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目标管理理论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b7834185ad51f01dc381f147.png)
、德鲁克的个人简介彼得德鲁克是当代西方最负盛名和最具影响的管理学家之一,被人尊称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之父”,奠定了现代管理学开创者的地位:他还首次提出了“组织”的概念和目标管理,率先对“知识经济”进行阐释。
二、目标管理理论的产生背景(一)理论发展目标管理指导思想上是以丫理论为基础的,即认为在目标明确的条件下,人们能够对自己负责。
具体方法上是泰勒科学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二)实践研究由于日益复杂的管理实践也向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目标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一)目标管理的概念目标管理是指企业根据决策确定的目标,从上至下,再从下至上,上下结合反复协商,确定一定时期各个部门或组织成员的分目标,并为各分目标的实施而进行的组织管理和控制的一种计划制定与实施方法。
目标管理是一种参与管理,也是一种授权管理。
(二)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1)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来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
(2)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使得一个组织中的上下各级管理人员共同制定共同的目标、成果、责任、衡量各自的贡献。
(3)每个企业管理人员或成员的分目标是企业总目标对其的要求,也是其对企业总目标的贡献。
(4)组织成员是通过目标进行管理的,以目标为控制依据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控制。
(5)考核和奖惩的依据是分目标。
(三)目标管理的过程(1)制定目标:包括组织的总体目标、各部门的分目标以及目标对应的职责。
(2)明确组织的作用:每个目标和子目标都有责任人(3)执行目标:根据目标利用一定的资源开展恰当的活动。
(4)评价成果:是实行奖惩的依据、沟通的机会、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的手段,包括上下级和同级间的相互评价。
(5)实施奖惩:奖惩是目标管理的内容之一,是一种激励手段,是更好地实施新目标的前提。
(6)制定新目标:又一段时间循环的开始四、目标管理的特点(一)员工参与管理目标管理是员工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由上下级共同商定,依次确定各种目标。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29658ab8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8d.png)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是一种管理方法和理念,强调将组织和个人的目标明确化和量化化,并通过衡量和追踪实现这些目标的进展来实现管理和激励。
德鲁克认为,有效的目标管理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 确定和明确的目标:目标管理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组织和个人的目标。
一个好的目标应该有明确的界定和具体的指标,能够量化和衡量。
只有通过明确目标,组织和个人才能清楚地知道他们要做什么,才能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2. 可衡量的目标:衡量是目标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设定可衡量的目标,可以对组织和个人在实现这些目标上的进展进行监测和评估。
衡量可以帮助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做出调整和改进。
3. 可追踪的目标:追踪目标的进展是确保目标管理有效的关键。
只有通过不断地追踪,才能及时了解目标的实际达成情况,并做出相应的措施。
追踪还可以激励和激发组织和个人的积极性和动力,追求更高的绩效。
4. 目标的共享和参与:目标管理不应该只是一种上级对下属的要求和规定,而应该是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组织和个人应该参与制定和设定目标,充分地了解目标的意义和重要性,增加对目标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通过目标管理,德鲁克认为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效益:1. 提高组织和个人的效能:目标管理可以帮助组织和个人明确和关注最重要的目标,避免资源的浪费和分散。
通过衡量和追踪,可以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保证目标的实现。
2. 激发组织和个人的动力:目标管理可以使组织和个人设定挑战性的目标,激励和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力。
通过追踪和评估目标的进展,可以激发绩效改进的动力,增加成就感和满意度。
3. 提升团队合作和沟通:通过共享和参与,目标管理可以提升团队的合作和协作能力,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同时,通过明确目标,也可以提高沟通效率和减少冲突,使组织的工作更加有序和高效。
总而言之,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强调明确、衡量和追踪目标的重要性,通过共享和参与,激发动力,提高效能和绩效。
德鲁克目标管理的核心内容
![德鲁克目标管理的核心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c67a007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fc.png)
德鲁克目标管理的核心内容
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的目标管理是一种管理哲学和方法,其核心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明确目标:目标管理强调组织和个人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
这些目标应该是具体、可衡量、可达成、相关和有时限的(SMART 原则)。
2. 参与式设定目标:目标的设定应该是一个参与的过程,涉及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
上级和下级共同确定目标,以确保目标的一致性和员工的认同感。
3. 自我控制:目标管理赋予员工更多的自主权和责任感,让他们能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控制和管理。
4. 绩效评估:目标管理强调基于目标的绩效评估。
通过将目标与实际绩效进行比较,可以评估个人和组织的绩效,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5. 反馈与激励:及时的反馈对于目标管理非常重要。
通过反馈,员工可以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现,知道自己是否朝着目标前进。
同时,激励也是目标管理的一部分,通过奖励和认可来激励员工实现目标。
6. 持续改进:目标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强调不断评估和改进目标。
随着环境和组织的变化,目标也需要相应地调整和完善。
彼得德鲁克目标管理
![彼得德鲁克目标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b5921c26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b5.png)
彼得德鲁克目标管理彼得德鲁克,是管理学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
他提出了许多经典的管理理论和观点,其中包括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指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和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措施,来帮助组织和个人实现成功的管理方法。
彼得德鲁克认为,目标是管理的驱动力,是组织进步和发展的原动力。
在目标管理中,彼得德鲁克提出了几个关键要素:首先,目标必须是明确的。
目标需要具体而清晰,可以量化和评估。
只有明确的目标才能让人们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以及如何做。
其次,目标必须是可衡量的。
目标需要能够用具体的指标或标准进行衡量和评估。
这样才能了解目标的达成程度,以及是否需要调整和改进。
另外,目标必须是挑战性的。
目标应该既能够激发人们的努力和激情,又要合理和可行。
过于简单的目标难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过于困难的目标又可能导致人们的挫败感。
最后,目标必须是可追踪的。
在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追踪和监测目标的实现情况。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障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彼得德鲁克认为,目标管理可以带来多方面的好处。
首先,目标管理可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工作动力。
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可以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责任和方向。
其次,目标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
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可以避免无效的工作和浪费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通过衡量和评估目标的达成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从而提高绩效。
此外,目标管理还可以促进团队合作和协作。
共同的目标可以使团队成员明确各自的责任和角色,协同合作,共同驱动。
总结一下,彼得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工具,对组织和个人都具有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通过设定明确、可衡量、挑战性和可追踪的目标,可以激发人们的潜力,提高绩效,促进团队合作,实现持续的发展和进步。
德鲁克管理理论
![德鲁克管理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4ff2ed2f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87.png)
德鲁克管理理论德鲁克(Peter Drucker)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管理思想家之一,在管理理论方面有着重大的贡献。
他的管理思想被誉为“现代管理之父”,其中最著名的是德鲁克管理理论。
德鲁克管理理论以人本主义为核心,强调企业要以人为本,实现企业管理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德鲁克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一、德鲁克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1. 经营的目标德鲁克认为,企业的最终目标是盈利,但这并不是企业唯一的目标。
企业必须抓住机会,追求创新和成长,同时也要关注企业文化、员工的福利和对社会的贡献。
2. 组织的结构德鲁克认为,组织的关键是人,而不是资本或设备。
他建议企业要将员工视为一种资源,并为其提供培训和发展的机会。
另外,企业的结构应该遵循分工原则,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
3. 价值创造德鲁克认为,价值创造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他主张企业要创造独特的价值,而不是仅仅跟随市场趋势。
这需要企业具备创新、领导力和战略思维等方面的能力。
4. 市场定位德鲁克认为,企业必须理解市场需求,以及如何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才能成功地定位自己在市场中的地位。
企业应该注重产品和服务的品质、价格、广告和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优化。
5. 经营战略德鲁克认为,企业的经营战略必须基于清晰的愿景和战略思考。
企业必须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如何才能做好,并制定相应的计划。
企业也必须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做出调整,以适应市场和环境的变化。
二、德鲁克管理理论的特点1. 以人为本德鲁克管理理论主张以人为本,认为员工是企业的最重要资源。
企业需要为员工提供培训和发展的机会,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生产力。
2. 注重创新德鲁克认为,企业必须始终保持创新,才能在市场上立足。
他主张企业必须具备创新、领导力和战略思维等方面的能力,才能创造独特的价值。
3. 强调市场定位德鲁克管理理论注重市场定位,认为企业必须理解市场需求,以及如何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才能成功地定位自己在市场中的地位。
4. 倡导经营战略德鲁克管理理论倡导经营战略,认为企业必须有清晰的愿景和战略思考,才能做好战略规划,并随时调整战略,以适应市场和环境的变化。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有哪些基本内容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有哪些基本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299446b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e.png)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有哪些基本内容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是管理学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以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包含了许多基本内容,本文将对其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和解析。
首先,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强调确定清晰、明确的目标是组织取得成功的关键。
他认为,目标应该具有可度量性、可比性和可行性,而且应该与组织的使命和价值观相一致。
德鲁克认为,一个明确的目标可以提供清晰的方向和指导,有助于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努力,从而提高组织的绩效。
其次,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强调管理者应该将目标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
他认为,只有明确地定义目标是不够的,还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来实现这些目标。
这些计划应该包括具体的任务和活动、分配资源、设定时间表等,以确保目标能够得到顺利实现。
第三,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提出了“管理通过目标”这一核心概念。
他认为,管理者应该将目标作为管理的核心,围绕目标进行决策、分配资源、衡量绩效等。
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管理者能够更好地衡量员工的绩效,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奖励,从而提高组织的绩效和效率。
第四,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强调管理者应该对目标进行监控和评估。
他认为,管理者应该密切关注目标的实现情况,通过不断的监测和评估,掌握目标的进展情况,并及时采取调整措施,以确保目标的顺利实现。
第五,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重视员工的参与和承诺。
他认为,员工应该参与到目标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并感到对目标的承诺和责任。
通过员工的参与和承诺,可以增强员工对目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进而提高组织整体的绩效和竞争力。
第六,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提出了目标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他认为,组织应该确保不同部门和个人的目标是一致的并相互支持的。
通过协调不同目标之间的关系,可以促进整个组织的协同合作,从而提高组织的绩效和效果。
最后,在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中,他还强调了反馈和学习的重要性。
他认为,管理者应该通过及时的反馈机制和学习过程,不断总结和改进,以提高组织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浅谈德鲁克目标管理理论及启发.
![浅谈德鲁克目标管理理论及启发.](https://img.taocdn.com/s3/m/151b98b71a37f111f1855b80.png)
《西方行政学理论概要》结课论文学院:XXX学院学号:XXX姓名:XXX任课老师:XXX日期:2014年11月8日浅谈德鲁克目标管理理论及启发摘要: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是公认的现代管理学之父,现代组织理论的奠基人,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
德鲁克在1954年《管理实践》中首次提出“目标管理”概念,并把目标管理确立为一种管理体系,应用和推广到实际的管理工作中。
本文简述目标管理的基本内容及从中所受到的一些启发。
关键词:彼得·德鲁克目标管理启发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
所以“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
因此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当组织最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后,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个部门以及各个人的分目标,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
目标管理提出以后,便在美国迅速流传。
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由恢复转向迅速发展的时期,企业急需采用新的方法调动员工积极性以提高竞争能力,目标管理的出现可谓应运而生,遂被广泛应用,并很快为日本、西欧国家的企业所仿效,在世界管理界大行其道。
一、目标管理理论基本内容:1.1组织中目标的性质德鲁克认为,组织中的目标可分为战略目标、策略目标以及方案和任务,它们分别由组织中的各级管理人员和一般工作人员来制定。
战略目标:由组织中的高层管理人员制定,它们涉及的是一些对于组织的成功具有关键意义的问题。
战略目标可以使组织中较低层次的工作人员了解组织成功的意义,激励士气。
策略目标:它是次一级的目标,有复杂程度和层次高低的不同。
所谓方案和任务:它是指一般工作人员为其本身工作制定的目标。
1.2目标管理取得成功的条件德鲁克认为,目标管理要取得成功,必须要满足如下几个条件:第一,全体组织成员的参与。
在组织内部要形成浓厚的参与意识,每个成员都必须参与制定组织的整体目标和个人目标。
目标管理是谁提出的
![目标管理是谁提出的](https://img.taocdn.com/s3/m/30d24c9c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3.png)
目标管理是谁提出的
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在20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的,他认为目标管理是组织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德鲁克认为,目标管理的核心在于明确和设定明确的个人和组织目标,通过目标的设定来推动个人和组织的发展和进步。
他强调,一个组织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并通过将这些目标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来实现这些目标。
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理论具有以下几个重要要素:
1. 明确的目标:目标应该是具体、明确和可衡量的,只有当目标明确时,组织成员才能共同努力,追求共同的目标。
2. 可追踪的目标:通过建立计划和衡量指标,可以追踪进展,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纠正。
3. 设定挑战性的目标:目标应该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励组织成员努力奋斗,发挥出潜力和才能。
4. 目标的沟通和共享:目标应该被全体组织成员了解和共享,大家应该知道自己的工作如何与组织的目标相关联,从而达到更好的协作和合作效果。
5. 目标的反馈和评估:通过定期回顾和评估目标的达成情况,可以发现问题和改进机会,从而不断提高组织的绩效和效率。
目标管理理论的提出和应用,使得组织能够更加明确和专注于目标的实现,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带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组织更加高效和创新。
因此,目标管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组织的管理实践中。
总而言之,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的一种管理方法,通过明确和设定明确的目标,推动个人和组织的发展和进步。
目标管理的核心在于目标的设定、追踪和评估,以及目标的共享和沟通,通过目标管理,组织能够更加明确和专注地实现自身的目标,提高效率和绩效。
彼得德鲁克的管理理念
![彼得德鲁克的管理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4ef394c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6d.png)
彼得德鲁克的管理理念
彼得德鲁克是管理学的先驱,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管理
理念,彼得德鲁克的管理理念强调目标导向、市场导向、知识管理和学习,他的
理念对于现代管理者和组织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中包括以下几点:
1. 管理目标理论(Management by Objectives,MBO):彼得德鲁克强调制定明确、可衡量的目标,通过目标的设定和达成来推动组织的发展,并鼓励员工参与目标
的制定和衡量过程。
2. 市场导向(Market-Oriented):彼得德鲁克认为,组织的成功取决于对市场的
了解和迎合,组织应该把顾客需求放在首位,紧密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产品
和服务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3. 知识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s):彼得德鲁克强调知识工作者对于组织的重要性,他认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工作者是组织的核心竞争力,组织应该重视他
们的创造力和发展,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激励。
4. 经验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不仅仅是一种学问,更是一种实践,通过不断地实践和经验的积累,管理者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管理
水平,发展自己的管理技能。
5. 时间管理(Time Management):彼得德鲁克提出了重要而实用的时间管理理念,包括“时间日志”和“战略思维”的应用,帮助管理者有效地利用时间,提高工
作效率和生产力。
德鲁克 目标管理
![德鲁克 目标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99d85a59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13.png)
德鲁克目标管理德鲁克(Peter Drucker)是现代管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管理理论和观念,其中之一就是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指明确并设定组织、团队或个人需要达到的目标,并通过合理的计划和控制来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
德鲁克认为,目标管理是管理的核心,它决定着组织的方向、重点和效益。
目标管理的核心思想是“明确目标”,即每一个成员都要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同时要清楚地了解如何去达到这个目标。
从组织的角度看,目标管理可以确保整个组织的工作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协同合作,充分发挥各个成员的优势,提高整体效益。
目标管理的过程包括目标设定、目标拆解、目标分解和目标监控,每个步骤都是为了达到目标的有序实现。
首先是目标设定,这是整个目标管理的基础,要明确所制定的目标是什么,确保明确、可测量和可达到。
然后是目标拆解,将整体目标拆解成具体可操作的子目标,确保每一个成员都清楚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务。
接下来是目标分解,将每个成员所需完成的任务进一步分解成具体的行动计划,确保每个步骤都可操作并能够进一步区分责任和权限。
最后是目标监控,要对每个成员的工作进展进行监控,并及时调整和纠偏,确保目标的实现。
目标管理的优势在于可以帮助组织或个人更加明确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以及如何去实现这些目标。
它能够将每个成员的工作和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协同合作的团队,提高整体的效益。
同时,目标管理可以帮助组织或个人更好地评估和调整目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从而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更好地适应和应对。
总之,德鲁克的目标管理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能够帮助组织或个人明确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并通过合理的计划和控制来实现这些目标。
它是一种有序、协同和高效的管理方式,能够提高整体效益,推动组织或个人的发展。
目标管理理论的提出者是
![目标管理理论的提出者是](https://img.taocdn.com/s3/m/c8e69d0a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98.png)
目标管理理论的提出者是目标管理是一种管理工具和方法,用于帮助个人、组织或团队设定和实现目标。
目标管理理论主要是通过明确目标、分解任务、制定计划以及监控和评估进展等步骤,来帮助实现个人或组织的长期和短期目标。
目标管理的提出者是彼得·德鲁克,他是管理学家、经济学家和顾问,被誉为现代管理思想之父。
彼得·德鲁克生于1909年,他在20世纪中叶对管理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德鲁克之前,管理研究的主要关注点是组织内部的运作和效率,德鲁克对管理研究进行了革命性的改变,他强调关注组织的外部环境和目标的设定与实现。
德鲁克认为,目标是管理的起点和终点。
只有通过明确的目标,管理者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将组织的资源和能力有效地分配到实现目标的活动中去。
他指出,目标是对未来所要实现的结果的明确描述,同时还要考虑目标的可行性和可度量性。
在目标管理理论中,德鲁克提出了SMART目标的概念。
SMART是Specific(具体性)、Measurable(可度量性)、Attainable(可实现性)、Relevant(相关性)和Time-bound (时限性)的缩写。
这个概念强调了目标应当具体和明确,能够被度量和评估,有可行性,与组织的使命和战略相关,并且需要设定明确的时间限制。
除了目标的设定,德鲁克还提出了目标分解和计划制定的重要性。
目标分解是将大的目标分解为可达成的小目标,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和管理进展情况。
计划制定是为实现目标制定可行、具体和明确的行动计划。
德鲁克认为,计划是一种具有方向性和灵活性的工具,管理者应当不断调整计划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在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德鲁克还强调了监控和评估的重要性。
通过监控目标的进展情况,管理者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评估则是对目标实现情况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价,进一步指导管理者的决策和行动。
总的来说,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目标管理理论对管理学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febfcf25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a3.png)
一、德鲁克的个人简介彼得·德鲁克是当代西方最负盛名和最具影响的管理学家之一,被人尊称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之父",奠定了现代管理学开创者的地位:他还首次提出了“组织"的概念和目标管理,率先对“知识经济”进行阐释。
二、目标管理理论的产生背景(一)理论发展目标管理指导思想上是以Y理论为基础的,即认为在目标明确的条件下,人们能够对自己负责。
具体方法上是泰勒科学管理的进一步发展.(二)实践研究由于日益复杂的管理实践也向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目标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一)目标管理的概念目标管理是指企业根据决策确定的目标,从上至下,再从下至上,上下结合反复协商,确定一定时期各个部门或组织成员的分目标,并为各分目标的实施而进行的组织管理和控制的一种计划制定与实施方法。
目标管理是一种参与管理,也是一种授权管理。
(二)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1)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来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
(2)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使得一个组织中的上下各级管理人员共同制定共同的目标、成果、责任、衡量各自的贡献。
(3)每个企业管理人员或成员的分目标是企业总目标对其的要求,也是其对企业总目标的贡献。
(4)组织成员是通过目标进行管理的,以目标为控制依据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控制。
(5)考核和奖惩的依据是分目标。
(三)目标管理的过程(1)制定目标:包括组织的总体目标、各部门的分目标以及目标对应的职责。
(2)明确组织的作用:每个目标和子目标都有责任人(3)执行目标:根据目标利用一定的资源开展恰当的活动。
(4)评价成果:是实行奖惩的依据、沟通的机会、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的手段,包括上下级和同级间的相互评价.(5)实施奖惩:奖惩是目标管理的内容之一,是一种激励手段,是更好地实施新目标的前提。
(6)制定新目标:又一段时间循环的开始四、目标管理的特点(一)员工参与管理目标管理是员工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由上下级共同商定,依次确定各种目标。
彼得德鲁克目标管
![彼得德鲁克目标管](https://img.taocdn.com/s3/m/81ce21d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5.png)
05 彼得德鲁克目标管理的启 示
明确目标,聚焦重点
总结词
明确的目标是实现有效管理的关键,有助于团队成员明确工作方向,集中精力完 成重要任务。
详细描述
彼得德鲁克认为,目标管理有助于组织和个人明确工作方向,将有限的资源聚焦 于实现关键目标。通过制定明确、可衡量的目标,管理者能够更好地指导团队成 员的工作,确保团队始终朝着同一方向努力。
目标管理鼓励员工参与目标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提高员工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
目标管理注重成果的达成,通过合理的评估和奖励机制,激励 员工努力实现目标。
目标管理要求领导者在目标制定、实施和评估过程中发挥指导 和支持作用,帮助员工实现个人和组织目标。
目标管理的实施步骤
分解目标
将组织目标分解为部门、团队 和个人目标,确保目标的可操 作性和可实现性。
激励与奖励
目标管理可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员工的贡献给 予适当的奖励,提高员工满意度。
参与决策
目标管理鼓励员工参与决策,提高员工的自主性和责 任感,从而提高员工满意度。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01
战略规划
目标管理有助于企业制定战略规 划,确保企业长期发展目标的实 现。
持续改进
02
03
创新发展
通过目标管理,企业可以不断优 化流程、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 本,实现持续改进。
以人为本,关注员工成长
总结词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关注员工的成 长和发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
VS
详细描述
彼得德鲁克认为,员工是组织最重要的资 产,管理者应该关注员工的成长和发展, 提供培训和晋升机会,激发员工的潜力和 创造力。通过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组织 能够建立更加和谐、高效的工作氛围,提 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德鲁克-目标管理理论
![德鲁克-目标管理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24ec47416bec0975f565e286.png)
精选课件
20
• 目标管理的优点:
• ①目标管理对组织内易于度量和分解的目标会带 来良好的绩效。对于那些在技术上具有可分性的 工作,由于责任、任务明确目标管理常常会起到 立竿见影的效果。
• ②目标管理有助于改进组织结构的职责分工。由 于组织目标的成果和责任力图划归一个职位或部 门,容易发现授权不足与职责不清等缺陷。
精选课件
15
山田本一的“目标马拉松”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 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 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 胜对手。”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在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 故弄玄虚。马拉松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 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 确实有点勉强。
• 2002年,《下一个社会的管理》
精选课件
6
《管理的实践》
这是一本综合探讨 管理的书,被认为 是世界上第一本多 角度探讨管理学的 书籍,其中“目标 管理”概念最早在 此书中出现
精选课件
7
何为“目标管理”?
• 所谓目标管理乃是一种程序或过程,它使 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协商,根据组织 的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组织的总目标,由 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 些目标作为组织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 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
精选课件
16
十年后,这个谜团终于被解开了,山田本一在他 的自传中这么说:“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 把比赛的线路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 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 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 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 冲刺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 个目标,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 四十几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 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 我把我的目标定在四十几公里处的终点线上,结 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 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目标管理理论
![目标管理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e5750171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6b.png)
3、目标的实现有利于组织长远利益的实现。
4、目标切实可行,而又体现了努力工作的愿望。
应用
1
设定目标
2
组织
3
激励和沟通
4
业绩考核
5
管理发展
他负责决策目标是什么、他决定目标的标准以及达到目标的方法和应向执行者传达他的意思使目标能实现。
管理者应分析业务活动、决策及必需的关系,对工作进行分类。管理者应对管理活动进行分类,再进一步细 分具体的工作。同时,管理者也要把组织划分成不同的部门,选拔合适的人选负责各个部门,处理其应做的工作, 也就是让合适的人去做必要的工作。
训练和发展下属以及管理者自身。
德鲁克认为上述制定目标、组织、激励与信息沟通、业绩考核、管理发展是一种形式上的分类,只有通过管 理者的经验和才能才可能产生其应有的功能。后来,他将管理人员的任务作了总结。管理人员有两项特殊的任务: 第一项任务是创造出一个大于其投入组成部分的总和的真正的整体,一个富有活力的整体,它把投入于其中的各 项资源转化为较各项资源的总和更多的东西。可以把它比拟为一个乐队的指挥。通过乐队指挥的努力、理解和指 挥,各种个别的乐器演奏形成了有生命力的音乐演出的整体。但乐队指挥有作曲家的乐谱为蓝本,他只是一个解 释者,而管理人员则既是作曲家,又是乐队指挥。管理人员的第二项特殊任务是,在其每一项决定和行动中协调 当前和长期要求。他如果牺牲了当前要求和长期要求中的任何一项,就会使企业受到危害。
管理者将负责各种工作的人组织起来,激励他们为达成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同时处理好人员配置、待遇、晋 升等工作,与上级,下属及同事经常联系沟通。
管理者应建立考核的标准,这些标准对于考核工作人员的业绩是很重要的。每一个人员都有业绩考核的标准, 利用这些标准考核每一个员工的工作业绩,并使上级、下属及同事了解考核的结果。
彼得德鲁克目标管理研究
![彼得德鲁克目标管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8637c0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fa.png)
目标管理的优势
01
02
03
04
明确方向
目标管理能够为组织和个人提 供明确的工作方向,使团队成 员清楚自己的任务和职责。
提高效率
目标管理有助于组织优化资源 配置,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
作成果与目标一致。
激发动力
明确的目标能够激发员工的积 极性和工作热情,促使他们为
实现目标而努力。
促进沟通
目标管理有助于组织内部上下 级之间的沟通,使员工了解组
。
02
激发员工积极性
目标管理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和创造力,使员工更加主动地参 与到组织目标的实现过程中。
04
提升组织绩效
通过目标管理,组织能够更加有 效地评估和监控绩效,及时调整
策略,提高整体绩效。
未来目标管理的发展趋势
个性化目标管理
随着组织结构的复杂化和员工需求的多样化, 个性化目标管理将逐渐成为主流。
1937年移民美国, 加入美国国籍。
彼得德鲁克的主要成就
现代管理学之父
著有多部管理学经典著作
德鲁克被尊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他 的理论对管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 响。
《管理的实践》、《成果管理》、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等。
目标管理理论创始人
德鲁克提出了目标管理理论,该理论 强调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结合,对 企业管理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本原则之一。
B
C
D
控制原则
目标是控制和监督企业运营的重要手段, 通过目标的达成情况来评估企业的运营状 况和绩效表现。
激励原则
目标是具有激励作用的,通过目标的实现 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企业 的发展。
05
CHAPTER
目标管理的应用案例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
![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73d36273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15.png)
8、把经验用于新旳目 旳管理周期
总之,目旳管理是一种要求管理者在事先确立目旳旳 基础上,经过层层分解、展开目旳,而且经过分权而 使下层享有充分旳自主权,以发明性地到达预定目旳 旳一种新旳管理理论和管理措施。它有别于老式旳管 理方式,它所强调旳不是自上而下旳控制与监督,也 不注重下层完毕任务旳过程和详细手段,而是立足于 部下旳自我控制,而且以到达目旳旳好坏、优劣作为
德鲁克管理学方面旳著述颇丰。其中1954年出版旳 《管理实践》一书,奠定他管理大师旳地位;而于 1966年出版旳《卓有成效旳管理者》一书成为高级管 理者必读旳经典之作;1973年出版旳巨著《管理:任 务,责任,实践》则是一本给企业经营者旳系统化管 理手册,为学习管理学旳学生提供旳系统化教科书, 被许多国家旳企业与学术界奉为管理学“圣经”。另 外还有《效果管理》(1961年)、《动荡时代旳管理》 (1980年)以及《技术、管理和社会》(1970年)等论文 集。
正业旳官僚机构。
究其原因,就在于政府机构不同于商业机构,它不以 使顾客满意为基点,也不以盈利为目旳,而是完全依 托编制预算取得拨款,其经费多少与它旳工作和服务 态度旳好坏无关。所以,政府机构不必专门去“讨好” 全部公众,只要对与预算拨款旳有关部门、人员保持 联络,搞好关系即可。于是政府机构旳主要精力便不 是放在其真正旳目旳——“为公众服务”上,而是放 在讨好有关各方面甚至开虚作假之上,其成果必然把 政府管理引入歧途。
德鲁克在管理学旳诸多方面都作出了极 有深远影响旳贡献,他创建了具有鲜明 特色旳“经验主义”管理理论学派,在 管理旳职能、管理活动和目旳管理、管 理旳任务、管理旳组织构造和对“泰勒 制”旳评价等方面都有独到旳看法。德 鲁克所以而取得诸多荣誉: 1963年, 他荣获克拉克国际管理奖;1967年,他 又荣获了管理增进会泰勒金钥匙奖。 2023年,德鲁克荣获美国总统布什颁发
德鲁克目标管理理论评述
![德鲁克目标管理理论评述](https://img.taocdn.com/s3/m/3ea1c3cd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a1.png)
德鲁克目标管理理论评述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彼得·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和评述。
德鲁克,被誉为现代管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目标管理理论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出以来,一直对全球的企业管理实践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目标管理的核心思想、实施步骤、优点与挑战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深入的理论解读,并探讨其在当代企业环境中的实际应用与前景。
在概述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德鲁克目标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和核心观点。
德鲁克强调,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它要求组织的上级和下级管理人员一起制定共同的目标,并在实施过程中定期检查、控制和评估。
通过这种方式,组织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其整体目标,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我们将进一步阐述这一理论的核心要素,如目标的设定、分解、实施与评估等,为后续的分析和讨论奠定基础。
二、德鲁克目标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德鲁克目标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在于通过明确的目标设定和管理,以达成组织的整体绩效提升。
德鲁克强调,有效的目标管理不仅要求目标的清晰度和具体性,更在于这些目标如何与组织的使命和愿景紧密相连。
他提出,目标应当是可衡量的,且应当设定在既有挑战性又可实现的范围之内,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德鲁克的理论中,目标管理的过程包括目标的制定、分解、实施、评估和反馈五个阶段。
目标的制定需要高层领导的参与和员工的广泛参与,确保目标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
目标的分解则是将整体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子目标,以便员工能够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和期望成果。
实施阶段要求员工按照目标计划进行工作,并在过程中进行自我控制和调整。
评估阶段则是对工作成果的检验,通过与目标的对比,找出差距并进行分析。
反馈阶段则是对评估结果的回应,包括对员工工作的认可、对未达标部分的改进建议等,以此作为下一轮目标设定的基础。
德鲁克目标管理理论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强调员工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
他认为,员工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应当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和决策权,以便更好地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和潜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③目标管理启发了自觉,调动了职工的主 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由于强调自我控 制,自我调节,将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紧 密联系起来,因而提高了士气。
• ④目标管理促进了意见交流和相互了解, 改善了人际关系。
• 在实际操作中,目标管理也存在许多明显 的缺点,主要表现在: • ①目标难以制定。 • ②目标管理的哲学假设不一定都存在。 • ③有时奖惩不一定都能和目标成果相配合, 也很难保证公正性,从而削弱了目标管理 的到彼得 ·德鲁克的名字,在企业的丛 林中就会有无数双耳朵竖起来听。” —— 《哈佛商业评论》
• 在所有的管理学书籍中,德鲁克的著作对我影响 最深。 ——微软总裁 比尔· 盖茨 • 德鲁克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他的著作和思想非常 清晰,在那些对时髦思想狂热的人群中独树一帜。 ——英特尔主席 安德鲁· 格鲁夫
十年后,这个谜团终于被解开了,山田本一在他 的自传中这么说:“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 把比赛的线路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 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 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 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 冲刺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 个目标,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 四十几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 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 我把我的目标定在四十几公里处的终点线上,结 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 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 目标管理的优点: • ①目标管理对组织内易于度量和分解的目标会带 来良好的绩效。对于那些在技术上具有可分性的 工作,由于责任、任务明确目标管理常常会起到 立竿见影的效果。 • ②目标管理有助于改进组织结构的职责分工。由 于组织目标的成果和责任力图划归一个职位或部 门,容易发现授权不足与职责不清等缺陷。
第一阶段:目标的设置
• • • • 1.制定战略目标 2.制定试探性的策略目标 3.各级管理人员对目标的讨论、修改 4.上下级就实现的各项目标所需要的条件及 实现目标后的奖惩事宜达成协议
第二阶段: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
• 第一,定期检查 • 第二,向下级通报进度,便于相互协调 • 第三,支持并鼓励员工充分发挥自我,帮 助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问题
德鲁克主要著作
• • • • • • • • • • 1939年,《经济人的末日》 1946年,《公司的概念》 1954年,《管理的实践》 1964年,《成果管理》 1966年,《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1969年,《不连续的时代》 1973年,《管理:使命、责任、实务》 1985年,《创新与创业家精神》 1993年,《后资本主义社会》 2002年,《下一个社会的管理》
• 鉴于上述分析,在实际中推行目标管理时,除了 掌握具体的方法以外,还要特别注意把握工作的 性质,分析其分解和量化的可能;提高组织的职 业道德水平,培养合作精神,建立健全各项规章 制度,注意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使目标管 理的推行建立在一定的思想基础和科学管理基础 上;要逐步推行,长期坚持,不断完善,从而使 目标管理发挥预期的作用。
• 依据的管理理论是“注重自我控制,促进 权力下放,强调成果第一”
• 宗旨是用“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压制 性的管理”
目标可以分为:
• 1.战略性目标 • 2.策略性目标 • 3.方案和任务
目标管理的三个阶段:
• 阶段1:目标的设置 • 阶段2: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 • 阶段3:测定与评价所取得的成果
总结
• 目标管理是一种比较具体、细致的管理理论和管 理方法,它的基本出发点是,通过让下级单位及 人员参与制定组织目标相组织计划,以增强他们 的责任心。它包括制定组织目标或战略、制定部 门目标、讨论部门目标、制订个人目标、定期开 会评议目标的完成情况等基本步骤。这就是通过 目标的层层分解,让组织成员参与制定分解方案, 明确自己的任务,达到使组织目标深入人心的目 的。
房地产商的目标管理
在2001年,北京一家著名的房地产企业由于工期要求 很紧,就制定了非常强烈的奖罚激励制度,公司从上到下 层层实行目标管理,要求必须按时完工,所有人在强大的 压力下,日夜加班加点,总算按时完成了这栋大楼的建设, 成功的实现了公司制定的目标管理计划,成了公司成功目 标管理的典范。但好景不长,半年以后该楼房一侧地基下 沉了30厘米,楼体出现了大量裂缝,经技术鉴定是施工单 位没有按施工要求施工。事实上,在目标管理的期限内, 他们根本不可能用常规施工方法完成地基,再加上冬季施 工,所以问题很快就暴露出来了。
• 被誉为美国企业“质量革命”之父的质量 管理专家爱德华· 戴明对目标管理提出了严 厉的批评。戴明指出,目标管理以目标为导 向,而不是以过程为导向,仅注重结果,而不 注重过程,与他倡导的质量管理观念有很多 冲突的地方。戴明把德鲁克的目标称为 “定额”。他批评说:“定额是改进质量与 提升生产力的一大障碍。我还没有见过任 何一家公司在确定定额时,会同时建立一套 帮助员工改善工作方法的系统。”戴明挖 苦地把目标管理比喻为“交通警察每天都 要开出一定数量的违章罚单”。
目标管理在公共行政管理中的应用
• 德鲁克认为“要使服务机构把工作做好, 并不需要‘伟大的人物’,而需要的倒是 一种制度。这种制度的本质与一个企业机 构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其基本要求就是, 政府机构有效的工作一开始,就必须有明 确的目标和任务。
1. 必须认真考虑和回答自己本身的任务、目的和 使命是什么; 2. 必须从任务、使命的定义中提出能获得行政效 益的明确目标; 3. 必须围绕重点工作规定达到目的的日期、权责 和达到最低效益的标准; 4. 必须制定衡量、考核政府工作的标准; 5. 必须对获取效益进行自我控制,以形成整个机 构及其所有人员达标的系统; 6. 必须加强对“目标和效益”的检查、考核和评 估,发现和解决达标过程中的问题,以便防止 把金钱和精力浪费在没有效果的工作之上。
《管理的实践》
这是一本综合探讨 管理的书,被认为 是世界上第一本多 角度探讨管理学的 书籍,其中“目标 管理”概念最早在 此书中出现
何为“目标管理”?
• 所谓目标管理乃是一种程序或过程,它使 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协商,根据组织 的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组织的总目标,由 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 些目标作为组织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 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
第三阶段:测定并评价取得的成果
• 1.将成果与原目标作比较,对成就给予奖励; 对问题,尽量采用上级指导,各管理人员 与工作人员自我总结 • 2.将经验应用到下一个目标管理周期中
目标管理的主要特点
• 1.以目标为中心 • 2.重视成果的管理 • 3.重视人的管理
山田本一的“目标马拉松”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 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 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 胜对手。”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在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 故弄玄虚。马拉松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 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 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在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上,山田本一又获 得了冠军。有记者问他:“上次在你的国家比赛,你获得了 世界冠军,这一次远征米兰,又压倒所有的对手取得第一名, 你能谈一谈经验吗?” 山田本一性情木讷,不善言谈,回答记者的仍是上次那 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在 报纸上没再挖苦他,只是对他所谓的智慧迷惑不解。
个人简介
• 彼得· 德鲁克(Peter F.Drucker, 1909.11.19~2005.11.11),现代管理学之父。彼 得· 德鲁克于1909年生于维也纳,祖籍为荷兰,后 移居美国。德鲁克家族的先人在17世纪时从事书 籍出版工作。德鲁克的父亲为奥国负责文化事务 的官员。母亲是率先学习医学的妇女之一。德鲁 克从小生长在富裕文化的环境之中,其1979年所 著的自传体小说《旁观者》对其成长历程作了详 细而生动的描述。彼得· 德鲁克在管理界是受人尊 敬的思想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