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政治派别

合集下载

2022考研历史学重要考点:法国大革命

2022考研历史学重要考点:法国大革命

历史学考研复习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那么经过大半年的复习,同学们对自己的复习状况应该已经很了解了。

那么,在冲刺阶段,考研编辑为大家整理必备考点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2022考研历史学重要考点:法国大革命投石党运动:1643年到1652年法国由资产者和人民反封建专制开始,后发展为贵族叛乱,并导致外敌入侵的事件。

1643年,5岁的路易十四继位,宠臣马萨林任首席大臣,横征暴敛,开征新税,引起个阶层的不满,他们以巴黎高等法院的法官为代理人,开始公开反抗,并提出反映资产者愿望和经济利益的要求。

1648年和1649年,王室两次逃离巴黎,武装人民控制了首都。

大贵族趁机反对国王,并以孔代亲王为首,在各地与王军作战,1652年,路易十四重返巴黎,投石党运动失败,这一过程说明,此时法国该不具备推翻专制制度的历史条件,因为它还有维护国家统一,抵御外敌入侵的作用。

革命原因:①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占首要位置,要求平等参政的权力。

②专制王朝的危机加深,法国国内政治腐败,对外战争失败,失去大量了海外市场和殖民地。

③启蒙运动所提倡的关于理性、平等、权利等概念为资产阶级反抗贵族特权和不平等提供了理念基础。

《独立宣言》、《联邦宪法》传播。

④法国参与美国独立战争导致国家财政负债累累,国库入不敷出;英货充斥法国市场,财政危机迫使路易十六及其大臣改革税收制度。

⑤路易十六被迫同意于1789 年5 月召开三级会议,从而拉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网球场宣誓:1789 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第三等级代表在三级会议会场附近网球场举行的宣誓。

1789 年5 月,法王路易十六被迫召开三级会议,以寻求摆脱经济危机。

第三等级的代表却提出了改革的要求,与王权及特权等级的代表发生冲突。

第三等级代表自行组成国民议会,推举巴伊为主席。

路易十六封闭三级会议会场,6 月20 日第三等级代表根据穆尼埃的建议,在巴伊的带领下,在附近的网球场继续开会,并宣誓不制订出一部王国宪法,议会决不解散,史称“网球场宣誓”。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时代的政治格局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时代的政治格局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时代的政治格局法国大革命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发生的一场重大社会变革,它不仅彻底改变了法国的政治格局,也对整个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后,拿破仑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为法国带来了新的政治格局。

本文将探讨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时代的政治格局,并对其影响进行分析。

一、法国大革命的政治格局法国大革命的政治格局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三个阶段组成的:立宪君主制、大革命时期和独裁时期。

在立宪君主制阶段,法国国民议会成立,制定了《人权与公民权宣言》,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然而,这个阶段的政治格局并不稳定,国民议会内部出现了派系之争。

保王党、君主派和激进派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最终导致了立宪君主制的瓦解。

大革命时期是法国大革命的高潮阶段,政治格局变得更加复杂。

革命政府成立,国王被废黜,共和国宣布成立。

然而,大革命时期的政治格局充满了混乱和动荡。

各种政治派别争夺权力,恐怖统治期间,雅各宾派极权主义达到顶峰,成为法国政治的主导力量。

但随着恐怖统治的结束,政治格局再次发生变化。

独裁时期是法国大革命的最后阶段,拿破仑成为法国的领导人。

他通过1804年的“封建帝国”宣布自己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建立了独裁政权。

在拿破仑的统治下,法国的政治格局稳定了下来,国内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制定了《民法典》、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等。

二、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时代的政治格局的影响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时代的政治格局对法国和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法国大革命打破了封建专制制度,确立了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础。

通过废除特权阶级、确立人权和公民权利,法国大革命为后来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这对于整个欧洲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启示,激发了其他国家进行政治改革的动力。

其次,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时代的政治格局对欧洲的战争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拿破仑通过征服欧洲大陆,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法国帝国。

这一时期的战争不仅改变了欧洲国家的边界,也对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中的雅各宾派与君主立宪派

法国大革命中的雅各宾派与君主立宪派

法国大革命中的雅各宾派与君主立宪派法国大革命是欧洲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一场政治革命,其期间出现了众多的派别和政治力量。

其中,雅各宾派和君主立宪派是两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政治团体。

本文将对雅各宾派与君主立宪派的背景、核心纲领以及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背景法国大革命爆发于1789年,开始时是因贵族压迫和贫困民众的不满情绪而引起的。

在这个时期,法国社会政治格局的变革扩大了不同政治派别的影响力。

雅各宾派和君主立宪派则在其中崭露头角。

二、雅各宾派雅各宾派以其领导人罗伯斯庇尔为代表,主张彻底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他们主张废除君主制度,追求平等、革命和人民的利益。

作为一个极端派别,雅各宾派在法国大革命中的影响力逐渐增大。

雅各宾派提出了一系列以人民利益为核心的政策和法规。

他们宣扬平等主义,提倡废奴运动,主张取消特权制度,追求普遍男子选举权等等。

此外,雅各宾派还提出建立国民卫队,以保护法国大革命成果的安全。

然而,随着其影响力的扩大,雅各宾派的运动开始失控。

恐怖统治时期的法国革命,正是雅各宾派的领导下取得的。

在恐怖统治时期,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雅各宾派采取了大规模的镇压手段,导致了大量无辜人民的流血牺牲。

三、君主立宪派在法国大革命的早期,君主立宪派靠近国王,代表着典型的保守派。

他们支持法国革命的目标是建立君主立宪制度,既保留君主的权力,又承认人民的权利。

相较于雅各宾派,君主立宪派更注重法律的完善和秩序的维护。

君主立宪派认为君主制度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反对废除君主制和推翻王权。

他们主张通过合法的和平手段来推动社会改革,以避免革命过程中的混乱和动荡。

君主立宪派对保护贵族和中产阶级的利益有较高的重视,并主张建立一个限制君主权力的宪法。

但是,随着革命的深入和雅各宾派的崛起,君主立宪派的影响力逐渐衰退。

1804年拿破仑的崛起最终将君主立宪派打入了幕后。

四、影响雅各宾派和君主立宪派都在法国大革命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对该时期法国政治和社会变革起到了推动和影响。

法国大革命中不同政治派别所起的作用

法国大革命中不同政治派别所起的作用

法国大革命中不同政治派别所起的作用作者未知一般来说,提到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派别,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就是雅各宾派了,但是实际上,其他的一些政治派别也起到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就让不才来简介一下:从表面上看,从1789年7月14日巴黎群众攻克巴士底狱开始至1794年“热月政变”结束,法国大革命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先后上台执政,在大革命中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先说君主立宪派。

君主立宪派是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的代表,其主要人物有西哀士、拉法耶特、巴伊、米拉波等,由于他们追求的政治目标是君主立宪制,故称君主立宪派。

君主立宪派执政后,面对革命的形势,首先颁布了《八月法令》,以法律的手段来改造封建制度,特别是在土地问题上,《八月法令》以赎买的方式废除了源于土地的封建义务和赋税。

接着,君主立宪派又通过制宪会议发表了著名的《人权宣言》,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法制和财产权等一系列原则,成为后来资产阶级立法的重要依据,并且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到1791年,君主立宪派制定了法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宪法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在政治上,改封建专制政体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中央实行三权分立,地方上消除封建割据,政令统一;经济上,废除各种贸易垄断,统一国内市场;宗教上,打击天主教。

从上面这些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君主立宪派执政后所采取的措施和颁布的法令明显具有反封建的意义:既打击了封建专政制度,又启发了人民的革命意识,因此在当时无疑是进步的、革命的,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进一步发展。

然而,由于君主立宪派是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的代表,他们势必要维护本阶级的权利,所以,其政策又体现出了其保守性的一面,如在1791年宪法中划分“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颁布《沙白利法》限制工人的权利等,也正因此,才使得君主立宪派逐渐失去人民的支持,在1792年巴黎人民的第二次起义中被推翻,政权由此而转到了吉伦特派的手中。

法国大革命中各派别之间的冲突与妥协

法国大革命中各派别之间的冲突与妥协

法国大革命中各派别之间的冲突与妥协法国大革命是欧洲历史上最为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

它发生的时期是1789年至1799年,是法国历史上从专制王朝向民主政治转变的过程,也是世界现代历史的标志。

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中,各个派别之间存在着激烈的冲突,但最终达成了一定的妥协,实现了国家的民主化。

一、革命前夕在革命前夕,法国社会呈现出严重的社会分化状况。

法国的第三阶层由于缺乏政治、经济和社会上的平等待遇而愤怒不已。

他们受到了气候变化的影响,斗争日益加剧。

贵族和教士们享有特权,同时贫民和以小业主为主的知识分子们经常受到迫害。

这一切导致了法国的政治和社会恶化,使得革命成为必然的选择。

二、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对法国大革命的发生和影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18世纪,法国哲学家们开始质疑封建王权和教会对人民言论和行为的限制,提出了自由、平等、人权等观念,这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基础。

这些哲学家包括卢梭、伏尔泰、亚当·斯密、孟德斯鸠等人,他们的思想影响了法国社会,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自由、平等、公正和民主的美好生活。

三、大革命中的各派别之间的冲突法国大革命期间,各派别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这些派别的代表人物都有不同的政治立场和利益愿望,尤其是在国家各个阶层之间特权的分配问题上,矛盾更是尖锐。

一派是雅各宾党。

雅各宾党指出,只有通过彻底的清洗,巩固革命胜利,巩固革命胜利才有可能在法国国内实现互惠互利的财富再分配。

他们的主张是激进的“天道与船票”政策,认为使用任何手段都会实现革命的胜利,他们对喜欢妥协的各派别都怀有敌意。

另一派是吉伦特党。

这个党派主张资本主义和民主政治的融合,他们坚持应该保护私有财产和自由,同时践行一定程度的民主政治。

这个党派代表了自由贵族和城市贵族的利益,他们担心革命胜利后,他们家族的特权会被剥夺或受到威胁,所以他们要反对与乡村民众联合起来。

还有一个派别是自由党,代表了中产阶级的利益。

自由党主张经济自由主义和宪政民主,强调私有财产的保护和人权的保障。

法国大革命政治派别

法国大革命政治派别

法国大革命政治派别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法国大革命政治派别右派斐扬派法国大革命中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派。

1791年7月16日君主立宪派从雅各宾俱乐部分裂出去,因在斐扬修道院举行集会而得名。

主要代表人物有西哀士、拉法耶特、巴伊、巴纳夫、拉默特兄弟等。

他们主张君主立宪制,反对民主共和制。

革命初期,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派(斐扬派)取得政权。

大革命初期一度当政,制定废除封建特权、没收和拍卖教会财产、废除贵族制度、取消行会等一系列反封建政策,制定君主立宪制的宪法,通过《人权与公民权宣言》。

同时颁布压制群众的法令《勒霞白列法》。

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乔装出逃(参见路易十六出逃事件),企图勾结外国力量扑灭革命,中途被识破押回巴黎。

广大群众要求废除王政,实行共和,但君主立宪派则主张维持现状,保留王政。

君主立宪派制定了《一七九一年宪法》,召开立法会议,维护君主立宪制,反对革命继续发展。

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推翻君主制度,斐扬派随之消亡。

吉伦特派从1792年9月国民公会开幕之日起,吉伦特派一致反对山岳派(Montagnard)。

这两个集团所以敌对的原因,一部分是由于深刻的私仇,但也由于社会利益的对立。

在随后的争斗中,吉伦特派的特点是忽视经济平等和社会平等的温和政治观点,反对政府控制贸易和物价的经济自由主义,以及依靠各省同巴黎抗衡。

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后,吉伦特派取得政权。

9月20日法国军队在瓦尔密战役中打败外国干涉军。

由普选产生的国民公会于9月21日开幕,9月22日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吉伦特派执政期间颁布法令,强迫贵族退还非法占有的公有土地,将没收的教会土地分小块出租或出售给农民,严厉打击拒绝对宪法宣誓的教士和逃亡贵族。

1793年1月21日,国民公会经过审判以叛国罪处死路易十六。

在审判国王时(1792.12~1973.1),由于吉伦特派中的一些人反对处决国王,所以人们谴责吉伦特派是保王党。

历史中的法国大革命知识点

历史中的法国大革命知识点

历史中的法国大革命知识点法国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重要革命运动,它发生在18世纪末期的法国,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法国大革命展开论述,重点强调该事件的重要知识点。

以下为各个知识点的详细阐述。

一、经济、政治和社会背景法国大革命发生时,法国社会存在着严重的阶级分化和经济困境。

法国王室的奢华享受和军事冒险导致国家财政破产,同时,农民和城市无产阶级也深受贫困困扰。

这种社会背景下,人们对现有政权和统治阶级的不满情绪不断积累。

二、三个阶段法国大革命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为自由派革命,时间为1789年至1791年。

这一阶段包括凡尔赛宫的国民议会成立、人权宣言的颁布以及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

第二阶段为急进派革命,时间为1792年至1794年。

这一阶段包括法国第一共和国的建立、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的崛起以及恐怖统治的实施。

第三阶段为热月政变至拿破仑发动1804年的法国帝国,这一阶段标志着大革命的结束。

三、人权宣言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

它于1789年由国民议会通过,宣布了人民的平等、自由和博爱的基本权利。

人权宣言的颁布标志着专制君主制度的瓦解,成为后来民主政治的范本。

四、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是在法国大革命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两个政治派别。

吉伦特派是主张温和改革的政治派别,他们在国民议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雅各宾派则代表了大革命的急进派别,他们倡导彻底改革,并实行了恐怖统治。

五、恐怖统治恐怖统治是法国大革命期间的一个特殊阶段,发生于1793年至1794年。

在这段时间内,雅各宾派通过恐怖手段对反对派和对抗大革命的人进行镇压,以巩固他们的政权。

恐怖统治期间,数千人被处决,社会秩序陷入混乱。

六、拿破仑的崛起法国大革命结束后,拿破仑·波拿巴崛起为法国的统治者。

他于1799年发动热月政变,推翻了雅各宾派的统治,建立了法国的执政政府。

拿破仑在随后的几年里继续扩大法国的势力,并最终建立了法国帝国。

法国大革命中的吉伦特派与雅各宾派

法国大革命中的吉伦特派与雅各宾派

法国大革命中的吉伦特派与雅各宾派法国大革命是近现代欧洲史上一次重要的社会政治变革,其中,吉伦特派与雅各宾派是两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政治派别。

本文将以历史的角度来探讨这两个派别的起源、特点以及他们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一、吉伦特派的形成与特点吉伦特派是法国大革命期间的一个政治派别,得名于法国议员雅克-皮埃尔·布里桑-吉伦特(Jacques Pierre Brissot de Warville)。

吉伦特派的成员主要来自中产阶级,他们主张通过立宪的方式推翻君主制度,实现自由、平等和人权的改革。

吉伦特派主张的立宪君主制度,即在政治上保留国王的职位,但国家的实际权力应由立法机构行使。

他们坚信,通过合理的宪法和民主制度,可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并实现法治社会。

吉伦特派以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的理论为基础,高度重视民主和人权的普及,并强调宪法的制定。

吉伦特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马拉,他是法国大革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马拉认为,吉伦特派应当以平等和公正为基础,通过立法和改革来实现社会的变革。

此外,吉伦特派还主张推动法国的扩张,以巩固和保护先进的革命成果。

二、雅各宾派的形成与特点雅各宾派是法国大革命中的另一个重要政治派别,得名于雅各宾会(Jacobin Club)。

雅各宾派的核心成员主要来自法国的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

雅各宾派主张废除君主制,建立起以全体公民为基础的民主政府。

他们主张通过恢复国王权力制衡并加强中央集权来保护革命的成果,并以此为基础推动社会改革。

雅各宾派的代表人物是罗伯斯庇尔,他是法国大革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罗伯斯庇尔认为,只有彻底清除特权阶级,并推行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实现平等和公正。

为了维护革命的正当性,雅各宾派还实行了恐怖统治,对反对者进行镇压。

三、吉伦特派与雅各宾派的斗争与影响吉伦特派与雅各宾派在法国大革命的进程中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两派之间的冲突主要体现在国内政治和外交政策上。

在国内政治方面,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意见分歧巨大。

法国大革命的吉伦特派与雅各宾派革命的两个阶段

法国大革命的吉伦特派与雅各宾派革命的两个阶段

法国大革命的吉伦特派与雅各宾派革命的两个阶段法国大革命是欧洲历史上一场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革命,持续了10年之久,深刻改变了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政治格局。

在这场革命中,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是两个重要的政治派别,他们分别代表了革命的两个阶段。

本文将分别探讨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的兴起、特点以及对法国革命的影响。

一、吉伦特派的兴起与特点吉伦特派起源于法国大革命的早期阶段,该派别主要由旧制度下的贵族、中产阶级和一些少数的普通民众组成。

他们的名字来源于吉伦特山脉,这里是法国东南部的一个地理区域,当时吉伦特山脉以其坚持反抗封建制度的立场而闻名。

吉伦特派的代表人物包括拉方丹、罗兰夫人等。

吉伦特派在革命初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们主张君主立宪制,希望通过和平改革来实现政治和社会的进步。

吉伦特派的兴起是对旧制度下特权阶级专制统治的反抗,他们要求实行宪政制度、平等、自由、民主等价值观念,并且在立法机构中起到了重要的制衡作用。

然而,随着大革命的继续进行,吉伦特派逐渐失去了他们的影响力。

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吉伦特派主张的温和改革与时代的要求相脱节,无法满足人民的迫切需求。

其次,吉伦特派内部存在分歧,导致他们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没有明确定义的立场。

最后,吉伦特派因为对战争的态度和政策上的错误而开始失去人们的对他们的信任。

二、雅各宾派的兴起与特点雅各宾派兴起于法国大革命的中期,是与吉伦特派相对立的政治派别。

雅各宾派主要由普通民众组成,他们的名字来源于雅各宾会,这是一个起初由巴黎市民组成的政治团体。

雅各宾派的代表人物有罗伯斯庇尔、圣-居斯塔夫·图朗以及马拉等。

雅各宾派背负着消灭旧制度残余势力、加强革命的目标,他们主张实行极权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手段来巩固并推进法国大革命。

雅各宾派开展了“大恐怖”运动,对反对派进行镇压,并在政治上强化了国内外敌人的对抗。

然而,雅各宾派的过分专制和激进政策最终导致了他们的失败。

专题 法国大革命中三大派别的统治

专题 法国大革命中三大派别的统治

专题法国大革命中三大派别的统治
一、君主立宪派(1789年7月—1792年8月)
1、代表阶层: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
2、主要措施:
⑴取消教会和贵族特权,没收教会财产,取消关卡等;
△但由于没有废除封建地租,农民土地问题未解决。

⑵发布《人权宣言》,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的要求;
△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将启蒙运动的政治主张以法律形式肯定下来。

⑶颁布“1791宪法”,规定法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宪法规定有财产限制的选举制度,违背了《人权宣言》的精神;
⑷反对外国干涉,进行对外战争,保卫革命,保卫祖国。

二、吉伦特派(1792年8月—1793年6月)
1、代表阶层:工商业资产阶级
2、主要措施:
⑴颁布新的土地法,宣布召开由普选产生的国民公会,进一步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⑵抵抗外敌入侵,取得瓦尔密战役的胜利;
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处死路易十六。

三、雅各宾派(1793年6月—1794年7月)
1、代表阶层:中小资产阶级
2、主要措施:
⑴流亡贵族土地分小块出售,购地款10年内付清。

农村公有土地按当地人口分配,无条件废除贵族、地主阶级一切封建特权;△这就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赢得了农民的支持。

⑵实行革命恐怖政策;
⑶发布总动员令,宣布全国处于紧张状态。

论法国大革命——吉伦特派

论法国大革命——吉伦特派

论法国大革命——吉伦特派【内容提要】吉伦特派是法国大革命中的一个重要派别。

人权和财产权思想是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都是人的自然权利,是人类的神圣的标志;吉伦特派重视经济自由,这个派别倡导贸易自由,反对妨碍经济活动的外来干涉和超经济强制;人权思想在社会、政治方面体现为平等自由的思想,这个派别希望建立一个男女平等、种族平等的公民社会。

吉伦特派的思想观点体现了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在许多方面位于时代潮流的前列。

【关键词】法国大革命吉伦特派思想观点平等吉伦特派(Girondin),原称布里索派(Brissotin)。

指法国大革命期间推翻波旁王朝既而掌握实权的共和派。

因其中很多人原是吉伦特省人,因此被称为吉伦特派。

吉伦特派是法国大革命中的一个政治派别。

吉伦特原是法国南部一个郡,此郡选出的立法议会代表常常在一起聚会,人们便称他们为吉伦特派。

由于布里索派、罗兰派的政治观点与他们比较接近,所以到1792年上述两派也被称为吉伦特派。

19世纪40年代,拉马丁的《吉伦特派史》发表以后,吉伦特派遂成为布里索派、罗兰派、吉伦特派的共同称谓,并沿袭下来。

吉伦特派的主要成员大多来自中产阶级。

据西德纳姆统计:在革命中有200人曾被称为吉伦特派。

在这200名吉伦特派成员中,至少有80人是律师;100多人曾担任过当地地方行政官员的职务。

另外有7人是医生,15人是牧师,15人是军官,至少还有15人是小业主。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的社会地位难以界定①。

由此可见,吉伦特派的大部分成员在大革命以前,既不是与封建势力有紧密联系的金融资产阶级,也不是生活困苦、地位低下的下层群众,而是位于二者之间,属于地位、收入都相当不错的中产阶级。

而且由于他们中间许多人都来自南方,并与南方各港口的工商业资产阶级来往密切,从而成为他们的代言人。

这一派的主要成员有韦尼奥、让索内、加代、佩蒂翁、巴巴鲁、罗兰、卢韦、布里索等。

此外,还有布里索等的朋友孔多塞。

法国大革命中的吉伦特派与雅各宾派革命派别的较量

法国大革命中的吉伦特派与雅各宾派革命派别的较量

法国大革命中的吉伦特派与雅各宾派革命派别的较量法国大革命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法国发生的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政治运动。

在这场历史事件中,吉伦特派与雅各宾派成为两个重要的革命派别。

他们之间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斗争,对法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吉伦特派的观点吉伦特派是法国大革命中的一个重要政治派别,他们由吉伦特家族和其他一些知识分子组成。

吉伦特派主张保护私有财产权、推崇议会制度以及限制国王的权力。

他们认为革命应当通过和平与合法的方式进行,主张遵守法律和秩序。

吉伦特派的成员普遍来自于中产阶级,他们在法国大革命前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们通过发表政论文和参与政治辩论等方式,致力于推动政治改革,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二、雅各宾派的主张雅各宾派是法国大革命中的另一个主要政治派别。

雅各宾派由雅各宾会组织起来,他们主张废除君主制度,推行民主共和制,并通过恐怖统治等手段强化革命。

雅各宾派的主要领导人包括罗伯斯庇尔、马拉、邓巴等。

他们成立了革命法庭,对一切反对革命的人进行裁决。

雅各宾派通过大规模的恐怖行动,试图消灭反对者,确保革命的胜利。

雅各宾派的革命目标极端而激进,他们对贵族制度、教会权威以及其他既得利益集团进行了激烈的打击。

然而,他们的恐怖统治也引起了广泛的恐慌和反对。

三、吉伦特派与雅各宾派的冲突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代表了法国大革命的两种不同倾向。

吉伦特派主张和平改革,希望通过法律和制度的改变来推动革命,避免暴力和混乱。

而雅各宾派则采取了更激进的手段,通过恐怖统治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

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的冲突在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吉伦特派的失败使得雅各宾派在法国政治舞台上占据了主导地位,随后推翻了君主制度,推行了共和制度。

然而,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也引起了广泛的不满和反对,在他们统治后期,法国社会陷入了混乱和动荡。

四、总结吉伦特派与雅各宾派在法国大革命中的较量体现了两种不同的革命观点和政治路线。

吉伦特派主张和平改革,维护私有财产权和法治原则;雅各宾派则采取了激进的手段,通过恐怖统治来推动革命。

法国大革命政治派别

法国大革命政治派别

法国大革命政治派别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法国大革命政治派别右派斐扬派中的君主立宪派。

1791年7月16日君主立宪派从分裂出去,因在斐扬修道院举行集会而得名。

主要代表人物有、、、巴纳夫、拉默特兄弟等。

他们主张,反对民主共和制。

革命初期,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的派()取得政权。

大革命初期一度当政,制定废除特权、没收和拍卖财产、废除贵族制度、取消行会等一系列反封建政策,制定君主立宪制的宪法,通过《》。

同时颁布压制群众的法令《勒霞白列法》。

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乔装出逃(参见),企图勾结外国力量扑灭革命,中途被识破押回巴黎。

广大群众要求废除,实行共和,但君主立宪派则主张维持现状,保留王政。

君主立宪派制定了《一七九一年宪法》,召开立法会议,维护,反对革命继续发展。

1792年8月10日人民起义推翻君主制度,斐扬派随之消亡。

吉伦特派从1792年9月开幕之日起,吉伦特派一致反对(Montagnard)。

这两个集团所以敌对的原因,一部分是由于深刻的私仇,但也由于社会利益的对立。

在随后的争斗中,吉伦特派的特点是忽视经济平等和社会平等的温和政治观点,反对政府控制贸易和物价的经济自由主义,以及依靠各省同巴黎抗衡。

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后,取得政权。

9月20日法国军队在中打败外国干涉军。

由普选产生的国民公会于9月21日开幕,9月22日成立了。

吉伦特派执政期间颁布法令,强迫贵族退还非法占有的公有土地,将没收的教会土地分小块出租或出售给农民,严厉打击拒绝对宪法宣誓的教士和逃亡贵族。

1793年1月21日,国民公会经过审判以叛国罪处死路易十六。

在审判国王时(1792.12~1973.1),由于吉伦特派中的一些人反对处决国王,所以人们谴责吉伦特派是保王党。

同时,舆论认为吉伦特派应对1793年春军队遭受的失败负责。

从5月31日开始,巴黎发生反对吉伦特派的群众运动。

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派别与纷争

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派别与纷争

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派别与纷争法国大革命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发生在法国的一场革命运动,它彻底颠覆了旧的社会秩序,建立了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政治派别和派系的争斗和冲突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首先,法国大革命中最早形成的派别是贵族和平民两派。

在革命之前,法国社会分为三个阶级:贵族、教士和普通人。

贵族拥有特权,享有政治和经济优势,而底层民众则承受着沉重的赋税和社会不公。

因此,随着贫困和不满的积累,平民阶层逐渐形成了反贵族的思潮。

其次,革命过程中出现了自由派和保守派之间的对立。

自由派主张自由平等的价值观,他们要求废除贵族的特权,建立一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

自由派的代表人物包括杜梅和拉法叶等。

然而,保守派则担心革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无政府状态和社会混乱,他们希望保留传统的社会秩序和特权。

这两个派别由于立场不同,引起了激烈的辩论和冲突。

此外,在法国大革命中,还出现了雅各宾派和吉伦特派之间的纷争。

雅各宾派由罗伯斯庇尔、达尔东等人领导,他们主张激进的社会改革,追求社会主义等理念。

而吉伦特派则代表着相对温和的立场,他们主张建立一个共和国,但不赞成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雅各宾派和吉伦特派之间的对立最终导致了恐怖统治时期的出现,造成大量的政治迫害和暴力行为。

除此之外,还有山岳派和沉默派之间的纷争。

山岳派代表了更为激进的立场,他们主张迅速推进革命,加强对立法机构的控制。

而沉默派则担心山岳派的极端主义可能导致社会混乱,他们希望保持相对稳定和和平的局面。

山岳派和沉默派之间的争斗最终导致了政治局势的不稳定和内战的爆发。

综上所述,法国大革命中的各个政治派别和纷争是这场革命的内在动力和表现。

不同派别之间代表着不同的立场、利益和观念,他们被一系列的政治事件和社会动荡所推动。

这些纷争和斗争不仅对革命过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后来的法国政治和社会秩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中的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

法国大革命中的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

法国大革命中的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法国大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政治事件之一,它不仅影响了法国,也对全世界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场革命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派别和政治力量,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

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在其政治观念、目标和手段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他们的斗争也极大地影响了法国大革命的走向和结果。

一、吉伦特派介绍吉伦特派是法国大革命中的一个重要政治派别,形成于革命初期的立宪君主制时期。

吉伦特派主要由吉伦特山脉地区的革命领导者组成,他们多数来自法国中产阶级,是实行立宪君主制的拥护者。

吉伦特派的代表人物有拉方丹、罗兰夫人以及勒布朗等。

吉伦特派追求的是一种以君主为元首,立宪制为基础的政治体制。

他们主张通过合法的变革手段,建立一个相对稳定和有序的法国。

吉伦特派具有浓厚的地方主义色彩,他们倾向于维护地方政权,防止集权主义的出现。

同时,吉伦特派还强调道德和高尚的政治理念,在政治上更注重个人的道德品质,认为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政治家才能够领导国家。

然而,随着大革命不断的发展,吉伦特派逐渐失去了他们在议会和政府中的影响力。

他们的立宪君主制理想在日益激进的舆论和社会氛围下逐渐瓦解,许多吉伦特派成员也因此被认为是保守派,甚至被视为犯有叛国罪,一些成员最终甚至丧失了性命。

二、雅各宾派介绍雅各宾派是法国大革命中另一个重要的政治派别,兴起于法国大革命的最激动人心的时期。

雅各宾派主要由雅各宾山脉的领导者组成,他们为了推动革命进程,采取了强硬的手段。

代表人物有罗伯斯庇尔、马拉等。

雅各宾派的主要目标是推动法国大革命的进程,根据革命原则来重构整个社会和政治体制。

他们主张废除君主制,颁布社会福利法,鼓励平等和公正的社会秩序,实行普选制度等。

雅各宾派主张通过恐怖统治来推行革命,实施大规模的处决,以镇压反对派和反革命力量。

然而,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引发了广泛的反对声音,许多人对他们的极端手段感到震惊和不满。

法国大革命知识点

法国大革命知识点

法国大革命知识点法国大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它不仅对法国,甚至对整个欧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爆发于 18 世纪末,当时的法国社会处于严重的危机之中。

封建制度的腐朽和不合理性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贵族和教士阶层享有特权,而广大平民却承受着沉重的赋税和不公平的待遇。

经济上,法国面临着财政危机,国家债务累累。

1789 年 5 月,由于财政困境,国王路易十六被迫召开三级会议,企图向第三等级增税,以解决财政危机。

但第三等级代表则要求制定宪法,限制王权,实行改革。

6 月,他们将三级会议改为国民议会,后又改为制宪议会。

7 月14 日,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中的重要文献。

它强调了“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提出了“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不可剥夺的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原则。

这一宣言成为了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对后来的世界人权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出现了多个政治派别。

其中,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等较为著名。

吉伦特派在初期较为活跃,但在处理一些问题上不够坚决。

雅各宾派则采取了较为激进的措施来应对内外危机。

法国大革命期间的土地政策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一系列的法令,大量土地被分配给农民,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法国大革命还推动了法律制度的改革。

废除了封建的法律制度,建立了新的法律体系,强调法律的平等和公正。

然而,法国大革命也并非一帆风顺。

期间经历了多次反复和动荡,出现了恐怖统治等极端情况。

但从长远来看,法国大革命的积极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它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同时,也对欧洲其他国家的革命产生了示范和推动作用。

法国大革命还促进了教育的改革。

过去,教育资源主要掌握在贵族和教会手中,普通民众受教育的机会有限。

法国大革命中的各派别与政治斗争

法国大革命中的各派别与政治斗争

法国大革命中的各派别与政治斗争法国大革命是世界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包含了许多不同的政治派别与斗争。

从最初的第一革命时期到最后的公共安全委员会之后的恐怖统治时期,法国大革命经历了许多的政治领袖及他们的斗争。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法国大革命中的各派别与政治斗争。

一、自由派自由派是法国大革命中最早的派别,他们主张在君主制下的民主改革。

具体来说,他们希望国王能够限制皇后和贵族的权力,以便更好地实现改革。

自由派的发言人是费尽努力的拉法耶特,他是一位著名的律师和政治家,他在制定国民议会宪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自由派的力量不断增强,使得国王逐渐失去了他们的信任,法国王室的衰落开始显现。

二、怀疑派怀疑派是法国大革命中初期的派别,他们希望通过改革来减缓社会不满与抱怨的情绪。

怀疑派认为,在政府中存在着既得利益集团,所以他们主张废除封建地主的特权,保护财产权,并扩大普选权。

尽管他们是极具进步性的派别,但他们的政治力量并不强大,无法在革命的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三、雅各宾派雅各宾派是法国大革命中最有影响力和最激进的派别之一,他们奉行“自由、平等、博爱”主义,主张将革命推向极端,以打破政府和贵族阶层的权利。

雅各宾派领袖是马拉和罗伯斯庇尔,他们的思想影响了整个革命的进程。

但实际上,雅各宾派随着革命的进展,内部逐渐裂变,导致了恐怖统治时期。

四、吉伦特派吉伦特派是法国大革命中的一支左翼反对派,代表了中产阶级的利益。

他们对雅各宾派的暴行进行谴责,并主张通过合法手段来进行改革。

吉伦特派比较知名的人物是罗兰夫人,她曾经是国民议会的主席。

但实际上,吉伦特派的势力很快就被机会主义者所削弱,并在1793年被雅各宾派镇压。

五、山派山派是1792年以后出现的,他们代表了布尔乔亚和工人阶级的利益。

山派反对君主制和贵族阶层,提倡无产阶级专政。

尽管他们与雅各宾派有类似之处,但山派并不像雅各宾派一样讲究极端的手段。

纯正的山派颁布了《1793年宪法》,并进行了一些重要的改革,如颁布《加勒比黑奴解放宣言》。

高中历史:法国大革命

高中历史:法国大革命

高中历史: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是法国历史上一场重要的社会和政治变革运动,发生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

本文将探讨法国大革命的起因、事件以及对法国和世界的影响。

起因法国大革命的起因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

当时的法国社会分为三个阶级:第一阶级是贵族,享有特权和豪华生活;第二阶级是法国的精英知识分子;第三阶级是农民和城市工人,承受着沉重的税收和生活负担。

这种不公平的社会结构导致了民众的不满和愤怒。

事件法国大革命的事件发生在1789年至1799年期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国民议会(1789年):由于财政困难,国王路易十六被迫召开了国民议会。

议会成立后,人民对贵族阶级的特权进行了质疑,并起草了《人权宣言》。

2. 君主立宪制(1791年):国民议会通过了宪法,限制了国王的权力,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然而,这一制度无法满足人民的需求,引发了更多的抗议和不满情绪。

3. 恐怖统治(1793年-1794年):革命激进分子建立起权力专制的恐怖统治,推行大规模处决和迫害。

废除了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国。

4. 罗伯斯庇尔执政(1794年-1799年):罗伯斯庇尔掌握了政权,试图恢复秩序。

然而,由于内部纷争和经济困难,他的执政期并没有稳定法国局势。

影响法国大革命对法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 法国内部改革: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国,确立了个人自由和民主的原则。

它也导致了法律的重大改革,如《拿破仑法典》的制定。

2. 欧洲和世界范围内的影响:法国大革命鼓舞了其他国家的人民追求自由和平等。

它对欧洲其他君主制国家产生了震动,例如拿破仑战争的爆发。

3. 积极和消极的教训:法国大革命为后来的革命运动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它展示了革命可以改变社会和政治秩序,但也暴露出革命过程中的混乱和暴力。

综上所述,法国大革命是法国和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改变了法国社会和政治的格局,并对其他国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专题 法国大革命中三大派别的统治

专题 法国大革命中三大派别的统治

专题法国大革命中三大派别的统治
一、君主立宪派(1789年7月—1792年8月)
1、代表阶层: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
2、主要措施:
⑴取消教会和贵族特权,没收教会财产,取消关卡等;
△但由于没有废除封建地租,农民土地问题未解决。

⑵发布《人权宣言》,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的要求;
△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将启蒙运动的政治主张以法律形式肯定下来。

⑶颁布“1791宪法”,规定法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宪法规定有财产限制的选举制度,违背了《人权宣言》的精神;
⑷反对外国干涉,进行对外战争,保卫革命,保卫祖国。

二、吉伦特派(1792年8月—1793年6月)
1、代表阶层:工商业资产阶级
2、主要措施:
⑴颁布新的土地法,宣布召开由普选产生的国民公会,进一步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⑵抵抗外敌入侵,取得瓦尔密战役的胜利;
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处死路易十六。

三、雅各宾派(1793年6月—1794年7月)
1、代表阶层:中小资产阶级
2、主要措施:
⑴流亡贵族土地分小块出售,购地款10年内付清。

农村公有土地按当地人口分配,无条件废除贵族、地主阶级一切封建特权;△这就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赢得了农民的支持。

⑵实行革命恐怖政策;
⑶发布总动员令,宣布全国处于紧张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大革命政治派别
右派
斐扬派
法国大革命中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派。

1791年7月16日君主立宪派从雅各宾俱乐部分裂出去,因在斐扬修道院举行集会而得名。

主要代表人物有西哀士、拉法耶特、巴伊、巴纳夫、拉默特兄弟等。

他们主张君主立宪制,反对民主共和制。

革命初期,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派(斐扬派)取得政权。

大革命初期一度当政,制定废除封建特权、没收和拍卖教会财产、废除贵族制度、取消行会等一系列反封建政策,制定君主立宪制的宪法,通过《人权与公民权宣言》。

同时颁布压制群众的法令《勒霞白列法》。

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乔装出逃(参见路易十六出逃事件),企图勾结外国力量扑灭革命,中途被识破押回巴黎。

广大群众要求废除王政,实行共和,但君主立宪派则主张维持现状,保留王政。

君主立宪派制定了《一七九一年宪法》,召开立法会议,维护君主立宪制,反对革命继续发展。

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推翻君主制度,斐扬派随之消亡。

吉伦特派
从1792年9月国民公会开幕之日起,吉伦特派一致反对山岳派(Montagnard)。

这两个集团所以敌对的原因,一部分是由于深刻的私仇,但也由于社会利益的对立。

在随后的争斗中,吉伦特派
的特点是忽视经济平等和社会平等的温和政治观点,反对政府控制贸易和物价的经济自由主义,以及依靠各省同巴黎抗衡。

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后,吉伦特派取得政权。

9月20日法国军队在瓦尔密战役中打败外国干涉军。

由普选产生的国民公会于9月21日开幕,9月22日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吉伦特派执政期间颁布法令,强迫贵族退还非法占有的公有土地,将没收的教会土地分小块出租或出售给农民,严厉打击拒绝对宪法宣誓的教士和逃亡贵族。

1793年1月21日,国民公会经过审判以叛国罪处死路易十六。

在审判国王时(1792.12~1973.1),由于吉伦特派中的一些人反对处决国王,所以人们谴责吉伦特派是保王党。

同时,舆论认为吉伦特派应对1793年春军队遭受的失败负责。

从5月31日开始,巴黎发生反对吉伦特派的群众运动。

中间派
平原派
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国民公会中的中间派。

多为自由资产阶级和共和主义者的代表。

因其座位在会场最低处而得名。

在议会中人数最多、拥护革命、赞成共和、提倡经济自由,但无坚定的政治主张,以不危害自身的安全和利益为准则。

1792年9月至1793年5月支持当时得势的吉伦特派。

吉伦特派倾覆后,赞助山岳党,甚至容忍雅各宾专政的恐怖政策。

后又联合反对雅各宾专政的分子,在国民
公会发动政变,尔后成为热月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对手常讥之为“沼泽地的癞蛤蟆”,故又被称为“沼泽派”。

左派
山岳派
法国大革命期间国民公会的激进派议员集团。

其所以称为山岳派,是因为他们在开会时坐在议会中较高的长凳上。

1792年秋,山岳派是作为国民公会中较温和的吉伦特派的反对者出现的,他们由巴黎和其它城市选出的代表组成,依靠小资产阶级和无裤党的支持,并与巴黎的雅各布宾俱乐部关系密切。

吉伦特派被1793年5月31日至6月2日的群众起义推翻后,山岳派支配了国民公会,并在救国委员会中占据多数,而在1793∼1794年间,该委员会实际上统治了法国。

1794∼1795年发生热月反动,许多山岳派人士不是被处决,就是被清除出国民公会。

他们在国民公会中下降为少数派,称为「鸡冠」,不再有影响。

忿激派
一译“疯人派”,法国大革命时期,吉伦特派对代表城乡贫民利益的革命派的讥称。

法国大革命中代表贫苦劳动群众利益的激进派别。

领导人有J.鲁、J.F.瓦尔莱等。

在1792 年底限价运动高潮中出现。

他们要求政治平等、公民权平等与社会平等,主张全面限制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征购粮食,统一管理供应,救济贫苦
人和义勇军家属,严厉惩办投机商人,以恐怖手段打击反革命分子等。

在忿激派和广大群众促进下,国民公会于 1793 年4~5 月先后颁布了强制流通指券,限制粮食价格,向富人借款等法令。

积极参加1793年5月31日-6月2日巴黎人民起义,支持雅各宾派战胜吉伦特派。

雅阁宾专政建立后,因抨击雅各宾宪法而遭到镇压,于1793年8-9月被镇压。

平等派
巴贝夫平等派运动,督政府在法国执政时期,法国社会极不稳定,王党叛乱时有发生,各种政治俱乐部纷纷出现,国库空虚、物价飞涨,市场萧条,人民群众十分不满。

农民出身的格拉古巴贝夫创办《出版自由》(后改为《人民保民官》,他因攻击热月党人而被捕。

在狱中,其共产主义理论形成,开始了平等派密谋活动。

1795年10月出狱后,他便组织起平等派。

雅各宾派
法国大革命时期参加雅各宾俱乐部的资产阶级激进派政治团体。

雅各宾)俱乐部正式名称为宪法之友社,前身是三级会议期间的布列塔尼俱乐部,1789年10月迁到巴黎后在雅各宾修道院集会,故名。

开始时包括后来成为斐扬派、吉伦特派的许多成员,到巴黎后又吸收一批巴黎的非制宪议会成员。

因政见分歧,1791年7月、1792年10月,立宪派、吉伦特派先后分裂出去,雅各宾派成为以M.F.M.I.罗伯斯庇尔为代表的激进的资产阶级革命民主
派。

在法国大革命中出现的众多革命团体中,雅各宾俱乐部是唯一的全国性组织,拥有数千地方组织。

雅各宾派的成员中以小业主最多,也包括许多富有的资产者。

它的激进主张,得到无套裤汉的拥护。

1792年8月推翻君主制后,俱乐部成为领导大革命的主要团体之一。

埃贝尔派(雅各宾左派)
1757年11月15日出生。

大革命开始后,他发表拥护革命的小册子。

1790年11月,出版《杜申老爹》报,他以笔名写了一些政治讽刺作品,受到下层民众的欢迎。

埃贝尔成为科德利埃俱乐部里的有力人士,追随他的人叫作埃贝尔派。

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时,他是巴黎公社的重要成员。

12月2日当选为公社副检察长,积极参与推翻吉伦特派的活动。

1793年5月被捕,随即获释。

同年6月2日,埃贝尔领导无套裤汉驱逐吉伦特派的主要议员,成为雅各宾派的激进左翼领导人。

雅各宾专政建立后,埃贝尔与肖梅特等积极参加1793年9月4~5日巴黎人民的武装示威,迫使国民公会限制物价,打击投机商,成立由无套裤汉组成的革命军以征集粮食,实行革命恐怖政策,对制定雅各宾政权的革命政策起了推动作用。

还将巴黎圣母院和其他约2,000座教堂改为崇拜理智。

埃贝尔既反对丹东派的宽容政策,又攻击罗伯斯庇尔政府采取的措施,提出极左口号与要求,试图发动新的起义,由巴黎公社直接掌权。

1794年3月14日救国委员会逮捕了
埃贝尔及其17名追随着,经审讯,3月24日以搞阴谋的罪名把他们送上断头台。

他的死使政府失去了无套裤汉的支持,从而促成1794年7月雅各宾派政权的崩溃。

丹东派或宽容派(雅各宾右派)
1793年6月雅各宾派取得革命政权后,丹东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与罗伯斯庇尔派发生严重分歧,逐渐变成雅各宾派的右翼,被排挤出救国委员会,回归故里。

不久复出。

在对外政策上,他反对法国继续进行反对欧洲干涉的战争,积极主张与英国议和。

在对内政策上,要求取消革命恐怖政策,对一切反革命分子实行大赦。

丹东还主张取消最高限价,实行商业自由。

1794年支持C.德穆兰办《老科德利埃报》抨击救国委员会,反对恐怖扩大化。

丹东一派被称为“宽容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