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公开课优秀教案课程

合集下载

《报任安书》教案

《报任安书》教案

《报任安书》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报任安书》的作者、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文学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古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报任安书》的作者、背景及文学特点。

2. 文中关键字词的解释和句子的翻译。

三、教学难点:1. 文中涉及到的古代官职、礼仪等方面的知识。

2. 对文中抒发情感的理解和把握。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让学生反复朗读,感受古文的韵律美。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关键字词、句式、修辞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报任安书》的作者司马迁及其作品《史记》。

2. 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其韵律美。

3. 自学:让学生自主学习,解决字词、句式等问题。

4. 讨论: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5.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关键字词、句式、修辞等,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6. 翻译: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理解文章大意。

7. 拓展:介绍《史记》的其他篇章,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9.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报任安书》的作者、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文学特点的掌握程度。

2. 评价方式:课堂问答、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等。

3. 评价标准:能正确回答相关问题,对文中关键字词、句式、修辞等有深入理解,能够流畅翻译文中的句子,对作者的情感表达有准确的理解。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报任安书》原文及注释。

2. 参考资料:关于司马迁及《史记》的相关介绍。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白板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2课时。

九、教学后记1. 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反思:记录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反馈: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程度,收集学生对教学的建议和意见,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报任安书教案一等奖

报任安书教案一等奖

报任安书优秀教案一等奖756_438104 1、报任安书优秀教案《报任安书》教案教学目标和要求1、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受。

2、理解本文的确思路,熟悉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3、学习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4、把握更多大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本文的确思路,熟悉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2、把握更多大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本文词句难度较大,学生很难弄清句意,需要老师在这方面多作指导。

教学过程和内容第一课时一、背景介绍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前学习提示1、2节,了解的写作背景,把握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全文把握三、课文分析学习第一段1、老师范读第一段2、字音3、主要词句①不能自免,卒就死耳②不能与死节者比③其次不辱理色④及在槛阱之中⑤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⑥此人皆意有所郁结⑦恨私心有所不尽⑧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4、思路分析:第二课时学习第二段1、老师范读第二段2、学生齐读第二段3、字音4、词句5、思路分析完成《史记》,实现了我人生的最大价值。

(1)进一步列举了文王、孔子、屈原、在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非凡特殊的人才能够忍辱负重,完成流传后世的不朽之作的业绩,说明他们体现了最大的人生价值。

(2)说他是学习先贤,当时《史记》草创未成,就遭此灾,他痛惜全书没有完成。

因此,受酷刑而无愠色,遭戮笑却能忍耐,最后终于完成了《史记》,偿还了前面受辱的债。

5、熟读并背诵本段第三课时一、学习第三段1、学生齐读本段2、主要词句2、再读本段,体会的情感3、思路分析痛定思痛,抒发了更加难以忍受的痛苦心情,“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可见,忍辱负重,苟且屈生,要比一死了之更痛苦。

司马迁敢于选择这条路,需要付出多大的士气!文章的最后,陈述了自己不能为皇帝“推贤进士”的想法。

报任安书公开课(苏教版)

报任安书公开课(苏教版)
、、、 、、、 、、、 、、、
从此,我们有了《史记》。
关于司马迁,关于《史记》,有人如是说 :
宇文所安:“活着为了著书,著书为了活着。”
“每当我们看到一套奉《史记》为源头的二十五史 ,我们都应该想到那位失去了生殖能力的先人,当他把世 系从身体转移到文字的时候,开创了一个子孙绵长而杰出 的家族。”(《他山的石头记》)
意气勤勤恳 恳,若望仆 不相师,而 用流俗人之 言,仆非敢 如此也。请 略陈固陋。 阙(quē)然久 不报,幸勿 为过!
意气勤勤恳恳 :情意诚挚恳切。 望 :怨望,埋怨。 不相师:不效法。相,这里指对
对方。 固陋:固塞鄙陋(的意见)。形作名 阙然久不报:意思是拖了很久没 有回信。 阙然 :(时间)隔了很久。 幸:希望。 为过:(为此)见责。过,责备。
梁启超指定的《史记》十大名篇
大江东去 楚王流芳——《项羽本纪》 礼贤下士 威服九州——《信陵君列传》 文武双雄 英风伟概——《廉颇蔺相如列传》 功成不居 不屈权贵——《鲁仲连邹阳列传》 旷 世 奇 才 悲 凉 收 场 ——《 淮 阴 侯 列 传 》
官场显形 栩栩如生——《魏其武安侯列传》 戎马一生 终难封侯——《李将军列传》 汉匈和亲 文化交融——《匈奴列传》 商道货殖 安邦定国——《货殖列传》 史 公 记 史 千 古 传 颂 ——《 太 史 公 自 序 》
作为史官,必须有坚持真理,客观记述史实的精神 。司马迁没有虚伪地给统治者歌功颂德,而是如实地记 录和评价他们的得失。对本朝汉武帝的毛病,也是毫不 客气的指出来。汉武帝对司马迁恨之入骨,此次借李陵 事件,把他下到监狱加以迫害。
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锒 铛入狱,是死,用一腔热血去控诉昏君的无道? 还是活着,用高贵的头颅去证明自己的清白?他 选择了活着——当然是有条件地活着,从此他将 成为不完全的男子。

《报任安书》教案

《报任安书》教案

《报任安书》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报任安书》。

(2)理解《报任安书》的作者、背景和意义。

(3)分析《报任安书》的文学特点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报任安书》的内容和主题。

(2)学会欣赏《报任安书》中的优美词句和修辞手法。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勇于担当的品质。

(3)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报任安书》的作者、背景和意义。

2. 《报任安书》的文学特点和修辞手法。

3. 学生对《报任安书》的深入理解和赏析。

三、教学难点1. 《报任安书》中的古汉语词汇和句式。

2. 《报任安书》的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3. 学生对《报任安书》的写作技巧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报任安书》的作者、背景、意义和文学特点。

2.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和写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报任安书》的作者、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报任安书》,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报任安书》的主题和文学特点。

4. 讲解分析:讲解《报任安书》中的古汉语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5. 朗读背诵:组织学生朗读和背诵《报任安书》,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6. 写作练习:让学生结合《报任安书》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报任安书》的重要性和文学价值。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

报任安书优秀教案

报任安书优秀教案

报任安书优秀教案教案名称:《报任安书》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报任安书》的主题和情感表达2. 掌握《报任安书》的基本知识和背景3. 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4.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教学重点:1. 了解《报任安书》的作者和写作背景2. 分析《报任安书》的主题和情感表达3. 阅读和理解《报任安书》的文本4. 进行相关的讨论和写作活动教学准备:1. 课文《报任安书》2. 课堂展示材料3. 学生阅读材料4. 讨论和写作活动的指导材料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报任安书》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报任安书》,并进行相关的问题讨论和理解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3.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报任安书》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讨论课文中的重要段落和语言特点。

4. 创作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写作活动,让他们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作,展示对《报任安书》的理解和情感表达。

5.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收获和体会,强化对《报任安书》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朗诵或表演活动,让他们通过声音和表情更好地表达《报任安书》的情感。

2. 带领学生进行相关的文学欣赏活动,让他们了解更多类似的优秀文学作品,拓展阅读视野。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讨论参与和写作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报任安书》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欣赏《报任安书》,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表达和创造能力。

希望能够为您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报任安》公开课优秀教案课程

《报任安》公开课优秀教案课程

《报任安书》教案一、教学目标和要求1、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感受司马迁逆境中发愤的高尚人格和他的生死观。

3、体会本文叙事、说理、抒情融于一炉的写法。

4、积累实词、虚词与句式。

二、教学重点: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教学难点:感受司马迁逆境中发愤的高尚人格和他的生死观。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假如有来生的话,以下五个选择你会选择哪一项?A、幸福的猪B、快乐的蚂蚁C、称霸的老虎D、精明的狐狸E、痛苦的人请学生起来回答,引出“痛苦的人”司马迁。

(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幸福的猪必定也有不幸的时候,快乐的蚂蚁必定也有痛苦的时候,称霸的老虎必定也有软弱的时候,精明的狐狸必定也有糊涂的时候,同理,痛苦的人,必定也有幸福快乐的时候。

此外,人生来不可能一帆风顺,注定痛苦相随,人生也正是由于有了痛苦,才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幸福,才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满充实。

那么,我们今天一起来走进一个痛苦的人的内心世界,看他是如何走进痛苦,如何面对痛苦,又如何在痛苦中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的。

这个人就是司马迁。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二.了解作家作品,了解背景知识。

1.关于司马迁和《史记》身残志坚的史官奇才——司马迁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有“史圣”之誉。

主要作品《史记》,被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魏晋以后,才改称《史记》。

它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万字。

2、写作背景本篇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

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

任安此时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

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能复信。

高中语文必修五《报任安书(节选)》王熙雅PPT课件 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苏教

高中语文必修五《报任安书(节选)》王熙雅PPT课件 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苏教
报任安书
司马迁

目标要求
❖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背诵名句。
❖ 2、感受司马迁逆境中发愤著述有所建 树的生死观,领会他的高尚人格。
❖ 3、体会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熔于一 炉的写法。
❖ 4、背诵部分精练的句子。

精品PPT课件
标题解释
❖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 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 信,信题多为“报……书”“答…… 书”“与……书”“上……书”“寄……书” 等,

精品PPT课件
仁安
找出课文的通假字
❖ 诎体 ❖ 枪地 ❖ 罔加 ❖ 被箠楚 ❖ 摩灭 ❖ 大底 ❖ 放失 ❖ 前辱之责
精品PPT课件
❖ 诎同“屈” ❖ 枪同“抢” ❖ 罔同“网” ❖ 被同“披” ❖ 摩同“磨” ❖ 底同“抵” ❖ 失同“佚” ❖ 责同“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精品PPT课件
❖ 他觉得自己如果就这样“伏法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 一根毛,是毫无价值的。他想到了孔子、屈原、左丘明 和孙膑等人,想到了他们所受的屈辱以及所取得的骄人 成果。司马迁顿时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气,他毅然选 择了腐刑。面对最残酷的刑罚,司马迁痛苦到了极点, 但他此时没有怨恨,也没有害怕。他只有一个信念,那 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史记》写完,“是以肠 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 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正因为还没有完成《史 记》,他才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虽然活下来了,后来 还被安排在皇帝身边侍奉,做了中书令——皇帝的个人 秘书,这个职务属于宦官身份,司马迁在生不如死的羞 辱中完成了《史记》的著述。

精品PPT课件
❖ 这封信是否被死牢中的任安看到, 不得而知,是否因为这封信再次得 罪汉武帝,也不得而知,总之这封 信后就再也没有见到他的文章了, 《史记》也只写到汉武帝太初年间, 不久司马迁就非正常死亡了,而且 死亡的确切时间也没有史料记载, 至于他的死,猜测颇多,成了一件 悬案。死后,他的《史记》藏于深 山,过若干年,才由他的孙辈献于 朝廷,公之于世。这封信也附于 《史记》后。

语文报任安书教案范文

语文报任安书教案范文

精选语文报任安书教案是一份集教学、研究、实践为一体的教材,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创新的教学方式和丰富的资源,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和青睐。

在其中,优秀的教案更是赢得了教师们的广泛推崇。

下面,本文将从教案的特点、优秀范文的品质以及教师如何使用精选语文报任安书教案等方面,来探究为什么这些优秀范文能够成为教案中的瑰宝。

一、教案的特点精选语文报任安书教案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教案的设计不是为了让教师们盲目地套用,而是想通过教案的形式,让教师们更好地掌握教材的核心思想、教学目标和内容安排。

同时,教案的编写者也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赋予教师在不同情况下灵活运用教案的空间。

精选语文报任安书教案的教育理念也值得赞赏。

在这里,教学不仅仅是知识传输的过程,更是一种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互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这种教育理念已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认可,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打好基础。

二、优秀范文的品质教案的优秀范文可以说是教案的灵魂,在其中展现了编写者的专业能力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

什么样的优秀范文才能够得到教师们的认可呢?(一)鲜明的教学思路优秀的教案中,教学思路应该清晰明了、紧密衔接,遵循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发展规律。

同时,优秀的教案也要具有开拓性和独创性,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优秀的教案可以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

(二)充分的实例分析教学往往需要运用举例等方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教案中的实例应该具备典型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内容的归纳和总结。

(三)巧妙的教学设计优秀教案的设计应该具有与众不同、新颖有趣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还要性格确定,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更好地掌握重点和难点。

三、教师如何使用精选语文报任安书教案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对教案的编写模式和设计特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对于教案中的优秀范文,教师需要仔细阅读,分析教学所需要的素材和思考。

【教案总结】-学前班安全公开课教案 第10课《跟报纸做游戏》(2021年第九章教案)

【教案总结】-学前班安全公开课教案 第10课《跟报纸做游戏》(2021年第九章教案)

《跟报纸做游戏》活动目标1、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跑、跳,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

2、能找到空的位置,不推他人。

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一、导入宝宝,今天天气真好,咱们一起去树林里玩玩吧,现在宝宝和老师一起走着去。

(音乐)二、通过观察,认识几种小动物并学习它们走路的样子。

(一)认识小兔,学习小兔走路。

师:树林到了,宝宝走累了吧,咱们在草地上休息一会儿吧!1、宝宝快看,草地上谁走来了?(文章出自屈老师教案)(小兔)我们一起向小兔打个招呼。

(小兔你好)2、再看看小兔是怎么走来的?3、宝宝,咱们现在变成一只小兔子,学学小兔子走路吧。

4、宝宝们跳得真好,咱们再和小兔比一比谁跳得高?(二)认识小鸭子,学习小鸭子走路。

1、宝宝,你们瞧,谁走来了?(小鸭子)我们一起向小鸭子打个招呼。

(小鸭子你好)2、再看看小鸭子是怎么走来的?3、宝宝,咱们现在变成一只小鸭子,学学小鸭子走路吧。

4、宝宝们真聪明,咱们和小鸭子一起到河边玩一玩吧。

(三)认识小乌龟,学习小乌龟走路。

1、宝宝们看,河岸上谁走来了?(小乌龟)我们一起向小乌龟打个招呼吧。

(小乌龟你好)2、小乌龟走路的时候是慢慢的还是快快的?3、宝宝,你们想变成一只小乌龟吗?赶快变成一只小乌龟,学学小乌龟走路吧。

通过活动,png素材资源 scbao4.20 幼儿知道自己长大了,萌发了幼儿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能较快地适应中班的新环境,在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活动中,初步形成责任意识,并获取了一些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幼儿在为小朋友送礼物的过程中表现得都非常热情,但不会表达,只是把礼物放到小朋友的手中,却没能按要求说话,还需要在今后的活动中应尽可能多地为幼儿提供表达的机会,让幼儿想说、敢说、会说。

4、宝宝们真棒,咱们和小乌龟一起到草地上玩一玩吧。

(四)认识小花猫,学习小花猫走路。

1、还有一只小动物看见我们了,它也走来了。

宝宝快看,是谁呀?和小花猫打个招呼吧。

高中语文《报任安书》教案两篇

高中语文《报任安书》教案两篇

高中语文《报任安书》教案两篇篇一:高中语文《报任安书(节选)》优秀教案设计必修5《报任安书(节选)》优秀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的行文特点:借水行舟,排解胸中郁结,迂回曲折,但又脉络清晰。

2体会文中表现出的作者身受极辱后忧愁幽思、激愤慷慨的情感。

3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

【教学重难点】1把握课文内容安排上借水行舟的特点。

2揣摩体会作者遭受奇耻大辱后的精神苦痛和著书雪耻的顽强意志。

【教学方法】诵读点拨讨论指导。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

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已经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

”不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二、解题1体裁解说:“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

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

2写作背景:《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

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对此稍作解释),被捕下狱,惨遭宫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

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他,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

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

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报任安书公开课教案

报任安书公开课教案

报任安书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司马迁的生平和《报任安书》的写作背景。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理解司马迁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他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和句式。

(2)理解司马迁的生死观和著书立说的决心。

2、难点(1)体会文中复杂深沉的情感。

(2)探究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原因和意义。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中的情感和气势。

2、讲解法:讲解文言字词、句式,疏通文意。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中的重点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伟人以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书写了辉煌的篇章。

今天,我们要走进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一起来学习他的《报任安书》,感受他在困境中坚守信念、发愤著书的伟大情怀。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司马迁(约前 145 年约前 90 年),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他继承父业,任太史令。

因李陵之祸,被处以宫刑。

出狱后发愤著书,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2、《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

当时任安因戾太子事件被下狱,写信向司马迁求救,司马迁以此信回复,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著书立说的决心。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气。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初步理解文意。

3、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提问文中重要的字词和句式。

(四)精读课文,疏通文意1、学生分组讨论,疏通文意,教师巡视指导。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3、重点讲解以下字词和句式:(1)通假字:诎、剔、枪、罔、摩、见、责(2)古今异义词:意气、勤勤恳恳、夫人、树立、沉溺(3)词类活用:辱、倡优畜之、太上不辱先、衣赭衣(4)特殊句式:被动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五)研读课文,体会情感1、引导学生思考:司马迁在信中主要表达了哪些情感?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1)愤懑:对自己遭受宫刑的冤屈和不平。

公开课《报任安书》

公开课《报任安书》

C、“盖西伯拘而演《周易》……《诗》三百篇,大 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热情歌颂了这些古代圣 贤,他们虽然身处逆境,备受迫害,但并不因此而消沉, 而是努力给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作者以此作为对自己 的激励,表现了司马迁那种坚强的意志,顽强奋斗的精神。
布置作业
阅读《渔父》,比较司马迁和屈原的生死观
2、用典句: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且西伯,伯也,拘牖里;李斯,相也,具五刑;淮阴,王也, 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向称孤,系狱具罪;绛侯诛诸吕,权 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关三木;季布为朱家 钳奴;灌夫受辱居室。
铺排句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 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 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 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 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课外练笔:
中国有句俗话,“士可杀,不可辱。” 请课后收集有关材料,通过分析,写一篇 短文《“士可杀,不可辱”之我见》。
了解本文的特点
体会本文叙事、说理、抒情融于一炉的写法。 A、“理至”:叙事议论条理清楚,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B、“情切”: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全文情感真切, 有时奔放激荡,豪情满怀;有时又回肠荡气,如泣如诉。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 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 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 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 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 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 藏于岩穴邪 ?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 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 仆之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 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 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

2022《报任安书》公开课优质教案

2022《报任安书》公开课优质教案

2022《报任安书》公开课优质教案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支配,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细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方案性。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2022《报任安书》公开课优质教案5篇,盼望对大家能有所关心!2022《报任安书》公开课优质教案1【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的行文特点:借水行舟,排解胸中郁结,迂回曲折,但又脉络清楚。

2体会文中表现出的身受极辱后忧愁幽思、激愤慷慨的情感。

3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

【教学重难点】1把握课文内容支配上借水行舟的特点。

2通过详细句段,揣摩体会患病奇耻大辱后的精神苦痛和著书雪耻的坚韧意志。

【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诵读点拨。

2争论指导。

媒体设计1课文录音。

2投影:用于课文结构和部分文句的展现。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步骤】方案一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哈姆雷特被生活的逆境逼到了死角,开头了关于生与死的思索。

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宏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选择中已经做出了洪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

”不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解说:这样设计有两个好处,一是直奔文章主题,为阅读指向;二是激发同学阅读爱好。

)二、解题1体裁解说:“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

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

2写作背景:《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伴侣任安的一封复信。

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对此稍作解释),被捕下狱,惨遭宫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

《报任安书》教案

《报任安书》教案

《报任安书》优秀教案第一章:教案简介1.1 课程背景《报任安书》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写的一封奏章,是司马迁在受到宫刑后,写给好友任安的一封信。

信中司马迁表达了自己对友情、人生价值和生死观的思考,展现了他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报任安书》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提升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鉴赏能力。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报任安书》的背景知识,掌握信中的主要内容和相关词汇。

1.2.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信中汲取司马迁坚定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1.3.1 教学重点:信中的主要内容、司马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3.2 教学难点:对信中深层次含义的理解和分析。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2.1.1 讲授法:教师对《报任安书》的背景、作者和主要内容进行讲解。

2.1.2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信中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1.3 案例分析法:选取信中的典型句子进行分析,深入挖掘司马迁的思想内涵。

2.2 教学手段2.2.1 投影仪:展示信原文和相关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2.2.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关于司马迁和《报任安书》的背景信息。

第三章:教学内容与步骤3.1 教学内容3.1.1 信件背景介绍:介绍司马迁和任安的友谊,以及《报任安书》的写作背景。

3.1.2 信件内容解读:逐段讲解信件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司马迁的思想感情。

3.1.3 信件艺术特色分析:分析信件的语言特色、结构布局和表现手法。

3.2 教学步骤3.2.1 导入新课:通过简要介绍司马迁和任安的友谊,激发学生对《报任安书》的兴趣。

3.2.2 信件内容讲解:引导学生逐段理解信件内容,分析司马迁的思想感情。

语文报任安书教案范文大全

语文报任安书教案范文大全

语文报任安书教案优秀范文大全第一章:教案编写的基本原则与方法1.1 教案编写的基本原则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科学、合理教学方法灵活、有效教学评价合理、公正1.2 教案编写的方法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编写教学评价第二章:优秀范文的特点与欣赏2.1 优秀范文的特点语言表达准确、流畅结构布局合理、清晰思想内容深刻、有启发性文化内涵丰富、有教育意义2.2 优秀范文的欣赏欣赏范文的语言美欣赏范文的思想美欣赏范文的文化内涵第三章:语文报任安书优秀范文解析3.1 范文的与主题的吸引力主题的明确性3.2 范文的结构与内容开头引入的作用主体内容的层次感结尾总结的效果3.3 范文的表达方式与语言特点叙述的生动性描写的细腻性议论的深刻性抒情的真挚性第四章:教案编写实践案例4.1 教学目标的设计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4.2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安排教学顺序与线索4.3 教学过程的设计导入环节的设计主体环节的设计结束环节的设计4.4 教学评价的设计形成性评价的设计总结性评价的设计第五章:教案编写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5.1 教案编写常见问题教学目标模糊不清教学内容过于繁琐或不完整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或过于复杂教学评价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5.2 解决策略明确教学目标,保持教学内容的适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现教学目标与内容第六章:教案设计中的教学资源运用6.1 教学资源的种类与作用文本资源:提升语文素养,丰富阅读体验图像资源:增强视觉感受,加深印象音频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习兴趣视频资源:拓宽视野,增加信息量6.2 教学资源的整合与运用选择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资源合理运用资源,避免过度依赖结合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第七章:课堂互动与学生参与7.1 课堂互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思维能力,提升语文素养7.2 提升课堂互动的策略设计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增加学生间的互动第八章:教学反思与教案改进8.1 教学反思的意义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8.2 教学反思的实施定期对教学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分析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第九章:语文报任安书教案优秀案例分析9.1 教案案例的特点教学目标明确,具有可操作性教学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教学方法灵活,注重学生参与教学评价合理,具有导向作用9.2 教案案例的分析分析案例中的教学目标,学习其设计方法研究案例中的教学内容,借鉴其处理方式探讨案例中的教学方法,吸收其优点评价案例中的教学效果,思考其改进空间第十章:教案编写与教学艺术的融合10.1 教学艺术的概念与价值教学艺术:教学方法、手段与个性魅力的综合体现价值: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现教师自我价值10.2 教案编写与教学艺术的融合将教学艺术融入教案编写,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结合教师个性特点,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注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升教学魅力第十一章:课堂管理与纪律维护11.1 课堂管理的重要性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1.2 课堂管理策略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第十二章:语文报任安书教案创新与实践12.1 教案创新的意义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适应教育改革,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展示教师个性,丰富教学风格12.2 教案创新实践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尝试新颖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科特点,创设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注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不断丰富教学经验第十三章: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13.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13.2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衔接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共同关注学长家校共同制定学生教育计划,形成教育合力第十四章:教育技术与教案的整合14.1 教育技术在教案编写中的应用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运用网络资源,拓宽教学视野运用数据分析,了解学生学习情况14.2 教育技术与教案整合的策略合理选择教育技术工具,服务于教学目标结合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注重教育技术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第十五章:教案编写与教师职业发展15.1 教案编写与教师职业发展的关系教案编写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优秀教案编写能力有助于提升教师职业地位教案编写是教师终身学习、不断成长的过程15.2 教案编写与教师职业发展的策略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参与教学研究,交流教案编写经验关注教育改革动态,适应教育发展需求重点和难点解析。

《报任安书》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报任安书》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报任安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报任安书》的作者、写作背景和意图;2.阅读并理解《报任安书》的内容、主题和情感表达;3.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诗歌的体验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阅读《报任安书》的全文,并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意义;2.理解并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分析《报任安书》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2.掌握并运用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来理解和解读诗歌。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出示诗歌《报任安书》的标题并简单介绍;2.询问学生对这个标题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分发《报任安书》的全文给学生,让他们默读;2.组织学生讨论他们的理解和感受;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

(三)分析诗歌(20分钟)1.解释《报任安书》的诗句和表达;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3.让学生分析和讨论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四)理解主题(1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报任安书》的主题是什么;2.让学生通过诗歌中的词句和意象来理解主题。

(五)文学鉴赏(20分钟)1.与学生分享《报任安书》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出问题和评论。

(六)总结与评价(10分钟)1.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对《报任安书》的理解;2.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文学鉴赏中的表现和进步。

五、教学延伸:1.让学生自主阅读和分析其他唐代诗人的作品,拓展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2.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写一首类似的诗歌,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六、课后作业:1.介绍学生选读唐代名诗;2.撰写一篇关于《报任安书》的读后感;3.列举《报任安书》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写出解读。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报任安书》这首唐代名诗。

通过阅读和分析诗歌的全文,学生能够理解诗歌中的意义和情感表达,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报任安书》教学实录:优秀教案分享

《报任安书》教学实录:优秀教案分享

《报任安书》教学实录:优秀教案分享。

让我们来看看这篇教案的用途。

《报任安书》是一篇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对于了解唐代的政治、社会和文化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这篇教案的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分析这一历史文献,并且将其与其他历史知识相联系。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这篇教案的内容。

教案的第一部分是关于《报任安书》的内容简介。

在这个部分,老师会介绍这篇文献是由谁写的,写于何时何地,内容是关于什么的等等,以此让学生对于这篇文献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认识。

第二部分是关于《报任安书》的分析。

在这个部分,老师会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组学生根据文中的内容,分析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观点。

每个小组会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分析结果。

通过分析《报任安书》,学生将会懂得如何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文献。

在第三部分,老师会让学生以《报任安书》文中的某一段落为基础写一篇作文,思考和表达对于这一部分的理解和观点。

通过写作,学生将会更好地理解《报任安书》这一历史文献,并且锻炼了他们的写作技巧,让他们变得更擅长表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在第四部分,老师会介绍《报任安书》与其他历史事件和文献之间的联系。

学生将会了解如何将《报任安书》与其他相关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唐代的历史发展和文化变迁。

这一部分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历史文献如何与其他历史事件相联系,从而对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让我们来看看这篇教案对于教学的贡献。

这篇教案既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技巧。

同时,通过将《报任安书》与其他历史事件相联系,学生将会更好地了解唐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变迁,从而对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这篇教案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内容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思维能力。

这篇《报任安书》教学实录展示了一个优秀的教学案例,教师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内容,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历史素养和思维能力。

这篇教案的成功实践也向其他教师展示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可能途径,让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任安公开课优秀教案课程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报任安书》教案一、教学目标和要求1、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感受司马迁逆境中发愤的高尚人格和他的生死观。

3、体会本文叙事、说理、抒情融于一炉的写法。

4、积累实词、虚词与句式。

二、教学重点: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教学难点:感受司马迁逆境中发愤的高尚人格和他的生死观。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假如有来生的话,以下五个选择你会选择哪一项?A、幸福的猪B、快乐的蚂蚁C、称霸的老虎D、精明的狐狸E、痛苦的人请学生起来回答,引出“痛苦的人”司马迁。

(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幸福的猪必定也有不幸的时候,快乐的蚂蚁必定也有痛苦的时候,称霸的老虎必定也有软弱的时候,精明的狐狸必定也有糊涂的时候,同理,痛苦的人,必定也有幸福快乐的时候。

此外,人生来不可能一帆风顺,注定痛苦相随,人生也正是由于有了痛苦,才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幸福,才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满充实。

那么,我们今天一起来走进一个痛苦的人的内心世界,看他是如何走进痛苦,如何面对痛苦,又如何在痛苦中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的。

这个人就是司马迁。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二.了解作家作品,了解背景知识。

1.关于司马迁和《史记》身残志坚的史官奇才——司马迁司马迁,字子长,西汉着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有“史圣”之誉。

主要作品《史记》,被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魏晋以后,才改称《史记》。

它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万字。

2、写作背景本篇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

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

任安此时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

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能复信。

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李陵之祸:李陵是汉初名将李广的孙子,天汉二年,汉武帝派李广利和李陵去攻打凶奴,在矢尽粮绝、寡不敌众的情况下,投降了凶奴,汉武帝因此大发雷霆,司马迁认为李陵的行为确实“不当”,但他不满朝廷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对李陵落井下石的态度,于是就向汉武帝赞扬李陵独挡凶奴之功,没想到汉武帝认为司马迁这是在为李陵辩护,因此司马迁被判入狱,惨遭宫刑。

3、解题报:答,回复;书,古代文体,书信。

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

任安,司马迁的朋友,这是司马迁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回信。

4、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思路《报任安书》原文较长,选作课文时作了删节。

原文开头述对方来信之意和回信迟的原因,为保持课文的相对完整性,仅删去说明回信迟的原因这一部分。

以下先说自己是“刑余之人”,“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闒茸之中”,因而不具备“推贤进士”的资格,婉言谢绝任安的要求,然后详述因为替李陵说情而获罪的经过。

这部分其实是下文的铺垫,因为过长,只好删去。

课文节选信的下半部分,就是为了突出“悲而发愤”“自陈己志”这个主题。

三、疏通字音、字义,翻译原文1.字词句疏通1)字音曩(nǎng)阙(quē)然槛(jiàn)缧(léi)绁(xiè)婢(bì)妾倜(tì)傥(tǎng)厥(jué)膑(bìn)愠(yùn)色迥(jǐong)穴(xué)闺阁(gé)剌(là)谬(miǜ)(由学生标出字音后,请全班同学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古今异义词①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文采,古义:文章;今义: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独身孤立。

孤立,古义:孤单无助;今义:不能得到同情和资助。

③意气勤勤恳恳。

意气,古义:心意,情意;今义:意志和气概。

勤勤恳恳,古义:诚挚恳切。

今义:勤劳而踏实。

④念父母,顾妻子。

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2、翻译文章第一、第二自然段请学生起来翻译,老师指点。

翻译完一段请同学再次将译文读出来。

(可由全班同学一起读,或由女生读、男生读,方式多样)3、课后作业思考第三、四、五自然段应该如何翻译。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知识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二、翻译第三、四、五自然段。

1、通假字(请学生在注释中用横线划出通假字)①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摩,通“磨”;②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底,通“抵”;③思垂空文以自见。

见,通“现”,表现;④放失旧闻。

失,通“佚”,丢失;⑤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纪,通“记”,历史记录;⑥则仆偿前世之责。

责,通“债”。

2、古今异义词①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非常,古义:形容词,不同寻常;今义:副词,很,十分。

②下流多谤议。

下流,古义:处于卑贱的地位;今义:卑鄙龌龊。

③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发愤,古义:抒发愤懑;今义:决心努力。

④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口语,古义:说话;今义:说话时使用的语言。

3、判断句: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者,……也”表判断)《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也”表判断)4、省略句: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之”后省略介词“于”)5、被动句: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于”被动标志)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被拘禁)屈原放逐(被放逐)孙子膑脚(被膑脚)重为乡党所笑(表被动)6、介词结构后置:教以慎于接物(“于接物慎”)不表于后世也(于后世表)7、固定句式: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无乃……乎:恐怕……吧)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所以……者:……的原因)三、课后作业背诵第三自然段第三课时一、检查背诵:请同学背诵第三自然段。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完成了对《报任安书》的翻译,知道了这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文章是如何回复友人的。

三、整体感知第一段:向任安说明未能及时回信的原因;第二段:说明自己“隐忍苟活”是为了使自己的着述能够留传后世;第三段:列举为后世所传颂的古代“倜傥非常之人”的事迹;第四段:介绍《史记》的体例内容,说明自己着书的宗旨和意愿;第五段:书信结尾,再次倾诉自己愤懑的心情。

1、研习第1段:此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此段交待了全文的内容:复信是要为自己无法“推贤进士”“略陈固陋”。

2、研习第2段,找出司马迁在遭受奇耻大辱后之所以能“隐忍苟活”的原因?“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司马迁之所以忍受着屈辱活下来,陷于粪土般的污浊环境中而不肯死的原因,是因为《史记》没有完成。

3、研习第3段,作者列举了这么多古代圣贤着书立说的伟迹,主要目的是什么?司马迁热情歌颂了这些古代圣贤,他们虽然身处逆境,备受迫害,但并不因此而消沉,而是努力给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

作者以此作为对自己的激励,更加增强了他写《史记》的决心,同时也表现了司马迁坚强的意志、顽强奋斗的精神。

4、第3段采用什么手法来写有什么作用引用典故,采用铺排。

实际上构成了八个叠句的对仗,两两各自对偶,这样的语言不仅使文章显得冗长,更使读者欲悲欲叹,扼腕切齿。

这种富于变化的语言,有力地加强了文章感情的抒发和文气的表达,令人激荡不已。

5、研习第3、4段:两段文字上的联系是什么内容上似与“推贤进士”无关,为什么要这样写第3段写古代“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处困,退而着书,“思垂空文以自见”。

第4段写仿效古之贤人,“就极刑而无愠色”,着《史记》以“偿前辱之责”。

第3段的人物是第4段中自己的榜样和力量,两段共同交代了自己忍辱负重的原因。

这似与回复内容无关,实际上有着合理的逻辑关系:我们知道司马迁遭受到宫刑的耻辱,他之所以能“苟活”,是因为《史记》“草创未就”,“惜其不成”,所以才“就极刑而无愠色” ,他反复陈述自己忍辱负重,活下来的勇气就是着述《史记》,自然告诉了任安,我不能完成你的嘱托了!6、研习第5段:此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明确:此段在内容上又回到作者目前的悲惨处境上,描写自己“肠一日而九,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的无限痛苦和寂寞,从而回应第1段,结构十分严密。

小结:全文呈现出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借回答任安“推贤进士”数语,围绕一个“辱”字,诉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精神上难以形容的苦痛,表现了自己发愤着书、雪耻传名的顽强意志。

四、写作技巧分析提问:怎样理解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理至情切”的表现方法[解析] 1、“理至”:叙事议论条理清楚,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作者议论的基本路径是:①受辱——引决(士人应持的态度);②受辱——隐忍——完成伟大的事业(高尚的士人,如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等);③“我”(司马迁)受辱——学习前贤,选择隐忍——为了完成巨着《史记》。

从作者的议论基本路径上看,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对待受辱,引决不是唯一的处理方法,那要从生命的价值来认识,从“义”的深层意义去理解。

作者一方面说要学习前贤,有忍辱负重的精神;一方面说如果自己受辱就去死的话,则不能完成着述《史记》的任务,一个人死的窝窝囊囊,无所作为,就失去了人生的价值。

“重于泰山”这个道理讲得清楚明白,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不应该为“义”去死,而是从长远的意义上理解这个“义”的含义。

2、“情切”: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

全文情感真切,有时奔放激荡,豪情满怀;有时又回肠荡气,如泣如诉。

写自己选择忍受侮辱时说:“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这里表现了他受辱的痛苦,悲切郁闷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段写出他为了完成伟大的巨着《史记》,“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则又表现他豪迈激荡的情感。

第三段再一次回想自己受辱的痛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又好像看到他悲痛欲绝、如泣如诉的表情。

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表达十分流畅自然,文章情感忽而悲切,忽而豪壮,忽而又痛不欲生。

这正如后人评价这篇散文时说,它“如山之出云,如水之奔壑,千态万状,变化于自然,由其气之盛也”(清·方苞)。

五、课堂小结问:学习完了这篇课文,大家觉得司马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文中,司马迁以极为激愤的心情,申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无限痛苦,表现了他为实现可贵的理想而甘受凌辱、坚韧不屈的战斗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