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控制网络》PPT课件
合集下载
工业控制系统网络架构介绍.ppt
工业控制网络最底层的是 现场总线控制网络,包含现场 控制层和现场设备层,是自动 化系统与现场设备相连的唯一 网络,是整个控制系统的关键 环节。
过程控制与监控网络
现场总线控制网络的上 一层是过程控制与监控网络层, 这一层包含生产管理层和过程 监控层。
企业办公网络
最上面一层是企业网络层, 即图中的企业资源层,负责公司 日常的商业计划和物流管理、工 程系统等,主要涉及企业应用资 源,如企业资源配置ERP、 生 产制造执行系统MES和办公自 动化OA等与企业运营息息相关 的系统,通常由各种功能的计算 机构成。谢谢工业控制系统网络架构介绍
通常将工业控制网络定义为以具有通信能力的传感器、 执行器、测控仪表作为网络节点、以现场总线或以太网等作 为通信介质,连接成开放式、数字化、多节点通信,从而完 成测量控制任务的网络。
工业控制系统网络架构介绍
工业控制系统网络架构介绍
工业控制系统网络架构介绍
现场总线控制网络
过程控制与监控网络
现场总线控制网络的上 一层是过程控制与监控网络层, 这一层包含生产管理层和过程 监控层。
企业办公网络
最上面一层是企业网络层, 即图中的企业资源层,负责公司 日常的商业计划和物流管理、工 程系统等,主要涉及企业应用资 源,如企业资源配置ERP、 生 产制造执行系统MES和办公自 动化OA等与企业运营息息相关 的系统,通常由各种功能的计算 机构成。谢谢工业控制系统网络架构介绍
通常将工业控制网络定义为以具有通信能力的传感器、 执行器、测控仪表作为网络节点、以现场总线或以太网等作 为通信介质,连接成开放式、数字化、多节点通信,从而完 成测量控制任务的网络。
工业控制系统网络架构介绍
工业控制系统网络架构介绍
工业控制系统网络架构介绍
现场总线控制网络
最新第三章工业控制网络经典课件
网到底的网络结构。在工业应用中使用以太网,符合
自动化系统的网络结构扁平化的必然趋势。
第3章 工业控制网络的基本构成
以太网全面应用于工业控制网络中, 还需要解决以下的关键技术问题:
1、以太网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2、必须在以太网技术和TCP/IP技术的基础上
做进一步的工作 ;
3、联结部件的进一步标准化; 4、以太网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的进一步提高
3.2
3.2.1
典型的工业企业网
工业企业网的体系结构
1.工业企业网的功能体系结构
2.信息网络与控制网络互连的意义及逻辑结构
第3章 工业控制网络的基本构成
3.2.2 建立工业企业网的策略
3-4
通过互连构建一体化的企业网
第3章 工业控制网络的基本构成
3.2.2 建立工业企业网的策略
3-5
通过控制网络构建一体化的企业网
第3章 工业控制网络的基本构成
2.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
3-14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与传统控制系统结构的比较
第3章 工业控制网络的基本构成
3.现场总线系统的特点:
(1)系统的开放性 (2)互可操作性与互用性
(3)现场设备的智能化与功能自治性
(4)系统结构的高度分散性
(5)对现场环境的适应性
第3章 工业控制网络的基本构成
的4个层次
第3章 工业控制网络的基本构成
DCS的特点:
1、松耦合的多处理机系统,可实现硬件积木化。
2、软件模块化。
3、控制系统用组态方法生成。
4、通信网络的应用。
5、可靠性高。
第3章 工业控制网络的基本构成
3.3.2 现场总线
1.现场总线的定义: 现场总线是一种互联现场自动化 设备及其控制系统的双向串行数字通信协议。也就是 说,现场总线是控制系统中底层的通信网络,具有双 向数字传输功能,在控制系统中允许智能现场装置全 数字化、多变量、双向、多节点,并通过一条物理媒 体互相交换信息。现场总线的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组 织(ISO)的开放系统互联(OSI)模型,而不同的现 场总线的结构又不尽相同。
工业控制网络
☞下图为一个DCS的典型体系结构。按照DCS各组成 部分的功能分布,所有设备分别处于四个不同的层 次,自下而上分别是:现场控制级、过程控制级、 过程管理级和经营管理级。与这四层结构相对应的 四层局部网络分别是现场网络 (Field Network , Fnet)、控制网络 (Control Network,Cnet)、监控网 络 (Supervision Network , Snet) 和 管 理 网 络 (Management Network,Mnet)。
工业控制网络的特点分析 1.集散控制系统
A/D 转换
变送器
计 算 机
D/A 转换
/执行器 被
控
检测/执
对 象
行元件
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结构
工业控制网络的特点分析 1.集散控制系统
工作站
控制单元(控制) …
控制室 现场
集散控制系统结构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
集散控制系统
CRT 操作站
临控计算机
数据采集单元 (DAU)
• DCS自问世以来,发展异常 迅速,几经更新换代,技术 性能日臻完善,并以其技术 先进、性能可靠、构成灵活 、操作简便和价格合理的特 点,赢得了广大用户,已被 广泛应用于是有、化工、电 力、冶金和轻工等工业领域
集散控系统的体系结构
☞集散控制系统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其结构不 断更新。随着 DCS 开放性的增强,其层次化 的体系结构特征更加显著,充分体现了DCS集 中管理、分散控制的设计思想。DCS是纵向分 层、横向分散的大型综合控制系统,它以多层 局部网络为依托,将分布在整个企业范围内的 各种控制设备和数据处理设备连接在一起,实 现各部分的信息共享和协调工作,共同完成各 种控制、管理及决策任务。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培训讲义PPT课件( 41页)
application software is written independently from the type of controller
OperatorIT
Historian (Information
Manager)
the drivers still exist, but the clients do not see them anymore
•系统的分散性 •系统的开放性 •产品的互操作性 •环境的适应性 •使用的经济性 •维护的简易性 •系统的可靠性
几种有影响的现场总线
(1)CAN总线
CAN是德国Bosch公司从20世纪80年代初为解决现代汽车中众多的控制与测试仪器之间 的数据交换而开发的一种串行数据通信协议。
(2)LonWorks控制网络和Lon总线
操作站 高速数据通道
监控机
数据采集装置
过程控制单元
其基本结构由监控机、操作 站、数据采集装置、过程控 制单元及高速数据通道等5部 分组成。
第二代DCS的基本结构
•第二代DCS的基本结构
主计算机
操作站
LLAANN
子
系
网关
统
网关
一般工业网
组成:
系统管理站 (1)局部网络 (LAN) ; (2)节点工作站,即指过程控制单元(PCU); (3)中央操作站,它是挂接在LAN上的节点 工作站,负责对全系统的信息进行综合管 理,是系统的主操作站;
给定
检测
DDC计算机 控制
生产过程
图 SCC系统原理图
8
计算机工业网络基础
• 网络协议及其层次结构
在通信网络中,对所有的节点来说,它们都要共享网络中 的资源或相互之间要进行信息交换,但由于连接到网上的计算 机或设备可能出自不同的生产厂家,型号也不尽相同,再加上 软硬件的差异,这些都给节点之间的通信带来了困难。因此在 通信网络中所有“成员”必须遵循某种相互都能接受的一组规 则,以便实现彼此的通信和资源共享。这些规则的集合称为网 络协议。在计算机网络中各终端用户之间,用户与资源之间或 资源与资源之间的对话与合作必须按照预先规定的协议进行。
《工业控制网络》课件
无线通信技术是工业控制网络中 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利用无线信 号传输信息,实现了设备间的无
线连接和通信。
无线通信技术具有灵活、方便、 可移动等优点,适用于一些复杂
环境和移动设备。
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有WiFi、蓝 牙、ZigBee等。
工业控制网络安全技术
01
随着工业控制网络的普及和应用 ,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工业控制网络安全技术是保障 工业控制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
特点
实时性、可靠性和安全性是工业控制 网络的重要特点,能够满足工业自动 化领域对快速、准确地传输控制指令 和数据的需求。
工业控制网络的重要性
提高生产效率
促进智能化发展
工业控制网络能够实现设备之间的快 速通信,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 本。
工业控制网络的发展推动了工业智能 化的发展,使得工业生产更加自动化 、智能化。
工业以太网技术
工业以太网技术是基于以太网协议的工业控制网络技术,它将传统的以太网技术与 工业控制需求相结合,实现了高速、可靠的信息传输和实时控制。
工业以太网技术具有高带宽、低延时、高可靠性等优点,能够满足现代工业控制系 统的需求。
常见的工业以太网协议有EtherNet/IP、Profinet等。
无线通信技术
AI技术将提升工业控制网络的自适应和自学习能力,优化生产过程,提 高产品质量和降低能耗。
AI技术将增强工业控制网络的预测性和决策性功能,支持智能决策和优 化管理。
工业控制网络的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是未来工业控制网络的重要趋 势,通过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降
低对环境的影响。
工业控制网络将采用更高效、低能耗的 工业控制网络将促进清洁能源的开发和
边缘计算能够将数据处理和分析 的需求从中心服务器转移至设备
《工业控制网络》PPT课件
➢ 确定性控制网络使用一种隐性令牌传递机制来提高 协议效率。
➢ 协议使用一种基于时间的预定机制,它可使网络设 备以确定性的、可预测性的方式来访问媒体,同时 也防止了网络碰撞。
2021/3/8 哈工大网络与电气智能化研究所 4
ControlNet
ControlNet的主要技术特点可归纳为:
➢ (1)物理层介质:RG6同轴电缆、光纤。 ➢ (2)网络
ControlNet的由来、组织机构与标准 ➢ ControlNet是由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于1997年推出的一种 新的面向控制层的实时性现场总线。 ➢ 1997年7月由罗克韦尔自动化等22家公司联合发起成立了控制 网国际组织CI(ControlNet International)。 ➢ CI是一个为用户和供货商服务的非盈利性的独立组织。它负 责ControlNet技术规范的管理和发展,并通过开发测试软件提 供 产 品 的 一 致 性 测 试 , 出 版 ControlNet 产 品 目 录 , 进 行 ControlNet技术培训,促进世界范围内ControlNet技术的推广 和应用,等等。 ➢ 2000 年 1 月 、 2002 年 2 月 ControlNet 分 别 成 为 国 际 标 准 IEC61158第2版、第3版的类型2(Type 2)。
2021/3/8 哈工大网络与电气智能化研究所 13
ControlNet
图5-3 ControlNet冗余方式
2021/3/8 哈工大网络与电气智能化研究所 14
ControlNet
一种隐性令牌传递机制被用于获取媒体访问权。 每个节点均具有1个“隐性令牌寄存器”。 所有节点的“隐性令牌寄存器”含有相同值以
案 供 应 商 —— 美 国 罗 克 韦 尔 自 动 化 (Rockwell Automation) 公司 推 出的 最 优的 工 业控 制 网络技 术——NetLinx的控制层网络,也是罗克韦尔电子 化制造(E-manufacturing)概念的主要技术之一。
➢ 协议使用一种基于时间的预定机制,它可使网络设 备以确定性的、可预测性的方式来访问媒体,同时 也防止了网络碰撞。
2021/3/8 哈工大网络与电气智能化研究所 4
ControlNet
ControlNet的主要技术特点可归纳为:
➢ (1)物理层介质:RG6同轴电缆、光纤。 ➢ (2)网络
ControlNet的由来、组织机构与标准 ➢ ControlNet是由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于1997年推出的一种 新的面向控制层的实时性现场总线。 ➢ 1997年7月由罗克韦尔自动化等22家公司联合发起成立了控制 网国际组织CI(ControlNet International)。 ➢ CI是一个为用户和供货商服务的非盈利性的独立组织。它负 责ControlNet技术规范的管理和发展,并通过开发测试软件提 供 产 品 的 一 致 性 测 试 , 出 版 ControlNet 产 品 目 录 , 进 行 ControlNet技术培训,促进世界范围内ControlNet技术的推广 和应用,等等。 ➢ 2000 年 1 月 、 2002 年 2 月 ControlNet 分 别 成 为 国 际 标 准 IEC61158第2版、第3版的类型2(Type 2)。
2021/3/8 哈工大网络与电气智能化研究所 13
ControlNet
图5-3 ControlNet冗余方式
2021/3/8 哈工大网络与电气智能化研究所 14
ControlNet
一种隐性令牌传递机制被用于获取媒体访问权。 每个节点均具有1个“隐性令牌寄存器”。 所有节点的“隐性令牌寄存器”含有相同值以
案 供 应 商 —— 美 国 罗 克 韦 尔 自 动 化 (Rockwell Automation) 公司 推 出的 最 优的 工 业控 制 网络技 术——NetLinx的控制层网络,也是罗克韦尔电子 化制造(E-manufacturing)概念的主要技术之一。
工业控制网络课件
网络传输介质在用于传输数字信号
以
访问/冲突检测的通信方式,在实时性要 求较高的场合下,重要数据的传输会产
的同时,还为网络节点设备提供工作电 源,成为总线供电。工业以太网的总线
太
生传输延滞。
供电问题还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
网
用
通信实时性 问题
于
总线供电
工
业
对环境的适
领
应性与可靠 性的问题
本质安全
域
的
以太网若采用UDP,它提供不
关 主要是本质安全和网络安全。工业以太网由
可靠的无连接数据报传输服务,不
键 于工作在工业环境之中,因此必须考虑本质安全
提供报文到达确认、排序以及流量
问 问题;另外,由于使用了TCP/IP,因此可能会向
控制等功能,因此报文可能会丢失、 重复以及乱序等。
题 商业网络一样,被病毒、黑客等非法入侵与非法
操作而产生安全威胁。
几种常见的工业以太网
HSE
PROFInet
EPA
Ethernet/IP
HSE(High Speed Ethernet,高速 以太网)。FF现场总线HSE是现场总线 基金会在摒弃了原有高速总线H2之后 的新作。FF现场总线基金会明确将HSE 定位成实现控制网络与互联网 Internet的集成。由HSE链接设备将H1 网段信息传送到以太网的主干上并进 一步送到企业的ERP和管理系统。操作 员在主控室可以直接使用网络浏览器 查看现场运行情况。现场设备同样也 可以从网络获得控制信息。
01
技术特点
兼容性好,适合于解决控制 系统中不同厂商设备的兼容和互 操作等问题。
数据传输速率高、传输距离
02
远,具有10~100M/bits的自适 应传输速率,传输距离最大可达
第一章 工业控制网络概述
1、工业企业网的产生和发展背景
目前,企业网己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它的发展和应用, 对企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经营管理方式将产生变革性的影 响 它也将成为衡量一个企业科技水平和综合力量的重要标志 企业网的应用不仅可以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而且 对推动企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经济信息化也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在各类企业中应用企业网技术将是我国应该长期坚持的方针,企 业网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从需求上来说,作为企业信息基础设施的企业网越来越被企业所 重视,企业的需要呼唤着企业网的产生和发展
需求背景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实现管理现代化,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善于收集信 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资源。(企业信息化)
在一个企业的管理过程中,信息是企业预测的基础 ,预测必须以 信息为起点和终点,才能进行分析、演绎和逻辑推理,并进而得 到有用的信息 信息又是企业决策的前提,要使决策者做出正确并切实可行的决 策,就必须及时掌握全面可靠的信息 信息也是指挥和控制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从一定意义上说,企 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好坏在于管理者驾驭信息能力的强弱 现代社会,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是一个组织取得成功的重要 条件 企业网作为企业的信息基础设施恰恰适应了这种需要,能够满足 企业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决策的要求
ERP将企业内部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对采购、生产、 成本、库存、分销、运输、财务、人力资源进行规划,从而 达到最佳资源组合,取得最佳效益。ERP, (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合理运用已经改变了企业运作的面貌。 ERP通过运用最佳业务制度规范(business practice)以及集 成企业关键业务流程(business processes)来发问和提高企业利 润,市场需求反应速度和企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系统的发展过程
(1)初级控制系统 时间:20世纪50年代以前; 特点:所用的设备主要是安装在生产现场、具有 简单测控功能的基地式仪表,信号基本上都是在本 仪表内起作用。此阶段的控制系统均简单、初级控 制系统。
(2)模拟仪表控制系统
时间:60年代至70年代后期;
特点:以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为核心 的气动和电动单元组合式仪表两大系列,它们分别 以压缩空气和直流电源作为动力,用于对防爆要求 较高的化工生产和其他行业,防爆等级为本质安全 型,在仪表内部实行电压并联传输,外部实行电流 串联传输,以减小传输过程的干扰。
➢ 软件包括:
系统用户程序软件——根据系统的工艺流程或功能及 其他要求而编写的系统级的用户应用程序。该程序一 般运行于作为主站的控制器中或计算机中。
设备接口通信软件——根据现场总线协议/规范而编写 的用于总线设备之间通过总线电缆进行通信的软件。
设备功能软件——使总线设备实现自身功能(不包括 现场总线通信部分)的软件。
良工
P&V 4
良工
P&V 5
现场总线泵/阀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CPU Network Scanner
DeviceNet 接口
良工
P&V 1
良工
P&V 2
良工
P&V 3
良工
P&V 4
良工
P&V 5
1.2 现场总线系统的组成与体系结构
➢ 1.2.1 现场总线系统的组成 ➢ 1.2.2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
(a) 传统控制系统结构
(b)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结构
工控机
控制器
远程传感器 和执行机构
集中控制
控制器 . . . 控制器
现场总线
远程传感器 和执行机构
集散控制
智能自治节点
现场总线控制
传统泵/阀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CPU
I/O, AD/DA etc. Modules
良工
P&V 1
良工
P&V 2
良工
P&V 3
互连的现场数字通信网络,是现场通信网络与控制系统的集成;
1.1 现场总线的概念
➢对现场总线概念的不同的表述: 在自动化领域,“现场总线”一词是指安装在现场
的计算机、控制器以及生产设备等连接构成的网络; 现场总线是应用在生产现场、在测量控制设备之间
实现工业数据通信、形成开放型测控网络的新技术, 是自动化领域的计算机局域网,是网络集成的测控系 统。
应用软件编程而提供环境、条件或工具的基础 软件。包括组态工具软件、组态通信软件、监 控组态软件和设备编程软件 。 ➢ 系统应用软件:为实现系统以及设备的各种功 能而编写的软件,包括系统用户程序软件、设 备接口通信软件和设备功能软件。
1.2.1 现场总线系统的组成
➢ 软件包括:
组态工具软件——为用计算机进行设备配置、网络组态 提 供 平 台 并 按 现 场 总 线 协 议 / 规 范 ( Protocol / Specification)与组态通信软件交换信息的工具软件, 如 RSNetWorx for DeviceNet 、 ControlNet 、 EtherNet/IP 。
1.3 现场总线的技术特点及优点
现场总线在技术上的产生
➢现场总线是当今3C技术,即通信(Communication)、 计算机(Computer)、控制(Control)技术发展的结 合点。 ➢现场总线是过程控制技术、自动化仪表技术、计算机 网络技术三大技术发展的交汇点。 ➢现场总线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控制领域的 体现。 ➢现场总线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发展到现场的结果。
远程访问路由设备
Computer 2
与三层网 络 相连
Controller3
构 Internet Remote Access Router Device
Display Station
Information
Ethe r Ne t®
显示工 作站
Controller4
Control
Computer 1
上位机:监控
计算机立即接替该计算机的工作,使系统继续 正常运行。在DCS系统中,测量仪表、变送器 一般为模拟仪表,控制器多为数字式,因而它 又是一种模拟数字混合系统。但是各厂家的产 品互换与互操作有一定的局限性。
(5)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特点:把基于封闭、专用的解决方案变成了基于公开 化、标准化的解决方案,即可以将来自不同厂商而遵守同一 协议规范的自动化设备通过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把DCS集中与分 散结合的集散系统结构变成了新型全分布式系统结构,把控 制功能彻底下放到现场。
现场总线技术 (工业控制网络)
教师:李娟
主讲
问题:
➢ 1. 为什么学习这门课程——现场总线(工业控制网络)?
为什么学? 目的
➢ 2. 通过这门课程能学到什么?
学什么?
内容
➢ 3. 怎样学习这门课程?
怎样学?
方法
为什么学?
背景与目的
背景
➢ 工业控制网络——现场总线是自动化及电气工程 领域当前和今后的发展热点。
1.2.2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体系结
控制器: 主站、从站
构
人机界面 : 输入/输出设备 参数、命令、显示
离散量/ 模拟量 输入/输 出设备
指示灯: 状态指示
光电传感器: 操作员接口 : 阀和交流驱动器: 检测开关 输入操作命令 执行器,输出设备
变送器 (传感器) :输入设备
1.2.2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体系结
组态通信软件——为计算机与总线设备进行通信,读取 总线设备参数或将总线设备配置、网络组态信息传送至 总线设备而使用的软件,如RSLinx 。
1.2.1 现场总线系统的组成
➢ 软件包括:
监控组态软件——运行于监控计算机(通常也称为上 位机)上的软件,具有实时显示现场设备运行状态参 数、故障报警信息,并进行数据记录、趋势图分析及 报表打印等功能。监控组态软件可使用户通过简单形 象的组态工作即可实现系统的监控功能。监控组态软 件亦称上位机监控组态软件,如RSView32。
1.2.1 现场总线系统的组成
➢ 软件包括: 设备编程软件——为系统应用软件提供编程环境的平台软件。当设备 为控制器/PLC时,设备编程软件即为控制器编程软件,如RSLogix500 (用于SLC500系列和ML系列控制器的32位基于Windows的梯形图逻辑编 程软件)。
1.2.1 现场总线系统的组成
图4 FF HSE 网络架构(体系结构)
1.2.2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
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总线设备主要分 为6类:
➢ 变送器/传感器(输入设 备);
➢ 执行器(输出设备); ➢ 控制器;
➢ 监控/监视计算机; ➢ 网桥/网关/中继器/集线器/交换机
/路由器(网络互联设备); ➢ 其他现场总线设备(HMI)。
(3)集中式数字控制系统 时间:80年代初; 特点:使用数字信号代替模拟信号,并研
制出直接数字控制系统,用数字计算机代替控 制室内的仪表来完成控制系统功能。用一台计 算机取代控制室的所有仪表。解决了信号传输 及抗干扰问题。
(4)集散控制系统(DCS) 组成:由数字调节器、可编程控制
(PLC)以及多台计算机构成; 特点:当一台计算机出故障时,其他
ControlNe tTM
I/O
Controller1
信
Device
息
Controller2
控制、网关
De v ice Ne tTM
量
减
少
I/O
Smart Speed
Operator HMI Photoelectric Controller
Interface
Sensor
Bar Code Reader
1.1 现场总线的概念
什么是现场总线
1.1 现场总线的概念
➢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标准IEC61158对现场总线(fieldbus)的定义是: 安装在制造或过程区域的现场装置与控制室内的自动控制装置之间的数字式、
串行、多点通信的数据总线称为现场总线。
1.1 现场总线的概念
➢第2版(Ed2.0)IEC61158-2用于工业控制系统中 的 现 场 总 线 标 准 —— 第 2 部 分 : 物 理 层 规 范 ( Physical Layer Specification ) 与 服 务 定 义 (Server definition)又进一步指出:
本控制设备(现场设备)之间以及更高层次自动控制领域的自动化控制设 备(车间级设备)之间的联系;
1.1 现场总线的概念
➢对现场总线概念的不同的表述: 现场总线是连接控制系统中现场装置的双向数字通信网络;
现场总线是从控制室连结到现场设备的双向全数字通信总线;
1.1 现场总线的概念
➢对现场总线概念的不同的表述: 现场总线是用于过程自动化和制造自动化(最底层)的现场设备或现场仪表
1.2.1 现场总线系统的组成
图1 现场总线系统的组成
1.2.1 现场总线系统的组成
➢ 硬件: 总线电缆,又称为通信线、通信介质(媒体/媒介/介体)。 连接在通信线上的设备称为总线设备,亦称为总线装置、节点(主节 点、从节点)、站点(主站、从站)。
1.2.1 现场总线系统的组成
软件包括: ➢ 系统平台软件:为系统构建、运行以及为系统
1.3 现场总线的技术特点及优点
➢现场总线是自动化领域技术发展的热点之一,将对传统的工业自动化带来 革命,从而开创工业自动化的新纪元。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必将逐步取代传统的独立控制系统、集中采集控制系统 和集散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成为本世纪自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