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数学思想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必考的定义、定理、公式、方法都全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必考的定义、定理、公式、方法
都全了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与负数
①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②负数: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与正数具有相反意义。
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唯一的中性数。
注意:搞清相反意义的量:南北;东西;上下;左右;上升下降;高低;增长减少等
1.2 有理数
1、有理数(1)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2)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3)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2、数轴(1)定义: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
(2)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原点: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4)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关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是表示有理数。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
4、绝对值:(1)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从几何意义上讲,数的绝对值是两点间的距离。
(2)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①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七年级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_21744.DOC
七年级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
一、思想方法
1. 数形结合思想.
2. 整体思想.
二、知识要点:
1. 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是通过构建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在二者的对应和互助中,来分析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 常见的数形结合的途径有三种:以形助数、以数助形和数形互助.
数轴是数与形结合的桥梁,数与形结合的工具,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1)利用数轴能形象地表示有理数,使抽象的数变得具体.
例如有理数的分类,在数轴上,原点右边的是正数,原点左边的是负数,原点是表示0的点,它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2)利用数轴能直观地解释相反数,能从运动变化的观点说明互为相反数的点,具有关于原点对称的特征.
(3)利用数轴理解︱a-b︱的意义,绝对值的定义是从几何角度给出的,即︱a︱是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而原点所对应的数为0,故︱a︱也写成︱a-0︱的形式,它反映了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 这样自然会想到数轴上任意两点的距离如何表示呢?如图所示,数a、b分别对应点A、B,从数轴的定义,我们知道线段OB、OA的数值分别等于b、a,即OB=b,OA=a. 从BA=OA-OB=a -b,知B点到A点的距离为︱a-b︱.
(4)利用数轴上的点的有序性,可以把复杂的数量关系表示得简明、形象、便于观察解答. 例如,在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时候,可以把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依据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进行比较.
2. 整体思想
在研究问题时不是以某个或某些组成部分为着眼点,而是有意识地放大考虑问题的视角,将要解决的问题看成一个整体,通过研究问题的整体形式、整体结构或作整体处理后,达到顺利而又简洁地解决问题的目的.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教材各节所渗透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精选五篇)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教材各节所渗透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精
选五篇)
第一篇: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教材各节所渗透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教材各节所渗透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理解如下几种主要的数学思想方法1.分类思想方法.2.转化的思想方法.3.数形结合思想方法.4.函数与“方程”的思想.5.建模思想.掌握如下几种具体解题方法
1、配方法
2、因式分解法
3、换元法
4、求根公式与韦达定理
5、待定系数法
6、构造法
7、反证法
8、面积法
9、几何变换法
10、消元法主要观点;
1.注重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2.任何数学问题的解决无不以数学思想为指导,以数学方法为手段的.3.学生明确解题的思想方法后,才能脱离题海,以不变应万变.
4.从不同的方向看
(一)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和合理的想象.(数形结合思想方法)5.生活中的平面图形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扇形,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概括能力.(注重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掌握有理数乘法的概念,能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建模思想)10.有理数的乘法
(二)参与折纸操作数学活动,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掌握估算的
方法,获得一些经险,为本册书
1.线段、射线、直线
通过识图、辨析、观察、猜测验证等数学探究过程,发展几何意识、合情推理和探究意识.(数形结合思想方法)2.线段的大小比较通过思考想象、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数学探究过程,了解线段大小比较的方法策略,学习开始使用几何工具操作方法,发展几何图形意识和探究意识.(数形结合思想方法)3.角的度量与表示通过实际操作,体会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建模思想)4.角的比较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思想方法专题:线段与角计算中的思想方法
思想方法专题:线段与角计算中的思想方法
——明确解题思路,体会便捷通道
◆类型一分类讨论思想在线段或角的计算中的应用【方法14】
1.已知∠AOB=90°,OC是它的一条三等分线,则∠AOC等于()
A.30°或60°B.45°或60°
C.30°D.45°
2.已知点A、B、C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C=5cm,BC=3cm,M、N分别是AC、BC 的中点.
(1)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
(2)依据(1)的图形,求线段MN的长.
3.★已知∠BOC在∠AOB的外部,OE平分∠AOB,OF平分∠BOC,OD平分∠AOC,∠AOE=30°,∠BOD=20°,试求∠COF的度数.
◆类型二整体思想及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4.如图,线段上的点依次增加,请你填写图中相应的线段数:
(1)请猜想:当线段AB上有6个、10个点时(含A,B两点),分别有几条线段?
(2)当线段AB上有n(n为正整数且n≥2)个点(含A,B两点)呢?
5.★已知O是直线AB上的一点,∠COD是直角,OE平分∠BOC.【方法13】
(1)如图①,若∠AOC =30°,求∠DOE 的度数;
(2)在图①中,若∠AOC =α,直接写出∠DOE 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3)将图①中的∠DOC 绕顶点O 顺时针旋转至图②的位置,探究∠AOC 和∠DOE 的度数之间的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
2.解:(1)点B 在线段AC 上,如图①所示;
点B 在线段AC 的延长线上,如图②所示.
(2)当点B 在线段AC 上时,由AC =5cm ,BC =3cm ,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
2019年初中数学-七年级代数式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日期:2019年3月24日 代数式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本章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
1、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
也就是代数思想。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使我们从算术跨进了代数的大门,在本章中我们又再次感受了这一思想方法.在具体问题中,用字母表示数往往具有以简驭繁、捷足先登之功效。
例1、 计算1992×19941994-1994×19931993= 。
解:设x =1994,由乘法分配律得:
则原式=)]1()1(10000[)10000)(2(-+-⋅-+-x x x x x x
=)110000()1()110000)(2(+⋅--+-x x x x
=)]1()2)[(110000(---+x x x
=)110000(+-x
=1994199410000-=--x x
2、特殊与一般的辨证思想
“从特殊到一般”就是从特殊、个别的事例推出一般规律的过程,是一个归纳、创新的过程。从“一般到特殊”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特殊情形有时掩盖了问题的实质,从一般情形入手,容易发现解题思路.用字母表示数,归纳猜想规律等都是运用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而求代数式的值则是典型的从一般到特殊思想的运用。
例2、已知—1<b<0,0<a<1,那么在代数式b a -、b a +、a +2b 、b a +2中,对任意的a 、b 对应的代数式的值最大的是 ( )
(A )b a + (B )b a - (C )a +2b (D )b a +2
华东师范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华东师范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数学七年级上册,主要内容包括有理数及其运算、代数式、平面图形等基础知识,以及一些数学思想、方法的介绍。
1. 有理数及其运算:包括正数、负数、整数、分数等概念,以及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此外,还包括绝对值的概念和运算。
2. 代数式:包括代数式的定义、表示方法和性质,以及代数式的化简和求值。
3. 平面图形:包括线段、角、三角形、四边形等基本图形,以及它们的性质和特点。此外,还包括平移、对称等图形变换。
4. 数学思想、方法:包括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等,以及一些常用的数学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等。
此外,本书还安排了一些练习题和复习题,供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
浅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
反 应 :Na202+CO2=Na203② 最 后 两 方 程 式 迭 加 即 可 :Na202+
CO2=Na203十 1 02 T。然后提问 :哪些物质会与 反应?NOx与 02
反 应 之 产 物 为 何 物 ? 经 讨 论 得 到 一 致 结论 :一 般 只 要 会 与 或 反 应 的 物 质 都 可 以与 反应 。在 复 习 与 混 合 气 体 溶 于 水 生 成 的 关 系 式 时 。我 从 三 个 方 面 介 绍 此 关 系 式 的 推 法 。首 先 。迭 加 法 ,其 次 电 子守 恒 ,第 三 原 子 守 恒 。学 生 认 真 思 考 后 ,选 出 自己 喜 欢 的 一 种 。通 过 以 上 方 法 ,不 但 提 高 学 生 兴趣 ,而 且 向学 生 展 示 了 多 种 处 理 问 题 的 方 法 ,不 足 之 处 是 教 师 备 课 累 。
三Baidu Nhomakorabea、注 重导 课 。从 生 活知 识 激 活学 生 学 习的 兴 趣
【摘 要 】从 化 学 史 ,对 问题 新 颖 处 理 ,生动 的情 境 创 设 ,学生 作 为 主 导 者 等 方 面 简 单 阐 述 如何 激发 学 生化 学兴 趣 【关键 词】轻松化学教学 学 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185—01
七年级上册数学思想方法
七年级上册数学思想方法
一、归纳思想
归纳就是从特殊、个别的事例推出一般规律的过程,归纳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这对解决复杂问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思想方法常用于探索规律问题.
例1观察下列式子,探索其规律并填空.
()2111=-⨯;()31312-=-⨯;()413513-+=-⨯;()5
135714-+-=-⨯;…… 请你计算:()
()11357...121n n +-+-++-⨯-=_________. 二、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
例2计算:11
11111111...1...1......2320082200722008232007⎛⎫⎛⎫⎛⎫⎛⎫++++++-+++++ ⎪⎪ ⎪⎪⎝⎭⎝⎭⎝⎭⎝⎭
. 析解:本题无法直接进行计算,观察发现四个括号内的分数和具有一定的联系,若把括号内的分数和用字母表示,则把数的运算变成了式的运算. 可设111...22007a +++=,111 (232007)
b +++= 三、数形结合思想
例3如图3,M ,N ,P ,R 分别是数轴上四个整数所对应的点,其中有一点是原点,并且MN=NP=PR=1.数a 对应的点在M 与N 之间,数b 对应的点在P 与R 之间,若3a b +=,则原点可能是().
A .M 或R
B .N 或P
C .M 或N
D .P 或R
四、转化思想
例4对于任意两个有理数对),(b a 和),(d c ,规定:当,a c b d ==时,有(,)(,)a b c d =;运算“⊗”为:),(),(),(bd ac d c b a =⊗;运算“⊕”为:),(),(),(d b c a d c b a ++=⊕.设p 、q 都是有理数,若)4,2(),()2,1(-=⊗q p ,则_______),()2,1(=⊕q p .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11讲 常见数学思想――分类讨论
第
11讲 常见数学思想――分类讨论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分类讨论是指在解答一些数学问题时,需要把研究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逐类讨论解答,再对结果进行归纳综合,得出结论。它体现了化整为零和积零为整的的思想与归类整理的方法,所以是极为重要的思想方法。
2、了解分类的的常见原因,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3、运用分类讨论思想解题关键是如何正确进行分类,就是确定分类的标准。 分类的三个基本原则:
(1)完全性原则:也就是说,分类后各子类别涵盖的范围之和应当是原被分对象所涵盖的范围,分类不遗漏。
(2)互斥性原则:分类后各子类别涵盖的范围之间,彼此互相独立,不重叠或部分重叠,分类不重复。
(3)统一性原则:也就是说,在同一次分类中只能按所确定的一个标准分类,分类不能混乱。 典型例题
一、由字母的取值范围不确定性引起的分类讨论
1、如果||3,||2,,( )a b a b a b ==>+=且则
A .5或-1
B .-5或1;
C .5或1
D .-5或-1 2、式子ab
ab
b b a a +
+的所有可能的值有 个.
3、如果02=+b a ,则21-+-b a b
a
等于( )
4、如图,已知点A 、B 、C 是数轴上三点, 点C 对应的数为6,BC=4,AB=12.
(1)求点A 、B 对应的数; A O B C
(2)动点P 、Q 同时从A 、C 出发,分别以每秒6个单位和3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正方向运动。M 为AP 的中点,N 在CQ 上,且CN=1
3
CQ, 设运动时间为t (t>0).
七年级数学上册常用数学思想方法(xiuding)
七年级数学上册常用数学思想方法一、数形结合的思想。利用数形结合,可以使研究的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1、利用数轴解答:有一座3层楼房着火,消防员搭梯子爬往3楼去抢救物品,当他爬到正中1级时,2楼窗口喷出火来,他就往下退了3级,等到火过去了,他又爬上了7级,这时候屋顶有两块砖掉下来,他又后退了2级,幸好没有打着他,他又爬上8级,这时候他距离梯子最高层还有1级,问这个梯子共有多少级?
2、.A,B两站间的路程为448千米,一列慢车从A站出发,每小时行驶60千米,一列快车从B站出发,每小时行驶80千米.问:(1)两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出发后多少小时相遇? (2)两车相向而行,慢车先开出28分钟,快车开出后多少小时两车相遇?(3)两车同时开出,同向而行,如果慢车在前,出发后多少小时快车追上慢车?
3、3个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参加比赛的每个队都与其他参赛队各赛一场),那么总的比赛场数是多少?若有4个球队呢?若有5个球队呢?写出m个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时总的比赛场数的公式。
二、整体代入的思想。
1、若a、b互为倒数,x、y互为相反数,m的绝对值等于3求:
(1)5ab-m+x-4+y的值;
(2)5x-ab++5y的值;
(3)x+y∕x³-ab+m²-8的值。
2、已知x²+x+3的值为7,求2x²+2x-3的值。
三、分类讨论的思想。在数学问题中,当一个字母(或一个式子)有几种可能的取值;当一个图形有几种不同的位置或不同的形状时,往往需要分类讨论。分类讨论应做到:分类标准必须统一,分类时不重复不遗漏。
1、已知线段AB=10cm,直线AB上有一点C,且BC=4cm,M是线段AC的中点,求AM的长。
七年级数学上册常用数学思想方法(xiuding)
七年级数学上册常用数学思想方法一、数形结合的思想。利用数形结合,可以使研究的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1、利用数轴解答:有一座3层楼房着火,消防员搭梯子爬往3楼去抢救物品,当他爬到正中1级时,2楼窗口喷出火来,他就往下退了3级,等到火过去了,他又爬上了7级,这时候屋顶有两块砖掉下来,他又后退了2级,幸好没有打着他,他又爬上8级,这时候他距离梯子最高层还有1级,问这个梯子共有多少级?
2、.A,B两站间的路程为448千米,一列慢车从A站出发,每小时行驶60千米,一列快车从B站出发,每小时行驶80千米.问:(1)两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出发后多少小时相遇? (2)两车相向而行,慢车先开出28分钟,快车开出后多少小时两车相遇?(3)两车同时开出,同向而行,如果慢车在前,出发后多少小时快车追上慢车?
3、3个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参加比赛的每个队都与其他参赛队各赛一场),那么总的比赛场数是多少?若有4个球队呢?若有5个球队呢?写出m个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时总的比赛场数的公式。
二、整体代入的思想。
1、若a、b互为倒数,x、y互为相反数,m的绝对值等于3求:
(1)5ab-m+x-4+y的值;
(2)5x-ab++5y的值;
(3)x+y∕x³-ab+m²-8的值。
2、已知x²+x+3的值为7,求2x²+2x-3的值。
三、分类讨论的思想。在数学问题中,当一个字母(或一个式子)有几种可能的取值;当一个图形有几种不同的位置或不同的形状时,往往需要分类讨论。分类讨论应做到:分类标准必须统一,分类时不重复不遗漏。
1、已知线段AB=10cm,直线AB上有一点C,且BC=4cm,M是线段AC的中点,求AM的长。
七年级 数学思想与方法专题(一)
七年级数学思想与方法专题(一)
数学思想与方法是对数学事实与理论高度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是数学的核心与灵魂所在。只有通过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培养,我们的数学的能力才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掌握了数学思想与方法,就是掌握了数学的精髓。
数学思想主要有: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思想;方程思想;整体思想等等。数学方法有很多,通常用到的主要有待定系数法,消元法,配方法,换元法,构造法,坐标法,面积法等等。我们不必刻意地去区分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而是笼统的称之为数学思想与方法。
一、数形结合思想
例1. 0,0.a b a b ><<已知 ,且
,,,a a b b <--用“”号把 连接起来
例2. 23n 1111++++2222
L 计算:
例3.(1)求236x x x ++-+-的最小值 (2)求2367x x x x ++++-+-的最小值
例4. 计算 1+3+57++99+L
例5. 如果对于某一范围内x 的任意允许值,
11219110p x x x x =-+-++-+-L 的值
恒为一常数。试写出这一范围并求出这一常数。
例 6 五个小的半圆的直径的和恰等于大的半圆的直角。两只蚂蚁从点A 同时出发,向点B 爬去。其中一只蚂蚁沿大弧线行进,另一只蚂蚁沿着5条小弧线行进。已知两只蚂蚁的速度相等,两只蚂蚁哪一只首先到达?
二.整体思想
例1. 已知代数式3x 2-4x+6的值为9,求代数式
24
63
x x -+的值。
例2. 已知114a b -=,求
2227a ab b
a b ab
数学思想方法有哪些
数学思想方法有哪些
1. 归纳法: 通过对少量特殊情况的验证,从而得到一般情况的结论。
2. 逆向思维: 从已知结果出发,逆向推导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3. 等式变形: 使用代数运算法则,将方程或不等式中的项进行重组和移项,从而简化问题。
4. 反证法: 假设问题的反面而推导出矛盾的结论,从而得出原命题的正确性。
5. 分而治之: 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简单的子问题,然后逐个解决这些子问题。
6. 枚举法: 通过穷举所有可能的情况,找出满足条件的解。
7. 几何方法: 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关系,进行推导和证明。
8. 求反函数: 通过求解原函数的反函数,得到问题的解。
9. 近似方法: 将复杂的问题简化为近似的计算方式,得到问题的近似解。
10. 统计分析: 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推断,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必考的定义、定理、公式、方法都全了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必考的定义、定理、公式、方法
都全了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与负数
①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②负数: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与正数具有相反意义。
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唯一的中性数。
注意:搞清相反意义的量:南北;东西;上下;左右;上升下降;高低;增长减少等
1.2 有理数
1、有理数〔1〕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2〕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3〕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2、数轴〔1〕定义: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
〔2〕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原点: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4〕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关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是表示有理数。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
4、绝对值:〔1〕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从几何意义上讲,数的绝对值是两点间的距离。
〔2〕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①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七年级数学上册必考定义、定理、公式、方法梳理
七年级数学上册必考定义、定理、公式、
方法梳理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与负数
①正数:大于的数叫正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②负数:在以前学过的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与正数具有相反意义。
③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唯一的中性数。
注意:搞清相反意义的量:南北;东西;上下;左右;上升下降;高低;增长减少等。
1.2有理数
1.有理数:
(1)整数:正整数。负整数统称整数;
(2)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
(3)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2.数轴:
(1)定义: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
(2)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原点: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这个点叫做
- 1 -
原点;
(4)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关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是表示有理数。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例:2的相反数是-2;的相反数是)
4.绝对值:
(1)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从几何意义上讲,数的绝对值是两点间的距离。
(2)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的绝对值是。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①有理数加法法例:
a.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b.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c.一个数同相加,仍得这个数。
②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中的数学思想
透视有理数中的数学思想
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本文将带你走入有理数中的思想园地,不要错过哦!
一、数形结合思想
数无形,少直观,形无数,难入微。利用数形结合,可以使所要研究的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就是最简单的数形结合思想的体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对于理解有理数的绝对值、相反数等概念以及有理数大小的比较等,更具有直观性。
例如,已知a<b<0,试比较a,a-,b,b-的大小。
对于用字母表示的有理数进行大小比较,借助数轴就直观多了。根据题意,将a,b,-a,-b在数轴上表示如图所示
由于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所以b
a
a
b-
<
<
-
<.
二、转化思想
所谓转化思想,就是将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另一个较容易解决的问题或已经解决的问题。具体地说,就是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
有理数的各种运算是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绝对值,而符号确定以后,绝对值的计算就是小学已经学过的问题。例如:计算-2+3= +(3-2);(-3)×2×(-
4)×(
1
3
-)= -(3×2×4×
1
3
)。这里“3-2”和“3×2×4×
1
3
”就是小学学过的减法
和乘法运算。
再比如,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可转化为加法运算,除法运算可转化为乘法运算。这就是说,有理数运算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运算法则,准确的确定符号,有理数运算的实质是运用法则将其转化为小学学过的加、减、乘、除运算。
三、分类讨论思想
当被研究的问题包含多种可能情况,不能一概而论时,必须按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来分别讨论,得出各种情况下相应的结论,这种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称为分类讨论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数学思想方法
一、归纳思想
归纳就是从特殊、个别的事例推出一般规律的过程,归纳的过程就是创新的
过程,这对解决复杂问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思想方法常用于探索规律
问题.
例1 观察下列式子,探索其规律并填空.
()2111=-⨯;()31312-=-⨯;()413513-+=-⨯;()5
135714-+-=-⨯;…… 请你计算:()
()11357...121n n +-+-++-⨯-=_________. 二、用字母表示数的思想
例2 计算:11
11111111...1...1......2320082200722008232007⎛⎫⎛⎫⎛⎫⎛⎫++++++-+++++ ⎪⎪ ⎪⎪⎝⎭⎝⎭⎝⎭⎝⎭
. 析解:本题无法直接进行计算,观察发现四个括号内的分数和具有一定的联
系,若把括号内的分数和用字母表示,则把数的运算变成了式的运算. 可设111...22007a +++=,111 (232007)
b +++=
三、数形结合思想
例3 如图3,M ,N ,P ,R 分别是数轴上四个整数所对应的点,其中有一点
是原点,并且MN=NP=PR=1.数a 对应的点在M 与N 之间,数b 对应的点在P
与R 之间,若3a b +=,则原点可能是( ).
A .M 或R
B .N 或P
C .M 或N
D .P 或R
四、转化思想
例4 对于任意两个有理数对),(b a 和),(d c ,规定:当,a c b d ==时,有
(,)(,)a b c d =;运算“⊗”为:),(),(),(bd ac d c b a =⊗;运算“⊕”为:
),(),(),(d b c a d c b a ++=⊕.设p 、q 都是有理数,若)4,2(),()2,1(-=⊗q p ,则
_______),()2,1(=⊕q p .
练习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
①1是绝对值最小的数 ②3a -2的相反数是-3a+2 ③25R π的系数是5
④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⑤343x 是7次单项式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当2=x 时, 整式13++qx px 的值等于2002,那么当2-=x 时,整式
13++qx px 的值为( )
A 、2001
B 、-2001
C 、2000
D 、-2000
3、已知有理数x 的近似值是5.4,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5.35 B.5.35 C.5.35≤x<5.45 D.5.35≤x ≤5.45 4、x 2 +ax-2y+7- (bx 2 -2x+9y-1)的值与x 的取值无关,则a+b 的值为( ) A.-1; B.1; C.-2 D.2 5、若0 A.m B.m 2 C.1m D.1m ①若a +b=0,则|a|=|b| ②若|a|=a,则a >0 ③若|a|=|b|,则a=b ④若a 为有理数,则a =a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有理数a, b 满足a>0 , b<0 , |a|<|b|, 则a, b, -a, -b 的大小顺序是( ) A. -a< b< a< -b B. b< -a C.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