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校园考勤管理系统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基于RFID技术的课堂考勤系统设计

基于RFID技术的课堂考勤系统设计
1.2RFID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一个典型的RFID系统由阅读器、应答器(RFID卡)和中央治理 操纵软件组成。阅读器是产生射频信号及高频能量来激活RFID卡片工作,并与卡片进行数据交换的设备。应答器(RFID卡)的核心是含有一定储备 容量的芯片,用于储备被识不物体的信息,它在接收并调制反射高频信号 时达到与阅读器相互识不和通信的目的。中央治理操纵软件要紧是收集阅 读器的信息,按照具体应用进行有关的数据处理。
本系统采纳了RFID技术,旨在于对学生进行考勤, 不仅提升了治理效 率,更增加了学生的出勤率。
一.RFID系统
1.1RFID技术的特点
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不,俗称电子标签。它是用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达到识不目的并交换数据的一项新技术。它要紧与当今数字化商务相适应,能够实现自动识不和
基于
RFID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基于RFID技术的课堂考勤系统设计
学院:运算机与通信学院 班级:物联网(1)班 姓名:李嘉诚 学号:11280110指导老师:薛建彬 日期:2014.1.16
名目
摘要3
引言3
RFID系统3
1.1RFID技术的特点3
1.2RFID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
1.3RFID系统的应用现状4
RFID系统分为有源和无源两类。有源RFID卡由电池提供能量,而无 源RFID卡不用电池,由接收到的阅读器发射的高频信号转换成直流来提供 工作能量。
无源RFID卡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处于“工作”状态,即进入阅读器的 辐射能量场,卡片上的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然后由能量处理电路中有关 的整流器件将射频检波、 整流转化为直流电压, 为RFID卡上的芯片提供工 作能量。芯片内部的调制器以一定的调制方式(幅移键控) ,将芯片内部的 信息进行调制,然后通过天线发射出去。阅读器的接收天线接收并识不出调 制信息后,按约定的解调方式进行解调,然后把解调的信息通过有关的接 口(RS2232)传送到主机的中央治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基于rfid的考勤系统课程设计

基于rfid的考勤系统课程设计

基于rfid的考勤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掌握其工作流程和应用场景。

2. 学生了解基于RFID的考勤系统的设计理念,掌握系统的硬件选择、软件编程及数据处理方法。

3. 学生掌握运用RFID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及应用的能力,并能够解决实际考勤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基于RFID的考勤系统的搭建,包括硬件连接、软件编程和系统调试。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考勤中的问题,如数据冲突、误识别等。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项目实践,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RFID技术,培养对物联网技术的兴趣,增强对新技术的探索精神。

2. 学生在项目实践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课程,结合实际应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需采用项目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其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品格。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RFID技术原理:介绍RFID系统的组成、工作频率、数据传输方式等。

- RFID应用场景:分析RFID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如物流、零售、医疗等。

- 考勤系统设计理念:阐述基于RFID的考勤系统的设计思路和优势。

2. 实践操作:- 硬件设备:学习RFID读卡器、标签、天线等硬件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 软件编程:掌握基于RFID的考勤系统的软件开发,如编程语言、数据接口等。

- 系统调试:学习如何进行系统调试,解决硬件、软件方面的问题。

RFID校园考勤管理系统

RFID校园考勤管理系统

RFID智能仓库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报告书设计名称:RFID校园考勤管理系统课程名称:物联网系统集成目录开发背景 (4)2.系统结构 (4)3.系统软件设计 (6)4.小结 (8)一、前言1.物联网的概念及体系结构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标签、红外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各种物体接入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互联网是将计算机连接起来,形成网络,从而实现人与人的信息交互,而物联网是利用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通信技术,将任意时间、地点的一切事物连接到互联网中,以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达到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互联与信息共享及信息交互。

物联网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4]。

在所有需要的物体上装置EPC电子产品编码、海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等,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扫描或传感技术捕获信息,并将此实时信息,通过各种有线或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并在相应的网络数据处理中心进行信息共享、信息交互或信息智能处理,然后将已处理的的信息通过物联网传播,实现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

物联网将传感技术和人工智能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技术,从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领域、不同用户的各种需求。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可分为4个层次:1)感知层物联网对物理世界各种信息的全面感知,通过EPC、RFID、传感器、阅读器、智能机器人等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实现“物”的识别,感知技术是物联网的最底层技术,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2)网络层把感知层感知到的信息通过互联网、有线/无线通信网等网络,实时、准确、安全可靠地进行传送。

目前互联网、通信网等技术较成熟,基本能够满足物联网的数据传输。

3)处理层将网络层收集到的信息传送到数据处理中心,通过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进行信息存储、数据处理,以实现各种智能计算、信息的共享、交互及实时发布;4)应用层将处理层得到的信息施效于物理世界。

rfid考勤课程设计

rfid考勤课程设计

rfid考勤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RFID(无线射频识别)考勤系统的基本原理、工作流程和实际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知识目标:理解RFID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特点;掌握RFID考勤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2.技能目标:学会使用RFID考勤设备进行日常考勤操作;能够对RFID考勤系统进行简单的故障排查和维护。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新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运用新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RFID技术概述:介绍RFID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特点,让学生对RFID技术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RFID考勤系统组成:讲解RFID考勤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RFID标签、读写器、天线和考勤软件等。

3.RFID考勤系统工作原理:详细介绍RFID考勤系统的工作流程,让学生了解考勤系统是如何运作的。

4.RFID考勤设备使用:教授学生如何使用RFID考勤设备进行日常考勤操作,包括员工打卡、数据查询等。

5.RFID考勤系统维护与故障排查:讲解如何对RFID考勤系统进行维护和故障排查,以保证考勤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讲解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考勤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RFID考勤系统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RFID考勤设备,加深对考勤系统的理解。

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RFID技术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RFID的课课程设计

RFID的课课程设计

RFID的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掌握RFID系统的基本构成和操作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RFID系统的构成和操作方法,了解RFID技术的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RFID技术进行信息识别、数据读取和设备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关注和认识,增强学生对RFID技术的应用和创新的兴趣,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RFID系统的构成和操作方法、RFID技术的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

1.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频率分类、标签和读取器的组成等。

2.RFID系统的构成和操作方法:介绍RFID系统的基本构成,包括标签、读取器、天线和数据处理系统,以及RFID系统的操作流程。

3.RFID技术的应用领域:介绍RFID技术在物流、零售、制造、交通、医疗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

4.RFID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RFID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技术的创新、标准化和产业化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和掌握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RFID技术的实际应用和创新前景。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RFID应用案例,使学生了解RFID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效果。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RFID设备,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RFID技术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rfid考勤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rfid考勤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rfid考勤管理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工作流程和应用场景。

2. 学会使用RFID考勤管理系统,并能解释其数据传输和处理过程。

3. 了解RFID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及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操作RFID考勤管理系统,完成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考勤管理系统的搭建和优化。

3. 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使其能够针对不同场景提出RFID技术的改进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联网技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未知、自主学习的精神。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使其学会在合作中沟通、分享和承担责任。

3. 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使其在应用RFID技术时能够遵循道德规范,保护他人隐私。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RFID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目标既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又强调技能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运用RFID技术,为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RFID技术基础知识:包括RFID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频率分类及应用领域。

- 教材章节:第三章“无线通信技术”中的第三节“RFID技术及其应用”2. RFID考勤管理系统组成与功能:介绍系统硬件(如标签、读写器、天线等)和软件(如数据库、管理系统等)的构成及作用。

- 教材章节:第四章“物联网应用案例”中的第二节“RFID考勤管理系统”3. RFID考勤管理系统的操作与维护:讲解系统操作流程、故障排除及日常维护方法。

- 教材章节:第五章“物联网项目管理与维护”中的第四节“RFID系统的运行与维护”4.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RFID考勤管理系统的搭建、调试和优化,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rfid学生考勤系统课程设计

rfid学生考勤系统课程设计

rfid学生考勤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

2.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RFID学生考勤系统的组成、工作流程及其在校园管理中的作用。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电子标签、读写器等知识,分析并解释RFID技术在学生考勤中的应用优势。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编程软件和硬件设备,设计并搭建一个简易的RFID学生考勤系统。

2.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对RFID设备进行配置、调试和故障排除的方法。

3. 学生能够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对考勤数据进行分析,为校园管理提供优化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2.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项目任务,培养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了解并认识到科技在校园管理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课程,旨在通过RFID学生考勤系统项目的设计与实施,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已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设定的具体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RFID技术原理:介绍RFID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其分类。

- RFID应用场景:分析RFID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重点关注校园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 学生考勤系统:讲解RFID学生考勤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其在校园管理中的作用。

2. 实践操作:- 硬件设备认识:学习并了解RFID硬件设备,包括电子标签、读写器、天线等。

- 系统设计与搭建:指导学生运用编程软件和硬件设备,设计并搭建一个简易的RFID学生考勤系统。

- 系统调试与优化:教授学生如何对RFID设备进行配置、调试,以及如何对考勤系统进行故障排除和优化。

基于rfid家校通系统课程设计

基于rfid家校通系统课程设计

基于rfid家校通系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RFID家校通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结构、工作流程及其在现代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理解RFID技术的基本概念,认识RFID家校通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组成部分,掌握系统的基本配置和维护方法,并能够分析解决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1.了解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2.掌握RFID家校通系统的硬件组成(如读写器、标签、天线等)和软件系统。

3.了解RFID家校通系统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场景。

4.能够配置RFID家校通系统的基本参数。

5.能够对RFID设备进行基本的故障排查和维护。

6.能够运用RFID家校通系统进行学生考勤、作业发布等教育管理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新兴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科技奥秘的热情。

2.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对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增强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RFID家校通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流程及其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RFID技术概述–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RFID技术的分类和应用2.第二章:RFID家校通系统硬件组成–读写器、标签、天线等硬件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功能3.第三章:RFID家校通系统软件组成–系统软件的架构和功能–数据库设计与管理4.第四章:RFID家校通系统应用案例–学生考勤管理–作业发布与回收–学生成绩管理5.第五章:RFID家校通系统维护与故障排查–系统维护的基本方法–常见故障的排查与处理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和应用案例,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RFID家校通系统在教育管理中的具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配置和维护RFID家校通系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智慧校园中基于RFID的考勤管理系统设计

智慧校园中基于RFID的考勤管理系统设计

智慧校园中基于RFID的考勤管理系统设计智慧校园在当今时代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代表了校园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趋势,也是中国目前学校环境建设的一个必然趋势。

在智慧校园的建设中,基于RFID射频技术的考勤管理系统越来越受到校园管理者和学生家长的欢迎。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智慧校园中基于RFID的考勤管理系统设计。

1. RFID技术及其原理RFID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无线电通信技术,由读写器(RFID Reader)和电子标签(RFID Tag)两部分组成。

RFID标签内置一个集成电路芯片和一根天线,它可以通过无线电波实现物品信息的自动识别、记录、存储和传输。

RFID技术主要依据电磁感应实现,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可以通过射频(Radio Frequency)信号进行互相通信。

2. RFID的在考勤管理中的应用在考勤管理中,RFID技术主要用于学生考勤信息的自动记录和发布。

根据学生所持有的RFID标签,读写器可以实现学生的身份和考勤信息的自动记录。

由于RFID标签可以直接粘贴在一种可穿戴的手环上,学生们可以通过佩戴手环的方式方便快捷地完成考勤记录,也不需要担心会丢失手环。

3.考勤管理系统结构及其实现原理考勤管理系统主要由读写器、电子标签和计算机组成。

读写器主要负责对RFID标签进行读取,电子标签主要储存学生的身份和考勤信息,计算机主要处理存储的数据,并提供一个应用程序来支持学生和教师的考勤管理。

当学生进入考勤范围时,读写器会通过射频信号读取电子标签信息并发送到计算机上进行处理。

4.考勤管理系统优势与传统的考勤管理方式相比,RFID的考勤管理方式具有以下优势:(1)安全性高:与传统的考勤卡相比,RFID标签具有更加安全的加密算法,避免了伪造和破解的风险。

(2)操作简单:学生只需佩戴RFID标签就可以完成考勤记录,无需刷卡,仅需在考勤区域内佩戴标签即可。

(3)准确性高:由于采用了自动化技术,可以大大减少考勤人数统计的出错率,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基于RFID技术高校学生考勤管理方案

基于RFID技术高校学生考勤管理方案

[ewo s R I;uetm ngm niom tn yt ; tnac aae et cnl y K y r ] F s dn aae et frao s m aedne ngm nt ho g d Dt s n i s e t m e o
O .பைடு நூலகம் 言
随着 我 国 高 等教 育 规 模 的快 速 发 展 与壮 大 , 高 等 院 校 在 学 生 考 勤 管理 工 作 中的新 技 术 、 措 施 也如 雨 后春 笋 般 的 蓬 新 勃 发 展起 来 , 立 与 完善 符 合 现代 高等 教 育规 律 的大 学 管 理 建
o es ri es lma a e n,h td n l s ld v lp n e d .ts h e e i c o l o n tt ed v l m n a dtc n lg fh ev e o t ef n g me tte s e t ef ef e eo me t e s Iite n w p r ds h o c n o i e eo e t n h o y t c f h u s , n o av p e o srn c o le h o g a e n u p r t g h o tc n l yb s ds p ot o s o a .
体 系 就成 为建 设 高水 平大 学 的重 要技 术保 证 之一 。通 过管 理 信 息 化 实 现 管 理 现 代化 ; 过管 理 现 代 化 带 动 管理 科学 化 ; 通
自动 识别 目标 对象 并 获取 相 关数据 , 别工 作 无须 人工 干预 , 识
可 应 用于 各 种各 样 的外 界环 境 。追 溯 其 发展 历 史 , 元 前 中 公
B s d o FD T cn l y U i ri td n ’ t n a c n g me tP n a e n R I e h o g n e t Su e t At d ne Ma a e n l o v sy s e a

rfid系统课程设计

rfid系统课程设计

rfid系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RFID(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和工作流程,掌握RFID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关键特性。

具体目标如下:1.描述RFID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标签、读写器和天线。

2.解释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包括发射、接收和解码过程。

3.列举RFID技术的应用领域,如物流、交通、医疗等。

4.分析RFID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

5.能够使用RFID设备进行数据的读取和写入。

6.能够分析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RFID解决方案。

7.能够对RFID系统进行简单的故障排查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新技术的敏感性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RFID技术的兴趣。

2.使学生认识到RFID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潜在价值。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章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RFID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和工作流程,以及RFID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关键特性。

具体安排如下:1.RFID系统的基本原理:介绍RFID技术的起源和发展,解释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关键技术。

2.RFID系统的组成:讲解RFID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标签、读写器和天线,并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加深理解。

3.RFID系统的工作流程:详细介绍RFID系统的工作流程,包括发射、接收和解码过程,并通过动画或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

4.RFID技术的应用领域:列举RFID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如物流、交通、医疗等,并分析其优势和局限性。

5.RFID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RFID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RFID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章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组成和工作流程,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讨论RFID技术的应用领域和优势,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实际问题。

基于RFID的高校学生考勤系统的设计

基于RFID的高校学生考勤系统的设计

基于RFID的高校学生考勤系统的设计文章为方便高校教师的课堂考勤和教务人员对学生的管理,设计了高校学生考勤系统。

该系统的硬件部分利用RFID技术与Zigbee技术相结合,实现学生信息采集与传输。

实践证明,该系统可减少教师的工作量,节省时间,可方便教务人员对学生出勤情况的管理、监督。

标签:RFID系统;研究分析;重要性1 引言现在大学中普遍存在的缺勤,迟到、早退的现象,教师对学生的考勤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大学的学生考勤工作主要都由任课教师完全承担,在上课前或课后花时间进行全班的点名,记录学生的出勤情况,到期末计算学生的平时成绩。

另外学校教务处为了管理学生也要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

鉴于以上原因,开发了一套自动化课堂考勤系统非常重要了。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一种非接触式的,能双向传输的通信技术。

它可以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随着物联网的发展,RFID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了。

本文提出基于RFID技术和Zigbee技术设计学生考勤系统。

2 系统的设计2.1 系统架构学生课堂考勤系统是集成了RFID技术、Zigbee技术和计算机管理于一体的现代化考勤管理系统。

只需要学生上课携带普通银行卡大小的RFID学生卡(校园卡),通过RFID阅读器对RFID学生卡进行读卡,读卡后的数据经由ZigBee 无线传感器网路传输给服务器,在服务器中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考勤结果并存储。

学生、任课教师或教务管理人员可通过浏览器查询两查询考勤结果,教师和教务人员可以打印成报表,实现考勤自动化。

2.2 硬件设计考勤系统的硬件部分主要由无源标签、读卡器、Zigbee节点(协调器、终端)和服务器组成。

具体如图1所示。

当读卡器读以学生的校园卡后,通过Zigbee 网络将数据传到学校的服务器,服务上安装了考勤管理系统的软件,可以对采集的学生校园卡信息处理,自动记载学生的刷卡时间。

基于rfid的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基于rfid的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基于rfid的管理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RFID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2. 使学生了解基于RFID的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如标签、读写器、数据管理系统等。

3. 帮助学生掌握基于RFID的管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与局限。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RFID技术设计简单的管理系统,提高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优化基于RFID的管理系统,提高系统性能。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课程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RFID技术及其应用场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认识到科技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技发展应服务于社会、造福人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学科选修课程,旨在通过RFID技术教学,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他们在认知水平、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方面具备一定基础。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使学生在完成课程项目的过程中,达到课程目标。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这些具体学习成果展开。

二、教学内容1. 引言:介绍RFID技术的基本概念,引出其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信息技术》第十章“自动识别技术”第一节“RFID技术简介”。

2. 理论知识:a. RFID技术原理:讲解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标签、读写器、天线、数据管理系统等组成部分。

b. RFID应用领域:介绍RFID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重点讲解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案例。

教材章节:《信息技术》第十章“自动识别技术”第二节“RFID技术的应用”。

3. 实践操作:a. RFID设备认识:让学生亲自操作RFID设备,了解其功能和操作方法。

b. 设计基于RFID的管理系统:学生分组设计简单管理系统,如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等。

rfid教案

rfid教案

rfid教案RFID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2.掌握RFID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3.学习RFID技术的应用案例和未来发展趋势。

4.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2.RFID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三、教学难点1.RFID技术的应用案例和未来发展趋势。

2.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段视频或图片的介绍,激发学生对RFID技术的兴趣。

2.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包括RFID标签、RFID读写器和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等。

3.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具体的应用案例,如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和食品安全等,让学生了解RFID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讨论互动(15分钟)在学生中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RFID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5.创新实践(2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问题,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RFID技术的创新应用方案。

6.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RFID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创新实践,评价学生对RFID技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拓展可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相关的RFID技术应用场景,加深对RFID技术的理解和认识。

七、教学资源1.视频或图片资料介绍RFID技术。

2.相关案例分析资料。

3.小组讨论和创新实践的相关资料。

八、教学环节设计的理由通过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知识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通过讨论互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创新实践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通过总结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展望。

rfid校园卡课程设计

rfid校园卡课程设计

rfid校园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RFID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应用场景;2. 学生掌握RFID校园卡的基本组成、功能及其在校园生活中的应用;3. 学生了解RFID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地位和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操作RFID校园卡进行基本的读写操作;2. 学生能够运用RFID技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校园消费、门禁等;3. 学生具备分析RFID技术在校园中的应用案例,并提出优化方案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RFID技术及其应用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精神;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使其在合作中共同进步;3. 增强学生对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认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课程针对中学生设计,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掌握RFID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其在物联网领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热爱科技、服务社会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RFID技术基础理论:- RFID概念、原理、分类及其应用场景;- RFID系统组成、工作流程、关键技术。

2. RFID校园卡介绍:- 校园卡的组成、功能、应用领域;- 校园卡在校园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案例。

3. RFID技术操作与实践:- RFID读写器的使用方法;- RFID校园卡的读写操作、数据解析;- 学生分组实践,操作RFID校园卡进行模拟消费、门禁等场景。

4. RFID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 RFID技术在智慧校园、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分析RFID技术在物联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5. 创新思维与案例分析:- 鼓励学生提出RFID校园卡的创新应用方案;- 分析现有RFID应用案例,探讨优化策略。

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编排,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RFID技术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rfid考勤课程设计

rfid考勤课程设计

rfid考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RFID技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其在考勤系统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RFID考勤系统的组成部分,如标签、读写器、天线和后端处理系统。

3. 学生能够了解RFID考勤系统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及其优势。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设计简单的RFID考勤系统。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熟练使用RFID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3. 学生能够运用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共同完成RFID考勤系统的搭建和测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科技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培养对信息科技的兴趣和爱好。

2.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学生能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分享经验,培养集体荣誉感。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在掌握RFID技术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为未来进一步学习信息科技领域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引入RFID技术概念:讲解RFID的定义、发展历程及其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地位。

-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2. RFID工作原理:阐述RFID系统中的标签、读写器、天线和后端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

-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3. RFID考勤系统组成与应用:介绍RFID考勤系统的组成部分、应用场景及其优势。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4. RFID设备操作与维护:教授RFID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维护技巧和注意事项。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5.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RFID考勤系统的搭建和测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 教材章节:第三章6.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RFID考勤系统的应用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 教材章节:第四章7. 小组讨论与报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rfid简单课程设计

rfid简单课程设计

rfid简单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RFID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工作原理和分类;2. 学会分析RFID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了解其优势和局限性;3. 掌握RFID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了解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RFID技术设计简单的应用系统,解决实际问题;2. 学会使用相关软件和工具进行RFID系统的仿真和测试;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RFID技术及其应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2. 增强学生对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信心,培养民族自豪感;3. 引导学生关注RFID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在掌握RFID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学生和教师能够清晰地了解课程的预期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RFID基本概念:介绍RFID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

2. RFID工作原理:讲解RFID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标签、读写器和天线等组成部分的功能;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

3. RFID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分析RFID在物流、制造、医疗等行业的应用案例;教材章节:第二章。

4. RFID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详细介绍RFID系统的各部分功能、性能指标及选型方法;教材章节:第三章。

5. RFID应用系统设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RFID应用系统;教材章节:第四章。

6. RFID系统仿真与测试:教授学生使用相关软件和工具进行RFID系统的仿真和测试;教材章节:第五章。

7. 实践项目: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完成实际的RFID应用项目;教材章节:第六章。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本课程共计16课时,教学内容按照以上顺序进行,每部分内容分配2课时。

基于RFID技术的课堂考勤系统设计

基于RFID技术的课堂考勤系统设计

基于RFID技术的课堂考勤系统设计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RFID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教育领域。

基于RFID技术的课堂考勤系统是一种集自动化、高效性、智能化于一体的考勤系统。

本文将介绍基于RFID技术的课堂考勤系统设计的原理、功能、优势和实现过程。

一、基于RFID技术的课堂考勤系统原理基于RFID技术的课堂考勤系统以RFID标签为基础,通过RFID读写器识别RFID标签的ID号,完成学生考勤、识别和管理。

该系统具有高效性、准确性、智能化等特点,并且可以大大减少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基于RFID技术的课堂考勤系统功能1、实现学生的快速考勤:当学生进入教室后,系统会自动读取学生的RFID标签ID号,并且将学生信息写入考勤系统,提高了考勤的准确率和效率。

2、实现学生管理: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ID号,自动记录学生考勤情况,并且生成学生考勤报表,方便教师进行学生管理和考勤工作。

3、实现教室自动管理:系统可以自动记录教室使用情况,以及学生离开和进入教室的时间,可以帮助学校和教师进行教室管理和维护。

4、实现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可以记录课程的使用情况,如使用时间、人数等,方便学校管理员进行教学资源管理。

三、基于RFID技术的课堂考勤系统的优势1、准确率高:基于RFID技术的课堂考勤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学生的ID号,并且记录学生考勤情况,大大提高了考勤的准确率。

2、效率高:基于RFID技术的课堂考勤系统可以自动完成学生考勤、识别和管理等工作,提高了考勤的效率,减少了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3、可靠性强:RFID技术具有防冲撞、互不干扰等优势,能够保证考勤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安全性高:RFID技术的课堂考勤系统可以设置教师和学生不同的权限,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私密性。

四、基于RFID技术的课堂考勤系统实现过程1、制定考勤系统设计方案:需要考虑课堂中使用的电子设备、网络等的具体需求,将系统的设计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确定系统的具体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报告书
设计名称:RFID校园考勤管理系统
课程名称:物联网系统集成
目录
一、前言 (1)
1.物联网的概念及体系结构 (1)
2.物联网数据处理流程: (2)
3.智慧校园考勤系统 (3)
二、系统概述 (3)
三、总体方案设计 (4)
1.进出门管理 (4)
2.会议管理 (4)
3.实时智能警示 (4)
4.统计分析 (4)
5.安全管理 (5)
四、分块报告——统计分析 (5)
1.开发背景 (4)
2.系统结构 (4)
3.系统软件设计 (6)
4.小结 (8)
一、前言
1.物联网的概念及体系结构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标签、红外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各种物体接入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互联网是将计算机连接起来,形成网络,从而实现人与人的信息交互,而物联网是利用RFID 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通信技术,将任意时间、地点的一切事物连接到互联网中,以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达到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互联与信息共享及信息交互。

物联网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4]。

在所有需要的物体上装置EPC 电子产品编码、海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等,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扫描或传感技术捕获信息,并将此实时信息,通过各种有线或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并在相应的网络数据处理中心进行信息共享、信息交互或信息智能处理,然后将已处理的的信息通过物联网传播,实现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

物联网将传感技术和人工智能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技术,从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领域、不同用户的各种需求。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可分为4 个层次:
1)感知层物联网对物理世界各种信息的全面感知,通过EPC、RFID、传感器、阅读器、智能机器人等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实现“物”的识别,感知技术是物联网的最底层技术,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
2)网络层把感知层感知到的信息通过互联网、有线/无线通信网等网络,实时、准确、安全可靠地进行传送。

目前互联网、通信网等技术较成熟,基本能够满足物联网的数据传输。

3)处理层将网络层收集到的信息传送到数据处理中心,通过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进行信息存储、数据处理,以实现各种智能计算、信息的共享、交互及实时发布;
4)应用层将处理层得到的信息施效于物理世界。

实现跨行业、跨系统之间的应
用。

其系统结构如下图
2.物联网数据处理流程:
3.智慧校园考勤系统
智慧校园是把EPC、RFID、各种传感器装配到教室、食堂、实验室、图书馆、浴室等各种设施里,通过智慧校园系统平台链接到一起,形成物联网,将各种信息融入学校的各个应用领域进行互联与协作,达到“智慧管理”校园的人与物。

二、系统概述
应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实现校园门禁及会议考勤的智能自动化及教学管理的现代化,对新的网络信息技术和远距离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一个高度集中和综合运用。

利用远距离非接触式传感,使学生不用刷卡,RFID读写器自动读取标签,系统接收并处理这些信息,简单方便可控,稳定快速,为校园的的管理提供可依据的准确信息。

管制学生的行踪和出勤等情况,保证了学生的安全和纪律管理,真正的实现信息化现代校园。

三、总体方案设计
1.进出门管理
对学校大门及宿舍楼等关键进出口进行门禁管理,并实时记录所有持卡老师、学生和访客等经过学校各个门口的情况,无卡人员不能通过。

2.会议管理
会前在系统中设定会议相关信息、会议室、参会人员和会议文件等,给与会人自动发送会议通知;会议中可自动记录进出会场的配卡人员,实现智能化会议考勤。

3.实时智能警示
根据系统中预设的管理规则,一旦感应出异常情况,系统可立即以警示铃、提示窗、短信等形式进行警示。

4.统计分析
对报警、会议、考勤使用情况等所有数据进行图表文的统计分析,帮助用户全面了解各项工作的管理运作情况,辅助用户日常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5.安全管理
提供多级权限控制,灵活区分不同用户的管理权限,分别执行不同操作,并动态记录系统运行日志;在系统操作上,上一级权限者比下一级拥有绝对的优先操作权。

四、分块报告——统计分析
1.开发背景
对报警、会议、考勤使用情况等所有数据进行图表文的统计分析,
帮助用户全面了解各项工作的管理运作情况,辅助用户日常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

在整个信息处理系统中“实施数据接收、处理与记录系统”是进行
信息处理的基础,它通过局域网接收来自生产现场的实时数据,对
数据进行必要的分析性和前妻处理,将所需数据记录在远程服务器
相应的数据库中,并实施完成对数据库的维护,以便信息处理的其
他子系统能通过数据库实现查询和统计等功能。

2.系统结构
采用一套数据采集、监测和控制系统,它采用的是上、下位机控制的结构。

下位机由多台现场数据采集设备PCM和PLC组成。

PCM 和PLC各自连接成现场总线网络,完成对不同现场实时数据的采集和传送。

上位机由若干台PC机、仿真终端和图形工作站组成其中两台V AX机一方面通过现场总线网络与各个PCM站点相连完成数据通信,另一方面通过DECnet网络挂接多个上位机,将现场数据以图形、表格、曲线等方式在终端或工作站上显示,供校师生及家长实时了解学校及学生的情况。

由于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的不同,现场数据无法直接与学校的管理网络(采用TCP/IP协议)相连,使得数据无法在全校范围内共享,所以需将现场总线网络中的有关信息提供给管理网络。

“PC”机实现这一要求,它将接收到的数据经过处理后写入服务器的数
据库中,而校师生可在其它的“PC”机上通过局域网查看。

本系统需要接收的输入数据从逻辑上分为两类:
(1)来自PCM的数据
(2)来自可编程控制器PLC的数据
客户机通过局域网与可编程控制器(PLC)建立连接,采用动态数据交换DDE的方式与PLC进行通信。

3.系统软件设计
(1)软件开发平台
选择Inprise公司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Delphi和Microsoft公司的SQL Server。

满足对数据库的基本要求——具有客户/服务器结构,能有效地支持多个客户机通过网络对数据库的访问,具有易用性和易维护性。

(2)多线程设计
线程是Windows操作系统中很重要的基本概念。

同一个进程的多个线程,可以共享进程的软硬件资源而独立地运行,它是程序运行的最基本单位。

本系统由于通过串行口和网络传送来的数据具有时间不确定性,所以设计程序必须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保证数据的可靠接收与处理。

为此,我们采用多线程的编程方法,每个线程负责对不同来源的接收、分析、处理或记录的各个功能要求。

这样能及时地响应外部事件,又不至于占用过多的CPU时间。

在本系统中采用的方法是:一个线程通过设置事件标志SetEvent通过其它线程,而其它线程通过调用WaitFor方法等待事件的发生,这样就实现了线程之间的同步控制。

(3)动态数据交换DDE
动态数据交换DDE是Windows环境下应用程序之间共享信息的简便方法。

它可以传送数据或控制命令,实现两个或多个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的动态交换。

DDE共有三层会话协议:
1)应用程序:用于建立会话的通道,由客户端唤醒服务器端。

在本系统,应用程序指的是在上位机上运行的数据通信程
序RSLinx.exe,以及在客户机上运行的应用程序。

2)会话主题:是服务器端所能识别的数据单元,通常是一个文件名。

3)会话项目:是所要连接数据的一部分,作为服务器端的一个可维护数据的项目。

(4)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接收到串行口数据后,不能讲数据直接写入数据库,而必
须做大量的数据分析与处理工作。

在发送数据时,一行数据
往往分成多次传送,因此,一次接收只能得到一行数据中的
一部分,两个串行口的接收程序必须呢个准确地判断出一个
数据帧的起始位置,将以后接收到的各缓冲区数据拼接成完
整的数据行或数据报表。

由于数据的来源不同,报表的格式
也各不相同,因此,程序必须能正确地识别是哪种类型的数
据。

得到完整的数据行或数据报表后,还应按照各自的格式
对其中的数据格式进行分离,验证数据的有效性,进行必要
的数据格式转换,再雪茹服务器。

(5)数据的记录与维护
在设计数据库时,根据数据的来源不同,分别建立不同的
拟量表。

在收到现场数据并进行必要的识别、验证和转换后,
将它们写入对应的数据库表中。

这样易于以后对数据的后期
访问。

为了即能满足管理信息系统对数据的需求,又不能使
表过于庞大以免影响对表的实时访问速度,必须根据用户的
实际需要定时地储存数据;同时动态地对表进行维护,使表
保持适当的大小,它储存的内容总是最近一段时期的最新数
据。

4.小结
对实时数据的接收、处理和记录,是实现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

由于数据产生的多样性、随机性和突发性,需要对设计方案研究仔细。

在实现过程中遇到像通信可靠性、突发性数据处理包括实时范根网络数据库、计算机响应速度之间的协调等,有些可以事先预料得到的。

这个数据分析系统能让校师生更高效地进行管理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