cm2,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此题得解.【解答】解:设剪去小正方形的边长是x cm,则纸盒底面的长为(40﹣2x)cm,宽为(30﹣2x)cm,根据题意得:(30﹣2x)(40﹣2x)=600.故选:D.16.(2019•日照)某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某企业一月份的营业额是1000万元,月平均增长率相同,第一季度的总营业额是3990万元.若设月平均增长率是x,那么可列出的方程是()A.1000(1+x)2=3990B.1000+1000(1+x)+1000(1+x)2=3990C.1000(1+2x)=3990D.1000+1000(1+x)+1000(1+2x)=3990【分析】设月平均增长的百分率是x,则该超市二月份的营业额为1000(1+x)万元,三月份的营业额为1000(1+x)2万元,根据该超市第一季度的总营业额是3990万元,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此题得解.【解答】解:设月平均增长的百分率是x,则该超市二月份的营业额为1000(1+x)万元,三月份的营业额为1000(1+x)2万元,依题意,得1000+1000(1+x )+1000(1+x )2=3990.故选:B .六.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共3小题)17.(2019•徐州)如图,有一块矩形硬纸板,长30cm ,宽20cm .在其四角各剪去一个同样的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部分折起,可制成一个无盖长方体盒子.当剪去正方形的边长取何值时,所得长方体盒子的侧面积为200cm 2?【分析】设剪去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 ,则做成无盖长方体盒子的底面长为(30﹣2x )cm ,宽为(20﹣2x )cm ,高为x cm ,根据长方体盒子的侧面积为200cm 2,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较小值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设剪去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 ,则做成无盖长方体盒子的底面长为(30﹣2x )cm ,宽为(20﹣2x )cm ,高为x cm ,依题意,得:2×[(30﹣2x )+(20﹣2x )]x =200,整理,得:2x 2﹣25x +50=0,解得:x 1=25,x 2=10. 当x =10时,20﹣2x =0,不合题意,舍去. 答:当剪去正方形的边长为25cm 时,所得长方体盒子的侧面积为200cm 2. 18.(2019•东营)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高公司经济效益,某公司决定对近期研发出的一种电子产品进行降价促销,使生产的电子产品能够及时售出,根据市场调查:这种电子产品销售单价定为200元时,每天可售出300个;若销售单价每降低1元,每天可多售出5个.已知每个电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100元,问这种电子产品降价后的销售单价为多少元时,公司每天可获利32000元?【分析】设降价后的销售单价为x元,则降价后每天可售出[300+5(200﹣x)]个,根据总利润=每个产品的利润×销售数量,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设降价后的销售单价为x元,则降价后每天可售出[300+5(200﹣x)]个,依题意,得:(x﹣100)[300+5(200﹣x)]=32000,整理,得:x2﹣360x+32400=0,解得:x1=x2=180.180<200,符合题意.答:这种电子产品降价后的销售单价为180元时,公司每天可获利32000元.19.(2019•广州)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加速推进,广东省正加速布局以5G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据统计,目前广东5G基站的数量约1.5万座,计划到2020年底,全省5G基站数是目前的4倍,到2022年底,全省5G基站数量将达到17.34万座.(1)计划到2020年底,全省5G基站的数量是多少万座?(2)按照计划,求2020年底到2022年底,全省5G基站数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分析】(1)2020年全省5G基站的数量=目前广东5G基站的数量×4,即可求出结论;(2)设2020年底到2022年底,全省5G基站数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2020年底及2022年底全省5G基站数量,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正值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1.5×4=6(万座).答:计划到2020年底,全省5G基站的数量是6万座.(2)设2020年底到2022年底,全省5G基站数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依题意,得:6(1+x)2=17.34,解得:x1=0.7=70%,x2=﹣2.7(舍去).答:2020年底到2022年底,全省5G基站数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70%.。

高中数学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典型例题(带答案)

高中数学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典型例题(带答案)

高中数学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典型例题单选题1、已知a,b为正实数,且a+b=6+1a +9b,则a+b的最小值为()A.6B.8C.9D.12答案:B分析:根据题意,化简得到(a+b)2=(6+1a +9b)(a+b)=6(a+b)+10+ba+9ab,结合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由题意,可得(a+b)2=(6+1a +9b)(a+b)=6(a+b)+10+ba+9ab≥6(a+b)+16,则有(a+b)2−6(a+b)−16≥0,解得a+b≥8,当且仅当a=2,b=6取到最小值8.故选:B.2、某工厂近期要生产一批化工试剂,经市场调查得知,生产这批试剂的成本分为以下三个部分:①生产1单位试剂需要原料费50元;②支付所有职工的工资总额由7500元的基本工资和每生产1单位试剂补贴20元组成;③后续保养的费用是每单位(x+600x−30)元(试剂的总产量为x单位,50≤x≤200),则要使生产每单位试剂的成本最低,试剂总产量应为()A.60单位B.70单位C.80单位D.90单位答案:D分析:设生产每单位试剂的成本为y,求出原料总费用,职工的工资总额,后续保养总费用,从而表示出y,然后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最值即可.解:设每生产单位试剂的成本为y,因为试剂总产量为x单位,则由题意可知,原料总费用为50x元,职工的工资总额为7500+20x元,后续保养总费用为x(x+600x−30)元,则y=50x+7500+20x+x2−30x+600x =x+8100x+40≥2√x⋅8100x+40=220,当且仅当x=8100x,即x=90时取等号,满足50≤x≤200,所以要使生产每单位试剂的成本最低,试剂总产量应为90单位.故选:D.3、不等式−x2+3x+18<0的解集为()A.{x|x>6或x<−3}B.{x|−3<x<6}C.{x|x>3或x<−6}D.{x|−6<x<3}答案:A分析:根据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求解即可.−x2+3x+18<0可化为x2−3x−18>0,即(x−6)(x+3)>0,即x>6或x<−3.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x|x>6或x<−3}.故选:A4、已知正实数a、b满足1a +1b=m,若(a+1b)(b+1a)的最小值为4,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A.{2}B.[2,+∞)C.(0,2]D.(0,+∞)答案:B分析:由题意可得(a+1b )(b+1a)=ab+1ab+2≥2√ab1ab+2=4,当ab=1ab,即ab=1时等号成立,所以有b=1a ,将1a+1b=m化为a+1a=m,再利用基本不等式可求得m的范围.解:因为a,b为正实数,(a+1b )(b+1a)=ab+1ab+2≥2√ab1ab+2=4,当ab=1ab,即ab=1时等号成立,此时有b=1a,又因为1a +1b=m,所以a+1a=m,由基本不等式可知a+1a≥2(a=1时等号成立),所以m ≥2. 故选:B.5、已知a,b ∈R 且满足{1≤a +b ≤3−1≤a −b ≤1,则4a +2b 的取值范围是( )A .[0,12]B .[4,10]C .[2,10]D .[2,8] 答案:C分析:设4a +2b =A (a +b )+B (a −b ),求出A ,B 结合条件可得结果. 设4a +2b =A (a +b )+B (a −b ),可得{A +B =4A −B =2,解得{A =3B =1,4a +2b =3(a +b )+a −b ,因为{1≤a +b ≤3−1≤a −b ≤1可得{3≤3(a +b )≤9−1≤a −b ≤1,所以2≤4a +2b ≤10. 故选:C.6、关于x 的不等式(x −a )(x −3)>0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1<x <1,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1B .a <0C .a ≥2D .a ≥1 答案:D分析:由题意可知,(−1,1)是不等式(x −a )(x −3)>0解集的一个真子集,然后对a 与3的大小关系进行分类讨论,求得不等式的解集,利用集合的包含关系可求得实数a 的取值范围. 由题可知(−1,1)是不等式(x −a )(x −3)>0的解集的一个真子集.当a =3时,不等式(x −a )(x −3)>0的解集为{x |x ≠3},此时(−1,1){x |x ≠3}; 当时,不等式(x −a )(x −3)>0的解集为(−∞,3)∪(a,+∞), ∵(−1,1)(−∞,3),合乎题意;当a <3时,不等式(x −a )(x −3)>0的解集为(−∞,a )∪(3,+∞), 由题意可得(−1,1)(−∞,a ),此时1≤a <3. 综上所述,a ≥1. 故选:D.3a小提示:本题考查利用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参数,同时也考查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7、已知函数y =ax 2+2bx −c(a >0)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2,0)、B (6,0)两点,则不等式cx 2+2bx −a <0 的解集为( )A .(−6,−2)B .(−∞,16)∪(12,+∞) C .(−12,−16)D .(−∞,−12)∪(−16,+∞)答案:D解析:利用函数图象与x 的交点,可知ax 2+2bx −c =0(a >0)的两个根分别为x 1=2或x 2=6,再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转化为b =−4a ,c =−12a ,最后代入不等式cx 2+2bx −a <0,求解集. 由条件可知ax 2+2bx −c =0(a >0)的两个根分别为x 1=2或x 2=6, 则2+6=−2b a,2×6=−ca,得b =−4a ,c =−12a ,∴cx 2+2bx −a <0⇔−12ax 2−8ax −a <0, 整理为:12x 2+8x +1>0⇔(2x +1)(6x +1)>0, 解得:x >−16或x <−12,所以不等式的解集是(−∞,−12)∪(−16,+∞).故选:D小提示:思路点睛:本题的关键是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表示b =−4a ,c =−12a ,再代入不等式cx 2+2bx −a <0化简后就容易求解. 8、a,b,c 是不同时为0的实数,则ab+bc a 2+2b 2+c 2的最大值为( )A .12B .14C .√22D .√32答案:A分析:对原式变形,两次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即可. 若要使ab+bc a 2+2b 2+c 2最大,则ab,bc 均为正数,即a,b,c 符号相同,不妨设a,b,c 均为正实数,则ab+bc a 2+2b 2+c 2=a+c a 2+c 2b+2b≤2√a 2+c 2b×2b=(22)=12√a 2+2ac+c 22(a 2+c 2)=12√12+ac a 2+c 2≤12√12+2√a 2×c2=12, 当且仅当a 2+c 2b=2b ,且a =c 取等,即取等号,即则ab+bca 2+2b 2+c 2的最大值为12, 故选:A .小提示:易错点睛: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注意其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 (1)“一正二定三相等”“一正”就是各项必须为正数;(2)“二定”就是要求和的最小值,必须把构成和的二项之积转化成定值;要求积的最大值,则必须把构成积的因式的和转化成定值;(3)“三相等”是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必须验证等号成立的条件,若不能取等号则这个定值就不是所求的最值,这也是最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注意多次运用不等式,等号成立条件是否一致. 多选题9、下列函数中最大值为12的是( ) A .y =x 2+116x 2B .y =x ⋅√1−x 2,x ∈[0,1]C .y =x 2x 4+1D .y =x +4x+2,x >−2 答案:BC解析:利用基本不等式逐项判断即可. 解:对A ,y =x 2+116x2≥2√x 2⋅116x 2=12,当且仅当x 2=116x2,即x =±12时取等号,故A 错误;对B ,y =x ⋅√1−x 2=√x 2⋅(1−x 2)≤x 2+1−x 22=12,当且仅当x 2=1−x 2,又∵x ∈[0,1],即x =√22时取等号,故B 正确;对C ,y =x 2x 4+1=1x 2+1x2≤12,a b c ==当且仅当x2=1x2,即x=±1时等号成立,故C正确;对D,y=x+4x+2=x+2+4x+2−2≥2√(x+2)⋅4x+2−2=2,当且仅当x+2=4x+2,又∵x>−2,∴x=0时取等号,故D错误.故选:BC.10、设正实数m、n满足m+n=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m−n>14B.mn的最大值为1C.√m+√n的最小值为2D.m2+n2的最小值为2答案:ABD分析:利用不等式的性质以及指数函数的性质可判断A选项的正误,利用基本不等式可判断BCD选项的正误. 对于A选项,因为正实数m、n满足m+n=2,则0<m<2,m−n=m−(2−m)=2−2m∈(−2,2),故2m−n>2−2=14,A对;对于B选项,由基本不等式可得mn≤(m+n2)2=1,当且仅当m=n=1时,等号成立,B对;对于C选项,由基本不等式可得(√m+√n)2=m+n+2√mn≤2(m+n)=4,因为√m+√n>0,故√m+√n≤2,当且仅当m=n=1时,等号成立,C错;对于D选项,∵2(m2+n2)=(m2+n2)+(m2+n2)≥m2+n2+2mn=(m+n)2=4,可得m2+n2≥2,当且仅当m=n=1时,等号成立,D对.故选:ABD.11、已知a,b,c∈R+,则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是()A.1a +1b≥4a+bB.a+b≤√a2+b2C.b2a +a2b≥a+b D.a2+b22≥a+b−1答案:ACD分析:对AC,利用基本不等式可求解;对B,根据(a+b)2=a2+b2+2ab>a2+b2可判断;对D,利用(a−1)2+(b−1)2≥0可判断.对A ,因为(1a +1b )(a +b )=b a +a b +2≥2√b a ⋅a b +2=4,当且仅当b a =a b 时等号成立,所以1a +1b ≥4a+b ,故A正确;对B ,(a +b )2=a 2+b 2+2ab >a 2+b 2,所以a +b >√a 2+b 2,故B 错误; 对C ,b 2a+a +a 2b+b ≥2√b 2a⋅a +2√a 2b⋅b =2a +2b ,当且仅当a =b 等号成立,所以b 2a+a 2b≥a +b ,故C正确;对D ,因为(a −1)2+(b −1)2≥0,所以a 2+b 2−2a −2b +2≥0,所以a 2+b 22≥a +b −1,当且仅当a =b =1等号成立,故D 正确. 故选:ACD.12、对任意两个实数a,b ,定义min{a ,b}={a,a ≤b,b,a >b,若f (x )=2−x 2,g (x )=x 2,下列关于函数F (x )=min {f (x ),g (x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函数F (x )是偶函数 B .方程F (x )=0有三个解C .函数F (x )在区间[−1,1]上单调递增D .函数F (x )有4个单调区间 答案:ABD分析:结合题意作出函数F (x )=min {f (x ),g (x )}的图象,进而数形结合求解即可.解:根据函数f (x )=2−x 2与g (x )=x 2,,画出函数F (x )=min {f (x ),g (x )}的图象,如图. 由图象可知,函数F (x )=min {f (x ),g (x )}关于y 轴对称,所以A 项正确; 函数F (x )的图象与x 轴有三个交点,所以方程F (x )=0有三个解,所以B 项正确;函数F (x )在(−∞,−1]上单调递增,在[−1,0]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在[1,+∞)上单调递减,所以C 项错误,D 项正确. 故选:ABD[0,1]13、已知a >0,b >0,且a +2b =1,则( ) A .ab 的最大值为19B .1a +2b 的最小值为9C .a 2+b 2的最小值为15D .(a +1)(b +1)的最大值为2答案:BC分析:对A ,直接运用均值不等式2√2ab ≤a +2b 即可判断; 对B ,1a +2b =(1a +2b)⋅(a +2b )=5+2b a+2a b,运用均值不等式即可判断;对C ,a 2+b 2=(1−2b )2+b 2,讨论二次函数最值即可;对D ,(a +1)(b +1)=2(a +b )(a +3b )=2[(a +2b )2−b 2]=2(1−b 2),讨论最值即可. a >0,b >0,2√2ab ≤a +2b =1⇒ab ≤18,当a =2b 时,即a =12,b =14时,可取等号,A 错;1a+2b =(1a +2b )⋅(a +2b )=5+2b a+2a b≥5+2√2b a ⋅2a b=9,当2b a =2ab时,即a =b =13时,可取等号,B 对; a 2+b 2=(1−2b)2+b 2=5b 2−4b +1=5(b −25)2+15≥15,当a =15,b =25时,可取等号,C 对;(a +1)(b +1)=2(a +b )(a +3b )=2(a 2+4ab +3b 2)=2[(a +2b )2−b 2]=2(1−b 2)<2,D 错. 故选:BC 填空题14、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设p =12(a +b +c ),则该三角形的面积S =√p (p −a )(p −b )(p −c ),这就是著名的“秦九韶-海伦公式”若△ABC 的周长为8,AB =2,则该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 答案:2√2分析:计算得到p =4,c =2,a +b =6,根据均值不等式得到ab ≤9,代入计算得到答案. p =12(a +b +c )=4,c =2,a +b =6,a +b =6≥2√ab ,ab ≤9,当a =b =3时等号成立.S =√p (p −a )(p −b )(p −c )=√8(4−a )(4−b )=√128−32(a +b )+8ab ≤2√2. 所以答案是:2√2.15、若关于x 的二次方程x 2+mx +4m 2−3=0的两个根分别为x 1,x 2,且满足x 1+x 2=x 1x 2,则m 的值为______ 答案:分析:先求出方程有两根时m 的范围,再由根与系数关系将x 1,x 2用m 表示,建立关于m 的方程,求解即可. 关于x 的二次方程x 2+mx +4m 2−3=0有两个根, 则Δ=m 2−4(4m 2−3)=−3(5m 2−4)≥0, ∴−2√55≤m ≤2√55,x 1+x 2=−m,x 1⋅x 2=4m 2−3,又∵x 1+x 2=x 1x 2,∴−m =4m 2−3,即4m 2+m −3=0, 解得m =34或m =−1(舍去),∴m 的值为.小提示: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应用,要注意两根存在的条件,属于基础题.16、若关于x 的不等式x 2−(m +2)x +2m <0的解集中恰有3个正整数,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 答案:(5,6]分析:不等式化为(x −m)(x −2)<0,根据解集中恰好有3个正整数即可求得m 的范围. x 2−(m +2)x +2m <0可化为(x −m)(x −2)<0, 该不等式的解集中恰有3个正整数,∴不等式的解集为{x|2<x <m},且5<m ⩽6; 所以答案是:(5,6]. 解答题343417、求实数m 的范围,使关于x 的方程x 2+2(m −1) x +2m +6=0. (1)有两个实根,且一个比2大,一个比2小; (2)有两个实根α , β,且满足0<α<1<β<4; (3)至少有一个正根. 答案:(1)m <−1 (2)−75<m <−54(3)m ≤−1分析:设y =f (x )=x 2+2(m −1)x +2m +6,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主要从对称轴、判别式、端点值、开口方向这几个方面来确定. (1)设y =f (x )=x 2+2(m −1)x +2m +6.依题意有f (2)<0,即4+4(m −1)+2m +6<0,得m <−1. (2)设y =f (x )=x 2+2(m −1)x +2m +6.依题意有{f (0)=2m +6>0f (1)=4m +5<0f (4)=10m +14>0,解得−75<m <−54.(3)设y =f (x )=x 2+2(m −1)x +2m +6. 方程至少有一个正根,则有三种可能:①有两个正根,此时可得{Δ≥0f (0)>02(m−1)−2>0,即{m ≤−1或m ≥5m >−3m <1.∴−3<m ≤−1. ②有一个正根,一个负根,此时可得f (0)<0,得m <−3. ③有一个正根,另一根为0,此时可得{6+2m =02(m −1)<0,∴m =−3.综上所述,得m ≤−1.18、阅读材料:我们研究了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和周期性,但是这些还不能够准确地描述出函数的图象,例如函数y=x2和y=√x,虽然它们都是增函数,图象在上都是上升的,但是却有着显著的不同.如图1所示,函数y=x2的图象是向下凸的,在上任意取两个点M1,M2,函数y=x2的图象总是在线段M1M2的下方,此时函数y=x2称为下凸函数;函数y=√x的图象是向上凸的,在上任意取两个点M1,M2,函数y=√x的图象总是在线段M1M2的上方,则函数y=√x称为上凸函数.具有这样特征的函数通常称做凸函数.定义1:设函数y=f(x)是定义在区间I上的连续函数,若∀x1,x2∈I,都有f(x1+x22)≤f(x1)+f(x2)2,则称y=f(x)为区间I上的下凸函数.如图2.下凸函数的形状特征:曲线上任意两点M1,M2之间的部分位于线段M1M2的下方.定义2:设函数y=f(x)是定义在区间I上的连续函数,若∀x1,x2∈I,都有f(x1+x22)≥f(x1)+f(x2)2,则称y=f(x)为区间I上的上凸函数.如图3.上凸函数的形状特征:曲线上任意两点M1,M2之间的部分位于线段M1M2的上方.上凸(下凸)函数与函数的定义域密切相关的.例如,函数y=x3在(−∞,0]为上凸函数,在[0,+∞)上为下凸函数.函数的奇偶性和周期性分别反映的是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和循环往复,属于整体性质;而函数的单调性和凸性分别刻画的是函数图象的升降和弯曲方向,属于局部性质.关于函数性质的探索,对我们的启示是:在认识事物和研究问题时,只有从多角度、全方位加以考查,才能使认识和研究更加准确.结合阅读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1)请尝试列举一个下凸函数:___________;(2)求证:二次函数f(x)=−x2+bx+c是上凸函数;(3)已知函数f(x)=x|x−a|,若对任意x1,x2∈[2,3],恒有f(x1+x22)≥f(x1)+f(x2)2,尝试数形结合探究实数a的取值范围.答案:(1)y=1x,x∈(0,+∞);(2)证明见解析;(3)a≥3.[0,1][0,1][0,1]分析:(1)根据下凸函数的定义举例即可;(2)利用上凸函数定义证明即可;(3)根据(2)中结论,结合条件,函数满足上凸函数定义,根据数形结合求得参数取值范围.(1)y =1x ,x ∈(0,+∞); (2)对于二次函数f(x)=−x 2+bx +c ,∀x 1,x 2∈R ,满足f (x 1+x 22)−f (x 1)+f (x 2)2=−(x 1+x 22)2+b ⋅x 1+x 22+c −−x 12+bx 1+c −x 22+bx 2+c 2=−x 12+x 22+2x 1x 24+x 12+x 222=(x 1−x 2)24≥0, 即f (x 1+x 22)≥f (x 1)+f (x 2)2,满足上凸函数定义,二次函数f(x)=−x 2+bx +c 是上凸函数.(3)由(2)知二次函数f(x)=−x 2+bx +c 是上凸函数,同理易得二次函数f(x)=x 2+bx +c 为下凸函数,对于函数f(x)=x |x −a |={x 2−ax,x >a −x 2+ax,x ≤a,其图像可以由两个二次函数的部分图像组成,如图所示,若对任意x 1,x 2∈[2,3],恒有f (x 1+x 22)≥f (x 1)+f (x 2)2,则函数f(x)=x|x −a|满足上凸函数定义,即[2,3]⊆(−∞,a],即a ≥3.。

初三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常考应用题型附答案解析

初三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常考应用题型附答案解析

初三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常考应用题型附答案解析一、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率类问题例1、今年来某县加大了对教育经费的投入,2013年投入2500万元,2015年投入3500万元。

假设该县投入教育经费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列方程,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A.2500x2=3500 (B.2500(1+x)2=3500C.2500(1+x%)2=3500D.2500(1+x)+2500(1+x)2=3500【解答】解:设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得2500×(1+x)2=3500,故选B.例2、为落实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某市某中学2009年投资11万元新增一批电脑,计划以后每年以相同的增长率进行投资,2011年投资18.59万元。

则该学校为新增电脑投资的年平均增长率是,从2009年到2011年,该中学三年为新增电脑共投资万元。

【解答】解:设该学校为新增电脑投资的年平均增长率是x11(1+x)2=18.59x=30%(则该学校为新增电脑投资的年平均增长率是30%11×(1+30%)=14.3万元11+14.3+18.59=43.89万元故答案为:30%;43.89练习1、股票每天的涨、跌幅均不能超过10%,即当涨了原价的10%后,便不能再涨,叫做涨停;当跌了原价的10%后,便不能再跌,叫做跌停。

已知一只股票某天跌停,之后两天时间又涨回到原价。

若这两天此股票股价的平均增长率为x,则x满足的方程是()A.(1+x)2=B.(1+x)2=C.1+2x=D.1+2x=【解答】解:设平均每天涨x,则90%(1+x)2=1,即(1+x)2=,故选B。

(2、某县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计划用三年时间对全县学校的设施和设备进行全面改造,2014年县政府已投资5亿元人民币,若每年投资的增长率相同,预计2016年投资7.2亿元人民币,那么每年投资的增长率为()A.20%B.40%C.﹣220%D.30%【解答】解:设每年投资的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得:5(1+x)2=7.2解得:x1=0.2=20%,x2=﹣2.2(舍去),故每年投资的增长率为为20%,故选:A3、随着居民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以及汽车业的快速发展,家用汽车已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家庭,抽样调查显示,截止2015年底某市汽车拥有量为16.9万辆。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8类模型(增长率,与图形有关,数字,营销,动态几何,工程,行程问题)(解析版)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8类模型(增长率,与图形有关,数字,营销,动态几何,工程,行程问题)(解析版)

专题09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压轴题八种模型全攻略(传播,增长率,与图形有关,数字,营销,动态几何,工程,行程问题)【考点导航】目录【典型例题】 (1)【题型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传播问题】 (1)【题型二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增长率问题】 (3)【题型三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与图形有关的问题】 (4)【题型四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数字问题】 (6)【题型五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营销问题】 (8)【题型六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动态几何问题】 (10)【题型七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工程问题】 (13)【题型八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行程问题】 (14)【过关检测】 (17)【典型例题】【题型一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传播问题】例题:(2023春·广东汕头·九年级统考阶段练习)有一人感染了某种病毒,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256人感染了该种病毒,求每轮传染中平均每人传染了多少个人.【答案】15人【分析】有一人感染了某种病毒,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256人感染了该种病毒,设每轮传染中平均每人传染了x 人,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正值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设每轮传染中平均每人传染了x 人,依题意,得1(1)256x x x +++=,即2(1)256x +=,解方程,得115x =,217x =-(舍去).【题型二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增长率问题】【分析】(1)设这两个月藏书的月平均增长率为x ,利用该校“阅读公园”5月底的藏书量=该校“阅读公园”3月的藏书量×21+月(藏书的平均增长率),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正值即可得出结论;(2)利用该校“阅读公园”6月的藏书量=该校“阅读公园”5月的藏书量×(1+藏书的月平均增长率),即可求出该校“阅读公园”6月的藏书量.【详解】(1)解:设该校这两个月藏书的月均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得()2500017200x +=解得10.220%x ==,2 2.2x =-(不合题意,舍去)该校这两个月藏书的月均增长率为20%;(2)()7200120%8640⨯+=(册),所以,预测到6月该校“阅读公园”的藏书量是8640册.【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题型三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与图形有关的问题】例题:(2023春·北京石景山·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矩形草地ABCD 中,16AB =m ,10AD =m ,点O 为边AB 中点,草地内铺了一条长和宽分别相等直角折线甬路(PO PQ =,OM QN =),若草地总面积(两部分阴影之和)为2132m ,求甬路的宽.【答案】2m【分析】设甬路的宽为x m ,先得出8PQ OB ==,即8MB OB OM x =-=-,再据题意列一元二次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解:设甬路的宽为x m ,∵矩形ABCD 中,PO PQ =,OM QN =,∴四边形OPQB 是正方形,∵点O 为边AB 中点,16AB =m ,【答案】()()20218x x --=【分析】由花园的长、宽及雨道的宽,可得出种植花卉的部分可合成长为形,结合花卉种植面积共为【详解】解:∵花园长20直于墙的木栏隔开,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区域,并在两个区域中各留1米宽的门(门不用木栏),修建所用木栏总长28米,设矩形ABCD 的一边长CD 为x 米.(1)求矩形ABCD 的另一边长BC 是多少米?(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2)矩矩形ABCD 的面积能否为272m ?若能,求出CD 的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答案】(1)(30﹣3x )米(2)能,6m【分析】(1)根据题中条件即可求出BC 的长;(2)根据矩形ABCD 的面积为272m ,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 修建所用木栏总长28米,且两处各留1米宽的门(门不用木栏),2283(303)BC x x ∴=+-=-米,即另一边长BC 是(303)x -米;(2)矩形ABCD 的面积能为272m ,理由如下:由题意得:(303)72x x -=,整理得:210240x x -+=,解得:14x =,26x =,当4x =时,30330341815x -=-⨯=>,不符合题意,舍去;当6x =时,30330361215x -=-⨯=<,符合题意;答:矩形ABCD 的面积能为272m ,CD 的长为6m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题型四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数字问题】例题:(2023·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一个两位数等于它个位数字的平方,且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3,则这个两位数是()A .25B .36C .25或36D .64【答案】C【分析】设十位数字为x ,表示出个位数字,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设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为x ,则个位数字为()3x +.依题意得:2103(3)x x x ++=+,解得:122,3x x ==.∴这个两位数为25或36.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变式训练】1.(2023秋·江苏镇江·九年级统考期末)两个连续奇数的积为323,设其中的一个奇数为x ,可得方程________.【答案】()2323x x ⋅+=或()2323x x ⋅-=【分析】已知设其中的一个奇数为x ,且设其中的一个奇数为x ,分两种情况讨论:若x 为较小的奇数,则另一个奇数为(2)x +,即可列出方程()2323x x ⋅+=;若x 为较大的奇数,则另一个奇数为(2)x -,即可列出方程()2323x x ⋅-=,即可正确解答.【详解】①若x 为较小的奇数,则另一个奇数为(2)x +,∵两个连续奇数的积为323,∴()2323x x ⋅+=;②若x 为较大的奇数,则另一个奇数为(2)x -,∴()2323x x ⋅-=;故答案为:()2323x x ⋅+=或()2323x x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正确的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2023·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少1,且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的乘积等于72,则这个两位数是_____.【答案】98【分析】设这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为x ,则十位上的数字为()1x +,根据“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的乘积等于72,”列出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解∶设这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为x ,则十位上的数字为()1x +,依题意,得:()172x x +=,整理,得:2720x x +-=,解得:19x =-(不合题意,舍去),28x =,∴()()1011081898x x ++=⨯++=.故答案为:98【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正确表示出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是解题的关键.【题型五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营销问题】例题:(2023春·安徽合肥·八年级统考期中)某水果批发商店经销一种高档水果,如果每千克盈利5元,每天可售出600千克,经市场调查发现,在进货价不变的情况下,若每千克涨价1元,日销售量将减少20千克,现该商店要保证每天盈利5000元,同时又要使顾客得到实惠,那么每千克应涨价多少元?【答案】每千克水果应涨价5元【分析】设每千克应涨价x 元,根据每千克盈利5元,每天可售出600千克,每天盈利5000元,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设每千克应涨价x 元,由题意列方程得:(5)(60020)5000x x +-=,解得:5x =或20x =,为了使顾客得到实惠,那么每千克应涨价5元;答:每千克水果应涨价5元.【点睛】此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变式训练】1.(2023秋·广东惠州·九年级统考期末)某商场一种商品的进价为每件30元,售价为每件40元,每天可以销售48件,为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降价促销.(1)若该商品连续两次下调相同的百分率后售价降至每件32.4元,求两次下降的百分率;【详解】(1)解:由题意可把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总量看作单位“1”,则设该汽车企业这两年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的平均年增长率为x ,则有:()21196x +=+%,解得:120.4, 2.4x x ==-(不符合题意,舍去),答:该汽车企业这两年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的平均年增长率为40%.(2)解:设下调后每辆汽车的售价为m 万元,由题意得:()()15822596m m -+-=⎡⎤⎣⎦解得:1223,21m m ==,∵尽量让利于顾客,∴21m =;答:下调后每辆汽车的售价为21万元.【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题型六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动态几何问题】例题:(2023春·上海静安·八年级上海市回民中学校考期中)在ABC 中,9016cm 12cm ACB AC BC ∠=︒==,,,动点M 、N 分别从点A 和点C 同时开始移动,点M 的速度为2cm /秒,点N 的速度为3cm /秒,点M 移动到点C 后停止,点N 移动到点B 后停止.问经过几秒钟,MCN △的面积为236cm【答案】2秒【分析】设经过x 秒钟后,MCN △的面积为236cm ,则()162cm 3cm CM AC AM x CN x =-=-=,,据此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建立方程求解即可.【详解】解:设经过x 秒钟后,MCN △的面积为236cm ,【答案】4cm【分析】设cm AP x =,则形面积公式求解出AP 的值即可.【详解】设cm AP x =,则(1)若点P从点A移动到点B停止,点Q 是10cm?(2)若点P沿着AB BC CD→→移动,点探求经过多长时间PBQ的面积为12cm【答案】(1)8s5或24s5;【题型七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工程问题】例题:(2023·重庆开州·校联考一模)某工程队采用A ,B 两种设备同时对长度为3600米的公路进行施工改造.原计划A 型设备每小时铺设路面比B 型设备的2倍多30米,则30小时恰好完成改造任务.(1)求A 型设备每小时铺设的路面长度;(2)通过勘察,此工程的实际施工里程比最初的3600米多了750米.在实际施工中,B 型设备在铺路效率不变的情况下,时间比原计划增加了()25m +小时,同时,A 型设备的铺路速度比原计划每小时下降了3m 米,而使用时间增加了m 小时,求m 的值.【答案】(1)A 型设备每小时铺设的路面长度为90米(2)m 的值为10【分析】(1)设B 型设备每小时铺设路面x 米,则A 型设备每小时铺设路面()230x +米,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解即可;(2)根据“A 型设备铺设的路面长度B +型设备铺设的路面长度3600750=+”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详解】(1)解:设B 型设备每小时铺设路面x 米,则A 型设备每小时铺设路面()230x +米,根据题意得,()30302303600x x ++=,解得:30x =,则23090x +=,答:A 型设备每小时铺设的路面长度为90米;(2)根据题意得,()()()303025903303600750m m m +++-+=+,整理得,2100m m -=,解得:110m =,20m =(舍去),∴m 的值为1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准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变式训练】1.(2023春·八年级课时练习)全球疫情爆发时,口罩极度匮乏,中国许多企业都积极地生产口罩以应对疫情,经调查发现:1条口罩生产线最大产能是78000个/天,每增加1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减少1625个/天,工厂的产线共x 条(1)该工厂最大产能是_____个/天(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2)若该工厂引进的生产线每天恰好能生产口702000个,该工厂引进了多少条生产线?【答案】(1)2780001625x x -;(2)12或36【分析】(1)根据题意,根据代数式的性质计算,即可得到答案;(2)结合(1)的结论,列一元二次方程并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1)根据题意,得该工厂最大产能是:()2780001625780001625x x x x -=-个/天故答案为:2780001625x x -;(2)根据题意,得:2780001625702000x x -=12x =或36x =∴即该工厂引进了12或36条生产线.【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代数式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题型八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行程问题】例题:(2023春·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九章算术》中有一题:“今有二人同立,甲行率六,乙行率四,乙东行,甲南行十步而斜东北与乙会,问甲乙各行几何?”大意是说:“甲、乙二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甲的速度为6,乙的速度为4,乙一直向东走,甲先向南走10步,后又斜向北偏东方向走了一段后与乙相遇,甲、乙各走了多少步?”请问乙走的步数是()【过关检测】一、单选题1.(2023春·安徽淮北·八年级统考期末)要组织一次篮球赛,赛制为单循环形式(每两队之间都赛一场),计划安排28场比赛,则应邀请()个球队参加比赛.A .6B .7C .8D .9【答案】C【分析】设应邀请x 个球队参加比赛,则总共需安排()112x x -场比赛,根据计划安排28场比赛建立方程,解方程即可得.【详解】解:设应邀请x 个球队参加比赛,则总共需安排()112x x -场比赛,由题意得:()11282x x -=,解得8x =或70x =-<(不符合题意,舍去),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建立方程是解题关键.2.(2023秋·辽宁葫芦岛·九年级统考期末)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的一部分为背景,上演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一上映就获得全国人民的追捧,第一天票房约6亿元,以后每天票房按相同的增长率增长;三天后累计票房收入达14.7亿元,若设平均每天票房的增长率为x ,则可以列方程为()A .()6114.7x +=B .26(1)14.7x +=C .266(1)14.7x ++=D .()26616(1)14.7x x ++++=【答案】D【分析】设平均每天票房的增长率为x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增长率问题,列出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设平均每天票房的增长率为x ,则可以列方程为()()26616114.7x x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3.(2023春·河南驻马店·七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小明在某书店购买数学课外读物《几何原本》,已知每本《几何原本》的定价为40元,若按八折出售,该书店仍可获利10元,则每本《几何原本》的进价为()A .22元B .24元C .26元D .28元【答案】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标价⨯(折数÷10)-成本=利润,可以列出相应方程,然后求解即可;【详解】设每本《几何原本》的进价为x 元,则:由题意可得:400.810x ⨯-=,解得:22x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出相应的方程;对于本题运用到的公式:标价⨯(折数÷10)-成本=利润,一定要熟记并能够在题目中合理运用.4.(2023秋·山西阳泉·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某景区计划在一个长为72m ,宽为40m 的矩形空地上修建一个停车场,停车场中修建三块相同的矩形停车区域,它们的面积之和为21792m ,三块停车区域之间以及周边留有宽度相等的行车通道,问行车通道的宽度是多少m ?设行车通道的宽度是m x ,则可列方程为()A .()()72401792x x --=B .()()7244021792x x --=C .()()7234021792x x --=D .()()724401792x x --=【答案】B 【分析】设行车通道的宽度为m x ,再根据停车区域面积之和为21792m 列出一元二次方程,然后求解即可.【详解】解:设行车通道的宽度为m x .根据题意,得()()7244021792x x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2023春·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九章算术》中有一题:“今有二人同立,甲行率六,乙行率四,乙东行,甲南行十步而斜东北与乙会,问甲乙各行几何?”大意是说:“甲、乙二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甲的速度为6,乙的速度为4,乙一直向东走,甲先向南走10步,后又斜向北偏东方向走了一段后与乙相遇,甲、乙各走了多少步?”请问乙走的步数是()A .36B .26C .24D .10【答案】C【分析】设甲、乙两人相遇的时间为t ,则乙走了4t 步,甲斜向北偏东方向走了(610)t -步,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关于t 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t 值,将其值代入4t 中即可求出结论.【详解】解:设甲、乙两人相遇的时间为t ,则乙走了4t 步,甲斜向北偏东方向走了(610)t -步,依题意得:22210(4)(610)t t +=-,整理得:2201200t t -=,解得:126,0t t ==(不合题意,舍去),∴44624t =⨯=.故乙走的步数是24.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以及勾股定理,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BC=三、解答题11.(2023春·安徽六安·八年级校联考期中)某种电脑病毒传播非常快,如果一台电脑被感染,经过两轮感染后就会有81台电脑被感染.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分析,每轮感染中平均一台电脑会感染几台电脑?若病毒得不到有效控制,3轮感染后,被感染的电脑会不会超过700台?【答案】若病毒得不到有效控制,3轮感染后,被感染的电脑会超过700台.【分析】本题可设每轮感染中平均一台会感染x 台电脑,则第一轮后共有(1)x +台被感染,第二轮后共有(1)(1)x x x +++即2(1)x +台被感染,利用方程即可求出x 的值,并且3轮后共有3(1)x +台被感染,比较该数同700的大小,即可作出判断.【详解】解:设每轮感染中平均一台电脑会感染x 台电脑,则经过1轮后有()1x +台被染上病毒,2轮后就有()21x +台被感染病毒,依题意,得()2181x +=,解得18x =,210x =-(舍去).所以每轮感染中平均一台电脑会感染8台电脑.由此规律,经过3轮后,有()()33118729x +=+=台电脑被感染.由于729700>,所以若病毒得不到有效控制,3轮感染后,被感染的电脑会超过700台.【点睛】本题只需仔细分析题意,利用方程即可解决问题.找到关键描述语,找到等量关系准确地列出方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2.(2023秋·河南驻马店·九年级统考期末)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于2月4日至2月20日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冬奥会吉祥物为“冰墩墩”.(1)据市场调研发现,某工厂今年二月份共生产500个“冰墩墩”,该工厂连续两个月增加生产量后四月份生产720个“冰墩墩”,求平均每月的增长率是多少?(2)已知某商店“冰墩墩”平均每天可销售20个,每个盈利20元,在每个降价幅度不超过8元的情况下,每下降2元,则每天可多售10件.如果每天要盈利700元,则每个“冰墩墩”应降价多少元?【答案】(1)20%(2)6元【分析】(1)设该工厂平均每月生产量增长率为x ,利用该工厂四月份生产“冰墩墩”的数量=该工厂二月份生产“冰墩墩”的数量⨯(1+该工厂平均每月生产量的增长率)的平方,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正值即可得出结论;(2)设每个“冰墩墩”降价y 元,则每个盈利()20y -元,平均每天可售出(20)5y +个,利用该商店每天销售“冰墩墩”获得的利润=每个的销售利润⨯平均每天的销售量,即可得出关于y 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符合(1)DC=___________米(用含(2)若长方形围栏ABCD(3)长方形围栏ABCD面积是否有可能达到(1)用含t 的式子表示线段的长:CQ =__________;PB =__________.(2)当t 为何值时,P 、Q 两点间的距离为13cm ?(3)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APQD 的形状可能为矩形吗?若可能,求出t 的值;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答案】(1)2cm t ,()153cmt -(2)P 、Q 出发0.6和5.4秒时,P ,Q 间的距离是13cm(3)P 、Q 出发3秒时四边形APQD 为矩形【分析】(1)根据题意可直接进行求解;(2)可通过构建直角三角形来求解.过Q 作QM AB ⊥于M ,如果设出发t 秒后,13cm QP =.那么可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用未知数表示出PM 的值,然后在直角三角形PMQ 中,求出未知数的值.(3)利用矩形的性质得出当AP DQ =时,四边形APQD 为矩形求出即可【详解】(1)解:由题意得:2cm,3cm CQ t AP t ==,∵15cm AB =,∴()153cm PB t =-;故答案为2cm t ,()153cm t -;(2)解:设出发t 秒后P 、Q 两点间的距离是13cm .则3AP t =,2CQ t =,作QM AB ⊥于M ,∵四边形ABCD 是矩形,。

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经典题型汇总含答案解析

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经典题型汇总含答案解析

z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经典题型汇总一、增长率问题例1 恒利商厦九月份的销售额为200万元,十月份的销售额下降了20%,商厦从十一月份起加强管理,改善经营,使销售额稳步上升,十二月份的销售额达到了193.6万元,求这两个月的平均增长率.解设这两个月的平均增长率是x.,则根据题意,得200(1-20%)(1+x)2=193.6,即(1+x)2=1.21,解这个方程,得x1=0.1,x2=-2.1(舍去).答这两个月的平均增长率是10%.说明这是一道正增长率问题,对于正的增长率问题,在弄清楚增长的次数和问题中每一个数据的意义,即可利用公式m(1+x)2=n求解,其中m<n.对于负的增长率问题,若经过两次相等下降后,则有公式m(1-x)2=n即可求解,其中m>n.二、商品定价例2 益群精品店以每件21元的价格购进一批商品,该商品可以自行定价,若每件商品售价a元,则可卖出(350-10a)件,但物价局限定每件商品的利润不得超过20%,商店计划要盈利400元,需要进货多少件?每件商品应定价多少?解根据题意,得(a-21)(350-10a)=400,整理,得a2-56a+775=0,解这个方程,得a1=25,a2=31.因为21×(1+20%)=25.2,所以a2=31不合题意,舍去.所以350-10a=350-10×25=100(件).答需要进货100件,每件商品应定价25元.说明商品的定价问题是商品交易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各种考试的热点.三、储蓄问题例3 王红梅同学将1000元压岁钱第一次按一年定期含蓄存入“少儿银行”,到期后将本金和利息取出,并将其中的500元捐给“希望工程”,剩余的又全部按一年定期存入,这时存款的年利率已下调到第一次存款时年利率的90%,这样到期后,可得本金和利息共530元,求第一次存款时的年利率.(假设不计利息税)解设第一次存款时的年利率为x.则根据题意,得[1000(1+x)-500](1+0.9x)=530.整理,得90x2+145x-3=0.解这个方程,得x1≈0.0204=2.04%,x2≈-1.63.由于存款利率不能为负数,所以将x2≈-1.63舍去.答第一次存款的年利率约是2.04%.说明这里是按教育储蓄求解的,应注意不计利息税.四、趣味问题例4 一个醉汉拿着一根竹竿进城,横着怎么也拿不进去,量竹竿长比城门宽4米,旁边一个醉汉嘲笑他,你没看城门高吗,竖着拿就可以进去啦,结果竖着比城门高2米,二人没办法,只好请教聪明人,聪明人教他们二人沿着门的对角斜着拿,二人一试,不多不少刚好进城,你知道竹竿有多长吗?解设渠道的深度为x m,那么渠底宽为(x+0.1)m,上口宽为(x+0.1+1.4)m.则根据题意,得(x+0.1+x+1.4+0.1)·x=1.8,整理,得x2+0.8x-1.8=0.解这个方程,得x1=-1.8(舍去),x2=1.所以x+1.4+0.1=1+1.4+0.1=2.5.答渠道的上口宽2.5m,渠深1m.说明求解本题开始时好象无从下笔,但只要能仔细地阅读和口味,就能从中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五、古诗问题例5 读诗词解题:(通过列方程式,算出周瑜去世时的年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数人物;而立之年督东吴,早逝英年两位数;十位恰小个位三,个位平方与寿符;哪位学子算得快,多少年华属周瑜?解设周瑜逝世时的年龄的个位数字为x,则十位数字为x-3.则根据题意,得x2=10(x-3)+x,即x2-11x+30=0,解这个方程,得x=5或x=6.当x=5时,周瑜的年龄25岁,非而立之年,不合题意,舍去;当x=6时,周瑜年龄为36岁,完全符合题意.答周瑜去世的年龄为36岁.六、象棋比赛例6 象棋比赛中,每个选手都与其他选手恰好比赛一局,每局赢者记2分,输者记0分.如果平局,两个选手各记1分,领司有四个同学统计了中全部选手的得分总数,分别是1979,1980,1984,1985.经核实,有一位同学统计无误.试计算这次比赛共有多少个选手参加.解设共有n个选手参加比赛,每个选手都要与(n-1)个选手比赛一局,共计n(n-1)局,但两个选手的对局从每个选手的角度各自统计了一次,因此实际比赛总局数应为n(n -1)局.由于每局共计2分,所以全部选手得分总共为n(n-1)分.显然(n-1)与n为相邻的自然数,容易验证,相邻两自然数乘积的末位数字只能是0,2,6,故总分不可能是1979,1984,1985,因此总分只能是1980,于是由n(n-1)=1980,得n2-n-1980=0,解得n1=45,n2=-44(舍去).答参加比赛的选手共有45人.说明类似于本题中的象棋比赛的其它体育比赛或互赠贺年片等问题,都可以仿照些方法求解.七、情景对话例7 春秋旅行社为吸引市民组团去天水湾风景区旅游,推出了如图1对话中收费标准. 某单位组织员工去天水湾风景区旅游,共支付给春秋旅行社旅游费用27000元.请问该单位这次共有多少员工去天水湾风景区旅游?解设该单位这次共有x名员工去天水湾风景区旅游.因为1000×25=25000<27000,所以员工人数一定超过25人.则根据题意,得[1000-20(x-25)]x=27000.整理,得x2-75x+1350=0,解这个方程,得x1=45,x2=30.当x=45时,1000-20(x-25)=600<700,故舍去x1;当x2=30时,1000-20(x-25)=900>700,符合题意.答:该单位这次共有30名员工去天水湾风景区旅游.说明求解本题要时刻注意对话框中的数量关系,求得的解还要注意分类讨论,从中找出符合题意的结论.八、等积变形例8 将一块长18米,宽15米的矩形荒地修建成一个花园(阴影部分)所占的面积为原来荒地面积的三分之二.(精确到0.1m)(1)设计方案1(如图2)花园中修两条互相垂直且宽度相等的小路.(2)设计方案2(如图3)花园中每个角的扇形都相同.以上两种方案是否都能符合条件?若能,请计算出图2中的小路的宽和图3中扇形的半径;若不能符合条件,请说明理由.解都能.(1)设小路宽为x,则18x+16x-x2=×18×15,即x2-34x+180=0,解这个方程,得x=,即x≈6.6.(2)设扇形半径为r,则3.14r2=×18×15,即r2≈57.32,所以r≈7.6.说明等积变形一般都是涉及的是常见图形的体积,面积公式;其原则是形变积不变;或形变积也变,但重量不变,等等.九、动态几何问题例9 如图4所示,在△ABC中,∠C=90?/SPAN>,AC=6cm,BC=8cm,点P从点A出发沿边AC向点C以1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C点出发沿CB边向点B以2cm/s的速度移动.(1)如果P、Q同时出发,几秒钟后,可使△PCQ的面积为8平方厘米?(2)点P、Q在移动过程中,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PCQ的面积等于△ABC的面积的一半.若存在,求出运动的时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因为∠C=90?/SPAN>,所以AB===10(cm).(1)设x s后,可使△PCQ的面积为8cm2,所以AP=x cm,PC=(6-x)cm,CQ=2x cm.则根据题意,得·(6-x)·2x=8.整理,得x2-6x+8=0,解这个方程,得x1=2,x2=4.所以P、Q同时出发,2s或4s后可使△PCQ的面积为8cm2.(2)设点P出发x秒后,△PCQ的面积等于△ABC面积的一半.则根据题意,得(6-x)·2x=××6×8.整理,得x2-6x+12=0.由于此方程没有实数根,所以不存在使△PCQ的面积等于ABC面积一半的时刻.说明本题虽然是一道动态型应用题,但它又要运用到行程的知识,求解时必须依据路程=速度×时间.十、梯子问题例10 一个长为10m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底端距墙角6m.(1)若梯子的顶端下滑1m,求梯子的底端水平滑动多少米?(2)若梯子的底端水平向外滑动1m,梯子的顶端滑动多少米?(3)如果梯子顶端向下滑动的距离等于底端向外滑动的距离,那么滑动的距离是多少米?解依题意,梯子的顶端距墙角=8(m).(1)若梯子顶端下滑1m,则顶端距地面7m.设梯子底端滑动x m.则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72+(6+x)2=102,整理,得x2+12x-15=0,解这个方程,得x1≈1.14,x2≈-13.14(舍去),所以梯子顶端下滑1m,底端水平滑动约1.14m.(2)当梯子底端水平向外滑动1m时,设梯子顶端向下滑动x m.则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8-x)2+(6+1)2=100.整理,得x2-16x+13=0.解这个方程,得x1≈0.86,x2≈15.14(舍去).所以若梯子底端水平向外滑动1m,则顶端下滑约0.86m.(3)设梯子顶端向下滑动x m时,底端向外也滑动x m.则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 (8-x)2+(6+x)2=102,整理,得2x2-4x=0,解这个方程,得x1=0(舍去),x2=2.所以梯子顶端向下滑动2m时,底端向外也滑动2m.说明求解时应注意无论梯子沿墙如何上下滑动,梯子始终与墙上、地面构成直角三角形.十一、航海问题例11 如图5所示,我海军基地位于A处,在其正南方向200海里处有一重要目标B,在B的正东方向200海里处有一重要目标C,小岛D恰好位于AC的中点,岛上有一补给码头;小岛F位于BC上且恰好处于小岛D的正南方向,一艘军舰从A 出发,经B到C匀速巡航.一艘补给船同时从D出发,沿南偏西方向匀速直线航行,欲将一批物品送往军舰.(1)小岛D和小岛F相距多少海里?(2)已知军舰的速度是补给船的2倍,军舰在由B到C的途中与补给船相遇于E处,那么相遇时补给船航行了多少海里?(精确到0.1海里)解(1)F位于D的正南方向,则DF⊥BC.因为AB⊥BC,D为AC的中点,所以DF=AB =100海里,所以,小岛D与小岛F相距100海里.(2)设相遇时补给船航行了x海里,那么DE=x海里,AB+BE=2x海里,EF=AB+BC-(AB+BE)-CF=(300-2x)海里.在Rt△DEF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方程x2=1002+(300-2x)2,整理,得3x2-1200x+100000=0.解这个方程,得x1=200-≈118.4,x2=200+(不合题意,舍去).所以,相遇时补给船大约航行了118.4海里.说明求解本题时,一定要认真地分析题意,及时发现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并能从图形中寻找直角三角形,以便正确运用勾股定理布列一元二次方程.十二、图表信息例12 如图6所示,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2,划分成12×12个小正方形格,将边长为n (n为整数,且2≤n≤11)的黑白两色正方形纸片按图中的方式,黑白相间地摆放,第一张n×n的纸片正好盖住正方形ABCD左上角的n×n个小正方形格,第二张纸片盖住第一张纸片的部分恰好为(n-1)×(n-1)个小正方形.如此摆放下去,直到纸片盖住正方形ABCD的右下角为止.请你认真观察思考后回答下列问题:(1)由于正方形纸片边长n的取值不同,•完成摆放时所使用正方形纸片的张数也不同,请填写下表:纸片的边长n 2 3 4 5 6使用的纸片张数(2)设正方形ABCD被纸片盖住的面积(重合部分只计一次)为S1,未被盖住的面积为S2.①当n=2时,求S1∶S2的值;②是否存在使得S1=S2的n值?若存在,请求出来;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依题意可依次填表为:11、10、9、8、7.(2)S1=n2+(12-n)[n2-(n-1)2]=-n2+25n-12.①当n=2时,S1=-22+25×2-12=34,S2=12×12-34=110.所以S1∶S2=34∶110=17∶55.②若S1=S2,则有-n2+25n-12=×122,即n2-25n+84=0,解这个方程,得n1=4,n2=21(舍去).所以当n=4时,S1=S2.所以这样的n值是存在的.说明求解本题时要通过阅读题设条件及提供的图表,及时挖掘其中的隐含条件,对于求解第(3)小题,可以先假定问题的存在,进而构造一元二次方程,看得到的一元二次方程是否有实数根来加以判断.十三、探索在在问题例13 将一条长为20cm的铁丝剪成两段,并以每一段铁丝的长度为周长做成一个正方形.(1)要使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17cm2,那么这段铁丝剪成两段后的长度分别是多少?(2)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可能等于12cm2吗? 若能,求出两段铁丝的长度;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解(1)设剪成两段后其中一段为x cm,则另一段为(20-x)cm.则根据题意,得+=17,解得x1=16,x2=4,当x=16时,20-x=4,当x=4时,20-x=16,答这段铁丝剪成两段后的长度分别是4cm和16cm.(2)不能.理由是:不妨设剪成两段后其中一段为y cm,则另一段为(20-y)cm.则由题意得+=12,整理,得y2-20y+104=0,移项并配方,得(y-10)2=-4<0,所以此方程无解,即不能剪成两段使得面积和为12cm2.说明本题的第(2)小问也可以运用求根公式中的b2-4ac来判定.若b2-4ac≥0,方程有两个实数根,若b2-4ac<0,方程没有实数根,本题中的b2-4ac=-16<0即无解.十四、平分几何图形的周长与面积问题例14 如图7,在等腰梯形ABCD中,AB=DC=5,AD=4,BC=10.点E•在下底边BC上,点F在腰AB上.(1)若EF平分等腰梯形ABCD的周长,设BE长为x,试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BEF的面积;(2)是否存在线段EF将等腰梯形ABCD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平分?若存在,求出此时BE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是否存在线段EF将等腰梯形ABCD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分成1∶2的两部分?若存在,求此时BE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由已知条件得,梯形周长为12,高4,面积为28.过点F作FG⊥BC于G,过点A作AK⊥BC于K.则可得,FG=×4,所以S△BEF=BE·FG=-x2+x(7≤x≤10).(2)存在.由(1)得-x2+x=14,解这个方程,得x1=7,x2=5(不合题意,舍去),所以存在线段EF将等腰梯形ABCD的周长与面积同时平分,此时BE=7.(3)不存在.假设存在,显然有S△BEF∶S多边形AFECD=1∶2,即(BE+BF)∶(AF+AD+DC)=1∶2.则有-x2+x=,整理,得3x2-24x+70=0,此时的求根公式中的b2-4ac=576-840<0,所以不存在这样的实数x.即不存在线段EF将等腰梯形ABCD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分成1∶2的两部分.说明求解本题时应注意:一是要能正确确定x的取值范围;二是在求得x2=5时,并不属于7≤x≤10,应及时地舍去;三是处理第(3)个问题时的实质是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来探索问题的存在性.十五、利用图形探索规律例15 在如图8中,每个正方形有边长为1 的小正方形组成:图8(1)观察图形,请填写下列表格:正方形边长 1 3 5 7 …n(奇数)黑色小正方形个数…正方形边长 2 4 6 8 …n(偶数)黑色小正方形个数…(2)在边长为n(n≥1)的正方形中,设黑色小正方形的个数为P1,白色小正方形的个数为P2,问是否存在偶数..n,使P2=5P1?若存在,请写出n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观察分析图案可知正方形的边长为1、3、5、7、…、n时,黑色正方形的个数为1、5、9、13、2n-1(奇数);正方形的边长为2、4、6、8、…、n时,黑色正方形的个数为4、8、12、16、2n(偶数).(2)由(1)可知n为偶数时P1=2n,所以P2=n2-2n.根据题意,得n2-2n=5×2n,即n2-12n=0,解得n1=12,n2=0(不合题意,舍去).所以存在偶数n=12,使得P2=5P1.说明本题的第(2)小问是属于存在性问题,求解时,可以先假设结论存在,进而从中找到数量关系,使问题获解.综上所言,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是列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延续和发展,列方程解应用题就是先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模型,然后通过解方程获得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出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联系,从而专业资料整理分享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模型,要善于将普通语言转化为代数式,在审题时,要特别注意关键词语,如“多少、快、慢、和、差、倍、分、超过、剩余、增加、减少”等等,此外,还要掌握一些常用的公式或特殊的等量关系,如特殊图形的面积公式、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增长率问题中的一些特殊关系等等.完美WORD格式编辑。

一元二次方程经典例题及答案

一元二次方程经典例题及答案

一元二次方程经典例题及答案1、下列方程:(1)x 2-1=0; (2)4 x 2+y 2=0; (3)(x-1)(x-3)=0; (4)xy+1=3. (5)3212=-x x其中,一元二次方程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2、一元二次方程(x+1)(3x-2)=10的一般形式是 ,二次项 ,二次项系数 ,一次项 ,一次项系数 ,常数项 。

二、牛刀小试正当时,课堂上我们来小试一下身手!3、小区在每两幢楼之间,开辟面积为900平方米的一块长方形绿地,并且长比宽多10米,则绿地的长和宽各为多少?4、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3,且两个数之积为10,求这两个数。

5、下列方程中,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A.3(x+1)2= 2(x+1) B .05112=-+xx C.ax 2+bx+c= 0 D.x 2+2x= x 2-16、把下列方程化成ax 2+bx+c= 0的形式,写出a 、b 、c 的值:(1)3x 2= 7x-2 (2)3(x-1)2 = 2(4-3x)7、当m 为何值时,关于x 的方程(m-2)x 2-mx+2=m-x 2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8、若关于的方程(a-5)x ∣a ∣-3+2x-1=0是一元二次方程,求a 的值?三、新知识你都掌握了吗?课后来这里显显身手吧!9、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的2倍等于15,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10、一块面积为600平方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把它的一边剪短10厘米,恰好得到一个正方形。

求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11、判断下列关于x 的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1)2(x 2-1)=3y ; (2)4112=+x ; (3)(x -3)2=(x +5)2; (4)mx 2+3x -2=0;(5)(a 2+1)x 2+(2a -1)x +5―a =0.12、把下列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它们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1)(3x-1)(2x+3)=4; (2)(x+1)(x-2)=-2.13、关于x 的方程(2m 2+m-3)x m+1-5x+2=13是一元二次方程吗?为什么?4.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第一课时一、磨刀不误砍柴工,上新课之前先来热一下身吧!1、3的平方根是 ;0的平方根是 ;-4的平方根 。

【培优提高训练】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典型例题解析(学生用)

【培优提高训练】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 典型例题解析(学生用)

【培优提高训练】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一元二次方程典型例题解析(学生用)下关系:x1+x2=-ba , x 1x2=ca,把它们称为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定理.已知x1、x2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2+5=0的两个实数根.(1)若(x1﹣1)(x2﹣1)=28,求m的值.(2)已知等腰△ABC的一腰长为7,若x1、x2恰好是△ABC 另外两边的边长,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7.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3)x+m2+2=0.(1)若方程有实数根,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若方程两实数根分别为x1、x2,且满足x12+x22=31+|x1x2|,求实数m的值.8.某商场经营某种品牌的玩具,购进时的单价是30元,根据市场调查发现:在一段时间内,当销售单价是40元时,销售量是600件,而销售单价每涨1元,就会少售出10件玩具.若商场要获得10000元销售利润,该玩具销售单价应定为多少元?售出玩具多少件?9.已知a、b、c为三角形三个边,+bx(x-1)= -2b 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吗?10.如图,利用一面足够长的墙,用铁栅栏围成一个矩形自行车场地ABCD,在AB和BC边各有一个2米宽的小门(不用铁栅栏),设矩形ABCD的宽AD为x米,矩形的长为AB(且AB>AD).(1)若所用铁栅栏的长为40米,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矩形的长AB;(2)在(1)的条件下,若使矩形场地面积为192平方米,则AD、AB的长应分别为多少米?11.某市百货商店服装部在销售中发现“米奇”童装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获利40元。

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和扩大销售,增加利润,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如果每件童装每降价1元,则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要想平均每天在销售这种童装上获利1200元,并且尽快减少库存,那么每件童装应降价多少元?12.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A=90°,AD=1cm,AB=3cm,BC=5cm,动点P从点B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BC的方向运动,动点Q从点C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CD方向运动,P、Q两点同时出发,当Q到达点D时停止运动,点P也随之停止,设运动的时间为ts(t>0)(1)求线段CD的长;(2)t为何值时,线段PQ将四边形ABCD的面积分为1:2两部分?二、综合题13.解下列方程:(1)(2x-1)2=4 (2)x2−4x+1=0(用配方法)(3)x2+2x=4.(4)2(x−3)2=x(x−3)14.如图所示,在长和宽分别是、的矩形纸片的四个角都剪去一个边长为的正方形.(1)用,,表示纸片剩余部分的面积;(2)当=6,=4,且剪去部分的面积等于剩余部分的面积时,求剪去的正方形的边长.15.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a=0,(1)若该方程的一个根为1,求a的值及该方程的另一根;(2)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a的取值范围.16.商场购进某种新商品的每件进价为120元,在试销期间发现,当每件商品的售价为130元时,每天可销售70件;当每件商品的售价高于130元时,每涨价1元,日销售量就减少1件,据此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每件商品的售价为140元时,每天可销售________件商品,商场每天可盈利________元;(2)设销售价定为x元时,商品每天可销售________件,每件盈利________元;(3)在销售正常的情况下,每件商品的销售价定为多少时,商场每天盈利达到1500元.17.某服装批发商计划以每件500元的单价对外批发销售某种品牌的羽绒服,由于临近换季,为了尽快清仓,回收资金,对价格经过两次下调后,以每件320元的单价对外销售.(1)求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2)请按此调幅,预测第三次下调后的销售单价是多少元?18.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c)x2+2bx+(a﹣c)=0,其中a、b、c分别为△ABC三边的长.(1)如果x=﹣1是方程的根,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如果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如果△ABC是等边三角形,试求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19.随着某市养老机构(养老机构指社会福利院、养老院、社区养老中心等)建设稳步推进,拥有的养老床位不断增加.(1)该市的养老床位数从2019年底的2万个增长到2019年底的2.88万个,求该市这两年(从2019年度到2019年底)拥有的养老床位数的平均年增长率;(2)若该市某社区今年准备新建一养老中心,其中规划建造三类养老专用房间共100间,这三类养老专用房间分别为单人间(1个养老床位),双人间(2个养老床位),三人间(3个养老床位),因实际需要,单人间房间数在10至30之间(包括10和30),且双人间的房间数是单人间的2倍,设规划建造单人间的房间数为t.①若该养老中心建成后可提供养老床位200个,求t的值;②求该养老中心建成后最多提供养老床位多少个?最少提供养老床位多少个?20.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AC=12cm,BD=16cm.点P从点A出发,沿AB 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过点P作直线PF∥AD,PF交CD于点F,过点F作EF⊥BD,且与AD、BD分别交于点E、Q;连接PE,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0<t<10).DG GE =HCAH解答下列问题:(1)填空:AB=________ cm;(2)当t为何值时,PE∥BD;(3)设四边形APFE的面积为y(cm2)①求y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②若用S表示图形的面积,则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S四边形APFE= 8S菱形ABCD?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25在,请说明理由.21.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非零实数根.(1)求m的取值范围;(2)两个非零实数根能否同为正数或同为负数?若能,请求出相应的m的取值范围,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2.为了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成果,突出城市品质的提升,近年来,我市积极落实节能减排政策,推行绿色建筑,据统计,我市2019年的绿色建筑面积约为950万平方米,2019年达到了1862万平方米.若2019年、2019年的绿色建筑面积按相同的增长率逐年递增,请解答下列问题:(1)求这两年我市推行绿色建筑面积的年平均增长率;(2)2019年我市计划推行绿色建筑面积达到2400万平方米.如果2019年仍保持相同的年平均增长率,请你预测2019年我市能否完成计划目标?答案解析部分一、解答题1.【答案】解:(1)2x2+x﹣3=0(用公式法)∵a=2,b=1,c=﹣3b2﹣4ac=25>0x=−1±√254∴x1=1,x2=-32;(2)化为一般形式,得:x2+2x﹣15=0(x+5)•(x﹣3)=0(x+5)=0或(x﹣3)=0∴x1=﹣5,x2=3.2.【答案】解:∵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Δ=(2m+3)2−4m2>0,解得:m>−34,依题意得:α+β=−(2m+3),αβ=m2,∴ 1α + 1β=α+βαβ=−(2m+3)m2=−1 .解得:m1=−1,m2=3,经检验:m1=−1,m2=3是原方程的解,∵ m>−34,∴ m=3 .3.【答案】解:(1)∵原方程有两个实数根,∴△=(k+1)2﹣4(14k2+1)=2k﹣3≥0解得:k≥3;2,(2)∵k≥32∴x1+x2=k+1>0.k2+1>0,又∵x1•x2=14∴x1>0,x2>0,∴|x1|+|x2|=x1+x2=k+1.∵|x1|+|x2|=4x1x2﹣5,k2+1)﹣5,∴k+1=4(14∴k2﹣k﹣2=0,∴k1=﹣1,k2=2,,又∵k≥32∴k=2.4.【答案】解:(1)∵当m=3时,△=b2-4ac=22-4×3=-8<0,∴原方程无实数根;(2)当m=-3时,原方程变为x2+2x-3=0,∵(x-1)(x+3)=0,∴x-1=0,x+3=0,∴x1=1,x2=-3.5.【答案】解:(1)∵x1+x2=a,x1x2=2,又x1x2=x1+x2﹣2,∴a﹣2=2,a=4;(2)方程可化为x2﹣4x+2=0,∴(x﹣2)2=2,解得:x﹣2=√2或x﹣2=﹣√2,∴x1=2+√2,x2=2﹣√2.6.【答案】解:(1)∵x1、x2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2+5=0的两个实数根,∴x1+x2=2(m+1),x1x2=m2+5,∵(x1﹣1)(x2﹣1)=28,即x1x2﹣(x1+x2)+1=28,∴m2+5﹣2(m+1)+1=28,解得:m=﹣4或m=6,当m=﹣4时原方程无解,∴m=6;(2)当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7时,即方程的一个解为7,将x=7代入原方程得:49﹣14(m+1)+m2+5=0,解得:m=10或m=4,当m=10时,方程为x2﹣22x+105=0,解得:x=7或x=15,∵7+7<15,不能组成三角形;当m=4时,方程为x2﹣10x+21=0,解得:x=3或x=7,此时三角形的周长为:7+7+3=17.7.【答案】解:(1)∵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3)x+m2+2=0有实数根,∴△≥0,即(2m+3)2﹣4(m2+2)≥0,∴m≥﹣1;12(2)根据题意得x1+x2=2m+3,x1x2=m2+2,∵x12+x22=31+|x1x2|,∴(x1+x2)2﹣2x1x2=31+|x1x2|,即(2m+3)2﹣2(m2+2)=31+m2+2,解得m=2,m=﹣14(舍去),∴m=2.8.【答案】解:设该玩具的销售单价应定为x元根据题意,得(x−30)[600−10(x−40)]=10000解得x1=50,x2=80当x=50时,600−10(x−40)=500件,当x= 80时,600−10(x−40)=200件.答:该玩具的销售单价定为50元时,售出500件;或售价定为80元时售出200件.9.【答案】是10.【答案】(1)解:∵AD+BC-2+AB-2=40,AD=BC=x,∴AB=-2x+44;(2)解:由题意得,(-2x+44)•x=192,即2x2-44x+192=0,解得x1=6,x2=16,∵x2=16>44(舍去),3∴AD=6,∴AB=-2×6+44=32.答:AD长为6米,AB长为32米.11.【答案】解:设每件童装应降价x元,由题意得:(40-x)(20+2x)=1200,解得:x1=20,x2=10,当x=20时,20+2x=60(件),当x=10时,20+2x=40(件),∵60>40,∴x2=10舍去.答:每件童装应降价20元.12.【答案】(1)解:如图1,作DE⊥BC于E,则四边形ADEB是矩形.∴BE=AD=1,DE=AB=3,∴EC=BC﹣BE=4,在Rt△DEC中,DE2+EC2=DC2,∴DC= √DE2+CE2 =5厘米;(2)解:∵点P的速度为1厘米/秒,点Q的速度为2厘米/秒,运动时间为t秒,∴BP=t 厘米,PC=(5﹣t )厘米,CQ=2t 厘米,QD=(5﹣2t )厘米, 且0<t≤2.5, 作QH⊥BC 于点H ,∴DE∥QH, ∴∠DEC=∠QHC, ∵∠C=∠C, ∴△DEC∽△QHC,∴ DE QH = DC QC ,即 3QH = 52t , ∴QH= 65 t ,∴S △PQC = 12 PC•QH= 12 (5﹣t )• 65 t=﹣ 35 t 2+3t , S 四边形ABCD = 12 (AD+BC )•AB= 12 (1+5)×3=9, 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S △PQC :S 四边形ABCD =1:3时, ﹣ 35 t 2+3t= 13 ×9,即t 2﹣5t+5=0, 解得t 1= 5−√52 ,t 2= 5+√52 (舍去);②S △PQC :S 四边形ABCD =2:3时,﹣ 35 t 2+3t= 23 ×9,即t 2﹣5t+10=0, ∵△<0, ∴方程无解, ∴当t为 5−√52 秒时,线段PQ 将四边形ABCD 的面积分为1:2两部分. 二、综合题13.【答案】(1)解:∵(2x -1)2=4, ∴2x -1=2或2x-1=-2, ∴x 1= 32 ,x 2=- 12 , (2)解:∵x 2-4x+1=0, ∴x 2-4x+4=-1+4, ∴(x-2)2=3,∴x 1= 2+√3 , x 2= 2−√3 , (3)解:∵x 2+2x=4, ∴x 2+2x+1=4+1, ∴(x+1)2=5,∴x 1=-1+ √5 ,x 2=-1- √5 ,(4)解:∵2 ( x − 3 ) 2= x ( x − 3 ), ∴(x-3)【2(x-3)-x 】=0,∴(x-3)(x-6)=0,∴x1=3,x2=6,14.【答案】(1)解:纸片剩余部分的面积为:,(2)解:当a=6,b=4时,根据题意有:,∴ ,∴ 即,∴剪去的正方形的边长.15.【答案】(1)解:将x=1代入方程x2+2x+a=0.得,1+2×1+a=0,解得: a=−3.方程为x2+2x−3=0.设另一根为x1,则1⋅x1=−3,x1=−3.(2)解:Δ=4-4a,∵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Δ>0,即4-4a>0,∴a<1.16.【答案】(1)60;120(2)200﹣x;x﹣120(3)解:根据题意得:(200﹣x)(x﹣120)=1500,整理得:x2﹣320x+25500=0,解得:x1=150,x2=170.答:每件商品的销售价定为150元或170元时,商场每天盈利达到1500元17.【答案】(1)解:设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为x.由题意,得500(1﹣x)2=320.解这个方程,得x1=0.2,x2=1.8(不符合题意),符合题目要求的是x1=0.2=20%.答: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率是20%.(2)解:预计第三次下调后的销售单价为320(1﹣20%)=320×0.8=256,答:平均每次下调的百分比为20%,预计第三次下调后的销售单价为256元18.【答案】(1)解:(1)△ABC是等腰三角形;理由:∵x=﹣1是方程的根,∴(a+c)×(﹣1)2﹣2b+(a﹣c)=0,∴a+c﹣2b+a﹣c=0,∴a﹣b=0,∴a=b,∴△ABC是等腰三角形;(2)解:∵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2b)2﹣4(a+c)(a﹣c)=0,∴4b2﹣4a2+4c2=0,∴a2=b2+c2,∴△ABC是直角三角形;(3)解:当△ABC是等边三角形,∴(a+c)x2+2bx+(a ﹣c)=0,可整理为:2ax2+2ax=0,∴x2+x=0,解得:x1=0,x2=﹣119.【答案】(1)解:设该市这两年(从2019年度到2019年底)拥有的养老床位数的平均年增长率为x,由题意可列出方程:2(1+x)2=2.88,解得:x1=0.2=20%,x2=﹣2.2(不合题意,舍去)(2)解:①设规划建造单人间的房间数为t(10≤t≤30),则建造双人间的房间数为2t,三人间的房间数为100﹣3t,由题意得:t+4t+3(100﹣3t)=200,解得:t=25.答:t的值是25.②设该养老中心建成后能提供养老床位y个,由题意得:y=t+4t+3(100﹣3t)=﹣4t+300(10≤t≤30),∵k=﹣4<0,∴y随t的增大而减小.当t=10时,y的最大值为300﹣4×10=260(个),当t=30时,y的最小值为300﹣4×30=180(个)20.【答案】(1)10(2)解:∵在菱形ABCD中,∴AB∥CD,∠ADB=∠CDB,又∵PF∥AD,∴四边形APFD为平行四边形,∴DF=AP=t,又∵EF⊥BD于Q,且∠ADB=∠CDB,∴∠DEF=∠DFE,∴DE=DF=t,∴AE=10﹣t,当PE∥BD时,△APE∽△ABD,∴ APAB =AEAD,∴ t10=10−t10,∴t=5,∴当t=5时,PE∥BD(3)蛸:①∵∠FDQ=∠CDO,∠FQD=∠COD=90°,∴△DFQ∽△DCO.∴ QFOC =DFDC,即QF6=t10,∴ QF=3t5.∴ EF=2QF=6t5,同理,QD=4t5,如图,过点C作CG⊥AB于点G,∵S菱形ABCD=AB•CG= 12AC•BD,即10•CG= 12×12×16,∴CG= 12.∴S平行四边形APFD=DF•CG= 48t5,∴S△EFD= 12EF•QD= 12×6t5×4t5=12t225∴ y=48t5−12t225,②当S四边形APFE= 825S菱形ABCD则48t5−12t225=825×(12×12×16),即t2﹣20t+64=0,解这个方程,得t1=4,t2=16>10(不合,舍去)∴存在t=4s,使得S四边形APFE= 825S菱形ABCD.21.【答案】(1)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非零实数根,∴ 且,∴ ;(2)解:假设两个非零的实数根同号,那么两根的积为正即,∴ ,又由(1)可知:,∴ .22.【答案】(1)解:设这两年我市推行绿色建筑面积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950(1+x)2=1862,解得,x1=0.4,x2=﹣2.4(舍去),即这两年我市推行绿色建筑面积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0% (2)解:由题意可得,1862(1+40%)=2606.8,∵2606.8>2400,∴2019年我市能完成计划目标,即如果2019年仍保持相同的年平均增长率,2019年我市能完成计划目标。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经典例题精讲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经典例题精讲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经典例题精讲例1解方程025x 2=-.分析: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有四种,而此题用直接开平方法较好.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有四种,而此题用直接开平方法较好.解:025x 2=-,25x 2=,25x ±=,x =±=±55. ∴5x 5x 21-==,.例2解方程2)3x (2=+.分析:如果把x +3看作一个字母y ,就变成解方程2y 2=了.了.解:2)3x (2=+,23x ±=+,23x 23x -=+=+,或, ∴23x 23x 21--=+-=,.例3解方程081)2x (42=--.分析:解此题虽然可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来解,但还是用直接开平方法较好.较好.解:081)2x (42=-- 整理,81)2x (42=-,481)2x (2=-, 292x ±=-,∴25x 213x 21-==,.注意:对可用直接开平方法来解的一元二次方程,一定注意方程有两个解;若a x 2=,则a x ±=;若b )a x (2=-,则a b x +±=.例4解方程02x 3x 2=+-.分析:此题不能用直接开平方法来解,可用因式分解法或用公式法来解.此题不能用直接开平方法来解,可用因式分解法或用公式法来解. 解法一:02x 3x 2=+-,(x (x--2)(x 2)(x--1)1)==0, x -2=0,x -1=0,∴2x 1x 21==,. 解法二: ∵a =1,b =-=-33,c =2, ∴01214)3(ac 4b 22>=´´--=-,∴213x ±=.∴1x 2x21==,.注意:用公式法解方程时,要正确地确定方程各项的系数a 、b 、c 的值,先计算“△”的值,若△先计算“△”的值,若△<0<0<0,则方程无解,就不必解了.,则方程无解,就不必解了.,则方程无解,就不必解了.例5解关于x 的方程0n )n m 2x 3(m x 22=-+--.分析:先将原方程加以整理,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注意此方程为关于x 的方程,即x 为未知数,为未知数,m m ,n 为已知数.在确定0ac 4b 2³-的情况下,利用公式法求解.利用公式法求解.解:把原方程左边展开,整理,得把原方程左边展开,整理,得0)n mn m 2(mx 3x 222=--+-.∵a =1,b =-=-3m 3m 3m,,22n mn m 2c --=, ∴)n mn m 2(14)m 3(ac 4b 2222--´´--=-22n 4mn 4m ++= 0)n 2m (2³+=.∴2)n 2m (m 3x 2++=2)n 2m (m 3+±=.∴nm x n m 2x 21-=+=,. 注意:解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与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一样,都要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确定a 、b 、c 和ac 4b 2-的值,然后求解.但解字母系数方程时要注意:系数方程时要注意:(1)(1)(1)哪个字母代表未知数,也就是关于哪个未知数的方程;哪个字母代表未知数,也就是关于哪个未知数的方程;(2)(2)不要把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中的不要把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中的a 、b 、c 与方程中字母系数的a 、b 、c 相混淆;混淆;(3)(3)(3)在在ac 4b 2-开平方时,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但根号前有正负号,开平方时,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但根号前有正负号,已包已包括了这两种可能,因此,)n 2m ()n 2m (2+±=+±.例6用配方法解方程x 73x 22=+.分析:解一元二次方程虽然一般不采用配方法来解,但配方法的方法本身重要,要记住.重要,要记住.解:x 73x 22=+,23x 27x 2=+-,0234747x 27x 22=+÷øöçèæ-÷øöçèæ+-2, 162547x 2=÷øöçèæ-, ∴4547x ±=-. ∴21x3x21==,. 注意: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要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方程左边只有二次项,一次项,次项,一次项,右边为常数项,然后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左右边为常数项,然后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左边就配成了一个二项式的完全平方.边就配成了一个二项式的完全平方.例7不解方程,判别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不解方程,判别下列方程的根的情况:(1)04x 3x 22=-+;(2)y 249y 162=+;(3)0x 7)1x (52=-+.分析:要判定上述方程的根的情况,只要看根的判别式ac 4b 2-=D 的值的符号就可以了.符号就可以了.解:(1)(1)∵∵a =2,b =3,c =-=-44, ∴041)4(243ac 4b 22>=-´´-=-.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2)∵∵a =1616,,b =-=-242424,,c =9, ∴09164)24(ac 4b 22=´´--=-. ∴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解.∴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解.(3)(3)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0x 75x 52=-+,05x 7x 52=+-.∵a =4,b =-=-77,c =5, ∴554)7(ac 4b 22´´--=- =4949--100 =-=-51<051<051<0..∴方程无实数解.∴方程无实数解.注意:对有些方程要先将其整理成一般形式,再正确确定a 、b 、c 的符号.例8已知方程06kx x 52=-+的一个根是2,求另一根及k 的值.的值.分析:根据韦达定理a cx x abxx2121=×-=+,易得另一根和k 的值.再是根据方程解的意义可知x =2时方程成立,即把x =2代入原方程,先求出k 值,再求出方程的另一根.但方法不如第一种.求出方程的另一根.但方法不如第一种.解:设另一根为2x ,则,则56x 25k x 222-=×-=+,,∴53x 2-=,k =-=-77.即方程的另一根为53-,k 的值为-的值为-77. 注意: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之和为a b -,两根之积为a c.例9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一元二次方程01x 3x 22=-+两根的两根的 (1)(1)平方和;平方和;平方和;(2)(2)(2)倒数和.倒数和.倒数和.分析:已知21x x 23xx2121-=×-=+,.要求.要求(1)(1)2221x x +,(2)21x 1x 1+,关键是把2221x x +、21x 1x 1+转化为含有2121x x x x ×+、的式子.的式子.因为两数和的平方,等于两数的平方和加上这两数积的2倍,即ab 2b a )b a (222++=+,所以ab 2)b a (b a 222-+=+,由此可求出,由此可求出(1)(1)(1).同样,可用.同样,可用两数和与积表示两数的倒数和.两数和与积表示两数的倒数和.解:(1)(1)∵∵21x x 23x x 2121-=×-=+,,∴212212221x x 2)x x (x x -+=+÷øöçèæ--÷øöçèæ-=212232149+= 413=; (2)211221x x x x x 1x 1+=+ 2123--==3.注意:利用两根的和与积可求两根的平方和、倒数和,其关键是把平方和、倒数和变成两根的和与积,其变形的方法主要运用乘法公式.倒数和变成两根的和与积,其变形的方法主要运用乘法公式.例10已知方程0m x 4x 22=++的两根平方和是3434,求,求m 的值.的值.分析:已知34x x 2m x x 2x x 22212121=+=×-=+,,,求m 就要在上面三个式子中设法用222121x x x x ++和来表示21x x ,m 便可求出.便可求出.解:设方程的两根为21x x 、,则,则2mx x 2x x 2121=×-=+,.∵212212221x x 2)x x (x x -+=+, ∴)x x ()x x (x x 2222122121+-+=34)2(2--==-=-303030..∵2mxx 21=,∴m =-=-303030..注意:解此题的关键是把式子2221x x x x+变成含2121x x x x 、+的式子,从而求得m 的值.的值.例11求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两个根是2、1010..分析:因为任何一元二次方程都可化为因为任何一元二次方程都可化为((二次项系数为1)0q px x 2=++的形式.如设其根为21x x 、,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q x x p x x 2121=×-=+,.将p 、q 的值代入方程0q px x 2=++中,即得所求方程0x x x )x x (x 21212=×++-.解:设所求的方程为0q px x 2=++.∵2+1010=-=-=-p p ,2×1010==q ,∴p =-=-121212,,q =2020..∴所求的方程为020x 12x 2=+-.注意:以21x x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不止一个,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不止一个,但一般只写出比较简单的一但一般只写出比较简单的一个.个.例12已知两个数的和等于8,积等于9,求这两个数.,求这两个数. 分析:把这两个数看作某个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则这个方程的一次项系数就应该是-这个方程的一次项系数就应该是-88,常数项应该是9,有了这个方程,再求出它的根,即是这两个数.它的根,即是这两个数.解:设这两个数为21x x 、,以这两个数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为0q px x 2=++.∵qx x p 8xx2121=×-==+,,∴方程为09x 8x 2=+-.解这个方程得74x 74x21-=+=,,∴这两个数为7474-+和.例13如图22-2-122-2-1,在长为,在长为32m 32m,宽为,宽为20m 的长方形地面上,修筑两条同样宽而且互相垂直的道路,余下的部分作为绿化用草地,要使草地的面积为2m 540,那么道路的宽度应是多少?那么道路的宽度应是多少?分析:设道路的宽度为x m ,则两条道路的面积和为,则两条道路的面积和为2x x 20x 32-+. 题中的等量关系为:草地面积+道路面积=长方形面积.题中的等量关系为:草地面积+道路面积=长方形面积.解:设道路的宽度为x m ,则,则,则 2032x x 20x 325402´=-++. 0100x 52x 2=+-,(x (x--2)(x 2)(x--50)50)==0, x -2=0,x -5050==0, ∴50x 2x21==,.∵x =50不合题意,不合题意, ∴取x =2.答:道路的宽度为2m 2m..注意:两条道路重合了一部分,重合的面积为2x .因此计算两条道路的面积和时应减去重合面积2x .例14某钢铁厂去年1月份钢的产量为5000吨,吨,33月份上升到7200吨,求这两个月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是多少?这两个月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是多少?分析:设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为x ,则增长一次后的产量为5000(15000(1++x)x),,增长两次后的产量是2)x 1(5000+,….增长n 次后的产量b 是n )x 1(5000b +=.这就是重要的增长率公式.这就是重要的增长率公式.解:设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为x .则.则7200)x 1(50002=+,2536)x 1(2=+,56x 1±=+,∴22x 20x 21.,.-==(不合题意,舍去不合题意,舍去)). 答: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是20%20%..注意:解方程时,由1+x 的值求x ,并舍去负值.,并舍去负值.。

一元二次方程经典题型汇总

一元二次方程经典题型汇总

一元二次方程经典题型汇总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完全平方形式,然后两边开平方根,得到方程的解。

2、因式分解法: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形式,然后根据乘积为零的性质求解。

3、配方法:通过添加或减少一个适当的常数,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完全平方形式,然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求解。

4、公式法:利用求根公式,直接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三、例题解析1、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方程x2+6x+9=0.解:将方程变形为(x+3)2=0,然后两边开平方根,得到x=-3.所以方程的解为x=-3.2、用因式分解法求解方程x2-5x+6=0.解:将方程因式分解为(x-2)(x-3)=0,然后根据乘积为零的性质得到x=2或x=3.所以方程的解为x=2或x=3.3、用配方法求解方程2x2-5x+2=0.解:为了将方程化为完全平方形式,需要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个适当的常数,使得方程的左边成为一个完全平方。

可以发现,2x2-5x+2=2(x-1)(x-2)+2,所以方程可以化为2(x-1)2=0.然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得到x=1或x=2.所以方程的解为x=1或x=2.4、用公式法求解方程3x2-4x+1=0.解:根据求根公式,方程的解为x=[4±√(16-4*3*1)]/(2*3),化简可得到x=1/3或x=1.所以方程的解为x=1/3或x=1.四、练题1、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方程2x2-12x+18=0.2、用因式分解法求解方程x2+7x+10=0.3、用配方法求解方程x2+4x-5=0.4、用公式法求解方程x2-2x+1=0.5、求解方程2x2-5x-3=0的解法有哪些?分别求出方程的解。

答案:1、将方程变形为x2-6x+9=0,然后利用直接开平方法,得到x=3.所以方程的解为x=3.2、将方程因式分解为(x+5)(x+2)=0,然后根据乘积为零的性质,得到x=-5或x=-2.所以方程的解为x=-5或x=-2.3、为了将方程化为完全平方形式,需要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个适当的常数,使得方程的左边成为一个完全平方。

一元二次方程50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元二次方程50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元二次方程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50小题)1.【分析】方程变形后,开方即可求出解.【解答】解:(2x﹣1)2﹣121=0,(2x﹣1)2=121,2x﹣1=±11,2x=±11+1.∴x1=6,x2=﹣5.【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熟练掌握平方根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2.【分析】根据直接开平方法可以解答此方程.【解答】解:∵(x﹣2)2﹣9=0,∴(x﹣2)2=9,∴x﹣2=±3,∴x﹣2=3或x﹣2=﹣3,解得,x1=5,x2=﹣1.【点评】本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3.【分析】(1)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可得;(2)先整理为一般式,再利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可得.【解答】解:(1)∵4(x﹣5)2=16,∴(x﹣5)2=4,∴x﹣5=2或x﹣5=﹣2,解得x1=7,x2=3;(2)将方程整理为一般式,得:x2+2x﹣8=0,∴(x+4)(x﹣2)=0,则x+4=0或x﹣2=0,解得x1=﹣4,x2=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4.【分析】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可得.【解答】解:∵(x﹣1)2=3,∴x﹣1=±,解得:,.【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5.【分析】首先两边直接开平方可得2x﹣3=±5,再解一元一次方程即可.【解答】解:两边直接开平方得:2x﹣3=±5,则2x﹣3=5,2x﹣3=﹣5,故x=4,x=﹣1.【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解这类问题要移项,把所含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号的左边,把常数项移项等号的右边,化成x2=a(a≥0)的形式,利用数的开方直接求解.6.【分析】先两边开方得到2x﹣1=±(3﹣x),然后解两个一次方程即可.【解答】解:2x﹣1=±(3﹣x),2x﹣1=3﹣x或2x﹣1=﹣3+x,所以x1=,x2=﹣2.【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的方法:形如x2=p或(nx+m)2=p (p≥0)的一元二次方程可采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7.【分析】(1)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可得;(2)先将方程整理为一般式,再利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可得.【解答】解:(1)∵121x2﹣25=0,∴121x2=25,则x2=,∴x1=,x2=﹣;(2)将方程整理为一般式得x2+2x﹣3=0,∴(x﹣1)(x+3)=0,则x﹣1=0或x+3=0,解得x1=1,x2=﹣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8.【分析】先把给出的方程进行整理,再利用直接开方法求出解即可.【解答】解:(y+2)2﹣6=0,(y+2)2=12,y+2=±2,y1=2﹣2,y2=﹣2﹣2.【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熟练掌握各种解法是解本题的关键.9.【分析】移项后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可得.【解答】解:∵y2﹣4=0,∴y2=4,则y1=2,y2=﹣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形如x2=p或(nx+m)2=p(p ≥0)的一元二次方程可采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0.【分析】(1)两边开方,即可得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2)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解答】解:(1)(x+1)2=5,x+1=±,解得:x1=﹣1+,x2=﹣1﹣;(2)去分母得:3﹣(x+2)(1﹣x)=x2﹣4,整理得:3+x2+x﹣2=x2﹣4,即x=﹣5,经检验:x=﹣5是原方程的根.【点评】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利用了转化的思想,解分式方程注意要检验.11.【分析】(1)利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2)先去分母,把分式方程化为3+x﹣5(x﹣1)=﹣2x,然后解整式方程后进行检验确定原方程的解.【解答】解:(1)x+1=±2,所以x1=1,x2=﹣3;(2)解方程两边同乘(x﹣1)得3+x﹣5(x﹣1)=﹣2x,解这个方程得x=4.检验:当x=4时,x﹣1≠0,所以x=4是原方程的解.【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形如x2=p或(nx+m)2=p(p≥0)的一元二次方程可采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也考查了解分式方程.12.【分析】(1)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2)方程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开方即可求出解.【解答】解:(1)两边都乘以(x+3)(x﹣1),得:(x﹣1)2﹣2(x+3)=(x﹣1)(x+3),整理得:x2﹣2x+1﹣2x﹣6=x2+2x﹣3解得,x=﹣,检验:当x=﹣时,(x+3)(x﹣1)≠0,所以,原分式方程的解为x=﹣;(2)方程两边同除以2,变形得x2﹣2x=,配方,得x2﹣2x+1=+1,即(x﹣1)2=,开方得:x﹣1=±,解得:x1=1+,x2=1﹣.【点评】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以及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运算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3.【分析】(1)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即可;(2)利用配方法得到(x﹣2)2=3,然后利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解答】解:(1)原式=4﹣2+×3=2+;(2)x2﹣4x=﹣1,x2﹣4x+4=3,(x﹣2)2=3,x﹣2=±,所以x1=2+,x2=2﹣.【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配成(x+m)2=n的形式,再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配方法.也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14.【分析】(1)方程利用配方法求出解即可;(2)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解答】解:(1)方程整理得:x2+4x=1,配方得:x2+4x+4=5,即(x+2)2=5,开方得:x+2=±,解得:x1=﹣2+,x2=﹣2﹣;(2)去分母得:2x2﹣x+5=2x2﹣10x,解得:x=﹣,经检验x=﹣是分式方程的解.【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以及解分式方程,熟练掌握各自的解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5.【分析】(1)方程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出解即可;(2)方程利用配方法求出解即可.【解答】解:(1)方程整理得:x2=9,开方得:x=±3,解得:x1=3,x2=﹣3;(2)方程整理得:x2﹣4x=1,配方得:x2﹣4x+4=5,即(x﹣2)2=5,开方得:x﹣2=±,解得:x1=2+,x2=2﹣.【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以及直接开平方法,熟练掌握各种解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6.【分析】将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配成完全平方式后,再开方即可得.【解答】解:∵x2﹣2x﹣1=0,∴x2﹣2x=1,则x2﹣2x+1=1+1,即(x﹣1)2=2,∴x﹣1=,∴x=1,即x1=1+,x2=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7.【分析】首先展开化为x2﹣6x+9=0,再配方后开方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x﹣4)(x﹣2)+1=0,方程化为x2﹣6x+9=0,(x﹣3)2=0,解得x1=x2=3.【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配方法的一般步骤:(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2)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3)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选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最好使方程的二次项的系数为1,一次项的系数是2的倍数.18.【分析】(1)方程利用配方法求出解即可;(2)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得到x的值,经检验即可得到分式方程的解.【解答】解:(1)方程整理得:x2﹣6x=﹣4,配方得:x2﹣6x+9=5,即(x﹣3)2=5,开方得:x﹣3=±,解得:x1=3+,x2=3﹣;(2)去分母得:5x+10=6x﹣3,解得:x=13,经检验x=13是分式方程的解.【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以及解分式方程,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19.【分析】将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配成完全平方式后,再开方即可得.【解答】解:∵x2﹣8x+11=0,∴x2﹣8x=﹣11,则x2﹣8x+16=﹣11+16,即(x﹣4)2=5,∴x﹣4=±,∴x=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0.【分析】(1)利用配方法求解可得;(2)根据解分式方程的步骤依次计算可得.【解答】解:(1)∵x2﹣8x=﹣1,∴x2﹣8x+16=﹣1+16,即(x﹣4)2=15,则x﹣4=±,∴x=4;(2)两边都乘以x﹣2,得:3+1﹣x=x﹣2,解得x=3,经检验x=3是原分式方程的解.【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1.【分析】(1)利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即可;(1)先移项得x2﹣4x=3,再把方程两边加上4得到x2﹣4x+4=3+4,即(x﹣2)2=7,然后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解答】解:(1)(2x+3)2=9,∴2x+3=±3,∴2x+3=3或2x+3=﹣3,∴x1=0,x2=﹣3;(2)x2﹣4x﹣3=0,移项得,x2﹣4x=3,方程两边加上4得,x2﹣4x+4=7,配方得,(x﹣2)2=7,∴x﹣2=±,∴x1=2+,x2=2﹣.【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掌握配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解题的关键.22.【分析】(1)利用配方法求解可得;(2)整理为一般式,再利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可得.【解答】解:(1)∵x2﹣2x=1,∴x2﹣2x+1=1+1,即(x﹣1)2=2,则x﹣1=±,∴x=1;(2)方程整理为一般式,得:x2﹣4x﹣12=0,∵(x+2)(x﹣6)=0,∴x+2=0或x﹣6=0,解得x=﹣2或x=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3.【分析】利用配方法求解可得.【解答】解:∵2x2﹣4x=8,∴x2﹣2x=4,则x2﹣2x+1=4+1,即(x﹣1)2=5,∴x﹣1=,则x1=+1,x2=+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4.【分析】方程变形后,利用配方法求出解即可.【解答】解:方程变形得:x2﹣4x=5,即x2﹣4x+4=9,变形得:(x﹣2)2=9,开方得:x﹣2=3或x﹣2=﹣3,解得:x1=5,x2=﹣1.【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25.【分析】方程利用配方法求出解即可.【解答】解:方程变形得:x2+2x=1,配方得:x2+2x+1=2,即(x+1)2=2,开方得:x+1=±,解得:x1=﹣1+,x2=﹣1﹣.【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26.【分析】方程移项后,二次项系数化为1,两个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后,开方即可求出解.【解答】解:方程移项得:3x2﹣6x=﹣1,即x2﹣2x=﹣,配方得:(x﹣1)2=,开方得:x﹣1=±,解得:x1=1+,x2=1﹣.【点评】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27.【分析】把常数项2移项后,应该在左右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5的一半的平方.【解答】解:把方程x2﹣5x+2=0的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得x2﹣5x=﹣2,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得x2﹣5x+(﹣)2=﹣2+(﹣)2,配方,得(x﹣)2=.开方,得x﹣=±,解得x1=,x2=.【点评】本题考查了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的一般步骤:(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2)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3)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选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最好使方程的二次项的系数为1,一次项的系数是2的倍数.28.【分析】先进行移项,然后系数化1,再进行配方,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移项,得2x2﹣3x=﹣1,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x2﹣x=﹣,配方x2﹣x+()2=﹣+()2,(x﹣)2=,由此可得x ﹣=,x 1=1,x 2=.【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配方法的一般步骤:(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2)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3)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选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最好使方程的二次项的系数为1,一次项的系数是2的倍数.29.【分析】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解题时要注意解题步骤的准确应用,把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右边化为常数.【解答】解:配方得x 2﹣4x +4=1+4,即(x ﹣2)2=5,开方得x ﹣2=±,∴x 1=2+,x 2=2﹣.【点评】此题考查了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1)形如x 2+px +q =0型:第一步移项,把常数项移到右边;第二步配方,左右两边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第三步左边写成完全平方式;第四步,直接开方即可.(2)形如ax 2+bx +c =0型,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系数,即化成x 2+px +q =0,然后配方.30.【分析】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解题时要注意解题步骤的准确应用,把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右边化为常数.【解答】解:移项得x 2﹣4x =3,配方得x 2﹣4x +4=3+4,即(x ﹣2)2=,开方得x ﹣2=±,∴x 1=2+,x 2=2﹣.【点评】此题考查了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1)形如x 2+px +q =0型:第一步移项,把常数项移到右边;第二步配方,左右两边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第三步左边写成完全平方式;第四步,直接开方即可.(2)形如ax 2+bx +c =0型,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系数,即化成x 2+px +q =0,然后配方.31.【分析】先利用配方法将原式化为完全平方的形式,再用直接开平方法解答.【解答】解:原式可化为x2+4x+4﹣7=0即(x+2)2=7,开方得,x+2=±,x1=﹣2+;x2=﹣2﹣.【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熟悉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32.【分析】在本题中,把常数项﹣4移项后,应该在左右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2的一半的平方.【解答】解:由原方程移项,得x2﹣2x=4,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得x2﹣2x+1=5,配方,得(x﹣1)2=5,∴x=1±,∴x1=1+,x2=1﹣.【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配方法的一般步骤:(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2)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3)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选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最好使方程的二次项的系数为1,一次项的系数是2的倍数.33.【分析】解题时要注意解题步骤的准确应用,把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右边化为常数.然后利用直接开平方法即可求解.【解答】解:2x2﹣4x﹣1=0x2﹣2x﹣=0x2﹣2x+1=+1(x﹣1)2=∴x1=1+,x2=1﹣.【点评】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1)形如x2+px+q=0型:第一步移项,把常数项移到右边;第二步配方,左右两边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第三步左边写成完全平方式;第四步,直接开方即可.(2)形如ax2+bx+c=0型,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系数,即化成x2+px+q=0,然后配方.34.【分析】先将已知方程转化为一般式,然后根据求根公式解答.【解答】解:由原方程,得x2+2x+2=0.这里a=1,b=2,c=2.∵△=b2﹣4ac=(2)2﹣4×1×2=0.∴x==﹣.即x1=x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注意: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前提条件有两个:①a≠0;②b2﹣4ac≥0.35.【分析】整理后求出b2﹣4ac的值,再代入公式求出即可,也可以用因式分解法求解.【解答】解:方法一、整理得:x2+3x+2=0,b2﹣4ac=32﹣4×1×2=1,x=,x1=﹣1,x2=﹣2;方法二、整理得:x2+3x+2=0,(x+1)(x+2)=0,x+1=0,x+2=0,x1=﹣1,x2=﹣2.【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能熟记公式是解此题的关键.36.【分析】(1)利用配方法求解可得;(2)利用公式法求解可得.【解答】解:(1)∵x2+2x=29,∴x2+2x+1=29+1,即(x+1)2=30,则x+1=±,∴x1=﹣1+,x2=﹣1﹣;(2)∵a=2,b=﹣,c=﹣1,∴△=(﹣)2﹣4×2×(﹣1)=10>0,则x=,即x1=,x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37.【分析】首先找出a、b、c的值,计算根的判别式,进一步利用求根公式求得答案即可.【解答】解:x2+4x﹣5=0,∵a=1,b=4,c=﹣5,∴△=b2﹣4ac=42﹣4×1×(﹣5)=36,则x==,解得x1=﹣5,x2=1.【点评】此题考查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用公式法解方程的步骤与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38.【分析】(1)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可得;(2)根据公式法求解可得.【解答】解:(1)(x﹣1)2=4,x﹣1=±2,解得x1=﹣1,x2=3;(2)x2﹣x﹣1=0,∵a=1,b=﹣,c=﹣1,∴△=3﹣4×1×(﹣1)=7>0,x=,解得x1=,x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39.【分析】先进行整理,再根据公式法求解可得.【解答】解:x2﹣4=6(x+2).整理得x2﹣6x﹣16=0,∵a=1,b=﹣6,c=﹣16,∴△=36﹣4×1×(﹣16)=100>0,x==3±5,解得x1=﹣2,x2=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40.【分析】(1)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可得;(2)利用配方法求解可得.【解答】解:(1)方程两边除以2,得:(x﹣1)2=9,则x﹣1=3或x﹣1=﹣3,则x1=4,x2=﹣2;(2)原方程可整理为:x2﹣4x﹣1=0,∵a=1,b=﹣4,c=﹣1,∴△=(﹣4)2﹣4×1×(﹣1)=20>0,则x==2,解得:x1=2+,x2=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41.【分析】(1)利用公式法求解可得;(2)利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可得.【解答】解:(1)∵a=1,b=﹣4,c=﹣7,∴△=(﹣4)2﹣4×1×(﹣7)=44>0,则x==2,即x1=2+,x2=2﹣;(2)∵3x(2x+1)=2(2x+1),∴3x(2x+1)﹣2(2x+1)=0,则(2x+1)(3x﹣2)=0,∴2x+1=0或3x﹣2=0,解得x1=﹣,x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42.【分析】(1)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可得;(2)整理为一般式,再利用公式法求解可得.【解答】解:(1)∵(x﹣3)2﹣4=0,∴(x﹣3)2=4,则x﹣3=2或x﹣3=﹣2,解得x1=5,x2=1;(2)将方程整理为一般式,得:x2﹣3x﹣1=0,∵a=1,b=﹣3,c=﹣1,∴△=(﹣3)2﹣4×1×(﹣1)=13>0,则x=,即x1=,x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43.【分析】(1)利用公式法求解可得;(2)利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可得.【解答】解:(1)∵a=1,b=﹣8,c=3,∴△=(﹣8)2﹣4×1×3=52>0,∴x==4,即x1=4+,x2=4﹣;(2)方程整理为一般式,得:2x2﹣7x=0,则x(2x﹣7)=0,∴x=0或2x﹣7=0,解得x1=0,x2=3.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44.【分析】(1)利用配方法求解可得;(2)利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可得.【解答】解:(1)∵x2﹣2x﹣1=0,∴x2﹣2x=1,则x2﹣2x+1=1+1,即(x﹣1)2=2,∴x﹣1=,∴x=1;(2)∵3x(2x+3)=2(2x+3),∴3x(2x+3)﹣2(2x+3)=0,∴(2x+3)(3x﹣2)=0,则2x+3=0或3x﹣2=0,解得x=﹣或x=.【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45.【分析】(1)直接利用配方法解方程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提取公因式法解方程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1)x2﹣6x=﹣7,则x2﹣6x+9=﹣7+9,故(x﹣3)2=2x﹣3=±,解得:x1=3+,x2=3﹣;(2)x(x﹣2)=6﹣3xx(x﹣2)﹣3(2﹣x)=0,(x﹣2)(x+3)=0,则x﹣2=0或x+3=0,解得:x1=2,x2=﹣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配方法以及因式分解法解方程,正确掌握解题方法是解题关键.46.【分析】(1)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可得;(2)利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可得.【解答】解:(1)∵x2﹣9=0,∴x2=9,则x1=3,x2=﹣3;(2)∵x2﹣2x﹣3=0,∴(x+1)(x﹣3)=0,则x+1=0或x﹣3=0,解得x1=﹣1,x2=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47.【分析】(1)先整理为一般式,再利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可得;(2)利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可得.【解答】解:(1)将方程整理为一般式为5x2﹣4x﹣1=0,则(x﹣1)(5x+1)=0,∴x﹣1=0或5x+1=0,解得x1=1,x2=﹣0.2;(2)∵x(x﹣2)=3x﹣6,∴x(x﹣2)﹣3(x﹣2)=0,则(x﹣2)(x﹣3)=0,∴x﹣2=0或x﹣3=0,解得x1=2,x2=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48.【分析】利用因式分解法或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可得.【解答】解:方法一:∵(2x+3)2=(x﹣1)2,∴2x+3=x﹣1或2x+3=1﹣x,解得x1=﹣4,x2=﹣.方法二:∵(2x+3)2=(x﹣1)2,∴(2x+3)2﹣(x﹣1)2=0,则(2x+3+x﹣1)(2x+3﹣x+1)=0,∴3x+2=0或x+4=0,解得:x1=﹣4,x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49.【分析】(1)利用配方法求解可得;(2)利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可得.【解答】解:(1)∵x2+4x﹣8=0,∴x2+4x=8,则x2+4x+4=8+4,即(x+2)2=12,∴x+2=±2,∴x1=﹣2+2,x2=﹣2﹣2;(2)∵(x﹣3)2=5(x﹣3),∴(x﹣3)2﹣5(x﹣3)=0,则(x﹣3)(x﹣3﹣5)=0,∴x﹣3=0或x﹣8=0,解得x1=3,x2=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50.【分析】(1)先把方程化为整式方程3(x+3)=5(x+1),再解整式方程,然后进行检验确定原方程的解;(2)先把方程化为整式方程5﹣2(x+1)=2x,再解整式方程,然后进行检验确定原方程的解.(3)先利用配方法得到(x﹣2)2=5,然后利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4)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式,然后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解答】解:(1)去分母得3(x+3)=5(x+1),解得x=2,经检验,原方程的解为x=2;(2)去分母得5﹣2(x+1)=2x,解得x=,经检验,原方程的解为x=;(3)x2﹣4x+4=5,(x﹣2)2=5,x﹣2=±,所以x1=2+,x2=2﹣;(4)x2+x﹣6=0,(x+3)(x﹣2)=0,x+3=0或x﹣2=0,所以x1=﹣3,x2=2.【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法就是利用因式分解求出方程的解的方法,这种方法简便易用,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也考查了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和解分式方程.。

中考《一元二次方程》经典例题及解析

中考《一元二次方程》经典例题及解析

一元二次方程一、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1.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2.一般形式:20ax bx c ++=(其中,,a b c 为常数,0a ≠),其中2,,ax bx c 分别叫做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a b 分别称为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注意:(1)在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中要注意0a ≠,因为当0a =时,不含有二次项,即不是一元二次方程;(2)一元二次方程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①必须是整式方程;②必须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③所含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适合于2()()0x a b b ±=≥或22()()ax b cx d ±=±形式的方程.2.配方法:(1)化二次项系数为1;(2)移项,使方程左边只含有二次项和一次项,右边为常数项; (3)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4)把方程整理成2()()0x a b b ±=≥的形式; (5)运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3.公式法:(1)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即20ax bx c ++=;(2)确定,,a b c 的值;(3)求出24b ac -的值;(4)将,,a b c 的值代入x =即可. 4.因式分解法:基本思想是把方程化成()()0ax b cx d ++=的形式,可得0ax b +=或0cx d +=. 三、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关系1.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是否有实数根,由24b ac -的符号来确定,我们把24b ac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2.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1)当240b ac ->时,方程2(0)0ax bx c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当240b ac -=时,方程2(0)0ax bx c a ++=≠有1个(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当240b ac -<时,方程2(0)0ax bx c a ++=≠没有实数根.3.根与系数关系:对于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其中,,a b c 为常数,0a ≠),设其两根分别为1x ,2x ,则12b x x a +=-,12c x x a=. 四、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步骤和列一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步骤一样,即审、设、列、解、验、答六步.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经济类和面积类问题是常考内容.1.增长率等量关系(1)增长率=增长量÷基础量.(2)设为原当m 为平均下降率时,则有(1n a m -2.利润等量关系:(1)利润=售价-成本3.面积问题(1)类型1:如图1所示的矩形ABCD ()(22)a x b x --.(2)类型2:如图2所示的矩形ABCD (3)类型3:如图3所示的矩形ABCD 为()()a x b x --.图1 4. 碰面问题(循环问题)(1)重叠类型(双循环):n 支球队互相之∵1支球队要和剩下的(n -1)支球队比赛∵存在n 支这样的球队,∴比赛场次为:∵A 与B 比赛和B 与A 比赛是同一场比赛∴m =( −1)(2)不重叠类型(单循环):n 支球队,∵1支球队要和剩下的(n -1)支球队比赛∵存在n 支这样的球队,∴比赛场次为:∵A 与B 比赛在A 的主场,B 与A ∴m = ( −1)经典1.若关于x 的方程220x ax +-=有一个【答案】1【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解析】解:把x=1代入方程2x ax +=a 为原来量,m 为平均增长率,n 为增长次数,b 为增长)b =.成本.(2)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BCD 长为a ,宽为b ,空白“回形”道路的宽为x ,CD 长为a ,宽为b ,阴影道路的宽为x ,则空白部分的BCD 长为a ,宽为b ,阴影道路的宽为x ,则4块空 图2 图互相之间都要打一场比赛,总共比赛场次为m 。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十大题型含解析

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十大题型含解析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十大题型】【题型1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题型2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题型3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题型4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题型5十字相乘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题型6用适当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题型7用指定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题型8用换元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题型9解含绝对值的一元二次方程】【题型10配方法的应用】知识点1: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根据平方根的意义直接开平方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直接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①将方程化为x2=p(p≥0)或(mx+n)2=p(p≥0,m≠0)的形式;②直接开平方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③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得到原方程的解.【题型1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23-24九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将方程(2x-1)2=9的两边同时开平方,得2x-1=,即2x-1=或2x-1=,所以x1=,x2=.【答案】±33-32-1【分析】依照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及步骤,一步步解出方程即可【详解】∵(2x-1)2=9∴2x-1=±3∴2x-1=3,2x-1=-3∴x1=2,x2=-1【点睛】此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23-24九年级上·贵州遵义·阶段练习)用直接开平方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其中无解的方程为()A.x2+9=0B.-2x2=0C.x2-3=0D.(x-2)2=0【答案】A【分析】根据负数没有平方根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解:(A )移项可得x 2=-9,故选项A 无解;(B )-2x 2=0,即x 2=0,故选项B 有解;(C )移项可得x 2=3,故选项C 有解;(D )x -2 2=0,故选项D 有解;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3(23-24九年级上·陕西渭南·阶段练习)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5 2=m -7可以用直接开平方求解,则m 的取值范围是.【答案】m ≥7【分析】根据平方的非负性得出不等式,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即可.【详解】解:∵方程x -5 2=m -7可以用直接开平方求解,∴m -7≥0,解得:m ≥7,故答案为:m ≥7.【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能得出关于m 的不程是解此题的关键.4(23-24九年级上·河南南阳·阶段练习)小明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发现有这样一种解法:如:解方程x x +4 =6.解:原方程可变形,得:x +2 -2 x +2 +2 =6.x +2 2-22=6,x +2 2=10.直接开平方并整理,得.x 1=-2+10,x 2=-2-10.我们称小明这种解法为“平均数法”(1)下面是小明用“平均数法”解方程x +5 x +9 =5时写的解题过程.解:原方程可变形,得:x +a -b x +a +b =5.x +a 2-b 2=5,∴x +a 2=5+b 2.直接开平方并整理,得.x 1=c ,x 2=d .上述过程中的a 、b 、c 、d 表示的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用“平均数法”解方程:x -5 x +7 =12.【答案】(1)7,2,-4,-10.(2)x 1=-1+43,x 2=-1-43.【分析】(1)仿照平均数法可把原方程化为x +7 -2 x +7 +2 =5,可得x +7 2=9,再解方程即可;(2)仿照平均数法可把原方程化为x +1 -6 x +1 +6 =12,可得x +1 2=48,再解方程即可;【详解】(1)解:∵x +5 x +9 =5,∴x +7 -2 x +7 +2 =5,∴x +7 2-4=5,∴x +7 2=9,∴x +7=3或x +7=-3,解得:x 1=-4,x 2=-10.∴上述过程中的a 、b 、c 、d 表示的数分别为7,2,-4,-10.(2)∵x -5 x +7 =12,∴x +1 -6 x +1 +6 =12,∴x +1 2-36=12,∴x +1 2=48,∴x +1=43,x +1=-43,解得:x 1=-1+43,x 2=-1-4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新定义运算的含义,理解平均数法结合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解本题的关键.知识点2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将一元二次方程配成(x +m )2=n 的形式,再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配方法.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①把原方程化为ax 2+bx +c =0(a ≠0)的形式;②方程两边同除以二次项系数,使二次项系数为1,并把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③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④把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化为一个常数;⑤如果右边是非负数,就可以进一步通过直接开平方法来求出它的解,如果右边是一个负数,则判定此方程无实数解.【题型2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23-24九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用配方法解方程,补全解答过程.3x 2-52=12x .解:两边同除以3,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项,得x 2-16x =56.配方,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x -112 2=121144.两边开平方,得__________________,即x -112=1112,或x -112=-1112.所以x 1=1,x 2=-56.【答案】x 2-56=16x x 2-16x +112 2=56+112 2 x -112=±1112【分析】方程两边除以3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常数项移到右边,两边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后,开方即可求出解.【详解】3x 2-52=12x .解:两边同除以3,得x 2-56=16x .移项,得x 2-16x =56.配方,得x2-16x+1122=56+112 2,即x-1 122=121144.两边开平方,得x-112=±1112,即x-112=1112,或x-112=-1112.所以x1=1,x2=-5 6.【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2(23-24九年级下·广西百色·期中)用配方法解方程x2-6x-1=0时,配方结果正确的是()A.x-32=9 B.x-32=10 C.x+32=8 D.x-32=8【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了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根据配方法的步骤,求解即可.【详解】解:x2-6x-1=0移项得:x2-6x=1配方得:x2-6x+9=1+9即x-32=10故选:B3(24-25九年级上·全国·假期作业)用配方法解方程:x2+2mx-m2=0.【答案】x1=-m+2m,x2=-m-2m【分析】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先移项,再进行配方,最后开方即可得.【详解】解:移项得x2+2mx=m2,配方得x2+2mx+m2=m2+m2,即x+m2=2m2,所以原方程的解为:x1=-m+2m,x2=-m-2m.4(2024·贵州黔东南·一模)下面是小明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x2+4x-8=0的过程,请认真阅读并完成相应的任务.解:移项,得2x2+4x=8第一步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x2+2x=4第二步配方,得x+22=8第三步由此可得x+2=±22第四步所以,x1=-2+22,x2=-2-22第五步①小明同学的解答过程,从第步开始出现错误;②请写出你认为正确的解答过程.【答案】①第三步;②详见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配方法,先将方程2x2+4x-8=0变为x2+2x=4,然后配方为x+12=8,再开平方即可.【详解】解:①小明同学的解答过程,从第三步开始出现错误;②2x2+4x-8=0,移项,得2x2+4x=8,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x2+2x=4,配方,得x+12=5,由此可得x+1=±5,所以,x1=-1+5,x2=-1-5.知识点3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当b2-4ac≥0时,方程ax2+bx+c=0(a≠0)通过配方,其实数根可写为x=-b±b2-4ac2a的形式,这个式子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求根公式,把各项系数的值直接代入这个公式,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题型3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23-24九年级上·山西大同·阶段练习)用公式法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得x= -6±62-4×4×12×4,则该一元二次方程是.【答案】4x2+6x+1=0【分析】根据公式法的公式x=-b±b2-4ac2a,可得方程的各项系数,即可解答.【详解】解:∵x=-b±b2-4ac2a=-6±62-4×4×12×4,∴a=4,b=6,c=1,从而得到一元二次方程为4x2+6x+1=0,故答案为:4x2+6x+1=0.【点睛】本题考查了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熟记公式是解题的关键.2(23-24九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3x-5=0.解:方程化为3x2-11x+10=0.a=3,b=,c=10.Δ=b 2-4ac =-4×3×10=1>0.方程实数根.x ==,即x 1=,x 2=53.【答案】-11(-11)2有两个不相等的--11 ±12×311±162【分析】根据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步骤求解即.【详解】解:方程化为3x 2-11x +10=0.a =3,b =-11,c =10.Δ=b 2-4ac =-11 2-4×3×10=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 =--11 ±12×3=11±16,即x 1=2,x 2=53.故答案为:-11;(-11)2;有两个不相等的;--11 ±12×3;11±16;2.【点睛】本题考查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步骤是解答的关键.3(23-24九年级上·河南三门峡·期中)用公式法解方程-ax 2+bx -c =0 (a ≠0),下列代入公式正确的是()A.x =-b ±b 2-4a ×(-c )2×(-a ) B.x =b ±b 2-4ac2a C.x =b ±b 2-4a ×(-c )2×(-a ) D.x =-b ±b 2-4ac2a【答案】B【分析】先将方程进行化简,然后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即可做出判断.【详解】解:方程-ax 2+bx -c =0 (a ≠0)可化为ax 2-bx +c =0由求根公式可得:x =-(-b )±(-b )2-4ac 2a =b ±b 2-4ac 2a 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准确的识记求根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23-24九年级上·广东深圳·期中)用求根公式法解得某方程ax 2+bx +c =0(a ≠0)的两个根互为相反数,则()A.b =0B.c =0C.b 2-4ac =0D.b +c =0【答案】A【分析】根据求根公式法求得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x 1、x 2,由题意得x 1+x 2=0,可求出b =0.【详解】∵方程ax2+bx+c=0(a≠0)有两根,∴Δ=b2-4ac≥0且a≠0.求根公式得到方程的根为x=-b±b2-4ac2a,两根互为相反数,所以x1+x2=0,即-b+b2-4ac2a+-b-b2-4ac2a=0,解得b=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相反数的意义,熟练掌握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知识点4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当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是0,另一边能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时,就可以把解这样的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因式分解法.【题型4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23-24九年级下·安徽亳州·期中)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 x-2=2-x的根是()A.-1B.0C.1和2D.-1和2【答案】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先移项,然后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x x-2=2-x,∴x x-2+x-2=0,∴x+1x-2=0,∴x+1=0或x-2=0,解得x=-1或x=2,故选:D.2(23-24九年级上·陕西榆林·阶段练习)以下是某同学解方程x2-3x=-2x+6的过程:解:方程两边因式分解,得x x-3=-2x-3,①方程两边同除以x-3,得x=-2,②∴原方程的解为x=-2.③(1)上面的运算过程第______步出现了错误.(2)请你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答案】(1)②(2)过程见解析【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作答即可;(2)先移项,然后用因式分解法求解.【详解】(1)解:∵x-3可能为0,∴不能除以x-3,∴第②步出现了错误故答案为②.(2)解:方程两边因式分解,得x x-3=-2x-3,移项,得x x-3+2x-3=0,∴x-3x+2=0,∴x1=3,x2=-2.【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因式分解法、求根公式法,熟练掌握各种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23-24九年级下·安徽安庆·期中)对于实数m,n,定义运算“※”:m※n=m2-2n,例如:2※3=22 -2×3=-2.若x※5x=0,则方程的根为()A.都为10B.都为0C.0或10D.5或-5【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定义运算、解一元二次方程,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现根据新定义运算得出一元二次方程,再求解即可.【详解】解:根据定义运算m※n=m2-2n可得,x※5x=0即为x2-5x·2=0,即x x-10=0,∴x1=0,x2=10,则方程的根为0或10.故选:C.4(13-14九年级·浙江·课后作业)利用因式分解求解方程(1)4y2=3y;(2)(2x+3)(2x-3)-x(2x+3)=0.【答案】(1)y1=0,y2=34;(2)x1=-32,x2=3【分析】(1)利用移项、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求出方程的根;(2)利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求出方程的根.【详解】(1)4y2=3y;4y2-3y=0y(4y-3)=0y=0或4y-3=0∴y1=0,y2=34,故答案为:y1=0,y2=3 4;(2)(2x+3)(2x-3)-x(2x+3)=0(2x+3)(x-3)=02x+3=0或x-3=0 x1=-32,x2=3,故答案为:x1=-32,x2=3.【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因式分解解方程,关键是防止丢掉方程的根.例如:解方程4y2=3y时,给方程两边同除以y,解得y=34,而丢掉y=0的情况.【题型5十字相乘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23-24九年级下·广西百色·期中)以下是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一种方法:二次项的系数a分解成a1a2,常数项c分解成c1c2,并且把a1,a2,c1,c2排列为:然后按斜线交叉相乘,再相加,得到a1c2+a2c1,若此时满足a1c2+a2c1=b,那么ax2+bx+c=0(a≠0)就可以因式分解为(a1x +c1)(a2x+c2)=0,这种方法叫做“十字相乘法”.那么6x2-11x-10=0按照“十字相乘法”可因式分解为()A.(x-2)(6x+5)=0B.(2x+2)(3x-5)=0C.(x-5)(6x+2)=0D.(2x-5)(3x+2)=0【答案】D【分析】根据“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得出6x2-11x-10=(2x-5)(3x+2)即可.【详解】∵∴6x2-11x-10=2x-53x+2=0.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以及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正确分解常数项是解题关键.2(23-24九年级上·江西上饶·期末)试用十字相乘法解下列方程(1)x2+5x+4=0;(2)x2+3x-10=0.【答案】(1)x1=-4,x2=-1;(2)x1=2,x2=-5.【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利用十字相乘法将方程的左边因式分解,继而得出两个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进一步求解可得答案;(2)利用十字相乘法将方程的左边因式分解,继而得出两个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进一步求解可得答案.【详解】(1)解:x2+5x+4=0x+4=0x+1x+4=0或x+1=0∴x1=-4,x2=-1;(2)解:x2+3x-10=0x+5=0x-2x+5=0或x-2=0∴x1=2,x2=-5.3(23-24九年级下·广西梧州·期中)解关于x的方程x2-7mx+12m2=0得()A.x1=-3m,x2=4mB.x1=3m,x2=4mC.x1=-3m,x2=-4mD.x1=3m,x2=-4m【答案】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掌握运用十字相乘法求解即可.直接运用十字相乘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详解】解:x2-7mx+12m2=0,x-3mx-4m=0,x-3m=0或x-4m=0,x1=3m,x2=4m.故选B.4(23-24九年级下·重庆·期中)阅读下面材料:材料一:分解因式是将一个多项式化为若干个整式积的形式的变形,“十字相乘法”可把某些二次三项式分解为两个一次式的乘积,具体做法如下:对关于x,y的二次三项式ax2+bxy+cy2,如图1,将x2项系数a=a1⋅a2,作为第一列,y2项系数c=c1⋅c2,作为第二列,若a1c2+a2c1恰好等于xy项的系数b,那么ax2+bxy+cy2可直接分解因式为:ax2+bxy+cy2=a1x+c1ya2x+c2y示例1:分解因式:x2+5xy+6y2解:如图2,其中1=1×1,6=2×3,而5=1×3+1×2;∴x2+5xy+6y2=(x+2y)(x+3y);示例2:分解因式:x2-4xy-12y2.解:如图3,其中1=1×1,-12=-6×2,而-4=1×2+1×(-6);∴x2-4xy-12y2=(x-6y)(x+2y);材料二:关于x,y的二次多项式ax2+bxy+cy2+d x+ey+f也可以用“十字相乘法”分解为两个一次式的乘积.如图4,将a=a1a2作为一列,c=c1c2作为第二列,f=f1f2作为第三列,若a1c2+a2c1=b,a1f2+a2f1=d,c1f2+c2f1=e,即第1、2列,第1、3列和第2、3列都满足十字相乘规则,则原式分解因式的结果为:ax2+bxy+cy2+d x+ey+f=a1x+c1y+f1a2x+c2y+f2;示例3:分解因式:x2-4xy+3y2-2x+8y-3.解:如图5,其中1=1×1,3=(-1)×(-3),-3=(-3)×1;满足-4=1×(-3)+1×(-1),-2=1×(-3)+1×1,8=(-3)×(-3)+(-1)×1;∴x2-4xy+3y2-2x+8y-3=(x-y-3)(x-3y+1)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分解因式:x2+3x+2=;x2-5xy+6y2+x+2y-20=;(2)若x,y,m均为整数,且关于x,y的二次多项式x2+xy-6y2-2x+my-120可用“十字相乘法”分解为两个一次式的乘积,求出m的值,并求出关于x,y的方程x2+xy-6y2-2x+my-120=-1的整数解.【答案】(1)(x+1)(x+2),(x-3y+5)(x-2y-4);(2)m=54m=-56,x=-1y=4和x=2y=-4【分析】(1)①直接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②把某个字母看成常数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即可;(2)用十字相乘法把能分解的集中情况全部列出求出m值.【详解】解:(1)①1=1×1,2=1×2,3=1×1+1×2,∴原式=(x+1)(x+2);②1=1×1,6=(-2)×(-3),-20=5×(-4)满足(-5)=1×(-2)+1×(-3),1=1×5+1×(-4),2=(-2)×5+(-3)×(-4)∴原式=(x-3y+5)(x-2y-4);(2)①1-35a1c1f11-2-4a2c2f2{a1c2+a2c1=-5a1f22+a2f1=1c1f2+c2f1=2②1-21013-12{a1c2+a2c1=1a1f2+a2f1=-2c1f2+c2f1=m1-2-121310(x-2y+10)(x+3y-12)=x2+xy-6y2-2x+my-120∴m=54(x-2y-12)(x+3y+10)=x2+xy-6y2-2x+my-120∴m=-56当m=54时,(x-2y+10)(x+3y-12)=-1{x-2y+10=1x+3y-12=-1或{x-2y+10=-1x+3y-12=1,x=-75y=245(舍),{x=-1y=4当m=-56时,(x-2y-12)(x+3y+10)=-1{x-2y-12=1x+3y+10=-1或{x-2y=12=1x+3y+10=1,{x=2y=-4或x=695y=25(舍)综上所述,方程x2+xy-6y2-2x+my-120=-1的整数解有{x=-1y=4和{x=2y=-4;方法二:x2+xy+(-6y2)-2x+my-120=(x+3y)(x-2y)-2x+my-12y =(x+3y+a)(x-2y+b)=(x+3y)(x-2y)+(a+b)x+(3b-2a)y+ab {a+b=-2⇒{a=-123b-2a=m ab=-120 b=10或{a=10⇒m=54b=-12m=-56.【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方法--十字相乘法,弄清题目中的十字相乘的方法是解题关键.【题型6用适当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23-24九年级上·江苏宿迁·期末)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x2=4x;(2)x-32-4=0;(3)2x2-4x-5=0;(4)x-1x+2=2x+2.【答案】(1)x1=4,x2=0(2)x1=5,x2=1(3)x1=2+142,x2=2-142(4)x1=-2,x2=3【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公式法,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利用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进行计算,即可解答;(2)利用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进行计算,即可解答;(3)利用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进行计算,即可解答;(4)利用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详解】(1)解:x2-4x=0x x-4=0,解得x1=4,x2=0(2)解:x-3-2x-3+2=0x-5x-1=0,解得x1=5,x2=1(3)解:∵a=2,b=-4,c=-5∴b2-4ac=-42-4×2×-5=16--40=56∴x=4±562×2=2±142解得x1=2+142,x2=2-142(4)解:x-1x+2-2x+2=0x+2x-1-2=0,x+2x-3=0,∴x+2=0,x-3=0,解得x1=-2,x2=32(23-24九年级上·山西太原·期中)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1)x2+4x-2=0;(2)x x+3=5x+15.【答案】(1)x1=6-2,x2=-6-2(2)x1=-3,x2=5【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掌握配方法、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解题的关键.(1)利用配方法解方程;(2)先移项,再利用提公因式法解方程.【详解】(1)解:移项,得x2+4x=2,配方,得x2+4x+4=2+4,x+22=6,两边开平方,得x+2=±6,所以,x1=6-2,x2=-6-2;(2)解:原方程可变形为:x x+3=5x+3,x x+3-5x+3=0,x+3x-5=0,x+3=0或x-5=0,所以,x1=-3,x2=53(23-24九年级下·山东泰安·期末)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3x2=54;(2)x+13x-1=1;(3)4x2x+1=32x+1;(4)x2+6x=10.【答案】(1)x1=32,x2=-32(2)x1=-1+73,x2=-1-73(3)x1=-12,x2=34(4)x1=-3+19,x2=-3-19【分析】(1)方程整理后,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即可;(2)方程整理后,利用求根公式法求解即可;(3)方程利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即可;(4)方程利用配方法求解即可.【详解】(1)解:方程整理得:x2=18,开方得:x=±32,解得:x1=32,x2=-32;(2)解:方程整理得:3x2+2x-2=0,这里a=3,b=2,c=-2,∵△=22-4×3×(-2)=4+24=28>0,∴x=-2±276=-1±73,解得:x1=-1+73,x2=-1-73;(3)解:方程移项得:4x(2x+1)-3(2x+1)=0,分解因式得:(2x+1)(4x-3)=0,所以2x+1=0或4x-3=0,解得:x1=-12,x2=34;(4)解:配方得:x2+6x+9=19,即(x+3)2=19,开方得:x+3=±19,解得:x1=-3+19,x2=-3-19.【点睛】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公式法,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熟练掌握根据方程的特征选择恰当的解法是解本题的关键.4(23-24九年级上·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期末)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x+2)2-25=0;(2)x2+4x-5=0;(3)2x2-3x+1=0.【答案】(1)x1=3,x2=-7(2)x1=1,x2=-5(3)x1=12,x2=1【分析】(1)利用平方差公式,可以解答此方程;(2)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即可;(3)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即可.【详解】(1)解:(x+2)2-25=0,(x+2-5)(x+2+5)=0,∴x-3=0或x+7=0,解得x1=3,x2=-7;(2)解:x2+4x-5=0,x-1x+5=0,∴x-1=0或x+5=0,解得x1=1,x2=-5;(3)解:2x2-3x+1=0,2x-1x-1=0,∴2x-1=0或x-1=0,解得x1=12,x2=1.【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先把方程的右边化为0,再把左边通过因式分解化为两个一次因式的积的形式,那么这两个因式的值就都有可能为0,这就能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这样也就把原方程进行了降次,把解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问题了(数学转化思想).【题型7用指定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23-24九年级下·山东日照·期末)用指定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4(x-1)2-36=0(直接开方法)(2)x2+2x-3=0(配方法)(3)(x+1)(x-2)=4(公式法)(4)2(x+1)-x(x+1)=0(因式分解法)【答案】(1)x1=4,x2=-2;(2)x1=1,x2=-3;(3)x1=3,x2=-2;(4)x1=-1,x2=2.【分析】(1)直接利用开方法进行求解即可得到答案;(2)直接利用配方法进行求解即可得到答案;(3)直接利用公式法进行求解即可得到答案;(4)直接利用因式分解法进行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4x-12-36=0∴(x-1)2=9,∴x-1=±3,∴x1=4,x2=-2;(2)∵x2+2x=3,∴x2+2x+1=4,∴(x+1)2=4,∴x+1=±2,∴x1=1,x2=-3;(3)∵x2-x-6=0,∴△=1-4×1×(-6)=25,∴x=1±252=1±52,∴x1=3,x2=-2;(4)∵2x+1-x x+1=0∴(x+1)(2-x)=0,∴x+1=0或2-x=0,∴x1=-1,x2=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2(23-24九年级下·山东烟台·期中)用指定的方法解方程:(1)x2-4x-1=0(用配方法)(2)3x2-11x=-9(用公式法)(3)5x-32=x2-9(用因式分解法)(4)2y2+4y=y+2(用适当的方法)【答案】(1)x1=5+2,x2=-5+2(2)x1=11+136,x2=11-136(3)x1=3,x2=92(4)y1=12,y2=-2【分析】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正确掌握相关性质内容是解题的关键.(1)运用配方法解方程,先移项再配方,然后开方即可作答.(2)先化为一般式,再根据Δ=b2-4ac算出,以及代入x=-b±Δ2a进行化简,即可作答.(3)先移项,再提取公因式,令每个因式为0,进行解出x的值,即可作答.(4)先移项,再提取公因式,令每个因式为0,进行解出x的值,即可作答.【详解】(1)解:x2-4x-1=0移项,得x2-4x=1配方,得x 2-4x +4=1+4,即x -2 2=5∴x -2=±5解得x 1=5+2,x 2=-5+2;(2)解:3x 2-11x =-93x 2-11x +9=0Δ=b 2-4ac =121-4×3×9=121-108=13∴x =11±136解得x 1=11+136,x 2=11-136;(3)解:5x -3 2=x 2-95x -3 2-x 2-9 =05x -3 2-x -3 x +3 =0x -3 5x -3 -x +3 =x -3 4x -18 =0则x -3=0,4x -18=0解得x 1=3,x 2=92;(4)解:2y 2+4y =y +22y 2+4y -y +2 =02y y +2 -y +2 =02y -1 y +2 =0∴2y -1=0,y +2=0解得y 1=12,y 2=-2.3(23-24九年级上·新疆乌鲁木齐·期中)用指定的方法解方程:(1)12x 2-2x -5=0(用配方法)(2)x 2=8x +20(用公式法)(3)x -3 2+4x x -3 =0(用因式分解法)(4)x +2 3x -1 =10(用适当的方法)【答案】(1)x 1=2+14,x 2=2-14(2)x 1=10,x 2=-2(3)x 1=3,x 2=0.6(4)x 1=-3,x 2=43【分析】(1)利用配方法解方程即可;(2)利用公式法解方程即可;(3)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即可;(4)先将给出的方程进行变形,然后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即可.【详解】(1)移项,得:12x 2-2x =5,系数化1,得:x 2-4x =10,配方,得:x 2-4x +4=14,(x -2)2=14,x -2=±14,∴x 1=2+14,x 2=2-14;(2)原方程可变形为x 2-8x -20=0,a =1,b =-8,c =-20,Δ=(-8)2-4×1×-20 =64+80=144>0,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 =-b ±b 2-4ac 2a =8±1442=8±122,∴x 1=10,x 2=-2;(3)原方程可变形为:x -3 x -3+4x =0,整理得:x -3 5x -3 =0,解得x 1=3,x 2=0.6;(4)原方程可变形为:3x 2+5x -2-10=0,整理得:3x 2+5x -12=0,3x -4 x +3 =0,∴x 1=-3,x 2=4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知识,掌握配方法的基本步骤,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是解题关键.4(23-24九年级上·河北邯郸·期中)按指定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x 2=8x +9(配方法);(2)2y 2+7y +3=0(公式法);(3)x +2 2=3x +6(因式分解法).【答案】(1)x 1=9,x 2=-1.(2)x 1=-3,x 2=-12.(3)x 1=-2,x 2=1.【分析】(1)先把方程化为x 2-8x +16=25,可得x -4 2=25,再利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即可;(2)先计算△=72-4×2×3=49-24=25>0,再利用求根公式解方程即可;(3)先移项,再把方程左边分解因式可得x +2 x -1 =0,再化为两个一次方程,再解一次方程即可.【详解】(1)解:x 2=8x +9,移项得:x 2-8x =9,∴x 2-8x +16=25,配方得:x-42=25,∴x-4=5或x-4=-5,解得:x1=9,x2=-1.(2)解:2y2+7y+3=0,∴△=72-4×2×3=49-24=25>0,∴x=-7±254=-7±54,∴x1=-3,x2=-12.(3)解:x+22=3x+6,移项得:x+22-3x+2=0,∴x+2x-1=0,∴x+2=0或x-1=0,解得:x1=-2,x2=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掌握“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解本题的关键.【题型8用换元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23-24九年级下·浙江杭州·期中)已知a2+b2a2+b2+2-15=0,求a2+b2的值.【答案】3【分析】先用换元法令a2+b2=x(x>0),再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即可.【详解】解:令a2+b2=x(x>0),则原等式可化为:x(x+2)-15=0,解得:x1=3,x2=-5,∵x>0,∴x=3,即a2+b2=3.a2+b2的值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换元法、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注意a2+b2为非负数是本题的关键.2(23-24九年级下·安徽合肥·期中)关于x的方程x2+x2+2x2+2x-3=0,则x2+x的值是()A.-3B.1C.-3或1D.3或-1【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熟练掌握用换元法解方程是解题的关键.设x2+x=t,则此方程可化为t2+2t-3=0,然后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即可.【详解】解:设x2+x=t,则此方程可化为t2+2t-3=0,∴t-1t+3=0,∴t-1=0或t+3=0,解得t1=1,t2=-3,∴x2+x的值是1或-3.∵x2+x=-3,即x2+x+3=0,Δ=12-4×1×3=-11<0方程无解,故x2+x=-3舍去,∴x2+x的值是1,故选:B.3(23-24九年级上·广东江门·期中)若a+5ba+5b+6=7,则a+5b=.【答案】1或-7【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设a+5b=x,则原方程可变形为x x+6=7,方程变形后运用因式分解法求出x的值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设a+5b=x,则原方程可变形为x x+6=7,整理得,x2+6x-7=0,x-1x+7=0,x-1=0,x+7=0,∴x=1,x=-7,即a+5b=1或-7,故答案为:1或-7.4(23-24九年级上·山东临沂·期中)利用换元法解下列方程:(1)2x4-3x2-2=0;(2)(x2-x)2-5(x2-x)+4=0.【答案】(1)x1=2,x2=-2(2)x1=1+172,x2=1-172,x3=1+52,x4=1-52【分析】(1)根据换元思想,设y=x2,则y=2或y=-12,由此即可求解;(2)设y=x2-x,则y=4或y=1,由此即可求解.【详解】(1)解:(1)设y=x2,则原方程化为2y2-3y-2=0,∴y=2或y=-12,当y=2时,x2=2,∴x1=2,x2=-2,当y=-12时,x2=-12,此时方程无解,∴原方程的解是x1=2,x2=-2.(2)解:设y=x2-x,则原方程化为y2-5y+4=0,∴y=4或y=1,当y=4时,x2-x=4,∴x1=1+172,x2=1-172,当y=1时,x2-x=1,∴x3=1+52,x4=1-52.∴原方程的解是x1=1+172,x2=1-172,x3=1+52,x4=1-5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换元思想解高次方程,掌握我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题型9解含绝对值的一元二次方程】1(23-24九年级上·陕西榆林·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材料,解答问题.材料:解含绝对值的方程:x2-3|x|-10=0.解:分两种情况:①当x≥0时,原方程化为x2-3x-10=0解得x1=5,x2=-2(舍去);②当x<0时,原方程化为x2+3x-10=0,解得x3=-5,x4=2(舍去).综上所述,原方程的解是x1=5,x2=-5.请参照上述方法解方程x2-|x+1|-1=0.【答案】x1=2,x2=-1【分析】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讨论,化简绝对值,然后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解:分两种情况:①当x+1≥0,即x≥-1时,原方程化为x2-x+1-1=0,解得x1=2,x2=-1;②当x+1<0,即x<-1时,原方程化为x2+x+1-1=0,解得x3=0(舍去),x4=-1(舍去).综上所述,原方程的解是x1=2,x2=-1.【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2(23-24九年级上·内蒙古赤峰·期中)解方程x2+2|x+2|-4=0.【答案】x1=0,x2=-2【分析】对x+2进行分类讨论,先把绝对值号化简后方程变形为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再利用因式分解法解出方程的解,最后结合x的取值范围最终确定答案即可.【详解】解:①当x+2≥0,即x≥-2时,方程变形得:x2+2(x+2)-4=0∴x2+2x=0∴x(x+2)=0∴x1=0,x2=-2;②当x+2<0,即x<-2时,方程变形得:x2-2(x+2)-4=0∴x2-2x-8=0∴(x+2)(x-4)=0∴x1=-2(舍去),x2=4(舍去)∴综上所述,原方程的解是x1=0或x2=-2.【点睛】本题考查了含绝对值的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等知识,渗透了分类讨论的思想.3(23-24九年级下·安徽滁州·阶段练习)解方程x2-22x+3+9=0.【答案】x1=1,x2=3【分析】分x≥-32与x<-32,化简绝对值得到一元二次方程,解一元二次方程即可求解.【详解】当2x+1≥0,即x≥-32时,原方程可化为:x2-2(2x+3)+9=0整理得:x2-4x+3=0解得:x1=1,x2=3当2x+1<0,即x<-32时,原方程可化为:x2+2(2x+3)+9=0整理得x2+4x+15=0∵Δ=42-4×1×15=-44<0,∴此方程无实数解,综上所述,原方程的解为:x1=1,x2=3【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分类讨论化简绝对值是解题的关键.4(23-24九年级上·山西太原·阶段练习)解方程x2-|x-5|-2=0【答案】x1=-1+292,x2=-1-292【分析】根据题意分x-5≥0和x-5<0两种情况,分别解方程即可.【详解】解:①当x-5≥0时,即x≥5时,原方程化为x2-x+5-2=0,即x2-x+3=0,a=1,b=-1,c=3,∴Δ=b2-4ac=-12-4×1×3=-11<0,∴原方程无解,②当x-5<0时,即x<5时,原方程化为x2+x-5-2=0,即x2+x-7=0,a=1,b=1,c=-7,∴Δ=b2-4ac=12-4×1×-7=29>0x=-1±292×1解得:x1=-1+292,x2=-1-292.【点睛】此题考查了解含绝对值的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讨论.【题型10配方法的应用】1(23-24九年级上·河北沧州·期中)【项目学习】配方法是数学中重要的一种思想方法.它是指将一个式子的某部分通过恒等变形化为完全平方式或几个完全平方式的和的方法,这种方法常被用到代数式的变形中,还能解决一些与非负数有关的问题或求代数式最大值,最小值等.例:求代数式y2+4y+8的最小值.解:y2+4y+8=y2+4y+4+4=(y+2)2+4,∵y+22≥0,∴y+22+4≥4∴当y =-2时,y 2+4y +8的最小值是4.(1)【类比探究】求代数式x 2-6x +12的最小值;(2)【举一反三】若y =-x 2-2x 当x =________时,y 有最________值(填“大”或“小”),这个值是________;(3)【灵活运用】已知x 2-4x +y 2+2y +5=0,则x +y =________;(4)【拓展应用】如图某农场计划建造一个矩形养殖场,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该矩形养殖场一面靠墙(墙的长度为15m ),另外三面用栅栏围成,中间再用栅栏把它分成两个面积为1:2的矩形,栅栏的总长度为24m .当BF 为多少时,矩形养殖场的总面积最大?最大值为多少?【答案】(1)3(2)-1;大;1(3)1(4)当BF =4m ,矩形养殖场的总面积最大,最大值为48m 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配方法的应用,熟练掌握配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把原式利用配方法变形为x -3 2+3,再仿照题意求解即可;(2)把原式利用配方法变形为-x +1 2+1,再仿照题意求解即可;(3)把原式利用配方法变形为x -2 2+y +1 2=0,再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解即可;(4)设BF =xm ,则CF =2BF =2xm ,则BC =3xm ,进而求出AB =24-3x 3m ,则S 矩形ABCD =3x ⋅24-3x 3=-3x -4 2+48,据此可得答案.【详解】(1)解:x 2-6x +12=x 2-6x +9 +3=x -3 2+3,∵x -3 2≥0,∴x -3 2+3≥3,∴当x =3时,x 2-6x +12的最小值为3;(2)解:y =-x 2-2x=-x 2-2x -1+1=-x+12+1,∵x+12≥0,∴-x+12≤0,∴-x+12+1≤1,∴当x=-1时,y=-x2-2x有最大值,最大值为1,故答案为:-1;大;1;(3)解:∵x2-4x+y2+2y+5=0,∴x2-4x+4+y2+2y+1=0,∴x-22+y+12=0,∵x-22≥0,y+12≥0,∴x-22=y+12=0,∴x-2=0,y+1=0,∴x=2,y=-1,∴x+y=2-1=1;(4)解:设BF=xm,则CF=2BF=2xm,∴BC=3xm,∴AB=24-3x3m,∴S矩形ABCD =3x⋅24-3x3=-3x2+24x=-3x-42+48,∵x-42≥0,∴-3x-42≤0,∴-3x-42+48≤48,∵AD=BC=3x≤15,∴0<x≤5,∴当x=4时,S矩形ABCD最大,最大值为48,∴当BF=4m,矩形养殖场的总面积最大,最大值为48m2.2(2023·河北石家庄·一模)已知A=x2+6x+n2,B=2x2+4x+n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B-A的最大值是0B.B-A的最小值是-1C.当B=2A时,x为正数D.当B=2A时,x为负数【答案】B【分析】利用配方法表示出B-A,以及B=2A时,用含n的式子表示出x,确定x的符号,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x2+6x+n2,B=2x2+4x+n2,∴B-A=2x2+4x+n2-x2+6x+n2=2x2+4x+n2-x2-6x-n2=x2-2x=x-12-1;∴当x=1时,B-A有最小值-1;当B=2A时,即:2x2+4x+n2=2x2+6x+n2,∴2x2+4x+n2=2x2+12x+2n2,∴-8x=n2≥0,∴x≤0,即x是非正数;故选项A,C,D错误,选项B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整式加减运算,配方法的应用.熟练掌握合并同类项,以及配方法,是解题的关键.3(23-24九年级上·四川攀枝花·期中)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为a,b,c,且满足a2-10a+b2-16b+89= 0,则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边c的取值范围是()A.c>8B.5<c<8C.8<c<13D.5<c<13【答案】C【分析】先利用配方法对含a的式子和含有b的式子配方,再根据偶次方的非负性可得出a和b的值,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答案.【详解】解:∵a2-10a+b2-16b+89=0,∴(a2-10a+25)+(b2-16b+64)=0,∴(a-5)2+(b-8)2=0,∵(a-5)2≥0,(b-8)2≥0,∴a-5=0,b-8=0,∴a=5,b=8.∵三角形的三条边为a,b,c,∴b-a<c<b+a,∴3<c<13.又∵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边为c,∴8<c<1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配方法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中的应用,熟练掌握配方法、偶次方的非负性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解题的关键.4(23-24九年级下·浙江宁波·期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其实配方法还有其他重要应用.例如:已知x可取任何实数,试求二次三项式x2+2x+3的最小值.解:x2+2x+3=x2+2x+1+2=(x+1)2+2;∵无论x取何实数,都有(x+1)2≥0,∴(x+1)2+2≥2,即x2+2x+3的最小值为2.【尝试应用】(1)请直接写出2x2+4x+10的最小值______;【拓展应用】(2)试说明:无论x取何实数,二次根式x2+x+2都有意义;【创新应用】(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BD,若AC+BD=10,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最大值.【答案】(1)8;(2)见解析;(3)25 2【分析】(1)利用配方法把2x2+4x+10变形为2(x+1)2+8,然后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可确定代数式的最小值;(2)利用配方法得到x2+x+2=x+122+74,则可判断x2+x+2>0,然后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判断无论x取何实数,二次根式x2+x+2都有意义;(3)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四边形ABCD的面积=12⋅AC⋅BD,由于BD=10-AC,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12⋅AC⋅10-AC,利用配方法得到四边形ABCD的面积=-12(AC-5)2+252,然后根据非负数的性质解决问题.【详解】解:(1)2x2+4x+10=2x2+2x+10=2x2+2x+1-1+10=2(x+1)2+8,∵无论x取何实数,都有2(x+1)2≥0,∴(x+1)2+8≥8,即x2+2x+3的最小值为8;故答案为:8;(2)x2+x+2=x+122+74,∵x+122≥0,∴x2+x+2>0,∴无论x取何实数,二次根式x2+x+2都有意义;(3)∵AC⊥B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文教育学科辅导学案
教师: 学生: 年级: 日期:2013. 星期: 时段: 学情分析
课 题
一元二次方程章节复习及典型例题解析
学习目标与
考点分析 学习目标:1、通过对典型例题、自身错题的整理,抓住本章的重点、突破学习的难点; 2、通过灵活运用解方程的方法,体会四种解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熟练根据方程特征找出最优解法; 3、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进一步熟练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方程思想在解决
问题中的作用
考点分析: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解法、及根与系数的关系
学习重点
理解并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 学习方法 讲练说相结合
学习内容与过程
一 回顾梳理旧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必须牢牢掌握)
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0(02≠=++a c bx ax ,它的特征是:等式左边十一个关于未知数x 的二次多项式,等式右边是零,其中2ax 叫做二次项,a 叫做二次项系数;bx 叫做一次项,b 叫做一次项系数;c 叫做常数项。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
利用平方根的定义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

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b a x =+2)(的一元二次方程。

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可知,a x +是b 的平方根,当0≥b 时,b a x ±=+,b a x ±-=,当b<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配方法:
配方法的理论根据是完全平方公式2
22)(2b a b ab a +=+±,把公式中的a 看做未知数x ,并用x 代替,则有222)(2b x b bx x ±=+±。

配方法的步骤:先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再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再同时加上1次项的系数的一半的平方,最后配成完全平方公式
3、公式法
公式法是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它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

一元二次方程)0(02
≠=++a c bx ax 的求根公式: )04(2422≥--±-=ac b a
ac b b x 公式法的步骤:就把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系数分别代入,这里二次项的系数为a ,一次项的系数为b ,常数项的系数为c
4、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法就是利用因式分解的手段,求出方程的解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

分解因式法的步骤:把方程右边化为0,然后看看是否能用提取公因式,公式法(这里指的是分解因式中的公式法)或十字相乘,如果可以,就可以化为乘积的形式
5、韦达定理
利用韦达定理去了解,韦达定理就是在一元二次方程中,二根之和=-b/a ,二根之积=c/a 也可以表示为x1+x2=-b/a,x1x2=c/a 。

利用韦达定理,可以求出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各系数,在题目中很常用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根的判别式
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中,ac b 42-叫做一元二次方程)0(02
≠=++a c bx ax 的根的判别式,通常用“∆”来表示,即ac b 42-=∆
I 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II 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相同的实数根;
III 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如果方程)0(02≠=++a c bx ax 的两个实数根是21x x ,,那么a b x x -=+21,a
c x x =21。

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一个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两根之和等于方程的一次项系数除以二次项系数所得的商的相反数;两根之积等于常数项除以二次项系数所得的商。

二 典型例题讲解
课内练习与训练
一 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训练
1.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序号是 .
42=x ① 522=+y x ② ③01332=-+x x 052=x ④
5232=+x x ⑤ 412=+x x
⑥ x x x x x x 2)5(0143223-=+=+-。

⑧⑦ 2.已知,关于2的方程12)5(2=-+ax x a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a
3.当=k 时,方程05)3()4(2
2=+-+-x k x k 不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 二、一元二次方程解法与根与系数的关系联系
4.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有 , , , ·
5.一元二次方程)0(02
=/=++a c bx ax 的求根公式为: .
6.(2004·沈阳市)方程0322=--x x 的根是 .
7.不解方程,判断一元二次方程022632=+--x x x 的根的情况是 .
8.(2004·锦州市)若关于X 的方程052=++k x x 有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9.已知:当m 时,方程0)2()12(22=-+++m x m x 有实数根.
10.关于x 的方程0)4(2)1(222=++-+k kx x k 的根的情况是 .
二、选择题:
11.若a 的值使得1)2(422-+=++x a x x 成立,则a 的值为( )
12.把方程x x 332-=-化为02=++c bx ax 后,a 、b 、c 的值分别为( ) 3.3.0.--A 3.3.1.--B 3.3.1.-C 3.3.1.--D
13.方程02=+x x 的解是( )
x A .=土1 0.=x B 1,0.21-==x x C 1.=x D
14.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
范围是( ) 1.->k A 1.>k B 0.=/k C 1.->k D 且0=/k
15.一元二次方程0322=--x x 的两个根分别为( )
3,1.21==x x A 3,1.21-==x x B 3,1.21=-=x x C 3,1.21-=-=x x D
16.解方程.251212;0)23(3)32(;0179;072
222x x x x x x x =+=-+-=--=-④③②① 较简便的方法是( )
A .依次为: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
B .依次为: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直接开平方法 ①.
C 用直接开平方法,②④用公式法,③用因式分解法
①.D 用直接开平方法,②用公式法,③④用因式分解法
17.(2004·云南省)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0782=++x x 则方程可变形为( )
9)4.(2=-x A 9)4.(2=+x B 16)8.(2=-x C 57)8.(2=+x D
18.一元二次方程012)1(2
=---x x k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2.>k A 2.<k B 且1=/k 2.<k C 2.>k D 且1=/k
19.下列方程中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的方程是( )
09124.2=++x x A 032.2=-+x x B 02.2=++x x C 072.2=-+x x D
20.(2004·大连市)一元二次方程0422=++x x 的根的情况是( )
A .有一个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D .没有实数根
2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x x A =2
2.。

只有一个实根 111.2=+-x x B 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C .方程032=-x 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D .方程04322=+-x x 无实根
三、解答题训练
22.)解方程.222=+x x 23.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
15)12(8)3(;05112)2(;
015123)1(22=+=+-=-+x x x x x x
24.解关于的方程:);0(0)()()1(=/=-+-m x c c x mx ).0(0)()2(2=
/=---m n x n m mx 25.不解方程,判别下列方程根的情况.
5)3(2)1(=+x x ;0352)2(2=--x x ;04129)3(2=++x x .0)2()12)(4(2=++-y y y
26.已知关于z 的方程,03)12(22=-+++k x k x 当k 为何值时,
(1)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方程无实根?
27.已知:023242=+--a ax x 无实根,且a 是实数,化简.3612912422+-++-a a a a
28.k 取何值时,方程0)4()1(2=++++k x k x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并求出这时方程的根.
29.求证:关于2的方程013)32(2=-+++m x m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30.求证:无论k 为何值,方程03)1(4)12(22=+-+--k k x k x 都没有实数根.
31.当c b a 是实数时,求证:方程0)()(22=-++-c ab x b a x 必有两个实数根,并求两根相等的
条件.
32.如果关于z 的一元二次方程06)4(22=+--x mx x 没有实数根,求m 的最小整数值. 学生收获
你这次课一定有不少收获吧,请写下来: 教学反思
本次课后作业
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
○ 特别满意 ○ 满意 ○ 一般 ○ 差
学生签字:
教师评定:
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 ○ 非常好 ○ 好 ○ 一般 ○ 需要优化
2.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 非常好 ○ 好 ○ 一般 ○ 需要优化 教师签字:
学科组长签字:
龙文教育教务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