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研究性学习全册教案
五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
五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
一、教案背景及目标
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研究性学习逐渐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研究性学习以学生为中心,通过问题引导和自主探索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教案旨在引导五年级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他们的科学研究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主题:我身边的自然现象
2. 教学目标:
- 了解并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 培养学生观察、提问、实验和总结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一段视频或图片展示一些身边的自然现象,如降雨、日落等,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并引导他们提出问题。
2. 学习研究方法(10分钟)
介绍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如观察、提问、实验和总结。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明确每个步骤的操作流程,并鼓励他们积
极参与。
3. 小组合作展开研究(3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已经出现的自然现象进行
研究。鼓励学生以问题为导向,通过观察、提问和实验,寻找解决
问题的方法和答案。
4. 实验设计与实施(50分钟)
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实验设计,并进行实施。老师可以提供
简单的实验器材和材料,让学生动手操作。同时,教师要注意课堂
秩序的维护,确保学生的安全。
5. 结果总结与展示(15分钟)
每个小组完成实验后,进行结果总结和展示。学生可以通过口
头陈述、展板、PPT等形式,向全班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发现。
6. 研究成果评价(10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并给予肯定和建议。鼓励学
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意见。
小学五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
小学五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
教案标题:小学五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提高学生的信息搜索和整理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5.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教学内容:
本次研究性学习将围绕“环保行动”展开,具体内容为“如何减少塑料污染”。
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 引入话题:“我们身边的塑料制品有哪些?你们知道塑料污染对环境有什么影响吗?”
- 引发学生思考,并与学生进行简短的讨论。
2. 问题提出(10分钟):
- 提出问题:“如何减少塑料污染?”
-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记录在黑板上。
3. 小组合作(20分钟):
-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并确定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
-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与交流,互相分享和完善想法。
4. 资料搜索与整理(15分钟):
- 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搜索相关的资料。
- 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案需求,收集和整理相关的信息。
5. 实践与实验(20分钟):
- 学生按照自己的方案进行实践或实验。
- 鼓励学生记录实践过程和结果,并进行反思。
6. 结果展示(10分钟):
- 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方案和实践结果。
- 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和提问,分享经验和收获。
7. 总结与评价(10分钟):
- 引导学生总结整个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和心得体会。
-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和反馈,提出改进的建议。
8. 家庭作业(5分钟):
- 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与家人一起探讨如何减少塑料污染,并记录下他们的想法和行动。
六年级(下册)研究性学习(全册)教案
第一课:节约用水
总第1课时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数感、估算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渗透环保、节约等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天浪费多少水的测量和计算。
教学难点:
测量的方案。
教学准备:
1、地点:设在实验室,实验室里有电脑、实物投影;配有水龙头,有刻度的试管和计时器。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些标有刻度的容器。
3、学生准备:每人一张调查表,上面写有调查好的水价、自己家每个月的用水量和学校一共有的水龙头个数的调查表。
教学方法:
实验法
教学设计:
一、探究学习准备:
1、播放中央一台第九个世界水日的新闻片段和深圳缺水的画面。使学生知道我国是水资源缺乏国家,深圳又是我国的缺水的城市之一,缺水对人们的生活和全国经济造成的严重影响。
2、播一个同学洗手后没关水龙头的录像,和上面播放的内容形成对比,从而呼吁同学们节约用水,并出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展开:
探究问题一。
第一步:提出问题:
1、师:(指着刚才一个同学洗手后没关水龙头的画面)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天大概浪费多少水?
2、学生自由估算
“一桶吧”;“一杯水”;“四五桶吧”;“十个脸盆吧”……
3、提出疑惑
到底谁说得最接近?(沉默一片刻后)我们来测一测就可以知道了。
第二步:解决问题:
1、在自然实验室里,学生每4个同学一组,每组都有测量工具和水龙头。师让学生把每个水龙头的滴水速度调至和刚才画面上水龙头的滴水速度差不多。
2、学生分组(分工合作)进行测量和计算(需10分钟)
小学研究性学习四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内容:第一课《节约用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数感、估算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渗透环保、节约等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天浪费多少水的测量和计算。
教学难点:
测量的方案。
教学准备:
1、地点:设在实验室,实验室里有电脑、实物投影;配有水龙头,有刻度的试管和计时器。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些标有刻度的容器。
3、学生准备:每人一张调查表,上面写有调查好的水价、自己家每个月的用水量和学校一共有的水龙头个数的调查表。
教学方法:
实验法
教学设计:
一、探究学习准备:
1、播放中央一台第九个世界水日的新闻片段和深圳缺水的画面。使学生知道我国是水资源缺乏国家,深圳又是我国的缺水的城市之一,缺水对人们的生活和全国经济造成的严重影响。
2、播一个同学洗手后没关水龙头的录像,和上面播放的内容形成对比,从而呼吁同学们节约用水,并出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展开:
探究问题一。
第一步:提出问题:
1、师:(指着刚才一个同学洗手后没关水龙头的画面)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天大概浪费多少水?
2、学生自由估算
“一桶吧”;“一杯水”;“四五桶吧”;“十个脸盆吧”……
3、提出疑惑
到底谁说得最接近?(沉默一片刻后)我们来测一测就可以知道了。第二步:解决问题:
1、在自然实验室里,学生每4个同学一组,每组都有测量工具和水龙头。师让学生把每个水龙头的滴水速度调至和刚才画面上水龙头的滴水速度差不多。
2、学生分组(分工合作)进行测量和计算(需10分钟)
三、四、五年级上下册通用《研究性学习》全册教案
第一课时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教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能力
目标
如何开展和实施研究性学习
情感
目标
严惩研究性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教学难点
怎样开展研究性学习
教学媒体
各种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
怎样进行研究性学习
一、研究性学习要经过一下几个阶段
一是个人选择课,二是组成课题小组,三是拟定课题计划,四是组织课题评审,五是开展课题研究,六是叫时间控制到,七是形成成果报告,八是课题答辩。
二、选择课题
选择课题关系到研究性学习的成效,选课的过程本身就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过程,选题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选择能力
三、总结
同学们,知识在探索中才有生命,在热爱重才有活动,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帐房全体同学积极参加到这次活动中,在研究性学习方面做出有益的尝试。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第三课时感受汉字的神奇wk.baidu.com
教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
六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
六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
一、第一章:研究性学习的概念与意义
1.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特点和意义,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教学内容:
(1)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2)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主体性、探究性、实践性、合作性。
(3)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
3. 教学活动:
(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讲解:详细讲解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特点和意义。
(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研究性学习案例,让学生感受研究性学习的实际应用。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和体会。
二、第二章: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步骤
1.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能够独立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2. 教学内容:
(1)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分析法等。
3. 教学活动:
(1)讲解:详细讲解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步骤。
(2)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体验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
(3)讨论交流: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体验,讨论研究性学习中的问题和困惑。
三、第三章: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1. 教学目标:
让学生学会设计研究性学习方案,能够有效地实施和监控研究性学习任务。2. 教学内容:
(1)研究性学习方案的设计:确定研究主题、制定研究计划、分配任务、选择方法等。
(2)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监控学习进程,提供指导和支持。
3. 教学活动:
(1)讲解:详细讲解研究性学习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方法。
小度写范文_小学研究性学习全册教案模板
_小学研究性学习全册教案
研究性学习指导六年级
教学设计
学段目标: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指导要求,根据对活动主题的兴趣一致性组成合作小组,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主题活动任务进行分工,在合作小组中体验个体活动与小组合作的乐趣。通过分工与合作开展实
践活动让学生明白分工与合作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内容:第一课《节约用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数感、估算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渗透环保、节约等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天浪费多少水的测量和计算。教学难点:
测量的方案。
教学准备:
1、地点:设在实验室,实验室里有电脑、实物投影;配有水龙头,有刻度的试管和计时器。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些标有刻度的容器。
3、学生准备:每人一张调查表,上面写有调查好的水价、自己家每个月的用水量和学校一共有的水龙头个数的调查表。教学方法:
实验法
教学设计:
一、探究学习准备:
1、播放中央一台第九个世界水日的新闻片段和深圳缺水的画面。使学生知道我国是水资源缺乏国家,深圳又是我国的缺水的城市之一,缺水对人们的生活和全国经济造成的严重影响。
2、播一个同学洗手后没关水龙头的录像,和上面播放的内容形成对比,从而呼吁同学们节约用水,并出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展开:
探究问题一。
第一步:提出问题:
1、师:(指着刚才一个同学洗手后没关水龙头的画面)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天大概浪费多少水?
2、学生自由估算
“一桶吧”;“一杯水”;“四五桶吧”;“十个脸盆吧”……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分工
研究步骤
需要注意的
问题
研究收获
在这样一份研究方案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首先是主题的名称,根据课文内容我确定了两个研究主题:1、观察雪花的形状。2、白雪与我们的生活.
其次是小组成员和分工,对同一个主题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组成一个组进行分工合作.
(三)研究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这里重点要讲一讲的是在进行研究的时候要注意的事项和观察的方法。
一、观察雪花的形状
研究“观察雪花的形状”这个主题主要是靠观察,当下雪天来临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对雪花的形状进行观察,当然下雪来不是说来就来的,我们可以事先在书籍资料或是互联网上查找查找,间接地从别人那里得到一些答
案,老师从网上找来的雪花形状有这么几种:
从这么多图片里我们可以看出雪花的形状基本上都是六边形的,但是它的表现形式却是多种多样,漂亮极了,我相信大家都非常希望在现实生活中看到这么美丽的雪花吧,机会肯定是有的,观察也是要讲方法的,我们在观察雪花时一定要认真、细致,主要的观察方法有三个:1、顺序观察法,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比如:由近到远,由上到下的观察方法。2、特征观察
法,就是对某一种现象的特征进行观察,比如,观察雪花的形状时你会发现雪花的形状真的很多,而且各有各的特点. 3、全面观察法.就是对某一现象进行不同角度的全方位观察,了解观察对象的全貌.
你观察到的雪花都有哪些形状?认真地记录下来。在这里我建议大家最好能把你观察到的雪花的形状画出来,这样更加形象直观,如果能配上言简意赅的语言,那就更好了,在这里老师画了几片雪花供同学们欣赏,但是没有配上合适的优美的词语,同学们能不能帮老师的忙,给他们取个优美动
四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
剪纸
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学会简单的剪纸技巧,并在此基础上互相协作、研究创新,从而培养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研究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初步了解剪纸艺术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感悟内涵、发现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力求创新。
课前准备:剪刀、刻刀、样稿、笔、纸张、尺子。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剪纸图案,引导欣赏。
2、上面这些图案好看吗?这就是我们民间流传很广的传统手工艺
品一一剪纸。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剪纸。
二、学习新课
(一)、讲清“什么是剪纸”,以及“剪纸的用途”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二)、引导探究剪纸的基本过程。
1、出示背景图,联系生活体会、观察,从中央感悟出剪纸工艺的一些特点。
2、教师适当介绍剪纸的发展历史和艺术特点,激发学生对这种传统工
艺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热爱。
3、回忆已接触过的一些简单的剪纸,引导从中发现规律,举一反三。(三)、自主设计剪纸图案
1、引导思考:打算什么场合、什么情况下使用剪纸。
2、设计创造。
(四)、“做一做”、“议一议”练习
(五)、展示作品,自评、互评
(六)、我的收获
我学会了()种剪纸的方法。剪纸虽然各式各样,但也是有规律的。
脸谱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关心我国民族艺术,培养学生对脸谱的兴趣,陶冶美的情操。
2、培养学生鉴赏、绘画及创新能力。
3、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脸谱,它有什么作用。认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脸谱。教学重、难点:
了解特点、动手操作。
课前准备:各种质地的纸、水彩、油画棒、脸谱样品
小学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案
反馈形式:口头、 书面或电子形式进 行反馈
反馈内容:包括评 价结果、改进建议 和表扬鼓励等
汇报人: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 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 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
设计有趣的活 动主题,吸引 学生的注意力
采用多样化的 教学方法,如 游戏、讨论、
实验等
鼓励学生积极 参与,给予积 极的反馈和肯
定
结合实际生活, 让学生感受到 学习的实用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访谈法:通过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 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
实验法:通过设置实验,观察学生 在不同条件下的学习效果和表现
活动准备阶段:1 周
活动实施阶段:2 周
活动总结阶段:1 周
活动反馈阶段:1 周
活动实施
教师需要提前了解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 概念和方法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 制定研究计划,包 括研究主题、研究 方法、研究步骤等
展示内容:研究过程、研究 成果、反思与总结
展示形式:海报、PPT、视 频等
展示时间:活动结束后一周 内
展示地点:学校礼堂、教室 等
活动评价
学习态度:积极参与,主动思考,认真完成 学习成果: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取得实际成果 团队合作:与团队成员合作良好,共同完成任务 创新思维:提出新颖、有创意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沟通能力: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反思与改进:能够对自己的学习和团队合作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
小学研究性学习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2016年-2017年度上学期)研究性学习指导三年级上册
教案
江南小学
杨燕
教学内容:第一课《家乡名人知多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整个活动中,通过交流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通过组织学生查阅资料,汇报交流,体现教师的指导者、支持者。
2、在获得材料的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促使同学们相互认同,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团结协作,学习名人的优秀品质。
3、在调查汇报和交流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教学重点:
研究性学习课程重视结果,但更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难点:
资料、信息的收集和整合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资料卡,阅读相关书刊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方法:
上网、查阅书籍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1、从今天开始,我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我们的研究性学习,希望同学们要去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用一种你们为主、教师为辅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第一阶段:制定活动方案
1、创设情境,揭示主题
2、明确介绍的内容(事迹、传说等)
3、确定获取信息的途径
讨论汇报:
一组:通过调查访问学校的教师、领导或自己的父母、长辈、亲友等了解一些名人的故事、传说等。
二组:通过去图书室查阅资料,了解名人的生平事迹,生活年代及所做贡献。
4、确定活动方案
指导写方案:做哪些准备,先做什么,和哪些伙伴合作、怎样分工等。组长汇报工作方案
第二阶段:学生依据方案开展活动
调查访问组通过走访老师、父母等了解家乡的名人有哪些,有哪些关于他们的传说故事。
查阅资料组通过阅读书刊、看电影电视等获取名人的生平事迹及重大贡献。
一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
一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
标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
教案目标: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其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动物的生活环境
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并描述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
2. 能够通过观察和记录数据,归纳总结不同动物对各自生活环境的
适应特征;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完成小组探究活动;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学习和理解动物的生活环境;
2. 运用观察和记录数据的方法,归纳总结。
教学难点:
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图书馆或网络资源的准备,以供学生查询和获取有关动物的生活环境信息;
2. 分组卡片或标签,以便对学生进行小组分组;
3. 动物分类图表,以便学生记录和归纳动物的生活环境信息;
4. 学生笔记本和笔等。
教学步骤:
引入活动:
1.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向学生介绍不同的动物,并从中引发学生对动物生活环境的思考和好奇心。
探究活动:
2.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动物进行研究。
3. 学生在图书馆或网络上收集关于所选动物的资料,并以小组形式分享和合作探究。
4. 学生利用所观察到的信息,填写动物分类图表,记录动物的生活环境和其适应特征。
5.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和分析。
总结和展示:
6. 各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并发表他们关于动物生活环境的见解和发现。
7. 整合所有小组的研究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动物适应不同生活环境的共同特征和变化。
小学教学研究课题的研究课教案
小学教学研究课题的研究课教案
教案标题:小学生研究课题的研究课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研究课题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信息搜索和整理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5.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
1. 研究课题的定义和重要性;
2. 研究课题的选择和确定;
3. 信息搜索和整理;
4. 团队合作与分工;
5. 研究课题的撰写与展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研究课题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研究课题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引导他们认识到研究课题的必要性。
二、研究课题的选择和确定(10分钟)
1. 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课题,并进行简单的介绍。
2.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选择该课题的原因,并帮助他们确定研究课题的目标和问
题。
三、信息搜索和整理(15分钟)
1. 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信息搜索,包括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的利用。
2. 引导学生整理所获得的信息,提取有用的内容,并进行分类和归纳。
四、团队合作与分工(10分钟)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研究课题。
2. 引导学生讨论并确定各自在研究中的分工,明确每个成员的责任和任务。
五、研究课题的撰写与展示(20分钟)
1. 教授学生撰写研究课题报告的基本要素和结构,包括引言、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
2. 引导学生进行研究课题的撰写,并提供指导和反馈。
3. 学生小组进行研究课题的展示,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
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
四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
四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
教案标题:探索动植物的生长繁殖过程
教学目标:
1. 了解动植物的生长繁殖过程。
2. 能够描述动植物的生命周期。
3. 掌握观察、记录和分析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1. 动植物的生长繁殖过程。
2. 科学实验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
1. 理解动植物的生命周期。
2. 运用科学实验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幻灯片、图片、实验器材。
2. 学生准备:学习笔记本、铅笔、尺子、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一张图片或幻灯片,引导学生回顾动植物的生长繁殖过程,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动植物是如何生长和繁殖的吗?”
Step 2:概念讲解(10分钟)
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动植物的生命周期概念,并解释不同阶段的特征和变化。
Step 3:实验探究(25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项简单的实验,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学生分组,
每组选择一种植物,将其种子种植在不同的条件下(如阳光、水分、温度等),并记录每天的观察结果。
Step 4:实验结果分析(10分钟)
学生根据实验记录,分析不同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并与小组成员分享观察
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不同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总结规律。
Step 5:知识延伸(10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幻灯片,向学生介绍动物的生命周期,如蝴蝶的变态过程等。学生可以在学习笔记本上记录重要的观察和发现。
Step 6:小结与评价(5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动植物的生长繁殖过程和科学实
小学研究性学习全册教案
研究性学习指导六年级
教学设计
学段目标: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指导要求,根据对活动主题的兴趣一致性组成合作小组,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主题活动任务进行分工,在合作小组中体验个体活动与小组合作的乐趣;通过分工与合作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明白分工与合作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第一课节约用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数感、估算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渗透环保、节约等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天浪费多少水的测量和计算;
教学难点:
测量的方案;
教学准备:
1、地点:设在实验室,实验室里有电脑、实物投影;配有水龙头,有刻度的试管和计时器;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些标有刻度的容器;
3、学生准备:每人一张调查表,上面写有调查好的水价、自己家每个月的用水量和学校一共有的水龙头个数的调查表;
教学方法:
实验法
教学设计:
一、探究学习准备:
1、播放中央一台第九个世界水日的新闻片段和深圳缺水的画面;使学生知道我国是水资源缺乏国家,深圳又是我国的缺水的城市之一,缺
水对人们的生活和全国经济造成的严重影响;
2、播一个同学洗手后没关水龙头的录像,和上面播放的内容形成对比,从而呼吁同学们节约用水,并出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展开:
探究问题一;
第一步:提出问题:
1、师:指着刚才一个同学洗手后没关水龙头的画面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天大概浪费多少水
2、学生自由估算
“一桶吧”;“一杯水”;“四五桶吧”;“十个脸盆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性学习指导六年级
教学设计
学段目标: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指导要求,根据对活动主题的兴趣一致性组成合作小组,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主题活动任务进行分工,在合作小组中体验个体活动与小组合作的乐趣。通过分工与合作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明白分工与合作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第一课《节约用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数感、估算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渗透环保、节约等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天浪费多少水的测量和计算。
教学难点:
测量的方案。
教学准备:
1、地点:设在实验室,实验室里有电脑、实物投影;配有水龙头,有刻度的试管和计时器。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些标有刻度的容器。
3、学生准备:每人一张调查表,上面写有调查好的水价、自己家每个月的用水量和学校一共有的水龙头个数的调查表。
教学方法:
实验法
教学设计:
一、探究学习准备:
1、播放中央一台第九个世界水日的新闻片段和深圳缺水的画面。使学生知道我国是水资源缺乏国家,深圳又是我国的缺水的城市之一,缺水对人们的生活和全国经济造成的严重影响。
2、播一个同学洗手后没关水龙头的录像,和上面播放的内容形成对比,从而呼吁同学们节约用水,并出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展开:
探究问题一。
第一步:提出问题:
1、师:(指着刚才一个同学洗手后没关水龙头的画面)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天大概浪费多少水?
2、学生自由估算
“一桶吧”;“一杯水”;“四五桶吧”;“十个脸盆吧”……
3、提出疑惑
到底谁说得最接近?(沉默一片刻后)我们来测一测就可以知道了。第二步:解决问题:
1、在自然实验室里,学生每4个同学一组,每组都有测量工具和水龙头。师让学生把每个水龙头的滴水速度调至和刚才画面上水龙头的滴水速度差不多。
2、学生分组(分工合作)进行测量和计算(需10分钟)
3、各小组派代表汇报。
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测量方法。
方法1:先测1秒钟的滴水量,再算一天的滴水量。
方法2:先测出1分钟的滴水量,再测一天的滴水量。
方法3:测整10毫升用多少时间,然后再算出它的滴水速度,最后求一天的滴水量。
由于条件所限,方法3为最优。引导学生再用方法四进行测量。
统一测60毫升用多少秒,为了减少误差,测得准一些,要求测3次,然后取平均数。
(60+60+60+)÷(84+85+84)≈0.7(毫升)
0.7×60×60×24=60480(毫升)
结论:一个滴水的龙头一天大概浪费60480毫升(约等于60升)的水。探究问题二:
1、提出问题:按照这个水龙头的滴水速度,一个水龙头一年浪费多少水?
2、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3、汇报结果。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方法:
方法一:一年用365天计算:
0.7×60×60×24×365=220075200毫升≈22立方米
一年大约浪费22立方米的水。
方法二:直接用60×366=21900升≈22立方米
三、了解结论的现实意义
1、水在生活中的用途。(自由说)
水可以用来(浇花、洗碗、洗衣服、给游泳池换水、灭火、捐给灾区……)
2、怎样节约用水?(自由说)
3、怎样让更多的人知道要节约用水?
通过“报纸”、“广播”、“网络”、“电视”、“作广告”……4、如果让你用一句话告诉人们要节约用水,你打算怎么说?
四、探究学习评价:
师:通过这节课的探究,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小结:
知道了为什么要节约用水。
知道了怎样节约用水。
我知道要估一个大数先测出一小部分,再估全部就比较准。
我知道怎样计算滴水速度。
做什么事,先商量商量,做起来就比较容易。
五、探究学习引申:
1、师:生活中除了要节约用水,还节约什么?
还可以节约“钱”;“电”;“纸”;“能源”……
2、社会调查(播放同学们去早操时,没关电灯和风扇的录像)
请你调查一下电价和学校共有的班级,如果早操的20分钟每个班都没关电灯和风扇,大概会浪费多少电费?
课后作业:
1、观察学校的同学们是否有浪费水的现象?
2、观察自己的小区是否有分类垃圾箱。
六、板书设计:
一、节约用水
我家一天用水有多少?
水龙头一天浪费多少水?
探究、解决问题
七、课后记:
教学内容:第二课《生活垃圾分类研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环保意识。
2.通过讨论生活垃圾的危害问题,引出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通过模拟采访表演,对垃圾分类加深理解,并认识到宣传这一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通过了解废物利用的好处,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学会垃圾分类方法。
2.认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1.会垃圾分类的方法和必要性
2.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资源。
2、学生准备:垃圾调查表
教学方法:
实验法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
1.看校园美景,谈个人感受。
伴随着熟悉的音乐,我们一起走进洪泽外国语实验学校!
(校园美丽图片连播,师生共看)。
欣赏校园美景,让学生感悟到,在这么美丽的环境下生活与学习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也为下面录象中的乱扔垃圾行为形成鲜明对比,激发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
2.行为对比,引发思考。
师:说得非常好!想不想继续看? (生看扔垃圾录象) 生谈此时的感受。
学生看完两段扔垃圾录象后,对录象中的两种相反的行为会很敏感,此时让他们谈感受,会说出乱扔垃圾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此时抓住“垃圾”这个词语,引导学生说说在生活中还会产生哪些垃圾。
二、说一说,分一分
1.生活中会产生哪些垃圾
指名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