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合集下载

第三章历史时期河湖变迁

第三章历史时期河湖变迁

(二)变迁特点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摆动的空间:从北边的太 行山前平原到南面的沙颖河流域。
决口地点逐渐上移 黄河中、上游植被情况与下游河床稳定程度关系
密切。
(三)变迁原因
1、自然原因 水文、地形、土壤
2、社会原因 农业垦殖、政治中心改变、 科学技术的因素、战争原因
(四)历史时期黄河治理方略
东汉三国时代云梦泽水体逐渐东移,以至萎缩。 6世纪的云梦泽已被分割成许多小湖沼,云梦
泽名称已消亡。 唐宋时代这些湖泊也为葭苇弥望的沼泽所替代,
大面积的水体不复存在。
古代云梦泽变迁图
二、荆江河床的演变
• 荆江是长江在中游冲积平原上的一段河道。上 起枝城,下迄城陵矶。其中藕池口以上称上荆 江,以下称下荆江。
• 上荆江——江沱易位。 • 下荆江——河床塑造。长江出江陵进入云梦泽
地区,荆江河槽淹没于湖沼之中,河床形态不
甚显著。唐宋以后,江汉平原上云梦泽完全消 失,其主体部分已被零星的小湖沼所替代,统 一河床最后塑造完成,形成单一弯曲型河道。
三、洞庭湖的演变
• 形成期:远古以来至汉晋时期,由河网切割的平 原地貌形成了一些局部性的小湖泊。即屈原所称 的“洞庭波”。当时湘、资、沅、澧四水分别流 入长江。
汉唐安流期、梁山泊、云梦泽、罗布泊
云梦泽
• 全河派与下游派 • 疏导派与筑堤派 • 独流派与分流派 • 治水派与治沙派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1601班160202138 翁静

江河水文是自然环境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历史时期的中国江河湖沼的地貌形态和水文状况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历史时期更是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全长5464公里,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其流域面积达752443平方公里,可被划分为上、中、下三个河段,从河源至内蒙古的托克托为上游,从托克托至河南省的桃花峪为中游,从桃花峪至河口为下游。黄河流经银川平原、河套平原、黄土高原、汾渭平原等地,因而河水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水色浑浊,使得黄河具有洪水易于泛滥而河床不断抬高的特点。正是因为如此,黄河成为一条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于世的河流。

据统计,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决口泛滥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其中有6次重大的改道,史称黄河“六大徙”。

先秦文献中记载黄河下游河道有两条,一是“山经大河”,二是“禹贡大河”。这两条河道都是战国初期以前的河道,均由今河南省浚县附近指向东北,沿着太行山前平原行经华北大平原西部,至今天津附近注入渤海。另外一条河道是《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黄河下游河道,即“汉志河”。这条河道大约存在于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是历史时期一条可以确指其年代及具体流经的黄河下流河道。在“汉

志河”存在期间,黄河下流两岸开始大规模修筑堤防,其避免了黄河下游多股分流、频繁改道,有利于下流河床的稳定,由此形成了春秋战国西汉大河。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但仅靠着两岸大堤维系的黄河下游,一遇洪水,就会决堤泛滥。因此在西汉时期,黄河下游决口泛滥就及其频繁。

中国古代黄河的变迁

中国古代黄河的变迁

中国古代黄河的变迁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位于中国北方地区,属世界长河之一,全长约5464公里。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流域

从远古走来的黄河

中国平原河流大都发源于西部高原地区,含沙量一般都较高,导致历史上经常泛滥决口,加之人为干预的因素,河道变迁极其复杂。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范围,大致北到海河,南达江淮。据历史文献记载,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20多次。

黄河自北到南大范围的泛滥区

黄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河流,公元前4世纪,黄河下游因河水混浊即有“浊河”之称。公元1世纪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浊,号为一石而六斗泥”。唐宋以后泥沙有增无减。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积在下游河床上,日积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约束,时久形成悬河。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轻则漫口决溢,重则河道改徙。据粗略统计,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见于20世纪50年代前历史记载的约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

黄河历史上的重大迁徙

历史上黄河入海口曾多次发生改变。在战国初期,人们将古黄河下游河道称为“禹河”,也就是“禹贡大河”,或者称之为“山经大河”。谭其骧根据《北山经·北次三经》所载入河诸水,与《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所载的河北水道相印证,发现禹贡大河流至河北深县后,山经大河即由此分道北流,会合虖沱水,又北流至蠡县南,会合泒水、滱水后,继续北流至清苑县折而东流,经安新县南、霸县北,东流至天津市东北入海。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概况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概况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概况

据文献记载,有史以来黄河下游决口1590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在西起郑州、北至天津、南抵淮河的黄淮海大平原上留下了其变迁的历史痕迹(如题头图)。笔者借鉴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①,史海钩沉,勾勒出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大体情形,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一种方法,了解相关史实,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渗透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概况

1.先秦西汉时期

先秦时期,古黄河的下游河道在冀中平原上游徙漫流,形成多股河道,故有“九河”之称。这一时期下游河道的河床是比较稳定的,据谭其骧先生考证,在筑堤以前,黄河下游河道见于古代文献记载的有《山海经·山经》、《尚书·禹贡》、《汉书·地理志》三条(以下简称《山经》河、《禹贡》河、《汉志》河)。三河皆北流入海。“堤防之作,近起战国。壅防百川,各以自利。”②由于没有堤防,每遇汛期,免不了要漫溢泛滥。战国中期筑堤以后,《山经》河和《禹贡》河断流,专走《汉志》河,河口在今黄骅附近,这是历史上黄河河口第一次大的变迁。此种情况一直沿袭到西汉末年。

西汉时,黄河决溢11次,主要是在中后期。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黄河在瓠子(今濮阳西南)决口,洪水东南泻入巨野泽,由泗水入淮,这是西汉最著名的一次决溢,历时20余年,直到元封二年(前109年)才堵塞回归故道。其后,黄河多有决溢。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黄河在魏郡元城以上决口,久不堵塞,泛滥于济、汴之间长达60年,直到东汉王景治河,才结束这种局面。

2.东汉至隋唐五代时期

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王景因势利导,筑起了西自荥阳(今荥阳东北)东至千乘(今滨州市蒲城)海口的大堤,黄河流经今黄河和马颊河之间,由利津附近入海。这种状况历经魏晋南北朝至唐末没有变化,史称此为东汉河道。从王景治河迄唐末,黄河下游河道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无重大变迁,决溢较少。黄河在这一时期的安流,除王景治河的作用外,主要是少数民族南下,北方滥垦滥伐的现象大为减少,草原植被得以恢复。唐末五代“汴晋之争”时,为了对付沙陀族的骑兵,朱温及其部下曾三次决河,以水代兵。此后,这些决口经常为患。

一支黄浊贯中州

一支黄浊贯中州

• (3)决口地点变化的趋势是:开始决溢常在河 口段,以后逐渐向上移动,然后再自下而上循 环。这种循环周期越来越短,河道逐渐淤高, 每逢汛期就可能在堤防不固处溃决,造成新的 改道。历史上黄河的决溢地点和各条泛道之间 有着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主要是地势所决定 的。 • (4)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所流经的地貌条件, 对黄河决溢发生的地点有很大关系。 • (5)历史上黄河变迁总的趋势是决口改道越 来越频繁
历史时期黄河河道的变迁
历史时期黄河河道变迁
• 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 于世。据文献资料记载,在新中国成立前 约3000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有1500余 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其中有6次重 大的改道;洪水遍及范围,北抵海河,南达 淮河,有时还逾淮而南波及苏北地区。我 国东部的黄淮海平原上到处都受过黄河水 沙的灌注和淤淀,对历史时期黄河下游冲 积平原地理面貌的变迁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黄河下游平原的环境灾害
•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长期决口、泛滥和改 道,对下游平原地区的地理面貌和社会经济生 活产生过巨大影响。每次决口、改道所造成为 洪涝灾害,自不待言。洪水过后,在平原上沉 积了大量泥沙,也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它扰 乱了平原上的自然水系,如填平了天然湖泊, 淤浅了自然的河流,同时又使原先洼地因积水 难排而淤塞为湖泊(上面已述)。由此种种,加 重了平原地貌的复杂化,造成排水不良,以至 于引起土壤的盐碱化。总之,完全打乱了平原 地区原先的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过 严重恶劣的影响。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源出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等九省区,在山东省垦利县入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为752443平方公里。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曾北达海河,南抵淮河。

黄河下游变迁及泛决改道的几点认识:

从新石器时代以降至12世纪20年代(宋金之际),黄河下游绝大部分时间流经太行山以东、泰山山脉以北的河北平原由渤海湾西岸入海。12世界开始河道离开了河北平原,向东南流经黄淮平原合淮入海,前后约700余年。先是流经黄淮平原北部,以后河道逐渐南摆,至13世纪已达到了豫西山地的东缘,至此黄河下游河道已在华北大平原上扫射了一遍,直到16世纪中叶,河道大致固定在今废黄河一线又经过约300年,至19世纪中叶,又折向东北流,至渤海湾西岸入海。

历史上黄河泛决改道的根本原因,在于中游水土流失和下游防御不力。西汉时代河患频繁,与中游地区扩大农耕、水土流失加剧有关。东汉以后黄河下游有将近800年的相对稳定时期,这是中游地区返耕还牧、水土流失相对减弱的结果。唐宋以后,中游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河患也愈演愈烈。明清时期,除了潘季驯、靳辅时代因下游河道加强了防治,河患有所稍息外,总得趋势,仍然是日益严重。新中国成立

以来,对黄河进行了全面综合的治理,包括中游水土保持,下游淤固提防、加强防治,取得了显著效果。60多年没出事故,就是明证。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中上游气候干旱,降水减少,下游因来水减少甚至断流,影响了下游地区的生产和生活。同时由于来水减少,泥沙停滞,淤积严重,黄河决溢隐患仍未根本上消除。

近百年来黄河河道变迁的过程

近百年来黄河河道变迁的过程

近百年来,黄河河道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迁,这些变迁影响着中国北

方地区的水资源管理、灾害防治和经济发展。本文将详细介绍黄河河道变

迁的过程。

20世纪20年代初,黄河下游地区发生了多次洪灾,对当地居民的生

活和物质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了防止洪水灾害,当时的中国政府决

定进行大规模的黄河河道整治工程。1928年至1938年,中国政府先后进

行了三次黄河整治工程,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洪水,维护河道的稳定。

在这几次整治工程中,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加固河堤、开挖河道、修建水库和水闸等。然而,由于当时技术水平有限,整治工程

的效果并不显著。此外,在黄河上游地区,山洪频发,导致黄河的含沙量

较高,河道堆积严重,沙砾淤积导致河道变浅,形成了水患区。为了解决

这一问题,中国政府在黄河上游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工程。

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政府实施了黄河上游的土地沙化治理工程。

这一工程主要通过植树造林、建设水土保持工程等措施来减少泥沙的沉积,改善黄河河道的流量条件。此外,中国政府还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搬迁移民,使得沙漠化严重的地区恢复了生态环境。

在整治工程的推进过程中,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政府通过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来增加灌溉用水,提高农田灌溉效率。此外,

沿黄河流域的一些地区还建设了大型发电站,用于电力生产。这些举措有

效地推动了当地的农业和工业的发展。

然而,近年来,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压力,黄河流域面临了新

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工业化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增加,黄河水资源

的紧缺问题逐渐凸显。同时,由于在河道整治工程中土地退化和生态系统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1601班160202138 翁静

江河水文是自然环境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历史时期的中国江河湖沼的地貌形态和水文状况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历史时期更是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全长5464公里,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其流域面积达752443平方公里,可被划分为上、中、下三个河段,从河源至内蒙古的托克托为上游,从托克托至河南省的桃花峪为中游,从桃花峪至河口为下游。黄河流经银川平原、河套平原、黄土高原、汾渭平原等地,因而河水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水色浑浊,使得黄河具有洪水易于泛滥而河床不断抬高的特点。正是因为如此,黄河成为一条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于世的河流。

据统计,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决口泛滥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其中有6次重大的改道,史称黄河“六大徙”。

先秦文献中记载黄河下游河道有两条,一是“山经大河”,二是“禹贡大河”。这两条河道都是战国初期以前的河道,均由今河南省浚县附近指向东北,沿着太行山前平原行经华北大平原西部,至今天津附近注入渤海。另外一条河道是《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黄河下游河道,即“汉志河”。这条河道大约存在于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是历史时期一条可以确指其年代及具体流经的黄河下流河道。在“汉

志河”存在期间,黄河下流两岸开始大规模修筑堤防,其避免了黄河下游多股分流、频繁改道,有利于下流河床的稳定,由此形成了春秋战国西汉大河。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但仅靠着两岸大堤维系的黄河下游,一遇洪水,就会决堤泛滥。因此在西汉时期,黄河下游决口泛滥就及其频繁。

简述历史上黄河改道过程

简述历史上黄河改道过程

简述历史上黄河改道过程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沧桑和兴衰。然而,由于地质构造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的河道并非一成不变。历史上,黄河曾多次改道,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黄河改道的过程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夏朝时期。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夏朝时期的黄河河道主要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和山东省之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河的河道发生了变化。据史书记载,黄河在春秋战国时期曾向北偏移,越过了山东半岛,注入渤海。这次黄河的改道给山东地区带来了河道淤积、洪水泛滥等问题,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在历史的长河中,黄河又在唐朝时期发生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改道。据记载,唐朝时期的黄河河道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和山东省之间,但由于地质构造的变化以及人类的活动,黄河的河道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唐朝时期的黄河改道主要是因为河道淤积和堤坝破坏导致的。这次黄河改道使得河南地区的农田受到严重的水患,给当时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河的河道继续发生变化。到了元朝时期,黄河的河道又一次发生了较大范围的改道。元朝时期的黄河河道位于今天的山东省和河北省之间,但由于河道淤积和水流变化,黄河逐渐

向东南方向移动。这次黄河改道使得山东地区的农田遭受了严重的水患,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近代以来,随着水利工程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的改道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然而,黄河的河道仍然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时刻威胁着沿岸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为了解决黄河改道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修建堤坝、疏浚河道、治理河岸等,以保护沿岸地区的安全和发展。

简述历史上黄河改道过程

简述历史上黄河改道过程

简述历史上黄河改道过程

黄河,中国第二长河,总长度约5464公里,流经九个省区,被称为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然而,黄河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改道,给沿岸的人民

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困扰。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简述历史上黄河改道的

过程。

1.古代改道:

在古代,黄河的改道主要表现为北移和南移。北移是指黄河由原先的

往南流的路径向北移动,而南移则是指黄河向原先流经的南方方向移动。

最早的一次重大改道事件据说发生在公元前2300年左右,当时黄河

从山西向南移动,改道流入现在的河南境内,造成了当时的陕西中原地区

水草丰盛,进一步发展了农业和人口。

翻转过程中出现过渭河暂停的现象;另外,武威地区古代河道概况渭

河水流图谱也是黄河南川后又向南流入渭河谷地。渭河进一步南涨的前提,是黄河北川既南渡晋中,或缓解宁武或无宁武、直秀前长输南移,进一步

南涨的结果是黄河进一步冲刷触动甘南南边的年度199年灌渠黄土堤、黄

河汉水穿入谢县滩和勉县穴头洼穴头沟

1580年晋冀豫边区刘家沟河道截流黄河,使河水向东南弯曲,击穿

陈咀万向东的和任杨西

1975年陕南地区发轫形成黄土高原预想时有两个地貌路线:一是分

多个地势台阶,形成夏河、陇曹、渭河穿越黄土构造扶贫审例,流入整个

河西大峡谷进千金口缓解

1998年因上游艾默盖地坝堰的工程堵车,原河谷改为横穿徐埾县口以后,以管制黄河下游的不利但其认为穿越总资料照篇底云消覆雨或二革坡外黄丘陵

2.近代改道:

近代的黄河改道事件主要发生在20世纪,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1938年的黄河泛滥事件。

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华民国政府为了阻止日军进攻,决定在黄河上游爆破堤坝,意图改变黄河的流向。然而,这项举动导致了黄河泛滥,造成了严重的灾难。黄河泛滥时河水侵袭了河南、山东等省份,淹没了数千万亩耕地,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

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

两次决口
改道频繁
• 横陇河,景祐三年(1034)河决澶州横陇埽,新 道从今濮阳东北经聊城,临清至滨县、惠民入海。 • 北派,庆历八年(1048)河决澶州商胡(今河南 濮阳东昌湖集)北流,合御河(南运河)、界河 (大清河)至今天津一带入海。 • 东派,嘉祐五年(1060)河水在魏县(今河北大 名东)第六埽分流,东北经今马颊河入海。 • 二股河,熙宁十年(1077)河决澶州曹村,北流 绝,河南徙,东汇于渠山泊,分为二股,一股夺 南清河合淮入海,另一股由北清河(济水)入海。
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
总体概述
• 黄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的河流,但是在漫长 的人类历史时期,黄河的含沙量并不总是呈上升 趋势,而是随着中游黄土高原地带的水土流失情 况的变化而变化,这一变化往往与气候,降水和 人类经营方式有联系。使下游河道的决溢,改道 时缓时剧。这又与下游河道的防治有密切关系。 总的情况是宋金以后,决溢改道加剧,据粗略统 计,鉴于本世纪50年代以前历史记载的决口泛滥 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对中国黄 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
改道频繁
(五)金、元至明代嘉靖、万历年 间(1128--16世纪中叶)
• 南宋建炎二年(1128),宋东京留守杜充 为阻挡金兵南下,于滑州(今河南滑县西 南)扒开黄河,使河水东南流,汇泗入淮 河。从此,黄河东流脱离春秋战国以来流 经山东丘陵以北地区入渤海的趋势,不再 经过河北平原。在此后700余年中,以东南 夺淮入海为常。这是黄河变迁历史上划时 代的重大改道。

黄河河道变迁

黄河河道变迁

第一次重大改道

春秋战国至西汉末黄河一直保持一定河形,史称为“大河故渎”,或“王莽河”、“王莽故渎”。

战国中期黄河下游大规模筑堤固定下来的河道是《汉书•地理志》河(简称“汉志河”),结束了多股分流局面,可称第一次改道。汉志河走向:古宿胥口(今河南浚县)-今濮阳西南—今馆陶县东北-临清南-德州东南-东光东-孟村北-黄骅西南入海。

第二次重大改道

公元11年(王莽建国三年)黄河在今河北大名东决口,造成第二次重大改道。公元69年王景治河,固定了河道。

王景河走向:今濮阳西南-范县北-莘县东-聊城南-禹城西-滨州北-利津东南入海。

第三次重大改道

1048年(北宋庆历8年)河决澶州商胡埽(今濮阳东),为第三次重大改道。河分北、东两条河道。

北流走向:今濮阳东-清丰东-馆陶东-临清西-故城东-武强东-青县东-静海西-天津西入海。

东流走向:

1 . 京东故道:基本与隋唐同。

2 . 横陇故道:自今清丰县东与京东故道分出-南乐东-高唐西-陵县东-乐陵南-沾化北入海。

3 . 二股河:今南乐西-莘县西-入西汉大河故道-平原西-陵县北-乐陵南-庆云北-无棣入海。

第四次重大改道

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人为决河于今滑县李固渡,大河由泗入淮,这是第四次重大改道。

•1128年决口河道(北流):滑县-濮阳南-鄄城西-巨野东-嘉祥东-入泗水-由泗入淮。(4/10)

•1168年(金大定八年)黄河再次决口于李固渡,形成南流:长垣东北-东明南-定陶西-曹县南-砀山北-萧县北-经徐州,于邳县由泗入淮。(6/10)•1180年(金大定二十年)河决卫州,东南经延津北-封丘南-兰考北-睢县南-商丘南-砀山北-经徐州由泗入淮。

黄河河道的历史演变

黄河河道的历史演变

黄河河道的历史演变

黄河是中国母亲河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它的河道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样子。

黄河的河道演变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最早的时候,黄河的河道走势和现在差不多,但是由于河水冲刷力很强,导致河道经常发生变化。古代的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生活和财产,开始进行黄河的治理工程。

公元前229年,秦始皇派遣大将白起修筑黄河故道的大堤,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黄河治理工程。这个大堤从今天的河南省镇平县一直修到潼关,全长达到了数百公里。这个大堤的修筑极大地稳定了黄河的河道,保护了周围的农田和居民。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河的河道又发生了变化。在唐代,黄河的河道向北移动了约100多公里,形成了今天的河道。这次河道的变化导致了河南、山东、河北等地的大面积淹没,给当地的居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解决黄河泛滥的问题,宋代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治理工程。宋代的黄河治理工程包括修筑堤坝、开挖引水渠等措施,使得黄河的河道相对稳定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黄河的河道基本保持不变,但是由于水土流失等原因,黄河的河床逐渐升高,形成了黄河的“壶口”,使得河水更加容易泛滥。

到了明代,黄河的河道再次发生了变化。明代的治理工程包括修筑堤坝、挖掘河道等措施,使得黄河的河道进一步稳定。然而,由于黄河的水量巨大,河水冲刷力极强,这些治理措施很难起到持久的效果。

到了清代,黄河的河道又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清代的治理工程主要集中在黄河下游的修筑堤坝和开挖河道,这些措施使得黄河的河道相对稳定了一段时间。但是,由于清代的治理工程主要集中在下游,导致上游的河道进一步淤积,水位不断升高。

论述历史时期黄河改道变迁的原因。

论述历史时期黄河改道变迁的原因。

论述历史时期黄河改道变迁的原因:

(1)自然地貌和土壤因素。黄河流经青藏高原,再到黄土高原。特别是在黄土高原,由于黄土颗粒细,孔隙多,耐冲性差,遇水则变为泥流,到下游华北平原堆积形成悬河。

(2)气候环境因素。黄河流域全年降水的70%都集中在夏秋,多暴雨,洪峰流量大大高于年平均流量,形成暴涨暴落,极易冲坏河堤。研究表明黄土高原侵蚀中自然侵蚀占70%,而人类加速侵占只占30%,这就是说自然地貌、土壤和气候环境是造成黄土高原侵蚀的最主要原因。

(3)人类活动因素。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特别是采伐不节制,使黄河中游地区的森林受极大大的摧残,水土流失因此越来越严重,黄河水患也越来越酷烈。

历史地理黄河改道

历史地理黄河改道

黄河由禹治水初期的低洼河道逐步向“地上河”转变, 各诸侯国也开始在自己的领地范围内大量地修筑黄河堤 防以抵御洪水,大陆泽产生严重淤积,不断抬高的洪水 水位使得黄河经常发生满溢或溃决。特别是北面的淤高 不断增加,使黄河河道有了持续南向迁移的趋势。《汉 书·沟洫志》中记载:“周谱云,定王五年河徙”,史 称此为黄河第一次大改道,也被称为“周宿胥口河迁。 清胡渭《禹贡锥指》进一步指出,“周定王五年(公元前 602年)河徙,自宿胥口东行漯(luò)川,右经滑台城(滑 县旧城),又东北经黎阳县(泼县东北兰里)南,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 河道的变迁
春秋时代及其以前,黄河出积石山(今青海南部或甘肃 临夏西北)“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砥柱,又 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ruì),至于大伾,北过降水, 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龙 门以下一段南流至华阴,向东经三门过孟津与洛河汇 流,其流01道大体与今河相同。再0下3 过大伾山,04北流穿 过漳河,经今河北周曲县以东,向北,然后分为数支, 分道入海。最北一支为主流,到今深县南折而向东, 循漳河至青县西南,又东北经天津东南入于渤海。这 条河最早为《禹贡》所载,故又称“禹河”。
又东北经凉城县,又东北为长寿津,河至此与深川别行而 东北入海,水经谓之大河故渎。”按《水经·河水》所记, 大河故渎大致经今河南滑县、俊县、濮阳、内黄、清丰、 南乐,河北大名、馆陶,山东冠县、高唐、平原、德州等 县市境,德州以下复入河北,经吴桥、东光、南皮、沧县 而东入渤海。整个河道大概向东南方向平移了一百公里。 改道后的黄河大致经今河南濮阳、河北大名、山东德州等 地,经沧州北而东入渤海。这条流路一直延续至西汉末年, 可称之为春秋西汉河道。

黄河下游河道演变基本规律

黄河下游河道演变基本规律

黄河下游河道演变基本规律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世界上最长的黄色河流。黄河下游河道演

变是黄河流域地貌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规律可以总结为以下

几点。

首先,黄河下游河道演变具有周期性。黄河下游河道演变的周期大约

为500年左右,这是由于黄河下游地区的地质构造和河道特征所决定的。在这个周期内,黄河下游河道会经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包括河

道侵蚀、河床升降、河道迁移等。

其次,黄河下游河道演变具有不稳定性。由于黄河下游地区的地质构

造和河道特征的复杂性,黄河下游河道演变具有不稳定性。在演变过

程中,河道的形态和位置会发生变化,这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和人类活

动都会产生影响。

再次,黄河下游河道演变具有多样性。黄河下游地区的地质构造和河

道特征的多样性,使得黄河下游河道演变具有多样性。在不同的地区,河道演变的过程和规律也会有所不同。

最后,黄河下游河道演变具有可预测性。虽然黄河下游河道演变具有

不稳定性,但是通过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地质构造和河道特征的研究,

可以预测黄河下游河道演变的趋势和规律,为沿岸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黄河下游河道演变是黄河流域地貌演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规律包括周期性、不稳定性、多样性和可预测性。对于黄河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需要密切关注黄河下游河道演变的趋势和规律,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防治和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1601班 160202138 翁静

江河水文是自然环境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历史时期的中国江河湖沼的地貌形态和水文状况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历史时期更是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全长5464公里,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其流域面积达752443平方公里,可被划分为上、中、下三个河段,从河源至内蒙古的托克托为上游,从托克托至河南省的桃花峪为中游,从桃花峪至河口为下游。黄河流经银川平原、河套平原、黄土高原、汾渭平原等地,因而河水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水色浑浊,使得黄河具有洪水易于泛滥而河床不断抬高的特点。正是因为如此,黄河成为一条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于世的河流。

据统计,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决口泛滥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其中有6次重大的改道,史称黄河“六大徙”。

先秦文献中记载黄河下游河道有两条,一是“山经大河”,二是“禹贡大河”。这两条河道都是战国初期以前的河道,均由今河南省浚县附近指向东北,沿着太行山前平原行经华北大平原西部,至今天津附近注入渤海。另外一条河道是《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黄河下游河道,即“汉志河”。这条河道大约存在于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是历史时期一条可以确指其年代及具体流经的黄河下流河道。在“汉

志河”存在期间,黄河下流两岸开始大规模修筑堤防,其避免了黄河下游多股分流、频繁改道,有利于下流河床的稳定,由此形成了春秋战国西汉大河。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但仅靠着两岸大堤维系的黄河下游,一遇洪水,就会决堤泛滥。因此在西汉时期,黄河下游决口泛滥就及其频繁。

西汉中期以后,河患日增。黄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决口,河水一直泛滥至清河郡以东数郡。当时王莽因为河决东流,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坟不受威胁就不主张堵口,听任水灾延续了近六十年,从而造成黄河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改道。至东汉时期,69年时,王景领导治理黄河决口,通过筑堤堵口,河汴分流、疏汴通漕等方法,疏浚河床,减轻水土流失,减少河床淤积,使黄河出现了一个长期较为安流的局面。此时的黄河,从长寿津自西汉大河故道别出,循古漯水河道,经今范县南,在今阳谷县西与古漯水分流,经今黄河与马颊河之间,至今利津人海。

东汉以后,黄河安流的局面仅维持到了唐代末年。宋初,由于黄河已经流行了800多年,王景治水后形成的河床淤高严重,水流不畅,黄河又进入了频繁决口泛滥的历史时期。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黄河决澶州横垅埽,久不复塞,形成了一条新的河道——横垅河。到了庆历八年(1048年),河决澶州商胡埽,向北冲出一条新道,经河南省内黄县,河北省大名、南宫、青县,至今天津入海,名为“北流”。景祐五年(1060年),黄河在魏县第六埽向东决出一支,向东北经山东堂邑、夏津、平原、在冀、鲁间入海,名为“东流”。至此形成了

北流与东流并存的局面,时人并称其为“二股河”,造成了北宋时期黄河下游两股分流的自然现象。此后至北宋灭亡的80年间,北流单行49年,东流单行16年,二顾并流15年。此为历史上黄河第三次重大的改道。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时,宋王朝为了阻止南下的金兵,东京留守杜充竟然人为的决河,使大河“由泗入淮”,从此大河离开了传统的北流和东流,进入了南流为主的时期。1194年,黄河在阳武决口,河入山东巨野、郓城之间分成两支,北由北清河至利津入海,南由南清河入淮入海。至此,“北绝流,全河皆入淮”,不再进入河北平原。在此后的700多年中,以东南流入淮为常,这是黄河下游变迁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也是黄河第四次重大的改道。蓝勇在《中国历史地理》中总结了这个时期黄河河道的两个特点:一是河道“势益南行”,干流摆动逐渐趋向东南,决口地点逐渐向上西移:二是几股岔流同时汇入淮河入海。

宋代黄河由淮河入海的河道形成后,黄河的决口泛滥并没有暂时中止,反而大有向北移动威胁运道安全的趋势。黄河在原武、阳武、中牟、延津、开封、祥符、杞县、睢州、陈留、通许、太康、尉氏、洧川、鄢陵、扶沟等15处决口。为了稳定入海的基本格局,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在右丞相脱脱的主持下,新任的工部尚书贾鲁开始大规模地治理黄河。在贾鲁治河之后,固定了一条由仪封的黄陵岗至归德哈只口,由徐州入泗水入淮河的黄河河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贾鲁河”。此时的黄河的河道较为稳定,但仍然时有决堤泛滥,

期间曾经出现过河道夺颍水人淮河的情况,这是历史时期决口泛滥达到最西边界的一次情况。

明代前期,黄河泛滥决口之频繁,河道之紊乱,不下于宋、元两代。明成祖颁布治河的两个原则:一是维护漕运;二是保护皇陵,由此制定了竭力将黄河河道稳定在今山东省的金乡、鱼台一袋入运河的治河方针。根据这个方针,采取了在黄河北岸高筑堤防,迫使黄河向东南由淮入海的措施。弘治八年(1495年),在白昂、刘大夏的主持下,筑断黄陵冈,以一淮受全河之水,并于北岸筑长堤。太行堤西起汲县东南,经滑县、长垣、东明、菏泽、单县,抵于城凡三百六十里;阳武堤由今河南省原阳经封丘、开封、兰考至山东曹县;荆隆口新堤起北岸祥符、于家店、历铜瓦厢东桥,至仪封东北小宋集,凡160里。筑断黄陵冈和兴建太行堤的结果是“北流于是水绝,始以清口一线受万里长河之水。”因而将它视为黄河史上的第五次大改道。

明代“束水攻沙”的方针的实施,造成了“流缓沙停,海口积淀,日渐淤高”的严重局面,因此清朝主要采取以疏为主的方针,将治河重点放在淮阴以下至河口段,加深河道,增加黄河的泄洪和输沙能力。除此以外,还对以往的河堤加高加厚,加固了河防。目的是为了要固定一条趋向东南由淮河入海的河道。当时主持治河工作的荆辅采取固堤与疏浚相结合的方针,这虽然维持了一条由淮入海的河道,但并没有遏制住河床的淤积和河身的抬高。加上当时河政松弛,河患与日俱增,嘉庆以后,又面临黄河重大决口改道的危险。黄河第六次大改道发生在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黄河主流先流向西

北,淹及封丘、祥符两县村庄。而后转折东北,淹及兰、仪、考城、长垣等县村庄。河水至长垣县兰通集,夺大清河至利津注入渤海,正河断流,结束了黄河趋向东南由淮河入海的历史。直至光绪元年(1875年)开始在沿河两岸修筑堤防,固定了河床。到光绪十年(1884年)才形成了今天黄河下游由大清河入海的新河道。

自从咸丰五年新河道形成后,黄河决口泛滥就从未停止过。1938年6月,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人为扒开花园口大堤,企图用洪水来阻止日本侵略军的西进。这次决口,使黄河水漫东南,再度由颍河、淮河入海,历时9年,成灾严重,史所罕见。到1947年3月,才堵

口塞堤,河道才恢复如初,由东北入海。这是历史上黄河由于人为决口后所造成的最大灾害。

历史时期的黄河下游河道频繁改道,其背后的原因是及其复杂的。

从其自然地貌和土壤因素来说,黄河流经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特别是流经黄土高原时,由于黄土颗粒大、孔隙多、耐冲性差,因此黄河河水在中游地区携带了大量泥沙。但到了华北平原后,水流减缓,泥沙也就自然堆积起来,河床也就被抬高了,形成了悬河,这为黄河决口泛滥创造了条件。大河仅靠两岸堤防约束,一旦发生洪水,很容易就冲决堤防,泛滥成灾。这也是黄河下游频繁改道最主要的原因。

从气候环境因素来说,黄河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燥寒冷,全年降雨量少,且70%都集中在夏、秋两个季节,多暴雨,洪峰流量大大高于年平均流量,因而一遇暴雨,往往都会造成下游漫堤或者决口,造成灾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