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数据的符号化显示

合集下载

计算机题库一(题目及答案)

计算机题库一(题目及答案)

计算机题库第一章1.早期的电子技术以真空电子管作为其基础元件。

Y2.当前计算机中使用的集成电路绝大部分是模拟电路。

N3.集成电路是计算机的核心。

它的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但功耗很大。

N4.集成电路的集成度与组成逻辑门电路的晶体管尺寸有关,尺寸越小,集成度越高。

Y5.通信的任务是传递信息,通信至少需要三个要素组成:信源、信宿和信道。

例如,电话线就是一种信道。

Y6.通信网主要由终端设备、传输设备、交换设备等组成,其任务是实现远程通信。

Y7.通信就是传递信息,因此书、报、磁带、唱片等也都是现代通信使用的媒介。

N8.广播是一种特殊的、面向公众的单向通信。

Y9.光纤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它们的任务都是传递信息,只是其传输介质和技术各有不同。

Y10.载波的概念仅限于有线通信,无线通信不使用载波。

N11.输信息时,同轴电缆比双绞线更容易受到干扰和信号衰减的影响。

N12.与同轴电缆相比,双绞线容易受到干扰,误码率较高,通常只在建筑物内部使用。

Y13.使用光纤进行通信容易受到外界电磁干扰,安全性不高。

N14.将双绞线中的两股导线绞合起来的目的是使线缆更加牢固和容易安装。

N15.光纤通信是利用光纤传导光信号来实现的,因此光纤不能弯曲。

N16.微波通信是利用光信号进行通信的。

N17.与有线通信相比,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具有容量大、建设费用省、抗灾能力强等优点。

Y18.每个移动通信系统均由移动台、基站、移动电话交换中心等组成。

GSM和CDMA等多个不同的移动通信系统彼此有所交叠形成“蜂窝式移动通信”。

N19.在网络中传输二进制信息时,经常使用的速率单位有“kb/s”、“Mb/s”等。

其中,1Mb/s=1000kb/s。

Y20.正整数的原码与补码表示形式相同。

Y21.整数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常用最高位作为其符号位,用"1"表示"+"(正数),"0"表示"-"(负数),其余各位则用来表示数值的大小。

第6章 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

第6章 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

第6章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整个地理信息系统就是围绕着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分析和表现而展开的,因此空间数据来源、采集手段、生成工艺、数据质量都直接影响到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潜力、成本和效率。

本章首先介绍数据源及其基本特征,同时概述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基本流程;在此基础上,分别介绍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采集方式,数据编辑、数学基础变换以及数据重构等数据处理的原理与方法;然后讲解了数据质量评价与控制相关理论,最后简述了数据入库的主要流程。

6.1概述空间数据的准确、高效的获取是GIS健壮运行的基础。

空间数据的来源多种多样,包括地图数据、野外实测数据、空间定位数据、摄影测量与遥感图像、多媒体数据等等。

不同的数据有不同的采集方法,能够获取的空间数据也不尽相同,这其中涉及到:①数据源的选择;②采集方法的确定;③数据的进一步编辑与处理,包括错误消除、数学基础变换、数据结构与格式的重构、图形的拼接、拓扑的生成、数据的压缩、质量的评价与控制等等,保证采集的各类数据符合数据入库及空间分析的需求;④数据入库,让采集的空间数据统一进入空间数据库。

本章将系统介绍数据采集与处理过程所涉及的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

6.1.1数据源分类GIS数据源比较丰富,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可以根据数据获取方式或数据表现形式进行分类(图6.1)。

根据数据获取方式可以分为:①地图数据。

地图是传统的空间数据存储和表达的方式,数据丰富且具有很高的精度。

国家基本比例尺系列地形图以及各类专题地图,经过数字化处理,是GIS最重要的数据源之一;②遥感影像数据。

随着航空、航天和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影像数据以其现时性强等诸多优点迅速成为GIS的主要数据源之一。

摄影测量技术可以从立体像对中获取地形数据,对遥感影像的解译和判读还可以得到诸如土地利用类型图、植被覆盖类型等等诸多数据信息;③实测数据。

各种野外、实地测量数据也是GIS常用的获取数据的方式。

实测数据具有精度高、现势性强等优点,可以根据系统需要灵活地进行补充。

信息技术习题集2022

信息技术习题集2022

信息技术习题集2022第一章信息技术概述一、判断题:1、30多年来,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大体遵循着单块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平均每18~24个月翻一番的规律,这就是著名的Moore定律。

(Y)2、30多年来,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大体遵循着Moore定律在发展。

(Y)3、非接触式IC卡利用电磁感应方式给芯片供电,实现无线传输数据。

(Y)4、非接触式IC卡中自带电池供电,以实现数据读写。

(N)5、非接触式IC卡中自带纽扣电池供电,以实现数据的读写和传输。

(N)6、公交IC卡利用无线电波传输数据,属于非接触式IC卡。

(Y)7、集成电路按用途可分为通用和专用两类,PC机中的存储器芯片属于专用集成电路。

(N)8、集成电路按用途可以分为通用型与专用型,存储器芯片属于专用集成电路。

(N)9、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主要取决于组成逻辑门电路的晶体管的尺寸,尺寸越小,速度越快。

(Y)10、集成电路是计算机的核心。

它的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但功耗很大。

(N)11、集成电路为个人计算机(PC)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目前PC机所使用的集成电路都属于大规模集成电路(LSI)。

(Y)12、接触式IC卡必须将IC卡插入读卡机卡口中,通过金属触点传输数据。

(Y)13、所谓集成电路,指的是在半导体单晶片上制造出含有大量电子元件和连线的微型化的电子电路或系统。

(Y)14、为了提高网络中数据传输线路的利用率,必须采用多路复用技术,包括时分多路复用、频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技术等。

(Y)15、信息技术是用来扩展人们信息器官功能、协助人们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类技术。

(Y)16、信息技术是指用来取代人的信息器官功能,代替人们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类技术。

(N)17、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信息获取与识别技术、通信与存储技术、计算技术、控制与显示技术等内容。

(Y)18、信息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基本资源。

(Y)19、早期的电子电路以真空电子管作为其基础元件。

【VIP专享】Arcgis操作 实验九:上海市行政区划图制作

【VIP专享】Arcgis操作 实验九:上海市行政区划图制作

实验九:上海市行政区划图制作一、实验目的1、了解符号化、注记标注、格网绘制以及地图整饰的意义;2、掌握基本的符号化方法、自动标注操作以及相关地图的整饰和输出的操作。

二、实验准备数据准备:上海市部分地区图层,其中包含:(1)点图层:区县政府(QXZF.shp),市政府(SZF.shp)(2)线图层:地铁线(DTX.shp),区县界线(QXJX.shp),道路(DL.shp)(3)面图层:区县界面(QXJM.shp),双线河(SXH.shp)软件准备:ArcGIS Desktop9.x,ArcCatalog三、实验内容根据以下实验要求制作上海市行政区划图:(1)数据的符号化显示:1)地图中共有6个区,将这6个区按照ID字段来用分类色彩表示;2)将道路按Class字段分类:分为一级道路,二级道路,三级道路和四级道路,分别使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3)地铁线符号Color:深蓝色,Width:1.0;4)区县界线Color:橘黄色,Width:1,样式:Dashed:6:1;5)区县政府Color:红色,Size:10.00,样式:Star 3;6)市政府符号在区县政府基础上大小改为18。

(2)注记标注1)对地图中6个区的Name字段使用自动标注,标注统一使用Country 2样式,大小16;2)手动标注黄浦江(双线河),使用宋体、斜体、16号字,字体方向为纵向,使用曲线注记放置;3)地铁线使用自动标注。

使用Country 3样式;4)道路中,对道路的Class字段为GL03的道路进行标注,字体为宋体,大小10;5)区县政府使用自动标注,字体使用宋体,大小10;6)市政府使用自动标注,字体为楷体,大小14,并将注记放置在符号的上部。

(3)绘制格网使用索引参考格网,使用默认设置。

(4)添加图幅整饰要素1)添加图例,包括所有字段;2)添加指北针,选择ESRI North 3样式;3)添加比例尺,选择Alternating Scale Bar 1样式。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5版-王珊-第6章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5版-王珊-第6章

第7章 数据库设计
第8章 数据库编程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第六章 关系数据理论
6.1 问题的提出
6.2 规范化
6.3 数据依赖的公理系统
*6.4 模式的分解
6.5 小结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6.1 问题的提出
*
4. 传递函数依赖
定义6.3 在R(U)中,如果X→Y(Y⊈X),Y↛X, Y→Z,Z⊈Y, 则称Z对X传递函数依赖(transitive
functional dependency)。记为:X → Z。
注: 如果Y→X, 即X←→Y,则Z直接依赖于X,而不是 传递函数依赖。 [例] 在关系Std(Sno, Sdept, Mname)中,有:
如果一个系刚成立,尚无学生,则无法把这个系及其
系主任的信息存入数据库。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
问题的提出(续)
(4)删除异常(Deletion Anomalies)
如果某个系的学生全部毕业了, 则在删除该系学生信
息的同时,把这个系及其系主任的信息也丢掉了。
即Sno函数决定Sname Sno函数决定Sdept 记作Sno→Sname,Sno→Sdept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
问题的提出(续)
[例6.1] 建立一个描述学校教务的数据库。 涉及的对象包括:
学生的学号(Sno)
所在系(Sdept)
田七 . . .
男 . . .
20 . . .

离散数学结构第6章集合代数

离散数学结构第6章集合代数

离散数学结构第6章集合代数第六章集合代数1. 集合,相等,(真)包含,⼦集,空集,全集,幂集2. 交,并,(相对和绝对)补,对称差,⼴义交,⼴义并3. ⽂⽒图,有穷集计数问题4. 集合恒等式(等幂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德·摩根律,吸收律,零律,同⼀律,排中律,⽭盾律,余补律,双重否定律,补交转换律等)学习要求1. 熟练掌握集合的⼦集、相等、空集、全集、幂集等概念及其符号化表⽰2. 熟练掌握集合的交、并、(相对和绝对)补、对称差、⼴义交、⼴义并的定义及其性质3. 掌握集合的⽂⽒图的画法及利⽤⽂⽒图解决有限集的计数问题的⽅法4. 牢记基本的集合恒等式(等幂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德·摩根律、收律、零律、同⼀律、排中律、⽭盾律、余补律、双重否定律、补交转换律)5. 准确地⽤逻辑演算或利⽤已知的集合恒等式或包含式证明新的等式或包含式6.1 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的表⽰集合是不能精确定义的基本概念。

直观地说,把⼀些事物汇集到⼀起组成⼀个整体就叫集合,⽽这些事物就是这个集合的元素或成员。

例如:⽅程x2-1=0的实数解集合;26个英⽂字母的集合;坐标平⾯上所有点的集合;……集合通常⽤⼤写的英⽂字母来标记,例如⾃然数集合N(在离散数学中认为0也是⾃然数),整数集合Z,有理数集合Q,实数集合R,复数集合C等。

表⽰⼀个集合的⽅法有两种:列元素法和谓词表⽰法,前⼀种⽅法是列出集合的所有元素,元素之间⽤逗号隔开,并把它们⽤花括号括起来。

例如A={a,b,c,…,z}Z={0,±1,±2,…}都是合法的表⽰。

谓词表⽰法是⽤谓词来概括集合中元素的属性,例如集合B={x|x∈R∧x2-1=0}表⽰⽅程x2-1=0的实数解集。

许多集合可以⽤两种⽅法来表⽰,如B也可以写成{-1,1}。

但是有些集合不可以⽤列元素法表⽰,如实数集合。

集合的元素是彼此不同的,如果同⼀个元素在集合中多次出现应该认为是⼀个元素,如{1,1,2,2,3}={1,2,3}集合的元素是⽆序的,如{1,2,3}={3,1,2}在本书所采⽤的体系中规定集合的元素都是集合。

ArcGIS:数据的符号化显示

ArcGIS:数据的符号化显示

6.2 分级显示
分级显示是在实际操作中经常遇到的分类方法,用颜色、符号 和比例的方式表达分级可以更加清晰的表达数据分级,在实际 操作特别是专题应用中经常遇到。本节从经常遇到的几个应用 着手,介绍分级显示的特点和操作方法。
6.2.1 与数量相关的显示
与数量相关的显示分为“分级色彩”、“分级符号”、“比例 符号”等不同方式。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常见应用在前面已经介 绍过了。 当然它们的共性是与数量相关的显示分类,本节分别介绍一下 这几种不同的分级方式。 1.分级色彩 2.分级符号 3.比例符号
6.3.3 使用符号级别绘图
使用符号级别绘图在高级制图中非常有用,很多时候使用级别 绘图功能是必须使用的,特别是同一要素图层不同分级使用单 一符号、唯一符号、分级颜色及分级符号中很重要。比如在做 道路、河流等符号化过程中,道路图层往往是放在同一个图层 中的,但是对于不同级别的道路,覆盖规则限制了它们的符号 绘制顺序,因此必须使用符号级别高级制图功能来绘图。
6.2.4 多属性共同显示
正如在以上章节的例子中看到的那些数据,往往包含一系列的 属性,通常用一个属性来显示数量或者类型,但是在实际制图 中,有时候会遇到需要用多个属性来制图的情况。
6.2.5 用图表方式显示
饼图、条形图/柱状图、堆叠图是常见的几种图表分级表达方式, 在对大量的定量化数据进行表示时较有优势。这三种方式的特 点为: 饼图:显示每一类型占总量的大小。 条形图/柱状图:显示相关的数值而不是显示比例。 堆叠图:显示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6.3.4 创建掩膜图层
1.创建掩膜图层 2.使用掩膜图层
6.2.2 分级色彩
用分级颜色对数据符号化,主要是通过改变符号颜色及大小来 表达数量的变化,比如可以用橙色色度的变化表达不断变化的 省会城市高程。

地图学

地图学

第一章导论1.地图的基本特征:地理信息的载体、数学法则的结构、有目的的图形概括、符号系统的运用。

2.数学法则的结构构成:地图投影、比例尺和坐标系统。

3.地图的定义:地图是遵循相应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也包括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4.地图的功能:模拟、认知、载负和传递。

5.地图的类型:按区域范围划分、按地图的图型划分、按尺度划分和按维数划分。

6.地图的成图方法包括实测成图和编绘成图;实测成图包括摄影测量成图和野外地形测图,我国在大比例尺上采用实测方法。

7.地图学的定义:地图学是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8.地图学的学科体系:(1体系比较完整;(2各分支的组成比较全面。

第二章地球体与地图投影1.地图投影是实现球面向平面转换的方法。

2.大地测量学研究的是在整体上非常接近地球表面的水准面,这种理想的水准面,是一个无波浪、无潮汐、无水流、无大气压变化,处于流体平衡的静止海平面。

它没有棱角、没有褶皱。

以这个水准面作为基准面向大陆延伸,穿过陆地、岛屿,最终形成了一个封闭曲面,这就是大地水准面。

它实际上是一个起伏不平的重力等位面,是逼近于地球本身的一种形体,称大地体,即地球物理表面。

3.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几何形质)及重力场都是不规则分布的,不能用一个简单形状和数学公式表达。

4.研究大地水准面的意义:(1)由略微不规则的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大地体,是地球形状的近似体。

它不仅表达了大部分自然的形状,而且大地水准面以上多出的陆地质量几乎就是陆地下缺少的质量。

(2)由于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大地体存在一定的起伏波动,对大地测量学或地球物理学可应用到重力场理论进行研究。

(3)由于大地水准面是实际重力等位面。

因此人们才有可能通过测量仪器,获得相对于似大地水准面的高程。

5.地图椭球体:将大地体绕短轴(地轴)飞速旋转,就能形成一个表面光滑的球体,即旋转椭球体或称地球椭球体。

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考点梳理(全)

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考点梳理(全)

第一章数据与信息1、数据是现实世界客观事物的符号记录,是信息的载体,是计算机加工的对象。

2、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是对所有输入计算机并被计算机识别、存储和处理的符号的总称,是联系现实世界和计算机世界的途径。

3、数据的特征:二进制、语义性、分散性、多样性与感知性4、模拟信号是指用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所表达的信息。

其信号的幅度、频率或相位随时间作连续变化,如声音信号、图形信号等。

5、数字信号是离散时间信号的数字化表示。

其信号的自变量、因变量都是离散的。

6、在计算机中,数字信号的大小常用有限位的二进制数表示。

7、数字信号的优点:抵抗电路本身干扰和环境干扰的能力强,利于存储、加密与纠错,从而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和可靠性。

8、在现代技术的信号处理中,数据基本上是通过编码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存储和传输,文字、图像、声音等类型的数据都可经过编码进行存储和传输。

9、文字(字符)编码是效率相对较低的编码方式,有单字节码和双字节码两种。

其中,ASCII码、莫尔斯码属于单字节码,国标码(GBK)、统一码(Unicode)属于双字节码。

10、ASCII码是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用8位二进制码为所有的英文字母(大小写52个)、阿拉伯数字(10个)和常用的不可见控制符(33个)以及标点符号、运算符号等(33个)建立了转换码,将符号转换为“0”和“1”构成的编码。

英文字母A和a的编码分别为01000001(十进制数65)和01100001(十进制数97)。

11、汉字编码使用的是简体中文的GB码和繁体中文的BIG5码(大五码)。

12、图像编码是指在满足一定保真度的条件下,对图像数据进行变换、编码和压缩,以较少比特数表示图像或图像中所包含的信息的技术。

13、位图,最小单位为光栅点(或称像素),因而位图也叫作点阵图(或像素图)。

14、在计算机二进制数系统中,每个0或1就是一个位(bit,数据存储的最小单位),8个位就称为一个字节(Byte)。

第6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第6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格式:重复次数 DUP(表达式)
将括号( )内的表达式重复预置, 重复的次数由DUP前面的常数决定。
图4.2中这种表达式的格式为
DATA9 DATA10 DB DW 3 DUP (00) 2 DUP(?)
5) (符号)地址表达式(指变量或地址标号) 当变量为DW和DD类型时,才可以作为地址表达式, 此时应遵循以下规则: (1) 当用DW定义地址表达式时,地址表达式中的变 量名称表示该变量的第一个存储单元的偏移地址。 (2) 当用DD定义地址表达式时,低位字用于预置偏移 地址,高位字用于预置段地址。 (3) 地址表达式中的变量或标号可与常数值相加减。 对于变量来说,运算结果的类型不变;对标号来说,运算 结果仍表示原标号所在段中的地址。 (4) 变量或标号不能与变量或标号相加,但可相减, 结果是没有属性的纯数值。
汇编语言不能直接被机器识别和执行,必须先经具有 “翻译”功能的系统程序——汇编程序(assembler)的帮助, 才能将汇编语言转换成相应的机器语言(称为目标代码程序),
如图6.1所示。
注意:汇编语言源程序与汇编程序是不同的。
图6.1 汇编语言如何变为机器语言
3.高级语言 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使用很不方便,它与人类的自然语 言和一般数学语言相距甚远,属于低级语言。 与此相比,高级语言更接近人类自然语言,编制程序直 观、简练、易掌握、通用性强。它无论是面向问题或面向过 程,一般总是独立于具体机器的,程序员可不必了解机器的 指令系统和内部的具体结构,而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掌握语言 的语法规则和算法的程序实现上。高级语言常用于科学计算、 离线仿真、商用、管理等。 高级语言程序必须借助于更强有 力的翻译系统——编译程序(compiler)才能将高级语言源程序 翻译成能被计算机直接执行的目标程序。 高级语言的种类很多,目前使用较广泛的高级语言有 BASIC、Visual Basic、Visual C、C++、JAVA、Delphi、 ASP、Matlab、Labview等。

土地信息系统知识点汇总

土地信息系统知识点汇总

土地信息系统知识点汇总第一章1 .信息与数据信息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客观世界事物的特征及诸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抽象反应。

数据(data)是为了满足处理,传播的需要,通过文字、数字、符号、图形、图像和声音等多种可以识别的符号或介质表示或者记录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的信息载体。

2 .土地信息特征空间特征:土地属于空间信息,其空间位置的识别是和数据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土地信息区别与其他类型信息的最显著的标志。

多维特征:在二维空间的基础上,土地信息还具有多维的属性特征,对应的土地数据有时又称为非空间数据,是描述特定空间目标的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定性或定量指标。

时变特征:地球自身和人类活动使得土地系统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土地信息时序变化的特征如周期性变化,波动性变化十分明显。

3 .土地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土地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硬件设备、计算集软件设备、数据和用户。

4 .土地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与其他应用软件一样,土地信息系统一般包括数据输入,预处理,数据库管理,数据处理,产品输出,以及用户接口等等。

土地信息系统采集、管理土地数据,分析和输出土地数据的主要功能如下:1)数据采集、检验与编辑。

2)数据格式化、转换、概化。

3)数据存储与组织。

4)查询、统计与计算。

5)空间决策分析。

6)信息显示与输出。

第二章1地球椭球体大地水准面是一个假想的与处于流体静力平衡状态的海洋面重合,并延申扩展到大陆内部形成的不规则的闭合曲面。

大地水准面是一个重力等位面。

测量上把与大地水准面符合的最理想的旋转椭球体叫地球椭球体。

2 .参考椭球体参考椭球体是一个数学定义上的地球表面,就是一种具有几何参数的地球椭球,通常以参考椭球体的长半轴a、短半轴b和扁率阿尔法来表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我国在1952年以前采用的是还福特椭球体,从1953年起改用克拉索夫斯基(北京1954坐标系),1978年决定采用1975年第十六届国际大地测量以及地球物理联合会推荐的新球体,称为GRS (1975),并以此建立了我国独立的大地坐标系(西安1980坐标系)。

地理信息与地图制图

地理信息与地图制图

第六章 地理信息与地图制图地理信息系统一个首要的基本功能是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分布在地图上最直观地反映出来,即地理信息数据的可视化。

空间数据的表现功能贯穿于GIS空间数据处理的始终,其功能包括符号、专题信息表达、图幅配置、制图综合等。

本章主要讲述地理信息数据的可视化及表现方法,地理信息与地图制图技术。

第一节 地理信息数据表现地图是记录地理信息的一种图形语言形式,是一种传统的地理信息数据表现最主要的载体。

同时,地图既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数据源,又是主要的输出形式。

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存储、分析、显示和传输的功能,为地图特征的计算机数字表达、操作和显示提供了成套方法。

地图强调的是数据分析、符号化与显示,而地理信息系统更注重于信息分析。

计算机制图是地图学中较新的一个领域,也是地理信息系统输出、显示结果的一个重要部分。

计算机制图的主要内容是将地图设计和绘制通过计算机程序和相应的绘图硬件来实现。

地图符号已经可以完全由计算机绘制。

对地图特征的许多处理,如分类、空间插值等均可用计算机来实现。

随着计算机制图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地理信息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及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其主要的形式如下:(1)地图。

主要有纸质或其它介质的地图和计算机电子地图两种形式。

计算机地图较传统的纸质地图具有更多的优点:制用形式灵活、形式极其多样,修改编辑方便,可在计算机屏幕上实时显示,制作周期短,动态性强,查询方便、快捷;(2)多媒体地学信息。

使用文本、表格、声音、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综合、形象地表现地理空间数据信息,是空间信息可视化的重要形式;(3)计算机三维仿真地图。

三维仿真地图是基于三维仿真和计算机三维真实图形技术而产生的三维地图,具有仿真的形状、光照、纹理等各种形态,可进行三维量测和分析;(4)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是由计算机和其他设备如头盔、数据手套等组成的高级人机交互系统,以视觉为主、也结合听觉、触觉来感知的环境,使人有如进入真实的地理空间环境之中,并能与之交互作用。

6章 数字制图与电子地图

6章 数字制图与电子地图
②种类:
如图所示
定点符号
几何符号
文字符号
艺术符号
圆形、正方形、 三角形
名称缩写 汉语拼英字母
象形符号 透视符号
特点:
简单、区别明显、 便于定位 便于识别、阅读
形象、生动、直观 易于辨认和记忆
图8-27
③ 表示方法: 颜色、形状—质量特征 大小(尺寸)— 数量差别 ④ 符号大小与物体数量关系
符号大小的变化有比率符号和非比率符号。


二、其它几种辅助表示方法 金字塔法 三角形图表法 图表
( 年龄 )
≥90 85~ 89 80~ 84 75~ 79 70~ 74 65~ 69 60~ 64 55~ 59 50~ 54 45~ 49 40~ 44 35~ 39 30~ 34 25~ 29 20~ 24 15~ 19 10~ 14 5~ 9 0~ 4
4.实施; ①分类、分区 ②绘出分布界限 ③填绘区域内部
不强调数量特征 底色设计 反映多级制分类系统
特点: 无重叠、无空白、无交叉
(五)等值线法 用等值线的形式表示布满全区域的面状现 象。
适于用等值线表达的是像地形起伏、气温、降水、 地表径流等满布于整个制图区域的均匀渐变的自然 现象 等值线是表达专题要素数值的等值点的连线,如等 高线、等温线、等降水线、等气压线、等磁线等。
• 严格定位: 如河流、道路等 、地质结构线等 (中心) • 不严格定位:如航空线 • 单边定位: 如境界线色带
剧烈下沉的正断层 逆断层 小角度的逆断层 具有侧向运动的扭断层 背斜 向斜 穹隆 剧烈形变地区
小背斜 小向斜 图08-31 用线状符号表示地质构造线
(三)范围法 1.概念: 表示呈间断成片分布的面状现象.如森林、沼

计算机地图制图原理

计算机地图制图原理

计算机地图(dìtú)制图原理第1章计算机地图制图是指以计算机硬件设备为基础,在相应软件软件系统的支持下,以数字格式对地图制图要素与现象数据进行采集、处理与管理,按照地图制作的规范进行符号化、图版制作与输出(shūchū),并提供地图自动分析的过程。

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星体)表面的空间信息,经概括综合后以可视化、数字化或可触摸的符号形式,缩小表达(biǎodá)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模型,用以传输、模拟和认知客观世界的时空信息。

计算机地图制图(zhì tú)系统的数据转换:多源数据---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数字地图。

计算机地图(dìtú)制图一般过程:地面数据获取---地面数据处理---地图输出。

计算机图形学是研究怎样用计算机生成、处理和现实图形的一门学科。

计算机图形系统由图形硬件系统和图形软件系统组成,图形硬件系统是支持图形的设备,图形软件系统是实现图形设备管理和图形功能的程序和数据,计算机图形系统特点是数据量大、数据结构复杂、数据操作计算机量大和处理方法复杂。

计算机图形系统基本功能:1.图形输入输出功能2.图形定义和维护功能3.图形数据存储和管理功能4.图形变换、图形处理和数据计算功能。

地图数据主要包括:1.地理要素空间数据2.地理要素属性数据3.地理要素空间关系数据4.地图符号库5.地图注记数据6.地图元数据。

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当前发展特点:1.多元数据采集手段一体化2.数据标准化3.数据库集成化4.地图产品多元化5.地图分析的深入6.地图表达方式多样化7.地图及相关应用商业化。

计算机地图制图的主要研究内容:1.计算机地图制图硬件设备研制与开发2.制图数据采集与预处理3.地图要素表达与数据结构4.地图符号设计5.地形表达6.地图数据存储与组织7.地图操作8.地图空间分析与地图关系9.输入输出10.三维可视化、虚拟现实地图与虚拟地理环境11.地图制图新技术应用12.计算机地图制图软件系统与应用系统开发。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6章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6章

程序由两局部组成:说明局部和 执行局部。
说明局部主要包括程序名、参数 〔常量、变量〕及其参数类型的 说明;
执行局部是程序的主体,完成具 体的计算和处理任务。
printf("circle_area=%f", circle_area);
}
主要内容
计算机程序与 程序设计
程序设计语言
程序设计过程 及方法
算法基础
❖ 面向对象语言将客观事物看作具有属性和行为的对象,通过抽象找 出同类对象的共同属性和行为,形成类。通过类的继承与多态可以 很方便地实现代码重用,从而大大提高了程序的复用能力和程序开 发效率。面向对象的语言有C++、Java、Visual Basic等。
编译与解释
❖ 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计算机不能直接识别和执行源程 序。在执行源程序前需要通过翻译成机器语言形式的目标程序,这种 “翻译〞通常有两种方式,即编译方式和解释方式。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特征
表达式
❖ 表达式是程序中进展计算并取值的根本单位,它由常量、变量、函 数调用和运算符组成。通常表达式由假设干个运算符把一些运算对 象连接在一起。
❖ 例如,圆半径r,求圆面积的C语句如下:
s=PI*r*r;
其中,PI*r*r就是一个表达式,r和s都是变量,PI是符号常量。=是 赋值运算符。
按功能将该任务分解成4 个子任务,即 ① 输入子任务; ② 计算平均成绩子任务; ③ 降序排序子任务; ④ 输出子任务。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特征
对象的作用域
❖ 对象的作用域是指变量使用的有效范围,它与定义对象的位置和过 程的构造有关。
例如
在C语言程序中,定义在函数内的变量称为局部变量,它的使 用范围只局限于定义它的函数体内,定义在函数外的变量称为 全局变量,它的使用范围是从定义该变量的地方开始生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6.10
6.11
6.3 分级显示
制图人员经常需要控制地图上绘制符号的顺序。这可通过在 ArcMap 中使用符号级 别绘制来实现。 我们可以利用符号级别绘制控制要素符号系统的绘制顺序,还可以控制线符号彼此 之间的连接方式。使用符号级别绘制可指定在地图上针对多图层符号绘制符号,并控制符
号图层的绘制顺序,该顺序会覆盖默认的ArcMap绘制顺序。使用符号级别绘制,您可以在
图6.7
6.2 类别符号的管理
• 2. 组合类别的分离 • Step01 在Table Of Contents( 内容表) 中,右键单击待进行类别组合的图层,在 弹出的菜单中点击Properties命令。 • Step02 在弹出的Layer Properties对话框 中单击Symbology标签,进入Symbology选 项卡。在符号列表中可以看到原来的类别。
其他符号的环境中指定每个符号的绘制顺序及其位置。可以针对每个要素图层及图层组单 独设置符号级别绘制参数。
6.3 分级显示
在ArcMap中要显示地图中某种事物的数量时,需要对
要素使用与数量相关的度量。要素的数值属性可用于显示
图层的数量。在图层显示中使用的数值测量值可表示数、 比率(如百分比)、等级(如高、中或低)等内容。在地 图中可通过多种方法在地图上表示数量,例如,使用颜色、 分级符号、比例符号、点密度或图表。下面向大家介绍以
下数量的颜色分级、分级符号、比例符号、数量分布点密
度图等分级显示方式。
6.3.1 数量的颜色分级
• Step01 在Table Of Contents( 内容表) 中,右键单击待进行类别组合的图层 States,在弹出的菜单中点击Properties 命令。 • Step02 在弹出的Layer Properties对话框 中单击Symbology标签,进入Symbology选 项卡。
6.2 类别符号的管理
• Step04 右键单击选中的Value,在弹出的菜单中选 择Group Values(组合)命令。这些类别的Value
将会组合为一个,如图6.6所示。
图6.6
6.2 类别符号的管理
• Step05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类别的组 合,如图6.7所示,类别组合后的类别明显 减少,使地图更容易辩读。
布的潜在趋势。
•唯一值地图:根据指定属性值或反映要素特征的属性来绘制要素, 常常用同一符号、不同颜色区分不同值的颜色分级符号化。 •颜色分级地图:当需要对事物进行定量或者数量化绘制时,可以选 择使用颜色分级图,不同的颜色等级适合于特定的属性值。 •符号分级地图:与颜色分级地图基本相似,符号分级地图是另外一 种表现事物数量的方法,即通过符号的大小来反映属性的特点。
6.3.1 数量的颜色分级
• Step08 如果需要对分级的方法进行调整, 可以单击Classify按钮,在弹出的 Classification对话框中进行调整,如图 6.13所示。
图6.13
6.3.1 数量的颜色分级
•Step09 在Classificaiton(分级)|Methos(方法)下 拉列表中可以选择分级的方法,选择好分级方法后,单击 OK按钮,完成分级方法的设置。 •Step10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数量的颜色分级,如图
图6.5
6.2 类别符号的管理
类别描述的是一组具有相同属性值的要素。 例如可按土地利用值对宗地进行分类为住宅区、
商业区或工业区。使用类别时,可以指定不同的
符号来表示由唯一属性值定义的各个类别。在
ArcMap中提供了多种通过类别显示图层的选项,
主要包括:使用“唯一值”显示类别、使用“唯
一值,多个字段”来显示类别、使用“与样式中
6.2 类别符号的管理
• Step03 在符号 类别中,右击 组合的类别, 在弹出的菜单 中选择Ungroup Values(解除) 命令,如图6.8 所示。
图6.8
6.2 类别符号的管理
• 3.对类别进行编组 • Step01 在Table Of Contents(内容列表) 中,右键单击待进行类别组合的图层,在 弹出的菜单中点击Properties命令。 • Step02 在弹出的Layer Properties对话框 中单击Symbology标签,进入Symbology选 项卡。在符号列表中可以看到原来的类别。 • Step03 单击选择其中一个待组合的类别的 Value(值),按住Shift或是Ctrl键,再 单击选中其他待组合的Value(值)。
•TIN表面地图:将地形高程等连续表面显示为TIN表面图,是表征连
续表面的方法之一,TIN可以用颜色阴影来显示,而颜色阴影的晕渲 与分层设色的结合,增强了地形表面信息。
6.1.2 单一符号显示
• 单一符号显 示数据是较 为基础的地 图要素展示 方式,如图 6.1所示,通 常情况下, 单一符号显 示利于表达 要素的恰当 准确位置。 使用单一符 号显示图层 中的所有要
图6.15
6.3.2 分级符号
对图层使用分级符号时,对数值数据 进行分类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设计步骤。下面介 绍以下分级符号方法和步骤: •Step01 在Table Of Contents( 内容列表) 中,右键单击待进行类别组合的图层States, 在弹出的菜单中点击Properties命令。 •Step02 在弹出的Layer Properties对话框中
的符号匹配个数在地
6.2 类别符号的管理
1. 类别的组合 • Step01 在Table Of Contents( 内容列表) 中,右键单击待进行类别组合的图层,在 弹出的菜单中点击Properties命令。 • Step02 在弹出的Layer Properties对话框 中单击Symbology标签,进入Symbology选 项卡,在符号列表中可以看到原来的类别。 • Step03 单击选择其中一个待组合的类别的 Value(值),按住Shift或Ctrl键,再单 击选中其他待组合的Value(值)。
6.1.3 分类符号显示
•Step05 在界面中出现字段AREA的所有取值,作为符号分 类的唯一值。 •Step06 可以根据需要自定义设置不同分类的 Label(标 注)名称,并且显示不同类别下的要素计数。若想改变显
示的Label(标注)名称,单击某一类型的标注名称,则
该标注高亮显示,输入待显示的名称即可,如图6.5所示。
6.1.2 单一符号显示
•Step05 设置完
毕参数后,依次
单击OK按钮,完 成单一符号化绘 制图层要素。
•提示:要快速更改图
层符号或颜色,请单击
内容列表中的符号以显 示符号选择器对话框。 如果只想更改颜色,请 右键单击符号显示颜色
图6.3
6.1.3 分类符号显示
在ArcMap中,分类符号显示有3种类别, 即Unique values(唯一值)、Unique values,many fields(唯一值,多个字 段)、Match to symbols in a style(与 样式中的符号匹配)。
第6章 数据的符号化显示
第6章 数据的符号化显示
• • • • • • • • •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地图符号化 类别符号的管理 分级显示 多属性共同显示 数量的图表显示 用TIN显示三维表面 高级符号化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6.1 地图符号化
6.14所示。
图6.14
6.3.2 分级符号
分级符号渲染器是用于表示定量信息的常见渲染
器类型之一。使用分级符号渲染器可将字段的定量值 分组为已排序类。在一个类中,所有要素都使用相同 的符号进行绘制。系统会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为每个类 分配分级符号。使用分级符号对某地区的人口进行分
类并对分类结果进行显示如图6.15所示。
6.2 类别符号的管理
• Step04 右键单击选中的Value,在弹出的 菜单中选择Move to Heading(标题)|New Heading(新标题)命令,如图6.9所示。
图6.9
6.2 类别符号的管理
• Step05 在弹出的New Heading(新标题)对 话框中填入新的标题名称,单击OK按钮,如 图6.10所示。 • Step06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类别的编 组,如图6.11所示。
6.1.3 分类符号显示
分类符号绘制图层要 素的具体方法和步
骤如下:
Step01 在Table of
Content内容列表中
右键单击要使用单 一符号绘制的图层, 然后在弹出的快捷 菜单中单击
图6.4
6.1.3 分类符号显示
•Step02 单击Layer Properties(图层属性)对话框中的 Symbology符号系统选项卡。 •Step03 单击对话框左侧显示框中的Categories(类别) |Unique values(唯一值),则对话框内出现唯一值符号化界
地图数据的符号化显示可以将地图表现的 更具有专业性、直观性等,方便地图使用者 更好的利用地图解决日常工作中的问题。本 小节向大家介绍一下地图的多样化显示、单 一符号显示、分类符号显示等内容,方便更 好的掌握地图符号化应用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6.1.1 多样化地图显示
在ArcMap中有着多种多样的地图符号,主
6.3.1 数量的颜色分级
• Step03 在Show列表框中,单击Quantities (数量)|Graduated color(渐变色)选 项,如图6.12所示。
图6.12
6.3.1 数量的颜色分级
• Step04 在Field(字段)|Value(值)下 拉列表框中选择用来分级的字段,本案例 选择Pop2000字段。 • Step05 如果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则在 Field|Normalization(归一化)下拉列表 框中选择合适的字段。 • Step06 在Color Ramp(颜色序列)下拉列 表框中选择所需要的颜色序列。 • Step07 在Classificaiton(分级) |Classes(级数)下拉列表中选择要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