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东部阿奇克谷地第四纪古地理

合集下载

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调整考察报告讲解

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调整考察报告讲解

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域面积调整考察报告

前言

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濒于灭绝的生物种群、保护天然物种“资源库”和“基因库”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当代人留给后代人最重要的自然遗产和宝贵财富,尤其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符合人类的目标。

近年来,随着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新疆优势矿产资源转换力度的不断加大,探明了保护区内分布有丰富的煤、钾盐、铁、铜、镍、黄金、芒硝、石材等矿产资源,特别是保护区北部的部分地区仅煤炭资源远景预测储量为5708亿吨。目前自治区已将这一区域确定为煤炭资源能源转换发展战略基地,这些矿藏资源开发,对于加快新疆和保护区涉及的三地州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

当前野骆驼保护区的管护工作面临全新的课题,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矛盾逐渐显现。根据(国函[2002]5号)的批复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发[2002]163号),针对部分自然保护区边界范围和土地权属不清,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突出,保护区面积过大,管理能力薄弱,资金投入不足的突出问题,合理划定自然保护区、加强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工作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因此,为使保护区的管理、科研更为科学有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协调自治区环境保护局、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等单位对保护区进行了保护区面积调整联合考察工作。旨在摸清拟调整区域的自然环境状况和矿产资源现状,为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雅丹地貌

雅丹地貌

以风蚀作用为主形成的雅丹,分布在距山区 较远的平原,山区降水形成的洪水一般无法 到达,只有风力在这里施威。这一类雅丹集 中分布在孔雀河以南至楼兰遗址一带。雅丹 一般高4~7米,雅丹间的洼地走向为东北—西 南,与当地盛行风向一致,表明了雅丹与风 的关系。据调查,这里每年平均风蚀深度在 2.4~4.7毫米间,按这一风蚀速度,这一片雅 丹形成时间不过千年,是在楼兰废弃以后, 当年这里应是一片平坦沃野。
非洲乍得盆地的特贝斯荒原的雅丹群 范围最大,约26万平方公里。而最高大 的雅丹在伊朗的卢特荒漠东南部,约2 万平方公里,雅丹高200米,风蚀谷宽 500米,雅丹呈垅脊状延伸,长数公里 至十几公里。它距离敦煌很近,交通方 便,具有优良的区位优势,是旅游、科 研的宝地。
雅丹地貌形成
雅丹的形成有两个关键因素 一是发育这种地貌的地质基础,即湖泊沉积 地层; 二是外力侵蚀,即荒漠中强大的定向风的吹 蚀和流水的侵蚀。
雅丹地貌
雅丹地形 河湖相土状堆积物地区发育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相 间的地貌形态。“雅丹”是中国维吾尔语,意为“陡峭 的土丘”,ຫໍສະໝຸດ Baidu中国新疆孔雀河下游雅丹地区发育最为典 型而命名。其发育过程是:挟沙气流磨蚀地面,地面出 现风蚀沟槽。磨蚀作用进一步发展,沟槽扩展为风蚀洼 地;洼地之间的地面相对高起,成为风蚀土墩。 土墩和洼地的排列方向明显地反映主风方向。土墩一 般高1~10米,长20~100米,甚至更长;全由粉砂、细砂 和砂质粘土互层组成,砂质粘土往往构成土墩顶面,向 下风方向微倾。在中国罗布泊盐碱地北部的东、西两侧, 粘土土墩的顶面是盐壳,呈白色,称为白龙堆。

罗布泊-阿尔金山丝绸之路古道考察纪行(上)

罗布泊-阿尔金山丝绸之路古道考察纪行(上)

罗布泊-阿尔金山丝绸之路古道考察纪行(上)文/张元林孙志军图/孙志军樊雪崧

罗布泊-阿尔金山丝绸之路考察路线示意图

2016年6月21日—6月27日,由敦煌研究院和复旦大学组成的“罗布泊-阿尔金山丝绸之路考察队”,对罗布泊-阿尔金山的丝绸之路古道路线、烽燧和重要的考古遗址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联合考察。考察队从敦煌出发,西出玉门关穿雅丹、走戈壁、越沙漠,克服了高温、高海拔、沙暴等带来的重重困难,沿着库姆塔格沙漠北缘一路向西,直达罗布泊湖心地带,然后折向东南、经若羌地区,沿着库姆塔格沙漠南缘的阿尔金山脉一路向东,翻越安南坝山口,经葫芦斯台,从阳关入敦煌,行程达2000多公里。沿途先后考察了敦煌西湖的唐代“兴湖泊”区域、哈喇淖尔区域古烽燧、汉代大方盘城遗址周边、玉门关遗址周边地域、“五船北”雅丹区域、疏勒河古道、新疆罗布泊土垠遗址、楼兰壁画墓、楼兰古城遗址、米兰古城遗址、古丝路若羌道,巴什库尔干达坂道路、安南坝山口道路、木巴尔达坂道路、葫芦斯台周边烽燧、阿克塞多坝沟内烽燧、崔木图沟烽燧,海子湾烽燧、古寿昌城遗址等重要古道和遗址,进一步确认了史籍和前人的相关记载。同时,还新发现了一些此前未被命名的古烽燧遗址及古代道路。较圆

满地完成了预期的考察任务。现将此次考察纪行整理如下,共飨于同仁。

第一天(2016年6月21日,星期二,晴):

上午九时整,考察队准时从敦煌宾馆出发,我院王旭东院长专程赶来为考察队送行。考察队由18人组成。复旦大学的10名队员由侯杨方教授率领,我院的3名队员由孙志军副研究员率领(队员:张元林研究员、樊雪崧馆员)。承担此次考察交通和后勤补给的是专门组织野外高端探险与考察的敦煌市传奇户外运动有限公司王晓东先生率领的5人专业团队和4台越野车及一辆给养车。

雅丹地貌特点

雅丹地貌特点

雅丹地貌特点地理学

目录

1简介

2历史起源3地理分布

4特征类型

5形成机理

折叠编辑本段简介

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又称风蚀垄槽,或者称为风蚀脊(Yardang)

“雅丹”原是我国维吾尔族语,意为陡峭的土丘。

在极干旱地区的一些干涸的湖底,常因干涸而

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

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

雅丹

的背鲫形垄脊和宽浅沟槽,这种支离破碎的地面成为雅丹地貌。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

塔里木盆地的罗布泊区域,有些雅丹地形的沟深度可达十余米,长度由数十米到数百米不等,走向与主风向一致,沟槽内常有沙子堆积。在垅脊顶部常有白色盐壳,又称白龙堆。

雅丹地貌以罗布泊西北楼兰附近最典型。世界各地的不同荒漠,包括突厥斯坦荒漠和莫哈韦沙漠在内,都有雅丹地形。

雅丹世称魔鬼城,是最全面地质资料宝库。在繁荣的丝绸古道上,它是一个最大的天然路标。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起源

甘肃雅丹地貌20世纪初,一些赴罗布泊地区考

察的中外学者,在罗布荒原中发现大面积隆起

土丘的地貌,遂向作向导的当地人询问地名,向

导却误以为询问这种地貌形态的当地称呼,按

当地维吾尔的称呼写成Yardangs,从此Yardang

一词便流传于国外地学界。再译回中文就成了

“雅丹”。即维吾尔语中“陡峻的土丘”之意。发现

者将这一称呼介绍了出去,以后再由英文翻译

过来,“雅尔当”变成了“雅丹”。从此“雅丹”成为这

一类地貌的代名词。

继罗布荒原发现雅丹地貌之后,在世界干旱区许多地方,又发现了许多类似地貌,均统称为雅丹地貌。即使在中国,雅丹的最大分布区也不是在它最早的发现地罗布泊地区,而是在青海省的柴达木盆地的西北部。在新疆,雅丹的分布也比比皆是,其中有名者如克拉玛依市东北乌尔禾的魔鬼城、吉木萨尔县北沙窝的五彩湾、奇台县西南沙漠中的风城等等。

第9讲 常见的地貌-高考地理重难点精讲(自然地理)

第9讲 常见的地貌-高考地理重难点精讲(自然地理)

第五章 地 貌
8
(2020·吉林辽源东辽期中)在地质作用下,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阶 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图中阶地(用 T 表示,数字下标表示 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下图是青海黄河乡东南黄 河堆积阶地实测剖面图。读图回答 4~6 题。
坡面崩塌,陡 崖坡后退
山顶面切割缩小、形 成堡状残峰
中国丹霞地貌分布
相对集中分布在东南、西南和西北三个地区
广东丹霞山
福建武夷山
福建大金湖
江西龙虎山
资江—八角寨—崀山
湘桂两省交界
贵州赤水
甘肃张掖
丹霞地貌
我国东南部典型的丹霞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山块之间常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谷。典 型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 高差,却形成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如下图所示)。
角峰:冰斗继续侵蚀,数道刃脊狭路相逢,就形成了险峻 的角峰。
冰蚀槽谷(U形谷):冰川期也并非持续稳定的寒冷,仍有 冷热的交替。当温度升高时,冰川开始部分消融,结构变 得不太稳定,破碎的冰山在重力的作用下移动形成谷地, 两壁陡立,谷底开阔,形如 U 字。
峡湾:在高纬度地区,冰川常能伸入海洋,在岸边侵蚀成一 些很深的U型谷,当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后退,海水倒灌进U 型谷里面,就形成了峡湾。

罗布泊

罗布泊

罗布泊

编辑

罗布泊(Lop Nor),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湖泊。罗布泊被誉为“地球之耳”,

被叫做“死亡之海”,又名罗布淖(nào)尔后来经过地质工程者的改造,这里变成了“希望之城”。先秦时的地理名著《山海经》称之为"幼泽",也有称泑泽、盐泽、蒲昌海等。罗布淖尔系蒙古语音译名,意为多水汇集之湖。在塔里木盆地东部,海拔780公尺左右,位于塔里木盆地的最低处,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疏勒河等汇集于此,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公元330年以前湖水较多,西北侧的楼兰城为著名的“丝绸之路”咽喉,之后由于气候变迁及人类水利工程影响,导致上游来水减少,直至干涸,现仅为大片盐壳。目录

1地理情况

2历史变迁

历史

研究

3附近居民

4自然资源

5现代研究

6地区景点

1地理情况

罗布泊在若羌县境东北部,曾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湖,海拔780m

罗布泊现状[1]

。罗布泊曾有过许多名称,有的因它的特点而命名,如坳泽、盐泽、涸海等,有的因它的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兰海、孔雀海、洛普池等。元代以后,称罗布淖尔。在20世纪中后期因塔里木河流量减少,周围沙漠化严重,迅速退化,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完全干涸(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自从罗布泊干涸后纳木错成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第一大是青海湖)。[2-5]

盆地中河流如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疏勒河等汇集于此,曾经形成了巨大的湖泊。此后湖水减少,楼兰城成为废墟。1921年后塔里木河断流,湖水又有加,1942年测量时湖水面积达3,000平方公里。1962年湖水减少到660平方公里。1970年以后干涸,主要原因是因为塔里木河两岸人口突然增多,不断向塔里木河要水,使其长度急剧萎缩至不足1000公里,使300多公里的河道干涸,导致罗布泊最终干涸。敦煌、哈密、鄯善、吐鲁番、库尔勒、若羌、且末、和田、阿克塞、肃北、瓜州、尉犁、民丰、于田、墨玉、玉门、铁门关等都处于罗布泊周边地区。[6-7]

安徽省芜湖市2010届高三期末联考(语文)(芜湖一模)

安徽省芜湖市2010届高三期末联考(语文)(芜湖一模)

芜湖市2009—2010学

高三年级期末评价

年度第一学期

语文试卷

注意:①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②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方为有效。

第1卷(阅读理解题共6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题。(9分)

雅丹地貌

石磊

“雅丹地貌”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疏勒河中下游和罗布泊都有大面积分布。

雅丹的变幻难以捉摸,堪称千姿百态,被称为魔鬼城。在有的地方,它们如被魔棒点中了而留守在荒原上的大象、孔雀、骆驼,有时,它又化身为无数条绵延的长龙,人称“万龙布阵”。不管哪一种,都充满了“辉煌的诗意”,带给了遭遇者无尽的惊奇和猜测。雅丹魔鬼城太像古城了。它的“街巷”有多复杂,没人能说清,但根据一次科考记录,在卫星定位系统的帮助下,沙漠越野车在两个小时里只挣扎前进了11公里路程,却转了186个急弯。

罗布泊是雅丹魔鬼城的“统治中心”,除了边缘处的三垄沙,随着不断深入“魔界”,你还会和白龙堆雅丹、楼兰雅丹和龙城雅丹一一相遇。雅丹的变幻无穷,七十二变,足以让任何人惊讶。白龙堆雅丹魔鬼城规模庞大,东西长约20公里,南北宽约80公里,主要发育在灰白色沙泥岩夹石膏层的基础上,远远看去似蜷伏在大漠中的条条白色巨龙,犹如楼兰王国的层层防线,充满了“边防重镇”的气势;而龙城雅丹与楼兰雅丹则是更活泼的“小城市”,上层浅棕、中层隐约泛着灰绿、下部土黄,有着些许的色彩变化,土丘只有几米高,似是平民百姓的住房,而零星分布的阿奇克谷地雅丹,则可以被称为“乡村”了。

魔鬼城的变化远远不止如此。在风和水的雕蚀下,雅丹的幼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如同一座城市的起落兴衰般,姿态万千。

丹霞地貌和雅丹地貌

丹霞地貌和雅丹地貌

丹霞地貌和雅丹地貌

丹霞地貌

【概念】

丹霞地貌丹霞地貌丹霞地貌丹霞地貌是发育于中上、白垩系红色陆相砂砾岩地层中、由流水侵蚀、溶蚀、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赤壁丹崖及方山、石墙、石峰、石柱、嶂谷、石巷、岩穴等造型地貌,以中国广东丹霞山为代表,是红层地貌的一种类型。

【形成】

大约在一亿多年前,丹霞周围是一个低洼的山间盆地,由于洪水的作用,周围山上被风化剥蚀的碎屑物质在低洼处沉积下来,形成厚达2000多米沉积层,在漫长的年代里,沉积层中的铁质.

【简介】

丹霞地貌丹霞地貌丹霞地貌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这种地形以广东北部韶关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所以称为丹霞地形。

【分布】

世界上由红色砂砾构成的、以赤丹崖为特色的一类地貌,它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其中又以广东丹霞山面积最大,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形态最丰富、风景最优美。福建泰宁风景区、福建武夷山、连城、泰宁、永安,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鹰潭、弋阳、上饶、瑞金、宁都,青海坎布拉、广东韶山丹霞山(名称来源)、金鸡岭、南雄的苍石寨、平远的南台石和五指石,浙江永康、新昌,广西桂平的白石山、容县的都峤山,四川江油的窦山、灌县的青城山,陕西凤县的赤龙山以及承德等地,是中国丹霞地貌丹霞地貌丹霞地貌丹霞地貌的典型地质地貌。

专栏:雅丹地貌与丹霞地貌

专栏:雅丹地貌与丹霞地貌

江郎山
2010年8月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中国6个著名 的丹霞地貌风景区——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崀山 、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包括龟峰)、浙江江郎山 构成的“中国丹霞”系列自然遗产项目以一种特殊的景 观类型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纪念碑谷
乌尔禾
1、雅丹的由来
1899—1903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中国新疆罗布泊考察时 ,将古湖周围成群分布,长数百米,高2—3m以上,走向为东北— 西南,先水蚀后风蚀而形成的形态各异的地貌,按当地维吾尔语称 其为Yardang(原意是“具有陡壁的小丘”)。
广东韶关丹霞山
(5)丹霞地貌之——老年早期
随着侵蚀量的进一步增大,古夷平面已经完全消失,形成宽谷—峰 林—孤峰的组合。侵蚀量达70%—85%。代表地点是位于江西鹰潭市的 龙虎山。
龙虎山
(6)丹霞地貌之——老年晚期
至此,地貌已经趋向于平原化。河床以上侵蚀量>85%。典型代表 是位于浙江江山市的江郎山。
最壮观的雅丹:三垄沙 (新疆)
三垅沙雅丹,是罗布 泊地区雅丹地貌的一部分 ,它位于新疆阿奇克谷地 三垅沙以东一带,雅丹分 布区东西和南北各宽约10 公里,面积为100平方公里 上下,丘体高大,排列整 齐,远远望去,像是停泊 在戈壁中的一列列舰队( 上)。三垅沙雅丹的土丘 主要为浅棕色泥岩和砂岩 互层。
雅丹残丘——甘肃敦煌

论罗布泊的迁移问题

论罗布泊的迁移问题

论罗布泊的迁移问题.

一、美于罗布泊迁移的筝论

罗布泊即罗布诺尔,古时称渤泽或称蒲昌海。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东部。长期以来,中外学者对于该湖位置的变化,发生争议。本文作者根据1 959年新疆综合考察队东疆分队考察资料和ERTS百万分之一卫星照片的分析,认为罗布泊在历史时期从来没有迁移到别处去过,只在湖盆内部受到最新构造运动和水文变化的影响.,表现出各个时期积、水轮廓的变动,并非“游移湖”。

罗布泊变迁问题有下列几种主要的争论:

(1)1870一1871年,俄国人普尔热瓦尔斯基(H.M.Pryhevolsky)发现罗布泊位于罗布荒原南部的喀喇苦顺地区(包括台特马湖),和大清实测图比较,有纬度一度之差,认为清廷的地图是错误的。德国人李希霍芬(F.Richcofen)不相信普氏的发现p他认为并不是同一个湖泊,应另有一条河流进入到普氏所见湖泊的北部,潴水成湖。后来考斯劳夫(P.K.,Kosgov)斯坦因(A.stein)都支持了普氏的说法。

(2)1900年,斯文赫定沿着孔雀河干河床(即沙河,维语孔姆达里亚)进行水准测量,他们测得罗布泊北部的楼兰废墟附近有一片洼地;要比当时南部喀喇苦顺的地势为低,推论罗布泊他。日必由喀喇苦顺改道北迁。这些北部低地将回返沦为湖区on’

(3)汉丁敦(E.Hunting con)主张罗布泊原是内陆大海。渐渐变干涸,残留变成一个小湖。后来水量增加,又变为大海,经过第二次变干,只保存南部的湖泊。

(4)1930—1 931 年,赫纳尔和陈宗器先生到罗布泊地区进行考察和测图。查明罗布泊是一个游荡湖,它的位置是随着注入的河水分配而迁移。罗布泊有时进入到喀喇苦顺,有时回归到原地。创立荒漠区“交替湖’的理论。

第四纪冰期

第四纪冰期

第四纪冰期

地球表面覆盖有大规模冰川的地质时期,称为冰期,又称为冰川时期。两次冰期之间为相对温暖时期,称为间冰期。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冰期,最近一次是第四纪冰期。第四纪冰期约从距今200万年前开始直到现在。

一、第四纪大冰期气候

第四纪初期的冰期环境波及全球,中期达到最盛,所以晚新生代大冰期主要指第四纪冰期。当时,北半球有三个主要大陆冰川中心,即斯堪的纳维亚冰川中心:冰川曾向低纬伸展到51°N左右;北美冰川中心:冰川曾向低纬伸展到38°N 左右;西伯利亚冰川中心:冰层分布于北极圈附近60°—70°N之间,有时可能伸展到50°N的贝加尔湖附近。此外,在中、低纬的一些高山区还发育了山麓冰川或小冰帽。而在这次大冰期中气候变动很大,冰川有很多次进退。根据对阿尔卑斯山区第四纪山岳冰川的研究,确定第四纪大冰期中有5个亚冰期。在中国也发现不少第四纪冰川的遗迹,定出4次亚冰期。在亚冰期内,平均气温约比现代低8°—12°C。在两个亚冰期之间的亚间冰期比现代气温高。据研究,在距今1.8万年前为第四纪冰川最盛时期,一直到1.65万年前,冰川开始融化,大约在1万年前大理亚冰期消退,北半球个大陆的气候带分布和气候条间基本上形成为现代气候的特点。

第四纪冰期的划分如下:

二、世界的划分。

(1)阿尔卑斯山冰期划分

第四纪冰期气候旋回的研究,最早开始于阿尔卑斯山。1909年,A.Penck 和Bruckner研究阿尔卑斯山麓地貌和堆积物时,首先创立了4次冰期3次间冰期的论点。其中冰期自老到新为:群智、民德、里斯和玉木。在4个冰期之间和3个间冰期,分别为群智—民德、民德—里斯、里斯——玉木。当时划分冰期、间冰期的主要依据,就是分布在阿尔卑斯山麓的4种不同的地貌类型及4种不同特征的沉积物。其中群智冰期是与覆盖在古老夷平面上的老砾石层相对应;而民德、里斯和玉木等冰期,分别与老砾石层之上或洼地的新砾石层、高阶地上红、黄色砂砾层与低阶地上灰色沙砾层相对应。几十年来,阿尔卑斯冰期系统广为流传,为世界许多地区所采用,并作为典型冰期模式与世界各地对比。

雅丹地貌和新疆沙漠

雅丹地貌和新疆沙漠

五堡魔鬼城
• 五堡魔鬼城是在干河谷的基础上,经强劲大风长 期吹蚀古近系-新近系粉红色、灰白色砂岩、泥岩 和砂砾岩水平地层而成。由于大风吹蚀软硬相间 岩层产生差异风化,形成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象形 山石,如城堡、宝塔、圣殿、岩柱和高低错落的 宫殿、墩台等,以及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洞穴 和凹坑等雅丹地貌。城堡、宝塔、圣殿、墩台比 高多为10~30m,个别可达50~60m;洞穴直径一 般25~60cm,深1~2m;凹坑直径一般15~25cm, 深约15cm 左右。
类型最齐全、保存最完整的区域之一。) 哈密五堡魔鬼城(艾斯克夏尔魔鬼城) 五堡蘑菇林 十三间房风蚀地貌
3、罗布蜂窝状沙丘
孔雀河下游雅丹地貌 白龙堆雅丹地貌 三垄沙雅丹地貌 阿奇克谷地雅丹地貌
乌尔禾魔鬼城
• 乌尔禾魔鬼城岩层为中生界白垩系吐谷鲁 群的灰绿色、棕红色泥岩、砂质泥岩、砂 岩、砾岩。地层结构松弱,呈水平或微倾 斜产出。雅丹地貌以城堡状山峦为主,由 多个高低不一的垄岗叠加而成,形似古堡。 垄岗单体高5~15m,造型奇异,令人浮想 联翩。
新疆沙漠
• 中国沙漠总面积约71.29万平方公里、集中 分布在西北、北方9个省区。其中新疆沙漠 面积43.04万平方公里、占中国沙漠面积近 60%。在中国的十大沙漠中、新疆占了3个、 它们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占第一位)、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占第二位)、库姆塔 格沙漠(占第九位)。

-新疆罗布泊旅游资源特征

-新疆罗布泊旅游资源特征

-----------------------------------Docin Choose -----------------------------------豆 丁 推 荐

精 品 文 档

The Best Literature----------------------------------The Best Literature

2009年6月第29卷专辑 四川地质学报 Vol.29 Suppl. June.,2009

新疆罗布泊旅游资源特征

曹俊,杨更

(四川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四川双流 610213)

摘要:罗布泊曾为中国第二大内陆湖泊,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以及塔里木河上游筑坝截流,使罗布泊无水流补给于1972年彻底干涸,干涸的罗布泊在卫星影像图上呈现出清晰的耳状环形图案,被称为神秘“地球之耳”。

在罗布泊古湖周围分布有龙城、白龙堆、阿齐克谷地等雅丹地貌,面积达约3 000km2,是我国仅次于柴达木盆的第二大雅丹地貌分布区,由于其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的荒漠地带,人迹罕至,是世界最神秘的雅丹地貌。除丰富的地质遗迹景观外,在罗布泊还分布有楼兰古城遗址、米兰古城遗址、贵族墓等众多绚丽多彩的人文景观资源。这里原始古朴,是一块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是未来旅游开发的热点地区之一。

关键词:新疆罗布泊;雅丹地貌;古湖遗迹;楼兰古城

1 基本概况

罗布泊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东部,距若羌县城340km,距库尔勒420km,距哈密560km,距吐鲁番200km,从三十四团、若羌、哈密、吐鲁番、敦煌五个方向均可到达区内。罗布泊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洼处,面积约2×104km2,海拔780m。

乌尔禾魔鬼城是什么地貌地理环境是什么样

乌尔禾魔鬼城是什么地貌地理环境是什么样

乌尔禾魔鬼城是什么地貌地理环境是什

么样

乌尔禾魔鬼城是典型的雅丹地貌,在一亿多年前的白垩纪,这里曾经是淡水湖泊栖息着很多远古动物,地壳变化和干旱大风,最后造就了今日魔鬼城的风貌。乌尔禾魔鬼城地理环境乌尔禾魔鬼城又称乌尔禾风城,位于新疆维吾尔乌尔禾魔鬼城是典型的雅丹地貌,在一亿多年前的白垩纪,这里曾经是淡水湖泊栖息着很多远古动物,地壳变化和干旱大风,最后造就了今日魔鬼城的风貌。

乌尔禾魔鬼城地理环境乌尔禾魔鬼城又称乌尔禾风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佳木河下游的乌尔禾矿区,西南距克拉玛依100公里,有一处独特的风蚀地貌,形状怪异、当地蒙古人将此称为“苏鲁木哈克〞。维吾尔人称为“沙依塔克尔西〞,意为魔鬼城。其实,这里是典型的雅丹地貌地区,“雅丹〞是维吾尔语“陡壁的小丘〞之意,雅丹地貌以新疆塔里木盆地罗布泊附近的雅丹地区最为典型而得名的。

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地区中国新疆罗布泊孔雀河下游龙城雅丹地貌中晚更新世河湖相泥岩、砂质泥岩、砂岩

中国新疆罗布泊孔雀河下游楼兰古城雅丹地貌中晚更新世湖相

富含石膏层的浅棕色泥岩

中国新疆罗布泊白龙堆雅丹地貌中晚更新世湖相灰白色砂泥岩夹石膏层

中国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三垄沙雅丹地貌)中晚更新世河湖相浅棕色泥岩和砂岩互层

中国新疆阿奇克谷地雅丹中晚更新世河湖相灰白色泥岩和砂岩互层

中国新疆乌尔禾魔鬼城中生界白垩系吐谷鲁群的灰绿色、棕红色泥岩、砂质泥岩、砂岩、砾岩

中国新疆奇台魔鬼城侏罗纪、白垩纪的陆相地层

中国新疆五彩湾雅丹地貌中—上侏罗统石树沟群泥岩夹砂岩、含砾砂岩

中国五大造型地貌

中国五大造型地貌

中国五大造型地貌

雅丹地貌

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又称风蚀垄槽,在极干旱地区的一些干涸的湖底,常因干涸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鲫形垄脊和宽浅沟槽,这种支离破碎的地面成为雅丹地貌。有些地貌外观如同古城堡,俗称魔鬼城。雅丹地貌以罗布泊西北楼兰附近最典型。世界各地的不同荒漠,包括突厥斯坦荒漠和莫哈韦沙漠在内,都有雅丹地形。

雅丹的形成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发育这种地貌的地质基础,即湖相沉积地层;二是外力侵蚀,即荒漠中强大的定向风的吹蚀和流水的侵蚀。

干旱区的湖泊,在形成历史中往往包括反反复复的水进水退,因而发育了上下叠加的泥岩层和沙土层。风和流水可以带走疏松的沙土层,对坚硬的泥岩层和石膏胶结层却作用有限。不过致密的泥岩层也并非坚不可摧,荒漠区变化剧烈的温差产生的胀缩效应将导致泥岩层最终发生崩裂,暴露出来的沙土层被风和流水带走,演变为凹槽状;依然有泥岩层覆盖的部分相对稳固,形成或大或小的长条形土墩,雅丹地貌的形态逐渐凸现出来。

形成雅丹的外力因素,一般认为是强大的盛行风在起主导作用,但这并不是单一的主导因素。比如在阿奇克谷地东段的三陇沙雅丹,其走向是南偏东,与盛行的西北风向垂直,而与山地洪水流的方向一致,这就说明在这一片雅丹中,洪水起了主导作用;另外,有的雅丹,是风和流水共同作用形成的.

丹霞地貌

分布区域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同时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也是具有代表性的)、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

中国丹霞地貌的分布

三大地貌

三大地貌

雅丹地貌被认为是世界一大奇观。 地球的外貌是内营力与外营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 内因与外因。地貌的内营力是地球内部结构变化在外表的反应,而外营 力则类型很多,最重要的就是流水和风力。 许多年来,在地理读物和教科书中,雅丹一直被解释为一种风蚀地 貌,认为雅丹的形成是风力吹蚀的结果,与另一类风蚀地貌——沙漠地 貌相似。其实这是不准确的。风,绝不是形成雅丹的全部外营力。 在罗布荒原的北部、东部和西部,分布着面积广达3000平方公里的 雅丹,是中国雅丹地貌第二大分布区。 在罗布洼地中有这样大面积的雅丹分布,是因为在这里具有发育这 种地貌的地质基础,即所谓内营力。古罗布泊时期,为这里留下大面积、 深厚的湖相沉积。这种以土为主的沉积结构复杂,其中含有大量粉沙、 细沙,同时夹有坚硬的泥岩层和石膏胶结的沙层。
石柱(如前所述,有的石柱就是风成的)继续遭受风的吹蚀而变成各种 形状。如果岩层近于水平且硬、软岩层相间,软岩层容易被剥蚀掉,硬 岩层相对突出,象屋檐那样,称石檐。如果软、硬层相间的岩层是陡倾 斜的,那么就形成锯齿状的雅尔当地形。 如果组成石柱的岩石下软上硬,兼之低处的风携带的沙多且沙粒粗 大,高处的风携带的沙少且沙粒细小,风的吹蚀和磨蚀作用在石柱的上 部和下部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结果:下部变得很细,象磨菇把,上段则成 了蘑菇伞,形成蘑菇石。最后的结果,蘑菇把也被剥蚀掉了,蘑菇伞只 靠着很小的一点接触面积坐落在基岩上,看上去摇摇晃晃的,称摇摆石。 在球状风化的配合下,两块圆古隆冬的大石头只靠一个切点互相接触, 上面的圆石似乎风都吹得动,叫风动石,如福建东山岛的花岗岩风动石。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布泊东部阿奇克谷地第四纪古地理3

王 

永① 赵振宏②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②新疆地勘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摘要 对罗布泊东部阿奇克谷地中部AK 1孔及露头剖面第四纪沉积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初步分析了阿奇克谷地第四纪以来的沉积环境与古地理演化。结果表明,阿奇克谷地第四纪古地理受上新世以来区域构造控制,谷地两侧北山及阿尔金山的隆升,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同时也控制了其沉积环境的演化。第四纪以来阿奇克谷地沉积环境有两次明显的变化。在早更新世中期谷地中开始出现湖相沉积,在中更新世晚期湖相沉积范围扩大,为罗布泊湖的大发展期。在晚更新世谷地两侧普遍出现砾石层,与中更新世沉积呈不整合接触,这表明构造抬升造成湖泊退缩。晚更新世以来湖泊沉积环境波动变化加快。

关键词 新疆 罗布泊 阿奇克谷地 第四纪 古地理

第一作者简介 王永,男,1968年生,1993年毕业于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沉积学及第四纪地质与环境的研究工作。通讯地址:北京百万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邮编100037。

图1 新疆罗布泊阿奇克谷地及AK 1孔地理位置

Fig.1 Location map of Aqike Depression and AK 1core ,Lop Nur ,X injiang

阿奇克谷地位于罗布泊东部,阿尔金山与北山之间,系古罗布泊湖向东的延伸部分,为一北东向的构造谷地[1]。阿奇克谷地地层露头较少,仅在谷地边缘有少量出露。连续的沉积记录可以该谷地中部的AK 1孔为据。AK 1孔位于阿奇克谷地中部八一泉南(图1),钻孔深达465.55m 。其中第四纪地层厚度约357m 。

一、区域地质概况

罗布泊地区地表主要为第四纪所覆盖,仅在东北部北山地区有古生代变质岩分布。罗布泊地区的第四系包括下更新统、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成因有风积、冲积、洪积、湖积和

3国土资源部环境司资助项目“罗布泊地区第四纪环境与古气候”。收稿日期:2000年10月27日 改回日期:2001年1月6日

第3卷 第2期

2001年5月

古地理学报 

JOURNA L OF PA LAE OGE OG RAPHY

V ol 13 N o 12

May 2001

化学沉积等Ο。各时期地层岩性特征如下。

下更新统(Q 1) 主要出露于罗布泊北部,在阿奇克谷地北侧有零星出露,在一些钻孔中亦有揭露。在罗布泊一带,早期为洪积砂砾石,南部中期为洪积和湖积交互沉积的砾石、含砾砂、粘土互层,晚期为湖积的砂质泥、泥互层。北部在中期为化学沉积,岩性为石膏层夹粘土。阿奇克谷地北侧及东部为洪积砾石,谷地中部以湖相沉积的粘土、亚粘土为主夹洪积砂砾石、含砾中粗砂。在谷地两侧山前地带下更新统与上新统呈不整合接触(图2)。

图2 阿奇克谷地北侧剖面示意图

Fig.2 Outcrop section at north flank of Aqike Depression

中更新统(Q 2) 在罗布泊东北的白龙堆、阿奇克谷地两侧、疏勒河下游均有出露。在罗布泊湖区,中更新统不整合覆盖于下更新统之上,为盐湖沉积的砂质泥、泥、泥质石膏、石膏等。在阿奇克谷地两侧出露的是中更新世晚期湖积的粉细砂、亚粘土互层。阿奇克谷地和疏

勒河沿线,早、中期属冲积为主的含

砾中粗砂、中细砂夹亚粘土、亚砂土薄层,晚期为河湖相沉积的亚砂土、亚粘土互层,夹细砂、粉砂层。

上更新统(Q 3) 地表见于阿奇克谷地、克孜勒塔格和北山南麓。据地表露头和钻孔揭露,罗布泊湖盆区为湖积的亚砂土、亚粘土互层夹粉细砂薄层,与中更新统呈假整合接触。克孜勒塔格和北山南麓,为洪积砂砾石。阿奇克谷地中为冲积粗砂、中细砂。谷地南北为砂、砾石,与中更新统呈不整合接触。其余地区缺失。

全新统(Q 4) 分布于罗布泊湖盆区、库姆塔格沙漠、阿奇克谷地一带及现代沟谷中。在罗布泊湖盆区,为湖积和化学沉积的亚砂土、亚粘土、粘土、石盐等,在库姆塔格沙漠和阿奇克谷地中,为风积中砂、中细砂,现代沟谷中为洪积砂砾石等。

二、AK 1孔第四纪岩性特征及沉积环境

1.AK 1孔岩性特征

AK 1孔第四纪地层,从岩性上分为3大部分,见表1(详细划分另文讨论Π)。

下部(357~289m ) 岩性主要为灰色、灰褐色中粗砂、砂砾石夹粉砂及粘土层。砾石的主要成分为石英岩、花岗岩及变质岩,砾石大小不一,分选较差,磨圆度较好。

中部(289~76m ) 以土黄色、黄褐色中细砂为主,平均粒径0.095~0.426mm ,粒度曲线表现为河流相的两段式,粒度参数中标准偏差为0.059~0.896,偏度为-0.027~0.643,峰度0.681~2.622,含较多的悬移质。

上部(76~0m ) 土黄色夹浅灰色、浅灰绿色亚砂土及黄褐色中细砂,局部夹粘土层。平均粒径0.044~0.326mm ,标准偏差为0.039~0.216,偏度为0.159~0.388,峰度0.804~1.614。碎屑分选中等至较好,正偏态,峰度中等—尖锐。

Ο新疆地矿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罗布泊水文地质调查报告,1996Π赵振宏等.罗布泊地区第四纪地层划分(待刊)

4

2 古地理学报

2001年

表1 罗布泊AK 1孔碎屑粒度参数

Fig.1 G rain 2size parameters of debris from AK 1core ,Lop Nur

样 号

深 度

m 岩 性平均粒径

mm 标准偏差

偏 度

峰 度

TK 2 2.3细砂

0.2460.1360.3870.802TK 311.0亚砂土0.1920.0430.287 1.614TK 1332.0中砂0.3260.2160.1590.663TK 2356.0亚砂土0.0440.0390.3880.905TK 3176.0中细砂0.2570.1460.1980.804TK 3690.5细砂0.0950.0590.265 1.771TK 41104.0细砂0.1810.265-0.0270.744TK 52142.0中砂0.3170.3940.2190.731TK 56155.0细砂0.1430.0850.1940.975TK 79225.5中砂0.4260.8960.3160.681TK 92273.0中砂0.3790.5190.643 2.622TK 99289.0中粗砂0.791 1.1490.1850.617TK 109309.0中砂0.5200.1480.1730.916TK 116

321.0

含砾砂

1.604

2.602

0.842

2.205

2.沉积环境

据AK 1孔岩性特征并与区域第四纪地层对比,可将阿奇克谷地第四纪的沉积环境演化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早更新世早—中期(357~289m ) 谷地内主要为冲洪积相沉积,早更新世中期湖相与河流相沉积交替出现。

早更新世晚期—中更新世中期(289~76m ) 以河流相沉积为主,西部地区湖相沉积发育,东部仅出现短暂的湖相沉积。中更新世中期,谷地内全部为河流相沉积。

中更新世晚期(76~39m ) 湖相与河流相交互沉积,在阿奇克谷地边缘地区出现湖相沉积[2],表明当时罗布泊湖泊范围扩大。晚更新世早期—全新世(39~0m ) 除谷地西部有湖相沉积外,东部大部分地区为冲洪积相沉积。并开始出现风成砂。

三、第四纪古地理

阿奇克谷地位于罗布泊东部,塔里木盆地与敦煌盆地的接合部位,第四纪以来的古地理变化与塔里木盆地和敦煌盆地的演化密切相关。

1.上新世(N 2)

塔里木周边山系已有一定隆起,罗布泊东部地区和塔里木盆地周边,主要分布一套山麓冲洪积相碎屑沉积物。从该时期地层岩性和岩相推断,当时湖积物分布比较局限,主要在罗布泊西部的广大地区。

2.上新世末至早更新世中期(N 32—Q 21)

盆地周边山地强烈抬升,盆地内部沉降,上新统形成褶皱或被掀斜,山前强烈拗陷,沉积了一套巨厚的砂砾岩。

5

2第2期 王永等:罗布泊东部阿奇克谷地第四纪古地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